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0:04:19

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范文篇1

酒店客源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方法

喜来登旅馆公司的创始人欧内斯特.亨德森先生的著名格言是:“在旅馆经营方面,客人比经理更高明。”了解宾客的需要,不仅能更好地为宾客服务,而且也能从经常在世界各地旅行的商务客人处掌握国际饭店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帮助自己改进服务。因此,现代饭店很注意对客源资料的搜集与分析。那么,饭店应如何来搜集与分析客源的各种资料呢?描绘出你顾客的特点

我们可以把客房预订单、住宿登记卡、结帐单,同时也可以把早餐预订单、宴会预订单、餐饮付款单、洗衣付款单和微型酒吧付款单等作为客源的信息来源,对饭店顾客的需求特点进行系统描绘。这些特点主要包括下列九个方面。

(1)顾客的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这可用作联系手段。

(2)预订的日期和方式。这可帮助选择销售渠道和确定提前进行推销活动的时间。

(3)到达日期、离开日期和停留时间长度。这可了解客源的季节性和停留长度。

(4)每次一起来的人数。这可知道目标客源人数规模。

(5)所支付的客房价格。这可了解每一类顾客对饭店这一主要经营收入来源的贡献大小。

(6)顾客类型,如会议代表团、观光旅游包价团、商务客等。这可用来了解顾客的需求类型。

(7)总的帐面支付额和支付方式。这可用来了解顾客总的花费额、消费结构和支付方式。

(8)支付给旅行商的佣金类型。这可用来了解支付不同旅行商的销售成本。

以上这些信息既可以用手工记录,也可以输入计算机。从便于进行销售角度考虑,应按客源业源来对这类信息资料进行分类。这将能判断客源市场的地理分布。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标出客源的来源地、类型和相应的数量。考虑到改善淡季的销售量,我们也可以对顾客信息资料按时间分类。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到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来多少客人。如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客人在11月份的感恩节和在12月份的圣诞节一般在家里团圆度过,中国人却不是这样。如港澳台同胞一般是在1和2月份的春节在家里团圆度过。既然运用以上信息,在不同季节我们就可以对不同客源进行推销。然而,如果我们能根据客人地理分布、类型和时间对客人信息进行分类,那就更好了。这样做也能帮助我们发现,是否有可销售的客源地区,客源类型和季节需求被忽略了。掌握目标客源需求要点与变动趋势

我们通过分析比较以上记录的有关顾客的连续几年的信息,就可以发现客源的变动趋势。可能某一细分市场的客源正在下降,而另一细分市场的客源正在猛增,它的发展潜力必须受到关注。如我国1989年和1990年外国旅游者市场下降,可是台湾旅游者的市场猛增,就是一例。

我们可以将经常来饭店居住的顾客,数量和消费额都很大的顾客,或者对饭店声誉影响很大的顾客作为目标客源。对这些宾客我们可以制作一份宾客历史卡,来发现这些顾客的需求的详细特点,以便饭店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推销和服务。一份宾馆历史卡,是在对每一位顾客日常记录的基础上,综合了几次记录的信息制成的。它的内容栏目可以是很广泛的,只要对饭店的推销与服务有用就可以设立。一般有客房类型,所支付的价格,每一次居住的时间长度、信用情况、预定方式,爱好各种活动、特殊要求、生日、结婚周年纪念日、投诉等等。

宾客历史卡上的信息大部分是由总服务台服务员汇总处理的。但是,我们可以鼓励各个经营服务部门的员工,如客房部、餐饮部、商场部、康乐部的员工提供他们目标客源的重要信息,或建立各部门的宾客历史卡。当然,宾客历史卡也需要不断更新。当原来的老顾客已经不再光临饭店了,他们的宾客历史卡就可移放在一边。深入了解宾客意见

如果我人还需要深入了解宾客的需求问题的话,我们还可以运用《宾客意见征询表》和直接与宾客面谈的方式。

按照国际旅馆业的经验,《宾馆意见征询表》的设计和使用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第一,要有保密性。防止有关部门的服务员和人员看到后,认为对自己不利面藏匿不报。因此,《宾客意见征询表》可以设计成折叠式信封样,收信人姓名是总经理。顾客感到需要,填好后可直接寄给总经理。第二,突出个人负责感觉。宾客在花时间填表之前,往往会考虑谁会认真处理这张征询表。现代旅馆管理强调要有具体的人负责。如维也纳马里奥特宾馆的《宾客意见征询表》上有马里奥特公司总裁比尔.马里奥特先生的肖像,下面有这样一行字:“你是能告诉我们已经成功了还是尚未成功的人。我们重视你的评论,想要知道哪些事情我们做好了,哪些事情我们还需要改进。你能让我们知道吗?我们必须确信我们的服务是做得好的。毕竟,我的名字写在大门上。”第三,内容要全面。不但要包括我国饭店星级评定标准中《宾客意见调查表》上的内容,而且也要包括从客房预订渠道、各种投放状况、各种服务人员的表现和以后是否再愿住这家旅馆的所有信息。第四,要对《宾客意见征询表》进行正确分析,由于宾客一般只有在服务质量特别差和特别好的情况下才愿意提意见,因此如果宾客没有提意见,说明服务质量也不是很高。为了主动了解服务质量,总经理可以直接与宾客交谈,这通常也是总经理助理的任务之一。如需要,在谈完之后也可再请这位宾客填一下《宾客意见征询表》。这里要注意,与宾客交谈的饭店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级别,使客人感到受尊重,而不是要有一种被骚扰的麻烦感。同时,也可给被访问交谈宾客以特殊的优惠待遇。进行专项调查研究

对于主要目标客源的基本需求情况,还可以通过定期的专项调查研究来了解。我们举一个向旅行商进行间接了解的例子。美国旧金山市旅馆市场营销协会副主席组织了一个代表团,调查了美国本土,又访问了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的75位主要旅行行业专业工作者,研究日本出国旅行者的需求特点,他们发现日本海外旅行者的餐饮需求方面有下列特点:他们发现日本海外旅行者在餐饮需求方面有下列特点。他们不太喜欢:(1)零点菜。(2)每份菜份量太多。(3)油,太香,辣。(4)不讲究烹饪技术。(5)小羊肉、羊肉、鸡肉和鸭肉。(6)干燥的米饭。(7)主菜前送色拉。(8)黑面包,腌或熏的猪肉。(9)大米布丁。(10)烈性威士忌,杜松忆酒和伏特加。(11)用现金单独付小费。他们更喜欢:(1)客饭或公司菜。(2)每客菜分量适中。(3)味道轻淡。(4)烹饪精制。(5)牛肉(腰部嫩肉)。(6)有粘性的米饭。(7)色拉伴主菜(甚至早餐也这样)。(8)意大利细条宝地。(9)白面包、火腿、香肠。(10)牛奶蛋糊布丁。(11)苏格兰威士忌。(12)白兰地。(13)价格固定,小费包括在帐单里。(14)肉饭。(15)辣酱油、酱油和泡菜。

不断把握世界需求的新潮流

现代饭店经营的任务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要发现和创造顾客;二是顾客是为了饭店的承诺所吸引的;三是顾客是由于满意而忠诚的。显然,要完成好饭店的经营任务,关键是要把握好宾客的新需求。有家饭店餐厅调查发现,青年恋人中的女方往往喜欢男方带她到具有特色的高级餐厅用餐,而男方既想避免“小家子气”的坏名声,又想适当少付钱。针对这一需求特点,该餐厅就取名“情侣餐厅”,并设计了两种菜单,一种是供女方用的,菜单上的品种价格非常贵;另一种是供男方用的,品种价格则比较低。这样当男方点了许多菜后,女方自然会感到男方很有气派,产生好感,男方很乐意经常带他的女友光临该餐厅,这家餐厅的生意也兴隆起来。那么,营销人员一般应把握宾客哪些新需求呢?我以为至少应把握以下两方面:(1)世界需求新潮流;(2)饭店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特点。在这里着重说明世界需求新潮流及饭店营销的新对策。

1、青春化潮流

每个旅游者都希望自己像想像的那样年轻,特别是中老年旅游者更是如此。针对这种需求,饭店可以商场里设立“使您青春化专柜”,出售章光毛发精、假发、美容产品及时装等。

2、健身化潮流

西方旅游者,很怕因环境污染而损害健康。针对这种需求,饭店可以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1)在饭店里推销中医中药。这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欧美人认识到中医中药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自然医学,他们越来越喜欢中医中药。

(2)改变菜单设计,增加蔬菜和豆制品。以前美国人很强调品尝各种以肉类为主的主菜,现在却越来越偏好品尝蔬菜,特别钟情于食用大豆制品。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大豆里的蛋白质含量高,可防止许多疾病。因此,美国卫生机构公司开始号召美国人最好每天食用50克大豆制品。

(3)推销天然饮料和健身菜。美国人发现,可口可乐这种碳酸饮料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它含有咖啡因,其金属罐还会损害人的牙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尝番茄汁,果汁等各种天然饮料。另外,据美国医学卫生部门的调查统计,美国人患肥胖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比例在80年代急剧增长,1976-1980年患肥胖症者占总人口的20%,1988-1991年则猛增到33%。肥胖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减肥在美国正成潮流,人们在饮食方面讲究低脂肪、低糖、低热量。此外,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饮茶有助于防止癌症等疾病,常食水果蔬菜有益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冰茶、果汁等新型饮料盛行。我们在推销中菜时可以强调其防止癌症与减肥的功能。

(4)推销健身用品、健身器材与健身俱乐部。美国最畅销的是健身用品和健身器材,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运动衣和运动鞋。由于下雨天,热天和冷天都不能在户外锻炼。因此,健身俱乐部也流行起来。我们可以向饭店公司的长住客人大力推销健身用品、健身器材和健身俱乐部。3、发达国家的爱国热潮和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看齐的热潮

如法国抵制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文化侵入,美国公司经常用美国国旗图案来做产品包装和广告,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爱国热潮的一种反映。针对这种需求,饭店在为外国旅游者服务时,要特别尊重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如维也纳马里奥萨尔茨堡喜来登宾馆,在门厅上县挂主要客源国的国旗。

