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7:14:58

形态

形态范文篇1

无论是反转还是持续形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都可视为一种力量的凝聚,形态完成之时可视为支点,而后市的运动幅度或量度幅度则是释放已凝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反转形态的方向不会改变,即便充当持续形态也不例外,如头肩整理,由于持续形态出现在一段趋势运动之后,方向多与原趋势反向,且两者夹角一般会略小于度,但不管哪种形态,分析时都离不开对时间、波幅或落差和成交量的分析,即三者就是形态分析的基本要素。

二、一种形态组成另类形态的一部分

持续形态充当反转形态的一部分,如三角形在圆形、头肩和双底等反转形态中,往往表现为突破前的蓄势整理,或突破后不久的整固;反转形态充当持续形态的一部分,如圆形经常充当双顶(底)、三角形等突破前的最后一次局部反转。

三、形态出现重要的变异

绝大多数都会存在一些变数,如原水股份年月日突放巨量上攻,短短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超过,之后一路缩量下调,其中最初构成下降楔形的外壳,但运行时间偏长,“毛刺儿”将形态变异为下降通道。而处于超强状态时,上升楔形也会充当中继形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且上破后多加速上行不意味着最后的上涨,如南山实业近期的走势。

形态范文篇2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是内在统一的:从发端到成熟,其思想进程基本吻合;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其产生的一致动因;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其共同的理论基点。我们应将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纳入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有机整体中加以理解。

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是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所作的两种基本概括和理解。所谓五形态论,即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的思想。而三形态论一般是指“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人的全面性”渐次发展的思想。那么,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关系如何,哪一概括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本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在探讨中,有人推崇五形态论,认为它是马克思对整个人类经济形态演进过程的科学概括,在逻辑层次和理论根据上更为根本;有人则推崇三形态论,认为马克思晚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是对五形态论的否定,况且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历史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严格按照五形态的秩序依次演进的,因此,三形态论反映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复杂性,更能反映马克思的本意;有人则认为,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体系。

对于以上几种意见,笔者倾向于第三种。毫无疑问,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五形态论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运动和客观规律出发,以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性质)的历史演进为主线,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考察重点,从而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样态所作的一种划分。而三形态论则主要是从人类主体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地位出发,以社会生产活动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演进为基本线索,以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人的个性的发展作为考察重点,从而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所作的一种阶段划分。但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也是内在统一的。根据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理解,并参考借鉴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进程的统一性

马克思五形态论的雏形见之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该书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所有制形式”概念,并根据生产决定分工、分工决定所有制形式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将社会经济形态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认为历史上“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第1卷),而“现代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由于无法消除异化现象而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第1卷)。在这里,尽管马克思所使用的概念还不够科学,他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最初形态和未来发展还带有一些思辨和推断的色彩,但是,五大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思想已初显轮廓。

在随后的《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等著作中,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此时,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借以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志,即“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并指出“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第1卷)。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些著作中基本上不再提及当时缺少史料支撑、带有推断性质的部落所有制,五形态论暂时变成了四形态论。

1850年代,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当时的认识将之视为人类最初的经济形态。他将有关思想集中反映到《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指导其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作了科学的阐述,科学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经济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社会经济五形态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第2卷)这就是被后人常常引以为据的一段经典表述。

马克思的三形态论发端于《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在该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本质的异化及其复归为线索,同时结合所有制的更替来探索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概括出从公有制形态的“真正的人的社会”向私有制形态的“异化的社会”的过渡,以及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向公有制形态的“真正人的社会”复归的演进规律。这一概括虽然还带有较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但是,三大形态依次更替的思想线索还是比较明晰的。

在此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发挥了上述思想,并且开始运用正处于形成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进行论证。马克思提出,分工是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第1卷)由于“自然形成的”分工并非出于人们自愿,因此,“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第1卷)。那么,如何消除“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呢?“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第1卷)在这里,马克思所讲的三形态可以概括为:无分工的社会——有分工的社会——消灭了分工的社会。

马克思三形态论的经典表述见之于《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在该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人获得解放和自由的程度作为根据,提出了三种经济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总之,从思想的起点来看,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同时发端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时期的1845年前后。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就同时包含了两者的理论雏形。而从思想的成熟度来看,对两者分别进行经典表达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也是同一时期的著作,并且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1859年1月为他即将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所作的序,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又是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基础上写成的。由此可见,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的思想进程是基本吻合的。

二、提出动因的统一性

众所周知,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动因。在一定意义上,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得以产生的基本的也是共同的动因。

作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功能主要在于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在反封建的过程中,它起到的作用“可以和同时代的伟大法国启蒙学者的成就媲美”。但是,它“也带有那个时代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其中,将其“所发现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当作“永恒的自然规律”,而否认其“历史地规定的形式”(第3卷),就是一个根本的理论错误。而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其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如果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反封建的过程中起到了历史的进步作用的话,那么,在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而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威胁到这种地位时,它蜕变为庸俗政治经济学,彻底变成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作辩护的舆论工具。“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第1卷),成为其理论活动的风向标。而此时,竭力否认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性、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完美性,成为其理论活动的中心任务。巴师夏之流宣称:交换是各个阶级和谐起来的基础,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组织”,是“自愿的和进步的组织”,因而也是“和谐的组织”。

当时同巴师夏等人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相呼应的,是以蒲鲁东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蒲鲁东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试图超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峙。他从抽象的“好”“坏”概念出发,认为一个社会是由好坏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他的解决办法就是保存好的、消灭坏的。尽管蒲鲁东的观点极其荒谬,但是在当时一些小资产阶级占优势的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因此,批判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奇谈怪论,揭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性,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等著作中开始了他的理论批判。针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散布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永恒”的观点,马克思通过历史考察明确指出:“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第1卷)他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对待资本主义生产的观念是非常奇怪的,在论证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时,他们承认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性,说封建制度是人为的历史阻碍;而在反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时,他们又拒绝承认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性,说资本主义制度是天然的产物。而实际上,“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因为“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滞不动的。”(第1卷)

针对蒲鲁东所谓不偏不倚、貌似公正的结论,马克思不无讽刺地说:蒲鲁东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里借用了永恒关系的必然性;从社会主义者那里借用了把贫困仅仅看作是贫困的幻想”;“他希望充当科学泰斗,凌驾于资产者和无产者之上,结果只是一个小资产者,经常在资本和劳动、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之间摇来摆去。”(第1卷)马克思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蒲鲁东先生看不到现代种种社会体制是历史的产物,既不懂得它们的起源,也不懂得它们的发展,所以他只能对它们作教条式的批判。……这样他就陷入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之中,这些经济学家把这些经济范畴看作永恒的规律,而不是看作历史性的规律——只是适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规律。”(第4卷)

理论批判的过程也是理论建构的过程,马克思在批判各种错误的经济形态理论的同时,也开始建构自己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他按照两条思路勾勒了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图式,即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侧重于所有制关系演进的五形态论、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侧重于人的自由发展的三形态论。无论哪一个图式,都是为了反映“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第1卷);都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性及其最终命运——它必将因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双重阻碍而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

三、理论基点的统一性

无论是五形态论还是三形态论,都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都同唯心史观有着根本的区别。马克思反对从抽象的人出发考察历史,在他看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1卷)。因此,考察人类历史,必须从对“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发展的过程的研究开始。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这说明,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中,人们必须面对和处理两种不同的关系:其一,人们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并且总是要同一定的劳动对象(最初和最根本的总是来自于自然界)发生关系;其二,人们的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总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两种关系构成了人们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第一种关系的历史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的依赖程度的减少,即人越是远离动物般的对自然的完全依赖,就说明社会生产发展的程度越高;而第二种关系的历史发展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彼此分裂的程度的减少,即人逐渐消除“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分裂(第1卷),并最终趋向于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与人的利益一致的共同体。而这两种关系的发展不仅体现着而且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对上述两种关系发展阶段的考察,就成为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两种基本视角。

五形态论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从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角度考察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阶段。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正因为强调了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才正确揭示了五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最终动因——“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第1卷)

形态范文篇3

关键词:设计素描;观察;实践

在设计学类专业中,《设计素描》课程开设已有十数载,一线教学对于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关系,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模式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改革与探索,既有强调基本功的培养,亦有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更有极端做法认为,设计素描教学已脱轨现代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推翻重新构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专业一线教学十几年,上述阶段均有经历,每次课程教学亦有反复思考教学内容与方式,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大量探讨,毕业学生的学与用,用人单位的实践与发展等,从宏观角度认识到设计类专业基础教学在基本能力、设计理论、审美能力三大方面的内容极为重要;从微观角度感知到具体课题目标的清晰与执行落地才能构建较为良性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短期应用能力和长期发展文化底蕴。以下是设计素描具体课题形态表象研究的教学实践小结。

一、教学对象分析

形态表象研究课题是设计素描的第一个课题,也是设计专业学生系统学习的第一个专业基础课题。面对刚刚通过艺考踏入大学的学生们,对于其以往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具备的能力基础,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进行一个分析。(一)大学前的教与学更趋于一种被动式、标准式的方式,受限于艺考规则和时间的关系,学生素描学习在于物象整体明暗关系和视觉效果的体现,形成了很多概念和技法,在较短的时间(一般是3小时)表现物象最好的视觉冲击力。缺乏对物象真实且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表现。短时间的习作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了较为浮躁的心态,坐不住,静不下心来观察研究成为普遍现象。(二)对物象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规则和惯性,物象的真实略有丢失,缺乏对物象潜心观察,让表现从属于规则与效果。自然世界万象,在不同时空关系下的细微变幻及其背后的故事,与人的关系,描绘者和物象产生的情感共鸣,这些更深层次的观察和表现受到了限制。

