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2:16:12

新技术

新技术范文篇1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1肿瘤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1.2神经退化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1.3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

1.4冠心病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

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生物制药发展分析

未来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

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目前已经高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每种药物投放市场前的平均成本大约为6亿美元。这样高的成本会迫使医药工业对技术的进步进行巨大的投资,以增强医药工业的长期生存能力。综合利用遗传图谱、基于表现型的定制药物开发、化学模拟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药物试验模拟等技术已经使药物开发从尝试型方法转变为定制型开发,即根据服药群体对药物反应的深入了解会设计、试验和使用新的药物。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如果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

新技术范文篇2

流体广泛分布于地壳、地幔及地表中,流体研究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前沿,而地幔柱、地壳中流体的大规模迁移与岩浆热液是地球流体研究的3个热点问题。地球各层圈中流体地质的性状与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大尺度区域性的流体地质调查与研究是这一领域的热点之一,区域流体活动的地表记录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其中蚀变填图、流体填图、流体包裹体填图、矿物填图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等方法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较多研究,应用地质科学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流体包裹体和流体示踪研究,结合遥感地质、航空物探、地球物理、伽马射线光谱仪、便携式红外光谱仪等先进设备仪器进行区域流体填图。欧共体国家开展的跨国多学科基础研究项目“欧洲地壳剖面综合地质调查”,以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不同构造地质单元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填图。

2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和方法

我国科学家王学球和谢学锦等提出了深穿透地球化学的概念。该项目在地质大调查计划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重要进展。发现戈壁沙漠覆盖区深部含矿信息赋存与细粒级粘土,碱陛蒸发障的可溶性盐类和氧化障的铁锰氧化物膜中;冲积平原区深部含矿信息主要赋存于可溶性胶体、可仨E盐类、可溶性有机物中。这些发现为深穿透地球化学信息的捕获和提取及我国大面积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与填图具有重要意义圆。在信息的提取、捕集和分析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超低密度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大面积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与大型矿集区评价,结束了覆盖区,特别是盆地不能进行地球化学调查的历史。

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3.1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查技术

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查技术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电磁场,如果地下有良导电矿体存在,在一次电磁场的激励下,地下导体内部受感应产生涡旋电流。矿体内的涡流在一次脉冲电磁场的间歇期间的空间产生交变磁场,叫做异常场或二次场。涡流产生的二次磁场不会随一次场消失而立刻消失,即有一个瞬变过程。利用接收机观测二次磁场,研究其与时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地下导体的电性分布结构及空间形态。瞬变电磁法的特点主要有:观测二次场,可进行近场观测,旁侧影响小;通过不同时间窗口的观测,可抑制地质噪声干扰;在低阻覆盖情况下与其他电法相比,勘查深度大;具有测深能力;在高阻围岩地区不会产生地形起伏形成的假异常,在低阻围岩地区,采用全时间衰减域观测,容易区分地形异常。

3.2地面高精度重力勘查技术

近年来重力观测仪器与GPS三维定位技术相结合,解决了中高山区、戈壁等地区的定位问题。可直接测出重力差值,具有自动读数、自动记录、自动改正等功能。观测精度和分辨率大大提高,由毫伽级提高到了微伽级[31。目前,在重力数据处理和异常定量解释方面,由传统的方法发展了变密度地形改正,小波变换分解重力场,弱异常增强与提取和图像处理等新方法、新技术。

3.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磁力勘查进入了高精度磁法勘查技术的新阶段,观测精度达0.05nT0.1nT。在磁测解释理论与方法技术方面,研究了一系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例如,“磁性界面与磁性层磁场的正演方法和磁性界面的反演技术”、“三维磁异常自动解释法”、“磁异常曲面延拓方法”、“拟神经网络三维反演方法”、采用三层BP网络和变步长反馈技术实现快速反演;开发了“多种滤波及人机联作正反演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划分不同深度的区域磁场与局部磁异常的插值切割法”等,实现了金属矿地面磁法勘查方法技术的3个转化。

3.4地下电磁波法

地下电磁波法是利用无线电波在钻孔或坑道中发射和接收,根据不同位置上接收的场强大小,来确定地下不同介质分布的一种地下物探方法,称为无线电波透视法。在金属矿勘查中,地下电磁波法以双孔法最为常用,可用于寻找井间盲矿体,判断两孔之间所见矿体是否相连,确定矿体产状等。

3.5金属地震法

利用地下深部物质对地震波反射的差异,查明深部控矿构造寻找深部盲矿体的金属矿地震方法,近几年来在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该方法已逐步向实用性方法过渡和转变。随着数据测量、处理和解释技术的改进和完善,金属地震方法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有效方法。

4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

地质调查是高光谱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网。高光谱的窄波段可以有效地区别矿物的吸收特征,从而能成功地识别矿物。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越来越高,因此它的应用面也越来越广,岩矿识别、矿物丰度制图以及找矿勘查是成像光谱应用的主要方向,也是率先应用的领域。

新技术范文篇3

1生物制药技术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1肿瘤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亿美元。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今后10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1.2神经退化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IGF-1已进入Ⅲ期临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肌萎缩硬化症,均已进入Ⅲ期临床。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万,死于中风的人数达15万。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现已进入Ⅲ期临床。Genentech的溶栓活性酶(Activase重组tPA)用于中风患者治疗,可以消除症状30%。

1.3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000万,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

