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2 22:52: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闻出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范文篇1

第一条为加强新闻出版统计管理。保障新闻出版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新闻出版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各项新闻出版统计制度规定统计范围内的有关中央及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和新闻出版企业事业单位。各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必须依照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和篡改统计资料。

第三条新闻出版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新闻出版业的管理、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汁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新闻出版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图书、杂志、报纸、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复制、发行、进口、出口、版权贸易,书刊印刷企业的生产,以及新闻出版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等基本情况的统计。

第四条新闻出版统汁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新闻出版署是新闻出版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国家统计局的业务指导下,对新闻出版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中央和地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出版企业事业单位,在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统计)指导下,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新闻出版统计工作。

第五条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负有领导、监督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执行《统计法》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责任和义务。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提供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不得擅自修改,如认为统计资料不实,应当提出,由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核实订正。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有权拒绝、抵制领导入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并对所报送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新闻出版统计工作的领导,把统计工作纳入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新闻出版统计队伍的建设,培养统计人才,提高新闻出版统计工作水平。

第八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中央和地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应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和新闻出版署的统一规则,有计划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配备必要的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设备,逐步建立完善全国新闻出版统计信息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

第九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新闻出版统计任务及实际情况,安排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预测、统计专用技术装备和其他统计业务所需经费。统计业务经费应纳入行政事业费、科研经费和自身建设经费计划,不足部分用其他方法予以补充。

第十条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本办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检查的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和阻挠。

第十一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对统计工作成绩显著,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新闻出版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十二条新闻出版署负责全国新闻出版统计工作。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确定承担综合统计职能的机构,设置专职或固定的兼职新闻出版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新闻出版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统计工作要求,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专职或固定的兼职统计人员。各级综合统计部门应指导、帮助统计人员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新闻出版统计调查任务。

第十三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执行本部门综合统计的职能,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协调本部门内非统计职能机构的专业统计工作,组织、指导本辖区新闻出版企业事业单位的新闻出版统计工作,指导同级有关部门和下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新闻出版统计工作;

二、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实施国家统计标准和补充性的新闻出版统计标准;

三、根据新闻出版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需要,建立健全新闻出版统计指标体系,制发综合的新闻出版统计调查方案,审核本部门内非统计职能机构拟定的专业统计调查方案,组织、管理、实施统计调查;

四、对所辖范围内的新闻出版行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实行统计监督,提供咨询服务;

五、为本部门领导和有关业务机构提供行业管理所需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并负责提供对外公布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保守国家和被调查者的秘密;

六、按照新闻出版署的统一规划,组织新闻出版统计信息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

七、组织所辖范围内新闻出版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积极参与新闻出版统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四条新闻出版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新闻出版统计工作中依法独立行使以下职权: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要求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人员提供统计资料,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求更正不实的统计数据。被调查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人员必须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二、统计报告权:将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机关和统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无故阻挠、扣压统计资料,不得伪造和篡改统计数据。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新闻出版工作进行统计监督,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有关部门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予以研究处理。

第十五条各级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统计人员因工作需要调离统计岗位时,应派有能力承担规定职责的人员接替,并须办清交接手续,先补后调;对不称职、不合格的统计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评定新闻出版统计人员的技术职称。

第三章新闻出版统计管理

第十七条国家和地方的新闻出版统计调查方案,分别由新闻出版署和地方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依照《统计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地方新闻出版统计调查方案,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完成期限及其他有关内容,不得与国家新闻出版统计调查方案相抵触。

第十八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发的统计调查表(含综合统计调查表和专业统计调查表),由本部门统计机构统一编号,并按法定程序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批准或备案。在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管辖系统以内使用的统计调查表,由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制发,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备案;发往本部门管辖系统以外的统计调查表,应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署,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批准制发。

第十九条新闻出版署依法制定有关新闻出版统计调查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以及其他方面的国家新闻出版统计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动新闻出版统计标准。

第二十条各地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收集基层统计报表的同时,必须做好报表的审核及汇总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上报率和准确性。向新闻出版署报出的统计报表,除须经本部门主管领导审核、签署外,还应同时附上填报说明,对基层报表的上报情况及本期报表中大的数字变动情况加以说明。

第二十一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各新闻出版企业事业单位须根据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各项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档案管理和保密等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须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统计资料要能客观地反映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统计数据。报表报出后,如发现某些重要数字有误必须修改,应及时进行更正并作必要说明。

第二十三条凡新闻出版署已推广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统计调查项目,各部门、各单位在向新闻出版署报送统计资料时,必须同时报送符合标准的数据库(以计算机远程通信或软盘的方式报送)以及和数据库相一致的打印报表,不得报送手工报表。

第二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在做好年报工作的同时,还应根据本辖区的统计资料,写出统计分析报告,上报新闻出版署。

第四章新闻出版统计资料管理

第二十五条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实行分级管理。全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由新闻出版署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地方新闻出版统计资料,由各地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统一管理。

第二十六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新闻出版统计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调用和移交统计档案。

第二十七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定期公布本辖区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含综合统计资料和专业统计资料),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负责审定、公布和出版全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公布和出版本辖区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宣传、新闻和出版单位需尚未公布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属全国性的资料,须经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核准;属地区性的资料,须经当地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所发表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必须注明资料提供单位。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八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所辖范围内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进行考核、评比。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新闻出版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完成规定的新闻出版统计调查任务,保障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新闻出版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四、在新闻出版统计工作中,运用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有显著效果的;

五、在新闻出版统计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

六、忠于职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表现突出的。

第二十九条违反《统计法》和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根据《统计法入本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同各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或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一、拒报新闻出版统计资料的;

二、故意提供不真实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的;

三、新闻出版统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尚未公布的新闻出版统计资料的;

五、违反规定,泄露国家及被调查者秘密的;

六、妨碍新闻出版统计人员执行公务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凡超过统计制度规定报送时间未报统计资料或不按要求报送统计数据库的单位,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违规行为给予警告,并寄送《违规通知书》;半年内违规达到两次者,给予通报批评;一年内违规超过两次者,按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各项行业管理规定制度分别给暂缓通过年检、缓发许可证、取消书刊印刷企业定点资料、核减书号等处理。

第三十一条新闻出版署每年对直接向新闻出版署报送统计资料的各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出版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为统计资料的上报时间和填报质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还同时考核统计分析报告)。上报时间,为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各项统计制度中规定的上报时间。填报质量包括:

一、统计资料的上报率;

二、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三、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四、计算机及各种统计应用软件的使用情况;

新闻出版范文篇2

一、牢牢把握正确的新闻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努力为全国、全省工作大局服务

1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闻出版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圆满完成了《文选》的出版、印制、发行任务。推出了一批宣传“*”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专著以及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通俗读物,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学习的需要。针对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组织策划出版有关重点出版物7种,其中3种被列入国家重点选题。全省100多种报纸、200多种期刊,牢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组织了一系列声势大、影响广、效果好的宣传报道活动,营造了团结稳定、和谐奋进的舆论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2加大监管力度,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20*年,重大历史事件和纪念日非常集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出版导向问题,始终坚持把导向管理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两次召开全省新闻出版单位负责人通气会,传达全国出版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分析通报我省新闻出版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确保导向的明确要求和工作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严格执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加强对出版物政治导向、整体基调的审读把关力度,审核上报重大选题18种,审读书稿及成品66种,还对20*年以来的图书选题、成品和在制品进行了全面清查,有效防止了不良内容的出版和传播。加强报刊导向管理,严厉查处了《大河文摘报》擅自刊登“老照片”问题并通报全省,有效增强了报刊出版单位对重大选题和敏感内容的把关意识。在大事多、热点多,意识形态领域不平静的情况下,确保了全省新闻出版工作导向正确,基调鲜明,主旋律突出,较好地服务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3.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新闻出版支持。认真做好服务“三农”和未成年人出版物的出版及推荐工作,全年推出有关出版物400多种,其中中原农民版的《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书系》、《农民科普丛书》和河南科技版的《兽医门诊技术丛书》被等部门评为“三农”优秀图书;海燕版的《中国科学家探险手记丛书》(九册)被选入青少年百种优秀图书目录,《小学生经典背诵》“口袋书”被列入“口袋书”出版工程。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会员总数突破140万人,网点达859个,其中60个被命名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继续认真抓好与周口市川汇区永光社区共同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工作,为社区青少年捐赠了1万余元的优秀出版物。继续对“三农”出版物实行倾斜政策,指导报刊出版单位开辟“三农”专版、专栏,在全国书号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我省争取总署增拨书号500个,其中“三农”书号200个,保证了“三农”出版物的顺利出版;在河南省优秀图书奖评选中,专门增加5种图书奖奖励优秀“三农”图书。河南出版集团对农村出版发行工作进行认真规划,直接服务“三农”的出版物选题大幅度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书屋”工程引起全国关注并受到总署领导的好评。认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和“三下乡”活动,捐赠出版物码洋达3万多元。在上蔡县举办第四届重阳文化节之际,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著名艺术家范军等名家名角登台献艺,丰富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出现萎缩的现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农村地区出版物发行情况和农民读书情况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农村发行网点建设停滞甚至萎缩的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繁荣农村出版物市场的对策建议。安阳市研究制订了《安阳市农村读书、发行网点建设发展规划》,*市积极实施读书益民工程,完善农村发行网络,驻马店市对农村发行网点优先审批,在服务“三农”方面拿出了实际举措。河南科技报社、省新华书店登封市店、中原农民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集体,4人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版发行先进个人。

二、加强政策调节和规划指导,促进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快速协调发展

1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规划指导。认真开展事关新闻出版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河南省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同时还完成了图书、印刷、发行等子规划的制定工作。*市、开封市制定了全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加强对重点出版项目的组织策划和科学指导,全面完成我省“*”出版规划工作,其中89种选题被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认真组织落实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出版工程,组织上报有关选题26种;认真抓好重点选题管理,申报全国古籍出版补贴项目3种,确定省定重点图书选题62种(套),“五个一工程”选题11种。同时,加强扶持政策研究,制定下发了《河南省重点图书选题管理办法》,拟订了设立“河南省重大工程、重点出版物专项资金”和“河南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方案,努力为重点出版项目创造良好环境。

