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8篇

时间:2022-08-23 11:14:06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8篇

第一篇:初中班级管理中人本理念的渗透

摘要:身处青春期的初中生,性格叛逆、行为涣散,不服说,不服管,这给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初中生思维异常活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以往“制度化”管理的方式俨然不适应当下初中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亟待更新与优化。人本理念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将其渗透于初中班级管理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理念的重要性,并探析了有效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人本理念;渗透

以往“制度化”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较为机械、生硬,容易忽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久而久之,不利于班级管理优化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本理念迎合新课改要求,顺应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其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思想,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管”具有双向的促进意义。在人本理念指导下,班级管理的中心是更完美地发展人性,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终生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即更加尊重人的发展,班级管理的主体同样是客体,是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在人本理念感染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实现了和谐相处、共融共生。

一、初中班级管理渗透人本理念的重要性

1.凸显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互助、支持,它尊重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每一个人都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地投身学习与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理念有利于凸显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使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策略与方式使更倾向于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从学生实况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重要的依据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更高质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2.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以人本理念为指导的现代班级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使师生互动沟通更加频繁有效,增进了生生、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全班师生拧成一股绳,极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使其脱颖而出,取得更大的教学成就。班主任循序渐进地渗透人本管理理念,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理解包容每一位学生,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人本理念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师生心理共融,使班级更加团结、向上,竞争力与战斗力更强。

3.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基于人本理念的管理模式是当下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渗透人本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并形成团结向上、奋勇争先、和谐友爱的良好校风。人本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一体化,使每一位学生放下心中芥蒂,积极投身学习,投身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毋庸置疑,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影响学校环境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而和谐班级的形成必然推动着良好校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团结、平等、公正、友爱、力争上游的班风为和谐、团结、文明校风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班级管理人本理念的渗透策略

1.兼顾学生自尊和人格,实现人本理念渗透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好,必须要保护学生自尊、尊重学生人格,做到自尊与人格的兼顾。教师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心呵护学生自尊心,使其免受伤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长开始溺爱孩子,这致使初中生自尊心、叛逆意识更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维护学生自尊,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这一做法最直接的体现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不对学生进行言语侮辱、不体罚后变相体罚学生,避免在盛怒情况下做出出格行为,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批评教育。二是尊重学生人格。青春期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叛逆思维,初中阶段是其人格发展重要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2.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合理需求

初中生处于心理成长的敏感期,极大的升学压力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心理负担,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势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故教师应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迎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做好和谐班级文化建设。和谐、文明、团结、友善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师生和谐共处,使学生赢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愉悦,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最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学习,学习质量自然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自然高效。第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构建亲密师生关系。由于初中生学习程度与学习习惯的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困难重重,这导致其心态消极低沉,久而久之,也使班级管理面临着困境。因此,教师应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帮助其改善心态,树立信心。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自主管理

人本理念最核心的内容便是尊重人的发展,将其渗透于初中班级管理,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实施分层自主管理。毋庸置疑,分层自主管理是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首先为学生分类。基于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实况可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成绩较好,自控力较强的学生。第二类,成绩中等,自控力一般的学生。第三类,成绩较差、自控力较差,个性超强的学生。其次,对于每一类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对于第一类,教师可给予其更多的管理自由权,教师只要做好监督工作即可,该类学生自律性较好强,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第二类,教师应缩短学生自主管理时间,适当给予其管理主权,但大权仍要掌握在教师手中,与此同时,要强化监督。对于第三类,教师应加倍重视,尊重其个性差异,防止其逆反心理的猛增,并基于该类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各个击破,提高管理效率。

4.多角度、多层面帮助学生拓展发展渠道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发展潜能,特别是对于一些爱走极端,不服管理的学生,教师更应尊重他们,积极为其拓展发展渠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多角度、多层面拓展学生发展渠道,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水平。教师可做到三点:(1)迎合学生兴趣拓宽发展渠道。学生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教师应认真研究与分析学生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爱好拓宽自我价值实现平台。例如,一些学生爱好文学,教师可组织成立文学社,开展文学创作活动等。(2)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挖掘学生潜能。例如,教师可通过小组打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品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进行多元评价。(3)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例如,班主任可适时组织班级辩论赛、开展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综上所述,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管理理念之于学生、班级、校园均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诚然,以人本理念作为班级管理指导思想,将人本理念渗透于初中班级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认识到人本理念的优势,并在班级管理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与教训,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实效。

