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6:35:16

体育用品

体育用品范文篇1

长尾理论(TheLong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ChrisAnderson(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这一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是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了.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为以较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并且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其基本原理是: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流通成本不断降低,使商品满足人们的多样化与分散化的需求成为可能,把这些分散的需求综合起来,就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抗衡,甚至更大[1].长尾有两个特点:细和长.细说明长尾是份额很少、在过去不被重视的市场;长说明这些市场虽小,但数量众多.巨大数量的微小市场,却也占据了市场中可观的份额[2].我国体育用品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头部”市场与“尾部”市场.当前,城市体育用品消费市场是明显的“头部”市场:厂家关注度高、产品种类全、居民消费能力强.而农村虽然人数众多、但市场份额小,且由于居民收入低、体育意识淡薄等原因[3],农村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较为低迷,是并不为人所关注的“尾部”市场.长尾理论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和文化从为数较少的主流产品和市场向数量众多的狭窄市场转移的现象和趋势.基于长尾理论来分析农村体育用品消费市场,不仅是一种新模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合理性和独特性.注重农村这个“尾部”市场,是促进全民健身、扩大我国体育人口的基础.长尾理论提供了一种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新方式,通过重新定义产品和服务,发掘出有利的市场,为农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顾客价值,获取竞争优势.

2金华市农村体育用品消费“尾部”市场特征

2.1农村市场的份额与农村人口总数极为不相称

根据调查,在金华市农村居民中,偶尔进行过体育消费的群体数量最大,占到总数的43.45%.此外,农村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次数十分有限,59.31%的受访者的月平均消费金额在50元以下.金华市共有356.61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6.9%[4].较小的市场份额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存在着严重不平衡,这不单单是金华市这一地区的特点,推至全国的大部分农村都或多或少在表现出一特征.历来的农村建设是在“二分法”思维方法下进行的.单一强调走城镇化道路,将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到城镇进而促使农村加快转型,成为新城镇.现有体制下,单纯实现“城乡一体化”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实质上,农村的发展是为城市发展做铺垫.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人力保障,是城市的后备市场[3].200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万亿元,其中县和县以下地区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万亿元,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8%[6].但是农村人口却占到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庞大的农村消费群体与短缺的体育消费市场份额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存在着明显的供求矛盾.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2.2农村体育用品市场的需求量大

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潜在需求.一定的消费意识加上切实可行的消费基础,将极大地促进该市场的开发.调查结果表明,高达87.15%的农村居民表示建立体育消费意识是必要的,88.96%的农村居民认为今后有体育消费的可能性.金华农村居民存在一定的体育需求,但需求尚未被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截止到2010年,金华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201元[7],浙江省也成为我国首个农民人均年收入过万的省份.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居民对物质的需求也相对应的增强.从原先的对低价商品的需求转向高质量商品的需求;从原先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转向对物质文化商品需求;从原先求实用的商品转向求新求奇商品.农村经济的日益繁荣在改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由于当前农村体育用品市场不发达,特别是人们对体育消费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收入水平的日益增高,金华市农村体育实物消费市场存在着较大的需求.

2.3农村体育用品市场的竞争不充分

据调查,农村地区体育产品的销售点分布有限,体育实物产品种类单一、媒体广告宣传力度不大是限制农村居民体育实物产品消费的客观因素所在.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金华市农村体育实物消费市场具有水平较低,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在城市商品竞争日渐白热化的同时,农村消费市场仍存在广阔空间.然而,当前体育用品企业并未将农村市场作为主要阵地.农村作为城市的后备市场,对于各个商家而言在价格上、产品种类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从长尾理论中不难看出,在正态分布图中,大部分商家将注意点放在曲线“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了.因而城市消费市场的广告战、促销战日益频繁,而城市消费者也在一轮接一轮的促销手段中日渐理性.目前,农村消费市场的容度尚未达到饱和状态,农村消费需求的增强,都为商家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4农村用品市场的需求差异性大

按照长尾理论,当前社会进入到一个多选择的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企业的市场机会也日益丰富.在长尾理论中,头部意味着单一的大规模生产,而长尾则意味着差异化、多样性的小批量生产.长尾理论中认为,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商家能够为小额市场提供个性化强的商品,因而能够很好满足小额市场的需求,进而积少成多,甚至其销售额能够和主流产品相抗衡.出于不同的消费动机,金华市农村居民在购买体育实物产品的种类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本着强身健体目的的消费者选择运动器械等商品;本着生活需要动机的消费者更多会选择体育服装等商品;出于获得体育信息目的的消费者选择报刊类体育实物产品.其中,61.38%的受访者将质量作为其购买体育实物产品最为重视的标准,而品牌等要素并不是他们的首要标准.此外,由于农村居民对于产品价格、款式等要求也与城市居民存在着一定差异,一些在城市并不热门的产品也可能在农村地区受到广泛欢迎.总而言之,金华市农村居民在选择体育实物产品上与城市消费者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产品标准、购买力上.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为长尾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也为体育实物生产厂家提供了重新审视农村市场的机会.

3长尾理论视角下促进金华农村体育消费

增长的有利条件基于长尾理论的消费品市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第一,产品数量大且能够长期存在,能够销往另一个市场.第二,产品种类丰富,交易额可以很小,但用户群必须大.第三,产品存储或物流的成本降低.

3.1金华市农村背靠体育实物产品生产基地,产品种类多数量大

金华市农村居民体育用品消费种类中,体育服装、运动器材等是其中的主要种类,分别占到48.28%和35.86%.金华市拥有巨大的地域优势———背靠体育实物产品生产基地,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这一特征为该地区农村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商品资源,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依托地域优势,金华市体育产品市场种类较为繁多、价格也相对低廉.金华下设的县级市义乌是全国重要的小商品城,并且金华也临近温州、福建晋江等一系列我国重要的体育用品生产集中地,该地区出产的体育实物用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价格合理.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得农村体育用品市场货源充分.众多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以及种类丰富的体育产品提供了各个档次的消费空间,满足了金华市农村居民对体育用品消费的个性化需求.

3.2金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其提供经济基础

体育消费是一种弹性较小的需求.体育用品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的大小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着莫大的关系.金华是位于浙江中部的农业大市,近些年来该市的经济发展在全省保持了赶超的态势.2006~2009年,金华市GDP年均增长12%.“崛起浙中”、“冲出盆地”是金华发展中最为具标志性意义的口号.到2010年,金华市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201元,较上年增长13.3%[7].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与此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需求,意识到体育消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健身需求的不断增长,农村居民自主参与体育活动,购买体育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强.

3.3交通发达,加快产品运输,降低价格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历来都是浙江乃至长三角的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十分发达.浙赣铁路复线从东北向西南横贯境内,金千铁路、金温铁路、金甬铁路、金椒铁路以及金丽温、杭金衢、金甬、台缙、杭新金五条高速公路构架了一个完善的交通网.位于金华市郊的仙桥互通枢纽,是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的互通枢纽.金华在本地区构筑起了“一小时交通圈”的基础上,构筑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半小时交通圈”,实现了与全省“四小时公路交通网”和东南沿海大通道的对接.金华市农村地区不仅仅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而且公路质量和等级也在不断提高.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农村市场活跃商品交易创造了硬件条件,也为企业开辟农村市场,建设物流系统,降低产品的存储或物流成本提供了保障.良好的物流条件为体育用品快捷、方便的运送到农村地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物流成本的降低也有效地将销售渠道进行整合,因而为降低产品售价提供了可能.在长尾理论中,产品(信息)的存储和物流成本必须降到足够低的程度,降低到接触更多人的营销成本,才能有效地提高长尾市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继而带来了更多的消费.有效地抬高了销售曲线,扩大了曲线之下的面积,从而实现占有高市场份额的目标.

