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8:43:43

云南教育

云南教育范文篇1

一、“三生教育”提出的背景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提出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现实背景的,是合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其提出的背景可归于如下:

第一,近些年,许多青少年学生不断暴露出“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茫然”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学习、生活的正常化和成长的健康化。首先在人之生命问题上,越来越多青少年学生暴露出严重的“无知性”,他们无知生命的可贵,无知生命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无知人生该有的目标和方向,无知每个生命体存有的内在的责任和义务,也无知什么才是生命所本有的、所重要的,而正因为这些“无知”,使得生命对于他们而言,不具有任何的珍贵性和敬畏性,他们轻视、藐视自然生命之存在,破坏、践踏甚至毁灭自己和他人、他物的生命,如近些年我国各地频频发生青少年学生自杀(轻生)事件、杀害他人事件以及校园暴力事件,最近就又发生两例自杀事件:2009年4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四男生从新一学生公寓8层坠楼身亡;14日,中国传媒大学的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坠楼身亡。可以说,15~34岁已成为自杀的高发龄,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在人之生存问题上,许多青少年学生暴露出严重的“无力性”,不懂得生存之规律。他们无力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无力适应各种生存环境的变化,无力应对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祸害,无力处理因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择业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等所带来的不良情绪,无力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和冲突,无力面对人生旅程中遭遇的挫折和不幸,等等。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26%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而正因为生存方面上的“无力感”,萎缩了青少年学生的生命,使得他们的生命很脆弱,很单薄,缺少了自我生命的保护羽翼和支撑力量,这就为什么他们会因为生存方面的不如意、不适应,来否定生命存在之必要。最后在人之生活方面,许多青少年学生暴露出严重的“无能性”,形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和常识。他们无能自理个人基本的日常生活事件,无能寻找到人类生活之真谛,不懂得幸福何为?快乐何为?而正因为生活上的无能,造就了他们生活得单调、生活得无趣感,使他们看不到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感悟不到生活中的互助与感恩,同时,最为严重的是让他们易于形成一种过于重视当下生活感觉的生活态度和只懂索取、享受不懂奉献的生活价值观。总之,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在“三生”方面暴露问题的普遍化和严重化,激发人们对此进行深刻的探析和反思,寻求其原因,探究其解决的方法,而“三生教育”正为此提供着新路子尝试,为解决此问题开拓出新途径与方法。

第二,我国特殊的社会大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日益面临着因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价值重建所带来的生命、生存与生活的变化、冲突和困惑。据相关材料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逐步认识到,才能、竞争、机遇、剧变这些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已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为现代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共有特征,而这些与个体天赋和本人努力程度相联系的社会交往形式,从各个层面都加大了现代人的心理压力。以往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经济中的无忧与安贫被现代的紧张、焦虑和不安所取代,而现代社会经济财富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能消除现代人的孤寂、郁闷和失落。相反,随着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竞争性和变动性的加剧,使得现代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敏感了。

第三,当前教育自身存有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教育之应试性、教育之工具理性、教育之重科学知识而忽略人文内涵性,这些缺陷让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作用和价值,使教育偏离了内在之本质。首先,教育的应试性让分数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应试教育使老师成为灌输知识的教书匠,学生成为只会死记硬背的械具和只会考试的机器。其次,教育之工具理性让功利主义成为教育衡量的标准,工具理性教育使教育成为职业发展的工具,学生是为工作而学习,学校是生产社会需要的零件“工厂”,老师是生产零件的“技术工人”。最后,教育之重科学知识而忽人文内涵性让科学知识成为教育的根本内容,将学校异化为科学知识的“贩卖地”,将教育教学内容单一化,使教育功能简单化,断裂了教育本有的精神、人文、情感以及生命涵养的功能。总之,当前教育存有的三大缺陷,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三生教育”正以弥补现有教育之缺陷为目标,使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培养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现代公民之本真上。

如上所述,基于当前青少年学生“三生”问题、社会形势、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的现实需要,云南“三生教育”为此孕育而生,它的提出必将以解决此些问题为目的,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生观”。那如何实现此目的呢?这就涉及到了“三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

二、“三生教育”开展的主要内容

所谓“三生教育”,目前学界界定为: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此定义,表明了“三生教育”的性质,回答了“三生教育”是干什么的?其教育目标是什么?以及与以往的教育形式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同时,它也展现了“三生教育”独有的特色和应负的责任及作用。那么,“三生教育”究竟应该教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三生教育”开展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三生”认知教育。俗话说,知识是行动的前提。因此,“三生教育”应该首先在认知层面,建构起一套系统的“三生”知识体系,此体系应涵盖起自然科学层面的“三生”知识和传统人文精神层面的“三生”知识,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灵活加以运用,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提供内容丰富的“三生”教育知识资源,达到弥补学生在“三生”方面存在的知识性缺陷,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以及如何看待人的生命?如何学会生存?如何懂得生活?等等问题。但同时应该注意,“三生”知识的传授,其方法是灵活的,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的知识灌输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式、分类分层式、亲身参与式等方法,让受教育者真正将“三生”知识内化于脑、内化于心。

(二)“三生”价值教育。“三生教育”不仅仅是“三生”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价值层面上的建构,指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从而以合理科学的“三生观”来规范人之思想和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建构起一套“三生”价值体系,该体系需吸纳进各种各样的“三生”价值理念,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三生”价值观,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自然主义、实证主义、自由主义等学派所倡导的“三生”价值观等等价值资源,让它极庞大丰富又不杂乱无章,达到让受教育者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找到属于各自的安身立命者,安顿和充实自身之人生过程,掌握生存之规律和生活之真谛。简而言之,“三生教育”就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过程,就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知识能力传授、生命本质领悟、意志行为规范和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三)“三生”信仰教育。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需要可以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来排序,人当低级层次需要满足后,就将追求高层次需要。对于需要,人类最基本有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生”认知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三生”知识性需求,“三生”价值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三生”价值性需求,但笔者认为,就此仍还不足够,因为还存在一个终极性问题,即意志层面上的问题——信仰问题。众所周知,信仰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日益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人普遍存在着信仰危机,也深受“信仰困惑”之苦,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身内心的空虚感、坚强意志的缺失感和无所畏惧的恐怖感,而现有教育又恰恰在此方面存在缺失,没能给人们一个各自需要、各自适应的信仰存有。因此,“三生教育”应该重视起人的“三生”信仰教育,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信仰教育”。但要注意,“三生”信仰教育中的“信仰”,指的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而主要侧重于人之终极关怀上的信仰,寄希望通过“三生”信仰教育,来唤醒现代人的信仰意识,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让人们更充实地存在着,而在进行“三生”信仰教育时,又必须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校类型施行与之适宜的信仰教育,注意其过程的递进性和长期塑造性,最终实现满足人之终极关怀层面上的需要。

三、“三生教育”的实施途径

云南“三生教育”虽已从2008年的试点施行进入到了2009年的全面推行阶段,但就目前而言,它仍是处在一个探索的关键期,还需要从历史、现实与理论三个维度,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文化学和生命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学等等学科视角或层次,来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对于“三生教育”实施途径即如何开展“三生教育”?怎样实施“三生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都是在遵循其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大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建构起各自适应的“三生教育”模式。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现在各界普遍主张的“三生教育”实施模式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途径范式。

