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部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4:27:19

统计部门

统计部门范文篇1

一、存在的问题

1、有的部门统计未明确专职分管领导。

2、有的部门统计专兼职人员未明确,有的部门统计机构未设置。

3、统计台帐不健全。

4、在统计服务方面未到位,提供统计资料不及时。

二、加强部门统计的探讨

1、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作用,对完善整个统计管理体制意义重大。

2、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需要

加强部门统计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部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3、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推进统计依法行政的需要

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统计法赋予统计部门的职责之一,统计部门既不能乱作为,更不能不作为。

4、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提高统计工作效能的需要,加强统计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重复调查,保障统计工作任务不重复开展,推进信息共享,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休息优势和协作精神,为基层单位减轻负担。

5、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解决现实统计问题的需要

部门统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口径不一、数出多门、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妨碍了部门统计职能的正常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部门统计管理是重要途径之一。

三、加强部门统计管理的预期目标

按照“政府统计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统计管理,要以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建立一种“整体、协力、互补、共享”的合作关系,形成分工合理、管理规范、休息共享的政府统计体系为目标,所谓整体,就是说不管是政府综合统计还是部门统计,工作目的都是为政府管理服务,应该把它们达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出的系统功能就会远远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所谓协力,就是说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都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所谓互补,就是要明确职责、科学分工、互通有无、相互补充,避免或减少重复与交叉;所谓共享,就是指各部门要建立正常的资料互通渠道,提高资料交换效率,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共享。

四、怎样做好部门统计工作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坚决按照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行动,正确履行部门统计职责。

统计部门范文篇2

为进一步推进部门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推动并促进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协调发展与资源共享,切实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统计在决策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政发〔〕19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部门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部门(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集团公司等)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各部门制定方针政策和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其资料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对政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市部门统计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仅为部门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统计信息,也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配合政府统计机构完成了大量国情国力调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随着形势发展及任务的变化,部门统计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少数部门对统计工作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认识不够到位、职责界定不够明晰、部门统计机构不够健全、统计力量还相对薄弱、统计数据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使之“报表多乱”、“数出多门”,影响了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亟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地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出发,切实提高对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将这项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规范和完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部门统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认真履行部门统计工作职责

各部门要根据管理职能和新形势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规范统计数据的标准、采集、汇总、生成和,加强和规范统计基础建设,全面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一)进一步规范部门统计调查行为。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统计局《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涉及到系统外的统计调查项目,要依法报政府统计机构立项审批;凡开展系统内统计调查项目和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调查项目,要按规定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严格按照审批(备案)确定的统计报表及调查制度开展统计调查活动,做到调查方法规范,保持统计指标名称、口径及含义一致。未经审批(备案)的调查项目以及取得的数据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质量意识。部门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部门领导承担相应领导责任。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增强依法统计意识,确保部门统计各项工作依法、有序、高效进行。要规范统计调查的业务流程,健全和完善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确保统计数据来源有据。要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控制和管理制度,对依法调查取得的主要统计指标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方式进行质量评估,并将数据质量评估作为数据报送和前的必经程序,努力提高统计调查质量和统计数据质量。

(三)进一步健全部门统计资料报送制度。各部门要按照政府统计机构制定的统计数据报送规定,建立健全本部门统计数据报送制度,依法、及时、准确地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本部门的统计数据,提供科学发展评价、节能减排、服务业发展、社会发展评价及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编制、民政、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定期向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报送单位名录库资料。

(四)进一步规范部门统计信息。各部门在向社会本部门统计信息时,要将指标的统计口径、含义及调查方法等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省统计管理条例》的规定,报送政府统计机构核准审批。新闻媒体发表尚未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统计资料,应经统计部门核准。

(五)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机构和队伍建设。部门主要领导是部门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要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落实承担统计工作的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并明确分管领导,指定统计负责人,履行部门统计职能。要严格执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保持统计人员相对稳定,调换统计人员要先补后调。要加强对部门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政府统计机构作为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统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协调、管理、指导和服务,有效整合部门统计资源,提高政府统计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建立健全部门统计工作基本制度。完善部门统计数据报送管理制度,明确部门报送数据的范围、时间、频率、质量要求及责任。健全统计资料管理制度,明确统计数据的权限及职责,规范数据程序。