二、课题目标的提出:修心与观察

从广义上来说,素描或者设计素描,我们探讨其概念的意义不大,关键在于课程的目标所在。现代设计和艺术的联系在当今是从来未有的密切,设计素描教学关键在于学生观察力、创造力的培养。深入了解物象,关注人的真实,拨动内心深处的情感触动,就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长期发展有帮助,就会对当代真正的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针对以上情况,形态表象研究课题提出了“修心与观察”的课题目标。修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去除浮躁,排空杂念,静下心来去观察才是课题研究的开始。我们眼中所见物象大体相同,因此相对客观的素描会呈现类似的效果,但是学生描绘的工具有限,紧紧依靠铅笔的色度根本不可能穷尽自然现实的丰富色调,只是近似而已。另外,学生个体感受均有不同,有人对明暗敏感,有人对造型敏感,这些细微的生理心理都需要静心观察,也自然描绘出不同的画面结果,这是艺术的真实,个体感觉的真实,而这才是艺术表现的真谛。我们的世界不缺少美,但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现实物象,我们会思考,然后围绕想法和意象进行表现。在表现的过程中去除既定规范,让对象呈现在意识中,并转化为真正的主观感受,在内省体验中去理解和研究。通过观察,从物象形态中获取深入形态表象的洞察力,从而超越表面的描摹,强化形态语言和形式意识,表现物象和人的情感共鸣。根据课题目标设置了表现主题,如“家乡小吃”、“古村痕迹”、“我的生活小故事”、“十七岁”等。(一)“家乡小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主题,很多人有很深切的感受。学生们都是从各地汇集到广州上大学的,有些人带了家乡小吃,有些是寄过来的,很多。每个小吃本身就带着浓厚的乡情,这对学生的作品表现是有潜在影响的,这种影响能在画面中看得到,会很动人。(二)“古村痕迹”这个主题是因为学校处在黄埔古村之中,村子虽不大,却是一个小型社会,样样俱全,沉淀几百年,展现的是生活的真实。村里面的人犹如古村的血管,输送养分和血液,新陈代谢,维系古村运转。他们密集而渺小又微不足道,离了他们就如同春节的广州空空荡荡了无生气。不管在不在意,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且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着期望,让同学们走出校园去接触去关注去了解他们,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心酸背后的幸福时光。他们就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当我们静心凝视他们使用的普通工具,住的古宅,或历经岁月侵蚀,或锈迹斑斑,或破败不堪,但他们却真实存在,会陈述动人的故事,生活如同这些物象,历经沧桑才见至真至纯!(三)“我的生活小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小故事,关于亲情、友情、爱情。这些小故事发生的瞬间,会给我们平凡的生活带来内心的悸动,哪怕是一瞬间,足以让我们因此感动。而关联这些小故事的物象,是唤起我们情感共鸣的纽带,那一刻的故事值得分享,也是我们最真诚的呈现。(四)“十七岁”刚好是学生们大学前的一段重要时光,是含苞待放的花季,朝气蓬勃又满含着希望与懵懂,或有些许的叛逆,和即将成年的一点躁动与不安。十七岁故事很多,回忆满满,我们去寻找能唤起群体记忆的物品,讲述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时间痕迹的故事。

三、课题表现的要求:求真

对于课题表现的要求就是要由观察到求真,表现出物与人的情感真实。一个真正有“人”存在的作品,讲的有故事。多焦点多角度近距离地观察和触摸对象,深入地体验自然和人工物象的生命状态和表情,然后再选择适当的素描媒介与技术,极致地表达对形态外表的深度感知,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眼中的对象。课题表现的时间要求上,不再是3小时应试作业,而是课堂课余时间加起来至少30学时以上,篇幅要求也是至少半开纸以上。四、教学实践分析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3小时作业很好完成,30小时的作品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能坐下来,其实就是修心的开始,能静下心来长时间地观察与描绘,去除浮躁,排空杂念,是课题研究的目标。大篇幅地要求其实也是配合课题目标的实现,作品越大,呈现的缺点越多,我们需要更用心去观察,体现更为丰富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只为修心与观察。实践过程中就丰富艺术的感觉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摆脱先入为主的对传统素描效果的期待,忘记原来所谓的整体观、虚实观、空间感,直视物象,然后再通过表现分析自己的直觉和物象特征。增强我们艺术反应的最好途径是深入理解一件事物的独特性质,同时借此分析自己的独特反应,探寻自我在设计素描中的存在。然而忘却一切原有的素描概念和技法是值得怀疑的,本我的东西能不能自然地有所体现,也需要去尝试。其实物象世界以其生动的外表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只需以一种新鲜的感官感知这个物象外表呈现的色彩、肌理、质感、形态,加深对表象的审美表现认识。(如图1)作品《钱袋》是关于家乡小吃的。作者没有选择常见的家乡小吃,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装满小吃回忆的钱袋。每个人家乡都有很多的小吃,却唯有这个袋子勾起了作者对小时候的回忆。作者小时候要吃零食的时候家人不让,只好偷偷跟奶奶拿,每次奶奶看到她那无辜的小眼神时就心领神会了,无奈之下从裤腰带里掏出小袋袋,这时也是作者最喜欢最喜爱的钱袋,一打开就有小零钱超满足。虽已物是人非,但却是最好的陈述品,最想表达的东西。鼓啷啷的钱袋,就像里面装满了家乡各种小吃,作者讲述了人真实存在的故事,表现了自己眼中的生命状态,充分地体现了主题。(如图2)作品《邮筒》,是在黄埔古村一个卖信物的店铺前面有一位经历数十年风吹雨淋的邮筒,店主是一个上年纪的老人,他开店时就买了这个邮箱,它陪伴了他许多年,虽然邮筒残旧不堪,但仍然能清晰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以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情话、思乡都装进信封寄往远方,距离虽远,心却很近。现如今时代巨变,信息转瞬即至,距离很近,交流少了,心却远了。现在少有人寄信件了,这个邮筒就再没有人管它了,岁月如梭,邮筒虽然没有新的光泽,但却更有味道了,能看出它曾经装满了信件,给寄信的人带来期待,拥有幸福。它立在那里,见证古村的春夏秋冬,悲欢离合,它是一个幸福的邮筒。作者深入体验了物象邮筒的状态,极致地表达了邮筒形态的极致感知。(如图3)作品的名字是《锁》,是关于作者生活小故事的,在作者小时候,在老家里客厅的门锁因为时间久了,老是坏掉。于是,作者就成了家里的小小工匠,就经常鼓捣那把门锁。真正让作者记入心里的是有一次,家里门把手又一次坏掉,但是这一次开锁工具被邻居家借走了,于是,她便跑去厨房拿了大刀,想把锁直接撬下来,但是不小心弄到自己的脚,每次看到这个门把锁便会想到小时候惨痛的回忆。这是一个疼彻心扉的记忆,深深地烙在作者内心深处,可能会记忆很多年。这样的真实生活,让人看到都会痛一瞬间,作品的表现也是那样的清晰,锁上的每一处斑驳,都是一个情感悸动。(如图4)作品《小刀》,十七岁那年,作者是一名艺考生,艺考集训使她多了一份与很多同学不一样的经历。这把小刀子在作者集训时就一直陪伴,一起熬夜赶作业,一起参加各个学校的校考,一起参加省联考和全国高考,最后奔向各自人生的道路。可以说十七岁饱含了最珍贵的回忆,也是作者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起点。经过半年岁月,摧残新刀变旧年。小刀上面的每一处黑点,都是时间的痕迹,也是作者成长的故事,主题呈现恰到好处。(如图5)作品《铁皮桶》,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铁皮桶,就像黄埔古村一样,历经沧桑,却真实存在。所谓悠长岁月平静,无事亦是蹉跎,朝花夕拾,捡的竟是枯萎。坚硬的铁皮桶,也抵不过时间消磨。可能伴随着铁皮桶的古村故事一幕接一幕,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动人心脾,我们已无法验证,但至少它们真实存在过,这就够了。作者忘却铁皮桶的整体、虚实、空间,直视物象,通过表现分析自己的直觉和物象特征,极致表现色彩、肌理、质感、形态,加深了对表象的审美表现认识。

通过引导和氛围营造,同学们在各自不同的认知方向呈现了课题研究作品,整体效果得到了提升。形态表象研究课题实践是一种尝试,旨在通过实践达到修心与观察力培养的课题目标。修心是大学学习的一种转变,刨除功利与应试,内省自我,感受世间万象,为后面的设计学习打开一个源泉。观察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的,从观察一个小小的物象开始,进而观察生活。求真表现是将内省和观察所得,通过形态语言和形式意识,表现物象和人的情感共鸣。这是一个转折点,基本能力相对成熟起来。自然界的物象及变化无穷尽,只要我们掌握了观察方法,敢于实践和学习,就能找到至真至纯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4-52.

[2]冯峰,卢麃麃.设计素描[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62-74.

[3]周凯.一花一世界——设计素描教学思考一二[J].设计,2016.(13):94-95.

[4]周振友.观察、感受、表现——浅谈素描写生[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10-21.

[5]李晓林.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素描教学[J].中国美术,2016.(12):100-107.

[6]舒莎.当代素描教学的新思路[J].美术,2017.(8):10-11.

