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革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9:31:10

形式革新

形式革新范文篇1

1.“艺术”的认知在一本解剖书上看见过作者引用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开始我们画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到后来我们画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我想这个很好地总结了一个艺术家所经历的前两个阶段:最开始,在小的时候,我们临摹,看见好看的东西就照着描下来。然后我们接触到了专业的理论与指导,有了更客观的审美标准,了解了结构以及学会了分析一些事物的规律与本质,由此开始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再按部就班地描摹现实。然而到了最后,第三个阶段,其上升为一种生命的存在,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状态。突然想起禅语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这是悟道者必然经历的一个认知的过程,与艺术认知的三个阶段都不尽相似。

2.“形式”的意义任何艺术作品它最终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思想内涵,而形式只是让观者更容易理解其内涵,或者说让这种内涵表达得更加完整与恰当的一种途径。当然任何形式都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思想内涵,但是每个人都会想找到一条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如何在众多的途径中找到自己的那条捷径,这是一个很漫长与艰难的过程,很容易就会陷入前人的脚印或者被卷入时代的漩涡。禅语又有云:“旗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动。”这里何不把“旗”理解为艺术创作的本质,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中永恒不变的思考。“风”,可以理解为文化差异,时代潮流,舆论,世俗,审美,科学技术,以及诸多因素影响下呈现出的一种事物的表象,也可以说是形式上的一种体现。从它的本质上来说,它永远是服务于我们的主观思维,形式始终是要发自内在的体现,所以它也可以看做是“未吹”。而“人的心”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只有它才在不断地变化。先前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就是以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建筑,雕塑等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主。虽然大师们在这些领域作出的作品与贡献是感人与伟大的,但是单单就艺术表现形式而言,客观地讲,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在各种能够表现艺术思想的媒介大量涌现并将一些不同的传统艺术形式综合起来呈现的时候,这些单一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出了自身的一种局限性。也许有人要说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在《导演功课》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大意是:“艺术家的本职工作是把最简单的工具应用到完美,而不是去学习应用更多的工具。”其实我很赞同这句话。但是什么是“简单的工具”,这里“简单”是针对你所能应用的能够合适地自我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具”,他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综合,并不是单指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如果某种“简单的工具”已经不能再表达我们的思想的时候,那么还是要去学习与应用新的工具,熟练使用之后其自然会成为新的“简单的工具”。我们将抽象的,理想状态下的一种意识形态转换为另外一种相对具体的形式呈现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破坏了它的唯一性,原始性与完整性,最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相对完美的,适当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一种知觉上的传达。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让别人去感觉这件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

3.“互动”的游戏影视动画与电子游戏的出现,说明着现代艺术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互动性。而这种互动性的最佳体现就是——电子游戏。没有什么比让一个人在相对真实的空间里去探索并从各个方面了解这个虚拟的世界而更好的表达形式。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服装,建筑,平面,文学,音乐,影视动画等等,用所有的这些形式去表达一个世界观,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当然市面上的游戏大多都以娱乐为主,本来游戏就是用来娱乐的,这点我肯定。就娱乐作品来说在美工,音乐,剧本,动画方面做得优秀的作品还是比较多。但是总会有人意识到这种艺术形式仅仅用来娱乐有点大材小用了,于是有些团队制作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品可以称得上体现了游戏的综合艺术性存在,比如,《异域镇魂曲》,《辐射》系列,《寂静岭》系列,《半条命2》系列,等等。其实“互动”存在于任何艺术作品与其观者之间,我觉得这是人类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仅有方式。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这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当你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感官受到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图像,比如单幅的绘画;可能是动作,比如手势;可能是声音,比如音乐;甚至是气味,比如香水,熏香;也可能是前者的综合,比如电影,大型游戏机,那么这里我姑且把文字当做是连续的图画,就像连环画一样,只不过没有连续的图像那么直接。然后你的大脑展开了基于记忆中的知识库的,关于这件作品上各种看似熟悉的元素带给你的刺激的联想,并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系列你对这件作品的各种刺激的结论,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以往的一些艺术形式中,这种互动中的“观众”往往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那么这可能造成的情况就好像是看一部电影,直接看到了结局,而不清楚原因。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剧情解析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是这样始终会跟“观众”产生一种距离感,虽然说距离产生美,但是这里的“距离”可能会导致一些误导,或者是迷惑,从而使“观众”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意图。那么“互动媒体艺术”就很好地强调了这一点,它强调“观众”的参与,让“观众”从故事的开始就置身其中,跟随作者的思路,去感受,去理解,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对这件作品的认识,然后与作者的观念进行对比,既传达了完善的信息量,又达到了一种互动交流的目的。

形式革新范文篇2

一、寿险营销模式的涵义

从营销学的观点出发,寿险营销就是指通过挖掘人们对保险商品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满足投保人需求的保险商品,并且通过各种沟通手段使投保人接受这种商品,并从中得到最大满足的过程。具体包括:保险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营销环境分析,投保人行为研究,新险种的开发,费率的厘定,寿险营销渠道的选择,产品的推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二、我国现有寿险营销模式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现有的寿险营销模式

所谓“模式”按字面理解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具体到寿险营销模式应该是指较为成型的、大家都可运用的销售方式。决定寿险营销模式的因素很多,如法律因素,历史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及企业的产品、战略因素和渠道的选择及其组织等,但我们认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渠道因素,因此本文将主要从渠道方面探讨我国寿险营销模式。

在美国友邦进入上海之前,我国的寿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也没有个人寿险的概念,业务以团险为主,销售方式主要是公司的业务员和行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一时期寿险的销售还带有大量的行政命令手段,并至今还在产生影响。1992年友邦进入上海,将个人人这一行销方式引入国内,随着平安及中国人寿和太保在全国推行个人人制度,这一销售方式发展迅猛,并成为国内寿险营销的主要渠道。总体看,目前的寿险营销已经形成个人业务以个人人为主导,团险业务以业务员直销和兼业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各公司没有明确的市场区隔目标,以圈地为主;产品没有本质区别;营销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

(二)现有寿险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渠道单一。个人与团险业务员在行业中占居绝对主导地位,而经纪、直销等渠道所占份额微不足道,既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又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2.以产品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现有销售模式下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产品,出现同一客户拥有同一公司不同销售渠道的多张保单,同一公司多头服务的现象,不仅浪费企业成本,而且影响保险企业在客户中的品牌形象,也不利于建立和培养长期忠诚客户群。不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还造成保险企业间的经营方式雷同,各保险企业间没有明确的市场细分目标,产品大同小异,以同一产品应对各个层次的客户,体现不了个性化的营销特征。

3.中介严重不发达、不规范。由于体制及观念的原因,中介特别是经纪人在我国一直处于空白,近年虽然开始发展,但举步维艰。与国外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由于成立时间短,经验少、规模不大,专业人士缺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部分处于求生存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垄断因素等原因,中介的发展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如兼业的强制保险、乱收手续费,经纪人缺乏合理的佣金标准等,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发展。在现有营销方式下,保险公司地级市以下的分支机构主要行使展业职能,与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的职能重合,形成的是一种竞争,而不是合作关系。

4.个人人定位不明确。从法律定位讲,个人人与保险公司属委托关系而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但由于个人人的特殊性,保险公司对个人人的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类似员工的管理形式,如培训和考勤等,有的公司为了留住特别优秀的个人人,还采取了代为办理养老保险的措施。这使得社会上对个人人的定位产生误解,加大了保险企业对个人人的管理难度。

5.人海战术,经营粗放。由于个人人队伍的增长能迅速带来保费的增长,而目前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跑马圈地的策略。令人担忧的是,在保费快速增长的压力下,个险盲目增员的方式也开始波及到团险队伍的发展管理,对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寿险营销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