发展中国家则掀起了向发达国家看齐的热潮。针对这种需求,我们可以适当宣传,我们中外合资饭店,我们的产品是中外合资产品,我们的饭店是由国外著名饭店管理公司管理的。

4、非正式、非正规化潮流

如时装的休闲化、随意化、自由化,几乎想得出的、穿得出的都是时装。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牛仔裤的裤可以一截二,裤上可以有破洞,裤边上可以有须线。这启发我们在饭店商场里销售各色时装。又如据统计,到2000年美国的单亲家庭将占家庭总数的47%,这启发我们在以家庭旅游者为销售对象的客房、家具、食品设计上规模要小一些,因此家庭人口减少了。非正规化潮流对饭店的装璜设计有很大影响。如以前人们欣赏具象画,画面上出现的山水、人物都很逼真,具有平衡对称感。现在人们欣赏抽象画,一种意念的画面与色彩,可以不对称,不平衡。饭店在选择风声和展示各种画品时就要注意这一点。5、回归自然

旅游者越来越追求阳光、海水、海滩、绿色植被、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大自然。针对这种需求,饭店大堂以配有自然采光的透明屋顶,设置由绿树环抱的花园咖啡厅,再加上瀑布或喷泉。饭店也可以提供散步的绿茵草坪与游船、钓鱼、户外烧烤等各种旅游活动。另外,在游泳池旁装饰棕榈树;在做饭店广告时,以饭店的自然景区为背景,让人们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情趣。

6、追求奇观

旅游者越来越追求新奇、新鲜的经历,他们渴望暂时摆脱或改变一下自己已经习惯和厌倦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这样,就要求我们尽可能提供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色的东西,创造奇观。布置幽默漫画式的小雕塑、饭店的观光电梯和顶层旋转餐厅往往大受旅客欢迎。如上海新锦江大酒店顶层蓝天旋转餐厅,与云天门浑然一体,申城景色一览无余,已成为上海美食一景。

7、个性化服务

宾客到饭店来追求的是高气氛与高服务的产品,一般具有很强烈的自尊感,同时往往也具有各自独特的需要,我们要精心予以满足。在这方面,光按照作业规程来做还不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如上海新锦江大酒店门厅服务规定,“客人乘坐的车辆到达饭店时,要主动为客车开启车门,在手挡住车辆门框上沿,以免客人下车时碰痛头部,并主动向客人招呼问好”。但是,如遇到老年客人,下车时还需要携扶一下,因此,光按照门厅服务规程来提供服务还不够,需要个性化。在饭店的日常营销管理中要注意处理好“大众情人与个性化服务”这一对矛盾。饭店是大众情人,因为饭店的一间客房一年可以有365位客人来住,饭店的销售人员要向无数位客房时行推销。这种情况往往使饭店的销售、服务人员对某一位客人的独特要求处于麻木状态。饭店产品是高消费、高气氛、高情感与高服务的产品,一定要避免出现这一麻木状态。要注意选用一批专业化的、富有同情心的、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员工来从事营销、服务工作、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对酒不同需求状态的管理方法

饭店经营管理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饭店的需求管理问题。饭店需求,就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下,顾客愿意购买各种饭店产品的数量。饭店管理者在完成经营目标时,可能会遇到下列八种不同的需求状态。

1、对负需求状态的管理

这种需求状态是:一部分宾客不喜欢或厌恶你饭店的产品,故意避免去购买它们。如上海××饭店曾有一位日本宾客被一谋财的暴徒伤害了,显然,宾客很害怕住这间客房。在这种情况下,饭店管理就要分析宾客不喜欢这家饭店的原因。如加强饭店的安全措施;如果产品过时,就要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如果产品质量不好,就要提高质量;如果宾客对这产品有误解,就要用更积极的促销手段来改变宾客的态度。这种需求管理可叫扭转性营销管理。

2、对无需求状态的管理

这种需求状态是:宾客对你饭店的产品不感兴趣,没有人来购买你饭店的产品。如某城市旅游涉外饭店已过剩,而又有一家新的旅游涉外饭店开业,这家饭店的位置又远离城市中心,宾客对这种饭店的兴趣就会很低。在这种情况下,饭店管理就必须发现一些能把自己饭店产品的利益与宾客的需要与兴趣联系起来的方法。如上海某外贸饭店就采用在开业时打50-75%折扣的方法,也可宣传它环境高雅、宁静宁静可供独用的气氛,来吸引宾客光临。这种需求管理可叫刺激性营销管理。

3、对潜在需求状态的管理

这种需求状态是:宾客具有一种需要,但这种需要目前还没有被任何现存的饭店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如饭店星期天的早午餐,饭店健身俱乐部和饭店荣誉奖励宾客俱乐部等。在这种情况下,饭店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了解这一潜在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规模,发展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一需求。这种需求管理可叫开发性营销管理。

4、对下降需求状态的管理

这种需求状态是:由于任何饭店产品像人一样,具有出生、成长和衰老等生命周期。因此或迟或早每一家饭店总会遇到它的某一种产品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例如在本店附近又有一座新酒店出现后,本店住宿人数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饭店管理者必须努力发现新的客源市场来增加新的需求,也可以改变原有产品特点,或使用更有效的沟通手段。这种需求管理可叫再性的营销管理。

5、对不规则需求状态的管理

这种需求状态是:饭店的需求是在一年的不同委节里波动很大。这样就会产品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旺季高峰时宾客过分拥挤,另一方面是在淡季时设施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饭店管理人员必须通地活的价格、促销和其他激励手段来调整宾客需求量的时间分布型态,分流旺季、高峰的需求量,增加淡季需求量。如旅游饭店可以淡季招徕会议客,商务饭店可以周末推出住二夜收一夜房价的家庭市场计划,城市酒店还可推出傍晚正餐之前的“幸福时刻”的较便宜餐饮项目,以吸引年轻的恋人。这种需求管理可叫平衡性营销管理。

6、对充足需求状态的管理

这种需求状态是:饭店的产品拥有充足的需求。如从1979年到1986年之间,上海涉外饭店客户年平均出租率高达85.04%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饭店管理者要密切注意宾客需求偏好的变动和新饭店竞争态势,保持饭店的高质量宾客满意程度。在维持原有需求水平基础上,还可用高质量客源来代替低质量客源,这种需求管理可叫做维持性需求管理。

7、对过度需求状态的管理

这种需求状态是:需求量高于饭店设施所能挂靠的数量。如饭店客房出租率高于100%,饭店餐厅门口始终有人排队等候餐位。在这种情况下,饭店管理者的任务叫反营销,也就是要减少过度需求,以维持长期的正常需求。否则,会降低饭店产品质量,破坏饭店形象,从而导致饭店需求的大量减少。反营销方法包括提高价格、提前预订、减少广告宣传等。

需求理论范文篇2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不断满足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数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刚刚满足后,往往会迅速产生另一个欲望,这是贯穿整个人一生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类的需求层次是按照其优势或力量的强弱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人的问题,应该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分析人及其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活动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依据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存在有三种形态: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与市场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形态。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分析

1.两者的相同点

(1)两者都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最基本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命,那么他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也把人的生理需求放在首位,紧接着就是安全需求,这两种需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保证。在这两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时,人就会无视或者把其他需求推到后面。

(2)两者都注重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一个人,他必须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把每个人的力量都集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完成个人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的活动。社会和国家,就是人们相互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意识性主要表现在人是有目的地活动的,人的活动是满足自己需求的活动。也正是人是有意识的,个体才会意识到社会的重要性,自己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人才能存在。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而且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的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马斯洛指出,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下,人就开始有了归属与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而人的这两种需求的实现要依靠他人的接受和认可,这就要求人必须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包括家庭、单位、民族和国家的各个群体。

(3)两者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相似度

“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在人类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形态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类开始进入了社会。这时,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恩格斯指出:“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就相同于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显得十分强烈。为此,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会围绕这一需求而展开,进一步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达到自由王国的实现——即社会的实现,那时,人的体力、智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全面发展,人也就越来越进步和完善,人的全部潜能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呈现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景象。(4)两者都认为人的需求层次是由低到高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里的新的需要是人类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会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而马斯洛所阐述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梯级结构,或叫金字塔结构。(5)两者都认为各个需求层次是同时并存的,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

马克思和马斯洛都认为,人并不是在低级需求完全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才会出现。而是在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一级的需求在人类的需求层次中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低级需求并非消失,而是由原来的主导、统治地位变成从属的地位。

同时,两者都反对将需求层次顺序机械化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历史是具体的,因受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体需求的发展必然呈现差异,需求顺序发生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人的行为除了受需求的影响,还受到信仰、价值和理想的支配。例如无产阶级,他们以牺牲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生命)来追求全人类的解放。马斯洛也曾特别指出,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他说:“迄今为止,我们谈的似乎这一层次是个固定顺序,但实际上它并非我们认为的那么刻板。确实多数人都把这些基本需要视为基本上遵循我们业已指出的那个顺序,然而却有许多例外。”他曾列举了七种例外的情况,并分析层次顺序发生变化的种种原因,包括信念、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价值等对人行为的影响。

2.两者的区别

(1)两者研究需求的角度是不同的

马克思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起点必须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生产,二是需要,三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将需求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来考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基于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关注和分析,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性变革。

马斯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需求问题的。他的需求理论是作为心理学说史上“第三思潮”而存在的。他从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开始,研究人的需求,即“似本能”的需求,目的是要构建出人类行为的动力结构,探索出人类需求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较马克思的需求理论而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更细微、更具体、更人性化。

(2)两者研究需求理论的方法也不相同

马克思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人类这一角度来切入的,即把人作为一个类、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这一整体系统来看待。他首先考察人类这总的系统的需求发展过程,认为人的需求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又引起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生产离不开需要,若离开需要,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失去了意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要将经历生存、享受、发展三个阶段。尽管这三种需求在每个社会中都存在,但其主导地位却由社会的发展而由低到高不断转移。马斯洛研究人的需求理论是从个体出发来研究的。他认为:一个更普遍的心理学应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即对人类中不断发展的那一小部分人进行研究。这些人是人类中的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有最基本的需求,但他们在充分享受这些需求满足时,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正是从一般的、人类普遍的需求层次来建立他的需求理论的。