形态范文篇4

我国档案界一直有人对档案价值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如张开森在《天津档案》1987年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在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关系》一文,提出一个公式:档案的保存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保管成本,从而得出结论:“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未必都有保存价值;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肯定无保存价值;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必定有利用价值”。其它相关论文还有周耀林的《档案价值层析》,吴祖鲲、吴桐的《论档案的功用和文化价值》,柳再义的《档案保存价值的定量研究》,彭光照的《浅析档案利用价值的构成因素》,张斌的《论档案价值形态》等等。由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也认为,档案的基本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但笔者感到,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价值具体形式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不够系统和深入。正如张斌所指出:“我国档案界一直比较注意对档案价值具体表现形式的总结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其研究也存在较明显的缺憾:一是对档案价值形态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统一地、系统地把其作为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二是对某些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比较浅显,感性认识的成分居多,缺少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档案价值形态的研究推向系统化和理论化。

除上述之外,区分档案价值形态对笔者来说,还有两点考虑。首先,我们认识和评价档案价值,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把握。从宏观上讲,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但是微观上,档案价值会因其相对性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如一个单位的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在价值结构、价值表现形式乃至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性质、需求角度以及需求内容也存在差异性的,某种档案此一时有价值,彼一时则无价值等。研究档案价值形态,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档案价值,进而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研究档案价值转化,需要实现分析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研究档案价值转化提供逻辑支点。档案价值转化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因此,对档案价值进行区分,并剖析不同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将为后面章节的展开论述做好准备。

二、档案价值具体形态及其关系

1.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

按照档案价值的源流关系,可将档案价值从整体上划分为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原始价值是源,从属价值是流,两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这一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提出的。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指出:“我们现在承认,文件要能够成为档案,其产生和积累就必须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并且除了达到此种目的的价值之外尚有其它一些价值。这就是说,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于原机构的原始价值,对于其它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谢伦伯格的本意,谢氏认为,档案对于原机构的价值是由文件当初被产生和被积累的特定目的决定的,这说明档案的原始价值包括文件价值(由文件当时的作用大小决定)与档案的初始价值(文件产生机构积累的意义)两部分。而档案的从属价值是由其原始价值衍生而来的价值,表现为对文件形成者以外的利用者的意义和作用。当档案不再被其形成者所利用时,并不说明此时的档案已没有价值了,实际上,档案的原始价值已转化为从属价值了,表现为档案价值的扩展趋势。在我国档案界,通常把档案的原始价值叫第一价值,把档案的从属价值叫第二价值。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指出:“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的双重性及过渡性。从双重性来说,档案时机关的作用,可称为第一价值,对社会的作用可称为第二价值。”(注: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可见,档案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双重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过渡性。当档案由第一价值(原始价值)过渡到第二价值(从属价值)时,其价值发生了扩展,我国档案界称之为“档案价值扩展律”。其实,从实质上看,档案价值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转化过程中。档案的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的过渡实质上是档案的原始价值向从属价值的转化。

2.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

关于档案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思想,最早也是由谢伦伯格提出的,他当时称之为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指出:“在讨论美国国家档案馆所逐渐形成的那些鉴定标准时,我要提到两个问题:(一)公共文件内关于产生它的那个政府机关的机构组织和职能运行的证据;(二)公共文件关于与政府机关有关的个人、法人团体、问题和情况等情报资料。因此,公共文件有两种价值,即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谢伦伯格只谈到政府机关形成的公共文件的证据性价值和情报性价值,没有涉及到政府机关以外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形成的文件。其实,他的这一思想完全可以延伸开来,同样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形成的文件。所谓档案的凭证价值,就是指档案能够作为其形成者的有关情况(如单位的组织、职能、开展的活动、个人的自然情况等)的证据;所谓档案的参考价值,是指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对档案形成者及其以外的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参考意义和作用。笔者认为,谢伦伯格所说的情报性价值即指的参考价值,因为“证据性”和“情报性”就如同“凭证”和“参考”两个概念一样,它们的外延界限非常清楚,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对于一个政府机关来说,要判定其档案的凭证价值,应当从3个方面去把握:一是该机关在所属行政等级系统中的地位;二是该机关的职能及其性质;三是该机关根据规定的职能所进行的活动及其性质。总之,判定档案的凭证价值,主要是根据机关的地位、职能和活动,地位越高,职能越重要,档案价值就越大;反之,档案价值就越小,谢伦伯格认为:“在考察证据价值时,档案工作者也可能会同时保存具有其它价值(不仅对于行政官员和行政管理研究者有价值,而且对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一般学者有价值)的文件”,(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并进而认为,档案的情报性价值一般也被称为研究价值,即公共文件由于含有对各种研究有用的情报资料而固有的价值。情报价值来源于公共文件中有关公务机构所处理的人、地、问题之类的情报资料,而不是来源于公共文件中关于公务机构本身的情报资料。

我国档案界一般将档案的情报性价值表述为“参考价值”,或通俗地称为档案的“参考作用”,指的就是档案所记录的信息对于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所具有的参考意义。所以,档案的参考价值又可分为多种具体形态,如行政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知识价值等等,这是由于人们参考档案的角度及所运用的领域不同决定的,在此,不必赘述。

3.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界最常用的一个关于档案价值的术语,“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实践中,通常所说的档案价值,指的是档案的利用价值”。(注: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也就是说,一提起档案价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档案的利用价值而非其保存价值。因为,“利用价值”可能会更通俗、更直接地反映档案可供人们利用从而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价值属性。实际上,档案的利用价值是针对档案的具体用途而言的,即指某一(或一部分)档案对具体的利用者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如某份学籍档案中有关某一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记录,对该学生考研、谋职或出国留学等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凭证作用;某份工程设计档案成为有关设计人员进行工程设计的直接依据;某份车辆管理档案成为处理某起交通事故的原始凭证等等。上述中的“参考作用”、“直接依据”及“原始凭证”都是指的档案具体的利用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价值微观化的表现形态。从宏观上讲,档案价值是绝对的;从微观上讲,档案是否具有价值,会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此时有价值而彼时则没有价值。这里所谓有没有价值,则是以有没有某一具体的利用价值为衡量标准的。”(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所以,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有多种具体形态的,多层次的。

档案的保存价值是在人们意识到档案的利用价值之后才认识到的价值形态,因为只有人们认为档案有用,才有可能有意识地保存它。再者,当我们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时,不仅要首先断定档案有无利用价值,而且要搞清楚其利用价值的大小,以确定合适的保管期限。“档案的保存价值,是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紧密相关的一种价值形态,我们在鉴定工作中所讲的鉴定档案的“价值’实质上就是鉴定具体的保存价值”。(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也有人认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主要着眼点,是挑选和确定哪些档案需要保存以及保存多长的时间。因此,鉴定档案价值,更确切地说,是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注:陈兆@①、和宝荣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可见,档案的保存价值与档案的利用价值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档案的保存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的保存价值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的具体反映或形式,是以保存时间长短体现出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的保存价值也就是指档案具有利用价值的时间限度,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保管期限”。(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总之,档案的利用价值与保存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的保存价值的基础,保存价值是利用价值的时间限度,档案的保存价值包括利用价值和保管代价。

4.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

按照档案价值的存在状态或表现状态可将档案价值分为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档案的潜在价值是指档案处于“休眠”状态时的价值形态,此时的档案没有被纳入主体的活动范围,档案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这就是档案价值的隐含性。档案价值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毕竟不像档案实体那样具体。档案实体是档案价值的载体,档案价值是档案载体的灵魂。无论是档案的凭证价值还是档案的参考价值,平时都表现为潜在价值,只有被人们利用时,档案的潜在价值才能外现,即转化为现实价值。如一份合同,平时只是放在档案室或档案馆里,这时,它只具有潜在价值而不具有现实价值。

档案的现实价值相对于其潜在价值而言,是档案正在被利用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形态。由于档案被利用,从而对档案主体造成一定的效应(包括正效应和负效应),可以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所以说,此时的档案价值表现为现实价值。一份房产证为某起民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证据,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这一过程使该房产证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由上述可知,档案的潜在价值是我们从理论上认识的,档案的现实价值是我们从实践角度衡量的,从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过利用档案的主体——人这一中介,档案利用主体是实现档案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决定性因素。

5.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

如果撇开具体的档案,把档案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档案价值表现为绝对价值形态。因为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别的不说,单从延续人类文明史这一角度来说,档案价值也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档案具有绝对价值。再者,从档案价值的客观性来说,档案价值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档案对于人的价值是绝对的。

“绝对”与“相对”是哲学上两个重要的范畴,两者不可分割。提到“绝对”,必然有“相对”与之对应。档案的相对价值是人们从微观上对档案价值进行认识的结果。从微观上看,有四条理由可以说明档案具有相对价值:其一,同一份档案对于不同的利用者具有不同质或同质不同量的价值;其二,同一份档案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如我国至今还保存的6件唐代档案,在当时来说,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珍贵;其三,同一份档案在不同的空间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价值,如一个地区的土壤档案对于另一地区来说,可能就没有多少价值;其四,同一份档案在全宗内档案完整程度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完整程度高时,其价值相对小,完整程度低时,其价值相对大。

6.自在价值与自为价值。

所谓档案的自在价值,是指客观存在的未必为人们认识实现的档案价值;所谓档案的自为价值,是指已被人们认识和发现的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不依赖于档案价值认识和档案价值评价主体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对于档案价值和档案价值评价主体来说,一切档案价值都是自在的,都具有自在性。但是经过人们的实践、认识、评价以后,人们就可以观念地把握档案价值。譬如,“高龄”档案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从法国大革命时期直到迈斯耐尔提出“高龄档案应当受到尊重”原则之前,一直未得到人们的重视。档案的书法艺术价值、美学价值等在一开始也未被人们所认识,档案的这些价值就表现为自在价值。因为档案的这些价值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未被人们认识、发现和观念地把握而已。当人们正确地认识并在观念中把握档案价值时,档案的自在价值就转化为自为价值。档案的自为价值是其自在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档案自在价值的已知形态,是档案自在价值的近似反映。

档案的自在价值如果不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就可能永远是自在的,不能得到实现。档案的自在价值与自为价值的关系是存在与认识、被反映与反映的关系。档案的自在价值向自为价值的转化,是以档案利用主体实践、认识和评价活动为中介的。档案客体的自在价值是未知的、无限的,其中的某些自在价值转化为自为价值,并不等于说,档案客体就无自在价值了,相反,档案客体仍有其它自在价值需要人们去不断地认识和发现。档案价值不断地从自在形态转化为自为形态,再转化为潜在形态,最后到现实形态,档案价值就是始终处在这样的运动过程中。