1.4冠心病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冠心病,每年治疗费用高于1170亿美元。今后10年,防治冠心病的药物将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增长点。Centocor′sReopro公司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和恢复心脏功能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一种新型冠心病治疗药物的延生。

基因组科学的建立与基因操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基因治疗与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正在达到未来治疗学的新高度。转基因技术用于构造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已逐渐进入产业阶段,用转基因绵羊生产蛋白酶抑制剂ATT,用于治疗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变性,已进入Ⅱ,Ⅲ期临床。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动、植物将成为未来制药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2生物制药发展分析

未来生物技术将对当代重大疾病治疗剂创造更多的有效药物,并在所有前沿性的医学领域形成新领域。

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

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

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非法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药物审批的过程中利用DennisNoble的虚拟心脏模拟系统了解心脏药物的机理和临床试验观测结果的意义。这种方法到2015年可能会成为心脏等系统临床药物试验的主流方法,而复杂系统(例如大脑)的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对这些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药物的研究开发成本目前已经高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每种药物投放市场前的平均成本大约为6亿美元。这样高的成本会迫使医药工业对技术的进步进行巨大的投资,以增强医药工业的长期生存能力。综合利用遗传图谱、基于表现型的定制药物开发、化学模拟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药物试验模拟等技术已经使药物开发从尝试型方法转变为定制型开发,即根据服药群体对药物反应的深入了解会设计、试验和使用新的药物。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如果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

新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目前,全球正处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对企业创新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要素,企业创新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生命力,创新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企业越发具有竞争优势。

1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短期内得不到创新,无法出售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来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现有技术也不能够满足原有客户的需求,导致企业客户愈来愈少,企业是收入来源也就日趋减少,经济效益随之减退,最后的结果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实现技术上创新能给企业带来新技术新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2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2.1.1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意愿不强

企业创新存在着风险,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带来可观经济收入,成功的创新能给企业带来生命力,而失败的创新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企业是以创造效益为中心,而创新成果一般不直接与市场挂钩,绝大部分创新成果需要依托项目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评价,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花更多的资金去从事企业研发创新工作。目前,国内部分企业技术创新停留在企业现有项目需求上,没有真正为企业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而从事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未能得到重视。资金投入比重远远不够,企业创新技术发展能力不足。

2.1.2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企业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满足于企业现有客户或者目前市场的需求,而是需要有超前的技术创新意识,以满足未来市场或客户的需求,因此,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非常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是创新团队的建设,技术创新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而优秀创新团队必须要有多专业化知识技能来支撑,需要不同专业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结合才能完成。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研发创新团队,企业技术人员一方面要为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又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当生产任务繁忙的时候,技术必须首先为生产服务,研发创新工作受到阻碍,研发项目被迫中止或者暂停,研发创新成果难以实现。

2.2技术创新体系制度不健全

2.2.1研发体系制度不健全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企业研发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研发体系制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没有完善的研发制度就无法有序开展企业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的研发一般需要经过立项、开发、测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企业相关制度来保障。部分企业在立项时,立项报告内容未能得到相关专业方的充分评审,未对项目前景和市场做一个充分的调研,有的项目研发成果出来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或者根本带来不了任何经济效益,导致研发成果无效,立项失败。有的是项目立项后,在开发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研发团队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影响项目开发工作出现盲区或者不能实现项目新功能的突破,项目开发水平受限,开发成果不佳,立项效果不明显。项目立项开发后,有的企业直接应用到生产中,没有通过多次充分的反复有效的测试后再投入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风险。

2.2.2缺乏有效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更好更有效地发展,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技术创新工作需要创新团队成员多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技能相结合。国内有的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推出新技术成果是技术人员的职责所在。

3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企业研发工作受企业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不足的影响,制约因素较多,研发体系制度不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有待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偏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程度的受到制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加大技术创新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任何企业技术创新都离不开企业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有风险,但企业不能因为风险而放弃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建立企业专项研发资金,研发资金只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涉及企业市场经营活动,鼓励员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加大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以设立专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等形式组建成立专门的研发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是指在共同的科技研发目标下,由团队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组成,经过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研发创新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外部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与内部技术骨干相融合,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同时发挥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3.2进一步完善创新研发制度体系,建立更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在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组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发制度,建立企业立项评审制度,完善企业立项评审流程,充分征求立项项目中所涉专业内部的意见,结合企业技术委员会评审结论,不搞片面化,降低企业立项风险,确保项目立项市场前景广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知道技术创新有风险,鼓励员工从事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通过建立研发创新团队、创新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创新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创新团队专业知识优势和社会实践经验优势,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改变技术创新以生产需求为导向的思路,激励技术创新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创新团队充分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工作,探索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新方向,以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建立企业下一步技术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新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对策

在我国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便是畜牧业养殖,但是在畜牧养殖中,很容易发生畜牧疫病。虽然发展畜牧业能提高农民收入,但是如果不合理推广畜牧兽医新技术,必将对农村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影响农民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在推广畜牧兽医新技术方面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只有解决技术推广存在的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持农民收入稳定。