2认真抓好重点出版项目和重大出版活动。全面检查总结《233精品工程•河南省“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完成情况,据检查,已出版的重点规划图书大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河南人民版的《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海燕版的“从小爱家园”丛书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认真组织开展河南省优秀出版物评奖工作和国家级奖项的推荐工作,我省1种图书、2篇论文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和论文奖),4种图书获省“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35种图书被评为省优秀图书,2种图书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认真组织《中华大典•农业典》的编纂出版工作。《中华大典》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出版规划之首。我省能够承担《中华大典•农业典》的编纂任务,充分体现了我省新闻出版的综合实力。省局将该项工程列入“*”重点出版项目,建立专项档案实施跟踪管理,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我省标志性出版工程——《中原文化大典》多数分典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年底将全部付梓出版。教材研发工作进展较快,豫版教材体系已具雏形,已出版的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的还打入了外省市场。成功举办“中原文化港澳行——河南图书音像精品展”活动,组团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书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大型展销展览活动,充分展示了河南新闻出版界的风采和实力。*市组织举办了第三届“绿城读书节”,开封市举办了第24届菊花花会书市,营造了浓浓的读书、购书氛围。首次组团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达成版权贸易项目95种,正式签订合同11种,“走出去”战略迈出了新步伐。

3.大力调整新闻出版结构。积极向总署申请成立*出版社、开封木版年画出版社、洛阳“河洛文化”出版社,为扩大我省新闻出版业的整体规模做出了积极努力。扶持、促进音像电子出版和光盘复制业发展,我省第一家网络期刊《E动时尚》成功创刊,市场前景看好;河南教育音像出版社增加电子出版业务顺利通过总署审批;*市筹建“*嵩岳网络出版有限公司”已向总署上报了申办材料;安阳凯瑞公司二期工程土建工程已经完工,已批准的10条光盘生产线正在引进之中。卡通动漫等新型媒体开发步伐加快,海燕出版社策划的动漫选题《少林小子》被列入国家“*”出版规划,省属第四家媒体——新“大河网”于7月6日正式开通,随之创办的《河南手机报》成功面世;*“中原小樱桃动漫城”已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小樱桃卡通公司对外合作和版权出口迈出新步伐,在深圳文博会上达成项目合作金额3500万元,“小樱桃”饮品公司和动漫产品出口也与合作方签订了协议,“小樱桃”品牌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安阳等印刷基地建设进展明显,*有十几家印刷包装企业入驻,安阳有40家中小印刷企业入驻,鹤壁市新闻出版图书印务中心二期工程顺利完工。大力支持外向型印刷加工业务,为印刷企业办理进省印刷1882件、出省印刷26件,进省印刷远远超过出省印刷,充分说明我省印刷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版权贸易和版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全省共达成版权贸易合同45种,其中引进37种,输出8种。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快速协调发展。积极支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加快改革步伐。两家集团紧紧抓住全国和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加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内部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采编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取得实质性突破,(集团)有限公司4月26日正式挂牌运营,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水平进一步提高;河南出版集团系统着力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和“转企改制”工作,除河南人民出版社之外的11家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大象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和《销售与市场》杂志社的“事转企”改革试点工作、河南第一第二新华印刷厂的战略整合工作、新华书店发行体制改革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出版基地、印制基地、发行基地“三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已开工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进展明显,其中北京出版策划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河南出版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工程即将建成交付使用。积极探索新闻出版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努力解决“优不胜劣不汰”问题,指导支持省地方志主办的《中州今古》划转到河南出版集团所属的《销售与市场》,为盘活不良出版资源进行了积极尝试。*、安阳等省辖市积极创新服务措施,实行管理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及时解决新闻出版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三、认真履行依法行政、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新闻出版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新闻出版行业日常监管工作。加强选题审核管理,优化选题结构,提高选题质量,筛选确定年度图书选题2246种,音像电子出版选题288种。组织开展了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年检工作。实行报纸定位管理,对省会15家都市类、专业类、对象类报纸重新定位,避免了同质竞争,我省的这项创新性举措受到了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充分肯定。加强出版物质量专项检查。开展了教辅读物、地图等类图书质量检测,修订了报纸综合质量检测标准,开展了报纸编校质量抽查和印刷质量检测,进一步增强了新闻出版单位的质量意识。组织召开了全省彩色印刷技术大会,积极推行《彩色印刷标准》,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彩印质量奠定了基础。我省出版物印制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出版物印制优质品认定中,我省以3799种、45万千印张名列全国第三;在全国首次报刊印制质量评比中,河南日报等7家报纸、25个品种被认定为“署优产品”,省新闻出版局荣获全国出版物印制优质品管理银奖。河南出版集团获全国出版物印制优质品租型单位金奖,河南第一新华印刷厂获全国出版物印制优质品印刷企业金奖,河南第二新华印刷厂获全国出版物印制优质品印刷企业银奖,河南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获全国出版物印制优质品印刷企业铜奖。进一步加强出版物审读工作,制定了《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审读暂行规定》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局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审读办法》,健全完善报刊审读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审读员队伍,建立了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物专业审读员队伍,审读工作在把握出版物导向和加强社会监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我省审读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总署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2加强新闻出版政风行风建设。我省率先把新闻出版行业政风行风建设问题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并于8月份组织召开了全省新闻出版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百家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中纪委驻总署纪检组长王立英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省的做法,认为我省创造了新闻出版行风建设的新鲜经验。开展书号使用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了存在“一号多用”问题的4家图书出版社。严厉查处光盘生产企业违规经营问题,依法吊销了安阳丰进公司的可录光盘复制许可证和河南先达公司的只读光盘复制许可证,规范了光盘复制业生产经营秩序。大力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了报刊价格调整申报制度和“同行议价”协调机制,组织报刊单位签订了《河南省规范报纸发行秩序协议书》;认真抓好报刊摊派、“新闻敲诈”等事关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治理,严格落实报刊订阅限额标准,查处了南阳、周口两市扣发教师工资强行摊派党报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实际利益;商丘市取缔了“商丘市《青年知识报》发行中心”和“中国法治在线网站商丘工作站”等非法新闻机构,平顶山市查处了“中国邮政广告汝州特刊”和《汝州旅游》等非法刊物。由于成绩突出,我省报刊治理工作受到了中央报刊“治理办”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肯定与表扬。开展声讯台广告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新闻媒体刊登淫秽色情声讯广告的违法行为,有效净化了声讯台广告市场环境。

3加快“金版工程”和电子政务建设。我省“金版(大厦)工程”2004年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国家“金版工程”的省级示范项目,也是我省的重点工程,建设规模为17500平方米,主要包括河南省新闻出版行业监管指挥服务信息化系统和为信息化系统配套建设的金版大厦智能化设施两大组成部分。20*年,“金版(大厦)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审批手续和工程监理、设计招标工作已全部完成;经优化后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如期完成。在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圆满完成主体工程招标工作。目前,土建桩基工程已经完成,很快即可进行主体工程施工。新闻出版信息化监管指挥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已完成初稿,正在修改完善。整个工程将于200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省局还对“河南新闻出版网”进行改版升级,重新申请了规范的网站域名、更新了邮件系统、优化了网站栏目,更新改版后的河南新闻出版网功能更加全面,其“窗口”作用更加凸显。

4积极推进新闻出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政务公开,提高监管服务水平。严格对照新闻出版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原文和省政府的“三定”方案,对涉及到新闻出版行政执法工作通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五法一条例一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一法五条例”进行全面梳理,对行政许可项目和执法岗位进行重新确定,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河南省新闻出版(版权)局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等3项规章制度,为规范新闻出版行政执法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强对行政审批大厅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值班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并抽调3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大厅工作,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年办结行政审批项目936项,办结率达100%,还快速高效地做好选题补充、调整、更名和报刊登记项目变更、办理印制委托书等工作,为基层单位和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认真做好新闻出版行政执法证的年检和持证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规范了持证人员的执法行为。各省辖市普遍加强对新闻出版行政执法人员和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培训,教育引导工作人员学习掌握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洛阳市局围绕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效能型、信用型、廉洁型、学习型”机关,积极开展管理规范年活动;安阳市局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大讨论,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和谐型”机关活动;新乡市局开展“提高执法素质、严格执法纪律、树立文明执法形象”为主题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焦作市认真开展“两学一创”活动,使学党章、学先进、创“五型”机关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许昌市局制订4项规范化工作制度,提升工作效能,均收到了明显效果,工作效能全面提高。新闻出版信息调研工作明显加强和改进,为服务领导决策和交流工作情况提供了服务。

四、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严厉查处侵权盗版案件

1大力开展著作权法普法宣传活动。先后在全省开展了第六届“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和《著作权法》实施十五周年纪念活动,了《20*年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在宣传周期间,印发《著作权行政投诉指南》5000多册,制作宣传板84块,悬挂条幅175条,发放宣传品1万多册(张),现场接受群众咨询500多人次。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加强版权保护,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宣传阐释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这次宣传活动是我省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收到了明显效果。各省辖市新闻出版局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有效普及了著作权法法律知识,提升了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民族创新精神的意识和境界。

