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升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8:22:44

文明升华

文明升华范文篇1

道德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一、道德的概念

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一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与得相遁,认识“道”的人,内得于已(提高觉悟),外施于人(助人为乐),就是道德。德在过去写法是“德”,人们解释“德”字时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宣就是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关于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概念剖析如下:

(1)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之中,当一个人独处在孤岛上,孑然一身,不与他人发生任何关系,是无所谓道德的。在动物界也不存在道德问题,不能以善恶进行评价,如猫吃老鼠,狼吃羊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

(2)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所谓“道德”或“不道德”是对某种于他人、社会有益或有害的行为评价,有效的为“善”,有害的为“恶”。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存在着区别,例如通过道德与法律的比较(表一)可以看出,道德具有自身的特征:

(表一)

(附图{图})

(1)道德具有长远性的特征。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始终。

(2)道德具有自觉性的特征。它不象法律那样靠强制力量来实行的,而是把一定的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行为的这一特征是任何其他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所不能代替的。

(3)道德具有广泛的特征。凡有人们生活的地方,道德都起作用,如有的人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领导、难死法院”。这种人的行为在现实中有之,法院无能为力,但这种行为却往往受到“道德法庭”的严励谴责。

(4)道德具有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特征。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受其他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具有现实性。但它高于现实,有示范作用,它要求人们“应当”如何,通过榜样的力量、理想的人格,引导人们向前看。

(5)道德具有知与行相统一的特征。要实行道德,首先要有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如果没有道德认识,不辨是非善恶,当然不可能谈什么道德行为。但如果知道了道德规范,却没有行动或背离了这些规范,就是不道德,所以道德强调知行相统一,言行相一致。当然,知行统一有一个过程,往往是先知而后行。

二、道德的本质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这是主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性观点有孔子、孟轲“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

(2)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3)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与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

三、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另一种是“道德无用论”。

“道德无用论”者贬低甚至根本否认道德的能动作用。中国先秦的商鞅,可算作代表,商鞅认为道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梯”、“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称为“六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费利持有类似的观点,主张执政者只管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根本不必顾及什么公正和道德。十九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鼓吹权力意志决定论,主张靠个人权力无限扩张,以征服世界。认为道德在弱肉强食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完全无用的,至多也不过是弱者为了反对强者而提出的借口而已。这是道德无用论的极端形式,是一种与人类为敌的法西斯理论,曾被希特勒奉为至宝,也为我国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实际遵从,他们把党纪、国法、道德都视为条条框框,一概予以横扫,肆逆十年,给社会造成了深重实难。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否认道德作用的理论完全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的理性,违反社会利益的一种异端邪说,应该予以彻底否定。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一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2.调节功能—一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教育功能—一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评价功能—一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5.平衡功能—一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道德起源及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

1.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我国的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2)心源论(或天赋论)。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后来形成的,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德国近代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快乐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恶,善良是从本性中产生的,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庸俗进化论。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说法。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1)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劳动和简单的交往。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本身能力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也不得不以平均分享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来维持群体活动的生存。这样人们之间客观上便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交往和关系,由于劳动和交往,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为了协同劳动中的行动,交流彼此的感受,保持群体内应有的秩序,从而产生道德的萌芽。

(2)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分工,分工使个体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了,从而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存在,自我意识增强了。而社会分工和交换又加强了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并随之出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之间的矛盾,这就必然产生调解这些矛盾的自觉要求,于是逐步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义务观念,产生了义务和权利之类的道德意识,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3)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使道德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由于生产的发展,使劳动有了剩余产品,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份人有可能靠另一部分人提供的剩余劳动产品维持生活,自己不再从事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他们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集中和概括,形成较系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使道德成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

二、道德的历史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与之相适应,道德可划分为五种历史类型(表二)。

道德历史类型(表二)

(附图{图})

注:柏拉图根据“善的理念”提出“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智慧就是最高美德,是少数统治阶级治理人的知识;勇敢是保卫国家的武士的美德,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勇于牺牲;节制是一般贫民的道德品质,要服从统治,即欲望服从理性,理性控制欲望的状态;公正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面执行一种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职务,如安分守已,如孔子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三、道德的继承性

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道德在发展中又有历史的联系,因此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这种继承关系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上剥削者、统治者之间,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都是处于支配地位,从他们的阶级利益中引伸出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脉相通的。

2.被剥削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阶级地位相似,由此而引伸的道德范围相通,如反抗性、地位平等的道德理想等。

