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5:52:46

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范文篇1

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四、做好三个目标的评比检查,确保公平公开。

五、以少先队基础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六、切实实施目标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挂色,定期评比兑现奖罚。

具体工作途径:

1、主管领导及教师召开养成教育研讨会,逐步完善《养成教育要求与评比标准》的各项内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养成教育扩大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及所教学科内容,制定出工作计划,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强提参考意见。

3、利用班队会形式,对《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学习,逐条落实,使学生能背诵在口,实践在行。

4、各班教师都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的输导工作,训练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5、各班设立养成教育评比园地及好人好事记录,《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上墙。

6、切实做好三个目标评比及检查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督查小组。每小组由一位值班领导,一名教师及一名学生代表组成,检查措施:

(1)值周领导全面负责随时抽查。

(2)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定时检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师,一名值周学生定时检查,一同进行扣分,由值周同学执笔记录,记录册由教师负责保管。

(3)其它值周学生定点上岗检查,在校门、大厅、二、三楼值勤处配合领导、教师检查。

7、领导随时抽查《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掌握情况,熟知率至少达到95%。

8、对值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公平公正地开展。

9、负责的领导教师必须严格进行检查,做好成绩累计工作排出名次与本周检查的总结、记录一起于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前上交到少先队。少先队将检查记录累加,评选出本周的纪律、卫生、好人好事流动红旗获得者。每月由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次数评选出精神文明班级。

10、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反馈。

每周五定为例会日,安排养成教育工作阶段性总结,各班主任应明确扣分原因,确定今后努力的重点特别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11、少先队是小学生的先进组织,充分利用少先队这块阵地,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学雷锋树新风,尊老爱幼等教育,巩固与完善养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将它延伸成为学生的宣誓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他们更明确自己的现今任务。

养成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1前言

对于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课堂的意识;其次,教师再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幼儿在日后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

2关于影响幼儿养成教育的因素

2.1幼儿内在的因素

由于幼儿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特征都没有完全的成熟,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心理变化,然后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而且,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让幼儿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性,这样幼儿才能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1]。

2.2教师的因素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都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培养幼儿的文化知识,而缺乏素质教育,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独特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意识,导致幼儿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致使幼儿在课堂中处于被动位置,这就使得幼儿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影响到幼儿园的教学环境。

2.3家庭环境的因素

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又过于溺爱幼儿,使得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阻碍。许多家长认为无论家庭条件如何,都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但正是由于家长这种错误的教养观念,致使许多幼儿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幼儿在家中衣来张手、饭来张口,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始对父母和其他人耍小脾气。此外,被父母宠爱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自我为核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这些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幼儿身上[2]。

2.4社会的因素

幼儿就像一杯清澈的白开水,在没有将其他物质导入水中时,杯中的水纯洁、干净,就像幼儿的内心一样。而一旦在水中掺入其他物质,水的本质就会发生变化。因而,幼儿的内心的成长和变化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果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社会中存在的良好行为和品德,幼儿就会健康的成长。但如果幼儿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幼儿就会随之模仿,并养成错误的行为观念。

3针对幼儿养成教育提出的策略

3.1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教授给幼儿,同时,也要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让幼儿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素养,这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尊重他人,自主维护课堂秩序。比如,在新学期初期,教师首先对幼儿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幼儿研究规章制度中的内容,让理解幼儿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含义,这时幼儿就会形成维护校园环境和课堂秩序的意识。其次,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实施,教师也可以对幼儿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然后再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为了将幼儿养成教育进一步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积极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课堂教学氛围,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将德育理念融入到幼儿的思想中,从而拓宽幼儿视野,培养幼儿的思维创造力,使幼儿养成独立自主的观念[3]。

3.3转变家长对幼儿错误的教养观念,做好家长的工作

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帮助和配合。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理解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从而使家长为幼儿创设一个优质的生活氛围。而且,在参与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讲礼貌,温和谦虚,并且幼儿也能学会尊重父母,理解父母。所以,家长在家中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耐心,温和,尊重幼儿的想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与家长长期的努力和教导。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坚信幼儿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掌握熟练的生活行为。其次,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协同实施幼儿养成教育。

作者:赵秀梅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范雪霞.刍议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6):12-23.

