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8:20:23

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范文篇1

1星创天地与产品设计

1.1星创天地。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为动员和鼓励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人才深入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农村话语,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科技部自2016年开始有条不紊、自上而下地部署和开展“星创天地”工作。这项工作旨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开辟创新创业阵地,以农业科技型企业等为载体,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资源,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职业农民等“双创”主体,带动农业升级、农村振兴繁荣、农民致富的孵化器、加速器与放大器[7]。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里,科技部公布了三批“星创天地”名单,累计1800余家发展运营良好的“星创天地”通过备案。“星创天地”的运营模式探索与创新成为各界关注热点。1.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信息处理过程[8],是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或工具的过程[9,10]。产品设计目的是为人而设计,其设计载体是产品,其设计过程涉及与整个设计活动相关联的问题的提出、思维活动、“物”的整合、路径探索、解决方案推敲等。其中,人是产品设计的主体,也是产品设计的客体。产品设计,可以为产品研发提出新思路,可以为企业生存创制核心竞争力,也可以为行业转型发展演化新模式。以产品设计的视角观察“星创天地”的运行,可以针对农业升级、农村振兴繁荣、农民致富的总目标,进行剖析、研磨。

2星创天地面临的挑战

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从设计角度看,“星创天地”的建设和发展在服务效能,空间整合和整体素养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2.1设计助力“三农”速度慢。设计是一种规划性的活动,卓越的设计活动可以高效地促进事务开展。设计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星创天地”的建设,无论其从何角度切入,都需要精心设计其发展模式,构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体系,探索农村多元化和全方位振兴发展,研讨农民智力和意志力可持续发展路径。相比其他领域,涉农产业的价值链、资金链、物流链等周期都较长,且不确定因素多,容易受自然环境和市场影响。因此,其对设计的需求度和依赖度相比更高,更需要将产业生态统筹设计,规划好营利性创新创业服务和公益性创新创业服务的业态比率,在公益性业态中因地制宜地全盘规划和部署各子业态发展优先度。2.2空间整合设计表现乏力。星创天地运行中,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地域限制,对自然资源依赖度较高,容易导致空间资源零散分布;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链长,往往需要不同区域和不同部门协力合作,容易产生壁垒,不利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在“星创天地”建设调研和实施过程中,需做好全方位空间整合设计,从产业规划、品牌策略、产品战略、科技力量、社群建设和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构思,克服当前存在的不同区域或部门的利益竞争等问题,解决新资源利用低的困境。2.3涉农主体设计素养偏弱。设计也是重要生产力,“人”对设计的认识程度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均影响着设计生产力的体现。比如对设计的认知和认可,产品审美水平,整体设计意识,生态设计观,等等。与互联网及其它“双创”业态相比,“星创天地”的“人”对设计的整体认知、参与、主观能动力等表现较弱,显示出的设计素养也偏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传统业态发展模式较落后,价值链、资金链、物流链较长,增值空间小,导致涉农主体规模小,以及对“星创天地”的系统认识能力弱;二是由于需要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星创天地”分布不均衡,更多是位于偏远和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导致以扶贫为目的的“星创天地”生存空间更小;三是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平衡不充分,涉农主体产品设计思维偏弱,创新创业驱动力不足,容易导致“星创天地”发展乏力。

3产品设计助力星创天地运行的模式

3.1创建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创建区域品牌,走品牌竞争的道路,是“星创天地”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和生态发展的主要路径。创建区域品牌,需融合农业种植、工业生产、旅游服务,依托产业基础,培育领头羊品牌;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差异化品牌;加大科普宣传,塑造软实力品牌。从生活中寻找生活源泉,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设计,挖掘其它领域产品或服务的特色等等,都是设计出发点。如何把刺绣、木作、木雕、漆雕、竹编、蜡染、扎染、陶艺、剪纸、陶瓷等众多传统民俗工艺,通过设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运用设计的力量,深挖衍生品设计与推广,将其应用在普通消费品上,从而实现传统民俗工艺保护和传统消费品升级,让更多的人能够触碰中国文化之美。3.2植入科技成果。植入科技成果是“星创天地”平台运行的重要途径[11]。核心科技能力的缺失一直农业低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三农”问题持续备受关注的角度之一,也是“星创天地”资源有效转化的利器。在“星创天地”建设中植入科技成果,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施行主体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挖掘可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助力“三农”发展新产业[12]。以设计为载体,在“星创天地”建设中植入科技成果,可以植入设计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可以依托已有的成熟的设计项目挖掘和研磨符合当地具体需求的公益类设计项目,可以植入设计领域的农民培训。3.3培育产业生态。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三农”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星创天地”运营的主抓手。特色产业的培育,可以深入探索可利用的资源和高价值的资源,充分发挥农民劳动力和生产力,紧盯脱贫致富的目标,牢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与区域品牌打造的融合中,实现多赢。通过设计整合当地生态链带动上游乡村原料种植产业和下游消费端的和谐发展,通过设计提升品牌、品质、品种的全面升级。在产业生态培养中,一方面需要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发力低端产业的提升。经过创新设计,将秸秆等农村剩余物从传统的焚烧或简单粗陋加工创新发展为秸秆可食用包材等领域,或设计成乡村旅游小品、文创产品等。3.4建设田间大学。田间大学是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新兴载体和创新平台。通过田间大学运营模式的顶层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具体事务,可以携手走进自然研学教育,挖掘自然风情体验、优秀文化、民俗风情、工匠创造、耕种纺织等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之外的成长场景,为大学生提供设计实践试验场所,为“三农”资源挖掘提供交流交易平台,为欠发达地区创造更多样的发展机会,打造独特的田间大学“星创天地”运营模式。3.5振兴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星创天地”的运行目标。乡村的村容村貌提升,首先需求的便是设计。尊重传统文化,尊重生活习惯,用最合适的设计为农民发展和农村生活解决问题,是产品设计视角介入“星创天地”运行方式之一。美丽乡村的建设,相辅相承地和区域品牌、产业生态、田间大学等齐驱并进。3.6构建田园社群。社群建设主要包含线上社群和线下社区。通过线上社群的整体设计,“星创天地”的运行可以信息化、数据化、共享化,其产品的推广可以更便捷和高效。通过田园社区的整体设计提升,从规划设计开始带动科研种植、基地建设、粗精加工、产品销售、文化传播,实现一体化的“星创天地”生态圈。3.7赋能人才发展。人才发展,影响着“星创天地”运行成效,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如何在保留乡村风貌、民俗特色,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让传统产业和传统手工艺作品更好的适应现代审美与市场,培育更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生代,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这是产品设计助力“星创天地”一个重要的使命和工作。通过赋能人才发展,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增长农民设计审美,助力全民设计审美水准的提升。3.8关爱特殊人群“星创天地”需要关注的更多的是偏远地区的“三农”,其中,儿童和老人等特殊人群的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等,需更多的关爱。这便需要充分利用设计的力量,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输出。比如,针对偏远缺电地区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设计开发太阳能LED护眼学习灯和学习桌,进行公益设计公益活动;针对老年人的休闲生活,可以研发专门的娱乐休闲产品。

4星创天地生态发展的建议

运行模式范文篇2

关键词:法律运行观念法模式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法律失去运动,社会将会怎样?

“法律贵在运行,否则不如无法,这是法制的一条公理。法律无法运行那么即使它自身具有信用性,是善良的法律,在实践中也只能获得无信的名声。”法律的目的不是存在,而是发挥作用,法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是法律的运行过程,或者说是法律运动的过程。法律的运动过程一般是: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国家的管理者来制订相关的法律;国家机关通过立法程序直接制定或认可习惯规范而形成法律;经国家的权威颁布后,社会公民就按照法律的规定做事;国家管理者运用制裁方式来维护法律的权威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这样,法律就按照立法者的意图运行。在我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法律运行实际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国家按照“社会需求”“生产”法律,第二个过程是法律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人参与社会实际的活动中构成实际的法律秩序。在我们描述的法律运行过程中,如果国家颁布的所有法律均合乎善(good)的原则,同时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遵守的话,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全的法治社会。满足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从,而公民所遵从的法律又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虽然理想的法律运行状态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通过研究法律运行的规律,寻求适当的方式来改善、控制法律运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却是有可能的。此种研究中我们根据法律运行中基本要素的逻辑关系构筑法律运行的框架结构,运用此种基本框架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基本概念界定。

在讨论法律运行时,首先界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法律运行。关于法律运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它理解为法律实施;二是把法律运行理解为包含法律实施和立法。我们认为就语言的角度考虑第一种用法就是不科学的。运行一般指事物的一种不断往复的运动过程,在这种运动中,事物不断发展。而法律实施仅仅指的是法律从颁布到实施的过程,包含执法和法律的适用以及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法律实施不能反映法律运行的全部。法律运行不但包括法律的实施,而且包括法律的制定过程。因为只有法律从制定到实施,从实施到制定,两个方面都包含,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只有法律往复的循环运动才可以说是法律的运行。

第二个问题是法律运行讨论中用到的特定用语。这些词语涉及到,我对法律运行状态的基本认识,所以这里先做一个交代。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法律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第二个,法律的制定是不是由立法者主观决定的,有没有其他的动力在主导立法者的意识。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回答不能。原因在于,任何社会,法律实际都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它必须借助于人。法律要得到人的遵守,必须有人的主观意识的间接作用,法律的作用才可能发挥。那么促使人去做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什么呢?是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我把它叫做观念法。这种观念法不同于法律观念,它除去无法律行为人以外任何人都有的一种指导人为法律行为(合法)的观念。这种观念必须是表现为主体认为是法律规则的东西。对第二个问题我们也很清楚,立法者仅仅是表述法律,法律绝不是由立法人员主观决定的。主导他们立法意图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直接地说是社会的人对法律的设立和变革的要求。我把这种社会上人对法律设立和变革要求也作为观念法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法主要是由于人们根据自己的第一种观念法指导实际的行为在社会中为法律行为而形成的。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为行为时,自然就会从各自的不同的认识感觉到法律的不足之处、法律的优越之处,形成对法律的评价。评价继续升华就自然形成了对法律设立和变革的要求,这就是第二种观念法的形成。为了便于详细的区分,可以把第二种观念法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对法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况的评价,诸如法律何处不合理,何处优越。第二种就是立法要求。这样完整的观念法就清晰了。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法律的理解,一是对法律的评价,一是立法要求。

相对于观念法还有两个概念,成文法和实际法。所谓的成文法是指一切国家认为是法律的法律,包含制定法和国家认可为法律的习惯以及其他国家认可的学理等等。而实际法是指成文法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法律秩序。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关于“书本上的法律”(lawinbook)和“行动中的法律”(lawinaction)来理解成文法和实际法的概念。而对观念法,我们可以把它称为lawinmind。