(二)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数据的管理。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要经过审批(备案),经审批的调查项目,要定期对外公布目录,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对未经审批(备案)、重复的统计调查,要依法予以废止和查处,切实规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行为,有效防止重复调查,既减轻基层负担,又避免“数出多门”。各部门要重视政府统计数据的法定性和权威性,重大经济指标和社会事业发展数据,以政府统计机构数据为准;政府对部门考核所使用的统计数据也以政府统计机构审核认定的统计数据为准;各部门在组织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考核中,必须使用政府统计机构提供的法定数据;各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必须按规定报经政府统计机构审核批准;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单位必须使用公开的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范文篇3

1、进一步做好常规统计工作。围绕全市目标任务,竭力做好统计工作,特别是事关全局利益的统计数据,要多汇报、多努力争取。

2、进一步做好统计服务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对全市主要数据,要及时监测预报,为市领导研判形势、科学调度提供依据和时间;二是加强统计分析,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市领导当好参谋;三是继续做好为社会各界的统计服务工作。

3、进一步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加强乡镇“八有”、“八化”建设,实现乡镇与市统计局的计算机联网,确保年底通过省局验收;二是稳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争取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按省局要求,不断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

4、进一步做好统计改革工作。一是做好“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一方面要将新增“三上”企业纳入改革范围;另一方面做好“企业一套表”改革的扩面工作,将劳动工资统计和能源统计纳入改革范畴。二是做好商贸改革工作。加强与商务局的联系与沟通,力争将所有限上商贸企业和大个体户纳入统计范畴,努力扩大限上比重。

5、进一步做好统计法制工作。一是进步宣传《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和《统计法》,扩大知晓面,努力营造依法统计氛围;二是开展统计执法。尤其对迟报、瞒报、不报的企业要动真格,严格执法。

6、进一步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一是继续做好人口普查的查漏补缺工作,努力做到区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数据质量;二是做好普查数据的审核、录入、汇总、上报工作,及时上报、公布各种数据;三是严格执行各阶段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对审核、编码、录入、汇总各阶段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四是要开展数据质量事后抽查和评估,做好迎接全国、全省数据质量验收准备;五是做好普查资料编印、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市的重要文件和部署,学习经济理论和法律法规,提高全局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宏观把握能力;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定量分析和预测水平,提高履职能力。

统计部门范文篇4

第一条为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和监督,规范部门统计调查行为,提高统计调查的整体效率,减轻被调查者负担,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提高共享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授权代主管部门行使统计职能的部级集团公司和工商领域联合会或协会、经国务院授权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人民团体开展的统计调查,以及上述部门和单位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法院、检察院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统计调查,是指部门搜集国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情况,用于政府管理目的的各类统计调查。包括以数字形式、文字形式或混合形式;以表格、问卷、电讯(电报、电话、传真等)、磁盘磁带、网络通讯(网络表格、电子邮件等)等为介质的普查、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试点调查等。

第二章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

第四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国家统计局管理和协调国家一级部门制定的统计调查;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局管理和协调同级部门的统计调查。

第五条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本部门各职能机构的统计调查活动,制定本部门的统计调查总体方案。部门内其它职能机构无权单独制定统计调查项目。

第六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通过建立审批备案制度、有效期制度、调查项目公布制度、跟踪检查制度、举报制度,对部门统计调查进行管理。

第三章制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第七条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授权代主管部门行使统计职能的部级集团公司和工商领域联合会或协会、经国务院授权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人民团体,可以制定与职能范围相对应的统计调查项目。

国务院临时机构,一般不得直接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工作需要的统计资料,应当向有关部门搜集、加工。确有需要调查的,须事先取得国家统计局的同意,方可制定统计调查。

法院、检察院可制定业务情况统计调查项目。

第八条统计调查项目的立项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资料使用范围。

第九条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调查范围必须与部门的职能相一致,必须符合既定的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分工原则。

第十条统计调查项目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充分考虑基层调查人员和被调查对象的承受能力。必须符合精简、效能的原则。凡一次性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搞定期调查;凡非全面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搞全面调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频率,缩小调查规模,降低调查成本。

第十一条调查项目中的报表表式和文字说明必须规范;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必须科学;调查内容要简明扼要,不能与其他调复、交叉、矛盾。

第十二条调查项目中的统计标准和分类必须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使用的标准和分类相一致。涉及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以外的专业标准和分类,要与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一致。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科学及分类科学的原理进行归纳和设计,并在使用前征求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所使用的调查方法要科学合理。要结合调查目的和要求选择最适当的调查方法,以获得最大的调查效益。避免由于调查方法使用不当给基层造成过重负担和产生数据质量问题。

