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8 12:36:43

新闻实训总结

新闻实训总结篇1

根据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与高职院校教改和课程项目化的发展方向,实训教学将朝向“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发展。所谓的“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就是将实践教学时间分解到每个学期,让高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间断地轮流接触完整的实践项目进行实习。而在第一学期实行的课程联动实训项目,正是契合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目标,并运用“课程融通贯穿式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以往的单课程实训和学期末的实训方法,使教学与实训相结合,集整合资源,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联动实训。不仅可以把学期内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的优势,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采访与写作”技能、《非线性编辑》的“后期制作”技能、《视听语言》的“拍摄与构图”技能,使学生利用各门课程所学的专业内容,融合于实践,完成在学期中期的“校运会”采、写、编、播实训项目,课程与课程相连接,更好地锻炼学生实践与应用的能力,更扎实的融会贯通专业课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传媒学生活泼大胆的个性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项目内容】

学生任务:

全班分为十个小组,完成“校运会”采访与新闻稿写作

另外从班级里抽出14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完成“校运会”主题新闻视频

完成采访稿

在运动会现场进行拍摄(照片用于新闻稿中,视频用于视频新闻中)

完成后期剪辑

撰写“校运会”新闻稿

老师任务:

组织学生选题与分组

参与学生前期讨论会,从学生谈的想法中提示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并渗入教学内容

对学生完成的新闻稿和新闻视频进行点评,并给予建议,评出优胜组

项目组指导老师总结会议,并完成总结报告

【目标】

本学期为大一第一学期,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明确自己所选专业以及所学内容涉及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强调实操性。

与多门同期专业课程配合,更好地完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符合本专业行业就业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分工责任到个人,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并锻炼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

完成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专业作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

老师可以从此项目发现每个同学的特长与不足之处以及考察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此次课程联动实训项目能促进教师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明显推动作用。

【预期成果】

两个“校运会”主题新闻视频

“校运会”新闻稿作为本学期个人期中考试成绩

学生的小组“课程联动实训总结”及老师的“课程联动实训项目报告”

【成果总结】

本次实训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被成功的调动了起来,同时发现了几位新闻敏感度高,反应快的学生,也发现了几位擅长做后期制作的学生和擅长拍摄的学生,还发现了一些同学的不足之处,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供了很丰富的个人资料。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实践性的问题,比如在面对一场充满新闻的运动会现场时,不知道该把重点抓哪里,怎么做新闻的取舍。而实践当中学生也发现了“怎么问?问什么?”要做出事前的采访稿大纲并确立新闻主题,在实际采访背景下随机应变,发现新闻点,抓住新闻点,挖掘好的新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采访问题落入“俗套”而过多在乎问题华不华丽,反而在他们绞尽脑汁想出采访问题后,却得不到想要的回答。因此每个小组重新确立了新闻主题,并为新的主题制定了拍摄方案,重新拟草了采访提纲。后面的采访过程就顺利多了,学生对摄像机的紧张感也减少了,问题更丰富了,也抓到了新闻人物与主题亮点。

新闻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 模拟演练 “保真”

新闻发言人模拟演练的组织特点是要最大限度地做到演练流程、案例材料和会场景等三个环节“保真”,让学员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新闻会的个中真味,让受训者在体验中提升新闻水平。

一、演练流程“保真”

为了增强真实感,在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模拟训练中,新闻发言人的登场、、提问等流程要做到“保真”,即与真实新闻会现场无异。完整的新闻会演练一般分为五个环节,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主要包括:参加新闻人员登台落座,会主持人介绍新闻会背景以及参会人员(5分钟);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10分钟);记者提问与问答(45分钟);观察团补充提问并评分(10分钟);专家点评并答疑(20分钟,这是模拟演练相比真实的新闻会特意设置的教学环节)。

二、背景材料和案例材料“保真”

一般而言,根据新闻发言人工作内容,模拟新闻发言场景设计为两类:突发事件新闻会和例行记者招待会。无论是哪一类,用于模拟的背景材料和案例材料均要最大限度的“保真”:即根据企业单位的时间、舆情环境和事件设计编撰而成,甚至可以采取真实案例进行演练,保证符合政策方针、契合业务特点,从而使得情景逼真,让受训者发言技巧、媒介素养和业务熟稔度得到全面提升,实战效果更明显。

在设计演练目标的时候,要把握新闻会和记者招待会演练重点的差异。通常,模拟新闻会,主要模拟突发事件案例,结合企业单位舆论热点,考察新闻发言人对当前单位面临的舆论生态和媒体环境的把握,着重在发言人的媒介素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培养上;模拟例行记者招待会,主要模拟单位面临的真实舆论环境,考察新闻发言人对企业业务和内部环境的把握,以及新闻发言人应对记者、设置议程和引导舆论的实战技巧,着力点在培养发言人综合媒介素养,引导舆论环境的能力。

三、会场布置“保真”

第一,根据现场条件,准备新闻会演练背景板,或者制作幻灯片(PPT)背景,如图示意。第二,布置新闻会主席台。根据发言人小组人数设置主席台,一般发言人小组5-7人(包括主持人、发言人、辅助发言人等)。第三,一般情况,主席台下第一排安排为参加会模拟记者席,第二排为观察团席位。第四,设立演练点评专家席位和工作人员席位。在记者席侧前方设立点评席位。第五,如有条件,设置直播摄像,将演练现场投影至大屏幕,增强现场感。有的培训基地,为了让学员身临其境,在布置上下足了功夫,譬如现场设有多台液晶显示屏、镁光射灯、专业声控台、新闻台等各种布景,让受训者真正感觉到“新闻发言人不好当” 。第六,如有条件,配备现场直播视频回放设备,辅助演练专家点评,并让参演人员回顾总结。

四、其他事项

第一,学员分组与任务分配。一般,在演练前两天将参加新闻发言人培训演练的学员分组(分为发言人小组、记者小组、观察团小组等)。新闻发言人小组成员根据参与的演练话题,分配角色,准备新闻材料,设置议程与主题,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小组成员,从新闻采访角度准备问题,目的是在会上给新闻发言人小组制造压力。观察团小组要观察和评价新闻过程中新闻发言人小组和记者小组的能力和表现,并给出相应评分。

第二,提前下发案例材料。将案例材料至少提前两天下发给学员阅读并准备。案例材料尽量“保真”、详实、全面。

新闻实训总结篇3

照搬普通高校本科的教学模式,就是误区之一。因为照搬的结果,势必丢失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特色,从而毁掉自身赖以生存、赖以发展的根基。

对于这样的误区,必须远离而去。如何远离?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不同,它是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关键的。基于此,我院新闻系制定了“重视理论,强化实践,面向基层,适应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为实践教学的强化理清了思路。怎样强化?经过不断探索与反复论证,选定了从课堂改革切入。因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抓住课堂改革也就抓住了龙头。

把课堂搬到社会

把课堂搬到社会是造就人才的正确选择,这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显得更加重要。对此,我院新闻系加大了校外教学实训的力度,2002级实训课占总课时的34.6%,2003级的实训课比例达49.9%。同时,明晰了搬向社会大课堂的主打内容,突出了新闻采、写、摄影、摄像技能训练,报纸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抓住了实训的根本。

我院新闻系没有套用现成的一些实训模式,而是创出了特色: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按“教书育人”四个字对实训进行了总体设计,要求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要学会做事,先学会做人。其次,在具体做法上,一是摈弃了“抱着走”、“扶着走”的老套路,提倡学生自己走、自己闯;二是建立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实训。

我们认为,教学实训,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加物与外在部分,而是课堂教学的有机构成。那种轻视教学实训的观念或者图形式、走过场的做法,是对“课堂教学”内涵的曲解。

将社会引进课堂

如何使多年来脱离实际的教学常规来个实质性的突破?我们认为突破的途径很多,但改变现有教师的构成与更新教师的观念是重中之重。

在民办高职院校师资的构成中,一部分是普通公办高校教师,另一部分是毕业于公办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较少或很少,因此长于理论而短于实践是其特点。再则,他们对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由来已久的“习惯”,大都疏于实践环节和具体操作。所以说,改变教师的构成与更新教师的观念不仅是重中之重,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增加既有教学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使教师结构趋于合理的基本途径。现在,我院新闻系已拥有既从事过多年高校教学工作,又来自新闻媒体或者有过媒体从业经历的专兼职教师18名,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师的35%。

