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工艺十篇

时间:2023-03-16 14:15:52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篇1

2.信息动态

3.超硬刀具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余东满,高志华,李晓静,王笛,YUDongman,GAOZhihua,LIXiaojing,WANGDi

4.械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苏嘉玲,SUJialing

5.手动大直径钢管内壁修磨机崔洋,徐金凤,CUIYang,XUJinfeng

6.PYB1200圆锥破碎机参数优化任海,董为民,陈洪,RENHai,DONGWeiming,CHENHong

7.单相流气体管道清管模型研究概况陈禹汀,沈炳耘,刘翀,CHENYuting,SHENBingyun,LIUChong

8.基于有限元车床横梁结构的仿真分析胡世军,付荣凯,郭超,高长松,HUShijun,FURongkai,GUOChao,GAOChangsong

9.基于Pro/E和MasterCAM的注射模CAD/CAM应用研究付士军,朱院院,FUShijun,ZHUYuanyuan

10.卷簧机液压系统设计郜立焕,李言芝,唐晓阳,张吉浩,杨阳,GAOLihuan,LIYanzhi,TANGXiaoyang,ZHANGJihao,YANGYang

11.薄壁类零件车削加工工艺方法王建中,陈陆帮,WANGJianzhong,CHENLubang

12.650t/h桥式卸船机卷筒装置故障分析及其改进措施李宪晔,程从山,杨文武,李江,LIXianye,CHENGCongshan,YANGWenwu,LIJiang

13.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张子才,龚争理,黄良沛,王少力,ZHANGZicai,GONGZhengli,HUANGLiangpei,WANGShaoli

14.汽轮机油压力液位检测任乐猛,程广振,RENLemeng,CHENGGuangzhen

1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项目制造ERP成本核算应用研究赵欣欣,杨维平,ZHAOXinxin,YANGWeiping

16.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沈晓伟,SHENXiaowei

17.基于VBA包装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图库的开发毛文武,李光霞,周顺,史伟,元杰,MAOWenwu,LIGuangxia,ZHOUShun,SHIWei,YUANJie

18.基于OFRG装配模型零件尺寸标注模式的分析方法樊忠和,FANZhonghe

19.尿素添加量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刘露露,杜娟敏,孙文周,LIULulu,DUJuanmin,SUNWenzhou

20.单搭自冲铆接头谐响应分析董标,何晓聪,张文斌,DONGBiao,HEXiaocong,ZHANGWenbin

21.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头研究进展汪苏,沈忠睿,WANGSu,SHENZhongrui

22.铝合金材料腐蚀损伤动力学规律研究张福高,叶彬,高艳军,ZHANGFugao,YEBin,GAOYanjun

23.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张国政,吕栋腾,吴治明,ZHANGGuozheng,LVDongteng,WUZhiming

24.热处理在产品加工中的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王新杰,李伟,WANGXinjie,LIWei

25.封端聚醚胺单组份聚脲树脂的研究王新春,郑天亮,WANGXinchun,ZHENGTianliang

26.磁场结合时效处理对AZ91D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冯志宽,FENGZhikuan

27.镁合金半固态触变压铸技术研究现状黄晓锋,胥林营,陈建波,陈娟娟,冯凯,HUANGXiaofeng,XULinying,CHENJianbo,CHENJuanjuan,FENGKai

28.超快冷终冷温度对重加热后9Ni钢低温韧性的影响田国平,程知松,武会宾,张坤,刘学利,TIANGuoping,CHENGZhisong,WUHuibin,ZHANGKun,LIUXueli

29.提高裂解气压缩机长周期运行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康龙,胡珊珊,任丽娜,KANGlong,HUShanshan,RENLina

30.GFRP与混凝土在有缺陷粘结下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艾军,王艳晗,刘芳,AIJun,WANGYanhan,LIUFang

31.电装产品质量的工艺研究尤永峰,YOUYongfeng

32.30CrMnSiA尾杆可控气氛热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朱晓英,庄明辉,王连义,钱晓亮,ZHUXiaoying,ZHUANGMinghui,WANGLianyi,QIANXiaoliang

33.板料数控柔性成形工艺在新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杨海元,杜彬,YANGHaiyuan,DUBin

34.片式元件无铅手工焊工艺研究韩飞,常健,焦向杰,HANFei,CHANGJian,JIAOXiangjie

35.射频阻抗技术在油罐剖面监测中的应用郭有胜,张欲立,孟凡军,GUOYousheng,ZHANGYuli,MENGFanjun

36.火炮身管精密加工与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李琳琳,张欲立,徐恒秋,常东,张宏光,杨玉华,郭有胜,LILinlin,ZHANGYuli,XUHengqiu,CHANGDong,ZHANGHongguang,YANGYuhua,GUOYousheng

37.ProCAST仿真技术在铸钢件缺陷预测上的探讨与应用赵富,赵银虎,刘斌,贾冬生,ZHAOFu,ZHAOYinhu,LIUBin,JIADongsheng

38.端联器精密成形工艺研究马涛,刘斌,林海,MATao,LIUBin,LINHai

39.强化国防科技成果在宁波转化的路径与对策建议余艳,乌仁娜,YUYan,WURenna

1.第十讲数控铣床编程型腔零件解析文长安,张路,余英良

2.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淤积机理及减淤措施研究徐存东,崔晓艳,王小振,XUCundong,CUIXiaoyan,WANGXiaozhen

3.Φ400全自动管端定径机生产线的研制史亚臣,孙海滨,周立兵,SHIYachen,SUNHaibin,ZHOULibing

4.六工位机械手的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分析吴淼,WUMiao

5.MQL技术在内排屑深孔钻削加工中的应用李通,彭海,LITong,PENGHai

6.基于逐步回归算法的逆向造型研究徐晓栋,龚玉玲,XUXiaodong,GONGYuling

7.三角形螺纹在数控车床上的加工及分析丰飞,FENGFei

8.高压喷嘴几何参数对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宋琳,索双富,黄伟峰,李永健,SONGLin,SUOShuangfu,HUANGWeifeng,LIYongjian

9.新型螺旋玻璃管自动弯管机的设计宋云峰,SONGYunfeng

10.桥式起重机纠偏控制策略的研究刘瑾,李兴根,LIUJin,LIXinggen

11.多楔带传动系统带横向振动计算方法及优化控制张智,上官文斌,ZHANGZhi,SHANGGUANWenbin

12.基于FLUENT的直管气体输送参数的研究伍雁,高家荣,胡永鹏,WUYan,GAOJiarong,HUYongpeng

13.喉管对微泡发生器流场影响的仿真研究喻学宁,李浙昆,熊艳,YUXuening,LIZhekun,XIONGYan

14.圆盘形凸轮机构及其优化设计孙永峰,张海兵,金之椰,SUNYongfeng,ZHANGHaibing,JINZhiye

15.低温冷风深孔加工中雾化器分析苏小玉,SUXiaoyu

16.新技术新工艺 砂轮磨损对球头立铣刀刃形的影响翟光新,赵先峰,吕卫卫,ZHAIGuangxin,ZHAOXianfeng,LVWeiwei

17.基于参数优化下矿井提升机减振问题的研究刘双,许行之,段丽英,LIUShuang,XUXingzhi,DUANLiying

18.球磨机系列化设计中参数化有限元分析的应用李斌,董为民,LIBin,DONGWeimin

19.制造业信息化综合集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沈克,郭彪,刘延辉,张洪威,付淑芳,谷月,SHENKe,GUOBiao,LIUYanhui,ZHANGHongwei,FUShufang,GUYue