第十四条重大调查项目必须经过研究论证和试点,必须有完备的论证材料和试点材料。

第十五条调查者必须依法使用调查资料,对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对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和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章审批及备案程序

第十六条部门建立以系统内单位为对象的调查项目,须报同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备案;部门建立调查范围涉及到系统外单位的统计调查项目,必须报同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审批,在取得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同意或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系统内是指:与部门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单位及部门的派出机构;省及省以下与部门对口设立的管理机构;部级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除此之外均属系统外。

第十七条审批及备案程序的有关时间规定:

(一)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在收到部门正式申请函及完整的相关资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完成时间以复函日期为准。

(二)部门收到复函后,在20个工作日内将布置调查的正式文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式送达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以便及时在“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中建立或更新记录,以及履行公文存档手续。

(三)对有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不可预知、有特殊时效性要求的调查,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将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工作,备案项目可事后补办。

第十八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送审及备案时,须备齐以下文件:

(一)以部门名义发出的申请审批或备案的函。

(二)调查方案和表式。包括:总说明、报表目录、基层表式、综合表式、统计标准和分类目录、指标解释、逻辑关系及抽样方案(针对抽样调查)等。应明确表述调查目的、调查对象、统计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频率、填报要求、报送渠道、时间要求等。

(三)相关文件。包括新建立该调查项目的背景材料、重大调查项目的研究论证材料及试点报告等。

第十九条制定统计调查的部门,在将调查方案送审的同时,要认真填写《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送审的部门统计调查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部门应积极配合,及时作出说明和解释,并按照修改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如有不同意见,双方应进一步研究磋商达成一致。否则由国家统计局进行最终裁决,部门应按最终裁决意见进行修改。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送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完善建议。

第二十一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调查的具体审核工作完成之后,以统计局名义发函批复。批复分为:同意实施;不同意实施;建议暂缓实施三种。部门收到批复后,应严格按照批复执行。

第二十二条部门收到同意实施的复文后,要及时印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式,起草布置实施的部门文件,部署调查工作。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实施调查、延期实施调查或需调整变更调查方案的,须及时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报告说明。

第二十三条调查范围涉及到省及省以下单位的部门调查,在将调查任务逐级布置时,应及时通知同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

第二十四条对部门内职能机构为监控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环节而建立的内容专一、分类至细、频率固定的业务统计项目,在其内容不与其它统计调查项目重复的前提下,可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提出申请,由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研究同意后,授权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进行定期审批管理。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审批后,须将调查方案送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以便纳入“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

第五章调查的法定标识和有效期

第二十五条部门统计调查经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批准或备案后,必须在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法定标识包括:

(一)表号;

(二)制表机关;

(三)批准机关/备案机关;

(四)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五)有效期截止时间。

第二十六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调查实行有效期管理制度。批准的年度调查及其调查周期小于一年的定期调查的有效期为两年;普查、一次性调查、调查周期大于一年的定期调查,其有效期到该次调查的资料上报结束时止。备案的定期调查的有效期为三年;一次性调查的有效期到该次调查的资料上报结束时止。有效期皆以复函的日期为起点计算。

超过有效期的调查项目,一律自动废止。如需要继续执行,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在有效期内发生变化的调查项目,应随时办理重新审批或备案手续。

第六章监督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为了保护合法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顺利实施,采取以下监督措施:

(一)定期通过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目录”,以便建立全社会监督机制。“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目录”的内容包括:

1、经过批准或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名称;

2、制定及组织实施该项调查的单位名称;

3、批准文号或备案文号及其日期;

4、调查项目的有效期。

同时公布经查实的违规调查项目和因超过有效期而被废止的调查项目。

(二)建立对违规调查的举报核实制度。在政府综合统计机构设立举报接待部门,根据举报线索,对违规调查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予以公布。

第二十八条为保护国家利益和被调查者的权益,减轻被调查者和各级数据加工部门的负担,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调查的资料使用情况、实施方案与批准方案的一致性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

(一)检查调查取得的资料是否被正当使用。资料使用与调查目的是否一致;资料使用是否超出原定的范围;资料是否被私自用于营利目的;是否违反有关保密的规定;是否有其他损害国家利益和被调查者权益的行为。

(二)检查调查资料的有用性。对大部分内容使用频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的调查,建议修改、合并或停止实施。

(三)检查调查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按政府统计机构批准的方案执行,是否有擅自变更调查内容、调查范围、计算方法和报送频率等行为。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未履行法定的审批或者备案程序和擅自变更调查方案的部门统计调查,县级以上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可以依法予以废止,并按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