二、法律运行的新模式

法律运行的整体过程就是成文法、观念法和实际法的法律形态转变过程。图解如下:

公布认识理解

成文法社会人观念法1(对法律的理解)

(1)

(5)

(2)

实际法观念法2(对法律的评价)

(3)

观念法3(立法的要求)

立法者(4)

上图所表示的就是我对法律运行过程的勾画的基本图。图主要反映了法律从成文法的颁布到社会人根据法律而具体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把文字变为活生生的法律实际的过程。图中的(1)表示社会人实际参与社会生活,这种参与是根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而去参与的,即根据观念法1。(2)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的过程中,主体的人对法律在实际社会所起的作用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组成观念法2,即对法律实际效果的正面和负面的评价。(3)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实践的过程中,主体把对法律的负面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作出的理论上升,即产生立法的要求——观念法3;(4)表示实际的社会法律参与者,把观念法2和3反映到立法者那里,(包含立法者主动的了解);(5)表示立法者把观念法2和3经过法律技术处理后,通过重新制定和修改法律,使法律更合乎实际的需要。

理解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对三种观念法的理解。观念法1——人们对法律的理解――是一个很复杂的形成过程。首先,理解是和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密切联系的,没有认识,自然就没有理解,认识的水平同时决定着理解的水平。在此我把人的认识水平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文字根本没有认识能力,自然无法理解成文的法律;二是对文字有认识能力,但是理解能力只能是普通的理解,无法从法律精神的角度来理解法律;三是对文字和法律都有很好的了解,所以能够全面的理解法律。对第一个层次,我们说他对成文法没有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二种,是对成文法有相对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三个层次对法律有完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对第一个层次的人参与法律实践,主要不是依据成文法律,而是道德伦理规则以及经过别人思想加工的法律;对第二层次的人,他们参与实际主要是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第三层次的人,则是完全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参与社会生活的。

对观念法2,我们也需详细分析。对第一层次的人而言,他们的评价是直观的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使用标准评价,很难比较理智化的分析。譬如,一个完全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人,自己希望把家里的菜带到城市去卖,当到城市的时候,有人问他收各种费,他可能就会埋怨“国家怎么这样对待农民呢,要是什么费也不收多好啊”。这就是一种对法律的负面评价。对第二层次的人而言他们对法律会有比较理智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也受到了伦理道德的限制,很多是从实用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同样是上边提到的卖菜的事,他可能就能够理解收受各种税费的合理性,但是当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有不合乎法律规定的情况,他可能就会说“法律对我们老百姓有用,对执法者却是要求不够,法律要是能够严格规定执法的程序就好了”。对第三层次的人,他们可能对法律的评价就是更深层次的了。同样说上边我们谈到的事,如果是一个法律专门人才,他可能就说“法律应该追求实效,应该注意对执法的监督和控制,不过再好的法律也是需要人执行的,这种情况只可能改善不可能完全杜绝的”。

对观念法3,他们同样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类似对法律的评价的不同。即,第一到第三层次的立法要求,和他的法律评价是相联系的,体现了不同的对法律的理解层次。认识了三个层次的观念法,也就基本了解了法律从书面到人再到社会的运行过程了。

社会中的法律如果按照上述描述的方式在运行,那就是我所设想的法律的完美运行状态。这种完美的运行方式,甚至可以解释法律的产生以及他的消亡。法律的产生按照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描述,是经济运行的要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比较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较间接地来理解法律的产生。如果把这种分析直接化,我们可以说,法律的产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而法律的灭亡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虽然实际当中的法律有时是不合乎大部分社会人的要求的,特别是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法律是“恶法”,即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的时候,决定如何改变是立法者的权力,立法者不是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是根据少数享有实际权力的人的意志。不过这种恶法在当今已经变的越来越少,多数的国家政府都在考虑法律如何体现正义,如何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关于法律运行过程,最后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直到法律的产生的时间大概有多长。我们认为这种上升的过程决定于观念法表现出的立法要求的强度。如果立法要求很强,表示社会人对法律的实际运行效果很不满意,立法的紧迫性就较强,立法速度就会慢;相反,立法的速度就会慢。当然,从法律的特性分析,任何法律都存在一个立法要求强度的不断加大过程,最后导致法律的修改——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律。同样,无论这种立法要求有多强,法律的稳定性又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维持自己适当的效力时间。

三、法律运行的合理控制。

理论是为实际服务的,没有实用性的理论是没有价值的理论,我们设计法律的运行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认识法律的运行过程和运行不能完美化的原因来控制法律。下面我们就从三个环节来分析:

第一个环节是从成文的法到观念法1。在这个环节的正确转化是法律正确运行的基本前提。如何正确转化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是社会人对法律的信仰问题。对认识和理解问题,我们在文第二部分已经说明了,这里我们主要要说的是法律信仰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法律如果给人的信任度高的话,人们才愿意去了解法律。人们能“理解”法律的“苦口婆心”,才能正确的去认识法律,也才会根据法律来行为。而这种法律的信仰又是建立在法律按照社会人的要求,能够适时的立、改、废的基础上。所以,控制好成文法到观念法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力进行一般文化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在立法、司法中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增强法律的合理性,严格执法,使人民信任社会会按照成文的法律运转,而不是让人民认为:立法的好坏和实际是没有关系的,再好的法律也没有用,因为执法不是按照法律而为的。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司法改革、提高执法水平的原因所在。

第二个环节是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的过程。好的法律有好的遵守,才能合乎法治社会的要求。控制好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是法律运行控制的关键。假设我们社会的人对法律都有很好的理解和高的法律信仰的话,我们控制这个环节的关键就只有两个:一是行为的偶然性问题,二是执法和司法问题。对第一个问题我们是讨论是比较多的,特别在刑法中关于犯罪的偶然性问题,我们这里只是照搬偶然性理论——人在好多的时候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可是实际的结果却和自己的本意相反。譬如过失杀人问题,行为是违背人的本意的。即使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在犯罪时和犯罪后其认识的不同也体现了偶然性,如一时冲动去杀人,如果我们去探求其内心,也会发现犯罪人即使在犯罪的当时也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而情感战胜了理智,导致自己本来不愿意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多的,这里就不一一详述。当然偶然性问题属于不可控制的因素,我们认识到了,却无法控制,我们主要要控制的是第二个因素——执法和司法。法律的不合法执行和司法的不公正会导致人的行为变形。譬如,有人开车过收费站,本来此人按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他会按照规定交纳100元的费,向执法人员要发票。可是如果他人不要发票只要交50的话,此人对法律的理解就会改变,他也会象别人一样不要发票而交50元。这样就会改变他对法律的信仰,在为其他行为的时候一样不按照法律本身的规定,在实际参与法律时,把法律变形。由此而产生的对法律的评价和立法的要求都变形,甚至在认识法律的时候即使自己有认识法律理解法律的相对能力,也不去主动认识理解,而是用伦理和自己的“社会经验”参与实际的法律实践。

第三个环节是从观念法2和3经过立法者的技术处理,变为成文法,完成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显然这个过程和第二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观念法2和3是行为人按照法律规定实际参与社会生活,执法者也严格执法的情况下而得到的,立法者要做的仅仅是把这种不同的意见分类处理,加以技术化就可以转化为成文法的。但是由于实际的情况不是如此,这样就对立法者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实际参与社会了解民意的能力,二是鉴别意见的能力,三是按照合理的立法程序立法。当不同的立法要求到了立法者的时候,立法者不是简单的去分类处理,而是到实际中去调查各种意见的形成原因,和实际反映的是法律本身的问题还是执法和司法的问题。进而鉴别各种意见,经过合法的程序来制定成文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合理控制法律运行归根结底是要控制执法者和守法者的观念。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无论设计如何合理,其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取决于为有没有高素质人的执行。所以,改善法律运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加强文化教育和普法力度。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文字法律在法律渊源中是主流。成文法有明确的优点,却因为文字以及文字表述本身而变得难于为社会大多数人理解。在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国家已经采取了各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普法方面也力度很大。但是由于在普法的方式主要采取发放法律读本、广播宣读法律条文的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如同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一样,一味灌输是没有作用的。法律教育中必须采取适应需求的、能够调动被教育者兴趣的方式,譬如针对地方或者全国影响大的公民比较关心实际案件宣讲法律,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法律。其次,正确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多渠道接收立法建议。任何评价主体都基于自身的价值观而评价,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实际就是改变公民的价值观。当前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际就是对公民价值观的一种改变,相信此类举措一定会起到改变公民法律价值观变化的结果;立法意见的收集应该是多渠道、常时期、系统化的。当前,对法律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法学家,来自普通公民的比较少,收集公民对执法者批评意见的途径多,收集对法律本身批评意见的途径则很少。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生活中,公民不是批评脱离实际的法律而是批评执法者和守法者。执法者为了减少自身的压力变相执行法律,守法者变相守法,执法者养成了“违法执法”的习性,守法者习惯了“违法守法”的方式。在收集立法意见的时间上,一般在法律制订前收集意见,立法完成后就万事大吉。立法机关对国家主要的法律没有一个系统的跟踪、反馈过程,仅在法律修改时将意见云集一起,对原有法律“大动干戈”,以此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存在,但是没有及时感触立法要求,等到法律不得不改时才改动,而不是在“不得不改”之前改动法律,使得法律权威性降低,公民的法律信仰度下降。当然,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最难控制的,改变观念法是一项规模宏大、时间绵长的任务,其变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长时间努力才可以完成。但是,可以肯定关注人的观念、通过改变观念法来改善法律运行要比纯粹就制度改善制度更能促进法律的良势运行。

四、正确认识法律运行模式

我们在设计这种新的模式来分析法律的运行过程时,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基础理论仍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运行导致了法律的运动。只不过,我们是从更直接的层次来认识这种法律的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法律的运动,更好的服务社会。这种模式的提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运动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深化和进一步的肯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控制观念法的三个层次是理论的核心,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控制需要的是我们的法律教育和执法、司法的加强。

〔参考文献〕: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们出版社1997年版,页84。

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页340。

李龙:《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89。

成天柱:《观念法论》,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第2期,页38~40。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309——328。

由于分类本身是无法穷尽的的特性,相对实际而言我们在此做的这种分类很粗略,无法精确反映人的认识水平。

刘作翔先生在论述法律文化的深层结构包含的三个层次时将三个层次划分为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我们这里的分类类似于刘先生的论述。详细可以参阅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谢晖先生有关法律信仰问题有专门的论述,详细可参阅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和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Abstract〕:TheexistenceofanyLaw(oranylegalsystem)isbasedontheoperationof

law.Thewholelegalprocessisformedthroughthemovementandinteractionamongthethreekeyelements:lawinbook,lawinmindandlawinaction.Andamongwhich,thelawinmindplaysanimportantrole.Itistheideologicalsourceforanylegislationandthecauseforlawinaction.Throughindepth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ethreeelements,

thisthesis(essay)willsetoutto:

-constructanewlegaloperationalframework

-identifytheconditionsforsmoothlegaloperationsandreasonsforlegal

breakdowns

-explorebettermonitoringandcontrollingmethods.