需求理论范文篇3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角度而言,人类的生命意义与内在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获取到一种需求之后,另外的需求也会接踵而至,人类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我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方面,其中生理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条件下,人类会产生安全需求;如果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爱与归属的需求。而自尊需求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能够胜任、有信心、有成就、自由与独立,第二种是渴望得到外界的重视、关心、欣赏与高度评价,如果这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就会出现无能感、软弱感与自卑感。自我实现需求是建立在以上几类需求的基础上产生而言,即人类渴望完成与自身能力相符的活动。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教育活动有着极大的参考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好学、乐学,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目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一系列的条件,满足他们的集体感、自尊心与荣誉感,让学生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努力。

2马斯洛需求理论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高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既有着敏感的心思,也喜欢追求新潮,为了表现自己,常常特立独行,甚至出现与班级制度唱反调的问题,而教师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表现,不同的表现代表相应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学生不安心上课、焦虑,大多是由于安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基础知识薄弱,不愿意学习,少言寡语,是由于尊重需求未得到满足。只有正确意识到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惑,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进步空间的,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到问题,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而言,如果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就会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并表现出某种行为。教师需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言行举止,识别出他们的潜在需求,切实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2.2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就现阶段来看,很多教师依然在采用“量化式”管理模式在管理班级,只注重整个班级中的量化考核结果,并不注重考核的过程,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这显然是无法达到管理目的的。教师必须要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实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角度而言,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牢固、稳定的地位,也希望可以得到外界的高度评价,高职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自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意见,创设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2.3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

数据显示,在高职院校中,贫困学生的比例着实不低,大约有20%,对于贫困学生,学校与教师应该予以他们一些实质性帮助,减轻他们的压力,让学生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只有满足了基本需求,才能够让他们朝着更高的方向努力,更好的学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鼓励他们定期锻炼,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

2.4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科学的管理团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稳定的管理团队能够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为此,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班委会,采用教师任命与学生投票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学生投票一般仅仅考虑到自身的情感问题,而教师任命即可兼顾行为、思想、品格等方面,这就可以选择出最优的班级管理班子。同时,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住校,日常衣食住行均需要自己进行处理,教师可以常常深入到班级与宿舍中,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住宿氛围,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安全教育工作,内容需要涵盖到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上网安全等方面,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让他们可以踏踏实实的进行学习。

2.5满足学生的爱与归属需求

爱与归属需求属于高级需求,如果学生得不到来自家庭、群体的关心,就会产生空虚、失落、孤独的心态,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措施满足学生的爱与归属需求,这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

2.5.1开展合理的教育

在学生进入到学校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开展入学教育,包括行为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内容。在情况许可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主动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欢迎学生的到来,交流活动不需要有顺序,通过交流大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存在的负面行为要及时地回避,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让学生可以获取到足够的归属感。

2.5.2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属于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与精神思想,每一个班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独特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的行为来促进这种文化的形成。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让学生得到满足,自觉保持行为,并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周围群体中传播开来。

2.6加强引导,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

需求理论范文篇4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呢?“住处使用者需要且企业能够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财务和非财务数据;(2)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3)前瞻性信息;(4)关于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信息;(5)企业的背景信息”(汤云为、陆建桥,1997)而“人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各类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和最为相关的信息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有关现金流动能力的信息。”(李心合,1996)同时,“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对期望收益的评价,财务报表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评价证券风险。”(陈建根,1998)

可见,对投资者信息需求理论界观点不一。其实,以上三种信息类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其关键点仍在于投资风险和期望收益的评估。同时,我们发现,一方面,理论界对会计信息类型的研究往往仅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就会计论会计,而少有投资者本身行为即投资理论中找寻信息的根本,而且往往侧重于定性研究;另一方面,投资决策理论本身仅应用于指导个人投资,“引导决策者采取与模型更一致的生动,并根据最终结果修正所采用的决策模型,以达到更满意的效果。”(何永明、陈文斌,1998)或是联系财务中的公司投资决策,“企业集团把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企业组合,股份公司对不相关公司的收购兼并,个别游资通过基金组合进行投资,这些都是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吴明礼,1998)。但是较少有人剖析投资理论在财务报告理论发展中的地位。本文拟从投资决策理论入手,通过对投资行的定量分析,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选择的投资行为必须是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投资者会规避风险,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理性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最低的风险的可能风险。均值——方差假设,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效用依赖于均值和方差两个变量1,用公式表示为:Ui(a)=fi(Xa,Sa2)

其中,a代表某一投资行为。例如a可能是无风险政府组合投资,也可能是公司股票投资,或者是证券组合投资;Ui(a)代表该投资行为的期望效用,由均值表示的X。为该行为的期望收益,由方差衡量的Sa2为该投资行为的风险。同时Ui(a)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a2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我们假定,

Ui(a)=2Xa-σa2

不同投资者将会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不同的权衡,例如,某更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将选择-2σa2,而不是-σa2。

均值——方差效用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使投资决策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投资者,无论个人效用函数如何,都需要投资期望收益和风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离开了该假设,就需要个别投资者效用函数的特定知识,以推断出不同的信息需求。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用两个方案来阐述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及其在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

方案一:某甲拥有$2,000资金,决定全部用于购买A公司每股市价为$20的股票。首先,他的收益将取决于A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定义:

事件1:高盈利能力

事件2:低赢利能力

总收益=期末市价+期间股利

当A公司处于事件1下,下一期间股票将上升到每股$22;当处于事件2下,股票将下跌到每股$17。同时假设A公司每股派送$1的股利,那么,总收益计算如下:

事件1:$22×100股+$100=$2,300

事件2:$17×100股+$100=$1,800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事件的概率。若以A公司过去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或以现行市价为依据分析得出先验概率,则事件1的概率P(H)为0.30,事件2的概率P(L)为0.70。但为了更客观地评估A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一般需要当期财务报表的公布以获取有关公司业绩的利好消息(Goodnews)和利空消息(Badnews),并重新修正计算后验概率。在当期,财务报告公布的是利好消息。联系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桥梁即条件概率(又称为信息系统)。

表一信息系统

当期财务报告信息

GNBN

事件高(H)P(GN/H)=0.80P(BN/H)=0.20

低(L)P(GN/L)=0.10P(BN/L)=0.90

其中,0.80和0.90称为主对角线,0.10和0.20称为副对角线。

也就是说,基于对报告分析的广泛经验,甲认为,假如A公司确实处于高盈利能力的话,那么有80%的可能性当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好消息(GN),20%的可能性显示利空消息(BN),同理可得表一中的第二行,再应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P(H/GN)=0.77,P(L/GN)=0.23。

知道了收益和事件概率后,不难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期望收益和投资方差(即风险,)见表二。2

表二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300-2000)/2000=0.15

概率:0.77

期望收益率:0.1155

投资方差:(0.15-0.925)2×0.77=0.0025

(2)总收益:$1800

收益率:(1800-2000)/2000=-0.10

概率:0.23

期望收益率:-0.0230

投资方差:(-0.10-0.0925)2×0.23=0.0085

期望收益率:X=0.0925投资方差:σa2=0.0110

因而,甲的效用函数Ui(a)=2Xa-σa2=2×0.0925-0.0110=0.1740

方案二:甲将相同的资金分散购买A公司每股$20的股票60股和B公司每股$10的股票80股,即采用证券组合形式投资,每股期末支付$1股利。期末B公司股票上升到$10.50的概率为0.6750,下跌到$8.50的概率为0.3750,A公司同方案一。(在这里,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假定0.6750已经是计算过的后验概率)。

现在组合中存在四种可能的收益,两种市价同时上升或下降,一种上升而另一种下降。表三给出了四种收益值和可能概率。

表三总收益和各自的概率

总收益

AB股利概率

事件1:A高B高收益1,320+840+140=$2,3000.5942

事件2:A高B低1,320+680+140=$2,1400.1684

事件3:A低B高1,020+840+1410=$2,0000.0959

事件4:A低B低1,020+680+140=$1,8400.1225

1.0000

投资收益的计算无需赘述。现在主要考虑一下事件概率。在任何经济环境中,总存在许多共同影响所有股票收益的市场因素,例如利息率,外汇汇率等等,使得股票之间同时升跌的可能性增大,而一升一跌的可能性减少。因而我们假定事件1的概率为0.5942,大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5198(0.77×0.6750)。同时也存在一些只影响个别公司的因素,例如公司管理水平高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表三中的第二、三行,但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事件二的概率0.1864,将小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2888(0.77×0.3750),以此类推。

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如下表所示:

表四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15

概率:0.5925

期望收益率:0.0893

投资方差:(0.15-0.0925)2×0.5952=0.0020

(2)总收益:$2140

收益率:(2140-2000)/2000=0.07

概率:0.1864

期望收益率:0.0130

投资方差:(0.07-0.0925)2×0.1864=0.0001

(3)总收益:$20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00

概率:0.0959

期望收益率:0.0000

投资方差:(0.00-0.0925)2×0.0925-0.0008

(4)总收益:$1840

收益率:(1940-2000)/2000=-0.08

概率:0.125

期望收益率:-0.0098

投资方差:(-0.08-0.0925)2×0.1225=0.00036

期望收益率:Xa=0.0925投资方差:σa2=0.0065

从上表可知,方案二的期望效用Ui(a)=2Xa-σa2=2×0.0925-0.00965=0.1785

此方案一投资单股时甲的期望效用(0.1740)高,因而甲将选择方案二投资证券组合。

由此可见,在期望收益率相同(0.0925)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更低的投资方案,即投资者能通过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如果无交易费用的话,购买股种越多,风险越小。因为,个别公司因素的实现往往会由于多种证券而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组合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投资决策理论的精髓所在。

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中,我们发现,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他都需要有助于评估证券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即会计信息从质和量上都应该保证能够提供有关风险和收益的信息,这就对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财务会计的启示

(一)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是根据当期财务报告信息来不断修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从而选择满足最大期望效用的买和卖的决策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务报告对决策者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职业会计界所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简称CFAC)第一号(SFAC1,1978)指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及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在这里,FASB强调“理性”一词,这和投资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相一致,即那些选择最大期望效用的决策者,才被称为理性的。同时,此目标中认为,这些投资决策同时适用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即财务报告不仅应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公司内部现存的投资者,而且必须将信息公布于市场,因为潜在的投资者也是依靠当前财务报告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决定是否购买。

