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表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6:06:32

文学表现

文学表现范文篇1

一、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

1.在思想上表现主义文学主要是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强烈的要求改变现状的呼声即:对现状的改革甚至对现状进行革命。表现主义文学主要表现的一般都是社会的消极方面,他们认为现代文明主要是建立在恶的基础上的,所谓的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就如同是伊甸园的红苹果,会造成现代化的人对欲望无限追求,甚至为了追求更奢侈的生活不惜发动战争,总而言之,人类的丑陋被更高的生产力带到了更丑陋的阶段。如:凯撒的著作《煤气》三部曲就着重表现了机械对人类的奴役,宣扬人性要复兴的精神。批判是他们的作品主题,包括社会对人个性的压抑的批判、包括对人类的异化的批判以及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揭露和批判。美国的戏剧家尤金•奥尼尔表现主义作品《毛猿》就深刻地揭示了“美国梦”对于美国普通劳动者而言其实是虚幻的,火车上的司炉工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向炉膛不断地添煤,机械性的重复动作使他们沦为了机器的附庸甚至是“肮脏的畜生”。他们,只能通过辛苦的劳动从垄断资产阶级那里获得生活必须的物品,因为他们没有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在工业化、垄断化的现代美国社会,普通劳动者“不仅是机器的奴隶而且是强大经济体的奴隶。””但是扬克不愿意沦为被统治的奴隶,不愿意接受非人的地位、不甘心像自己这样辛勤的劳动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的人却一无所有,于是,他用实际的行动去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去争取作为人的尊严和自由平等,可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最后凄然的死去。临死时,他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社会强加给他的低贱地位,承认自己是一个惟一地道的野毛猿。残酷的事实证明:美国梦对普通的劳动者而言只是一句空话,在这个不平等的社会,靠出卖劳动生活的人永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奴隶。表现主义除了对社会进行批判外,还号召人们反抗,这是它的最明显的特征。卷人这场运动的主体是左翼激进派,他们用自己创办的进步刊物《狂飚》展示了要冲决一切藩篱的羁绊的决心。同时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如卡夫卡等也表达了他们这一进步的心态,用卡夫卡的话来说是充溢着一种“急欲爆炸”的感情。那气势,中国的左翼文学巨匠鲁迅也表达过在“铁屋子”里砸出去的这种强烈的反抗感情。在左翼表现主义看来,艺术性是文学表达的次要方面,对社会阴暗的揭露和对于普通人要反抗的宣传才是文学表达的核心。他们宣称:戏剧“不是舞台,而是鼓动者的讲坛”;“艺术的转变,就引起世界的转变。要联合一切艺术手段和力量来复兴社会。”贝歇尔的诗《人们,起来》、扎勒的剧作《捣毁机器者》、《转变》、凯撒的剧作《加莱义民》等反对不平等的社会的对立情绪是非常激烈的。当然表现主义更强调要行动起来,这一特征也被表现主义的另一个宣传刊物《行动》明确提了出来。有的作品也明确表达了要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而行动起来的呼声,如芬特纳的剧本《监禁》,其中一个老头强烈表达了对一切流血事件的不满,大喊:“目的必须是纯洁的,我不希望它被玷污。血不能增添光彩。血——这不能成为功绩!”水兵和工人则反驳道:“行动,行动——这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鲁宾纳的《天上的光》号召所有被压迫者上街头“推倒那孤独的囚室的高墙。”翁鲁的剧作《血族》中的一位母亲,眼看儿子被杀,奋起夺过了军官的权杖,向前冲杀。表现主义这一倾向的积极发展,导致了一部分作家转向了革命,如贝歇尔、莱昂哈特等,这些人后来成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中文化干部的重要力量。

2.在艺术观念表现主义突出对事物实质——即表现事物的内在特制而不是对于表面现象的摹写,要求重点描绘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是人的灵魂,这一点就突破了以往的侧重对于人物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无法接触人的心灵的写作手法。卡夫卡说,创作乃是“内心世界向外部的巨大推进。”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表现主义作曲家勋伯格也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当他把作者内心中的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感情的激荡。”尤金•奥尼尔的《琼斯皇》就大量的运用了表现主义的这一手法一对于人的心理世界进行深度的挖掘。整部戏是表现一位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到被人追捕的“丧家犬”,在被追踪的过程中琼斯的内心表现出了各种复杂的感受包括:恐惧、紧张、悔恨、内疚等,而这些感受有的通过独自,有的通过幻觉不断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让观众不知不觉的进入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到了不一样的一番风景。在这个剧里,扣人心魄的咚咚的非洲鼓,更是让人内心深处的紧张感膨胀到了极致。这鼓声表面上是当地黑人追捕猎物的战鼓,实际上是表现琼斯在逃跑过程中内心的恐惧,这恐惧是莫名的是和琼斯如影相随的,是无法逃避的。评论家圣约翰•欧文形象地描绘了这非洲鼓的效果:“这咚咚的鼓声打在琼斯的心上就像打在我们的心上一样,使我们感到紧张不安。”这种自我寻找和自我救赎在韦尔弗笔下更是屡见不鲜,从他的剧作《施魏格尔》、《镜中人》到中篇小说《淡蓝色的女人手迹》和长篇小说《同窗》都主要用了这种表现手法。在作者看来,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要为他曾经的罪孽承担责任,如果他的罪孽深重,他就要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例如他的戏剧三部曲《镜中人》的主人公塔玛尔是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经常无法控制他的第二个自我——即“镜中人”,所以他就放任自己的“恶”,为了贪图享受不择手段,以至堕落为十恶不赦的罪犯,在备尝种种折磨之后,他受到了第一个自己的谴责,最终投案自首,把自己交给了正义,虽然他被判处死刑——自杀,但却成功的赎回了自己的灵魂,他虽然死了但却彻底地摆脱了“镜中人”的纠缠,实现了自己精神的净化,也实现了内心的升华。当然对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的概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最为贴切的当推德国文艺批评家赫尔曼的这句话:“灵魂的呼唤。这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