4对策与建议

1)放宽政策,活跃市场通过政府行为来加快农村体育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提供资金等基础支持,但并不是发展农村体育经济的长久之道.在政府的合理政策的框架下,提供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体育实物用品生产企业开拓农村市场.

体育用品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用品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也日新月异,这为体育用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关注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此现状提出有关对策。

一、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找到对策的前提是正确分析现有状况,那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如何的呢?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1.品牌定位不清

国际知名体育品牌进入中国,主要采用合作投资和代工等经营形式,采用这种形式他们只需把指定的图纸和技术标准带来,即可得到绝大多数的利润,而我国的加工企业只能分到很小一杯羹。如:一双耐克鞋在市场上售价是60美元,然而我国的加工商只能获得2美元的加工费,据统计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所拥有的生产技术已经能生产大品牌同等质量的产品,然而由于产品品牌价值低,产品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却长期存在着品牌定位不清的困惑。比如由于品牌定位不清,李宁集团在产品设计、赞助活动、形象及产品广告、开店风格、乃至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上都存在传达信息不统一、不连续的问题,使消费者对李宁牌的印象凌乱,品牌形象不一致。年轻的新生代并不知道李宁是谁,对新生代追逐的流行时尚,李宁品牌是有隔膜的。

2.经济规模小,总体竞争力不强

我国目前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收入都很低,基本上属于中小型企业。据有关统计,如果把固定资产在5000万以上的体育用品企业认定为大中型企业,大约只有91%,说明大约90%以上的体育用品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而销售收入超过一亿元的企业仅占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体育用品业兴起了资产重组的浪潮,许多著名的公司,如威尔逊、诺迪卡、彪马、阿迪达斯、王子、库柏等或被转让或被兼并。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1998年,著名的Coleman公司被Sunbeam公司兼并,Tectrix公司被Cybex兼并,Hebb被Schwinn公司兼并,2005年,NIKE公司兼并REEBOK,重组的结果使得大型跨国公司日趋增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同时也使得企业的体育用品更具竞争力。然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规模小、散,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规模效益差,产品生产成本高,总体竞争能力不强。

3.研发工作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一个研发经费仅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不足1%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这个比例达2%时,企业仅处维持水平;只有当这个比例达到5%以上时,企业才有一定的竞争力。而据有关资料反映,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还不到0.4%。显而易见,研发投人的严重不足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导致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从而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可看出,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弱,与国外相比,除了在劳动力和国内需求方面有一定优势外,在科技开发、经营管理、政府支持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京奥运给中国的体育用品业带来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好机会。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产品的出口配额将被取消但美国、欧盟内部正在酝酿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以保护各自国内的纺织服装业。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40%和50%左右的水平。这标志中国已经由温饱型消费向生活质量型消费转变。加上我国已有法定假日,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休闲产业正在产生,将对体育用品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7月我国将全面降低体育用品行业的出口退税比例,这对一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长期利用退税来维持低价竞争的企业是个严峻的挑战。二、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对策

针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应对我国体育用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正确进行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指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其目的是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前提,也为企业进占市场、拓展市场起到了导航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定位竞争已成趋势,因而许多企业都把科学的品牌定位纳入自己的经营方略之中。国外的体育品牌定位很清晰,如耐克把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在13岁~25岁的男女青年上,并很好地完成了品牌形象与目标消费群的结合。品牌定位是市场定位的核心,也是后者的扩展和延伸,是实现市场定位的手段。如若不能有效地对品牌进行定位以树立独特的消费者可以认同的品牌个性与形象,必然会使产品淹没在众多产品质量、性能及服务雷同的产品当中。

2.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适应产业竞争需要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标准体系是以行业和企业内部标准为主,国家、国际标准很少,目前这样的标准结构和内容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不是国际贸易型,很难适应国际市场。国际标准作为世界各国协商一致的产物,反映了国际普遍达到的、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是多边贸易都能接受且最具公正的标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依据,也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税利武器,更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存在采用国际标准意识淡薄,标准水平较低且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屡遭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因此,把采用国际标准放在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的突出位置,是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站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同一平台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2007年5月17日,在第2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用品标准化组织—全国体育用品标准技术化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标准化步伐正在加速,我国的体育用品业将快步走进“国标”时代。

3.优化产业机构,构建集群优势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重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发达区域的体育用品企业多而真正上规模的少,创高产值靠的是“数量优势”而不是“规模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这类不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小型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将完全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将这些小型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必然趋势。随着东部经济的腾飞,如果能够在实现当地体育用品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突破区域经济的局限制约,实现与西部落后经济地区的产业整合,通过组建跨地域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或大型生产集团,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规模优势将行业做大、做强,将是加大跨国经营力度,尽快缩小与国际知名体育用品企业间的竞争差距,增强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之一。

4.加快我国体育用品的技术创新

新是一种企业行为,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科技含量低,处于中低档市场的产品。企业要想提高产品价格,获得更多利润,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企业要制订技术开发机制。技术开发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形成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开发体系及其有效的运行机制。技术创新是一种技术领先的竞争战略,它致力于重要技术的发明和商业化,并抢先取得市场的暂时垄断优势。企业不仅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包括技术的研发、转换及扩散,不断提高创新起点,强化创新个性和提高创新外向型,而且还应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拓展融资渠道,提供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依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本领域专家,形成紧密的、卓有成效的产学研机制,努力推行产学研集成创新,即由单一的创新向创新联盟转变,实行多边协作、技术联盟。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可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培育新技术和拳头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使企业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秋仁: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前景的探索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

[2]张晶.李宁集团体育用品品牌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8(1)

体育用品范文篇3

我正在接受着社会给我的考验。那一天我猛然觉得我真的改变了,至少不再是以前那个我了。自从走出校门,离开亲爱的同学与老师到安踏已有3个半月有余,说实话这段时间我确实学了不少东西,销售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产品知识等我都有了提高,至少目前我能做到对进入店内的顾客侃侃而谈,不慌不乱,我觉得这点受益是我最深刻的。

现在的我已是一店之长,虽说店面不大,但所有事都要以身作责,这次提升让我很开心,说明我的努力与刻苦没有白费,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证明。

从导购到收银,再到现在的店长,这其中不能说有什么大风大浪,但也不轻松,压力还真不小,有来自于父母的,有工作量的繁重,时间长、休息日少、收入少……,说实在我曾经动摇过、想过放弃、想让学校再重新安排、一切从头开始,但是后来还是没有放弃,我坚持,其实我的理由很简单——不经历风雨,我永远都是那个我,永远长不大,更何况我是男孩子,这一点压力又算的了什么,因为有这个信念,我克服种种……

我以前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但从实习以来,我写了,我用它记录下我的快乐和辛酸,让它成为我的警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偷懒,让自己记住以前的经历。

年月日,那天是百大店庆,我被分派到那儿加班,从10:30一直上到3点,是凌晨3点啊!日记上有记载早上两个包子,中午馄饨加两个包子,晚上泡面加一份炒粉干,这样一天下来,真的差不多了,而且面对的是一波又一波唏唏嚷嚷的人群,大概到了12点我的精神开始恍惚了,差点崩溃,那天我印象深啊!我会永远记住11月2日那一天!