新闻实训总结篇4

一、基本情况

这次新闻培训班历时3个月,是海军报社创办年30来第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新闻培训,受训人员49人,其中13名干部,36名战士。海政×××主任出席了开学典礼,培训期间,海军×××政委专程看望了全体学员,×××副政委在结业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整个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两个月由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4位知名教授、副教授讲授5门新闻专业课程。通过听他们讲课,并认真看书学习,大大开阔了视野。后一个月,海军报社组织16次专题讲座,帮助我把过去报道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感性知识提高到理性高度,业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培训期间,先后发表5篇新闻作品。我作为兼职学员干部,参与了日常管理。注重以身作则,在解决日常工作的各种问题中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自己。通过三个月的培训,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被评为优秀学员,这为回来搞好我们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收获

1、打牢了新闻的理论基础。前两个月,人大教授为我们开设了新闻采访学、新闻通讯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理论教程等课程,报纸编辑学作为选学内容,通过教授的传授,我在脑子里建立了一套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后一个月,海军报社的16位编辑记者进行专题讲课,侧重于抓好部队新闻报道工作的方方面面,二者结合,相得益彰,针对性、应用性、可操性都很强,使人大教授传授的一套理论知识得以深化。

2、较好地锻炼了新闻采写能力.这次培训主要是进行理论培训,采写稿件没作具体要求。但教授在课堂上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布置设计采访方案,对采访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根据教授所说的“写作是很强的实践性活动,再高明的老师讲得再好也需要学生去练,没有十几万字,几十万字的艰苦训练,写作能力是不会跃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业余时间,我注意多动笔,把教授课堂上讲解的尽可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我将自己所带的素材写了20余篇稿子,并反复修改,培训期间,被《解军放军报》、《人民海军》、《大连日报》、《水兵记者》等采用5篇稿件,所写的研究论文,得到报社领导和同学们的好评。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我购置了1993、1994年的海军报合订本,认真通读一遍,从中研究部队常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从别人的报道中,间接领会如何抓问题。

3、提高了行政管理能力。承蒙报社领导的厚爱,在这次培训期间,安排我当班长、副区队长工作,并参与临时支委工作,我把这一切当作提高锻炼自己的极好机会,采取各种方式,大胆管理,摸索经验,行政管理能力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为回部队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从成功之中学会了怎样做人。常言道:“世事洞悉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次培训一个显著的收获是从做文中领悟如何去做人。通过参加培训,自己学会了平静地面对纷繁的社会现实,做到对高尚和卑劣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辩证地去看,少了些书生气,尤其是一些教授、编辑的完美的人品、优美的文章给我教益颇深,对“堂堂正正地做人,心怀坦荡地做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不足之处

一是对于新闻采访的技巧掌握得还不够灵活,如何抓准问题还有欠缺。

二是在探索管理方法和执行规章制度中,缺乏灵活性,牵涉了一定的精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四、今后打算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增强了新闻意识,提高了判别新闻的敏感能力,对搞好我们单位新闻报道工作充满了信心。我打算下一步要真正沉到基层,及时发现新闻线索,迅速采写,并注意发现和培养新闻骨干,建立健全基层单位的报道网络,下功夫提高我们单位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

新闻实训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引导地方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职工安全技能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搞好“安全生产年”活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教行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促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得到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执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企业新进人员和重点行业(领域)农民工得到全面培训,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重点和活动内容

(一)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教育。

1.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特别要使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负责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安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条件具备的地区、行业、部门、单位,要积极举办以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演讲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深入研究探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思路、途径、方法和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举办第四届安全发展高层论坛。继续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安康杯”竞赛,与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与有关地方、部门联合举办系列宣传活动,推进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强化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五五”普法,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实施周年日等时段和节点,做好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坚持法律宣传与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执法行动和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强化执法,严格监督,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煤矿等高危行业企业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采用有效形式,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普及,提高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提升从业人员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益的能力。

3.今年6月份组织开展第八个“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和安全生产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的有利契机,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和安全生产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使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形成全社会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集中采访报道活动要注意发挥主要新闻媒体和重要新闻网站的作用,通过记者采访和新闻报道,形成全社会坚持安全发展、关注安全生产的热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继续与、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以江西、福建、浙江为主的安全生产万里行集中采访报道活动。

4.认真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宣传。通过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安全生产取得的成就。通过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览、摄影展、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突出宣传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改革创新10年来安全生产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做好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建立10周年、矿山救护队建立60周年的宣传工作。

5.推出安全监管监察一线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大力倡导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积极推动在执法中服务和在服务中执法。总结、推广浙江省安全监管局“百名安监局长进千家企业、千名安监员破解万家企业难题”的安全服务做法,将安全监管监察寓于安全服务之中。内树典型,大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为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树立标杆,推动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者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良好形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今年将组织表彰一批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二)努力推进“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建设。

1.重点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总结山东、深圳等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命名活动的做法,推广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研究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继续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活动,总结典型,推广经验,让安全生产在企业蔚然成风。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要结合实际,借鉴国内外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编印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读本,在安全类报刊、政府网站开设安全文化专栏,推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步发展。

2.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活动,推动企业安全诚信建设。大力培育安全诚信、安全道德,开展安全诚信理论研究,通过宣传教育、规范引导和典型示范等方法途径,在全社会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者中,倡导树立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观念,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总结推广河北、湖北、江苏无锡等地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承诺”的做法,督促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向社会和政府做出公开承诺,保障安全生产,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安全诚信缺失、存在非法违法行为和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的企业,在媒体上公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继续公布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3.推进安全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与群众性文艺活动,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街道等。各地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制作生产更多更好的影视、剧作等安全文化产品,广泛开展职工安全文艺活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和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联合组织开展“全国职工安全文艺汇演”;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安全伴我行”全国演讲比赛。支持拍摄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以煤矿安全为题材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矿哥矿嫂的幸福生活》。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在日常演出中要突出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并组织专场安全文艺晚会。

4.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总结推广北京、上海、青岛、济南等地经验,推进安全社区建设。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大力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城市安全社区建设,深化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下的农村安全社区建设。2009年在全国建成50个符合《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安全社区。2009年第四季度召开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会议和亚洲安全社区大会。

(三)加强领导干部、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教育培训,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1.强化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对未经安全生产培训的市(地)政府分管领导干部全部培训一遍。实施大规模培训各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计划,举办市、县级安全监管局局长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局长专题培训,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2.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抓好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推行高危行业企业全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做到主要负责人全部持证上岗。结合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工作,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的监督检查。做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到期复训和轮训工作。各地要大力加强全员安全技能培训,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安全培训覆盖面,督促企业通过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提高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抓好企业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新招用职工未经安全培训不得上岗。推行高危行业企业全员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实现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三项岗位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中央电视合举办特种作业岗位安全技能大赛。

3.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大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工作力度。各类企业要积极推进招用工制度改革,变直接招工为招生,大力提高新招用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措施办法,鼓励企业委托大中专院校定向培养,鼓励企业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招用职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办技术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职工,从源头上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鼓励大中专院校定向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鼓励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到企业从事安全生产工作。

4.严格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装备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装备水平。严格各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改革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视频讲座、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支持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联合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各地和各级培训机构通过组建讲师团方式,对缺乏自主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送教育培训上门,解决企业培训难问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邀请专家、学者,特别是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面向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每月举办1次视频专题讲座。

(四)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1.规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政府网站信息栏目的建设,及时权威信息和重要新闻。完善新闻制度,规范新闻程序。开好新闻会,及时公布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和重要安全生产信息。关注热点问题,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都要建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音像资料库,利用资料,组织制作电视宣传教育片,汲取教训,推动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组织制作重特大典型事故案例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新闻发言人培训,提高新闻工作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

