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0:45:23

孕期范文篇1

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1、恶心和呕吐是妊娠头2个月最常见的不适,约会50%的孕妇有不同程度恶心表现,1/3的孕妇有呕2、尿频、尿急妊娠早期,由于增大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当妊娠12周子宫越出腹腔后,症状自然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挤压,尿频现象又重复出现。某些孕妇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时有尿外溢情况。护士需要向病人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况,尿频、尿急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要为此限制孕妇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脱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同时指导孕妇作缩肛运动,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尿频、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况,在妊娠终止后,症状自然消失。如果症状继续存在,表示会阴肌肉过度松弛或盆底有损伤,应该进一步检查、处理。3、胃区不适孕妇常有反映酸、暖气、上腹压迫感等症状,是由于子宫增大造成胃部受压的结果。再加上孕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部肌肉张力低,尤其胃贲门部括约肌松弛,致胃内容物倒流到食道下段,食道粘膜受到刺激而产生胃区烧灼感,孕妇主诉“烧心”。护理实践提示,饭后立即卧床、进食过多或摄取过多脂肪及油炸食品均会加剧“烧心”症状,故应避免。有人认为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饭前吃些奶油、奶酷加工食品,有预防“烧心”作用护理论文。“烧心”已经出现,再吃奶油制品食物就不起作用。可以服用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制酸剂,但应避免选用含重碳酸钠的食物(如苏打饼干)或药物,以免所含的钠离子促使水潴留,造成电解质的紊乱。指导孕妇选择少量多餐的原则,可以减少胃内容物体积,以缓解症状。4、胀气怀孕期,由于胃肠道活动减弱,肠内气体常易积聚引起令人不悦的腹胀,多不需特殊治疗。措施是帮助孕妇识别起胀气的食物,指导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饱情况,以少量多餐方式满足机体的需要。建议孕妇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适当锻炼均能促进肠蠕动,有预防和减轻腹胀的作用。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软化大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减轻症状。5、便秘造成便秘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推挤使小肠移位、液体摄入及室外活动量减少、孕期肠蠕动减缓、孕期补充铁剂。措施是帮助孕妇回顾促成便秘的因素,了解孕妇饮食情况。与孕妇共同讨论并使其理解液体的摄入量、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纤维素食物的重要性,以及定期排便习惯与便秘的关系。鼓励每天适量运动,以助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但不能养成依赖药物的习惯。建议孕妇多吃香蕉,不仅获得食物的满足,还能预防便秘,称之谓“非药物性治疗方法”。6、背痛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孕妇身体重心前移,为保持身体的平衡,必须采取头和肩向后仰,腹部向前突,脊柱内弯的姿势。结果使腰部和后背肌肉、韧带负担加重,则引起不同程度的背痛。此外,过度紧张、疲倦、弯腰或抬举重物,妊娠子宫压迫神经以及骨盆关节松弛(尤其妊娠晚期),也是腰背疼痛的原因。为了预防或减轻腰痛,护士要与孕妇共同讨论预防以及缓解背痛的措施。要使孕妇理解妊娠早期背痛的促进因素,并掌握预防症状发生的应对措施,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疲倦;坐位时,背部靠在枕头上或靠背椅的扶手上;盘腿坐势也有助于预防背部用力。同时指导孕妇通过调整工作台的高度或孕妇的位置,以维持最佳的姿势。建议孕妇有计划地锻炼以增强背部肌肉强度也是预防腰痛的有效措施,例如骨盆摆动运动体操,每日3次,可以减少脊柱的曲度,有利于缓解背痛。孕妇拾取物品时,应该弯曲膝盖而不弯背部,以保持脊柱的平直。7、眩晕许多孕妇有眩晕现象,尤其在拥挤、空气不流通,人群集聚的场所。促成症状的原因可以是:(1)孕妇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出现低血压状态而导致眩晕或疲劳。(2)由于过度兴奋或焦虑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换气过度和眩晕。(3)妊娠期血液被稀释引起“生理性贫血”或低血糖状态。(4)较长时间的仰卧位,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流血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可致眩晕。护理措施是帮助护理对象识别造成眩晕的诱发因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告诫孕妇应该避免:(a)过快地变换姿势;(b)长时间地站立;(c)过度兴奋和精神过度紧张;(d)过度疲劳等。指导孕妇采取侧卧位方式尤其左侧卧位,不仅可以改善胎儿血氧供应,还可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症状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无效或频繁出现时,均应与医师联系,以免延误病情。8、下肢肌肉痉挛主要指小腿腓肠肌发生疼痛性挛缩,孕期任何时期均可出现,常见于孕期,夜间发作较多。系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神经所致,疲倦、寒冷、不合理的体姿以及体内钙、磷比例失调致神经系统应激功能过强,均可促使发作。措施是监测孕妇摄入的食物中是否有足量的维生素B,被确定缺钙者,有计划摄取牛奶,必要时按医嘱补钙。禁止滥用含钙磷的片剂,以免加重体内钙磷的不平衡情况。还要与孕妇讨论预防及减轻症状的方法,例如:(a)避免穿高跟鞋,以减少腿部肌肉的紧张度;(b)热敷患处,抬高下肢,按摩腿部肌肉等都能生效。当小腿肌肉发生痉挛时,只要立即伸展肌肉即可缓解。具体做法是让孕妇平卧,护士或家属按住孕妇膝盖(患侧),协助伸直小腿,同时使足背屈,症状即可缓解。有人认为,睡前按摩小腿部,或将脚部垫高后入睡,有助于预防症状的发生。9、静脉曲张可能发生于下肢,偶尔发生于外阴部。造成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妊娠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所致。持久站立位工作,妊娠晚期腹内压力的增加,都促使症状加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状况,则可预防或缓解症状。具体做法是指导已出现症状的孕妇增加卧床休息机会,坐立时注意抬高腿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示范方式指导孕妇采用直角位置,即平卧位,双腿向上伸直与身体成直角,臀部和脚跟靠墙,每日做数次,每次2~5分钟。晚期妊娠阶段孕妇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姿势,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更为重要的是预防症状的发生,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醒孕妇:(a)坐势时尽可能抬高腿;(b)避免过久站立;(c)避免穿环形紧口袜带。10、阴道分泌物增多妊娠期间,由于激素的作用,新陈代谢旺盛,阴道上皮细胞及宫颈腺体分泌旺盛,致阴道分泌物增多。通常为乳白色,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过常给孕妇带来不适。当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时,护士要善于识别异常情况,例如分泌物为黄绿色或带血伴难闻的臭味,以及孕妇反映外阴有明显刺激、搔痒等症状,需及时检查明确炎症的性质,予以治疗。如果属于生理现象,护士需与孕妇讨论症状出现的原因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措施,例如勤淋浴,常换内裤,保持外阴部的清洁,促进舒适。并告诫孕妇应该避免穿尼龙质料内裤,推荐使用吸水性好、质地柔软的棉质内裤。

