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5:31:42

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尤其是对于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都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来说,如何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小学挖掘地方特色,结合地方优势,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升作文写作能力与水平。

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存的问题

1.1写作训练模式低效。随着我国新课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生写作质量相比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受教学条件、教学观念的限制,我国农村地区小学作文教学都还以传统的讲方法、讲技巧为主,这样的写作训练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不论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都极其不利。1.2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仍然重技巧、重方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提升学生写作成绩有所帮助,但是这种机械、枯燥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小学生爱探索、喜欢挑战的特点,结果导致小学生在写作课上打不起精神来,要么走神,要么表现的很不关心,甚至对作文课感到厌烦。

2挖掘本地写作资源创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新模式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2

一、轻指导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指导课的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为效果最佳,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淡化学生的作文意识,不宜在写法上给学生过多的限制,目的是拓宽作文的思路。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少,了解社会少,生活体验少。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选材单一。他们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在作文指导课中,只要有一个学生说出一件事,其他同学也照葫芦画瓢。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在作文指导之前,要精心备好课,熟悉学生的生活,心中装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材料,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才能因势利导。如,在指导《我熟悉的一个人》时,我就引导学生,可以写家里的人,学校里、上学放学路上、外出游玩等不同地点去考虑;可以从亲人、亲戚、朋友、邻居、小伙伴、同学、老师等不同的关系去考虑;可以从接触的时间长远去考虑;还可以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等去考虑,是写一个爱国的人,还是写一个热心公益的社区工作人员等,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这些提示如同“自助餐”摆在学生的面前,任你挑选,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就宽了,就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二、通过学生自我讲评拓展其写作欲望

由于长此以往,学生被繁重的课程所困,对于写作出现应付心理,再加之一般教师对于学生作文提出过多限制,就像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一样,超有自我发挥就会被教师所制止,导致学生的作文出现固有模式,生搬硬套,没有任何创新。久而久之,学生说话时滔滔不绝而写作时却搜索枯肠,对于作文心生畏惧之感。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在小学作文指导课中的做法是,以轻松愉悦的交流形式开始学生的自我讲评,辅助以美妙轻松的音乐作为背景,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在轻松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出现不同观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分组讨论,任意抒发自己的观点;无论结果谁对谁负,在我掌控中收放自如。整个作文讲评过程从轻松到紧张再到轻松,让学生在交流中,启发学生“什么是心理话、什么情况下才有心理话、你有心理话对谁说、一般会用什么形式、你想起了哪些往事”等,从头到尾对作文只字不提,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最后欣然拿笔,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以欣赏为主的作文讲评课

欣赏课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每个人准备值得大家学习的优质作文以朗诵的形式讲读给同学,并进行分组点评,促进欣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第二种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每一个将自己所学的优质作文进行朗诵,读自己作文的学生无比自豪,每一个听别人作文的学生都津津有味。听完后,学生评析作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精彩的片段,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通过讲评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

一篇好的文章好比一幅名画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酝酿、准备和后期修改而生的,所以,一篇好的文章也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的。很多学生养成了写完作文就收笔搁置的习惯,对作文的不足之处不进行修改。在我的作文课上引导学生查找作文中的不足进行修改,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在修改过程中发现习惯性问题进行纠正。主要方法为在作文完成后我本人看过学生作文后,但不进行任何批改,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和缺点问题,对于优点,鼓励学生当众朗读自己作文的精彩部分,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对于不足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在征得作文主人同意的前提下,全班共同讨论修改“问题作文”,学生在讨论修改中学到的方法,然后自改作文,再交换修改。学生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互改作文相互学习别人长处,提高作文鉴赏能力的过程。一节作文讲评课拿出一篇“问题作文”作为代表,有意识地帮助一名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久而久之,将会有更多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李洪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应具备的几种观念

1素质观

小学学生写作文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完成书本上的作文练习?是应付考试?还是为了让学生愿意、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笔者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应是后者,但是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首先,学生是独立的人,是有思想、有个性,具有主观能力性的人。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因此,作文的每一个阶段都应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文内容可由大家讨论得出,作文前由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然后以笔代口轻松习作。

2发展观

首先对每个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要求和评价(小到标点字词,大至谋篇布局),每次作文的要求不能太笼统,应该提出具体的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作文要求。比如:写人的作文,这个单元如果重在人物的“语言、动作”,那么学生只要达到这个要求就算优秀了,其他的就作个弹性要求,这样学生既有了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写作的信心,自己也不会为教学焦虑不安。同时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也不一样,真正因材施教,让学生每次作文都能进步,这样日积月累何愁不能作文。其次,作文过程也由“扶”、“牵”到“放”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第一,“扶”就是通过学习课文,海量阅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第二,“牵”就是老师精选或学生自选一些好的文章或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意识进行创造性的模仿。比如,在五年级学了《学会看病》一文,笔者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句子并仿写,其中有一个同学选择了“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这句话。他仿写的句子是“时光飞快地流逝,像火箭隐入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也形象地写出了时光飞逝,他的无奈。第三,“放”并不是不管,而是更体现他们的自主,老师进行引导。并且,在修改时教师都只能参考与建议,绝不下定论。

3生活观

学生作文无从下手的原因更多的是没有素材,而素材从何而来,当然是生活。大多数教师从二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记日记了,但笔者发现:学生日记形式化,内容单一,更缺乏整理。在此,笔者的拙见是:不一定天天写,因为大多学生只能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可以每天安排几分钟进行信息搜集,如果有值得写的,再让他们即兴而作;比如:今年教师节的前一天,学生给笔者过了一个简单但有意义的节日,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对他们说:“你们好好学习才是我最好的礼物!你们就以此为素材写作文吧!”二十分钟刚过,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交来了作文,笔者一看,真是如愿以偿。有的写道“当毫无心理准备的老师走进教室,飞舞地撒花、精美的礼物、真诚的祝语、编自导自演的《节日快乐》令他目(耳)不暇接,心悦神驰。老师开心地笑了,我们的心也暖暖地。此时此刻,窗外下起了雷阵雨,雷声阵阵,也许是在为我们的老师祈福吧!外面那棵大树也欢快地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为老师庆祝;老天爷也激动地热泪盈眶,为师生的融洽而感动吧!”有的写道“今天由于自己的大大咧咧忘记了教师节,几乎没有了我的容身之地,但好在老师是一片大海。”还有的写道“我们把一切准备好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心里那高兴劲就甭提了。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终于打响了。门口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东风’来了,同学们屏息凝视……”这些都是学生的真情再现,当然写起来就轻松。笔者所在当地没有在公共场合讲普通话的氛围,那么在人物语言这方面除了让他们留心生活外,笔者觉得还应时常注意与普通话的差别,有意地加以比较和更正,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

4互评观

如果每篇作文都由教师全批全改,按我们一般的速度每篇至少两分钟,一个班改完至少九十分钟,关键是当作文本返回学生后,有多少人在看?这真有点儿费力不讨好。作文不改又不行怎么办?鄙人认为:应当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班级互评。首先,老师交给学生批改作文基本的方法,每次提出具体要求,小组内相互评改,重点推选出优秀的文章、段落、句子,哪怕是一个词。第二,赏析优秀习作,由本人读作品、谈想法,并接受别人的褒奖和“挑刺”。第三,求助帮扶,由自认为不好的习作者提出请求,集体或专人帮扶。第四,全年级几个班各评出几名优秀者,展示自己,接受大家的“检阅”,优秀的推向校刊或其他刊物争取发表。只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独立的人,为“办好群众身边好教育”,我们就会学习“充电”,随时改进、更新自己的理念,真正“与时俱进”,遇到的任何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我们也会乐在其中!

作者:刘大庆 冉洪亮 单位:重庆市城口县坪坝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高段“情趣作文教学”初探

一、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情趣妙生

在本期里,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掰手腕、心有灵犀、猜中指等小组活动;举行了校园美食节、跳蚤市场、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的班级大型活动。丰富的活动给了学生鲜活的写作素材,我再适当指导,强调表达出自我内心的独特感受,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真正是放飞心灵、真情实说、自由表达。以校园美食节活动为例。准备之初,我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小组成员一起设计美食节的食谱,店铺名称,给本店画宣传海报,向家长拜师学艺,练习制作美食。学生们兴致勃勃,每天中午一有空,小脑袋就挨在一起写着,画着,一幅幅富有创意的海报,一张张别具匠心的食谱就出炉了。我布置了一则练笔:画美食节宣传海报。有的学生抓住分工不同,本组成员如何合作完成来写,有的学生侧重描写自己反复修改的心理活动,还有的学生重点表现海报的内容。一周过去了,我在班级QQ群里发起了美食秀的图片展活动,每个学生把自己在家准备的材料,精心烹制美食的过程,做好的美食成品等照片一一展示在QQ群里,家长们,孩子们都纷纷留言,评论,提建议。学生在互动中观察、反思、表达。学生还以说明文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制作美食的过程。又一周过去了,到了“六一节”前夕,我们准备充分的校园美食节活动开始了。这一天的活动在忙碌、紧张、兴奋中结束,我让学生马上计算除去成本盈利多少,有什么收获?在讲台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陈述。回到家里再写一则日记,记下今天的感受或是难忘的地方。(这是我班的学生王丞铭写的日记,他记录了自己买东西的艰难过程。)美食大会终于开始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教室。啊!只见4楼的走廊人山人海,每一个“小商店”都被好吃的同学围得水泄不通。我也不甘示弱,慌忙地冲进1班教室,用两块钱买饼干,6块钱买鸡翅,2块钱买西瓜汁儿……10分钟过去了,我从惨不忍睹的人流——1班的教室中挤了出来,又挤进了另一条“河”中。只见各班的老师站在走廊边儿,在那儿大声喊道:“买了赶快回教室,小心摔倒!”吆喝声,讲价声,老师们的催促声,混为一体,形成了一首交响曲,久久回荡在我们的校园。我一手拿着凉面,一手端着西瓜针儿,嘴里还衔着鸡翅膀,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美食节的第二天,我出了一个题目“校园美食节”,把自己参加美食节的过程,见到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所有的学生都说太好写了。很多学生一气呵成,写了800多字,就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乐呵呵地快速写完400多字。

二、观察记录生活的变化之美,让学生的情趣久生

在生活中,很多学生不能主动发现美,一到写作文就苦于没有素材,咬着笔杆无从下笔,这样作文谈何情趣呢?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兴趣的事其实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这些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都可以成为学生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发表议论的途径,只不过需要老师去提醒学生观察记录。在温暖的春天,时常有马蜂飞进我们教室,扰乱我的教学,胆小的学生吓得东躲西藏,哇哇大叫,我就马上让学生写片段《马蜂飞进教室》,一天中午,又有调皮的马蜂飞到我的讲台旁,怎么赶也不走,我一巴掌把它拍死了。学生回家的日记有了题目《我的老师》,写老师怎么打马蜂的。(附我班学生荣照曦的作文《我的老师》片段)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中午,茉莉花散发着清香。春天的重庆就已经很热了,我们为了透透气,把窗子大大打开。突然,一只马蜂飞进了教室,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向了那只马蜂,当然,我也不例外。那只马蜂在我们教室里转了一圈,然后飞走了,大家刚松了口气,又有一只马蜂飞进来了。这只马蜂可调皮了,一会儿飞到某同学的苹果上,一会儿飞到某同学的杯子上,吓得同学们哇哇大叫。这时,田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了这一切,为了不让马蜂伤害同学们,她急忙拿起一本书,朝马蜂狠狠地打去,可别小瞧马蜂,还没死呢!田老师立即又抱起一摞书压上去,马蜂顿时上了天堂。大家把窗子马上“封”起来,预防再次有马蜂飞进来。田老师这才松了口气,她笑着说:“这只马蜂一再威胁同学们的安全,我只有把它就地正法了。”在春天里,我给每个学生几颗花种子,让他们种在花盆里,每隔几天就去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当做范文读给大家听。科学课上,老师发了蚕给学生,我又布置学生写《蚕宝宝成长记》。校园里的黄角树落叶,发芽的时候,我带着学生在树下流连、观察,写《校园里的黄角树》。一名学生写到:校园的黄角树高高的,叶子也非常嫩绿。它们有一些还没开呢,有的却长满枝头,树叶向下,就像一个失落的小女孩。有的抱成团,像一朵绽放的鲜花,有的连成一排排,像一群孩子在排排坐一样。如此鲜活的语言是出自一位以前害怕写作文的男孩子的笔下,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的作文就有了情趣。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原理说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真实存在的"生命体",他们都处在活的"生命态"之中,每一个生命又都具有多样的"生命欲"(如求知欲、表现欲、探究欲、成就欲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就要把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作文情趣点,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自由而激情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悟。

作者:田春梅 单位: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小学作文教学特点分析

1.1学生特点分析:作文教学要充分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小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对于表达的需要还有一定的欠缺,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比较丰富,对生活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也在丰富,这有利于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此外,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乐于尝试新事物,体验新方法,这些宝贵的品质都让小学生的群体充满活力,这都有利于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1.2写作特点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写作,在前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在看图写话的准备下,有了一定的较为完整的作文模样。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必须在写话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给学生一定的模仿机会,要让其学会去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教给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或者经历的故事写进自己的作文中去。能够对身边的现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还要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去表述自己的思想,用优美的语言去雕饰自己的作文,为今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升途径分析

2.1夯实写作基础知识: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的写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必须从基础做起。这个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学生积累的字词、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等内容,以及生活中所见所闻积累的时政热点等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基础,为学生写作思维的开发和自由思想的表达打好坚实基础。对于这些知识的积累,课堂上学生要紧跟教师的安排,扎实掌握每一课的字词,生活中多观察,主动记下不认识、不熟悉的字词,勤查字典,做生活的有心人。二是写作的基础知识。比如,作文时要让学生知道,写作文要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写作的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的意思要明确。不要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要正确,作文要有一定的格式,以及要运用一定的句式,尝试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等。如在写作《我的好朋友小刚》时,先让学生明确写作重点是小刚的优秀品质,写小刚的优点,写他生活中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等。

2.2引导积累写作素材:写作一定要有足够的素材作为支撑,才能根据写作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把合适的内容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储备足够多的写作材料。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通过几种途径进行: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进行积累。如在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就要让学生对晏子的故事进行熟悉,要会复述,作为备用素材储存到自己的大脑中。又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要通过五壮士的事迹,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为国牺牲的英雄代表,就可以把他们的事迹存储到脑海中,在写英雄和爱国的作文时,作为素材使用。二是要从生活中去积累素材。现实生活才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写作素材。如,在练习感恩的作文之前,可以让学生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观察父母、老师、朋友对自己的关怀、关心和帮助,有了观察的内容,写作就水到渠成。

2.3阅读提高语言素养:较高的语言素养是学生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的重点内容,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学生以后奠定写作的语言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不是凭着几天的热情和勤奋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当然,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和长期坚持,不断培养自己的语言,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语言水平。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课内教材的阅读,也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很多优美的诗歌、散文等文章,阅读它们有利于积累语言知识。例如,《泊船瓜洲》《窃读记》《慈母情深》《再见了,亲人》等都是优美的诗篇,阅读乃至背诵这些作品,把其中的优美语句进行适当引用或者化用,对于初学写作者是个有效途径。二是进行课外泛读。课外阅读主要是挑选一些和小学生年龄知识结构相符合的、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大量的阅读,在坚持的过程中一点点提升语言素养。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实际情况,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名著,像《红楼梦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等。