养成教育范文篇3

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四、做好三个目标的评比检查,确保公平公开。

五、以少先队基础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六、切实实施目标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挂色,定期评比兑现奖罚。

具体工作途径:

1、主管领导及教师召开养成教育研讨会,逐步完善《养成教育要求与评比标准》的各项内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养成教育扩大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及所教学科内容,制定出工作计划,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强提参考意见。

3、利用班队会形式,对《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学习,逐条落实,使学生能背诵在口,实践在行。

4、各班教师都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的输导工作,训练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5、各班设立养成教育评比园地及好人好事记录,《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上墙。

6、切实做好三个目标评比及检查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督查小组。每小组由一位值班领导,一名教师及一名学生代表组成,检查措施:

(1)值周领导全面负责随时抽查。

(2)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定时检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师,一名值周学生定时检查,一同进行扣分,由值周同学执笔记录,记录册由教师负责保管。

(3)其它值周学生定点上岗检查,在校门、大厅、二、三楼值勤处配合领导、教师检查。

7、领导随时抽查《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掌握情况,熟知率至少达到95%。

8、对值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公平公正地开展。

9、负责的领导教师必须严格进行检查,做好成绩累计工作排出名次与本周检查的总结、记录一起于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前上交到少先队。少先队将检查记录累加,评选出本周的纪律、卫生、好人好事流动红旗获得者。每月由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次数评选出精神文明班级。

10、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反馈。

每周五定为例会日,安排养成教育工作阶段性总结,各班主任应明确扣分原因,确定今后努力的重点特别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11、少先队是小学生的先进组织,充分利用少先队这块阵地,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学雷锋树新风,尊老爱幼等教育,巩固与完善养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将它延伸成为学生的宣誓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他们更明确自己的现今任务。

养成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实施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根据这一要求,近一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儿童发展特点,进行“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国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教育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时,思品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有别于小学其它学科,具有“教养课”的性质,既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或是道德认识的启蒙教材。这一观点与有的论者近年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修养课’”的论点不谋而合。

二、养成教育应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根据文献资料,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沈阳市中小学生“行为化”细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儿童特点需要的10种道德行为习惯。如,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为了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们又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基础教育论坛JICHUJIAOYULUNTAN2018年第11期(总第286期)№11,2018General,№286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学段中去。例如,品德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不同范畴的道德行为发展是有别的,在对人、对己、对社会三个方面,对己方面的道德发展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发展次之,最低的是对人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发展。对此,我们在匹配过程中,低年级注重对己方面的行为习惯训练,中、高年级依次配加对社会、对他人的行为习惯内容。像助人、待人、团结友爱等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对他人”的特点,故而匹配时应注重把行为形成的最佳养成期放在高年级。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对此,我们曾进行设问:“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几级水平?”围绕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多次博览群书,深入到实践中观察,经过反复地论证分析,最后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性行动,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我们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比如,对在车上见到老人后让座这一礼貌行为,低年级可以达到自发或自觉的程度,中、高年级就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老人上车后,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

三、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

(一)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建立起宏观结果框架的同时,我们又从微观上想问题,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找到了三结合的教育关系,那就是在校长统一领导下的德育处、教导处、少先队。这三者之间除具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之外,各自还都有独立联系的线索。德育处对内可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与家庭教育接轨;少先队对内有各中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对外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科任课教师。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形成了一个双重正三角形关系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二)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先后制定了《二经三校小学生一日常规》《二经三校小学文明学生标准》《二经三校小学文明班极标准》等,学校制定了《小学德育工作纲要》《养成教育实施条例》《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教师执行有动力。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比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环境保护小组、干休所红领巾实践基地、领使馆广场讲文明讲卫生宣传小组等等;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红领巾广播站、重大节日颂祖国、春游等活动,都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四)注重多角度因材施教。人们一直把因材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学校责成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性格类型,加强扬长补短的训练。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孩子,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人,注意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遇事就烦的孩子,要注意开阔其胸怀……除注意性格方面的因材施教外,学校还注意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因材施教。例如,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往往给予学生过多的溺爱,学生花起钱来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极差。再如,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家庭环境极差,有的父母对其放任自流,有的父母经常对其打骂,还有的父母整日沉浸在婚姻的失败中,痛哭流涕,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染上恶习。对于上述种种类型,学校分别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采取一些特殊的补救措施,进行因材施教。(五)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从评价的内容上,学校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编制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评价细则》,对常见的道德行为习惯分类别编制了指标体系;从评价的时间上,学校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从评价的方式上则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学校设立的“日常行为监督岗”,旨在强调他评,红领巾广播站设立的“自律信箱”,目的又在于自评。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立体式评价模式。

