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机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1:05:52

形成机理范文篇1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参加比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没有输掉比赛(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然而,时过境迁,这种侥幸或运气恐怕难以为继:第一,我国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经提速,长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并释放其积累已久的破坏能量;第二,由中国加入WTO导入的金融开放,在建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的同时,也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传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触发国内金融危机。2OO2年中央党校进行过一次调查,这次调查总共涉及104名高级政府官员,当受访者被问到什么是未来1O年内中国最大的威胁时,几乎2/3的受访者提到了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种类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货币危机(CurrencyCrises)。(2)银行业危机(BankCrise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金融市场严重动荡,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整个经济活动受到影响。(3)外债危机(ForeignDebtCrise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4)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icFinancialCrises)。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三、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普遍因素主要有:本币的高估、赢弱的银行和非银行监管、过高的短期资本流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也足以引起金融危机。

可以看出,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且随着金融不断发展,危机的原因也呈现出多变性,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金融交易交割的分离

金融的首要功能是通过转化闲散资金的用途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优化资源分配的同时,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的这种过度发展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增多,更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金融各个环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增加了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因素,当风险因素不断累积,偶尔出现的突发事件就很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金融创新有分散风险的作用,但本身并未将风险消除,而当金融创新过度膨胀之后,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将使金融风险呈几何级数的放大,金融创新的负作用已不容忽视。2007年突然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美国过度金融创新“惹的祸”。(二)经济周期的波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必然伴随着金融周期性扩张与收缩,从历史经验上看,积累金融风险,经济收缩往往带动金融收缩,暴露金融风险。经济周期的存在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外部环境。马克思更把金融危机看作是经济危机的表面形式。以1992年英镑危机为例,当时英国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顶点,通货膨胀高企,英国政府选择紧缩政策力图使经济“软着陆”,然而德国在东德回归后的经济扩张使得英镑难以承受降息带来的副作用,最终导致英镑脱离欧洲货币体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是由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引发,但现在看来,亚洲各国在楼市和顺差大规模扩张后,经济已面临周期性回调的需要。各国政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之策,最终招来国际金融大鳄的袭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亚洲金融危机有着本身的必然性,尽管它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三)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金融活动中十分现实的问题,它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外部条件。金融领域中理性人之间的博弈行为尤为突出,心理预期的多变、契约的不完备性、信息的不对称都使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的不安,更加增添了这种不确定性。一旦金融危机出现苗头,“羊群效应”将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而国际评级机构(如标普、穆迪、惠誉)调降危机国度评级和国际金融大鳄(如英镑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量子基金)的“煽风点火”,将使危机进一步迈向失控境地。

四、结束语

伴随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金融危机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而理论认识相对实际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性,往往只能对已经发生的金融危机做出事后解释而无法对新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研究金融危机,目的在于预测、防止或者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而事实证明,金融危机理论在这方面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其有用性受到怀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危机理论毫无意义,它还会伴随金融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各种金融危机理论都存在着片面性。有些理论甚至存在着彼此矛盾的情况。如何在我国实际情况下应用发展这些理论才是金融理论研究者和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本文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B2004B010

参考文献

[1]KaminskyG,ReinhartC.TheTwinCrises:theCausesofBankingandBalance-of-PaymentsProblem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6):473-500

形成机理范文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1636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到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从这些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来看,有些危机(如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可以使危机发生国的经济迅速复苏,而有些危机(如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却使危机发生国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甚至衰退之中。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参加比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没有输掉比赛(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然而,时过境迁,这种侥幸或运气恐怕难以为继:第一,我国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经提速,长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并释放其积累已久的破坏能量;第二,由中国加入WTO导入的金融开放,在建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的同时,也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传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触发国内金融危机。2OO2年中央党校进行过一次调查,这次调查总共涉及104名高级政府官员,当受访者被问到什么是未来1O年内中国最大的威胁时,几乎2/3的受访者提到了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种类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货币危机(CurrencyCrises)。(2)银行业危机(BankCrise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金融市场严重动荡,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整个经济活动受到影响。(3)外债危机(ForeignDebtCrise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4)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icFinancialCrises)。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三、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普遍因素主要有:本币的高估、赢弱的银行和非银行监管、过高的短期资本流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也足以引起金融危机。

可以看出,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且随着金融不断发展,危机的原因也呈现出多变性,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金融交易交割的分离

金融的首要功能是通过转化闲散资金的用途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优化资源分配的同时,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的这种过度发展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增多,更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金融各个环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增加了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因素,当风险因素不断累积,偶尔出现的突发事件就很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金融创新有分散风险的作用,但本身并未将风险消除,而当金融创新过度膨胀之后,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将使金融风险呈几何级数的放大,金融创新的负作用已不容忽视。2007年突然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美国过度金融创新“惹的祸”。(二)经济周期的波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必然伴随着金融周期性扩张与收缩,从历史经验上看,积累金融风险,经济收缩往往带动金融收缩,暴露金融风险。经济周期的存在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外部环境。马克思更把金融危机看作是经济危机的表面形式。以1992年英镑危机为例,当时英国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顶点,通货膨胀高企,英国政府选择紧缩政策力图使经济“软着陆”,然而德国在东德回归后的经济扩张使得英镑难以承受降息带来的副作用,最终导致英镑脱离欧洲货币体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是由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引发,但现在看来,亚洲各国在楼市和顺差大规模扩张后,经济已面临周期性回调的需要。各国政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之策,最终招来国际金融大鳄的袭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亚洲金融危机有着本身的必然性,尽管它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三)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金融活动中十分现实的问题,它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外部条件。金融领域中理性人之间的博弈行为尤为突出,心理预期的多变、契约的不完备性、信息的不对称都使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的不安,更加增添了这种不确定性。一旦金融危机出现苗头,“羊群效应”将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而国际评级机构(如标普、穆迪、惠誉)调降危机国度评级和国际金融大鳄(如英镑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量子基金)的“煽风点火”,将使危机进一步迈向失控境地。

四、结束语

伴随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金融危机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而理论认识相对实际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性,往往只能对已经发生的金融危机做出事后解释而无法对新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研究金融危机,目的在于预测、防止或者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而事实证明,金融危机理论在这方面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其有用性受到怀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危机理论毫无意义,它还会伴随金融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各种金融危机理论都存在着片面性。有些理论甚至存在着彼此矛盾的情况。如何在我国实际情况下应用发展这些理论才是金融理论研究者和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本文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B2004B010

参考文献

[1]KaminskyG,ReinhartC.TheTwinCrises:theCausesofBankingandBalance-of-PaymentsProblem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6):473-500

形成机理范文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1636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到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从这些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来看,有些危机(如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可以使危机发生国的经济迅速复苏,而有些危机(如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却使危机发生国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甚至衰退之中。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参加比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没有输掉比赛(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然而,时过境迁,这种侥幸或运气恐怕难以为继:第一,我国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经提速,长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并释放其积累已久的破坏能量;第二,由中国加入WTO导入的金融开放,在建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的同时,也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传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触发国内金融危机。2OO2年中央党校进行过一次调查,这次调查总共涉及104名高级政府官员,当受访者被问到什么是未来1O年内中国最大的威胁时,几乎2/3的受访者提到了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种类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货币危机(CurrencyCrises)。(2)银行业危机(BankCrise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金融市场严重动荡,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整个经济活动受到影响。(3)外债危机(ForeignDebtCrise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4)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icFinancialCrises)。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三、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普遍因素主要有:本币的高估、赢弱的银行和非银行监管、过高的短期资本流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也足以引起金融危机。

可以看出,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且随着金融不断发展,危机的原因也呈现出多变性,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金融交易交割的分离