20.CAD快速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技巧徐亚娥,XUYae

21.信息动态

22.电火花特种加工技术及应用王宏霞,朱芬芳,吴燕华,WANGHongxia,ZHUFenfang,WUYanhua

23.辉光离子氧氮化工艺提高27SiMn材料表面耐磨蚀性能对比研究李春英,LIChunying

24.热作模具钢的选用及其技术发展探析窦涛,张培训,DOUTao,ZHANGPeixun

25.密封试验夹具橡胶圈压量设计试验研究王海军,WANGHaijun

26.纳米TiO2自清洁材料的研究进展刘太奇,操彬彬,王晨,LIUTaiqi,CAOBinbin,WANGChen

27.偏心轴的强韧化处理工艺郭晓红,GUOXiaohongHtTp://

28.316不锈钢材料的统计热疲劳模型朱训智,何晓聪,高山凤,ZHUXunzhi,HEXiaocong,GAOShanfeng

29.基于DSP控制的CCAS溶解氧控制系统李军生,LIJunsheng

30.超长芯轴热处理及校正工艺试验研究白树全,高美兰,BAIShuquan,GAOMeilan

31.绿色电镀工艺研究与应用进展韩方丁,王方刚,李家柱,HANFanding,WANGFanggang,LIJiazhu

32.工艺参数对激光合金化层裂纹的影响李艳丽,黄旭仁,范兴,LIYanli,HUANGXuren,FANXing

33.超磁致伸缩薄膜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试验研究刘巍,刘双军,王福吉,贾振元,LIUWei,LIUShuangjun,WANGFuji,JIAZhenyuan

34.微小金属管壳的引伸成型技术研究洪智敏,陈敏慧,魏宗升,郑挺军,HONGZhimin,CHENMinhui,WEIZongsheng,ZHENGTingjun

35.U形截面半环件冲压成形技术许连辅,张雯洁,刘忠柏,赵源东,XULianfu,ZHANGWenjie,LIUZhongbai,ZHAOYuandong

36.真空油淬技术实现渐开线内花键零件的热处理微变形谢小路,刘满红,叶智书,张明,张良德,XIEXiaolu,LIUManhong,YEZhishu,ZHANGMing,ZHANGLiangde

37.自动化涂装生产线在弹药行业中的应用孟凡军,于瀛,刘丽红,张欲立,杨浩,高君,MENGFanjun,YUYing,LIULihong,ZHANGYuli,YANGHao,GAOJun

1.第九讲数控铣床编程十字块配合体零件解析李文明,校东,余英良

2.公法线测量和近似计算蜗轮齿厚蔡俊霞,CAIJunxia

3.一种在立式铣床上铣削六面体两端面的新方法王常义,WANGChangyi

4.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及实现张超,ZHANGChao

5.整机互联中挠性传输载体接口连接技术研究李宇君,LIYujun

6.基于PLC的冷却水恒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新技术新工艺 冯金冰,FENGJinbing

7.VisualSourceSafe在协同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卞小军,BIANXiaojun

8.大直径轴盘类工件直径测量的研究龙瑜,唐进,LONGYu,TANGJin

9.基于Pro/E和ABAQUS的圆柱齿轮参数化建模和啮合模拟仿真尚鹏举,舒大文,岳艳琴,SHANGPengju,SHUDawen,YUEYanqin

10.关于复杂曲面刀具轨迹规划技术的研究沈斌,欧阳华兵,SHENBin,OUYANGHuabing

11.高容积率低流量脉动外啮合齿轮泵设计技术研究杜静,陈文胜,DUJing,CHENWensheng

12.PYB1200圆锥破碎机腔型的优化设计曹雪丽,董为民,陈洪,CAOXueli,DONGWeimin,CHENHong

13.旋流泵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的CFD模拟分析刘栋玉,黄亚宇,刘光伟,万鹏程,LIUDongyu,HUANGYayu,LIUGuangwei,WANGPengcheng

14.遥控履带小车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王玉成,王庭有,徐丽娟,WANGYucheng,WANGTingyou,XULijuan

15.MSTP协议在单区域内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唐俊勇,郝海燕,TANGJunyong,HAOHaiyan

16.开放式数控系统中软件PLC的研发胡世军,郭超,高长松,付荣凯,HUShijun,GUOChao,GAOChangsong,FURongkai

17.应用开放式CNC进行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加工的研究张秀红,孟永辉,ZHANGXiuhong,MENGYonghui

18.汽车真空助力器带主缸总成试验台研究郝云峰,HAOYunfeng

19.∮0.05mm深孔钻削有限元分析及工艺研究李兆光,张人佶,王至尧,彭俊斌,徐道春,LIZhaoguang,ZHANGRenji,WANGZhiyao,PENGJunbin,XUDaochun

20.频谱谐波时效在风电球磨铸铁件中的应用研究王忠益,WANGZhongyi

21.电镀液自动循环供液装置的研制丁建东,DINGJiandong

22.透明亲水丙烯酸树脂防雾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巫少龙,胡静,周春玉,WUShaolong,HUJing,ZHOUChunyu

23.铸造用型芯砂无机粘结膏的制备试验苟中平,何旭龙,蒋浩帆,于文斌,GOUZhongping,HEXulong,JIANGHaofan,YUWenbin

24.大型锻件夹杂性缺陷与控制工艺分析刘昌云,张培训,LIUChangyun,ZHANGPeixun

25.不同的预处理对3Cr2W8V钢低温盐浴渗铬的影响叶金玲,叶峰,邹敢锋,YEJinling,YEFeng,ZOUGanfeng

26.空心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王小杰,邵谦,WANGXiaojie,SHAOQian

27.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研究崔俊博,张勇,王晶星,CUIJunbo,ZHANGYong,WANGJingxing

28.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形成电解液组分优化盘艳红,杜军,李文芳,PANYanhong,DUJun,LIWenfang

29.基于均匀化理论粘弹性复合材料松弛规律的研究舒乐华,谢桂兰,曹尉南,汤亚男,SHULehua,XIEGuilan,CAOWeinan,TANGYanan

30.箱式电阻炉人工智能(AI)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吴宏岐,刘霞,李晓斌,吕晓峰,WUHongqi,LIUXia,LIXiaobin,LVXiaofeng

31.新技术新工艺 基于逆向工程的硅胶模具制造技术徐连强,陈志祥,张家骅,XULianqiang,CHENZhixiang,ZHANGJiahua

32.基于虚拟设备的氧化沟工艺设计与实现张军,ZHANGJun

33.液压元件螺纹垂直度数控加工工艺方法研究冯继冲,戴开明,FENGJichong,DAIKaiming

新技术新工艺篇2

【关键词】采油 提高采收率 新技术

1 采油技术概述

采油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它所研究的是可经济有效地作用于油藏,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技术。

2 我国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采油工程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历经五个阶段。探索、试验阶段:以注水开发为主,探究出了诸如油田堵水、油层水力压裂、人工举升、注蒸汽吞吐开采等一系列提高采收率实验,为我国石油开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打开了全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历史的大门。分层开采工艺技术发展阶段:根据陆相砂岩油藏含油层系多、各油层情况差异且互相干扰严重的特点,探究出的一系列以分层注水为中心的采油工艺技术。发展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阶段:即随着大港、华北、辽河油田,马岭油田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油田的开采,逐步研究并形成了适用于各类型油田的采油技术,如复杂断块油藏采油工艺、高凝油油藏开采、低渗透油藏采油工艺等采油技术。采油工程新技术重点突破的发展阶段:随着石油天然气企业的迅猛的成长与发展,致力于采油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成立了并完善了完井、压裂酸化、防砂、电潜泵和水力活塞泵5个中心,最大程度上促进采油技术的发展。采油系统工程形成和发展阶段:就是当前所处的阶段,在不断创新、完善采油工程技术。

3 目前国内外采油新技术的介绍

3.1 热处理油层技术工艺

热处理油层采油工艺是指利用燃烧热能加热储层原油,进而降低原油粘度,将原油从地下采出的一种采油工艺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热效应大幅度的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岩石润湿性,增强地下原油体积系数,增强地层自身能量 。