3.社会公德。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的各个阶级形式最简单、最起码的共同的生活准则,如交通安全、环境卫生,勿偷盗等。

4.剥削阶级在上升,革命时期的进步道德为新生阶级所继承。

文明升华范文篇2

道德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一、道德的概念

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一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和得相遁,熟悉“道”的人,内得于已(提高觉悟),外施于人(助人为乐),就是道德。德在过去写法是“德”,人们解释“德”字时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心宣就是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有关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概念剖析如下:

(1)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之中,当一个人独处在孤岛上,孑然一身,不和他人发生任何关系,是无所谓道德的。在动物界也不存在道德新问题,不能以善恶进行评价,如猫吃老鼠,狼吃羊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

(2)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所谓“道德”或“不道德”是对某种于他人、社会有益或有害的行为评价,有效的为“善”,有害的为“恶”。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存在着区别,例如通过道德和法律的比较(表一)可以看出,道德具有自身的特征:

(表一)

(附图{图})

(1)道德具有长远性的特征。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始终。

(2)道德具有自觉性的特征。它不象法律那样靠强制力量来实行的,而是把一定的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行为的这一特征是任何其他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所不能代替的。

(3)道德具有广泛的特征。凡有人们生活的地方,道德都起功能,如有的人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领导、难死法院”。这种人的行为在现实中有之,法院无能为力,但这种行为却往往受到“道德法庭”的严励谴责。

(4)道德具有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统一的特征。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受其他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具有现实性。但它高于现实,有示范功能,它要求人们“应当”如何,通过榜样的力量、理想的人格,引导人们向前看。

(5)道德具有知和行相统一的特征。要实行道德,首先要有道德熟悉,激发道德情感,假如没有道德认识,不辨是非善恶,当然不可能谈什么道德行为。但假如知道了道德规范,却没有行动或背离了这些规范,就是不道德,所以道德强调知行相统一,言行相一致。当然,知行统一有一个过程,往往是先知而后行。

二、道德的本质

有关道德的本质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这是主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性观点有孔子、孟轲“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

(2)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3)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和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和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

三、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功能或消极的阻碍功能。对这种能动功能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功能,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功能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功能。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非凡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另一种是“道德无用论”。

“道德无用论”者贬低甚至根本否认道德的能动功能。中国先秦的商鞅,可算作代表,商鞅认为道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梯”、“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称为“六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费利持有类似的观点,主张执政者只管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根本不必顾及什么公正和道德。十九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鼓吹权力意志决定论,主张靠个人权力无限扩张,以征服世界。认为道德在弱肉强食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完全无用的,至多也不过是弱者为了反对强者而提出的借口而已。这是道德无用论的极端形式,是一种和人类为敌的法西斯理论,曾被希特勒奉为至宝,也为我国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实际遵从,他们把党纪、国法、道德都视为条条框框,一概予以横扫,肆逆十年,给社会造成了深重实难。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否认道德功能的理论完全是错误的,是违反人的理性,违反社会利益的一种异端邪说,应该予以彻底否定。

道德功能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

1.熟悉功能—一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熟悉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熟悉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2.调节功能—一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和和谐。

3.教育功能—一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评价功能—一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四周社会现象判定为“善”和“恶”而实现。

5.平衡功能—一道德不仅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和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道德起源及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

1.有关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我国的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2)心源论(或天赋论)。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后来形成的,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德国近代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快乐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恶,善良是从本性中产生的,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庸俗进化论。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说法。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索道德的起源:

(1)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劳动和简单的交往。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本身能力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也不得不以平均分享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来维持群体活动的生存。这样人们之间客观上便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交往和关系,由于劳动和交往,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为了协同劳动中的行动,交流彼此的感受,保持群体内应有的秩序,从而产生道德的萌芽。

(2)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分工,分工使个体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功能提高了,从而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存在,自我意识增强了。而社会分工和交换又加强了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并随之出现个人和个人,个人和整体之间的矛盾,这就必然产生调解这些矛盾的自觉要求,于是逐步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义务观念,产生了义务和权利之类的道德意识,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3)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使道德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由于生产的发展,使劳动有了剩余产品,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份人有可能靠另一部分人提供的剩余劳动产品维持生活,自己不再从事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他们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集中和概括,形成较系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使道德成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

二、道德的历史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独立的社会形态,和之相适应,道德可划分为五种历史类型(表二)。

道德历史类型(表二)

(附图{图})