第一,抓好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三生教育”最重要的实施途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三生教育”?如何将“三生教育”纳入到正规的教学教程中?这就需要学校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课程安排上,尽量设立独立的显性的“三生教育”课,强化“三生”课堂教学作用。到目前为止,云南各级各类学校都已开设了专门的“三生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安排了独立的“三生教育”课时,配有了相适应的教学教材和老师,设计了一套考核机制,并给予了一定的学分作为教学保障。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要注意“三生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正确加以处理,充分的挖掘其他课程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做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二是在教学实践上,要凸显“三生教育”的实践性,建立起一批“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基地”。“三生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老师必须扬弃以往传统的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教育式、分类分层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实践去体验、去认知、去感悟人之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价值、意义,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做到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和增长才干,让他们能够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三是在教学环境上,要注重文化育人,加强“三生教育”之人文性建设。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其“三生文化建设”,做到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的文化育人的要求;做到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比较优势和特色创新为核心,以培育服务作风、教风、学风“三位一体”的优良校风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四是在师资力量上,要加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骨干的专业“三生教育”老师,只有具备一批高素质、高知识、高能力的专业“三生教育”老师,才能让“三生教育”顺顺利利的、有准有方的推进着,才能起到一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让受教育者通过老师的榜样来领悟“三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抓好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家庭,它是“三生教育”不可缺少的实施力量,我们应该主动的去引导、帮助和协同家庭一起开展“三生教育”。那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三生”作用呢?首先,需密切其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可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信箱、家长热线电话、家校联系制度等等措施来实现,以此为家庭三生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其次,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长的“三生意识”,要求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家长的“三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如正确的做人之道、处世之方、生活之原则等;最后,要注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交流会和个案分析会,召开家庭教育咨询会、研讨会,推介家庭教育书籍和家庭教育影视片,开展家访、与家长交心谈心等等方式来实现,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三生教育”的实施。

云南教育范文篇2

云南有51个少数民族,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15个,跨境而居的民族16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533.7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的33.37%,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65%。云南除了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外,其余县都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地区。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18个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其他7个民族在当地所占人口比例较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建立了民族乡。

2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及教育现状

结合云南省实际,政府出台《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1992年11月25日公布施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若干规定》(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正),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多项政策发展当地的民族教育。[3]此外,云南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还实行对少数民族学生降分录取、各高校根据各自需要招收一定比列的少数民族学生等优惠政策。

3云南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问题

3.1经济制约了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教育的发展受经济的制约。云南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低层次。

3.2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基础差

云南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正规学校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虽然现在民族教育成为了云南教育发展的的重点之一,但并未完全解决师资匮乏等现实问题,整个云南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旧不高。

3.3云南少数民族居住分散,增加了办学困难

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且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造成了学校布点分散,师资不足、现代教学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增加了办学的困难。

3.4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多使教学存在一定困难

由于民族较多,语言、文字也纷繁复杂,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在教学上存在一定困难。云南少数民族中,22个少数民族共使用28种语言。其中颇族2种:景颇语、载瓦语;瑶族2种:勉语、布努语;怒族3种:怒苏语、阿依语、柔诺语。这些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汉藏语系包括藏缅语族的17种民族语言,壮侗语族的4种民族语言,苗瑶语族的3种民族语言。[1]

3.5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受宗教的影响

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17个信仰世界性的几大宗教,其中全民信教或绝大多数信教的是回族、藏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景颇族、怒族等民族中信教人口比例也较大。[4]历史上由于各民族基本上没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使宗教具有了教育的功能。到今天,学校教育虽然已经成为主流教育,但宗教教育对民族现代教育仍有影响。例如傣族有“升和尚”的习俗,男孩子七、八岁时,要出家入寺当和尚,他们普遍认为,男子只有到佛寺接受教育才具备进入民族社会人格。[5]云南信教群众多,发展教育应当处理好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3.6少数民族固有观念对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意识和态度。例如,云南楚雄彝族传统观念认为“命由天注定,各有各的命。”彝族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使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没有信心,不利于教育的开展。独龙、怒、傈僳、佤、拉祜等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由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传统观念认为“读书当不得饭吃”、“要吃饭还得下地劳动”,在有的民族村寨中甚至还蔓延着“读书无用论”思想,父亲宁愿经常喝4元一瓶的清酒,也不愿意每年花20元钱让孩子上学,致使孩子失学在家。[6]

4思考及几点建议

云南教育范文篇3

中国近代的法学教育源于清末新政。云南地处边陲,开发较晚,教育事业也显落后。法英先后入侵越南吞灭缅甸,虎视我西南门户,并借助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施压清廷,云南因而被迫通商开埠,客观上加速了本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为近代法学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清末新政变法修律、学制改革,推动了云南法学教育的近代化。

(一)学制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清末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教育体制变革,云南近代教育制度也随之变革。当时,云南实行的是清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癸卯学制”,分为三段六级,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推动了教育行政的变化,1903年云南出现高等学堂后,高等学堂成为教育行政事务的管理机构。1906年,云南省学务处成立,总理全省学政,成为省内最早的专门教育管理行政机构。1907年,清朝学部奏准,要求一律裁撤各省学政,改设提学使司,云南遂设提学使司。云南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客观上也推进了法学教育的近代化。①

(二)法学教育机构

1.云南课吏馆。云南法政学堂的前身是云南课吏馆,课吏馆是近代时期云南最早的法学教育机构,但其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法学教育机构。清朝的正规教育不重视法学,但立法、司法官吏当通晓法律,例如幕友须研读会典及其事例、各种则例、律例等。②庚子国变之后,清政府知改革不可再缓,遂开始实行新政。1902年,政务处遵光绪谕旨,要求一体设立课吏馆,之后除了少数省份没有建立(例如贵州),其余各省先后建立了课吏馆。而在此之前,课吏馆只是刚毅这样的“个别地方官员”施行的“个别行为”③。云贵总督魏光焘于1902年11月28日上奏“云南地处边瘠,人才寥落,遵设课吏馆,研习吏治”后,于12月31日复奏“并另设课吏馆,以为仕学之先导”,得旨后在昆明设立课吏馆。①课吏馆这一机构初时以开官智、澄清吏治为目的,培训、考核分省或留省的候补官员。除个别例外省份,招收对象一般为各地候补候选官员。课程的设置全国无统一的规定,各省一般以中国传统政学为主,也注重西学、实学。②云南课吏馆于1905年至1906年,编辑《全滇纪要》,以“练习滇省地方政务发明中外法律之学为宗旨”,专门“采辑滇事考察全滇风土物宜有关政治利弊者”,“编辑为详著政治职务义务不尚辞藻”。③《全滇纪要》对当时的云南有关的政治事务分疆域、财政、学堂、刑律等多项讨论编辑做了详细记载,为后世历史研究、了解当时云南的政务情况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课吏馆对清末的法学教育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积弊日深,职能所限,课吏馆的设立并未能对推动清政府政治体制变革与建立系统的近代法学体系起到令人满意的成效。课吏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法律教育机构,它所要培养的并非专门法律人才,而是封建官僚体制内的须掌握传统政学、为吏治服务并且能掌握新知识(如西学)来应对社会新事物的候补官员即“已仕人员”。当时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近代的法律观念也传入中国,法学界也出现新旧之争,一些法学家主张学习西法,培养法律专门人才。沈家本提出“法律为专门之学,非俗吏之所能通晓,必有专门人才,斯其析理也精而密,其创制也公而允。以至公至允之法律,而运以至精至密之心思,则法安有不善者?!及其施行也,仍以至精至密之心思,用此至允之法律,则其论决又安有不善者?!”④1904年,清政府要求各省于课吏馆中添设“吏治速成科”,学习的科目以政法大义为主。⑤次年,伍廷芳、沈家本奏请在各省课吏馆内“添造讲堂专设仕学速成科”教习法律。⑥1906年,一些省将课吏馆改为法政学堂,云南也在其中。