四、开展养成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果及体会

养成教育范文篇5

一、围绕绿色军营文化开展主题活动

我们围绕绿色军营文化主题,结合我园实际,基于幼儿发展,对小中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进行梳理,主题活动从“小兵”看“大兵”到“小兵”学“大兵”,多样化的学军活动,幼儿积极参与、亲身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军人的情感,了解与初步掌握行为规范,培养责任感、胜任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小班幼儿,我们通过绿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激发他们对军人的敬佩之情,他们知道走路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抬头挺胸,说话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大胆响亮,做人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诚实勇敢……中班的孩子学着解放军叔叔走正步,坚持练习队列队形,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孩子们挺拔的军姿、充沛的精气神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小小兵”的骄傲。大班的孩子通过一系列的军营参观实训活动,在亲眼看见解放军叔叔的体能训练、内务整理等活动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了认真、不怕苦、不怕累、严格纪律的教育,产生了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思想和动力,增强了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

二、围绕感受绿色课程开展体验活动

我们把军营特色的养成教育融入各年龄段的日常教育教学,形成完善、系统的常态化教育。每个年龄段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形成正确认识、习得良好的交往方式,促使良好的心理、情感、习惯得以持续地促进和发展。(一)体验军事游戏,锻炼坚强意志。基于孩子们的年龄和发展特点,我们利用他们喜欢的军营文化,设计成具有主题和完整情节的军事游戏。军事游戏在体育游戏的基础上,加入军事化元素开展实践活动,使幼儿从坚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价值,从而培养幼儿树立攻坚克难的良好品质,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例如,在“我是小小兵”游戏中,我们用迷彩布搭建“铁丝网”,设置不同高度的“山坡”障碍。以小小兵训练导入活动,孩子们看到老师创设的环境跃跃欲试,格外认真地匍匐前进,生怕碰上“铁丝网”。到达山坡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每个幼儿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连平时胆小的孩子都勇敢地跳了下来,顺利到达安全地带。通过形式多样的军事游戏,孩子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发展了动作技能,感受到了军人的勇敢和坚持。(二)体验军营生活,激发学习兴趣。1.兵叔叔请进来,飒爽军姿学起来。我们利用周边的消防、武警、特警资源,把兵叔叔请到幼儿园。当兵叔叔穿着帅气的军服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看到自己的“偶像”,大家一下子激动起来。换上海陆空的小军装、戴上军帽,孩子们自觉地站直身子、挺起胸跟着叔叔们一起操练起来。孩子们在观摩中,自然而然地模仿着叔叔们的动作、表情,一个个都变了样。2.小小兵进军营,军营纪律好严明。兵叔叔在哪里工作?又是怎么训练的?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军营,了解叔叔们的日常生活。军营中,叔叔们挥汗坚持各种体能训练,看到叔叔们连贯地完成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孩子们兴奋得为叔叔拍手叫好。当孩子们看到叔叔将被子叠成一个方形时,禁不住地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原来兵叔叔不仅勇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那么规范严格。孩子们起床后也自觉地叠起了被子,一边叠一边抹平对齐,还互相比谁叠得好,分享自己的经验。家长们纷纷反馈,在家庭中,孩子也以兵叔叔为榜样,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孩子们亲身感受军营生活,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军人勇敢大方、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习军人严谨生活作风、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围绕体验感受激发幼儿社会认知