还有一天,那是盘存的夜,我们一直忙碌到凌晨1:30,突然我爸爸来了,他看到我之后,彻底疯狂了,对着总监、店长,他愤怒,破口大骂,他毫不在乎……那时原本死寂的空气好像被什么激活一般,一下子沸腾起来,我当时没有拦住我的父亲,因为那是父亲对我深深的关心,深深的父爱,我的眼眶湿润了……

这些就不再多说了,要知道那个月只拿了800元的钱。

然而也有开心的,如今我怀念的,那就是我在延安3店的那些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女孩子,她们和我同龄,甚至比我小,她们是那么开朗,那么坚强,从外地来到,忙于生计,养活自己……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不错。

体育用品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链分解价值集群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8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更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将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领域,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据统计,2001年我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而且我国体育用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产品,体育用品业整体人均劳动生产率也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逐年稳步提高。随着中国体育用品业的飞速发展,一些潜在问题也日益暴露,如出口体育用品设计研发和销售渠道的主动权被外国掌控,导致价值链上的大头利润被拿走;出口体育用品的经营管理粗放,造成核心优势不突出,整体效率差;信息化水平低,资源整合能力差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如何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企业价值链以增强体育用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使企业形成并保持稳定而长期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信息化时代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内涵界定

价值创新是指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不断改进其产品或服务,从而使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相对于竞争者而言,能给顾客创造更多的效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是聚焦于竞争对手,而要聚焦于不断满足客户需要,不断实现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的连续推进。因此,从价值流的角度来考察,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就是指各个行为主体:客户、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物料与设备供应商、贸易商、金融、物流等各类服务提供商以及担保机构和行业协会等一起工作,以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和导向,共同努力取得顾客效用最大化、厂商利益最大化和公共福利最大化的战略价值增值。

具体分析,这种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是集中体现为一个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和导向的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效用系统。系统外部是市场环境,输入为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环境、法律等影响体育用品企业的诸多因素,输出则为增殖后的最终价值。

其次,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是以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载体而增殖的价值流。这种价值流的形式可以表述为基于作业链或活动链而存在的价值链、基于企业之间或企业与社会之间联盟而存在的价值集群、基于信息共享平台而存在的虚拟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等等。价值流是价值创新的表象或形式,业务流则是价值创新的实体或环境,二者作为事物的两面,阴阳相生,互为依托。再次,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关键任务是其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和角色的重构,目的是以新的方式,由新的参与者实现价值创新。价值流和业务流主体合二为一,因而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秘密在于创新主体在关系(供应商、商业伙伴、同盟者、公共机构、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之间)与知识(创新主体掌握的技能)之间建立起越来越好的匹配。因此,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机理体现为由反映价值效用的分配与调适、选择与激励、委托与、责任分担与风险防范等机制和反映业务运营的作业分包与整合、信息沟通与业务协调、流程创新、绩效评价与监督自律等机制构成的体系。体系内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同推进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

三、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路径研究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分解模式——业务分包虚拟制造。体育用品制造是资金、原材料、技术和劳动力等综合要素密集型产业,涉及多个学科,多个行业。调查发现,一些目前由企业自己承担并不属于自己核心专长的业务不但降低了效率,而且对整体的价值创新产生了破坏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价值创新起到破坏作用的业务部门和业务环节的相关业务予以关闭、出售或外包。体育用品是由若干系统的综合集成,构成的整件、零件、部件等数额惊人,其价值创新表现为一条从拿订单到生产制造、交货和售后服务等业务集成形成的复杂价值链。这就必然要求业务分包,充分发挥各个设备部件厂商的比较优势,按照体育用品的特殊需要生产制造所需的设备部件,而负责这些零部件生产和营销的厂家、商家也必然是相关方面的行家里手,具备承接分包业务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因此,这种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按照体育用品设计、建造、系统安装、物流服务等流程进行业务分包虚拟制造、分工负责以提高效率实现价值创新的模式就称为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分解模式。在激烈竞争的体育用品市场上,客户的需求千变万化。体育用品业务分包虚拟制造模式的出发点在于如何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如何在变化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体育用品业务分包虚拟制造企业在市场机会出现时组建,在机会消失时解散,强调的是临时的合作关系和价值链适度分离,通过价值链分解实现战略价值创新。

2.基于协调广泛社会资源形成的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模式——价值集群。同行业内新企业的不断进入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对本行业价值创新链条而言,相对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和创新分支。然而,要让这些分散的环节和分支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用战略联盟等形式把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即通过市场机制集聚最优价值创新环节和分支,形成价值集群,创造出新的价值。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上,这种集成整合的机会很多。

基于广泛社会资源形成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结成共生共存的多维联系,可以有效地培育和增强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尽管竞争对手可以模仿联盟内某个体育用品企业的价值创新模式,但它很难模仿整合不同企业价值创新模式形成的整个战略联盟的那种共生共存的独特联系,这就大大增加了对手模仿的难度。通过体育用品企业战略联盟对所辖价值创新模式持续的改进和再设计,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将为各体育用品企业从中赢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战略联盟关键战略任务常常布置在供应商、合作伙伴、顾客和相关公共机构中,并重新安排他们的关系,以动员新的联合体去创造价值,因而形成了基于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的价值创新集群模式。这种价值创新集群表现出来的追求型、自我保护型,协作型和创新型等基本组织特征有利于促进对联盟共同价值的认可和接纳,提高这个组织绩效。

四、结论与启示

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就是要通过客户、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物料与设备供应商、贸易商、金融、物流等各类服务提供商以及担保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的通力合作,以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和向导,实现由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的连续推进,共同努力取得各方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增殖。这种价值增殖可以通过两条道路来实现,即通过业务分包虚拟制造的价值链分解模式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协调广泛社会资源形成的价值群集成模式实现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这对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再惠: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5~26

[2]周良君何冰: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9~11

[3]邱晓德:世界体育用品品牌十项指标分析与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34~35

[4]赵剑:从跨国品牌看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1):22~24

[5]韩忠培:加入WTO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与,2005,26(1):53~55

[6]宋伟:加入WTO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体育经济,2000(6):17~19

体育用品范文篇5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集群

近几年,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异军突起,在占全国面积1.06%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产值占全国20%,体育产业的产值占全国近35%,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现状,引起了体育界,经济界的广泛研究。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结合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板块,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19个大中城市。

产业集群是指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形成的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以及相关支撑机构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具有现代产业意义上的集群现象,主要以地区集中度作为产业地区性集中的主要界定标准。在全国30个大类的制造业中,其中最高的是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集中地区为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特别近几年在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高达46.8%。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除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外,还有与体育用品密切关联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运动服、运动鞋等)、皮革毛皮羽绒制造业(皮革球、滑雪服等)。目前,世界体育用品的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中心,占世界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其中运动鞋超过70%,乒乓球超过80%以上,羽毛球、羽毛球拍和网球拍等也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80%。本文针对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高度集群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特点和运行机制,分析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竞争力,保证体育用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从省份和产量上看,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5省(市),集中度超过了80%。见表二,从企业聚集密度和产品类别上看,运动鞋主要集中在浙江省的慈溪、江苏省的昆山、上海、福建省的晋江、莆田、广东省的东莞,;运动服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石狮、广东省的中山、江苏省的苏州、浙江省的海宁;体育器材主要集中在浙江省的富阳、苍南,江苏省的江都、泰州,河北省的沧州;篮、排、足三大球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天津市和浙江省的奉化、富阳、江苏省的太仓。目前,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体育用品生产的主产地之一和销售的集散地。

资料来源:中国服装协会网站及调查资料整理。

二、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特点

1.生产布局专业化

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业产业集群一般以市(县)、镇(乡)、村为地理区域,大量的体育用品企业主要围绕同一产品或紧密相关产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乡)一行、一市(县)一业”的生产经营格局,形成育用品生产的专业村、专业镇。在具体思路上,一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优化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与布局;二是通过加强地区体育产业合作与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通过共创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政策环境,降低体育产业经营的成本。