3.在具体表现手法上,表现主义强调想象的力量,强调世界是虚拟的。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他是可以变形的可以夸张与抽象的,因此幻象在表现主义文学中便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这基本可概括为意识的异化。在表现主义时期,一般作家对于“异化”这个概念的解释并非来源于某种哲学思想,而是他们通过对各种生活现象的细致观察开始意识到或洞察到在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着某种异己的力量一即非每天展示出来的不为人知的甚至有可能是阴暗的不同的自己的力量,它的存在有时会造成人的变态,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常,这种异化的力量每个人似乎都知道他的存在,但却无法克服他对每个人的影响,正如卡夫卡所说,“生活的纽带”在把我们带往哪里,我们是“不得而知”的。马克思说:“异化就是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其含意是指人被“物”(例如金钱、机器、产品、生产方式等)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我控制,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性中善的一面,变为非人甚至魔鬼。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但却莫名其妙的一夜间变为了甲壳虫一他被突然间异化了,格里高尔同家人本来相亲相爱,相互依靠。可是,在格里高尔变形之后一切都变了,亲人们认为格里高尔对于家庭来说已经没有用处,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在伤心,元助中死去,可是亲人们却并不悲伤,反而去郊游庆祝终于摆脱了这一家庭累赘。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正是因此才加剧了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正是在这一巨大压力下,人被异化得没了人性,人性的善良被物质逼出了自己的躯壳,使人走向了善良的人性的反面,从而造成人无法接受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也无法容纳人。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这对读者来讲是一种异化的象征一即,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格里高尔本性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的进步青年变为安于甲壳虫生活的自轻自贱者;格里高尔的妹妹也变了本性,她对格里高尔冷酷而且充满仇恨,时刻希望这个无用的甲壳虫尽快消失。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可以讲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作家的写作手法是荒谬的,但却重重地敲打到了人性的弱点,从而起到了每个个体的人会重新审视自己,然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其实就是那已被异化的甲壳虫,或者已变的冷血的非人。

二、表现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一)美国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谈到美国表现主义文学就必须提到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之所以会成为美国表现主义戏剧的旗帜是因为他们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即揭示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当代人对于价值观的态度。例如,《琼斯皇》就是一部现代人生的悲剧,悲剧通过对黑人琼斯的人生起落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人的迫害,琼斯本是社会底层的黑奴,由于低贱的身份他处处受欺辱,他看到了欺辱他的主子各个过得锦衣玉食,受到了这段经历的影响,当琼斯得到了当主子的机会时,他做了他以前主子同样的事一残酷对待他的奴隶,导致当地人发生了暴动,在森林中追杀他,《琼斯皇》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中黑白颠倒的现实,用琼斯的话讲“……因为小偷小摸他们早晚会把你送进监狱,因为大偷大抢,他们会把你捧为皇帝,死后还会让你进名人堂。奥尼尔的另一部表现主义著作《毛猿》探讨了普通劳动者在西方社会中找不到归属感这一社会问题,杨克一本剧的主人公是一艘远洋轮船上的司炉,以身强力壮得到同伴的敬畏而自豪,但遭到旅客中一个有钱的女人的侮辱,从而使他失去了的生活地位和信心,最后只好与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结交朋友,结果却死在它的大力拥抱之中。剧本表明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像扬克这样的工人只能忍受非人的待遇。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会遭到更加悲惨的结局。无论是《琼斯皇》还是《毛猿》作者奥尼尔都在表达着普通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找不到自我的痛苦心态,正如奥尼尔在1922年指出的那样——“扬克的确就是你自己,就是我自己。他代表着每一个人。”奥尼尔剧作体现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在各个方面都强于传统的悲剧,为此他四次荣获普利策戏剧奖,并获得贝尔文学奖,奥尼尔剧作的深远影响,为世界剧坛做出了无与伦比的的贡献。除了奥尼尔在表现主义戏剧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外,E•赖斯是美国的另外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剧家,他深受奥尼尔的影响,是仅次于奥尼尔的美国表现主义戏剧作家。他的名剧《加数器》描写了在机械统治的世界里人们的生活机械而又乏味,机器生产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的同时也在吞噬着人对生活的趣味。詹姆斯•克采格曾说:“最引人注目的是戏剧公会演出的赖斯的《加数器》。在该剧中,赖斯试图把观众径直引入人的大脑中去,并且展示出这个大脑在经历重大情感危机时的体验。”赖斯认为表现主义戏剧的目的不是“再现”生活而是“阐释”生活。“作者不是为忠实地刻画事件,而是把他眼中的内在实质传达给观众。为此,剧作家常常发现需要彻底离开客观事实,而使用象征浓缩的手段,保守者视之为武断和想人非非,这我认为,就是表现主义的意义。”正是由于奥尼尔、E•赖斯等美国表现主义文学家的出现,使表现主义在美国扎根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文学表现范文篇2

一、内在心理因素

一般认为,作家常常是怀着谋生的目的而进行创作的。莫里森不然。她步入文坛已近40岁。对于为什么会写小说,莫里森曾多次在访谈中提及。1978年,在一次访谈中莫里森谈到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初衷:“我从未打算要当作家。我当时所在的地方没有人能交流,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交谈。我想我当时很不愉快。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写作。”(Bakerman,1994:30)1983年,她再次提到了自己创作的原因:“我说过,《最蓝的眼睛》是在我心情沮丧时期过后创作的,但用‘孤独、沮丧、忧郁’之类的词来形容又过于直白。因为它们表现的是一种不同的心境对于其他人来说,表现这种心境最好的词就这几个。这种心境并不全是不愉快,完全是另一种心境。”(Ron,2000:13)1986年在接受访谈时,她对自己创作的动因又这样表白:“我有一种失落感,缺失感。1960-1970年代初期,事物发展太快了虽令人兴奋,但却让我感到缺少点什么。”(Russell,1988:45)这样看来,莫里森的创作动机并不是某种简单的意念,它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因素。1962年莫里森加入了一个写作小组。按要求,写作小组成员每次聚会时必须朗诵自己的作品。在少年习作用完后,她开始从儿时的记忆中寻找新的写作思路。她想起小学时一位同学告诉她希望自己长有一双蓝眼睛的故事,于是将它写成了一个故事,这便是她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的雏形。至于是什么促使她在封存多年的儿时回忆中寻找所需要的故事,莫里森的说法有些轻描淡写,但浏览她的一些访谈,我们得知,她写短篇时,心中有一些不安,或许她已觉察到她与丈夫之间出了问题,因为她加入写作小组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作家,而是为了结交一些朋友。(Ron,2000:11)或许小女孩向上帝祈求蓝眼睛无法兑现与她自己对婚姻幸福的渴望有着某种相似。当然,莫里森对童年记忆的挖掘不排除是一种情绪记忆的表现。从文学意义上讲,“作家的情绪记忆表现在他能记住自身的喜怒哀乐和情绪体验,特别是遇到相似的境遇,他的情绪体验会反复地重新浮现。”(刘恒,1990:236)这种记忆模式的表现更多地趋向于记忆的情感色彩,注重对记忆进行内在的情感转化。然而,当莫里森再次花时间和精力来写这个孩提时代的故事,并将之扩充为小说时,她应该是受“自内而发”的驱动,是她的“心声”或“情态”的一种表露。她写短篇的时间是1962年,可再次提笔却是1965年。严格地说,从1965至1969年,莫里森一直在写这个故事,此时据最初的故事已过去了好几年,期间她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故。1964年,莫里森结束了六年婚姻生活,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老家洛雷恩镇(Lorain)居住。年末,她调入蓝登书屋出版公司纽约总部,担任教科书的编辑,搬至雪城(Syracuse)。