养成教育范文篇6

视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人们凭借视觉感知物体,获得空间表象,所以人们一般靠视觉认识世界,也就是生活在视觉世界中,而盲人——视觉缺陷者,由于缺陷原因,程度不同对其身心正常发展产生一定的特点,由于先天性盲和后天忙盲这一缺陷原因,使得脑合和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智力、体力,均回受到一定的限制或降低。我们都知道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灵宝座”。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心理品质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或促退作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得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受教育者顺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前提,而这种前提关键是要在健康心理状况之才得以完成的,显而易见盲人要想完成这一过程,首先要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做为一名盲教育者如何对盲人进行补偿,这在盲生的思想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则有效地针对这点进行了补偿,盲校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对盲童青少年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使他们既能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文化的体力劳动者,也能成为有专业技能的脑力劳动者。培养盲童良好的道德品质,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文明习惯尤为显得重要。其中的“养成”教育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得一部分。什么“养成”教育主要实指道德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常常用不着借助记忆或做深刻的思索,就然而然地能发挥作用。道德习惯是一种自动化道德行动转化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指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集中表现德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无论任何原因致残的盲生由于长期封闭在家,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家长们往往又忽略了或不重视对此类孩子思想的教育,针对盲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使盲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培养他们优良的个性,让他们顺应“社会”这一大课堂,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今天的青少年将在21世纪生活与工作,在一个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相互依存和变动加速的世界上生活和工作。他们面临社会上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真理与牛误,美好与丑恶、纷繁多、变化莫测的事物,令人演花撩乱的价值观念等等,使青少年要比他们的父辈面对更多的挑战,承受更多的压力,而对于盲人当中的青少年面临的又是何等的挑战那更是难上加难。做唯一名盲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环境和氛围,给于理性得指导、引、辅导帮助他们逐步确立与正常任一样德正确观念,道德品质,去适应这个纷杂的社会,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养成”教育对盲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而我在盲生思想教育中积极地应用了这一手段。受到了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主要以叫、学生守则》为纲要,贯穿“养成”教育的实施,为良好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名盲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对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恰如其分对其进行评价和感化。例如:全盲学生在认识活动中能力差,在感知客观事物上,困难大,他们的情感、意志、格性的发展受到压抑,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有一定的视觉功能,活动能力强,但在认识活动中受到一定的障碍,弱视生,是真正的盲人他们适应不了以视觉为主来认识事物,与健康学生相比有自卑感,与全盲学生相比有优越感,心理活动与有一定的障碍。采取不同的补偿措施,充分应用“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一、培养盲生爱国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理想

(一)培养爱国主义品质。因为在汇萃人类一切光荣等美好品质的王冠上,爱国是王冠上那颗最为夺目耀眼的钻石,通过每周一“升国旗,奏国歌”;每月观看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每学期进行一次“爱国题材”的主题班会;每年四月份“祭扫烈士墓”;还有每年进行“爱国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对盲尘进行看得见,听得到的事实教育,以培养爱国品质,从小坚定爱自己的祖国,懂得国家的荣誉高于一切。

(二)树立奋发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志向。国家为盲人提供了入校学习各种文化的机会。立志做到“身残志坚”做一个真正对国家、人民有益、残而不废的一代新人。我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学起,我校校长李寅龙虽然是一名盲人,但他经过自己顽强不息的奋斗,成为中华名人,特级教师。为盲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学生中有“市级三好学生”,“市中学生风采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做典型。这些都是很容易就能够仿效其言行的,使同学们抛弃自卑感,树立正确的信念,奋发学习。这样,学生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思想素质不但大有提高而且还很稳固。

二、培养爱集体、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能够维护集体荣誉的精神。

通过学校组织的“元旦联欢会”、“风筝比赛”,“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一二、九”歌咏比赛等传统节目,长期以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爱一个集体,就要为这个集体着想,爱护班里的公物、爱周围的同学,做集体的主人,培养了主人翁思想。通过评选“优秀班集体”活动,一起找差距,要求是好上加更好。激励同学们的奋发向上信念及维护班集体荣誉。讲清“一滴水和海洋”之间的关系,在上升到“一个人与集体”的力量,一滴水离开海洋,就会干枯,而一个人离开集体,就会变成无本之木。