2.产品生产集约化

生产企业找准优势和合理定位,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主导体育产品,扶持相关配套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是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企业内部形成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将某一特定的最终消费品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的中间产品(零部件)的制造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这种企业之间围绕产品链而形成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为基础,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企业及半成品生产加工企业为其配套,大量中小企业作配套的协同分工协作体系,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更符合市场规律,其专业化企业集群,虽然单体规模不大,却表现出极高的产业集群系统的整体效率。

3.生产协作社会化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利用信息流、人才流、物流、资金流等资源地理上的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合营或建立企业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增值活动,构成了一个由上游供应商、企业、营销渠道、客户构成的庞大产业网络,形成社会化的生产协作,提升区域经济优势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逐步形成了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和生产成本低廉、市场反应灵敏、区域性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积极组建体育产业联盟或联合会,统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行业标准,互相认可体育经纪人、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关系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体育市场,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配置。

三、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优势

1.有利于创建规模和成本优势

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高的众多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生产,提高集群中企业的生产效率,地理空间上的接近便于生产要素的转移和优化组合,可以使集群内的企业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采购,零部件或产品部分工序的委托加工,实现本地化、批量化,使集群内的每个企业都能享受“零部件规模效应”,形成规模化效应,使原材料价格降低,节省了采购费用、运输费用和储存费用等流通费用。降低了有关的成本费用,如人才及信息的搜寻与交易成本、契约的谈判与履行成本等等。而且降低了流动资金占用的费用,大大降低群落内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价格竞争。处于同一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还可以共享由政府提供的专业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也有助于集群中企业降低自己的成本。

2.有利于建立信息优势

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各种专门人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交流、传播、创新与扩散,激发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既能够跟踪前沿领域的发展,又能够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机会,并降低创新成本。产业集群还营造了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的环境,这种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中存在的竞争压力、协作的合力构成了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创新动力。如组织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等。

3.有利于树立品牌优势

体育用品企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体育用品企业集聚,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区域间人力资源、资本、信息、技术和物资的流动,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形成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本身,在这一产业方面的声誉有利于扩大影响,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加上当地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多方面的扶持和推动作用,通过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系列化服务,从而有利于加强区域的品牌效应。产业集群的这种区域品牌整体竞争优势是单一企业所无法达到的。

4.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提高体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依托产业建市场,发展市场兴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和市场集群落的共生现象,建立起企业集群与市场群落的协同互动机制。通过构建专业市场集群,可以实现制造业企业与商贸业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使它们共享销售网络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中间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风险,企业集群与市场群落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和行业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区域性规模经济效益。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产业集群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还使它们实现规模生产,提高了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5.有利于建立体育产业政策一体化制度,构建共同发展的政策平台

各地方政府通过制定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以及土地政策等,对产业集群地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政策引导和扶持的同时,在各地方政府的统一指导与协调下积极组建体育产业联盟或联合会,统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行业标准,加强区域内体育产业的联动。鼓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差别化竞争。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关系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体育市场,使区域内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配置。

五、结论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开放地区。而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特征是体育用品业产业集群一般以市(县)、镇(乡)、村为地理区域,围绕同一产品或紧密相关产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以产业布局专业化、产品生产集约化、生产协作社会化形成规模和成本优势,信息和创新优势,区域和品牌优势,产业与市场优势,政策与环境优势。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优势资源的综合利用趋于合理,使该区域内体育产业的布局与结构,实现了错位经营与发展,产品竞争层次化。竞争有序,优化组合,协调发展,形成浪性循环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席玉宝: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6):22~25

[2]谢立新.产业集群产生和演进:泉州的实践与思考[J].发展研究,2003,(11):50~52

[3]魏江:产业集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体育用品范文篇6

[摘要]本文从价值创新的角度,运用组织边界理论方法探讨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可选路径,即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分解模式、基于协调广泛社会资源形成战略联盟价值创新的集群模式。

关键词: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链分解价值集群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8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更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将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领域,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据统计,2001年我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而且我国体育用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产品,体育用品业整体人均劳动生产率也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逐年稳步提高。随着中国体育用品业的飞速发展,一些潜在问题也日益暴露,如出口体育用品设计研发和销售渠道的主动权被外国掌控,导致价值链上的大头利润被拿走;出口体育用品的经营管理粗放,造成核心优势不突出,整体效率差;信息化水平低,资源整合能力差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如何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企业价值链以增强体育用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使企业形成并保持稳定而长期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信息化时代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内涵界定

价值创新是指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不断改进其产品或服务,从而使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相对于竞争者而言,能给顾客创造更多的效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是聚焦于竞争对手,而要聚焦于不断满足客户需要,不断实现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的连续推进。因此,从价值流的角度来考察,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就是指各个行为主体:客户、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物料与设备供应商、贸易商、金融、物流等各类服务提供商以及担保机构和行业协会等一起工作,以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和导向,共同努力取得顾客效用最大化、厂商利益最大化和公共福利最大化的战略价值增值。

具体分析,这种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是集中体现为一个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和导向的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效用系统。系统外部是市场环境,输入为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环境、法律等影响体育用品企业的诸多因素,输出则为增殖后的最终价值。

其次,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是以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载体而增殖的价值流。这种价值流的形式可以表述为基于作业链或活动链而存在的价值链、基于企业之间或企业与社会之间联盟而存在的价值集群、基于信息共享平台而存在的虚拟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等等。价值流是价值创新的表象或形式,业务流则是价值创新的实体或环境,二者作为事物的两面,阴阳相生,互为依托。再次,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关键任务是其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和角色的重构,目的是以新的方式,由新的参与者实现价值创新。价值流和业务流主体合二为一,因而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秘密在于创新主体在关系(供应商、商业伙伴、同盟者、公共机构、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之间)与知识(创新主体掌握的技能)之间建立起越来越好的匹配。因此,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机理体现为由反映价值效用的分配与调适、选择与激励、委托与、责任分担与风险防范等机制和反映业务运营的作业分包与整合、信息沟通与业务协调、流程创新、绩效评价与监督自律等机制构成的体系。体系内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同推进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

三、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的路径研究

1.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分解模式——业务分包虚拟制造。体育用品制造是资金、原材料、技术和劳动力等综合要素密集型产业,涉及多个学科,多个行业。调查发现,一些目前由企业自己承担并不属于自己核心专长的业务不但降低了效率,而且对整体的价值创新产生了破坏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价值创新起到破坏作用的业务部门和业务环节的相关业务予以关闭、出售或外包。体育用品是由若干系统的综合集成,构成的整件、零件、部件等数额惊人,其价值创新表现为一条从拿订单到生产制造、交货和售后服务等业务集成形成的复杂价值链。这就必然要求业务分包,充分发挥各个设备部件厂商的比较优势,按照体育用品的特殊需要生产制造所需的设备部件,而负责这些零部件生产和营销的厂家、商家也必然是相关方面的行家里手,具备承接分包业务的资源和能力条件。因此,这种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按照体育用品设计、建造、系统安装、物流服务等流程进行业务分包虚拟制造、分工负责以提高效率实现价值创新的模式就称为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分解模式。在激烈竞争的体育用品市场上,客户的需求千变万化。体育用品业务分包虚拟制造模式的出发点在于如何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如何在变化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体育用品业务分包虚拟制造企业在市场机会出现时组建,在机会消失时解散,强调的是临时的合作关系和价值链适度分离,通过价值链分解实现战略价值创新。

2.基于协调广泛社会资源形成的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模式——价值集群。同行业内新企业的不断进入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对本行业价值创新链条而言,相对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和创新分支。然而,要让这些分散的环节和分支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用战略联盟等形式把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即通过市场机制集聚最优价值创新环节和分支,形成价值集群,创造出新的价值。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上,这种集成整合的机会很多。