第三十条为主动作好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工作,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为制定统计调查的部门提供有关业务性咨询、调查方案设计指导。帮助部门掌握设计统计调查项目的基本方法,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十一条为了避免调查项目之间的重复、矛盾,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建立并向部门开放“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在制定调查项目前可先进行查询,以达到避免重复调查,充分利用已有信息的目的。

第三十二条对于部门利用已有资料,精简调查项目和调查内容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给予充分支持和协助。对部门之间在利用对方资料中遇到障碍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可出面协调。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对于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与部门联合制定的统计调查项目,以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为主制定的(使用政府统计机构的文号),参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调查审批程序办理;以部门为主制定的(使用部门的文号),参照部门调查审批程序办理,最后以会签文件作为实施依据。

统计部门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改善全县部门统计管理,提高全县部门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部门统计在多层次决策和管理中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避免数出多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重庆市统计管理条例》、《重庆市部门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部门统计工作,是指县级国家机关、县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和工商领域联合会或协会的驻足机构、经授权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中央和重庆市驻足单位(以下统称部门),为满足政府管理需要而依法实施的专业性统计工作。

第三条县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县范围内包括中央和地方单位的统计工作,指导各部门的统计业务。

第二章部门统计调查

第四条部门统计调查是指部门搜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用于政府管理目的的专业性统计调查,其内容和范围应该与部门的管理职能相一致,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调复、矛盾。

第五条部门统计机构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本部门各职能机构的统计调查活动,组织制订本部门的统计调查项目计划和方案,其他职能机构不得单独制订统计调查项目。

第六条部门统计调查必须按照经过批准的计划进行。制订部门统计调查计划,必须同时制订相应的统计调查方案或统计报表制度,报县统计局审批或备案。

部门拟订统计调查项目,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报县统计局备案;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县统计局审批。

第七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列明项目名称、调查机构、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时间、调查的主要内容及调查的组织实施、指标解释、报送要求等;调查表的设计应参照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规范化格式,计量单位和统计分类必须采用国家标准,部门统计使用的专业分类标准,必须与国家有关标准相一致。

第八条部门向县统计局申报统计调查项目,须填写《重庆市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批准(备案)申报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以部门名义发出的申请函;

(二)申请批准(备案)的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调查方案;

(三)其他有关文件,包括新建立统计调查项目的背景材料,修改前的统计报表制度或统计调查方案以及修改的主要内容说明,重大调查项目的研究论证材料及试点报告等。

第九条部门在收到县统计局同意实施的复函后,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将布置调查的正式文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式送达县统计局备案。

第十条经批准(备案)的部门统计报表,必须在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法定标识包括:表号、制表机关、批准(备案)机关、批准(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第十一条统计报表的合法组织实施单位是报表右上角标明的制表机构;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使用其他部门制发的统计报表。

第十二条经批准的年度调查和调查周期小于一年的定期调查,有效期为两年;普查、一次性调查和调查周期大于一年的定期调查,有效期到调查资料上报结束时止;备案的定期调查,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以批准机关复函的日期为起点计算,超过有效期限的调查项目不得继续执行。如需继续执行,应当重新办理批准或备案手续。在有效期内发生变化的调查项目,应重新办理批准或备案手续。

第三章部门统计资料报送

第十三条部门应定期向县统计局报送以下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

(一)国家统计局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统计数据,包括:统计年报、定期统计报表、普查和其他一次性调查统计数据;

(二)执行国家部门统计调查制度所取得的统计数据,包括:统计年报、定期统计报表、普查和重要的一次性调查统计数据;

(三)国民经济核算所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包括:年度和定期财务核算资料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成本费用表和其他报表,以及有关的文字说明;

(四)部门管辖范围内的有关行政登记资料;

(五)在特殊情况下(如发生重大灾情或不可预料事件)开展的临时性统计调查数据;

(六)重要的统计分析报告、《大足县统计年鉴》、《大足县统计公报》所需要的统计数据,编印成册的年度(月、季度)综合统计资料。

第十四条部门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数据资料,以市统计局拟定的《重庆市部门(行业)统计数据资料报送目录》的具体要求为准。党政决策者临时需要的统计数据资料,按照县统计局临时要求报送。

第四章部门统计资料管理与公布

第十五条部门应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统计数据审核、统计报表签章、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统计资料的使用和、统计资料归档、涉密统计资料管理等。