金融的首要功能是通过转化闲散资金的用途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优化资源分配的同时,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的这种过度发展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增多,更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金融各个环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增加了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因素,当风险因素不断累积,偶尔出现的突发事件就很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金融创新有分散风险的作用,但本身并未将风险消除,而当金融创新过度膨胀之后,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将使金融风险呈几何级数的放大,金融创新的负作用已不容忽视。2007年突然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美国过度金融创新“惹的祸”。(二)经济周期的波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必然伴随着金融周期性扩张与收缩,从历史经验上看,积累金融风险,经济收缩往往带动金融收缩,暴露金融风险。经济周期的存在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外部环境。马克思更把金融危机看作是经济危机的表面形式。以1992年英镑危机为例,当时英国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顶点,通货膨胀高企,英国政府选择紧缩政策力图使经济“软着陆”,然而德国在东德回归后的经济扩张使得英镑难以承受降息带来的副作用,最终导致英镑脱离欧洲货币体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是由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引发,但现在看来,亚洲各国在楼市和顺差大规模扩张后,经济已面临周期性回调的需要。各国政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之策,最终招来国际金融大鳄的袭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亚洲金融危机有着本身的必然性,尽管它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三)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金融活动中十分现实的问题,它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外部条件。金融领域中理性人之间的博弈行为尤为突出,心理预期的多变、契约的不完备性、信息的不对称都使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的不安,更加增添了这种不确定性。一旦金融危机出现苗头,“羊群效应”将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而国际评级机构(如标普、穆迪、惠誉)调降危机国度评级和国际金融大鳄(如英镑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量子基金)的“煽风点火”,将使危机进一步迈向失控境地。

四、结束语

伴随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金融危机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而理论认识相对实际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性,往往只能对已经发生的金融危机做出事后解释而无法对新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研究金融危机,目的在于预测、防止或者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而事实证明,金融危机理论在这方面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其有用性受到怀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危机理论毫无意义,它还会伴随金融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各种金融危机理论都存在着片面性。有些理论甚至存在着彼此矛盾的情况。如何在我国实际情况下应用发展这些理论才是金融理论研究者和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本文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B2004B010

参考文献

[1]KaminskyG,ReinhartC.TheTwinCrises:theCausesofBankingandBalance-of-PaymentsProblems[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6):473-500

形成机理范文篇4

关键词:劳动关系;薪酬公平;形成机理;集体性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企业业务受阻,濒临倒闭。特殊背景下,劳动仲裁数量不断增多。根据国家人社部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与仲裁机构共处理案例93.7万例,涉及劳动者103.5万人,其中集体性劳动争议占比虽然不足2%,但人数比重达到20%以上。在劳动争议中,通常涉及人数众多,若不及时处理,就会由集体争议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面对影响重大的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事件,如何有效化解与应对矛盾,不仅是对企业发展也是对社会安全、公共管理的重大考验。对劳动者而言,薪酬是工作最直观和敏感的因素,当薪酬与预期不符时,就可能产生薪酬不公平感,当不公平感缺乏法律、工会、薪酬谈判等支持时,劳动者薪酬诉求难以达成,就会引发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因此,基于薪酬视角,梳理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形成机制,有针对性地找出预防矛盾的建议,对企业管理、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内涵与特点

(一)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的内涵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关系。所谓劳动关系矛盾,是劳动者与雇佣方因利益、目标与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对立状态。从法律制度维度讲,劳动关系矛盾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围绕基于劳动合同,围绕劳动关系变更、终止、接触产生的纠纷与争议。矛盾形式表现为罢工、抵制、辞职、解雇、惩处等。根据参与主体,劳动关系矛盾可分为个体矛盾与集体性矛盾。个体矛盾是单个劳动者与企业就劳动关系发生的矛盾;集体性矛盾是劳动纠纷群体性事件,是劳动者的集体行动,其拥有共同利益诉求,以争议、罢工、游行、上访的形式争取自身合法权益。

(二)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的特点

1.利益性劳动关系的根本属性为利益属性,劳动关系是依赖利益建立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将利益最大化视为目标,因此,利益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础。基于劳动关系的利益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双方的利益矛盾。2.不公平性根据公平理论,不公平感是引发劳动关系矛盾的主要因素。劳动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劳动者利用劳动换取薪酬,当劳动者认为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或是与其他相比时出现不公平感,劳动关系矛盾就会逐步产生,并引发劳动争议。在一些劳动关系矛盾事件中,爆发原因就是由于劳动者认为同等工作或是同类企业发放薪酬更高,由此引发不公平感,决定追讨利益,从而产生群体劳动纠纷事件。3.激烈性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表现为多人共同产生的劳动争议,表现出多人共同上访、罢工、游行等。劳动纠纷往往是由于企业制度改变、福利降低等原因,涉及人数众多,若企业不及时应对和处理,就会导致个体情绪激动,进而引发激烈的群体对抗行为。

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形成机理

从潜伏阶段、发展阶段、衰退阶段梳理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形成机理。

(一)潜伏阶段

在潜伏阶段,主要表现为“燃烧物质”增加,即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不协调关系,也是引发矛盾的根本原因,如薪酬不公、契约破裂等。薪酬不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法定方面,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应享有社会保险、福利、加班补偿等,当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克扣加班补贴等,就会导致劳动者产生薪酬不公感;二是心理契约方面,当劳动者认为自身薪酬低于同类企业或是同类工作,就会认为单位没有为其提供公平的薪酬,产生愤怒与失望的情绪;三是程序公平,即所有员工适用一个薪酬制度,拥有岗位同等的权利与待遇,若单位中存在“关系户”,享受更高的薪酬待遇,就会导致其他员工产生不公感。契约破裂是劳动者以事实为依据,认为单位履行职责未达到心理预期,员工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进而引发心理契约破裂。当劳动者产生该心理状态时,会持续获取内外部资源,并对企业制度与上级行为进行解读与思想加工,产生愤怒、失望等情绪。随着“燃烧物质”不断增多,会拉大员工的心理差距,负面情绪随之而生,负面情绪会在员工群体内不断发酵,若企业未对员工的情绪进行疏导与处理,就会成为爆发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的重要元素。反之,若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化解员工负面情绪,就会发挥“安全阀”作用,企业内部重新回归稳定状态。

(二)发展阶段

在发展阶段,“燃烧物质”持续累积,当增加到一定程度,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会由隐性转变为显性。基于利益上的矛盾,劳动者与企业间会逐步处于对立状态,而共同的诉求与遭遇又导致劳动者形成组织化。此时,单位对矛盾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事件后续走向,若采取积极态度与方式,满足劳动者诉求或是解决劳动者问题,就会使劳动者情绪得到缓解,实现“安全阀”效果。但若单位采取回避型、对抗型方式,就会使得“导火索”出现,促使事态进一步升级。例如,当用人单位未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引发纠纷时,若用人单位以强硬姿态表示不会解决时,就会引发群体动员,产生集体性维权与对抗。同时,劳动关系除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外,还涉及政府或工会,是劳动纠纷的诉求渠道,在纠纷中,若诉求渠道不畅,或是难以解决问题,加上纠纷进程中各类负面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可能导致矛盾激化,集体性事件达到高潮。

(三)衰退阶段

衰退阶段为最后一个阶段,当出现集体性事件时,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都会采取应急措施,平息事件。在该阶段,会展开集体谈判,就纠纷问题进行探讨,达成双方相对满意的结果,员工也会重构心理契约。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事态得以平息,但若未解决根本矛盾,或是采取强制措施驱散集体行动,一旦遇到其他“导火索”,就会导致集体性事件复发。例如,在集体谈判协商中,若协商仅表现为形式化流程,未发挥劳动关系秩序恢复职能,也未能有效维护劳动者利益,面对困境,劳动者难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或满足诉求,只能以组织大规模对抗作为行动策略。