如前所述,对投资者而言,有用的信息是指有关风险和期望收益的信息,也就是有助于估计未来投资回报的信息。这种观点体现在SFACI财务报告的第二个目标上,即“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从股利或利息中取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首先,从股利和利息中取得的现金收入是总收益的一部分(见表三)。其次,第二个目标指出,投资者需要评估预期收益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虽然这里所用的术语不同,但同样被认为相关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价值和风险。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如果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即从总体上规范了信息需求的数量,那么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从质上提出了信息要满足使用者决策的标准,即信息必须具备某些可取的特征,使它能成为帮助投资者形成对自己回报预测有价值的产品。这种特征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SFAC2的定义,所谓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而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换句话说,当信息能帮助报告使用者预测事件(例如未来盈利能力)时,它是相关的。就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谈及的投资决策理论而言,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期末股价、期间股利以及概率判断。毫无疑问,这是面向未来的信息,即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越接近未来,其预测的未来结果也越精确,这就引发了要求以公允市价代替历史成本的问题,因为后者在对投资者未来预期有更大的相关性。特别地,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投资者不确定因素的增多,风险变得更加难以度量,甚至某些金融机构已陷入财务危机,但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良好”或“健康”的报告净收益。(黄世忠,1997)这就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

然而,FASB虽然陆续了有关金融机构公允价值披露的准则(包括SFAS105、106、107、114、115、118、119、121等等),但仍然坚持历史成本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现实环境中,历史成本信息并非与决策毫不相关,只是相关度的问题。过去业绩和未来前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表一中的信息系统形象地表达。该表提供了现有财务报告信息(GN或BN)和决定未来投资收益的未来导向事件(高盈利能力或低盈利能力)之间的概率关系。

二是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SFAC2认为,为了可靠,信息必须如实表述且具有可验证性并保持中立。当财务报告信息由于管理当局的误导而变得有偏倚时,必然造成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失误,则信息就不再誉为真实和可验证的,即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而更具可验证性,并减少管理当局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具可靠性。

让我们回到表一中,运用投资理论中的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一,不难看出,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概率越高(0.80,0.90),意味着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和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甲对公司将来股价及分红的可能性作出合理判断,越和甲的决策息息相关。可靠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也很高。准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可靠的财务报告有较高的准确度,即少波动,它使得预测相应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把握加大。对每一种事件而言,主对角线概率越大,波动越小。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含量的有用性均必不可少。在理想状态下,可使主对角线等于1,即财务信息完全相关和可靠。而在实现中,往往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均衡。比如,对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成本为公允价值计量其资本资产,结果导致相关性的提高和可靠性的降低,即主对角线概率增加,而副对角线概率的减少。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形。如何合理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达到相关和可靠的优化,向来是会计界的难点之一。这正是投资决策理论带给财务会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李心合:《论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当代财经》1996年第5期。

④陈建根:《证券市场环境下若干会计问题研究》,《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⑤何永明、陈文斌:《现资组合决策模型与风险偏好》,《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⑥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四川会计》1998年第2期。

需求理论范文篇5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呢?“住处使用者需要且企业能够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财务和非财务数据;(2)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3)前瞻性信息;(4)关于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信息;(5)企业的背景信息”(汤云为、陆建桥,1997)而“人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各类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和最为相关的信息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有关现金流动能力的信息。”(李心合,1996)同时,“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对期望收益的评价,财务报表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评价证券风险。”(陈建根,1998)

可见,对投资者信息需求理论界观点不一。其实,以上三种信息类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其关键点仍在于投资风险和期望收益的评估。同时,我们发现,一方面,理论界对会计信息类型的研究往往仅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就会计论会计,而少有投资者本身行为即投资理论中找寻信息的根本,而且往往侧重于定性研究;另一方面,投资决策理论本身仅应用于指导个人投资,“引导决策者采取与模型更一致的生动,并根据最终结果修正所采用的决策模型,以达到更满意的效果。”(何永明、陈文斌,1998)或是联系财务中的公司投资决策,“企业集团把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企业组合,股份公司对不相关公司的收购兼并,个别游资通过基金组合进行投资,这些都是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吴明礼,1998)。但是较少有人剖析投资理论在财务报告理论发展中的地位。本文拟从投资决策理论入手,通过对投资行的定量分析,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选择的投资行为必须是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投资者会规避风险,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理性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最低的风险的可能风险。均值——方差假设,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效用依赖于均值和方差两个变量1,用公式表示为:

Ui(a)=fi(Xa,Sa2)

其中,a代表某一投资行为。例如a可能是无风险政府组合投资,也可能是公司股票投资,或者是证券组合投资;Ui(a)代表该投资行为的期望效用,由均值表示的X。为该行为的期望收益,由方差衡量的Sa2为该投资行为的风险。同时Ui(a)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a2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我们假定,

Ui(a)=2Xa-σa2

不同投资者将会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不同的权衡,例如,某更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将选择-2σa2,而不是-σa2。

均值——方差效用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使投资决策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投资者,无论个人效用函数如何,都需要投资期望收益和风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离开了该假设,就需要个别投资者效用函数的特定知识,以推断出不同的信息需求。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用两个方案来阐述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及其在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

方案一:某甲拥有$2,000资金,决定全部用于购买A公司每股市价为$20的股票。首先,他的收益将取决于A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定义:

事件1:高盈利能力

事件2:低赢利能力

总收益=期末市价+期间股利

当A公司处于事件1下,下一期间股票将上升到每股$22;当处于事件2下,股票将下跌到每股$17。同时假设A公司每股派送$1的股利,那么,总收益计算如下:

事件1:$22×100股+$100=$2,300

事件2:$17×100股+$100=$1,800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事件的概率。若以A公司过去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或以现行市价为依据分析得出先验概率,则事件1的概率P(H)为0.30,事件2的概率P(L)为0.70。但为了更客观地评估A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一般需要当期财务报表的公布以获取有关公司业绩的利好消息(Goodnews)和利空消息(Badnews),并重新修正计算后验概率。在当期,财务报告公布的是利好消息。联系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桥梁即条件概率(又称为信息系统)。表一信息系统

当期财务报告信息

GNBN

事件高(H)P(GN/H)=0.80P(BN/H)=0.20

低(L)P(GN/L)=0.10P(BN/L)=0.90

其中,0.80和0.90称为主对角线,0.10和0.20称为副对角线。

也就是说,基于对报告分析的广泛经验,甲认为,假如A公司确实处于高盈利能力的话,那么有80%的可能性当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好消息(GN),20%的可能性显示利空消息(BN),同理可得表一中的第二行,再应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P(H/GN)=0.77,P(L/GN)=0.23。

知道了收益和事件概率后,不难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期望收益和投资方差(即风

从上表可知,方案二的期望效用Ui(a)=2Xa-σa2=2×0.0925-0.00965=0.1785

此方案一投资单股时甲的期望效用(0.1740)高,因而甲将选择方案二投资证券组合。由此可见,在期望收益率相同(0.0925)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更低的投资方案,即投资者能通过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如果无交易费用的话,购买股种越多,风险越小。因为,个别公司因素的实现往往会由于多种证券而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组合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投资决策理论的精髓所在。

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中,我们发现,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他都需要有助于评估证券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即会计信息从质和量上都应该保证能够提供有关风险和收益的信息,这就对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财务会计的启示

(一)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是根据当期财务报告信息来不断修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从而选择满足最大期望效用的买和卖的决策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务报告对决策者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职业会计界所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简称CFAC)第一号(SFAC1,1978)指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及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在这里,FASB强调“理性”一词,这和投资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相一致,即那些选择最大期望效用的决策者,才被称为理性的。同时,此目标中认为,这些投资决策同时适用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即财务报告不仅应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公司内部现存的投资者,而且必须将信息公布于市场,因为潜在的投资者也是依靠当前财务报告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决定是否购买。

如前所述,对投资者而言,有用的信息是指有关风险和期望收益的信息,也就是有助于估计未来投资回报的信息。这种观点体现在SFACI财务报告的第二个目标上,即“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从股利或利息中取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首先,从股利和利息中取得的现金收入是总收益的一部分(见表三)。其次,第二个目标指出,投资者需要评估预期收益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虽然这里所用的术语不同,但同样被认为相关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价值和风险。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如果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即从总体上规范了信息需求的数量,那么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从质上提出了信息要满足使用者决策的标准,即信息必须具备某些可取的特征,使它能成为帮助投资者形成对自己回报预测有价值的产品。这种特征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SFAC2的定义,所谓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而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换句话说,当信息能帮助报告使用者预测事件(例如未来盈利能力)时,它是相关的。就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谈及的投资决策理论而言,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期末股价、期间股利以及概率判断。毫无疑问,这是面向未来的信息,即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越接近未来,其预测的未来结果也越精确,这就引发了要求以公允市价代替历史成本的问题,因为后者在对投资者未来预期有更大的相关性。特别地,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投资者不确定因素的增多,风险变得更加难以度量,甚至某些金融机构已陷入财务危机,但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良好”或“健康”的报告净收益。(黄世忠,1997)这就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然而,FASB虽然陆续了有关金融机构公允价值披露的准则(包括SFAS105、106、107、114、115、118、119、121等等),但仍然坚持历史成本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现实环境中,历史成本信息并非与决策毫不相关,只是相关度的问题。过去业绩和未来前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表一中的信息系统形象地表达。该表提供了现有财务报告信息(GN或BN)和决定未来投资收益的未来导向事件(高盈利能力或低盈利能力)之间的概率关系。

二是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SFAC2认为,为了可靠,信息必须如实表述且具有可验证性并保持中立。当财务报告信息由于管理当局的误导而变得有偏倚时,必然造成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失误,则信息就不再誉为真实和可验证的,即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而更具可验证性,并减少管理当局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具可靠性。

让我们回到表一中,运用投资理论中的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一,不难看出,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概率越高(0.80,0.90),意味着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和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甲对公司将来股价及分红的可能性作出合理判断,越和甲的决策息息相关。可靠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也很高。准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可靠的财务报告有较高的准确度,即少波动,它使得预测相应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把握加大。对每一种事件而言,主对角线概率越大,波动越小。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含量的有用性均必不可少。在理想状态下,可使主对角线等于1,即财务信息完全相关和可靠。而在实现中,往往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均衡。比如,对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成本为公允价值计量其资本资产,结果导致相关性的提高和可靠性的降低,即主对角线概率增加,而副对角线概率的减少。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形。如何合理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达到相关和可靠的优化,向来是会计界的难点之一。这正是投资决策理论带给财务会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李心合:《论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当代财经》1996年第5期。

④陈建根:《证券市场环境下若干会计问题研究》,《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⑤何永明、陈文斌:《现资组合决策模型与风险偏好》,《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⑥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四川会计》1998年第2期。

⑦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⑧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PrenticeHallIn.1997.