第十六条部门对外提供、统计资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部门对外提供和统计资料,由各部门统计机构负责归口管理。对外提供和部门、行业内部调查取得的专业性统计数据,须经部门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负责人审核认定,并由统计机构负责提供与组织,部门内部其他机构不得自行对外提供和统计数据。

(二)部门统计数据与县统计局调查取得的数据有重复的,以县统计局的数据为准,由县统计局统一,部门不得自行。

(三)部门统计数据与县统计局调查取得的数据有交叉的,应与县统计局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对外,并在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报县统计局备案。

(四)反映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由县统计局组织,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

(五)部门开展全县性重大新闻宣传活动使用的统计数据,须报县统计局审核、备案。

(六)部门向国外、境外机构和个人提供部门统计资料、出国携带或对外进行商务谈判使用统计资料,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的有关规定。

第五章部门统计信息化

第十七条部门要不断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为统计人员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整理、传输、存储、应用和管理的现代化,并根据统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及时改善统计人员的技术装备条件。

第十八条部门要积极参与全县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在县统计局的组织指导下,加快统计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建立以统计调查项目库、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统计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部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第六章部门统计工作日常管理

第十九条建立县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县统计局定期组织召开全县部门统计负责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全县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研究确定全县部门统计工作的改革方向和重大措施。

第二十条定期开展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清理。县统计局按季度清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并通过我县党政信息网(统计之窗)进行公布。根据部门统计工作发展变化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全县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清查,依据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确认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取缔重复调查项目和非法报表,清查结果及时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建立部门统计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县统计局制定部门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建立相应的考核评比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统计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奖励。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县政府下达的任务,健全机构,明确负责人和专职工作人员,加强统计工作人员培训,为部门统计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统计部门范文篇6

一、严于律己,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护好小家,才能保卫大家。省疫情的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统计人的一员,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不聚集、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做好自身防护,不为国家添乱。我相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我们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

二、统一思想,主动担当疫情防控责任

基层统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领会精神实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统计部门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开展监督检查,主动扛起防疫责任,精心组织,严密防守,提高统计部门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加强基层统计部门的日常检查和个人信息上报工作。建立个人行程日报告制度,有外出旅行史的要自觉居家隔离十四天。在工作中,要每日一测体温,确保自身安全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同时,充分利用好“数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的“吉祥码”,方便出行办事,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工作需要,有时必须实地去企业核实指导,“吉祥码”可作为重要的身份识别依据,为正常出行和有序流动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层统计部门要承担宣传责任,在引导社会舆论工作中冲在前、做表率。通过互联网和微信等,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的学习宣传,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宣传平台、新媒体主动协助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宣传科普信息、重点工作,引导群众对此次疫情防控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情绪。

(三)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积极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决服从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履职尽责,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实践平台,自觉接受党性锻炼和时间考验,支部书记主动要带领群体党员干部深入包保小区和建联社区,卡点登记、宣传政策,起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履职尽责,助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

当前,防治肺炎就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现阶段疫情对地方经济的短期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基层统计部门应该围绕如何对现阶段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做好经济监测和科学研判、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态这个中心,做好服务工作。

(一)多形式提供统计服务,保障利用工作及时到位。在防治肺炎的非常时期,统计部门要发挥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职能,尤其是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数据监测,利用获得的数据形成统计分析材料,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应对疫情的合理化咨询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统计部门范文篇7

一、充分认识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部门统计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统计资料是各级各部门制定方针政策和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依据,也是评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党委、政府的决策,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国家和省改进统计方法,利用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小康建设涉及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并利用部门数据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进行修正,部门统计的作用日益突显。当前,全市正按照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三个发展”各项工作,迫切需要统计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认真做好指标监测工作,全面、真实、完整地反映全市经济社会的实际水平。全市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三个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对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和完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并履行部门统计工作职责

(一)强化部门统计工作责任。全市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部门统计工作组织和统计结果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要对上报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对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的统计数据,必须认真把关,并签字、盖章认可。部门内部要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包括与全省水平、13个省辖市水平、15个副省级城市水平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差距、制定对策,使统计数据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市在全国、全省改革和发展中的合理水平。

(二)认真落实相关工作条件。全市各部门要落实与本部门统计工作任务相匹配的人员、费用、设备等工作条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综合统计责任处室和人员发生变动的,要及时告知市政府统计部门。