2.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营造主流舆论强势。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通过加强与主流媒体、重要网站的联系沟通,采取集体采访、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网站做客等方式,加强正面宣传,营造主流舆论。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曝光,营造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新闻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的新闻报道。强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做好主管报刊、网站安全生产宣传报道的协调、指导,组织开展好主管报刊审读工作,做好第五届全国安全生产新闻奖的评选。

3.制订并落实好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现场采访预案,完善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新闻报道应急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各地要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舆论引导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工作预案,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及时有关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理工作的信息。

4.建立网上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机制,准确把握网上舆论态势,加强网上正面引导。要建立网上舆情监测系统,建设安全生产网络评论员队伍,对网上重大舆情动向早发现、早引导,对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要争取第一时间在网上作出反应。

三、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统一部署,宣教行动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下,由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各界齐抓共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宣传、教育、新闻、文化及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相关直属事业单位、主管媒体按业务分工负责相关宣教活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成立由主管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机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认真组织。宣教行动要做到有方案、有项目、有行动,做到方案落实、项目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时限落实。

2.建立会议联系制度和信息沟通机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工作。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也要建立相应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形势,进行有效指导。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每季度要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报送工作情况,加强信息沟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根据统一安排和工作进展情况,采取重点抽查、异地检查等方式,对宣教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交流经验,推动工作。

新闻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全民直播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电视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面向社会公众,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新闻内容真实可信,切实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权威的发声平台,确保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电视新闻主持人必须要树立发展创新意识,真正打造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电视节目,增强电视节目信息的传播质量,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收视率。

一、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播音主持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所以要积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每个学时安排不同的实训课,帮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但是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由于大部分的课程实训主要依托于机电设备,并没有对播音主持专业专用实训,这也使得实训内容过于枯燥与理论知识不相符,无法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积极加强对播音主持专业播音主持进行全方面的改进。另外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涉及到许多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很多的高职任课教师往往并非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并不了解,或者是教师毕业于播音主持专业,但缺乏播音主持实践,这样也就导致很多教师无法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部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也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很难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不同的实训教学方式导致最终的教学实训达不到预期要求[1]。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开设技术和技术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通过开展实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也能够同时解决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全面提升。

二、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策略

1.打造属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训室

在播音主持专业播音主持建设中,要严格根据现有的视频直播实训室进行优化,确保将在实训课程中继续使用,同时要积极采购全新的实训设备,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高专业实训课的整体设备利用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2]。通过将实训课以及视频直播课相互融合。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把握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同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去解决播音主持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全面提升。电视新闻节目能够传播社会的实时信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各种民生问题,因此在新时期,电视新闻主持人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以及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热点事件,了解节目策划创新编排的各种内容流程,加强对细节的把控与处理,真正提高新闻节目协调关联整体效果,提升电视新闻节目质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多元形式获取电视新闻节目。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主持人的策划能力,快速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信息,提高服务意识,分析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新闻关注率扩大新闻的社会舆论效应。对主持人而言,选题策划非常的关键,新闻主持人必须要高度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趋势,总结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新闻类型,这样才能够深入挖掘不同的新闻线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制作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自身政治敏感性,要高度融入党政意识,提高电视新闻的宣传力度,做好党的喉舌。在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同时要高度关注电视新闻与新媒体技术的完美融合,提高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增强对社会热点新闻的深入挖掘力度,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例如去年在网络上爆红的藏族小伙丁真,大众自然而然就认为他是藏族人,居住在西藏。四川新闻紧跟时事,特意深入丁真家乡理塘进行了实地的调查走访,带大家对这个纯真的男孩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在电视新闻主持人策划层面,加强对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最主要的就是增强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加强对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与了解,高度重视新闻传播的模式,加大电视新闻传播的力度[3]。

2.建设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实训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教学发展中必须要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专业体系,而随着我国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播音主持专业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动力,这也使得播音主持专业建设成为必然。为此要积极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培训一支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确保课程实训,为后续的专业课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的师资团队建设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具有良好播音主持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师,对视频直播操作并不熟悉,而具备成熟直播技巧的,又往往缺少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经历,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重点培养一支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团队。通过招聘校外优秀的主播或者专业的播音主持人才,扩大师资团队的建设力量,同时要外派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每天都在涌现大量新闻素材,这给电视新闻主持人采编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但是由于主持人的知识底蕴不足,又疲于搜集相关资料,不少主持人对所记叙的事件了解不透彻,对事件的描述不够详细,难以让观众接收到想要传达的信息。另外,一些主持人不能根据现状来搜寻相关的文献资料,急于将了解到的部分事件记录发表,想要在短时间内收获一定的名利,在进行新闻策划时按照既定的新闻模板来创作新闻策划案,导致策划案的质量不高。新闻首先要经过验证才能够报道,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和重组就非常关键,新闻材料应该充分考虑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保证新闻设计与标题内容一致,同时还应该通过精心的材料搜集与筛选,提高新闻传播的整体效果。电视新闻主持人要加强对信息的甄别与筛选能力,既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又要选择具有价值的新闻材料,满足实际需求。在新闻创作编排的同时,要想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就应该确保新闻编排策划的集约化,梯次化,扁平化和多元化发展,在新时期,电视新闻主持人应该高度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流程把控,对整个新闻的编排进行合理优化。一期新闻内容都要做到张弛有度、衔接合理,增强电视新闻节目整体的趣味性和起伏性。在电视节目编排的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增强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关注度,让广大观众对新闻的内涵有着更深刻的认知。很多科学化电视新闻节目在编排制作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这样也就使得新闻节目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为此电视新闻,主持人必须要针对受众目标,受众定位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评价,立足调研结果,关注受众的心理趋向,准确判断未来发展的变化趋势,重点打破思维路径,追求开放多元化的思维方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质量,尽可能贴近受众[4]。

3.设置合适的播音主持专业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内容的选择是后续实训课程是否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实训课教学中要重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并且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将播音主持与技术相互结合,才能够确保播音主持与视频直播相统一,为后续的专业课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既能够保证教学内容与学专业学习保持一致,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后续的顶岗实习提供适应性,减轻专业课教学的整体难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教学水平。在新时期要高度重视,主持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结合新媒体等多种技术,改变电视新闻节目编播的整体效果,进而确保电视新闻编播的内容变得更加新颖,提高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与水平。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严重冲击了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造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要想提高电视新闻制作并播出的整体质量与水平,电视新闻主持人就必须要认真总结时展的趋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增强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编播的整体效果。

三、结语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对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培养,要符合应该当下新媒体传播的需要。加强主持人的创新意识,建立良好的互动渠道,多与广大受众进行沟通,全面提高选题策划的质量,保证新闻节目制作更加完善,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增进与广大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拉近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确保新闻策划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避免新闻制作脱离大众。

注释:

[1]孙燕、马玉坤:《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实践课程创新研究》,《传媒》2019年第22期

[2]杨丽君、李晓磊:《浅析播音与主持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期

[3]刘宇:《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期

新闻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德国;新闻教育;新闻职业学院;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一、德国新闻职业学院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地位

(一)德国新闻职业学院诞生的时代背景

1.人才培养模式由“学徒制”向“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过渡。

德国是一个有着优良职业教育传统的国家。曾在近现代德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工业革命后,适应机器大工业发展的需要,逐渐发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在二战后德国重建历程中,“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往往被认为是促成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既为战后重建提供了大量急需技术人才,又通过提供教育培训解决了大批失业人口再就业的社会问题。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繁荣的同时,其自身也在政府的资助和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郑向荣, 2003)。而各个行业“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并催生新闻职业教育。

而事实上,也正是在战后德国的重建中,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新闻行业也开始出现了由职业学校承担,并与传媒企业紧密配合的新型专业化职业教育模式――新闻职业学院。

2.战后重建,百废待兴,亟需新闻专业人才。

二战后的德国媒体,在经历了纳粹统治12年的专制控制与审查制度之后,尽管整个社会对新闻信息的渴求达到了极致,但此时重建起步的状况却并不容乐观。从报刊到广播,其新闻报道都毫无起色地令公众失望。面对已厌倦和不再相信新闻的广大德国受众,媒体必须首先重拾公众的信任(Hermann Meyn,2001)。