孕期范文篇2

妊娠早期,由于增大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当妊娠15周子宫越出腹腔后,症状自然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挤压,尿频现象又重复出现。某些孕妇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时有尿外溢情况。护士需要向病人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况,尿频、尿急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要为此限制孕妇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脱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同时指导孕妇作缩肛运动,练习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尿频、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况,在妊娠终止后,症状自然消失。假如症状继续存在,表示会阴肌肉过度松弛或盆底有损伤,应该进一步检查、处理。

5、胃区不适

孕妇常有反映酸、暖气、上腹压迫感等症状,是由于子宫增大造成胃部受压的结果。再加上孕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部肌肉张力低,尤其胃贲门部括约肌松弛,致胃内容物倒流到食道下段,食道粘膜受到刺激而产生胃区烧灼感,孕妇主诉“烧心”。护理实践提示,饭后立即卧床、进食过多或摄取过多脂肪及油炸食品均会加剧“烧心”症状,故应避免。有人认为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功能,因此饭前吃些奶油、奶酷加工食品,有预防“烧心”功能。“烧心”已经出现,再吃奶油制品食物就不起功能。可以服用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制酸剂,但应避免选用含重碳酸钠的食物(如苏打饼干)或药物,以免所含的钠离子促使水潴留,造成电解质的紊乱。指导孕妇选择少量多餐的原则,可以减少胃内容物体积,以缓解症状。

5、胀气

怀孕期,由于胃肠道活动减弱,肠内气体常易积聚引起令人不悦的腹胀,多不需非凡治疗。办法是帮助孕妇识别起胀气的食物,指导选择轻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饱情况,以少量多餐方式满足机体的需要。建议孕妇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适当锻炼均能促进肠蠕动,有预防和减轻腹胀的功能。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软化大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5、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推挤使小肠移位、液体摄入及室外活动量减少、孕期肠蠕动减缓、孕期补充铁剂。

办法是帮助孕妇回顾促成便秘的因素,了解孕妇饮食情况。和孕妇共同讨论并使其理解液体的摄入量、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纤维素食物的重要性,以及定期排便习惯和便秘的关系。鼓励天天适量运动,以助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但不能养成依靠药物的习惯。建议孕妇多吃香蕉,不仅获得食物的满足,还能预防便秘,称之谓“非药物性治疗方法”。

6、背痛

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孕妇身体重心前移,为保持身体的平衡,必须采取头和肩向后仰,腹部向前突,脊柱内弯的姿势。结果使腰部和后背肌肉、韧带负担加重,则引起不同程度的背痛。此外,过度紧张、倦怠、弯腰或抬举重物,妊娠子宫压迫神经以及骨盆关节松弛(尤其妊娠晚期),也是腰背疼痛的原因。为了预防或减轻腰痛,护士要和孕妇共同讨论预防以及缓解背痛的办法。要使孕妇理解妊娠早期背痛的促进因素,并把握预防症状发生的应对办法,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倦怠;坐位时,背部靠在枕头上或靠背椅的扶手上;盘腿坐势也有助于预防背部用力。同时指导孕妇通过调整工作台的高度或孕妇的位置,以维持最佳的姿势。建议孕妇有计划地锻炼以增强背部肌肉强度也是预防腰痛的有效办法,例如骨盆摆动运动体操,每日5次,可以减少脊柱的曲度,有利于缓解背痛。孕妇拾取物品时,应该弯曲膝盖而不弯背部,以保持脊柱的平直。

7、眩晕

许多孕妇有眩晕现象,尤其在拥挤、空气不流通,人群集聚的场所。促成症状的原因可以是摘要:

(1)孕妇长时间站立或忽然改变体位,出现低血压状态而导致眩晕或疲惫。

(5)由于过度兴奋或焦虑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换气过度和眩晕。

(5)妊娠期血液被稀释引起“生理性贫血”或低血糖状态。

(5)较长时间的仰卧位,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流血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可致眩晕。

护理办法是帮助护理对象识别造成眩晕的诱发因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办法。例如告诫孕妇应该避免摘要:(a)过快地变换姿势;(b)长时间地站立;(c)过度兴奋和精神过度紧张;(d)过度疲惫等。指导孕妇采取侧卧位方式尤其左侧卧位,不仅可以改善胎儿血氧供给,还可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假如出现的眩晕。假如出现的眩晕症状经上述办法处理后无效或频繁出现时,均应和医师联系,以免延误病情。

8、下肢肌肉痉挛

主要指小腿腓肠肌发生疼痛性挛缩,孕期任何时期均可出现,常见于孕期,夜间发作较多。系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神经所致,倦怠、严寒、不合理的体姿以及体内钙、磷比例失调致神经系统应激功能过强,均可促使发作。办法是监测孕妇摄入的食物中是否有足量的维生素B,被确定缺钙者,有计划摄取牛奶,必要时按医嘱补钙。禁止滥用含钙磷的片剂,以免加重体内钙磷的不平衡情况。还要和孕妇讨论预防及减轻症状的方法,例如摘要:(a)避免穿高跟鞋,以减少腿部肌肉的紧张度;(b)热敷患处,抬高下肢,按摩腿部肌肉等都能生效。当小腿肌肉发生痉挛时,只要立即伸展肌肉即可缓解。具体做法是让孕妇平卧,护士或家属按住孕妇膝盖(患侧),协助伸直小腿,同时使足背屈,症状即可缓解。有人认为,睡前按摩小腿部,或将脚部垫高后入睡,有助于预防症状的发生。

9、静脉曲张

可能发生于下肢,偶然发生于外阴部。造成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妊娠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所致。持久站立位工作,妊娠晚期腹内压力的增加,都促使症状加重。采取相应的护理办法,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状况,则可预防或缓解症状。具体做法是指导已出现症状的孕妇增加卧床休息机会,坐立时注重抬高腿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示范方式指导孕妇采用直角位置,即平卧位,双腿向上伸直和身体成直角,臀部和脚跟靠墙,每日做数次,每次5~5分钟。晚期妊娠阶段孕妇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姿势,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更为重要的是预防症状的发生,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醒孕妇摘要:(a)坐势时尽可能抬高腿;(b)避免过久站立;(c)避免穿环形紧口袜带。