2.云南法政学堂。1904年,清政府建立直隶法政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法学教育机构。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新式教育发展,法政教育是当时新式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后各省法政学堂先后建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云南省将原课吏馆改建成云南法政学堂,仍以培养候补官吏为主要目的。法政学堂设员、坤两部,员部收纳候补官员,坤部收纳举贡生员,主要学习政治、法律,且都较为浅显。⑦这是云南第一所专门法律教育机构。办学之初,云南法政学堂只设置了“速成”一科,第二年,改定办法,改设了“讲习科”、“别科”、“正科”和“刑幕部”。其中,“讲习科”实际上就是“速成科”,为一年半的学制。“别科”为三年学制,“正科”为五年学制。“正科”因无合格学生,未能开班。1909年增设“司法讲习科”,1910年添设两个“别科”,同时停办了“讲习科”。⑧速成科的短学制是清政府为了迅速培养法政专门人才的应急办法。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向西方学习时认识到“法政为入仕所必须”,要求已仕官员和想入仕者必须学习法律,法政学堂毕业生大多可在政府部门任职,求学的形式下实质是求官的追求,生源市场广阔。1910年,云南法政学堂讲习科共有58人毕业。⑨由此表可以看出清末法学教育处于中西交汇的状态,学员既要研习传统律例,又要学习西方近代法律知识。这个时期的法政学堂实际是政府垄断的法学教育机构,不允许私人设立,招收“已仕人员”进行补课式的法律培训,并且承担着尽快拓宽仕途的使命,培训在职文官为其提供从政的一般性学历。①此外,也对举贡生员进行入职前的速成法政教育。叶龙彦在《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一文中提出,法政学堂继承科举制度下吏才的培养,结合教育新法政人才的任务,扮演了过渡时代承先启后的角色。云南法政学堂也不外如是,但是,由于客观上它传播了新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也对之前封建体制中的法学教育方式有革新之处,因此它成为具有启蒙意义的云南近代法学教育的先导。

二、民国时期云南法学教育

(一)学制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1912年,民国即立,学制也随之进行改革。1912年教育部公布壬子学制,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公布《大学令》,规定法科为大学分科之一,②1917年《修正大学令》仍做如此规定。1929年颁布《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法学院或独立学院法科:分法律、政治、经济三学系,但得专设法律学系”,还暂时规定了法学院或法科开办费最低限为100000元,及每年经常费最低限为80000元。③1939年,《大学及独立学院各学院名称》规定“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社会学及其他各学系”。1948年《大学法》也将法学院列为大学所分的几个基本学院之一。国民政府的教育法规、命令、改革设定了法学教育的基本模式,而云南省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变革对云南近代法学教育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体制土壤。1912年5月,云南学政司改称教育司,教育司下设四科,其中第三科掌管专业、实业学校、外国留学的事务。④同年,成立云南政法研究会。1916年,云南政府改组,在都督府内的民政厅下设立教育科。次年,在省长公署民政厅下设置教育科。1919年,成立云南行政公所专门负责省会行政事务,下设教育课分掌教育行政事宜。1921年成立省教育厅,次年改称教育司,由省长直接管辖,推行新学制(三三制)。1927年云南省政府成立,下设教育厅掌管各级教育行政事务。⑤云南法学教育事务当在云南教育厅掌管之列,法学教育始向学院教育之路转变。

(二)法学教育机构

1.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2年云南省改清朝云南法政学堂为法政专门学校,吴琨任校长。设别科2班、特科3班、银行班2班。⑥这一年,云南法政学堂改名为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学校遵照教育部之前颁布的规程等设置。教育部在1912年颁布《专门学校令》,⑦其后,又颁布《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令》、《法政专门学校规程》,后者规定校内设置本科、预科与研究科(为本科毕业生所设),修业年限为本科三年,预科一年,研究科一年以上。学校“分为三科,一法律科二政治科三经济科。前项政治经济二科不分设者得别设政治经济科”。学校设置不同课程科目,这些科目由校长酌量设置并呈报教育总长。⑧由表可以看出,其一以近代西方法律体系为模式的近代法学教育在民国初步形成。其二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规程中将法学知识视为学科基础知识,各学科都必须修读相应的法律科目,这对传播近代法学知识产生重要影响。云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时设别科、特科、预科各一,别科学制为三年,特科学制为两年,预科学制为两年。开设课程包括法律、政治、英语、商业、经济等知识。后来又陆续开设银行班、地方自治研究所、法政速成班、财政和商业特别讲习班、政治讲习班,成为司法、财政、金融综合的专门学校。①根据《教育部行政纪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概况表记载,云南法政专门学校在1915年经教育部认可,学校按《法政专门学校规程》规定开设了法律本科和商业本科,录入当年,本科有106名学生,别科已毕业学生327名。②当时入读云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中修习法律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其他学科大,据《续云南通志》记载,1914年预科甲乙班106名毕业生有92名升为法律本科第一班,1915年法律别科毕业生有115名,多于政治经济别科。1917年法律本科第一班毕业,有58名毕业生。③1929年,云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呈准后招收女生,④云南高等法学教育开始接收女学生,同时期的东陆大学于1923年就已试收女生为特别生,实行男女同学制,这是云南近代法学教育的一个进步。1923年,云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停止招生,1932年,政治经济本科第二班毕业,政治讲习班提前结业,学校停办,累计毕业班级四十班,毕业生约1800余人。⑤停办之时曾拟请改组为独立的法学院,但未成功。云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为云南培养了大批行政、司法人才,据记载,当时云南省行政、司法干部多从这所学校毕业,其中不乏杰出之士。

2.大学法学教育。云南大学的法学教育是云南近代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云南法学教育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除此外,西南联合大学在滇8年,精英荟萃,大师云集,为云南带来了先进的法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云南法学教育基于这种宝贵的机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一,云南大学的法学教育。早在1915年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举行时,就曾计划在滇设立大学,但未能实现。1918年,川滇黔“议设三省联合大学,以故中辍”。⑥1920年,时任省长的唐继尧拟办私立东陆大学,聘任董事,董事会在翠湖设立了筹备处,于1922年筹备就绪,12月8日私立东陆大学成立,建于昆明市西北隅“居高阜,南临翠湖,风景绝佳”的前清贡院旧址之上,第二年4月20日举行奠基礼,开学授课。拟定《东陆大学组织大纲》,决定在学校内设置文、理、法、工、农、商、医科,先开文、理、法、工四科,收预科三班。⑦1925年,东陆大学开办本科,设立文科、工科,此时未开设法律系。1930年东陆大学改为省立大学名云南省东陆大学,⑧1932年将省立师范学院归入,实行三院制(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后,于1933年,在文理学院增设法律系,⑨至此,才开始了云南的大学法学教育。1934年9月16日,教育部令东陆大学改称,为“云南省立云南大学”,教育学院与文理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文法学院中设置法律系,课程、入学、考试等事务由校务会议审议,院务会议商决,并由系主任、教授、副教授、讲师若干人组成系务会议商讨教务事宜。①1937年,熊庆来任云大校长,云大迎来了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当时云大在文法学院中设置四系,其中之一为法律系。1938年,云大改为国立,在文法学院中设置法律学系,②此时实行学年兼学分制,学生修业年限为4年,至少需修满150学分,法律学系在必要时可酌令增修毕业学分(不得超过8学分)。学制仿欧美,设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细分为各院系共同必修科目(含法学概论)、各院系之必修科目、自由选修科目。由学生在每学期初按规定缴费注册后填写选课单选课。③同时熊庆来广聘名师,在云大鼎盛时期,专任教师有187人,兼职教授40多人,其中多为国内相应学科的权威或者专家。熊庆来还争取留下迁滇高校的滇籍教师,延聘了一批名师、留学生执教云大,使云大的师资基本未受迁滇高校返回而造成的重大影响。1949年,云大教授仍有140多位。④这一时期,先后在法律系执教的主要有杨鸿烈、陶天南、王伯琦、何襄明、瞿同祖(后任职社会学系)、饶重庆、周新民、赵崇汉、宋玉生、徐靖、魏登临、冯浩、徐博泽等等。⑤西南联大教授燕树棠、钱瑞升、梅汝璈也为学生兼课或开讲座。西南联大北迁后,其设置的司法组也不能再于西南之地续办,云南大学因而具呈教育部,被核准在云大法律系内设立司法组,⑥培养法律人才。在此之前,法律学系已成立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理论法学三组。⑦云大的成立改变了民初云南学务废弛,大学教育不发达而致“人才缺乏、文化未兴”的情况,当时执掌云南的龙云对教育实行“无为而治”,⑨批准了教育经费独立,为云大和迁滇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民主、安全的环境,熊庆来慎选师资、西南联大在滇办学,云南的法学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巨大发展。第二,西南联合大学的法学教育。1938年,日本攻陷华北和沿海,十多所高校南下迁滇。其中开办法学教育且长时间留在云南,产生重要影响的则要数西南联大(当时中山大学也设有法学院,但1940年便迁回粤北,留滇时间短,因此不述)。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分两路迁滇,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当时共有五学院、二十六系,法律学系设在法商学院,另外还设有法科研究所(下设四个学部和若干个组)。五学院里文法学院暂于蒙自办学。全校课程设置分“共同必修课”、“选修课”。规定法律学系学生4年需修够136学分。共同必修课中,法学概论是必修课选项之一。①就1938年至1939年度来看,该校法律系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包括: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债权分论、行政法、亲属法、继承法、刑法总则、刑法分则、物权法、监狱学、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法理学、民法概论、债权总论、诉讼实习、民事诉讼法。②教授的法学学科门类齐全,重理论而不忽视实务。联大迁滇使得云南一时名师荟萃,将极为丰富的师资、开明进步的办学思想带至云南,他们大多有留学背景,学问可谓横贯中西,又恰逢中国波澜壮阔的时代,其人其学往往反映中西交汇时代对法学进行独立思考的风格和惯式,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遗产。这一时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西南联合大学存在滇8年多的时间里,就读学生不过8000,而且办学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却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③对云南法学教育乃至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法学留学生