运行模式范文篇3

一、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及人员配备现状

地处江西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与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西邻湖北省阳新县和本省武宁县,南与本省德安县、九江县交界,东连九江县和九江市区,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辖21个乡(镇、场、街道),其中与外省、外县交界的乡镇高达十四个,且多为山区、丘陵地带。

正是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我们认为在乡镇设立司法所非常必要,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也相当重视,借中央支持中西部地区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的东风,我市已经基本上按照“一乡一所”的要求落实了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问题。目前,在前四批十四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中,除了两个正在新建,其他十二个均已落实“庙”的问题;第五批四个司法所办公用房问题也有两个基本落实,只有城区两个街道的司法所办公用房正在积极想办法落实。因此,建“庙”问题已经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两个林场、一个农场未进入前五批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立项)。

关于“和尚”(人员编制)问题,今年年初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已经确定,在原有十一个司法所立户的基础上,新增两个司法所户头,共设立十三个司法所,为市司法局派出机构,财政全额拨款,均定为相当副科级事业单位。在此基础上,市编委决定给十三个司法所共核定编制四十八人。后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今年首批招聘录用二十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所长因属副科级干部,待组织部考察任命)。经过八月十六日组织的全市事业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统一公开考试,现已招录到位二十名司法所工作人员,其中有九名是原来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富有实践经验的同志,第一学历为高中,第二学历除一人为法律专科以外,其余八人第二学历都达到了法学本科;另十一名均为全日制本科法学类社会报考人员,其中一人取得法学和会计学双学位。此批人员中,四十岁以上的五人,年龄最大的四十四岁;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四人;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的十一人,年龄最小的二十一岁;中共党员七人,共青团七人;已经通过国家司法统一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五人,另有三人已经报考参加今年的司法考试。

二、司法所运行阶段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模式设想

“庙”和“和尚”的问题基本解决,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力争做到“和尚不念歪经”——让基层司法所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运行状态。为此,笔者认为关键需要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1、人员业务培训问题——集中培训、以老带新、跟班学习相结合。拟定在新招聘录用人员全部报到后,由基层科牵头,相关科室配合,立即举办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班,重点讲解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法律援助、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同时进行职业道德和政治纪律方面的教育。在此基础上,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把原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多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在局机关工作两年以上且有一定实践经验或管理经验的同志,分配到已经有“庙”和正在建“庙”的司法所,带领从社会上招录的年轻所员尽快熟悉业务、开展工作。此外,留下几名新招录的女所员,名字挂在基层所,人放在法援中心、律师所、宣教科、办公室跟班学习,以便解决机关人员年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窗口单位形象欠佳、信息化建设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待她们熟悉司法行政全面业务后再作任用。

2、工作经费保障问题——财政保障、服务补充、门面出租相结合。虽然市里已经明确司法所工作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且按每人每年八千元提供业务保障经费(逐年增长),但在司法所刚刚开张、“阳光工资”尚未全部到位、每所暂只配备一两个人员的情况下,仅靠几千、上万元的业务经费,肯定难以保障司法所正常运行。为此,笔者设想,除了已经取得律师资格和持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的司法所工作人员还得适当从事有偿法律服务(当然必须以无偿的司法行政业务为主),所得收入全额上交到所里适当提取办案成本以外(体现绩效工资),还要把未被招聘到司法所但持有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证的人员,挂靠到每一个司法所(符合省司法厅关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适当收取一定管理费用,以便补充司法所业务经费。与此同时,对于有临街独立门面且办公面积充足的肇陈、码头、南阳等司法所,也可以将一楼门面适当出租,收取一定租金补贴业务经费。

3、软硬件设施配套问题——统一配置、自行添置、争取赞助相结合。在目前每所办公用房建设资金(含地方配套)只有十万元左右的情况下,多数司法所基本建设已经超支,县级司法局自身经济状况也普遍较差,难以将每个司法所的软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仅仅只能因陋就简,将就开张。为此,司法局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挤出资金为每个司法所先期统一配置以下软硬件:办公桌椅每人一套,沙发共二套,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调解室会议圆桌一套,椅子十把,铁质档案柜、铁质书柜各一套,饮水机、电风扇、取暖器各两台,单人床三张;“司法局XX司法所”、“XX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各一块,所长室、办公室、信访接待室、调解室、安帮办、法律援助工作站门头标牌各一块,调解员三角牌三块,司法所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人民调解职责制度、监督岗、屏风、调解室横标等喷绘牌匾各一套。至于办公需要的交通、通讯、音像等设施,暂时只能鼓励司法所工作人员自行添置、“私物公用”,待条件成熟时予以考虑。在工作局面打开以后,如果工作人员能够利用本乡本土的人脉关系,适当争取一些社会各界的捐助,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只要不违反政策法纪规定,也可以探索尝试。

4、如何打开局面、展现作用问题——取信于民、担当责任、参谋助手相结合。司法所要想在乡(镇、街道)立住脚,打开局面并发挥应有作用.

首先必须取得基层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对基层党委政府而言,一是要司法所人员服从党委领导,听从政府安排,积极参与乡镇街道的中心工作和公益性活动,处理好与党政机关、其他站所人员的关系;二是要司法所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充分利用调处中心这个崭新平台做实做细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实行对政策性问题普遍排查、个案问题专题排查、潜伏性问题深入排查、苗头性问题提前排查的原则,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分析分类,统一登记造册,及时调处或分流督办;通过每月召开的人民调解工作协调会,对疑难矛盾纠纷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基本做到一般纠纷不出组、疑难纠纷不出村、重大纠纷不出乡(镇、街道),使司法所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平安和谐创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三是要切实做好社会管理和法制宣传等基础工作。司法所要积极参与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以上的刑释解教人员清理排查,建立安置帮教工作档案,实行分级管理,落实帮教措施和责任;要积极开展依法治乡(镇、街道)、依法治村(居)活动以及“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建设;精心组织开展重点对象、重点单位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法治能力和群众的法律素质。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司法所人员必须做到与群众说得上话、谈得了心、知得了情、帮得上忙,热情待人,公正处事,尤其是在群众需要调解纠纷或法律援助的情况下,必须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是必须勇于担当责任。司法所作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代表的是司法行政部门的形象,承担的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责任。为此,在处理日常事务过程中,尤其是在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反应迅速,到位及时,依法说教,按序调处,在注意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该说的话要说到位,该冲锋在前的时候要冲锋在前,该担当的责任后果要勇于担当,不得凡事依赖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或本局领导“打头阵”、“挡风雨”,从而贻失最佳调处时机。

运行模式范文篇4

一、模型

人们常用政策市或资金推动模型来描述中国股市的运行。我们认为,这两种模型都抓住了中国股市的某些特点而遗漏了另一些特点,可以解释某一些现象而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不是一种对中国股市运行的全面和准确的概括。

(一)结构

经过对1993—2001年上证指数的变动及其与这一期间相关因素关系的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将中国股市的运行模型概括为:

1.中国股市是一个有着根本制度缺陷的、在政府强干预下的新兴市场。它每一时点的状态由外生变量、市场结构和过去的状态所决定。

2.主要的外生变量是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和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其中以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最为重要、最直接。

3.中国股市结构的特点是2/3的股份不能流通和没有做空的机制。这是根本性的制度缺陷,造成中国股市的特殊表现和投资理念等一系列问题。

4.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成长快,不规范,但监管和制度建设进步迅速,处于快速变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

5.与其他股市一样,中国股市具有周期波动的运动规律。它某一时点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相关。在外界作用消失或不变的情况下,股市将按其自身规律运行。

(二)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股市的指数和成交量等是模型分析、计算和预测的对象,称为内生变量。对指数和成交量有作用而本身又不受它们的反作用的因素,称为外生变量。换句话说,外生变量是模型以外的但对模型的运行有作用的因素。如前所述,中国股市的主要外生变量是: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前二者是普遍的,各国股市都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后者是由于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以及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制度特点而形成的,是中国股市特有的。我们将在下一节中专门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从两个方面影响股市,一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二改变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经济形势好,投资者对前景乐观,投资积极;经济形势不好,投资者对前景悲观,投资则变得格外谨慎。

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改变或部分抵消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间接作用于股市。此外,扩大政府投资的政策,会对某些板块产生有利影响;减税则有助于上市公司降低成本、增加净利润,改善业绩。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大而直接。扩大货币供应量,经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必然增加了可以进入股市的资金,为股市上涨创造了条件。降低利率,降低了储蓄、债券等其他金融商品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了股票投资者机会成本,增加了股市的吸引力,从而有力地推动股市上涨。此外,扩大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也有助于经济增长,间接地影响股市。

(三)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

1.目标

政府希望通过股市实现以下目标:大量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利用其市场机制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如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以改变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体制和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促进国企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重新配置和补充社保资金等。为此,要加快证券市场的改革、制度建设和发展。在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防止股市出现剧烈动荡,产生危及金融体系、危及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

2.方式

政府根据股市的状态与目标的偏离程度决定调控的时机、方式和力度。政府不以股票指数为调控的具体目标,而以减少或控制股市的发展和运行与政府目标的偏离程度为调控的具体目标。借用一句控制论的术语,属于偏差调节模式。

中国的股市要服务和服从于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当股市的发展和运行偏离政府的目标不大时,政府或者不管或者进行适当的调节;当严重偏离政府目标时,政府将会进行强烈的干预。

2.手段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控制股票的供应量。1997年前政府主要通过新股发行额度和审批和发行的节奏来控制股票的供应,以新股发行条件的松紧辅之。2001年取消额度控制和审批制、实行核准制后,对股票供应的控制减弱,主要以核准和上市的节奏和新股发行条件进行调节,同时也对新股发行价格进行控制。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控制合法进入股市资金的种类和数量。政府对何种资金可以进入股市实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严加限制,如不允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将资金投入股市,对保险资金入市一有比例限制二只允许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入市,券商的增资扩股、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大发行须经证监会批准,等等。