7.正价值与负价值。

档案价值最终表现为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或功效,由此可知,档案价值应当包括正价值和负价值。所谓档案的正价值,就是指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正确的、积极的效应;所谓档案的负价值,是指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反向的、消极的效应。那么,档案价值如何表现为正价值、负价值呢?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们知道,档案价值是通过人们的利用活动表现出来的。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有其特定目的,而且这种目的往往是由特定需要决定的。因为人们的需要形成人们的动机,动机又形成目的。可以说,人们利用档案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但这不等于说,“满足需要”就是档案价值。其实“满足需要”只是形成档案价值的一个必经环节,它不是档案价值的标志。档案价值的标志是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或功效。档案主体的需要是产生档案价值的出发点,没有档案主体需要,也不会产生档案价值。当档案主体的需要是正当的和健康的时候,那么,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就是正向的、积极的,档案价值就表现为正价值;档案主体的需要不正当、不健康时,档案客体对档案主体的效应就是反向的、消极的,档案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即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档案只能产生反作用。用设备档案来维修机器,用历史档案进行学术研究,用城建档案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档案主体的正当需要而利用档案;相反,为了沽名钓誉而篡改自己的人事档案,法庭作证提供假证据等等,这样的利用是为了满足一些人不正当的需求,档案价值必然表现为负价值。可见,决定档案价值正负的因素是档案主体需求的性质,

8.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其实就是指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档案价值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谓档案的眼前价值,就是指档案对于人们眼前或近期的生存、发展具有的功效;所谓档案的长远价值,是指档案对于人们将来的、长远的生存发展具有的功效。档案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一般指档案的正价值,它们是按照档案功效的长短来划分的。档案功效的长短既与档案客体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会受到档案主体的档案意识的影响。

首先,档案功效的长短受档案客体本身特点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类型档案,其功效的长短自然不同。如一般而言,会计凭证的功效要短于会计报表的功效,机密档案的功效一般长于非密档案。不同内容的档案,其功效也不同。如一般的事务性通知只具有短期功效,而与其同一个立档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无疑具有长期功效;反映立档单位主要职能活动的档案,其功效相对长,反映立档单位次要职能活动的档案,其功效相对短。即内容重要的档案,其功效持续时间长,内容不太重要的档案,其功效持续时间较短。

其次,档案的功效也与档案主体的社会档案意识有密切关系。档案主体的档案意识,很大程度上是档案价值在档案主体头脑中的映象,即档案主体的档案价值意识。当然,档案主体的档案价值意识是建立在档案主体对档案客体及其属性价值的认识基础上的,但档案价值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档案主体的档案意识,档案价值意识强,档案意识就强;反之,档案价值意识弱,档案意识就弱。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对同一档案客体,具有不同档案意识的人,对于档案客体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也不一样。档案意识弱的人,可能只看到档案的短期功效,而档案意识强的人,既能看到档案的短期功效,又能预测档案的长期功效。档案意识的形成与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档案作用的感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1931年,就表现出其关于档案的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的思想。当年,他在党中央起草的《文件处置办法》上亲笔批示:“如可能,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两种,一份存阅,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注: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4页。)

形态范文篇5

关键词:产品设计;产品形态;表征

在认知科学领域,表征是指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1]。物质型产品的形态能够记载或表达两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另一种是体验,即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质地等。前者与产品形态的达成有关,后者则指向产品形态的表征。

1创造性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2]6。就物质型产品而言,形态的创造性表征是产品设计属性的构成要素与根本诉求之一,具体表现为形态呈现的新、奇、特等表象。需要明确的是,产品形态的新、奇、特表征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形态创造性的不同视角的诠释。首先,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3]121。产品形态的创造是“新、旧”事物的转化。基于辩证法,产品形态的“新、旧”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是“新形态”对“旧形态”从认同到批判的一种永无止境的“怀疑”和更替。产品形态“新”表征可以是由内而外的“洗心革面”,亦可是新瓶旧酒的“表面功夫”。虽然“计划废止”的形式主义设计观念为多数人所诟病,但追求流行和崇尚时尚的“喜新厌旧”心理却是不争的事实存在。落实于具体的表征架构,一般会包括依托新学理、运用新构思、选取新原型、采用新手段等。其次,产品形态的创造性表征还表现为“奇”。“奇”的营建主要涉及形态的构成机理、方法和形态实现特定功能的方式。一定时期与物质条件下的某一产品,其功能及实施方式是相对确定的。以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分析,功能及实施方式的确定便意味着产品基本构成形态的“圈定”,产品形态设计主要体现为“圈内形态”的“微调”,即“意符”设计,而“意符”设计的焦点便在于形态“提示”方式与能力的考量[4]14。基于此,产品形态的“奇”表征可诠释为形态“提示方式”的技惊四座和“提示能力”的事半功倍。再者,“特”亦是产品形态创造性表征的重要显现。作为与“新”“奇”意涵紧密关联的属性,“特”更多呈现的是形态满足功能具有的专有形式和给予人的迥异体验。哈佛大学B•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H•吉尔摩教授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的获得需具备一个特别的故事、一种独特的风格和一项特有体验等条件[5]。由此,产品形态的“特”表征强调的是特别构思引发的独特方式,关注的是过程及结果的特有效应,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感悟性。设计工作常表现出:创意构想的因人而异、功能实施的因事而异,物态表象的因果而异的特点。如俄罗斯的索契冬季奥运会火炬设计,其形态的“特”在于:设计师皮罗日科夫选取了俄罗斯神话传说“不死火鸟”作为灵感来源,火炬整体呈羽毛状,中间镂空,正面、侧面为亮银色,后面、镂空处及把手下方带有红色,完美诠释了俄罗斯特有的冰雪文化,有效契合了“激情冰火属于你”的大会主题。

2功能性

产品的功能与人的需求存在着映射与诉求关系[6]5。良好的功能性是产品形态具有的最为基础与重要的特质表征,功能的顺利实施与有效达成是产品形态必须予以有效支持和高效满足的基本与必要条件。依循设计美学家徐恒醇先生的“功能三分法”,产品功能可划分为实用、认知与审美三个层面[6]6。其一,实用功能是产品最基本的功能,是产品为用户提供的基本效用、利益和价值,它规范着产品形态的基本态势和框架,是产品形态得以存在的直接因由和必须给予回应的诉求,是评价产品形态设计优劣的基点与要点之一。基于产品的实用功能,产品形态应提供功能实施的执行条件,标明产品的基本属性———做什么事[6]7。就具体的产品形态而言,设计首先需以特定实用功能的有效实施为基本指针与价值取向,创设、推敲、营建与实用功能最为适宜和匹配的形、色、质等要素。根据设计构成理论,产品实用功能的指向性与强制性是产品形态具有“同功同构”表征的原因之一,即同一功能的产品会拥有相近的形态表征。其二,根据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产品认知功能的达成是以其形态的可视性与易通性为基础与条件的。而可视性主要是指产品形态能不能让用户明白怎样操作是合理的,在什么位置及如何操作;易通性则是指产品形态的设计意图是什么,预设用途是什么,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装置起到什么作用[4]4。不同于产品的实用功能,产品认知功能面向的是产品形态与用户间的沟通能力,即人机交互的有效与高效,它是促成产品实用功能得以实施并形成价值的途径与手段之一。在设计实践中,产品形态的可视性及易通性可通过“形态的符号化”予以实现。依循产品语义学,产品形态的创设需着眼于在洞悉与尊重用户的既有认知风格与能力等要素基础之上,在产品形态良好“自明性”的前提下,达成人与产品的互为通识与匹配关系,确保的是形态的效用性及有的放矢,强调的是“人与形”“形与行”的互动性和契合效应。其三,产品的审美功能是建立在产品实用功能的合目的性和与认知功能的合规律性相关联的基础上,它依附于产品形态,又会超然其上,是产品实用与认知等功能的延伸,是一种让用户从情感上与产品取得一致或共鸣的功能,表现为产品形态表征与其内涵属性的协调[6]12。以审美功能为主旨的产品形态架构,设计趋向于以主观的立场为基点,以相关体验的形成为目标,以某种思想、精神的诠释与宣泄为结果,呈现的是人性化、戏剧化与冲突性的表征特质,彰显的是设计中人的主体性,是达成形态多样化、差异化的途径与策略之一。在具体实践中,工作常以美学法则为学理依托,以产品实用与认知功能构成的形态为基本元素,按照功能属性、视觉规律、心理特性、审美法则等进行组织与推敲。赏析优秀的案例,不难发现其形、色、质等元素大多会具有和彰显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过渡与呼应、节奏与韵律等审美表征。其中,统一与变化体现为各元素彼此的“主辅”关系;对称与均衡表现为诸元素方位布局上的等量或等质;过渡与呼应呈现为各元素的承接与观照;节奏与韵律针对的则是诸元素排列、组合的秩序和条理。需要厘清的是,产品形态的审美表征不是单纯的“视觉唯美”,而是一种满足产品内涵属性诉求并与之相协调的“顺理成章”。