1意义

1.1增加畜牧比例。国家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建设新农村,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支持农村发展。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畜牧业具有一定稳定性,不容易受天气或者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农村的畜牧业发展也是如火如荼,日益壮大。若在农村加强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开拓出一条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增加畜牧比例,极大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此外,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还能为相关的养殖人员提供精神后盾和技术支持,能鼓励农民们参与畜牧的养殖过程。1.2改善经济状况。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能让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改善,经济状况得到提升。我国的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在推广时具有公益性及福利性的特点,因此,在为畜牧进行疾病治疗时,这种公益性的特征能让更多的畜牧人员参与畜牧兽医新技术的应用,让他们学会更多的动物疾病治疗和处理方法。加强推广畜牧兽医新技术对改善农村经济状况、节省农村劳力物力有重要意义。1.3提高养殖质量。农民在畜牧养殖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疾病或者其他养殖问题,如果大力推广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农户的养殖质量。农民一旦获得养殖知识,便会在日常的养殖中学会预防疾病、发现疾病,进而抑制疾病传播。此外,还能让农民学会鉴别并筛选养殖品种,通过优胜劣汰选择优秀的畜牧品种,进而提升畜牧养殖质量。对于一些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畜牧新技术的兽医,可以结合当地的消费需要以及生存环境选择畜牧品种,进而提升养殖质量[1]。

2对策

2.1提高农村畜牧兽医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既包括兽医的思想素质,也包括其在专业技能上的水平。在思想上,必须提升农村畜牧兽医对新技术的认可度。相关工作人员在推广时,首先,做一个农村市场调研,对一些常见的农畜牧疾病信息进行收集并汇总,再用新的技术对患病动物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不但能打破传统兽医在单一治疗方法上的思想禁锢,也能提高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其次,要努力提高农村畜牧兽医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在推广时,可以将农村畜牧兽医集合在一起进行不定期的集体培训,重点为大家讲解一些专业性的技能知识。再次,也可以邀请行业内有名的专家进行讲座,努力提升对农村畜牧兽医的培训效率,让他们对新技术有最大的吸收和接纳。2.2更新农村畜牧站设备。由于农村的发展相比城市较落后,因此农村畜牧兽医的工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设备上,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时更新农村畜牧站的设备,是对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发展的有效支持,对日后农村新结构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农村畜牧站保存药品的能力。大多数农村都存在地远人稀的情况,不但交通不方便,而且地理位置和环境也比较复杂,所以必须及时的更新农村畜牧站的设备,避免药物因为保存不当而造成药品失效或者浪费情况出现,让农民在进行畜牧养殖时可以通过保质保量的防疫行为确保畜牧健康成长,以避免一些疫情出现甚至扩散现象。其次,营造新型的养殖环境也是更新农村畜牧站设备的重要工作之一。新型的养殖环境主要目的是不仅能为农户日常的畜牧养殖提供更好的养殖场地,而且能方便他们对畜牧进行更好地观察。如可以在养殖基地全方位覆盖摄像头,以便观察畜牧的生活状态。还可以引用一些新型的全自动化喂食喂水系统,不但能节省人力物力,还能提高饲喂效率[2]。2.3加强宣传投入。要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宣传工作上可以从两个方向增加宣传力度。首先,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宣传。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媒体与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相关单位可以通过电视频道、报纸书籍或手机新闻推送等方式重点介绍畜牧兽医新技术的优势及特征,进而达到对其推广的目的。利用媒体推广宣传的好处之一是能增加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公信力,减少其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其次,可以通过印刷并分发一些关于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手册和画报达到推广目的。手册和画报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长期推广让相关的畜牧业养殖人员在思想上有个潜移默化的变化过程,能慢慢的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新技术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和接纳,进而实现对农村畜牧建设的积极引导。2.4加大投资力度。关于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对策,无论是在设备更新还是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后期宣传的方式上,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资金投资方面,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结合社会的力量,鼓励一些相关企业,对农村畜牧养殖的一些配套设施进行升级和调整。一旦有了资金投入,就能保证设备的升级和日常维修保养,进而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此外,加强资金投入还能帮助改善兽医的工作环境,让兽医对工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性,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撑,也能让现代化的技术更好地与畜牧兽医新技术有力结合,进而发展出更加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3]。2.5完善免疫管理机制。一旦遇到疫情发生,完善的免疫管理机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源头上阻止疫情扩散,进而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免疫管理机制以及反馈制度,组织相关的农村畜牧养殖人员学习新的兽医技术,提高免疫意识。如在发现某类动物发病后,不但要对该发病个体进行积极治疗,还要观察同一饲养范围内的其他畜牧是否有类似症状。

3结束语

加强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改善传统兽医对畜牧兽医新技术的认可度,用强有力的高科技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做支撑,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并且加强兽医水平,定能让农村畜牧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芳.浅析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9,39(15):177-178.

[2]王建军.浅析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策略[J].畜禽业,2019,30(10):60.

新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土鸡养殖;技术

随着绿色肉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绿色的养殖方式逐渐受到欢迎。果园养鸡就是这样一种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促进果园的发展,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1新技术概述

该种新技术主要是在果园当中把土鸡进行散养,果园当中有着果园残留的副产品、旺盛的草地以及许多昆虫等等这些天然饲料。在果园中散养土鸡之后,上述这些天然的资源就可以很好的被土鸡所使用,以此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果园中土鸡在进行觅食之后所产生的粪便就正好是果园所需要的养料,促进了果园的生长发展。这样这两者之间就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2针对新技术的分析