基于广泛社会资源形成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结成共生共存的多维联系,可以有效地培育和增强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尽管竞争对手可以模仿联盟内某个体育用品企业的价值创新模式,但它很难模仿整合不同企业价值创新模式形成的整个战略联盟的那种共生共存的独特联系,这就大大增加了对手模仿的难度。通过体育用品企业战略联盟对所辖价值创新模式持续的改进和再设计,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将为各体育用品企业从中赢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战略联盟关键战略任务常常布置在供应商、合作伙伴、顾客和相关公共机构中,并重新安排他们的关系,以动员新的联合体去创造价值,因而形成了基于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的价值创新集群模式。这种价值创新集群表现出来的追求型、自我保护型,协作型和创新型等基本组织特征有利于促进对联盟共同价值的认可和接纳,提高这个组织绩效。

四、结论与启示

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创新就是要通过客户、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物料与设备供应商、贸易商、金融、物流等各类服务提供商以及担保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的通力合作,以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和向导,实现由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的连续推进,共同努力取得各方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增殖。这种价值增殖可以通过两条道路来实现,即通过业务分包虚拟制造的价值链分解模式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协调广泛社会资源形成的价值群集成模式实现体育用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价值创新集成。这对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再惠: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5~26

[2]周良君何冰: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9~11

[3]邱晓德:世界体育用品品牌十项指标分析与我国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34~35

[4]赵剑:从跨国品牌看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1):22~24

[5]韩忠培:加入WTO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与,2005,26(1):53~55

[6]宋伟:加入WTO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体育经济,2000(6):17~19

体育用品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用品体育品牌发展前景

一、体育用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温度计”,是体现各国综合国力的标准。当前,体育产业已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在5000亿美元左右,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美国经济学家根据W·里昂节夫所创立的部门关联模型,推算出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位于第8位。体育产业的涵盖面很广,几乎覆盖了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所有部门,诸如制造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都与之有较高的关联。而且,体育产业的规模巨大,它涉及到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玩、乐,是刺激内需的强力杠杆。我国的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因此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将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体育用品业,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把其作为体育产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美国的体育用品销售总额已占全世界体育用品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我国的体育用品业近几年来也得到迅猛发展,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已经位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6位,全国体育用品行业总产值更是以每年493亿元的规模增长。而且我国体育用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产品,当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超过70亿美元,并以每年近1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我国体育用品业仅用十来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二三十年走过的路,其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奇。但是,与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大国相比,我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出口创汇总额仅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零头,因此,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二、当前我国体育用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1.许多的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及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奥运会已经成为展示国际体育用品业发展趋势潮流的舞台。任何一个国际知名体育用品企业都不会放弃奥运会这个最佳的产品营销和展示机会。因此,随着2008年的临近,会有更多的外国体育用品企业进军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国外著名体育用品企业对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挤压和吞食一般分为三个阶级:一是带牌加工阶段;二是布点设厂,品牌扩张阶段;三是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垄断国内品牌等多种手段,打跨国内企业,现垄断经营。目前国外大企业已完成了第二个阶段,正在向第三个阶级过渡。

2.国内用品企业竞争力不足。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起步很低,制造业仍然停留在3个较低的层次:出卖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来料加工型。它们没有自己特色的拳头产品(“李宁”牌除外)。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资料显示,在全世界体育用品市场上,有6.5%的产品是中国制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现实。有数据表明:耐克40%的产品在中国加工,美津侬的鞋甚至达到了90%。因此,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国际体育产品的大加工厂”。3.国内许多体育运动爱好者对国内体育品牌的认识不足。随着国际体育品牌的兵临城下,人们对体育品牌消费进入一种误区:认为越贵的越好,越是国外的越愿掏钱。他们不能仔细地去挑选属于自己个性、特色的运动品牌,而是一味地跟随潮流。许多人的“崇洋”心理使自己做出了买国外体育品牌的匆促决定,这不得不使我们正视这个问题。

4.体育用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寥寥无几。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70%的国内企业生产的体育器材、设备达不到国际赛事的标准。虽然在某些国内品牌体育器材中,有些已通过国际单项协会认证,有些在亚运会等国际大赛中已经得到检验,但可能冲进奥运会的几家企业很难与国际体育用品界的大鳄们抗衡,很难与国际名牌同分一杯自家门前的奥运羹。

三、我国体育用品的发展对策

1.抓住奥运商机,加大力度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业,大力培养科研人才,提高研发能力。培养科研人才,确定好自己的发展方向,是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定位这一战略决策确定后,完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营销能力之类技术性的工作才不会盲目地进行,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自身的品牌特点、比较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

2.研发具有适应我国运动市场的体育用品,实现个性化服务。首先可以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征的运动消费品;其次可根据人们的年龄、性别、个性、收入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再者应不断提高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外观设计,体现品牌价值。

3.集团、规模化发展。组建大型体育用品企业集团,规模化发展,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首先要支持拥有名牌商标和经济技术实力的大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企业规模化发展和产品市场的扩张;其次要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进行强弱、强强联合。

体育用品范文篇8

税收支持体育用品业经济活动的实践案例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地处中国三大鞋都之首的福建晋江,秉成“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经营理念,安踏集团从一个地区性的运动鞋生产型体育用品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生产制造与营销导向于一体的综合体育用品企业。2010年销售额高达6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体育用品领域的行业领先者。[5]休闲体育的发展是我国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趋势,[6]安踏生产的体育休闲用品正是契合了这一趋势,安踏自1994年成立以来,凭借自身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和经营业绩享受到了国家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表1),使其获得更多更快的资本积累。1)安踏自成立之初的1994年始,凭借外资(港资)企业身份开始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待遇。如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若安踏出现年度经营亏损可享受5年持续税前弥补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可享受内资企业无法享受的诸如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40%或100%不等的再投资退税优惠政策。2)安踏充分利用其外商投资企业的身份,依据国家税法来扩大自身的产业规模,2000年和2003年分别在厦门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安踏(厦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跨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享受在经济特区投资办厂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极大地减轻其税负。3)安踏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2005年率先在国内成立了首家体育用品业的运动科学实验室,致力于运动力学的研究,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在其销售收入的3%以上,并先后获得了双重减震技术、服装领域的吸湿排汗技术和“防”功能,新的减震技术持久减震鞋垫、弹力足弓结构,超轻EVA材料等多项国家专业技术专利,被国家分别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5部委联合了2009年第16号公告,安踏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首家获得国家权威认定的国际级企业技术中心,从而获得了更多更广泛的税收优惠支持。如:(1)安踏可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产品出口企业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值70%以上的,可税率减半(7.5%)征收企业所得税;(3)安踏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体育用品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其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其无形资产成本的150%予以扣除。(5)企业研发进口设备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等。4)安踏2007年7月10日在香港上市,享受到政府鼓励改制上市的地方教育费附加减免和获得晋江地方政府至少400万的财政补贴。[7]5)安踏热衷于慈善捐赠回馈社会,2009年10月安踏体育的控股股东丁世忠及其家族配股8000万股,募资8亿港元成立慈善基金可享受税前扣除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8]6)福建的厦门、泉州等吸引安踏设立企业研发总部和产业管理总部,给予其多种总部型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和企业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奖励等。综上所述,安踏能成为当今中国体育用品领域的行业领先者,除其闽南“爱拼才会赢”的努力拼搏“内因”外,国家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外因”持久支持,促其做大做强是分不开的。