3科技性

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统称。科学是解决理论问题的,技术则与实践相关。通常情形下,科学与技术是不能直接服务于人的实际需求,需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才能为人所用[3]81。相较于科技的先进性,产品及其形态设计总体上处于被动与被支配的地位,表现为科技的彰显与衍生。对于产品形态设计,科学能够诱发、唤起人们对于新需求的憧憬,进而形成存在于“渴望、期许”中的概念形态,提供的是设计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因由;而技术的实践性与可见性决定了其可直接作用于形态,给予的是形态达成的物质条件和实施方式,是引发、构成形态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每一件产品都会存在科技的“身影”,产品形态既是相关科学的外在示意,亦是其依托技术的视觉显现。一方面,产品形态应彰显其依托相关科学的先进性与价值,承担与诠释特定科学的呈现方式和表现形式,并以此标明其构成不可置疑的合理性。一般情形下,只要凭据与采用的科学原理一致,同一功效的不同产品,其形态常表现为“相似形”,即“同功似形”。如采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设计的自行车,其形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呈现三角形的“存在”。另一方面,根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每一事物(实体)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7]。产品采用的材料属性及加工技术既为产品成型所必需,亦是其形态具有某种表征的重要因由,是产品形态设计必须给予重点考量并满足的重要诉求之一。但凡产品的达成,仅靠单纯的材料或成型的技术是不能直接成为最终产品的,二者的对应、配合才是问题解决之道。材料若要转化为产品形态,均需经过相应的加工工艺处理。其中一部分材料只需稍作加工,即可成为我们所需的形态,如竹扫把、树根桌等,因其形态构成的工艺少,“素颜”的表征却也别具韵味,而绝大部分的产品形态则是特定材料的“深加工”结果。随着现代材料及加工技术的发展,我们很难仅凭表象就能研判产品的用材与工艺,但形态依托一定的材料及加工技术而成型的事实是明确的,产品形态也因此获得了应用技术达成的“技术美”。一定意义上说,产品形态是在“尊重”相关材料与工艺特性基础上的“科学态”诠释与“技术形”展现。

4经济性

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6]2。产品形态的经济性考量既是设计自身诉求的需要,更是设计者的职责使然,是产品最终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保障之一。产品形态的经济性内涵为:一是资源投入的经济性,主要是指形态构建所需资源的节约水平和程度,即产出比;二是形态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性与合理性,即能效比。首先,产品应是耐用的、便宜的[8]。物美价廉,一直都是普通民众选择产品的基本取向之一,而物美价廉便意味着产品的资源占有低、成本消耗少。这种基于资源投入考量的产品形态与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相关联,具有一定隐性特质,主要以形的尺度、质的品相等表征呈现,表现为满足用户需求前提下的形态小体量、适宜性和匹配性。经济性的核心是:以最少资源获得可用、够用与适用的产品形态。需要指出的是,产品的这种形态经济性表征不应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拙劣”呈现,亦非是仅满足人低层次需求的“底线”响应。“小、适、配”表征下蕴涵与映射的是对人类“无止境”需求的提示和现代生活引发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节约资源,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这既是设计者道德、责任与使命感的彰显,亦是用户应秉持的一种健康、积极与理性的生活态度。其次,产品形态的经济性表征还取决于形态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性与合理性,而效率性与合理性是辩证统一的。根据唐纳德•A•诺曼的观点,一个好的产品形态,能够让用户有效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高效地操作产品,达到自己的目的。用户使用产品时会面临两个心理鸿沟:执行鸿沟与评估鸿沟。执行鸿沟关系到如何操作,评估鸿沟则指向操作的结果[4]43。这两个鸿沟的平复、优化,是产品使用效率提升与合理性达成的保障因素之一。基于此,产品形态的这种经济性表征可解读为产品形态与用户具有的互动能力水平及形态的功能支撑、执行程度。产品形态应能够扼要而有效地告知用户:某形态可做何事,能采取何行为和操作,可得到何结果与价值,能实现何体验。比如轮椅,“轮子+座椅”示意是可动的椅子,“把手+推圈”表示可用手转动,结果与价值是坐姿前行、移动自理,实现的是“健全体验”。同时,大道至简,依循设计熵的认知,混乱与繁絮的形态会降低产品的使用效率,并造成相关资源的浪费。美国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给予好产品形态的界定是:产品形态应是简单、有序与熵值最低的。因此,在兼顾用户认知能力、行为特质等因素下,设计还应关注产品相近或相关功能指向形态的整合与优化,化繁为简、简而有序与一形多能,以一种精炼且富于逻辑的高效表征示人。

5系统性

依循一般系统论,产品、用户及其共存的环境构成的是一种相互依存、作用与制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有效维系得益于该系统的“场”效应。作为产品的物质显现,能够左右与导向产品形态表征的“场”效应主要源于两个层面:一是以产品为基点,由产品与人、产品与产品等构成的微观系统;二是以环境为观瞻,由产品与社会、文化、生态等人为与自然要素围合的宏观系统。作为系统的构成要素,产品设计的形态表征既是其系统“场”效应的结果与回馈,亦是维系与提升系统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前者,在该微观系统中,能够对形态表征产生效应的“场”主要面向用户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产品的两个领域。其中,源自用户的“场”效应展现为产品形态设计需兼顾人的生理、心理等需求,有利于人使用产品的安全、高效与舒适,即“机宜人”。基于人因工学,产品形态“宜人性”的达成,会诉求形态的体量、色彩、质地及工作的幅度、区域和频率等表征,需以人的各项参数为参照,具有鲜明的“人印记”。如钟表指针和数字的大小、颜色要考量人眼的有效识别;汽车方向盘的质地需酌量防滑与舒适。同时,多数情形下,单一产品是不能独立发挥效能的,往往需要与其他产品构成有机的系统才能为人所用[4]111。比如门与把手,书架与书,龙头与面盆等。根据唯物辩证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若同它周围的事物取得相互联系,它们彼此之间需形成不同的事物、特性的统一形式,即表现为一定的关系[3]71。因此,在系统“场”的作用下,任一产品形态都会被习染、授予系统中其他产品某种相对一致或共同的属性,从而使其获得“融入”系统并维系其发展所需的关系,而由此构建的“新”形态不仅是系统既有关系的延续,更昭示着新旧事物重构与“场”更新达成的系统嬗变与新生。后者,对于宏观系统,产品形态所处的人为环境涵盖了本体与拓展两个语境。一是在一定时期与学术背景下,源自产品设计相关理论、思潮等形成的本体语境,如通用设计、服务设计等;二是由与产品形态存在关联属性的拓展语境,如一带一路、3D打印等。而对于产品形态具有“场”效应的自然环境则指向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置身于产品周围,对产品形态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天然环境。物以类聚。产品设计创设的形态欲与既有系统的其他要素“聚而成类”,必然被诉诸该“类”的某种表征特质。例如,巴洛克风格空间内的座椅、灯饰应具有奢华、夸张和不规则的形式;通过审视汽车散热格栅的“家族脸”,用户便可研判其出处———双肾型的宝马、瀑布式的别克、V-Motion的日产。

6总结

对于产品设计的形态表征,创造性标明的是产品形态构成的根本诉求和必备条件;功能性彰显的是产品形态缘何存在及存在的合理性;科技性呈现的是产品形态达成所需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可行性;经济性阐释的是产品形态占用资源效率及合理性的价值考量;系统性诠释的则是来自系统的“场”效应。需要说明的是,产品及其形态是人与相关系统需求的产物,产品形态的种种表征是设计理念、产品属性、人的需求和相关系统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物态映现。同时,资源有限的现实与人类道德伦理启示我们,产品设计的形态表征应是适度的、撙节的。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略论艺术种类》一文中所言,现代健康的倾向是,注意尽量服从、适应和利用物品本身的功能、结构来做形式上的审美处理,重视物质材料本身的质料美、结构美,尽量避免做出不必要的雕饰、造作[9]。

参考文献:

[1]斯滕伯格.认知心理学[M].杨炳钧,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2.

[2]左铁峰.产品设计形态语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

[3]王崇锋.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1[M].小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6]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31.

[8]让尼娜•菲德勒,彼得•费尔阿本德.包豪斯[M].查明建,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2.

形态范文篇6

【关键词】侗族;雾梁情;艺术形态;侗锦;侗戏

自古以来湘、桂、黔交界的侗族地区山高水湍,沟壑纵横,地形错综复杂,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楚越文化、汉文化及本土文化交织出了这一侗族区域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其涵盖了丰富的侗族民间艺术形态,侗戏便是其特色代表。侗戏,源于贵州黎平的吴文彩受汉戏启发,以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为基础,艺术形态上与汉族戏曲交融结合,进行逐渐改良形成的侗族特色剧种。虽然只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但却反映了侗族这一民族对外来文化汲取的智慧及结合自身艺术形态的创新能力。

一、源于“雾梁情”的“大戊梁歌会”

“雾梁情”是侗戏的代表性戏目,这个故事也是侗族节日大戊梁歌会的来源。每年的农历立夏前第十八天戊日,为了纪念“肖女”和“闷龙”爱情故事而演变成群众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盛会,来自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侗族儿女以歌为媒、以歌会友,通过情歌对唱、抢鱼塘、斗鸟、侗锦展览、合拢宴、芦笙踩堂等一系列各具风味的表演和比赛,展现浓厚的民族风情。大戊梁歌会是侗族民间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侗族民间艺术形态的突出代表。

二、侗戏“雾梁情”中的民族民间艺术形态

侗戏“雾梁情”在剧本上应了戏剧的手法,人物设定更为丰富与传神,由赠帕-对歌-逼婚-送行-捎信-相沓六场戏构成,内容反映了丰富的侗族民间艺术形态。

(一)“雾梁情”中的戏歌艺术形态

侗歌是侗戏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侗戏演得好不好,要看歌唱得动不动听。戏中的唱腔称之为戏歌,腔调有“平腔、悲腔、歌腔、新腔”。“雾梁情”中的戏歌部分便用到了这四种唱腔。1.传统唱腔创新发展下的新腔,在侗戏“雾梁情”中进行了充分的表现。这一曲目因1989年在贵州榕江湘、桂、黔三省(区)侗戏艺术会演中夺得组委会所设全部的5个金奖而声名鹊起。这也是新腔在侗戏中应用的成功,新腔在现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将现代音乐、发音与侗歌唱腔、侗语相结合,保留了侗戏代表性的唱腔特点,使得侗族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得到很好的表现,对传统的侗戏唱腔艺术形态进行了划时代的创新。2.歌腔源于各地民歌,曲种繁多,曲调丰富,曲式复杂,侗戏中多用“琵琶歌腔、耶歌腔、情歌腔、木叶歌腔、侗笛歌腔”[1],侗戏“雾梁情”中用歌腔表现了肖妞的聪明伶俐、能说会辩,与表哥宝蛮的平庸滑稽的语言唱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刘三姐对山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出一辙。3.平腔是传统侗戏的常用唱腔,常胡琴伴奏,唱腔根据歌词的长短决定曲调的长短和流动。在“雾梁情”中叙述事情经过时使用了平腔,曲调平稳、旋律流畅地表达人物的情感。4.悲腔多为徒唱,表现剧中人物痛苦、悲伤的场合。“雾梁情”送行一场用到了一个伴唱的悲腔与肖妞的悲腔,音域较窄、音区较低、旋律多下行,表达肖妞与闷龙的离别之痛;这与侗戏“刘媄”中刘母得知女儿遇害及刘媄在悬崖下哭天喊地、哀嚎时,其音域较宽、音区较高、旋律起伏较大的悲腔有所不同。