注释:

需求理论范文篇6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呢?“住处使用者需要且企业能够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财务和非财务数据;(2)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3)前瞻性信息;(4)关于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信息;(5)企业的背景信息”(汤云为、陆建桥,1997)而“人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各类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和最为相关的信息是一个企业创造未来有关现金流动能力的信息。”(李心合,1996)同时,“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对期望收益的评价,财务报表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投资者评价证券风险。”(陈建根,1998)

可见,对投资者信息需求理论界观点不一。其实,以上三种信息类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其关键点仍在于投资风险和期望收益的评估。同时,我们发现,一方面,理论界对会计信息类型的研究往往仅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就会计论会计,而少有投资者本身行为即投资理论中找寻信息的根本,而且往往侧重于定性研究;另一方面,投资决策理论本身仅应用于指导个人投资,“引导决策者采取与模型更一致的生动,并根据最终结果修正所采用的决策模型,以达到更满意的效果。”(何永明、陈文斌,1998)或是联系财务中的公司投资决策,“企业集团把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企业组合,股份公司对不相关公司的收购兼并,个别游资通过基金组合进行投资,这些都是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吴明礼,1998)。但是较少有人剖析投资理论在财务报告理论发展中的地位。本文拟从投资决策理论入手,通过对投资行的定量分析,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选择的投资行为必须是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投资者会规避风险,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理性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最低的风险的可能风险。均值——方差假设,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效用依赖于均值和方差两个变量1,用公式表示为:

Ui(a)=fi(Xa,Sa2)

其中,a代表某一投资行为。例如a可能是无风险政府组合投资,也可能是公司股票投资,或者是证券组合投资;Ui(a)代表该投资行为的期望效用,由均值表示的X。为该行为的期望收益,由方差衡量的Sa2为该投资行为的风险。同时Ui(a)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a2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我们假定,

Ui(a)=2Xa-σa2

不同投资者将会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不同的权衡,例如,某更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将选择-2σa2,而不是-σa2。

均值——方差效用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使投资决策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投资者,无论个人效用函数如何,都需要投资期望收益和风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离开了该假设,就需要个别投资者效用函数的特定知识,以推断出不同的信息需求。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用两个方案来阐述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及其在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

方案一:某甲拥有$2,000资金,决定全部用于购买A公司每股市价为$20的股票。首先,他的收益将取决于A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定义:

事件1:高盈利能力

事件2:低赢利能力

总收益=期末市价+期间股利

当A公司处于事件1下,下一期间股票将上升到每股$22;当处于事件2下,股票将下跌到每股$17。同时假设A公司每股派送$1的股利,那么,总收益计算如下:

事件1:$22×100股+$100=$2,300

事件2:$17×100股+$100=$1,800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事件的概率。若以A公司过去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或以现行市价为依据分析得出先验概率,则事件1的概率P(H)为0.30,事件2的概率P(L)为0.70。但为了更客观地评估A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一般需要当期财务报表的公布以获取有关公司业绩的利好消息(Goodnews)和利空消息(Badnews),并重新修正计算后验概率。在当期,财务报告公布的是利好消息。联系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桥梁即条件概率(又称为信息系统)。

表一信息系统

当期财务报告信息

GNBN

事件高(H)P(GN/H)=0.80P(BN/H)=0.20

低(L)P(GN/L)=0.10P(BN/L)=0.90

其中,0.80和0.90称为主对角线,0.10和0.20称为副对角线。

也就是说,基于对报告分析的广泛经验,甲认为,假如A公司确实处于高盈利能力的话,那么有80%的可能性当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好消息(GN),20%的可能性显示利空消息(BN),同理可得表一中的第二行,再应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P(H/GN)=0.77,P(L/GN)=0.23。

知道了收益和事件概率后,不难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期望收益和投资方差(即风

险,)见表二。2

表二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300-2000)/2000=0.15

概率:0.77

期望收益率:0.1155

投资方差:(0.15-0.925)2×0.77=0.0025

(2)总收益:$1800

收益率:(1800-2000)/2000=-0.10

概率:0.23

期望收益率:-0.0230

投资方差:(-0.10-0.0925)2×0.23=0.0085

期望收益率:X=0.0925投资方差:σa2=0.0110

因而,甲的效用函数Ui(a)=2Xa-σa2=2×0.0925-0.0110=0.1740

方案二:甲将相同的资金分散购买A公司每股$20的股票60股和B公司每股$10的股票80股,即采用证券组合形式投资,每股期末支付$1股利。期末B公司股票上升到$10.50的概率为0.6750,下跌到$8.50的概率为0.3750,A公司同方案一。(在这里,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假定0.6750已经是计算过的后验概率)。

现在组合中存在四种可能的收益,两种市价同时上升或下降,一种上升而另一种下降。表三给出了四种收益值和可能概率。

表三总收益和各自的概率

总收益

AB股利概率

事件1:A高B高收益1,320+840+140=$2,3000.5942

事件2:A高B低1,320+680+140=$2,1400.1684

事件3:A低B高1,020+840+1410=$2,0000.0959

事件4:A低B低1,020+680+140=$1,8400.1225

1.0000

投资收益的计算无需赘述。现在主要考虑一下事件概率。在任何经济环境中,总存在许多共同影响所有股票收益的市场因素,例如利息率,外汇汇率等等,使得股票之间同时升跌的可能性增大,而一升一跌的可能性减少。因而我们假定事件1的概率为0.5942,大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5198(0.77×0.6750)。同时也存在一些只影响个别公司的因素,例如公司管理水平高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表三中的第二、三行,但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事件二的概率0.1864,将小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2888(0.77×0.3750),以此类推。

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如下表所示:

表四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15

概率:0.5925

期望收益率:0.0893

投资方差:(0.15-0.0925)2×0.5952=0.0020

(2)总收益:$2140

收益率:(2140-2000)/2000=0.07

概率:0.1864

期望收益率:0.0130

投资方差:(0.07-0.0925)2×0.1864=0.0001

(3)总收益:$20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00

概率:0.0959

期望收益率:0.0000

投资方差:(0.00-0.0925)2×0.0925-0.0008

(4)总收益:$1840

收益率:(1940-2000)/2000=-0.08

概率:0.125

期望收益率:-0.0098

投资方差:(-0.08-0.0925)2×0.1225=0.00036

期望收益率:Xa=0.0925投资方差:σa2=0.0065

从上表可知,方案二的期望效用Ui(a)=2Xa-σa2=2×0.0925-0.00965=0.1785

此方案一投资单股时甲的期望效用(0.1740)高,因而甲将选择方案二投资证券组合。

由此可见,在期望收益率相同(0.0925)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更低的投资方案,即投资者能通过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如果无交易费用的话,购买股种越多,风险越小。因为,个别公司因素的实现往往会由于多种证券而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组合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投资决策理论的精髓所在。

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中,我们发现,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他都需要有助于评估证券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即会计信息从质和量上都应该保证能够提供有关风险和收益的信息,这就对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财务会计的启示

(一)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是根据当期财务报告信息来不断修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从而选择满足最大期望效用的买和卖的决策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务报告对决策者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职业会计界所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简称CFAC)第一号(SFAC1,1978)指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及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在这里,FASB强调“理性”一词,这和投资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相一致,即那些选择最大期望效用的决策者,才被称为理性的。同时,此目标中认为,这些投资决策同时适用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即财务报告不仅应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公司内部现存的投资者,而且必须将信息公布于市场,因为潜在的投资者也是依靠当前财务报告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决定是否购买。

如前所述,对投资者而言,有用的信息是指有关风险和期望收益的信息,也就是有助于估计未来投资回报的信息。这种观点体现在SFACI财务报告的第二个目标上,即“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从股利或利息中取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首先,从股利和利息中取得的现金收入是总收益的一部分(见表三)。其次,第二个目标指出,投资者需要评估预期收益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虽然这里所用的术语不同,但同样被认为相关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价值和风险。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如果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即从总体上规范了信息需求的数量,那么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从质上提出了信息要满足使用者决策的标准,即信息必须具备某些可取的特征,使它能成为帮助投资者形成对自己回报预测有价值的产品。这种特征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SFAC2的定义,所谓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而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换句话说,当信息能帮助报告使用者预测事件(例如未来盈利能力)时,它是相关的。就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谈及的投资决策理论而言,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期末股价、期间股利以及概率判断。毫无疑问,这是面向未来的信息,即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越接近未来,其预测的未来结果也越精确,这就引发了要求以公允市价代替历史成本的问题,因为后者在对投资者未来预期有更大的相关性。特别地,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投资者不确定因素的增多,风险变得更加难以度量,甚至某些金融机构已陷入财务危机,但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良好”或“健康”的报告净收益。(黄世忠,1997)这就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

然而,FASB虽然陆续了有关金融机构公允价值披露的准则(包括SFAS105、106、107、114、115、118、119、121等等),但仍然坚持历史成本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现实环境中,历史成本信息并非与决策毫不相关,只是相关度的问题。过去业绩和未来前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表一中的信息系统形象地表达。该表提供了现有财务报告信息(GN或BN)和决定未来投资收益的未来导向事件(高盈利能力或低盈利能力)之间的概率关系。

二是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SFAC2认为,为了可靠,信息必须如实表述且具有可验证性并保持中立。当财务报告信息由于管理当局的误导而变得有偏倚时,必然造成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失误,则信息就不再誉为真实和可验证的,即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而更具可验证性,并减少管理当局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具可靠性。

让我们回到表一中,运用投资理论中的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一,不难看出,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概率越高(0.80,0.90),意味着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和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甲对公司将来股价及分红的可能性作出合理判断,越和甲的决策息息相关。可靠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也很高。准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可靠的财务报告有较高的准确度,即少波动,它使得预测相应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把握加大。对每一种事件而言,主对角线概率越大,波动越小。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含量的有用性均必不可少。在理想状态下,可使主对角线等于1,即财务信息完全相关和可靠。而在实现中,往往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均衡。比如,对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成本为公允价值计量其资本资产,结果导致相关性的提高和可靠性的降低,即主对角线概率增加,而副对角线概率的减少。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形。如何合理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达到相关和可靠的优化,向来是会计界的难点之一。这正是投资决策理论带给财务会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李心合:《论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当代财经》1996年第5期。

④陈建根:《证券市场环境下若干会计问题研究》,《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⑤何永明、陈文斌:《现资组合决策模型与风险偏好》,《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⑥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四川会计》1998年第2期。

⑦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⑧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PrenticeHallIn.1997.