在鸦片战争之后,国内的法学留学活动就开始兴起,留学人数逐年增多。法学留学包括个人自费留学和官派留学两种,官办留学出现稍晚。法学留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法律启蒙运动的发展。④云南最早于1901年选送学生,分别派往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其中,国内主要是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清末云南全省共有258名留学生赴比利时、日本、越南等国留学。⑤民国时期延续清末,留学热潮不减,“九•一八”之前,学生多去往日本,之后转向欧美。留学生中的一部分学习了法律,明确记载的有1913年选送李汝哲等5人赴法习法政和军事工业。留学教育构成了云南近代法学教育的一部分。

三、结语

云南教育范文篇4

一、科学理解“三生”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今天的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障碍日趋增多,校园自杀和校园刑事案件也有增多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整个社会的沉重思考。高等教育既要用知识和职业技能锻造人才,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应当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难题。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为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服务。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仅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不能完成的事情。必须在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共享上进一步加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共云南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开始实施“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表现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德育中引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切中了传统德育说教模式的弊端,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此类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了德育实效。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提高了基层教师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优化了体现生命、生活、生态德育理念的学校德育育人机制。然而,相关的德育研究更多侧重于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对德育工作中如何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促进学生德育素养和德育能力的发展,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具有现实意义的可操作性研究。

二、全面准确把握高职高专学生主体的状况

古话说:因材施教。只有准确把握高职高专学生主体的状况才是有效地进行“三生”教育的前提。从目前来看,现在的学生都是80后90初出生的,出生于改革初期,成长于改革的关键阶段,成人于改革取得重大成果时期。他们既是改革成果的享受者和亲历者,也是改革压力的承受者。所以云南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身上具有很多同其他本科院校同龄人的优点,如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性和平等意识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兴趣爱好广泛,主流是好的。但也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群体整体素质下降,高专学生的素质也随之受到影响;贫困学生多。地州高专院校处在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农村地区,一部分学生都是靠贷款读书,由于学生锻炼社会实践市场范围狭窄,学生经济压力也很大;心理压力大。缺少实践经历,由于本身的经济﹑就业﹑学习﹑社交等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学习上,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知识基础较薄(特别是英语、计算机两门科目)。考入大学之后,许多学生面对大学宽泛的知识却没有了新的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这一现象在大二学期显现得较为突出。此外,部分学生的学习取向务实,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人文底蕴的培养兴趣欠缺。上述的主体情况说明欠发达地区高职高专的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趋于保守、缺乏市场意识。要摸清学生主体状况,研究其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三生”教育的要求,形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而构建起以培养合格公民、合格接班人为支点的教育目标体系。

三、要丰富“三生教育”的实践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受教育者的省察、反思、体验。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相互激荡的环境中,一部分大学生强调自我价值,缺乏事业心责任感;自我定位不准确,对他人缺乏尊重;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协调合作能力差;好高骛远,缺乏吃苦耐劳、实干务实的品质;情绪自控能力差,牢骚过多;缺乏在实践中谦虚好学的开放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些思想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源与学生主体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关系。因而教师应该认识到,掌握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实际需要,学生的需要就是他们存在的而又要解决的问题,在满足需要方面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三生教育”就是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的愿望,弥补他们缺少的实践经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参与、自主思考的过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更有效的促使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三生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高职高专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状况,开展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的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要从实际出发,以适宜于教师、学生的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学科学术、体育、艺术活动,以及公益活动、纪念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等,吸引学生普遍参与。并借助本校的教育实习基地、文化月活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三生教育”的实践内涵。这样一来“三生教育”的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才能使“三生教育”取得成效。

四、认识到“三生教育”的长期性

“三生教育”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一个泛泛的要求,是成为探索、创新的教学新理念。其教学目标最终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而逐步实现的。我们都知道人生的问题非常复杂,也非常具体。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目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我们遇到的问题自然也都是很不相同的,所以人生的具体问题要实际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负效应。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社会政治腐败的“久治不愈”,行业出现的严重不正之风,人际关系的经济化现象,道德状况的失衡无序。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这些负效应,也从不同的渠道影响着在校的学生,造成一部分学生理想淡漠、信念缺失,由此产生了对生命的轻生和自残。要消除这些影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是网络文化的负效应。网络空间的一些特点造成了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及良心、义务、荣辱等道德情感相对淡化,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有悖道德的现象。网络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一部分人语言功能弱化,形成了一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三是就业的严峻形势。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学生想考的是公务员、教师的岗位,继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专科化、初高中教师本科化的学历;走自主创业的路,又缺少经验、资金、市场。为此被录取来的学生一进学校,就一直关注我读了书能不能就业这个问题,往往考虑就是三年。

四是积极心态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高专的贫困生多,经济、人文底蕴的培养、就业、能力的提高等带来的心理压力的缓解,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五、要正确处理“三生教育”与“思品与法基”的教学关系

云南教育范文篇5

论文摘要:就云南省目前的中医药教育现状,提出改进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比例、教学资源、专业设置方面的建议。

传统的中医药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云南省人民的健康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1教育观念的转变

1.1正视全才、专才与人才的关系

从全国就业的各种调查资料显示,医学院校的学生因为太过专业,其它非专业知识匾乏,择业时一旦没有与其专业对应的岗位,不象其它综合院校的学生容易重新找到新的岗位,这一问题在中医药院校中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我们要重视专才,兼顾全才,才可能适应目前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

1.2教育要立足于服务

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认为:学校是神圣的殿堂、高贵的象牙塔、学术的权威地,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教诲,一向都是居高临下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淡化了学校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服务的根本场所,国外及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3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

教育是对学生的特点、专长进行引导,促进其朝自身兴趣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教育不仅仅只是完成专业的教学任务,涉及的层面、领域及其宽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教育理念。

1.4教育不能埋没学生的创造性意识

现在很多中医药教育人士认为,中医教育就是一种完全的继承,全盘化吸收,学生就应该改变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循规蹈矩地接纳传统的中医药知识。但个体会因为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认知角度的不同,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惑”,此者方为为师之根本。