如上所述,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控制股票的供应和入市资金来实现,使股指向政府期望的方向变动。必要时也会采取改变交易规则、交易成本和行政手段来加以干预,如设立涨跌停板制度、实行T+1交割、降低或升高印花税率,甚至发表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四)中国股市的结构特点

中国股市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股价高企、平均市盈率远高于其他市场,大多数股票不具有投资价值,投机盛行。造成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股市结构的制度缺陷----2/3的股份不能流通和没有做空的机制。所发行的股票仅有1/3可以流通,造成了市场上流通股票的供不应求和流通股票的高价格。有的学者将其称为流通性溢价,认为是2/3不能流通的股票的发行溢价在流通股票价格上的反映。对流通股票的高价格的另一种解释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收益来自于两方面:上市公司派发的红利和资本增值。

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的红利的总和尚不能完全抵消各种交易费用(印花税、手续费等),因此,投资收益99.9%来自于资本增值,通过价格的波动获取收益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赢利方式。而没有做空机制的交易机制又决定了只有做多才有赢利。正是这种制度缺陷造成了股票指数的底部逐渐抬高,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逐渐抬高。

高企的股价使得股票失去投资价值,只有投机才能赢利。2/3不能流通的股票终将流通、一旦流通股价势必大幅下跌的预期,恰如达摩克斯利剑悬于头上,时刻揣揣不安,谁还敢作长期投资的打算呢?因此,投机理念流行,投资理念则没有市场。

(五)中国股市的周期性

如同世界各国的股市一样,中国的股市也有周期性。中国股市周期的产生有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来自机构投资者的赢利模式。机构在低位收集筹码,拉高派发,形成整个上涨周期;而派发之后股价无序波动,直至回落到机构认为有上涨空间的低位,形成了下跌周期。当价格大幅上升之后,价格偏离内在价值太多,市场风险增大到难以承受的程度,获利的机构投资者有兑现的强烈要求,管理层为降低市场风险每每有重大的降温举措出台,股价转而下跌,形成股市的顶。当股市经过大幅的和长期的下跌后,价格的下跌到一定的程度,风险得到充分释放,并有了一定的上涨空间之后,机构投资者认为可以进入下一次赢利周期了,开始吸收筹码。长期低迷的股市也不利于政府目标的实现,这时政府往往出台有利于股市的政策,股价开始上涨,形成股市的底。顶和底的重复出现,形成了中国股市的周期性。政府对股市的调控影响周期的长短和波动的幅度。

(六)作用传导机制

上面逐一介绍了影响股市的各种因素,包括外生变量、股市结构、过去的状态等。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股市的呢?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股票指数的变动,即二级市场的价格变动。股票作为一种虚拟性的金融资产,它的交易行为与实物商品的交易有两点不同。一股票的供给和需求主要由股票未来价格的预期决定,对股票未来的价格的不同预期产生交易;二交易的双方都是投资者(与二级市场不同,一级市场的交易在股票发行人和投资者间进行),预期股票未来价格下跌的投资者卖出股票,称为空方,预期股票未来价格上涨的投资者买入股票,称为多方。没有参加交易者,包括持股不卖者和持币不买者,不包括挂单买卖股票而未成交者,既不是多方也不是空方。随着预期的改变多空双方可以互相转换,原先没有参加交易者可以加入交易,成为多方或空方。多空两种力量的对比决定了股票价格的涨落,多空两种力量的规模决定了成交量的大小。

上面所分析的外生变量、股市结构和过去的状态都是通过影响投资者对股票未来的价格的预期,从而改变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作用于股市的。例如,宏观经济形势变差,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司业绩将会降低,股票未来价格会因此下跌,愿意卖出股票者(空方)增加、力量加大,股市价格下降;利率降低,投资者发现其他金融产品的回报率降低、预期股票未来价格会因此上涨,愿意买入股票者(多方)增加、力量加大,股市价格上升;连续的价格上涨往往会使投资者过于乐观,连续的价格下跌又往往使投资者过于悲观,对未来过于乐观和悲观的预期造成涨过头和跌过头。正因为如此,股市的调整经常是矫枉过正,很难恰如其分。

因为二级市场上股票的供应者和需求者经常地或快速地转化为对方,二级市场的分析者主要使用多空分析而不使用供给和需求的分析。

二、实证研究

一个模型是否正确,首先要用历史的数据进行检验。我们以1994年和1996—97年的两次行情来检验模型。

经过长达17个月的单边下跌,上证指数由1458点跌到了333点,交易量由11.6亿跌至2-3亿元;深圳指数跌破100点,交易量最低时不足1亿元。股份制和设立股票市场的改革面临着失败的危险。为了挽救股市、将股份制改革和设立股票市场的改革坚持下去,证监会出台了停止新股发行和上市、扩大入市资金、给券商融资等三项利好政策。上证指数在1个半月内由7月29日的333点,上升至9月14日的974点(最高值超过了1000点);然而在政策没有什么变化的情况下,从9月14日到10月6日上证指数又由974点回落到660点。8月1日至9月14日的突然上涨表明了政策对中国股市的作用,9月14日到10月6日的回落则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

再如,从1996年1月底到12月中旬,上证指数从512点涨到1258点,日成交量超过180亿元,股市严重泡沫化,投机盛行。为避免股市泡沫破裂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危害,证监会多次地反复地强调风险,屡次发出警告信号,提醒投资者,但不为投资者接受。无奈之下,采用了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这个一向用来宣示中国最高领导重要决策的工具,来冷却股市。文章发表后股市应声而落,由1996年12月16日的1258点下坠到12月24日的864点。然而,此后指数又缓慢而持续地涨了起来,到1997年5月31日达到1510点,比发表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时还上涨了200多点。这说明股市自有其运动规律。外界的干预可对其发挥重大的作用,甚或扭转其走势。但一旦外界的干预撤消或效用消失,股市仍将按其自身的规律运动。

上述的历史行情说明:

1.中国的股市是政府强力调控下的市场,政府的干预往往造成股市趋势的转变。重大政策的出台是有前兆的,在政策出台前已通过若干方式宣示了政府的意向,只是投资者在事前往往忽略了这些有重大价值的信息。

2.股市的结构和周期性形成股市自身的运动规律。当外界的干预撤消或效用消失后,股市将按其自身的规律运动。

3.政府干预等外生变量是通过改变投资者的未来预期发生作用的。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既没有扩大股票的发行,也没有降低货币供应量。它之所以能使股票价格下跌,是因为投资者意识到股市如果不跌,还会有更严厉的措施出台的。

我们认为,将中国股市概括为政策市的论点,只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政府的政策干预对股市有重大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但忽略了事物的另一方面——股市自身的运动规律。因而只能解释中国股市的一些重要转折点,而不能解释股市全部时间的运动,特别使政府政策真空时股市的运动。如1994年9月14日以后股市的回落、1997年1—5月的行情,等等。这一论点同样不能解释政府的目标是一贯的——希望股市平稳发展,而股市的运行却经常偏离、甚至严重偏离政府的目标的现象。

资金推动型模型,一不能解释政策,特别是与资金无关的政策对股市的作用,二不能正确解释预期和资金的关系。事实上,中国股市能够投入股市的资金很多,居民储蓄有7万多亿,而现在深沪两地股市的流通市值只有1.4万亿左右。例如,1999年5月19日的行情是从允许券商增资扩股启动的,上述政策措施并没有立刻地和直接地给股市带来大量的资金,湘财从1亿增资到10亿,保险资金入市开始也就几十亿,而且这些的措施落实还需要时间。但1999年5月24日的成交量却由以前的40亿扩大到200多亿。远远大于券商增资扩股政策所带来的资金。由此可见,重要的是改变了投资者对未来股市的预期,而不是直接带来多少资金;持续上升的行情能够吸引增量的入市资金。

三、模型的应用

一个正确的有用的模型,首先要能较好地解释历史,其次要能预测未来和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策的影响。

(一)2002年股市走势预测

为了预测今年股市的走势,我们首先分析模型的外生变量的情况-----宏观经济和社会形势、宏观经济政策的情况以及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调控。

(1)受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将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2002年将承接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季的下滑的严峻形势,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但

仍能保持较快速度的的增长,估计达到7%左右。

(2)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扩大需求。为此,政府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但在连续四年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后其对经济拉动的乘数效用开始递减,并引致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比例失衡,需要调整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政府支出的结构。政策的重点可能发生一些变化,向扩大居民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减税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方向转变。

(3)在财政政策效用递减的形势下,要求实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的呼声增加。面临银行体系庞大的坏帐和加入WTO后国际银行竞争的巨大压力,政府对货币的扩张仍将持谨慎的态度,明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不会采用大规模扩张信用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因为那样会进一步加大银行体系的坏帐,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在其他国家纷纷减息的情况下,人民币面对升值与减息的压力。人民币的升值将会进一步恶化出口的形势。减息有扩张消费,刺激投资、尤其是刺激对股票需求的作用,当另一方面则会使国有银行的经营困难的进一步加大,加大其风险。

人民币的升值和减息将成为2002年经济政策的热点问题。关注这两方面政策的变化,可以及时地领会政府的政策意图。政府不会因为股市的形势而调整汇率和利率,但是汇率和利率的调整将会对股市产生巨大的作用。

(4)加入WTO后面临严峻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加入WTO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国有企业和农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从而面临市场被挤占、失业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些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流入城市,农民难以依靠农产品的生产来增加收入(因为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必须按照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进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但在2002年,刚刚加入WTO,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可能不会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为我们留出了3—5年的过渡期。

(5)急需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保持社会的稳定,急需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国有股减持(变现)是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开阔社保资金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则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方面。

(6)2002年将召开十六大,更换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中国政治将进入一个高度敏感的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政府重视稳定超过改革。任何政府部门的领导人都不希望本部门管辖的事务中出乱子,也不希望推行一些争议很大的改革措施,以免政治上被动。

政府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加快经济发展以减轻和缓和社会的矛盾;在保证经济社会稳定、确保十六大顺利召开的前提下,加快改革;特别注意防范金融体系的风险。证券市场的运行、发展和改革,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个大局。因此,证券市场调控的目标是:

(1)防止证券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并波及整个金融体系的重大风险。一旦股市出现可能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十六大顺利进行的情况,将会果断地进行干预。

(2)加快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制度建设,监管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推进,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改进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而有可能引起股市剧烈震荡或争议很大的的改革和发展措施,可能被推迟。

(3)在不对股市造成巨大冲击、引起股市剧烈震荡的条件下,为实现国企改革、处理银行体系坏帐、补充社保基金等政府目标,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