作者:刘爱雪 索相云 单位:山东省高青县第四中学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薛丽:论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32。

第二篇:初中班级管理的“四字经”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老师的主要职责。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面对学校以及家长的管束,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里以及行为。因此,管理好初中班级,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才能够引导学生,不仅使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创建良好的班风,突出一个“细”字

1.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教师只有获得学生们的信任,才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因此,班主任老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当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学校规定早自习时间为六点半,作为教师应当在六点半或六点半以前到,给学生树立守时的榜样。其次,要强化纪律观念。通过学生对《学生学习手册》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制定相关的规章纪律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2.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容易受到班主任教师的重视,但是,生活上,往往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学生意外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学生上学的往返途中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努力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开家长会以及家访过程中,都要强调安全的教育,制定出安全防范的措施。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还能够提升整个班集体的活力,中学生都具有很强的表现欲的特点,他们都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得到成功的喜悦。利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是管理好班级的根本。为了以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和春游活动。学生都有好胜心,为了在拔河比赛中取得胜利,学生积极参与日常训练活动和比赛,通过比赛教师组织学生发表感想,大部分学生表示“累并快乐着!”拔河的技巧在于团队之间的默契,学生在拔河比赛中进一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春游相对来说就困难,主要是因为春游在户外进行,在自由空间中学生不受约束,伴随着各种风险。为了让春游活动顺利进行,笔者对全班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加强出游纪律。这次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学生感叹“纪律真的很重要”!由此可见,以细小甚微的态度创建良好的班风,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教师可以适当发挥班集体活动的重要作用,利用班集体活动对学生形成教育意义,从而真正实现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

二、团结合作,体现一个“诚”字

1.各尽其才。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就应该发挥每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教师应当根据班级的管理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个特点,设置合理班级管理岗位,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管理的作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制定值日表。将每天的值日分别由一名班干部和一名学生担任,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情况以及就寝卫生和就寝纪律进行督促及记录,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反映。

2.团结各个科目的教师,综合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各个科目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所差异,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各个科目的教师,通过各科教师的信息交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及表现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组织开展家长会或定期家访。班级管理不仅包括校内管理,也包括校外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课外活动、学习状况以及表现情况。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可以有效的掌握每个学生的课内外的学习状态以及表现情况,有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发现有一个学生有迟到旷课的情况,课堂学习活动中也不活跃,作业完成情况比较差。为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对该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发现家长对孩子并没有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家长表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再加上学生家长白天要上班,晚上没有办法陪着孩子做家庭作业,在家庭中也没有与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沟通等等,基于这些问题和家长对孩子错误的教育观念,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说明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形成了新的认识。一段时间之后,笔者发现学生情况有所改观,再也没有出现迟到旷课的情况,学习效率和学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奋进,贯穿一个“爱”字

1.充分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一个没有爱的班主任,很难教育出优秀的学生。由于初中学生处在十四、五岁的年龄阶段,他们渴望自由,也有个人的想法,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尊重每个学生,提供师生交流的机会,对学生的想法与意见,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及建议,包容他们的小错误。宽容,就是要容忍学生犯错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所差异,学习的效果自然各不相同,对学困生的重复犯错,教师应当给予他们充分的反思机会和时间,用鼓励的方法取代严厉的批评,更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2.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学生也是如此。尊重是以对学生信任为前提的,教师只有尊重每个学生,才能够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各项能力充分信任,尤其是学困生,在课内外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给予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对于一些自信不够的学生,充分鼓励他们,努力把他们的“不行”变成“行”。比如,教师对于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没有当着全班学生训导和告诫学生,而是先对学生进行了鼓励,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单独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听讲,保持注意力集中。以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

3.作为班主任教师,需要有很强的耐心及制怒的能力。由于学生个体之间,无论是在智力还是天赋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接收能力不够强的学生,甚至遇到学习态度恶劣的学生,为了避免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教师需要很强的制怒能力,耐心地引导学生,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

四、方法不断更新,牢记一个“学”字

1.加强自身的学习。班级管理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局限于教师,各种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作为班主任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够在学生当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性情各异,形形色色的学生,必须时时刻刻地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不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2.加强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班主任的交流。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交流会,根据各个班主任的教学经验,探讨和总结出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充分重视班级管理得当的班主任,利用教师教学交流会,分享出自己的管理方法。比如,为了加强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便于班主任、教师在课外时间的交流,班主任及时分享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通过对这些管理经验的借鉴,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班级管理,对加强班级管理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转变传统的观念,乐于施教。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适应新的教育形式。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充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其次,教师要树立乐于奉献的精神,用真诚和爱心去关心每个学生。总之,班级管理是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也是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班主任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师生交流、家访以及组织集体活动的形式,充分了解以及挖掘每个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恰当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喻爱华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延科.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2]程斯华.潘颢.班级管理四字经.[J].学生管理.2000