2教育模式的改进

2.1对理论与实践的次序应适当进行微调

目前云南省一直沿袭使用的中医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毕业”,本体系确实重视了知识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但这一模式的明显弊端是使中医药的实践与理论有了很大的脱节,没有体现出中医药实践对初学者重要性,很多学生由于对中医药的很多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造成对很多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着极大的障碍。中医药作为一种经验科学,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具有一定医药工作经验的人员学中医药感悟性高、进步大的原因。因此可以采用更适合中医药教育的方式,即部分基础理论~阶段性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一毕业”,或是“先实践一理论~再实践”,这对提高医药教育水平会有一定实践意义。教育水平的最终体现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学制安排的改变和调整应该围绕这一目标。

2.2注重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我省目前的中医药教育实践的时间并不短,5年制的本科教育实习期为一年半,4年制本科教育实习期为1年,3年制专科实习期为半年,4年制中专则实习1年。由于很多实习医院或单位实习生太多,实习单位未能真正完成对学生的实习任务,不过是将实习生当“跑腿”来用而已。加之学校对实习单位没有利害关系和管辖权利,所以学校对实习单位的约束力非常薄弱。这些导致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的冲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义务,每一个与此有关的单位都应该做到尽职尽责。同时学校及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充分利用利益杠杆并调动管理机制,重新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对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实习质量、成绩进行量化,实施奖惩措施,调动和提高实习单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3开创多层次的学生实践方法和路径

现行的基本方法都是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规定的单位、部门实习,实习内容多较为单一和枯燥,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调整为,大部分基本内容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实习,少部分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和部门。如此既让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锻炼,也顾及学生的特长和爱好。甚至还可以根据情况及市场的变化和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重新调整所选择的实习内容和单位。

2.4课程比例的调整

目前云南省的中医药教育课程设置中大多是50一60%中医专业内容,35一40%西医内容,5一10%其他非专业课程。很多重要课程如数学、物理、科技写作、艺术欣赏等在医学类学生中没有开设;计算机课每周只有2学时,课程内容多为计算机原理(或语言程序),造成许多学生完成计算机教学后只会开机、关机。学校培养的对象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勾通能力,有一定的审美欣赏水平,有一定的生活情趣和生活适应能力的学生,所以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议题。素质教育课程比例可调整为20%、西医课程为40%,中医课程为40%。

2.5教育资源的开发

2.5.1进行多种渠道的师资配置和选用。每个学校都必须配备有自己的优秀师资,为了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尽可能聘用该学科、该专业、相关课程的较(最)优秀的教师进行执教,可以把外面的行家请进来;自己的人员走出去,加强培养自己的专业队伍,同时需要人事部门及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给予政策倾斜。现在绝大多数单位仍然在吃“年龄饭”,缺乏竞争机制,极不利于提高劳动积极性,不利于新秀的脱颖而出。

2.5.2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和地方性。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学习的样本,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行的部份教材有些过时,脱离实际,甚至有些内容缺乏科学性,这个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和反思。

云南教育范文篇6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在舞蹈方面存在较为丰富的艺术资源。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了26个民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艺术。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世界民族舞蹈组成系统。传承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不仅是对一种艺术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是土生土长的民族艺术,在舞蹈中我们能够看到云南群众的实际生活写照,能发现云南省的地域特色以及民族风格。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是云南独有的历史遗存以及文化积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领域变得多样,很多外来文化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使我国传统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危机。这种环境下,如何有效地保护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成为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高等艺术教育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舞蹈教育是高等艺术学院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促进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发展与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1.构建稳定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平台。高等艺术教育要想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关键在于舞蹈教学课堂。舞蹈教学是舞蹈文化传承中较为重要的手段之一。首先,高等艺术学校需要在高等艺术教育环境中构建一个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开展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学校提供较为稳定的教学平台,能实现传道授业的目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任务也不例外。2.课堂舞蹈教学需要具有全面性、多层次性。目前,云南艺术院校舞蹈学院已经有较为系统且规范的教学平台,这一平台的存在为培养较为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真正实现保护和传承我国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目的。云南艺术院校舞蹈学院早在“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之前,就多次邀请一些较为优秀的民间传承艺人以及舞蹈家进入课堂授课。其中,传承艺人有望拉,舞蹈家则有杨丽萍等,他们通过实际讲解来向高等艺术学院学生讲解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云南艺术学院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传承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对于促进我国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实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一定要先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构建出较为稳定的教学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对学生开展舞蹈教育,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客观环境。3.课堂教学要具有全面性。在高等艺术教育要想有效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不仅要构建较为稳定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平台,还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学的全面性。舞蹈会有民族之分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居住环境以及生活习性使舞蹈风格存在不同的特色。民族舞蹈形态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学校要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形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此更好地开展教学。高等艺术教育开展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舞蹈肢体动作,还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清楚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以及信仰习俗,以此有效提高学生对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了解,使学生的舞蹈表现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对学生讲解舞蹈民族的居住环境、起源、民俗禁忌、图腾崇拜等信息。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些动作的由来,使学生更加理解舞蹈动作,真正把握住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风格特色。例如,向学生讲解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这段舞蹈源自于民族的祭祀活动,他们的舞蹈动作是模仿山羊。在他们的思想中,羊能够寻找到通往神灵的路,是他们和神仙交流的媒介。傈僳族人民在每次祭祀过程中都会为羊而歌唱、舞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好地记住相应的动作,真正将舞蹈要领掌握到心里,以此有效地传承与保护傈僳族舞蹈,实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学的全面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理解和掌握,切实保障高等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此实现对我国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4.需要打破少数民族教学的沟通障碍。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在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方面起到较为有效的作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学院舞蹈课程不断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民族舞蹈人才。就高等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看,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为此,要想真正有效地发展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高等艺术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教学沟通障碍这一方面。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艺术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学沟通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学方面的沟通障碍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相应的传承人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继承人懂得本民族的舞蹈动作以及风格。但是,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继承人因为从小接触本土语言,很少使用普通话,为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因为语言沟通这一方面的障碍,影响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针对这一点,学校需要组织相应的教育团队,以此对学生展开舞蹈教学,促进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2)学生本身的认识当前,高校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没有较为明显的意识,觉得是离自身很遥远的事情。在选择舞蹈学习课程的时候,一些学生选择街舞、爵士、国标等,很少选择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直接影响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要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开展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传承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魅力,以此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效保护云南少数民族舞蹈。

三、结束语

高等艺术教育和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高等艺术教育能够保护、传承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能有效丰富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内容。为此,高等艺术教育一定要认识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传承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以此提高高等艺术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成成.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0

[2]梁毅.浅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3

[3]罗银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浅析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进校园”[J].大舞台,2011

云南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在规模、层次、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上逐渐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位置逐渐增强,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属于我国的西部较为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较为欠缺,云南省的教育水平一直相对比较落后,其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给民办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不过跟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脚步,云南民办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云南省对民办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对民办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本文就民办教学的概念以及目前民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好对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1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概念

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内外都存在,关于其概念,国内外就其定义也有所不同。国外关于民办高等教育,被成为私立教育,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关于其定义主要是指那些不是由政府所设立创办的,而是由私人或某些企业所创立的教育机构。国外没有民办教育这种概念,一般称为私立学校,是一种由学校法人设置的学校,学校的主要责任人由包括依照法律规定、经主管当局批准的社团和自然人所构成。从办学主体看,私立学校的举办者有个人、私营企业以及各种民间团体等。在我国关于民办教育,目前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同时不同的时期对民办教育的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了解就是民办教育的创办人主要是各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而不是由国家财政出资。

2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时期不是很久,民办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恢复,随着我国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得到新的发展,社会迫切需要一些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和专门人才,这就使得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我国民办教育界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带来了教育行业的高需求。随着教育需求的增长,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虽然较公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小,但就民办教育自身来看还是处于增长的状态。