在雪城两年多的日子里,她没有朋友,也没有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唯有三件事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她雇了一个白人保姆;第二,因邻居骂她是“荡妇”,她花了两万美元打官司(起诉、撤诉);第三,写作。(Ron,2000:16)对于一名36岁的离异的职业女性来说,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都市生活,期间的艰辛是不难想象的。仅因为邻居的出言不逊,她便要法庭相见,可见其内心受伤的程度。晚上,当孩子们入睡之后,她才进入属于自己的时间,静下心来写作。回顾自己离婚后的生活,莫里森写道:“好像什么都没有剩下,除了我的想象。我没有意志、没有判断、没有观点、没有权力、没有自信、没有自我——只有这种讽刺、忧郁的残酷感受和对词的敬畏。我就像个有着不良习性的人那样地写作。背地里地、情不自禁地、偷偷摸摸地写作。”(Mortiz,1979:265)从莫里森的自述中,可以发现,如果说莫里森之前写故事是一种情绪记忆的话,那么此时的写作应该是在一种“自内而发”的动力驱使下进行的。用她之所以能自发地、情不自禁地进行创作是因为“小说可以帮助人们看到他们正在探索,正在渴望的东西。小说展示了人们的梦想而又超越了人们的梦想,小说为人们的想象打开了新的天地。”(阿米斯,1987:91)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创作,莫里森是通过整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验与社会历史的感受,以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进行写作的。这样一种视角,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作为黑人,她能以处于边缘地位的个体的体验去贴近创作,因而她能由内向外,探讨一些白人作家难以涉及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黑人女性,她又能写出被黑人男性作家所忽略的主题或艺术表:现形式。实际上,在莫里森之前,有影响力的黑人男性作家,如,赖特(RichardWright)、埃利森(RalphEllison)、鲍德温(JamesBaldwin),他们关注的只是充满男性意识的种族冲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均为在种族歧视和经济压迫下的黑人男性。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王守仁,2004:19)对此,基尔帕特里克博士曾评述说,“男性作家基本没有或主要为妇女写作,或在选择材料、主题与语言时没有意识到要考虑女性的批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位女作家都在为男人写作,哪怕像维吉尼亚•伍尔夫那样本来为妇女写作的人也是如此。”(Kilpatrick,1998:10)莫里森也因此发出感叹:“没有关于我的书,在我读的文学作品中我根本不存在这个人,这个女人,这个黑人根本没有自我。”(Russell,1988:45)莫里森虽语出惊人,有些夸张,但实属事实。

每一个莫里森的研究者都会发现,她的早期创作与其个人的经历之间形成某种对应性的精神结构。从作家的生活来看,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中故事正好对应莫里森读小学的童年时期,那时的作者恰好和作品中的叙述者年纪相仿。同时,故事展开的时间也基本与她生活跨越的年代一致,特别30年代到70年代,正是作家精神成长的时期。尽管她的第二部小说《秀拉》并没有直接指向她的生活,但小说的背景还是她熟悉的俄亥俄,探究的主题依然是黑人女性自我的追寻,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她本人正处于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时期不无关系。关于莫里森早期作品中个人生活的影子,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她的艺术积累有关,其深层的原因却在于对内心的苦闷宣泄式的表达。在后期创作中,如《宠儿》、《天堂》、《爱》和《仁慈》莫里森已从对当代黑人文化、生活、情爱的关注转而对黑人历史的发掘,在批判主流文化对黑人的歧视、戕害的同时,她也在反思黑人的历史和黑人自身存在的问题。相对于后期创作,莫里森的早期作品虽在创作的主题和艺术上没有后期作品视野的宽阔、叙事艺术的圆熟以及思想的深广,但都毫无例外地是从她内心深处流出来的音符。所以,无论是她的早期创作,还是她后来的“创作向内转”,我们都可以从她创作的内驱力找到根源。可见,推动莫里森从事文学创作的动因对其日后的创作状态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在题材的选取以及艺术个性的构建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那么,莫里森本人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创作呢?“我都喜欢它们(写作、教学和编书),但是没有它(写作)我就无法生活,只有写作。我想,即使所有出版人都消失了,无论如何我都会写作,因为它是我无法克制的冲动。写作,以这种方式思考。”(Taylor-Guthrie,1994:23-24)显而易见,创作在莫里森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是一种思考方式。换言之,诱发莫里森创作动因,除了个人的心理因素外,还有十分重要的外部原因,即那个推动她思考的20世纪60、70年代。

二、外在因素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个暴风骤雨般的年代”。这一时期,美国曾爆发过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反文化运动、性解放运动、新左派运动、反主流文化一系列社会抗议活动,其宗旨在于争取民主与自由的平等权利,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改变历史的法律,如民权法案、选举权法、移民法、战争授权法案等。但是,这些运动或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毕竟自由主义民主政府的承诺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差距,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新左派运动批判了美国整个制度,在自由主义铁幕上打开了一道难以弥合的缺口,反主流文化运动则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致使家庭结构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一个幻想破灭、愤怒和恐惧的年代。”(林克,1983:345)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员,尤其是作为黑人、女性,莫里森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时代的变化。虽然,她的青年时代基本上与黑人民权运动同步,她还经历了女权主义运动,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看到她直接参加这些运动的文字材料,然而,这并不表明莫里森与这些运动就没有联系,她对此没有思考。据苏珊•布雷克(SusanBlake)的研究,莫里森在1974年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书评和时事评论多达28篇。(Blake,1984:188-190)莫里森没有卷入这些运动的原因,或许是她的第二个儿子刚刚出世,需要照顾。事实上,莫里森对取消种族隔离和女权主义运动有着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她充分认识到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服务于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她也看到了取消隔离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即黑人不会再有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因为仅仅将黑人和白人混合在一起是解决不了黑人问题的。(Lester,1988:51)她意识到,“当每扇参与白人社会的大门都敞开时,则意味着另一扇通向黑人文化之门面临闭合的危险。”(Russell,1988:45)应该说,莫里森的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反映了她对黑人文化身份的自觉思考,以及她对此的重视态度。