2.1搭建与选择鸡舍。首先在鸡舍的位置选择上要避开村庄、污染源和主干道这些地方。在鸡舍的搭建方面,结构上应选择砖木结构,高度上有3~4m即可。并且鸡舍还要满足能够有阳光直射、背风向和相对干燥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能符合防疫需求。墙面和地面的材质选择水泥材质并要保证墙面地面的光滑。这样可以方便消毒人员的正常工作。鸡舍的四周要挖出排水道,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鸡舍中污水能够及时的排出。在搭建鸡舍的屋顶时,可以使用泥瓦和石棉瓦等这些材料,这样可以保证鸡舍内的温度维持在正常状态。根据果园的面积与养殖的土鸡数来进行修建适当面积的鸡舍,并且在规模上适中即可不宜过大。然后用篱笆或者铁丝网对鸡舍进行圈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其他动物进入果园还能防止土鸡走丢。除此之外要对鸡舍内的环境进行修建,让鸡舍能够具备御寒以及遮风挡雨的功能。2.2土鸡品种的选择。在选择土鸡的品种时,要选择那些具备抵抗病害能力强、蛋肉品质较高和适合放养这些特点的土鸡品种。最好选择经过改良之后并且经济效益高的优质土鸡品种,比如三黄鸡就很适合。对于死鸡与病鸡的处理。当养殖的土鸡发生死亡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剖解然后分析诊断,待确定死因之后再把土鸡的尸体进行深埋,深埋的地点要选择在养殖区域之外的果树下。这样既为果树提供了肥料,还对病鸡与死鸡进行了有效的处理。2.3土鸡放养时的要点。在下雨时或者刮风这些较为恶劣的天气,不宜进行土鸡放养的操作。在首次进行放养时,可以将适量的复合维生素与维生素C加入到鸡饲料当中。在放养时对于病鸡和死鸡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对土鸡进行充分的观察。鸡舍的消毒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定期进行,以避免鸡群中出现疾病。如果鸡群当中有了疾病的出现,则要加强消毒的频率。特别需要重视的是,由于农药所具有的毒性对于鸡群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在给果树喷洒农药之前,将鸡群驱赶至安全的地区或者进行临时圈养待施加农药结束后再进行放养。2.4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土鸡品种。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逐渐变高。而具有营养价值高、健康以及肉味鲜美的土鸡刚好能够满足人们日渐增高的饮食需要。据有关调查得知,有着红色或黄色羽毛的土鸡更受人们的欢迎。因此在选择土鸡的品种时,要根据消费人群的需要来选择。另外土鸡的种类繁多,可供选择的土鸡有浦东鸡和仙居鸡等品种。要结合供应渠道进行销售土鸡品种,比如在菜市场需求更多的是小体形的土鸡,而在饭店中则是大体形的土鸡更受欢迎。2.5育雏期的放养方式。雏鸡出壳至6周龄这一段时间为土鸡的育雏期。在这个时期当中对雏鸡进行的饲养和育雏工作都是在闲置房间中进行的。并且要将闲置房间进行充分的消毒和打扫,然后将有关的饲料与饲养工具进行检查。雏鸡在鸡舍1周后,要对鸡舍采取甲醛熏蒸或者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鸡舍的湿度要控制在65%~70%之间。在喂食过程中注意投喂量,一次性不能过多,要逐渐增加,并且保持投喂间隔的时间尽量相同,每5~7d进行一次饲料的更换。2.6育肥期的放养方式。在育雏结束直至出栏成为育肥期。选择天气晴朗的时间对满6周龄的土鸡进行放养,这样有利于提升其成活率、生长速度和肉质。设置可移动的投料桶或者投料槽,这样能够让土鸡更快的适应新环境。饲料进行拌湿之后再进行投喂可以有效的降低饲料的浪费。对于刚开始进行放养的土鸡,对其投喂的饲料量要跟育雏期相同。当土鸡可以独自进行觅食时就可以适当扩大放养区域。对于即将出栏的土鸡,投喂育肥料,同时对其活动量进行限制,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快脂肪与蛋白质的增长提升鸡肉口感。

在结合了土鸡养殖状况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对果园优质高效土鸡养殖新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该技术是一种绿色低污染的养殖方法,并且对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值得注意的就是市场需求的土鸡品种以及饲养方法的正确使用。

参考文献

新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新技术;病案管理;论述;应用

病案是医务人员工作中记录患者诊疗过程的重要文件,无论是对于患者而言,还是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病案管理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1-2]。在传统的病案管理当中,都是采取纸质资料来保存患者的病案,面对快速增长的病案,这样的保存手段不易于长时间的保存,而且不利于日常使用。在现如今的高科技社会当中,为解决上述保存及使用的难题,已经出现了电子病案系统及病案扫描系统,这些系统的推出为病案的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减少病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而且可以提升工作效率[3]。

1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性质

新技术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病案纸质扫描,根据扫描病案来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技术能够为病案管理提供更多的保障。病案通过扫描可以实现长期的保存,一旦有所需求,医护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病案抽调出来,进行审阅,这种通过扫描技术的病案保存手段,也就是电子病案的一种表现形式,电子病案主要是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集成,包括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医学病例系统以及医学检验系统等,这些系统在病案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2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2.1病案扫描

病案扫描是病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较为细致的任务,该项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耐心,而且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由于作为检索的首页已经将病案信息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后期需要完成的就是将已经经过质量审核后的病案进行扫描和分类[5],在扫描的时候需要经过专业的仪器进行扫描,然后将其中的图片、数据等进行压缩和储存,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经过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来将病案进行顺序的整理,以方便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方便查找档案资料[6]。