3云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我国的教育逐渐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云南省相比于我国其他地区,在教育资源水平上相对比较落后,不过在全国对教育重视这种大环境下,云南省在教育发展方面也逐渐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与自身特定相适应的办学特色和运行机制。在这种趋势下,在民办高等教学上云南省也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并取得了好的成就。随着云南省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云南省也开始逐渐颁布一些为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系列措施,这些制度措施的颁布,带动了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给了民办教育好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民办教育不能只讲数量,同时也要重视教学质量,对此,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也非常注重自身的质量。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一些学校开始注重引进一些好的师资力量以及一些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在扩大其师资力量上,一些学校通过设置一些福利政策,目的是为了能够引进一些高学历以及海归派人才,提高学习的师资力量,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同时一些民办学校也开始探索自身的专业优势,创办自身的优势专业,优化自身的专业结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专业,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4云南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存在问题

4.1云南民办高教投资体制中经费来源

云南省属于我国较为偏远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相比于发达地区较为欠缺,这就导致云南省教育资金的欠缺问题。云南民办高教属于民办创立,创立主体主要是由个人、私营企业以及各种民间团体出资创立,相比于公立学校,在学校经费来源上相对比较缺乏。民办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由学费、一些社会捐资、投资、集资构成,以及部分来自政府补贴。在民办教育经费构成中,其中学费收入所占比重最大。云南民办高校的经费结构同样如此,这就导致民办高校的经费主要是学费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部分普通学生的压力,影响了较低收入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这样的经费构成来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办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如果仅靠学费收入来维持运转和发展是难以持久的,对此,云南省政府需要对此问题想出解决办法,思考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民办学校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扩大经费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办教育市场的进一步规范,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其它类型办学体制,除国有民办的形式外,其它类型的民办高教形式尚未完全进入云南,这不利于云南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此,政府可以探索新的创办形式。

4.2云南省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

云南民办高校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等原因,导致其在教育资源上相对比较欠缺。学校自身教育经费来源不足,导致其无力聘请一些优秀人才,同时由于学校的政策和观点等原因,导致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充实到民办高教的队伍中来,从而使得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整体质量不高。

4.3云南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问题

云南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在目前对教育重视的大环境下,其发展速度较快,为保证民办高校教育的健全发展,建立健全的民办高教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目前云南尚未建立可有效运作的民办高教评价体系,云南省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此进行重视。云南省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结合云南民办高教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进行一定的指导以及进行正确的评价,保障民办高教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4.4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专业体系设置不完善

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建立自身的特色专业,不能盲目开办一些专业,有些学校盲目开设一些所谓的社会热门专业,但却不具备专业的师资配备以及一些专业的设备,导致开办的不合理,以及盲目开办这些专业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不能找到好的工作,使得供需出现不平衡,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进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这些专业的设置,导致学习质量无法保证,培养出的学生不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果就是一种浪费的体现。对此,云南省民办高教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本省的产业优势,创建具有地区和区域特色的专业,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际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5云南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5.1政府需要加强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

云南省政府需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要适当放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控,云南省政府需要对民办高等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想出好的解决办法。首先云南省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民办教育的资源以及资金的投入。政府需要结合云南自身经济情况,同时要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民办高等教学进行长远的规划,对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及专业结构进行合理规范设置,避免出现重复建校,建立毫无特色的学校这些情况,让学校的建立同社会的实际需求一致。除此之外,政府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上,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需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利益。

5.2对民办高校自身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首先,对民办高校自身,需要对自身的定位进行明确,明确自身的确定合理的办学目标。云南民办高校要想制定出合理的办学目标,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创办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两方面来考虑,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其次是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性质和目前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制定发展规模。从理论上来讲,社会的需求、学校资源的优势互补、学校和所开设的专业制约和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因此,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办学的规模。最后也要加强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结合自身的实际师资情况来培养人才,民办高等教育需要认识到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建立属于自身的教师队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培养、引进和扶持学校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自身需要多设立一些好的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民办高校自身需要重视学校的教职工,多与职工沟通,增进与教职工的距离和亲情感。

6结束语

本文就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分析云南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云南省民办高校目前仍存在一定问题,包括自身实力情况,学校缺乏自身的明确定位,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云南省民办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创办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同时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提升自身师资力量,健全规范化管理系统,建立好的高水平的民办大学。

作者:杨军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立经.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

[2]郑庆芳.云南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3):63-65.

[3]陈丹妮,刘坚.云南民办高等教育平台调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6):54-58.

[4]陈丹妮.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案例概分[J].学术探索,2002,(6):108-110.

云南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云南省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1]。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三农”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从业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推动其职业教育发展刻不容缓。云南省作为地处边疆地区的农业大省,至2020年底,云南省农村人口约为2358.07万人,占全省人口49.95%,同期全国农村人口占比为36.11%。面对云南省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需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潜力,通过培育大量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因此,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水平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1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成为云南省各乡镇政府的热门话题。各地加强工作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主要由青年农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中的骨干农民构成,并由各级农广校,涉农中、高职院校以及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等第三方机构就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依托农业园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合作建立相关实训基地。2016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指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2]。涉农优惠政策要向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倾斜。通过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权享受国家多项助农惠农政策,如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培训补贴、减免税费等。以上保障措施可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接受教育。截至2015年末,云南省形成了以省农广校为龙头,16所州市级分校、121所县级分校、551个乡镇、村教学班和5465名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五级办学队伍[3],打造出集农民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推广服务、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构建起面向农村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机制,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提供了更多外部支持。

2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

2.1涉农院校生源供给不足

云南省各高校以及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农业人才的培育方面远远低于预期。由于长期以来,涉农专业不是热门专业,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涉农专业。此外,涉农专业自身发展的滞后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使涉农专业出现生源危机。即便学生就读涉农专业,少有学生毕业后会从事农业,选择从农的毕业生中,大多数为农村家庭出身。农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作为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生力军,需要云南省各高校、各职业院校努力培育更多农业人才。

2.2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有限

云南省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会根据农民类型不同提供不同时长的培训。一般来说,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两类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然而,由于受到生产的限制,农民无法脱离生产转而长时间参与培训。因此,培训开展的时间要尽量选在农闲时间,例如,对于种植大户,要避免春耕秋收的时节。从云南省各市州的数据来看,每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周期短至3~5天,长至15天,绝大多数培训时间不超过7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系统学习农业知识并熟练掌握农业技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新型职业农民只能掌握甚至只能了解基础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至于如何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中,仍存在较大问题。

2.3课程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第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时效性有待提升。当前国家提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自提出之日起至今并未发生太多变动,仍是千篇一律的固定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改革加快了步伐,云南省农业发展方式也发生变化,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需要立足于云南省的农业发展现状,及时做出调整,增设更多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课程。第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亟待提高。当前,由于受训者的水平参差不齐、类型较为广泛,部分培训机构提供的教育内容以公共课程为主,专业性课程较少,针对性不强,不仅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需要,还难以满足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绝大部分课程以理论为主,脱离实际,难以与实际农业生产实践接轨。此外,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规范,对课程类型、时长及授课方式等都没有做出统一、明确的规定。第三,尚未形成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虽然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对于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院校、中高职院校等相关培训机构来说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但是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关乎云南省的农业发展水平。因此,要尽快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课程体系,这对云南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教育供给模式亟待改善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家庭中的“壮劳力”,让他们在承担家庭重任的同时接受职业教育并非易事,即使有时间参加培训,只靠相关培育机构短期的线下培训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应该改善当前的教育供给模式,完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机制、加大线上教育的开展力度,让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有一个可以长期学习、交流的平台。当前,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虽然在提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但是线上教育的占比只有5%左右,这还不足以有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自主参与线上教育的意识。应该通过提高线上教育在整个培训中所占的比重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并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形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3对策建议

3.1提升教育供给质量

第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云南省各市州政府要学会依托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合作建立相关专业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共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出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又可以回到这些农业园区、农业企业从事相关农业生产工作,解决了人才的去向问题。此外,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可依托当地的农业类院校资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涉农专业进行改造与提升,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培育一批熟练掌握农业现代化科技的新型职业农民。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离不开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拥有一支有热爱教育、综合素质较高且愿意扎根基层的教师队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高质量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更完善的教师选聘机制,实施相关政策优惠引进更多优质师资,并对教师团队进行规范管理,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热爱农业的教师团队。第三,设置具有云南特色的、符合当地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课程体系。除了一些提高农民基本素养、传授农业基础知识的公共课程外,还需要以新型职业农民需求为导向,设置实用性强的课程。此外,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的课程,再对各个类型的人才因材施教。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