现在中国保监会已经放开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区域的限制,使保险公司可以结合本公司实际,根据当地业务情况,决定是采取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保险中介机构,还是采取组合各种销售渠道的方式开展业务,而不是仅仅靠层层设机构、铺摊子、上人员来开展业务,这有利于保险公司,尤其是新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业务,有利于保险公司将核心竞争力转到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上来。进一步开放保险公司经营区域将有利于鼓励保险公司走集约化、效益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利用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大大地减轻了保险公司在营销管理方面的压力。显然保监会决心要改变目前保险中介弱小、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过多的局面,这个政策从客观上给了保险中介机会,而对一些老牌公司的老网点有较大冲击。

(二)发展网络营销

与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相比,保险网络营销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1.经营成本低。保险公司通过网络销售保单,可以省却目前花费在分支机构网点及营销员上的费用。保险险种、公司评介等方面在信息电子化后可以节省印刷费、保管费。通过降低保险总成本可以降低保险费率,更好地吸引客户。2.信息量大,且具有互动性。网络就如同一位保险专家,不仅随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料,而且简洁、迅速、准确,大大地克服了传统营销方式的缺陷。客户有什么要求和问题,可以在网上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借助互联网,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得诸如公司背景、保险产品及费率的详细情况,顾客可以随意访问多家保险公司的系统,比较其产品的价格。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险种。3.节省营销时间,加速新产品的推出和销售。新产品设计出来后,几乎无需其他环节就可以立即进网,供顾客选择。由于网络的存在,投保人也用不着等待销售代表回复电话,可以自行查询信息,了解保险产品的情况。而且保险网络营销还具有24小时随时调用的优势,减少了市场壁垒,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三)大力拓展其他营销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营销模式正试图重整游戏规则,如“媒体营销”、“电话营销”、“方案营销”等全新的营销模式将被中国寿险界首次引入。

形式革新范文篇3

一、医疗费用支付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根据医疗费用支付的时间,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可基本分为两类:后付制和预付制。后付制指在医疗服务行为发生后,医疗保险机构以投保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为基础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按服务项目付费是典型的后付制。预付制一般是指在医疗费用发生之前,医疗保险机构按合同规定标准向医疗服务机构预先支付费用的方式,又可分为按总额预付、按人头预付和按病种付费三种方式。

(一)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

按服务项目付费,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服务机构实际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和医疗服务的价格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这是我国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医疗付费方式,属于“后付制”。在这种支付方式下,医疗费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医疗服务项目的多少。这种付费方式的优点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收入与提供的服务量相关,所以病人的要求容易得到满足,而且操作简单。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的主要缺陷有:一是缺乏内在费用约束机制,容易诱导医疗服务机构过度提供服务,从而浪费医疗资源,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二是需要医疗保险机构对繁多的医疗项目进行审核,其审核、监督成本增加。

(二)按服务单位付费

按服务单位付费是介于按项目支付与按病种支付之间的一种费用支付形式,它把患者每次住院分解成每天或其他单元(比如每住院日、每门诊人次)来付费,按照预先确定的每服务单位标准支付医疗费用。其优点是有利于医院抑制不必要的服务和用药,程序简便,且患者可以得到各种医疗服务。其缺点是医院出现人为分解门诊处方或住院次数,增加就诊者门诊次数,延长患者住院天数;由于未对单元服务的总量进行控制,服务量过多或不足都易导致医疗费用总额失控;患者就诊次数增加。

(三)总额预算付费方式

总额预算付费方式是由医疗保险机构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协商后确定其一定时期的总额预算,医疗保险机构在支付该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时,以此预算数作为支付的最高限度,来控制医疗费用的支付。总额预算制的优点是:会促使医疗服务机构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医疗保险机构可以降低监督成本,并降低医疗基金运行的风险。但是在总额预算制下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积极主动性严重不足,这可能会阻碍医疗服务技术的更新与发展,降低医院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患者有可能得不到合理科学的医疗服务,出现“看病难”的现象。而且在总额预算制下,预算总额的合理确定比较困难。

(四)按病种付费方式

按病种付费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的医疗费是按诊断的病种来支付的,而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量和每个病人的实际费用无关。按病种付费分为按单病种付费和按DRGs付费。在按单病种付费方式下,不考虑病人的特征、并发症与合并症等情况,对于诊断为相同病症的患者支付相同的医疗费用;按DRGs付费则是一种病例组合方法,在综合考虑病人特征、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基础上把具有某一方面相同特征的病例归为一组,支付相同的医疗费用。按病种付费方式下,如果治疗成本超过了病种支付标准,医疗服务机构就要亏损,因此这种付费方式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消费的现象,避免大处方、重复检查,从而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但是这种付费方式也可能造成医疗服务机构服务不足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当诊断界限不确定时,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往往使诊断升级,以获取更多的补偿;另外,在按单病种付费方式下,由于病例的差异导致费用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性,而按DRGs付费则存在制定标准复杂、调整频繁、管理成本高的缺点。

(五)按人头付费方式

按人头付费方式是指按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人数和事先确定的每人费用定额,预先偿付医疗服务费用的方式。按人头付费方式下,可以促使医疗服务提供方自觉采取费用控制的措施,并通过日常疾病的积极防治,以降低发病率,减少费用开支,从而提高医疗资金利用的效率。其缺点是容易导致医疗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下降。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方式的现状分析

(一)按项目支付是新型农村医疗最基本的付费方式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了大病统筹(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制度。对于门诊统筹,大部分地区采取的都是按照实际门诊费用一定比例报销,并设置一年内报销限额的制度。而对于大病统筹(或住院统筹)普遍采取的付费方法都是设置一定的起付线,参保者超过起付线以上的费用,根据就诊医疗机构级别的不同,根据在报销范围的实际医疗费用按照不同的报销比率报销。无论是门诊统筹还是大病统筹实际上采用的都是按项目支付费用的方式,并且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种按项目支付费用的方式,都不是医保机构直接支付医疗费用给医疗服务机构,而是先由参保农民在就医时垫付,事后再到新农合管理机构进行报销。这种付费机制在实务中相对来说可操作性强,对相关信息网络建设的要求较低,所以在新农合制度实施初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但是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且成为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障碍。各地新农合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和精力都放在对参保者的处方、病历、收费清单的审核以及具体补偿金额的计算等工作中,缺乏对医疗服务机构有效的审查和监督,在医疗费用的支付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第三方购买机制,参保农民在就医时仍然是作为一个单个的病人,没有能力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医疗服务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提供不必要的检查、开大量处方等现象很常见,甚至有些医疗机构对于参保农民诱导过度消费的现象更为严重,导致农民实际医疗负担并没有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效果。

(二)部分地区实行了总额预付、按单病种付费方式的改革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卫生部已明确提出把支付方式的改革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重点。目前,从全国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付方式改革主要集中在新农合基金的门诊总额预付和住院按单病种付费方面。大部分改革试点地区门诊总额预付主要在乡和村两级开展,采取门诊统筹基金总额控制,按人头或者门诊人次确定定额,预付给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要求为参合人口提供医疗服务。住院按单病种付费主要在县和乡两级开展,主要选取一些易诊断、治疗方案稳定、疾病界定清楚的病种,按照当地同级医疗机构该病种既往几年的平均诊疗费用,结合物价增长因素和新农合基金能力,确定支付定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改革试点区域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已经破败,医疗条件较差,医疗人员的流失导致医疗水平较低,而村卫生室的条件更是堪忧,在实行门诊乡和村两级的总额预付支付改革的同时,一部分地区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并没有同步实施,而乡村的个体诊所并没有被纳入定点医疗机构体系,这导致了农民对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利用率较低,农民实际的医疗费用并没有明显降低;另外,门诊总额付费机制和按单病种付费缺乏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和监督考核指标;再次,按单一病种支付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对定点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诊断升级的现象。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方式改革的现实选择