注:柏拉图根据“善的理念”提出“四主德”,聪明、勇敢、节制、公正,聪明就是最高美德,是少数统治阶级治理人的知识;勇敢是保卫国家的武士的美德,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勇于牺牲;节制是一般贫民的道德品质,要服从统治,即欲望服从理性,理性控制欲望的状态;公正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面执行一种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职务,如安分守已,如孔子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三、道德的继续性

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道德在发展中又有历史的联系,因此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这种继续关系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上剥削者、统治者之间,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都是处于支配地位,从他们的阶级利益中引伸出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脉相通的。

2.被剥削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阶级地位相似,由此而引伸的道德范围相通,如反抗性、地位平等的道德理想等。

3.社会公德。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的各个阶级形式最简单、最起码的共同的生活准则,如交通平安、环境卫生,勿偷盗等。

4.剥削阶级在上升,革命时期的进步道德为新生阶级所继续。

道德的继续,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批判地继续人类道德的历史遗产,摈弃其槽粕,吸收其精华,在摈弃过程中包括着必要的肯定,在吸收过程中包含着必要的改造。

文明升华范文篇3

道德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一、道德的概念

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一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与得相遁,认识“道”的人,内得于已(提高觉悟),外施于人(助人为乐),就是道德。德在过去写法是“德”,人们解释“德”字时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宣就是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关于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概念剖析如下:

(1)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道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之中,当一个人独处在孤岛上,孑然一身,不与他人发生任何关系,是无所谓道德的。在动物界也不存在道德问题,不能以善恶进行评价,如猫吃老鼠,狼吃羊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

(2)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所谓“道德”或“不道德”是对某种于他人、社会有益或有害的行为评价,有效的为“善”,有害的为“恶”。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存在着区别,例如通过道德与法律的比较(表一)可以看出,道德具有自身的特征:

(表一)

(附图{图})

(1)道德具有长远性的特征。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始终。

(2)道德具有自觉性的特征。它不象法律那样靠强制力量来实行的,而是把一定的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行为的这一特征是任何其他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所不能代替的。

(3)道德具有广泛的特征。凡有人们生活的地方,道德都起作用,如有的人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领导、难死法院”。这种人的行为在现实中有之,法院无能为力,但这种行为却往往受到“道德法庭”的严励谴责。

(4)道德具有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特征。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受其他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具有现实性。但它高于现实,有示范作用,它要求人们“应当”如何,通过榜样的力量、理想的人格,引导人们向前看。

(5)道德具有知与行相统一的特征。要实行道德,首先要有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如果没有道德认识,不辨是非善恶,当然不可能谈什么道德行为。但如果知道了道德规范,却没有行动或背离了这些规范,就是不道德,所以道德强调知行相统一,言行相一致。当然,知行统一有一个过程,往往是先知而后行。

二、道德的本质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这是主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性观点有孔子、孟轲“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

(2)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3)旧唯物主义者反对从神出发,而从人出发,反对神道主义,主张人道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是人的真实的、健康的“本性”,而恶行、罪过只不过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从虚幻的天国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间,但他们所说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终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与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

三、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另一种是“道德无用论”。

“道德无用论”者贬低甚至根本否认道德的能动作用。中国先秦的商鞅,可算作代表,商鞅认为道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梯”、“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称为“六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费利持有类似的观点,主张执政者只管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根本不必顾及什么公正和道德。十九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鼓吹权力意志决定论,主张靠个人权力无限扩张,以征服世界。认为道德在弱肉强食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完全无用的,至多也不过是弱者为了反对强者而提出的借口而已。这是道德无用论的极端形式,是一种与人类为敌的法西斯理论,曾被希特勒奉为至宝,也为我国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实际遵从,他们把党纪、国法、道德都视为条条框框,一概予以横扫,肆逆十年,给社会造成了深重实难。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否认道德作用的理论完全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的理性,违反社会利益的一种异端邪说,应该予以彻底否定。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一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2.调节功能—一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教育功能—一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评价功能—一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5.平衡功能—一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道德起源及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

1.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源论(亦称“神启论”)。我国的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2)心源论(或天赋论)。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不是后来形成的,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德国近代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快乐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恶,善良是从本性中产生的,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庸俗进化论。德国的思想家考茨基从动物的本能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爱”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动物本能的演化,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说法。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1)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劳动和简单的交往。原始社会的人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本身能力低下,不得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也不得不以平均分享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来维持群体活动的生存。这样人们之间客观上便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交往和关系,由于劳动和交往,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为了协同劳动中的行动,交流彼此的感受,保持群体内应有的秩序,从而产生道德的萌芽。