应对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的建议

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形成机理如同物质燃烧,要避免事件的出现,就必须有效管控“燃烧物质”“导火索”,为每个阶段施加“安全阀”,使单位内部处于稳定状态。

(一)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

在潜伏阶段,薪酬不公感是劳动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关键要素。对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公平的薪酬制度,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劳动者对应的社会保险、福利等,调研市场同类企业各岗位的薪酬情况,制定相对平等甚至是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并为不同岗位制定统一薪酬标准。此外,在企业内部建立通畅的诉求渠道,当员工对薪酬有异议时,由人力资源部给予解释,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化解心理不满情绪。

(二)采取灵活平和的应对方式

大量实践案例证明,对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处理方式不当是导致矛盾升级的关键原因。在劳动关系中,政府应当作为监督者、调节者,协调劳动关系。当集体性劳动关系矛盾事件产生时,政府应减少对抗、单一的处理方式,而应采取灵活、平和的方式进行协调沟通。优先对劳动者进行疏导,了解其具体诉求,稳定劳动者情绪,采用协商的方式缓解与化解矛盾。同时,政府还应建立通畅的劳动争议处理渠道,制定高效的调解仲裁程序。

(三)重塑工会角色

工会应当代表劳动者的利益,如果工会角色含混,在谈判协商阶段就无法发挥应有职能。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实现工会在化解集体性劳动纠纷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续铎,詹婧,赵越.化解过剩产能中的劳动关系风险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33(6):55-65.

[2]杨成湘.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思考[J].理论视野,2019(11):42-47.

[3]张婴楠.浅析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和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9(20):70-71.

[4]范逸玨.劳资冲突群体性事件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薪酬的视角[J].河北企业,2019(2):8-10.

形成机理范文篇5

中国银监会2004年9月1日出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将集团定义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登记、以资本为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企业集团风险是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企业集团对集团所处环境不适应,管理机制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威胁以及偏离集团公司管理目标的可能性或者不确定性。

二、企业集团面临的风险

企业集团在我国发展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企业集团面临着很多风险,主要是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企业集团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环境;内部风险涉及到企业集团的并购、结构、权责、协同效应、集团管控模式、人力和文化、公司治理风险等。

三、企业集团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一)企业集团外部风险形成机理。集团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企业的集团战略、经营、财务等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比如,国家经济政策对企业集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国家的政策不同,在经济高涨时期,会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国家通过增加税收、增加国债的发放等财政政策抑制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集团在某些经营方向税收增加到不能接受或者无利可图时,就会调整内部一些下属企业的经营方向,引起相应层级供应链的变化,价值链也会随之变化,集团的经营目标也会因此不能实现。国家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应的增加一些法律限制条文,一些旧的产业可能面临被限制,甚至停产的风险,企业集团面临国家这种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也会相应地调整集团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等,集团目标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国现在的企业集团大多并不没有达到在一个行业内垄断,大多是多元化的竞争战略,所以企业集团在自己下属公司经营的各个行业中都面临着与竞争者激烈竞争的风险,用波特的产业竞争力模型来解释,就是面临着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潜在进入者、供应商、买方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

(二)企业集团内部风险形成机理

1、企业集团并购风险形成机理。企业集团形成扩张大都是以并购的方式,这是一项迅速的扩张方式,如果并购目标企业的股东采取联合行动抑制收购,或有实力更强的第三方竞价收购都会使得企业并购活动直接宣告失败。自身战线过长,指挥失灵,也可能是陌生行业,经营困难,甚至可能是有未曾预料的债务负担都会使盈利企业补亏损企业的资金,造成企业集团整体被拖垮。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的股价飞速上涨,收购成功的话,成本消耗过大,接管后股价大幅跌落,甚至可能大市逆转,低迷不振,以至于无法通过证券市场筹资还债,最终会给企业集团的经营带来损失。

2、集团公司组织结构、权责、协同风险形成机理。集团的公司结构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控股公司制。其选择分别能够引起的风险:直线职能制公司结构,随着企业集团日益扩大,企业职能任务增加,管理跨度容易失控,总部日益庞大,协调成本上升;事业部制公司结构,各事业部利益有独立性,容易产生本位主义,忽视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公司总部与事业部层面上都设置职能机构,导致机构重叠成本上升,在对事业部授权的权限上难以把握;采用控股公司制的集团在大多数,这种结构其下属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受公司最高领导层直接指挥,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不能明确分开,这样就使得公司高层领导的精力分散,则企业集团内部看上去会忙乱,最终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集团目标。

集团公司必须有相应的权责体系,集权可以提高集团的控制力,但不一定能够解决集团的凝聚力问题。集权过度,则集团的有效运行要受到层层限制,下一级的单元缺乏效率和反应能力。分权过度,则下属企业就相当于失去控制,自行其是,偏离上一层级的战略目标,甚至挥霍工司资源和转移利益,或者出现不必要的内部单元之间的竞争,那么整个集团就没有统一的发展战略以及为实施该战略所需的某种程度的集中投资决策,那就可能使集团公司退化为松散的经济联合体。

集团公司成员企业较多,涉及不同行业和领域,如果下属企业各行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很小,集团公司无法协调成员企业的经济活动,不能使集团内部产生强大的合力,那么整个集团成员的合作达不到1+1>2的效果,还会相互牵连、相互拖垮。

3、集团管控模式选择风险形成机理。集团管控模式主要有战略控制型、财务控制型与经营管控型等模式。下属企业所处行业、背景、发展状况与外部竞争环境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不同的集团对下属企业采取的控制模式不同,如果集团所涉及行业多、领域宽,企业集团实行经营管控型模式,那么集团的下属公司在生产制造、流通过程中会严重按集团总部下达指示来运行,也由于集团总部与其下属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会有下属公司不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公司资源或者超公司负荷地去完成总公司任务的情况,最终会因为错误模式的选择使上下公司都有怨言,不能够团结一致地达到集团的目标。

4、集团公司治理风险。公司决策主要在于董事会和高管层,如果董事会人员专业、数量等的安排不合理,就会引起对公司决策的偏差,从而影响整个集团的经营与发展;对高管层的激励不合理,则会使得高管层注重近期利益,提高集团近期业绩,达到保职加薪的目的,忽视集团整体利益,不能够为企业集团谋求更长远的利益,因而产生了风险。

5、企业集团人力以及文化风险。集团公司特殊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企业集团当中员工的知识、文化背景差异大,企业集团员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集团的管理跨度大,调动员工、派遣子公司经理困难,对各个职位集权分权的适度难以把握,这些都能够导致集团各个公司的员工在合作时不是从集团整体利益着想,而是从自己公司的成本利益来想,没有使之共同向前的文化,企业集团的队伍庞大,对于集团人员的选聘、激励、考核不到位等都会引起下属公司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得公司之间互相竞争、互相猜忌,无法顺利完成集团的经营总目标。

6、集团绩效考核风险。在外部市场变化比较大,而下属企业各自资源能力也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企业集团没有合理的设计针对不同企业的考核目标,并且被下属企业与集团共同认可,那么企业集团对于下属企业的考核难以达到平衡,如果统一考核指标要求,往往没有考虑不同企业的个性;按照个性化考核,企业之间又可能出现相互比较的现象,下属企业之间就会出现相互隐瞒、相互竞争的现象,使得企业集团的组成失去意义,集团也达不到协同的目的,也会因此业绩下滑,企业文化无从发展,给外部投资者带来不稳定的信息。

四、结论及建议

企业集团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我国的企业集团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在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集团的风险不可小视,企业集团应当最大限度地防止或者避免损失,不断应对集团内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提高集团的抗风险能力,最终获得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

(一)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设计一套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集团公司治理风险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就能够及时的掌握集团公司风险等级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预控对策。

形成机理范文篇6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形成机理;内涵拓展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新时代,在“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水平的专业文化将助力专业高水平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然而,要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其形成机理与内涵拓展是必须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专业文化的建设意义

