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22:33:13

药理学

药理学范文篇1

1对象与方法

1.1受试对象选择2015级和2016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受试对象。1.2实验方法从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2015级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结业成绩中,随机抽取25名学生的成绩作为对照组。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2016级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结业成绩中,随机抽取25名学生的成绩作为实验组。将两个年级学生实施两种教学方法的药理学结业成绩均分为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三维考核,所占权重分别为20%、40%、40%,最后将3项成绩相加得出综合成绩。态度目标考核是利用教师手册,从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听讲情况、实训操作、实训报告等方面考核,记录该生药理学课程的态度目标成绩。知识目标考核按制订的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内容要求进行考核,注重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和考试题型,采用期末闭卷考核,原始成绩按权重40%折合分值。能力目标考核是通过药理学的实训课程培养体现的,每个实训项目都制订了能力过程性考核标准———《实训评价标准》。实训中,以每次实训课的实训项目为一次实训成绩进行过程性考核,将每位学生的每个实训项目考核计为100分,取平均分,按权重40%折合分值。最后算出该生药理学结业的综合成绩。1.3统计学方法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药理学结业成绩按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综合成绩的分数作为数值变量,运用成组设计两小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见表1)实验组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和综合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3讨论

3.1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教学和集中实训是分开进行的,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学生会感觉入门较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和实践技能较差的现象,因此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交替进行,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和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学生边学边练,满足了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3.2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较差,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学习,非常容易使其产生厌学情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学习融入实践操作[2],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活”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传统教学法培养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教师的讲授、示范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时进行,充分体现了直观性和即时性。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边学边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步提升。调查显示,学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三维考核成绩得到提升(P<0.05或P<0.01),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P<0.01)。3.3双师型教师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并且要随时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向[3],做到与时俱进。因此,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3.4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药理学实训室是校内实训基地的一部分,为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实训室内配备了相应的仪器设备,购置了相应的药品试剂和实验动物等,满足了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教师要熟悉教学环境,具备实训设备的使用和保修、各种试剂的配置、实验动物的选择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训。3.5配套的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笔者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中体会到,编写配套的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教材应围绕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在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中,编写了药理学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写出版规范的药理学理实一体化教材。3.6要加强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师要安排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并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动手、个个参与、有序操作,保证教学秩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7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提升就业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拉近中职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被应聘单位所接受,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

4结语

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中的应用,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双师型教师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阐述了配套的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同时提出了要加强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管理,防止教学秩序失控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涂清林.浅谈专业课一体化教学[J].中国培训,2001(7):24.

[3]陈怀俊.探索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J].交通职业教育,2004(3):8-10.

药理学范文篇2

关键词:成果导向型教学理念;临床药理学;课程改革

传统的临床药理学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主角,按照教案将知识点以“填鸭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但是,临床药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而“被动式”教学难以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成果导向型教学(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是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导并强调其在教与学中的中心地位,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显著优势。因此,本文围绕是否能在临床药理学课程中应用OBE理念,促进学科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展开讨论,为促进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供思路。

1OBE理念的内涵分析

成果导向型教学,也称为能力导向型教学,是一种基于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它指教学者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希望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框架并且构建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保证最终教学目的的达成。OBE是由SpadyWilliam于1981年首次提出[1],并从1994年起在世界各地逐渐发展起来。对于教师来说,OBE将教学活动由传统的以“教学内容”为驱动转变为以“学生学习结果”为驱动,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把握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而言,以学生为中心是OBE的理论基础,强调学习的结果,以此激励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时,OBE的评价模式是一种多元化持续性的评价方式,它从全过程、多角度来综合评价学生,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和可信[2-4]。

2临床药理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临床药理学是医学院校医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熟练地掌握这门课程内容并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医学与药学的结合、基础和临床的结合,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临床药理学这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且琐碎。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临床药理学》为例,总共34章节[6],其中有关各个疾病合理用药的章节仅为17章,剩下的章节则涵盖了基本概念、药动学、药物临床研究和药品注册、个体化给药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理论性非常强,知识点也较多。根据教学大纲,临床药理学课程均为理论教学,知识点的讲解基本依靠课堂讲授,教学方式相对陈旧。临床药理学是临床药学的基础,从个体化给药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从协助医生遴选和鉴别药物到药学监测、分析评估药物不良反应,从被动药学服务到药学全方位监测,临床药理学的内容是不断更新和与临床紧密相连的[7]。但是,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一直沿用相同的教学课件,讲解相同的知识点,知识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与临床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与临床应用脱节的情况,使得理论知识讲解空洞,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只能生搬硬套教材,缺乏科学研究能力,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临床药理学过程中出现目标的偏离。考试题目的设置多与教师授课时提到的重难点相关,成绩唯一论,导致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死记硬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检验科学,临床药理学亦是如此,诸多知识点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得到巩固。而现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知识的理解吸收情况,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