(2)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分工,分工使个体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了,从而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存在,自我意识增强了。而社会分工和交换又加强了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并随之出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之间的矛盾,这就必然产生调解这些矛盾的自觉要求,于是逐步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义务观念,产生了义务和权利之类的道德意识,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3)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使道德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由于生产的发展,使劳动有了剩余产品,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份人有可能靠另一部分人提供的剩余劳动产品维持生活,自己不再从事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他们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集中和概括,形成较系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使道德成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

二、道德的历史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与之相适应,道德可划分为五种历史类型(表二)。

道德历史类型(表二)

(附图{图})

注:柏拉图根据“善的理念”提出“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智慧就是最高美德,是少数统治阶级治理人的知识;勇敢是保卫国家的武士的美德,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勇于牺牲;节制是一般贫民的道德品质,要服从统治,即欲望服从理性,理性控制欲望的状态;公正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面执行一种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职务,如安分守已,如孔子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三、道德的继承性

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道德在发展中又有历史的联系,因此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这种继承关系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上剥削者、统治者之间,由于经济地位、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都是处于支配地位,从他们的阶级利益中引伸出来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一脉相通的。

2.被剥削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阶级地位相似,由此而引伸的道德范围相通,如反抗性、地位平等的道德理想等。

3.社会公德。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的各个阶级形式最简单、最起码的共同的生活准则,如交通安全、环境卫生,勿偷盗等。

4.剥削阶级在上升,革命时期的进步道德为新生阶级所继承。

文明升华范文篇4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文明升华范文篇5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

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文明升华范文篇6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文明升华范文篇7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园林绿化,还往往起着城市再设计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还远远没有展开,特别是一些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目标迈进的城市,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越是这样,园林绿化则越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城市设计已经全面展开,园林绿化也仍然永远是城市设计的拓展和完善。因为园林绿化可以根据建筑、街道等景观需要,用植物绿化来组织视线,分隔与联系空间,宜“掩”则“掩”,宜“露”则“露”,组织和导引方向,可以起到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目前,有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有脱节现象,规划划出建设地块,建筑师只考虑建筑问题,或仅仅考虑单体建筑环境问题,而规划上对于建筑之间的关系则把握不够,形成一些不协调的总体景观环境。如有些重要街道两侧的许多现代化建筑从单体上看,都很有特点,也不失为优秀设计,但是这些建筑排列在一起,侧有互相排斥的感觉,好像互不服气、互不说话,穿着不同风格时装的一群模特。这种情况只有靠园林绿化来化解和协调。试想通过高大树木、开阔绿带的遮掩或联系的处理,使人们在视觉上从“环境视”变换到“焦点视”,或从“焦点视”转移为“环境视”,则必将缓解这种景观的不协调。有时还可以用大树、大草坪或代表某种含义的植物用作特殊的标志,赋予环境以文化情境。比如,北京二环路天宁寺立交桥中央的一株古树,就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手段完全可以在四维空间(还有时间维,园林绿化的季相变化和生长变化等)上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文明升华范文篇8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

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美丽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假如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文明升华范文篇9