60年代后期,黑人民权运动开始从非暴力斗争走向黑人权利运动(BlackPowerMovement),提出了“黑色即美”的政治口号,莫里森这样评论道:“即使最美好的事物发生在这个世界上,即使就这一运动的收获和目标而论,它的结果是完美的,可是,没有人察觉到,没有人告诉我,它过于容易。我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口号:‘黑色即美’。在这个国家中,当一个黑人小女孩并不那么容易。”(Taylor-Guthrie,1994:199)莫里森认为,在审美标准中,采用“黑色”置换“白色”,这种做法过于简单,无法抵抗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话语,同时也在无意中重复了白人文化价值观与审美取向。莫里森阐述了其理由:“年轻人喜欢这个口号——美,人体美,对他们很重要(正如在学校“受欢迎”对他们很重要一样)。毕竟,他们在玛里琳,美国小姐以及法国小姐的影响下长大。年纪大的人也喜欢这个口号,因为它仿佛把他们从令人烦躁的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中解放出来。但是总体而言,白人喜欢这个口号,因为终于有人大声说出他们一直努力隐藏的问题:这证明他们对非白人有无可抗拒的魅力。”(Morrison,1974:88)显然,莫里森对这一影响巨大的政治口号提出了质疑。当然,这一口号的提出有助于黑人的自我肯定,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在黑人中间建立起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如果黑人追随白人的价值,他们显然却没有出路的。可以说,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是对黑人权利运动的反思与回应。她通过一个黑人小女孩渴求只有白人才可能拥有的蓝眼睛的荒唐行为反映了“身体美”这一充满了种族歧视含义的观念对黑人的贻害无穷,同时还强调“由于一种文化企图不恰当地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另一种文化而产生真理的颠倒。”(Christian,1980:2)1971年莫里森发表了《黑人妇女对妇女解放的思考》。在这篇文章中,她亮出了自己的声音,表明对白人女性主义运动的不信任:“黑人妇女是怎么认为妇女解放的?是不信任。认为它是白人的,所以也就是可疑的。尽管黑人世界的解放运动一直是白人女权主义的催化剂。黑人妇女不想再被别人利用来获得权力——种小心谨慎地把她们排除在外的权力。她们观察着白人妇女,把她们看作敌人——因为她们知道种族偏见不仅仅局限于白人男性当中。因为“妇女解放给人的早期印象是个精英组织,由关注阶级(大部分妇女在专业领域工作)的中上层妇女构成,不关心绝大部分黑人妇女的问题。”(Morrison,1971:18)在莫里森看来,由精英知识分子领导的白人女性主义运动忽略了边缘妇女的声音和存在,因而不值得信任。同时她还借黑人女性艾达•刘易斯(IdaLewis)的话,强调了女性主义运动应考虑种族的因素,不能用“女性”身份囊括所有的差异个体:“但是如果我们谈到解放运动的话,作为黑人妇女,我会从黑人的角度看待我的责任,而黑人妇女的责任是继续与黑人男性一道为黑人的解放与自决并肩战斗。白人的权力不是用来保护我们黑人妇女的。我们也无法简单地把自己看成美国妇女,因为我们是黑人妇女,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效地处理黑人社区的事务。”(Morrison,1971:19)莫里森认为,黑人妇女虽在争取黑人权力方面与黑人男性有着共同的追求,但与黑人男性又存在分歧。黑人男性一直把他们在外面遭受的屈辱发泄在家里。由于了解黑人男性在社会上的处境与地位,黑人妻子们默默忍受了他们的无名怒火,但她们也经常反抗,并没有真正成为男性的奴隶。与男性相比,黑人妇女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正是因为黑人女性无所依靠,他们创造了自己,因而被赋予了一种独立的人格与前所未有的自尊。在一定意义上,《秀拉》的创作是对白人女性主义运动的反思与超越。“像当代小说中其他黑人女性一样,秀拉没有政治意识,从来没有把她寻求自我的奋斗和黑人女性的集体苦难联系在一起。”(Moore-Gilbert,1997:223)她独自发动了一场颠覆男权世界的战争,不顾社会的唾弃狂热地追求性自由,但最终却成了白人强势文化下“性解放”的牺牲品。通过秀拉的悲剧,莫里森旨在表明:黑人女性的自我价值深深地根植于黑人的民族文化之中,女性在追求自我独立、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应和黑人的民族文化传统深深地联系在一起。(李喜芬,2005:83)1977年,巴巴拉•史密斯(BarbaraSmith)在《迈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TowardaBlackFeministCriticism)一文中指出,《秀拉》是一部充满复杂性的文本,只有新的理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才能阐释它。(Smith,2000:167)由此看来,莫里森的创作对黑人女性文学、黑人文化发展起着十分的重要的作用。

此外,黑人女性文学的市场需求也是促使莫里森创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黑人民权运动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黑人学的兴起,有关黑人历史、文化的书籍受到读者的重视,这也是当时出版公司招聘黑人编辑的原因。然而,1960年代末,当莫里森开始创作时,只有少得可怜的黑人女性作家的书出版。1959年,仅波勒•米歇尔(PauleMarshall)发表了小说《褐姑娘,褐砖房》(BrownGirl,Brownstones,1959),洛林•汉斯贝里(LorraineHansberry)创作的剧本《日光下的葡萄干》(ARaisinintheSun,1959)在百老汇上演,反映黑人女性经历的书在图书市场上更是少见。像杰茜•福赛特(JessieFauset)、佐拉•尼尔•赫斯顿(ZolaNealeHurston)、安•佩特里(AnnPetry)等女性作家的作品大部分已经绝版。新一代作家,如玛雅•安吉罗(MayaAngelou)、罗莎•盖伊(RosaGuy)、艾丽丝•沃克(AliceWalker)又还在创作中。所以说,书写黑人自己的作品不排除也是莫里森创作的动机之一。