3OBE理念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基于上述提到的教学问题,若能将OBE理念应用到临床药理学教学中,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他们从“旁观者”变为“主演”,以正激励的方式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这将为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3.1调整教学策略,贯彻实施任务教学法。OBE要求按照预期成果,反向推导为了达成成果而需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首先,教师向学生解释有关OBE的内容,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同时,教师也要按照预期成果目标,调整课程设置。例如,针对“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这一章节,教师提前设定学习目标“怎样在临床帮助患者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并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从“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药物分类、常用药物和临床常用药物以及如何合理用药和个体化用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着手准备。这一过程就包含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点的理解、课外延伸资料的阅读和筛选以及临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督促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回归课堂时,学生以小组汇报或者撰写报告的形式将所做的实例研究和发现的问题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和教学预定成果之间的偏差,从而直接快速地解决重难点。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学生能够掌控自己的学习,并且能结合知识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规避了无效的“填鸭式”教学,有的放矢,强化攻坚,师生一起高效达成既定目标。3.2摆脱惯性思维,构建活力创新的教师队伍。为了达成OBE的要求,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关注医学、药学与临床药学的发展动态,扩充、更新知识储备,不断完善教案和课件;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由主导者蜕变为引导者,要充分理解新的教学方法,并帮助学生提高参与度,达到学习目标。教师队伍的建立不限于年龄,但是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理念,积极参与有益于教学能力培养的活动,例如,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教师能力培养的研讨会等。授课教师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工作,但是可以通过联系各科室的临床药师、临床医生以及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好输出;建立教师之间相互考评制度,查缺补漏,将团队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为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提供条件,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创新教学能力。3.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确保OBE的达成。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及不断更新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将为OBE的实施提供保障:(1)课堂临床化,在课堂上建立情景模拟或者以见习课堂的方式,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2)我校使用雨课堂、慕课等小程序,将教学资源上传至网课平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3)我校购买了大量优质的数据库,方便师生充分挖掘丰富的国内外教学资源;(4)建立多元化的渠道,如以云课堂、微博、微信或者邮件等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无缝沟通渠道,实现对个体的因材施教。3.4改变评价体系,实施综合考评。我校临床药理学课程考核采用出勤率、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占70%)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些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理解后的应用,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效。在OBE理念指导下,考核需要突出体现对于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核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理论知识考核减负,设定一些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行自评和学生间互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评价问题的客观性。

4结论和展望

医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明确要什么、学什么、怎样学,最终学以致用。要确保在临床药理学课程取得良好效果,不仅要在OBE理念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SpadyWG.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M].Arlington,Va:AmericanAssociationofSchoolAdministrators,1994.

[2]侯莉.基于OBE理念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教学研究,2019,42(1):82-88.

[3]陈明洁.基于OBE理念的“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9(3):12-16.

[4]龚宪宇,刘鹏飞,苗莹莹.OBE教学理念在系统解剖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9(8):189-190.

[5]魏伟.中国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与展望[J].安徽医药,2017,21(1):1-6.

[6]李俊.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药理学范文篇3

1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加强,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但由于临床药理学学科的特点,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我国医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中采用的普遍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占有主导地位,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应用简单,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刻。最初的临床药理学讲义为18课时,内容较为简单,传统的板书模式即可完成教学任务。随着教材的发展,为了适应逐渐增加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任课老师自制了教学挂图,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强度。随着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增多,任课老师携带大量的教学挂图成为负担。于是该院专门组织绘制、印刷了相关内容的彩色幻灯片,用于教学,在当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随着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增加,在编写新版教材时,在每一章节中增加了英文的Keyconcepts和课后的思考题。不但便于同学们预习和复习,也督促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对临床药理学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为教材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声、色、光、动”的优势,在新版教材中增加了课件光盘,使应用教材的学生可以充分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教材中平面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和动态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促进知识的理解。