总之,证监会希望股市快速地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希望加快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制度建设,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但其首要的任务是要防止和及时化解任何可能引发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股票市场风险,为此,不希望股市暴涨,也不希望股市暴跌。其次,分析股市结构可能的变化。目前正在积极讨论和准备中的国有股减持新方案和指数期货。今年能否推出还是一个未知数。无论国有股减持的具体方案如何,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将极大地扩大股票的供给(当然不会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使流通性溢价逐渐消失;新发行股票全流通将降低新股发行价和二级市场价格,形成压低原有股票价格的压力。因此,从中长期趋势看平均股价将逐渐走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国有股减持的新方案对老股东作出合适的补偿的话,例如送股、配售等,股价走低并不一定意味着老股东股票的市值随之缩减。短期而言,投资者在不知道国有股减持和指数期货的具体方案和时间表时,态度变得观望,迟疑和谨慎,从而难以形成股市大幅上涨的动力。

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和指数期货将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结构,从而改变股市的运动规律和投资理念。也就是说,模型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必将对今后股市发生长远的根本性的作用。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要重新检验,谨慎地使用。

再次,今年股市是在从1999年5月到2001年6月连续上涨两年后、又在下半年发生大幅下挫的历史状态下开始的。市盈率从最高时的60多倍降到40倍左右。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2002年的股市不太乐观,平均市盈率将逐渐走低,可能呈现震荡整理的格局,但不排除出现局部的行情的可能。比较详细的短期预测,需结合股市的技术指标进行,将另文分析。

这个模型是一个概念的模型,它不能计算出指数的变化区间和相应的时间。预测的结果依赖于投资者的主观判断。这个模型可以用来预测股市中长期的走势、年度行情的大趋势,但难以进行短期的预测。而恰恰是短期预测最有实用的价值。这是这类模型的重大缺陷。

(二)国有股减持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向社会征集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汇总结果。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说讨论中的共识是国有股减持要按照公平、稳定、有利于长远发展,新股全流通的原则进行。本文不评论和比较这些方案,而是分析什么样的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大,以及它对股市又会有何种影响。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是:

1.国有股的减持和流通是中国股市根本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它有利于股市的规范和发展,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消除股市中的不确定因素。从长远看它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从短期看因非流通股的庞大数量和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偏离而有可能产生巨大的震荡。

2.国有股的减持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价格和流通的时间安排。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存在利益冲突,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必将冲击现有过高的股价。公平和稳定是相对的概念,“双赢”只能是从动态的观点看。从静态看不可能做到利益冲突的双方都很满意,也不可能不对市场产生冲击。好的方案,冲击较小,时间较短。

3.去年按市场价格减持的方案遭到市场的强烈抵制的经验教训将被认真考虑。新的方案将会较多地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

4.国有股的减持可能从两个方向影响社会稳定。如果国有股的减持新方案能够顺利推出、并以较高的价格筹集到较多的资金,这无疑有利于充实社保基金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如果国有股的减持新方案不被市场接受、投资者认为减持价格不合理而离开股市的话,可能造成股价大幅下挫,甚而引发股灾,造成社会动荡。从政府角度,前者可能放在优先的地位。

5.国有股的减持新方案将是一个全部股票可以流通、但分步实施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既彻底解决问题、又能被市场接受。

运行模式范文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课题研究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社会向家长提供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它主要通过两条渠道进行:一条是通过大众传媒对家长的影响;另一条是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

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主要途径有三种:

1.中小学、幼儿园对学生家长进行的指导;

2.社区对作为本社区居民的儿童(青少年)家长进行指导;

3.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作为本单位职工的儿童(青少年)家长进行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有组织的行为,它必定有规律可循,有范型可供操作参照。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是以一个区域为基本单位,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提出的一个可供参考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研究的基础与实践沿革

杭州市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美丽的自然环境,安逸的生活状态,形成了杭州人介于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市民心理;集群型的经济结构,形成了自转的市场经济形态,使杭州市的人才呈现梯形结构(管理层较大);较好的基础教育与尚不充裕的高校资源,又使家庭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容易发生偏差。

从我们自1995年起的几次对全市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大样本调查中发现:重智轻德、重“鱼”轻“渔”的培养方式;重说教轻示范、重要求轻指导的实践方式等问题不轻,特别是广大家长对社会环境变化影响儿童生存方式这一客观因素认识不清楚,对儿童生命成长的诉求不了解,家庭教育基本还是“率性而为”。

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起步较早,1983年杭州一所学校创办的“家长夜校”不仅受到了学校家长的欢迎,而且还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当时,光明日报、杭州日报等都作了专题报道,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项工作经过教育部门和妇联部门十余年的不断努力,由点到面,从城区到农村,从“夜校”到“学校”,扩展到百余所,被广大家长认为是:唯一可以学习怎样教育孩子的地方。但是,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经验性强、科学性差;随意性强、发展性差;灌输性强、诱导性差。对家庭教育指导在观念认识和实践手段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错位现象。

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教育环境,在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与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因而在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上不可能有统一、明确的规范要求,家庭教育没有模式。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复杂性。要改变杭州市家庭教育的现状,就必须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抓起。力求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层面上的科学运作,实现家庭教育层面的优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始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系统研究与实践,试图“以课题研究带动工作发展,以增加科学含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始终坚持四个核心要素——即发展性·主体性·时代性·建构性。

“发展性”要素:由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的发展过程,其范围包括身体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而人的发展又是有阶段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特别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些敏感期,即关键期。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会很小或无影响。所以,家庭教育指导要尊重个体发展的有序性。

“主体性”要素——家庭教育指导的发生包含四个不同的过程:不同的过程存在不同的主体形式。在指导家长过程中,家长是主体。家长并不是消极地接受指导,他们以自己的观念,通过自己能动的实践活动参与指导过程,根据自己的观念、需要对指导做出选择。因此,指导过程中必须注意以家长自身活动的参与为中介,只有这样才能使指导的影响转化为家长的意识,融入其主观世界之中。

“时代性”要素——家庭问题始终伴随着社会问题而发生。独生子女家庭会缺少同伴教育资源而使孩子失去“溶于日常生活体验、感悟而获得”生活经验习得的机会;两代人生活环境,传统文化会因为缺少“父母直觉的示范”而未能被感知;泛滥的信息,会影响孩子对信息的鉴别与筛选,增加成长的风险系数;“文化反哺”现象又预示着父母“天然的教育者”身份开始动摇。所以,家庭教育指导要关注时代问题。

“建构性”要素——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并非是为了让家庭教育纳入某种操作程序,也无法保证家庭教育会出现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让家长通过参与系统的指导活动,提高教育素养,优化教育功能。家长提高的过程,其实是富有个性的、理想的家庭教育的建构过程。家庭教育完善的过程,也是孩子良好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过程。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其实就是帮助“两代人”共同建构的过程。

作为专项研究,已历时十余年,第一个五年,主要研究“学校指导模式”。由杭州市教育局承担研究的“学校对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课题获得了浙江省教科研规划“九·五”重大成果一等奖。第二个五年,主要是“学校指导模式”的推广使用和“社区指导模式”的研究。无论是研究“学校指导模式”,还是研究“社区指导模式”,我们都意识到了家庭教育指导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可以开发,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员工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所以,在这十余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不断在探索实践第三个模式:“家长单位指导模式”。

我们采用了“三个同步”的策略——即“研究与实践同步”、“试点与推广同步”、“四系统研究同步”。采用这种方法能使研究工作与指导工作全面、协调、整体得到推进。目前,研究工作在各自不同层面顺利地进展着。我们虚心向兄弟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充分吸收各类研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创新、实践,旨在为顺利完成家庭教育指导这一特殊使命提供一种科学、适时、可行的操作范式。

第二部分: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特点与运作方式

坚持同步运作,是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主要特点。即学校、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三条渠道同步指导。

一、学校指导模式

以“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为运作载体的“学校指导模式”,由“网、团、线、队、课堂、活动”六板块构建了合理高效的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运作机制。

1、网——三级指导网络

为了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又能体现各区域、各学校的个性化,建立了“市——区、县(市)——学校”三级指导网络。各级之间既有统一的原则要求,又有各自的工作特色。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区、县(市)教育局分校]是杭州市教育局[区、县(市)教育局]非常设机构,负责杭州市[区、县(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研究、活动组织和所属学校指导站工作的督查。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机构,负责设计与执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任务。

2、团——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

由本系统教科研专职人员、学校热心于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与实践且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优秀家长组成“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负责对“家长学校”师资的培训;向社会、向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编写“家长学校”教材与读物。

3、线——“奥迪”家庭教育指导热线88825885

这是由杭州市教科所主持的继“学生心理热线87025885”后的又一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公益咨询热线。每周一至周五晚上6:00点~9:00点工作,由“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成员担任咨询员。

4、队——家庭教育热点问题调研队

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取决于指导者对家长切实需要的了解和对社会发展影响孩子因素的预测。因此,定期组织调研是十分必要的。总校有一支由班主任、指导教师、学生和专业科研人员组成的调查队,负责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如“优秀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家庭沟通状况的调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家长资源状况的调查”等。

5、课堂——“智慧家长课堂”、“青苹果家长课堂”

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家长要知晓任务、掌握要领、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各校进行的家长学校常规性课程外,我们分别在全市设置“智慧家长课堂”和“青苹果家长课堂”各十个。由专门的课程系列和专职教师授课。“智慧家长课堂”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传授;“青苹果家长课堂”主要是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

6、活动——建立常规活动制度,丰富系列活动内容

建立“常规活动制”,即总(分)校教务长定期沟通会议,咨询员定期学习会议,每年一次“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研讨会”;建立“系列活动创新制”,即总(分)校组织的大型指导活动,如“家庭教育知识竞赛”、“家庭教育热点话题万人谈”、“教育话题四方谈”等,希望每年有所创新。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实现“家长互动”指导局面。

二、社区指导模式

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无论指导对象、指导途径和方法,还是具体指导者,所涉及的空间更大,内容更丰富。就指导对象而言,包含在校儿童和非在校儿童的家长,尤其是0—3岁儿童的家长、祖辈家长、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等。由于家庭教育带有明显的家庭生活特点,所以指导内容相当的广泛,亲职、就业、文化、健康等都属其中。就指导的形式来说,有动态的——课堂、活动;静态的——画廊、展板;有形的——家长学校、亲子游戏;无形的——网络、通讯;直接的——教子之道的传授;间接的——成人文化的建设等。