文学表现范文篇3

1底层文学的发展变化

“底层文学”主要就是以底层为描写对象的这样一种文学,它描写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代表底层人发表出他们的声音,是这样的一种文学的形式。具体说来,“底层文学”与“纯文学”不一样的是,“纯文学”是不描写现实生活或只描写中上层生活的,而“底层文学”描写的是底层生活;“底层文学”与通俗文学不一样的是,通俗文学是模式化的,主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使大众在幻想中逃避现实,而“底层文学”则是作家的独特创造,它不是要迎合而是要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使之对真实的处境有所认识与反思;“底层文学”与主旋律文学不同的是,主旋律文学对现实秩序及其不公平之处加以粉饰,使之合理化,而“底层文学”则对现实有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希望引起大众对不公平、不合理之处的关注,以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底层文学作为近年来文学界讨论的热点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着真实世界里万物变迁的社会面貌,其实底层文学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有所展现,在这个时期,我国文学出现了一个分化的阶段,而以这种形式的分化主要是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思想路线。比如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等部分文学分离了与社会同步的对应关系。但90年代以后,流行文化或通俗文化的合法性逐渐被承认,过去潜伏“地下”或“半地下”的流行文化迅猛地走向前台,几乎占据了消费文化的全部空间。现在被普遍认同的文学的“底层化”,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为现实的。大部分底层文学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能不能代表底层人说话,这是不是有可能,因为你是知识分子了,可能别人就说你跟底层人关系不大,但是另一方面在创作上,单纯从概念的层面来讨论底层文学比较困难,而且它还在发展中,像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只有在“存在”中,在具体的历史现实的发展中,才能创造出它的“本质”,换一个角度来讲,其实底层文学和跟它相对应的其他文学不太一样。

2叙事手段上的想象性表述

底层文学在内容上,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与事;在叙事手段上,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创新与探索;既有着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创造,对现实持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底层有着同情与悲悯之心,也在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上,它主要继承了20世纪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传统,但又融入了新的思想与新的创造。这是我所理解的底层文学,我觉得它基本上在整个文学界还处于弱势的地位,就跟整个的底层在现实领域中所处的地位,大体差不多的这样一种状态。但是我觉得它的发展的势头比较好。有人觉得底层文学是一种新的工具论,像以前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样的文学一样,它不注重作品的艺术性,专门注重它的工具性。还有的说现在这些作家,包括一些赞成底层文学的这些人,是在“抢占道德的制高点”,做一个道德的姿态。还有的说现在描写苦难成为了一种时髦,底层文学成为了一种时尚。底层文学是有很长远的发展前景的,现在最活跃、最有艺术性的,就是现在描写底层的这些作品。不仅如此,底层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界,而且在整个文艺界也都是具有先锋性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中所展现的底层文学在叙事手段与影像表现上的想象空间,就给了我们一个鲜花的实例。贾樟柯的电影世界是一个“沉寂的中国”,不是“活的中国”,所以他是从外部、在高处来看这个世界,这样他影片中所有的人都没有表情,或者说只有一个表情,那就是麻木、忍耐、逆来顺受这样的表情,真实的中国、真实的底层肯定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内在的生活逻辑,所以这是一个精英的视点,我们优秀的底层文学已经超越了这一点。某些底层写作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誊写、影印,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但他们疏忽了底层人民的精神需求。这种肤浅的认识导致底层写作一味地渲染贫穷、绝望,使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视觉的惊悚与感情的宣泄,忽视了对底层人民除经济的窘迫与社会地位的边缘以外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探求与解析。某些作家可能认为底层人民缺房少车,于是人生一片黑暗,但他忘了,贫嘴张大民有忧愁亦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由于受传统底层文学写作手法的影响,现如今过于注重苦难生活与生存矛盾的写作手法仿佛成为底层文学的标签,但是在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超出现实主义的想象手法也在底层文学著作当中开始有做发展,但是我们的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展现这些“奇观”,以及展示“奇观”的种种套路和手段,作家的心灵必须穿越喧嚣,真实书写底层人们的心灵,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真正地为他们而写作。底层文学拥有着真实生活赋予它的强大的生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对于生活文化的二次加工就需要底层文学的创造者在叙事的想象性上发挥出能够贴有自身标签的文学价值。

文学表现范文篇4

一、苏州文化与苏州文学综述

作为吴文化的集大成者,古城苏州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底蕴沉淀出了其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精神。它不仅仅是城市的名称,更多的代表了一种文化标志和生活理念。古城保存完整的“三纵三横一环”河道水系追念着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独特风貌,流淌着苏州人柔性间杂点韧性的水文化的人文气息。温润秀美的自然坏境、富庶安定的社会环境,加之柔和细腻的文化氛围,构造了从容淡然精致含蓄的苏州诗性文化。昆曲评弹慢节奏的咿咿呀呀道出了苏州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注定了这个城市的文学极少可能出现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粗犷与遒劲。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如此感叹:“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在这样柔性文化背景下,苏州文学顺理成章地展现了其温润淡然含蓄精致的审美与品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州文人便凭借清秀俊逸、自然婉丽的文笔才思占据一席之地。西晋二陆之一的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少有奇才,文章冠世”,音律谐美,开骈文先河;唐代诗人张籍善用比兴,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小说家沈既济的《枕中记》和《任氏传》标志着唐传奇创作进入全盛时期,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被称为“吴中四杰”,皆笔力俊逸,以文名著称于世。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作品“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描绘了吴地市民阶级日常生活图景,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不朽的珍宝;明末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创作了《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等戏剧作品,开拓了戏曲艺术的深度与广度;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文言小说《浮生六记》“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以真挚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三白与芸娘的生活、追求和情趣,坎坷中体现了一种淡然、从容的生活意趣。

清末民初以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标志的鸳鸯蝴蝶派中的主要作家多为苏州人或久居苏州,如周瘦鹃、包天笑、范烟桥等人。才子佳人、骈俪诗文、哀情婉约,鸳蝴派文人细腻、闲适的笔触体现了苏州特有的文化风格。五四新文学运动并没有切断苏州文学温润、闲适、淡远的文化血脉,叶圣陶的《倪焕之》以苏州知识分子为题材,感伤情绪与忧患意识冲淡了剑拔弩张的改革与呐喊,小品文《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药菜》描写了作者对苏州生活的怀念与回忆;苏州籍作家艾雯久居海外,但终其一生都在怀念家乡,以思念苏州为主题写了大量散文,追求苏州文化精神,把其看作自己心灵的栖息地。在当代文学史上,陆文夫、苏童、范小青、朱文颖、叶弥、荆歌、车前子、陶文瑜……苏州作家们笔耕不辍、异彩纷呈,不同的写作方式背后是趋同的苏州文化背景与地域风情。“从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美食家》……以及以走出苏州的苏童和留在苏州的范小青的小说来说,他们的文字多为曲径通幽的瀚墨铺染而成;作品中既没有金戈铁马,也没有电闪雷鸣,有的却是撩人情思的温婉文字和淡雅的情慷。可以这么说,他们都得益于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陆文夫、范小青对苏州小巷世界的历史观照和追寻,还是朱文颖对古典苏州气息的寻觅与建构,抑或叶弥、荆歌等对人生百态智性的苏州式想象……异中趋同的还是对苏州地域文化精神的认同与追寻,即便是反思,他们身上也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精神。