2课外科研活动增进对教材的理解

随着《临床药理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难度在逐渐加大。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对教材上字句的死记硬背,而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发现很多知识似是而非,又重新翻书“烫剩饭”,极大影响了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笔者充分利用本身的科研优势,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开展了一批高质量的业余科研项目。比如,在开展临床用药处方调查中,带领临床医学高年级学生,对4所医院的8141张门诊处方进行临床用药处方调查。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讨论,分析处方中的问题,使同学们从具体病例中学习和检验教材中的知识和规律。另外,笔者依靠自身优势,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近年来,共带领学生完成了100多种新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参与研究的学生超过2000人次。在研究过程中,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个体间的药动学差异,如:峰浓度Cmax、半衰期t1/2、曲线下面积AUC等数值的不同,详细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学生自己作为受试者,亲身体验新药临床研究的过程,了解了不同个体的药动学差异,加深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理解[11]。又如,在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药动学研究发现其在人体血浆中的半衰期为15h左右,从这个角度出发,现有说明书上注明的每天三次口服的给药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因此,笔者将结果反馈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建议对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修改。学生们也在此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二、结语

药理学范文篇4

关键词:中职;药理学;思维导图

药理学是医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通过学习药理学课程,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为今后合理用药、开展用药护理奠定理论基础。药理学知识相互关联、抽象难懂,而中职生学习能力较弱,畏难情绪较强,因此教学效果一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药理学教师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将相互联系的知识,围绕某一主题,以主干及分支的形式,借助图片、颜色、关键词等联系起来,让学习者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逐渐摸清知识脉络[1]。思维导图将大脑左半球的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与大脑右半球的想象、灵感和创意等直观思维功能充分调动起来,把海量、枯燥的知识变成容易识别记忆且具体、可视的思维图谱[2]。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教学中被广泛使用[3-6]。本研究拟将思维导图引入高职药理学教学,深入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以期解决中职药理学教学难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17级中职护理专业有5个班。1班(70人)和2班(69人)学生年龄、性别比例和阶段检测成绩最为接近,故作为本研究对象(由同一教师授课)。班长抽签决定分组,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药理学共72学时,前12学时讲授药理学总论部分知识,并进行阶段检测。1.2教学方法。1.2.1实验组利。用晚自习时间简要介绍思维导图的起源、发展、使用目的和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课前导学阶段,教师在微信群发送预习导图(只有中心主题和一级分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善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基础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新知,通过层层推理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补充三、四级分支。课后复习阶段,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并作为期末复习的参考依据,完成课后练习题。1.2.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新知,课后及时复习完成章节练习题。1.3效果评价。由教研室主任命题,考查学生重、难点知识掌握程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7.6±5.3)分,对照组为(75.3±4.7)分(P<0.05),提示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知识脉络、预习和复习,提高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培养整体护理观念,但是绘制思维导图有一定难度,总体满意度为94.2%。

3讨论

3.1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药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解剖、生理、病生、生化等学科联系密切且相互渗透,涉及药物种类多,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高。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多,药名生疏难以记忆,无法融会贯通。大多数药理学教师的教学思路为:先讲药理学总论,再根据教材编写顺序对每章节的代表性药物进行逐个讲解,同时辅以多媒体教学使知识直观、生动、形象。传统药理学教学面临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过于关注对具体药物的讲授,忽视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只是掌握单一的知识点,无法绘制每个章节的知识框架,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有待提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效果差。3.2思维导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或者树状图,起源于Poephyry的放射线法,美国学者Quillian和Simon提出语义网络相关理论,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7]。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比纯文本更加适合培养使用者的空间想象力[8],已被广泛应用于创造性、发散思维训练。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只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培训。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有两种:手绘式和专业软件制作。手绘思维导图简单方便,只需要白纸和彩笔,使用者可随时随地绘制,凸显个人特色,但是费时且不易修改。大多数教师喜欢使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当前使用率最高的思维导图软件是MindManager。MindManager用户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交互性好、可反复修改,可与Word、PPT和Excel表链接,也可以直接演示,笔者推荐使用该软件。设计思维导图时,应将主题置于图形中央作为中心节点,利用彩色线条放射状地扩展连接至二级节点,针对二级节点的具体内容创建三级节点,依此原则不断向外发散。之后,通读整个知识图谱再进行修改,利用颜色、粗细线条、文字、图片区分图谱层次。本次研究,教师利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则以手绘为主。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明确重难点,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利用图像、颜色、分支和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握整个章节的知识脉络、重点和逻辑层次,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课后复习时,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并及时巩固,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系统化、脉络化的知识体系,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思维导图在中职药理学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能够解决当前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便于学生构建药理学知识体系。学生是教学改革的直接体验者。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评价学习效果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9]。调查发现,只有4名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效果一般。经随访得知,他们平时接触电脑机会少,很难完成思维导图的设计制作,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我们联合图书馆开放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学习工具,在药理学教学各个环节合理使用,能够方便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学习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康萍.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条件下立体化电子教材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5(5):107-112.