(一)多元化的混合付费方式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方式改革的现实选择

如前所述,任何一种医疗付费方式都有利弊,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费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不同的条件,其优势和劣势也不尽相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方式的选择中,最重要的是根据现实情况,通过医疗付费方式的合理选择,能够最大程度消除其负面效应,发挥优势。根据我国目前农村医疗服务和管理体制的特点,多元化的混合付费方式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改革的现实选择。笔者认为,对于门诊费用,在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人头付费的方式,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具有门诊服务资格的门诊医疗所都可以成为定点门诊机构,参保农民可以自由挑选定点门诊机构,并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更换,人头费可以根据上一年该地区内的门诊费用总额和人数以及筹资水平进行测算,同时根据定点参保者的年龄结构、性别和慢性病类型进行加权。而对于农村医疗基础服务条件较差的地区,公立医院可以逐步推进按照总额预付方式,而私营诊所可以保留按项目付费,由参保人员自行确定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无论按人头支付还是总额预付,医保管理机构都可以通过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同,将一部分医疗费用作为绩效延迟支付,医疗服务方的绩效达标才可以得到这部分医疗费用。绩效的考评可以根据参保人员的评价、转诊情况、健康水平等指标综合考虑。对于大病统筹(或住院统筹)可以采用按单一病种支付、按项目支付和总额预付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诊疗技术成熟、质量可控且费用稳定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采取按单一病种支付的方式;对单一病种支付外的大部分病种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可以采用按床日付费的方式,但是要注意对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病种确定不同的床日付费标准;对于手术费用可以采用按照项目支付的方式;对于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整体上可采用总额预付的方式,进行总额控制。当然,每一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不同的混合付费方式。

(二)循序渐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方式改革的原则

每一种医疗付费机制都必须要求一定的制度环境,为达到医疗付费机制改革的效果,在选择付费机制时,应保证其和运行环境相作用的合理和科学性。在实务中,应该根据各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保障水平、治理环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目前已经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方式的改革作为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推进和改革的重中之重,卫生部明确提出要用3到5年的时间把医疗付费方式由后付制转变为先付制,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要警惕为了政策而改革,迷失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要始终明确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在满足农民医疗服务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改进制度效率。要意识到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仍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存在。支付方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过程中应该保证平稳过渡,过渡期内应不断完善按项目付费的配套及监督机制。

(三)配套制度设施的完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方式改革的必要条件

1.要重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处于衰败状态,这也是导致农村医疗服务的可及差,医疗费用高的主要原因。农村基础医疗特别是乡村两级医疗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型农村医疗付费制度改革的效果。大部分农民在看门诊时通常习惯到个体医疗诊所或县级医疗机构,基层农民医疗机构没有有效地发挥疾病预防和基础医疗保健的作用,而大部分地区又没有把个体医疗诊所作为定点门诊医疗机构,这就严重影响了门诊费用按人头付费或总额付费的效率,并没有实际降低农民的门诊医疗负担。所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同时逐步把一些有资质的私人医疗诊所纳入定点门诊医疗机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费机制改革的必要条件。政府要在资金的投入和人才培养政策上做出一些调整,重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重建后的乡镇医院成为本地区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承担本地区农民的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另外通过将各种所有者性质的有资质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疗定点机构,形成基层门诊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

形式革新范文篇4

公共政策评估方法把经验主义和规范的能纳入评估的所有要素都结合起来。主要围绕四种相关的论点展开:技术-分析论点:项目验证。利用传统政策评估通行的工具对项目结果的效率进行测量,通常由成本与效益的比率来分析,验证的基本问题是项目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相关论点:情景确认。确认的焦点是特定的项目目标与发起项目的情景的关系;确认检测的是项目要影响的情景背后的认识和设想,确认的基本问题是项目目标与问题情景的相关性。系统论点:社会论证。在该层面上,政策评估从具体的情景转向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系统。其基本任务是表明政策目标为现实社会提供了价值。意识形态论点:社会选择。论证转向了意识形态和价值问题,重点分析项目实施是否有利于解决社会的价值矛盾。

四个阶段的评估,从具体的经验主义问题扩展到了抽象的关于生活方式的规范问题。弗兰克•费希尔认为“政策辩论的逻辑把四个互相关联的论点联结在一起,而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的计算。其目的并非给特定的问题‘插入’答案或者满足实现设定的方法论上的要求,而是要对人们在探索各个推论性阶段中出现的各种考虑进行一项公开而具有可塑性的探索。”下文用弗兰克•费希尔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来对货币化公车改革进行一个系统的评估。货币化公车改革的评估货币化公车改革模式以广东珠三角为代表,广东省第一个实行货币化公车改革的是东莞市沙田镇,“车改”当年,交通费用就从84万元减少到38万元,节约率达54%。下文从四个层面,从实证评估与规范评估的统一来对货币化公车改革模式进行验证和评估。

(一)货币化公车改革项目结果评估:成本—效益分析

这一阶段的评估我们主要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来对几个地区的货币化公车改革模式进行定量的评估,来判断这一模式的改革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首先从几个地区货币化公车改革前后的公车消费的数据来分析一下公车改革的成果。“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货币化公车改革效果明显,如佛山市5个区‘车改’后当年财政节约5302.96万元,节约率为27%”。“北京市西红门镇于2004年底对外公开的数据显示,车改实施三年后,财政支出较车改前年均节省180余万元”。“据南京市纪委统计,车改单位以往一年实际支出车辆总费用约6000万元,车改后的2004年总费用仅为4242万元,约降低了29%”。“齐齐哈尔市级领导取消公务用车据统计,仅第一批参加车改单位公车,车改后,财政支出交通补贴仅740万元,节省2856万元”。“夏各庄镇是北京平谷区第一个车改试点,以2005年上半年车辆开支测算,6辆公车每年开支需68万元,车改后每年只需发放41万元交通补贴,降幅达40%左右”。下面我们通过图表的形式更直观的反应车改前后费用的变化(见图2)。从几个省区的公车改革前后的花费不难看出,从节约行政成本这一目标看,我国的公车改革是成功的。但是成本—效益分析完全依赖于能否把货币价值赋予经济和社会因素中,费用和效益的分配虽然是公车改革中心考虑的一个方面,但应该认识到货币化公车改革中一些价值和目标因素是无法通过货币价值来衡量和体现的。

(二)货币化公车改革目标的评估:情景确认

货币化公车改革在第一阶段的评估中虽然证明是成功的,但是有必要接受这一阶段的评估。分析货币化公车改革是否合逻辑性,是否真正达到了改革目的。货币化公车改革中行政人员更多的是关注如何用更低成本来完成工作任务,而对行政行为的后果如何却很少思考。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行政人员应该意识到他们是“公共资源的管家、公民权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街道层次的领导者”。登哈特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的七条重要理念中指出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责任。可见,提高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货币化公车改革追求的不仅是行政成本的减少,怎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对各地货币化公车改革实践的成本—效益分析之后我们得出货币化公车改革方案能够节约经费,但这里面仍然存在问题。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仅仅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形成了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一些行政机构为了达到降低公车消费成本的目的,忽视了他们的职能,忽视了对货币化公车改革的价值前提的追问。公车改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行政费用的数目的减少,更高层面上的正确的履行政府职能,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才是最终目标。货币化公车改革后行政成本的确减少了,但为老百姓所办的行政事务也减少了。钱发放到个人手中后,并不能保证官员们将其恰当地用在工作用车上。同时由于补贴等级不同,处于中低补贴等级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省花费而把一些应该办的行政事务搁置不办。这样就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公共服务的目的背道而驰,结果使公车改革走入了一个误区。