三、养成诚实正直,勇敢坚毅,活波开朗,惜时守信的优良个性。

1、古人常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格言来规劝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因为正直是最为人们所景仰的品德,正直善的使者,它是仁爱、是同情、是大度、无私奉献。

通过学习屈原献身真理与正义的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掷地有声的诗句,正体现了我们民族宁折不屈得浩然正气,鲁迅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闻一多先生“拍安两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大畏气概。屈原、文天祥、鲁迅、闻一多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正直之士,是真正的中国人,通过多种类型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学习,对盲生从小灌输具正义感。让同学们感觉倒,人间多一份正直,世间就少许多邪恶。世间多一份正直,生活就增添更多美好。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做一个正直人的重要性。

2、培养勇敢、坚毅的性格。盲生在家也常常是一个人在家。自己独立意识很强,在学校基本上都是寄宿制,任何事都要靠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盲生勇敢、坚毅的性格。在摸书、写字方面遇到困难,在独立行走过程中,在克服盲相方面,往往有血的代价。才能锻炼出坚毅的性格。例如:吴冕同学(全盲、女),在行走过程中,曾先后撞伤头、脸当时血留不止,医院缝针,她硬是一声没吭,挺过来了。特别使人感动的是年仅12岁王娟卷同学(全盲、女)在自己身患尿毒症最为严重的时刻,在医院也从未停止学习,一直到离开人世,难道这些优异的品格不是成功的一课吗?引导学生身上坚毅、勇敢的性格,更好地发挥在学习、生活中,激励学生做好迎接一切固然的思想准备。

四、养成守纪律、爱劳动、懂礼貌、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深入持久地对盲生进行“懂礼貌、守纪律、爱劳动”的常规教育。因为盲生入校前,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等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的性格不可能正常发展,甚至缺乏最起码的常识,如:与教师谈话时,盲生不知道要从凳子上起立,不知道主动问候别人,生活习惯差等,相信“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从小树立自强的精神,自强自理的精神,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去做,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在校期间,生活要俭朴,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依赖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盲声,鼓励他们走出盲区,战胜困难。这对于盲生将来走向社会,回归主流,是很长远的。

五、养成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1、父母的伟大,是他们不仅生育了我们,而更重要的是养育了我们。而对于盲生家庭来说,父母亲不仅从精神上、心理上,经济上都承受了一般家庭想想不到的压力。全国各地只要有一线希望能治疗的,他们都跑遍了,有的家庭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做代价,告诫盲人朋友们,永远记住父母的恩德,拿出实际行动宋孝敬父母,从思想根本清除“自私自利、人认为我”从小培养“我为人人”的思想。

2、师者——授业、解惑、传道。尊敬师长,是在于教师给予了我们思想即科学方法,这是任何物质替不了的。

3、盲人这个群体本是应受到照顾的群体。可我偏偏反过来,盲人也可以关心、照顾别人的,为的是同学们减少别人对他们的怜悯与同情,增强健康心态,帮助他们树立谦虚宽厚、助人为乐的思想,号召同学们出来关心比自己更困难的同学,列如:在学校为重病同学捐款活动中,盲生同学积极想应,尽管自己一也是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献出自己的爱心;盲生同学中有不少同学几年如一日坚持为同学打水、帮助同学,从未间断过。鼓励盲生抛弃世俗的观念,坚信自己我一定能做。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教育范文篇7

一、紧抓爱国主义养成教育

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或者选取课程相关内容,给学生讲解爱国故事或播放一些爱国主义视频资料,比如《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等,利用社团活动去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必然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感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重大突破等,例如屠呦呦、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使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充满了热情。

二、抓好诚信养成教育

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形成阶段,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诚信受到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诚信遭到严峻的挑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讲文明,讲诚信,注重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整体的和谐发展,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具有诚信氛围的校园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诚信,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