而重建和打造新时代的德国媒体,一个现实困境就的人才的匮乏。纳粹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要么去支持和宣传纳粹的理念,沦为服务于纳粹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要么就是无法容忍,或移居他国,或被投入集中营遭受虐待甚至折磨至死。而战争的结束,使那些在纳粹时期随波逐流的记者们又面临了一个零起点的新时代,必须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况且,盟军进驻占领下的德国,为确保不再有忠于纳粹的极端分子存在,没有哪个职业如新闻工作者般再次经受严格的盘查。(Wolfram Schrag,2007:115-116)因此,彼时的德国媒体亟需大量适应战后重建需要的新生力量补给。此外,战后德国对纳粹独裁统治的反思,也促使公众对维护舆论自由的重视。而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新时代专业新闻工作者群体,则被视为贯彻言论自由、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重要途径。于是,在原联邦德国(前西德)境内,自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起,诞生了德国第一批专门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学校,如慕尼黑的德意志新闻学院(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1949),以及初建于巴德波尔(1950)、后移师柏林(1995)的基督教福音新闻学院(Evangelische Journalistenschule)等。

(二)德国新闻职业学院的历史地位

作为德国新闻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和重要代表,德意志新闻学院在2009年迎来了60周年华诞。6月29日,联邦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重要政界和新闻界等千余人,在慕尼黑出席了德意志新闻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默克尔总理在演讲中,对这所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职业学院,在新闻人才培养中的所担当的重要角色给以高度评价,并将德意志新闻学院称为“联邦德国成功历程的一个典型代表”。[3]而巴伐利亚州长、德国联盟执政党基社盟(CSU)主席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则盛赞德意志新闻学院为“严肃新闻的人才培养基地”。[4]窥此一斑可见,创办六十年的新闻职业学院教育模式,赢得了德国社会的肯定,并在德国新闻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除了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肯定之外,最能对其历史地位形成说服力的,当属新闻职业学院所培养的遍布德国重要媒体的优秀毕业生。

尽管在德国新闻工作者群体中,毕业于新闻职业学院者仅占约13.7% (Weischenberg,S., Malik,M., Scholl,A., 2006)。但这些数量上不占优势的新闻职业学院毕业生,却为德国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来自各所新闻职业学院的那一份份其引以为荣的毕业生名单,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以德意志新闻学院为例,其建院60年以来,总计输送新闻专业人才2026名[5],既有在默克尔总理演讲中所列举的德国著名一线电视主持人、记者耀赫(Günther Jauch) 和迈施博格(Sandra Maischberger)[6],也有如《时代周刊》总经理埃瑟(Rainer Esser)、《世界报》总编彼德斯(Jan-Eric Peters)、《明星周刊》总编培曹德(Andreas Petzold)、德国之声广播总编迪斯特(Uta Thofern-Dieste)以及德国联邦政府新闻发言人、政府新闻出版部长威廉(Ulrich Wilhelm)等一大批重要媒体或政府职能部门的掌舵人[7]。

类似的辉煌历史也同样是汉堡亨利南宁新闻学院(Henri-Nannen-Schule)的骄傲,该校自1979年创建以来,已经培养出了包括《明镜周刊》主编布鲁门克龙(Mathias Müller von Blumencron)、卢森堡电视台总编克劳培(Peter Kloeppel)、《世界周末》主编克泽(Christoph Keese)在内,活跃在各类媒体的共571名新闻工作者。[8]

二、新闻职业学院现状及办学模式探析

(一)有代表性主要新闻职业学院

1.德意志新闻学院: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职业学院,其前身维尔纳弗雷德曼学院(Werner-Friedmann-Institut),于1949年由时任《南德意志报》总编、《晚报》发行人弗雷德曼(Werner Friedmann)在慕尼黑创办,其办学思路借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模式。该校从初创招生即吸引全德1700名报考者,最后选出4女17男共21名学生,开启了这所当之无愧为德国最负盛名新闻职业学院的光辉历程。截至2009年,该校共培养了2026名新闻工作者,优秀人才数不胜数。

迄今申请报考者热情不减,每年超过2000名年龄在28岁以下的报考者最后经过三关测试录取45名,开始其为期16个月的免费培训,课程及实践领域涉及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以及后来的网络在线新闻编辑等各个新闻业务门类。该校自2003年起另与慕尼黑大学联合开设新闻学硕士生项目,每年招生30名,学制两年,毕业可获得慕尼黑大学硕士学位。

该校为独立的新闻职业学院(verlagsunabhängige Journalistenschule),即独立于某家媒体企业的新闻学院,区别于由某媒体企业自己创办的新闻学院。(Wolfram Schrag, 2007:326)办学经费来源于社会各界捐款或资助,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德国电视一台(ARD)节目总监郝雷斯(Volker Herres),也是德意志新闻学院第17届毕业生。[9]

2.科隆新闻学院(Kölner Journalistenschule):1968年建于素有德国“媒体之都”称号的科隆,创始人为科隆基督教与犹太教合作协会主席安高斯坦(Hilmar S. Ankerstein)等,也是一所德国著名的新闻职业学院。正如同在其校名备注(für Politik und Wirtschaft)里所强调的,培养政治、经济新闻工作者是其主攻方向。

该校具有自已鲜明的特色。首先,学生可在高中毕业后直接入学,不必如其他一些新闻职业学院或媒体实习项目所要求的须先接受完大学教育再申请,相应的入学年龄要求(24岁以下)也低于其他学校;其次,科隆新闻学院提供为期四年的职业培训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教育,学生在接受新闻职业教育的同时,完成科隆大学经济学专业(并辅修政治学)学习,最终获得该校毕业证和科隆大学理学士学位,经济学和政治学专长也使毕业生更具竞争力;第三,该校也是独立于某一媒体企业或利益集团的教育机构,同时与各类媒体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就业机会;第四,科隆新闻学院以其毕业生为基础组织俱乐部(KS-CLUB),充分利用其校友网络促进校内教学。当然,另一个与不少同行的区别还在于,科隆新闻学院是收费学校,按学生家庭收入情况,每生每学期(半年)0-2000欧元不等。[10]

3.施普林格新闻学院(Axel Springer Akademie):隶属于施普林格传媒集团,作为附属于传媒企业的非独立新闻培训机构,其主要功能就是为施普林格培养和培训自己的编辑队伍。自1986年在柏林开办以来,已培训了1000多名新闻工作者。此外,还面向社会评选和颁发一年一度的施普林格新闻奖(Axel-Springer-Preis)。

该校以网络新闻编辑作为其主攻方向,学生在两年的培训周期中,第一个半年在学校上课学习,下半年则去集团旗下日报《Welt Kompakt》实践学习,而第二年的大多数时间则在施普林格所属的出版社各部门完成实习。在申请报考要求中,该校还特别强调了必须会一门外语。由于依托于强大的传媒集团,该校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学生学习期间参与到施普林格旗下编辑部门工作,每月还可获得1200欧元的津贴,而其他新闻职业学院鲜有超出者。[11]

(二)“校企联姻”、“实践第一”的办学模式是其最显著的特色

不论是否由传媒企业创办,没有哪一家新闻职业学院会排斥与重要媒体的合作。附着于某一著名传媒企业办学的自不用说,即使独立于传媒企业的如科隆新闻学院者,也在不遗余力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着与各类传媒企业的“联姻”。而其中不言而喻的重要动力,则是根植于其专业化新闻工作者培养目标的“实践第一”的职业教育取向,这也是新闻职业学院的立命根基所在。这一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的事实予以证实:

其一,从新闻职业学院的董事会或咨询委会员组成来看,各校都力求拓展与各大重要传媒企业和政府或社会相关部门、机构的合作。以德意志新闻学院为例,其董事会由49家社会机构组成,其中,既包括了德国记者协会、德国记者联盟、巴伐利亚记者协会、巴伐利亚报纸出版商协会等德国及所在州最为重要的业界组织;也笼络了国家和地方举足轻重的传媒企业,如德国电视一台(ARD)、二台(ZDF),德南意志出版集团(Süddeutscher Verlag),古纳亚尔出版集团(Gruner + Jahr),慕尼黑默库尔报业集团(Zeitungsgruppe Münchner Merkur),《时代周刊》公司(Zeitverlag)等;以及一些主要政党和社会机构,如德国执政党基民盟(CDU)、德国执政联盟姊妹党、巴伐利亚州最重要政党基社盟(CSU)、宝马汽车公司(BMW),等等。[12]