(三)货币化公车改革的目标评估:社会选择

在这一层面的评估中,把货币化公车改革制度放到了更大的社会系统。这一形式也引起了社会的一些质疑,一些人认为这种改革的动机与效果相悖离。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考虑:货币化公车改革的价值前提。实施的货币化公车改革是否出自社会—公众的客观需求,如果仅出于政府自身主观的行政效率的追求就不具有价值意义。不可否认,一些地区改革的价值前提仅出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的追求,并未把社会与公众的利益考虑在内。货币化公车改革是否能够代表民意。在货币化公车改革中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执行者,这难免会让人质疑改革能否很好的代表公众的意志。在车补环节人大是否发挥了应用的作用?很多地方在制定具体补贴方案的过程中都是政府内部一手操办,并没有听到人大的声音。另外,公车改革节约的费用带来财政预算的变动,宪法规定预算变动审核属于各级人大职责范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财政预算是否经过人大的审核?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事情。公车补贴的多少和具体补贴标准是否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群体,给公务员的车补,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对于给公务员公车补贴的多少,具体参照的标准,作为纳税人应不应该有发言权?是不是应该通过听证会的形式给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笔者认为,货币化公车改革这项政策与我国行政改革的大环境是相吻合的,但是与我国社会制度运行的基本准则还存在相悖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货币化公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首先保证整个政策制定的程序的合理性和民主性;在具体补贴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上必须充分的听取人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实现货币化公车改革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形式革新范文篇5

一、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银行角度,传统贷款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少,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规模远远小于其他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大,商业银行放贷对企业的信用担保有严格的要求,银行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比大企业严重,中小企业大多难以向银行提供经过审计的合格的财务信息和经营记录,银行对中小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将来的赢利前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成本受限和管理制度、会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企业的经营信息大多是内部信息,很难做到像大企业那样的制度化、规范化,因此在寻找外源性资本的时候很难提供足以证明信用水平的企业信息;银行提供的贷款有时间滞后性,银行提供贷款前需要经过繁琐的申请手续和审查过程,因此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但是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多为短时间的、小金额的周转不灵,银行贷款不能及时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从中小企业角度,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也不利于开展银行贷款中小企业本身能够用于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少,许多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制造业或者加工行业,不具备贷款所需的抵押物,许多中小企业用应收账款去银行申请贷款却不能得到银行的批准;由于自身经营规模小和承受风险能力差,中小企业在寻找贷款担保人上存在困难;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多用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这些资金有“用款急、频率高”的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外源性融资的过程中较偏好能够快速提供资金的融资方式,过于繁复的银行贷款手续往往拖延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处于劣势,银行贷款的时间滞后性也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即时资金需求,因此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创新模式现状分析

综合授信是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该模式的特点是由企业一次性申报有关材料,银行一次性审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营运情况分期用款,随借随还,企业借款方便同时也节约融资成本。综合授信对企业要求较高,只有那些有工商登记、年检合格、管理有方、信誉可靠、同银行有较长期合作关系的经营较为成功的中小企业企业才能申请。而在广大中小企业中,符合以上要求的企业只能是凤毛麟角。信用担保贷款,是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提供担保。也提供抵押、质押、第三方信用保证人等担保措施。担保机构为保障自身利益会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或派员到企业监控资金流动情况。买方贷款,是在企业产品有可靠销路,但自身资本金不足、财务管理基础差、可以提供的担保品或寻求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按照销售合同对其产品的购买方提供贷款支持。卖方可以向买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困难。或由买方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卖方持汇票到银行贴现。异地联合协作贷款,对于一些产品销路很广,或者是为某些大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或者是企业集团的松散型子公司的中小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需要补充生产资金可以寻求一家主办银行牵头,对集团公司统一提供贷款,再由集团公司对协作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当地银行配合进行合同监督。也可由牵头银行同异地协作企业的开户银行结合,分头提供贷款。个人委托贷款,这是国内类似国外的“天使基金”的一种融资创新模式。中国建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商行推出了由个人委托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属于中间业务,所有风险完全由委托单位承担。

三、开展融资信贷创新的约束性因素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无法负担过高的经营管理成本,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和会计制度建设落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较低,经营者往往为了节约成本忽略或者被迫放弃健全会计体系,导致企业经营信息内部化,在寻求外源性资本的时候无法给资金供给方提供足够的信息证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能力。这大大提高了融资风险,给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更大的阻力。

形式革新范文篇6

一、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地位和作用,以员工的利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出发点,要始终坚持“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方针,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对此,国有企业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尊重员工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实现厂务的公开化管理,让员工积极参与带企业的决策活动中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其次,要树立“大政工”的理念,即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理念。“大政工”理念的树立,能够有效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调动了每个企业员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要树立“构建和谐国企”的理念。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把“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进行深入的开展,引领员工认清社会责任,形成和谐的氛围,使“构建和谐国企”的理念深入员工的内心,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以及员工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内部运行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企业经济发展的各项需要,需要我们通过工作机制上的创新来更好地适应国企改革的新要求、新变化,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要尽快实现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通过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增强员工为企业战略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积极性。这时,国有企业的党企领导班子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远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认真处理好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国有企业员工组织队伍的稳定性,确保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国有企业的领导在企业的发展目标的制定、战略决策的选择等方面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要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的创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带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与研究;另一方面则是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明确划分思想政治工作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激励员工”、“一岗双责”、“奖惩分明”等制度,使得政工工作人员在工作机制中的职责更加明确,并直接与个人的绩效挂钩,这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次,国有企业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组织结构的优化和骨干的培养,即在确保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尽快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的合理调整,在政工组织队伍中培养骨干力量,这对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团队建设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确保国有企业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要紧密结合当前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需要,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使得国有企业的宣传阵地变得更加活跃,真正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动力支持。同时,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宣传阵地的优化,是弘扬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国企政工人员只有不断实现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创新,通过和谐企业构建、自我批评等方式的合理运用,才能开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其次,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从整体上,虽然几乎每个国有企业都建立了自身的企业文化,但是有的脱离了自身的特点和企业发生的实际需要,没能体现出国有企业的特色和时代性,而随着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更高的价值的意义。对此,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立足于企业长期发展,要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给员工更加坚定的信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方法进行创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经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国有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在硬件、软件上的建设力度,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构建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扩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范围,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尤其是要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使员工的视野更开阔,知识更加丰富,思想更为先进,为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形式革新范文篇7

一、新美国模式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模式,一种是美国式的资主义发展模式,另一种是欧洲莱茵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1](P252)两种模式虽然在赋税,金融体制的运行和劳动者权益的维护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但其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以私有制为基础,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其中美国作为二战后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影响巨大,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十九世纪世界霸主英国创立的曼彻斯特模式,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这个模式的典型特征,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宣告了自由放任模式的破产;中间经历的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模式”,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滞胀危机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直到进入现在的新美国模式,自由主义全面回归。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使得“凯恩斯主义”成为众矢之的,西方社会充满着“自由主义”回归的气氛。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后,便倡导“大政府”是滞涨产生的罪魁祸首,颂扬“小政府”的优点,减少政府在一系列领域的干涉。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自1980年里根上台以后,进行了一场里根革命,在供应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行了减税、私有化、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政策;同时在政治领域,针对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色情泛滥、街头混乱、道德沦丧等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再加上“越战”失利和社会混乱形成的氛围,里根政府对政治自由派的价值观进行抨击,重拾保守主义,使保守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政治价值观;在对外关系上,主张对苏强硬,扭转“苏攻美守”的国际局面,实行“进攻性”的战略。经过里根—撒切尔革命,西方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新美国模式。新美国模式在经济上倡导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政治文化上主张维护资本主义秩序和传统,提倡宗教、家庭、道德等保守主义价值观念,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实力为后盾的进攻型战略。[2]这种模式在克林顿政府有所发展,在小布什政府时期达到顶峰,在奥巴马政府处于调整之中。

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可谓志同道合,他们大量借鉴了自由主义的分析工具,按照自己的信念改造世界,赋予了新美国模式典型特征:

1.经济政策上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新”是相对于罗斯福模式而言的,新自由主义对市场化自由化的推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只要把一切交给市场,市场就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他们高唱着自由主义的论调,减少税收,放松市场管制,减少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降低公共开支和福利支出,同时对工会采取强硬政策。在国际范围内,主张商品、资本和服务的跨国自由流通。

2.政治文化的保守主义和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盛行相对应,新美国模式在政治文化领域主张保守主义的回归,对罗斯福时代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保守主义者在社会方面强调秩序、舆论、道德、宗教的回归,对政治自由派的价值观大肆抨击,主张找回“秩序、传统、权威”,在这种情况下,保守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