2.4养成良好写作步骤:在具备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后,写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去完成一篇具体的作文了。对于作文的写作,一般都是有时间和内容的要求,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程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在练习写人作文时,小学生应该先要明确,写人是要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的,那么是通过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来写人呢?然后还要明确,写人还要有必要的人物刻画,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然后写作中再对写作语言进行一定的加工和雕饰。这样的过程,把人物的主要特点和品质就能鲜明地刻画出来。

2.5进行有效仿写训练:对于深奥的写作原理,小学生也许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理解,但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时候进行写作的模仿练习是非常不错的方法。仿写既可以是一段文字的仿写,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结构的仿写。如,在学习《白杨》时,可以设计一个片段写作的练习,就某一话题让学生仿写人物对话。学习《詹天佑》时,就可以让学生对特定的人物进行仿写训练,先总写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然后运用具体的事例叙述人物的主要贡献,最后进行总结。2.6通过日记练习写作:作文水平的提高,只靠理论知识和课堂的有限练习,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小学生必须进行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地写作,坚持把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及时写入文章中去,由此,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作文水平。坚持写作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3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应注意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指导。既要帮小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也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大概的讲述,这样就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扫清障碍。二是对于小学生写的日记,在合适的条件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批改,这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日记中的语言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小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作文教学的规律,从夯实基础知识着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其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的能力等途径,以此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许东慧 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清水濠小学

第五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一、勤观察,多积累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把看到的、感人的、印象较深的情景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人,要注意观察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从相貌、仪表、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而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见到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事,要注意观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精彩场面或者是有矛盾冲突的场面,从而把事件写得真实、生动。此外,还要多组织小学生去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掌握观察点及观察顺序。每次观察以后,要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有条不紊地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再让他们写成作文。学生观察的次数越多,那记录的就越多,积累起来的素材也就越多,在作文时自然就有话可说了。

二、勤读书,多搜集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读的多了,就会在“不会写,写不好”的时候,学习别人的思路。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通过阅读可积累语言材料和思维技能技巧,积累得越多,写作时就越能得心应手,教师应鼓励学生做笔记,利用学生记忆强、模仿好的特点,通过复述识记训练,让书面的语言、词汇、写作技艺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让他们摘抄一些名言警句、谚语格言、名人名句,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领略名著的魅力,学习一些优秀的写作方法,让名作佳句在他们心目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运用于写作中,使文章产生简练、概括、有感染力的效果。

三、勤写作,多练笔

教师要让学生勤写作,多练笔,可开展“一日一说”“一日一文”活动,让学生在每天上课前做三分钟口头作文,每天指导学生把身边实情、真情写一篇作文,做到“心有所思而作,情有所感而发”。多写,就不能只拘泥于两周一次的大作文的练习量,除集体集中写作训练之外,还要让学生多写日记,多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要写出来就能交流,就能点评,就能提高,天长日久,就会熟能生巧。多练笔,不仅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是对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锻炼和提高,更是一种写作态度、写作习惯的培养和写作基本功的积累,应当成为每天学习写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学生写的长还是短,不管其写的水平高还是低,教师都要对学生予以肯定,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四、勤点评,多互评

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作文,不能简单地标个甲、乙、丙、上、中、下,给个分数完事。作文讲评也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简单处理、枉下评语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小学生作文,教师要掌握“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在作文讲解时就要表扬好的,带动中、差的,尤其是对平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哪怕是作文中的一段或一句话写得有新意、有特色,教师都要抓住“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互评互改,这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开阔思想,交流写作经验。通过互评互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使他们熟练评改程序,掌握评改方法,从别人作文的成败得失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

五、激兴趣,勇创新

苏霍姆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可以从范文激励、命题激励、竞赛激励等方面去进行。如每次写作前,选出几篇范文,张贴在教室、校内墙壁上,或推荐给学校广播室播出,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另外,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取多种评奖活动,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班级开展作文评选,设“优秀奖”“进步奖”“小红花奖”“五星奖”等,让班内学生人人参与,互相竞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好教师就要学会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来,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实施放开式写作教学,让他们能够“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写出自己的感受。具体做法:鼓励学生在课上大胆发言,在班内公开演讲,说自己的真话,敢于求新求异,写出真实的自我,让学生在宽松、活泼能充分表达自己写作观点的氛围中展现个性,展现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总之,教小学生写作不能只给小学生读几篇范文,抄几个好段落、好句子、好词语,必须多加指点,多教给他们好的写作方法。这样,才能上好小学作文课,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白玉朴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关校区

第六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借助多媒体技术激起学生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激起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但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往往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极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还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2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动画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习作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平时不易看到的内容呈现在眼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效果,也可以将特定的镜头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强化学生的观察。训练教学时指导学生随着图像的播放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进行细致地观察。有序地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把收集的零散素材,通过生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一篇习作语言的运用与表达的精彩与否,是形成好习作的关键。我们可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写出通顺优美的语言。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让学生对着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我们也可以将学生熟悉的广告语言、小品语言、公益广告语等,或一些优秀的例文,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欣赏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优美、形象的语言。这能使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化习作评价方式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可以把典型的词、句、段展现给学生培养他们基本的修改能力;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供同学阅读;学生还可以在评析他人作文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毫无局促之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我们还可以利用论坛的优势,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放到论坛上,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既可以独自阅读,也可多人同时浏览。鼓励学生及时将自己的看法作为回帖传发到论坛上。后读的同学不仅可以看原文,还可以看别的同学撰写的点评。这样除了评点原文还可以就别的同学的点评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互不干扰。最后我们应该给学生一句赞美、鼓励的话语:如“你真个小文学家!”、“只要努力你会更棒的!”等。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富有激励的图像,这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学会了评价别人习作,非常方便效率极高。在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作文教学的拘谨与低效,极大地增加课堂容量,还可以高效地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和激情,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合理巧妙地使用,就会将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这样,语文课堂活起来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作者:张建锋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塔山中心校

第七篇:作文教学中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提升阅读积累,丰富情感体验

阅读是输入,是积累的过程,写作是输出,是表达的过程,没有足够的积累,表达就难以生动、难以切入人心,小学生生活经历少、情感体验少,想要写出动人心弦的文字,想要让文字浸透想象的芬芳,则必须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得体验。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但能积累词汇、拓宽视野,更有利于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应注重在平日教学中进行引导,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性。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适当选择绘本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低年级小学生识字少、自控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绘本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表现形式可牢牢抓住孩子们的眼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且优秀绘本中往往将深刻的哲理蕴含到有趣的卡通形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走入真善美的世界,例如日本经典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故事的主角是一只自小被食草恐龙收养的霸王龙,他有着与肉食恐龙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偶然情况下救了一只刚刚破壳的食草幼龙,因为一句“你看起来好像很美味”,搭建起了超越种族的亲情纽带,共同谱写一段携手冒险的篇章。作者娓娓道来,学生随之进入瑰丽神奇充满爱的世界,想象自己与小恐龙一般睁着圆圆的眼睛,盯着比自己硕大百倍的生物,当学生与作品达到共鸣时,情感便超越了文字本身,将现实与想象连接起来。针对中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经典童话和名著简本,例如《安徒生童话选》、《天方夜谭》、《西游记》故事等,让学生跟随拇指姑娘、小益达一同去感受生命的美妙,跟随阿里巴巴与阿拉丁的脚步与恶人们斗智斗勇,跟随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坚持不懈……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萌芽》、《智慧背囊》等哲理儿童文学作品,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优美的文字、奇妙的情节、丰富的知识镌刻于学生的记忆,待到“用”时,自然可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二、引导学生观察,启发立体思维细

致的观察力是描写生动的重要前提,可以说一篇优秀的文章,骨架便是由观察与想象构成,艺术来源于生活,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不仅是培养想象力的基石,更是学生感受生活美的内在需求。观察不是冷眼旁观,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冷冰冰地将一切视作了无生气的物体,而需要以一颗美好的心灵去体会,将自身融入环境中,让一草一木染上属于自己的色彩,将天空白云涂抹出不一样的颜色。为此,教师可适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引导学生感受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美好。春有繁花三千,夏有绿荫片片,秋有硕果累累,冬有白雪皑皑,教师可带领孩子们赏《春雨的色彩》,看《秋天的图画》,叹《夏夜多美》,感受《生命生命》,将课本知识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一个事物,呈现在不同学生眼中便是不一样的形象,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得到的体会,例如,在与孩子们一同观察云朵时,有的学生说染上金色的云朵看起来像一只翱翔九天的凤凰,有的学生说太阳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云朵帮着它和我们玩捉迷藏……孩子们的心灵是无邪的,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以观察为切入点进行积极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将逐步提升。

三、精心设置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在获得知识积累与实际体验后,顺理成章地进入输出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置练笔主题,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训练,唤醒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已有经验与情感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泉,浇灌笔下的土壤。如前文所述,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从童话开始,其写作兴趣亦是如此,故教师在设置文题时也可从童话入手,让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扩写,对童话进行续写或改写等等,学生在阅读童话时经常会对结局抱有遗憾,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例如学生在阅读《海的女儿》时会为小美人鱼变成泡沫而叹息,教师可顺势请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如若一开始小美人鱼没有找到巫婆,她该怎样与王子再度相遇呢?如果小美人鱼能够对王子说一句话,她会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呢?通过类似的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将无限延伸。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既有观察添上想象的瑰丽色彩,例如在描写小动物的主题中,有的学生写到小猫的眼睛“像灿烂的星辰,泛着细碎的幽蓝微光”,将实际观察与想象结合,一句眼睛,便踏入了奇幻的想象空间,妙不可言。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更需要教师满怀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以阅读为前提,以观察为基础,让学生的想象力在习作空间中自由飞翔。

作者:白丽英 单位: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

第八篇: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1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弊端

1.1特点

1.1.1生活是写作永不停止的源头活水。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素材。在实践中,接纳社会、融入自然、热爱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孩子们的思维大多充满奇思妙想,有效的开发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2兴趣是写作永不停歇的动力。教师往往会规定字数,预定题目来达到统一的目的,然而这种束缚常常会让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大大降低。如果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培养写作兴趣,写作质量一定会节节攀升。

1.2弊端

1.2.1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只有黑板与教科书,单一的模板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是单一的听讲与记笔记,这无疑效率是极低的。

1.2.2学生年龄不成熟。小孩子的自律能力远不如中学生,由于心理与年龄的限制,枯燥的课堂使得他们的效率更低,教学质量更差。

2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1“环境-交流-感触”教学模式

2.2.1创建环境,启发思维,培养灵感多媒体呈现的素材直接、广泛、趣味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使得学生有兴趣思考,开启灵感的水闸,让创新的文章喷涌而出。学生只有充分的参与进课堂活动中,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各小组分工协作,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与启发,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在积极的思考中,习作情感得到升华,为写作最终阶段打下基础。

2.2.2贴近生活,富含情感,丰富经历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又归结于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实际应照,老师就应从该方向,着重让学生了解作文中的生活,而信息技术方式又可以灵活多变的,图片,动漫,文字,每一种方式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方向的体验,通过快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的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创造出新颖且不失乏味的作品来,只有更好的理解生活的意义所在,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来。

2.2.3平台互动,交流沟通,互助互利信息化时代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而写作又是练习交流能力的一种方式。如今生活中接触到的多媒体工具越来越多,在手机、电脑、笔记本等工具上寻找丰富的信息,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同学,师生,学生与陌生人的互动更加方便,从而提高写作技巧,培养优秀的写作能力。

3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意义

3.1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丰富多彩且充满乐趣的,教师要收集整理好资料,在课堂中呈现最优最多的信息量,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了解信息,应用信息。

3.2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虽然先进,但这些排版与设计,仍会因教师的想法与态度不同而导致质量的差异,教师应积极策划整合,编排设计,按照学生认知事物的顺序,科学利用多媒体设备,目的在于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有发散的思路和写出优美的文章。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质量如果想要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在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模式中时,充分体现其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能,培养兴趣从娃娃抓起,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深刻的生活理解,熟练的写作方式,灵活的思维创新以及娴熟的交流互动,都是老师应达到的培养目标,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为真正实现目标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

作者:卢艳艳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

第九篇: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一、小学作文教学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优化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依据

一般来讲,有效教学理论主张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强调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评价,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是一种教学效益量化、可测,面向全体学生且可实施反思教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因为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所以有效教学理论符合现代教学要求。

2.现代脑科学理论依据

相关脑科学研究显示,人体大脑分为右脑和左脑两部分,其中右脑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大脑思维是具有网状和发散性特征的图像,而思维导图主要源于大脑神经元,且大脑神经元特殊的图式化结构也体现着大脑思维,所以,大脑思维生理机制与思维导图相吻合,以便开发和挖掘大脑潜能。

3.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是对认知主义的延伸,着重强调学生是积极、主动创造知识的人,而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结合学生实际,基于学生实际思想,通过提供恰当、合理的问题实例或情景来督促学生不断反思,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认知方面的冲突,最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重构认知结构。

二、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方式的广泛应用和实践,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就是将思维导图教学理念有效融入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以此进行教学设计优化,并进一步理解作文教学技巧训练和指导过程的方法。必要时,还要确保导图优化符合教学实际,并保证其在特定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1.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技巧训练体系本文主要将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运用一个月的时间训练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然后,在第二个月着重训练其思维能力、聚合性思维能力以及想象性思维能力。最后,运用其他时间了解和熟练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实施阶段性训练,也称作片断性训练,即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阶段的习作要点,进而准确、全面地把握相关事物,进而具体、深入作文层次。因此,思维导图模式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习惯和能力,从而赋予每人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因此,在整个阶段性指导和训练中穿插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发掘事物本质,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观察,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2.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具体流程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的先进教学技术,不仅能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能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进而大力支持所有教师和学生进行修改和点评作文。(1)在小学作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错误明显以及质量较好的典型作文展示给学生,进而让学生进行评审,便于学生产生真实感受。(2)要求学生按照典型评析的方法和思路品评自己的作文,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进步。(3)利用互评互改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写作教学效果。

三、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效果

将思维发散法应用于小学生写作中,能促使学生快速理清思路,进而有效搜集和整理相关素材,从而迅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大量的学习工具,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由上可知,小学作文教学通过思维导图的不断优化,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锻炼了其写作质量和技巧,还有效完善了教学环节。另外,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还解决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其他问题,但思维导图理念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探索,以便将思维导图理念更好地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促使小学作文教学长远发展。

作者:陈向辉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白岩小学

第十篇: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灵活定题

一、借助日记,点题而练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选定什么样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训练才合适,如何教学才能让全班学生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这是一线语文老师常常面临的问题。经过一番探索和实践,在这方面,笔者总结出几个小小的招式,在此与同仁们分享。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安排课内作文时,都往往不会一成不变地按照教科书上编撰的内容去安排,因为教师们都知道,语文教科书在编写时要照顾全国,包括大江南北,包括城市和乡村。因此,教科书中的习作题未必每次都适合自己学校里班级的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鼓励各地教师发挥创造性,自主利用本地课程资源,灵活地开展语文教学。基于此,笔者常常采取“借助日记,点题而练”的方法安排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我通常会隔三差五地安排学生写日记。学生的日记,很多写的是学生最近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其中常常会有全班都听闻过或经历过的较特别的事件,学生要是感觉印象较深,便会在那几天都用来作为日记的素材。