3.1.1?火烧油层法

火烧油层工艺技术措施是向地下储层中通导入充足的空气,保障空气在地下储层中有较好的通透性,利用点火装置点火,加热油层,根据不同的油层性质,接着不间断的注入空气,使燃烧维持,燃烧温度一般可达到250~500℃。因为燃烧近井地带的温度特别高,将使附近的原油蒸发以至于焦化,蒸发的轻质油气将与远方的原油发生热交换,温度下降冷凝,高温燃烧的原油变成碳继续燃烧,产生持续的热量,而整个燃烧过程产生的高温气向远方传递,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降粘改变原油流动性的作用。火烧油层法是利用燃烧前缘地带、降低地层原油粘度的热采方法。其特点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稠油粘度,对应波及范围的幅度也比较大,可提高采收率至60%左右;而该措施的点火和管火的工艺操作难度较大,是决定该方法成功与否的关键。

3.1.2?蒸汽注入法

蒸汽注入法是把地面产生的热蒸汽注人油层的一种热处理采油技术。按照工艺措施来分,主要可分为:蒸汽驱油工艺技术和蒸汽吞吐工艺技术。

对于蒸汽驱油在油田的工艺过程中,作用原理复杂。蒸汽一旦注入,近井地带的井底周围便形成充分的饱和蒸汽区域;然而距离井底较远的储层,由于注入的蒸汽由于充分的热交换而冷却,在距井筒远处将形成一个冷凝水带,尽管近井地带的温度和注入蒸汽温度几乎差不多,但是,形成的冷凝水带的温度和储层原始温度相近。然而蒸汽热交换的原油会发生蒸馏,近井地带的地层压力会增强,有利于对原油的驱动。

蒸汽吞吐技术,主要是将一定设计量的高温、高饱和蒸汽注入油井,焖井数天,加热油层中的原油,然后开井采油的循环采油方法。蒸汽吞吐方法是稠油开采中常用的方法,是工业化应用最好的热采方法。蒸汽吞吐又叫蒸汽激励或者循环注蒸汽。其优点是投入小、回报大,工艺操作简单,适用于稠油油田开采,该方法目前已经顺利应用于我国许多稠油油田采油。 例如,2007年,在辽河油田的锦45、25块对21口井实施过的蒸汽吞吐作业,各个井次施工顺利,同期平均每口油井增油320吨,总增产原油7000吨左右,同时延长修井周期25天,总投入产出比近1:3的比例。

3.2 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采油方法。微生物驱油技术是指将微生物从注水井注入,随注入水一起对油层进行驱替。通过找出能够代谢产生出具有降解油层中例如沥青、 石蜡、胶质等大分子物质生物酶的微生物,使其进入油气层,改变油气层物性,降低油层中原油的粘度、增大流动性,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微生物采油技术按微生物源来分,可以分为外源微生物采油和本源微生物采油。微生物采油技术按照驱替方式来分,可以分为微生物驱油和微生物吞吐采油。前者是指在生产井注入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生化作用,改变地层内多元流体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单井原油产量。与后者比较,微生物吞吐采油具有小风险、易操作、实施工艺不复杂等优势,因此,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2002年大庆油田采油十厂实验过12口,微生物处理后,油井平均下降15%的含水,第一批实施的油井共增油1845吨。2010年年底,大庆油田对注入工艺和菌种进行了升级,对7口井进行了实验,平均日产油增加7吨,平均 含水下降7%,到12年年底共增油7000多吨。同时,让2口躺井焕发了青春。

新技术新工艺篇3

关键词:建筑外装饰工程;新技术;新工艺

传统的装饰工艺和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建筑对于外部装饰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装饰效果的追求,建筑企业只有加强重视建筑外部装饰工程,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才能使建筑外部装饰工程的顺利,最大程度提高建筑外部的美观及艺术性,让建筑现在城市中绽放光彩。

1 新技术及新工艺在建筑外装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1 注重设计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建筑装饰装修的施工规模普遍庞大,所以在传统施工设计工艺的条件下,依靠人力完成复杂设计工作不仅拉低了设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设计方案的精度和可修改性,其次,传统施工设计工艺在面对结构日益复杂和装饰装修高要求的建筑物时,“力不从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装饰的高需求,建筑外装饰行业的设计人员开发了立体设计新工艺,即在建筑的装修装饰的方案设计中融入了计算机技术和3D技术,广受人们的青睐。

1.2 “马头墙”工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致使现代建筑更趋于简洁实用,现代社会经济、现代人的生活、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艺术的多元化创作。马头墙工艺的结构简单杂,色调的选择也较有意境,其不仅是艺术的延伸,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使现代建筑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神秘感和诗意感,可以说,马头墙工艺是满足现代建筑高要求的最佳工艺,对建筑装饰以及庄园装饰由一定的启发。

1.2.1 造型抽象变异

抽象变异是指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对一些相关内容进行的再次加工,抓住原型的设计核心内容,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在突出原型特点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设计印象。例如,传统徽州民居宅院中的马头墙,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隔断火源,徽州旧时期的建筑因村落房屋较为密集,是以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位砌筑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其设计是为了满足防火和防风的需求。而由传统粉墙黛瓦及各种建筑材料、结构、做法形成的各异墙体在新工艺的出现后逐渐被简化,但其色彩依然是采用黑、白、灰三色,白墙笔直的线条也不再追求和突出形体的变化,马头墙的应用使建筑整体变得更富有韵律。

1.2.2 传统建筑特征和表现形式优化

传统建筑特征和表现形式之间的直接联系叫做“表层优化”,即表层优化是指对建筑装饰设计手法及设计形象的认可,它是以模仿为基础,但这种模仿并不是被动的延伸,而是在元素的原有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再一次创新,使现代建筑在不失现代感的基础上延续了徽派建筑的风格。

2 新材料在建筑挖装饰中的应用

2.1 特殊工艺加工的玻璃材料的应用

在所有的建筑材料中,玻璃的透明度和色泽度属于优等材料,但由于比例材料在建筑外装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所以其被广泛应用的程度并不高。如果将玻璃作为建筑外装饰的主要建筑材料,可以通过玻璃折射、反射等性能提高建筑外装饰的美观性和通透性,对建筑整体的采光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除此外,玻璃本身就具备多种特性,所以玻璃在建筑外装饰中的应用,例如玻璃幕墙,将会使整个建筑更彰显独特性和动态性,而建筑的外观会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而折射出不同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而提高了建筑的“活性”。

2.2 环保材料的应用

随着建筑外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建筑外装饰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必须要加强及对环保材料的应用。就目前的建筑外装饰材料来看,极少数的建筑材料属于纯环保材料。其次,含有一定的有害物质,但毒害物质的释放速度较慢的建筑外装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成为环保材料,通常而言,这类环保材料会经过相关的工艺加工手段,降低材料中含有的毒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成分含量,迫使其释放毒害成分的速度更加缓慢,致使环境对这些微量的有害物质可以进行自我吸收和调整。再者,利用化学手段进行合成原材料,通过分子结构的转变来降低建筑外装饰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加强新技术应用在建筑外装饰施工过程中的要求

建筑是根据其有效的构造原理和各构件功能组合而成的,所以在建筑外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建筑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的平面设计,而且在建筑材料选择上,要严格构造设计,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受力特征相同,装饰装修的构造和温度变化相同。另外,在装饰装修时,掌握好空间造型的比例尺度,旨在为业主提供一个舒适的住房环境。在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最大提高工程效率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满足以下两点要求:

3.1 重视基层处理

在对建筑外装饰的基础混凝土墙面装饰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先剔平凸出的墙面结构,然后再用钢丝刷对混凝土墙体结构进行凿毛处理,并对其进行浇水浸湿措施,增强混凝土墙体结构的光滑度。如果基础混凝土的表面十分光滑,则不必对其进行凿毛处理,而是直接清理混凝土墙面表面的污垢和尘土,以保证墙面结构的整洁度。