三、抓好感恩养成教育

现在的家庭子女都比较少,家庭条件好,尤其是城市的学校,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情况很普遍,而且这些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并且觉得这种生活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学生必定是自我的、自私的,没有集体观念。为了转变这种情况,要教育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感恩教育任重道远,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学会感恩,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四、抓好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范文篇8

一、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贯彻“守则”、“规范”,让学生熟知“守则”、“规范”内容,深刻理解“守则”、“规范”内涵。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二、工作措施

(一)各班级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守则”、“规范”。要加强对贯彻落实“守则”、“规范”的检查、指导、评价,及时总结经验。

(二)努力营造贯彻落实“守则”、“规范”的教育氛围。通过板报、广播、专栏加强对“守则”、“规范”的宣传,学校要在厨窗或明显位置张贴“守则”、“规范”内容。各班还要在适宜位置悬挂新“守则”、“规范”挂图,营造出落实“守则”、“规范”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三)开展“守则”、“规范”教育班会活动,学校举办“守则”、“规范”知识竞赛活动。

(四)将“守则”、“规范”内容细化为“爱国”、“劳动”、“学习”、“守纪”、“诚信”、“礼貌”、“自理”、“环保”、“健美”、“校外行为”十方面,深入开展“我进步了”主题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各学段教育内容与要求

年级

低年级段(1----2年级)

中年级段(3---4年级)

高年级段(5---6年级)

爱国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北京是首都、家乡的全称。

(2)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3)按要求参加升旗仪式。

(4)关心集体,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事。

(1)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

(2)会讲1--2个爱国英雄故事。

(3)了解家乡的变化。

(4)珍惜集体荣誉,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1)初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

(2)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时事。

(3)努力为集体增添荣誉。

(4)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守纪

(1)初步了解《守则》、《规范》的内容和学校的有关规定。

(2)集会、做操时做到"稳、静、齐"

(3)课上守纪律,不影响他人;课间守秩序,做正当游戏。

(4)遵守上下学时间,排好路队,按时回家。

(1)知道《守则》、《规范》的内容及学校的有关规定。

(2)集会做操时自觉做到"稳、静、齐"。

(3)课上守纪律,不影响他人;课间守秩序,做正当游戏。

(4)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1)熟知《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参加各种活动听从指挥,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规定。

(3)课上守纪,不影响他人;课间守秩序,做正当游戏。

(4)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5)集会做操时自觉做到“快、静、齐"。

学习

(1)知道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要好好学习。

(2)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3)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清楚、整齐。

(4)注意观察周围的一些事物,能够提出问题。

(1)懂得个人生活与祖国建设需要科学知识,要努力学习。

(2)养成勤学好问,专心踏实的学习态度。

(3)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有明显进步。

(4)积极参加课校外小组活动,有广泛兴趣爱好。

(1)知道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勤奋学习。

(2)有刻苦学习的态度和广泛的学习兴趣,学好每门功课。

(3)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学习,学习成绩优良。

(4)积极参加课校外小组活动,有广泛兴趣爱好。在校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诚信

(1)知道诚实、守信是一种优良品质。

(2)不说谎,不私拿别人东西,捡到东西交给老师。

(3)有错敢于承认,借别人东西要主动归还。

(4)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去做。

(1)懂得诚实守信是美德。

(2)诚实说真话,不隐瞒自己和别人的错误。

(3)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

(4)做事情有责任心,认真负责,有始有终。

(1)懂得诚实守信是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为人正直宽厚,不弄虚作假,不贪小便宜。

(3)做事情有责任心,要勇于承担责任。

(4)敢于抵制校内外的一切不良行为。

礼貌

(1)知道礼貌待人是文明的表现。

(2)知道并会用礼貌用语,做到不打架,不骂人。

(3)尊敬父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

(4)说话做事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

(1)知道并会用礼貌用语,不说粗话、脏话。

(2)尊敬父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待人诚恳,说话和气。

(3)说话做事情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

(4)初步掌握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

(1)懂礼貌是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争做文明密云小学生。

(2)恰当运用礼貌用语,讲究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

(3)尊敬父母、师长,与人友好相处,待人诚恳,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4)掌握并使用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