注释:

需求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行政管理;激励;绩效

Abstract:Incentiveisthecoreofhumanresourcesmanagement,itcanfullymobilizeitsmembersfortheworkoftheenthusiasmandcreativitytoattractandretainqualifiedpersonnelandtoimproveindividual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areofdecisivesignificance.China''''suseofgovernmentadministrationinthelevelofMaslow''''stheoryneeds.Withtheadministrationofspecificcharacteristics,improvethecivilserviceperformanceappraisalandeffectiveincentivesystem,theworkofthecivilservantsistoraisetheenthusiasm,creativity,andimprovetheadministrativeefficiencyofscientificchoices.

Keywords:TheoreticalLevelofDemand;AdministrationManagement;Incentive;Performance

一、中国行政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约束不对称、重监督而轻激励

加强监督,对公职人员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必要的约束。但监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并通常具有滞后性和对公务员激励的被动性,激励成效有限。因此,除了加强监督以外,还应该强化内在激励机制,从积极方面引导广大公职人员敬业务实,拒腐防贪,从源头上减少公务员的失职行为,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2.考核激励的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考核激励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升降、级别和工资的调整等挂起钩来,促使公务员积极工作,尽职尽责。而公务员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易产生考核误差,影响对公务员德才表现的准确评定,影响考核对激励功能的发挥。我国目前对公务员只进行定性考核,如某乡镇机关2007年年终考核,有48名公务员参加考核,除了4名公务员为优秀外,其余44名公务员均为合格,“不合格”一档形同虚设。这种考核无疑有失全面和客观公正,甚至没有体现出考核的意义。

3.干部选拔机制中缺少激励

中国的干部选拔机制中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体现不够,科学的具体的操作规范也不够健全,干部选拔过程中缺少激励,缺乏活力,必然导致利益分配激励功能减弱。由于工资基本固定,收入与努力无关,与组织目标完成情况无关,其结果是玩忽职守、无所作为、消极怠工等“搭便车”现象反复出现。这从根本上说,不是某个人的过失和责任,而是在组织制度中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二、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w)于1943年出版的《动机激发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着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据此,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1]。

行为学家们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需要的层次、激励的因素以管理的策略对应成表,为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南[1]:(1)生理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工资和奖金、福利、工作环境,管理策略可表现为完善的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制度、工作时间(休息),创造健康工作环境,住宅和福利设施。(2)安全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职位保障,意外事故防止,管理策略为安全生产生活条件、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合理的用工制度、离退休养老金制度、健康和意外保险制度、失业金制度等。(3)隶属与爱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良好人际关系、组织的认同,其管理策略为和谐工作小组和良好人际关系、协商和对话制度、互助金制度、工会及其他团体活动、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4)尊重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为名誉、地位、权力与责任、被人尊重与自尊、与他人工资奖金之比较,管理策略为人事考核制度、工作职称晋升制度、选拔择优的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与提合理化建设制度。(5)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的激励因素有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组织环境、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管理策略为决策参与制度、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发动职工研究发展规划、交给职工挑战性工作和破格晋升制度。

2.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薪酬制度和灵活的福利机制

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薪酬因素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物质激励的范围,成为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曾指出:“金钱对那些抚养一个家庭的人来说要比那些已经功成名就、在金钱的需要方面已不再是那么迫切的人,就重要得多。”[2]

在中国公共部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公职人员的薪酬一直实行等级工资制,一般工资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实行高薪金的公务员制度,一位高级行政官员的年俸可以与首相相比。鉴于中国的国情,目前不可能实行高薪金公务员制,但近年来公务员待遇的提高体现了决策者们对薪酬因素的重视。目前,中国公务员薪酬提高的趋势使得公共部门在与企业及其他行业争夺人才的竞争中增加了优势。但是,要使金钱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激励因素,必须保证“在各种职位上的人们,即使级别相当,但给予他们的薪酬也必须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工作业绩”。也就是说,薪酬应当与绩效挂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目前,在西方一些国家,以往刻板的工资报酬制度正逐渐被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所取代。以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是基于这样的论点,即“公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应该符合经济市场的工资水平,并且不论公务人员之间可能存在何种差异,他们工资报酬的多少应该取决于其工作成绩的好坏,工作成绩越好,所得到的报酬就应该越多。这一论点意味着传统的、强调统一的公务员制度应该被取代。尽管公务员无疑也会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但在以前,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并将为公众服务作为他们努力的目标。然而,金钱奖赏正逐渐取代这些无形的、但却是真实的价值观和激励因素而成为招聘人员和提高其积极性的主要手段。”[3]

3.权力激励——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国家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尽可能合理地配置,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公共部门这个庞大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公共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权力始终都在对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的公职人员起着不容忽视的激励作用。

公职人员处于何种行政职位,就拥有相应的行政权限,职位越高,所享有的权力就越大。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满足对物和人的支配欲望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级——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自己越来越成为受人瞩目和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建立并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权力激励体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权力对于各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集中体现在,为了能够支配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必须在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勤奋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得以受到提拔,从而能够行使更高职位上更大范围的权限。

在建立权力激励体制过程中,必须在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避免出现“为了掌权而掌权”的不良倾向。要明确公共权力是人们赋予的,是用来更好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合理的运用权力激励,不仅能够激发公职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权力腐化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丰富激励手段,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1.拓宽激励渠道,注重加薪、休假等激励方式

有时将公务员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奖励,反而使公务员无法很好发挥才能。在晋升中,并不一定是业绩最好的人得到晋升就是公平。业绩优秀者应该得到奖励与表彰,但是否晋升到高一级的职位则更主要地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与个性特点。这一点应在晋升标准与要求中明确说明,并在晋升人选决定之后加以解释。对未能晋升的优秀公务员应有足够的表彰与补偿,以体现他们应有的地位与价值。激励渠道多样化有利于公务员合理地自我定位,从而可以不必将职务晋升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2.在工作设计方面,尽量丰富工作内容

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内容,采取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等工作设计方法,尽量丰富工作内容。对公务员工作内容的改善及对其工作行为的认同和奖励,可以使公务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满足感、成就感,从而促使工作不断创新。如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由于每个公务员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同,对岗位的要求也不尽一致,因而须建立岗位流动机制,使公务员能感到工作的乐趣。

需求理论范文篇8

内容摘要: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在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直都处于主流经济学的重要位置,该理论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消费、扩大出口等方式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理论在实践上有其局限性,只有把凯恩斯需求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使积极财政政策达到理想的效果。

凯恩斯需求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20世纪最具有破坏性的经济事件。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美国工业产值下降30%,股票价值缩水88%,近50%的银行倒闭,失业率高达25%,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根据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具有内在的调节机制,“供给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经济长期背离均衡是不可能的。正如凯恩斯所说:“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越来越糟糕。”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大萧条的原因,计划的、非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欧美大学校园风靡一时,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以拯救资本主义守护神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革命性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在他的书中宣称,资本主义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它没有向充分就业发展的自然趋势。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就业倾向于均衡只是少数的偶然现象,而小于充分就业的非均衡经常存在,解决萧条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国家干预,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就业问题。他认为不是“供给创造出自己的需求”,而是“需求创造出了自己的供给”,凯恩斯认为引起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主张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支出来摆脱经济衰退。凯恩斯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控制任性的资本主义的方向盘,使资本主义这辆高速运行的车不要偏离繁荣的轨道。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有重大的意义,他的理论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背叛与偏离,是对亚当•斯密“天赋自由”的市场理论具有威胁力的攻击。凯恩斯不同于马克思,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是由其固有的矛盾所决定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的,而凯恩斯想努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的拯救者。凯恩斯反对经济国有化,反对实行价格-工资管制,他主张在微观层面实行自由竞争,在宏观层面进行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局限性

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是建立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定律基础之上。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者的消费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跟收入成比例增加,而是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量,凯恩斯认为这是由人天生就有爱好储蓄的偏好心理所决定的。根据这一规律,收入越多,社会越富裕,收入与消费的差值就越大,储蓄得越多,由此可以推论:随着社会产出增加,在消费边际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消费与生产脱节,从而形成生产萎缩和失业现象;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由社会习惯等因素决定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为了弥补消费不足,增加投资就是重要的手段了,但凯恩斯认为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也将引起私人投资不足。

凯恩斯的需求理论很快成为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他的理论在二战后一直到70年代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陷入“滞胀”,凯恩斯的需求理论走下“神坛”,逐渐被自由主义的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所取代。凯恩斯的理论有其进步的一面,但也有巨大的缺陷,其具体表现在:

首先,凯恩斯没有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根本矛盾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大萧条和失业,而是从维护资本主义体制的角度出发,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缺陷,因此他的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表现出“失灵”的状况。

其次,凯恩斯没有看到储蓄的作用。凯恩斯认为储蓄的增加会减少消费,但是凯恩斯没有注意到当前的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今天储蓄增加也就是未来消费的增加,当前消费的增加,而未来的消费就会减少。凯恩斯的模型中的消费只指当前的消费,而没有未来消费的含义。如果按照凯恩斯的意思,当前增加消费会引起经济的繁荣和就业的增加,而当前储蓄的减少引起未来消费的减少,那么当前经济的繁荣岂不是以未来的萧条为代价的吗?凯恩斯鼓吹“节约的悖论”,没看到节约的积极意义,当前储蓄的增加除了增加未来的消费外,还引起当前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增加未来可消费的品种和数量。节约的美德这正是古典模型的基本前提之一,凯恩斯没有看到储蓄的积极意义,在他的模型中,储蓄除了是引致萧条的原因外,没有其他任何效果。