孕期范文篇3

是妊娠头2个月最常见的不适,约会50的孕妇有不同程度恶心表现,1/3的孕妇有呕

2、尿频、尿急

妊娠早期,由于增大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当妊娠12周子宫越出腹腔后,症状自然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挤压,尿频现象又重复出现。某些孕妇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时有尿外溢情况。护士需要向病人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况,尿频、尿急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要为此限制孕妇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脱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同时指导孕妇作缩肛运动,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尿频、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况,在妊娠终止后,症状自然消失。如果症状继续存在,表示会阴肌肉过度松弛或盆底有损伤,应该进一步检查、处理。

3、胃区不适

孕妇常有反映酸、暖气、上腹压迫感等症状,是由于子宫增大造成胃部受压的结果。再加上孕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部肌肉张力低,尤其胃贲门部括约肌松弛,致胃内容物倒流到食道下段,食道粘膜受到刺激而产生胃区烧灼感,孕妇主诉“烧心”。护理实践提示,饭后立即卧床、进食过多或摄取过多脂肪及油炸食品均会加剧“烧心”症状,故应避免。有人认为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饭前吃些奶油、奶酷加工食品,有预防“烧心”作用。“烧心”已经出现,再吃奶油制品食物就不起作用。可以服用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制酸剂,但应避免选用含重碳酸钠的食物(如苏打饼干)或药物,以免所含的钠离子促使水潴留,造成电解质的紊乱。指导孕妇选择少量多餐的原则,可以减少胃内容物体积,以缓解症状。

4、胀气

怀孕期,由于胃肠道活动减弱,肠内气体常易积聚引起令人不悦的腹胀,多不需特殊治疗。措施是帮助孕妇识别起胀气的食物,指导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饱情况,以少量多餐方式满足机体的需要。建议孕妇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适当锻炼均能促进肠蠕动,有预防和减轻腹胀的作用。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软化大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5、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推挤使小肠移位、液体摄入及室外活动量减少、孕期肠蠕动减缓、孕期补充铁剂。

措施是帮助孕妇回顾促成便秘的因素,了解孕妇饮食情况。与孕妇共同讨论并使其理解液体的摄入量、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纤维素食物的重要性,以及定期排便习惯与便秘的关系。鼓励每天适量运动,以助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但不能养成依赖药物的习惯。建议孕妇多吃香蕉,不仅获得食物的满足,还能预防便秘,称之谓“非药物性治疗方法”。

6、背痛

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孕妇身体重心前移,为保持身体的平衡,必须采取头和肩向后仰,腹部向前突,脊柱内弯的姿势。结果使腰部和后背肌肉、韧带负担加重,则引起不同程度的背痛。此外,过度紧张、疲倦、弯腰或抬举重物,妊娠子宫压迫神经以及骨盆关节松弛(尤其妊娠晚期),也是腰背疼痛的原因。为了预防或减轻腰痛,护士要与孕妇共同讨论预防以及缓解背痛的措施。要使孕妇理解妊娠早期背痛的促进因素,并掌握预防症状发生的应对措施,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疲倦;坐位时,背部靠在枕头上或靠背椅的扶手上;盘腿坐势也有助于预防背部用力。同时指导孕妇通过调整工作台的高度或孕妇的位置,以维持最佳的姿势。建议孕妇有计划地锻炼以增强背部肌肉强度也是预防腰痛的有效措施,例如骨盆摆动运动体操,每日3次,可以减少脊柱的曲度,有利于缓解背痛。孕妇拾取物品时,应该弯曲膝盖而不弯背部,以保持脊柱的平直。

7、眩晕

许多孕妇有眩晕现象,尤其在拥挤、空气不流通,人群集聚的场所。促成症状的原因可以是:

(1)孕妇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出现低血压状态而导致眩晕或疲劳。

(2)由于过度兴奋或焦虑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换气过度和眩晕。

(3)妊娠期血液被稀释引起“生理性贫血”或低血糖状态。

(4)较长时间的仰卧位,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流血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可致眩晕。

护理措施是帮助护理对象识别造成眩晕的诱发因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告诫孕妇应该避免:(a)过快地变换姿势;(b)长时间地站立;(c)过度兴奋和精神过度紧张;(d)过度疲劳等。指导孕妇采取侧卧位方式尤其左侧卧位,不仅可以改善胎儿血氧供应,还可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症状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无效或频繁出现时,均应与医师联系,以免延误病情。

8、下肢肌肉痉挛

主要指小腿腓肠肌发生疼痛性挛缩,孕期任何时期均可出现,常见于孕期,夜间发作较多。系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神经所致,疲倦、寒冷、不合理的体姿以及体内钙、磷比例失调致神经系统应激功能过强,均可促使发作。措施是监测孕妇摄入的食物中是否有足量的维生素B,被确定缺钙者,有计划摄取牛奶,必要时按医嘱补钙。禁止滥用含钙磷的片剂,以免加重体内钙磷的不平衡情况。还要与孕妇讨论预防及减轻症状的方法,例如:(a)避免穿高跟鞋,以减少腿部肌肉的紧张度;(b)热敷患处,抬高下肢,按摩腿部肌肉等都能生效。当小腿肌肉发生痉挛时,只要立即伸展肌肉即可缓解。具体做法是让孕妇平卧,护士或家属按住孕妇膝盖(患侧),协助伸直小腿,同时使足背屈,症状即可缓解。有人认为,睡前按摩小腿部,或将脚部垫高后入睡,有助于预防症状的发生。

9、静脉曲张

可能发生于下肢,偶尔发生于外阴部。造成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妊娠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所致。持久站立位工作,妊娠晚期腹内压力的增加,都促使症状加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状况,则可预防或缓解症状。具体做法是指导已出现症状的孕妇增加卧床休息机会,坐立时注意抬高腿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示范方式指导孕妇采用直角位置,即平卧位,双腿向上伸直与身体成直角,臀部和脚跟靠墙,每日做数次,每次2~5分钟。晚期妊娠阶段孕妇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姿势,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更为重要的是预防症状的发生,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醒孕妇:(a)坐势时尽可能抬高腿;(b)避免过久站立;(c)避免穿环形紧口袜带。