现行体育用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体育用品业自主研发薄弱,国家对具有高新技术性质的体育用品企业认定门槛高,难以享受到高新技术业税收优惠待遇在我国1万余家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大多数重生产、轻研发,简单地模仿和抄袭知名企业的设计,只要在款式上形似即可。[9]由表2可知,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科技研发(R&D)无论从科技研发人数、R&D平均经费支出比例、R&D平均研发个数等方面均落后于我国制造业的研发支出水平。特别是体育用品规模以上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分别为8.6%和10.3%,明显低于我国制造业平均研发经费支出4%和8.1%,而且仅有0.3‰的体育用品企业拥有科技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由此可见,整体上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研发机构少,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体育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同时产品(服务)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可见其认定门槛之高。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制造的大多是科技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的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且模仿、抄袭、贴牌严重,体育用品企业很少能够符合国家规定的研发费用支出必须达到60%的标准,更鲜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了。从表2可知,按照上述标准被国家认定的体育用品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26家,仅占我国体育用品规模以上和大中型企业总数的13.4%,大大低于我国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46.3%的比例标准。由于新高新技术认定标准的提高,致使我国绝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被无情地排除在高科技企业之外,无法享受到国家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严重制约了众多体育用品企业科技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育用品业在流转课税生产经营和所得课税赞助支出两方面税负沉重一方面,我国的体育用品业纳税负担重,税率高,需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独立税种和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非独立的附加税种。依据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体育用品企业从事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环节所取得的增值额均应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对于体育用品业提供的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等体育服务要依照20%的娱乐业高税率缴纳营业税;我国的体育用品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少能享受到产业税收优惠,需按年所得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中介业等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体育用品业的赞助和支持,而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10条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赞助支出不得扣除。这意味着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赞助支出应全部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外,体育用品企业的公益救济捐赠不得全部在税前扣除,而依其年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允许扣除,超过此比例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并入企业的年利润总额中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税收负担。国家对体育用品品牌等特许经营权征税,致使体育用品等无形资产的保护与支持力度遭受严重削弱体育品牌是体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必须对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予以保护。而现行税制不仅没有制定相关保护与扶持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的税收优惠政策,反而还要对其品牌形成的商标权、专利权、商誉、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缴纳各种税收。由表3可知,我国对企业体育用品品牌形成的特许使用权等无形资产需缴纳四种主要税收(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和两种附加税费(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其中营业税是对体育品牌征税内容最多的税种。可见现行税收政策对体育用品品牌的支持与保护十分欠缺与不足,且税收负担重,这对我国体育品牌本已具有的“三低”(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特征,以及依靠模仿、假冒、抄袭来获得盈利的体育品牌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不利于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等的培育塑造与长远发展。

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体育用品范文篇9

关键词: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内涵;市场;生命力

引言

随着体育用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体育用品企业的不断增多,体育用品领域的竞争已不再是从前那般纯粹的商品价格战。相反,当今企业、消费者的追求日益从“价廉”转向“物美”,品牌价值的高低成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由此,通过有效提高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增加企业效益成为体育用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局者迷”,很多体育用品企业的工作者虽然身在其中,对于品牌价值这一概念却相当模糊。即使有些人意识到了这点,但对于如何提高品牌价值却束手无策。

1提升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的主要障碍

对当今体育用品消费市场做了简要调查,结果表明当今体育用品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存在着三大障碍:第一,领导层独揽大权,员工品牌价值意识薄弱;第二,品牌价值支撑力不足;第三,体育用品企业销售工作不完善,企业生命力短暂。

1.1领导层独揽大权,员工品牌价值意识薄弱

要治理一个国家,需要有统一的思想意志力,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封建王朝存在了千年之久便是最好的证明。国家如此,企业也是一样。要想治理好一个企业,必须要有统一的价值观,即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要统一。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员工自然是为了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努力奋斗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的企业中,领导与员工的沟通存在着无可超越的鸿沟。仿佛提升品牌价值只是领导的任务,员工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完全按照领导意愿行事,这种权力集中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首先,“众人拾柴火焰高”,领导者毕竟只是企业很小的一部分,他们虽然相对于员工来讲有更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同时,员工的智慧就这样白白被忽略掉,实在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其次,员工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甚至可以说很少有这个意识。他们虽然是企业的一员,但他们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之间存有太大的差异,这种不统一首先就严重影响了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最后,品牌价值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的树立和提升都必将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由于体育用品企业是以赢利为出发点,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就格外注重其经营的体育用品所能带来的目前的经济利益,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也使很多企业失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的良机。

1.2品牌价值支撑力不足

品牌价值是商品的附加值,是除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外的第三价值,即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品牌价值存在的必要前提,即品牌价值的支撑力。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品牌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要提高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不可回避的第二个问题———品牌价值的支撑力。品牌价值的支撑力,第一是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所在,体育用品更是如此,这是由体育高强度的运动特性所决定的。体育是一项运动,无论比赛还是健身,都会存在剧烈的运动,这就要求体育用品的质量必须是一流的。就好比医药产品必须合格是对病人的生命负责,体育用品的质量同样关乎运动者的安全。比如一个跑步机在工作时突然发生故障,而运动者由于惯性又难以停下来,就必将发生危险,重则危及生命。这绝非危言耸听。必须承认,许多体育用品企业并不能对他们所生产的体育用品做出质量保证,全世界每年由于体育用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伤亡事故并不占少数。体育用品的质量,也就是使用价值得不到满足,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品牌价值的打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说质量重在体育用品的使用价值,那么技术就是体育用品价值的第一影响因素。先进的技术是减少劳动时间的有效途径,但纵观我国体育用品发展史,无论是知名度较高的“李宁”、“361”,还是近几年崛起的“鸿星尔克”,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都少的可怜。这些享有一定声誉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都难以登得大雅之堂,那些分布在祖 国各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的不知名企业,其技术含量又能有多高呢?缺乏技术含量,体育用品就缺乏新鲜的生命力。很难想象,价值低廉的产品能够打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品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作为体育用品的第三价值,品牌价值的提升必然不能只注重外表,因此,品牌价值的提升不仅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要能够承载一个国家或民族、地域的特定文化,有别致的意义和韵味在其中。一束玫瑰,在平日里只能卖一元钱,而在情人节那天价值可以翻十倍,这就是文化内涵的力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文化特征,尤其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但可悲的是,国内的体育用品企业却很少有捕捉到这一天然优势的。他们把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品牌名称的创作和品牌标识的设计,却忽略了最宝贵的、最具吸引力的资源。

1.3销售工作不够完备,生命力短暂

体育用品企业想要提高品牌价值,但是他们的提升方式单一化、趋同化,比如说他们的宣传途径单一,他们竞争的市场往往集中在同一领域,并且都注重从自身角度去构思和销售产品,却不曾把自己当作消费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提升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究竟需要什么。体育用品企业为了提升品牌价值,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去做广告宣传,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但是宣传效果却不敢恭维。比如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都将宣传广告集中在体育频道,从他们的出发点来思考,很明显是认为只有体育频道的观众才会或者说才有可能成为体育用品的忠实消费者。对于这点,不能说企业没有想办法,只能说他们的目光太狭窄,思维面不够宽阔。但也因此而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不仅如此,体育用品企业在做广告宣传时,对于代言人并没有进行精心选择,体育明星、影星、歌星混为一谈,似乎只要有名气的人都可以上阵,却不曾考虑这些人与体育用品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反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宣传不力当然是影响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市场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分散,并且知名度相对较低,多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的各个角落;企业数量虽然多似漫天繁星,却难以形成规模;他们使用着全世界几乎最廉价的劳动力,却将市场堆积在购买力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国内市场。他们或许也想要走出国门,却在品牌战略上已经先输于人,并且被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占据着大量高端市场。可以说,在他们还没走出国门的时候,甚至还没自己动手去打国门的时候,国门已经再一次被外国人打开。可以说,这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变异———昔日以军火,而今以经济。最后的影响销售的关键因素———消费者。一个完整的销售过程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所有的设计、制造、加工和销售,如果离开了消费者,统统都无从谈起。但是,多数体育用品企业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都没有消费者的参与。他们完全用自己的思想去衡量消费者的标准,所以生产出的产品就只能说是有可能会被消费者认同的产品,而不是消费者自身乐意或者完全满意的体育用品。这样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使生产出的体育用品没有消费市场,而且难以让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品牌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此不仅难以达到提高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拉大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2清除障碍途径