3.社会政策上的达尔文主义新自由主义主张一切市场化、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反映在社会政策上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赢者通吃的达尔文主义。在对待平等问题上,撒切尔主义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对不平等现象的漠视,或者是对这种现象的积极支持,对于社会保障等救济和补偿手段来达到平等的观念,他们认为这是以更大的不平等作为代价的。

4.外交政策上的单边主义外交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单边主义外交是为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服务的,要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美国人相信,只有拥有绝对的实力,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在面对国际冲突和问题时,美国只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判断,而不考虑国际社会的意见,不受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和条约的限制。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美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冷战的胜利者自居,断言社会主义必然消亡,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是“绝对真理”和“历史终结模式”。然而,社会主义非但没有消亡,在一些国家经过改革逐步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弊端在这次危机中暴露无疑,新美国模式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批评。

1.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暴漏了极大的弊端,新美国模式失去了原来的光环。新美国模式的主导地位除了因为其打破西方国家长期的滞涨局面外,和有着极大的关联。西方学者和政客认为,不仅意味着共产主义的终结,还表明了“自由主义”对“国家主义”制度的胜利,社会公平,公共优先的理念遭到了抛弃。新美国模式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核心要素,即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减少监督,它主要是通过股票和金融市场对企业进行投资,因此也被称为“股票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1992-2001年的年均GDP增长率达到3.5%,[3](P318)进而带动了全世界经济的发展。然而过分迷信市场机制,无节制地负债消费,虚拟经济的过分膨大,现有的监管制度无法跟上多变的金融市场,终于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美国经济乏力,高失业率,高负债率,社会出现了不稳定,危机还在持续。美国在国际范围内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发展模式包装成“华盛顿共识”,以跨国公司为工具,通过全球化把自由主义模式扩展到世界各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害,冰岛、希腊和匈牙利等国甚至面临破产的国家尴尬,广大发展中国家也遭受巨大的影响。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政府一味通过滥发美元来应对危机,转嫁本国危机到其他国家,引发了全球通货膨胀,这更招致了全球对美国的口诛笔伐。反观那些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很快从危机中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成为蒸蒸日上的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经济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巨大变化,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度主导全球金融市场的G7(发达国家七国财长会议)功能退化,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G20(20国集团峰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推动了全球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严重后果,纷纷选择适合本国发展模式的道路。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扩张受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水土不服”,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选择适合本国的政治体制。与经济领域的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相对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同时也进行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扩张,“新自由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明确的政治、经济范式”,[4](序言)在全球推行“民主输出战略”。所谓民主输出,主要指美国以自己的是非标杆衡量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和文化传统,并以为美国有义务和责任将美国的民主制度推行到世界各地,即以美国的民主体制为模式,促进与美国文化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向美国规定的方向运行,最终实现美国式的民主体制一统天下。[5](P406)对外进行民主制度输出,在美国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美国作为“山巅之城”,是“上帝的选民”,美国“有责任”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同时,民主输出也符合美国的经济和安全战略。作为美国外交永恒的主题,在二战后由于美苏争霸所限,美国的民主输出仅限于局部地区和少数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冷战的结束被美国看作是民主输出的胜利,美国已经具备实现全球“美国化”的力量,西方社会盛行的“民主和平论”和“人权高于主权”,成为其推行全球民主扩张,干涉别国内政的依据,他们凭借经济和军事的硬实力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等软手段,不遗余力地推行其战略,力图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差别,导致各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政治制度、民族和宗教政策上也千差万别,有的国家适合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有的国家适合君主专制制度和其他制度,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在美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美国不顾客观现实和历史规律,强迫他国实行美国民主制度,最终使他国陷入动荡和混乱,也引起了自己和广达发展中国家的摩擦和冲突。同时,美国的民主制度本身也有自身的缺陷和弊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民主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是为少数富人服务的,所谓的全民自由选举是有钱人玩的政治游戏(MoneyTalk)。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一边是占总人口1%的幸福的超级富翁,另一边是占总人口99%的那些人,贫富差距的证据是如此确凿:目前,400个最富的美国人占有的财富超过1.5亿底层美国人占有的财富总和。[6]经济是基础,经济上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政治、教育、医疗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平等。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世界各国国情的差异,强迫他国接受美国的价值观,按照美国的民主体制改造自己,其结果必然是“四处碰壁”。比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虽然走上了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但由于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与美国的民主制度相差甚远,俄罗斯不仅没有接受美国的领导,反而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与美国针锋相对;东欧国家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在中东地区,通过战争手段对阿富汗、伊拉克进行民主改造,这两个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其民主改造的典范,反而长期战乱动荡,自己也深陷其中,无法脱身。然而,那些选择适合本国的政治体制的国家实现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瓦解了“市场经济=民主主义”的美国逻辑。世界各国应该选择适合本国的政治体制,美国想实现全球“美国化”的企图不可能实现。

3.美国单边主义外交遭受重大挫折,陷入了两难困境,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单边主义作为新美国模式的典型特征,它是里根进攻性外交战略的延续和发展,其根本宗旨是为资本扩张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所谓单边主义,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以绝对行动自由为目标,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定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章和制度,并对全局或者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和倾向。[7](P221-222)纵观美国二百年的历史进程,单边主义在美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从华盛顿到罗斯福,从杜鲁门到小布什,它们的外交政策中都能找到单边主义的影子。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正是新美国模式自由主义竞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国际舞台上的体现,资本主义的扩张必然导致其他国家的反对,美国人相信,只有绝对的安全,才能保护美国的利益。这与19世纪的英国一样,靠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世界先后经历了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大规模的地区战争,我们都能看到美国单边主义外交。冷战的结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其推行单边主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单边主义在克林顿时期就初露端倪,到小布什时期,单边主义外交达到了顶峰:在政治上以“反恐、民主和人权”为借口,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把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经济上,到处挥舞着经济大棒,制裁他国,而对本国实行贸易保护;在军事上,穷兵黩武,强调美国的国家安全高于一切,实行“先发制人”的军战略。伴随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持续动荡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势,再加上中东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之春”,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遭受重大挫折。单边主义非但没有实现美国的霸权目标,还使美国陷入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泥潭,美国陷入“胜而不利”的怪圈,经济危机还看不到结束的影子,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面对恐怖主义袭击等非传统威胁时,美国的单边主义无法保障自己的绝对安全,强调多边合作和协调才是大势所趋,单边主义在短时间内赢得了战争,但是美国却没能赢得和平,更没能取得反恐战争的全面胜利,结果还要回到多边主义的轨道上来,未来的世界只能是“多边治下的和平”。

三、新美国模式的改革及其前景

新自由主义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所以新美国模式调整的方向必然是要弱化新自由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干预。奥巴马竞选之初,就打出了“变革”的口号,在高票当选美国总统后,进行了一场以克服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和外交方面的大规模的改革,这意味着对“里根革命”以来的盛行30多年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进行了扭转,这将对未来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经济政策的去自由主义,加强了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恢复增长。首先,拯救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奥巴马上台之初便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连续推出了两轮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拯救金融业,救助汽车行业和房地产市场,大规模干预经济和金融业,避免了美国经济更大的衰退。接着就是加大了对金融业的监督和干预,杜绝金融业的无序发展,2010年7月,经过近两年的争论,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随后奥巴马签署该法案使之成为美国法律,该法案的核心就是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避免投机活动和金融业的无序发展。奥巴马在签署法案后表示,“这项改革代表着历史上最有力的消费者金融保护”。[8]其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奥巴马政府把希望主要寄托在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上,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经济恢复和再投资法案》,向新能源产业投资和税收减免的总额达到大约900亿美元,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3](P128)此后又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从各个方面对美国能源产业做了规划,确保美国在未来能源产业的领导地位,为美国过剩的资本寻找新的出路,从而使得美国经济重现“繁荣的十年”。再次,就是要逐步解决巨额的债务问题。截止2011年8月4日,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达到14.58万亿美元,国债占GDP的比重已经突破100%。[9]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认识到,这种债务经济是不可持续的,美国经济必须减少财政赤字,解决巨额的债务问题。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的2012年财政预算中,财政赤字缩减到1.1万亿美元。[10]但要解决历史的旧账,还需要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美国两党合作来解决巨大的债务问题。