孕期范文篇4

1.1临床资料:针对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门诊产前检查的孕妇予以详细询问和调查,并从中择取800名,依照不同的孕期护理措施将其分成A组和B组2组(每组400名)其中A组中孕妇均为22~39岁的成年女性,年龄(28.1±1.5)岁;B组中孕妇均为21~38岁的成年女性,年龄平均数是(28.1±1.5)岁。全部孕妇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照分析。1.2方法:对A组行以常规护理联合孕期体质量管理,对B组仅行以常规产前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性的产前检测、定期记录胎儿以及孕妇的生理指标(主要是BMI值),并详细记录孕妇的妊娠结局等,体质量管理的措施参照讨论。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分析2组孕妇的孕期增重情况(2组孕妇的孕前BMI值以及孕期增重值)、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并发症包括产程阻滞、产后出血、妊娠糖尿病以及妊高症)以及新生儿情况(主要包括巨大儿、低体质量新生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1.4孕期增重管理措施:①充分结合孕妇在孕前的BMI值,在孕28周左右即开始每月产检1次;孕28~36周左右的时候,半个月即进行产检1次;36周之后,每个星期进行产检1次。②在上述产检操作的基础之上,制定较为严格的体质量管理目标,并从13周之后开始予以落实,每周增重不能超过500g;协助孕妇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待妊娠足月之后,体质量增加大约12~15kg为宜。③依照孕前BMI指标,将产妇分成3组,即消瘦组(BMI值在18.5kg/m2以下)、正常组(BMI值在18.5~23.5kg/m2)、超重组(BMI值在23.5~25kg/m2)、肥胖组(BMI值在25kg/m2以上)。1.5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孕妇的在孕期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产程阻滞、产后出血、妊高症、妊娠糖尿病4种,A组患者数分别为17例(4.2%)、8例(2.0%)、39例(9.8%)、5例(1.2%);B组患患者数分别为79例(19.8%)、31例(7.8%)、109例(27.2%)、69例(17.2%)。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分娩方式上,主要分成阴道分娩以及剖宫产2种,在研究中,A组孕妇接受阴道分娩数为385名(约为96.2%),接受剖宫产数为15名(约为3.8%);B组孕妇接受阴道分娩数为361名(约为90.8%),接受剖宫产数为39名(约为9.8%)。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9,P<0.05),接受体质量管理措施之后,A组的孕妇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新生儿的出生情况上,A组的新生儿质量也要好于B组,见表1,2。

3讨论

接受体质量管理措施之后,A组的孕妇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新生儿的出生情况上,A组的新生儿质量也要好于B组。这一研究成果也在杨芳[5]著作当中得以证实,证明比较可靠。伴随着如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体的营养摄入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直接造成孕期体质量的增加量太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儿以及剖宫产的概率不断升高。在临床中,针对孕产期妇女行以体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控制新生儿的体质量情况,而且还能够避免发生并发症,有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孕期进行体质量管理,需要结合孕妇的自身情况,制定出合适的增加指标,并对饮食结构予以调整,辅以适当地体育活动,在改善孕妇的体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够很好地提升身体功能,调节体质,避免孕期并发症出现,并控制新生儿的出生质量[6]。控制体质量措施如下:适当的体育运动以及健康饮食,同时进行健康宣讲,描述孕期增重过度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孕妇的自身情况进行膳食指导;评估孕妇营养素方面的需求,予以饮食调整;每周密切注意体质量变化情况,参考观察结果进行下个阶段的目标调整。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孕产期妇女行以体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控制新生儿的体质量情况,而且还能够避免发生并发症,有助于妊娠结局的改善,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以及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红玲.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妊娠结局关系的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3):309-311.

[2]朱燕飞.孕期体质量管理干预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465-1467.

[3]何红霞.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11-12.

[4]高丽娟,宋薇,王桂香,等.不同的孕期体质量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9):2906-2908.

[5]杨芳.孕期体质量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70-71.

[6]涂红星.孕期体质量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58-2660.

孕期范文篇5

【论文摘要】目的监测浉河区围孕期妇女弓形虫(To)感染和防治状况。方法对9659例围孕期妇女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进行弓形虫抗体(ToIgM)检测,同时对ToIgM阳性者进行优生干预和追踪。结果9659例围孕期妇女血清ToIgM阳性率为0.37%,农村妇女阳性率占0.217%,市区妇女阳性率占0.145%。螺旋霉素治疗,ToIgM转阴率为80%。转阴后的妇女妊娠分娩无宫内感染。结论浉河区围孕期妇女有弓形虫感染者和传染源。有必要进行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学筛查。对急性感染者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宫内感染的风险。

弓形虫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1]。育龄妇女普遍容易感染。尤其对孕妇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致畸传染源。孕妇感染了弓形虫无论有无症状均可能经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常使孕妇流产,早产,胎儿严重致畸甚至死亡。孕期弓形虫感染而未经治疗的妇女,其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可能性为20%~65%[2]。为了解浉河区围孕期妇女弓形虫的感染状况和在孕前干预弓形虫病的宫内感染,本站从2002年起将弓形虫感染免疫学检测做为围孕期妇女优生监测的常规项目,现将5年来监测和干预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2年至2007年在本站优生门诊进行弓形虫抗体(ToIgM)检测的围孕期妇女9659例。农村妇女5877例(64.84%),市区妇女3782例(39.16%)。拟孕妇女8978例(92.95%),早孕妇女681例(7.05%)。

1.2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捕获法)检测血清中的TolgM。试剂由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凡是ToIgM阳性者均二次复检,同时加查ToIgG,排除假阳性。若IgM仍为阳性,IgG阴性确诊为弓形虫病急性感染(原发性感染)。若IgM和lgG均为阳性,说明为弓形虫病再次感染,若IgM阴性而IgG呈阳性则表明体内具有一定免疫力。

1.3干预措施①对所有检测的妇女进行优生咨询指导,发放叶酸片,每天口服0.4mg,连服6个月;②ToIgM阳性的拟孕妇女避孕的同时服用螺旋霉素0.5mg,4次/d,连服2周间歇2周后复查;③ToIgM阳性的早孕妇女建议终止妊娠;④不愿终止妊娠的治疗同②,在孕3,6个月时再做2次检测,分娩后行胎儿脐血检测,以确诊是否有胎儿宫内感染。

2结果

2.1弓形虫感染率9569例围孕期妇女中,检出ToIgM35例,阳性率为0.37%。农村妇女21例(0.36%),市区妇女14例(0.3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拟孕妇女26例(74.2%),已孕妇女9例(25.8%)。继续妊娠3、6个月时母亲血清ToIgM阴性,IgG阳性3例。

2.2生活环境与弓形虫感染接受检测的农村妇女家中均饲养家畜,前3位的依次为鸡,狗,猪,部分妇女有饮生水,吃凉拌菜的习惯。市区的围孕期妇女养猫狗的535例,有在街头吃烧烤经历的1231例。