[3]陈岩:以生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198-199。

[4]陈丹: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学苑教育,2015,18:87。

第三篇: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的责任是能够教书育人,为了使学生们能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把学生们培养成为懂事的对国家做出贡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好的管理工作学校是必须重视并且要做好,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质量和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和成长的。但是,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再加上教育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提出新的要求,这就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和要求。现在有的班级管理中是存在不少问题,而且问题的种类比较多样,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对于班级管理不理想的班级,势必会对学生们的学习和身心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们所关心的一个研究对象。下面先从分析学生们的情况分析,有利于管理工作开展。

一、现在初中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青春期是一个人人生阶段发展的比较关键的时候,心理状态开始由半成熟向着成熟阶段过度,在这个阶段他们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兴趣,比如烦躁、紧张、忧郁的不稳定情绪。因为生理的变化开始趋向于成人导致了与心理的需求产生矛盾变大,再由于外部的一些情况,所以,需要老师家长们还有社会环境能够做出积极的引导。因为心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也是这个时期学生们心理的一个比较大的特征,他们不会轻易表现出来内心的想法等。他们不愿意和周围的老师们家长们诉说,更愿意向朋友或者借助网络里进行诉说。由于自尊心也在变的越来越强,心理的表达的渴望与害怕无人理解间会产生大的矛盾甚至会扩大,所以需要引起老师们家长们的注意。

二、初中的班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班级的管理部够民主

老师们要想管理好班集体,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好多班级的负责老师往往采取强硬的管制方式或者进行比较自由的管理模式,再加上有的老师不能够以身作则,这样往往是取得不了很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最为理想的班级管理方式应该是进行民主的管理没这样是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建设,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把握知识,能够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管理内容方面单一

学校班级在进行智育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进行科学文化的讲解和传授,再加上中高考的影响,文化的传授变成了初中学生们的主要任务与活动的内容,随之,对于学习的管理就成了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点来进行开展了。但是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是有不同的良好的学习爱好,老师只是单方面地进行学习管理,是不利于对于其他学生的管理工作,会使更多不太注意学习成绩而有好的兴趣的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对班级的向心力,因此,是不能达到很好的班级管理。

(三)管理方式不够多样化

有的班主任虽然在班级的管理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却不太明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管理的方式太过单一,例如有的班主任对学习成绩差或者纪律差的学生往往是一般不怎么管理,就想的是不影响别的学生学习就行,于是就安排特定的座位,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们的自尊心受到损害,虽然表面上不做出什么反应,但是内心里却是充满了叛逆,很多时候会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配合。导致班级的管理无法实现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师要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虽然工作内容会比较细和琐碎,但是是有利于良好班级的创建。

三、针对初中班级管理采取的策略

(一)进行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的管理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管理的效果,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老师需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思想观念,应该接受新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要能够把自己摆在学生们良师益友的身份角度去和学生们相处。初中的学生们心理上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老师应该主要进行人生的引导,告诉和教导他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以及方式方法。同时班级的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的,老师还要进行备课授课以及课后的作业批改,因此老师可以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培养班干部一起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甚至可以采取轮流管理的方法,可以调动起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加班级凝聚力。

(二)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法

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塑造和优化的时候,可以采取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采取这样两种方法更容易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来自信,使学生们更加懂事,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因为要是只是对学生们进行惩罚,学会们心理肯定会产生不满,进而慢慢产生与老师对立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而在学生们表现好的时候进行赞美,真诚地进行表扬,学生们心情会变好,学生们会认为老师还是喜欢自己的,可以激发学生们更加认清自己,还知道什么事情对和错,帮助学生们辨别是非,使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立。

作者:成小光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九户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欧阳文根.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

[2]刘海涛.初中班级民主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第四篇:情感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学生个体情感上的体验,注重学生态度、信念、情绪以及情感上的管理和沟通,通过教师在管理中渗透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情感控制,实现自我管理,为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提供有力的支持。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这是班主任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在管理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个体自身素养的提升。本文从班级氛围的营造、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学生良好情感培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促进学生自身全方位的发展。