[2]赵佳娜.思维导图在认知结构建构中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21-126.

[3]林虹,吕一婷,林梅.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5):363-366.

[4]徐芳,刘颖,石磊,等.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9):702-704.

[5]余慕雪,李易娟,蒋小云,等.思维导图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4):428-430.

[6]高霞,王广,徐援.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6(9):92-94.

[7]华晓宇,陈国明.应用视角下思维导图软件的比较与选用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07-112.

[8]冯金梗.医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57-58.

药理学范文篇5

1教学内容

绪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定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理学的发展史及药理学学习方法。除了讲清以上4个问题,药物作为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一,药物的定义及药物、毒物、食物三者的关系也有必要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其有科学、完整、明确的认识;另外,本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也是讲授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生来说,本学科任务可以重点介绍药理学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意义,引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充分理解并明确本学科的意义,同时采用学生熟悉的药品说明书,展示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针对专业特点,着重介绍跟学生专业有关的部分。对于研究方法方面的介绍,采用大量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的图片,从而使学生了解和重视药理学实验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5]。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熟悉的药物也应作一些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降压药的选择;为什么利尿药作为运动员的禁用药物,该类药物能否用于减肥;感冒药物的处方,各组成部分有何意义;的相关问题;影视剧中关于药物的使用实例;广告词跟药理学有关的内容,这样对教材有了进一步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又能唤起学生思考活动。只有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讲授又不完全脱离教材的方法才能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2教学方法

2.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开篇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学生稍作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回答。在没有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下他们对本学科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比较和讨论中得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6]。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使用过的药物也应作一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7]。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药理学范文篇6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为实现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既强调药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又紧密结合实际,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根据专业特点,制订适合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实验指导。实验内容主要由药理学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临床病例用药处方分析及社会实践等几部分组成。根据3年制专科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多、任务重的特点,对药理学实验的要求有所侧重,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减少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保留药理学基本知识与一般操作技术及经典的传统实验,如“观察不同的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等,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增加综合性实验如“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加与临床密切联系的“处方分析与临床用药病例讨论”,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密切联系,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还增设药品市场的调查,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进入药店或医院药房,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将学生带入病房见习,了解医生对常见病的治疗与用药方案。通过这些改革,使实验教学手段变得灵活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变验证性实验为主与验证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组成研究小组,对药学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进行重新选择和设计,由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转变成验证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相结合的模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提出设想、验证设想、肯定设想或推翻设想而重新提出设想的过程,如此反复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改变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

过去讲授实验时是以板书加示教的形式,一边讲授实验相关知识及实验流程等内容,一边将知识点等主要内容写在黑板上,授课的信息量较小。在示教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总有些学生看不太清,而影响实验操作。现在绝大多数学校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装置,药理学实验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结合示教的方式,不仅加大了信息量,而且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图像、声音、文字等综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画面轻松活泼;更重要的是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手术部位及一些较复杂的实验操作,从而丰富了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弥补了示教时有些学生看不清的不足。

4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实验的全过程

药理学范文篇7

【关键词】双语教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药理学

新世纪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是高素质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必备条件。当前,药理学进展日新月异,而这些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在一些期刊杂志上,假如我们的学生不懂药理学专业外语,必然会导致学生知识的落后,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对外交流。另外,双语教学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产生影响。当今社会,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此次调查通过对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初步评价,旨在了解和掌握在我校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我校双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改进依据,以期不断地提高药理学双语教学水平。现将调查情况作一总结。

1资料与方法

调查于2006年秋季在本校2004级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中开展,74名学生在接受20学时的药理双语教学课程后参加了本次问卷[1,2],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问卷,采取集中发放,当场匿名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问卷结果如下。

2结果

2.186.49%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

2.240.5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时数应该为50学时左右,28.38%的学生认为应该为80学时左右,31.08%的学生认为应该为108学时左右。

2.367.5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可有可无。

2.4学生对教学效果、教师、教材、课件和教学组织、情况等的具体评价见表1~4。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具体见表1;对教员的评价结果见表2;学员对教材和课件的评价见表3;对教学组织的评价具体见表4。

2.5为了探讨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与兴趣、学生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四级通过情况)之间的关系,将三者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外语水平越好,兴趣越大,学生外语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无明显相关。结果见表5。

表1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略)

表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略)

表3学生对教材和课件的评价(略)

表4学生对教学组织的评价(略)

表5学生英语水平、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之间相关分析(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药理学双语授课对提高英语水平、药理学学习有一定帮助。用双语授课的老师教学态度认真,教师发音标准。同时也反映出在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各方面基础、教材课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