2.2数据存储和光盘刻录

因为医疗当中的病例都在实时地进行着更新,只有采取定期的光盘刻录和数据存储才会长期的保存患者的病案。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该程度需要具备自动保存和定期备份的功能。只有定期对数据进行光盘刻录,才能使得病案数据信息长期进行保存。这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更新和数据的录入[7]。数据存储和光盘刻录在病案使用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们法律意识也不断的增强,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病案资料更是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电子病案的出现不仅仅将数据存储和光盘刻录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8]。

2.3电子病案综合查询

电子病案综合查询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查询功能,病案综合查询当中涉及到病案的信息查询以及病案的年限查询,在实际医疗工作当中,病案的综合查询会经常在医院当中使用[9]。病案综合信息查询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数据库查询模块,可以多条件的进行联合查询,智能化的查询和定位查询等,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都是当今二十一世纪中的一项重要医疗技术。利用病案信息查询技术还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医疗、教学及科研等事物的管理[10]。

3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优点

病案扫描有着很多的优点,首先病案扫描可以从根本上实现病案的长期保存,病案扫描可以实现长期永久性的保留,这与传统的病案管理和病案保存技术来说,具有着很大的差别[11]。利用光盘或者是信息化技术将病案进行管理和保存,这样可以确保病案的长期保存性。除此之外在对病案进行审阅的时候还可以对细致的部分进行缩小以及旋转,这些与传统的病案管理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电子病案的综合查询,可以随时调取患者的病案及相关数据,方便快捷满足各种医疗需求,还可以减少归档的差错[12]。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网络终端可以让更多的人实现数据的共享,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综合情况来看,新技术在病案的管理当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13]。

4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电子病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可以加速医生的工作速度,避免手工记录病案造成的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浪费,为医生诊断及患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14]。新技术在病案管理当中应该严格地遵循《电子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管理,因为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新技术的引入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并且还需要将电子档案进行归类划分,这些都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进行管理。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于医疗事业而言,病案的专业化管理不仅是对患者的病案负责,而且是对自身的工作效率负责[15]。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在病案管理当中所涉及的新技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社会当中,只有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个二十一世纪当中,新技术可以确保在病案管理当中病案的长期保存及有效利用,这一点无论是对于信息化的社会来说,还是对于医疗病案管理而言,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应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当中,更多新技术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也会为病案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作者:王小乐 张国标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芙蓉,李嘉欣,王月月.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8):345-356.

[2]马丹丹.试析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市水利规划研究院,2013(9):156-158.

[3]陈翠英.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历复核室,2014(6):278-279.

[4]林春华,林美华.加强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福建医药杂志,2012(9):132-133.

[5]王宗胜,刘金书,含权相.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9):13-15.

[6]黄晓燕.现代信息技术在病例管理中的应用与开发[J].管理实践,2013(8):90-98.

[7]袁辉.现代病案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5):12-13.

[8]徐海燕.现代病案管理与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中国保养营养,2014(6):23-24.

[9]江苏凌.浅谈现代病案管理发展与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医药前沿,2014(7):67-68.

[10]刘巧佳.4800份打印案例常见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J].中国病案,2014(8):13-14.

[11]苏静,朱艳艳.针对病案首页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病案,2014(4):18-19.

[12]钱邦福.浅谈病案数字化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病案,2015(8):56-57.

[13]刘梦春,刘飞.电子病案使用后取消终末质控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病案,2014(10):109-112.

新技术范文篇8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机械新技术是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以及智能化发展的转型表现,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仅能够节约能源,更让农业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解放劳动力,在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降低了人力消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农业机械新技术具体运用策略

2.1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作业中的有效运用。在农业机械生产作业过程中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作业效率,减少人力作业量。比如,在收割作业中使用大型收割机械时,就可充分依据农作物的疏密程度,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收割速度进行合理的调控,在收割农作物密度较大的区域时,就应放慢收割速度保证没有遗漏避免出现二次收割的情况;在收割农作物相对稀疏的区域时就可适当加大收割速度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约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另外在多种农业机械当中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都能有效推动传统农业机械的优化和发展,这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应用也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农业生产作业本身需要大量劳动力,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这对人、财、物以及能源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极大地消耗,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合理使用农业机器人展开作业,则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其次,在农业生产中如喷洒农药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就可使用农业机器人进行,从而极大提高农业生产作业的安全性;最后,农业机器人运用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2.2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农业机械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现代化农业与精准农业的不断发展。它把植物学、农业生态学、地理学习以及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以及自动化互等学科紧密融合,真正实现对农产品以及土地资源在生长变化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并对农作物在生长期间的自然环境、水分、肥料、病虫害以及各时期生长情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农作物在生长期间所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手段进行治理,从而做到提前预警恶劣自然天气做好防护措施,精准地掌握防虫除虫作业时间以及为农作物施肥的时间,从而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产量、质量和效率。同时在地理信息集成系统与定位系统的服务下展开田间生产活动。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现已成功研发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病虫害治理、播种施肥、除草以及农作物水分管理等精准农业装置,将农业生产作业以最低的资源消耗、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和产量,真正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2.3液压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液压机械技术获得普遍运用。液压机械技术自身具备绿色环保、节约能源以及稳定性高的特征,其作为农业机械新技术中的一种关键技术,也在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获得广泛运用。液压机械技术自身具有多种优势,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首先,它节约能源。在农业机械中使用液压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损耗,继而切实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推动农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农业机械中采用静液压转动技术可以让农业机械依据使用情况灵活合理地调整速率,既可以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机械硬件磨损,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延长农业机械使用寿命。第三,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机械漏液的情况。当农业机械出现漏液时,不但对农耕土地产生污染同时也浪费大量的能源,如果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采用无泄漏液压技术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结束语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象征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农业技术的革新,从宏观方面分析而言,更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预示着农业整体经济的提升,这对于农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秋楠.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河北农机,2016(3):17-17.