(二)“雾梁情”中的侗锦艺术形态

侗锦,是侗族符号性的艺术形态,在侗乡,代表着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侗族姑娘从小学习织锦和刺绣技巧,手不离线,无论是在农闲还是在田间地头,稍有空闲,姑娘们就会飞针走线织绣出各种精美的织锦饰品,以抒发她们丰富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她们编织各种服饰、背袋、腰带、头巾、花鞋等备作嫁妆,内容通常表达对美满幸福爱情的追求,并赋予如“莺歌燕舞”、“花好月圆”、“牡丹双凤”等好听的名字。所以这些织锦针针饱含深情,展示了侗乡姑娘最为用心、最为精巧的织锦技艺。侗戏“雾梁情”里,第一场就借用了侗族男女信物——锦帕作为剧情发展的重要道具。如果说“行歌坐月”是侗族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特殊方式,那么锦帕则通常作为在分别时作为下次约会的信物。比如肖妞送别闷龙时以锦帕相赠,后来闷龙通过挑杂货担卖的胡公以锦帕给肖妞报信、表情达意;同时,肖妞在“雾梁情”里设定为寨里绣共绣最好的姑娘,给人的联想便是心灵手巧,刺绣技艺精湛,锦帕上绣的定是对未来与心爱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传说中闷龙收到的是“两颗火炭、一团棉纱,一只小虾,一只大虾和几粒芝麻、黄豆[2]”,在侗戏“雾梁情”中把这些物品换成了锦帕,这一道具更好地适应于舞台对“定情”这一情感的表达,使得剧情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侗戏“雾梁情”艺术形态发展探研

侗戏的萌生、形成和发展与侗族的民族史、文化史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近年来,在城镇化、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侗族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价值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虽然政府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除了依靠政策,更应积极主动地探寻这一艺术形态的发展契机。其实,侗戏本身就是侗族人们为适应当时社会生活的方式与文化价值观所形成的。清末时期,“汉族的桂剧、湘剧、阳戏、花灯戏、彩调戏等剧种相继传入侗族地区,侗戏鼻祖吴文彩看到乡亲们看汉族戏剧只看热闹,看不懂门道,深以为憾,觉得侗族也应该有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来劲的本民族戏剧[2]”,从而改良为侗戏。从另一角度看,是社会需求成就了侗戏。“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了茅贡籍的吴定国、赵永佳、吴远隆等一批在侗戏创作与编导上有新成果的后起之秀,他们创作与编导了《珠郎娘美》、《善郎娥梅》、《孤独的王乔星》等一批优秀侗戏剧目,整个侗族地区形成了“少儿学戏,青年唱戏,老人看戏”的浓厚氛围”[3]。这些具体的侗戏艺术形态研究与建设工作,使得侗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侗戏“雾梁情”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从民间传说“雾梁情”到“大戊梁歌会”再到侗戏“雾梁情”,这是历史的选择。这一优秀剧目受到侗族地区人们的喜爱,受到全国戏剧爱好者的喜爱,其影响深远,且依托大戊梁歌会活动的影响力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2016年大戊梁歌会活动就在艺术形态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由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周重喜教授编导的音乐剧“梦萦大戊梁”,在保存侗歌侗舞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及“雾梁情”剧情的核心结构上,利用数字技术及大型舞台剧的布景方式,形成宏大的戏剧场景。戏台的改变,使得侗戏“雾梁情”在舞台表现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雾梁情”中的一些大的场景,如“戊梁山”得以展现,同时在剧情上大胆融入了当代社会的文化艺术价值观,分五个篇章:序(蝉之歌)、回梦、惊梦、圆梦、尾声。结局一改悲情形式,运用了更具诗意情怀,人们所期待的大团圆结局。侗戏“雾梁情”是侗族民间艺术形态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复兴和推广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可以利用城镇化、互联网+发展中新兴的数字媒体艺术等创新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加强它的符号性这一特征,以点带面,从而让国人乃至世界了解侗戏这一侗族民间艺术形态。

作者:易弢 单位:怀化学院

参考文献:

[1]陆中午,吴炳升.侗戏大观[M].民族出版社,2006.

形态范文篇7

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造型和神态,书籍的形态就是外形美和内在美的结合。有很多人对书籍形态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外形设计,即书的物性构造,这就是造成观念老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书籍的设计,除了外在构造,从书的整体形态来看,它还应注入内在的理性构造,即内容传达的表现力。这两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只有完美融合起来,才能构成书籍设计整体的美感,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生命力和保存价值。

二、书籍设计中诸要素的实际运用

(一)文字的内在潜力

文字是语言的姿态和形体,作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语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现就会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例如宋体柔美,适合较女性化的设计,黑体则适合较男性化的设计,书法体就适用于一些有历史性跨越的设计。红色旅游系列书籍设计,书籍封面地区的名称采用了魏碑体,富有怀旧色彩,使读者不由得肃然起敬,缅怀革命先辈(如图1)。书籍,本身就是以语言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一个导体。而文字的设计就是要给予语言传达和感受意念的双重功能,在书籍设计的文字运用中,同样的文字运用不同的字型,也能产生不同感受。在设计中,运用多种手段制作成各种各样形态的文字,同样可以产生丰富的表情。

(二)图像的可视表达

图像是由不同的图形构成的,图形做为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之一,运用极为广泛。在原始社会里,人们除了用肢体语言交流以外,图形就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二语言,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亦是由图形演变而来,所以图形也是能够让人最直接理解其内容的表现方式。同时,图像是最能生动表达其涵义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完整地表现出人的思想行动,可谓无所不能。

(三)色彩性格的运用

色彩是表达意念和传递感受的导体。同样的图形,不同的色彩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在书籍的设计中,把握色彩的情感和表达内容的一致性,充分发挥色彩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效应。然而色彩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比如不同民族地域的风俗和审美习惯,对色彩的感受理解以及表达意思也不尽相同,又比如有些设计题材有特定的色彩,在设计过程中受到限制,增加了难度,这不能只凭设计者本人对色彩感觉的判断,要理解色彩的一种语言,必须根据所设计的内容准确的使用色彩。红色旅游系列书籍设计,以红色为主色调,红色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色彩,它是国旗和党旗的颜色,标志着我国革命先辈们英勇顽强的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再根据其内容的扩展与思考,拟订黑色为辅助色,两种色彩的结合,使视觉上富有震撼力。色彩运用还需考虑到印刷的方式,油墨的性质,纸张材料的质地,以及相同色彩印刷在不同材料上所产生的变化趋向,等等。色彩运用作为一种设计手段,倘若不能完美体现设计目的,则做不出好的设计。

(四)材质的选择和把握

谈起材质,不可不提到纸。我国是造纸古国,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有其无可替代的贡献。纸张是近代书籍的基础材料,以其成本低,携带阅读简便,印刷制作效果最佳等优势占据不败之地。大部分的纸是由植物纤维构成,这就赋予了它特有的感触、气味、自然色泽以及表现力。纸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纸张亦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它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表现力以及力与美的交融,通过不同纸张的特性,与文字和图像的有力结合,就会有不同的视觉体验。纸的多样性,也奠定了它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也因其具有可塑性,可以给书籍的形态设计带来无穷的变化。它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材质,具有“亲和力”,最简单的东西通常最能有良好的表现,所以它的运用也为设计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发挥空间。倘若要使书籍形态有新的变化,材质的合理选择与运用是变化途径之一。我国地大物博,书籍的设计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变化也是层出不穷,无论是字体的变化还是图形的设计都已经不足以去改变其形态,只有在书籍的材质上打破常规,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需求。如图2的书籍名称为《漂》,看似没有特别之处,其实书籍的封面采用两层塑料材质,将其四周密封之后,中间注入水,放入浮萍,给人视觉以及触觉上一种新的感受,同时与主题相呼应,可以称得上是别出心裁。红色旅游系列丛书的制作,书籍的封面选用的材料为双色板,字体挖空露白,封面的图形设计与中间页相呼应,镂空效果透出彩色内图,简单的设计便会给单色调的封面带来一些动感,同时增加了封面的立体感(如图3)。而书籍的装订则是采用了具有革命特色的细麻绳,通过穿插打结而成,整个书籍的设计更富有革命气息,同时与主题相呼应。由此可见,材质是多样化的,也是有着不同特性的,通过了解,加以缜密的选择与合理搭配,不仅可以使书籍形态不断创新,还会使书籍设计产生与众不同的视觉与触觉享受。