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社区模式”是以“街道(乡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工作站为具体操作单位的二级网络,上依托市、区妇联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学校、幼儿园为指导基地。其运作结构图为: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指导模式

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职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三种类型的典型案例:

1、办在村里的家长学校———利用知名村办企业员工的家族性特点,与企业合作办“家长学校”,每周半天带薪听课,把教育好子女当作培养企业未来员工的任务来完成。

2、机关里的“家庭教育报告会”———杭州市家庭教育学会组织讲师团成员到市、区、县政府机关,给干部们讲“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等家庭教育知识课,倡导“教好下一代从我做起”,2200余名机关干部听了课。

3、企事业单位重大活动中的“家庭教育咨询台”———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重大活动设“家庭教育咨询台”,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专门为本单位的员工解答“家庭教育困惑”。“三·八”节,务工人员集中的企业专门组织咨询活动,邀请杭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部分: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成效与发展设想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已初步形成。工作模式分为四个系统:

1、以现状分析调查为前提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宏观规划、指导的管理系统;

2、以提高家长教养素质为指导实践的直接目标,进行分类分层指导的工作系统;

3、以各类“指导模式”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探索不同的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系统;

4、以形成规范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新机制为工作目标,探索操作规律的运行系统。

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体现家庭教育的主体价值,构建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家庭教育运转机制为目标;在民主的、和谐的、双向互动的指导过程中,帮助家长建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系统的养育知识,采用科学的教子方法,在亲子教育领域获得成就。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协调了杭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各类关系。以杭州市家庭教育学会为合作平台,杭州市妇联、杭州市教育局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分工操作,力量互补;学校以优势的师资条件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同时,学校作为社区内成员单位,也充分地享受了社区文明所带给的精神资源。

作为模式的支持系统,杭州市已形成了一支庞大而又较为专业的指导者队伍:市、局、区三级讲师团,定期学习、备课;学校指导站站长每年4次的培训、交流;教育系统和妇联系统的沟通活动定期进行。我们对指导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能够与家长进行平等而朴实的、真诚而虚心的对话;

2、不会对家长教育观念的任何内容感到棘手,能够用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方法应付自如;

3、有一定的教养经验,能够与家长产生共鸣,或能站在家长角度体谅人,但同时又有坚定不移的教育价值观;

4、非常清晰地把握住指导的目的及实施要点,不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轻易否定别人,有强烈的同情心与认同感。

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

我们处在一个社会高速变革的时代,“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有史以来技术发展的总和”。现在的成年人已很难预见下一代成人后将会承担何种角色;下一代所将接触的也不可能再是一个“稳定的目标、明确的社会期待和文化规范一致”的社会模式。成长已不再简单的是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社会化人格、角色身份、生存技能等一系列要素,几乎变成了一个人毕生的、无限的自我定向过程。今天我们必须要慎重思考“拿什么去奉献给我们的孩子”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层面,我们提出这样三个命题:

1、社会的积极发展使家庭功能在不断转化,如:家庭的教育功能和抚幼养老功能在不同程度的“部分外化”,在家庭结构诸要素中,建立在姻缘、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夫妻、亲子之间的感情联系,已是家庭支持系统得以存在并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而建立在用于规范与约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家庭制度在家庭支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未来家庭中,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对维持家庭存在,保证家庭系统作用的发挥比家庭制度更为重要,因此,建立现代亲缘关系的指导已成当务之急。

2、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大军的子女教育已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流动人口包括民工,他们是社会变革发展过程中一群具有特质的现代移民。不安于现状,敢于尝试、敢于拼搏、勇于超越自己的意识与行为,注定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强势人群。目前,他们还处于从城市边缘向城市核心迈进的过程中。只是由于生计的原因,使他们还不具备为孩子创造较好学习环境的条件,所以,他们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很特殊,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也非常强烈。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与上城区妇联、教育局合作,在区政府礼堂专门开设了“流动人口家长课堂”,为这类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的系列知识,效果非常好,家长听课时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城市家长。因此,城市在接纳流动人口生产力的同时,如何帮助他们及他们的孩子解决教育的切身问题,尽快适应与融入城市文化,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管理系统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3、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一个团队的投资,这个团队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社团、商业、邻居等;这种投资包括“获得支持、建立角色、规则界限、期望、承诺契约、认同评估、社会能力、健康个性”等整体项目。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影响优势,来整合与优化这个“投资工程”,使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科学知识转化为团队所有成员具有同一的意识和行为。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各种关系从“天然”走向“必然”。

运行模式范文篇6

关键词:渔业发展;产业化养殖;问题;对策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水产养殖业发展方案提出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促使水产养殖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第二,推行渔业科技建设,对渔民进行教育,让渔民学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第三,加强监管,在渔业养殖过程中要实现全程监控,推广渔业养殖新技术,促使渔业养殖质量不断提升。在这几个发展方向的指导下,开展渔业产业化养殖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渔业养殖的必然趋势。

一、渔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环境污染日渐严重。水产养殖是对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一个产业,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环境的控制,为鱼类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但由于近些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渔业养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较差,池底、塘底等污染越来越严重,渔业养殖经济效益受到极大影响。2、群众养殖观念陈旧。在养殖过程中鱼类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疾病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例如养殖环境不清洁、投喂饲料存在质量问题、养殖过程不规范等。为了对疾病进行预防,很多养殖户随意用药,导致养殖产品内的药物残留超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也存在高密度、多品种养殖,有的养殖户为了经济效益,加大用药量,盲目用药,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危害。3、水产养殖质量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建立完善的渔业养殖质量标准体系,是促进渔业养殖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措施。在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企业以及养殖户都不重视水产养殖标准体系,不重视体系中的内容,相关部门对水产养殖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依旧沿用一些过时的标准或制度,不利于渔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渔业产业化养殖的措施

渔业产业化养殖要重视专业性因素,不仅要依靠养殖户自身的力量,还必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支持以及社会力量配合才能推动渔业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渔业产业化养殖的推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政府提供完善的制度支持。为了促进养殖户逐渐改变传统的养殖理念和思想,在渔业产业化养殖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渔业养殖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政府作为市场的主导方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渔业养殖制度,避免渔业市场调控失灵、养殖不规范、资源浪费等情况发生。第一,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渔业市场体系,为渔业养殖户提供一个健康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第二,要建立完善的渔业信息咨询体系。现代化渔业养殖技术不断改进,渔业市场也随时变化,通过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或者资讯网站,可以为养殖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便于养殖户了解渔业产业化养殖的相关政策、市场信息、养殖技术等,从而促进渔业产业化养殖不断发展。第三,针对现阶段的渔业市场情况,要积极完善渔业产业政策、价格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让养殖户得到更多实际的帮助。例如在优惠补助方面,对于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养殖户,其养殖环境、养殖技术等经过检验合乎标准之后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以此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要良性引导养殖户,确保促进渔业养殖实现规范化发展。2、加强渔业产业化质量管理。高质量的产品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在渔业养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除了完善各种制度之外,还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养殖质量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养殖发证工作。为了使养殖过程更加规范,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养殖发证工作的完善。按照相关标准对本地的养殖场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满足要求和标准的养殖场才能给予合格证明,准许其开展养殖工作;不合格的养殖场必须要进行整顿,等到建设合格之后才可以继续开展养殖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第二,建立水生动物防疫防控体系。由于水生动物的疾病种类比较多,有的疾病传播迅速,对养殖产品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建立完善的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并且建立基层防控站,积极落实水生动物防疫防控工作。第三,建立水产品质量检测网站。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层级连通的水产品质量检测网站,对进入市场的水产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各种质量问题发生。3、加强养殖技术推广。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养殖技术进行创新,才能彻底摒弃传统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加强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积极组织相应课程学习,对养殖户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推广高、优、新养殖品种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推广新型饲料、肥料等,使得渔业养殖可以实现健康无公害发展[2]。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渔业养殖产业化发展是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当前渔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必须要从全局着手,对渔业产业进行重新规划,加强渔业产业化制度的建设,推行渔业产业技术,完善渔业产业发展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渔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云潭.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渔业信息与战略,2003(11)5-7.

运行模式范文篇7

论文内容摘要:在界定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概念时,应全面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本文基于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以及借鉴美国、日本的都市圈模式等因素,对跨行行政区创新体系进行研究综述。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基于行政区域的,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这种创新体系往往加强了行政区域意识,人为地隔断了创新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主体与要素的流动(特别是在区域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从而降低了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与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现状

在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如Saxesonian(1994)等强调的区域都是特定地理、历史、文化因素的区域,如硅谷、麻省128号公路,并不以行政区域为重点。但在我国,国内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多偏重于行政区域单位评价之上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打破行政界限进行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很少。根据Kaufmann和Todtling的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形成的障碍之一,是占优势的市场与互动空间处于区域之外。随着生产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加剧、劳动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延伸,区域之间的合作愈加密切,跨行政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化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邻近地区的创新主体联系与合作的加强,一些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合作,增强大区域整体竞争能力,必须加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研究(龙开元,2004)。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一)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龙开元(2004)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是指跨行政区划的一种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有着密切联系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以及政府在具有统一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如跨二省一市的长三角10多个地区组成的创新主体间形成密切的创新联系与合作后,可称之为长三角创新体系,是一种典型的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它与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创新主体特别是政府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

孙超英,贾舒(2007)采用龙开元(2004)对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指出这种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与基于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内的各种主体都是跨地区的,且各种主体都是从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第二,跨行政区的企业之间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上有密切的创新联系和相互作用,由此产生跨行政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这种密集的联系是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基础。第三,跨行政区各个行政主体的政府之间能够引导创新主体进行跨区域的合作,通过建立跨行政区的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第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要求各个创新主体能够共享创新的基础设施,降低互相之间的交易成本,这是提高跨行政区区域创新效率的根本保证。第五,跨行政区区域内部要有共同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利于各种创新机构面对面的接触,促进不同创新知识的扩散。

许超(2008)认为跨区域创新系统即指跨越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形成的一种区域创新系统,是有着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知识的频繁流动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形成统一的创新环境,即有密切联系的企业、科研院所、大学以及政府在具有共同创新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系统。跨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而更加强调创新行为的跨区域特性,是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诸要素的复杂交互作用网络。贾蓉等(2006)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域间多个城市形成的,也可以说是系统的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联动形成一种系统地互动流通的网络关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必然存在着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王鹏(2009)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建立在各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的,它通过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协调组织把不同行政区域的创新要素,经过有效整合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以减少要素摩擦,降低交易成本,共同推动跨行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性、内在联系的紧密性、地理范围的模糊性。