其二,这一共同特色还鲜明体现在强调实践与实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这也是新闻职业学院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特征。从亨利南宁新闻学院的情况来看,在教学设计上区别于大学传统新闻教育,有三个重要不同:一是兼顾实践的系统化课程设置;二是对实践训练的细致监控和强化修正;三是对媒体各领域的系统了解。具体来看,该校将总计18个月(约77周)的培训周期设计为授课与实习间隔交错的形式,以报纸、杂志和多媒体为三个必修业务板块,重点强化应用技能训练。[13](见表1)

其三,从新闻职业学院的师资结构来看,一线资深新闻工作者是其主力甚至全部。以基督教福音新闻学院为例,学校只有一名校长、三名员工(分别掌司宣传、办公室、图书馆),所有导师和讲师都是来自外聘的传媒相关业务部门资深人士:柏林日报副总编、网络报主编阿尔黑克斯(Domenika Ahlrichs),黑森电台资深编辑勃纽斯(Volker Bernius),资深自由记者舒尔茨博士(Dr. Otmar Schulz)等四十余位。[15]此外,从其授课形式来看,大量以研讨班(Seminar)的案例教学形式出现,这种形象而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切合实际的交流,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三)恪守“精选少量”的招生规模,是各新闻职业学院另一共同特征

其一,招生量少。新闻职业学院的招生规模一向不大,即使招生数量多者如德意志新闻学院,也只有45人。与该校每年超过2000的申请报考者数量相比,其招生量实在少的“可怜”。各家新闻职业学院的学生席位一般都供不应求,每年的申请人数都几十倍于招生名额。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坚持小额招生,才确保了新闻职业教育的长盛不衰。

其二,精挑细选。新闻职业学院每年的入学申请者远远超过了为数不多的招生名额,传统的选拔程序首先主要通过专业考察及个人履历来初选,然后是书面测试,以及进一步面试。申请人的综合表现将最终成为决定录取与否的依据。(Claudia Mast, 1996:140-141)学生通常要提前一年进行申请,然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极少数胜出者获得入学资格。各校对申请者的要求和选拔程序大致相同,综合科隆新闻学院等各校官网在“申请报考”专栏(Bewerbung)里的介绍,一般有至少有两层严格细致的选拔:一是材料初选,即申请人报名后需按学校要求,提交个人简历及完成指定的新闻作品或论述报告等,学校对其提交的材料,组织专家组评选,从中挑出一百人左右进入下一轮;二是集中测试,初选入围者将在指定时间汇集到学校参加集中测试,一般要持续二到三天,常用的考试形式包括图片测试、常识问答、编辑评论、撰写新闻报道以及面试交谈等。而有些如德意志新闻学院等,还有一个自然淘汰的步骤或现象,即在第一轮选拔材料初选前,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申请人,虽然已报名,但因放弃提交相关材料而被第一批淘汰。

(四)新闻职业学院的几种不同分类和取向差异

各新闻职业学院尽管在作为培养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教育机构这一本质上无异,同样也拥有相近的培养目标。但从其办学背景、经费来源和办学层次等不同的方面,又可以区分为几种不同的小类。而前面所介绍的三个新闻职业学院,即是几种主要类型的代表。

首先,从是否依附于某一传媒企业来说,可分为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和非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两类。(Wolfram Schrag, 2007:326)前者如德意志新闻学院、科隆新闻学院等,尽管依然不断强化与传媒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但却保持对任一传媒企业的独立性,使学生以及其自身发展都可获得和利用更为广泛的外界资源,比如其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可选范围就比后者要大。后者有施普林格新闻学院、卢森堡电视台新闻学院(RTL Journalistenschule für TV und Multimedia)等,直接由某一传媒企业创办,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此企业员工的培养和培训,由于依托于强大实力的传媒企业,一方面办学经费获得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后台企业都会把实习和就业职位优先提供给自己所办的学校(Claudia Mast, 1996:305),并凭其企业优势培养更具某专业领域特色的学生。

其次,以是否收取学费为标准,可分为免费和收费学校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不仅有隶属某一传媒企业的非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还有广大依靠捐款与赞助维系的非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都奉行免学费政策,甚至还向学生提供学习津贴,如施普林格新闻学院的学生每月可获得1200欧元津贴。后者则相对较少,如科隆新闻学院,每学期收费2000欧元,是近年部分刚刚开始收费的普通大学学费四倍左右。当然,学校会依学生家庭收入有所区分,学费从0到2000欧元不等。此外还有开展远程新闻职业教育的自由新闻学院(Freie Journalistenschule)也收取学费,视不同周期的班级而收费每月80-280欧不等 [16]。而各校收费与否,与其经费来源和办学特点有着重要联系,就科隆新闻学院而言,学费收入约占学校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他的收入来源包括企业赞助、捐款、校友俱乐部会费,以及新闻业务工作报酬、来自基金会的项目经费和政府部门的拨款等,其中前三项之和约占总收入的45%,其余的每项大概占到4-7%。[17]

再次,从办学层次拓展方面来看,部分新闻职业学院正与其坚守传统的同行拉开距离。这方面的代表是科隆新闻学院和德意志新闻学院,前者与科隆大学合作,学生可同时在科隆大学完成经济学专业学分(并辅修政治学),最终获得科隆大学理学士学位,相应的其四年的学制在新闻职业学院中也是最长的;后者则在继续保持原新闻职业教育份额不变的基础上,自2003年起另与慕尼黑大学联合开设了培养新闻学硕士项目,每年招生30名,学制两年,毕业可获得慕尼黑大学硕士学位。

三、结语

总体来看,新闻职业学院能够在战后德国重建中诞生,并在六十年里得到长足发展,绝非偶然。德国曾先后出台了包括《职业教育法》在内的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法规(郑向荣, 2003),使“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获得自上而下的立法保障与推动;而另一方面,企业由职业教育得到了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民众则藉此获取了谋生的专长,自下而上的拥护也同样显著。同样的逻辑,自然也存在于新闻职业学院的办学经历中。

尽管记者在德国并不是一个被限定了的职业,即记者只是一个自封的称呼,任何人都可以自称记者,而不需要通过任何机构的认证,(Claudia Mast, 1996:139)更没有统一的记者证之说。这种况状的形成是基于对德国联邦宪法第五条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解释(Reinhart Ricker,2002),也就是说,如果记者成为了一个被限定的职业,那么就相应造成其他人在通过媒体公开表达方面不平等的现实。但这样的逻辑,并不排斥新闻行业专业化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反而是新闻职业学院六十年的成功历程,赢得德国社会各界的认可。政府和广大社会团体的支持、媒体企业与申请报考者的追捧,以及新闻职业学院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都充分表明了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地位。

但是,正因为如此,或许忧患意识的缺乏,将成为其未来难以有效规避危机与风险的一大隐忧。2008年12月,柏林的《每日镜报》(Tagesspiegel)对另一所德国重要的新闻职业学院――柏林新闻学院(Berliner Journalisten-Schule)的财政困难进行了连篇报道,指出该校由于政府和社会支持资金的流失,正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之中,并已直接导致原计划于次年4月启动的编辑培训课程被迫取消[18]。

而德国新闻职业学院的独特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新闻教育而言,仍不失为一份有益的参考。尤其是其强调实践性、实用性及授课与实习频繁交错的教学设计,囊括各类媒体领域和各项技能的系统性课程设置,以及引入一线传媒业务资深人士担当教学主力的师资结构等与传媒业界的紧密合作,都以其专业化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对于正在力求培养更具专业素养、更受媒体欢迎的新闻人才,而不断探索创新的我国新闻教育机构,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1]德语对“实习”的表达通常有两个词,即Pratikum和Volontariat。前者指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实习,一般无明确时间长度规定,意同我国通常所指的“实习”;后者则指毕业后进行的实习,在德国主要用于新闻行业,一般两年左右,是德国媒体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2]德语的Journalistenschule,可直译为“新闻学校”或“记者学校”,本文根据此类学校特点,采用“新闻职业学院”译法;而在某具体学校名称中,则沿用我国较为习惯称谓“新闻学院”,如“科隆新闻学院”。

[3]Kanzlerin preist Qualitätsjournalismus, Sueddeutsche Zeitung, 30.06.2009.