农村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经济高速增长尤其是对GDP的近乎偏执的狂热追求。作为经济基础的基础的农业生产,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而城市化、工业化甚至人为制造出来的所谓“经济增长点”则可以给GDP增光添彩,农村、农业自然被淡化了,边缘化了。而“经济发展主宰一切的社会里,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边缘化,导致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这在今天实际上已越来越成了一个隐在的,却可以说是危机重重、事关乡村社会生存命脉的大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乡村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整体文化与文明发展的话。”[3]正因如此,尽管“中国农民当前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可能处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中国农民的相对收入降低,主体性地位没有了,人生意义被打碎了,而且生活的风险极大地增加了。”[4]靳勒的《艺术村庄》用访谈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思想、情感世界。从恶劣的自然生态、生产环境,到“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经济状况,从青年人被迫外出打工到乡村社会的萧条景象,到功利化宗教信仰的卷土重来,到乡村治理的虚化与腐败,再到村民对乡村发展前景透露出的迷茫和担忧,这一切无不深刻映射出农村萧条、边缘化的基本事实。农业、农村、农民,正处在生死攸关的危机之中。正因如此,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包括国家领导人,相当普遍地喊出了“三农问题”,呼吁重新建设乡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及政府更是作出了具体安排,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乡村的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设问题。它首先要求我们整个社会对发展理念,尤其是对现代化的想像发生根本性转变。乡土中国的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绝不是向城市化、工业化靠拢,绝不是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靠拢。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乡村文明有它独特合理优良的因素存在。“传统乡村文化之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正在于其蕴含的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3]而今天我们建设的现代化乡村文明,更应该结合科学合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社会、文化重建为主体,在有九亿农民内在动力推动的情况下,进行一场以和谐发展、幸福生活为目的的生活方式的建设。其核心在于恢复乡村文化的自信心,重建乡村作为社会文化有机存在的尊严,使其以区别于城市文明的独特的生命意义、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而存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条“自上而下”解决当代中国“三农”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官方的政治途径,应该说这是国家意识下的民族自觉。在这个意义上讲,亦是国家意识对乡土中国的一次改造,一次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这种尝试或探索或实践更多的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更多的基于政权建设,而不是一种社会建设,一种文化建设,没有摆脱把乡土中国“城镇化”、“小工业化”的思维定势。这正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竭力避免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国现代化的想像,不能改变对发展理念的认识,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只能是再造一些并不适合乡村生活的城市化住房,走一些劳民伤财的过场,甚至造成对乡土中国的再一次雪上加霜的破坏。《艺术村庄》则提供了乡土中国重建中的另一条路径,即“自下而上”路径的可能性,并且,已经显示出农民“自觉、自发、自创、自治”的特点,展现出中国当代农民秉承祖先“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魅力。而“地方的魅力,事实上是由于居住在这土地上的人的魅力而产生出来的。”[5]同样,我们必须指出,乡土中国建设中这条“自下而上”的路径,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梁漱溟、晏阳初等一大批知识分子通过“浑融一体,共谋发展”探索过,实践过,也总结出了深刻的理论成果,《乡村建设理论》便是最好的证明。只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历史大环境,更多的集中在救亡运动、主义之争、政权争夺的宏大叙事中,真正的乡土中国的建设还远远没有也不可能被提升到国计民生、文明创建的高度来对待。但“乡村建设”运动对我们今天进行的乡土中国的重建意义重大,它的启示有:一是“村里人自己要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在“有九亿农民内在动力”的情况下进行乡土中国的重建,不能“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二是知识分子与村民们“浑融一体,共谋发展”。“贤士之‘智’”与“乡民之‘仁’”相互砥砺,共同建设。三是当代乡土中国的重建,目的不仅仅是改变现状,不是拾遗补缺,而是基于“自觉和创造”的目的,基于对科学合理、和谐幸福、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自觉认同和对人类社会文明模式的创造意识和热情,最后的指向是包括9亿农民在内延及知识分子以及全体13亿中国人对人的尊严的自觉和提升。靳勒的《艺术村庄》记录了乡土中国建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在同一个基点———中国甘肃秦安石节子村———的交汇与碰撞,证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急迫性,也重生了梁漱溟们对乡土中国的希望和憧憬。艺术家们和村民的互动一次次生动而具体的证明了苦难的乡土中国数千万年一脉相承的勤劳、质朴、勇敢、活力和魅力。实际上,在乡土中国重建的道路上,我们处于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我们不仅有“前车之覆”,“殷鉴不远”的便利,而且还有“他山之石”可资借鉴。我们的东邻日本,曾经在追求所谓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乡土农村的大萧条、大衰败,那些乡村痛苦的死亡过程,在日本民众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和阴影。那时的日本人无可奈何,只能承受这被认为是现代化征途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我们的幸运在于,我们知道这种情形并非在劫难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化解、纠正、超越这种可能性,并且建设更美好更和谐更体现人类智慧的家园。这种情形反而成了促进人类及其文明升华和飞跃的跳板。日本人不幸的承受了文明“硬着陆”的痛苦,当然,我们绝不能小看日本人,他们并非一无所获,他们以牺牲和痛苦认识到故乡的魅力,认识到“故乡,不是用来逃离的,故乡不应仅仅是游子遥远的乡思寄托,而是乡民们活生生的乡土再造;它并不单是老者的安身立命之处,更是年轻人实现美好愿望的实践场所,他们的情感与行为好似自然地从土地里生长出来,是一个‘人生向上’(梁漱溟语)的创造过程。”[6]