[2]张庆.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及前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9):47-47.

新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冶金轧钢;生产技术;新技术

随着目前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钢铁材料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因而更好进行冶金轧钢生产,提升生产效率也就十分必要。在冶金轧钢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对于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而对相关新技术及新方法进行应用也就十分必要。作为冶金轧钢生产技术人员,应当对相关新技术充分掌握,从而对新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促使冶金轧钢生产能够得到更理想的效果,使实际生产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

1冶金轧钢生产节能降耗新技术

在冶金轧钢实际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所包括的主要有燃料能耗、设备能耗以及氧化受损等方面。在轧钢生产的各个工序中,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节能降耗技术实际应用也比较广泛,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1.1加热蓄热节能炉技术这一技术主要就是指在轧钢加热炉中对蓄热燃烧技术进行利用,属于比较先进的一种燃烧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实现两个方面突破。第一,其蓄热体选择陶瓷质蓄热体,这种蓄热体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可使蓄热室体积得以减小。第二,对换向设备进行重新改造,使控制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对于新型蓄热室而言,其能够使烟气排出稳定降低100℃,其热效率能够达到70%。新型蓄热炉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对烟气中热量进行最大程度回收,所产生的热量损失比较少,可使加热炉产量得以有效提升,使燃料成本得以减少,还能够使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得以减少,使污染降低,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对周围自然环境进行较好保护。

1.2炉内绝热技术及涂料技术这一技术属于加热炉内部技术,在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其炉内窑衬选择高铝及莫来石材质进行耐火浇铸,高性能防烧结料圈的开发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就目前实际应用的相关节能涂料而言,其节能效率能够达到25%,不但能够实现较好节能,还能够使生产效率得以有效提升[1]。

2冶金轧钢生产性能质量提升新技术

2.1热机械控制生产技术在目前冶金轧钢生产过程中,热机械控制工艺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主要就是指在对轧制进行控制的前提下,实行空冷,或者对冷却进行适当控制。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省略复杂后续热处理,能够对韧性较高的高强度钢材进行生产,不但能够实现能源及材料的节约,并且对环保比较有利。近些年来,这一工艺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就是对冷却进行控制以及冷却加速等相关方面。通过使轧制后钢铁冷却速度加快,能够对晶体长大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可得到强度及韧性均比较高,其符合实际需求的相关潮汐铁素体以及贝氏体组织,还能够得到马氏体组织。目前,在新型热轧钢铁材料的控轧控冷工艺实际开发及研究方面,已经获得一定创新科研成果。首先,与热轧钢铁材料符合,且能够使快速冷却实现的性能较强的射流喷嘴已经研制出来,可使高冷却速率以及高冷却均匀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次,研制出多种超快速冷却成套设备,使超快速冷却技术难题得以解决,可使不同类型的轧钢生产需求得到满足。再次,以超快速冷却为基础的有关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被研制出来,促使自动化稳定连续生产得以较好实现。

2.2高精度轧制技术在轧制技术实际发展中,高精度轧制产品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而这一技术的应用最终需要通过产品尺寸精度得以体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使产品精度能够实现有效提升。目前,高精度轧制技术主要包括型钢轧制技术、热轧板带技术以及冷轧板带技术与涂镀技术,还有无缝管轧制技术与棒线材轧制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目的都是促使产品精度能够得以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实现轧钢生产,而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最明显优势就是实现钢材节约,可使钢材利用率得以有效提升,并且提升率能够达到1%—5%[2]。

3冶金轧钢生产自动化连续化技术

3.1无头轧钢生产技术对于无头轧制技术而言,其主要就是在热轧带钢以及棒线材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而半无头轧制主要就是在薄板坯的连铸连轧生产中进行应用。在无头轧制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对于粗轧制后带坯,在进行精轧制之前,和前一带坯尾部进行一起焊接,使其在精轧机中连续通过,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超薄带钢的生产,厚度能够达到0.8mm。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一技术轧制所得到的带钢产品,其具有较高的厚度精度,板型所出现的波动比较小,可避免在传统轧制方法应用中速度方面存在的规范及限制,可使生产率提升大约15%,可使钢带行走稳定性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使产品强度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3.2计算机一体化管理技术在钢铁生产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流程就是炼钢、连铸以及热轧,三者之间属于顺序加工关系,在实际钢铁加工过程需要使各个方面的平衡得以较好实现,并且依据一定节奏进行连铸工序,三个工序应当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因而需要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进行规划及调度,同时在钢铁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体化管理属于共同目的,其中的核心部分就是计算机管理及控制[3]。

参考文献:

[1]田岩松.浅析钢铁冶金清洁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J].冶金与材料,2018,38(05):125-126.

[2]何海斌.钢铁冶金清洁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初探[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67-68.