[4]Seehofer würdigt 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 als „Kaderschmiede des Qualitätsjournalismus in Deutschland“,

[9]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 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

[14]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Ausbildung,

[15]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Evangelische Journalistenschule, evangelische-journalistenschule.de/

[16]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 Freie Journalistenschule, freie-journalistenschule.de/

[17]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 Finanzierung, koelnerjournalistenschule.de/finanzierung

[18]Sonja Pohlmann, Talentschuppen in Turbulenzen, Tagesspiegel, 17.12.2008.

参考文献:

[1]Mast, C. (1996), Handbuch der Journalistenausbildung, Rommerskirchen, Remagen- Rolandseck.

[2]Meyn, H. (2001) ,Massenmedien in Deutschland, new edition, UVK Medien, Konstanz, 77.

[3]Ricker,R. (2002), Medienrecht, Grundlagentexte zur Journalistik, Neverla,I., Grittmann,E., Pater,M.(eds.), UVK, Konstanz, 137-162.

[4]Schrag, W. (2007), Medienlandschaft Deutschland, UVK, Konstanz.

新闻实训总结篇8

一、课程间整合项目的必要性

课程间整合项目是相对课内实训项目而言的。课程间整合项目是基于整合教学的理念,根据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相关联性,设计出结合两门及以上课程知识技能的实训项目,训练学生对多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常在相关课程教学结束后,以期末作业或实践周的形式开展。比如:摄像基础与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完成后,安排电视短片创作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短片策划、拍摄以及后期编辑的全部工作。这一实训项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摄像基础所授的摄像技能与非线性编辑课程所授的后期编辑技能,因此,该项目即可视为这两门课程之间的整合项目。而课内实训项目则是分散到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进行的实训项目,实训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比如摄像基础课程讲解到固定画面这一知识点时,配合理论知识设置的固定镜头拍摄实训即为课内实训项目,实训在课堂当中完成。

目前,电视新闻摄制的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内实训的形式开展。上文提到电视新闻摄制的教学内容由摄像基础、电视新闻、非线性编辑三门课程共同承担,其实践教学也相应地分解到这三门课程中,结合课程内容分别设置课内实训项目,由各门课程相应的任课教师在课堂里进行实践指导。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有利有弊。

一方面,其长处是善于分解复杂的实践能力。结合课程知识点设计的课内实训项目,其实是将复杂的知识技能化整为零,分解成一项项子技能,有利于人们逐一学习掌握。比如电视新闻摄制的重要技能之一摄像技能,可以分解为摄像机操作、固定镜头拍摄、运动镜头拍摄等子技能。通过课内实训的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对这些子技能分别进行训练,逐个掌握,最终攻克摄像这一复杂技能的全部子技能。

另一方面,其短处在于缺少机会组合各项子技能,不利于人们整体把握复杂技能。而促进组合,恰恰是课程间整合项目的强项。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全部子项目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学生还需要将各项基本的子技能合成起来,整体把握,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项技能。比如:摄制一则电视新闻短片,必须完成电视新闻的采、摄、编等全部工作环节。人们需要操作摄像机拍摄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电视画面,也需要具备新闻意识捕捉新闻线索、挖掘新闻事实,在新闻现场选择合适的镜头、场景,采集最能表现新闻事实的影像素材,同时还需要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灵活安排运用电视的各类表现元素呈现新闻事实,剪辑形成成片。只会摄像、只能后期制作,或者只有新闻意识,都是不能完成电视新闻摄制工作的。因此,学生需要将各门系列课程在课内实训中所掌握的所有子技能重新组合,才能顺利运用整个的复杂技能,真正具备电视新闻摄制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摄制的实践教学,除课内实训项目外,还应增设课程间整合项目,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实践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摄像基础、电视新闻、非线性编辑三门课程众多课内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可以将电视新闻摄制分解为多项子技能,让学生逐项学习、逐步掌握。另一方面,通过课程间整合项目,创造机会与平台将之前所学的众多子技能重新组合,帮助学生实现对电视新闻摄制能力的整体把握。

二、课程间整合项目的设计

1.设计前提

课程间整合项目是根据系列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相关联性设计而成的实训项目。因此,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整合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首先需要明晰系列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依此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对此,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了反复论证。

李婧老师在其论文《新闻学专业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整合教学的理念》中,详细论述了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首先转换思路,不囿于电视新闻摄制实践的工作环节顺序,而是将摄像机与后期编辑软件视为电视新闻摄制开展的必备工具。同时注意摄像技能与后期编辑技能在实践中相辅相成的关系。摄像是后期编辑的基础,后期编辑则是整合影像素材、提升素材表现力的必要环节,带着编辑意识进行前期采摄工作更能事半功倍。

如此,可以将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梳理为摄像基础与非线性编辑,这是电视新闻摄制实践开始的前提,属于工具性的基础技能课程,必须先行掌握。电视新闻课程则是综合应用课程,在摄像、后期制作技能掌握基础上,实现电视新闻摄制从理论到实训的系统性学习。

根据系列课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将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集中在连续的两个学期中完成教学,其中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课程在同一学期进行教学,电视新闻课程紧接其后,在之后的一个学期开设。

2.内容设计

根据电视新闻摄制三门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联性及开设时间安排,我们设计了两项课程间整合项目:一是前文提过的电视短片创作项目,是摄像基础与非线性编辑两门课程的课程间整合项目;二是将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综合实践项目安排在系列课程教学全部结束之后,以实践周的形式进行集中实训,属于电视新闻摄制三门系列课程的课程间整合项目。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期完整的电视新闻栏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电视新闻摄制系列课程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电视新闻摄制全部环节,包括电视新闻节目策划及新闻报道策划,电视新闻采访、拍摄及解说词撰写,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在设计课程间整合项目之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综合性

课程间整合项目应当能够实现多门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而不是课内实训项目的简单重复、机械叠加,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也因为这一特点,课程间整合项目才能够组合多项子技能,为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技能提供机会。比如前文提及的电视短片创作实训项目就是要求学生将摄像基础与非线性编辑课程中掌握的摄像机操作、固定镜头拍摄、运动镜头拍摄、后期剪辑软件运用、声画配合、蒙太奇建构等子技能重新组合,并综合应用。

(2)全程参与

课程间整合项目相较于课内实训项目复杂且庞大,往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这需要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配合完成实训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训项目任务分配到人之后,还应要求每位学生全程参与实训项目的各个环节。上文分析过,课程间整合项目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提供组合子技能的机会与平台,实现对电视新闻摄制能力的整体把握。若学生只参与实训项目中的某一环节,课程间整合项目的这一作用便无法发挥,是对实践机会的浪费。因此,课程间整合项目需要学生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完成对各项子技能的组合。

(3)设立优秀实训作品展示平台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给予学生平台展示其实训作品会增强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创作出的实训作品水平也能大大提高。因此,为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通过校园网络、校内电视展播等方式展示学生的优秀实训作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新闻实训总结篇9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那么关于实习报告范文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1年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_关于实习报告范文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个人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大学生实习总结怎么写

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大学生实习自我总结

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11、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的学习社会知识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于20__年2月参加了社会工作实习。实习的意义在于为自己提供一个更加好的学习的平台,获得成长,适应社会并为自身和社会创造出价值与财富。

本人的实习单位是吉祥天健康产业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养生、美容的独具发展前景的集团化公司,所以对于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吉祥天对实习生的要求是需要大专文凭以上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有很好的个人学习、复制能力以及有愿意出差的意愿。这也对应了我选择实习单位的目标,因此,我选择了“吉祥天健康产业集团”作为实习单位。