3.2 合理设计弹线分格

在建筑外装饰墙砖施工过程中,在基础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达到七成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弹线分格处理,在对制约层面的出墙尺寸进行制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以避免弹线分格时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装饰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只是实用功能,而是建筑整体的美观和特点,这无疑对建筑外部装饰工程公司的施工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建筑企业在建筑外部装饰工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新工艺和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为工程的施工提供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新技术新工艺篇4

工艺描述:3D硬千足金硬度远超普通黄金的4倍,可借多种K金的设计款式及工艺生产复杂的时尚款式,做工精细、大方,重量较轻,从根本上节约了购买者的成本,佩戴起来舒适、自然。

产品描述:黄金永远散发着她的光芒、魅力,并以其独特恒久不变的价值永存。施华洛世奇人造宝石与黄金的碰撞,在新的世纪里赋予黄金以新的生命力,转身成为时尚的宠儿,更引领新的潮流。果缤纷3D硬千足金系列给您黄金全新体验。

工艺名称:3D硬盒与k金工艺制作相结合(产品由凯恩特提供)

工艺描述:3D硬千足金、18K白会、钻石、红宝石完美糅合,展现优雅、低调,却充满极致奢华。在创作工艺上,取3D硬千足金与K金工艺制作优势及两者小身的材质特点,创意性、巧妙性地混搭融介。使产品外观色彩更加丰富,创作空间更加广泛。其中微镶、群镶、镂空等各细节处理,精敛入微,让作品极致张扬生命力,视觉冲击更加强劲。凯恩特珠宝臻品系列《锦上添花》、《蝶·恋佗》、《稀世女人花》,均以大自然之花作为创作元素。作品以素净的线条勾勒了繁花似锦的花开一季。

工艺名称:烤彩工艺(又称“绘画珠宝”工艺)(产品由缘与美提供)

工艺描述:烤彩工艺是在珠宝新材料、新工艺运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一种全新的革命性彩色运用工艺,它实现了珠宝材料和技术创新运用的重大突破。烤彩是将环保材料环氧树脂研磨调配后,填充于贵金属上的线刻图案中,经过高温淬烤。使其牢同地与贵金属结合。因其有烤制的特性及丰富的色彩表达,故名“烤彩”,并有“好彩”之意。烤彩可以实现任何色彩和任何图案的自由搭配。因而享有“绘画珠宝”的美誉。

工艺名称:新型车花工艺(产品由福麒首饰提供)

工艺描述:精品珠手链主要特点在于复杂而精细的车花工艺;其形独一无二,每颗金珠的宽度都保持一致,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准;外观时尚大方。

精品纯手工龙身项链,主要特点也在于车花工艺,内外部工艺繁琐精微,立体分层结构设计巧妙,外观大气唯美,犹如中国龙一样闪耀世界。

工艺名称:新型手工花丝工艺(产品山百泰首饰提供)

工艺描述:“花丝工艺”是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不可复制的传奇工艺,还曾是中国珠宝工艺殿堂上的至上珍宝。2008年6月,该工艺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泰首饰创新研发的这种新型手工花丝工艺传承了中国宫廷艺术——花丝工艺,以纯金为材质经过搓、编、织、绕等多道繁杂的花丝纯手工技法制作而成。作品细节微妙,通透温润、精致无瑕,完美呈现了花丝手工技艺的精髓。

新技术新工艺篇5

油田目前有46%的油井综合含水达90%以上,高含水井的高效治理一直是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传统工艺,多为机械找堵水、化学堵水等方法,存在作业次数多、作业周期长、作业成本高、低压油层受污染严重等问题,致使措施效果评价时间长,措施效果差。

目的:

1.治理高含水井层,快速直观的确定出液情况,评价时间短,措施见效快,节约作业成本;

2.封堵高产水层,减少无效产水量;

3.寻找低产液潜力层制定下步针对性措施。

二、找堵水技术研究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找堵水技术应用的较为成熟的为机械找堵水技术和水泥封堵水技术。油田开发生产的中后期,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已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分层求产、找堵水效果直观及增油效果明显等特点,已经在新疆油田、长庆油田、江苏油田开始应用。

1、压控开关器找堵水技术--原理:

通过下入带有压控开关器的丢手封隔管柱来实现各个油层单采,在地面可以随需要设定各个油层开关器的开关状态来实现生产层的单采或各种组合生产方式,开关器的开关状态设好后整个找堵水过程都是自动进行。

工艺原理及管柱

开关器结构:由微电机驱动总成、机械开关装置和压力监测系统组成。它上下通过油管扣直接与油管相连。开关器的本层液体进出通道与各层公用的主流道是分开的,在关闭某个开关器时,不会影响该开关器下方其它各层的液体从主流道被举升到地面;开关器可以携带两支压力计,用于测试该层的流、静压,压力曲线同时能用作质量监测。

根据需要找堵水油层的数量先用油管将丢手接头和与一定数量的封隔器、开关器、单向阀串联在一起,下入需要找水、求产和堵水的油井中,其中开关器数量与油层数量相同。在需要找水、求产和堵水的层段放置带有微电机控制的开关器,开关器的两端分别装有封隔器,使本层的液体必须通过各层开关器的液体进出通道,电机控制部分的外壳通过丝扣连接在液体进出通道的上方,使电机前端的开关杆在电机正转时能向前运动关闭这层的液体进出通道,当电机反转时向后运动打开液体进出通道;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电路设计,使每一支开关器只是在少量的工作时间处于耗电状态;其它时间电路处于休眠状态,功耗仅为工作状态的1%左右。由于控制电路99% 的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所以用容量为四安时的高温电池作电源时,可以保证一年内电力充足。

在堵水期间,开关器由堵水周期和堵水时间来控制能否工作:要改变一次当前的状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开关器处于事先设置好的堵水周期中的 “ 堵水时间段”;②在这个时间段受到了压力脉冲信号。如果通过设置使某一天只有一支开关器处于“ 堵水时间段”,就不用担心发送信号时出现无信号的现象了。堵水周期是无限循环的,周而复始,当堵水周期为零时,开关器不进行堵水工作。

工艺特点

以堵水周期为三天、堵水时间为一天为例,指的是三天进行一次循环,每个循环的第一天是工作时间(堵水时间),在这一天发信号时,这支开关器才能工作,工作的方式是改变一次当前的开关状态。综上所述,压力开关器具备以下特点:

⑴信号简单且不会产生误码;

⑵控制电路工作时间长,能耗低;

⑶求产找堵水效果直观清楚;

⑷压力检测曲线能事后追踪封隔器密封状况;

⑸通过压力曲线可以长期监测各层组的流静压;

⑹开关过程可逆,避免了误操作的无法挽回。

2、压控开关器找堵水技术―工具适应性:

1)开关器由微电机驱动总成、机械开关装置和压力监测系统组成,其下入数量依找水油层数而定,两级封隔器之间最小间距为两米,一趟管柱就可解决多个产层找水措施,求产找堵水效果直观清楚,且减少了作业次数将储层伤害控制在最小,尤其对于低压层求产效果明显。

2)开关器可以携带两支压力计,在找水、求产过程中可以测试该层的流、静压,压力检测曲线能事后追踪封隔器密封状况。

3)开关器为定时开关器它的控制电路通过事先设置的找水时间表进行定时,开关过程是自动进行的,降低了找水工作的劳动强度,且开关过程可逆。

4)在井下工作时间长,能耗低。

三、项目实施情况

2008-2010年鄯善采油厂实施压控开关器找水技术10井次,找水层数25层,所得成果对于高含水油田认识和挖掘层间潜力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S614井共下3个开关器,第一层只测地层压力,封堵不进行找堵水,第三层找水25天、第二层找水25天。2008年10月5日施工,根据上述需求,对两只电机的控制方式做了以下设置:

鄯614井压控开关器找、堵水应用分析

四、结论及认识

1、压控开关工具找、堵水工艺技术采用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实现了一趟管柱进行多段找水目的,降低了储层污染次数,减少了低渗透油田作业后排液周期长的弊端,尤其是对于低压层的认识及求产非常适合;