二、一题多练,全面达标

在班级作文教学中,传统的做法,一般是这次习作做过的题目、提出过的要求,下一次不再做了。这样做,对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完全能行,因为他们可以不断尝试写新鲜的作文,学习到不同的习作方法与经验;可对于某次作文写完后根本没达到要求的学生来说,即便在老师与同学的启迪下有了重新写好原题作文的信心和思路,也没有了再次尝试的机会(一般老师不要求学生是不会主动重写的),这样,他们就“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在受启发后去“躬行”。为了让作文能力较弱或虽然作文能力强但因为某些因素而一时没有写好当次作文的学生能获得再次创造出“好作品”的机会,我常常会采取“一题多练,全面达标”的办法,布置学生对某次作文写上第二次,乃至第三次。

三、滚动定题,分批而作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也获得了进一步完善,教学效率和质量皆有了明显地提高。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作文教学仍是教学的难点,还需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灵活选用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据此,本文以“新时期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对策,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共同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策略

1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作文难教、学生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现象,这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农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较浅,此外,长期生活于农村地区,所接触的新鲜事物也不多,这都使学生的见闻较少,对生活的感受不强烈,作文难以成文。对此,教师可加强课文的阅读教学,并将阅读教学与习作相结合,通过理解课文作者的创作思路,模仿课文的创作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猫》这一课时,为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作者描写小动物的创作手法,教师可在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整篇课文展示出来,并要求学生指出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大猫的,哪些语句是描写小猫的,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将这些描写猫的特点的句子及词语逐一标上下划线,使之凸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如:“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怎么古怪呢,教师可标出文中的关键词“老实”、“贪玩”、“尽职”,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么从这三个方面来写猫的古怪性格的。通过电子白板的细致解读,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手法得以深入理解,在之后描写小动物的作文中可以灵活运用,作文能力也将有所提升。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以此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拟题,并提出作文的一些要求,要求学生据此进行写作,而学生往往是挖空心思来写,却难以写出好文章。对此,教师可优化教学方法,通过运用情景再现,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开展作文教学。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便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完《母鸡》这篇课文后,教师可问学生喜欢哪一种小动物,并将学生按“喜欢同一种小动物”的进行分组,让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小动物,并写一篇关于这种小动物的习作。在激烈的小组探讨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兴致极高,写作文的兴趣也被大大激发了出来。

3将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有话可写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曾有言:“生活即教育。”由此可见,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味生活的同时写出好的作文。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更多一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及人们的劳作行为,写出朴实而感人的好文章。例如,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通过描写家乡景物表达情感的优秀作品,在这一单元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写一篇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文章。如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难忘的生活经历,或是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人和事物,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二十年后这些生活经历对自己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人和物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了独具个性的文章。有学生写到:“二十年后,家门前的杨柳长得更加粗壮茂密了,我已不能像儿时那样爬上树去掏鸟蛋了,但柳絮依然漫天飞舞,我依稀看见母亲站在树下等待着我回家。”如此充满温情的画面也只有在生活的感召下才能描绘出来!

4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学生作文水平

“诗圣”杜甫曾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中可见阅读对作文的重要意义。农村小学生受条件限制,可能接触电脑、手机的机会比较少,难以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和阅读资源,也不可能去大型图书馆、书店查阅书籍,因而,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通过拓展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在教学完老舍的《猫》之后,可介绍郑振铎写猫的文章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知识。此外,教师可适当向学生推介一些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国外少儿名著,以及少儿版《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国内名著,还有《成语故事》、《唐诗宋词名句》、《歇后语集》等知识性读物,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通过课外阅读丰富情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累,以逐步提升作文水平。5以欣赏性语言进行点评,提高学生作文自信心农村小学生由于本身作文水平较差,因而害怕写作,且性格比较害羞、胆小,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于严厉、苛刻,则会加重学生的畏难心理。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多以正面、鼓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提升作文自信心。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应多用“非常棒!”“回答的很好!”“观察很仔细,真厉害!”等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面评价。在进行作文点评时,应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实施欣赏性点评。如,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妙言警句,教师可加以赞美,并指出:“这些词语用的很贴切,老师发现你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了!”而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独到见解或对生活的真切体会,教师也可指出并加以正面点评,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观察、感悟生活,提升写作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可以竖大拇指、点头微笑、带头鼓掌等方式肯定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优秀表现,促进学生积极作文。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十分重要,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积极主动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龚曼 单位:中宁县舟塔乡舟塔完全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新中.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5(5).

[2]唐永建.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8).

[3]柴生渊.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课教学[J].学周刊,2013(2).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探讨

小学生学作文就像儿童学走路、学说话。我们都知道:孩子学走路要让他自由自在的走,不需要什么“规定”、“标准”;孩子学说话要让他自由自在的说,也不需要什么“规定”、“标准”,大人只需要在孩子走不稳时扶一把,说不对时指导一下即可。小学生学作文,也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只需要适当点拨。可是,小学生作文教学长期被严格的规定框死,被固定的套路捆老,被统一的标准束缚。这些“规定”、“套路”、“标准”捆住了小学生灵巧的手脚,也捆住了小学生飞扬的心灵。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进行改革,变封闭式的作文教学为开放式的作文教学。近几年,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命题要创新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命题,大都远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第九册为例,教材中共设计了以下七个作文题目:(1)看图作文,图中为蒙古族一家节日早晨的喜庆场面;(2)记一件有意义的事;(3)秋天的田野;(4)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5)写一种学习用品,先外形,再用途;(6)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7)写冬天的景物,体现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七个题目,或者生活在内地的儿童对有关的生活一点不熟悉(如(1));或者要求写光辉形象(如(4)(6));或者对景物描写提出成人化要求(如(3)(7));或者对文章的中心和结构有了规定(如(2)(5)(7))。面对这样的题目,小学生能写真话吗?能不胡编乱造吗?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可见表达情感、倾吐心声才是写文章的内部动因。小学生写作文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改革小学生的作文命题,让小学生写心里话,写自己熟悉的、愿意写的内容非常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每个年级段对作文教学进行了调整,具体来说:低年级,随意写话。没有内容限制,或写谜语、或写段童话、或写儿歌、过写笑话、或给老师、妈妈写心里话、悄悄话等等。只要是小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写,不在乎字数多少和条理是否清晰,只在乎真情流露。中年级,自由写文。每次作文,我或者提供一个话题,如“今年暑假干(看到)了什么?”学生会情绪高涨地争说见闻,顺理成章地写下所见所闻所感;或者开展一次活动让学生记下来;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个童话开头,让学生随意想象,把故事续写完整,允许各种离奇的结尾。高年级,拓宽范围。教材中常有《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校园一角》、《记一个高尚的人》这类题目,在内容、主题方面给学生作很多限制。立意先行,势必差强人意,学生无从下笔,难免会东拼西凑,胡编乱造。如果把作文的范围拓宽了,可写的内容多了,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了。

二、作文指导要改革

1、内容指导的改革。尽量减少审题、立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把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到内容指导上。如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交流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2、课前指导的改革。作文课前我尽可能带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带学生到街头推广普通话、到步行街作调查、到果园看秋实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

3、思路指导的改革。我不再强调作文要有明确的中心和完整的结构,不再强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不再强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只要求学生说真话、写实话,写出真情实感。作文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同一次作文,可写记叙文、写散文、写诗歌、写日记、写童话、也可以写信。文体自由了,学生作文也大胆了。

三、评改也要改革

改作文、评作文,以前都是我一人包办。这种封闭式评改方式,让我不堪重负而学生收效甚微。现在,我把评改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每次作文后,我会拿出一两个课时让学生互改互评。我只提示评议方法,如发现佳句划横线、发现病句划圈,关键处还可以眉批、旁注等。批改完后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佳作,在此基础上,我做第二次评改。这样做,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他们读得认真,批得仔细,有的变批边切磋,在批改中看到别人作文的长处,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悄然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者:梁莉莉 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写作已由呆板机械的单一模式向灵活多样的开放性模式过渡。但由于教学改革并不彻底,目前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小学生在写作时仍然有畏难心理,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毫无新意。因此,要想提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需要语文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与实践。笔者在研究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具体措施。

1现阶段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1.1作文缺乏感情的流露:经专家研究表明,现阶段小学生写作文大多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学生自身并没有想要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欲望。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小学作文的内容也多为写人、状物、写景等类型,这容易使学生的作文出现模式化倾向。在一次描写景物的作文写作中,学生的作文就出现了模式化现象。学生所写的景物虽然各不相同,但文章格式千篇一律,大多是记叙一次出游的经历,描写了旅途中看到的精致,最后简单抒发喜爱之情,文章用辞藻和句子堆砌出来,生硬而刻板,既没有情感也没有美感。

1.2小学生作文写作存在抄袭现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电脑和网络。互联网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任何作文范文的需求,学生在利用网络采集信息的同时,抄袭作文的现象也愈加严重。网络上的文章一般质量较高,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不符,这对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造成了很大困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太大帮助。

2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从过去被动的接受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变为主动写作。这时的写作不必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印象深刻的现象,可以是读过一段文字的感想,也可以是记录日常趣事的日记。这些片段式的写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文章写作需要的素材,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提高。

2.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能够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画面和声音。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放一些图片、音乐和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描写动物的写作任务,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动物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动物的习性有所了解。观看结束后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爱或者了解的动物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就被激发,学生在写作时也变得有话可说。

2.3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是写作的前提与基础;写作为阅读提供资源,是阅读的最终目标。这里的阅读不一定是专门的小学生作文辅导书,只要是适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接受能力的文章,都可以拿来阅读。尤其是名家写人、状物、写景类散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既能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学习名家写作的手法和技巧,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做阅读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优美的、罕见的或是晦涩的语句都可以记录下来加以揣摩和推敲,或者与教师、同学讨论,在交流与讨论中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读过的文章进行改写、续写或者扩写,把文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对自己不满意的结尾进行续写、补充文中语言晦涩难懂的段落,让学生在与名家的对比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建立写作的信心。

2.4加强阅读:加强阅读对小学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时常给学生们推荐一些阅读书目,我们还可以开设语文阅读课,来督促学生们加强阅读,这对于学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语文写作的源泉之一,让学生学习阅读,自己独立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对以后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2.5结合生活:我们要时刻组织学生们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在写作过程中去结合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去写进自己的文章中去,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生活的感悟,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3]。同时也会让学生们把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思想感情运用到写作中去,我们必须意识到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一部好作品的灵魂。一位著名的思想学家,生活是艺术的全部,失去生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以,写作是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的来源,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结束语:针对目前小学生写作存在的缺乏真情实感、作文容易抄袭等现象,本文提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等具体应对方法。文中所述,只是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冰山一角,小学作文教学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也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小学阶段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力都非常高,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黄金时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张魁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双城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54-55.

[2]吕艳辉.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方展画,庞红卫.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9,04:28-31.

第四篇: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

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即为作文教学,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进行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1.倾注期待,营造创新的氛围创造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氛围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哈佛大学教授罗森达尔的实验表明,“期待效应”在鼓励学生创新的现代更具普遍应用意义。自信是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激活和发展的前提;教师倾注的殷切期待就是学生升华的“催化剂”,而这种期待源于爱和信任。

2.自由表达,拓展想象的空间创新作文,即基于自主作文的自由想象,学生浮想联翩、文思泉涌,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具体言之,教师可提供多种习作范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自己命题、选材立意,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不求格律制式、但求言之有物;写作的内容、表达的方式、评判的尺度皆无定法,如同幼儿在海边堆沙、嬉水,如此让小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宣泄,孩子迸发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会像火山爆发一般让成人叹为观止。

3.适时激励,激发创新兴趣很多学生不愿提笔,对习作有着严重的畏惧心理,与教师在批改作文中惯用的“纠谬法”有极大关系。就作文创新教育而言,应养成拿放大镜寻找学生亮点的习惯,为一两句精巧的描写、一两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而奖励教师亲手制作的红花;在课堂上宣读学生作文中的精彩段落甚至范文,没准未来的大文豪就在你不经意的巧妙激励中随之诞生。

二、大力拓宽创新训练的新时空

1.叶圣陶先生有言:“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鲜活生动的文章,必然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开放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中提高交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绘画。如:教师可先列出“小溪、花草、飞鸟、蓝天、牧民……”等词语,让学生据此先勾勒出美丽的图画,然后根据画中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编织充满童趣的故事。这种训练将具象与抽象结合,图画与文字互补,能极大地促进学生习作创新能力的培育。实验。教师可安排学生按照自然课或益智类卡通片(如《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的某一科学知识点,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所学,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亲身亲历将实验过程写下来,并要求真实有趣。表演。好模仿、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对故事的演绎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孩子表演、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发掘和拓展其创新能力,再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悟和发现记录下来。

2.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供学生进行二次创作的题材资源,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情节扩展式。如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课文中某一两句生动传神的描写,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大胆联想和扩充,将之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小短文。结局续写式。如,根据《落花生》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我要做怎样的人》;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天堂里的一缕烛光》。

三、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向思维体现为思维不受维度的限制,不局限于固定模式,既可以是拓展宽度、广度去思考,也可以从深度、长度方向去发掘,让思路辐射和延长,其直接效果是能避免思路的单一、闭塞和枯竭。观察时下的作文教学,教师喜好给学生传授习作“套路”,如:首尾呼应、注意点题;总-分-总结构;根据时间、事件的发展进行顺叙;一篇文章至少多少个成语或名言等。长此以往,学生于潜移默化中落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窠臼,思维僵化、灵性全失,写出来的文字也是似曾相识、索然无味。因此极有必要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鼓励和提倡“异想天开”,反对和预防“少年老成”。让其思绪自由。让我们每位一线教师共同努力,从孩子抓起,从作文创新教学开始,从点滴做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每个学生都能谱写出独富创意的人生佳作。

作者:方俪雯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二小学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教学莫过于作文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讲的筋疲力尽,学生听的云里雾里。学生一提起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东拼西凑。文不对题,没有真情实感,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课题。

一、选好素材,让学生爱上作文

写作文,离不开大量的素材积累。让学生爱上写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那么教师在选择素材时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喜欢表述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学生会感到陌生,没有情感体验,无从下笔,感到作文难写。例如在写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时,教师先要鼓励学生说出你都经历过哪些事?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那说明这些事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情,然后再在这些比较熟悉的事情中选择自己最想表述出来的事情,而且是比较难忘的,让学生在众多的素材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告诉给大家,学生就愿意表达,事情又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会很快投入到写作文的情景中。如果教师在引导时讲再多的写作方法,学生在实际写作时感觉到无从下手,要么文不对题,要么空洞无话可说。作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才能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抒发,就会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欲望。