上述对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方面进行的,共同目标是通过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跨行政区域创新能力。龙开元、孙超英等还指出了跨行政区域创新与行政区域创新的区别,但是却没有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在优先考虑如何进行区域合理分工进而建立产业发展互补机制的前提下,兼顾行政区域作为单独经济利益主体的因素,谋求形成不同行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各行政区域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区域产业分工,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福利水平,增强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的动力,达到“1+1>2”的整合效果,使跨行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宏观福利取得最大化。

许超强调了有着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知识的频繁流动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形成统一的创新环境。这里的知识应该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需要直接交流的特性与创新的背景依赖,地理邻近性在创新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Michael(1996)指出,地理距离、可达性和集聚对知识流动、学习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常常超出了区域范围内部(可达性,技术扩散以及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间存在密切互动关系,这些内容袁立科等(2007)有详细论述)。所以“相似之处的不同行政区划”的含义有些模糊。同时,区域创新系统不是系统要素的简单相加和偶然堆积,而是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关系。在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过程中,要素与系统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以及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知识、信息、资金与人才的交换,存在着有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系统呈现出单个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顾新,2001)。

贾蓉认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可以说是系统的城市群。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关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它们都研究城市体系的发展,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但是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冯,2006)。笔者认为,应该对城市群与都市圈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提供借鉴。构建都市圈的本质在于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袁家冬等,2006)。都市圈是“点-线-圈”式的空间结构,其中“点”主要是指圈内的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线”是指连接各“点”的快速通道和交通干线,“圈”是依据受中心城市影响的大小和距离中心城市距离的远近分别形成的核心区、紧密区、边缘区和影响区,这些区域呈“圈”层式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都市圈一般为单核心都市圈,也有双核心都市圈。“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我国基本国情,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已呈现雏形,都市圈化正在初级阶段,要充分借鉴日本都市圈化的经验,扬长避短。我国三大都市圈各具特色,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仍然在继续向三大都市圈聚集。三大都市圈是目前,更是未来我国人口高度密集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推动全国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原新等,2008)。

中国是一个大国,创新体系必须是多层次的。巨文忠提出区域创新网络的三级架构,第一层是城市创新体系,第二层是都市圈创新体系,第三层是大区域创新体系。应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为目标,而不能就区域创新体系而论区域创新体系,陷入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迷雾中,必须着眼于区域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流动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而这种合作首先必须建立在地理接近性、经济关联性等基础上(巨文忠,2004)。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组合,涉及区域和行政区域等多个概念。其中行政区域是国家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法律规范将国内的疆土和居民进行有层次的管理划分而形成的,地域管理区域行政区域不同于地理范畴上的地理区域,也不同于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出发界定的经济区域,其内部存在行政管理的一致性,政策的统一性和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体现国家行政力量的分配和组合。行政区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通过各种联系形成跨行政区域,并且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形成新的行政区域边界。

从系统运行机制上看,行政区域的行政主体是政府,它依托一套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系统运行,具有高度的组织化特征,而经济区域的运行主体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企业,它们依托的是发育不均衡的横向经济网络系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运行,具有高度的市场化特征。从区界的角度看,在不同的区划标准下,经济区域的区界与行政区域的区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龚荒(2003),陆立军等(2009)关于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关系都有详细论述。

巨文忠(2004)对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对应性与非对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既是对应的也是不对应的,这一判断的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应在推动本地区创新体系中扮演积极角色;同时要着眼于跨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在地理接近性,经济关联性等基础上,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大区域三级创新体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界定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概念时,应全面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基于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创新体系的辩证关系、以及借鉴美国日本的都市圈模式等因素。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核心特征也是围绕概念来进行归纳的。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不同行政区域间多个城市形成的。各个城市之间的联动形成一种互动流通的网络关系。作为一个网络,必然存在着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要么各个城市节点间平等共存,要么存在共同的发展核心,带动周围的节点发展,或者是中心城市带动,与其他节点城市互补互存的网络。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按城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心城市带动型、平等互补型和带动互补并存以及多级圈层网络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性以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往往是多种类型混合的发展模式,如核心城市带动型、平等互补型、带动互补并存型、多级圈层网络型等。

跨区域创新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牵引型跨区域创新系统;研发驱动型跨区域创新系统;政府主导型跨区域创新系统。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该系统的构建必需要考虑到不同行政区域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联系与差别。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行政区域的具体特征,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好以下创新子系统:第一,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跨行政区域协调创新系统;第二,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重点的跨行政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第三,建立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跨行政区域知识创新系统;第四,建立以中介组织为纽带、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结点的跨行政区域服务创新系统;第五,建立以硬环境为基础、软环境为特色的跨行政区域环境创新系统;第六,建立以风险投资体系为保障、人才聚集为优势的跨行政区域动力创新系统。按照创新难易程度和发展逻辑,可以将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分为技术引进、技术学习、技术集成、渐进自主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5个层次依次递进。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城市所具有的不同职能和所处的地位,城市之间的联系,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城镇化发展情况等因素,构建适合于不同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模式。它是创新体系良好运行的前提。

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

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客观要求。创新要素是与创新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要素,包括知识、R&D和创新政策等。从本质上看,创新要素不以行政区域为边界,它需要在跨行政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流动,在更合适的区域寻找更快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均以各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域为单位,很少有跨行政区域的概念,更少有跨行政区域的创新系统共建或合作。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过于强调行政区域边界会强化人们的行政区域意识,人为地隔断创新联系,从而降低本地区的创新效率,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持续创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呼唤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龙开元.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探.中国科技论坛,2004.11

2.孙超英,贾舒.对我国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理论与改革,2007.6

3.贾蓉,柳卸林.长江三角洲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4.王鹏.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与动力支持研究.发展研究,2009(1)

5.王鹏.试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基础和动力支持.科技管理研究,2009(1)

6.徐仕政.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探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2)

7.王孝斌,李福刚.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启示.经济地理,2007(4)

8.袁立科,张宗益.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科研管理,2007(1)

9.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10.冯垚.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理论探索,2006(3)

11.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地理研究,2006(1)

12.原新,唐晓平.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求是学刊,2008(3)

13.巨文忠.行政边界与区域创新体系:对应与非对应.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

14.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边界”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

15.龚荒.关于区域创新体系中几个关系的界定.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

运行模式范文篇8

由商业银行全资成立的村镇银行,其主办银行一般来说会对其按照类似于下属分支机构的模式进行管理,即主办银行对村镇银行的IT系统全部包办,提供全部的银行业务应用系统,有的主办银行甚至直接将村镇银行的IT接入主办银行的应用系统中,对其投资的村镇银行进行直接管理。而非主办银行全资成立的村镇银行,其IT系统建设模式则呈百花齐放、多种多样的形态。

第一种方式是:村镇银行各自建立自己的IT系统平台,各个村镇银行间没有直接联系。

第二种方式是:由主办银行提供统一的IT系统,其投资的村镇银行全部在统一的业务系统下运行。

第三种方式是:村镇银行将其IT系统托管给运行服务商,一个运行服务商一般为数家不同主办银行投资的村镇银行提供外包服务。

另外,个别村镇银行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的IT系统,以半手工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或初期阶段,不同村镇银行所处的地域,经济环境等条件差别很大,业务量高低差别悬殊,银行的IT系统又以成本中心的形式存在,所以村镇银行的多种IT建设的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村镇银行作为面向基层、面向民众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一方面应该为目前金融业还不够发达的地区提供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也要将服务的内容和品质与现代化的经济环境密切结合,逐步提高服务品质。而服务品质的提高、业务处理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的IT系统建设水平。

运行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影子银行;监管;建议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影子银行指那些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非银行机构。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理财业务等。

二、乡宁县影子银行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

目前在乡宁县依法登记的小贷公司共有3家,分别为乡宁县信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乡宁县鑫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乡宁县惠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1家,为乡宁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法律风险。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框架下,没有正式的法律、行政法规在较高的法律层面上明确小贷公司这类非金融机构发展方向和业务经营,一旦与上位法冲突,相关参与主体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2、违规经营风险。一是部分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不严、风险管理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据调查,乡宁县某小贷公司,截止2014年12月底发放贷款21笔1850万元,全部为担保贷款。二是是资金运用不合理。小额贷款公司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提高单笔放贷额度,有的把大部分资金投向高风险行业,以获得高额回报,背离了“小额、分散”和面向农户、微小企业的初衷,形成小贷公司信贷品种单一、客户集中度高、额度大的状况。3、资金渠道风险。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运行中普遍存在资本金规模偏小、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缺乏稳定的后续融资来源渠道,造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理论上这类非金融机构可以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但由于缺乏必要抵押物等原因实际获得支持的非常有限。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但可以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不超过资本金净额的50%的资金融入。但实际上全县3家小额贷款公司无1家从银行机构融入资金。受经营收益及维持持续经营能力的驱动,部分机构意图通过非正规渠道筹集资金,一旦出现通过变相吸收存款或非法集资获得资金的情况,就会形成系统性风险。4、行业监管风险。表现在重准入审核、轻经营监管,重发展机构、轻业务规范,重行业自律、轻日常监管等方面。人民银行只对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进行金融统计,而银监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没有行使监管职能。在监管不力的条件下,非金融机构为获得高利润从事非法民间借贷的冲动就可能变成现实。5、传染性风险。在机构规模不断扩张的趋势下,具有融资功能非金融机构对地区金融运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由于缺乏规范而严格的监管,风险传染性明显增强。小贷公司的客户多为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规模较小存在自身质量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的问题。这些贷款客户相互之间还可能存在担保关系,一家资金链出现断裂,资金风险可能就会蔓延。

(二)经工商登记的各类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和投资管理

公司等第三方理财机构近年来,受居民理财意识提高及社会资金融通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辖内第三方理财机构快速兴起。据统计,目前全县经工商登记在册第三方理财机构共有70余家,经调查,造成第三方理财机构爆增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社会流动性充足。2014年末,乡宁县各项存款余额99.76亿元。二是社会投资渠道较窄。三是银行信贷资源稀缺。四是正规融资公司难以获批。随着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的规范,类金融机构门槛提高,导致民营经济的资金积累较难通过设立类金融机构来投放,因而成立投资公司成为最为合适的选择。五是煤炭资源整合后,全县近百亿的资金寻求出路,也催生了这类公司成立的冲动。其经营特点及风险隐患主要有:1、设立门槛较低。目前,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设立没有前置许可,设立人只需要按照要求向工商登记部门提交股东设立公司会议记录、章程、验资证明、营业场所证明等资料即可。在注册资本上,对投资咨询和投资管理类公司最低只要求10万元,一般公司只需要50万元。2、经营范围复杂。第三方理财机构经工商登记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较为复杂。投资咨询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企业投资管理咨询服务、民间借贷信息咨询服务、抵押贷款信息咨询服务等;投资类公司除了项目投资外还有直接从事的各种实体经济,也包括商贸等。3、行业监管缺失。第三方理财机构作为没有前置许可成立的一般性公司,目前,工商管理部门只承担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登记注册工作,不对其日常经营进行监管。4、存在违规经营现象。调查发现,辖区第三方理财机构经营范围较为松散和凌乱,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通过公开或者不公开的方式提供民间借贷、资金过桥、以及保证金等服务项目,甚至私下从事高息放贷或非法吸储活动。