2.3ToIgM阳性的围孕期妇女孕前,孕期干预和结局追踪35例ToIgM阳性的妇女及时服用螺旋霉素(辅助叶酸),1个月后ToIgM转阴28例(80%)。拟孕17例妇女在避孕数月后妊娠,分娩后未发生宫内感染,新生儿发育正常。已孕妇女7例,孕早期自然流产1例,听从医生建议终止妊娠4例。2例妇女继续妊娠应用螺旋霉素治疗2个疗程,孕3、6个月时检测ToIgM阴性,IgG呈阳性。2例均在本站分娩,检测胎儿脐血ToIgM阴性,而IgG阳性1例。新生儿追踪,未见视网膜脉络炎,脑钙化,脑积水,神经管畸形等弓形虫宫内感染的典型症状。

3结论

3.1浉河区9569例围产期妇女弓形虫急性感染率为0.37%,低于国内岑伟家的3.0%[3]和刘兰清的7.81%的报道[4]。原因①是否与地理位置有关,浉河区是十大例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人人喜饮绿茶。绿茶中的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病毒和细菌有抑制作用,茶多酚能清除机体内过多的有害自由基,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显著效果。经常饮用绿茶,血液中含有足够的茶多酚,促进人体的毒物排泄,增强免疫力有利身体健康;②是否和试剂,人员操作规范有关值得商榷。

3.2通过弓形虫感染的筛查和优生优育指导使围孕期妇女了解弓形虫的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农村妇女卫生条件较差,饮生水可能是主要感染途径。市区妇女的感染途径除了养猫外,喜吃烧烤可能为感染原因。经统计农村与市区围孕期妇女弓形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弓形虫基本上属于经口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猫是唯一的终宿主,1g感染的猫粪中可有数百万到数千万个卵囊[5],及时处理猫粪和远离传染源非常重要。猪,狗,羊,鸡等家畜虽然体内有弓形虫寄生,但为中间宿主,粪便中并无病原体,只要不吃未熟的肉,生熟肉砧板分开就不会被感染。

3.3防治弓形虫的宫内感染应在孕前,孕期抓好一,二级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因为弓形虫感染的胎儿损伤程度与胎龄成相反关系,既感染发生越早,胎儿受损越重。所以ToIgM阳性的早孕妇女最好及时终止妊娠。因各种原因不愿人工流产的妇女应及早服用螺旋霉素。螺旋霉素目前仍是治疗弓形虫病的首选,其经济方便,毒性小,器官分布浓度高,对弓形虫的迅速繁殖期效果好。对处于急性感染期的妇女及时服用,转阴率可达80%,与陈素华的报道结果相似[6]。转阴后再妊娠的妇女未出现孕期重复感染和宫内感染,最终获得正常子代。对围孕期妇女发挥预防弓形虫宫内感染的效应。妇女妊娠前后体内普遍缺乏叶酸,对围孕期妇女增补叶酸可防治肠内寄生虫和促进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预防神经管畸形和其他体表畸形,降低婴儿死亡率。

3.4因弓形虫本身在感染者体内极少能直接查到[7],目前临床上最常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oIgM和IgG。但因IgM干扰因素多,易出现假阳性,建议对IgM阳性者加查IgG,排除假阳性。既能进一步区分是急性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及早准确做出诊断,又可消除受检者的焦虑和精神负担。

4结语

弓形虫感染的检测对阻断危险致畸源,指导临床用药,减少宫内感染,控制缺陷儿出生,实现产前优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二级预防是关键,围孕期妇女是重点。进行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健康教育,切断人群的传染源,做好围孕期妇女的免疫学检测,及时正确的治疗,合理补充叶酸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7.

[2]陈晓军.长春地区妊娠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91.

[3]岑伟家,王坚武,吴菁,等.南宁市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广西预防医学,2000,6(5):267.

[4]曾万江,闻良珍,赵捷,等.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弓形虫的临床疗效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4):415.

[5]崔君兆.弓形虫病研究九十年.实用寄生虫病杂志,2000,8(2):75-78.

孕期范文篇6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血糖;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妇在妊娠期内首次发生糖耐量减低为临床特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比例随之加大,GDM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GDM属于高危妊娠,如果孕妇血糖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容易产生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给GDM孕妇、家庭及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2]。目前,GDM孕妇已有进行常规管理,但在具体实践中执行力度不够,未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使得孕妇的血糖控制不够理想,预后效果不佳[3]。为此,本研究对160例GDM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干预,并以160例GDM孕妇进行常规管理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路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2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妇均符合GDM的诊断标准[4];②均为单胎妊娠;③认知功能均正常;④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且能够密切配合干预随访研究;⑤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较为完整。排除标准:①有心脑血管疾病;②肝肾功能不全;③存在意识障碍、语言障碍;④失访者等。将常规门诊管理的160例GMD孕妇为对照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8.72±4.07)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7.29±1.64)周;初产妇94例,经产妇66例;初中和以下28例,高中49例,大专和以上83例。实施规范化管理的160例GDM孕妇作为管理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54±4.15)岁;孕周33~41周,平均孕周(37.79±1.70)周;初产妇92例,经产妇68例;初中和以下31例,高中52例,大专和以上77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及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门诊管理干预,如门诊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血糖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成立GDM规范化管理小组:由产科门诊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规范化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包括GDM专科医生和护士;②综合评估孕妇生理心理状况,制订出GDM规范化管理计划和方案,建立GDM管理档案。③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系统健康教育(通过健教处方、专题讲座及视频播放等形式)、饮食管理(制订个性化饮食方案,提倡少量多餐、营养素搭配合理、饮食多样化)、运动疗法(医护人员评估孕妇运动耐量,给予不同强度的训练方法如慢走、孕妇操等)及控制体质量(孕妇体质量月增长率控制在1.5kg以下为宜,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控制在11kg以内)、药物治疗(以上措施实施2周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者,应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及心理干预(加强对孕妇的情绪管理,通过沟通、经验交流及家属多陪伴多鼓励等方式,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定期随访和血糖监测:对孕妇定期进行跟踪随访,监测孕妇的血糖水平,若血糖控制不良便于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通过彩超、心电监测等检查,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情况,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观察指标:①血糖水平:分别检测干预前、分娩前1周血糖指标,均多次测量孕妇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水平;②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和结局: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膜早破、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③围生儿并发症和结局:如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及围生儿死亡等。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两组间计量、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分析干预前,两组间的FBG、PB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管理组的FBG、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比较分析管理组的HD-CP、羊水过多、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分析管理组的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孕期范文篇7