日本人西村辛夫的《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和借鉴。《艺术村庄》中石节子村重建的故事则完全源起于一个童话。2007年,艺术家艾未未、靳勒联手给了石节子村几位村民一个童话,一个取名《童话》的行为艺术。这是一个真正的童话,石节子村这几位村民,免费去了德国卡塞尔、敏斯特,参加了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他们做梦也做不到,一下子能去一个想都没想过,听都没听过的这么一个地方,最后他们去了”,“村子里神仙塔的道长担心回不来最后没有去,浪费了一个名额,等大家都回来了,他很后悔。”2007年冬,艺术家赵半狄和他的熊猫艺术团来到石节子村,和村民一起举办了一场山村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2月9日,艺术家靳勒,这个石节子村出的“大人物”,被村民自发以直选的方式选举为村长。2008年,旅英女艺术家到石节子村和村民、孩子交流。2008年5月18日,石节子村民为“5•12”地震灾区自发捐款,筹集善款人民币2000元,由村长靳勒转交到文县肖家小学老校长和现任校长金文成手中。2008年10月,村民与艺术家一起到北京798艺术社区,举办《主人》艺术展,“人人成了艺术家”。2009年2月3日,“石节子艺术馆”开幕。石节子村走上了向艺术嬗变之路。石节子村民遭遇童话,经历童话,并开始追逐童话。石节子村民选举艺术家当自己的村长,让艺术为村庄的嬗变服务,让艺术为幸福生活服务!艺术,能够拯救村庄,能够带领石节子村民走向富裕、幸福的人生之路吗?热爱童话的人不沮丧,有梦想的人不寂寞。在乡土中国嬗变的大潮中,石节子村的“艺术村庄”只是一个个性鲜明独特的个案。平遥、周庄、鲁镇、千灯,则是另外一种模式。那里保存了历史和文化,深入了历史和文化,并且超越了历史文化,因而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农民安金磊则是又一种模式。因为“安家的棉花对乡亲们来说,几乎就是一个神话”,因为安金磊关心自然农法,关心精耕细作,关心有机农业、农民生计与可持续发展,“他的方向就是中国现代农业的方向。”[7]而收藏家蔡国强眼中的“农民达•芬奇”又是另一种模式。因为在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宁夏、甘肃等等地方,蔡国强“收藏了很多农民造的潜水艇、直升机、飞碟、机器人”,“他们不管年纪多大,挣钱挣多少,每个人长得都好看,轮廓很清楚,眼睛很聪明很有神,很有信心,有幽默感。”[8]这是一片盛产童话、神话和梦想的热土。这就是乡土中国正在经历的巨大嬗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充满创造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开拓勇气的历史巨变。

本文作者:李胜利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文明升华范文篇10

关键词:陶瓷艺术;绞胎工艺;绞胎纹饰;艺术表达

中国人发明使用陶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绞胎陶瓷也是在陶瓷发展史上,一种失而复得的艺术工艺。中国陶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逐渐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当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注重“物质”需求,“精神”的需求也愈发显著。在工业化制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自然质朴、独一无二的绞胎瓷依旧青睐。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全新的工艺技术与综合材料,为绞胎陶瓷的创造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丰富了绞胎陶瓷的制作工艺,绞胎陶瓷工艺如何满足当下社会日趋增进的审美需求,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绞胎陶瓷的前世今生

绞胎陶瓷也被称作“搅胎”“绞泥”“透花瓷”[1]。绞胎陶瓷表面纹理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与中国古代对君子气质的描述不谋而合,中国的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教授,就曾将绞胎瓷美誉为“瓷中君子”[2]。通过资料查证,目前最早出现绞胎陶瓷的时间是在唐代,常见的造型有盂、碗、杯、枕、盘、俑等。如:在1952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杨谏臣墓的——绞胎盂,其年份为唐开元二年(714年);出土于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的——绞胎骑马俑,其年份为唐神龙二年(706年)[3]。绞胎陶瓷是唐代陶瓷制造产业中的一种新型工艺。主要是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泥土制成的泥料,经过相互叠压、揉合在一起,形成颜色相间、变化丰富、独一无二的陶瓷胚胎装饰纹饰。唐代的绞胎陶瓷纹饰中常见的颜色为黑、白、褐三色。区别于一般采用釉彩颜料在陶瓷胚体表面进行绘画的制作工艺,绞胎陶瓷其纹饰特点是纹饰便是陶瓷胚体的一部分,且内外一致、相互联系。开元盛世,唐朝国力强盛、社会繁荣,商业十分发达,与周边国家商业往来密切,市场巨大的需求,使得唐代瓷器的生产与制作技术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宋代饮茶斗酒社会风的气兴起,陶瓷的需求量剧增,陶瓷制作产业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国内名窑不断涌现,为瓷器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也使得这种具有内外一致的装饰纹样,彰显表里如一君子情怀的雅致器物——绞胎陶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宋代时期,生产胶胎陶瓷的规模最大的窑厂当属当阳峪窑。随着宋代灭亡后,国内频年的战祸使得民不聊生,绞胎陶瓷也逐渐衰落。而后的元明清期间,釉上彩、青花瓷逐渐替代了绞胎陶瓷的地位,绞胎陶瓷由此在历史人们的社会生活舞台中的隐退。新中国的成立,也驱动了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绞胎陶瓷也因此注入新的生命力、焕发新生机。但由于绞胎陶瓷制作流程繁杂、成功率低的工艺特性,若想推动当代绞胎陶瓷艺术发展与进步,关键还是在于技法传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探索创新。在新时代舞台下,如何将绞胎陶瓷工艺融入当下社会的审美理念,创造出符合当下社会品味的表达方式,对于绞胎艺术的理论或实践,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二、胶胎陶瓷的艺术语言