二、先说后写,降低写作难度

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学生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学生往往在写作的时候,感觉到无从下手,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先让学生去说,说的时候先不要去限制学生如何说,哪怕有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肯定,循序渐进,教给学生有顺序的说,说完整的话,说完整的一句话到说完整的一段话,由完整的一段话说结构完整的一篇文章,训练时教师千万不能着急,说是写的前提,写之前一定先让学生说,例如在教学《我的妈妈》这篇作文时,写人离不开外貌描写,教师首先进行外貌描写的片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妈妈的外貌特征,要能说出妈妈不同于别人的外貌特点,让学生反复的说,在反复的练习中,让学生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触类旁通,在描写其他人物或动物的时候知道如何进行外貌描写。学生已经说的很流利了,这时让学生写出描写妈妈的外貌特征的一段话,写完之后,同样我们也能从孩子们的作文中发现生动鲜活的东西,那是非常感动人心的东西。多生动,多感人啊。如果我们的作文是告诉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情,那我们不仅能让孩子爱上写作,同样也会看到出乎我们意料的动人心弦的好文章。可是你从中读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断,那些只有孩子才说出来的话打动着你的心房,之后把孩子们的片段作文装订成册,放在那里,让孩子们自己去读,并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呵护的是孩子们的一份真心,一份兴趣。无论孩子写得怎样,那都是他们真实的想法。那都是我们应该保护的,这就是所说的“原生态”作文了,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那些作文少了精巧的结构,优美的词语,深刻的思想,但却多了很多清新自然,触动你灵魂的东西。而这正是我们老师要去呵护、培养的东西。先说后想,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三、让学生多读书,厚积而薄发

阅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要培养学生的动笔的习惯。可以让他们摘抄一下好词好句好段,同时让学生写一下心得体会,读后感。哪怕是很简单的感悟,教师可以专门设计读书笔记本,读书时就放在旁边,随手记录好词好句,读完之后随手写下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校可以在本班专门设立有图书角,每天中午学生都自觉的拿图书来看,自然而然学生们就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另外,我们也搞了图书漂流的活动,学生们可以把自己喜爱的图书拿到学校里来,与其他同学分享。

四、对于学生写的作文,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

作为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生在各方面发展都有差距,特别在写作时,有的学生对作文一直头疼,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甚至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例如在写妈妈的外貌时,有的学生会这样写:我的妈妈长着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个子不高,脸圆圆的。教师看到这样的短片千万不要生气,更不要讥笑学生,而是首先鼓励学生的优点,然后再让学生读优秀片段,让学生自己说说差距在哪儿?慢慢让学生进步,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一个词,一句话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从心里克服对作文的恐惧。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写一下他们喜欢的东西,哪怕写错了,作文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都不要紧。从学生出发,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指责。

五、鼓励学生,作文要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学生的“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环境,以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学生写作素材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往往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写作的素材,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总之,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鼓励,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降低学生写作难度,鼓励学生善于表达,争取写出优秀作文。

作者:胡沁 单位:酒泉市东关街第二小学

第六篇:小学高年级快乐作文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采用快乐作文教学法。具体实施时,可运用“三三结合,三三变化”的策略,将小学作文分为三个阶段———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用三种方法———图片法、阅读法和活动法展开具体教学。

关键词:高年级;快乐作文;方法;策略

一、引言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较高的写作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更多侧重篇章的撰写训练,从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上对学生实施快乐作文教学。快乐作文的三大策略分别是———情景策略、阅读策略以及生活策略。笔者将从情景策略的图片法、阅读策略的积累法以及生活策略的活动法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通过快乐作文教学,让学生学会用笔记录生活,用写作提升自我。

二、高年级快乐作文教学方法概述

(一)图片法,用情景引人入胜

小学阶段有大量的看图作文。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写作文,主要是因为没有素材可写,拿到作文题目一筹莫展。因此在快乐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感觉有事有物可写。但因受到课堂时空的限制,我们无法做到每堂课都安排大量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法让学生感知事物,进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由比较复杂的单幅图向多幅图过渡,让他们在描写图片的过程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由上而下”等观察顺序,根据观察的顺序进行写作。这种写作方法一方面能让学生通过描述一幅图写出一篇生动的作文,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提笔就可以写作,将看到的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也会乐于写作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例如在看图作文《不要捕蜻蜓》中,图中只有一个女孩在对着两个男孩摆手,男孩拿着网,空中飞着蜻蜓。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想象,比如男孩为什么要捕捉蜻蜓,女孩又为什么不让他们捕捉,女孩会说什么呢?男孩又会说什么呢?让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将这幅图变成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景物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进行看图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作文中心的把握,引导学生通过概括图片内容找到自己表达的中心。例如在看图作文《荷花》的教学中,看到动人的荷花,在进行描写之后,很多学生都会发出感叹———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还有的学生会想到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这样一来作文的内容和情感就都丰富起来了。

(二)积累法,用阅读指导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在快乐作文教学中,阅读积累法的重要性疑也十分突出。快乐作文教学中的阅读积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作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在引导阅读的时候,可以教学生撰写阅读笔记。记笔记的目的,首先是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有效地阅读。在阅读之前,教师要将小学作文的分类给学生界定清楚———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联想与想象作文,在阅读中,让学生按字—词—句、段—篇—章的顺序找到阅读内容中的新知识进行记录,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题材进行写作技法的记录,最后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感受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技巧上的。按照这一思路,学生就可以不断积累写作知识和技法,从而为快乐写作提供范例。其次,在阅读中,除了学习和积累之外,还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再创作。在进行快乐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很多经典阅读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再创作,例如“龟兔赛跑新编”“狐假虎威续写”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写作素材,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快乐地写作。

(三)活动法,让写作趣味横生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之外,将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入作文教学,更能让学生收获快乐。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爱玩、爱做游戏,因此,只有牢牢抓住学生的天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写作内容和写作主题设计大量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写作。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以记事文为主,对记事文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学生在写作中会经常忽略。为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场活动:准备四个容器、若干纸条,让学生每个人写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两个人物(最好一个是现实人物,一个是卡通人物),再写一写自己想到的天马行空或者司空见惯的小事情,写好后,每人把四张纸条分别投入对应的容器。准备就绪之后,可以集体玩一个“错位游戏”———让学生从四个容器中分别找出一个字条,组成一句话,例如,2012年的一天,王晓红和灰太狼在灯泡上写作业。学生都会因为这种充满童真童趣的句子收获快乐,当然,记事文的四要素也被学生牢牢记住了。这种由四要素组成的句子可以用在记事文和日记的开头。当然,把这样的活动记录下来,本身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当然,除了这种趣味横生的课内活动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课外活动,例如———名字的来历。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和期盼,回家问名字的来历不仅能增加一次亲子交流机会,还能让学生收获一篇好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作文的内容和主题设计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大量的活动不仅会给课堂带来真正的欢声笑语,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作文,收获写作的技巧和内容,更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得心应手。

三、结语

本文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快乐作文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快乐作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从想写到会写,然后过渡到乐写。快乐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这样一来,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作者:高玉 单位:金湖县实验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各个艺术创作的领域中,人们拥有丰富想象力可以提升艺术创作质量。因此,在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方面,语文作文写作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在小学生的想象力启蒙时期,通过写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师提供写作方向,让学生发挥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中需要设计写作方向,但是作文的方向不能明确地进行规定,要保证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写作中便于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能力。如教师可以把写作训练的题目设计为假如XX,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想象去补充对应后面的内容,然后在学生写作中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断丰富作文的内容。再如,我想XX,这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而补充完整题目,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对自己想拥有或者想成为某种人物而进行写作,这就可以较好发挥小学生的想象。教师设计这一开放性的作文题目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地结论或者是定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解放小学生思维,使得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作文创作。

二、提醒学生多参与活动,发现更多的自然事物

写作的源泉就是人们五彩缤纷的生活。写作,就是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能力,发挥想象力思考与创作的过程,由此在语文作文练习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可以得到较好地锻炼。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而组织活动,拓展小学生观察以及接受事物的能力,如在语文课文中讲到一些关于自然景物描写的文章[2],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探索自然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到自然中的美妙,丰富他们对自然认识的知识,为想象力地发展提供“养料”。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培养立体思维

想象力是眼睛看不见、手摸不着而又实时存在的东西,它需要人们在生活中通过多角度观察事物,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符合心中所想的事物。在小学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对提升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带来较大的帮助,然后把自己所观察的事物通过想象力发挥把他们运用在作文写作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小学生各个方面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许多事物的认识都还缺乏的一定完整性,教师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地引导,促进小学生学会对事物进行多样化的观察,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师在看图作文中的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先把图片展示给学生观察几分钟;其次,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物品,指导学生从图片的另一个角度观察,又会发现哪些事物;最后,学生就可以从自己对图片不同角度的理解而开始写作,在教师多角度指导下,小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发挥他们的立体思维能力,更好地通过作文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想象力的发挥提供条件

想象力尽管不是一个具体可感知以及可触碰的物体,但是它也不是任意产生的。小学时期的学生对生活以及社会认识较少,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对观察生活中事以及人的能力,然后通过作文的方式把各个不同的特征的事物进行组合,从而使得作文中可以呈现出一个具有特色的形象。如教师在小学作文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小学生进入大自然以及社会中,观察周围的景物、人物以及各种事物不同的形状、姿态以及颜色等,通过语言巧妙的表达出来,如可以通过比喻、夸张以及拟人修辞手法提高事物的形象性,如运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黄叶飘落,学生可以加以拟人化,把叶子飘落描绘为离开它们的家一样,这就包含着浓厚的情感,同时也丰富了作文中的语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小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自己所见、所闻以及所感记录下来,这些素材都可以为小学生想象力地培养而提供储备,同时在他们写作过程中,可以把日记中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在想象力地帮助下提高作文水平,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

五、结束语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发展想象力而言是最佳的时期,而语文作文课可以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小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发挥其想象力,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文。

作者:王翠贞 王梅霞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姚颖,石瑜.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测试实证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3,(03):88-98.

[2]王旭明.以求真务实精神促进语文教育健康发展———兼论真语文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5,(34):4-24.

第八篇:小学生作文教学探索

作文是小学生最头疼的作业,也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学生写作时没有范文可依,就不知如何下笔,假使写出来了也是空洞无物,词不达意,或语句不通。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呢?通过三十多年的潜心研习,我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是我的几点粗浅做法。

1明确要求,使学生会作文

小学阶段,一篇好的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词句恰当,字号正确。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写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应说空话、假话,胡编乱造。“言之有序”,就是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层次鲜明、结构清晰、内容通顺、语言连贯,不东扯西拉。“词句妥当”,就是用词合理、准确,语句通顺。“字号正确”。就是写的汉字必须规范无误,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学生明确了小学阶段的作文必须达到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后,写作时明确了方向,他们每写一篇作文都会按照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去做,长期坚持不懈,定会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2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由于学生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头脑中空洞无物,又怎么能会写出优质的作文呢?所以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孩子们为老人梳头、洗脚、洗衣服,和老人谈心;带领学生去田野春游,让他们亲自去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去参观学校附近的工厂,让孩子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工厂的生产流程,去体会工人的劳动辛苦;在学校组织书法,朗诵比赛和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等。事实证明,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参加这些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的文章就会鲜活,言之有物,不会出现空话、假话和有悖生活逻辑的语言。有观察,就有东西发现,就有认识,就有所思,就有所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教给学生如何观察。我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按一定顺序写的课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顺序层次深入细致地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比如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就告诉我们:庐山云烟缭绕,千姿百态,身处山中是很难看清楚它的真实面貌的。作者把这一特色写成绝句,不仅概括得十分贴切,而且深含哲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定会发现不同的特点,会对此事物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明确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观察顺序,才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才具备合理可信性,才能写出条理清晰,亲切自然的佳作。我还组织学生在学校开辟种植区、养殖区,让学生每人都种植或养殖一样东西,经常观察他们生长变化或生活习性,并随时写下观察日记。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又极富有想象力,在观察入微的情况下再适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学生写出的作文定会有血有肉。当然,观察也要分清主次,如若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懒婆娘的裹足又臭又长,人们看后定会作呕。

3激起欲望,促进写作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要培养学生勤与动笔的好习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一定要跃于纸上、不吐不快。利用学习园地一角,分期开辟学生的观察日记、缩写、扩写、叙事、写人佳作等栏目,坚持做到常换常新。课后的小练笔,我在教学时适时的穿插于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课文,启发引导学生大胆联系实际,并加以充分的想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勇于表达出来,及时呈现于纸上。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如:“限时作文”,“口头作文”,“作文背诵比赛”,“即兴演讲”等,并给优胜者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发展了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转化成写作的恒久热情。

4注重积累储备写作素材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选录了大量的名家名作,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摘抄或背诵优美的好词佳句。这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使学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通过现在的传媒积累。把在电视上或电脑上看到的新闻、趣事等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一种素材,同时还应积累相关的语言。还要把自己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录下来。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积累的多了,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5上好评改指导课,使学生会修改作文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上好评改指导课是学生会修改作文的必要条件。指导课的基本步骤是:重温习作要求,明确习作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范文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对例文逐项进行点评分析,教给学生修改文病的思路和方法,讲清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学生自己阅读,质疑问题,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例文,大到写作重点、文章的结构层次,小到遣词用字。最后教师总结此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要点。学生学会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并用此法及时修改自己的作文。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作文的能力培训的途径之一就是“自改”作文,在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修改方法自己反复修改,然后让同学之间互改,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上几点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让学生快乐的写作。

作者:胡先运 单位:山东省嘉祥县孟姑集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李景阳主编《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师学用手册》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九篇:“九字三步互动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难点。写作兴趣缺失、阅读面狭窄、学生主动性不足等严重制约着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探讨的“九字三步互动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是通过“启、忆、说”“思、写、读”“议、评、改”九字三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觉地开展作文实践活动和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地进行评改活动,以达到作文教学“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关键词:小学作文;互动式教学;写作能力;创造性思维

1“九字三步互动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基本含义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水平、教学环境、社会观念等原因,农村教学多以“单向灌输”为主,教师只为“教”,学生只为“受”,双方缺乏互动。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互动式教学法”逐渐运用到各个教学领域,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欢迎。其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具体而言,本文探讨的“九字三步互动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是针对一些农村地区作文教学材料难(写作素材缺乏)、语言难(语言储备不足)、技巧难(不善于谋篇布局、选材、组材)、心里难(缺乏对日常生活的感知觉)等几个方面的困难而创生出的一种在教师组织、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觉的作文实践活动和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评改活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一种新作文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启、忆、说”“思、写、读”“议、评、改”的九字三步骤。

2“九字三步互动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主要内容

2.1启、忆、说——积累素材、拓展语言

此为作文教学成功的基础,即在教师启发下,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回忆相关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感受等,并通过已有的语言储备讲述分享。为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学生的讲述分享,对素材进行概括分类、提炼共同事实材料,在此基础上组建作文小组,一方面充分发挥小组群体优势以突破学生个体语言、素材的局限,另一方面解决教师指导难以顾及学生全体的困难。写作是一项具有创造力的活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特点、语言储备等。此阶段,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实际,尊重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拓视野、突破常规,尽可能多地积累素材、拓展语言。而以小组形式开展作文训练,亦是以“类聚”寻不同、求创新的最快捷方式。如写一种花卉,不同的学生可能喜欢同一种花卉,这就可以将相同或相似喜好的学生分为一个作文小组。在小组内部,不同学生对同一种花卉的喜欢可能各有侧重,有的喜欢其色,有的喜欢其形,有的喜欢其香,有的喜欢其花与叶搭配出的整体形象……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小组中每个学生对同一种花卉必然有更细致的整体认识,从而丰富学生关于花卉的素材和语言库。

2.2思、写、读——独立成文,自品自鉴

此为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即在“启、忆、说”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想象,有条有理,独立成文,并养成自读自品自鉴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贯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经历了前面“启、忆、说——积累素材、拓展语言”阶段后,学生产生思想,构思文章,继而书面成文。此阶段,教师须在充分尊重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顺行文逻辑,明确行文之“所以然”。如表达方式方面,小学作文多以记叙、描写为主,教师应教会学生突出主题、条理清晰、言之有序、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从而达到行文“真、细、活”。以花卉为题,有的学生写出的是色彩的美艳,有的学生写出的是果实的丰硕,有的学生写出的是品质的高尚,有的学生写出的是花与人的关系。当文章写就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读的习惯,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像饲养宠物一般用心品鉴自己的文章,哪儿好,哪儿不好,让学生自行体会并初步修改完善。此举可最大化端正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提高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减少学生写作压力。只有当学生真正爱惜自己写出的作品,才会愿意用心去提高。

2.3议、评、改——共评共议,反复推敲

此为作文教学成功的保障,即在学生书面成文并自读初修后,教师先点拨,既要肯定成绩,尊重学生本意,又要指明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进行修改完善。同时,通过在小组、班级内部共评共议,灵活地将评、导、改有机整合,反复推敲。在教师个体点拨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动手(批、划、点、注)、动脑(思考作文表达方式、方法)、动口(谈新想法及评改理由),让学生在实践中求新、求变、求活。如针对表达方式单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丰富表达方式进行修改完善;针对情感生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拓展想象,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在小组、班级内部群体共评共议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评共议后,教师要组织佳作品赏,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部分段落。通过品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信心,同时亦明确佳作的共同特点,或是真实,或是生动,或是感人。

3结语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九字三步互动式”作文教学方法紧紧抓住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根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丰富学生写作表达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反复实施,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小学生关于写作的认识,继而明确写作的方向,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胡守元 单位:四川省宣汉县漆树土家族乡中心校

参考文献:

[1]徐贞丽.论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其实践[J].时代教育,2016,(6).