2、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接受了公司系统化的培训,包括公司的发展历史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公司的产品种类,产品的规格、价格、功能、效果,下市场销售交流技巧等。除此之外,公司还要在实习生熟知产品的前提下培训所有人上台讲课的能力,确保下到全国各地的市场能对市场人员进行公司产品及产品销售的能力。培训集上台讲课培训、与市场人员交流、向顾客铺垫销售产品并获得成交机会、能适应艰苦的出差旅途生活、布置店铺活动氛围、小或大型会议执行等能力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

3、实习结果

在公司接受了1个多月的培训后,确定了本人通过了公司的考核,已于20__年2月中旬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委派我到浙江杭州市场进行工作、学习。并且主持、销售、交流、培训等能力获得了提高与认可,于20__年4月起转为正式员工。

4、实习总结或体会

从20__年2月底正式来到吉祥天健康产业集团实习、接受培训。我收获最大的不仅仅是公司同事间的深刻友情,更多的是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走向社会的目标与方向。慢慢的,我也由一个什么都迷茫不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在工作能力方面,由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最后获得公司认可并获得很多鼓励和表扬,这样一个过程是非常值得自己高兴和珍惜的。

在进入公司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委派我和另外一位新晋同事做公司20__年年会的主持人,在这样的一个机会之下,我在年会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胆量、魄力、控场等方面的锻炼,让我得到了很多的提升,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潜在的能力,让我收获了更多的自信。

由于在年会上的表现,让更多从市场上回来的老同事认识了我,也让更多的同事认可了我,对于还是新人的我来说这是万分荣幸的事,也为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奠定了更多的基础。所以紧接着20__年公司极为重视的新年启动会上我再次与上任搭档站上了主持台,被公司委以重任,主持、控场、活跃气氛、把握流程等等,让我获得了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个人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2在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中,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响应“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号召;也为了给个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利用三十天的时间组织了一项名为“爱心辅导”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我在此做一个总结,作为大学一年级暑假的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的动机

在权衡了各项大学生可能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我认为:家教是一份切实、有价值的方案。作为一名师范学院的学生,尽管我本身属于非师范类专业,但“为人师表”这个千年的古训却永远牢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做一个好老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如何出色的胜任老师的工作,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磨练。所以本着这样一个向往,我选择了组织家教这项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准备

为了能够增加此项活动的“含金量”。我为活动订立了“自己组织,自己分配,自己招生,自己工作”的基本宗旨。其中这里的“自己”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群体:即所有参与到我组织的这项活动中来的和我具有同等学历的朋友们。他们分别是:万健(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管理系)、施政(南通大学数学系)、蒋舒(南京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贾楠(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在组织好人员之后,我于19号晚迅速草拟了两份材料。即:“爱心辅导介绍”广告和“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材料见附页)

活动的实施

在1月19号散发了“爱心辅导介绍”广告之后,我们很快接到了许多家长的询问,并陆续登记好姓名和联系方式。1月21号上午结束招生后我组织分配了各个参与同学的任务,其中我具体负责了一名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及英语辅导工作。会议结束前我们再次学习了“爱心辅导活动会员条例”。下午同学们开始各自与负责的孩子家长联系,商定具体的实施细节。

22号活动正式开始,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条例中的规定,牢记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礼貌、耐心、亲切的完成辅导任务。同时,我尊敬学生家长,礼貌用词,耐心听从家长的建议。在具体学科指导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存在着偷懒和粗心的坏习惯。我针对这一点提出了狠抓辅导效率,减少学习持续时间但增大学习频率的方法,为这个孩子的提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活动结束时,在我和孩子家长共同组织的测验中,他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

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我还统筹着全局,每天与其他四位同学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提醒他们牢记活动条例并注意自己的安全。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返回目录

大学生实习总结怎么写3一、实习总结的资料收集

从开始实习的那天起就要注意广泛收集资料,并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如写工作日记等)。丰富的资料是写好实习总结的基础。主要收集这样一些资料:

1.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如何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

比如单位组织学习,内容是什么、什么学习方式、学习后的效果如何,对自己和同志们的思想有否提高。

2.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的。

比如法律专业,注意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是如何灵活运用法律条款,深入了解优秀法官,如何运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决民事纠纷,提高结案率的;秘书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将秘书实务、应用写作等科目中的问题带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等等。

3.观察周围同事如何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

实习是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将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所以既要体验还要观察。从同事、前辈的言行中去学习,观察别人的成绩和缺点,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观察别人来启发自己也实习的一种收获。

4.实习单位的工作作风如何。

单位的工作作风对你将来开展工作、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什么启发;某些同事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哪些值得你学习、哪些要引以为戒,对工作对事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5.实习单位的部门职能发挥如何。

对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能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和认识。

二、实习总结的写法

根据本专业特点,可以全面地写。如法律专业,去法院实习,获得的是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应该具有全面素质材料,这时,可以将所实习的全部内容,包括法律工作者的政治素质要求、业务素质要求;法律条文的运用;法官的个人魅力(言行举止语言表达等综合 因 素)在法庭上的效果;法官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文秘专业作为一个办公室文员,实习中可能工作性质内容涉及所学大部分骨干课程,如办会(会议之前的准备工作、会议过程中服务工作、会后的总结会议工作,以及整个会议涉及的文书有哪些,领导对这些会议文件的写作要求有哪些,写作者在准备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或失败的教训;文秘工作者的仪表礼仪有什么要求等等)。

也可以根据实习的内容确定某一局部的工作、就一个专题作为重点描述对象。如文秘中的档案管理,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有什么、自己学的哪些知识在工作中运用上了,你运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工作需要,效果如何;同事是怎么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等等。

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以实习时间、地点、任务作为引子,或把几个月的实践感受、结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出来以引出报告的内容。

第二部分: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环 节、做法)

1.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方式方法变成实践的行为;

2.观察体验在学校没有接触的东西,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面目、方式方法,以怎样的形态或面貌出现的。

比如,部门职能,原先你不了解,后从工作中由什么样的问题,引发了

你对职能部门的了解。再比如人际协调方法,工作中的人际协调和你学的公关理论与实务有什么样的差异,你怎样体会公关理论等 。你可以以参照毕业生实习总结范文。

第三部分:实习体会、经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文章也可以以实习体会、经验为条目来结构全文。如,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团队协作意识强;善于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挑战新工作;事后善于总结等等。从实践中看到的缺陷:政治触觉不够敏感;专业知识欠 扎 实;动手能力差等等,用这些,把自己实践的过程内容串起来。不过,这样的报告相对来说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

三、实习总结写作要求:

1.报告必须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可参考别人的资料,但不能抄袭,一旦发现一律作为零分处理。

2.如有引用或从别处摘录的内容要表明出处。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一律采用文后注释,具体格式为:引文标题、作者、出处(刊物名称)、页码、发表日期或出版者、出版时间和版次。

3.文章开头有内容摘要和主题词。

4.语言要求简练,符合公务文书的要求。

不要过多的说“我”如何如何,在第一段介绍了自己的实习时间地点和分配到的任务后,下面的文字尽量少出现人称,不用人称。字数要在3000以上。

5.去单位实习之前一定要先跟指导老师联系,相互留下联系方式。

实习一段时间后,首先要提交的是报告的大纲,字数最好能在 800字左右,主要是交待自己要写的报告的主要构架内容,由指指导老师知道后再开始写作,具体交稿时间跟指导老师联系,最好在实习结束前10天将草稿交指导老师批改。老师认为合格后,再誊抄在学院统一印制的实习总结本上

6.实习结束回到学院后准备集中交流实习情况,并做好实习工作总结。

返回目录

实习报告总结范文4一.实习目的

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在采访中,还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一些先进的现代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力还不够,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五.对实习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实习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过程,映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多的让每一个实践者走出去,到第一线上。

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远,只有走出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到现场采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2.尽可能扩大社会的接触面,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

新闻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所报道的是老百姓犯罪关心的问题,只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中去,才能写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使报道更有特色。

3.在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过程中应当教会实习者使用先进的仪器,教会记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闪光点。

记者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新闻单位映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位采访者提供锻炼平台。

4.记者应当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

新闻单位要鼓励记者开拓创新,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5.新闻单位要尽可能多的给每一位记者提供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初学记者的经验不足,应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新闻的制作过程,运用到实践中去,应该多动手操作。