1.绞胎陶瓷艺术的纹饰语言初期的绞胎陶瓷成品的特点是工艺简单、技术尚不成熟,其纹饰也是以传统的简单木纹、乱纹、回形纹为主。其中,以目前出土可追溯的最早年代——唐代的绞胎图案为例,其胎体纹饰主要包括:木癭纹、乱纹、菱花纹、流水纹、回形带纹、团花纹等,纹饰元素多数是从自然元素抽取、衍变而来,也反映现了唐代先民奉承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与情怀[4]。宋朝绞胎纹饰在唐代绞胎图案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与发展,出现了多种全新的纹饰,宋朝的绞胎陶瓷纹饰的图案品种也越发丰富,其中包括:翎毛纹、回旋纹、木旋纹、麦穗纹、云纹、席编纹、流沙纹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升级、新型材料的融入,现代绞胎陶瓷纹饰图案丰富多样。从艺术形式上分为两类绞胎纹饰。一类是以自然界中的花卉树木、山水风景、社会人文等元素为主的意象型绞胎陶瓷纹饰。这类型作品的纹饰精致优美,形态活跃,充满自然人文气息。另一类则是将艺术中点、线、面、几何图案等抽象元素与瓷器型态相融合的抽象型绞胎陶瓷纹饰。这类型作品的纹饰与型态简洁有力、极具韵律、充满活力和现代感。2.胶胎陶瓷艺术的造型语言传统绞胎陶瓷的造型,以枕、碗、杯、佣、钵等为主。唐代作为当下出土的绞胎器物中,数量至多的一个时期。在此时期的出土文物中,绞胎陶瓷主要是以枕、佣、碗、盂、杯、盒等造型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枕型器物是为多见:目前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木瘿纹箱型枕,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绞胎釉填彩“杜家花”枕,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收藏的黄釉绞胎扁方形枕等,皆为绞胎枕型器物。造型端庄大气、图案乱中有序,色彩协调、别具一格。宋、元时期绞胎陶瓷器型则以碗、杯壶、钵、盆、杯、盏、罐等生活用器为主[5]。其中又以碗、钵两种型器物是为常见,大口低圈足绞胎陶瓷碗,有唇口小足绞胎陶瓷碗、沿花翻口绞胎陶瓷碗、敛口绞胎陶瓷钵、直口绞胎陶瓷钵等等,款式十分丰富。现代绞胎陶瓷的制作工艺在传统的技法底子上,做出了更多的延伸与拓展,促使绞胎陶瓷的纹饰越发丰富,绞胎陶瓷成型方法也不再囿于制造日常用器,器皿造型也有了更多样的变化。绞胎陶瓷的形状也由以往寻求对称、整齐的形态,逐渐趋向寻求外形简练、流线顺畅的现代风格形态。渐渐的,更适合当代人审美需要的绞胎创作,愈发频繁的呈现于人们日常生活中。3.胶胎陶瓷艺术的工艺语言传统的绞胎陶瓷工艺,以绞胎器物制造区域大小,其成型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全绞胎陶瓷成型方式。此方法是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料的胎泥,经过相互叠压,揉合、制作纹饰,接着进行塑造器型,以此工艺成型的全绞胎陶瓷,其特点是绞胎陶瓷通体的绞胎相互交错,浑然天成,器物内外纹饰相通,常用来制造体积较小、尺寸较低的绞胎陶瓷,如∶碗、杯、盆等。第二种是半绞胎陶瓷成型方式[6]。此方式又可分两类,一类是将制作好的绞胎纹饰的泥料薄片,贴在纯色成型陶瓷泥胎体表面,纹饰只有单面的装饰工艺。另外一种是将制作好的绞胎纹饰的泥料薄片,嵌入设计好的胎体上,纹饰也是内外相通的包镶工艺。绞胎陶瓷胎制造完成后,器物表面涂饰低温单色釉,颜色以黄色、绿色是为常见,用800℃-900℃的温度烧制成绞胎陶瓷。现代绞胎陶瓷制造工艺,从成型方式上可分为四种。1.拉胚成型法。将揉合做好的绞胎陶瓷泥料,制成泥柱在陶瓷拉胚机上拉制成型。2.盘泥条筑法。将互绞、混色后的绞胎陶瓷泥条,进行盘筑制作成型。3.泥板成型法。将揉合、互绞做好的绞胎陶瓷色泥,制成厚薄均匀的泥板,待阴干且泥板较为有支撑力后,再进行组装、衔接成型。4.模压法。把制作好纹饰的绞胎陶瓷泥料,用木棍等工具擀成厚度均匀的泥料片,再用提前做好的石膏模具印制出想要的绞胎陶瓷造型。时代的发展进步,绞胎制作的材料与技法也随之丰富起来。人们开始尝试结合琉璃、蜡油、金属氧化物等其他材质,并从琉璃制作工艺、首饰失蜡制作工艺等工艺中吸取灵感,以求在绞胎陶瓷制作工艺上有新的突破,从而创作出更具有开创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三、胶胎陶瓷艺术的情感表达