一、打造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稳定发展

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于学生情感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俗话说:“好的制度能够让坏人变成好人。”良好的班风的营造有助于学生稳定情感的发展,不至于学生会产生情感上的波动,削弱学生自我情感控制能力。因此教师在班干部选拔、班规制定、学习模式改善等方面都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在班干部选拔和班规制定上采用民主的原则,争取学生的意见,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例如,班干部的选拔是很多学生重点关注的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在班级里担任一定的职位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并能够被任命。班主任对选拔的规则进行了调整,减轻学生在思想上和情绪上的对抗感,争取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中,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对于班长的选拔教师改变以往以成绩好作为选拔的条件,并转变为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强的学生来担任,除了学习委员外有成绩上条件的限制,其他的班干部任何学生都有机会参选,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主动配合班级管理的热情,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二、增强师生互动,构建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感

1.班主任要树立情感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

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模仿的对象,在青春期萌动的阶段,很容易教师就成为学生心目中言行和情感取向的模范对象,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形象中传递健康的情感倾向,成为学生效仿追随的对象。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发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发挥身边人典型的模范效应,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情感成长产生激励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例如,班集体中有的学生为了帮助生病的同学,主动到他家补课,给同学耐心讲解课堂上的知识,最终让同学跟上班级课程的进度。班主任对于这位同学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赞扬,并在班上作为典范激励其他学生效仿,营造和谐、互帮互助的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愉悦感,有助于师生之间构建融洽的关系,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

2.选择有效性沟通,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以及反馈影响着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很多的信息涌入学生的眼帘,由于学生辨别信息能力薄弱,容易收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对学生的情感认识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情感成长的道路上出现摔跟头、走弯路的情况。因此,班主任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掌握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思想波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情感上的困惑,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指明灯。例如,班级中有位学生因为一次没有考好而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成绩下降了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不会在受到教师的喜爱,同学的信赖,觉得同学都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就每次进教室低着头,没有了自信。此时教师就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找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变化,以及对问题的认识等,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消除这个心理上的情节,理清思路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观

爱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的情感关爱,这种爱来自家长、教师和同学,学生希望自己成为每个人重点关注的对象,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在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教师就像朋友一样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像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增长,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例如,班级中刚刚转来一个新同学,则教师需要让新学生尽快地融入班集体中,则要给予这位学生更多的关注,让他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来自班集体的温暖,促进其快速地融入。同时班主任对于各个班干部也要事先做好沟通,对新同学的加入多多给予帮助,让他感受班级同学的关爱,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情感认识的形成。综上所述,实施情感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崇敬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自我接纳感和认同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纠正和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经验的积累中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高丽 郭娟 单位:山东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水中学

第五篇: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理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的作用和在初中班级的应用展开讨论,对人本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人本理念;班级管理;初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变革,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迫切需要人本理念的贯彻和执行。所谓人本理念,就是在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和完善人性,为人服务。在班级管理中,要遵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人本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理念,使班级得到有效的管理。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有巨大的作用。将人本理念运用于初中班级管理,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人本理念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制订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发展考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与学生相处,引导学生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帮助,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之间、教师之间还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用这些方法将人本理念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中,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二、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理念运用于初中班级管理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下面对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仍然承受着升学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作为班主任,对提高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感到很大压力。要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培养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与时俱进、和谐共处的良好班风。而良好班风的形成同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人学生都乐于做好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初中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不理想,也没有升学的压力和动力,对升学不抱希望,这些学生往往会出现不按时交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扰乱课堂纪律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与障碍,这也给班级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带来压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换位思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也同样尊重老师,从而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合力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班级的健康发展。

2.实施科学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班主任应当科学组建班级管理小组,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小组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在小组内选择管理小组的成员,例如组长等人,让组长管理小组内其他人员。同时制订班级小组规章制度,各小组之间建立组内交流,组间竞争的管理机制;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形成一个团结友善、和谐向上发展的良好班风。为了避免学生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实行各小组长轮流管理班级制,这样每一个组长都能有机会参与班级工作的管理,让每一个组长都能够以身作则,增强班级管理的责任感。这些措施促使班级小组能够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推动班级的发展。

3.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

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体现在成年人上,也体现在学生中。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状态,班主任才能更好地管理班集体。对此,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想法及心理状态,并且积极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排解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将人本理念运用于初中班级管理中是一种趋势,一种必然。在班级管理实施过程中,人本理念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为了更好地推动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实施科学的管理理念,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教学环境,为学生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梁洪万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塘沟中学

参考文献:

[1]薛丽.论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2).