【关键词】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高龄二胎孕妇;健康行为;母婴结局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生育二胎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有资料显示,这些生育二胎的育龄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高龄孕妇[1]。高龄二胎妊娠不仅使孕妇承受比初次妊娠更严重的心理压力[2],还使妊娠疾病如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增加,并可导致诸多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3]。孕期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对孕妇进行孕产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她们对孕产健康的认知,促使其采取更有利于孕产健康的行为保障整个孕期的健康[4]。近年来,很多新颖的传播方式[5-6]被应用于孕期健康教育中,对提高孕妇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有较好的效果。以往对于孕期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多基于普通的妊娠人群[7],专门针对高龄二胎妊娠的健康教育报道较少。高龄二胎妊娠作为一个身心均受到较大压力的特殊过程,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保障高龄二胎妊娠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高龄二胎孕妇健康行为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探索适用于高龄二胎妊娠孕妇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进行产检和分娩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00例高龄二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向中山市博爱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提交医学伦理学审查申请,在获得批准后,向研究对象详细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使其充分了解。在获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后,参考吕国芳等[8]资料在孕妇的产检本上编好序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以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指导、孕期瑜伽结合拉玛泽呼吸法实操为主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纳入标准:①年龄≥35岁,头胎分娩为阴道顺产;②均在我院进行初次产检,并计划在我院进行分娩;③孕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外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疾病;④过往无任何不良妊娠史。排除标准:①孕前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代谢系统疾病;②精神障碍、沟通障碍。1.2健康教育方法。两组孕妇在围孕期均接受常规的定期产检。1.2.1对照组。该组孕妇从妊娠建档开始至妊娠第28周末通过我院孕妇学校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定期接受常规的孕期健康教育,包括孕期营养知识、母乳喂养及产后保健、新生儿保健等内容。1.2.2观察组。该组孕妇在接受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从妊娠建档开始至妊娠第28周末还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具体方法:①在孕早期开始接受管理自我体质量的指导,并在孕中期开始接受预防孕期常见的内科疾病的指导;②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接受各孕周的营养调整和保健知识,并接受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健康指导;③通过实操课的形式,接受孕期瑜伽及体操结合拉玛泽呼吸锻炼法的指导;④通过产检时医生问询、电话随访等方式,接受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指导和建议,强化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意识。1.3观察指标。1.3.1健康行为。在预产期前14d通过查阅产检记录获得孕妇是否及时进行产检,并通过通过产检时医生问询、电话随访等方式调查孕妇在怀孕期间是否进行自觉的体质量管理、孕期锻炼等。1.3.2妊娠疾病和母婴结局。妊娠结束后,通过产检记录获得孕妇妊娠疾病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信息,通过分娩记录获得孕妇的妊娠结局包括自然分娩、难产、死胎、产后出血等,新生儿结局包括新生儿异常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1.4孕期生活质量评价。参考张春元[9]资料,待产妇分娩完1d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调查孕妇的孕期生活质量,该问卷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共7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以Likert1~5级评分,累加每一条目的分值获得总得分,总得分越高提示孕妇的生活质量越高。1.5质量控制。本次所有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均由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产科医生在统一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执行。对于健康行为、妊娠疾病和母婴结局、孕期生活质量的调查均由有经验的调查员负责。1.6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用Excel录入后,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比较。本研究无失访者。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孕妇的健康行为比较。观察组孕妇有及时产检、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孕妇的妊娠疾病和母婴结局比较观。察组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难产、死胎、产后出血、新生儿异常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两组孕妇的GQOLI-74得分比较。观察组孕妇的GQOLI-74总得分、心理功能维度得分、社会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得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现代“知-信-行”理论认为,提高接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可提高其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健康行为率[10]。本研究发现,通过以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孕期瑜伽结合拉玛泽呼吸法为主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健康行为率。由于年龄原因,高龄孕妇罹患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而妊娠期间适当的锻炼运动可预防妊娠高血压[12]。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孕妇在怀孕期间都超重,而体质量增长过快可引起胰岛素释放异常,导致妊娠糖尿病[13],因此加强自我体质量管理对于预防妊娠糖尿病有积极意义。适当的锻炼运动可改善孕期胰岛素释放异常,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生[14],因此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运动是预防孕妇妊娠疾病的重要健康行为。本研究发现,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孕期锻炼的行为后,观察组孕妇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有研究表明,孕期瑜伽及体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韧带和肌肉的顺应性,减少分娩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的比例,减少难产的发生比例[15],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长期的拉玛泽呼吸法训练有助于缩短产妇产程,有助于预防出后出血较多和新生儿窒息,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6]。WATSON等[17]指出,孕期适当的锻炼运动有助于转移孕妇的注意力,减少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刘新华等[18]指出,适当的锻炼运动可改善孕妇的抑郁、焦虑情绪。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孕期自我体质量管理指导和孕期的锻炼多元化为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龄二胎孕妇的生活质量,且可能是由于多元化健康教育改善了高龄二胎孕妇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

孕期范文篇8

1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与复发性流产、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早产、死胎、子痫前期等不良母胎结局密切相关。诊断标准采用2012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协作组(SLICC)制定的SLE分类标准[1]。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一种以体循环内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tibody,APL)不同程度升高,伴动、静脉血栓形成和(或)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等产科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可继发于SLE等结缔组织病,也可原发。

1.1计划妊娠

根据《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管理建议》SLE患者孕前咨询和风险分层,建议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SLE患者,才可考虑妊娠:①病情不活动且保持稳定至少半年、最好1年以上。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为泼尼松<15mg/d(或相当剂量)。③无肾脏、神经系统、肺脏等重要器官组织的损害。建议肾功能稳定(Cr≤140μmol/L,尿蛋白≤0.5g/24h)。④停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霉酚酸酯等至少6个月,对于服用来氟米特的患者,建议先进行药物清除治疗后,再停药至少6个月后才可以考虑妊娠[2]。大部分单纯APL阳性患者可自然受孕,对于既往有≥孕10周自然流产、胎死宫内、子痫前期、FGR等胎盘功能不全病史的典型APS患者,建议计划受孕当月月经干净开始给予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并持续整个孕期至产后,而对于既往有动静脉血栓史的APS患者则建议计划受孕当月月经干净后使用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并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因华法林在孕早期6~14周胎儿器官发育过程中可致畸,故服用华法林者建议孕前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剂量阿司匹林。