2认真抓好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和著作权登记工作。在全面完成18个省辖市市直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任务的同时,与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政府办公软件使用和管理的通知》,对各级政府办公软件的采购、使用和管理进一步做出规范。积极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拟定了《关于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开展企业使用软件正版化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继续认真做好著作权登记和版权贸易合同审核工作,共受理著作权登记149件,审核版权贸易合同41件,为维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提供了优质服务。积极促进版权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组织人员对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8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撰写了《河南省版权行政保护工作和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调研报告》,为版权保护和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3认真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根据全国“反盗版百日行动”会议精神,统一安排,周密部署,下发《关于开展集中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行动的通知》,明确“反盗版百日行动”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对全省“反盗版百日行动”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扫黄打非”部门积极行动,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按照《通知》确定的“宣传动员、集中治理、检查督导、总结验收”四个阶段,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专项行动。据统计,在“反盗版百日行动”中,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82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66万多家(次),检查印刷企业7000多家(次),取缔非法摊点和游商928个,吊销许可证118家,收缴盗版音像、软件225万件,行政处罚案件1002起,移交公安机关17起,检察机关批捕4人,有力地打击了制售非法盗版行为,维护了全省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市场的经营秩序。在“反盗版百日行动”中,采取划分责任区的办法,由省“扫黄办”领导小组成员分别承包责任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芳、副省长王菊梅亲自指挥、参与“反盗版百日行动”并主动承包责任区进行督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反盗版百日行动”的深入开展,在全国“扫黄办”组织的“反盗版百日行动”考核评比中,我省总评分985分,名列全国第5名。加大著作权案件查处力度,共查处侵权案件1143起,取缔非法经营单位(摊点)1139家,查处盗版窝点24家,收缴侵权制品534万册(张),有25起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还先后两次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专项行动,查处案件7起,除1起因链接失效、线索中断外,其余6起全部结案。

五、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全省出版物市场进一步净化

1认真组织开展出版物市场暗访督查活动。按照全国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专项部署和省委书记徐光春等领导同志的有关批示精神,组成省局领导带队的6个暗访督查组,深入到市、县两级出版物市场进行暗访督查,并及时向当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反馈暗访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收到了预期效果。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对全省出版物市场进行暗访督查的情况报告》上批示:“省新闻出版局监管工作做得很有成绩。”对这次暗访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据统计,一年来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对“扫黄打非”工作先后作出18次重要批示,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提供了坚强领导和强力指导。各省辖市对暗访督查组反馈的意见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改。周口市立即责令有关部门取缔非法图书城,整顿荷花市场;商丘市立即启动“扫黄打非”责任追究制度,撤销梁园区20*年度“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严令梁园区限期整改,并将情况通报全市。这次暗访督查活动,对保证全年出版物市场的稳定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组织召开20*年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创新“扫黄打非”工作方法。在精心筹备的基础上,于6月6日在*召开了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孔玉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孔玉芳部长代表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18个省辖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订了《“扫黄打非”工作目标责任书》。各省辖市市委、市政府对“扫黄打非”工作高度重视,新乡、商丘、驻马店等省辖市的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扫黄打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部署安排“扫黄打非”工作。各省辖市局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精心安排,都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的“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并参照这次会议的做法,层层签订“扫黄打非”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责任到位,从而构建起了贯通省、市、县三级严密的“扫黄打非”责任体系和工作链条,有力地促进了“扫黄打非”斗争的深入开展。部分省辖市局还将责任制向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延伸,与其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有效增强了新闻出版和印刷发行单位的遵纪守法意识。

3不失时机地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斗争。大力开展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查处和取缔非法报刊、封堵查处互联网有害信息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20*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48万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市场10253家,检查出版物经营店(档、摊)85296家,取缔1236个,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38万件,查处大案要案13起,有力地打击了不法犯罪活动。新乡、周口、驻马店、*等省辖市局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查办力度,使国家和我省重点督办的案件顺利结案,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因成绩突出,我省7家单位、8位同志受到了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表彰和奖励。其中,省“扫黄办”等3家单位荣获20*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和新乡市“扫黄办”荣获20*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有功集体,商丘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信阳市浉河区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获20*年全国“反盗版百日行动”有功集体;省局朱金杰、魏国铭、*海关苑栋、省工商局韩毅、省公安厅邹伟获20*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驻马店市局谢元涛、安阳市局殷海林、省通信管理局张海峰3人获20*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有功个人。

六、加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新闻出版业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基层组织建设。省局和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各新闻出版单位以深入学习《文选》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为重点,切实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党员学习制度,先后组织安排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省八次党代精神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切实抓好党章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省新闻出版局系统全体党员参加了中纪委统一组织的“红船杯”党章知识竞赛活动和省直纪工委组织的《贯彻党章知识测试题》答题活动,达到100%参答率和100%优秀率,并荣获省直纪工委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省局局直党委会进一步健全完善,局机关各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等省辖市局组织举办“知荣辱、明是非”、“八荣八耻”学习心得座谈会,安阳市局着力健全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业务知识培训制度;鹤壁市局机关建设成效突出,已创建成为省级文明单位。20*年,省局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在省级文明单位考核测评中,获得983分,位居省直24家参评单位第四名,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纪委和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面部署。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两手抓、四同步”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形成了反腐败的整体合力,全系统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省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和大型反腐电视专题片《天职》,使干部职工受到了震撼和教育,政治警觉性进一步提高。各省辖市局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长抓不懈。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全省新闻出版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及时制订下发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填写《治理商业贿赂个人自查自纠登记表》,向新闻出版总署和省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上报有关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局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新闻出版范文篇3

一、新闻出版业发展现状

(一)“*”计划完成情况

“*”以来,我省新闻出版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改革,组建并成立了河南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预定目标,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我省新闻出版业稳步健康发展。

图书出版:我省现有图书出版社12家。“*”时期,河南图书出版继续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豫版图书整体质量为目标,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和名牌、品牌产品,大力组织开发常效、“双效”图书,突出专业特色、时代特色和中原文化特色,不断拓展图书精品群的阵势和规模,图书重印率年平均为47.8%,21种图书获国家级奖。努力实现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2005年,出版图书3447种,比*年增长42.5%,出版总印数2.7亿册,出版总印张15.8亿印张,分别比*年下降了21.9%、7%。在全国分别居于17、3、5位。

音像电子出版:我省有4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3家网络出版单位、4家光盘复制企业和4家磁带复录企业。2005年共出版音像制品356个品种,电子出版物32个品种,比*年分别增长了52.2%、700%。“*”时期,我省光盘复制企业取得较快发展。截止2005年底,我省有光盘母版生产线2条、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19条、可录类光盘复制生产线32条,磁带复制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达到2.5亿张(盒),其中,DVD-R可录光盘复制量居全国第二位,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

报纸、期刊出版:我省现有报纸出版单位123家、期刊出版单位243家。“*”时期,我省报刊出版本着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加快市场化程度的发展思路,加强了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建设和以出版社为依托的期刊集约化建设,培育和催生出了一批质量高、发行量大、竞争力强、深受读者欢迎的名牌报刊和品牌报刊,《大河报》、《销售与市场》、《中学生数理化》等报刊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2005年,出版报纸121种,比*年下降10.3%,总印数18.6亿份、总印张49.1亿印张,分别比*年增长44.1%、31.6%,在全国分别居于10、9、9位。出版期刊241种、总印数1亿册,分别比*年下降3.6%、6.5%,总印张4亿印张,比*年增长22.7%,在全国分别居于12、8、7位。

印刷:近几年来,我省印刷业发展迅速,规模数量逐年增长,已经跨入全国印刷大省的行列。截止2005年底,全省经年度核验并换发《印刷经营许可证》的印刷企业有7453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321家,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970家,其它印刷品印刷企业1717家,专项排版、制版、装订印刷企业60家,复印打字印刷单位4385家。全省印刷企业从业人员近12万人,年产值已超过百亿,无论产业规模和印刷质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发行:“*”时期,各地政府按照“万村书架工程”建设规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12630个村建立了文化科技书架,开展服务“三农”、文化扶贫和送书下乡活动。国有新华书店在转换经营机制、物流配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发行网点建设和出版物销售额居全国前列。民营书业在数量和经营品种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现有各类出版物发行网点10250个,其中省新华书店发行网点1294个,省邮政图书报刊发行网点2875个,民营书业批发、零售网点6064个。

按照现行新闻出版统计制度规定的统计方法和范围统计,2004年,我省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达到20.2万人,资产230亿元,全省新闻出版产业增加值为70.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0.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新闻出版业的行政管理体制、产权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存在差距,相当部分的经营出版单位还在沿用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依赖行政保护和垄断利润维持生存。一些国有新闻出版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陈旧,机制僵化落后。

2.增长方式不尽合理。

一是出版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出版、发行单位的收入过度依赖教材教辅,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竞争、发展的需要。二是出版单位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薄弱,有影响的精品书、畅销书不多,整体竞争力不足。

3.产业结构趋同,集约化程度比较低。

受小而全、大而全和盲目攀比思想的影响,新闻出版产业存在同构化现象,阻碍了新闻出版大市场的形成和专业化分工。印刷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同类化同质化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度竞争。民营书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未能形成品牌经营.