2.社会政策的去达尔文主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维护工薪阶层的利益。首先,奥巴马政府全力推动医疗改革。截止2009年,有大约5100万,占美国人口16.7%的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3](P118)并且伴随着美国高失业率,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正失去医疗保险。奥巴马上台之初就极力推动医疗改革,经过两党激烈的讨论和妥协,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3月23日在白宫签署了医疗保险改革法案,这标志着奥巴马历经一年多来推动的内政重头戏成功收场,为美国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铺平了道路。奥巴马医改的实质就是加强政府在医疗保险领域的干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其次,就是缓解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问题。2010年,美国的失业率全年都在9%以上的高位运行。[3](P240)2011年失业率同样是高居不下,这直接导致了占领华尔街运动,民众纷纷谴责华尔街的贪婪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业问题的解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美国2012总统选举,奥巴马政府陆续出台了给工薪阶层减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基础设施和新能源领域投入等政策来促进就业。2011年奥巴马政府又提出了高达4470亿美元的新版就业刺激计划,虽然未得到国会通过,但奥巴马表示会逐步推动这些政策的实施。在经过两党长期争执下,美国国会通过了薪资税减税政策延长两个月的法案,这至少将使选民的利益得到保护,对美国政府的支持率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但就业问题的根本性好转还在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因此,如何解决经济疲软问题才是奥巴马政府的难题。

形式革新范文篇8

一、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在教学计划中往往理论学科学分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实践教学学分很少,基本上只局限于毕业实习中的短期社会实践,实践方式也只是在最后一个学期由学生自行到各种金融机构联系实习。这种模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实践学习效果不佳。高校在制定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科发展方向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既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又要保证方案实施的效果。首先,从教学模式上看,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金融实践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应以专业为基础科学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金融学科包含银行管理、证券投资、保险、金融工程、金融理财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实务操作性很强,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Approach)是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哥伦布•朗戴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1)教授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典型案例的应用,使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金融专业推行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消化知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时,能够启发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找出影响某一具体货币汇率波动的原因,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例如,在《商业银行经营学》贷款业务教学中,可结合贷款的特征,给出一些财务数据让学生们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评估,进而得出银行的相应对策;在《保险学》教学中,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保险案例,通过课堂案例分析,使学生能逐步掌握保险法律法规和保险条款的合理运用,使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国际金融》外汇知识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当前的经济现状预测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并通过与现实走势的对比,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巩固所学知识,等等。

三、优化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金融模拟实验室,在承担金融课程课内实验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验室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存在建设水平较低,硬件配套不先进,软件配套不完善,利用率低,形式化严重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加强金融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实现硬件配备与软线配套的协调发展。金融实验室硬件的配备应满足金融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金融实验室的系统架构可以采用客户和服务器模式,主要设备包括卫星天线、数字卫星接收机、服务器、可堆叠交换机、工作站终端、电子显示屏、投影机、实物展台、DVD机、录像机、中控系统、电动幕、音箱、刻录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在软件配套上,要满足基本的金融实验教学需要,并逐步完善,进而提高金融实验的层次。具体地说,金融实验室要能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实时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外汇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财务报表分析、期货模拟交易与行情分析及保险实务模拟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同时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技术,收集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股票指数、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数据、政府债券、期货、汇率、利率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配备的计量统计分析系统,能让师生使用数值分析、仿真操作等方法来研究问题。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专业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提高金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积极拓展渠道,加强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教学实践基地。就金融专业而言,高校可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联合,建立金融人力资源的双向培养和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建设,既能使学生能在金融业务第一线切身感受金融业发展的脉搏,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又能让上述金融企业了解学生的综合质量,从而吸纳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并与学校建立长期的用人协议,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形式革新范文篇9

一、目前我国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模式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基金实质上是“基金之基金”,其筹集并不是采取对终端使用者或受益者“价外加价”或“价外加费”的办法,而主要是从一些政府性基金(收费)提取一定比例的方式。根据财政部1997年1月23日的《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建设基金包括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具体征收情况如下表所示。

这种征收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提取基金的种类不全,一些规模较大的财政性专项基金,如国土基金和部分城区城市维护建设税没有纳入水利建设基金的提取范围。

第二,提取比例偏低,使水利建设基金实际提取额度太小。如下表所示,从水利建设基金占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比重情况看,无论是中央年度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还是地方水利基本建设完成额中,水利建设投资基金所占的份额均很小,没有超过5%,显然对于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作用比较有限。

第三,目前设立的各项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尽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但实际基本上都是由相应主管部门掌握和使用。设立水利建设基金并交由水务部门使用,实际上相应减少了这些部门可使用的建设资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水利部门和这些部门的矛盾冲突。

二、我国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模式的创新

借鉴或者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为基础,以水资源费用、水价提升改革为突破口,构建科学、合理收费模式,从而建立水利建设资金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一)水资源商品的特殊性、我国水资源高度紧缺的国情,决定了水资源费的征收是推动水资源最优配置的重要举措

水资源费是国家水资源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根据水资源供需状况通过水资源费经济调节作用进行调配水资源,是国家行使水资源所有权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水资源费承担了水资源所有权实现的功能,是水资源所有者因水资源付出而得到的收益,是水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分析,还是从实际供求层面分析,我国征收水资源费用都具有很强的重要性。

水资源商品性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是一种准商品,同时具有作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性质,其价格与其使用者的承受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既要保证使用者基本权益,同时又要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所以,水资源费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商品的特殊性。

进一步从供求经济理论角度看,水资源供求关系与水资源费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水资源供需不存在矛盾的时候,肯定是不用收取水资源费。但是,当水资源费出现与水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现短缺紧密相关,那么水资源费用的征收就是促使市场均衡的一种重要举措。而且,水资源供需缺口越大,水资源越紧张,水资源费就越高,反之,则低,符合市场规律。从我国具体情况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较多的产业还处于粗放增长阶段,对水资源浪费严重,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目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很尖锐。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的管理。国家应该可以根据实际的供给状况,相机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或者通过水资源费的差额调配水资源在各行业的分配。

(二)目前水资源费定价采取与水价捆绑、定额的方式,这一做法难以体现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容易引致部分国家利益受损,且不利于政企分离

1、各用水户的水资源费缺乏差异性。目前,在供水企业中供给各用水户的水价虽然存在差异,但其中的水资源费部分是一样的,没有差异性,水资源费的一致性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政府将水资源无差异地配置给各用水户。

但实际上,各用水户对水资源利用存在差距,从整体上来看,水资源为生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效益是不一样的,采取同样的水资源费,体现了政府对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另外,对于一些耗水大户,是缺水地区应该限制的产业,政府也象生活用水那样收取相同的水资源费,不利于这些企业的调整,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没有体现出来。

2、恒定的水资源费导致部分国家利益受损。水资源费是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其最终归政府(代表国家)所有,维护政府的利益不受侵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在自来水水价体系中,各用水户水资源费相同,但自来水水价却存在很大差异。实际上,这种额外的收益应该属于国家所有,但实际上这部分收益没有划入政府的账户,使得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利益受到伤害。

3、捆绑的水价方式难以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不利于政企分离。目前,自来水水价是捆绑式的综合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水资源费)和企业收费两部分,其中的企业收费又分为自来水公司和污水治理企业两部分。由于收费都是供水企业进行统一征收,所以用水户面对的只是供水企业,众多人们认为供水企业代表政府,或者供水企业代表政府行使政府职能,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企分离是一种必然,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从实践上来考察,水资源费和企业性收费的分离会造成用水户交费的麻烦,用水户难以接受。