提升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并且通过以上分析也得出了结论,在提升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领导独揽大权,员工的品牌价值意识薄弱,参与不够;品牌价值支撑力不足;以及销售工作不够完善,品牌价值生命力脆弱等障碍。所以,要想提升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就必须采取清除阻碍的一系列措施,做到有备无患。所以,强化品牌价值理念,加强员工品牌价值意识;从提高体育用品质量、利用科学技术和提升体育用品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品牌价值的支撑力,提高体育用品的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要拓展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尽一切努力增加市场份额,并且转变经营理念,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经营策略。如此将达到提升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的目的,实现品牌经营。

2.1强化品牌价值理念,加强员工品牌价值意识

同样的管理具有同样的性质,比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的君主集权制并没有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而消失,相反,似乎是渗透到了国人的骨髓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世代延续着,尤其在当今很多企业依然严重体现着这种高度集权的思想。董事会的存在把从前的一人做决策变成了几个人的讨论,但是仔细想想不过是君主集权制的变异而已。权力虽然相对于从前而言有所下放,但并非做到了真正的民主。企业决策权仍然掌握在有限的几个人手中,对于如何提高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这种问题当然也不会例外。但领导是有限的,领导的智慧和办法也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共同致力于体育用品事业品牌价值的打造,相信企业的品牌价值必将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解决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员工则是为了能够通过努力工作来填满自己的腰包,养家糊口,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享受。各取所需本没有错,但是如果不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其进行有效统一,那么要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无异于纸上谈兵。我们必须是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无论领导还是员工,他们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企业是一体的,虽然地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因为岗位不同而相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必须强调,领导和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相同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要想提高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必须树立员工的品牌价值意识,从每一个人做起。思想的力量犹如无法阻挡的滔滔江河,当企业的每个人都树立了品牌价值意识,那么这个企业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最后,要想提升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绝对不能急功近利,仅仅把目光聚集在眼前的收入与支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品牌价值是无形的,所以品牌价值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创建一个大品牌、好形象、深得人心的体育用品,需要的时间将会更长,少则三五载,多必十年八年之久。因此经营者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要相信自己的企业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创建出为众人所瞩目的品牌,获得丰厚的价值回报;另一方面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在品牌价值的创建过程中绝对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营一段时期后没有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就盲目放弃。“行百里半九十”,绝不可以在中途放弃,经营者必须要有敏捷的商业头脑和敏感的商业气息,要站在高角度,高姿态统观全局,具备长远目光,否则前功尽弃。

2.2夯实基础,“稳固江山”

品牌价值是商品的附加值,是除使用价值和价值之外的第三价值,所以也可以这么讲,即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品牌价值存在的必要前提,即品牌价值的支撑力。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品牌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想提高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就必须提升商品的自身价值。这就包括体育用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体育用品质量的重要性自然不必重提,现在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体育用品的质量。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不能因为某些材料价格比较高就退而求其次。体育用品的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对材料的要求绝对不可放低。其次,在材料使用中不可吝惜,偷工减料。要想获得较高的价值利益,在同等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是有限的,所以有些企业便会偷工减料,以降低投入来换取收入,这种做法是有损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质量意识的。偷工减料的产品在长期使用中必然会露出马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企业信誉会严重受损,到时候不仅不能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反而弄巧成拙,使企业在商场地位一落千丈。商场如战场,失败之后重头再来必将付出沉重代价,而且东山再起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更是超乎想象。

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提升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一再强调质量问题不可马虎,因此不得偷工减料和使用价格低廉但质地不佳的材料,但是我们可以加大技术投入,致力于研究性能好、成本低的材料,提高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以此来降低投入,提高收益。当然科研投入资金不菲,但这是一朝成功万古受益的方法,是绝对值得的。还是讲玫瑰的例子。同样是娇艳欲滴的玫瑰,在平时只卖到一元一支,但每到情人节便可翻身十倍,卖到十元一支。虽然价格飙升,顾客却不曾减少甚至比之平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玫瑰如此,体育用品也是一样。虽然体育用品的使用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的运动需求,但在今天运动已不仅仅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尤其是当奥运会四年一季如期举行时,运动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争,更加象征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软实力。所以体育用品的设计在满足了运动员的使用需求之后,更需要融入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内涵不是仅仅表现在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的设计就可以的,一条好的宣传标语容易被人记住,但是文化内涵却不是直观的,所以体育用品的文化内涵若要被消费者接受,就必须下功夫将文化这种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形象的东西,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体育用品事业的突破点。

2.3完善后续工作,增强企业生命力

体育用品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单从体育用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抓起是远远不够的。马克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为了避免片面的看问题,要想提高体育用品的品牌价值,我们还必须一分为二的对待,不仅抓质量和内涵,还要从宣传工作和销售工作着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宣传工作的重要就在于它承担着连接生产与销售的重任,是连接生产工作和销售工作的纽带,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如果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或者途径单一,就会严重影响体育用品的后期销售,进而导致产品堆积,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宣传工作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加大宣传力度;其二,拓宽宣传途径。体育用品的宣传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广告和体育频道,而应该突破专业领域的局限,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宣传技术,不仅要在电视广播做广告宣传,而且要利用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进行网络宣传。甚至可以在新闻上做投资,新闻上出现一篇文章、一组图片远比其他媒介的影响力大得多。明星代言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必须选择与所宣传的体育用品有实际联系的明星。比如让一个长得近似林妹妹的影视明星去做哑铃的宣传,观众一看就会觉得难以接受;再比如聘请篮球明星姚明去做足球用品的宣传,可能会使观众感到不可思议———姚明改行了还是这个人是山寨的?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怀疑,这样的宣传明显是不合适的。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宣传方法,就是对体育事业进行赞助,比如李宁对中国体操队的独家赞助就是很好的例子。很多人会认为赞助是一种浪费,其实不然。赞助,尤其是独家赞助非常吸引观众的目光,特别是这种赞助被知名度较高的体育团体接受以后,必定会引起体育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品牌价值瞬间便会提升许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给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也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国际企业的市场竞争,我们首先要创造民族品牌,占据国内主要销售市场,联合抵御国际品牌的冲击,更要努力提高自身形象,不可相互攻击,要有战略联盟意识,在占据国内市场的同时勇敢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结语

当今体育用品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质量、技术和价格的竞争,而是品牌价值的相互抗衡,因此,提升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价值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化品牌价值理念,加强员工品牌价值意识;夯实体育用品企业内部基础,牢固把握消费市场;完善体育用品后期保障工作,增强企业生命力,创造步步登高的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孟.体育用品企业战略与营销之道[M].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21-25.

[2]包迎春.浅论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策略[J].北方经济,2009,3(4):12.

[3]张嘉伟.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经营[J].现代企业教育,2012,1(4):209.

[4]王维.我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品牌运营路径分析[J].中国商贸,2011,2(4):23-24.

[5]许万飞,黄平.试论我国体育用品的发展与崛起[J].体育世界,2012,3(3):32-33.