三、从整体到局部

(一)书籍设计的整体结构

自古以来,文字是构成书籍设计的基本元素,至今仍在书籍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已不是唯一的要素。书籍形态的整体构成就是以文字、图像、色彩、符号、记号等一切可以运用的视觉元素的捕捉及运筹来传达文章内容的核心。当今社会,一本只有枯燥文字,无节奏变化的文体结构,千篇一律的字型版式,无文字以外的任何信息引申的书,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种仅仅是信息的传达,更追求形式的美感。所以必须把握当代书籍形态的特征,提高书籍形态的可视性,掌握信息传达的整体演化与掌感观传达,用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构筑完美周密的又使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心的书。书籍的整体结构,还包括了书籍的整体美感。主要体现在系列丛书。图4为红色旅游系列丛书的整体视觉效果,在黑色的背景上设计出地图的形状,将每本书放在相对应的地理位置上,呼应了旅游的主题,使人们一目了然各个革命旅游区的地理位置,这是旅游类书籍所需要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书内知识做了铺垫。一本书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利用各种材质使其达到所求效果,而系列丛书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照顾到整体的效果。

(二)书籍设计的局部构造

书籍的设计由很多部分组成,倘若这些繁琐的步骤不能合理的安排与结合,就会给书籍的整体效果带来影响。人们常说,从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书籍设计亦是如此,一个细小的环节或许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局部的构造是不容忽视的。整体和局部是要协调搭配,使视觉和谐的,既有区别又有关联,既有变化又可以相互照应,这就需要设计者有敏锐的眼光,可以洞察到细微的部分。红色旅游系列书籍,在装订方面采用了麻绳,现代材料用麻绳手工穿插打结而成,细小的环节就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也与主题相呼应(如图5)。

四、书籍形态设计观念的更新

当代书籍的特征是单向性知识传递的平面结构式趋向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多元传递发展过程,这是新型书籍表现形态的变化趋势。所谓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传播,就是知识的横向、纵向、多向位的、漫反射式的相互照应牵连、触类旁通。目前的书籍形态,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形式,缺乏科学的编排,奇巧的构成,合理方便的检索,更谈不上整体节奏层次的变化。一本理想的书籍,应当有着丰富的信息量,强烈的趣味性,并且易于读者接受以及新鲜感来吸引读者。无论哪一类型的书籍,都应当使读者得到超越书本内容的体验,使书与读者之间产生情感互动和心理的动态表达意识。面对年轻读者群的求知欲望和对新事物新形式的敏感度,书籍不仅要给予读者一个吸取知识的过程,并应得到自身智慧想象和扩张的机会,以及视觉的美感。新的书籍形态设计,应当打破以往原有的规律,大胆创新,不单是图形、文字和色彩的结合,更多的是材质的合理利用,就可以使书籍设计富有立体感,层次感,形态生动化。所以掌握好材质的“情感”,可以使其为书籍设计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五、个性化的书籍形态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书籍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不仅要体现出内容,更要富有特点,然而除了图案文字的变化之外,就要在材质和形态上做文章。旅游是一个商业化的名词,“红色旅游”是我国为了弘扬伟大的革命传统与民族精神,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发扬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等多种意义相结合而开展的一项爱国主义活动,其目的是教育后人们不忘过去的精神,旅游的同时并接受教育的过程。面对这样商业化并有一定局限性的题材,既不能做得过于俗套,也不能打破一些特定的规律,为设计增加了难度。在红色旅游系列书籍的设计中,选用了双色板作为每本书籍封面的材质,利用挖空露底的手法,使书籍视觉效果不乏单调,由于题材限制了色彩的变化,所以选用了中国红,图形方面就采用了不同地区特有的建筑物或景点,突出了旅游和革命两大主要元素。对于系列丛书来说,整体与局部协调处理不好,也会落入俗套的行列。因此在设计中,为了避免系列书籍数量较多,容易形成零散的状态,设计以中国地图作为主体形态,用来放置图书的框架,一方面突出整体效果,另一方面抓住主题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抓住整体和局部的联系,掌握材质的个性,就会为书籍设计带来生机(如图6)。

个性化的书籍设计,必须注入现代编辑设计的观念和手段,制造内容的新形式。人们在阅览书的同时,可以对其形态加以思考,甚至延伸到对设计者思维的一种揣摩、猜测、遐想。现代的书籍设计,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给书籍做一个包装,更多的设计理念的注入,许多设计者已经把书籍设计做为一种个人思想的表现手法,一个体现设计思想的平台,未来的书籍设计更趋向于个性化、个人化。这就达到了设计者的目的,不仅内容得到体现,思想也得到一种释放,使人愉悦。

形态范文篇8

本文作者:韦岚工作单位:上海大学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对文化认同有过系统的探讨,他指出,“因为文化有其考虑的价值,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0](P4)。但他主要是从文化认同最广泛的层面———文明认同来讨论。在关于文化认同的论述中,的确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界定。侧重于广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强调“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11];侧重于狭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则突出其中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认为“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12]。文化认同的两种层次是无法完全区分的,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为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是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文化的发展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文化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扮演了“载体”的角色,承载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内容。与此同时,通过渗透在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发挥影响,使人们将思想道德观念等内化于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结构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物。涵盖社会实践所有方面的广义文化包括一切社会事物,社会发展的各行业进行的文化事业建设,各群体塑造的群体文化是文化全面影响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的狭义文化则更为明确地承担着文化自身特殊的“载体”性质,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是人们认识世界、采用技术,尤其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理性依据;艺术作品以音乐、绘画、戏剧等形式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价值观念的感性认识;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各类规范发挥着引导人们树立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作用,指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力图营造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体系。意识形态的“观念”特性以及反映在道德、艺术等方面的思想观点与狭义文化的特性有无法分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是意识形态成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重要依据。(二)文化认同的力量离不开文化运行的机制。文化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为“文化的就是人的或社会的,所谓‘文化即人化’”[13]。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各种途径与形式传播思想和知识,使人们掌握前人创造的成果,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是社会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培养和塑造社会成员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模仿、传承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知识,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即接受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并予以践行。文化的传播伴随着文化选择的过程,人们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并非是对原有文化的完全照搬,而是包含了对文化的吸收与排斥,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对本民族文化某些内容的舍弃,也有对外来文化的某些汲取;文化选择的过程应以批判的方式完成,在主动、自觉地进行文化选择的前提下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吸收与批判改造,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与批判改造,引导人们在文化的交往与冲突中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传播与文化选择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再创造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并非是简单、重复的传播,文化选择的过程是通过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组合,再以更适合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文化新一轮的传播,这即是文化的再创造。文化运行机制的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服务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文化更好地成为系统集合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的“载体”,从而有益于社会整合,维护社会团结。

马克思曾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有过论述,他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4](P539)统治阶级在观念上表达自身利益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必须要“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7](P100)。虽然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曾有过“虚假意识”和“颠倒意识”的阐述,但并未讳言意识形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天然联系,以及文化认同的力量源泉与机制保障,为构建文化认同视阈,寻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推动力提供了可能路径。1.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文化有其自身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依照规律开展文化建设,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作为社会文明程度使用的广义文化还是具体表现为科学、艺术等形式的狭义文化,都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由人作为主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实践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意识的指导即是文化的指向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为人们认识自然界与现实社会提供基本观点,设定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并根据普遍认可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规范等价值标准进行实践结果的判断或评价。其次,文化受制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文化是由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历史背景下的人们创造的,而人们在创造的过程又是在由前人创造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因而无法回避“文化背景”的烙印。文化的创造过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利益以及规范等内容的转化过程,不同的民族或是国家试图“烙印”的文化很可能相距甚远。再次,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社会关系、价值规范、成员形象等方面认可的文化内容,尽管有文化传承中较为稳定的一些共同之处,但各个时代强调的核心部分是与具体的时代要求相呼应的。坚持文化的时代精神,反映现时代要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后,文化产品是双重属性的复合物。通过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载体生成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例如书籍、音乐欣赏、电影观赏等,是体现价值观念、渗透意识形态与影响的途径,但同时这些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成为某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就不得不考虑市场需求,考虑消费群体的文化层次以及价值选择取向等因素,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这一方面要求文化产品必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味地以市场为导向,追逐利益,进行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生产,干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作为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决定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可触摸的实物,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将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要求渗透到文化影响中必须重视精神生产的特殊性,占领文化生成过程的核心区域,自觉体现在人们的基本观点与评价标准中。文化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发展背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将在文化发展中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观念完全地割裂与抛弃,而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吸收,将其适当融入意识形态的内容,既保持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袭,又在其中增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传统观念的新阐释。文化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全球化时代对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也逐渐被认可与肯定,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源,文化的内容开始呈现多元化,意识形态建设也要适应时代环境,既要巩固核心价值观念,也要合理地接纳与更新。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急速涌入我国,尤以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进入为主要方式,以此传播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应警惕由此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大力发展符合人们认识需求,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文化,以贴近民生的特点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长期以来,认同及其相关的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中心,在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学更是将认同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之一。”[15]Theodorson的现代社会学字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16]。认同研究的学者巴特勒则认为认同是由社会结构所建构并受其影响的,因而社会的文化、经济环境等因素都对个体的认同产生影响。还有学者从个体、社会两方面来探讨认同,认为“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17]。文化认同的探讨离不开对认同的基本认识,因为“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12]。文化自身的特性是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并在文化的共同辐射下重新投入实践活动,通过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圈”以及借助文化“载体”获得理性知识、感性认识和思想观念。文化运行的机制保障文化认同力量的发挥,个体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实现个体社会化,沿袭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会文化,形成基本认同;文化选择的过程尽管有舍弃也有汲取,但是批判改造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更为客观与准确的认识,增强了认同感;文化的再创造以不断循环的方式丰富文化内容,更新文化发展,从而巩固了对文化的共同象征、共同意义的认同。个体按照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标准与期望对自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行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对社会的归属感,获得个体行为的持久动力。文化认同的力量与认同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密切相关,认同蕴含的价值标准、社会期望的同化与内化指向,对于个体具有内在的指导性,引导个体以符合认同要求的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融入社会组织与文化传统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即是包含认同因素的过程,被一定的文化传统所肯定或认可的事物或行为,人们普遍对此加以赞许,从而进行实践;反之则持疑虑甚至否定的态度,与这类事物或行为作出界限的分割。文化的认同功能无疑有助于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使人们在文化的广泛影响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达成基本一致的价值观。无论是侧重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还是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都特别强调对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共同确认。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占据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促进人们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格与素质。文化认同在塑造社会共同价值观上的力量应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重视,并合理运用,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积极发展各项文化事业,以吸引人、教育人、鼓励人的文化建设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与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3.营造先进文化环境,保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文化发展的环境在全球化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渗透到各个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中,另一方面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原有的文化传统遭遇调整,甚至受到质疑,而新的文化体系又尚未完全形成。文化发展的环境面临的挑战是文化发展困境的体现,然而困境也是一种机遇,呼吁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在文化发展的时代巨变中占领主导地位。党的一系列报告与决定已经注意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此进行深刻阐释。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和谐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先进文化环境,首先需要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以此为准则开展文化事业,提供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坚决抵御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侵入;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市场行为,既要保证符合规范的文化发展得以顺利开展,又要惩治恶俗文化、腐朽文化,净化文化发展环境;最后是扩大先进文化的覆盖面,提高先进文化影响力,先进文化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上升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先进文化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才能广泛、有效地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难以达到相应目的,与先进文化的内涵相距甚远。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为掌握文化发展的领导权,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奠定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保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发挥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文化的时代内容,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将会极大地激发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增强人们对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建设的信心,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的局面,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保持意识形态的旺盛生命力。四、结语文化的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观念特质使得从文化的双重含义来说,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是密不可分的,当文化被专指为意识形态的“载体”时,两者的关联就更为明确和清晰。文化具有的认同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文化运行的机制,通过文化认同推进的价值观引导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基于文化认同视阈的构建,通过遵循文化自身规律、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和营造先进文化环境等举措推进文化发展,就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之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决定正是在深入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下形成的深刻认识,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形态范文篇9