4.新闻出版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盗版、盗印、非法出版等违法现象依然严重,出版物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版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

5.新闻出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缺乏一批熟悉出版业务又善于经营的管理人才、一批优秀学者型或选题开拓型编辑以及出版物市场营销人才。吸纳人才的环境和机制尚未形成,人才断档和人才流失问题十分突出。

二、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我省新闻出版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机遇:

(一)我国经济发展为居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数量和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新闻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建设文化强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跨越的目标,为全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按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被融入发展战略和发展实践的核心,包括新闻出版在内的文化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

(四)社会的发展进步和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将有力促进新闻出版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网络通讯和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给新闻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

挑战:

(一)沿海省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迅猛,已占得先机,同时国外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大集团不断加入国内新闻出版业的竞争中,将使我省新闻出版业发展承受巨大压力,不进则退。

(二)“*”时期,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体制改革将全面推开;农村中小学教材将全部实行政府采购、免费供给,现行中小学教材中准价将进一步下调。我省是教材出版大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我省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起步较晚,下一步在解决体制机制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过程中,不但要承受改革带来的阵痛,还要付出一定的改革成本。新闻出版业必须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积极稳妥地将改革向前推进。

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我们必须准确认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锐意进取,发奋图强,使我省新闻出版业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

三、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强化监管为重要手段,以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根本保证,着力推进新闻出版业增长方式、体制机制、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促进全省新闻出版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新闻出版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始终坚持用先进文化引导新闻出版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做大做强我省新闻出版业。走速度较快、结构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方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新闻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用机制制度的创新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四、“*”新闻出版业发展目标

“*”时期,我省新闻出版业总体发展目标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我省新闻出版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河南建设成为主要发展指标和发展整体水平居于中西部地区前列、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新闻出版强省。

图书出版:2010年,出版印数和印张分别达到3.2亿册、22亿印张,品种控制在4136种。一般图书的比重由现在的31%提高到50%。

报刊出版:“*”时期,每年我省报纸和期刊的出版品种控制在2005年的水平。2010年,报纸出版印数和印张分别达到24亿份、64亿印张;期刊出版印数和印张分别达到1.2亿册、4.8亿印张。

音像、电子、网络出版: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保持年均增长30%的发展速度。2010年,音像制品达到1320种以上,销售总产值达到1.8亿元;电子出版物达到300种以上,销售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只读光盘、可录光盘的复制分别达到5000万张和2亿张,销售总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形成中西部地区光盘复制基地。

印刷业:2010年,全省印刷业的销售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年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0家。全省书刊印刷产品批合格率达到99%,优质品率达到40%。全省70%以上的印刷企业达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水平,30%的企业达到“印前网络信息化、印后高效自动化、管理科学系列化”水平。

发行业:“*”时期,建设营业面积5000~10000平方米、出版物品种在5~10万种以上的大型书城1个,3000~5000平方米、出版物品种在3~5万种以上的中型书城13个。发展批发网点96个、零售网点945个,设立报刊亭3500个。到2010年,全省发行网点达到17000个。出版物销售册(盘)数年均增长5%、销售码洋年均增长9%,2010年,人均购书消费达到25元。

2010年,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在全省GDP总值中的比重预期达到1.5%。

五、新闻出版业发展重点

新闻出版要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针对行业存在的主要矛盾,以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开发为重点,努力实现我省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新闻出版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对新闻出版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形成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广播电视、数字网络等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新闻出版要以提高豫版出版物质量为重点,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认真做好出版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实施河南重点出版工程,对重点出版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着力推出面向市场代表河南在全国有影响的拳头产品和精品系列,不断增强豫版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改变对教材教辅过分依赖的局面。出版单位在做好传统出版的同时,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研发数字、网络等新媒体出版物,实现产品多元化,推动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的转变。印刷业要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高档印刷、彩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实现书刊印刷产业的升级。加快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新闻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郑州培育形成出版、印刷、发行基地和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出版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把住市场准入关,依法对新闻出版企业和出版物的市场准入进行审查和管理,确保新闻出版业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完善新闻出版单位经营行为和状况的评价体系,对违法违规和经营状况比较差的新闻出版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退出,合理配置新闻出版资源,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二)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出版物市场体系。

加快出版物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努力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状况,注重行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和建设出版物物流基地,发挥大中城市中心市场和区域专业市场的主导和辐射作用,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培育和规范网上书店,努力推进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新闻出版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和完善经纪、、评估、鉴定、推介咨询等中介机构,提高服务的市场化程度。推行版权、市场开发、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建设,积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避免不公平竞争和恶性竞争。做好新闻出版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市场信用制度,全面发挥新闻出版信用体系对新闻出版业的规范、引导和监督功能。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统计工作,实现部门统计向行业统计、产品统计向产业统计的转变,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新闻出版活动和出版物市场监管、行业规划、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监督保障作用。

(三)积极开发、培育农村出版物市场。

做好服务“三农”的出版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我省是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比重很大的省份,加强和支持“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对加快我省广大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中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新闻出版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期间,实施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出版单位选题计划要向农村倾斜,大力开发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适销对路的出版物品种和数量。继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每年以政府采购的形式,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村的出版物,直接配送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村文化站(室)。政府部门要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安排使用好农村发行网点建设资金。新华书店要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发行网点、代销点,完善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络。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自负盈亏,兴办农民书社等各种形式的自助读书组织。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省辖市党报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2010年农村出版物销售在全省出版物总销售中的比例预期达到40%,国有发行系统要在全省50%以上的乡镇建立起出版物发行网点或代销点。

(四)引导支持新闻出版业非公有经济发展。

大力调整新闻出版领域所有制结构。在印刷、复制、发行等一般性竞争领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促进新闻出版业各环节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引导民营书业上规模、上水平、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为非公有资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的竞争机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投融资、财政税收、土地使用以及从业人员职称评定、成果评奖等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享受与国有新闻出版企业同等待遇。

(五)努力构建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

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形成实用高效、规划合理的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以此来促进地区、城市和农村出版发行服务水平相和谐,推动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建立和运用好“新闻出版发展专项资金”和“农村发行网点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新闻出版事业的投入,加强新闻出版设施建设,努力做好公益性新闻出版工作。研究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优惠经济政策,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加农村出版物发行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实施“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分头实施。

六、发展新闻出版业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确保正确导向。

坚持正确导向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各类出版单位,要坚持落实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出版“三审”制度和出版物阅评制度,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二)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产业发展。

我省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起步较晚,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根本性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仍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业,必须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按照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党报、党刊等重要新闻媒体实行国有事业制,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基础上,把经营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出版社除保留河南人民出版社事业性质外,其他出版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转制后的新闻出版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中做大做强。保留事业性质的出版单位,其属于经营性质的部分要面向市场,按照企业方式进行运作,深化内部干部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三项制度改革。打破单一资本结构模式,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从生产要素市场入手,通过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联合、重组,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新闻出版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期间,完成新华书店的股份制改造。发展壮大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等新闻出版骨干企业,使之形成市场中坚力量。引导中小新闻出版单位做专做强,以其专业化的品牌取得市场地位。通过深化改革和政策引导,使我省新闻出版业形成大小适度、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促进新闻出版业健康繁荣。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管。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把行政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政策调节、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和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上,完成由办出版向管出版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对行业向面对全社会转变。大力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作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把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定新闻出版发展规划和组织实施上来,放到对新闻出版业发展导向、总量、布局、结构的调控上来,放到对新闻出版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上来,放到改善新闻出版服务和依法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上来。要建立完善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体系,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依法管理。要制定新闻出版产业政策,深入研究和破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指导宏观运行,推进全省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结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克服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增强行业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出版物市场长效监管的各项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净化出版物市场,坚决打击侵权盗版活动,确保出版物市场繁荣有序、健康发展,真正使我省新闻出版业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加快新闻出版业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生产和传播知识的新闻出版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要紧紧把握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机遇,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新闻出版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延长新闻出版产业链,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升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主动利用新技术,开发新媒体,组织力量加强对影响我省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壮大新闻出版产业的实力。在编辑、出版、发行等主要环节,努力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推进我省传统新闻出版向现代新闻出版的转变。加快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在按需印刷、物流信息体系等新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提升我省新闻出版业的现代化水平。“*”时期,加快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优质完成“金版大厦”重点信息工程项目,实现与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互连互通,信息共享。

(五)实施人才强业战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出版人才队伍。

人才是新闻出版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机制的竞争。能不能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能不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省新闻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前途。“*”时期,我省新闻出版业继续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一要贯彻落实中央“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大力实施三项重点人才工程——素质工程、领军人才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工程。加强新闻出版党政人才、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估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分配和激励机制、人才保障机制、人才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三要严格实行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对全行业各类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我省新闻出版队伍的整体素质。

新闻出版范文篇4

一、提高队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在队伍成员中通过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来提高素质,着力培养跨世纪的管理标兵。具体做法是:一是不断调整充实管理人员选拔思想素质高、事业心强、勤政廉政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二是切实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政策法规的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例会,积极鼓励支持管理人员以各种方式进行自学。同时分批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目前我办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以达100%。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制度、举报制度、承诺制度、大要案报告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确保新闻出版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四是加强保障和支持。为保证执法检查工作的快速高效,县局在人员和办公费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办公经费和各项支出。五是虚心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新闻出版市场面向社会,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廉洁守纪情况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为此我们特别提出“四不准”,即不准吃、拿、卡、要;不准为亲友谋私利;不准参股;不准工作日饮酒。

另外,还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欢迎经营户和社会各界对我办工作人员监督举报,我办还多次召开经营业主座谈会,邀请各方人士,让他们给我们提建议、出主意、讲问题,帮助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在组建以来的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敢于同违法分子作斗争,树立了无私无畏的新闻出版管理形象,在我们的艰苦努力下**县新闻出版市场得到了有效的清理和整顿,为保障国家人民利益不受侵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维护新闻出版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文秘资源网资料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积极开展市场净化工作

针对**县新闻出版市场实际状况,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在上级各部门的统一部署和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清理整顿行动,每一次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措施,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人,坚持做到计划有布置、行动有实效、成绩有考核。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通过各种专项行动查处多起违法违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尤其在违法经营分子中反响巨大,新闻出版管理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了新闻出版市场正常经济秩序。

20*年5月份我办根据举报线索,组织人力对磨子潭中学的出版物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收缴非法出版物460余本,对严重违规的4家经营户进行了处罚,并严格规范了申报程序,确保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宁和净化。

20*年11月2日和3日两天时间里,我办与县公安部门通力合作,查获了两起书摊游商违法行为。2日晚,我办在中兴北路附近依法查扣一书刊游商,当场查扣盗版书籍8套,涉案金额万余元;3日上午,我局与县公安部门依法对游商暂住地实施检查,当场查扣非法盗版书籍24套,涉案价值2.4万余元。