3分析

3.1教师教学组织方面

3.1.1教学进度方面44.59%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教学进度的安排不合理,47.3%对课堂内容不能听懂,44.59%仅部分听懂。调查也发现,该班将近50%学生的英语还没有通过四级,过六级的仅少数几个,学生对听懂一些日常用语都有困难,对专业词汇的理解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所安排的双语教学进度与平时以汉语上课基本相同的这种教学进度对学生来说无疑过快。

3.1.2课时安排方面调查显示,36.49%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40.5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时数应该为50学时左右。学校其它基础课教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比较少,86.49%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这次开展的双语教学也因是初步探索阶段,教学内容的比例安排偏少,仅占20%,这都造成学生进不了双语教学的氛围,学习兴趣不浓,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

3.1.3对课堂组织形式方面此次双语教学大多数采取的是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缺乏自信,也导致他们不愿意与老师互动。调查显示,44.59%的学生认为此次双语教学需要改进教学组织形式。

3.2学生方面

3.2.1学习目的不清学生学习目的不清晰,导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7.5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可有可无,45.95%的学生不赞成药理学双语教学。本次调查认为,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外语水平在获取专业知识中的重要性,学习普遍比较被动。

3.2.2相关专业基础不扎实对于药理学的学习和理解,要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科目为基础,如果这些科目学得不扎实,仅仅用汉语讲授药理学,学生学习和理解会有困难,更不用说用英语来讲。

3.2.3英语基础较差我国大多数中医药院校招生时分数线就比一般综合院校要低,相应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就要差一些,再加上我国中学阶段学生学的英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实际情况,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是制约师生双语教学交流的“瓶颈”。另一方面,学生很少参加过其他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也导致学生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少,基础差,这也是影响药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

3.3缺乏合适的教材和课件在本次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编的英文讲义,以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药理学》为蓝本。授课时以中文大纲的内容、编排,用英语讲授,学生课后以阅读中文书为主。调查发现,64.86%的学生希望采用中英对照的双语教材,另外我们还配套讲义自制了药理学全英文课件,但是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件以中英文穿插的方式更适合他们。但目前尚无满足学生要求的双语教学的药理学教材。

4对策

4.1大力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药理学学科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本校较为优秀的毕业生,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大多数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基础。在此基础上,应该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定期举行专业英语集体备课,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或研修。鼓励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知识文化底蕴,创新教学方式,努力将英语的应用与提高融入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去,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气氛,更新双语教学教育观念。

4.2提高学生的公共英语水平和打好其他学科基础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大学英语学习努力提高公共英语水平。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学好没有授课的其他基础医学内容。另一方面,“双语教学”应该从其它基础课教学开始,一旦双语教学在多专业、多课程上稳步铺开,就能形成各学科的相互支撑和渗透。届时,目前这种药理学双语教学独木难撑的局面自然会得到改观。

4.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改进课堂组织形式首先老师要鼓励学生,树立他们学好公共英语专业英语的信心;另外可采用教学多样化,如每次课前十分钟进行纯英文复习,进行单独或集体提问及回答,让学生将专业单词自己说出来,强化语感,为后期双语教学奠定基础;在讲授过程中,不断要求学生用专业单词简要回答某些问题,了解教学效果等。通过这些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专业学习和专业单词的听说相结合,加强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4.4加强寻求更加合适的教材和课件我们可以适当找一些简单的相关教学内容的英语文章给学生作为课外学习,从简单到难,开始中英文对照,循序渐进,最后让学生脱离汉语对照部分,从而到可以看懂纯英文教材和文章。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国外从事中医药教学的专家指导,共同编订符合本学科教学特点的双语教材。课件制作中,可选用制作较好的英文原版教学片插入多媒体课件中,穿插于讲课之中播放,这样既学到原汁原味的医学英语,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介绍生僻专业词汇时,图文相配,学生视听同步,英汉对照而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学习这些内容。

4.5努力培育双语教学的整体教学环境提高整体双语教学教学环境的氛围,营造有利于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如可以通过采取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意识到双语教学在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举办大学生英语作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节目表演等活动,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空间,营造浓厚的外语氛围。此外,我们亦鼓励学生与外教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减少对双语教学的畏惧感。

总之,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本着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精神,遵守循序渐进、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有序地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药理学双语教学必将为培养国际型中医药人才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药理学范文篇8