(一)“双高计划”提升职教水平

十八大以来,对职业教育做出多次重要的指示批示,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职教相关文件。2019年,国务院制定并下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教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之后,国家便启动了“双高计划”,要求建设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1]新时代,国家出台“双高计划”,其目的就是以高职院校党的建设为统领,通过一揽子的有力措施,全面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崛起,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追赶上世界职教强国的水平,助力中国成为职教强国。

(二)“专业文化”助力高职建设

1.“专业文化”助力“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使命和任务,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就是要立德树人。大家皆知晓,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后,在大学三年时间里,主要就是学习和生活两部分,学生以学为主,同学们按专业分院系,选择的专业即是以后就业的本领,因此,专业学习对学生们的影响最大。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学习”并非单纯的学习专业知识,还包括植入专业理念、培养专业兴趣、形成专业素养,最后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专业文化”,因为,“专业文化”是高水平专业的灵魂,是高水平专业的精华,它既是在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由于其彰显文化引领力,体现专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起着增强专业人群的文化认同、树立专业人群的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成为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专业文化,不仅仅能通过课堂的专业知识学习导入,还能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输入,因此,高水平“专业文化”能助力高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的综合提升,实现立德树人。2.“专业文化”助力“教师发展”“专业文化”是专业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那就是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教师们不断努力、长期奋斗而结成的硕果。在专业建设中,教师们为上好精彩一课而付出,为专业课程研究而流汗,为带学生比赛而夙夜不寐,一点一滴的积累,提炼升华而成专业文化,是广大专业师生的心血结晶。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在新时代,高职教育迎来快速发展,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专业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水平专业的“专业文化”熏陶下影响下,专业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拥有明晰的职业认知,专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加强专业积淀,提升专业技能,促进其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步提升,业务水平和师德师风的同步提升。3.“专业文化”助力“特色办学”新时代,高职院校办学重在“特色”,“特色”是一所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没有办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出彩的,而办学特色厚植于文化之中,“专业文化”是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高水平高职院校必然是以高水平专业为基础的,没有高水平专业何谈高水平院校;而高水平专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专业文化理念、先进的专业文化实践来进行推动。

二、高职专业文化的形成机理

经过对一批国家双高校、湖南省双高校的调研,结合三层次文化理论研究发现,其专业文化的形成与传承,须有专业价值理念的引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倾注,专业环境的熏陶,专业精神风貌的展示。高职每一个专业,都有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而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以实现和职业岗位与时俱进。在同一专业同一历史阶段的师生,他们在同一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话语上进行交流,这既是这一专业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所在;一个专业,必然是有其价值理念的,比如医学专业的“救死扶伤”,会计专业的“精算善管”等等,这代表了一个专业的追求,是专业文化的灵魂,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之坚守而奋斗;专业环境,包括本专业人群的专业行为准则,以及教研室环境、教室室内装饰等物质形态的东西,这能无意识地春风化雨般对师生产生影响;时代在进步,专业在发展,一个专业的师生在学习工作中必将展现出独有的积极的精神风貌,但由于每个专业的知识技能结构不同,对应岗位不同,工作服务理念不同等,那么各个专业人群反映出的精神风貌也是有差异的。由此得知,专业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专业的一代又一代教师根据专业的价值理念,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学生,以专业环境影响学生,让师生身上都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同时,专业文化需要不断积淀,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传承并发扬光大。

三、高职专业文化的内涵拓展

(一)专业文化与相关文化的关系剖析

1.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校企合作,也只有校企合作,才会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学校的发展中,专业建设会自动引进吸收企业文化的相关元素,内化到专业文化建设中来。专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相关元素的吸收,并不是简单的“拿来”或“叠加”,更不是对自我的否定,而是进行优化整合,融合共进,使得专业文化更优,人才培养更优。2.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关系依托行业发展,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有效路径,“立足行业、发展行业”是众多高职院校谨遵和倡导的理念。我国行业众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行业特色,有其特有的行业文化,由于行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行业文化影响深远。高职院校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而行业的发展会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教育时,必然要对学生进行行业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得广大学生对行业文化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使命感,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时,要将行业文化的思想内涵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的关联,把行业文化贯穿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3.专业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关系产业文化是一个产业出现之后,其行业群体、企业人员在漫长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因为产业的发展是开放式的,所以产业文化也能自觉吸收外部先进文化。促进“产教融合”,即是要促进产业和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产业文化必须走进高职专业教育,充实专业文化,而专业文化又将帮助学生胜任相关职业,入职相关专业对应的产业,推动产业发展。4.专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建设,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优质的专业文化,将专业文化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专业文化的作用,培塑广大学生的专业理想、专业意识和专业追求,提升全体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学习工作的幸福感,将增强核心竞争力,助力学校建设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将带动专业文化的发展,一同走向新的高度。

(二)专业文化的内涵新要素

形成机理范文篇7

一、一定时期政府的职责

政府职责是政府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它从总体上规定着政府非市场活动的范围。理论上而言,政府的职责或作用范围与市场的作用范围是互补的,但实际的选择中,二者关系的把握是复杂的、多面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决定的政府职能运用的范围,即政府的职责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自人类有国家与政府以来,人们看到的一种表象是:不同的国家或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或政府,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因而也是研究宏观税负的逻辑起点。就我国而言,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责范围的确定遵循“凡是政府能干的都由政府去干”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市场能干的都由市场去干,只有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才由政府去干”。显然,这种政府职责范围的不同,对政府的支出范围、结构及对宏观税负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二、公共商品的提供

由市场缺陷引致、由政治过程决定的政府对公共商品的供给范围,直接影响政府资金的需求量与需求强度。而且,不同的提供方式、提供效率也对财政支出,进而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是公共商品供给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这正如私人购买数量较多的商品需要多付费一样。但公共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范围、规模及形态往往是不相同的。一般的发展趋势是:在物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其范围由小到大,其形态逐渐从有形扩展到无形。例如,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共商品已扩展到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福利、资源开发以及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而且,在物质形态上也越来越多地由有形转为无形。这表明财政支出总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是公共商品的提供方式,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税负的高低。即提供方式不同,提供成本不同,则所费价格不同。例如,公共商品由政府提供改为私人提供、政府收购;或由政府垄断经营改由私人部门供应;或使私人部门与公营部门公开竞争,都将直接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

三是公共商品的提供效率。在政府对公共商品的供给范围、供给量经由政治程序决定之后,为提供公共商品,政府需要配备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并配置足以使机构和人员运转的资源。也就是说,公共商品的供应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由于整个社会的可用资源是稀缺的,而高效政府与低效政府耗费同样的资源所实现的产出往往存在极大差异,因此,这必然使得消费者消费一定量的公共商品所付的价格也极不相同。换言之,这种成本越高,纳税人消费一定量公共商品所需付出的费用愈高,相应地,所需政府资金供给水平愈高。

三、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政府支出与税收收入的关系中,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政府支出是自变量,而税收收入是因变量。但是,实际上,无论是政府规模,还是政府支出总量,以及相应的税收收入总量的最终确定,都不能脱离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即公共需求的增长、税收收入的增加都与一定时期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一是一定时期的税收只能来源于同期所创造的社会产品。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剩余是税收得以产生的基础,税收规模的扩大必须以企业盈利的增大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为前提。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发达国家税收占GDP的比重较高,而发展中国家这一指标相对较低。它表明,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量要受到经济供给能力的现实约束。