二、苏州当代文学中的地域风情

地域风情的描画是地域文化的外显方式。“苏州,吴越名城,从烟柳画桥、石板小巷、精巧园林、六朝遗迹、古风乡俗到风味小吃、精美苏绣、清雅昆曲、甜糯评弹等等,表层的地域风情和内里的文化沉淀都是十分浓厚的,将其摄入文学作品,无疑会使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色相和独特的意蕴。”除类似于古代文学冯梦龙、李玉对江南生活的反映,苏州当代作家所描画的风情既包括对自然风物的展示,也侧重于对苏州地域人心的开掘,以传达变化中的苏州文化情境,还体现在从容、悠闲、轻逸、散淡的叙事情调上。对于苏州自然风物的描画,陆文夫、范小青、朱文颖可谓是个中高手。《小巷深处》、《美食家》、《小巷静悄悄》、《清唱》、《水姻缘》等都为我们展示了苏州地域风情,如幽远含蓄的小巷,精致典雅的园林,悠扬的昆曲评弹,沧桑的老井及沧浪亭、寒山寺等自然风物,这不仅是故事的发生地,而是作家们心中整个苏州城和苏州文化的缩影。陆文夫饱含深情地记录着那一条条“深邃而铺着石板的小巷”中的凡人小事,范小青在对清清洌洌、缓缓流淌的苏州水的描述中娓娓道来历经沧桑的今朝与往昔,朱文颖用古老的房屋、参天的古树、湿腻的青苔来营造她感受到的有点危险与邪魅的苏州……自然风貌是为开掘地域人心而置的外壳,而发掘当代民族文化精神、刻画地域文化特色的人的精神与灵魂是文学的灵性追求。苏州作家塑造出了大量精神品格鲜明的苏州地域文化人物。他们大多从小就受苏州地域文化的熏陶,熟悉苏州的文化精神、艺术旨趣、俗世人生。

作为过着俗世人生的苏州人的一员,作家们可以具象独到地刻画“苏州人”形象———他们大多从容淡泊地过着小日子,难得的大喜与大悲面前总可以平和地化解,体现了水性的柔性思维与行为模式,处事淡泊、不狂不躁,追求并享受着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生活。“小工人就小工人吧,小工人也有自己乐惠的地方。要是彩电能买到,丫头睏梦头也会笑出声来的,徐珊珊有徐珊珊的光荣,丫头有丫头的快活么。”(范小青《嫁妆》)“三白知道,苏州就是给他这样的人住的,所有的人只要到了苏州,都会演变成为一个三白。”(朱文颖《浮生》)作家笔下苏州人安于现状的生活气息酝酿着他们对苏州精致、圆润的地域文化精神的自得与小家子气的审视,形形色色的丰满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史人物画册。景语即情语,和柔的情景意象、从容的人物形象背后是作家情感的价值倾向与记忆密码。他们以富于个性的言说方式重构了渐行渐远的精神故土,坚守与突围,自得与反思。但沿袭下来的深厚的集体心理积淀仍深远影响着苏州地域的风俗情志和地域人心,影响着苏州作家的情感追求。“现代文明虽然改变了苏州曲桥流水的古貌,但温柔、平和的气度和古典式的生存精神在普通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理意识中依然闪烁着润和的光泽。”在创造心态上,苏州作家难以割舍怀旧苏州的胎记。作家对这些地域风情、人物形象的刻画方式仿佛也是漫不经心的,从容而平和的叙述像评弹般娓娓道来,如水一般顺其自然地流淌,不急不躁,试图掩饰故事与人物内心的焦灼与冲突,达成一种和谐的自然诗性,构建一种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表现。

三、苏州文学背后的精神底蕴

苏州当代作家的创作不仅描绘出了苏州独特的地域风情,还隐含出了地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精神底蕴。由婉约、从容、淡然的苏州文化精神入手,细品苏州当代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一种静观人生的禅学思维。江南文化自古便具有一种自然诗性特质,“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江南禅学思想由来已久,苏州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组成部分,禅与佛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一角。“成佛也就是不成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或具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也就是成佛。”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苏州人(包括苏州作家)那种恬淡从容的精神意蕴背景。江南禅学注重淡泊宁静、平淡清深、得自然智慧的思想境界。正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文化的影响是无形而深远的,苏州作家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的普致性特征或许来源于此。范小青的作品则多次体现对“佛禅境界”的向往之情,例如在小说《瑞云》中,作者讲述了苏州小巷一个普通女子瑞云的故事。瑞云是瑞云好婆在厕所里捡回来的一个有残疾的女子,好婆诚心向佛,一辈子吃素,平日诵读佛经,善良而淡然。瑞云也受到了佛禅精神的影响,“她有一种现代女性少有的清秀温良,她有平静的笑和忧郁的美”,“日子过得始终很平静”。虽然命运悲惨,被人遗弃又身有残疾,但她依旧活得从容而淡然。另外,在《还俗》、《顾氏传人》等作品中,都体现了作家的佛禅思想,以及叶弥《桃花渡》中女孩与出家人对于尘世与圆满的解读,朱文颖《浮生》、《繁华》背后的从容淡然中惘惘的未知色彩等。另外,禅学促使艺术发生由满实到空灵、由繁复为简淡的转变。与注重功利的秦晋文化、艳丽张扬的巴蜀文化相比,江南文化别有一种逸格,体现在苏州作家身上是云淡风轻的平淡天真。范小青、朱文颖、叶弥等人的文风常被指责为“浅小”,这背后是对苏州古老平静、朴素单纯的虚无的追寻。正如范小青所言:“我从来不会写也不习惯写惊天动地的人物和事件,更愿意在平淡的叙述中带给读者阅读的韵味,这也是我的文学追求。”