在不断完善出版物市场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出版物市场形势的变化,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积极联合公安、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对乡镇进行了全面检查,坚决遏制非法经营活动分散转移的势头。如:对诸佛庵、落儿岭、漫水河、上土市的非法经营活动进行严厉打击;20*年5月下旬连续开展12天不间断的大规模集中打击行动;有力的震慑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我们还注意兼顾抽查辖区内重点监控的印刷企业,防范个别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

几年来,在上级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在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和靠前指挥下,通过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忘我的工作,顾大局、识大体、讲奉献,累计出动车辆1300多台次,出动人员4240多人次,圆满的完成了管理费的征收、新闻出版市场的日常监理和上级交办的任务,较好的调查、处理了人民群众举报的违法违规问题。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20*年6月,被评为霍山县“青年文明号”。20*年8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新闻出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赞誉。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同其他兄弟单位相比,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要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积极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为新闻出版市场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组建于------年----月,负责全县新闻出版市场的日常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对霍山县新闻出版工作的监督、指导。本着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强化新闻出版管理的思想,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做到文明执法、依法办事,不为违法经营者说情、徇私舞弊,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一、提高队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在队伍成员中通过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来提高素质,着力培养跨世纪的管理标兵。具体做法是:一是不断调整充实管理人员选拔思想素质高、事业心强、勤政廉政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二是切实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政策法规的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例会,积极鼓励支持管理人员以各种方式进行自学。同时分批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目前我办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以达100%。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制度、举报制度、承诺制度、大要案报告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确保新闻出版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四是加强保障和支持。为保证执法检查工作的快速高效,县局在人员和办公费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办公经费和各项支出。五是虚心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新闻出版市场面向社会,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廉洁守纪情况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为此我们特别提出“四不准”,即不准吃、拿、卡、要;不准为亲友谋私利;不准参股;不准工作日饮酒。

另外,还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欢迎经营户和社会各界对我办工作人员监督举报,我办还多次召开经营业主座谈会,邀请各方人士,让他们给我们提建议、出主意、讲问题,帮助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在组建以来的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敢于同违法分子作斗争,树立了无私无畏的新闻出版管理形象,在我们的艰苦努力下**县新闻出版市场得到了有效的清理和整顿,为保障国家人民利益不受侵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维护新闻出版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查看更多文秘资源网资料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积极开展市场净化工作

针对**县新闻出版市场实际状况,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在上级各部门的统一部署和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清理整顿行动,每一次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措施,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人,坚持做到计划有布置、行动有实效、成绩有考核。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通过各种专项行动查处多起违法违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尤其在违法经营分子中反响巨大,新闻出版管理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了新闻出版市场正常经济秩序。

20*年5月份我办根据举报线索,组织人力对磨子潭中学的出版物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收缴非法出版物460余本,对严重违规的4家经营户进行了处罚,并严格规范了申报程序,确保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宁和净化。

20*年11月2日和3日两天时间里,我办与县公安部门通力合作,查获了两起书摊游商违法行为。2日晚,我办在中兴北路附近依法查扣一书刊游商,当场查扣盗版书籍8套,涉案金额万余元;3日上午,我局与县公安部门依法对游商暂住地实施检查,当场查扣非法盗版书籍24套,涉案价值2.4万余元。

在不断完善出版物市场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出版物市场形势的变化,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积极联合公安、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对乡镇进行了全面检查,坚决遏制非法经营活动分散转移的势头。如:对诸佛庵、落儿岭、漫水河、上土市的非法经营活动进行严厉打击;20*年5月下旬连续开展12天不间断的大规模集中打击行动;有力的震慑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我们还注意兼顾抽查辖区内重点监控的印刷企业,防范个别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

新闻出版范文篇5

3月1日,全省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了“十一五”经验,谋划和推动了“十二五”期间工作,部署了2011年工作。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对于我们做好新闻出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我代表县局就贯彻落实省局会议精神及2011年工作部署作个汇报:

一、积极汇报,争取重视

省局会议召开之后,我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汇报了会议的情况和主要精神,并整理上报了《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局长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尤其是省委部长、省政府副省长和省局局长的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开创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

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3月3日—5日,我们分别召开了班子会议、机关工作人员、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新闻出版局长会议精神,尤其是省委部长、省政府副省长和省局局长的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了我县2011年新闻出版(版权)工作。

三、精心部署,明确任务

根据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局长会议精神,结合我县新闻出版(版权)工作实际,2011年新闻出版(版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局长会议精神,把握“高位起点、快速推进”的工作基调,在2010年完成机构设置、市场摸底等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履行新闻出版(版权)工作职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努力开创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

(一)正确把握导向,提高服务大局能力。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积极组织优秀图书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等“五进”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引导全县新闻出版单位广泛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我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实现县委、县政府“弘扬稻作文化,加速工业崛起,建设中国贡米之乡,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而作出积极贡献。

(二)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农家书屋建设。抓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新闻出版部门的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一定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一号工程”,认真落实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关于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意见》以及省、市新闻出版部门的要求,全力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步伐,切实抓好组织领导和实施。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认真做好规划选点,落实配套资金,完善有关设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农家书屋。在上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2011年完成32家农家书屋建设,为2013年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的繁荣稳定。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和查缴非法出版物,特别是要认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加大对印刷复制企业的源头监管,加大对图书、软件、音像制品的市场监管,强化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工作力度,大力扫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坚决查缴各类侵权盗出版物,严厉查处取缔各种非法出版活动。

新闻出版范文篇6

一、提高队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在队伍成员中通过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来提高素质,着力培养跨世纪的管理标兵。具体做法是:一是不断调整充实管理人员选拔思想素质高、事业心强、勤政廉政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二是切实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政策法规的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例会,积极鼓励支持管理人员以各种方式进行自学。同时分批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目前我办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以达100%。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新闻出版市场管理制度、举报制度、承诺制度、大要案报告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等,确保新闻出版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四是加强保障和支持。为保证执法检查工作的快速高效,县局在人员和办公费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办公经费和各项支出。五是虚心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新闻出版市场面向社会,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廉洁守纪情况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为此我们特别提出“四不准”,即不准吃、拿、卡、要;不准为亲友谋私利;不准参股;不准工作日饮酒。

另外,还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欢迎经营户和社会各界对我办工作人员监督举报,我办还多次召开经营业主座谈会,邀请各方人士,让他们给我们提建议、出主意、讲问题,帮助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在组建以来的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敢于同违法分子作斗争,树立了无私无畏的新闻出版管理形象,在我们的艰苦努力下**县新闻出版市场得到了有效的清理和整顿,为保障国家人民利益不受侵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维护新闻出版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积极开展市场净化工作

针对**县新闻出版市场实际状况,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在上级各部门的统一部署和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清理整顿行动,每一次都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措施,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人,坚持做到计划有布置、行动有实效、成绩有考核。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得力,通过各种专项行动查处多起违法违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尤其在违法经营分子中反响巨大,新闻出版管理的高压态势,有效维护了新闻出版市场正常经济秩序。

20*年5月份我办根据举报线索,组织人力对磨子潭中学的出版物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收缴非法出版物460余本,对严重违规的4家经营户进行了处罚,并严格规范了申报程序,确保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宁和净化。

20*年11月2日和3日两天时间里,我办与县公安部门通力合作,查获了两起书摊游商违法行为。2日晚,我办在中兴北路附近依法查扣一书刊游商,当场查扣盗版书籍8套,涉案金额万余元;3日上午,我局与县公安部门依法对游商暂住地实施检查,当场查扣非法盗版书籍24套,涉案价值2.4万余元。

在不断完善出版物市场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出版物市场形势的变化,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积极联合公安、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对乡镇进行了全面检查,坚决遏制非法经营活动分散转移的势头。如:对诸佛庵、落儿岭、漫水河、上土市的非法经营活动进行严厉打击;20*年5月下旬连续开展12天不间断的大规模集中打击行动;有力的震慑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我们还注意兼顾抽查辖区内重点监控的印刷企业,防范个别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

新闻出版范文篇7

一、我市新闻出版业现状及执法职能发挥不足的成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我市的新闻出版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地发展,行业整体实力有了较大地提高,现有各类经营单位近千家,其中书店344家,报刊出版单位11家,印刷厂175家,复印打字经营单位166家,行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年实现产值近10亿元,但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太合理、执法力度不够等不尽人意的问题同样存在。如全市登记在册的175家印刷企业中,位于市区的印刷企业有119家(其中新浦区89家),四个县的印刷企业共有56家,仅为新浦区的五分之三;且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所接触的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对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行为不太理解、不很适应。探究其成因,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四点:

1、重扶持,轻执法。为实现本行业的快速发展,管理部门在扶持发展上着力较多,对存在问题多靠专项整治、联合行动等执法方式进行解决,对法律法规的日常管理的震慑力度不够。

2、人手少,力量薄。由于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管理力度不足,管理对象容易抱有侥幸、攀比心理,导致守法经营现象减少,违法经营现象增多,表现为违法行为屡查不绝,屡禁不止。

3、教育多,处理少。原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模式使管理和执法相互缠绕,职责分工难以明确,执法成本、难度加大,使执法的事中、事后监督职能不能体现。

4、顾忌多,执行难。对于一些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往往难以将处罚执行到位,未充分树立起执法权威。

二、我市文物资源现状及执法职能发挥不足的成因分析

我市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地面文物古迹近500处。目前有文物保护单位有1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22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这些文物古迹、文保单位布局呈现出点多线长、分布零散、交通不便的特点,并且相当一部分还位于山区、农田等地形复杂区域,文物保护管理、执法难度较大,文物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造成上述状况存在的原因有:

1、诱因增多,侧重刑事打击。国内文物市场的不断升温、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给破坏古遗址、古墓葬,盗窃文物增加了诱因。且目前我市对破坏、盗窃文物的打击主要侧重于刑事方面,文物保护行政执法管理则相对较弱。

2、地方保护,执法难以到位。有时地方政府、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存在短视行为,破坏、损毁文物,而对其进行执法存在一定困难。