2、开关器在找堵水过程中可以监测该层的流、静压,且压力曲线同时能用作封隔器质量监测。

3、压力码的设定在现场施工方便,通过地面给予指令传递到井下压控开关上,可以随时调整生产层段,在正常泵抽状态下获得任意层段的产量和含水数据,因开关过程是自动进行的,降低了找水工作的劳动强度。

4、开关器找水技术选井选层原则:1)要与采油工艺结合避免选择出砂井,防止砂堵开关器影响求产效果;2)开关器找堵水技术使用的封隔器为φ115mm,套管有破损和套变的油井不适用。

总结

新技术新工艺篇6

【关键词】高红外 固化 表面涂层 新工艺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L94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表面涂层的烘干与固化是金属材料最为关键的一道工艺。那么通常来说传统的烘干固化工艺都是采用的城市的煤气、电热风循环烘干炉以及气和燃油,这里所采用的远红外加热的烘干炉和热风炉都有着很大的优点。因为它表现出来的是温度适宜,比较均匀的特点,而且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无论什么形状的工件都能适合它。然而它们也有着一些缺点,远红外炉的温度较低,不能满足一些复杂的工件表面的涂装要求;热风炉又属于间接的加热,它消耗的能源较多,加热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为了改进金属材料表面涂层烘干固化的技术,我国的红外技术应用研究所研究出了一种新技术,那就是一种叫做高红外的新技术。

一、高红外的加热原理

远红外的加热在发热体的辐射光谱与被加热的物体吸收光谱相匹配的时候,它的热效率已经达到了最高程度,这样就实现了节能的目的。远红外的辐射、传统的吸收匹配光谱主要是指光谱播波长的匹配。匹配率用Q表示,它的匹配率就是工件的吸收光谱与元件辐射光谱能量的比值。随着物质的厚度和外观特点的逐渐的变化,其吸收的光谱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所以说匹配吸收理论不是错误的,但一般来说它的基本理论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严格的,这些条件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就比如说被加热物体的厚度通常都是匹配吸收光谱厚度的好几十倍,而且被加热的物体都是呈现各种各样的杨色的,因为被加热的物体通常都是多元混合物以及化合物,这样来说真正的匹配吸收很难实现。

我们可以举一个实践的例子,比如说平常坐的小汽车,晴天的时候小汽车的玻璃把太阳光中的远红外能够全部吸收掉,那么射进来的光都是近红外和可见光。那我们所感受到的温暖的感觉就是和远红外有着密切关系,远红外的原理就是物质强烈的吸收远红外线对于近红外和可见光是相互矛盾的。这主要是由于物质吸收特性的改变所导致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物质的厚度发生了变化以及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在刚刚开始推广员红外技术的时候,很多人发现发热的元件出现为红色的现象,导致了他们误认为这种加热方式和远红外的基本理论不相符。那么只有在完全符合匹配吸收标准的情况下,远红外技术的加热效率才会发挥到最大,完全符合匹配吸收标准的情况在工业加热中是很少存在的。

研究者在研究远红外加热的时候,发现了炉内对流场的存在导致上下温度不均匀这个现象,这就是影响炉内温度不均匀的主要原因。研究者现在已经完成的是辐射均匀性的研究,而且对工件上下辐射均匀性的设计做出了保证。在这其中对流场的求导很困难,根本不能从理论上计算出烘干炉内对流场温度的分布规律,这就是不能设计出温度均匀的远红外炉的原因。就因为现在的经验数据很少,无法通过经验曲线设计出温度均匀的烘干炉,。通过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试着把对流场的影响排除掉,可以说辐照均匀性设计技术已经是趋于成熟了,但是加热的时间很长,工件处于上下温度不均匀的状态都是由于半开放式的加热炉加热不均匀所导致的。所以就要研究一种全新的加热方式来改变目前的状况,这首先要提高元件的表面温度,然后就需要把炉子的长度缩短,使得工件能够快速加热,这个时候辐射就变得均匀了,慢慢的就接近于温度均匀。这种新技术就是高红外技术。

二、涂装快速固化所具的可能性

如果说传统的漆膜固化是最好的工艺技术,那么就不会有“快速固化”这种可能。因为它和漆膜的表面的质量相关联。一般来说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温度与时间的乘积就是漆膜的固化,这里可以通过提高改温度的做法来缩短固化的时间。不同质量和不同体积以及不同表面积的工件在实践中都可以分析出来它们所采用的国有化工艺参数大致相同。就比如说粉末涂装在每二十分钟内就会达到一百八十摄氏度,如果对每种工作都进行细致的分析,那么可以得出它的受热时间和温度是不同的。生活中有些涂装线很长,原因就是被加热的工作质量不均匀,为了保证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只有用加长均热时间这个方法。如果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辐射场从而使得质量不均匀的工件得到加热,这样就可以缩短炉子的长度,使“快速”固化的可能性得到实现。

还可以通过实践表明,都是每二十分钟加热到一百八十摄氏度,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得到的加热效果截然不同。就比如说使用强力红外线加热会使得固化过度,使用箱式炉加热,那么固化的情况就会很好。因为直接辐射的作用虽然说被加热,但是工件表面的温度和空间以内的温度相差了四十到五十摄氏度,那么同样的时间内肯定会使得固化过度,所以就要缩短时间的长度才会达到固化质量的要求。

三、设计高红外的方法和控制温度

同一般的红外加热炉,在测量温度的时候不适合使用常规的热电阻测温元件,这时候可利用八毫安到十二毫安的红外侧温仪器来进行非接触测量。现在工业上通常利用的技术则是调试过程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工件表面的温度,而电热阻测出参比空间的温度,等到确定工艺参数后,再利用电偶参比控制温度以及调试温度。聚焦方式是辐射传热最关键的因素。一般采用的绝热技术可以使平板元件将它的辐射能量集中到工件的一方,管件元件也可以将三百六十度的辐射能量集中到七十度到九十度之间,这样可以减少平板元件背面的热量。管状元件利用不锈钢反射罩,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设计,这是一个呈抛物线状的公式:y2=2px。因为聚焦的作用,它的辐射的能量和和距离是呈现反比的,所以并不是非常合适的。

高红外的温度较高而且能量也很大,如果使用的话不锈钢反射罩就会容易出现黑化现象最后会形成准黑体的材料这样就没有了反射的作用以下的三种方式可以解决聚焦,第一种方式是采用陶瓷反射材料,第二种方式就是采用镀膜玻璃反射材料,第三种方式就是壁炉内采用高温的纤维毡。但是通过实验表明这三种方式得不到理想的聚焦效果。一种新的聚焦技术便应运而生了,它可以使得管状元件一百八十度到二百四十度这段温度范围埋到绝热纤维中,把另一半露在空气中,当元件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也就是恒温,这时的管状元件表面便开始发生变化,空气中原件恒温比这时候的温度低了七十摄氏度到九十摄氏度。这样就很容易的解决了聚焦技术。

总结

高红外包含了很多优点:高温、高能量、全波段、强有力的红外辐射加热技术以及高辐射的效率。高红外的固化效率是非常高的,比传统的烘干固化工艺提高了两倍到四十倍,而且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占地面积,其中炉体的长度也能缩短百分之九十,那么最后能约百分之五十的综合能源。这个设备的价格也降低了是原来传统固化炉的百分之七十五,传统的固化炉要二十分钟才能完成固化,现在的固化炉只需要三十秒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固化时间,提高了固化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功怡・高红外加热技术・[C]`第六届全国工业炉论文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1・322

新技术新工艺篇7

关键词:园林工程、新技术、新工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问题随之出现,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环境问题,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当务之急的任务。