3.2更新教育供给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也逐渐渗透到农业领域。“互联网+农业”作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兴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云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2021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编制的《云南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要求培养一批数字化人才,“将数字农业农村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内容,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信息员、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其数字农业农村管理和服务能力”[4]。因此,要为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打破小农经济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桎梏,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等。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能够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将优质农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促成大宗商品交易,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例如云南褚橙、文山三七、德宏小粒咖啡等。

3.3优化教育供给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不能只依赖新型职业农民线下的短期培训,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然而,当前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资源较少,资源的适配性也较低。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线上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丰富已有的在线教育平台。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2.22亿,占网民整体的46.8%。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0亿,较2018年底增长2.26亿,占手机网民的46.9%[5]。虽然在线教育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但与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的在线教育课程却并未发生太大变动,只有少数平台上能搜索到一些与农业相关的课程,例如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这类课程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对农业生产实践没有太大帮助。因此,需要云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平台携手打造更多符合新型职业农民需求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能够与农民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线上课程。第二,要开发专门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平台。当前有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会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综合涉农服务平台——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该平台面向农民用户的App“云上智农”下载量虽高达989万次,但实际观看课程的人数不多。因此,云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外,我国面向农民群体的在线教育平台数量也较少。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国家、云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合力搭建更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线上教育平台。第三,要改善农民上网环境。云南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欠发达省份,互联网普及程度较低。国家和云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着力改善云南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上网环境,加快普及互联网,助力新型职业农民线上教育的发展。

3.4坚持政策引导

第一,国家坚持政府主导,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国家的统筹协调,改善培育条件,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加大相关经费投入,营造更好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环境。制定扶持政策,提出相关对策以改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环境,增加对参加培训农民的教育补贴,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民参与其中。第二,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我国对于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欠缺,要尽快出台更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支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接受教育,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权益。第三,国家和云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导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完善社会公众对新兴职业农民的认知,进而引导社会公众尊重农民。同时也要通过政策手段改善农民群体的福利待遇。只有全社会都关心农民、关注农业,才能形成尊重农民群体、支持农业发展的良好社会风气,才能更好地构建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宏观环境。

4总结

云南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传承模式

地方高校的非遗保护教育,主要包括保护教育和传承教育。[1]据文献梳理,研究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学者居多,但是从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教育的研究较少。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今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技传媒手段的普及,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以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为个案,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介入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模式,以期将此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以多种方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在高校教育的传承模式建构

(一)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传承教育现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高校的教育与传承,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也是对少数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的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高校教育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于2010年纳入文山学院课程计划加以实施。该课程是三年制初等教育专业(文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分为2学分,周学时为2学时。该课程主要讲授云南各民族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色所在。在课程内容上归纳为七个专题。第一章“民族文化概论”以横向展开的方式,首先讲授“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史”等3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和铺垫。然后按时间顺序依次讲授“云南史前文化”“古滇文化”“两爨文化”“南诏大理文化”等云南文化史上的几大高峰,阐述各自的具体内涵、时代特色及其在云南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再转而以“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为主,分为元明清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工矿等;民俗文化包括民居、服饰、饮食、乐舞、婚恋、节庆等;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民间宗教、原始宗教等;精神文化包括儒学、文学、戏剧、史志、科技等若干专题,分别讲授其整体情况、历史源流、杰出代表和地方民族特色。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初等教育文科专业2007级至2014级共计8个年级358名学生完成此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地方高校开设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围绕学生知识拓展需求、激发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热爱与渴求、开展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地方高校教育传承模式的建构。1.专业课程教育传承。在授课过程中,紧扣课程总目标,主要讲授七个专题。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其中伴随课堂讨论、课间发言、课后作业、课堂知识竞赛、课后分享、假期辅以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调查等活动。一般在临近期末一个月,按课程总纲要求,依据本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出三套重复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试卷。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院上随机抽取一套试卷印制开考,通过此方式检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前热身民族知识竞赛教育传承。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做一些少数民族知识竞赛题,开展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同学的积极思考与发言,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课堂质量。活动内容主要是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民族知识抢答赛,每次民族知识竞赛抢答题都是从已准备好的题库中按顺序抽取10~15道题。一学期结束所有竞赛内容涉及到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方方面面,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文化、文学艺术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交通文化、医学文化等。此类活动的主要参与方式是学生自愿举手回答,尤其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大胆参与,如在问到本民族文化类的知识时,相同民族同学表现得更为积极一些,这说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活动效果来看,事实证明在常规教学活动中适当穿插一些民族知识竞赛,从教学方式或教学效果来看都是比较好的。主要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还可获得平时分。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增强了少数民族同学自信心。3.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传承。此传承方式围绕实地调查总目标进行,开展课外少数民族文化实地调查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进一步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将来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传承奠定基础。调查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源地不同,选取比较宽泛。主要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且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以某个民族展开全方位的调查,也可是某个民族某方面文化的调查。在2014年寒假期间接受此门课程学习的2012级初等教育文科班109名同学参与了调查。在调查方式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到家乡所在地,主要采取实地调研、访谈、问卷及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以自己较为熟悉的民族作为调查对象,以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为主要对象展开调查。在临近放假时,集中学生交代相关调查事宜,为了使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管理方便,笔者统一向学生发放纸张,要求同学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确定调查题目,让同学们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笔者在假期拟定了一份调查提纲发给学生,当然只是作为参考。具体提纲还是依据学生所调查的主题而定,笔者也随时通过电话、QQ、邮箱等联系方式了解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解答。从学生交来的社会调查报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已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有条件的同学打印出文稿,部分同学是手写稿,也有极少数同学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总之,通过调查,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民族文化发展概况,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情况,诸如当地经济发展概况、教育现状、婚姻习俗文化,发现许多民族文化资源有待去挖掘、传承和保护。