四、苏州文化精神的个性阐释

文学表现范文篇5

一、三个中译本的特点

1.尤炳先生、胡雪先生中译本的特点尤炳先生曾经留学日本,并在日占区长期从事文艺活动,是一位有着爱国之心、极强的日文功底和文学修养的翻译家。解放后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合作翻译《我是猫》,虽然他们的分工我们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应该说这次翻译在文字的准确和忠实原文意旨方面是几个译本中最好的,也在最大限度上做到了“信、达”。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为了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原文,使得他们的翻译在细节之处就略显粗糙。比如《我是猫》的第一句: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就直译为“我是只猫。要说名字嘛,至今没有”②。虽然在意思上很准确,但是却没有体现出原著中猫的自傲与自卑交加的心理状态。

2.于雷老师的中译本特点于雷老师早年曾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文学编辑等职务,后来又与人合作发表过文章和小说。所以,于雷老师不仅是一位翻译家,更是一位作家,可以说,于老师是带着很大的创作热情投入到翻译工作中的。在翻译的过程中于老师的翻译非常注意语言的修饰,整体感觉简单明快,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中译本。但是于老师在翻译时为了使得节奏的顺畅,特意使用了很多文言词汇,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我们依然以第一句为例,于老师翻译为“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③,虽然使用了“咱家”显示出了猫的玩世不恭和诙谐的特点,但在此后的翻译中此类文言词被频频使用,造成普通阅读者的理解障碍。

3.刘振瀛老师中译本的特点刘振瀛老师早在1935年就东渡日本留学,主修科目是日本古典文学,归国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一流学府任教,1957年开始从事日本文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和评论工作。可以这么说,刘振瀛老师首先是研究者,其次才是一个翻译家。刘老师对于翻译理论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翻译工作不能简单地做到“信、达”,而应该研究翻译作品所属的国家的文学样式,比如像翻译《我是猫》,就应该了解日本俳句的艺术,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日本语言之美。刘振瀛老师的中译本是在学术范围影响最大的中译本。但是刘振瀛老师的翻译在用词上过于直白,失去了语言应有的魅力。我们依然以《我是猫》第一句的翻译为例,刘振瀛老师译为“我是猫。名字还没有”④。这种翻译的方式使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失去了兴趣。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中译本各有千秋,我们无法评以高下优劣。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都加入了作者独特的考虑方式,而作者是一定时代下的作者,是在一定社会语境下完成的,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以下将从历史角度解读《我是猫》中的误读现象。

二、同一译者在不同时代的误读

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状态,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空间之中,永远无法摆脱历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所以人类真正聪明的做法不是消解这种历史性,而是努力地去适应它。同时,伽达默尔还认为“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⑤,他的这种观点非常适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们在解读任何作品时,都带着我们时代所特有的信仰与期望,当然翻译家在翻译作品时,本身就是一种再解读,所以不可避免地也要带着他们时代的信仰与期望。解读就是作品所拥有的过去视域和解读者的现代视域的叠加。在伽达默尔看来,一部作品的最终意义绝不是写作者的初衷,而只能是两种不同时代冲撞的结果,伽达默尔称之为“效果历史”⑥。在他眼中,文本永远是开放的,意义永远是没有终结的,他的这种论断给我们分析同一译者在不同时代的误读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可以以刘振瀛老师为例看一下这种误读的方式。刘振瀛老师翻译《我是猫》虽然是1994年,但是他早在1958年就关注这个作品,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年代。刘振瀛老师1958年曾经写过关于《我是猫》的长篇评论,其中提到,“……这就使得他(指夏目漱石,笔者注)对金钱万能的社会感到无限的愤慨,从而用他的一支讽刺的笔向现实挑战……”⑦,可以看出,刘振瀛老师主要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的,而这种解读的方式明显受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人民色彩”的影响,但是夏目漱石并没有那种自觉的反社会、反阶级的意识,只是一个日本近代文学批评家所说的“文明批评”者。刘振瀛老师老师的评论方式可以明显看出受到那个时代“阶级划分法”的影响,是在特定历史时代的误读。1994年刘振瀛老师出版了自己的译本,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对作品的理解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试图从文本本身出发,分析作品的滑稽幽默、机制讽刺的美学特征。如他曾经写道:“……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含有种种复杂的笑的要素……”。⑧可以看出刘振瀛老师此时对作品的理解已经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从政治观点转移到了文本自身的赏析之上了。

三、同一时代不同译者的误读

文学表现范文篇6

关键词: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一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特别重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与创新,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萧乾先生曾自谦地说过:“纵观我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南方周末》向来以深度报道为特长,其中经常能够看到记者作为一个叙事者,深入事件中心去探询真相。在故事叙事过程中,往往会借用各种文学的叙事方法,比如文首设置诸多悬念,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大量使用直接引语,通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文章也一般遵循着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后如何去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鲜明性也是所有文体的共同要求。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嘹望哨,媒体应通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使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去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疏导群众的情绪。而文学语言的鲜明性,则主要表现在形象和意境的创造上。

生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特征。新闻语言的生动要求使用典型、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而且不断地从事件背后提供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和材料,而从挖掘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因素,也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文学语言的生动,主要表现在细腻描写客观事物时,以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夸张来抒发主观情感。

三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在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正是以娴熟的对话艺术赢得了读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题材,是应该予以采纳的一种方法。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

新闻中要掌握的议论,一般为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大类。前者就是对新闻所传播的事实,直接进行阐述、评论,指明意义,揭示本质;后者则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见解。不论哪一种,运用得当,均能收到“缩尺成寸,一语中的”的良好效果。[论文网]

参考文献:

[1]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曾月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新闻与成才》,2002年第7期。

[3]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版。

[4]王镝、李伟:《谈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2001年6月版。

文学表现范文篇7

关键词: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一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特别重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与创新,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萧乾先生曾自谦地说过:“纵观我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南方周末》向来以深度报道为特长,其中经常能够看到记者作为一个叙事者,深入事件中心去探询真相。在故事叙事过程中,往往会借用各种文学的叙事方法,比如文首设置诸多悬念,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大量使用直接引语,通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文章也一般遵循着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后如何去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鲜明性也是所有文体的共同要求。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嘹望哨,媒体应通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使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去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疏导群众的情绪。而文学语言的鲜明性,则主要表现在形象和意境的创造上。

生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特征。新闻语言的生动要求使用典型、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而且不断地从事件背后提供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和材料,而从挖掘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因素,也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文学语言的生动,主要表现在细腻描写客观事物时,以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夸张来抒发主观情感。