绞胎陶瓷艺术是“泥”与“火”相互交融而诞生的三维艺术,是以陶瓷材料作为创作的载体,而展开进行的精神与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绞胎陶瓷艺术创造可以将人的意识形态、思想情绪等融入当中,给观众或使用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与艺术品位[7]。1.绞胎陶瓷艺术中的纹饰美绞胎陶瓷艺术的装饰纹案,可以通过对陶瓷胎体的高度控制,从而形成更具持续张力、独特质感的立体纹饰语言。一类是注重意象艺术的表达,以客观存在事物为基础,根据艺术家自我意识有目的进行抽象变形而来的立体纹饰语言。这种仿生的绞胎陶瓷艺术形式,要求艺术家自身对绞胎陶瓷制作的技术与方法的掌握,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类则是注重抽象艺术的表达,寻求器物中图案与纹饰二者的协调统一,有意识地在绞胎陶瓷制造过程中,对绞胎陶瓷泥料之间颜色的细微变化,以及绞胎陶瓷纹饰与图案之间的严苛把控,最终烧完成更具生命力的绞胎陶瓷艺术器物。一件好的绞胎陶瓷艺术作品,无论是意象艺术的表达还是抽象艺术的表达,从中都能感受艺术家对其所倾注的情感。2.绞胎陶瓷艺术的造型美绞胎陶瓷艺术中的二维纹饰图案,因绞胎陶瓷造型使得内外一致、表里如一的纹饰图案得以立体展开,从而呈现出更具魅力的三维造型艺术。在现代绞胎陶瓷艺术中,传统对称的日常使用的器皿造型,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绞胎陶瓷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表达,使得艺术家更加追求自由发挥、更能充分展现艺术家自我内心情感、意识的绞胎陶瓷造型艺术形式,以独特的三维造型艺术语言,让观众或使用者情感上发生共鸣。

四、结语

纯粹的艺术精神是现实物质文明升华的参照,人们对古今时代和社会认知的思考,给绞胎陶瓷艺术的创作表现方法与形式注入新的能量。一件优秀的绞胎陶瓷艺术器物,往往体现在其内容与形式、思想与审美的高度统一和完美融合。绞胎陶瓷的二维纹饰与三维造型相伴而生,纹饰因造型而变化丰富多样,造型因纹饰而得到视觉强化。“型”与“饰”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也成就了绞胎陶瓷艺术的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晶晶.浅析绞胎陶瓷的制作工艺与审美特性[J].大众文艺,2015(20):109.

[2]陈健.绞胎艺术“器物观念”的源起、传播与再生[J].美术大观,2017(07):84-85.

[3]杨俊艳.泥火幻化的唐代绞胎艺术[J].收藏,2018(08):80-85.

[4]任鹏.现代绞胎陶瓷艺术中的揉练之美[J].艺术市场,2013(21):41-45.

[5]张丽芳,张新顺,皇甫小够.焦作市区古瓷窑址调查报告[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0(01):9-15.

[6]陈芮.浅析唐代陶瓷装饰艺术——绞胎[J].西部皮革,2021,43(0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