一、园林工程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绿化系统结构与现代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维护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市场的健康走势,规范城市绿化经营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园林绿化工程包括了园林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园林筑山工程、园林理水工程等内容,是展示园林艺术的魅力,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使地面上的工程构筑物与园林景观浑然一体的工程技术。

1、城市人口的密度加大,空气中的有机平衡被打破,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将城市的清新空气指数降低了许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担负了这一重任。通过园林绿化的建设,平衡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成分,利用绿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释放清新的氧气,达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有机平衡。

2、随着生产、人们生活频率的加快,人们使用汽车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造成了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气也加入了对城市空气的污染行列。大自然的空气日益混浊,对大自然生物、人们的身心损害极大,园林绿化对这些有毒气体的有效吸收和过滤的作用,是得到了科学的认证,净化空气的能力也得到了实践的证明。比如:加拿大杨、胡桃林、月季等植物的净化功能。

3、由于工厂、运输设备的增多,噪音分贝不断地升高,对人们的工作和身心都产生了伤害。在道路两旁和工厂附近种植绿色植物,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的分贝。比如:树干发达,枝叶茂盛的树丛,可以降低噪音5~10dB。实践证明,汽车经过城市12米宽的公路,路边栽种了悬铃木树冠,将同距离的地段中的空地与三层窗户相比较,三层窗户的噪音比空地的噪音降低3~5dB。

4、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自然气候,美化城市环境。绿化建设,不仅可以制造大量的树阴,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给人以凉爽的感觉,而且有效地阻隔建筑物的立面、公路面及基础设施表面带来的反射光热,中和气候的酷暑,降低城市的温度。同时,花、草、树木的栽培,合理布局绿化,千姿百态的植被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美化了丰富多彩的城市。

二、园林新工艺、新技术的主要内容

园林新工艺在原有的园林工艺内容上,增加了新型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和新型的施工理念,园林技术、施工人员的施工理念要溶入到园林设计及建设里,运用高边坡防护技术、铺地新型技术、新型材料和混合材料技术、雨水回收技术及EPDM技术,合理搭配园林内的植被阔叶等灌、乔木植物,与山石、建筑、桥梁及道路遥相呼应,设计园林喷泉艺术工程,从整体上将园林景观、植被保护等意识注入到园林的生态系统内,注重施工的各个环节,材料配置调整,将园林艺术集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于一身的景观,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构成城市园林发展的一条主线。

1、高边坡防护技术。在当前的城市园林工程设计方案中,对水、湖的运用比比皆是,体现出园林的山清水色的自然景观。利用植物和砌体封闭技术对人工湖及其他水域的边坡防护。植物防护是发挥植物自身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功能,使边坡强度增大;砌体封闭防护技术是人工利用边坡强制砌筑的草砖,防止沙土流失,巩固边坡的稳固性。

2、铺地新型技术。园林道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项目,没有设计施工好园林道路,既美中不足,又影响植被的护理工作。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铺地技术受到了园林领域的广泛认可。这种新型技术利用真空吸水原理,发挥真空负压产生的力量,将混凝土脱水,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较好地对园林道路路面进行施工。

3、新型材料的开发运用。近年来,研发出来的玻璃强化式混凝土材料,成本低,质量优,对大型的山景塑造工程特别的适合,尤其是对假山的山体,瀑布、温泉等塑造效果惟妙惟肖,十分地逼真,张显着自然景观的表现力。还有种合成材料技术,简称为:三维垫网,对土壤质量的稳定,园林各类植物固定的范围内茁壮成长,园林的草皮生长可以扎根到地下几十厘米,对植物的生存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带来了较好的绿化效果。

4、雨水回收技术。

这项技术是在生态小区建立一个雨水利用系统,通过设施来积蓄、沉淀雨水,集中存放在一起,比如:沿着排水道修建渗透水沟,慢慢渗透到园林小区的表面植被中;渗透性强的雨水,沿沟道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给喷泉、灌溉园林、养护混凝土试块等带来便利。

三、加强园林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建设,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面对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壮大,土地的争夺愈演愈烈,使得园林工程的建设冲击非常之大,园林工程的发展空间受到排挤,人们的业余休闲娱乐空间不断缩水,城市的整体发展有些失衡状态。因此,园林工程建设要坚守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开拓园林新技术、新工艺才是王道,在钢筋混凝土的现代都市中注入绿色生机和多彩的多元环境因素。

1、强化园林绿化意识,转变城市规划观念,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在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要体现它的重要地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不断扩大,不但是城市“美容师”,而且还赋予了保护环境的重任。目前,生态平衡失调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环境污染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绿地建设系统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将园林绿化这一城市生态主体列入到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突现园林“美”的范畴,促使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优化改良设计。园林工程设计是园林建设施工的基础,园林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设计现代化的园林风格,将方案设计向评审会成员进行全方位的汇报,包括设计定位、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等诸多内容,编制施工图预算表,根据设计绘制出整体或局部立体图、剖面图和效果图。为了体现更形象、更逼真的设计效果,运用科技信息技术,如CAD软件、3DMax软件建模,用PS技术加以美化着色,对园林设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提升。

3、园林施工过程中,对园林新技术的具体运用。为了将园林新技术运用到园林工程,根据设计图纸设计的总体原则、建设需求等方面分析,结合园林工程的所在工地,优化选择园林新技术的实施。比如:园林工程地处空旷的平原地带,无装饰园林景观,难免显得单调,用GRC技术给空旷的地段,建造人工假山、立体雕塑等园林装饰,用生态环保技术维护园区内的植被等生态环境,改善各绿化植物之间的层次搭配,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4、科学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达到新技术、新工艺可持续性发展。在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过程中,要以遵循科学的规律和原则为准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优化配置园林资源。例如:园林小区的林地、水池及休闲场所的地域,要加以利用,空间资源也不容错过,为藤类植物攀爬功能创造条件,增设立体效应,打造一条立体绿化带风景图;种植大面积的草坪植被,发挥绿化环境保护功能,与灌木、乔木等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各项景观各显神通,给园区风景添姿添色,为可持续性发展园林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5、确定最终目标,筹划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城市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形势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先进适用技术,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态化生活环境,建设了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群落,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美化绿化城市环境的目标。在园林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还有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都要从长计议,对新技术的应用要具有预见性。

四、结束语

合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不仅能够节省各类资源,还能够促进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要将新技术、新工艺科学地运用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中,发挥出它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园林工程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健. 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 现代园艺. 2013(08)

[2] 张洁. 园林工程的施工控制与管理[J]. 现代园艺. 2013(14)

[3] 侯宏江. 如何加强园林工程管理[J]. 现代园艺. 2013(20)

[4] 龚维红. 高职园林工程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 2011(12)

[5] 黄为孝.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江西建材. 2012(02)

[6] 卜卫东,朱能武,冯光澍.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5)

新技术新工艺篇8

关键词:园林工程;新技术;新工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多元文化载体的园林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的热点。园林设计不但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档次,还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运用,有效推动了园林工程建设的长久发展。

1 园林工程的设计要素

园林建设作为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档次的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涉及诸多元素的考量和设计。在实际建设中,设计者以及施工方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在园林工程设计的环节上。在这一环节中,设计方需要运用专业的园林艺术技能以及工程技术,通过对地形的改造以及植物生态的考量,营造出人文与自然相和谐的建筑景观。在这期间,相关的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量现实的物质世界,还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资产,将艺术、文学、历史等诸多因素融入到园林设计中,从而构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设计。

2 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运用,有效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高效率的推动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环节的优化,还体现在工程设计的美观以及质感上。园林工程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利因素,随着新技术的引入,也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2.1 塑山技术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中,假山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的园林景观由于假山的点缀设计,使得层次感跃然呈现。在传统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假山的建筑材料主要为太湖石,但由于太湖石的原料资源有限,工程设计进而采用了以钢材和砖骨架的方式构造假山[1]。