自理

(1)自己穿衣,自己洗漱,自己整理学习用具。

(2)自己洗红领巾、手绢、袜子。

(3)会按课程表准备好学习用具。

(4)独立完成作业,不用别人摧。

(1)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会收拾自己的房间。

(2)能洗小件衣物,父母不在家能自己照料自己。

(3)能自觉、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按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

(4)会合理安排时间并按时作息。

(1)能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2)能洗自己的衣物,能照料自己的生活。

(3)自觉、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按要求做好学习准备。

(4)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按时作息。

环保

(1)知道什么叫环境保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3)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

(4)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环保活动。

(1)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主动捡拾垃圾。

(3)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

(4)能参加校内外环保活动,有绿色消费意识。

(1)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主动捡拾垃圾。

(3)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

(4)自觉参加校内外环保活动,宣传绿色消费。

劳动

(1)知道从小要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认真做值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

(3)学习扫地、擦桌椅、倒垃圾、拿放碗筷等简单家务劳动。

(4)爱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不挑吃穿。

(1)知道热爱劳动是美德,知道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2)主动承担班级、学校劳动任务,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负责。

(3)学会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打扫室内外卫生,洗衣等。

(4)爱惜成果,不浪费粮食,不挑吃穿。

(1)知道劳动创造一切,要热爱劳动。

(2)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的劳动任务,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负责。

(3)学会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长期主动承担一至二项家务劳动。会做一至二样简单的饭菜。

(4)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健美

(1)坐、立、行姿势规范。

(2)上好两操两课。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类活动。

(4)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1)上好两操,体育锻炼达标。

(2)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类活动,有一样特长。

(4)乐观、自信,不怕困难。

(1)上好两操,体育锻炼达标。

(2)身体健康,有良好卫生习惯。懂得一些健康知识。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类活动,有一样特长并在校级以上获奖。

(4)乐观、自信,耐挫折,不怕困难,积极上进。

校外行为

(1)能主动向长辈及邻里问好。

(2)不打扰别人工作和休息,公共场所不吵闹。

(3)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

(4)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靠右行,注意避让来往车辆,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玩耍和逗留。不玩火,防触电,防溺水,不做危险游戏。

(1)语言文明,待人有礼貌。

(2)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乘客、文明小顾客、文明小游客、文明小观众。

(3)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钻跨护栏,不斜穿猛跑,不骑车上路,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玩耍、逗留。

(4)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

(5)注意人身安全,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1)语言文明,待人有礼貌。

(2)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乘客、文明小顾客、文明小游客、文明小观众。

(3)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钻跨护栏,不斜穿猛跑,不违章骑车,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玩耍、逗留。

(4)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

(5)注意人身安全,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养成教育范文篇9

霍邱二中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广大农村。随着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的孩子留守在农村,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隔代教育”或“教育”,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文明素养较差、行为习惯不良。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不断老化,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管,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存在诸多问题。霍邱二中的生源较差,不仅新生的入学成绩较兄弟学校低,而且很多学生在行为习惯、文明素养、思想意识等方面与兄弟学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霍邱二中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不仅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客观需要。基于此,霍邱二中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立项申请,以课题为载体,全面开展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德育实践。

二、实施过程

课题的研究过程,也就是德育实践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我们首先结合课题的研究实际,广泛开展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并以霍邱二中为实验样本,深入开展了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探索。1.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课题组分别制定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卷调查表》和《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卷调查表》,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全省范围内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中学生的行为及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充分分析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2.以霍邱二中为样本,开展德育实践课题组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霍邱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际,制定了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课题实践规划,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德育实践。首先是以主题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每年开展三次主题教育月活动:3月份突出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教育月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抓手,提出治理“十乱”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校本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5月份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感恩教育月活动,强化学校与家长联系,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如何适时有效开展家庭教育进行培训,同时在每年的5月份母亲节时召开家长会,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9月份开展突出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月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已经累计开展了责任教育主题、法治教育主题、遵规守纪教育主题、励志教育主题等教育主题活动。其次是经常性开展大型签名活动,让学生告别不良习惯或远离不良诱惑。针对当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在加强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大型签名活动,时间选在周一到周五的大课间,每次一至两个班级,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组织有关班级发出倡议,其他班级积极响应,签名后的签名簿悬挂于教室之中,以警示他人,教育自己。