3、人员较少,协作机制仍未健全。我市现有文物保护专业执法队伍人员严重不足,且存在文物保护业务工作和执法工作不分的客观现实,使得仅有的执法力量也不能有效地投入到现实文物管理工作中去。

4、被动执法,未掌握管理主动权。文物受到破坏、偷盗,文物保护部门多数是在事发后获取信息,并且受到执法权限的限制,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调查取证。文物的不可再生特点,决定其一旦遭受损坏,往往很难恢复其原有价值,造成严重后果,通常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而不仅仅是行政责任。

三、执法单位有效履行新闻出版、文物方面执法职能的建议

新闻出版、文物管理的现状是客观的,造成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为了在纷繁的表象下廓清思路,理清线索,促进执法单位在新闻出版、文物管理方面职能的有效发挥,现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建议一:统一思想,优化配置,全面贯彻落实局党委综合执法的指导思想

执法职能是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版权)局的重要职能。从微观层面而言,“执法”指行政主体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规范。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稽查队受市局的委托,代为行使对全市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市场、文物保护的执法职权,其作出的具体执法行为是代表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版权)局的意志,而不代表其自身具有这样的权力。如果把稽查队的工作仅仅看作是稽查队自身的工作,把稽查队形象的好坏认为与市局形象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把稽查队的职能与业务处室的职能看作是等同的,这就不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念看问题。相关执法部门、单位只有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紧密团结,才能完成好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建议二:改变旧式思维,进一步理顺管理和执法关系,使二者回归其真实本位

在一年前,我市的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市场、文物保护还存在着指导性管理、业务性管理与具体执法行为不分,错误的认为那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管理模式就是经典的、科学的管理形式。不了解作为“两性人”的尴尬,更不知道面对“两性人”的无奈,还谈何发挥管理与执法的积极作用,当然,上述现象的出现是有其认识上的不足,更有其体制上的桎梏。

从理论上讲,管理与执法是有区别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是有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作为对市场的管理形式,要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就要对二者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置,要建立起管理与执法的协调机制,理顺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内部关系,使二者回归其本位。从体制上建立健全相互独立、各司其职的管理运行机制。业务处室负责相关业务工作,稽查队专职负责稽查执法工作,通过相互协作,真正促进市场经营从自发到自觉,从盲目到科学,从无序到有序,从管理的宏观微观不分到逐渐清晰、科学。

建议三:强化团结协作意识,降低执法成本,进一步优化执法工作机制

努力强化对文化事业的责任感,树立全局意识,摒弃个人主义、部门主义,强化沟通,增强协作,对一些经常出现的需要及时处理的事务建立工作制度,保持工作连续性,增强事前、事中、事后工作的衔接,尤其是要保证处室与稽查队信息、线索的共享、互动、畅通,为执法活动事先评估和介入铺平道路,整体联动,扩大工作绩效。杜绝那种执法是我的事,管理是他的事,或者执法是他的事,管理是我的事;我的事他就不得参与,他的事我就不予支持的错误认识,剔除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错误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强化职业道德,提高政治思想品质,防范、杜绝不应有的羁绊、掣肘甚至是拆台的行为。

新闻出版范文篇8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2003年6月,中央确定在9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其中新闻出版单位有2l家,占3/5。一时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在新闻出版领域成了热词。

2007年10月15Ft,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7年l0月1日,十七大召开的第三灭,围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以十七大代表的身份接受了《光明日报》、人民网、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的群访时发表关于新闻出版类介业上市的观点:中国政府将支持出版机构、报业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卜市,并不再要求他们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以“体现产业的整体性,减少关联交易”,“给股民更高的信任度”。此番言论,给波澜不兴的中国文化产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2008年4月10Et至11H,全国文化体制改革T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新闻出版业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了“三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去年6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该署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指出:“新闻出版领域改革任务占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三分之二。现在,中央决策明确,改革已经没有政策上的障碍。深化改革,既有路线图,也有时间表。”目前提出了三步走,第一步:改革国有企事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社;第二步,改革协会、学会社团办的报刊社;第三步,改革党政机关主管主办的报刊社。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思路,继续保留事业体制的有三类:党报党刊、时政类报刊和公益性报刊,除此之外的其他报刊,无论是学术类,还是大众读物类,都要转企改制。

2008年9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辽宁考察新闻出版工作。他强调,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抓好事业发展,多出精品一方面要抓好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出版产业发展。要打破过去地域、行政级别对出版资源产业化的界限,进一步加大出版体制改革力度,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要提速。

二、僵化的体制束缚了行业的发展

新闻出版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综合同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整体规模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来看,我国出版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

目前,制约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其他行业有相似之处,即结构性障碍和体制性弊端。出版单位国有独资体制也使得创新能力难以发挥。这是因为,国有独资体制决定了所有出版单位必须有一个主管、主办单位,从而和出版单位之间多年来形成了一种上下级的行政附庸关系,使中国的出版单位在出版物市场上难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影响到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版单位内部则带着明显的行政层级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也妨碍了组织效率的发挥,妨碍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从产业结构看,组织形式单一、产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产品结构看,严重依赖教材、低水平重复、创新性产品和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少的问题,使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较为脆弱;从地区结构看,均衡布局与同构现象导致地区封锁和低水平重复;从市场结构看,市场竞争主体不健全,市场经营规则不完善,以及由于垄断经营而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不公平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出版物市场的发育与成熟。

近年来,中国民营出版机构发展迅速。2007年,中周出版物销售金额约5l2亿元,其中40%的畅销书是由民营图书工作室策划发行的,一些实力强大的工作室实际上已经成为正规出版社的“编外编辑部”。由于行业准人限制,民营图书工作室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其出版书号绝大部分是从正规出版社以有偿方式获得的。此前,新闻出版总署已宣布,从2009年起,书号管理全面实行网上实名申报制。分析人士认为,强化对书号的管理、对民营出版机构的监管,可能会进一步加快出版行业的优胜劣汰,一些有实力的民营出版机构可能会借机“浮出水面”;一些效益不佳、主要靠买卖书号生存的出版社可能越来越难以为继。因此,国有新闻出版企业加快改革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最近很多外资出版公司纷纷在内建立自己的办事处、代表处,他们集中挖走了我出版单位一批优秀人才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分配机制比我们的分配机制要灵活得多,有效得多。此外,出版单位经营媒体品种的单一,规模经营能力薄弱,出版信用体系建设由于政企不分而造成很大损伤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新闻出版行业群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三、新闻出版界重组的实践和构想

2006年中共中央、闰务院下发文件,要深化体制改革,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2008年3月24日,江西出版集团打破地区界限,与中国和平出版社签署改制合作协议隆重揭牌,此举标志着出版行业真正实现了跨区域重组。其合作方式是,巾江西出版集团根据双方优势资源,对中旧和平出版社进行重组与改制,成立中闰和平出版有限公司,同时保留中和平出版社的名称,其权益变更到中国和平出版有限公司:中闰宋庆龄基金会作为主管单位,江西出版集团为主办单位,控股中国和平出版有限公司。此次跨区域重组,是一次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出版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势互补是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以地方出版集团对中央出版单位进行跨区域重组,这一合作具有较强的开创性和探索性。

2008年5月9日,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公司在海口挂牌成。至此,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跨地域重组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新闻出版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其市场化发展之路已是“不可逆转”。2008年7月18日,国家电网报社和同为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电力出版社整合,成立英大传媒集团。国家电网报社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转企改制的报社,而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出版单位中第一家整体转制的出版社。

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央保留的党的机关报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党中央的理论性杂志《求是》等,其他中央级报纸、杂志和各行业、各部委报刊等,一律和原单位“脱钩”,另由政府监管成立的法人团体来管理。在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只保留一份省(市)委机关报,其他报刊也一律和政府部门“脱钩”,由法人团体管理。各家报刊和原所属单位“脱钩”,由自负盈亏的法人团体接手,这意味着新闻出版业靠“政府补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以市场竞争来取代。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也在相关场合提出新闻出版改革“体制转换是难点”。大家觉得在体制内生活得很好相安无事。尽管竞争很充分,但是各自有各自的领域,各自有各自的地盘,各自有各自的生财之道,并不太希望打破这种体制。

2008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调查表明,全国有40多家报业集团完成了事企分开,发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和跨地区经营形成了新的格局。对全国24家出版集团做了调查,其中,17家完成转企改制的版集团公司,平均总资产增长66.2%,利润总额增长25.3%,最多的翻了三番;而7家未改制的出版集团,平均负增长43%。

四、加快传媒业上市是改制的有效法宝

近年,出版业上市步伐开始加快掀起一轮直接融资热潮。先有粤传媒IPO登陆中小板,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后有辽宁出版传媒打包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上市、湖北日报集团借路围药科技签订《资产重组意向书》等。目前已有9家改制到位的出版、报业、发行集团公司在境内外上市,14家新闻出版企业的上市计划提上日程。

1.辽宁出版传媒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合并,实现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出版传媒第一股”。辽宁出版传媒IPO的标杆意义在于其整体上市,而不是将广告、发行等商业经营与采编业务剥离出来单独上市。而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新华传媒、新华文轩等,都是媒体经营性资产上市,而非采编业务资产上市。辽宁出版传媒IPO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未来新闻出版业整体上市会继续增加。

辽宁出版传媒上市后,加快实施了“出版策划”项目,建立起对国内优质出版资源的综合性并购和开发机制,通过与国内知名出版策划人和有显著成就的出版企业家及其团队的联手合作,出版传媒已经取得主业强势发展的新活力,所形成的稳健、可持续快速增长能力正在明显体现。

目前,已与遍布世界主要国家的近500位作者建立起合作,内容资源广一涉建筑、景观、平面、包装等各领域。为了掌握图书出版产业链条中盈利丰厚的发行环节,出版传媒与十几家国外图书销售机构达成销售合作。