关键词:BOPPPS;药理学;课程思政

2020年6月,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课程思政要做到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并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全面开展,还明确提出在医学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充分落实医者仁心教育。学生在掌握高超精湛医术的同时,教师应该作为领路人,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关心、体贴患者,做到友善沟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力争做党和人民信任的好医生[1]。药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和药学的重要纽带[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医药类专业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常见疾病临床治疗代表药物的基本药理理论知识,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确保药物最佳疗效,同时尽量避免患者用药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药物作为医务人员救治患者的重要工具,可以缓解或解除患者的痛苦、拯救其生命,但不依据用药指征滥用药物或过分诊疗不仅造成患者经济负担加重,还会因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即便如此,在现今的医学教育中仍然普遍存在“重医科、轻人文”现象,忽视专业课中的人文教育[3]。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除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树立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责任感、“是药三分毒”的药物使用理念以及“医者仁心”的人文素养。然而,在实际的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主体,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存在教书育人“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学生参与度低,主观能动性不强,难以在课程学习中积极主动去践行思政理念,从而造成思政教育效果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而没有切实深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使课程思政的最终效果不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望解决该问题。BOPPPS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或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4-5]。因此,本文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药理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程思政教育,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以期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

1BOPPPS教学模式简介

BOPPPS教学模式首先由加拿大高校教学技能培训机构提出的一种新模型,也是近年来北美等发达国家教育部门极力倡导的课程设计模式,告别了传统“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模块化”教学,将课堂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可循环的环节(见图1),依次为:(1)导言(Bridge-in),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2)学习目标(Objective),从学生角度出发,确定“三果式”教学目标,即知识之果、技能之果以及育人之果;(3)前测(Pre-assessment),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以及前期课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4)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以达到主动领悟知识的目的;(5)后测(Post-assessment),主要通过后期测验,了解学生该堂课的学习成效,是否实现初设的教学目标;(6)总结(Summary),课堂学习总结、知识点总结、学习心得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反思。

2BOPPPS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设计

将BOPPPS教学模式有效引入药理学课程中,充分采用其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将BOPPPS模式引入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人卫版《药理学》(第九版)第三十五章中最重要的知识“糖皮质激素”教学为例,其内容主要介绍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四大生理效应,包括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盐代谢;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及抗过敏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包括严重感染或炎症、免疫相关疾病、血液病、局部应用),不良反应(包括长期大剂量引起的不良反应、停药反应)及用法与疗程。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应用已有较长历史,其疗效早已得到公认。在2003年暴发非典疫情期间,糖皮质激素针对SARS冠状病毒带来的炎症,发挥了重要的治疗作用,也是当时治疗非典的主要药物之一,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首选抢救药物,挽救了无数的患者生命。然而糖皮质激素药物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其长期用药或不合理用药,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包括患者脂质和水盐代谢紊乱、诱发或加重感染、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致残、致死等药源性事故。近年来,对于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存在多用、滥用、用量及用法使用不当等现象,且越来越普遍,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认识到该药是一把“双刃剑”以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本,针对糖皮质激素药物课程内容,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6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将思政教育合理有效地融入药理学教学中(见图2)。(1)课前:提前在超星泛雅平台建立教学班级,随机抽样选择实验教学班级。课前通过超星平台糖皮质激素药物教学资源,包括重点知识视频、PPT、主题讨论、知识前测等,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提前进行自学和准备。(2)课程导入(B):为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将以“每课一案例、医药新闻、药理故事”作为课程导入。由学生(小组共同准备)根据课前任务来讲一个跟糖皮质激素药物相关的医药案例、新闻或药理小故事,例如2003年非典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学习目标(O):根据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教学大纲,确定“三果式”教学目标:知识之果,即知识谱系构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梳理个人知识之所得,勾勒知识思维导图之“果”。共有4个部分知识:第一,糖皮质激素四大生理效应(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盐代谢);第二,糖皮质激素超生理剂量下四大药理作用及机制(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抗毒素);第三,糖皮质激素的重要临床应用;第四,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技能之果,即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临床用药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高阶思维创新之“果”。学生利用所学药理学知识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临床疾病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导、正确解答患者药物咨询以及宣传教育药物使用。育人之果,即培育健全人格之“果”(立德、立功、立言),学习过程中能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理解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并将此应用于药物药理机制、临床应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深刻认识到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在未来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始终将患者安危放在第一位,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集医术和医道于一体的医务工作者,有效与药理学课程思政目标相结合。(4)前测(P):前测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能较全面地了解班级学生前期知识的基础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该环节的实施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控课堂讲授知识点的深浅及难易程度,有助于调节教学进度。教学中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送小测验,实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针对课堂知识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讨论,如糖皮质激素对抗新冠病毒是否有作用?为什么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及相关药理作用。(5)参与式学习(P):课前将一些相关学习资料上传超星学习通,学生课前就能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中教师通过有序设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以及学生的要求,再集中对其不理解的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针对医药案例、药理故事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如给出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的用药事故案例,让学生分析病例中糖皮质激素的错误使用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临床上应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介绍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新闻,让学生分析总结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不良反应及滥用的危害性。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且用药过程中任何时候均需评估患者用药安全性,减轻病痛、延长寿命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或新的伤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仁人”,并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救民的“仁术”。同时也可以分享糖皮质激素发现过程的故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6)后测(P):布置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安排学生课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制作糖皮质激素的思维导图。(7)总结(S):采用教师总结和学生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第一部分由学生分享其在本次课学到了什么,哪些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第二部分,教师先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并对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用药范围、准则和规范进行总结。再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总结,指出不足,同时也鼓励部分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多参与BOPPPS课堂教学。两部分总结相结合,引发学生对医药道德、职业操守以及医德医风的深刻思考。