二是一定时期政府支出总量的增加,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实证分析表明,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长的初期,收入提高所引起的需求的增长,主要集中于私人物品需求的增加,如个人普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及住房等等;但是,当收入进一步提高,经济进一步发展时,人们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便不断地增大起来,不仅是绝对值增加,相对比重也逐步提高。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需求也会逐步扩大。相应地,也逐渐愿意支付更高的“税价”,以获得公共商品消费的满足。以工业社会为例,正是先进的机器生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和促进了以开发和保护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保健等项事业的发展;正是其高度的社会化分工对交通、通讯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基础设施等公共工程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正是由于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人口、交通、犯罪、收入差距等诸多问题,从而要求政府的职能范围逐渐扩大,相应地要求税收总量不断增加。它表明,从长期来看,税收的发展,税收规模的扩大直接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的规模。

四、非标准化税制实施的范围

一国一定时期的税制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标准化法规条款部分;二是非标准化法规条款部分。前者以取得财政收入为基本目的,并构成税收收入上升的方面;后者是指在执行税制标准化条款的过程中,政府为了引导某类经济活动或资助某些阶层,实施了背离上述标准化法规条款的许多附加规定,即各种税收优惠。它体现了政府的偏好,其目的不在于取得收入,而是放弃一部分收入,以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由于一定的税收负担总是在一定的税制框架内形成的,因此,非标准化税制实施的范围,不仅影响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而且影响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

五、政府收入结构

在政府支出范围、项目一定的情况下,政府收入结构或税收在政府收入中的地位对宏观税负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税与费作为政府的两种财政收入形式,二者之间不仅可以相互转换,而且,在为一定时期的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来源的问题上,两者存在替代关系。一是在政府公共支出范围一定的情况下,税与费共同用于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因为就一般的情形而言,税、费的划分与采用,更多的是通过由政府提供的混合商品能否设立排它装置确立的。在易于设立排他装置的混合商品由政府提供的量一定的情况下,费的收入量可替代税收收入量。二是一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税、费收入替代关系。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地方经济的区域性较强,而全国经济的总体性较弱,因而对地方性公共商品的需求必然较高,且对其实行排他性收费也相对比较容易。此时,费所占的比重通常相对的可以高一些;反之则反是。

其次,公债与税收,作为延期税收与即期税收,二者之间也存在替代关系。因为对于政府来说,与私人的情况类似,借款也是筹措收入、弥补支出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公债虽然以信用形式出现,但其实质属于财政范畴,本质上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公债的实质属于一种税收,一是因为公债最终仍要通过向公众征税才能清偿。二是公债使公众今后的税收负担替代了眼前的税收负担。正因为政府借款,使得政府一定时期内能够在不减少私人的实际财富的同时,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因此,从总的方面来看,政府借款和税收是为公共服务筹集资金的两种方法,在一定时期政府公共支出量一定的情况下,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六、税务管理能力

税务管理与税收政策、税收制度的实施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国税务管理能力的大小,应该置于税制改革的中心来考虑。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是有限的税务管理能力成为税制改革的束缚。公务员之家

由于对法定的各个税种缺乏管理能力,使得发展中国家税制的表面现象与实际运行情况之间总是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税务管理的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税收制度所能形成的实际税收负担及其效应,而且,将直接影响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多少,从而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税负的高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税务管理在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本身特点。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纳税人、征税人的素质不同,税务官员考核的标准不同,税收法治化程度不同,都会导致税务管理能力的不同。在税务管理能力低下的国家,税收收入的理论规模与实际规模、纳税人的理论税负与实际税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之,决定我国宏观税负形成的因素既有各国宏观税负形成的一般因素,也有现阶段我国的特殊因素。抽象出这些基本因素,了解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机理,对于宏观税负状况的判断与调整路径的选择是不无裨益的。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由上述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的宏观税负水平不可能是一个常量,它是变化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和可把握的。

【参考文献】

[1]张馨.论财政的非市场性及其与市场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1998,(3).

[2]平克.税费的有关理论与国际经验[J].经济体制比较,1998,(5).

[3]吴俊培.市场化改革与财政理论重塑[J].经济研究,1992,(8).

[4]J·M·布坎南,M·R·弗劳尔斯.公共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5]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形成机理范文篇8

关键词:甘肃省;节庆旅游;形成机理

节庆旅游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节庆旅游者、节庆旅游活动本身,而且关联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和行业,所以节庆旅游的形成,必须具备很多相关要素。从某个具体区域的节庆旅游的基本形成来看,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或衰亡,受节庆旅游者内在的需求、节庆旅游外在的激发和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见下图)。

一、节庆旅游需求驱动节庆旅游形成

在当前旅游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者的行为决定着节庆旅游的成败与兴衰,节庆旅游者需求的产生促使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游客旅游的积极性来源于旅游需求。所谓旅游需求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旅游决策行为的驱动力[1]。现就甘肃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分析如下:从总体上看,甘肃客源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旅游市场和海外旅游市场,海外游客以日本和港澳台等亚洲市场和欧美客源市场为主;国内客源以周边、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省内市场为主。

1.海外旅游者的需求

根据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表明,来华游客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如下明显特征:追求新奇刺激,热衷探险猎奇,向往荒凉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的环境;愿意从事参与性旅游活动,要求对传统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对异地文化有着长盛不衰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2]。

目前,到甘肃旅游的亚洲游客主要来自东亚的日本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其中,东盟国家以华人和华侨居多。这些国家的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上,除普通观光外,更愿意选择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文胜地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对中国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往往受到他们的喜爱。如2004年日本旅华游客为292.6万人次,旅甘游客5.02万人次,占外国人旅甘市场份额的21.2%。同时,日本游客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来华日本游客的20%到达中国西部,走丝路线的21.4%到甘肃[3]。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国居民穆斯林众多,甘肃省穆斯林旅游产品对其有一定吸引力。甘肃可依托丰富的丝路文化和以裕固族、穆斯林为代表的多姿多采的民俗风情开发的节庆旅游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4]。

以德、法、英、意为主的欧洲市场及以美、加为主的美洲市场,是甘肃重要的客源国。一般说来,欧美文化背景下的游客到中国来主要是为了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据美国旅行业协会的调查,愿意造访具有某种历史价值的地方或举办节庆旅游的地方,美国游客高达55%[5]。大多数欧美游客偏爱河西的自然风光和甘南草原、藏民俗风情。同时,由于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开发出的丝绸之路长跑、戈壁越野、汽车拉力赛等专项旅游活动,在欧美市场也颇受欢迎。据旅游界协会(TIA)2004年调查[6],欧美旅游者最喜欢的节庆旅游主题是艺术节,达到33%,其次是传统节庆旅游,达到22%。甘肃58.9%的节庆旅游是从传统节庆旅游演变而来的,可以很好地满足欧美旅游者的需求。

2.国内旅游者的需求

国内旅游需求一般以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及度假休闲为主(见下表)。观光游览和探亲访友二者合计占70%,其他的旅游包括节庆旅游在内仅占7.1%,从目前的旅游市场状况来看,甘肃省的节庆旅游的市场份额非常小,这与我国整体旅游市场状况基本一致,但甘肃可以通过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节庆旅游来激发他们的需求。

二、节庆旅游吸引物激发节庆旅游形成

在旅游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旅游吸引物的吸引性质,将其分为场所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场所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固有的物质实体(如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对游客的吸引,这样的实体即是场所吸引物;若旅游者去一个地方旅游,主要是或仅仅是因为这一地方发生着什么事情,这种吸引就是事件吸引。这种由事件引起的旅游可称之为事件旅游,而作为吸引物的事件则称为旅游事件,节庆旅游就属于事件旅游的一种。节庆旅游吸引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资源依托型和资源脱离型。这里的资源依托型指节庆旅游举办地的旅游资源(自然、文化、历史、城市环境等资源);资源脱离型指节庆旅游本身特有的基本内容和活动,即根据节庆旅游组委会相关规定必须具备的内容和举行的活动。

1.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

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主要指当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建立在对相关资源基础的利用之上,所以,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载体条件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也包括能成为节庆载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潜在的旅游资源,如美食、特产、文化、习俗等。