2.安徽出版集团

科大创新对安徽出版集团定向增发收购其出版发行资产的方案已于2008年7月31日获得证监会通过。安徽出版集团拟以其持有的所有出版、印刷等文化传媒类资产认购科大创新发行的120303040股股份,占科大创新本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61.60%。发行价格为13.88元/股。股份发行购买资产完成以后,主业相应变更为出版业,由此,安徽出版集团成为国内第二家实现出版资产整体上市的出版集团。

本次收购完成后,科大创新将持有安徽新华印刷65.92%的股权,新华印刷主要承手日集团的图书印刷以及承接外部的商业印刷订单。2007年,新华印刷实现了营业收入2.62亿元,净利润2730万元,其中,来自于集团内部的收入约占50%。在重组科大之前,安徽出版集团有意将新华印刷单独IPO,为了减少关联交易,2007年,公司将部分印刷业务向外转移,而2008年这一块业务将回归新华印刷。

五、新闻出版改制后面临的问题

1.如何处理出版单位与主办方的关系问题

新闻出版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与主管主办单位脱钩,另组新闻出版集团作为出资人,集团当然要管人、管事、管资产,这是一种市场管理。而原来的主管机构是一种业务管理(只对新闻出版业务的一种指导):如果变成企业集团,权力是要上收的,不仅要管人,还要管事、管资产。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主办单位改成企业集团、变成出资人之后,成员单位作为二级法人很多经营自主权可能会受到约束,出版社跟集团的关系怎么处,是他们面临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企业集团如何定位。一位报刊社负责人说,定位明确将有利于新闻出版业的企业化发展,定位不明确,会把新闻出版业“搞死”。组建集团,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把几家新闻出版单位撮合起来,每个单位在董事会里面出任一个董事,这样组合大家愿意参加。

2.媒体公信力如何保持问题

新闻出版范文篇9

一、“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没有活路”

这句话是学举部长在与总社员工座谈时讲的,可谓一语破的。文化体制的改革,把书报刊推向市场,总社既要担负向社会宣传民政的责任,又要在市场上拼搏,加之国内出版集团的蜂起和国外传媒巨头的介入,新闻出版单位的生存空间空前狭小,而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下,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对市场反应迟钝、决策缓慢,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改革,成了总社的唯一选择;以纸质传媒为手段的总社,原本就发育不足,却还要面对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浪潮的强大冲击,更显得后天乏力,发展,成了总社的唯一出路。改革就是要依靠先进的体制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资源,走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发展之路。

二、没有员工的全面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改革;没有员工的认可拥护,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改革

改革涉及员工利益的调整和单位发展的未来,员工的积极参与支持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用改革的方法制定改革方案,用民主的方法推进改革,用公开透明的途径体现改革的成果。在制订改革方案中,发动全社职工广泛参与,所有的方案都发到每一个员工书面征求意见,并由党委、团委、工会组织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听取建议,对员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意见,社领导都亲自回应,或采纳、或解释,总社的人事管理制度、绩效分配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和书报刊出版规程,都经过三上三下修改,最后郑重提交全社职工大会无记名表决通过后再颁布实施。这四大制度成为治社强社的小宪法,成为总社各项工作的准则,任何个人无权随意修改。用民主的方式进行改革,有利于制定出符合职工利益和事业发展的改革方案,有利于得到员工的拥护支持,有利于促进发展和稳定。

三、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解决“职位与能力不对称、贡献与报酬不对称、岗位设置与事业发展不对称”的问题

这“三个不对称”,使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无法干事、无心干事、不愿干事。针对这“三个不对称”,第一,实行人员、机构数量弹性管理,以效设岗,增效增岗,减效减岗。总社每收入1000万元设置1个管理岗位,利润每增长200万元增设1个管理岗位,图书编辑按年完成零效益6万元和绩效工资6万元设置1个岗位,图书销售按年销售码洋150万元、年回款90万元设置1个岗位。第二,实行以聘任制为基础、制度化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将员工按聘任方式、聘用期限、报酬类型分为岗位社聘人员、试岗社聘人员、绩效社聘人员、室聘人员四类,建立职工晋级、退出机制,为引进、稳定优秀人才和淘汰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员提供制度化管道,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第三,实行按岗位职责、岗位工作量和岗位绩效确定岗位报酬的分配制度,基本工资与岗位挂钩,绩效工资与业绩挂钩,绩效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图书编辑岗位按比例盈亏双向分配,报刊编辑岗位根据采编数量和质量计发绩效工资,经营活动实行盈亏双向分成。

四、改革管理模式,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保证改革方案落地

新闻出版范文篇10

一、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布置,从200x年4月开始,全省新闻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和优良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我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学习方式上,各地各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员学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省局集中举办了机关处级干部、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州直管市新闻出版局长、新华书店经理、报刊社主要负责人的学习班,各市州也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轮训,把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各地将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相结合,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出版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联系实际,对照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各地各单位认真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查找自身在坚持群众观点、推进先进文化等方面认识上存在的不足;对照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认真查找在新闻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对照党的出版方针政策,认真查找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联系作风实际,对照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要求,从编辑、出版、发行、印制及经营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岗位,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等不同层面,认真查找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有损出版单位和出版工作者形象的问题,查找利用业务工作牟取本单位和个人不正当利益、群众意见大、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各新闻出版单位重点检查出版导向问题、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及其他违规出版、低俗之风等问题;新华书店系统重点检查摊派发行问题,研究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书刊印刷企业重点检查违规承印、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重点检查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各地各单位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清理,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全省新闻出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更加牢固,增强了坚持正确新闻出版方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促进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出版繁荣

200x年全省共出版图书5436种,其中新出图书2951种,总印数21963.79万册,总印张1564772.58千印张。各出版社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紧扣时代主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出版繁荣。一是抓好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工作。截至2004年底,我省已完成和正在出版中的“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76项,约占总量的92%。重点图书的出版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围绕工作大局,出版了一批服务中心工作的出版物。围绕“纪念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我省精心策划了一批纪念邓小平同志的重点选题,其中有7种上报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出版社向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广安图书馆捐书1855种,8944册,总码洋157885.7元。报送“纪念建国55周年”重点选题12种,这些图书已相继出版,对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服务“三农”图书的出版工作,我省出版单位共申报了《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养殖高招系列丛书》等36种服务“三农”图书专项选题,初步改变了我省目前“三农”图书品种偏少,结构不合理,选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现状。加强“未成年人读物”选题的出版和宣传工作,各出版社重点组织了一批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特点,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强的优秀选题。目前,已经出版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中华三伟人》、《红色风暴》丛书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省《向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目录》,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精心组织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评奖工作,组织出版社申报参评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共有11个出版社的35种图书参加了这次评奖。开展第二届湖北图书奖和湖北省“2003年最有影响的10本书”的评选工作。组织音像电子出版物评奖,我省共有21种参评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12种音像制品参评国家音像制品奖,7种电子出版物参评国家电子出版物奖。四是全省出版、印刷、发行部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2004年度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和印制工作,连续第21年实现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出版发展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出版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省出版业的实际,我省进行了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是以组建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为标志,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关于组建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方案》,省委省政府以鄂文[200x]xx号下发了《关于同意成立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批复》,200x年10月12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次出版体制改革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出版产业发展规律,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以重塑既能够保证正确导向又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和现代市场体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改革的原则是政企(事)分开,局社分设,管办分离;目的是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后,省新闻出版局主要进行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主要从事出版业的经营,担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这次改革既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管,同时又有利于促进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为我省出版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必将对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二是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原局属各出版单位进一步完善全员聘用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产业发展特点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三是在进行出版改革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湖北出版产业科技园项目立项和土地征用工作进展顺利,已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征用土地800亩。充分利用贸易洽谈会的机会,全力招商引资。4月和6月,我局参加了第8届中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鄂港经济合作洽谈会。其中省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香港美雅印刷公司签署了合资建设精品图书制作公司项目,引进港资共计2000万元人民币。积极筹备参加首届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获得最佳组织奖、招商奖等三项奖励,新成立的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在博洽会上首次亮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博洽会期间,举办了湖北版权贸易成果展及洽谈会,展示了近十年来我省出版单位引进和输出的1000多种出版物,进行了版权贸易签约仪式。四是加强出版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了18名骨干编辑到纽约大学出版中心接受培训,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美国BEA书展、开罗国际书展、澳大利亚书展和莫斯科国际书展等,在台湾举办了湖北图书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中国编辑学会的委托,我省承办了第十一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学者与会,本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对于宣传湖北、促进我省出版界同国外及港、台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加快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强化监管

局社分设后,省新闻出版局面临的重要工作是进行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监管。为此,局党组专门召开二次中心组学习会议,转变观念,明确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监管措施。

1、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进新闻出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进行了新闻出版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工作,并报省法制办,省政府已正式公布我局的行政许可项目为19项,废止了一批不符合法定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制定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编印有关法律法规汇编,对全省各市州新闻出版局和出版社负责人进行行政许可法的培训,组织机关干部参加省政府法制部门和湖北日报联合举办的知识竞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2、加强图书出版管理,规范出版行为。坚持履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对出版社的重大选题进行重点审查,对于涉及《备案办法》规定内容之列的选题,要求按程序报批,认真审读书稿,把问题消灭在出书之前。对违反规定出版《边缘》、《意汇》等图书的出版社进行了处理。加强对增补选题的管理,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14家出版社共报送增补选题计划785种(册)。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加强书号管理,制止个别出版社在书号使用方面的散、滥情况。开展图书质量清理检查,重点检查教材教辅类图书、辞书质量,我省自查教材教辅类图书595种,其中编校质量优良品181种,占抽查总数的30.42%,合格品357种,占抽查总数的60%,不合格品57种,占总数的9.58%。