3结语

将BOPPPS教学模式有效融入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在教师备课时运用科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有条不紊地安排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挖掘与药理学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元素,主动接受思政教育。教师通过合理的BOPPPS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并将思政学习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知识学习中。这是实施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A].教高[2020]3号.

[2]杨宝峰.药理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沈旭君,王灵聪,冯晓红.BOPPPS教学法在西医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7):99-100.

[4]沈齐英,居瑞军,张志红,等.“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8):114-116.

药理学范文篇9

1.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建立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按照课前学生预习,老师课堂讲解实验内容并示教,学生按实验内容操作,写实验报告上交,老师批改实验报告顺序进行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统一但古板,缺乏创新性,造成学生实验前不愿预习、教师讲解时不愿听讲、实验时不愿动手、课后不总结思考等问题。由此可见,要使实验教学走上正轨,与理论教学相呼应,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工具,必须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验证性实验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我们换一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推测实验结果,并加以实施验证。同时还要对实验步骤加以理论说明,即阐明实验原理。上课前,老师不再讲解实验步骤,随机指定学生进行简单讲解。老师在学生讲解后组织学生讨论、总结。这样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增加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适时引导他们设计自己的实验教学内容。这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性、科学思维和独立操作意识。[2]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课时安排和实验条件,给出一些实验题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课堂讨论最后确定实验具体内容。由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和实验器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这样的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使学生逐步掌握药理学的实验方法,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突出药学专业特点,与临床案例结合

药学专业接触的都是药品,包括药物的作用机理、应用、不良反应等,这些都是成熟的知识。但教材中学习的药物与实际应用的药物还有较大差异,有些药物已经淘汰不用,而很多临床效果好的新药还没有编入教材,使得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差较大。比如,药理学中虽然学习了抗菌药物,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很难将这些药物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实验链霉素的毒性反应及解救以注射过量的链霉素使之产生急性毒性的小鼠,观察氯化钙对抗链霉素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但仅仅通过这个实验无法使学生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充分理解。老师可以结合临床案例讲解如何辨别细菌与病毒感染、抗菌药物合理选择、耐药情况评估、多重耐菌株感染的治疗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调动其学习药理学的积极性。

我院针对药理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的质量。但是教学改革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发展和完善药理学实验教学。

作者:牛 超 孟月丽 王振辉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医学院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参考文献:

药理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维导图;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药理学是医学类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抽象难理解的特点[1]。传统课堂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欠佳[2]。因此,改革传统药理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个性化教学,通过20多年的实践和深入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在于师生之间的身份互换,将教学结构颠倒安排,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学习策略。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更好理解与掌握。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药理学教学改革中已然成为相关教育学者的研究热点[3-4]。本文对收录在“中国知网”上有关药理学翻转课堂的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内容分析和对比,总结出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三大挑战,同时在此基础上,优化并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研究者通过分析课程实施效果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用慕课作为辅助,能够克服翻转课堂的三大挑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截止到2020年12月以“药理学”为检索篇名合并“翻转课堂”为检索全文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并经内容核查,有194篇文献属于“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范围。本文将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设置为大于3次,根据关键词共现性分析结果显示(见图1),在药理学的翻转课堂上结合较多的有:微课、案例教学法、慕课、蓝墨云班课、思维导图、问题驱动教学法等。这些学者往往采取几种教学模式混合实践,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应用将加重时间投入,使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任务量增加。另外,在翻转课堂上加入大量的学习活动往往造成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2)翻转课堂设计时依然会遇到技术难题,我们需要继续探索课程设计策略以及改进现代化教育技术。(3)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师生交流和学习反馈最为重要,但目前该教学模式的反馈机制仍不完善。因此,在未来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这些挑战都是教育学者们需要着重研究和改善的课题。