甘肃旅游资源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代表的人文资源特色;二是以高山草原、天池溶洞、丹霞地貌、冰川雪山、雅丹地貌、草原风光、黄河景观等独具特色的西部自然风光为特点的自然资源;三是以藏、回、裕固、保安、东乡、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色的民族风情资源。所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甘肃独具特色的节庆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举办节庆旅游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节庆旅游本身的吸引

特色是增强节庆旅游吸引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节庆旅游的特色是它的文化特质,缺乏文化内涵的“吸引物”不能构成真正的旅游吸引物。今天的旅游业,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只有当它体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底蕴时,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如伏羲文化旅游节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节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已具有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活动内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甘肃节庆旅游活动内容主要有:一是歌舞表演。主要是通过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形式,来表现不同民族的劳动和生活,这类表演特色鲜明、题材广泛,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如花儿节、香巴拉旅游节、金张掖马蹄寺观光旅游节等;二是民间工艺品展示。将民间工艺品搬到特定的场所展示,有的还将制作工艺向游客现场演示,这类表演有些还允许游客参与,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三是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如各地传统的庙会;四是神奇的民族宗教活动;五是历史文化活动展示。从历史的角度刻画节目内容和人物,再现一个区域的历史和文化,有较深的历史和政治烙印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使游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并受到启迪,如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王母宫朝圣旅游节等;六是体育竞技表演。这类表演通常以竞技性强、民族特色浓郁的表演为主,如崆峒文化旅游节、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等。

除节庆旅游文化活动以外,节庆旅游举办之时还有相关的商务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构成节庆旅游者参加节庆旅游的吸引物之一。

三、节庆旅游举办地的保健条件保障了节庆旅游形成

笔者将节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辅助要素称为保健因素,具体来说这些保健因素主要有:旅游业发展要求、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旅游业发展基础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对节庆旅游的形成不产生激励作用,但如果这些因素不完善,有可能阻碍节庆旅游的形成。

1.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甘肃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只有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才能构成旅游地的核心竞争能力。对甘肃来说,旅游业基本停留在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阶段,很多高品位旅游资源没有通过产品开发转化成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的价值没有实现,导致甘肃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甘肃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5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23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73%;旅游业总收入为62.56亿元,增长11.6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8.84万人次,增长21.84%,外汇收入5876.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2%[7],纵向比,形势可谓喜人。然而放眼全国,甘肃旅游经济仍排在倒数几位。我们应借鉴其他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而开发节庆旅游符合旅游业发展这一要求。

2.社会经济条件

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当地节庆旅游的发展。从供给方面看,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举办地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节庆旅游的规模、节期和水平。随着节庆旅游的发展,市场化运作已成必然趋势,靠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非商业性筹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开支,商业化筹资手段开始占主导地位,举办地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是成功举办节庆旅游的基础。

从需求方面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节庆旅游需求的规模和质量,这将对节庆旅游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节庆旅游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节庆旅游的吸引范围是以其为中心的2小时旅行圈,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特别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节庆旅游的发展[8]。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05年,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1928.1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8086.82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96.14%,55.6%和64.49%。甘肃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节庆旅游的举办提供了一定的保障[9]。

3.旅游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节庆旅游举办地后天赋予的,依赖于现代交通工具,使游客发生空间位移的便利程度,即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可进入性。对外交通状况直接决定了节庆旅游举办地客源市场的广度和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从旅游交通方面看,甘肃的旅游交通有显著改善。一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省二级以上的公路达到5653km,高速公路超过1000km,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751km,公路网密度达到9.57km/百km2。全省乡(镇)通班车率达98%,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7%。全省建成等级汽车客运站276个,等级汽车货运站43个[10]。二是甘肃省铁路客运状况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铁路客运部门先后开辟了兰州至西安、西宁、银川、嘉峪关、张掖、天水、平凉等省际、省内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列车,铁路客运站发展到348个。三是甘肃省航空运力显著增强。甘肃境内现有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天水、张掖、酒泉军用机场等。到2004年底,我省已开辟了43条航线和1条地区航线,通航城市达29个[11]。

4.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旅游业发展基础对节庆旅游形成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要素。近年来,甘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从2004年到2005年底,全省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旅游设施798个,总投资达72.8亿元。具备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区(点)有219处,比2001年的73个增加了146个,其中有17个旅游景区达到4A级标准;旅游星级宾馆、饭店228家,其中五星级1家即阳光大厦;四星级有2家,分别为飞天大酒店、敦煌太阳大酒店;三星级分别以沙洲大酒店、敦煌宾馆等为代表。旅行社达到29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有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甘肃中国国际旅行社、兰州铁道国际旅行社、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等国际旅行社共27家。从2000年至2005年,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从1.6万增加到8万,间接就业人员从6.2万增加到38万。兰州、天水、嘉峪关、敦煌、张掖、武威已被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节庆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

5.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是节庆旅游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外力

甘肃省节庆旅游84.6%都是由当地政府和旅游局主办的,得到了领导重视,有的领导亲自过问、亲手抓,节庆旅游的各项工作很容易开展。如在历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完善程序、提升档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2005年的伏羲文化旅游节,首次由省政府主办,提高了节庆旅游的水平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节庆旅游需求内驱力的推动和节庆旅游吸引力的拉动及节庆旅游举办地保健条件的保障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甘肃省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屠如骥.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986:30.

[2]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3]甘肃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研究[R].甘肃省西部开发办,西北师范大学等课题组,2005:10.

[4]吴浩.徽州文化旅游产品应树立独立的市场形象[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5-05-13.

[5]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6]徐晨.节庆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经营报,2005-02-23.

[7]邓志涛.努力促进甘肃旅游产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开发力度[N].甘肃经济日报,2005-08-15.

[8]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70-74.

[9]甘肃年鉴.2000-2005.

[10]赵万山.甘肃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万里[N].兰州日报,2005-02-19.

形成机理范文篇9

关键词:甘肃省;节庆旅游;形成机理

节庆旅游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节庆旅游者、节庆旅游活动本身,而且关联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和行业,所以节庆旅游的形成,必须具备很多相关要素。从某个具体区域的节庆旅游的基本形成来看,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或衰亡,受节庆旅游者内在的需求、节庆旅游外在的激发和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见下图)。

一、节庆旅游需求驱动节庆旅游形成

在当前旅游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者的行为决定着节庆旅游的成败与兴衰,节庆旅游者需求的产生促使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游客旅游的积极性来源于旅游需求。所谓旅游需求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旅游决策行为的驱动力[1]。现就甘肃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分析如下:从总体上看,甘肃客源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旅游市场和海外旅游市场,海外游客以日本和港澳台等亚洲市场和欧美客源市场为主;国内客源以周边、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省内市场为主。

1.海外旅游者的需求

根据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表明,来华游客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如下明显特征:追求新奇刺激,热衷探险猎奇,向往荒凉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的环境;愿意从事参与性旅游活动,要求对传统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对异地文化有着长盛不衰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2]。

目前,到甘肃旅游的亚洲游客主要来自东亚的日本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其中,东盟国家以华人和华侨居多。这些国家的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上,除普通观光外,更愿意选择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文胜地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对中国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往往受到他们的喜爱。如2004年日本旅华游客为292.6万人次,旅甘游客5.02万人次,占外国人旅甘市场份额的21.2%。同时,日本游客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来华日本游客的20%到达中国西部,走丝路线的21.4%到甘肃[3]。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国居民穆斯林众多,甘肃省穆斯林旅游产品对其有一定吸引力。甘肃可依托丰富的丝路文化和以裕固族、穆斯林为代表的多姿多采的民俗风情开发的节庆旅游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4]。