[2]姜素芹.浅议互动式作文评改[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

[3]金华兵.构建互动式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3).

第十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讨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需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抒写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教师将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生活,使之开启心灵之窗,以我笔写我心,快乐地进行作文创作。据此,下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几点让农村小学生快乐写作的方法,以资借鉴。

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农村,由于信息较为闭塞,网络不发达,且学生所接触的阅读书籍有限,致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有效提高,小学生怕作文、畏写作现象严重,加之教师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教学模式陈旧、方式单一,都使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出现了较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言之无物,且缺乏一定的用语逻辑,许多学生将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被动应付,致使作文内容不真实,难以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时多编写一些虚假故事或套话,还有一些内容是东拼西凑而成,而作文的用语也缺乏生动丰富的词汇,难以很好地表情达意,使得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新意,难以吸引人。其二,学生写作技能不足。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叙述清楚,语句通顺。而从目前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作文叙述混乱,逻辑不清,且语病较多,断句不明,有的甚至一段话、一篇文章一“逗”到底,甚至不用标点符号,可见学生对写作的技能掌握不够,不会合理分段标句。其三,教师忽视作文改评。小学生往往十分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更加重视老师对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而农村小学老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往往不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改评,仅以一两句话作为评语,致使学生对自身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深刻,难以提高作文水平。

2让农村小学生乐于写作的途径

2.1用心感悟生活,抒写真情实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对生活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其过于严苛,要求其选材要新,主题要明,立意要高远,则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难以写作好文章。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农村孩子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用朴实的语言写出真实的人和事,表达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到乐趣,觉得写作是件容易的事。例如,农村小学生多会做家务,对养鸡、捉鱼、种菜、插禾等事比较熟悉,或有亲身体验,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劳作中的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将人们劳作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出来,避免胡编乱造,定能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在写作中找到快来。

2.2尊重学生个体,放飞创作思绪:农村小学生由于表达能力较弱,害怕写作,往往难以放飞思绪,发散写作思维。据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大胆抒发情感,自由表达想法,放飞创作思绪,从而写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好文章。例如,教师可通过简单的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发散学生创作思维。如可组织学生一起玩吹泡泡的小游戏,看看哪位学生能用肥皂水吹出又大又漂亮的泡泡。学生们积极参与,玩的无拘无束,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泡泡像什么?”学生们思绪纷飞,浮想联翩,纷纷叫嚷着:气球、南瓜、葫芦、玻璃球……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据此写一篇有关泡泡的文章,学生大胆想象,写出了《泡泡之旅》《泡泡的世界》《神奇的泡泡》等独具个性的文章,在玩乐中完成写作,获得了快来。

2.3指导学生修改,快乐提升能力:俗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然,修改文章还能提升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由于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存在差异,且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不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善用集体修改作文的方法,指导学生共同参与作文修改,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从学生作文中挑选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展示于黑板上,让学生集体修改,看看哪些语句有问题,如何修改比较好,让学生个个充当“小医生”,诊断语病。在教师的鼓励和共同参与下,学生们七嘴八舌挑语病,提建议,课堂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也在这热闹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提升了写作能力。

2.4加强赏识教育,尽享成功喜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能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农村小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自信心,想要体验成功的欢乐,还需要教师多做努力,通过赏识性教育,鼓励学生努力写作,享受成功之喜悦。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真挚的热情和真诚的赞美来欣赏学生的作文,寻找文中的亮点,以提升学生写作自信心,享受写作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师在进行作文改评时,可使评价的内容更为具体一些,对于学生的遣词造句可评价其“‘栩栩如生’一词用于此处非常贴切,老师仿佛看到剪纸画变活了,写得真好!”或从作文的思想、观点、人物刻画、事件描述等方面加以具体点评,使学生以自己的文章为骄傲,更加积极主动地快乐写作。

3结语

总之,作文教学并非易事。要想让农村小学生爱上写作,快乐作文,还需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因势利导,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熟悉的生活进行创作,表达真情实感,提升写作技巧,让写作成为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尽享作文之乐趣。

作者:谢礼端 单位:四川省万源市井溪乡中心校

参考文献:

[1]甘红艳.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J].科技创新导报,2014(06).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喜好,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和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熟悉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征,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收效不大。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

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摘要: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熟悉事物的能力。简言之,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熟悉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据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写作喜好入手,开辟两种渠道,分清三个阶段,抓住三个练习,使小学作文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练习过程,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难题。

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内容

(一)激发作文喜好,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喜好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喜好。”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喜好,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外出旅游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喜好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熟悉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喜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喜好,“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第四,创设情境写作文。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练习目的而创设的。试举一例,全校卫生大检查前一天,五年级四班又上作文课了。我迟迟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设计摘要:卫生优胜流动红旗被一根教杆支在了黑板中间,摇摇欲坠,旁边写了一个醒目的大问号。学生们见此情景,大惑不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五分钟后,我才走进教室,要求学生自己起题目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顿时,同学们有了兴致,挥笔写起来。有的同学以《希奇,带问号的流动红旗》、《我明白了》等新奇的题目,在二十多分钟内,写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练习的两种渠道是摘要: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四周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摘要:(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练习重点,统一要求,严格练习。(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练习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熟悉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三)分清三个阶段,遵循作文练习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摘要:小学阶段的作文练习,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练习”,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具体的要求是摘要:即低年级说写提早练习,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练习课,以词句练习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练习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综合练习,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练习,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突出三个练习,提高作文能力

在作文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练习。

观察是人们熟悉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练习摘要:(1)细致地观察;(2)有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5

在当前形势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写出来的文章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语言苍白而贫乏,真实性不强,也没有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很难打动人。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这些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的作为更加生动,并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1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问题

1.1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为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通常会实行模板式的训练方法,即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考试前才开展针对写作技巧的突击训练,或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几篇范文和写作格式。处于这样的教学范围下,学生很难真正学到写作方法,写出的文章也必然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并缺乏自己的真情实感。

1.2不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心智还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只有让学生加强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到更多的知识与道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而从目前语文写作教学来看,学生不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学生难以积累到足够的课外阅读知识,对学生的写作思路产生了抑制作用。

1.3缺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为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还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兴趣。学生只有保持对作文的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学习也才更加认真。但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造成学生不能深刻的认识作文。此外,教师也没有做好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2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

2.1结合教材内容,学习作文写作技巧

为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首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内容,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学习里面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因此,教材知识是学生写作的基石,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送别的深情所打动。完成这篇文章的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作文教学中。笔者所教班级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思念父母的情感极易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所以笔者利用这篇课文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一位学生作文中这样写道:年前和父母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父母外出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跟着妈妈的身边,紧紧的捏着她的手,害怕她即将离去。学生这样描写十分真实、感人,是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2.2渗透情感教育,让作文可读性更强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无话可说,主要原因是写作素材不够,很难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为解决小学生作文不真实、空洞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层次、全方位的实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走出校园,感悟自然,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素材。例如:教师让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作文时,要让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同时要将“难忘”凸显出来,作文中要体现出“难忘”的原因。学生既可以采取记叙的写作手法,同时还可以议论,这样才能引起读者共鸣。议论部分应表达个人的情感,透彻地领悟教师传授的情感渗透方法。学生要敢于讲自己独特的观点表达出来,让作文的层次与结构更加合理,确保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样的作文才具备真情实感,可读性也才更强。

2.3写好日记、周记,积累丰富生活素材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和周记的习惯,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学生在写日记和周记的过程中,要将日常所思和经历的真实事情记录下来,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春游,或清明节到烈士陵墓扫墓,或看电影、参与文艺演出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学生应该将自身的感受与印象记录下来。在作文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将日记、周记中的内容融入到作文中,提高作文的阅读价值。此外,为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宽阔,减少写作时的束缚,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半命题的作文题目。例如:在写作《某某某,我想对你说》时,由于诉讼对象不确定,教师要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对方,不能作假或无病呻吟,要将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学生可以根据日记、周记中经常写道的人,稍作整理添加到作文中。

2.4关注日常生活,让作文更显真实

小学语文新课改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生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为真正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要将生活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写作,让文章有更多的真情实感。例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春游,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或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学生置身于春天里,感受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刚抽出嫩芽的柳条、绿油油的麦苗、温柔的春风等,都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魅力。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学生都能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每位学生的笔下都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春天。

3结语

总之,作文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尤为重要,这对于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对作文教学的重视,正确认识到其中的不足,灵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更多优秀的作文。

作者:黄南江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作文情感不真实。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最好能够真实表达自身想法,然而,现阶段的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字词堆砌现象明显,而且实际的表达方式也比较单一。

(2)作文模式化严重。小学生在学习写作的最初阶段都是模仿,而后才逐渐进入到自由写作阶段。如果教师在此阶段无法运用合理方法来引导学生写作,那么学生的写作将出现严重的模式化。现阶段,社会信息的交流相对频繁,所以,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找出较多的作文模板。互联网中的作文素材能够使学生积累词句,但同样也会使学生养成抄袭习惯,进而导致学生写作模式化,缺乏创新。

(3)教师示范能力薄弱。小学生在童年阶段比较热衷于模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喜欢模仿教师。如果教师在此阶段未作出正确的示范,那么学生就会效仿,最终在作文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掌握写作的技巧。

(4)作文内容与生活脱节。作文的写作,其本质就是将已经积累的素材重新加工与组织,并通过相应的语文技巧来整理成完整并且通顺的句子。然而,作文的素材一般都源自生活,若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就会使作文丧失生机和活力。目前,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学习的过程被限制在课堂中,无法走出教室去观察生活,导致其作文内容堆砌严重,缺乏真实的情感,和生活实际严重脱节。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1)与自然结合并联系生活。为了能够满足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但是,不管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不应该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作文写作类型大部分是记叙文,而该类型作文的明显特点就是具备真情实感。所以,学生的写作一定要有逻辑,并且融入真实的情感,不应与现实生活脱离。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教学,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通过亲身的体验与经历,学生才能够表达出真情实感,进而更好地释放思维,拓展思维,更热爱作文写作。在作文《愉快的一天》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大自然中,与自然中的生物接触,亲近花花草草。这样,学生就能够真实地感受一天当中的快乐,感受与老师在一起的愉悦、与小伙伴在一起的幸福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就能够将真实的情感融入写作内容中,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与生活相贴近,提高作文写作的质量。

(2)学会举一反三,更好地释放自身情感。教师要想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就应该从情感方面入手。可以通过朗读比赛或者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教学,使学生写作热情得到激发,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了解情感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此方面对学生进行帮助与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体验情感,不断地激发其想象的能力。在《我的家乡》这一作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学会举一反三,首先布置学生写《我的校园》,因为学生对校园环境较为熟悉,所以,写作的内容会比较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地感受与思考,并将对学校印象较深的内容当作重点段落,将真实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作文更加具有感染力。而后,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大声朗读,并由投票结果决定获得奖励的人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并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3)注重积累,积极记录生活点滴。在小学,写日记也是写作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详细的记录,进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写日记,并定期评阅。学生可以通过日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增强自身写作的自信心,还能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积累词汇量,有效地提升写作能力。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站在实际教学的角度思考,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卢国平 单位: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寓教于趣

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打开思维的窗口,自觉地、刻苦地练习,从而铺就出一条开阔的作文之路。多年来,我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在作文教学中,尽量做到以趣引思、寓教于趣。

一、话语引导,诱发兴趣

一个蕴含激趣的话题,会触及学生的灵感,从而打开话匣子。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揭示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时,话语应具有诱导性、趣味性,以此诱发学生写作兴趣。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作文《我会……》时,我采用的导语是:“同学们,你们都很聪明、能干,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据了解,大家都能做上一道自己拿手的菜,老师打算到你家做客,想请你自己做一碟小菜,以饱老师的口福,那么谁愿意老师去你家做客?你将打算做什么菜来招待我呢?”此刻,学生自我表现欲十分强烈,争着请、跳着邀“:老师到我家去。”“、老师,我会做西红柿炒鸡蛋!”“、老师,我还会……”紧接着,我掉转话题:“同学们,大家都真心诚意,我不知去谁家做客是好,现在老师想请你把自己做拿手好菜的经过写下来,看谁介绍得最清楚,文中的菜做得味道最可口,我就到未来的厨师家做客。”这样一来,学生写作兴趣盎然之极,于是我便抓住这一良机进行必要的写作指点。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一篇篇作文犹如一道道美味佳肴。诱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的话语除了要有诱导性、趣味性外,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亲切、柔和、形象生动,以消除学生紧张、畏难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