近期,课题组主要开展的大型签名活动主要有:一是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性,开展告别不文明陋习签名活动;二是针对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开展告别网吧签名活动;三是结合学校为六安市禁毒示范学校的特点,让学生知毒、识毒,开展远离签名活动等。再次是积极开展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学生。主要构建四方面的校园文化:一是班级文化,定期开展班级文化评比;二是走廊文化,让杰出校友、优秀学生走进走廊,以他们的成长事迹、格言寄语丰富走廊文化内容;三是校园长廊文化,以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先进事迹来感染学生,同时通过读后感和演讲比赛来强化教育效果;四是寝室文化,校园文化向寝室延伸,以寝室的美化、香化、文化为目标,定期开展检查,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最后是积极开展以国旗下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性思想教育活动。每周一规范地举行升旗仪式,让班旗与校旗、国旗一同升起。国旗下的讲话一般由升班旗的班级同学代表和班主任进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的国旗下演讲;二是班主任针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发表有针对性讲话等。3.撰写中学生教育读本为了更好地让课题研究成果持续发挥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组从2008年底启动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的撰写工作。课题组先是编写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60讲》,在霍邱二中广播站每天播出一讲。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决定对该书内容进行扩充,尤其是2009年安徽第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结束以后,课题组把高中新课程的有关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内容写入了读本,最后定稿为18万字的《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100讲,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连续再版五次,累计发行近40万册。

三、实施效果

养成教育范文篇10

对于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其学生行为到底是怎样的呢?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大约有10%以上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有一些学生在学生和生活的过程中不积极、不努力,经常性的逃避劳动,只要以劳动就想着得到报酬,有一些学生经常打架并且还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确认为是勇敢的表现。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家庭方面的教育很难真正配合好,有时候学校的气候和社会上的气候会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针对以上问题,对于特殊教育来说,要想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依据特殊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特征,按照德育教育的相应规律,对特殊教育的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不断地培养,力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思想品质。

二、特殊教育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特征

1.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普遍性。对于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来说,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具有的普遍性,其次,教学的普遍性,再次,特殊教育自身所具有的普遍性。因此,当前的特殊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普遍性的表现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特殊性。除了具备一定的普遍性之外,特殊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没有自信,在生活中比较消极,不愿意与人进行交际和交往,在生活中以及学习中往往缺少安全感,性格比较内向,当学生走向社会工作之后这样的特征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沟通及矫正。其次,对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上应当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心理分析的能力,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及时的疏导。

三、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策略

1.提升学生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认识。尽管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些学生自身的保护意识比较强,常常会因为保护自己不顾道德的约束和限制,因为这些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在行为规范的养成上和正常人有比较大的落差。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应当要学生学会让着别人,在学校要和同学之间礼让要学会相互帮助。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得学生真正养成集体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认识。2.开展经常性的文娱活动,增加集体荣誉感。作为大队辅导员,我经常开展一些大型活动,比如,学生生活自理大赛,学生集体生日会,庆六一师生联欢会,教师节师生联欢会,师生趣味运动会,新年联欢会等等,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增强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使其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使其充满在集体中的自信。3.进一步增强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对于特殊学校的教育来说,要想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能只依靠学校自身的教育,还应当有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参与,一些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迈出校门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或者是家庭因素的干扰,这样就会使得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重阻碍。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说,社会和家庭是其重要的场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与学校的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共同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结束语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其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都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当意识到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进步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说,特殊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不断地创新,应当意识到当前特殊学校中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加以应对,使得特殊学校的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真正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凯莹.培养聋哑生健全人格促进思想道德建设[J].现代特殊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