以德、法、英、意为主的欧洲市场及以美、加为主的美洲市场,是甘肃重要的客源国。一般说来,欧美文化背景下的游客到中国来主要是为了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据美国旅行业协会的调查,愿意造访具有某种历史价值的地方或举办节庆旅游的地方,美国游客高达55%[5]。大多数欧美游客偏爱河西的自然风光和甘南草原、藏民俗风情。同时,由于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开发出的丝绸之路长跑、戈壁越野、汽车拉力赛等专项旅游活动,在欧美市场也颇受欢迎。据旅游界协会(TIA)2004年调查[6],欧美旅游者最喜欢的节庆旅游主题是艺术节,达到33%,其次是传统节庆旅游,达到22%。甘肃58.9%的节庆旅游是从传统节庆旅游演变而来的,可以很好地满足欧美旅游者的需求。

2.国内旅游者的需求

国内旅游需求一般以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及度假休闲为主(见下表)。观光游览和探亲访友二者合计占70%,其他的旅游包括节庆旅游在内仅占7.1%,从目前的旅游市场状况来看,甘肃省的节庆旅游的市场份额非常小,这与我国整体旅游市场状况基本一致,但甘肃可以通过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节庆旅游来激发他们的需求。

二、节庆旅游吸引物激发节庆旅游形成

在旅游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旅游吸引物的吸引性质,将其分为场所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场所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固有的物质实体(如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对游客的吸引,这样的实体即是场所吸引物;若旅游者去一个地方旅游,主要是或仅仅是因为这一地方发生着什么事情,这种吸引就是事件吸引。这种由事件引起的旅游可称之为事件旅游,而作为吸引物的事件则称为旅游事件,节庆旅游就属于事件旅游的一种。节庆旅游吸引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资源依托型和资源脱离型。这里的资源依托型指节庆旅游举办地的旅游资源(自然、文化、历史、城市环境等资源);资源脱离型指节庆旅游本身特有的基本内容和活动,即根据节庆旅游组委会相关规定必须具备的内容和举行的活动。

1.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

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主要指当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建立在对相关资源基础的利用之上,所以,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载体条件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也包括能成为节庆载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潜在的旅游资源,如美食、特产、文化、习俗等。

甘肃旅游资源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代表的人文资源特色;二是以高山草原、天池溶洞、丹霞地貌、冰川雪山、雅丹地貌、草原风光、黄河景观等独具特色的西部自然风光为特点的自然资源;三是以藏、回、裕固、保安、东乡、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色的民族风情资源。所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甘肃独具特色的节庆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举办节庆旅游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节庆旅游本身的吸引

特色是增强节庆旅游吸引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节庆旅游的特色是它的文化特质,缺乏文化内涵的“吸引物”不能构成真正的旅游吸引物。今天的旅游业,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只有当它体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底蕴时,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如伏羲文化旅游节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节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已具有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活动内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甘肃节庆旅游活动内容主要有:一是歌舞表演。主要是通过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形式,来表现不同民族的劳动和生活,这类表演特色鲜明、题材广泛,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如花儿节、香巴拉旅游节、金张掖马蹄寺观光旅游节等;二是民间工艺品展示。将民间工艺品搬到特定的场所展示,有的还将制作工艺向游客现场演示,这类表演有些还允许游客参与,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三是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如各地传统的庙会;四是神奇的民族宗教活动;五是历史文化活动展示。从历史的角度刻画节目内容和人物,再现一个区域的历史和文化,有较深的历史和政治烙印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使游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并受到启迪,如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王母宫朝圣旅游节等;六是体育竞技表演。这类表演通常以竞技性强、民族特色浓郁的表演为主,如崆峒文化旅游节、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等。

除节庆旅游文化活动以外,节庆旅游举办之时还有相关的商务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构成节庆旅游者参加节庆旅游的吸引物之一。

三、节庆旅游举办地的保健条件保障了节庆旅游形成

笔者将节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辅助要素称为保健因素,具体来说这些保健因素主要有:旅游业发展要求、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旅游业发展基础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对节庆旅游的形成不产生激励作用,但如果这些因素不完善,有可能阻碍节庆旅游的形成。

1.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甘肃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只有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才能构成旅游地的核心竞争能力。对甘肃来说,旅游业基本停留在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阶段,很多高品位旅游资源没有通过产品开发转化成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的价值没有实现,导致甘肃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甘肃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5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23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73%;旅游业总收入为62.56亿元,增长11.6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8.84万人次,增长21.84%,外汇收入5876.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2%[7],纵向比,形势可谓喜人。然而放眼全国,甘肃旅游经济仍排在倒数几位。我们应借鉴其他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而开发节庆旅游符合旅游业发展这一要求。

2.社会经济条件

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当地节庆旅游的发展。从供给方面看,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举办地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节庆旅游的规模、节期和水平。随着节庆旅游的发展,市场化运作已成必然趋势,靠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非商业性筹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开支,商业化筹资手段开始占主导地位,举办地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是成功举办节庆旅游的基础。

从需求方面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节庆旅游需求的规模和质量,这将对节庆旅游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节庆旅游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节庆旅游的吸引范围是以其为中心的2小时旅行圈,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特别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节庆旅游的发展[8]。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05年,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1928.1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8086.82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96.14%,55.6%和64.49%。甘肃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节庆旅游的举办提供了一定的保障[9]。

3.旅游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节庆旅游举办地后天赋予的,依赖于现代交通工具,使游客发生空间位移的便利程度,即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可进入性。对外交通状况直接决定了节庆旅游举办地客源市场的广度和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从旅游交通方面看,甘肃的旅游交通有显著改善。一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省二级以上的公路达到5653km,高速公路超过1000km,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751km,公路网密度达到9.57km/百km2。全省乡(镇)通班车率达98%,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7%。全省建成等级汽车客运站276个,等级汽车货运站43个[10]。二是甘肃省铁路客运状况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铁路客运部门先后开辟了兰州至西安、西宁、银川、嘉峪关、张掖、天水、平凉等省际、省内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列车,铁路客运站发展到348个。三是甘肃省航空运力显著增强。甘肃境内现有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天水、张掖、酒泉军用机场等。到2004年底,我省已开辟了43条航线和1条地区航线,通航城市达29个[11]。

4.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旅游业发展基础对节庆旅游形成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要素。近年来,甘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从2004年到2005年底,全省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旅游设施798个,总投资达72.8亿元。具备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区(点)有219处,比2001年的73个增加了146个,其中有17个旅游景区达到4A级标准;旅游星级宾馆、饭店228家,其中五星级1家即阳光大厦;四星级有2家,分别为飞天大酒店、敦煌太阳大酒店;三星级分别以沙洲大酒店、敦煌宾馆等为代表。旅行社达到29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有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甘肃中国国际旅行社、兰州铁道国际旅行社、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等国际旅行社共27家。从2000年至2005年,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从1.6万增加到8万,间接就业人员从6.2万增加到38万。兰州、天水、嘉峪关、敦煌、张掖、武威已被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节庆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

5.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是节庆旅游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外力

甘肃省节庆旅游84.6%都是由当地政府和旅游局主办的,得到了领导重视,有的领导亲自过问、亲手抓,节庆旅游的各项工作很容易开展。如在历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完善程序、提升档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2005年的伏羲文化旅游节,首次由省政府主办,提高了节庆旅游的水平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节庆旅游需求内驱力的推动和节庆旅游吸引力的拉动及节庆旅游举办地保健条件的保障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甘肃省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屠如骥.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986:30.

[2]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3]甘肃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研究[R].甘肃省西部开发办,西北师范大学等课题组,2005:10.

[4]吴浩.徽州文化旅游产品应树立独立的市场形象[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5-05-13.

[5]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6]徐晨.节庆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经营报,2005-02-23.

[7]邓志涛.努力促进甘肃旅游产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开发力度[N].甘肃经济日报,2005-08-15.