一、形态的本质

形态不只是物体的外形,也包括物体的内在结构,即从形态中可以反映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在形态的研究中,自然物的外形并不比内在的结构与力量来得重要,因为我们看自然物时,不仅要利用视觉,也要借助思维,去洞察这个结构与力量。自然物的形态均与生长或生命有关,在造型创作中,不能够只是简单地模仿自然的外形,而要传达其内在的结构与所赋予的外在形象整合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并透过生命力的表现去发现一个自然物和基本形体(如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的共存、共生的性质,从而表达自然物的精华与本质。

二、形态的体系

在理性分析上可将形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知觉的形态,即看得见也摸得到,如文字、图形、草木等,我们称为现实形态;另一种是非直接知觉的形态,即在习惯性思维中,凭想象而获得的形态,它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称为观念形态。现实形态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两种,而所有的人为形态的创作规律,都是人感知自然,从自然形态形成规律中认识、分析和总结出来的。在自然形态中,有机形态所占的比例很大,如园中的花果、林中的鸟兽,乃至岸上的小石,河川的溪流,天际的轻烟等,这些形态有的是由外力的作用所构成的,并赋予了形态曲面或曲线的性格而显出柔和之美。如豌豆的外形具有强度的曲面张力,以包藏内部的豆仁;又如鱼类在水中游动,身体呈流线型的曲面构造,以适应水中的环境。这些形态充满了合理的人机性,在视觉上产生流动的快感。在有机形态中,显示的是力与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力学要素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如鹅卵石、河岸的形态便是水的冲击与物质的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机形态中包含了无数的基本形态,塞尚曾把自然界的物象、繁杂的形态还原到简单的球、圆锥、圆柱形态中,以数个基本形态代表所有形态的基本结构,这个观念给予后人很大的启示。由瑞士建筑家赫尔佐格和德穆窿主持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体育馆,就象一个巨大的容器,它符合国家奥运会体育馆在功能上和技术上的需求,建筑结构的组建相互支撑,形成网络状的构架,其方向、楼梯及屋顶完美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外观设计宛如一只用树枝编织而成的巨型“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并有微妙的呼应关系。

三、形态的基本要素和特性

形态的基本要素包含了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点的方向性排列产生线,线的并列产生面,面的重叠又形成了体。点、线、面、体的排列组合是立体形态呈现的关键。点、线、面、体诸构成要素,反映在具体的形态设计上,表现为各种形态要素的组合及设计,形式上的尖角和端角、线棱和线角、内壁和外壁、整体和局部等形态要素的转折、起伏、衔接等多种变化,都是由这些基本要素以不同方式相互结合所构成的。

1.点:对点的判定,完全取决于它与其存在的空间关系。无论它的面积多大,以何种形式出现,只要它在整体空间被认为具有凝聚性而成为最小的视觉单位时,都可以称为点。在立体构成中的点,不但有大小、形状和厚度,同时还具备了生命的意义,它往往和线、面、体的同构产生效果。

2.线:线为一切形态的基础。净化的线条是形态设计的灵魂,线是设计师的重要设计语言。在立体造型中,线有积极与消极两种意义。所谓积极的线,指独立存在的线;所谓消极的线,指存在于平面的边线或立体棱边的线,可以构成形的外部轮廓线,将形从外界分离出来。线可归纳为直线、曲线两大类,直线给人坚硬、严谨的感觉;曲线则给人舒展、优雅的感觉。直线有力的美,曲线有动的美。在形态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造型,产生方中带圆、圆中寓方、刚柔相济的效果。

3.面:面是由长度和宽度两个次元所共同构成的“二维空间”,含有积极与消极二种意义。所谓积极的面,或是线的密集或移动,或是点的继续扩大,或是线的宽度增大,或是体的分割。所谓消极的面,或是点的集合,或是线的集合,或是体的交叉,也称为虚有的面。面是立体构成的根本,任何立体和空间形态都是建立在面上,任何形态的感知都通过面产生的。面可分为几何形的面(用数学法则所构成的直线形或曲线形)、偶然形的面(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的恒常现象的形)、有机形的面(顺乎自然法则且具有次序性美感的形)、不规则形的面(非次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各种形态的面,所传递的信息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例如:几何形的面给人以简洁、明快、明朗、端庄、有序之美感。

4.体:面的围合运动或延展运动形成了体。体不仅包含了点、线、面的形态要素,而且包含了点、线、面的运动空间要素,所以体是点、线、面的空间组合。体是由长度、宽度、深度三个次元所共同构成的“三维空间”,它占有实质空间,从任何角度都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它的存在。体的基本种类主要有球体、圆柱体、立方体、四棱柱体和四棱锥体等。体给人实在、确定、可靠的体量之感。各种形态的体,其性格各有差异:立方体具有厚实、稳定、庄重的体量感;球体、圆柱体、立方体、四棱柱体和四棱锥体给人以明快、舒展、活跃的动感;球体具有活泼、跃动的动态美;柱体给人以强烈的耸峙、向上的动态美感;椎体却给人以展开、轻盈的动态美感。体的主要特征是量感的表现体现体的体积、重量和容量的共同关系,体的量感包括实体的表现和虚体的存在。

5.形态的抽象性与具象性。所谓抽象,《辞海》中的定义为:(1)同“具体”相对,指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2)指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性,即在事物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属性,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方法。抽象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造型的真谛,净化造型的本质,它提倡造型要素应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具象形态所带来的局限和束缚。从古希腊哲学家到当今的艺术家及设计师所形成的设计理论上看,都认为所有的物体可以还原成圆球、圆锥和圆柱三种最基本的抽象形,这三个形的平面投影即为圆、三角、方形。所谓具象形态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原型,即自然形态。因此,凡从自然形态提炼变化出来的形态,都是抽象的,只是抽象的程度不同而已。抽象形态和具象形态在造型活动中都是通过抽象的方法创造的,只是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提炼程度高是抽象的形态,提炼程度低是具象的形态。

四、设计与形态

设计意味着创造,形态是设计创造的基本要素,这决定了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设计中的形态元素,不然所设计的“物”就会丧失生命力。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时代的发展决定着新型形态观的产生,它成为引领设计发展的先行者。

1.形是营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设计物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人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

2.形态的指示性特征:物的形态暗示人们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东西的贵重与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等。

形态范文篇10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造型

与其他艺术的造型一样,公共艺术的造型同样具有具象和抽象两种基本形式。在具象造型中,还有写实与变形之分,通常我们将那种再现性的,即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现实状态的描写,称为写实,而将那种非再现性的,即在保持事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人为的同时是超常规的对造型进行夸张变化的描写,称为变形。在传统的造型艺术行为中,我国的造型写实手法与西方国家略有不同,西方国家的写实手法趋于科学,而我国趋于文学,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高超智慧和超自然的自在。而变形则是为了更好地适用于材料的特性及其工艺制作。在抽象基本形式中,造型元素的点、线、面元素得到了综合创造,使公共艺术与周围的人文景观环境得到了完美统一。

二、公共艺术的结构形式

第一,结构形式的透视。公共艺术的结构形式是与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公共艺术中,装饰构图的透视一般都被淡化的,有的甚至是完全不考虑透视问题的,也不考虑时间与空间、远景与近景、天空与地面、实景与虚景等造型因素,设计师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并根据环境条件自由地结构画画,如果过于强调科学化的透视关系会对建筑本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第二,形的适合。在公共艺术中,形的适合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建筑中可用于装饰的区域在形状、大小等方面可能是被限定了的,是一种不规则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作品本身的构图中也需要体现形的完整性。所以,在处理形与形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往往要根据某一型的轮廓去创造另外一个型。

三、公共艺术的色彩

对于一切视觉的并利用造型的手段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来讲,色彩,无一例外的被视为极重要的构成元素而广泛和巧妙地运用着。公共艺术在色彩的运用上是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征的,毫无疑问,这种规律性以及特征是建立在对于色彩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展开的,是对于建筑功能的依赖,是对大的人文景观环境的依赖。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周围的环境进行色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