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政府应该加大水资源费宣传力度,让用户清楚地知道水资源费和企业收费所代表的不同的性质,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企业的职能,在理念上实现两者的分离。

(三)阶梯式水价改革、实施后,水价的额外收益应该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归属供水企业,这样水价的额外收益将可以成为水利建设基金的重要来源

2002年4月1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省辖市以上城市应当创造条件在2003年底以前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其他城市也要争取在2005年底之前实行;取消部分地区实行的用户用水最低消费(月用水流量底数)的规定;各地要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管理,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办法,拓展水价上调空间,增强企业、居民的节水意识。

阶梯式水价,并不是全部水价,而是供水企业的成本利润部分是统一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用水户,他们的成本和利润是一样的,即在不同的行业中,拉开水资源费差距,体现政府对水资源调节的行为和意图,在同一用户中,采用阶梯式水资源费,就是在一定的范围水资源量内采用基本价,超过定额采取更高的价格,既保证其基本的用水量,同时有利于促进用水户节约用水。

从水价的具体构成看,我国水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水厂进水时的费用,该部分包括水资源费;其二是自来水公司成本(含税金)和利润等;其三是污水处理费。水价的基本公式为:

在水价中,污水处理费是污水处理企业的收费,是一种企业行为,现在有关法规规定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微利。而(成本+正常利润)部分则是供水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生产而收取的费用,也是一种企业行为。对于供水企业来说,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或者特殊行业的用水,其供水成本是一样的。

实际上,由于不同用水户之间的水价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在一些特殊行业可以用悬殊来描述,多出的那一部分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水资源费部分。所以,实际上阶梯式水价就是水资源费的阶梯。当然,阶梯式水价实施后额外收益应该归国家所有,不是供水企业的收入。

(四)南水北调以水资源费征收为基础征收其工程建设基金是可行的办法,未来水利建设资金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践,但要协调好不同部门的利

形式革新范文篇10

大型工程与生物免疫系统都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防御风险的功能。鉴于此,本文在剖析大型工程审计系统的基础上,借鉴生物免疫系统构建大型工程审计系统模式,以完善大型工程审计理论。

二、大型复杂工程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代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包含三个层次要素,构成了从审计“是什么”到“应对谁干什么”再到“怎么干”的逻辑框架。第一层次包括环境、本质、目标、职能、假设等要素,第二层次包括对象、任务、概念等要素,第三层次包括准则、计划、程序、方法等要素。作为第三个层次的核心,审计模式揭示了审计的方向、重点和战略思维,其直接与审计的工作和方法体系相关联。大型工程审计要素与普通工程有所不同。其目标具有多元性,是工程目标、行业目标、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其涉及多重利益相关者需求。其职能不仅是经济监督,也是一种对工程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咨询、评价和服务。目前,我国工程审计主要采用财务收支、造价、投资效益的事后审计的模式,存在4方面问题:①事后审计具有滞后性,不能发挥审计对大型工程的揭示、预警和促进等作用。②过程跟踪审计难以确定跟踪审计的时点、内容和方法,缺乏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该模式需要耗用大量审计资源,对本身审计任务就非常繁重的大型工程适应性不强。③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是在审计效果(风险、质量)和审计成本寻找折中的一种外部审计策略,站在降低审计主体的检查风险和查错纠弊的立场,因而对工程审计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目前存在成本高、审计主体、审计法律等条件还不成熟的局限性。④大型工程审计存在审计的需求和能力不能匹配的突出矛盾。大型工程的多元化目标、综合化职能、繁重的审计任务以及组织管理的复杂性,加之固有审计风险较高,对审计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是实践中审计资源和能力有限制,由此凸显一系列相关问题。上述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型工程审计系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要从系统论视角对大型工程审计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度剖析,以为其审计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三、大型工程审计系统及其复杂特性

1.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传统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所指的工程管理控制和工程审计是狭义的概念。前者是指包含了管理层(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采购、施工、风险、会计财务)和控制层(安全、质量、进度、投资、财务控制)的基础管理控制,后者是指一种衡量与评价其他管理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在此有必要引入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的概念,以重新诠释工程审计的本质,进而澄明大型工程审计系统的复杂性。

(1)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包括环境、工程审计执行系统、工程审计对象系统。工程审计对象系统包括工程对象子系统和狭义工程管控子系统。工程审计对象系统指投资方、建设方、承包商、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主体的作业层面活动要素之和。狭义工程管控系统是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施所采取的管理控制活动要素之和。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与一般的以财务控制为主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同,包括财会控制以外的等多种控制、功能要求以及效益要求。工程审计执行系统是指对工程对象子系统与工程管控子系统实行控制的主体活动要素体系。

(2)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的运行机制。工程管控子系统内部是利用契约、层级制、市场、协调等复杂的组织机制来执行控制活动。工程对象中,不同主体的控制层次和作用不同。工程监理方通过“四控三管一协调”的职能对业主、承包方、设计方等项目作业方实施控制。工程管控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控制层次和作用也不同。控制层对其他子系统起着控制作用。管理层中的风险管理活动高于其他单一功能的子系统,起着主导性作用。审计执行系统内部实行的是内外审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交互作用的分层控制机制。因职能和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内外审对审计对象的控制作用有所不同,内审对被审查对象的控制力度明显大于外审。内审侧重的是管理、控制、服务和治理职能,而外审则侧重监督、评价和鉴证等职能。由于客观因素决定,内审对审计对象实施控制一般强于外审。审计执行系统与工程管控子系统之间的存在3种交互机制:①是审计执行系统能在宏观和关键点上监控和指导工程管控系统的运行,重点是对管控薄弱环节的预警,而不是代替工程管控系统的职能。②是工程管控子系统既能实现审计执行系统的管控要求,又能实时向审计执行系统反馈信息。③是必要时,审计执行系统对工程对象系统直接控制,如现场审计。

2.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的运行机制。与一般工程比,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具有更繁多的系统要素、更复杂的层次结构、更强的交互机制。为了应对系统的复杂性,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需要采取多层级递阶的控制机制。整个系统在功能上分为三大层次(审计执行系统、工程管控子系统、工程对象子系统),各层内又细分成若干层。层次内外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构成一个的多维(管理的过程、层次、业务)集成化的管控大系统。大型工程管理主体只有不断完善这个管控大系统,通过层层反馈和前馈、层层调节和保障机制,就可以达到总体优化,确保其战略的实现。大型工程管控大系统的控制机制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以审计执行系统对工程管控子系统的结果控制为主,而以审计执行系统对工程对象子系统的行为控制为辅。二是控制路径正在从传统的反馈控制转向反馈与前馈结合的复合控制,侧重风险预警和审计免疫功能,这正是大型工程加强前馈控制的主要体现。

3.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执行系统的复杂性分析。大型工程对象复杂性明显,决定其管控及审计系统应该是与被控对象的复杂性相匹配的复杂度更高的复杂系统,以便驾御被管控的对象。与一般工程相比,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具有规模庞大、要素分布广、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目标多样、因素众多等特点。

(1)自组织自适应性。大型工程审计环境面临更大的动态不确定性,如利益相关者多元化需求的不确定性、建设环境的开放性、组织结构的虚拟性以及政策法规及经济标准的动态性等。为了应对环境的复杂性,尤其是化解审计能力不足和审计高要求的突出矛盾,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遵循着自组织原则,及时通过感知环境变化、围绕,协调和优化系统要素,通过提高自适应性以提高达到有效第驾御系统复杂性。

(2)多样性。大型工程审计系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如: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多样性,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审计功能的多样性、决策问题的多类型、控制机制的多样性,以及审计策略的多样性。这是造成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等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3)流。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以及工程建设各阶段之间存在多种流的运行。为了与系统功能相匹配,大型工程审计需要持续不断的人流、技术流、信息流、知识流。大型审计存在作业资源和流程的分散性和异地化,组织结构动态变化等特点,容易出现信息知识流不畅通,在实践中突出表现为各种要素不能突破部门、组织、地域、阶段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控及审计的能力和效果。除此之外,大型工程管控及审计大系统运行存在诸多约束条件及影响因素,管控及审计对象的特点、系统的特点、结构要素的特点(目标、任务、模式)、管控及审计支持要素(组织、技术、管理体系)等,使得系统运行表现出更强的系统复杂性,如非线性。