体育用品范文篇10

[关键词]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经验

一、前言

中国举办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奥运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激起了民众参与体育的更大热情,从而极大地带动体育用品的消费.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运动鞋、运动服装的生产基地,已能生产上千种体育器材和设备,质量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快速成长足以令传统的销售模式感受到强烈的震荡和威胁。体育用品的营销也可以运用连锁经营的模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

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组织经营现状

1.近年来,在我国不同类型城市中,体育用品流通组织发展速度较快,经营体育用品的流通组织数量较多。各种形式、不同类型的体育用品流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体育用品市场上。在各城市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类型不同的体育用品商店。并且各大百货商店都增设有体育用品经营专部和专柜。在我国,体育用品流通经营在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也表明近几年体育用品市场较为活跃并被商家所看好。

2.体育用品流通经营具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形式,体育用品市场呈现出垄断竞争性状况。作为社会生活消费资料的体育用品市场,其流通经营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也具有多元化经济成分的特征,即不但有全民、集体所有制形式,也存在有私营、股份制及中外合资等所有制的经营单位。

3.体育用品经营组织多为小型化的单体经营结构,大型综合体育用品经营组织不多。体育用品经营组织小型化,是目前我国不同类型城市体育用品经营组织的基本特征。除了小型化之外,大多数体育用品经营组织都是独立的单体经营单位,具有连锁经营性质的不多。目前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经营的主要有几个大的体育用品的专卖店,如耐克专卖店、阿迪达斯专卖店、李宁专卖店、康威专卖店、格威特专卖店等。我国体育用品流通组织小型化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营业面积和经营规模较小,使得大多数体育用品流通组织在经营品种和数量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

4.从经营效益方面来看,体育用品经营组织的总体经营效益不高。尽管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较为活跃,人们一致看好体育用品这一不断发展的新兴市场,从事体育用品经营的组织数量日渐增多,但从经营状况来看,大多数体育用品流通组织的实际经营效果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从经营角度讲,与体育用品组织的经营战略思想、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经营品种的市场定位以及营销宣传和服务等多种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5.各类体育用品经营组织的现代化经营程度较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流通领域经营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流通经营过程中广泛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我国商业流通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在我国体育用品经营过程中,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相对较少,绝大多数体育用品经营组织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手段和措施。在各类专业体育用品商店中使用计算机和店内条码的只有极少数。此外,其他现代化技术手段在体育用品经营过程中都还未运用。

6.大多数体育用品经营组织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新观念,对多种营销手段的运用不够重视,缺乏体育专业性服务内容。目前,我国大多数流通组织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经营观念,守株待兔式的坐店销售是主要的经营方式,并且不重视进行市场和消费者研究,在广告宣传方面投入较少。另外,在服务方面只强调一般意义上的服务,缺乏更广泛、更深层意义上的服务内容。绝大多数经营体育用品商店都缺少诸如体育用品使用指导、体育锻炼方法指导等体育专业性质的服务内容。而这些正是目前和今后广大体育用品消费者所非常需要的。

三、体育用品市场与连锁经营之间的关系

1.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普及,是促进体育用品消费、发展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的重要前提

体育用品是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保证人们有效进行体育竞赛和健身锻炼的物质基础。体育用品的生产、流通和体育用品的消费与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内在必然联系。一方面,体育用品生产的不断扩大,体育用品品种不断增多、质量、性能不断提高,体育用品流通秩序的进一步改善,有助于体育用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使从事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进而推动体育运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就会在数量、质量和性能等方面对体育用品提出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必然推动体育用品生产、流通和体育用品消费的发展。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的高级文明活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一个群众性的全民健身热潮正在中华大地掀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会有更多的人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休闲、娱乐和体育康复活动,体育用品的消费也会不断增加。因此,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普及,为我们发展体育用品连锁经营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消费群体。

2.发展体育用品连锁经营企业集团适应我国体育用品的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的体育用品消费观念、体育用品消费心理、体育用品消费的行为特征、购买体育用品所主要考虑的商品因素,以及对体育用品经营机构的意见和所希望得到的服务等具体情况,发展体育用品连锁经营企业集团,运用连锁经营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和优势来进行体育用品经营,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多数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体育用品消费需求。同时,我国体育用品的生产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品种、质量上都呈现出不断提高,迅速发展的态势,发展体育用品连锁经营企业集团适应了我国体育用品生产的这种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此外,体育用品连锁经营企业集团在产权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规模化的集约经营,能够改变目前我国体育用品流通经营组织“小、散、乱”、组织化程度低和竞争无序的状况,顺应了体育用品现代化经营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四、建议

1.借鉴我国其它商业连锁经营企业集团的实践经验

20世纪90年代初,连锁经营被引入我国,在流通领域出现了一批连锁经营企业,经过几年来的经营实践,连锁经营企业及连锁经营网点在我国的主要大中城市已得到了蓬勃发展。从经营业态方面来看,连锁经营已扩展到多个方面,如超市连锁、仓储商店连锁、百货商店连锁、专业店连锁等等;从连锁经营组织形式方面来看,主要是以直营连锁为主而组建的一些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集团。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在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他们在海外、国内共建立了50余家经营公司,形成了自我为主的连锁经营网络。因此,国内有关连锁经营企业集团所走过的实践道路,为我们发展体育用品连锁经营企业集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借鉴国外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的发展经验

网络化流通经营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商品流通的一大特点,而连锁经营是其网络化流通经营的典型表现形式。国外绝大多数体育用品连锁经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紧紧抓住连锁经营的本质,充分利用连锁经营所具备的优势,并结合体育用品消费的具体特点,根据市场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经营活动。第一,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十分注重市场调查和消费者研究,在深入了解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确定经营目标、制定经营计划。第二,在经营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经营消费目标群体,在稳定主要消费群体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第三,国外体育用品连锁公司都非常注重将体育用品销售活动与开展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营销活动溶于开展有关体育活动之中,在经营过程中积极发展自己稳定的消费群体。他们还专门举办各类运动班,吸收学员,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营造发展前景。第四,各体育用品连锁公司都很重视对营业人员进行体育运动专业知识和有关体育用品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营业人员在经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为顾客提供进行体育活动和正确使用体育用品的指导、帮助及服务,以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3.建立现代化的体育用品连锁经营企业制度

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必须按照连锁经营的内在运作规律,加强组织内部科学化、规范化的建设;建立严格的统一采购与统一配送制度,强化总部的功能,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正确处理和协调好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及各连锁经营网点之间的关系,增强组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及时反馈能力;建立健全各种组织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机制,严格内部经济核算体系,职权明确、考核严格、奖罚分明,使整个组织及各环节的运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使组织的经营运作有章可循。

4.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应根据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在组织发展初期,可运用各种相对简易的技术手段;随着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增加与完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情况下,连锁经营组织要配备POS系统和MIS系统,在组织内部进行计算机联网。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使组织在快速、准确、高效地收集、加工和处理大量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正常运行。

5.建立和完善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人才培训系统

对组织职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培训,是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求得发展的战略性保证。因此,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应当从社会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组织员工进行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经营素质等全面的教育培训,提高组织员工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经营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应特别加强对体育运动、运动健身方面的有关理论和所经营的体育用品的有关技术特征、特性,以及正确使用方法等体育专业理论和知识方面的培训内容。全面提高经营人员为消费者服务的专业技能与技巧,使经营人员能够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使“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落到实处。

五、结束语

体育用品连锁经营通过多店铺、网络化销售,集中化统一进货,能够有效地与体育用品生产组织进行协作,是改进与建立新型工商关系的新型流通组织形式。连锁经营是一种科学化的流通经营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发展体育用品连锁经营组织集团公司,用连锁经营方式构建体育用品流通网络。

参考文献:

[1]朱康奉:体育产业化运营与管理实用手册[M].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4),231,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