1.2孕期管理

对于合并SLE的妊娠女性,《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围产期管理建议》推荐监测疾病活动度以预防产科不良事件和疾病加重。在确定妊娠后,SLE患者需立即到风湿免疫专科进行随诊,其频率和产科随诊一样即在妊娠28周前每4周1次,自第28周始每2周1次,进行全面检点评估血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沉、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免疫学指标,包括抗ds-DNA抗体水平、抗Ro/SSA和抗La/SSB抗体、免疫球蛋白定量及血清补体(CH50、C3、C4)等,对于APS患者应当定期监测抗心磷脂(ACL)抗体、狼疮抗凝物(LA)、抗β2糖蛋白-1(抗β2GP-1)[2]。需要指出的是正常妊娠期间,补体水平可能升高10%~50%,而SLE疾病活动时补体减低,中和后可见补体水平可能保持正常,所以补体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起实际值往往更有价值,同时可综合其他免疫学指标及临床表现判断SLE是否活动。而产科的随诊内容则包括常规的产科检查、胎心监测、超声检查。脐动脉、子宫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多普勒超声对于妊娠20~24周胎盘相关性疾病,如子痫前期和早期FGR,具有良好的阴性预测价值,但阳性预测价值中等。欧洲抗风湿病联盟(TheEuropeanLeagueAgainstRheumatism,EU-LAR)的“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或)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女性健康管理的推荐意见”指出,对于晚发型FGR即妊娠34周后诊断的FGR,腹围生长速度减慢或脑胎盘率(cerebroplacentalratio,CPR)降低是胎儿不良预后的一个预警。对于抗SSA/Ro和(或)抗SSB/La的抗体阳性,尤其是高滴度者,或既往有新生儿狼疮生育史的患者应在孕期密切监测,同时做好新生儿出生后的随访[3]。近50%的患者妊娠期间会出现病情活动或复发。出现病情活动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重要脏器受累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及是否需要终止妊娠。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以能控制病情的药物最低剂量为宜,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病情轻度活动患者,可以将糖皮质激素加量至中等剂量,持续4周,然后逐渐减量至15mg/d以下并维持。妊娠前未使用羟氯喹的患者应加用,推荐剂量为200mg,每天2次。病情中、重度活动患者,可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以控制病情为宜,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将激素药物剂量减至15mg/d以下。如果肾脏病变严重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可在风湿科医生的指导下酌情使用硫唑嘌呤、环孢素及他克莫司[4]。孕期SLE的疾病活动状况与母胎妊娠结局息息相关,如何预测疾病的活动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对于改善SLE母胎预后是目前研究热点所在。目前孕期疾病活动的评估方法主要依赖妊娠期SLE活性指数以及专科医师的整体评估。需要引起临床医师注意的是一些妊娠期生理变化可能与SLE临床症状类似,如水肿、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升高等。肾损害的严重程度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可通过尿蛋白定量、尿沉渣分析以及血清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监测。而血清标志物[包括补体C3/C4水平下降趋势(即使在正常范围内)和(或)抗双链DNA滴度增加]可以辅助鉴别诊断SLE活动和子痫前期[3]。目前已有部分SLE妊娠预测模型和风险评估体系可供临床医师筛选SLE孕期高危人群,以此来增加对这些高危孕产妇的孕期监测[5,6]。

1.3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

若患者在妊娠前3个月即出现明显的SLE病情活动,建议不宜继续妊娠,应当尽快终止妊娠并及时治疗原发病。而对于孕晚期的患者来说,SLE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根据疾病的稳定性决定分娩方式。对于整个孕期疾病稳定的患者且产科条件允许,可以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而对于孕期疾病不稳定或者产生产科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采取剖宫产。而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及早终止妊娠:①孕妇SLE病情严重,危及母体安全,无论孕周大小;②胎盘功能低下,危及胎儿健康,经产科与风湿科治疗后无好转;③出现以下并发症时:精神和(或)神经异常、脑血管意外、弥漫性肺部疾病伴呼吸衰竭、重度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压>50mmHg)、24小时尿蛋白短时间内显著上升或伴有肾功能下降;④对于病情平稳的患者,胎龄已满38周,胎儿已发育成熟。对于每日口服激素超过5mg/d泼尼松(或相当剂量)的患者在分娩或手术当日及术后2天应当使用必要的激素治疗冲击[2]。阿司匹林应在计划终止妊娠前1周停止用药,产后可立即恢复使用;低分子肝素分娩前24~48小时停药,分娩后12~24小时继续给药[3,7]。

1.4SLE的生殖健康管理

根据EULAR的“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或)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女性健康管理的推荐意见”,诱导排卵治疗和体外受精过程等辅助生殖技术可安全用于病情稳定的SLE患者[3]。对于育龄期SLE患者而言,应在自身疾病活动度和血栓风险(尤其是合并APL阳性)基础上,咨询合适有效的避孕措施: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和口服避孕药。首先,IUD(带铜IUD)避孕适用于所有无妇科禁忌证的SLE患者,使用含有激素(左炔诺孕酮)IUD时应充分评估血栓形成风险。对于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仍存在争议,APL阳性或活动性SLE患者应避免使用雌激素,使用前需仔细评估病情活动程度、APL是否阳性及血栓形成风险[3]。

2妊娠合并干燥综合征

SS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除唾液腺、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对孕期的影响主要涉及肾、血液及神经系统。其血清中可发现抗SSA和SSB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及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诊断可参考201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EULAR原发性SS的最新分类标准。SS的孕期管理频率及内容与SLE相似,但由于抗SSA和SSB抗体阳性率较高,临床医师需更加警惕胎儿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需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必要时做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后仍需密切随访新生儿是否出现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已有明确研究显示羟基氯喹能降低胎儿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8]。

3妊娠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参考2010年ACR/EULAR的RA分类标准做出诊断。大约50%~80%的女性RA患者在孕期疾病会有所缓解,疾病的缓解一般开始于早孕期,并且会持续至产后数周至数月。然而,大约90%的患者在产后会发生疾病的复发,尤其是在产后3个月内。产后3个月是RA的高发期,尤其是对于初产妇。许多临床专科医生建议在产后立即应用药物治疗。对于需要孕期持续治疗或者孕期疾病加重的患者,治疗方案不仅要考虑疾病活动性的控制更要考虑药物对于胎儿的潜在毒性。对于会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药物应该在备孕期和孕期禁用,包括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一些药物除了一些特定的使用限制,在孕期使用基本安全,包括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可以在整个孕期安全使用的药物包括羟氯喹和柳氮磺胺吡啶[9]。