新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新技术;管理活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共享服务中心、云计算、区块链、AI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2017年BBC基于英国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Osborneetal.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其中会计以97.6%高居第三。一时之间,“会计要消失了”“会计悲观主义”论调甚嚣尘上。本文拟从会计的发展历程和会计本质、新技术的关键特征及其对会计的影响这两个维度,针对会计悲观主义提出自己的看法,探讨会计职业、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未来之路。

二、会计的本质

要想把握会计的本质,必须对人类的会计思想进行追本溯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类的思维方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其思想活动主要集中在如何才能生存下去这个方面[1],会计思想也先后历经萌芽、发展、壮大和再轮回四个历史阶段:(一)人类史前会计思想的萌芽。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处于四处迁徙阶段,为了生存,强者甚至无任何顾忌地把弱者吞食掉,人类的思维仍处于动物思维阶段。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期,在石器制作过程中,原始人类通过劳动提高了认知水平,开始设法解决越冬食物的储存问题,考虑食物数量的筹划和分配问题,防止再吞食自己同类,人类思维有了筹划与分配萌芽。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随着食物储备数量和人数的不断扩大,筹划事项趋于繁杂,部落主事人在头脑中的筹划已不胜其烦了,迫使他们寻求头脑之外的帮助进行筹划,人类最早的岩石刻画、结绳记事便产生了,正如英国考古学家科登•柴尔德(1958)所指出:“旧石器时代的雕刻与绘画,并不只是一种神秘的‘艺术行动’的表现……,却不是专门为寻求那种乐趣,而是为的一个严肃的经济目的”,揭示了为筹划而去进行刻记与绘画的经济目的,标志着人类思维进入到原始计量记录阶段。追求精确的计量、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会计最为原始但又最为本质的属性。(二)复式记账的兴起与发展。由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对种子有了认识,原始社会从采集维生走向渔猎种植阶段,伴随着铁制品的广泛使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导致原始公社制逐渐走向瓦解,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组织形态开始出现,“这样一来,个体家庭已经成为一种力量,并且以威胁的姿态与氏族对抗了”(恩格斯,1995)。私有财产观念与财产占有欲望使得战争成为经常性的行为,私有财产占有现象很快为社会所认可,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规范被遵守,当人们大量增加财产,当社会开始感受财产的影响和力量以后,奴隶制便出现了(摩尔根,2007)。从此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对产权无止境追求的阶段,促成了以“产权为本”的会计思想,对簿记学、组织结构、社会制度及方法技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13世纪至16世纪,伴随着航海贸易和商品货币经济的蓬勃发展,产权变动更加频繁,经济利益主体分布更加分散,需要对权利分布做出更准确的说明,单式簿记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以意大利港口城市佛罗伦萨产生的复式簿记法使簿记学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查特费尔德认为,复式簿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伙的大量出现,需要公平地分配利润,而复式簿记通过实账户与虚账户的结合就可计算出利润,相反单式簿记就没有这种功能。1640年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结束了农业社会、创立了生产力发达的工业社会,而且使得产权会计控制观念稳固下来,形成了以产权控制思想为基准,并在其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产权法律制度、组织控制制度、会计准则规范等一系列完备的产权理论及体系。由此可见,复式簿记是伴随着产权关系和产权结构的日趋复杂而产生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地反映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保护经济主体的权益。至此,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逐渐显现。(三)近代会计的确立与壮大。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后的几次科学技术革命,前所未有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特别是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更是造就了“工业会计”占主导地位的产权会计思想及其理论、制度、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促使近代会计的确立。近代会计产权思想经历了“业主权理论”“经理人中心主义”“利益相关方理论”三个主要阶段[2],此间,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形成了主内的管理会计和主外的财务会计的分野。为了降低成本,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为了减少利益冲突风险,明确了公司治理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世界各国纷纷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规范会计信息的要素和概念框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如美国的FASB、英国的ASB、我国的财政部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FRS)等机构。近代会计已经是一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高度趋同,层次复杂,具有核算、监督、决策等职能的信息系统。内部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核算、监督和决策职能和内部控制制度,外部形成了审计、资本市场和法律等约束机制,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能够满足产权保护和产权博弈的需求。近代会计与前面两个历史阶段相比,更侧重于决策职能,目标以价值创造为主,即表现为利用会计信息决策,将产权蛋糕做大,同时借助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和法律法规等制度更加规范利益相关方的产权博弈行为。近代会计的“管理活动”属性更加明显。(四)现代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轮回20世纪50、60年代,世界进入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科学爆炸阶段。随着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发展,美国会计学会和会计职业界开始倾向于将会计的本质定义为一个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ERP等各种会计应用软件不断开发、更新,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点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曾经的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的观点逐渐被淡化。然而,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征,使得其轻易被电脑所取代,出现了共享服务中心、财务机器人等一系列能替代现有会计人员从事“信息”处理工作的现象,且发展迅速,这才出现会计“消失”的说法,忽略了当初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的工作终于可以被替代,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则更加清晰且更重要,再度从“业务管理”层面上升到“战略管理”层面。