2基于思维导图的药理学翻转课堂优化设计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模式,往往围绕一个思考中心展开,按照一定的逻辑向四周发散成多个分支,每个分支和中心之间必有联系,具有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有助于师生构建知识框架,加深知识理解[5]。如果将思维导图用用于药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上,可以缩短时间投入、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思维导图与微课、教学动画相比,制作起来相对简单,教师不充分,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2)翻转课堂设计时依然会遇到技术难题,我们需要继续探索课程设计策略以及改进现代化教育技术。(3)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师生交流和学习反馈最为重要,但目前该教学模式的反馈机制仍不完善。因此,在未来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这些挑战都是教育学者们需要着重研究和改善的课题。可以快速掌握;师生共制思维导图,可以强化教学反馈,这些优点都可以极好地解决上文提出的翻转课堂面临的三大挑战。早在2007年,潘雪丰[6]就已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药理学课程的板书设计之中,但实践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是将三个学习阶段与两个学习方式相组合,在有限时间里充分利用新模式,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三个学习阶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两个学习方法即思维导图和慕课。课前,学生观看慕课视频(苏州大学编),运用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大纲进行预习。学生应自行尝试完善思维导图,并将疑问标注在思维导图上;课中,教师在多媒体授课时,与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可在思维导图上做笔记。授课结束时,教师在思维导图上圈画重难点并提出思考题;课后,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通过回答思维导图中的思考题并完成慕课上的测验与作业,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具体设计流程见图2。

3基于思维导图的药理学翻转课堂初步探索和成效

我校2018级本科康复专业共8个班267人,在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在讲授药理学各论部分,应用上述基地观看慕课课程。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在思维导图中标出,直播授课时更有针对性地听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直播授课重逻辑,师生共绘思维导图

我校教师采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授课,按照思维导图大纲逐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进行授课,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1录制思维导图微课,对学生进行培训

药理学各论讲的是一类具体的药物,知识点一般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方面,认识疾病,解决这类药物治疗的主要疾病是什么?疾病如何产生的、临床表现如何?疾病该如何分类?第二方面,认识一类药物,解决药物如何定义?药物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即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又该如何分类?第三方面,认识代表药物,解决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在药理学各论学习开课前,教师根据上述的三大方面录制微课,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思维导图相关概念的普及以及如何制作药理学各论的思维导图。

3.2提供思维导图大纲,结合慕课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纲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并发至QQ群。学生浏览思维导图大纲,建立知识框架,更有针对性级讲解,待一个知识点讲完后,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大纲上绘制分支。绘制过程中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整节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使用完整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并提示重难点、布置思考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共绘思维导图可以让整节课的逻辑更加清晰,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4结合思维导图复习,慕课作业变容易

授课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完整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学生通过完成思考题和慕课上的测验与作业,检测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测试成绩,学生可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资料,便于期末复习。

3.5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实施成效

药理学课程结束后,教师使用问卷星对这种新型授课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45份。设计的调查题目和收集到的数据见图表1.从图表结果来看,85.31%的学生喜欢这种新型授课方式,48.57%的学生认为新型授课模式对“课前——课中——课后”三本文通过翻阅文献,总结分析众多教学方法与经验,优化并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大学习阶段均有帮助,超过70%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授课模式对理解、记忆、逻辑思维和创新发散思维能力均有所提升,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和整合药理学知识。

4总结与思考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涉及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化学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7]。教师按照传统授课方式,不考虑教学逻辑,不顾药理学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学科特点,往往导致学生边学边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8]。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同时克服翻转课堂本身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疫情期间,研究者将新型药理学翻转课堂应用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8级本科康复专业药理学课堂上。根据课程效果评价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课前助教、课中助学,课后助记”的效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巩固知识要点,同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姗姗.基于思维导图的高职高专院校药理学教学思考[J].科技视界,2020(10):142-145.

[2]刘英华,张根水,罗健东.药理学线下线上混合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与评价[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8(03):48-50.

[3]张伟.近五年(2012~2016)高校翻转课堂研究的分析和反思[D].西南大学,2017.

[4]GökçeAkçayır,MuratAkçayır.Theflippedclassroom:Areviewofitsadvantagesandchallenges[J].Computers&Education,2018(126):334-345.

[5]廖锦仲.思维导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7):101-103.

[6]潘雪丰.思维导图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06):82-83.

[7]丁伯平,李先伟,黄帧桧,等.药理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承上启下主干课程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7):109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