二、科学命题,焕发兴趣

在指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时,我将过去的文题《我爱我的家乡》、《可爱的家乡》进行具体化。启发学生说出家乡有哪些可爱之处,这时学生中有的说:“家乡的红椒”,有的说“家乡的西红柿”,还有的说“家乡的路”等。然后要求学生选择题材,以点带面。拟出的作文题目有《我爱家乡的红椒》《我爱家乡的路》《我爱家乡的×××》,这样,作文题目虽然小,但是写作要求并没有降低,表达的中心没有变,而且唤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丰富、生动。有的学生通过写家乡的红椒,歌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反映了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学生通过家乡的桥梁路道建设的描写,反映家乡的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家乡“路”的建设歌颂了党的改革开放之“路”前景光明、辉煌。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兴趣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学生作文只有入境入情,才能情动而词发。只有有了丰富的想象,奔放的激情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文章。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常采取创设情境练习作文。如“吹泡泡”比赛,做“贴鼻子”游戏,组织学生“洗手帕”等。尤其是做些科学小实验,更能唤起小学生好奇的心理,产生浓厚的情趣。例如做“滴水不漏”小实验,(教师课前准备一杯水,一张白纸)上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表演个“魔术”,请大家注意观察。我将口杯倒过来这张白纸能把杯里的水托住。”起先学生个个不信。当我把手中口杯倒过来,纸紧紧贴在杯口上水却一滴不漏时,学生感到好奇、有趣,纷纷要求自己也来试一次。学生置身其境后,我要他们说说刚才做这个“小魔术”的过程和观察时的心理等,再要他们议论纸为什么能把一杯水给托住的科学道理。在以上的活动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利用情境教学法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着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思维能力,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四、捕捉素材,培养兴趣

(一)入境取材。大自然是学生生活的广阔天地,其乐无穷。因此,我充分利用周边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生活,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陶冶情操、搜集素材。如春暖花开时,组织学生春游,观赏大自然中的美好春光。秋天到来时,组织学生走向田野,观赏繁忙丰收的景象。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如清明时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传统教育月可以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接受的教育等,均有助于学生入境取材。

(二)即兴捕材。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往往在遇到什么好奇、新鲜事物时,玩赏兴趣十分浓厚。因此,我们应当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有意识地让他们玩个够、玩个会。如在校园生活中,曾有一次元旦前夕,不问年级高低,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新年贺年片送给同学,送给老师,我把握这个时机,要他们做出最精美的贺年片,送给老师或同学。于是他们兴趣盎然,做出的礼品无奇不有,各不相同;写出的文章真情实感,有血有肉。

(三)储忆积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由此可知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经历过的人、事、景、物丰富多彩,而在此间,他们往往不注意留心观察、用心记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储忆积材的良好习惯。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利用列表式帮助学生储忆积材。总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人、事、景、物,学会储存记忆、积累材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是解决“无米之炊”的关键所在。

作者:盛庆乐 单位:磐石市官马中心学校小学部

第四篇:小学作文教学难点问诊

说起作文,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末爸爸叫小明起床说去公园玩,小明“蹭”地一下爬起来,高兴地搂着爸爸的脖子说:“爸爸英明。”一切准备就绪后,爸爸和小明说有个条件。小明眨着眼睛说:“保证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爸爸一本正经地说:“不是这样,是你回来后必须写一篇作文。”小明一听,脑袋耷拉下来了,撅起小嘴把东西一摔不去了。周末的兴奋一扫而空。

一、说写作文——难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教师普遍反映作文环节不能按照课标的要求正常完成。笔者从事多年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经历过多种文体的书写;探究过诸多名家的相关说法;研读过专门讲写作的指导文本。可在教学中总是难以与实际操作形成一体,见到效果。根据课堂实践和孩子们反复交流,在认真思考之后,要想在作文方面突破,就要问诊其难点所在。

二、难点一:好词好句的追求

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写好日记后,拿给当教师的妈妈看,妈妈不假思索地一顿指责,没一个好词好句。孩子委屈得流下了眼泪。不仅是这个教师妈妈这样要求,作为语文老师有几个不是这样要求的?孩子们费尽脑汁写下一篇作文后,教师们在评语中往往写道:语言平淡、词汇匮乏、不生动、不具体、流水账……一颗幼小的纯真的心灵就这样被摧残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能掌握多少词汇,如何才能生动?本校有个书法班,有个学生很热情地帮助别人,把纸和墨很大方地让给别人用。书法老师说:“这孩子将来有出息,人品好。”学生回头问:“老师啥叫人品?”老师说:“就是你乐意帮助别人。”学生骄傲地仰起头说:“小意思。”这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好词好句不是与生俱来的,那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学习的进步,慢慢地积累掌握。真正的好作文,并不是好词好句的堆砌,是生活中的感悟、境界的提升、情感的自然体现,这需要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孩子们能够写出来就该肯定,鼓励。只要把话说清楚,把事情叙述明白就是好作文。

三、难点二:开头、结尾的误导

凡教作文的教师大多讲究“凤头、豹尾、猪肚子”。这是多年来作文考试时阅卷教师评判作文约定俗成的一个标准。通常是看看开头,扫扫中间,瞅瞅结尾,就给作文打出了分数。所以,作文开头成了教师们辅导作文的首选标准,而学生们在写作时,往往却因为开头耗时、耗力、耗脑筋。文章本身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丰富多彩,没有统一,没有固定。用模式对孩子们要求,只能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封固孩子们的写作欲望。

四、难点三:背诵范文的质疑

在书店里,针对学生所列书目中,最畅销的书不是名家名著,也不是各学科工具书,而是名目繁多的作文选读。一部分教师既不指导作文,也不按照课标要求训练作文,而是要求学生们背诵作文文选里的范文。其结果是好心办坏事,学生们不仅没学会作文,而是学会了剽窃抄袭。其结果是孩子们的作文雷同,经历相似。会套用的并不多,能写出自己经历的也不多,大致的内容一是“我生病了,半夜爸爸把自己送到医院;天下雨了,妈妈撑着雨伞在校门口接自己。”再来说说这些范文,其本身并不是名篇名著,学生们大好记忆被白白地浪费了,如果说背,还不如让学生们背一些名篇、名句,对提升整体文学素养有好处,也对今后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背诵范文对学生们来说只能是贻害无穷啊!作文要给予引导,让学生们写自己的感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如:30年前笔者的一个学生作文中写到母亲的时候说:“寒冷的冬天,母亲总是第一个起床,起床生着炉子后把我的内衣一件一件的在炉边烘热,之后叫我起床。穿上母亲烘热的衣服,母爱的暖流传遍全身……”这就是生活,在讲评时充分给予了这个学生肯定和鼓励,也引导其他学生们从生活的细节处寻找素材。再如:某单位组织了一次中小学生作文征文活动,让笔者当评审。其中一篇文章富有感情而又真实,一个学生写吃鱼的一个过程:“爷爷总是将鱼刺一根一根的剔掉,确定没有毛刺的时候将鱼肉放在我的碗里,因为我爱吃鱼。”这样的作文,不就是真实的生活写照么?不就是小学生记录家庭生活的真情实感么?最终,这篇文章一等奖。这就是生活,好多人都经历过,但跃然纸上写在作文里的不多。作为教师就得鼓励学生们从生活的点滴写起,而不是从网上抄袭、照搬范文。

五、难点四:作文辅导的空洞

语文课标要求,一学期最少有八篇作文,基本上是两周完成一篇作文。第一周是辅导与写作,第二周是讲评和修改。在作文的教学中,这两周的课都非常重要。然而,仍然有部分教师在作文课上,基本上是打无准备之仗,好一点的教师还列个提纲,提一点要求,差一点的教师出了题目就结束了。余下的时间是教师坐在讲台上两眼呆滞,学生是笔杆杵在嘴唇上,抓耳挠腮,写什么,怎样写,没有下文。究其原因,一是一个不会写作文的教师辅导学生们写作文。二是判作文难,费时费力,干脆将作文课“改头换面”成了普通语文课,教师则省了判作文、讲评作文的程序。辅导作文很重要,学生素材贫乏,没内容写就已很困惑了,倘若教师再不辅导,又不给学生写的机会,作文难就成了常态化了。为了改变作文辅导空洞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作文书写三环节:一是抓住信息拓展。这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抓住一个事物的特征,通过推理,把与这件事物的相关信息都展示出来,把与事物有关内容组织在一起,形成写作的第一手资料,也就是成为作文教学的素材。学生由此知道了写什么。二是抓住细节描写。这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文章生动与否,情感细腻与否,观察细致与否,都体现在细节的描写中,学会了细节描写,可以说不仅学会写作的要领,重要的是学会了生活。三是特征感悟。这是文章的哲学思维过程。凡有生命力的文章,被人们广泛传诵的东西,大都体现了对生活感悟的思想。感悟是情感的一种自然升华,是内心深处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是提升素质,升华境界必须的思考。实际上,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先要入门,学习写作文也要先入门,当教师的不要人为地去设置一个门槛,让学生迈不过去,只在门外徘徊,认为作文很难,久而久之,学生有了畏难情绪,对作文失去兴趣。教师应该是低标准,让学生先入门,敢想、敢写、敢说心里话。入了门才能看到路边的风景。至于要求写的东西,实践得多了,自然就会掌握;经历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

作者:任素芳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平泉第一小学

第五篇: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受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学生因素,作为写作主体,学生个人受多种因素限制,知识容量匮乏,视野狭窄。学生生活除了校园就是家庭,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条件不多。农村小学的校园生活本来就比较单调,学校里开展的活动不多,除了书本上学的知识外,学生的课外读物少之又少。就课程来说,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家长对艺体科目的学习和重视都不够,这就造成学生知识的匮乏。学生回到家里要么帮家长干点活,要么和同伴玩耍,周末和节假日大多只是在家里度过,出门的机会不多。本身跟大城市的学生相比,就显得有一些缺憾,大城市里的孩子首先在旅游这方面就比农村孩子有优势,有些农村的孩子上到六年级了,最远只在灵台县城里转了一圈,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那么怎样让农村的学生不再感到作文吃力,让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不再头疼,下面我谈谈在这二十多年来奋战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几点作文教学的体会。

一、老师作文教学的理念存在很大问题

就我们学校而言,每周星期三午饭后前两节课是作文课,农村语文老师的理念就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老师把写作提纲给学生说一下,便让学生自己写,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游什么的有感”,农村学生哪里也没有去过,你让他写些什么,学生只能瞎编,编出来的肯定牛头不对马嘴。曾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是这样教学生写作的,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游记,可以进行套改,把学习过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套改成记灵台县的荆山公园,现在想起来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我们应该把学生带出去,让学生实地观察,学生只要把自己观察到的写出来,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我不再相信学生无话可写,即使没有名胜古迹,就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我相信学生一定会有许多话说。

二、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缺乏开阔的视野

尤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这方面,显得很死板,不会创新,更有甚者,别人说怎么教他就模仿,结果导致作文教学没有搞好,学生叫苦连天,我就说说农村语文老师是怎样教学生作文的,每一名学生都有三个作文本,正式的作文本,供学校检查用的,私下里还有两个作文本,一个是学生中午回家后必须在上面抄一篇作文,一个是学生下午放学后在上面抄一篇作文,早自习学生还要背一篇作文,要求每一位学生就不同的写作类型背诵一篇范文,以便在考场上进行套改。这些老师从来不想着怎样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而想着让学生死记硬背,无限制地抄写作文,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检查,总是心不在焉地抄写一遍,最终效果什么都没有,只是造成学生越来越厌恶上语文课,作文课,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对老师的作文教学培训一片空白

老师既然在作文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学生既然对写作明显感到厌恶,我们学校更是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明知道学生的写作历年来在六年级考试中都是最低分,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但就是无动于衷,每年都进行大量培训,为什么就不进行作文教学培训呢?因此,我建议学校抱着对老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每学期都进行作文教学培训,久而久之,会有很大收获。

四、增强作文教学的有趣性,增强学生写作的趣味性

要达到这一点,老师必须认真备好作文课教案,而不是简单地找一篇习作贴在教案上,就叫范文,课堂上给学生把范文一念,让学生自己写,更有甚者,把作文布置在课后完成,作文课上用来上语文课,作文教案应该注重怎样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才能让学生乐意写,自己想写,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进而让学生千方百计地写好作文,我建议语文老师中午和晚上根本不用布置这么多的作文抄写,完全可以把这些时间省下来,写日记,这样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久而久之,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另外,针对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应从培养兴趣入手。兴趣是增强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很清楚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针对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恐惧心理,首先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富有魅力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写作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五、教给学生恰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当然这个技巧和方法,不是像前面说的让学生欺骗阅卷老师,投机取巧,而是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写作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进而写出具有自己风范的作文,而不是千篇一律,让人看了感觉没任何创意。我记得一位老师这样说过,曾经有一篇作文题目是这样的,让学生写一篇令我怎样的一件事,我们都写成了令我伤心的一件事,结果都得了低分,唯独有一位学生写成了令我高兴的一件事,结果得了高分,因为我们当时死记硬背的一篇作文就是令我伤心的一件事,老师当时说我们伤心的他都伤心了。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写作不能一个思维。

六、作文教学一定要学会创新

针对本班学生及本校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作文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不要拘泥于别人的教学经验等,只要学生能写好作文,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只要学生爱好写作,那么这种方法就是正确的,就是一种成功的作文教学方法,就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总之,小学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学校和老师努力,多动头脑,多学习,多创新,灵活处理,而不是纸上谈兵,死搬硬套,这样既会剥夺学生写作的天赋,又会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没有造诣。

作者:任海霞 单位:灵台县东关小学

第六篇: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一、写作意识培养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背景

作文教学至关重要。不论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都不容忽视。然而教学现状多以考试的功力为目的,很多老师信奉“授之于鱼”,将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作为作为教学内容,甚至让学生通过模仿范文、“缩构”文章,轻而易举将备考作文改头换面成考场作文;或者将写作教学的流程呈现为“教师命题———简单指导改如何写———学生练笔”的单一模式,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写、写什么、写给谁看以及怎么写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写作状态”这些问题几乎是盲区。作文教学依然没有得到清晰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

二、写作意识培养的实践

(一)以“习作漂流”为形式展开。网络世界里有“漂流瓶”。你打开瓶盖,可以读到另一个人的心情或者故事。你可以只在内心分享它,也可以写一个自己的故事或者自己的一段心情装进瓶子让它继续漂流。“习作漂流”亦如此。每一个习作的流动从自己的小组开始,然后归入班级这个大集体,直到集体里的每一个组每一位成员都经历,就完成使命。每一个习作本都将因为流动,记载过身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故事或者精彩瞬间,尤其珍贵。那习作如何“流动”呢?以“本”定流。习作本是漂流的主体,就如同网络世界里那个漂流的瓶子。习作本的数量根据班级人数而定,一般每6-8人为一组,每个组准备一个习作本。习作本先在主人所在的组内流动,流动的顺序可以事先抽签决定,也可以由组长决定,一旦定下来就不再更改。以“组”分流。习作本的漂流以“组”为单位。开始前,每一个小组首先要确定组长一名,担任管理的职责。组长要负责征求组员意见给习作本拟名,以形成自己的小组文化,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合力,要开展评比哪个习作本名字最受欢迎,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602班的“四叶草”和603班的“金色童年”尤其受学生喜爱;组长要选择组内最擅长封面设计或绘画的同学为本子设计一个封面,也开展评比,以彰显各组的实力,增强各组的荣誉感、责任心;组长要负责为每一位组员排定流动的顺序,还要讲确定的顺序记录在习作本的扉页,一旦确定不再更改。以“生”助流。习作本的漂流需要借助学生的力量。首先,语文课代表是师生之间的桥梁。课代表需要将每一天的评价和日冠军公布在教室墙面的表格里。其次,小组长需要督促同学及时阅读习作上的教师评语,需要鼓励每一位组员认真写作,为自己也为小组赢得荣誉。