(三)及时提供部门统计资料。全市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分工职责,按照市政府统计部门的要求,及时完成各项考核、评估、审核等方面资料的报送工作;按照省、市政府统计部门要求完成好部门服务业调查工作,按时完成资料收集、审核、汇总、报送工作;按照有关统计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地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本部门、本行业的基本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各种资料。各级编办、民政、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定期向同级政府统计部门报送单位名录库资料。

(四)夯实部门统计工作基础。全市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确保部门统计数据来源有据;要规范统计调查的业务流程,确保部门统计调查工作符合统计法律法规要求;要理清本部门对应行业管理中在宁部省级、直接管辖、基层管辖、社会经济单位的结构;要对调查取得的主要统计指标数据,尤其是涉及考核、评估、审核全市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方式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部门数据真实反映全市情况。

(五)做好上下部门沟通协调。加强与在宁部、省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的沟通,及时收集部、省等非部门直接管理单位的相关资料,确保本部门提供的部门统计资料能够反映南京地域范围内的全行业或全系统发展水平。根据各项考核、评估审核要求,加强与省对口管理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省对口管理部门认定的数据与报市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一致,确保省对口管理部门提供给省政府统计部门分地区数据能够反映我市发展的实际水平。

三、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加大协调和监管力度,支持政府统计主管部门依法履行统计管理职能,及时协调解决部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市统计工作规范协调开展。各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协调、管理、指导和服务,有效整合部门统计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的会议制度。为及时沟通、协调部门统计工作情况,市政府建立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协调处理统计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相关情况的分析交流,对有关考核评估指标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联席会议具体工作由市政府统计部门承办。公务员之家

(二)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的报表制度。市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考核、评价要求,制定专项考核、评价的统计报表制度和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半年或季度统计报表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处理和解决。结合省有关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和行业主要指标审核、评估办法,梳理涉及部门统计的内容并建立相应的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确保市政府统计部门及时获得省审核、评估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行业主要指标的部门基础资料,争取工作主动。

(三)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制度。市政府建立部门统计的工作考核机制,明确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估审核资料的报送、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和控制、部门统计数据的沟通和协调、部门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等方面具体的、量化的考核标准,对部门统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同时开展必要的检查指导,督促部门巩固基础,提高水平。

统计部门范文篇8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切实强化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充分发挥部门统计整体功能,不断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逐步实现部门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经区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部门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部门统计作为政府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来源,在政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服务业统计制度的实施和其他统计业务的不断拓展,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亟待加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当前制约部门统计工作发展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部门统计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市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切实把统计工作纳入部门发展规划。要对照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加强检查,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加大整改力度,全面推进我区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要进一步强化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按照《统计法》、《省统计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统计力量,配好统计人员,并根据统计工作的特点保持统计专业队伍的稳定性。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统计管理制度,健全统计档案资料及台帐。统计人员要实行持证上岗。要有计划地对统计人员进行统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统计法律法规的培训,按规定参加普法学习和统计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履行好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

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是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统计工作的法定职能部门,负责国民经济核算及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组织协调,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政府统计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照《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和《市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正常的统计资料报送渠道,准确、及时地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当前,各部门、各单位要定期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报送以下统计资料:

一是本系统、本部门的各种统计报表和统计信息;

二是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统计报表;

三是国民经济核算和政府宏观管理需要的各项统计、财务、业务资料;

四是《统计年鉴》、《月度资料》等需要的各项统计、财务、业务资料;

五是区委、区政府安排统计主管部门调度的有关资料。

同时,要按照规定的时限要求,搞好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各类定报的报送。

四、进一步强化部门统计法制建设和数据质量意识

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统计法》、《省统计管理条例》、《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法律意识和依法统计水平。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支持和监督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断规范统计行为,提高统计工作质量。要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意识,始终把搞准搞实统计数据放在工作首位,制定各种措施办法,建立严格的统计数据质量审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努力把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对各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要认真审核把关,确保数据质量。

统计部门范文篇9

继续以规范指导、分工辅导、示范引导、总结督导各项措施为工作抓手,通过开展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切实加强部门统计工作,推进部门统计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部门统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监测,夯实统计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完善政府统计体系,优化统计资源配置;着力建立部门统计基础长效巩固机制,全面提升部门统计管理水平。

根据部门统计工作职能和统计监测管理要求,全市部门统计基础建设继续按照“分类指导、分批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2014年实施部门为15个: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财政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卫生局、旅游局、工商局、供销总社、银监局。

在达到“合格单位”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培育一批部门统计基础建设示范点。

二、工作安排

1.准备阶段(3~4月)