这种做法有效缓解了太湖石资源紧张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园林假山设计建造的发展,但这种技术也有诸多缺点。比如,在塑造假山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增加了建筑成本,并且施工难度较大,建造好的假山也不耐保存,设计效果维持的时间较短。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使得园林工程中的假山塑造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不同于以往复合型材料的实际运用,近年来,出现的混合型材料在园林工程的假山构造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新型材料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价格低廉、经济耐用,且可塑性较高。具有这些优点的混合材料在实际的假山构造中往往可以结合电子计算机技术,从而构造出造型逼真、持久性较强的假山,进而使得园林景观更加饱满且富有层次感。

2.2 铺地技术的应用

园林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还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场地。基于这样的原因,园林道路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供居民行走的园林道路,在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除了考虑道路设计与园林整体设计的和谐统一性之外,还需要考虑到道路设计的实用性。随着铺地技术的运用,使得道路设计的实用性逐渐凸现出来。最新的铺地技术在道路吸水性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改良和突破。新的铺地技术采用真空吸水工艺,这种新型的吸水工艺优势在于,通过不断提升真空的压力以及脱水作用,进而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有效降低水灰比。除此之外,这种全新铺地技术的运用,能够高效保证道路的韧性,继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2]。

2.3 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

作为园林建设的灵魂所在,水的运用可谓是滋养了园林景观的灵魂。在当前的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与水相关的景观。而这些人工湖以及其它水域景观的出现,得益于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高边坡防护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是通过参照实地的具体数据参数,通过计算分析进行专业细致的设计。其主要通过植物防护以及砌体封闭防护这2种措施,加强水域景观的边坡稳定性,增强了其防滑性,继而营造出安全、舒适的边坡水域风景环境。

2.4 雨水收集技术的应用

雨水回收作为一种生态环保型技术,近年来,逐渐被引入到园林工程设计中。该技术的具体运用是通过对雨水的回收以及再利用,加强了对于资源合理、高效地应用。此外,通过对于雨水的收集,可以使其用于灌溉或者建设喷泉,从而推动了整体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园林工程技术创新的思路

随着园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有效推动了园林建设的进步。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如何高效利用这些技术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自然重塑法

所谓自然重塑法指的是,通过对于自然界某种现象的模拟以及复制,能够有效营造出和谐的景观环境,使得生硬的现代建筑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因素。在实际的园林建设中,塑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就很好地证明了自然重塑法的必要性。

3.2 类比法

所谓类比法建设思维模式,是指在园林工程建设中,通过对于建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分析,继而联合其它工程项目对于此等工程问题的解决措施,继而高效推动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随着类比法的不断运用,基于这种思维模式的新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实际建筑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图技术的运用就是有力的证明。

关于类比法思维模式的运用,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即在浙江某市,园林工程建设环节因为1棵连体樟树的阻挡,导致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为了安全移动树木,施工建设单位采用了铁路运输的技术,通过铺设钢轨,有效移动了树木。

4 推动园林技术发展的措施

由于在实际的园林施工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园林建设的一些新技术难以发挥成效,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园林新技术的使用效率,需要通过3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措施。

4.1 优化建筑环节中的资源配置

在实际的园林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其实施还是为了实现园林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高效实现,需要施工方对于建筑环节中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低消耗、低排量绿色环保的施工。其具体的实施需要依赖建筑观念的改变和新技术的使用。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绿化带需要采用滴灌方式,加强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雨水收集技术,加强对于雨水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4.2 重视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在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不能一昧盲目地使用。新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在实际的环节中也有其局限性。因而在实际园林施工环节中,需要加强对于实际施工环节的分析和考量,注重新技术的使用效率,尽可能提高施工环节中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从而带动整个园林工程建设环节的全面协调性。

4.3 遵守园林建设规律

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除了高效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外,还需要施工方严格遵循园林建设的内在规律,在实际建造环节中,只要做好分析,并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有效的设计施工,就能最大限度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有利于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合理运用。

5 结语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建设环节中的不断使用和发展,有效推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作为提升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品位的有效措施,园林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推动我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新技术新工艺篇9

下面我们来看下工艺制造行业内有哪些新技术的应用,并且为企业或者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利润。

1 工艺制造

工艺制造行业内更加提倡新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因为工艺制造的过程无非就是一个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人可以使用各种手段、各种工具对一些原材料或者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造,从而生成可以为制造者带来利润的产品。因为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加工的过程,所以如果能够简化或者节省这一过程,那么必将节约这一制造过程的成本,从而为企业或者国家创造利润。而这恰恰正是新工艺、新技术所能带给我们的。

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也恰恰符合工艺制造这一行业内生产原则的需要。工艺制造的原则便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技术上的先进自不必说,新工艺和新科学技术必定是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而经济上的合理这一原则也很好理解,企业追求效益,国家追求进步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正好就满足了这一原则,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工艺就能够领先于其他的企业,节省了制造的成本进而为自己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从而达到经济上的合理性,国家在某项技术上能够取得领先,也必将在世界上取得显著的成就,得到显著的进步,从而达到国家经济上的合理。

可见,创新新技术、发展新工艺在节约成本上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一些具体的新技术和他所作出的贡献。

2 工艺制造中的新技术

现在各行各业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技术,从而节约自己的工艺造价,减少成本。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工艺制造中的新技术。

2.1连铸工艺新技术——数控电动式功能结晶器

现在我国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资源的节约也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式。而在这种方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莫过于数控电动式功能结晶器。功能结晶器以电动缸非正弦为基础,它是一种新型的技术,而数控电动式功能结晶器便是这一技术中的最新的技术。

数控电动式功能结晶器是对功能结晶器的最大程度的优化,它不仅仅在外观上进行了优化,使得这一机器的体型得到了缩减,从而减少了能耗,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也就节约了企业成本,降低了工艺造价;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全数控电动模式,因而在内部全方面的结构组成上都进行了优化,不仅降低了机器出问题的可能性,减少了维护的费用,也减少了因机器故障而导致的能耗,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因为这种数控技术可以采用大功率操作,我们一般也都知道,大规模的操作系统可以有效的节约小操作时的各种损耗,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减少浪费,降低工艺造价。

2.2开清成卷工艺新技术

纺织业也是现代工艺制造中的一大产业,正因为他是一个大型产业,所以如果在这一产业中采用了某种新型工艺技术,那么其创造的利润是多么巨大啊。事实也正是如此,现在纺织业中开清成卷工艺里就产生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其中最为出名的有:双圆盘并联、气压控制配棉、混合环自调匀整以度清梳联成熟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有的是在设备上进行了创新,优化了某些高耗低产或者易出问题的设备,或者是优化了生产的程序,简化了生产的流程,节约了过程中的消耗。其实,归根结底,不管是哪种创新的方式,都会对纺织品的工艺造价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归根到底都是创造利润,而途径都是节约成本,降低生产工艺造价。

2.3新技术在铝包钢线生产中的开发应用

钢材制造业作为建筑行业的基础,在国家建设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这一行业的创新技术也极具必要性,下面简单介绍下新技术在铝包钢线生产中的开发应用。因为传统中的铝包钢线生产模式存在着众多的生产问题,它不仅及其浪费材料,造成工艺上的极大浪费,还很容易产生一些质量问题,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是无用的,这也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生产工艺下,急需要一些新的工艺技术或者新科技的踢出来解决这一问题。此时,一些工厂就会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技术主要有强制涂覆工艺、短槽距连续挤压包覆工艺和双金属快速同步形工艺等,经过实践验证,这些工艺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提到的种种问题,他对于各种设备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维护费用;它维护了产品的质量,保证了绝大多数的产品都能够过关,从而减少了因为废弃产品而造成的损失;它优化了各个生产流程,减少了在各个生产流程中的浪费与损失,从而减低了单个产品的成本;总之这些技术在各个方面减少了成本的投入,降低了铝包钢线生产的造价,从而为企业、为国家创造了更大的利润或者减少了更多的损失。