第六篇:初中班级管理优化措施

摘要: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集体,班级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客观的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手段建立班级激励机制。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

初中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慢慢地从年幼走向成熟,身体和心理上的发展让很多家长和老师觉得很困扰,找不到合适的引导方法。所以在这时在班级建立一个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这时处于青春期,性格活泼,勤于思考,个性张扬的同时也使自己主观意识加强,开始叛逆,有逆反心理。这时在班级中推行激励机制,赏罚分明,学生从心理上能够接受,行动上也能够遵守。

一、充分深入地了解学生

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而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学生的基本情况成绩、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家访。到学生家中去看一看,与学生的父母进行一些沟通,在学生的学习中父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可以了解学生平时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通过对每个学生充分的了解,选择适合他们的激励机制。其次,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他们渴望自己被别人认可,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所以,老师在了解学生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因为了解情况而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最后,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学生的心理变化比较大,想法比较多,是班级管理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阶段。在了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细节,学生这个阶段内心比较脆弱,可能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在了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QQ、写评语、单独的谈心来了解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准确把握其心理。

二、树立榜样形象

在建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来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初中生喜欢模仿,善于表现,抓住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通过榜样来更好地管理班级。首先,为人师表,老师本身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所以在平时老师要以身作则,从实际情况出发,自己都达不到的要求就不要强制学生去达到,多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在自己监督学生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来监督自己,互相监督,互相改进。其次要在班级中树立一个学生榜样,作为班级的“领头羊”,带领自己的班级不断向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缺点,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发掘每个学生各自的优点,给其他学生起示范作用,初中生的好胜心比较强,会在心里暗暗较劲,改正自己的缺点迎头赶上。如有的学生爱劳动,有的学生守时,有的学生体育较好等,班主任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些优点,予以表扬和激励,让这些学生做得更好,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这样在班级中通过树立榜样,建立一个你追我赶的激励机制。

三、分层激励,提高激励灵活性

由于学生的多样性,每个学生个体上存在客观的差异,在建立激励机制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管理中不能采取一竿子对齐的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激励。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好,取得的成绩比较好,有的学生成绩不太好,但相比于之前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样在鼓励优秀学生的同时,还要重点表扬这些成绩不突出但进步较快的学生。这样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处理,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每个层次中采用不同的激励制度。一些成绩较好,学习优异的学生可以分为同一个层次,让他们形成一种互相比较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方来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且改进自己的不足。一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就可以分为另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中找一个相对优异的同学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最后把成绩较差的同学分成一个层次,老师要重点关注这些同学,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投入一些精力,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学习,对这些学生建立多鼓励、多引导的激励机制。但在建立分层机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问题,想一想学生分层会不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在建立分层机制的时候,老师可以心里默默地划分,有倾向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总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掌握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变化,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灵活多样的班级激励制度。通过激励机制来优化班级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黄能 单位:四川省岳池县断桥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文瑞.谈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4(15).

[2]韩红勤.讲清楚做到位: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遵章守规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5(Z2).

[3]张雪.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渗透[J].教师,2013(4).

第七篇: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思考

一、我国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1.课堂内外活动管理失衡。在长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初中学校的管理者过于关注学校的升学率问题,一直将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错误的教育思想,让班级管理工作片面性提高。一些班级管理者认为,只要在课堂内做好管理工作,就是做好了管理工作,而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无需关注。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更多的书呆子型学生出现。这些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不足,个性发展同化,难以实现个人的健康发展。

2.班级管理的封闭性强。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制约,许多班级管理者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建立起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意识。许多班主任认为,他们就是班级中的权威,是学生的最高统领,他们的任务就是管好班级内的这些学生,而要封闭管理,让学生在班级内表现好就可以。其实,这样的管理思想是十分落后的,不但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还不能让教育管理工作达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3.班级管理的创新性不足。对于一部分教师来讲,管理经验是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许多班主任都是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管理工作,而不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管理。学校很少从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出发进行管理,而是利用高压手段让学生臣服。班级管理方法的不合理,无法利用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不仅加大了班级管理工作量,还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科学化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分析

1.加强班级管理者素质的提升。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班级管理者自身的水平得以提高,才能让管理效果更加明显。首先,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应当对自己的个人思想素质进行主动提高,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思想的大方向,建立正确的、具有时代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班主任要建立奉献的教育意识,将自己的管理之心用在学生身上,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用真实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其次,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在工作之余,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独立、自主性的提升开发更多的管理方法。另外,班主任要开展全面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教师要通过内心疏导,加强个性的完善,建立起积极的态度,与学生和谐沟通,共同发展,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创设良好的情感条件。