各地、各部门制定实施办法,成立工作机构,动员部署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工作。

2.实施阶段(4~9月)

各地、各部门按照标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细化落实工作要求。组织部门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展示介绍推行规范管理的做法经验,针对当前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存在共性问题,通过统计行政指导,帮助各部门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切实提高和巩固规范化管理水平。

3.总结交流(10~12月)

深入各部门开展调研,总结推广各部门在推进工作中的有效措施,继续开展部门统计基础建设交流活动,加强部门统计基础建设指导工作,努力使部门统计真正规范运作并得到长效管理。

三、实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实行部门负责制。为此,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开展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优质高效完成。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服务指导,全力推进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工作,一是要对部门统计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分工辅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开展;二是要对部门执行统计制度、统计基础、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督导,强化部门统计监测职能,规范部门统计业务;三是要对部门统计工作加强行政指导,及时解决协调部门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部门统计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贯彻落实市政府、上级统计部门工作要求,研究讨论实施意见;通报交流部门统计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部门统计工作问题;研究统计制度方法,规范统计口径范围;交流统计数据资料,开展统计监测分析。

统计部门范文篇10

第一条为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和监督,规范部门统计调查行为,提高统计调查的整体效率,减轻被调查者负担,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提高共享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授权代主管部门行使统计职能的部级集团公司和工商领域联合会或协会、经国务院授权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人民团体开展的统计调查,以及上述部门和单位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法院、检察院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统计调查,是指部门搜集国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情况,用于政府管理目的的各类统计调查。包括以数字形式、文字形式或混合形式;以表格、问卷、电讯(电报、电话、传真等)、磁盘磁带、网络通讯(网络表格、电子邮件等)等为介质的普查、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试点调查等。

第二章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

第四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部门统计调查。国家统计局管理和协调国家一级部门制定的统计调查;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局管理和协调同级部门的统计调查。

第五条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本部门各职能机构的统计调查活动,制定本部门的统计调查总体方案。部门内其它职能机构无权单独制定统计调查项目。

第六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通过建立审批备案制度、有效期制度、调查项目公布制度、跟踪检查制度、举报制度,对部门统计调查进行管理。

第三章制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第七条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授权代主管部门行使统计职能的部级集团公司和工商领域联合会或协会、经国务院授权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人民团体,可以制定与职能范围相对应的统计调查项目。

国务院临时机构,一般不得直接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工作需要的统计资料,应当向有关部门搜集、加工。确有需要调查的,须事先取得国家统计局的同意,方可制定统计调查。

法院、检察院可制定业务情况统计调查项目。

第八条统计调查项目的立项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资料使用范围。

第九条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调查范围必须与部门的职能相一致,必须符合既定的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分工原则。

第十条统计调查项目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充分考虑基层调查人员和被调查对象的承受能力。必须符合精简、效能的原则。凡一次性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搞定期调查;凡非全面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搞全面调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频率,缩小调查规模,降低调查成本。

第十一条调查项目中的报表表式和文字说明必须规范;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必须科学;调查内容要简明扼要,不能与其他调复、交叉、矛盾。

第十二条调查项目中的统计标准和分类必须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使用的标准和分类相一致。涉及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以外的专业标准和分类,要与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一致。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科学及分类科学的原理进行归纳和设计,并在使用前征求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所使用的调查方法要科学合理。要结合调查目的和要求选择最适当的调查方法,以获得最大的调查效益。避免由于调查方法使用不当给基层造成过重负担和产生数据质量问题。

第十四条重大调查项目必须经过研究论证和试点,必须有完备的论证材料和试点材料。

第十五条调查者必须依法使用调查资料,对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对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和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章审批及备案程序

第十六条部门建立以系统内单位为对象的调查项目,须报同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备案;部门建立调查范围涉及到系统外单位的统计调查项目,必须报同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审批,在取得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同意或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系统内是指:与部门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单位及部门的派出机构;省及省以下与部门对口设立的管理机构;部级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除此之外均属系统外。

第十七条审批及备案程序的有关时间规定:

(一)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在收到部门正式申请函及完整的相关资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完成时间以复函日期为准。

(二)部门收到复函后,在20个工作日内将布置调查的正式文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式送达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以便及时在“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中建立或更新记录,以及履行公文存档手续。

(三)对有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不可预知、有特殊时效性要求的调查,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将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工作,备案项目可事后补办。

第十八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送审及备案时,须备齐以下文件:

(一)以部门名义发出的申请审批或备案的函。

(二)调查方案和表式。包括:总说明、报表目录、基层表式、综合表式、统计标准和分类目录、指标解释、逻辑关系及抽样方案(针对抽样调查)等。应明确表述调查目的、调查对象、统计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频率、填报要求、报送渠道、时间要求等。

(三)相关文件。包括新建立该调查项目的背景材料、重大调查项目的研究论证材料及试点报告等。

第十九条制定统计调查的部门,在将调查方案送审的同时,要认真填写《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送审的部门统计调查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部门应积极配合,及时作出说明和解释,并按照修改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如有不同意见,双方应进一步研究磋商达成一致。否则由国家统计局进行最终裁决,部门应按最终裁决意见进行修改。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送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完善建议。

第二十一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调查的具体审核工作完成之后,以统计局名义发函批复。批复分为:同意实施;不同意实施;建议暂缓实施三种。部门收到批复后,应严格按照批复执行。

第二十二条部门收到同意实施的复文后,要及时印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式,起草布置实施的部门文件,部署调查工作。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实施调查、延期实施调查或需调整变更调查方案的,须及时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报告说明。

第二十三条调查范围涉及到省及省以下单位的部门调查,在将调查任务逐级布置时,应及时通知同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

第二十四条对部门内职能机构为监控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环节而建立的内容专一、分类至细、频率固定的业务统计项目,在其内容不与其它统计调查项目重复的前提下,可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提出申请,由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研究同意后,授权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进行定期审批管理。部门的综合统计机构审批后,须将调查方案送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以便纳入“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

第五章调查的法定标识和有效期

第二十五条部门统计调查经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批准或备案后,必须在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法定标识包括:

(一)表号;

(二)制表机关;

(三)批准机关/备案机关;

(四)批准文号/备案文号;

(五)有效期截止时间。

第二十六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调查实行有效期管理制度。批准的年度调查及其调查周期小于一年的定期调查的有效期为两年;普查、一次性调查、调查周期大于一年的定期调查,其有效期到该次调查的资料上报结束时止。备案的定期调查的有效期为三年;一次性调查的有效期到该次调查的资料上报结束时止。有效期皆以复函的日期为起点计算。

超过有效期的调查项目,一律自动废止。如需要继续执行,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在有效期内发生变化的调查项目,应随时办理重新审批或备案手续。

第六章监督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为了保护合法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顺利实施,采取以下监督措施:

(一)定期通过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目录”,以便建立全社会监督机制。“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目录”的内容包括:

1、经过批准或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名称;

2、制定及组织实施该项调查的单位名称;

3、批准文号或备案文号及其日期;

4、调查项目的有效期。

同时公布经查实的违规调查项目和因超过有效期而被废止的调查项目。

(二)建立对违规调查的举报核实制度。在政府综合统计机构设立举报接待部门,根据举报线索,对违规调查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予以公布。

第二十八条为保护国家利益和被调查者的权益,减轻被调查者和各级数据加工部门的负担,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调查的资料使用情况、实施方案与批准方案的一致性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

(一)检查调查取得的资料是否被正当使用。资料使用与调查目的是否一致;资料使用是否超出原定的范围;资料是否被私自用于营利目的;是否违反有关保密的规定;是否有其他损害国家利益和被调查者权益的行为。

(二)检查调查资料的有用性。对大部分内容使用频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的调查,建议修改、合并或停止实施。

(三)检查调查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按政府统计机构批准的方案执行,是否有擅自变更调查内容、调查范围、计算方法和报送频率等行为。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未履行法定的审批或者备案程序和擅自变更调查方案的部门统计调查,县级以上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可以依法予以废止,并按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管理部门提供的服务

第三十条为主动作好部门统计调查的管理工作,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为制定统计调查的部门提供有关业务性咨询、调查方案设计指导。帮助部门掌握设计统计调查项目的基本方法,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十一条为了避免调查项目之间的重复、矛盾,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建立并向部门开放“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在制定调查项目前可先进行查询,以达到避免重复调查,充分利用已有信息的目的。

第三十二条对于部门利用已有资料,精简调查项目和调查内容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给予充分支持和协助。对部门之间在利用对方资料中遇到障碍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可出面协调。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对于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与部门联合制定的统计调查项目,以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为主制定的(使用政府统计机构的文号),参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调查审批程序办理;以部门为主制定的(使用部门的文号),参照部门调查审批程序办理,最后以会签文件作为实施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