二、云南民族文化高校教育传承的教育服务实践过程

1.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概况梳理李树翠:地方高校介入云南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研究。此阶段的传承实践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对云南民族知识概况进行梳理,包括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概念等的梳理,此阶段课程安排6学时。在教学设计上,围绕教学目标,本阶段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相关基础知识,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概况,知道自己本民族的由来,理解民族的定义等。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介绍云南特殊地理位置、云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云南少数民族分布概况以及分布特点。除此之外,对云南少数民族相关概念的梳理,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如:“请问有同学是少数民族的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你是什么民族,是来自哪里的少数民族,大家是怎么知道自己是某某族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大家对本民族了解多少,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吗,会写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吗,对本民族的哪些文化比较感兴趣,大家能给民族下一个定义吗?”带着种种问题进入我们的第一阶段课堂。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在播放幻灯片时尽量向学生展示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采用课堂讨论法和小组讨论法,如以教室座位分布将学生分四组,对某一民族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或将同学以同一地域的民族分在一起进行讨论。教学实践过程,在此次课程讲授中,主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今天要讲授的内容。当问到一系列的问题时,刚开始只有三四个同学举手。笔者再次鼓励同学对本民族要有自己的自信心,不要顾及什么,这是课堂分享,可以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你,走进自己的生活。经过鼓励,当第二次再提问的时候举手的同学比以前更多了,达到七、八个。笔者再次鼓励大家要有民族自豪感,要为自己是少数民族而感到荣幸,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是有政策照顾的,这是汉族同学没有的,比如在升学方面有可以获得加分的机会,在少数民族干部选拔时可以开设绿色通道,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对贫困地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同学给予500元的就业补贴,可以大胆展示自己民族风采,继续播放幻灯片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来启发同学对本民族的认识。此时笔者要同学们给出确切的想法,能不能自信的告诉大家我是哪个民族,这时班上所有的少数民族同学都站起来了,这说明之前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不够,民族底气不足。经过多次鼓励和引导,可以改变这一状况。接下来笔者主要讲授民族的定义,讲授之前,笔者让同学试图做出理解并进行口答,很多同学回答时比较模糊,感觉比较困难,很难说出民族的定义是什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的确不容易,因为在历史上各民族的出现和发展不一样,也导致学生的理解有困难。目前比较流行的关于民族的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其一,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其二,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此解释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以上课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族共同点和差异比较形象直观的来帮助学生对民族定义的理解。比如让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同学起来分享生活中的一些事,分享同学生活的地域文化及经济生活生产方式。最终同学们终于明白民族定义所包括的几大要素。除了让同学理解民族定义外,还向同学介绍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及其分布,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基本情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方方面面。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诸多问题进入课堂,这种课堂导入的方式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民族定义时,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最终得出并理解民族的定义。2.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专题讲授。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主要结合云南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以专题形式讲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印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各专题内容的知识量来分配相应的课时,此阶段授课学时共28学时,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讲授专题知识的同时,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需求,特别是前两次课在讲解云南文化史上的三大特色文化时,由于云南史前文化历史久远,需要查阅大量的史籍资料,因此在每次授课之前或之后都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相应的作业。如要求学生通过学校校园网查阅期刊文献来增加知识。还可以去图书馆借难理解的部分,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放慢速度。在讲授第二部分内容即元明清云南民族文化时应考虑到教学的整体安排、学时分配,所以这部分内容会略讲。只要让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特征和生产文化包括农耕、畜牧、渔猎等基本知识即可。此阶段的教学重点安排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基础上,即云南少数民族的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等。从以往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加感兴趣,笔者通过收集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的房屋居住形式、独特的各个少数民族服饰、云南当地特有的饮食风俗等,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较容易接受。再有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赏析,学生的激情更高。在讲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知识点时,笔者往往加入课堂讨论和课堂分享,因为婚姻向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最为关注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变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也形成特有的民族风俗,以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一些参加婚礼的场景现象描述,与同学们分享。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少数民族同学都会主动站起来和大家分享当地特有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文化,胆子稍大一点的同学会上讲台来对唱情歌,这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最后一部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即在讲授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时,主要注重讲授云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些宗教文化,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发展、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略有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婚丧嫁娶文化、节庆活动文化似乎更感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全面,而在其他方面稍弱一些。3.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巩固。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完毕,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加以巩固复习。这个时候往往会根据本次课堂所学的知识,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适当让学生做一些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练习题,题目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民族文化常识题等,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口念题目,即便太难的题目老师也只做适当的引导。当然这是事先准备好的比较有趣的知识,学生只用做口头回答即可,即便答错老师也不会批评学生,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4.云南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在学期末,该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在考核的过程中主要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综合考核。尤其在期末考试时题型较广、内容适中、开放性题目较多,学生答题比较灵活。从历届最终考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同学都在85分以上,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三、云南民族文化课程在高校教育传承中的反思非遗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服务对象通过传习可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其民族感情。[2]非遗的普及需要现代教育的介入,而这种介入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的融合。[3]从教师层面来看,通过教学活动已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学目标。除了对知识的讲解,更多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研究者层面来看,课堂上所讲授的云南民族文化知识极大的丰富了研究视角。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八年来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年级的教学实践,“云南民族文化专题”课程得到学生的认可,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拓展民族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的服务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4):132-136.

[2]刘彩珍,李颖,励宁.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6-38,57.

云南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云南省;出口贸易;人力资本;教育

文献综述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基于自身特殊的区位优势再加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云南省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各城市都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云南省于0年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等政策,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本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叶劲松、费婉亲(5)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人力资本与出口贸易的计量模型,通过收集浙江省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人力资本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但在长期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人力资本结构和存量的提高能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任小艺(7)以山东省6-5年17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得出人力资本对山东省外贸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的贸易结构不同,因此人力资本对不同地级市的出口贸易影响不同;白勇(6)对我国人力资本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长期动态分析,得出长期内人力资本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王拓(6)运用我国7-7年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模型,得出高级人力资本极大的促进了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和传统型服务贸易。但是,学术界基于地区视角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云南省人力资本和云南省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学者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云南省人力资本对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为改善云南省的贸易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

云南省出口贸易分析

(一)云南出口贸易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出口额连年增长,由《云南省统计年鉴》可知,0年云南省的出口额为11.亿美元,到年上升为1.22亿美元,增长了约倍(见图1)。自4年起,东盟便一直是云南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此20年后云南省出口额飞涨也得益于与东盟之间的贸易。

(二)云南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云南出口市场结构可知,云南省与各国间的贸易空间分布并不均匀,根据昆明海关统计,年云南与东盟贸易额为.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额的%。其中在与东盟的贸易中,贸易额主要集中缅甸、越南和泰国,而云南对整个欧洲的出口额仅为8.17亿美元。由此可见,云南的出口市场大多集中在东南亚,究其原因是因为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与缅甸和越南、老挝三国接壤,是我国接壤国家最多的省份。

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为研究云南省人力资本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变量,再加入一系列控制变量,模型假设如下:lnEXt=C+β1lnHCt+βilnXt+ut其中,C是常数项;βi是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代表着对于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ut为随机误差项。为减少异方差影响,所有变量对数化处理。

(二)变量选取

1.出口额(EX)。本文选取-年云南省的出口额作为解释变量。2.人力资本指标(HC)。人力资本水平采用张阳、姜学民(6)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长,人力资本水平越高。3.控制变量:第一,外贸依存度(FTP)。通常来说,一个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越高,说明该地区经济内外程度越高;第二,对外直接投资(FDI)。FDI的流入一方面有助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转变。另一方面FDI可以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因此,FDI的引进有助于该地区出口的增加;第三,技术进步(T)。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出口;第四,物质资本(K)。通过参考其他学者衡量物质资本的方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表示物质资本。本文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三)平稳性检验

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时,必须要求序列是平稳。为了检测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本文对于变量进行了ADF检验,结果如表2显示。由表2可知,原序列不平稳,一阶序列平稳,可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回归结果分析

为考察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解释变量,本文以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物质资本为控制变量对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回归后的模型结果得出,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理想,随着控制变量的不断加入,模型的拟合优度一直在增加。表3第1列中,在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因素下,人力资本提高一个百分点,云南省的出口额提高7.3个百分点,且结果十分显著,说明人力资本对云南省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在第2-5列中,逐渐加入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资本等控制变量后人力资本对云南省出口的影响在逐步降低,但是模型的拟合效果在逐渐增强。通过第5列得出,在显著水平%的前提下,回归结果较为理想,解释变量都显著,因此进行回归后的模型可以写为:根据回归后的模型结果得出:人力资本与出口额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每增加1%,云南省的出口额将增加1.7%;表明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为表征的人力资本有利于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增长。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一方面使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产品产量增加,另一方面劳动的产出比增加,从而对厂商的要素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创造的价值增加。再次,人力资本的上升会提升厂商的技术水平,通过创造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或提高生产过程效率,促进出口贸易。此外,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技术、物质资本都对云南省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有正向作用。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收集云南省相关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可以显著促进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增长,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云南省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引入机制,吸引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第二,要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相关法律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改变人才市场相对混乱的情况,提升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同时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第三,改革教育体制机制,使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升级,优化劳动力的素质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使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与人力资本即人均受教育水平同比同步提升,从而促进云南省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劲松,费婉亲.人力资本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5(5):1-

[2]任小艺.人力资本对山东外贸发展影响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7

[3]白勇.人力资本与对外贸易的协整分析[J].经济论坛,6(4):-3

[4]王拓.人力资本结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6(4):123-2

[5]张阳,姜学民.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6(2):6-1

[6]梁军.教育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学报,6(4):7

[7]铁瑛,张明志,陈榕景.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演进与出口增长——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5):-1

[8]魏景赋,吴聪.东盟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云南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J].中国物价,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