(三)民间借贷

目前民间借贷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偿还率高,并逐步为广大居民所接受,已经成为正规金融重要补充。而长期以来,民间借贷等同于高利贷、地下钱庄、非法集资,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合法化问题已成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在50家企业中,38家企业存在民间借贷行为,占76%,借入总金额3454.5万元,平均余额为69万元。民间借贷具有手续简便的特点:一是民间借贷满足了民间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点。二是民间借贷满足了一些高风险和受限制行业的资金需求。同时,民间借贷感情投资成份较多,双方在借贷活动中比较注重亲情、个人品质和自身信用,一般遵循“不熟不借”的规则,违约者往往会被亲友、社交熟人圈所排斥和惩罚,因而大多数借款都能够及时还本付息,形成了民间借贷的一种隐性担保机制。

三、对乡宁县影子银行的认识

(一)影子银行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产物。近年来,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其实是当前金融环境下资金供求关系作用的产物。从资金供给方看,居民将储蓄资金用来购买高利率产品的意愿明显增强。。从资金需求方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影子银行成为满足其融资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除贷款外中小微企业很难再有其它渠道可以融到资金,因此,中小微企业不得不以高利率成本通过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甚至民间借贷来满足正常的融资需求。

(二)当前条件下,影子银行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中的一些制约因素,影子银行能够弥补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不足。如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对流动资金的时间要求。另外,对于中小微企业自身而言,信息披露不够、抗风险能力弱等也限制了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而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空白,并且影子银行办理流程较快,过程简单,门槛较低,更适合中小微企业对融资的要求。(三)站在监管角度看,影子银行处于多头或无头管理、监管难或监管缺失的状态,其潜在的风险隐患的可控性较差。以乡宁县为例,理财业务归银监办管理,小额贷款公司归市金融办审批和管理,投资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则是在工商局注册,与民间金融一样处于无头管理状态。

四、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

(一)健全影子银行监管相关立法。在法律层面上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进行明确,逐一落实各类影子银行主体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定监督管理办法、经营管理规则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为其发展提供公平、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稳健发展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按照代偿能力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原则,指导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如建立小额贷款业务规范,严禁吸收存款和发放高利贷;融资性担保公司要明确界定其融资担保责任余额与净资产的比例上限;对民间借贷要积极稳妥地合理引导,让其走向公开化和正规化。

运行模式范文篇10

一、国外商业银行的革新之路

1.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扁平化结构”

在银行的组织结构方面,组织管理理论中新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斯科特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扁平化结构理论[1]。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减少管理层次,形成一条最短的管理指挥链。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减少分支行的层次,减少信息传递和决策链条中的中间分支行,将待处理信息直接由基层行传递到决策行,迅速做出决策。其实质是缩短委托链条、降低信息耗散、缩减成本,有利于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高效决策的经营战略。

2.荷兰银行的SBU创新

荷兰银行应用扁平化思想,于2001年率先推出SBU(StrategicBusinessUnit)模式[2]。该模式由三个平行的SBU模块构成,即批发客户SBU(按产品细分为更小的SBU)、私人客户资产管理SBU(按地域细分为更小的SBU)和个人消费者SBU(按地域细分为更小的SBU),其中心思想就是以客户为中心。荷兰银行的客户SBU结构强化了各SBU的自主权,能对客户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并恰当地设置产品子SBU以及地域子SBU,以便最大限度地贴近客户,并兼顾产品营销的需要和各地域市场的差异性。

3.业务流程再造---前后台的协作与分离

国际商业银行在对其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创新和再造。当前,商业银行普遍采用前台和中后台工作分离的模式。前台的工作主要是直接和顾客打交道的SBU;中线的工作包括风险管理、集团的资产负债管理;后台的工作主要包括客户数据管理、集团稽核、财务、人力资源、法律合规性以及研究与开发等一系列支持工作。前台和中线是独立的,通常他们共同拥有决策权,以控制贷款的风险[3]。

综观国外商业银行的革新之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实施高效和安全经营管理战略。扁平化结构是为了降低信息耗散、缩减成本、加快决策速度,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SBU是以客户为中心,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置,以尽可能方便、快速和高质量地完成客户的要求为目标;而业务流程再造中前后台的分工和协同决策,则有利于提高贷款的安全性。

二、国内商业银行个贷业务运行模式的变革之路

国内商业银行个贷业务的组织和管理,通常是总行层面负责产品的研发和产品战略的制定,各分行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贯彻落实总行的产品战略和政策,组织搭建个贷业务的管理运行框架模式。纵观国内商业银行个贷业管理运行模式的演变历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分散型”运行模式

“分散型”运行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个贷业务最初采用的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基层行既作为个贷产品的营销前台,又承担贷后管理的责任,而贷中管理,如审批权则集中于一级分行或二级分行(或综合性支行),营销和贷后管理分散在各基层支行,可形象地称之为“分散型”运行模式(图1)。

优势:一是有利于调动所有基层行和客户经理开展对合作单位(如开发商、二手房经纪公司和汽车经销商等)和个贷业务营销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和挖掘商业银行网点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客户资源的优势。二是在营销和服务过程中,不局限于某一网点,便于客户就近办理业务。三是有利于实现公、私业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双赢。如房贷业务,由于绝大多数基层行是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经办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是个人房贷开办的上游产品,而作为下游产品的个人房贷所形成的资金回流,又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归还提供了资金保障。这种良性互动,实现了公、私业务信贷产品的有机结合。

缺点:一是不利于集约化经营,不利于降低运行成本。这种模式贷后管理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每个基层行都需要配备开展营销和进行贷后管理的全套人员和设施。尤其是在个贷抵押登记的办理、不良个贷的化解和处置、贷款档案的管理方面,分散管理将产生较大的成本和浪费,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二是由于考核机制的引导作用,容易导致基层行偏重于营销业绩,弱化贷后管理工作,形成重贷轻管的问题,进而影响个贷资产质量。三是个贷产品在流程上呈现出双向传递性,加之内部管理层级较多,对于大额个贷还需要经过基层行、二级分行(或综合性支行)、分行三个层级的往返处理才能完成,管理运行效率低下。

总之,“分散型”模式做到了以顾客为中心,方便了客户,但是运行效率低,安全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银行纷纷改革运行模式作为回应,进而转向一种新的模式---“集中型”模式。

2.“集中型”运行模式

“集中型”运行模式的特点是由一级或二级分行(或综合性支行)成立“个贷中心”,在中心设置:营销受理岗、签约岗、信息录入岗、贷款放行岗、贷后管理岗、抵押登记岗、档案管理岗等岗位,全面负责个贷业务的营销及贷后管理工作,而审批岗、风险监控岗、产品制度岗则设在一级分行或二级分行的中后台管理部门,基层行仅负责向个贷中心推荐合作机构或项目,业绩由一级分行或二级分行来协调分配。由于个贷业务的主要流程集中在一、二级分行的个贷中心,因而可形象地称之为“集中型”模式(图2)。

优点:一是有利于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和管理,也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实现集约化经营。二是有利于夯实贷后管理工作,加强了贷后监控力度,提高了贷款质量的安全性。

不足:一是经办网点相对较少,市场面窄,不便于合作机构和客户办理业务,没能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在业务营销上不利于充分调动基层行的积极性。基层行的间接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经济利益,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整体个贷业务的发展;三是“集中型”运行模式容易导致公、私业务产品在捆绑营销上的脱节,不便于实现公私业务信贷产品的联动营销;四是仍未完全摆脱业务流程的双向传递,使管理层级和环节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集中型”运行模式由于进行了机构设置的“扁平化”处理,在效率方面有一定提高,由于由一、二级分行集中进行贷后管理工作,因而贷款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加强。但与“分散型”运行模式相比,“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3.“伞状型”运行模式

国内商业银行经过探索,在充分吸收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和摒弃缺点的基础上,对两类模式进行整合,再造出新的模式。这种模式由分散型模式的前半部模块与集中型模式的后半部模块整合而成,即“前分后集型”,又可形象地称为“伞状型”运行模式(图3)。

这种模式由各基层行负责贷款的营销、调查、受理和审核等工作,一级分行按区域成立个贷中心集中贷中和贷后管理工作,包括集中审批、信息录入、抵押登记、账务处理、不良催收,资产保全、贷款监控、档案管理等工作。这样,可充分发挥网点和人员点多面广、全方位面向市场的优势,保证客户得到更及时、周到的服务。同时各基层行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有利于个贷客户经理轻装上阵,专心于市场营销。个贷中心作为保障支持部门,集中实施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操作与处理,达到了提高运作效率,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减少管理层级和环节的目的。

这种以基层支行为营销前台,而中后台设立个贷中心为其提供服务与保障的模式,实现了个贷业务营销工作重心的前移,同时将中后台保障和管理的职能向上集中。即前台尽可能散开,而后台全面集中的模式,不仅大大缩短了管理层级,而且在业务流程上实现了单向操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显然,这与国外商业银行的扁平化管理变革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四、讨论和结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为了更快、更好、更安全地发展商业银行个人信贷资产业务,应该如何进行模式创新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1.国外商业银行在发展个贷业务的进程中,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方面所做的改进包括“扁平化”结构、SBU模式、业务流程再造等。他们改革的目标可归纳为:“以顾客为中心”实现高效率和低风险的目标。国外银行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

2.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在个贷业务管理模式的演变历程的回顾,我们惊奇地发现:从“分散型”模式,到“集中型”模式,再到“伞状型”模式,国内银行改进和创新的最终目标竟与国外同行们不谋而合,那就是寻求“以顾客为中心”、高效率和低风险的个贷管理模式,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逐渐国际化的一个佐证。

3.在全球化金融浪潮的冲击下,在个贷业务面临日益增多的国内外同业加剧竞争的新格局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改革创新,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个贷业务快速、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陈端能,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董时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编辑雨露)

参考文献:

[1]马英.“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与SUB模式创新”[J].河北金融,20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