4妊娠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孕期范文篇9

关键词:高龄;产妇;孕期;护理;管理

高龄产妇主要是指年龄在30岁以上进入妊娠期或受孕时年龄超过34岁的产妇[1]。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高龄产妇占所有孕妇适龄孕妇的31%[2]。高龄产妇不仅影响到母婴结局,同时也为产妇护理增加困难,加上现如今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高龄产妇的妊娠问题越来越受到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视[3]。本研究对高龄产妇的孕期护理管理进行探讨,旨在改善母婴结局,确保母婴安全,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案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6.1~2016.12期间接收的1200例高龄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2016.6月后接收)与对照组(2016.6月前接收),观察组产妇年龄均在30~42岁,中位年龄36.0岁,孕38~42周,平均39.15±2.07周;对照组产妇年龄均在31~43岁,中位年龄36.5岁,孕38.5~42周,平均39.18±2.06周,所选产妇均符合高龄产妇的诊断标准[4];精神正常;未合并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得比较。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高龄产妇应用产科常规护理干预及产检,而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孕期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当产妇被确诊为高龄分娩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其孕期管理的必要性,并严格要求产妇做系统的产前检查,针对检测结果呈现高危程度的产妇予以重点关注;密切监测产妇在妊娠期间的生命体征及各项其他生理指标水平,定期为产妇检查胎心和胎动情况。②高龄产妇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担忧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产妇孕期应积极主动关心产妇,掌握其在妊娠期间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另外做好产妇家属的安抚工作,使其多鼓励、安慰产妇,给予家庭支持。③加强饮食管理,指导产妇及家属避免食用高盐及高糖性食物,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告知其多食用高蛋白与高纤维食物。④预先制定好各项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出现出血、早产等紧急状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急救和护理干预措施,确保产妇以及新生婴幼儿的生命安全。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孕期并发症(妊高症、泌尿系统感染、胎膜早破)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情况(早产、晚期流产、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5]。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期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孕期并发症(妊高症、泌尿系统感染、胎膜早破)合计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母婴结局

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高龄产妇一直是临床妇科较为棘手的一种妊娠情况,高龄产妇的子宫收缩力度以及拉伸力度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进而影响其会阴部为的弹性及盆骨的可动性,严重威胁母婴安全[6]。因此在提供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还需加强高龄产妇的孕期护理管理,降低孕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7]。由于高龄产妇特殊性,临床应为患者提供住院全程护理管理服务,本次研究为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护士应针对患者年龄、机体健康状况、孕期检查结果等因素加以评估,识别患者住院期间潜在护理风险,积极制定护理计划。科室护士长应对所有医护工作者进行风险识别、预防、常见产后并发症、围生产期知识培训,要求护士掌握,科室制定标准化高龄产妇孕期护理方案,根据产妇学历水平、理解能力等因素,采用适当语言与患者加强沟通,介绍高龄产妇围生产期间常见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加强孕期饮食指导、健康宣教、并发症预防、加强病情观察等,日常护理过程中尽可能消除护理差错产生,保证产妇安全,有效预防孕期并发症发生,通过做好围生产期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强孕期护理管理的观察组产妇其孕期并发症及母婴结局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提示加强高龄孕妇的孕期管理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预后。另外针对高龄产妇的孕期护理管理,应在妊娠早期注意其有无生殖道手术史、妊娠合并症,如有异常疾病应及时请相关学科进行会诊,对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及时告知并在其同意的情况下终止妊娠;对继续妊娠者,应评估是否转诊,一旦在妊娠中晚期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强管理,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为母婴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利保障[8]。综上所述,对高龄产妇的孕期管理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做好孕期护理,对降低高龄产妇并发症及不良母婴结局事件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凤茹 赵淑兰 吴金蝉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产科

参考文献

1娄海琴,万春花.孕期营养与运动联合干预在孕期体重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24(5):348-349.

2王丽萍,王鹂麟,周欢庆,等.孕期营养干预和代谢性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6):425-431.

3陶朝晖.妇产科护理纠纷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评价[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4):204-206.

4谢妮,,朱彦霏.加强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综合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3):92-94.

5刘迎春.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29-431.

6莫丽萦.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11):1998-1999.

孕期范文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0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按照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0~34岁,平均为(26.31±4.57)岁,其中26例分娩男婴,27例分娩女婴;护理组产妇年龄为22~33岁,平均为(26.54±4.68)岁,其中28例分娩男婴,25例分娩女婴。观察组和护理组产妇上述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检查和护理。护理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为:向孕妇讲解相关分娩和妊娠的知识,使其了解分娩的过程中,同时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等进行讲解,减轻产妇因不了解所引起的恐惧。向孕产妇进行积极的鼓励,在对孕妇进行产前教育的过程中,使其正确认识自己身份的转变,逐渐使孕妇接受自己所面临的责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迎接宝宝的出生,同时向其介绍正确照看婴儿的方式,使其建立成为优秀母亲的信心。指导孕妇在产前进行适当锻炼,多散步,听轻音乐等,有助于产妇的分娩和心情的放松。对产妇进行重男轻女的家庭教育,多宣传男女都一样,男女平等的相关知识,减轻产妇由于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所造成的精神负担。鼓励产妇积极与家人进行交流,同时向已经生产的朋友多聊天,学习一些经验,提高带娃的信心。丈夫应多陪伴孕妇,平时多交流,为迎接宝宝的出生迎接良好的氛围。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3]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评分≥80分表示满意,评分60~80分表示一般,评分<6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组中37例满意,15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中21例满意,24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5.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产妇HAMD评分和SD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产妇评分均显著

3讨论

产后抑郁是目前产妇临床上常见精神障碍疾病。主要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期和分娩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均比较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各方面的干扰,引发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表现为烦躁、爱哭、失眠、嗜睡、精神不集中等情况,严重者甚至有自杀、自残等行为,不见对产妇精神有影响,同时对其家庭及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困扰。因此,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在妊娠期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而缓解产妇的不安、压抑等情绪[4]。通过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通过家属的配合,鼓励产妇,开导产妇,确保产妇在分娩前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待产环境[5]。同时积极向产妇介绍相关分娩的知识,减轻产妇由于知识欠缺所引发的恐慌。同时保障产妇在待产前的心情舒畅,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有效的减少产妇不良情绪的发生。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6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对产妇实施孕期心理教育联合护理干预的护理组产妇产后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蒋桂军 单位: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周到,邵霞.初产妇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产科预后影响的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5(1):35-36.

[2]陈颖.急诊护士孕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74-175,178.

[3]姜莹,葛璐,车浩流,等.孕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2528-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