2.加强科学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要使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指导与管理计划。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教育思想以及班级的具体特点,制定一个班级管理的整体规划与阶段性规划。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管理计划,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在什么地方努力,在每一个学期都明确多个小的发展目标。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具有递进性,比如,如果班级内的学习氛围不浓,教师要设立针对学风建设的管理计划。班级内部学风的有效建立是总体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从班级的纪律,学习方法,自我约束等几个方面设备管理阶段性目标,促进学生通过实现多个小目标得以进步。

3.促进初中班级管理的系统化。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班级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当代初中班级管理者,要打破单一管理局面,利用系统性的管理手段对班级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教师要利用平行教育的思想,去进行班级管理,调动班集体的整体功能,让学生在整体的影响下实现平衡、全面的发展。另外,教师要将更多的积极因素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管理去与家庭,与社会进行更多地接触,开放自己的眼界,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进行系统化的班级管理,是为了实现全面育人,教师还要建立规范的班干部制度。科学进行班干部的选择,让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帮手,促进学生通过自主管理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师要定期与班干部进行沟通,了解班级思想动态,创新管理方法。综上所述,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根据素质思想进行班级管理,才能让学生越来越多地去进步,去发展。作为初中班级管理者,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科学管理班级,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实现21世纪的教育目标。

作者:徐梅 单位:兰州新区中川中学

第八篇:心理游戏用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

一、心理游戏概述

心理游戏,顾名思义是指体现心理特征的游戏情景,所创设的游戏活动将依据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将游戏系统化、形象化,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与此同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体现,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人际交往关系的处理、学生自我认知的错误等等,在此基础上班主任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从而提升班级团体的凝聚力,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优质的班级管理。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游戏的策略探究

(一)注重将游戏与教材内容相互结合

心理游戏的创设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针对初中生而言,班级则是其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载体,为此班主任应针对当前班级管理实际,联系诸学科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创设游戏活动的主题。

(二)心理游戏的创设应遵循趣味性原则

作为游戏形式的一种,心理游戏在创设时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只有做到游戏情景有趣,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心理游戏具备趣味性,不仅有利于该种班级管理方式的长期开展,同时更易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当中,剔除对他人的防备心理,全面释放自己。由此可见,有趣味的心理游戏更易于学生接受,并受到学生的欢迎,自然起到的班级管理效果将更佳。

(三)学校应改善心理游戏的活动环境

初中班级管理中对心理游戏的运用应以学校的文化环境为基础,基于学校的文化精神,在各部门的共同协调下开展心理游戏活动。基于此,学校应改善心理游戏活动环境,此处的活动环境即包含物质环境,比如,对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等,同时也包含精神环境,具体则指校园文化,或者心理游戏应用的环境氛围。常见的形式有,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比赛,比如,篮球赛、足球赛等,或者各种团体表演比赛,通过团体游戏的开展加强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四)班级管理工作要不断的与时俱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再适用,应对其进行创新,实现与时俱进。当前,随着教师素养的提升,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的推陈出新,初中班级管理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心理游戏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充分运用心理学教育理论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游戏的实践效果

(一)促进了班级和谐发展

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心理游戏,主要以团队形式的游戏为主,在团队游戏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无形中起到了巩固情感的纽带作用,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整个班集体而言其凝聚力必将有所提升,有助于班级和谐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身体变化明显,受到特征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起伏波动大,对自我不能形成良好的认识,同时与他人交往也缺乏技巧,往往情绪不稳定。将心理游戏运用到初中班级管理之中,班主任可通过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获知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有利于根据学生的个体心理需求制定班级管理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提升了学校系统的稳定性

初中班级管理实效将影响着整个学校系统的质量,只有每个班级稳定、和谐,才能促使学校系统稳固,才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心理游戏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在很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促使各个班级日渐和谐,同时也促使了班级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学校系统的稳定性,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游戏作为体现心理特征的游戏活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日渐广泛。为更好的发挥改种班级管理方式的实效性,应注重将游戏与教材内容相互结合,创设心理游戏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同时学校应改善心理游戏的活动环境,并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与时俱进。

作者:王燕 单位: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赖锦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28):186-187.

[2]李博睿.心理游戏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68.

[3]丁纪红.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沟通[J].新课程(中),2015,(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