2.4各种复合材料的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科技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因此其产量也必然增大,而每个科技产品必然用到的一个部件便是电容器。而电容器中复合材料的使用便很大程度上为电容器的制造提供了方便。下面简单介绍一种材料的应用,微米级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细粉便可以用来制造电容器,并且是现在很多电容器制造材料中极为突出的一种。它是由美国Superior Micro Powders 公司研制出来的一种复合材料,它不仅仅是一种材料,还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这一材料经过特殊的生产流程相对于原来电容器的生产来说便能很大程度上节省成本,减少制造所需要的费用,并且它还可以提高合格率,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出,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工艺造价,企业也由此谋得更大的利润。

与这相类似的一个技术的利用便是澳大利亚新创可低成本生产钛金属粉的新技术。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一个钛金属储量很丰富的大国,但是原来澳大利亚的钛金属的生产工艺却很落后,因此,如果能创新一种新的生产工艺,从而降低了钛金属的炼制费用,那么它的作用将极其巨大。正是在这一情形下,澳大利亚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生产钛金属粉的新工艺,这一新工艺的实行,不仅仅在成本上降到了最低,为整个澳大利也冶炼钛金属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还提升了整个澳大利亚国家的综合实力,可见,这一新技术的使用效果显著。

当然,新工艺的利用不仅仅只有这些方面和这几种新工艺,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多方多面。比如,污水处理以及回收再利用时,新工艺的采用便可极大程度上强化这种回收率,增加回收率;现在建筑业如此火热,因此建筑业中混凝土等材料的新制造工艺的使用更加减少了成本,降低了工艺造价。

结语

综上所述,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艺造价,减少了制作的成本,在各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这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是无止境的,需要人们去不断的创新,去进步。

参考文献

[1]邢怀祥 吕莲喜开清成卷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棉纺织技术2006,34(1)

新技术新工艺篇10

关键词:采矿技术;存在问题;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新技术;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矿产资源也在不断的消耗,采矿不断向深部发展,采矿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采矿规模的扩大带动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矿业部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的采矿技术和采矿工艺的研究和探讨,促使我国采矿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但是也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因此,在矿业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的完善,才能促进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矿业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我国采矿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所带来的坏境问题严重

采矿后产生的废弃物如废石、尾矿堆置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并且矿石废弃物带来的坏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本身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堆置的废石、尾矿中的有害的化学成分可能由地表渗透到地下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并且开矿后造成的粉尘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在洪水道上的废石可能会造成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采空区的危害性巨大

采矿后会产生许多的采空区,对于采空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填充,很容易造成地表的坍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的严重。采矿带来的副作用主要是因为地下资源被开采出来,形成了采空区和大量的废石和尾矿,导致了区域性的水位降低,地表水和地下水体长久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对于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等都存在着大小不一的破坏。因此,为了处理废石和尾矿也会动用一部分的资金,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因此,实现矿山的无废物开采对于我国的环境、资源、生活都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开矿技术要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发展。

二、露天开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一)陡帮的开采。这种开采技术在初期时的剥离量比较小,基建的工程量也比较少,最终边坡的暴露时间以及建设周期都十分短。所以,在“八五”期间,我国就将陡帮的开采纳入到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在南芬露天矿中进行了大规模工业试验的开展,这给大中型露天矿技术的新建、改造以及扩建提供了相关的实践经验。

(二)铲运机和松土机所进行的露天开采。这种开采技术主要适用于对铝土矿进行开采,其主要技术特点为采用松土机对矿岩进行松散和破碎,从而来代替凿岩爆破方式,而铲运机则主要进行运输、装载、卸载。这种采矿工艺十分简单,能够实现一机多用的效果,通过进行分层铲装来实现分层排土、分层开采,最终达到排土和复垦一体化的效果。

(三)间断和连续相结合的开采技术。这种采矿技术是指在工作面上用电铲对矿石加以装载,经过破碎机破碎和汽车运输以后,将矿石通过胶带运输机运出采场。这种采矿工艺能够使得胶带机和汽车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使用于开采那些深凹的露天矿。而1997 年在齐大山铁矿建成了可移动的矿岩破碎以及胶带运输体系,标志着我国在开采深凹露天矿方面的工艺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三、地下开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一)空场采矿的技术

1. VCR技术。在上世纪的中后期,VCR 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大直径深孔球状崩落采矿方法在我国的凡口铅锌矿最先试验成功。随后,在安庆铜矿、金川金属有限公司、狮子山铜矿、金厂峪金矿中都采用了这种高效率的采矿技术和方法。

2. 地下金属采矿的连续化。连续开采地下金属矿山主要是指:连续回采矿房、连续开采矿体(床)、连续运送矿石以及连续的全工艺过程。也就是说在开采的过程中实现一步到位;在回采的过程中实现出矿、落矿、搬运矿石工艺的连续性作业;实现井下矿石的运输、转载、提升等环节的连续化;落矿、掘进、运搬、出矿、运输等工艺过程连续化。我国已经在连续四个5 年规划中,将连续开采技术纳入国家的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中,进行了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的投入,已进行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在凤凰山铜矿、狮子山铜矿以及安庆铜矿的地下金属矿山中采用连续开采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

(二)崩落采矿的技术

1. 无底柱的分段崩落方法。我国当前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技术面临着怎样对结构参数进行加大和优化的问题。优化结构参数的主要方向为使得进路间距不断增大。通过进路间距的增大能够实现采掘工程量的大幅减少,此外还能使得一次崩矿量增大,从而使得采矿强度得以增加,降低矿石的成本,大大提高矿山经济和社会效益。因为进路间距增大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容易得到推广和应用,当前在桃冲、程潮、北铭河、板石沟等矿山中都使用了这种技术,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自然崩落的技术和方法。自然崩落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岩石自然应力的应用实现落矿的技术,其具有采矿成本低、生产能力大等方面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那些矿化均匀、矿体厚大、易于自然崩落的矿床开采过程。其主要原理为在矿块进行大面积拉底以后,对矿块内矿体应力平衡进行破坏,从而使得应力进行重新分布,形成新平衡拱,这时拱内的矿石会因为受到重力作用而出现周期性的脱落。

(三)充填采矿的技术和方法

我国采用过分级、干式尾砂胶结、碎石水泥浆胶结、全尾砂胶结等采矿新技术和新工艺。当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充填采矿新工艺,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体代表为:用高水全尾砂速凝固化胶结来进行充填的技术、采用粗粒级水砂进行充填的工艺、高浓度全尾砂进行自流输送以及泵压输送来进行充填的工艺和技术、膏体通过泵送进行充填技术和工艺等。

四、金属矿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金属矿采矿技术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然而其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很多矿山的装备十分落后、开采的规模比较小、矿山的效益差、劳动生产率低、利用矿产资源率比较低。所以,开采的资源保护、矿山的效益和效率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是21世纪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目标。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包括:大规模的机械化采矿、溶浸采矿、深井采矿以及充填采矿等新技术和新工艺。

(一)发展大规模机械化采矿主要是为了对矿山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开采规模小等问题加以解决,其包括发展大型无轨地下采矿装备、大型露天采矿的装备,以及高分段崩落采矿、高阶段深孔采矿、以及自然崩落采矿的技术和方法,以实现地下大规模采矿工艺。

(二)深井采矿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矿床开采的深部转移需求。而溶浸采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贫矿资源开采基本需要,从而使得矿山效益得到提高。

(三)充填采矿技术发展则是为了对矿产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实现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保护性开采。伴随着采矿技术的进一步复杂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能逐步实现露天地下相联合的采矿技术、自动化采矿技术、无爆破采矿技术以及连续性的采矿技术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采矿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长期的对采矿技术的研发中,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内外先进的一套采矿技术。因此,对于采矿技术需要不断的开发和研究,这样矿业才能不断的发展,社会也会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幼蒂,现代露天开采技术国际发展与我国露天采煤前景[J],露天采矿技术,2005,(3):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