三、新技术对会计的冲击

几十年间,新技术发展给会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会计领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变革浪潮。本文将新技术对会计的冲击及发展列示在图1,并分析每次技术变革的本质特征以及对会计的影响。(一)新技术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20世纪80年代初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最早的应用,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运用会计软件手工录入凭证,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核算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是对会计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核算效率。但也不难发现会计核算仍然完全依赖手工录入,会计信息仍然反映过去发生的事项,会计的确认、计量仍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实际业务的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偏差等缺陷仍旧存在……可见,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将纸质存储变为数字存储,提高了会计核算和查询的效率,但并未减轻会计人员重复性的工作量,也未减轻人力资源的占用,要求会计人员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的技能。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可以称之为财务部门内部的变革。(二)新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企业管理软件发展并流行于21世纪初,其中影响较大的ERP和SAP软件涵盖了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一系列模块,具备财务预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等功能。企业管理软件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的整合,会计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和提供财务信息的部门,而是融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中,通过整合进销存的信息流,提供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软件使得会计跳出部门间的边界,成为企业层级的变革。(三)新技术促成财务服务的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正在改变整个会计行业。1.财务共享服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其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通过将企业各业务单位“分散式”进行的某些重复性的业务和流程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处理,以促进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达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目的。据德勤2011年的全球共享服务调查显示,企业采用共享服务模式最多的领域是财务(93%),其次是人力资源(60%)、信息技术(48%)和供应链/采购(47%)[3]。不难发现,由于财务领域存在大量标准化、重复性工作,更易于整合到共享中心集中运作,集团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发挥规模优势,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中小企业则可以采用服务外包模式,将财务核算工作转移到共享中心来完成。2.云计算会计。大数据和云计算无疑是近年比较火热的技术名词,大数据之大是指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远远超出了传统数据库和硬件的存储和分析能力,不同于传统数据,它具备5V特征(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云计算的分布式结构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挖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使得非结构化、非财务信息得以搜集并运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企业可以利用爬虫技术和OCR识别技术,将企业内部和外部大量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数据采集并存储到云计算平台上,为管理者提供精准决策服务,突破了会计信息获取难且不全面这一局限,会计信息质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4]。3.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基于中本聪提出的比特币设计思路——去中心化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分布式存储不同,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存在以下两方面特性:(1)区块链的每个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份进行存储;(2)区块链每个节点存储都是独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识机制保证存储的一致性,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通过中心节点往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数据。区块链技术使得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财务数据,从而避免了单一财务数据被人为控制和篡改伪造的可能,同时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排除了财务数据的丢失,从而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安全、真实、可靠性,解决了困扰会计领域的诚信问题,会计信息将进入自由公正时代。4.人工智能(AI)技术。2017年上市的德勤财务机器人“小勤人”经常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但实际上是属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是一种易于编程的软件,能跨越应用程序,像人类员工一样完成基本任务。RPA的应用相对较为成熟,而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被用于财务职能领域。人工智能(AI)利用神经网络、统计数据和运营研究等方法来获取数据,而无需通过人为编程得出结论的机器学习,一直延伸至利用多层计算能力和改良培训技巧来识别数据模式的深度学习。这些技术的运用为自动管理越来越多的日常财务工作提供了契机,使财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更具增值性的活动。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的工作将由电脑所替代,更多的会计人员将从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他们会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会计作为“管理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步参与到业务管理层面、数据管理层面,乃至战略管理层面的管理决策活动中去。

四、会计领域的未来展望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新技术的发展是不会使得会计消失,而是促使会计职能转化,向管理工作转型。新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会计审核等一系列标准化、程式化的工作,而对于更深层面的决策管理工作,新技术是无法完全取代会计的,会计本身将进入转型时代——从提供信息转向决策管理。本文拟从会计职业、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三个领域进一步探讨会计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会计职业层面。随着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利用,新技术对会计职业的冲击成为当下最为关注、最为紧迫的问题。但事实上,这些技术为自动管理越来越多的日常财务工作提供了契机,使会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更具增值性、创造性的活动,为他们开辟了新的机遇,“数据服务官”将在未来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另外,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财务部门在整个企业中的存在感,提升了财务团队的敏捷性和响应能力;同时,也使得财务部门有能力“迈向价值链上游”,通过与业务团队合作提升营收水平,在整个企业中扮演更具战略性的角色[5]。(二)会计教育层面。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规则性强、重复度高、附加值低的会计核算岗位的重要性日趋下降,而运用会计信息参与战略规划、服务业务决策和创造公司价值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也要求会计教育应该从传统的重会计核算向重管理决策和战略规划转型。未来会计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充分挖掘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的会计人才特征和能力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未来的会计教育应该在夯实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复合程度,加大计算机编程、数据挖掘算法、财务决策和战略管理知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搭建多种商业实景,构造新型大数据+云计算综合教学实验平台,提升学生专通结合的综合能力、前瞻性和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对新技术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会计研究层面。传统的会计研究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研究范式从规范到实证的跃升,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会计的一些问题做相应的数据分析,然而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成为实证研究的一个难题。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背景下,机器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摆脱了之前只能依靠样本来进行统计推断的研究缺陷,从而直接可以通过总体来揭示事物规律,实现从因果推断研究向数据预测研究范式转变。未来的会计研究,数据的采集整理不再是一个难题,通过对于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新的研究内容则将成为研究学者们必须开发的技能,新技术将使未来的研究范式实现从实证研究到智能研究的飞跃。

五、结语

在可预见的未来,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会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藩篱将被打破,会计理论与应用的合流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人类社会的经济在不断持续地发展,会计将不再是原来的簿记会计,将摆脱传统核算型、程序性任务的束缚,将重心逐步转移到管理流程优化、战略决策规划等非程序性任务,未来的会计将以业务管理会计、数据管理会计、价值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等多种复合形式存在。过去,机械的会计核算工作是把人变成机器,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未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会计人和机器将“和谐共处”,你(机器)有你的学习能力,我(会计人)有我的独立思考;你有你的计算速度,我有我的感知能力;你有你的知识储备,我有我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会计人与机器不是竞争关系,不存在谁被谁替代的问题,而是将彼此成就,“会计人+机器”的模式将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三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会计研究,2006(7):45-51.

[3]陈虎,孙彦从.财务共享服务[M].2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4]程平,赵敬兰.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J].会计之友,2017(4):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