[8]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70-74.

[9]甘肃年鉴.2000-2005.

[10]赵万山.甘肃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万里[N].兰州日报,2005-02-19.

形成机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崩塌;滑坡;形成机理;成灾模式;乡宁县

1概况

乡宁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黄土高原中部的边缘地带。本区与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的是梁状黄土丘陵区与剥蚀侵蚀中山区,本区与地质灾害形成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上石炭系山西组、太原组含煤地层,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及第四系松散层。截至2020年,乡宁县共发育有崩塌灾害及隐患86处,滑坡灾害及隐患19处;其中崩塌、不稳定斜坡发生的位置多分布在公路两侧和村庄房屋附近;而滑坡灾害则与地层岩性有直接关系,这两类地质灾害都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2崩塌

2.1黄土崩塌

乡宁县发生的崩塌多为黄土崩塌,且广泛分布在县境西北大面积的梁状黄土丘陵区。在自然风化、剥蚀的影响下,坡体顶部边缘形成近垂直的拉张裂隙,一遇降雨,裂隙逐步向深部扩张,同时土体底部水平支撑面逐步缩小、软化,块体重心相对外移,当块体压力大于承载力或受外力作用影响倾覆力大于抗倾覆力时,黄土块体由根部断裂,易形成倾倒式崩塌;当黄土在垂直节理或裂隙控制下形成一定长度的顺坡向贯通面时,块体沿多条平行的贯通面逐级下挫,易形成滑移式崩塌。较为典型的有昌宁镇西印里黄土崩塌和北粮巷黄土崩塌等。见图1。

2.2岩质崩塌

乡宁县岩质崩塌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昌宁镇周边及枣岭乡西侧一带的二叠系砂岩、泥岩互层岩质崩塌,以及分布在西坡镇南部209国道两侧和双鹤乡568县道两侧的奥陶系灰岩岩质崩塌,且总体上以二叠系石砂岩、泥岩互层岩质崩塌为主。受人工削坡修路的影响,砂岩及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断发育,它将成层的岩石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使岩体完整性遭到破坏,由于砂岩致密坚硬、力学强度高、抗风化侵蚀能力强,而砂质泥岩质地软弱、抗剪强度较低、抗风化能力弱、遇水易软化,这种互层岩体的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在降水、风化、冻胀等自然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软弱砂质泥岩不断遭受侵蚀形成临空面,上部破碎砂岩块体原有应力平衡被打破,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形成崩塌灾害。乡宁县较为典型的岩质崩塌为2000年11月209国道旁基岩崩塌和2020年7月15日昌宁镇凤凰沟32号东北侧发生的局部崩塌。

2.3崩塌灾害成灾模式

崩塌灾害成灾模式为崩塌物质运动对承灾体造成毁伤或毁坏的形式,由于调查区崩塌的主要承灾对象主要为居民和道路,多位于崩塌坡脚,崩塌体规模与崩塌变形破坏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区内崩塌灾害成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3.1滑移或倾倒+毁坏模式该类模式主要为滑移式崩塌和倾倒式崩塌所致,若滑移式崩塌和倾倒式崩塌单次发生规模较大,在崩塌发生后,对坡脚或崖脚住户或公路的破坏则以直接砸毁为主,可造成坡脚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较为典型的是2000年11月209国道旁基岩崩塌,规模可达中型,崩塌体压覆公路的长度达390m,体积9.6万m3。2.3.2崩落+毁伤模式该类模式主要为坠落式崩塌所致,由于崩塌体以局部剥落、坠落或滚石为主,且单次发生规模较小,崩塌发生后,虽对崩塌物直接影响到的民房和公路造成毁伤,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相对较少。较为典型的是2020年7月15日13时,宁镇凤凰沟凤巢巷32号东北侧发生的基岩崩塌,崩塌方量100m3,崩塌体毁坏窗户,进入室内,未造成人员伤亡。

3滑坡

3.1黄土层内滑坡

梁状黄土丘陵区沟谷两岸黄土地带由于自然风化、人工开挖、坡顶加载等原因,在坡顶附近逐渐形成卸荷拉张裂隙,随着雨水的不断渗入,坡体内部土体逐渐饱和并软化,抗剪强度逐渐减小,土体局部出现剪切破坏并产生剪切裂隙,剪切裂隙逐渐扩展连通形成剪切面,使土体强度进一步降低,最终导致土体因剪切面抗剪强度低于剪应力而沿滑动带下滑,从而形成黄土层内滑坡。乡宁县此类滑坡相对较少,在枣岭乡一带比较集中,诱发因素主要是居民坡顶加载、坡面随意排水及长期的风化、降水及冻融作用。

3.2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

乡宁县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比较普遍,且大多为第四系黄土与二叠系砂岩、泥岩的土岩接触面滑坡。由于坡脚开挖、削坡建窑等人为因素,斜坡前部发生蠕动变形,后缘形成拉应力集中区,进而发展为拉张裂缝带。在雨季时,雨水大量入渗,在基岩表部汇聚,而二叠系泥岩易软化、隔水性好,使基岩面上地下水相对富集、饱水,从而使基岩表部土体饱和而强度降低进而转变为滑带。同时,斜坡地下水位快速抬升,稳定性不断下降,拉张裂缝不断扩展直至到达基岩表部,滑坡后缘贯通,最终斜坡在自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坡。乡宁县此类滑坡较普遍,且集中发育在昌宁镇南北山一带。见图2。

3.3滑坡灾害成灾模式

根据乡宁县滑坡处变形阶段以及可能变形速度,区内滑坡的成灾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3.3.1剧滑+毁坏模式该类模式主要为处于加速—破坏变形阶段的滑坡以及下滑规模和滑动变形速度都较大的滑坡,若滑坡前缘的住户或公路、中后缘或坡顶住户被完全毁坏,一般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此类滑坡中较为典型的有2019年3月15日18时05分乡宁县枣岭乡卫生院发生的3.15滑坡,直接造成两栋居民楼、一座小型洗浴中心、乡卫生院住院楼、食堂及一座简易房相继垮塌。滑坡造成20人遇难、13人受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3.3.2蠕滑+掩埋模式该类模式以处于蠕滑—均速变形阶段的滑坡为主,滑坡体仅局部下滑或整体蠕滑变形,滑动变形速度较小,对滑坡前缘的住户或公路的影响以局部掩埋为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小。如2020年7月份,因修建文笔路,昌宁镇南阁村委水利桥发生滑坡,毁坏卫生所3间,阻断文笔路交通11天,未造成人员伤亡。3.3.3蠕滑+拉裂模式该类模式以处于蠕滑—均速变形阶段的滑坡为主,滑坡体局部下滑或整体蠕滑变形,滑动变形速度较小,对滑坡体上住户的影响主要为后缘或侧缘开裂变形,财产损失较小。如2020年5月份因文笔路修路,开挖坡脚,滑坡顶部和后缘及侧缘发现拉张裂缝,对裂缝进行人工监测。

4结论与建议

综上,乡宁县发生的崩塌多为倾倒式及滑移式黄土崩塌,成灾模式主要为两种模式:滑移或倾倒+毁坏模式和崩落+毁伤模式。区内发生的滑坡多为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也发育有较少的黄土层内滑坡;滑坡的成灾模式有三种类型:剧滑+毁坏模式、蠕滑+掩埋模式以及蠕滑+拉裂模式。基于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在每年3月的冻融期及6-9月的降雨集中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高度重视由降雨、冻融及人类活动等因素诱发的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土质斜坡的变化及变形迹象,提前判断其致灾的可能性,并提前预判其成灾模式,以此来制订更为详细的避灾方案,更好地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立红,等.山西省乡宁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调查评价[R].山西省地质调查院,2020,10.

[2]吕萌.山西省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的现状及水敏感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