最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失灵。凯恩斯强调政府扩大公共支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局面共存的“滞涨”现象。政府的支出挤出了私人投资,而相对市场敏感的私人企业来说,政府的投资是缺乏效率的。政府的支出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双赤字”的重要原因。凯恩斯片面强调需求方面的因素,而忽视供给方面因素,最终失去作为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理论基础的地位。

凯恩斯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效果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末期,也曾经用凯恩斯的理论作为中国财政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但效果不太显著。1997年中国市场需求不足,央行连续几次降息后,并没有刺激投资的增长。于是很多经济学家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找解决办法,正如书中说:在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因为你只能“用绳子拉动,却不能用绳子推动”。于是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共财政政策,采取所谓的积极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虽然政府的支出为稳定经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带动民间投资,中国从经济紧缩走向经济局部过热,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在西方可行的凯恩斯需求理论,为什么在我国效果不明显呢?这固然与凯恩斯理论本身的缺陷有关,但更主要在于凯恩斯理论在制定政策上的大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别。凯恩斯理论在中国的失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与欧美不一样,欧美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健全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自由市场体系,而凯恩斯理论也是在西方成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但中国的市场体系很不完善,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不健全。

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政府大规模的基建设施的建设,会迅速带动相应的私人资本跟进。虽然在硬环境方面由政府主导,但政府在完成引导过程后迅速退出,后续工作由私人企业完成。政府在繁荣经济的过程中仅仅起了领头羊的作用。但在我国政府支出增加的同时,虽然由于基础施舍等投资环境得以改善,但并没有带动民间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稀缺的货币资本利率,“挤出”了私人投资,而资本市场不发达,银行融资难度重重,地下钱庄成本高昂使得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二是,国内民营企业税负较重,不能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待遇。政府给予民营企业非国民待遇导致民营企业的预期利润不乐观,企业不愿意投资。

在发达国家,80%-90%的就业者在私营企业中就业,私人企业是吸引就业的主要载体,而我国这一比例大约在40%左右。因此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除了本身的低效率外,在一定程度上还抑制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引发了就业难题,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不利于改变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政府支出的增加,主要是流向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如大修高速公路,大搞面子工程等。中国的财政政策是典型的建设财政,而西方政府在运用凯恩斯理论时,除了加大公共建设投资外,财政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还用于转移支付,提高民众的消费水平。我国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小,难以启动消费。即使小部分的转移支付,老百姓也不会拿出来消费,而是储蓄起来以备急需。

第三,西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虽然没有私人投资有效率,但他们体制完善,监管得力,政治体制也比较完善,在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前,论证充分,注意公共投资的效益,从而使公共投资相对有效率和前瞻性。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低下,存在大规模的重复建设等现象,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以眼前利益为重,政府支出的扩大带来的却是低水平、低效率的投资,从而使财政政策的效果不佳。

最后,西方政府在应用凯恩斯理论时,总是各种政策措施配套使用,而中国要么是单独的财政政策,要么是单独的货币政策,或者二者的配合不协调。中国在大规模的增发国债的同时,货币供给也增加了很多。比如,到2002年低,我国在国债6000亿的情况下,货币供给也大幅度增加,这使得中国经济摆脱了1998年来的通货紧缩后,又迎来了通货膨胀。这都是政府在使用政策方面,没有协调使用各种政策的结果。这说明政府在宏观调控时,手段还不够成熟。

结论

诞生于资本主义危难之际的凯恩斯理论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二战后也为西方经济的长达近30年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放任的制度过度到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产生于成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凯恩斯理论,在应用于中国经济时,一定要注意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一定要将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只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07

2.马克.斯考森,马文春译.现代经济学的历程[M].长春出版社,2006

需求理论范文篇9

(一)需求层次理论对教育管理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很多调整,当前需要对教育体制中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消除,从传统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改变教育管理观念,用创新思维去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环境高校的教育管理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激化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能力转变,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校需要在需求层次理论的引导下,积极研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不断优化教育方式,从教育管理的规律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育管理的价值。从需求层次理论角度看,需求要按照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方式,按照低级逐步向高级过渡。因此,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设置不同的教育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从而能够促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为高校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生最高级别的需求,因此人的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高校教育管理中需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培养自我实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需求层次理论下高校教育管理对策

需求层次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不动摇,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从而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平台。学生需求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了达到高等教育管理的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教育管理规律,引导教育管理方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需求层次理论的引导下,需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不断实现自身需求。在需求层次理论的引导下,学生需要创造性的学习,不断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客观地掌握各种学习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为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需求层次理论下高校自我实现教学管理应用研究

(一)需求层次理论与教育自我实现管理的关系

虽然需求层次理论本身并不是专门为教育而提出来的,但是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教育不同理念方面进行需求层次方案分析,可以保证教育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让教育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价值。实践教育与需求层次理论教育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教育理念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需求层次教育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从学习规律出发,保证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保证教育模式能够符合教育管理的具体要求,实现教育管理的全方位突破,保证教育能够在教育管理应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主体性的要求,同时需要尊重教育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提升学生自我实现的能力,为学生多方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在哪个方面完成自我实现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相应的权利,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教育管理是个系统化工程,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学习的任务进行探究,通过学习任务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水平。

(二)需求层次理论在学生自我实现中的应用

需求理论范文篇10

一、投资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压力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小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后者是为买而卖,意在使用价值;前者则是为卖而买,意在价值本身;后者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是有限的,前者对价值的追求则是无限的,而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正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动力。这种追逐是通过将货币转化为资本即投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资本家,起初进行的投资就好比放出一只金鸟,但目的是在回归时,除了金鸟,还有金蛋。这种剩余价值源自工人的生产活动,实现于流通之中。

当资本的内在贪欲一旦发动,投资活动就会像投入石子的湖面的水纹,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这是因为获得剩余价值的内在动机的实现,经常受到与之同样动机的竞争。要克服这种实现的障碍,必须不断地使剩余价值资本化——即投资。

从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种投资活动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的外延扩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内涵的深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二重奏。

黑格尔指出,恶推动世界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了恩格斯的肯定。所以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了资本主义残酷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高度赞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的巨大进步。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作为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表现为单个资本家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外部运动,并由此引起了竞争,在竞争的强制规律作用下,迫使每个资本家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竭力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不断地进行有利可图的投资活动。马克思在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怎样表现为资本的外部运动,怎样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怎样成为单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2页。)时,从三个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

第一,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阐述了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而导致的投资竞争。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劳动时间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众所周知,必要劳动时间是创造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属的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要降低其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以及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有关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

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结果,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就各个资本家个人而言,他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机则是攫取超额剩余价值。这就是说,资本的一般的必然趋势表现为各个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特殊追求。

马克思认为,要获取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变革技术条件,变革企业的组织形式,实际上是通过把新资本投向改良的机器或生产资料上实现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至十三章的描述中,阐述了相对剩余价值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由投资活动推动的,或者外延扩大,以取得规模经济(协作力)的好处,或者外延扩大中包括着内涵的深化,以获取由于机器设备改良带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这一进程,是由单个资本家率先打破均衡,而由众多资本家的竞争走向新的均衡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但是另一方面,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通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们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这样就实现了新的均衡,这时,超额剩余价值消失,大家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然而,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战火并不就此熄灭,而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新展开这一竞争过程。

第二,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的角度,阐述了固定资产更新引起的投资竞争。

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指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荣、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九章中经过大量材料的研究认为,固定资产每隔十年左右更新一次是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物质基础。他说:“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从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7页。)众所周知,在危机期间,商品积压、物价下跌、生产下降。为了在危机中站稳脚跟,资本家就要竭力采取效率更高的机器装备和新的工艺方法,这就会引起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投资。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导致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大,从而出现生产资料部门本身的引致投资;由于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人员增加,扩大了消费品市场。这样,就会使生产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资本赢利增加,生产上升。生产扩大的结果,必然要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于是在经济高潮之后,新的危机不可避免地到来。新的危机又会引起新的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投资。

第三,从说明一般利润率和成本价格形成的角度,阐述投资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竞争。

众所周知,当剩余价值被看成全部资本带来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由于各种原因,按理各个资本的利润率是不相同的,有高有低。然而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实行的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也就是说都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率。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资本在各个生产部门的流动与竞争造成的。马克思指出:“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不同投资竞争的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2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个环节得来的:一是成本价格的等同性,二是部门间的竞争。

所谓成本价格,就是生产某种商品所花费的资本。对资本家来说,不管这种资本投向的部门有机构成如何,如果投入的资本是等同的,那么他就要求获取等量的利润,因为他花费的资本即成本是等同的。然而,这种要求的实现是通过竞争达成的。

竞争依范围来划分有两种: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部门之间的竞争则形成平均利润率。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争夺较高的利润率而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主要是通过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来实现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当资本不能在某一部门获得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会流出这一部门,反之则流进这一部门。资本不断地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结果,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减少,产品减少,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利润率升高。而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的流入,导致生产增加,产品供给增多,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暂时的均衡。除了原有资本的移动外,新的投资也参与这一角逐,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为资本总是要求有利的投资场所。

二、投资来源与实现条件的分析

要投资,就必须要有投资来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明确指出,剩余价值从资本来,资本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从而指出了资本不过是存量形态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不断扩大的再生产,是剩余价值不断地资本化过程。在扩大的再生产中,资本来自于剩余价值,不仅如此,马克思的分析还表明,甚至在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全部预付资本,不管它的来源如何,都转化为积累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但在生产的巨流中,全部的预付资本,与直接积累的资本即重新转化为资本(不论它是在积累者手中,还是在别人手中执行职能)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比较起来,总是一个近于消失的量(数学意义上的无限小的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8页。)

投资来源从资本的运动来看,似乎只有剩余价值,但还不是全部,还要扣除资本家的消费。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就是据此构建的,我们在下文还要谈到。