4.大型工程审计系统与生物免疫系统的相似性。生物免疫系统是一个能够防御、监视、消除病原体侵害的自然复杂系统。而工程审计系统是一个主要起着预防、揭示和抵御工程建设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复杂经济系统。两者具有天然的相似性。

(1)两者都是对风险(病原)进行抵御和防范。随着现代化审计职能的演进,大型工程审计模式必然实现两个转变:从以财务审计为核心转变为以评价、监控、决策支持、预警免疫等功能为核心;从事后的静态审计转变为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全过程动态持续审计。大型工程审计应该在查错防弊和管理评价的传统功能上,强化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的职能,尤其是应该参与关键管理控制风险的揭示和预警,突出审计免疫作用。

(2)两者具有明显的系统复杂特性。生物免疫系统是一个分布式、自组织和具有动态平衡能力的自适应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复杂特性。如前述,大型工程审计系统也具有相当的复杂特性,但其在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机制方面远不如生物免疫系统完善。

四、大型工程免疫审计模式

1.生物免疫机理对大型工程审计模式的启发。面对病原体,生物免疫系统的解决方式是多样的、分布式、自适应的、动态的,这对于大型工程审计模式具有重要启发:

(1)风险免疫应答机制。当抗原进入体内,生物免疫系统通过对感应(抗原处理和识别)、反应(细胞分化)、免疫效应的免疫应答机制而实现对防御功能。免疫机制体现出智能性,如学习、记忆、应答灵活。与此类似,审计系统也应该采取风险免疫应答机制,并借助审计智能化提高系统的风险学习、记忆与处理能力。

(2)动态防御。生物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持续不断的检测自己来保持自身特质。由于人体的淋巴检测器(188个)远远小于待识别的病原体(1016),免疫系统采用动态防护,10天左右淋巴细胞全部更换一次。因此,审计系统应该在静态功能基础上增加全面覆盖与重点动态监控结合功能,增强动态防御能力。

(3)分布式、多层次的防御体系。生物免疫系统具有多层次遍布全身的防护:皮肤、生理条件、天生免疫系统(吞噬细胞)、自适应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尤其是淋巴系统在体内循环,具有明显分布性。由此启示我们:外审、内审、社会审计系统之间应该与管控子系统之间密切结合,以形成审计大系统对风险形成全面协同式抵御。通过风险的分布式感知与集中式控制,利用有限能力发挥系统最高防御能力。这一理论解释了大型工程中事宜采用多方共审模式,而传统单一主体的审计效果不佳。

(4)自适应。生物免疫系统可以实现体系动态平衡,即免疫细胞之间、抗体和抗原之间、抗体与抗体之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网络体系,能随着抗原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因此,审计系统能力应该随着建设阶段演化、环境的变化、风险的类型而动态变化,来解决大型工程审计资源能力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

2.大型工程审计免疫模式的内涵。审计免疫模式是借鉴生物免机理对审计工作的思维、策略、方向、重点、工作方法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和再造。大型工程审计免疫模式的核心是围绕风险的感知、监控、应对的链式控制机制来实现。其特点表现为:①拓宽了风险内涵,将风险与工程综合目标(战略目标、绩效目标、报告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的实现紧密关联,几乎覆盖所有风险类型,不仅包含受托报告责任,也包含行为责任。②不仅将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状况与审计主体的风险及审计重点相关联,而更加注重预防为主、监控反馈、控制处置的动态持续的闭环控制。③强调审计机制的柔性化和系统化。强调审计资源(组织网络、审计客体网络、知识、信息网络)、能力等的创新和动态整合、优化、调整。

3.大型工程审计免疫模式的风险链运行机理。审计免疫机制的流程如图2所示。①风险的识别与感知。将工程全生命周期蕴含的、影响工程目标的、且涉及到审计管辖范围内潜在事项识别、分类、汇总,形成风险事项列表。分析风险影响因素,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②风险评估。分析风险影响因素,评估风险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③风险应对与处置。动态地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策略,采用程序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来实现审计取证和深入调查,剖析问题的症结。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和整改措施,予以落实。④风险监控。对风险链全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与持续审计,对关键风险领域源及风险点智能地定时记录、分析和预处理,超出风险容忍度时则进行报警。

4.大型工程审计免疫模式的风险链运行特点。大型工程风险存在多层次(整体风险、建设阶段风险、管控风险、风险事项等)、数量多、层次多、种类杂、关联复杂、阶段演化性强等特点,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这些对审计免疫模式提出高要求。因此,大型工程审计免疫机制应该遵循全面辨识、系统评估、分类管理、重点控制、持续监控、动态应对的风险控制原则。大型工程风险种类和危害程度随着建设阶段的演化而变化,审计策略也应该随之动态变化,归为3类:

(1)前期决策、设计、后评价的阶段,应该以控制决策失误风险为重点。这类风险与以决策的主体、制度、效果等相关联,审计应以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策略为主。不但关注决策制度、程序及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决策资料的真实性、决策方法的有效性,还要重点关注决策方案本身的科学性。由于该类风险损失程度远超过其他阶段,是控制的重之中之重,要从决策的机制和技术方面进行完善。

(2)财务业务关联强的阶段(如招投标、采购、财务收支、造价的概算、预算、决算等),以控制合法合规和报告错弊的风险为重点,应该以制度和账项审计策略为主。这类风险的特点是频发性,主要从机制、程序上加以完善。

(3)施工阶段具有很多以影响项目目标(进度、质量、造价)实现的风险。这类风险具有很强实时性和动态性,应该以过程跟踪与实时监控审计策略为主,引入持续监控机制以支持动态实时的过程预警和控制。

五、大型工程审计免疫模式的实施路径

大型工程审计是一个庞大的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管理难度大于一般审计项目,其实施应该以综合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论体系作为指导,根据系统的耦合因素、功能以及风险特征,通过审计组织、技术、管理体制层面的创新来提供支撑和保障。

1.组织层面的创新。大型工程审计的组织创新,应该围绕政府、社会、内审各自为政、协作不畅、能力不足等日常组织问题,通过整合系统内外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模式及运行机制,提升审计组织驾驭审计系统复杂性的能力。关键是实现审计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体化运作,保证审计项目在全生命期中的组织、责任、过程体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首先,需要构建以内审为主、外审(政府与社会)协作介入、建设管理主体自查的多方共审形式,建立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相互制约的协同工作机制。其次,动态构建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特点的虚拟型审计组织。随着建设阶段的演进,灵活动态地配置审计资源以形成与审计任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再次,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作业模式和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化环境达到审计项目管理的实时化和协作化,提高对大型审计项目的控制能力。

2.管理体系的创新。整合财务审计、项目管理审计、项目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0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通用标准体系,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审计体系要素,优化审计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从系统性和可操作的角度确保审计职责划分的规范流程的衔接,确保审计管理体系处于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动态更新的状态,持续地保持其有效性。

3.技术方法体系的创新。管理控制系统是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基于行为或结果的控制机制。因此,它需要在不确定环境下跟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便应对复杂问题的需要。大型工程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创新包含3个方面。

(1)综合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强化风险链运作能力。如:针对决策失误等风险,不仅要从源头上加强基于社会因素综合考虑的决策制度及机制的优化,还需要采纳新型风险识别技术,如引入综合集成研讨厅等群决策机制及技术,以集成审计主体和多类专家优势,将决策失误降到最低。针对工程造价和财务异常等风险,要通过全方位、多阶段的数据融合、智能数据分析与挖掘、专家知识系统等技术来有效地甄别异常数据,挖掘问题线索。针对实时性强的风险,要引入持续监控机制,以随时捕获任何时点的工程状态信息,支持动态实时的预警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