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实习中提升能力,在实习中学习都是非常关键的,抓好实习,是关键的,迈好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新闻是一种客观的报道事实的学科,它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时效性特强的学科,新闻更是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应抓好实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深刻体会,认真学习。

返回目录

大学生实习自我总结5短暂而充满意义的一个月的实习以来,我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真正进入了一成长的时期。随着师傅与同班同志耐心的指导与提醒,我的操作能力在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很快的适应与熟练了各个岗位上的工作内容,步骤及要点。同时也提高了我对这份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激起了我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和重大的责任感。我的每一步都必须从小事开始,从细节起。步,刻刻牢记操作规范,时时不离的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从不敢有过半点的马虎和大意。每各项工作的操作中,我都虚心接受和听取领导与同志的指导。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从不掩饰与含糊。并在每一项操作过程中不断的刻苦钻研,总结经验,不断的吸取教训,以致使我在工作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大的进步。

努力总会得到果实,在这一个月的工作里,使我在此岗位上操作的内容有了不小的成就。在班里常受到班长与师傅的表扬。每一次的收发油中,他们都会在此教会我新的东西。耐心细致的为我讲解油品的流程和每个阀门所管辖的范围及通过油品流量的大小。特别是在每一次的储油时,他们会按一步步细致严格的为我讲述每一种牌号油的特点及怎样通过看,闻,摸,测等方法验证油品的质量,然后测出密度。总之,教到我学会,听懂,熟练为止。这一切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氛围,促使我更加的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一、坚持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努力学习各项HSE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HSE岗位职责,提高HSE意识,严格执行本岗位的操作规程,遵守工艺操作纪律,积极参加各项HSE 活动,岗位技术兵和事故预案演练。熟练正确的使用各种防护装备和消防器材,努力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二、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充分的锻炼自己,磨练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展现和升华。

三、保持谦虚的工作心态和学习的态度,认真听取建议,以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以 最大热情去学习。把规章牢记心中,虚心接受与采纳每一位同志的提议,累积经验,以便更快的完善自己,充分的发挥一个员工的责任,为自己的前程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善于总结经验,抓住自己的特长做到最好,那么人生的目标,也只不过是离我们一步之遥。

虽然我目前还缺乏经验,缺乏在艰难局面中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但我相信年轻就是本钱,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才能,我不会满足现有的知识水平,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一定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我的工作上,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拼拼!

新闻实训总结篇10

栖霞广播电视台2010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2010年栖霞广播电视台编辑部按照市区要求和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始终坚持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和宣传工作服务服从于全区工作大局,以创建服务性机关为工作目标,切实转变新闻工作作风,改善新闻宣传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提升部门形象,确保了整体工作时间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为即将开始的2010年目标任务的开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全力以赴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我们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开展了有计划、有重点、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工作,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及时报道重点工作。据统计,我台严格按照省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标准和要求,共编播电视新闻节目即《栖霞新闻》142档,完成自采电视新闻稿件1600余条;广播新闻146档,自采新闻稿件1800余条。

(1)、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除做好常规性宣传报道外,认真策划,打有准备之仗,力求创新。区两台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题活动,组织编辑记者积极主动参与,深入采访,策划制作了《聚焦区“两会”》、《走进盛夏》、《备战06‘金洽会》、《魅力栖霞》、《社区盛开和谐花》等多组系列报道。既体现了区域内媒体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又充分展示我区大开发、大建设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激发我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报道体现了关心百姓、贴近百姓的报道方针和平民视角。

(2)、精心组织并策划常规性的经济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视角、大容量的反映经济开放、项目落实等情况。鼓舞全区人民建设经济强区、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士气和信心

(3)、结合重大节日等纪念活动,开辟专栏节目,烘托气氛,营造宣传环境。如春节、三.八、五.一、五.四、七.一等组织宣传报道策划了《送温暖、献爱心》、《巾帼风采》、《身边的模范》、《飘扬的旗帜》等连续和系列报道。

二、开通fm106.6南京电台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  宣传阵地进一部扩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磨合,我台于7月24日终于开通南京电台fm106.6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新闻每周7档广播新闻节目,每档保持在8条,以求新闻的信息量。其中周一——周五新闻周六、日为一周新闻回顾。不少听众反馈,对于新闻宣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较好的实现了“让栖霞新闻传得更广、传得更远”的外宣目标。

三、强化定位,扩大视角,推出栏目

(1)、法制类电视栏目《法院在线》开播成功。酝酿已久的由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联合推出的法制类电视栏目于7月28日正式开播。这是一个集新闻性、纪实性、指导性和可视性于一体的电视栏目《法院在线》。为此,7月24日合作双方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开播仪式。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出席了仪式。

在开播仪式上,双方领导签署了联办节目协议。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分别讲话,对栏目的开播表示祝贺,并对节目的制作、运作提出了要求。栏目将建立了严格的审片制度。栏目合作双方每半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和总结会,从节目的构思选题、拍摄的方法技巧、制作的艺术品位等方面总结经验,以提高节目质量。该栏目致力于报道法院动态、普及法制教育、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发展。在筹备期间,区人民法院、区文广局等单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台整合精干力量专门成立了栏目组。

《法院在线》栏目设置“特别报道”、“直击庭审” 、“法官风采”、“法在您身边” 等子版块。该栏目每月播出2档,每期节目时长为8-10分钟,在本台黄金时段播出。全年播出11期《法院在线》栏目。由于时效性强、视角独特、贴近生活,倍受全区群众的欢迎。

(2)、再推并创新《走进直播室》节目形式

根据区机关工委和区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本台从8月底再次推出今年的《走进直播室》节目,为此我们改革和创新了节目样式,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以访谈过程为主体,适时插入相关画面,发挥电视优势。从节目的序、开头、主体、细节、结尾、解说,等一系列环节中都作了精心的策划安排。已有6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领导走进直播室接受采访。节目始终贯穿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取信人民”的节目宗旨和机关作风、办事效率等理念。展示机关作风建设成果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明确采访内容和话题,提前做好与采访对象的交流,现场画面拍摄等组织、调度工作。

(3)、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电视资源平台,与区教育局联办专栏节目——《栖霞教育》。全年播出将近27档,受到全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关注和好评。

四、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一是实行绩效挂钩,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二是每月一次编辑部全体人员会议,以会代训,评点新闻节目得失,指导记者工作,研究安排下步工作;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安排人员外出培训,考虑到不少记者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专业水平相对不是很高。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以求提高专业水平,请市局专家上门指导,观摩兄弟单位新闻节目。上半年,分别派出新闻从业人员分别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远程教育、省市广播电视部门等举办的业务培训共10人次,进一步强化了业务技能建设。

广播电视台2010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的相关参考:

【返回 栏目列表】

与此同时,实施精品战略,认真梳理、打磨2010年度广播电视好新闻节目。经过近第三季度的储备和努力,目前我台已梳理列出了10多件好节目备件。

五、科学定位并合理设置栏目,不断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可听性。

今年初,特别是3月份以来,我们按照局里要求和群众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电视节目栏目内容。根据区域内受众的要求,结合实际,对我台原有的插入jstv公共频道的各类节目作了较大的改版、调整,增加了新闻和专题的播放次数,并作整体打包,使之浑然一体,为此,新增设了娱乐频道——《电影天天看》,并进行整体节目宣传包装,丰富了荧屏内容,彻底改变了原有节目“零碎”播出的状况,使节目的可视性、艺术性得到了增强,节目质量得到了提升。

今年初,特别是3月份以来,我们按照局里要求和群众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电视节目栏目内容。根据区域内受众的要求,结合实际,对我台原有的插入jstv公共频道的各类节目作了较大的改版、调整,增加了新闻和专题的播放次数,并作整体打包,使之浑然一体,为此,新增设了娱乐频道——《电影天天看》,并进行整体节目宣传包装,丰富了荧屏内容,彻底改变了原有节目“零碎”播出的状况,使节目的可视性、艺术性得到了增强,节目质量得到了提升。

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们的新闻宣传出现了四个方面的可喜变化:

一是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二是时政新闻向新闻服务功能转变;三是报道角度由常规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变;四是电视报道手段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受到本区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