(二)以“师生合作”“读写结合”为原则拟题。学生习作,或叙述故事,或倾述内心的感受,或发表观点,都应该伴随丰富的情感活动,使他们体验表达时的快感,不知不觉中提高习作的水平。因此,设计习作任务时,最好提供一些真实生活的情景,让学生的写作更容易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如“五年级开学第一周作文”:周一:关于新老师、新同学的那些事(因为中途接班,有几个插班生);周二随笔;周三,半命题作文《窃记》或《走遍天下为侶(结合《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周四,随笔。写一件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事;周五命题作文《我的读书故事》(结合单元作文)。

(三)以“及时评价”“多元评价”为契机推进。习作的批阅要及时反馈,每日表彰“日冠军”,并配合班级管理以加分形式计入当天小组考核,或发短信给家长,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其他的学生或家长以“跟帖”方式进行点评或提出修改建议,让习作的作者收获很多的反馈信息,从而感受到写作是一件被尊重和重视的活动,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刘云生先生说过: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舞蹈。只有内心有了独特体验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蹁跹。

三、写作意识培养的成效

自从以“习作漂流”为形式开展作文,学生的写作意识增强了,他们从害怕写作文成为自觉写作,一些学生开始爱上写作;他们从等待任务成为主动询问任务。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善的问题

以“习作漂流”为形式的写作意识培养,笔者已经进行了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实践中也遭遇尴尬与困惑。如:1、学生之间的差异。九年义务教育,到了高段,学生的习作水平以及形成了差异,班里有的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叙事有条理,会表达真情实感,而有的同学无法流畅表达,几乎没有写作能力。这样的差异在“漂流”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的不顺利。2、教学时间的分配。“习作漂流”让语文老师每天都能读到学生的作文,有时惊喜有时叹息,时常会有及时反馈的冲动并很多次付诸行动,结果耽误了原计划的阅读教学任务;反之,若完成自己的阅读教学任务,那作文的反馈就会滞后,失去了最佳的时机与效应,笔者时时顾此失彼。

五、结语

教学过程是一项不断创新的艺术,有创新就会与挑战。只要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那么问题会一一得到改善。相信我的“习作漂流”会成为我语文教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促成我语文教学的提高。

作者:沃美珍 单位: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第七篇:小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探讨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素质教育在我国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当前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弊端

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起步比较晚,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少,所以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产生一些问题。小学语文课程的传统作文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很难将自己的思想和主观精神色彩融入其中,并真实的用自己的语言状况表达出来,大多数地学生在写作时是“照葫芦画瓢”。有很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以考试要求作为标准,总体表现为应试教育作风。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把应该展示学生思想的作文写作变成了学生应付考试的无意义的文字堆积,学生很难产生写作兴趣。此外,一些教师的统一要求或拔高要求,很难提高小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就会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阻碍。

2小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自我国实行教育改革以来,素质教育不断地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目标。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个性化作文教学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上。学生的作文写作从本质上来看是在精神上的创造性劳动,所以,其应具备创新性。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并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小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探讨

3.1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

某学者在对中外学生的差异进行比较时发现:中国的学生虽然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非常好,但是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明显不足。创新在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学生却明显比较缺乏创新能力,追究其根源,这是因为我国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思维习惯导致的。仅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面,教师采用同向思维,使小学生的思想逐渐僵化,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敢进行创新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时,要着重强调让学生用独特的、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思考问题,这种独特、不同的视角就是当现如今我国的小学生比较缺乏的求异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逆向思维,还应该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让学生的思维向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进行扩散,从而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而有效地落实语文作文的个性化教学。

3.2锻炼学生的修改能力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专利”,教师按照自己的要求与标准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衡量,希望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更加顺畅。但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辛辛苦苦的改,学生对此却不屑一顾,学生的写作能力进步不大,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丧失写作信心和写作兴趣。修改作文是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的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质量与能力的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爱模仿、好表现的心理特点,锻炼学生的修改能力,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当然,教师也要在旁边做好协助工作,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原作,理解学生的语言,体会学生的心理。教师也可以选择几篇“病文”,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指出需要修改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师生合作修改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明白作文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从而学会应该怎样写作。

3.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文教学课程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益普及,引发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各个领域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革。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也必然随之发生变革。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纲要》中提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基础教育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指出了改革的新思路。这一改革,涉及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是基础教育带有全局性的一项重大改革。如何进行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理解

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内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在现代教育中,整合思想的实质就是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割裂知识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要素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互动状态。这种状态呈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革新。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就是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新的教学整合并没有改变教学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因此,教师在基于“整合”理念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学习资源为依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学整合实现了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技能和信息素养的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使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式的实施更具人性化的特点,呈现出信息化教学特有的魅力。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相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的运用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通过声音、文字、图象等手段,激发学生将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教学模式应以教学设计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情景化教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构建师生平等交往互动、互惠的新型教学模式。即情境激趣?-观察感知---自主练习---交互评改。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1.情景交融,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是儿童试着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小学生所写的作文,更多的是用儿童的眼光和儿童的语言对生活素材的描摹,而素材选取的内容应由两部分组成:表象和概念。“表象”是对以前感知过、但当前并未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是对过去感知所留下痕迹的再现,也就是在人们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概念”是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表象)的感受和看法。为了能获得大量形象、生动和具体的写作素材,关键是要有丰富的表象,这就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许多学生在谈及作文的难处时,都认为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不能细致地观察,分不清主次,往往注意了各种无意义的表征而忽略了有意义的特征,导致生活积累贫乏,在其记忆储备中找不到相应的事物表象。信息技术可使作文教学环境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做到情景交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的重点处还能将有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推进、放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指导三年级习作《开心的游戏》时,我先充分利用各种游戏的图片、声音、录像等,调动起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外部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后,让学生们做几个游戏,用摄像机把游戏的经过摄下来。再引导学生对照录像通过声音的聆听、画面的欣赏、语言的讲述,渲染了游戏时有趣的气氛。学生们写起来都感到得心应手。

2、拓展资源,引导学生自主习作。

学会积累、选取写作素材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把“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作为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是符合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规律的。丰富见闻离不开生活这个源头。小学生的生活可以分为直接的生活经历与间接的生活经验两个方面。学会以直接的生活经历作为习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但小学生的直接生活经历毕竟范围有限,因此决不能忽视间接的生活经验对丰富学生见闻的重要性。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从何而来?以往我们主要通过培养学生课外看书报的途径来获得。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渠道。网络有着海量存储和覆盖全球的传播范围,它创造的虚拟空间可以让你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天下各种事情,获得各种知识与信息。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扩大视野、丰富见闻、积累素材、拓展写作资源,是信息社会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新变化与新特点。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作文题目要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指导三年级习作《可爱的水果和蔬菜》时,我要求学生上网查找,了解水果或蔬菜的生长地、生长情况、营养价值及其他多方面的资料。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枇杷分为红沙、白沙两大类。红沙果皮橙黄色,所以古人把枇杷喻作‘金丸’。如宋祁诗‘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陆游诗‘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等”足见网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见闻,拓展了学生的写作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作文的题材或要求搜集与之有关的网上信息,建立专题教学信息网,供学生作文时使用。在上完课文《纸奶奶的生日》后,学生们对纸的了解并不满足于教材上的内容,他们想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设计了一次以“纸”为题材的网上作文训练。课前教师通过网络下载了大量有关纸的科技知识、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制作成了一个“纸”的专题学习阅读网页。在作文课上,学生首先打开了这个“纸”的专题网页,从网上获得了有关纸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知识与材料。在满足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的同时,我要求他们围绕“纸”的话题说说自己想说的话,进行网上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与同学开展网上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讨论、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开展自主性写作活动,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未来新型纸的用途;有的对纸的发明感兴趣,描写了纸的发明经过。有的对滥砍滥伐、造纸污染的报道发表感想,表达了保护环境的愿望。

3、交互评改,促进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以往我们也曾尝试通过课堂内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的习作有相互交流与评改的机会,但往往受到范围、时间的限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扩展了学生习作交流的时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网络调阅学生有代表性的习作,并以屏幕广播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由师生共同评议作品的优劣,并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个人不同的看法。另外教师也可让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相互评改。被点评者在吸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立刻在电脑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都会有所提高,从而使被点评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加深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今年四月我校组织了参观烈士墓的春游活动,春游前我先让学生上网查阅了参观烈士的一些资料。春游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在班级网页上,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班级网页读到全班同学中的任何一篇习作。他们还可以利用“回复栏”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修改意见,如:指出作文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赞扬同学写得精彩的片段等。教师也作为交流评论的一员参与其中。这种新颖的课堂作文形式和快速广泛的网上交流,学生感到特别的新鲜。他们不仅写出了生动感人的习作,而且交流了情感,写下了许多简短精彩的评语。他们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措施与建议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7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方式实施作文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拓展学生的词汇量,然后锻炼学生的造句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经常开展多样化造句活动,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比如:设计某些特定词语让学生造句,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既然……那么……”等,当学生完成造句之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讨论,对句子进行点评,甄别这样的用语是否恰当。然后从学生的造句中选出几个优秀的句子进行解读,再选出几个表述有误的典型句子进行重点讲解,一是纠正学生的用语错误,二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判断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造句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映。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的美才能展现在眼前,而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教学中发现,小学生之所以写不出作文,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搜集写作素材以及运用写作素材的能力。而分析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没有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总结,所以总是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从生活与自然中去感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观察作业,可以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可以观察各种小动物,还可以观察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等。对于不善于灵活运用写作素材的学生,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收集具有真实性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去亲自体验;其次,作为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让学生们从自己所搜集的众多素材中甄别出真正有价值的素材;最后,应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所选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名言警句、成语等,争取做到思想突出、立意明确、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三、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写作的创新精神

只有全面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新意,才能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例如,让学生以说明文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的“小天地”,还可以写一份演讲稿、策划书、解说词、广告词等,一次有趣的活动、一次印象深刻的实验、一件精美的小制作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对象。只要能够触动学生情感,即使一件小事,都能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古语有云:“童子之情,乐于嬉戏”。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游戏法实施作文教学,先开展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然后让学生根据游戏过程进行写作。比如,在写跳绳比赛时,可以先开展跳绳比赛活动,当学生亲自经历这一过程之后,会对跳绳比赛的规则、分组形成一定认知,并感受到了跳绳的乐趣。当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之后,自然不会无话可说。可见,只有积极拓展学生思路,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创作出引人入胜的作文。

四、引导学生自改作文,鼓励学生之间互批

首先,引导学生自改。当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首先应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教师应教给学生具体的自改方法:一是看一下格式是否正确;二是书写是否清晰整齐;三是通篇是否有错别字;四是看一下是否存在病句;五是修改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六是检查语句是否通顺;七是检查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八是看一下作文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确。以上几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加以实施,不能做硬性规定,而是要做到扶放结合。其次,鼓励学生之间互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学生之间互批作文,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学之间相互批改作文,相互交流意见,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互相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找出作文中的不足,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的学生互评互改,最终再由教师进行批改。切忌对学生作文一刀切,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开展好教学,就必须要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进一步引导小学生们走进作文的世界,最终提高学生们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姜静新.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5,(3):98.

[2]花纯玲.我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看法和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7):8.

[3]季汝洁.小荷展露尖尖角———谈低年级写话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8):70.

[4]董艳芝.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与认识[J].赤子:上中旬,2015,(13):254.

[5]兰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途径分析[J].作文教学研究,2015,(5):123.

作者:孙志刚 巩建强 单位:桓台县第二小学

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发展策略

摘要: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陷入无话可说的困境。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小学作文教学走出课堂,增加与生活实际接触的机会,从根本上推进小学作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实践活动;小学作文;教学发展;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要能够准确地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并能够将作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空洞无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作文并未达到教学标准的要求。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简析

小学作文教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没有投入足够精力。教师往往围绕着作文题目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如何解题、立意、描写、总结等,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也觉得语文作文非常晦涩难懂。很多学生都感到作文令他们头疼,百思不得其解,进行了大量的思考,落笔却只能写下短短几行字。为了应对语文作文写作和语文考试,很多学生翻阅例文并强行记忆,写作时直接套用相似题目进行仿写。这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很难写出有感染力的作文,成绩自然不会很高,这打击了学生学习作文写作和语文知识的信心,认为自己不适合写作文。很多语文教师也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学生,也想了很多办法教授写作要点和技巧,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没有提高,甚至有一些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低年级学生没有任何差别,作文教学已经成为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难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困境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所以会陷入困境,是因为未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内心特点和作文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小学生年纪普遍偏小,喜欢玩闹,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们的天性,而教学内容不够灵活生动,也使得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作文教学如果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自己努力,只有学生认真体会,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的作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作文或者说文学,是人们用来记叙自己所见所闻并表达自己内向想法和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很少接触自然和生活,写作内容多是围绕着固定的题目展开,有些学生可能并没有经历过题目中的内容,自然很难有所体会,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只有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和经历,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才会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

三、利用实践活动推进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学生阅读积累,打好作文基础

作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很多学生之所以不知道写什么,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长时间的文字积累。阅读对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认真阅读了很多书籍,他们才会对写作形成一个基本概念,在脑海中也会出现更多的素材,思路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拓展。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经典名著或课外读物,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指定某一主题让学生开展阅读,并写下读后感或制作手抄报等等。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可为作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生之间交流,提升写作兴趣

教师在安排学生阅读某一类的书籍后,可制定一个写作主题,鼓励学生们根据阅读共同讨论。小学生非常渴望与同龄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他们既接收了别人传递的知识,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了其他同学。语言交流的过程同样也是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语言表达完成了文字的表述,而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说过的话记录在作文中。有效交流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会迫切地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展现给其他人看,这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带领学生接触生活,增加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之所以会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生活和自然,对于很多事都没有体会,因此完全不知如何下笔。例如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带领学生去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多参加户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生活。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和注意体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语文教师在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向学生家长宣传带领学生接触生活的重要性,号召学生家长在平时给学生更多接触生活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四)改变写作命题,增加学生自由度

在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命题往往根据课本需要展开,题目比较固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很多学生会感到毫无头绪。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接触过这些写作内容,没有实际体会,自然无从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践活动展开作文命题,并且在命题过程中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作文命题及写作。只有学生从“要我写”的想法转变为“我要写”,语文作文写作才能够有所突破,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情实感,更好地完成作文写作任务。

(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增强学生信心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评判学生作文时努力修改,耗费了很大精力。这种批改方式虽然让整篇作文得到了提升,但是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很大收获,很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得到教师认可和理解。有些学生甚至因此失去了写作的信心和兴趣。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修改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可以更多地展开作文评判活动,例如可以采取自评、互评和总评等形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展开自我反思,达到增强学生自信、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立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与对策[J].学科教育研究,2011,(6):58.

[2]彭松巍.作文与阅读的“互动教学论”[J].中学语文,2011,(15):41-43.

[3]鲁爱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堂整合初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2):48.