事实上,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资本化是投资的惟一源泉,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在那里,马克思是抽象地考察积累,也就是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不断赋予积累新的内容,指出投资资金的新来源。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他认为剩余价值到追加资本的转化只是“特定意义上的资本积累”,可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除了由于剩余价值的逐渐货币化外,新的货币资本还可由其他方法产生”。这其他的方面,主要是指下述两个方面:

第一,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从生产周转的角度看,可将预付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流动资本(包括原材料以及工资等)随着企业不间断的再生产,需要将其不间断地用于购买以便投入生产。固定资本的周转,即折旧则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比较长,资本的周转期长于产品的周转期,这就决定了它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在时序上的不一致性。在固定资本实物更新之前,先期参加周转的价值,便以货币资本的形式沉淀下来。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资本可作为追加的投资,成为企业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马克思指出:“虽然固定资本,如上所述,继续以实物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但它的价值的一部分,根据市场损耗,已经和产品一起进入流通,转化为货币,成为货币准备金的要素,以便在资本需要的实物形式进行再生产时来补偿资本。固定资本价值中这个转化为货币的部分,可以用来扩大企业,或改良机器,以提高机器效率。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引起的,而是从固定资本的本体分出来,以货币形式和它分离的价值再转化为追加的,或效率更大的同一种固定资本而引起的。”(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第二,货币收入转化为借贷资本。

马克思在比较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时指出:“产业资本家进行的现实积累,通常要由再生产中的资本本身的各种要素的增加来实现。”(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

货币资本的积累虽然不表示现实生产要素的增加,但它是增加生产要素的现实条件,是资本运动的必经阶段。“货币资本的积累,……为现实的积累,为开辟新的投资场所的货币,提供了货币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73页。)

借贷资本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居民收入转化而来的。马克思早就观察到这一情况,对收入转化为借贷资本积累作了概括。马克思指出:“一切逐渐消费的收入,例如地租、高级工资、非生产阶级的收入等等,也是这样。它们都在一定时间内采取货币收入的形式,因此可以变为存款,并由此变为借贷资本。”(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用于消费的收入部分(这里撇开工人不说,因为他的收入=可变资本)的扩大,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积累。”(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工资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工资收入用于积累的现实可能性已经愈益明显。西方国家如此,我国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资本积累的中坚力量。

尽管马克思看到了在C、V、M中都存在着积累——投资来源的主要因素,但他在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时,仍然将投资的来源确定为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他认为投资的实现条件必须是货币资本和剩余产品的双重存在。“剩余价值所以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产品(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而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事实上也是有与之相对应的物质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已经在分析简单再生产时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折旧基金不及时转化为投资,就会在简单再生产中出现产品实现危机。(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页。)

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工资仅够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以V中没有可用于积累的物质原子。而其他形成借贷资本来源的收入,在马克思看来,其相对应的实物形式则是消费资料。马克思说:“在货币资本的积累中,加入了一个本质上和产业资本的现实积累不同的要素,因为年产品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是资本。它本身无论在这个形式上或在那个形式上都不表示积累。但它暂时执行借贷资本的职能,即货币资本的职能。”(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

马克思通过再生产活动的分析来论述投资实现条件时,做了一个假设,即不变资本的流转包括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最长为一年,这样就把固定资产中游离出来的投资来源假定掉了。这样做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依据马克思的思路,可变资本V能够维系劳动力再生产,故在投资实现条件的再生产图式中,现实的投资来源由此成了单一的剩余价值(扣除了资本家集团消费)。

但是依据发展了的情况,将这一实现条件分析进行一定的深化则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因为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我们要做的就是只做些添加。不过本文的目的并不在此。

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再生产时,实际上提出了要使生产能够顺利运行,生产资料的部门必须完成不变资本的补偿,生活资料部门则必须满足工人与资本家的消费需要。

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即从投资的货币资本必须有相应的剩余产品的角度,提出了投资可能的条件。实际上,结合《资本论》第三卷的分析,投资可能实现的条件还必须考虑投资之后产出品的实现问题。如果不能实现,投资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资本论》第三卷谈到了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问题。这一思想对指导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活动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三、投资增长与制度创新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投资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聚,单个资本的投资额增大,制度例如企业制度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新制度会带来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随着新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投资增长,例如信用制度的建立,使数额巨大的投资需求得以以股份的方式实现,并进而创造出股份公司与股票市场更新的制度。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投资增长与企业制度不断创新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现代经济组织——企业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生产(工厂)、股份公司这几个阶段。

马克思认为,企业的起源是与协作联系在一起的,确切地说,是与简单协作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维系简单协作的条件,就是企业产生的条件。从简单协作本身来看,主要取决于:(1)简单协作的技术条件,这个条件在封建的手工业中就已经存在;(2)资本积累的最低额度。从经济学上说,这是重要的,没有一定量的资本作为粘合剂,就不可能有现代企业,当然,这是以协作比单个手工劳动的生产率高为前提。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资本同时雇佣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8页。)

与简单协作相比,工场手工业的最大特点是,协作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这种企业制度,资本额必须较简单协作为大。马克思指出:“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一般协作的自然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反过来,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又使工人人数的增加成为技术上的必要。现在,单个资本家所必需使用的最低限额的工人人数,要由现有的分工来规定。另一方面,要得到进一步分工的利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工人人数,而且只能按倍数来增加。但是随着资本的可变部分的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也必须增加,建筑物、炉子等共同生产条件的规模要扩大,原料尤其要增加,而且要比工人人数快得多地增加。由于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定劳动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数量也就按比例增大。因此,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大,或者说,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

工厂制度确定的另一个阶段,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与机器大工业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工业革命起点的机器,用一个机构代替只使用一个工具和工人,这个机构用许多同样的或同种的工具一起作业,由一个单一的动力来推动,而不管这个动力具有什么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3页。)在机器大工业中,由于劳动资料取得了机器这种物质存在的方式,就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进一步加强,并且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构成,决定了协作的规模、方式和程度。

机器大工业最终确立了工厂制度,而工厂制度的确定意味着典型的企业制度的形成。当然,在工厂制度得以确定的前期(或初期),企业是以单个资本的形式出现的。不过,这时候的单个资本形成的最低限额大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单个资本形成的最低限额。这不仅因为机器的昂贵和机器决定的生产规模在技术上的规定性大于手工业中相同要素的作用,还因为机器大工业本身一开始就要求一定的规模经济。机器大工业造就了生产的大规模,资本对利益的追求决定了机器使用的最低界限,所以,机器一经应用,对资本来说,必须具有经济性,这种条件,在极小的规模内无法做到,从而,小的资本额无法突破现代工厂制度的壁垒。

从单个企业演进到股份制,同样伴随着资本最低限额要求的提高。马克思指出:“一个独立的工业企业为进行有效的生产所必需的资本最低限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这种情况在竞争中表现为:只要新的较贵的生产设备普遍得到采用,较小的资本在将来就会被排除在这种生产之外。只是在各生产部门机器发明的初期,较小的资本才能在这些部门独立执行职能。另一方面,像铁路之类的规模极大的企业,不变资本占的比例异常巨大……但是,资本在股份形式上的巨大的结合,在这里也找到了直接的活动场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92-293页。)“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8页。)

从简单协作到工厂企业的建立,是单个资本积聚的结果,由投资的最低额度增长导致制度的创新,可看成投资推动的制度变革。但从单个资本到股份制企业的诞生,却是由投资巨额需求拉动的制度创新。马克思认为,股份制企业的诞生不是资本积聚的结果,而是信用制度作用的结果。信用采取股份的方式筹集了大企业需要的资本金,并由此衍生一系列的金融制度,如证券交易所等,形成了资本市场。

四、马克思投资理论的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投资理论的粗略分析,我们认为,尽管马克思构建其投资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不尽相同,但其理论分析仍然具有普遍意义。

从国内经济来看,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以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标志,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

众所周知,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外贸需求构成的。要使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同时启动这三只轮子。目前,外贸需求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国内消费需求由于居民一方面实际收入减少,购买力降低,另一方面对未来的经济前景颇感忧虑,需求平淡;因此启动经济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投资需求。

有鉴于此,政府这两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图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谓用心良苦,无奈企业应者寥寥。政府的投资目标在于增强企业或民间的投资信心,引诱企业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就是商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些传统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经营困难,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估计,约有3/4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注:曾培炎:“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1999年第1期。)

这就使得以前只要有产品就不愁市场、只要上项目就不愁盈利的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受到了市场的有效约束。在一般产品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的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储备,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普遍感到难以找到效益好的投资项目,投资欲望减弱。据中国人民银行对5000家工业企业投资意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企业已有的投资项目中,只有28%的企业有新建项目,且多集中于大型企业。有30%的大型企业有新建项目,中小企业有新建项目的只占总数的26%和23%。(注:刘树成:“启动经济要有新思路”,《内部文稿》1998年第19期。)

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方式,也是投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马克思的分析,投资来源主要是企业的剩余。然而,我国企业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约占37%),其次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约占25%)和内部集资(约占10%)。由于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加之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企业融资困难。且间接融资负债过多,企业的金融结构不合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从主观方面看,企业缺乏一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经验,缺乏公正超脱的投资中介机构,缺乏必要的政府指导,企业投资成功率较低。一方面,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轨,不少经营者决策知识不足,不熟悉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运作的程序和投资要求,单凭主观意志、善良愿望进行投资,结果失误较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转变,产品升级换代,产业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对投资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资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短缺的一些产品,大部分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需要充分的信息依据,并且在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很高。

针对目前的状况,我们认为,要启动企业的投资,可能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增加企业对未来的信心。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已经好转,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国内经济也开始回升。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经济周期的低谷,正是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极好时机,各类投资品价格较低,目前投资项目建成时,正好赶上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因此要使企业明了这个道理,把目前的扩大投资需求同以后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第二,要解决企业的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流向已经发生改变,居民成为资金供给的重要来源,现在居民储蓄有5万多亿。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让居民参与投资活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的投资来源,改善企业的金融结构。

第三,政府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改变传统观念,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创造新机会以取得新的优势。根据马克思的分析,重要的是要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以获取相对剩余价值。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强化管理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赢得市场,取得较多的剩余价值,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