三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在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正是以娴熟的对话艺术赢得了读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题材,是应该予以采纳的一种方法。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

新闻中要掌握的议论,一般为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大类。前者就是对新闻所传播的事实,直接进行阐述、评论,指明意义,揭示本质;后者则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见解。不论哪一种,运用得当,均能收到“缩尺成寸,一语中的”的良好效果。[论文网]

参考文献:

[1]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曾月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新闻与成才》,2002年第7期。

[3]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版。

[4]王镝、李伟:《谈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2001年6月版。

文学表现范文篇8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文学表现;讨论

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新闻传播的报道,还是文学写作,我们都不陌生,并且一直以来我们也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优秀的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让人有着意犹未尽,耐人寻味的感受,但是新闻报道则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让广大的普通受众正确理解报道的内容,主要讲究对现实能够客观反映,让普通人能够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新闻报道也变得越来越讲究,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运用散文化的手法来写新闻,也有运用小说或其他文学表现手法来写新闻报道的。各种手法的交错使用最终都是为了让今天的新闻报道能够让受众更加的感同身受,不会觉得很无聊,提高广大群众的媒体报道的好感度。

二、两者在语言上具有一致性

单纯的从语言这方面来看,无论是新闻报道语言还是文学写作的语言,两者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对一些事情或现象的描述与反映。两者都讲究语言要生动、鲜明,新闻传播学中的语言应该是能够抓住广大群众的眼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而要求新闻报道语言要鲜明,生动。文学写作也是如此,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刻画鲜明的人物个性,让读者印象深刻。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上两者各有讲究,新闻报道的语言主要讲究要准确,要能以准确的语言将实际情况反映给广大群众,让普通的大众理解明白报道的内容,新闻语言的运用容不得含糊不清。作为文学上的语言主要讲究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将人物展现给读者,让阅读的人能够身临其境,领会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所以很多文学作品对大部分人来讲是耐人寻味的,甚至有点让人觉得看不懂。

三、新闻传播学中的文学表现

通过前文的叙述我们知道,新闻传播学中的语言文字与文学中的语言文字其实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无法明确分割开来的一对,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到底怎么去区分它们,是两者之间的联系多一些还是区别多一点,至今也是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无法得到统一的答案。但是在大部分新闻传播中文学的主要表现就是描述、议论、以及相关的对话的刻画。(一)文学中的描写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我们都知道新闻传播中适当的运用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可以为我们的新闻报道增色不少,起到锦上添花的功效,使得我们的报道更加的让人有阅读的兴趣。新闻传播中的报道主要还是以一些信息的传递为主,在信息的传送上目前绝大部分新闻报道都采用的描述手法来进行这项操作,通过文学中描法的恰当合理的使用,完全可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一篇报道变得非常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吸引广大群众的眼球,同时它也会使得我们即使是很普通一篇报道都变的很有文采,向受众彰显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深厚的文字功底,提高广大群众的阅读兴趣,提高群众对新闻媒体的关注度,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意识到,虽然描述让相关的枯燥报道变得生动形象,充满文采,抓住群众的眼球等诸多好处,但是在实际的具体运用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把握好使用的度量,不能为了博取广大受众的关注,过多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通篇描述,把新闻报道完全就当成了文学作品来写,忽视了新闻的准确,简洁性,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二)文学中的议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目前新闻传播中经常运用的议论通常分为两类: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所谓的直接论证也就是由我们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比如记者或者是主持人,直接的根据相关的新闻素材汇聚成一篇报道,直接的面向广大受众去报道相关的消息,直接阐释和评论,从而表明这类事件的意义,发掘出它们的实质,呈现给大众,而间接论证则不一样,它是通过别人口头或是书面文字间接表达出新闻媒体想要呈现给广大群众的意见或是对某事的态度与看法。无论哪一种,在使用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条件去合理恰当去使用。(三)文学中的对话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现实中很多新闻报道以对话来赢得受众的喜爱,并且不少新闻类的节目由于对话而火起来,在新闻传播中科学的对话运用能够有效的解释情节和传递信息。它也是展示新闻人的内心世界,彰显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途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新闻传播和文学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让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作为媒体人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在新闻报道中恰当使用一些文学手法,来为我们的新闻报道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曾月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J].新闻与成才,2002(7).

[3]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M].新华出版社,2001.

文学表现范文篇9

关键词: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一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特别重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与创新,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萧乾先生曾自谦地说过:“纵观我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南方周末》向来以深度报道为特长,其中经常能够看到记者作为一个叙事者,深入事件中心去探询真相。在故事叙事过程中,往往会借用各种文学的叙事方法,比如文首设置诸多悬念,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大量使用直接引语,通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文章也一般遵循着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后如何去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论\文\网LunWenNet\Com]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鲜明性也是所有文体的共同要求。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嘹望哨,媒体应通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使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去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疏导群众的情绪。而文学语言的鲜明性,则主要表现在形象和意境的创造上。

生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特征。新闻语言的生动要求使用典型、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而且不断地从事件背后提供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和材料,而从挖掘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因素,也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文学语言的生动,主要表现在细腻描写客观事物时,以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夸张来抒发主观情感。

三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在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正是以娴熟的对话艺术赢得了读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题材,是应该予以采纳的一种方法。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

新闻中要掌握的议论,一般为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大类。前者就是对新闻所传播的事实,直接进行阐述、评论,指明意义,揭示本质;后者则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见解。不论哪一种,运用得当,均能收到“缩尺成寸,一语中的”的良好效果。[论文网]

参考文献:

[1]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曾月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新闻与成才》,2002年第7期。

[3]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版。

[4]王镝、李伟:《谈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2001年6月版。

文学表现范文篇10

关键词: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一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特别重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与创新,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萧乾先生曾自谦地说过:“纵观我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南方周末》向来以深度报道为特长,其中经常能够看到记者作为一个叙事者,深入事件中心去探询真相。在故事叙事过程中,往往会借用各种文学的叙事方法,比如文首设置诸多悬念,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大量使用直接引语,通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文章也一般遵循着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后如何去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鲜明性也是所有文体的共同要求。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嘹望哨,媒体应通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使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去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疏导群众的情绪。而文学语言的鲜明性,则主要表现在形象和意境的创造上。

生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特征。新闻语言的生动要求使用典型、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而且不断地从事件背后提供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和材料,而从挖掘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因素,也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文学语言的生动,主要表现在细腻描写客观事物时,以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夸张来抒发主观情感。

三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