3、继续进行报刊治理,巩固报刊治理成果。报刊治理工作重点是党报党刊不规范的征订发行、个别市州在县市报停办后未经批准拟出版县市专版等,防止出现反弹。开展报刊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今年共培训8期共1071人。做好记者证核发工作,全年共核发记者证4549个,为采编工作的正常开展准备了条件。开展内部资料专项治理工作,有效地遏止了内部资料出版秩序混乱、向企业拉广告、摊派发行、有偿宣传等违规行为。加强记者站的规范运作,从2003年底开始,我局分3批对报刊社记者站进行了清理,共审核重新登记记者站128家,比清理整顿前减少了60家,基本完成了记者站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报刊监管力度,杜绝违规行为。坚持以预防为主,多次召开报刊管理通气会,提醒报刊社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我局同省委宣传部共同下发了《湖北省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六不准”》及实施细则,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开展评比报纸“最佳版面”和“最差版面”,先后对部分报刊的违规行为发出了“违规警告通知书”,并对违规严重的报刊进行停刊处理。狠抓审读工作,管理“关口”前移。全省共成立报刊审读组42个,选聘报刊审读员652名,对全省报刊实行了全方位的审读,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报刊审读工作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2004年9月在全国报刊审读工作会议上,我省在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4、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一是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湖北省2004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多次召开“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层层动员,精心组织。二是健全“扫黄”“打非”机制,完善制度措施。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及时调整充实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全省上下进一步健全了党委、政府直接领导,“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主管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上阵,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能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扫黄”“打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组织上保证了“扫黄”“打非”工作的落实。同时,全省推广了武汉市的“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扫黄”“打非”工作范围、工作职责,普遍建立了考核奖励机制,使“扫黄”“打非”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信息搜集反馈机制、大案要案备案通报制度。三是针对突出问题,组织专项治理,主要是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口袋本”图书、有害卡通画和游戏软件、教学用书及发行使用秩序、城乡集贸市场、出版物零售店摊和不法游商、境外注册非法报刊、网络文化市场和网络传媒的专项治理,专项治理净化了我省出版市场,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市场环境。四是深入开展“打团伙、破网络、端窝点”斗争,依法查办大案要案,重点查办了武汉市“511”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案、江淑安非法出版案、叶俊龙非法经营案、宜昌市淫秽光盘案。五是加强宣传,强化“扫黄”“打非”舆论监督,省和各市的主要媒体今年以来关于“扫黄”“打非”的宣传超过1000次。“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明显了成效,据统计,200x年全省取缔关闭非法经营店档2248家,查缴非法出版物3275025件,查处非法出版案件760件。

5、进一步加强印刷复制业管理。认真开展全省印刷企业年检工作,年检后核定出版物印刷企业280家,比年检前减少5家;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302家,比年检前减少14家;内部资料印刷企业53家,比年检前减少6家;出版物专项企业39家,比年检前减少6家。全面开展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的要求,制定了《全省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整治的主要任务是取缔无证照印刷复制窝点,切实加强对印刷复制企业的监管,查处大案要案,打击侵权盗版。目前专项整治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切实加强书刊印制质量监督,开展200x年度书刊印制署优质产品检测认定和全省书刊印制质量检测认定。认真做好条形码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申请制作条形码3142条。进行全省印刷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提高了我省印刷业的数据化管理水平。

6、加强著作权管理,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全省开展打击盗版教材教辅和盗版软件的专项治理行动,共查处侵权盗版案件400余起,收缴盗版教材教辅和盗版软件76万余册(盘),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推动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成立了由韩忠学副省长任组长的省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湖北省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全省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完成了对省政府部门57家单位软件使用及需求情况的调查统计,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大力宣传著作权法律知识,提高社会成员的著作权保护意识。200x年3月25日—26日,根据国家版权局与欧盟知识产权合作计划,举办中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对于学习和了解国际版权法律知识、增强版权保护意识,促进湖北出版业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产生了积极作用。为庆祝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省版权局与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在湖北出版文化城开展了庆祝第四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认真做好版权服务工作,全年办理作品自愿登记84件,办理出版外国图书合同登记29种,办理引进涉外电子出版物著作权认证6件,代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8起。

五、加强新闻出版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今年是我省出版系统的改革年,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广。在改革中,注重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动员干部群众为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正因为有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我省的出版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组同原局属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出版经营及其他业务工作一起考核,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去年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回头看”工作。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遵循“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设,全省新闻出版行业的行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加强新闻出版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出版专业人员、发行员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鉴定工作。继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对全省部分新闻出版单位社长(主编)、新闻出版执法人员、报纸新闻采编人员、民营书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在200x年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要转变观念,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在市场中实现“双效”。二是要继续优化出版产业结构,提高出版物质量。三是加大依法行政和工作落实的力度。

200x年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工作要点

200x年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现*一年,也是我省新闻出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转变职能、强化监管的重要一年。200x年我省新闻出版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正确的导向,深化出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监管,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我省新闻出版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中部崛起、构建和谐湖北提供强有力的出版文化环境。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坚持正确的导向,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宣传思想和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努力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

2、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3、有关出版单位要围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组织出版一批重点理论文章、学术著作和通俗理论读物,准确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形成一批学术精品和文化精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我省新闻出版业现状,总结*规划实施情况,编制我省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制定我*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规划、*图书发行业发展规划、*印刷复制业发展规划、*”报刊业发展规划。

5、积极协调、争取落实出版经济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支持培育扩大农村出版物市场、支持湖北出版科技园和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6、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努力完成列入国家和省*重点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选题出版规划的出版工作,对重点选题要实行项目责任制,努力将重点选题出版成精品。认真组织实施200*年年度出版选题计划。

7、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出版物结构,出版一批有市场的常销书和畅销书,突出特色,努力形成湖北图书品牌。重点做好理论读物、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读物、服务“三农”读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长征70周年读物的出版工作。

8、大力发展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申办国家级动漫生产基地,发展我省网络游戏动漫文化产业;支持出版单位跨媒体经营,积极推动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业的发展。

9、调整优化报刊结构,科学布局,在立足现有报刊的基础上,培育名报名刊,提高报刊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

10、探索多种出版物营销方式,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和图书分销网络,逐步建立规范现代的图书流通体系,提高鄂版图书市场占有率;加强农村图书发行,开拓农村出版物市场,广泛开展“送书下乡”;组织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和第十五届全国书市。

11、加快我省印刷复制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大力支持发展高档印刷、彩色印刷、商业印刷和包装装潢印刷业;支持新华印刷科技工业园的建设。

12、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加大版权输出和引进力度;开展出版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参加法兰克福等重点国际书展;组织参加200*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13、做好出版物和书刊印刷质量的评奖工作,鼓励出版更多的优秀出版物。200*年重点抓好“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音像电子出版物奖、湖北图书奖、“200*年最有影响的10本书”、第五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评奖工作等。

三、强化社会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保证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

14、按照中央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守土有责”、“关口前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选题工作管理,严格规范选题报批,特别是重大选题的备案制度;加强对出版物的审读,完善审读网络和审读制度;加大依法查处买卖书号、刊号、版号以及出卖报刊版面、一号多刊多版等违法违纪律行为。

15、加强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的管理,规范出版行为;清理整顿非法网络出版活动,对已批准设立的网络出版机构进行年度核验;开展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加强对教材教辅出版质量的管理,做好出版社的年检工作。

16、巩固报刊治理成果,防止报刊摊派和变相摊派行为反弹,维护报刊出版发行秩序;加强对综合类、文摘类、新闻类、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的管理;清理市州报驻县市记者站和2002年以来批准的改版期刊;对非法报刊、非法记者站和工作站进行集中整治。

17、规范出版物发行秩序,严格惩处各类违规行为,建立发行企业违规档案;采取有力措施,打破市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出版物市场。

18、开展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对各地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制定《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印刷复制业管理的意见》,加强印刷复制业的日常管理,努力创造印刷复制业良好的生产秩序;做好印刷复制企业的审批和年度核验工作;做好条形码的管理工作。

19、加强著作权管理,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重点打击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非法复制和销售音像制品、网络侵权行为;做好省、市、县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湖北省版权保护中心,积极推进企事业建立和完善版权保护制度。

20、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起草并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印发《湖北省200x年“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方案》,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督办力度;按照全国“扫黄”办的要求,组织参加“全国‘扫黄’‘打非’工作成果展览”。

21、大力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解决出版物市场管理任务繁重而执法人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2、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以促进新闻出版业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为突破口,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社会监管、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的职能。

23、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立法和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新闻出版法规和办事程序;依照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对机关内设处(科)室进行定编、定岗、定责,制定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程序;加大新闻出版普法力度,做好“四五”普法的收尾总结工作。

24、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审批行为;加强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和完善湖北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网,筹建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政务大厅。

25、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约束,规范执法行为,保证执法行为公开、公平、公正。

26、加强新闻出版统计工作,建立湖北省新闻出版行业统计数据库,提高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7、注重对出版行业协会的引导和规范,发挥其新形势下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各类行业协会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改革,完善功能,做好服务。

五、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体制和机制改革

28、建立和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的新闻出版宏观管理体制,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探索一条新闻出版改革与发展新路。

29、创新新闻出版运行机制。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要实行新的事业体制,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其喉舌和宣传作用;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要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版企事业单位要大力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30、培育出版物市场主体。重点支持和培育我省出版、报业、期刊集团的改革和发展,使之尽快成为我国出版物市场上既能够坚持正确导向又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市场竞争主体,成为我省出版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力支持出版单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31、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印刷复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利用境外资本和社会资本做大做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和控制力。

32、支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在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出版产业环节,积极支持、引导和广泛吸纳非公有资本,并与其他出版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出版企业发展。

六、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升新闻出版队伍素质

33、切实加强新闻出版系统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省新闻出版系统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继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务求取得实效,培养、提升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精神。

34、认真贯彻全国闻出版系统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湖北省“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加强我省新闻出版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做好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发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职称评审和岗位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出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