作者:赵娜 李公尚 单位:临沂北城小学 临沂第十二中学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掌握当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写作兴趣,要求小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总结、学会积累,学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写作成功的快乐。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的原因

当前有的语文教师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而且有的语文老师也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老师不了解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本身又没有掌握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有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味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行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我国虽然早就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但一些地区的素质教育开展现状令人担忧,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日益增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开展大量的写作练习,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拥有的写作时间有限,只有在各种考试中才能得到写作的机会。这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很多学生不具备写作的自信心,不具备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二)学生的原因

写作内容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只有具备大量的生活实践才有可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大量体验真实生活的机会,其写作内容也不能与真实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没有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词汇,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干脆抄录范文中的一些优美句子,导致作文前后不能顺利衔接,出现了严重脱节现象。

二、增强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人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开展个性化阅读,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探索、认真思考,要为学生增加情感体验与发展思维的机会。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将课文阅读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当前的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学会认真观察,达到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的效果,长期坚持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要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语文教师还需重视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教师间可以开展学术交流与教学方法的探讨等活动,从而可以帮助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掌握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师还需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学生中间,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增加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掌握学生在写作中的真正需求与思想发展动态,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还需帮助学生的积累词汇、分析文章的脉络、感悟作者的情感。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教师不要打击学生的各种创新想法与创造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

(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生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事物间的本质区别、个性特点、打动人的部分、美丽的景色等。只要学生在观察中做到积极用心、及时记录、及时总结,长期坚持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与写作素材。教师还可以抓住有利时机举办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增加学生的生活感受。学校也会定期举办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活动,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到不同人的心情与不同人的情感,帮助学生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的学生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相同,教师要重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要相信自己肯定能够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大胆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文章是能够表现学生个性的。一旦学生拥有了这样的信念,再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与鞭策,学生定能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从而感受到写作文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点评作文,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间的互评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感受写作成功的乐趣。

(五)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为了解决学生平时写作机会不多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不但可以及时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材料、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日记内容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即可,如学校的比赛活动、发生在班级中的好人好事、课堂上有意义的情节、课间游戏的一个片断等都可以作为日记的素材。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肯定会思考,因此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惠勇.还学生作文以真实真情[J].新课程:上,2017,(8):55.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8

一、运用富有趣味的指示性语言,引导学生了解作文学习的重点

小学生处于作文学习的初始阶段,掌握的语言知识与写作技巧不多,如果教师直接将写作知识灌输给他们,他们会很难理解和接受,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运用小学生能接受的趣味指示性语言,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写作,并促使他们找到作文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注意,教师运用的富有趣味的指示性语言,既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又要针对作文教学内容,还要运用适当的语气助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及时发现作文学习的重点。以“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指导小学生写作之前,必须让他们明白要写什么、为什么写、从哪方面写等,明确此次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学生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有效掌握写作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富有趣味的指示性语言指导学生了解作文教学的目标与方向,比如“请大家看一看这张人物肖像图,并从人物的外貌、神态方面,说一说人物的特点”这句话中,教师利用了“请”“看”“外貌”“神态”等指示性词语来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和目标。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语气助词,比如,啊、呢、呀等,以通过增强说话的语气提示学生作文学习的重点,从而促使学生意识到要重点关注哪些写作知识、解决哪些写作问题等。

二、设计富有趣味的互动交流环节,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学习不应是封闭的、自我的,要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共同进步,这样小学生才能学好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学会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组织有趣的学习互动和交流环节,从而让小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参与到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针对作文主题,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习讨论话题,再组织学生交流与互动。在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表达权,让他们敢于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先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想法给出指导意见,从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的作文学习路径和方法。此外,为了活跃课堂交流的气氛,教师还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采用积分制,让学生抢答,答对者获得加分,最终总分最高者获胜。如此可以激活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写作教学活动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创编童话故事”的写作教学为例,小学生都读过有趣的童话故事,借助他们比较熟悉的童话故事指导写作,可以有效渗透相关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使学生从中学到有用的写作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组织童话故事的趣味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认知,以及从童话故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逐步走进作文学习情境。比如,以“动物王国”为主题,引导学生读一读里面的故事,并以此为基础续写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讨论如何写作时,教师可以组织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小动物,以及小动物的外貌特征、动作神态等,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激发他们的表达欲。然后,以“动物王国正在搞什么活动呢”这句话为开篇,让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创编,从而打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写作环境。

三、组织作文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写作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9

低段作文提前起步,是当前很多小学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举措。低段小朋友能写作文吗?或者说,提前作文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新问题,先要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异同谈起。传统的语言学论著认为,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符号,是口语的一种记录形式,先有语言(口语),后有文字。最近的探究表明,口语和书面语历史起源是同步的,但功能不一样,口语起源于呼喊,文字发轫于涂鸦,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岩洞、陶瓷、泥土上所刻画的象形符号,可能是世界各国文字的最初形态。口语是听觉符号,主要负责日常交际;书面语是视觉符号,主要表达心中的意象。从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虽有联系,但却是两种功能和性质不同的符号系统,是可以分开学习的。

这种既同步又分离的关系在个体语言发展的特例中也能找到依据。例如,幼儿在学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同时熟悉汉字、符号和图形。有时候幼儿不会说某个单词,却能指认汉字和图形。又如,过去农村的村书记和村长大多是文盲,大字不识一斗,说起话来却滔滔不绝,逻辑严密,很能服人;相反,聋哑人从小不会说话,却能学习文字,用手势语和书面语和他人交流,也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在中小学就读的学生都是健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书面语充斥的现代文明社会,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完全分离的现象很少见到了。笔者有个假定,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备学习所有语言文字的潜能,孩子口语超前、书面语滞后的状况是生活和教育等后天因素造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儿童已有口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语文,促进儿童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协调发展。儿童进入小学后,应该以学习书面语为主,同时提高口语交际的品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儿童学习用书面语进行交流和自我交流。不明白这一点,就会人为加大口语和书面语发展的差距,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提前作文不仅可能,也很有必要。实验表明提前作文满足了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然,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必须明白,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涂鸦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喜好为主要目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求不能太死板,更不能搞“作文先导”,削弱识字和阅读教学。否则,就会徒劳地增加孩子的负担,扑灭孩子的习作喜好,效果适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话写完整”作为基本要求,但练习的时候,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写作,写几句或一段有意义的话,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多少就写多少,让孩子觉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想法和情感的。这时候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总体面貌也许是摘要:多数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连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松、自由的心态下写作,作文中总有一句或几句话是完整的,这样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识能力目标,又渗透完成了作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否比单纯地重复写“一句四素俱全的话”要有意义呢?

二、作文教学难在何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探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但“作文难,怕作文”的新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人们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很少有人从语言学习本身的角度思索过这一新问题。笔者经常思索,为什么孩子天生就不怕说话,单单就怕作文呢?为什么三岁的小孩能基本上学会语言交际,而很多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不会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呢?只要比较分析一下口语和书面语学习条件上的差异,就能发现作文学习的确比口语习得要难得多。

学习机制上的差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之所以能学会语言,是因为天生就有语言习得机制。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环境,足够的语言刺激,儿童就能自然而然学会某种口语。而且年龄越小,语言习得机制越强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语言习得机制慢慢地退化,到了青春后期,这种机制几乎完全消失。0~3岁是语言习得机制最强大的时期,儿童学习口语可以不费一点力气,所以,我们把口语的学习过程称为“习得”。当儿童进入小学正式开始书面语言学习时,语言习得机制已经开始衰退,学生必须借助知识、规则、方法等理性工具来学习书面语言。尽管也有实验(如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表明,只要给予儿童充分的读和写的时间和机会,儿童也能自动提高读写能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儿童可以在没有成人指导和督促的情况下自动学会书面语。学生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学会使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说摘要:“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儿童学习口语是和儿童的社会阅历和智能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儿童的口语交际和他们生活活动、心理成熟的直接需要紧密相连,孩子的说话内容就是他们的生活内容,孩子的说话能力就他们心智发育的集中表现,内部学习动机十分强烈。学习书面语主要满足儿童学习间接知识和今后参和社会的长远需要,和儿童现实生活的关联较少。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心理发展水平,能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但充分发展的口语能力足以应付这一时期的社会交际需要,因此,缺少学习书面语的内部动机。可见,书面语的学体上是强制性的,假如没有外部动机的支撑,孩子不可能持续主动地去读和写。实际上,多数人可以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能一天不说话。

学习途径上的差异口语习得完全是生活化的,儿童通过和四周人群和环境的接触,在非常自然的条件下学习口语,时时刻刻处于语言学习状态中。书面语言的学习地点主要是学校和课堂,学习方式是人为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大多掺杂了成人的生活经验,和儿童自身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生活中应用书面语的机会不多。

语言要求上的差异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开始学说话,说得不好是正常现象,成人有意识地用照顾性的语言同孩子交流,孩子只要开口说话,怎么说都是对的,都是值得大加表扬的,从来没有人很有意识地去校正孩子的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而书面语学习一开始就是高要求、高规范的。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写一段总起分述的话,再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往往要在语言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给孩子提出许多要求。老师认为,孩子文章写得好是正常的,写不好是不正常的,对孩子作文中的错误和不足非常“过敏”。

练习密度和频率上的差异儿童整日生活在口语环境之中,天天接受和输出大量的口语信息,学习密度和频率非常高。据探究,幼儿在开口叫“妈妈”之前,至少已经听了4000多次“妈妈”这个词的发音。而学习书面语主要限于几节语文课,作文课每周才2节,某种要求的作文,其练习的机会也就这么一两次,密度和频率都非常低。

学习结果反馈上的差异口语习得的反馈是即时性的。孩子叫一声“爸爸”,爸爸马上表扬。孩子说“妈妈我要苹果”,妈妈马上给苹果。孩子每次说话总能得到回应,且多半是积极的奖赏和强化。书面语的学习是在大班级授课的条件下进行的,大多数学生根本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反馈,反馈的形式也非常单一。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通常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布置任务,然后让孩子回去写作文,下一节作文讲评课作反馈,不仅反馈形式单一(以评语为主),反馈周期长,而且多数是以批评和指正为主的负面强化。

总之,和口语习得相比,作文的学习条件实在是非常“恶劣”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发挥小学生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制的功能,着重改进作文学习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培养用作文和别人交流的喜好和习惯。例如,创设充分的自主读写时空,通过增加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满足孩子作文的成就感,尊重和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淡化语言规范重视自主表达,增加写话和作文的密度,改变反馈形式,缩短反馈周期,发挥网络交流的优势,等等。众多的作文改革实验,都从上面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假如把这些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作文练习序列,就有可能使小学作文教学出现大的突破。

三、倡导任务驱动作文

什么是任务驱动作文?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一位从事初中生心理辅导探究的专家告诉我的。她探究过心理日记对矫正心理新问题的功能。探究结果表明,心理日记对解决心理新问题有一定的功能,但效果不明显。但令人意外的是,凡是坚持记心理日记的学生,作文成绩提高很快,语文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事先心理辅导老师只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如实记载下来,并没有对日记的语言、格式、体裁、字数等提过任何要求。第二个例子是笔者的亲身经历。某日,一位语文老师对我说,有一次班级组织春游,她要求学生春游回来后写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一个作文不好的学生想请假不去,原因是不想写作文。她向笔者请教,今年又要春游了,要不要孩子写作文。我马上回答说,当然要写,但不一定在春游后写,春游前就可以写很多作文。譬如让学生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可以制定春游的平安和卫生守则,让班会讨论通过;可以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也可以写一个表演节目单等等。春游后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写景色,可以写春游时某人的表现,春游中发生的兴奋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春游的黑板报,为春游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等等。这位老师接我的建议,设计了春游前的作文教学方案,试验效果很好。

在这两个例子中,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前一个例子中的任务是解决个人心理新问题,后一个例子是作一次有意义的集体郊游。这和传统以语言目标为主要取向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取向的作文教学,把语言形式要求放在第一位(如写一处景色,要求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字数不少于300字),不太考虑学生写的是否真人、真事、真情,作文对学生有什么实质意义。任务驱动的作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写不写作文、作文写得好坏直接意味着能不能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在非常强烈的完成任务的动机中学习作文,同时尽力通过作文完成任务、解决新问题。这样,作文就回归到自己的本原——作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相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而言,相对于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工作而言,作文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这样也就摆正了作文和做人的关系,作文是为做人和做事服务的,作文写得好固然重要,做一个真诚的、高尚的、能干的现代人则更重要。

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兴趣;观察与思考;开拓思路;批改与点评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总是十分乐于去做,并且会做得十分出色。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只有提高小学生作文的兴趣,让他们由怕作文到爱作文,他们的写作水平才会提高。我们在设计作文教案时,一定要把握循序渐进原则,要求要提得适当,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并非难事。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学作文,在做中写作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征去诱发兴趣,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景,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故事,鼓励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不论是学校发生的还是家庭和社会上发生的,只要自己感受最深的都可以写。同时可以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心灵手巧,兴趣盎然。例如,三年级作文《小制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课前准备相关材料,利用课堂时间制作万花筒、不倒翁等等,学生们通过亲手制作,发现制作过程遇到的困难,获得的收获,制作的步骤,最后的成果展示等等,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使学生的真挚情感得以畅快淋漓地表达。[1]

二、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尤其是小学生学习作文,更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关于美的发现的论调同样也说明了观察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小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是,有的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料写的根源是学生不善于发现与观察生活。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了解、分析并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社会生活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去用心体味、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将观察作为一种自觉、主动的活动,用发现的眼睛去看生活,从而启迪其思维,让多彩的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只要有心,处处都有写的东西。[2]

三、适时点拨,开拓学生思路

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一直让学生依靠范文的做法,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多半也是千篇一律。要想学生的作文能出现全新的一个境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紧紧抓住一个“引”字。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同时以读促写,从读书中吸取写作养分,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三年级的学生刚起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每天完成半个小时的课外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将阅读所得积累在笔记本上,可以是词句,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疑问或想法等。积累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厚积薄发,方可游刃有余。其次,应引导学生创新。事物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千变万化。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有不同的形象;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阳光很活泼》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就给我们很深的启示,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师生情》时,老师引导学生找观察点——医院病房前,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观察点;在教学《翠鸟》时,指导学生学习观察顺序,在讲课中注意诱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观察重点,看课文重点处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同时,在每课的观察学习中,老师要注意一些观察方法的渗透。

四、注重作文的批改及讲评

作文批改和讲评是促进作文教学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一些传世之作,可以说是不厌百回改!让学生们改作文的意义也正是如此。不要把写一篇作文当成作文活动的终结,反复的修改过程更是提高的过程。学生的作文完成之后,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改。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作文的讲评,这其实是对本次写作活动的总结。把学生在实践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达到表扬进步、纠正错误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认真批阅学生们的作文、读书笔记的同时,挑选出优秀的作文在全班念读,并请学生评说该文章的优点在哪里,有什么地方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哪些需要补充与修改?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对比,更能找出不同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指正进行修改,再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的“美文墙”上,供同学们借鉴、欣赏。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更浓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比讲评更具有说服力,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鼓舞作用大,见效显著。[3]其实,作文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教学目的明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多写有创新的文章,不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可取的。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定能发现更多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从而取得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学生习作的几点尝试[J].科技信息,2008(27).

[2]张贵新,侯国范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