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1:42:11

听说范文篇1

我们知道,所谓“侧听说训练”,顾名思义,就是以听说为侧重点,培养学生“听”与“说”能力的训练。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侧听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导法

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任。现代化的社会,人们的交往和思想、信息、技术的交流,广播通讯事业的日益发展,这一切就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因此,每一位教师应努力创导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结合课文大力宣传侧听说能力训练的重要和必要。如初中第一册语文课本第5课侧听说训练课文《要说普通话》,强调了说普通话的重要和不说普通话的危害,从道理上向学生灌输说普通话的重要,提倡在校内用普通话交谈,从而达到侧听说训练的目的。同时可利用学校广播大力宣传普通话是校园语言,在校内、在课堂提倡讲普通话。语文教师必须带头用普通话教学。这样,在校内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侧听说语言环境。

二、定规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侧听说训练的外部条件具备了,并不等于侧听说训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训练制度、考核办法,并认真加以落实实施,从制度上对侧听说训练的数量和质量加以保证。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要系统地有成效地进行侧听说训练,一定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可以实行分步到位,期末奖励的方法。侧听说训练的形成、要求及评分规则详见下表:

学生的每一次侧听说参与,教师都要详细的加以记载,学生到期中达到考核成绩50分,期末达到100分,则平时成绩得满分,其余以此类推。另外,在期中期末考试时加入侧听说内容,可以分为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具体计分标准为:

三、示范法

加强侧听说能力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就应该注意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抓住一切提高自身语言水平的机会。同时在课堂上加强有意识的示范。可有意识地加以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一个字音、每一种语调、每一个轻重音、每一次停顿。朗读和讲解是孪生姐妹。如果朗读能使学生增加感受,那么讲解就能使学生加强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讲解,力求言简意赅、清楚准确、生动有趣。同时,教师可让学生“范”读、复述、概述课文内容。如《送牛奶的好爷爷》一文,可以让学生“范”读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概述。另外,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听课文录音,欣赏唱片。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示范,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各种侧听说训练形式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强化法

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抓住一切语文教学因素和一切听说训练的机会,对学生实行强化训练。如表一中的三分钟演讲、一分钟自我介绍,古诗诵读等都应作为常规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还应充利用教材中的侧听说课文,采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强化训练,结合侧听说课文,强化训练可分为三步:

第一,主要加强学生的复述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如《纸的故事》等课文,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分小组进行轮流复述,人人参与。优胜者参加班级交流。并由学生做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更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二,主要是利用课文题材进行概述。开始可在放录音前提出概述要求,让学生明确要求,听后加以概述。随着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可逐步提高概述要求。

第三,利用课文题材进行创作、深化,然后再进行复述。如《送牛奶的好爷爷》一文,可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再创作,然后再加以讲述。

听说范文篇2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影像于一体,创设一种真实的商务英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体验商务交际情境,从听说读写各方面训练并教授学生技能和知识,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课程。

二、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现状及合作模式介绍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虽然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应用时间比较早,但事实上目前的教学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停留在传统的、以单一形式的“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结合影像,且对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没有达到有效锻炼。一节商务英语视听说课主要的上课流程是:首先结合课本教师讲解生词及短语,然后观看视频影像资料,最后再回归课本,回答课后问题。如此反复,这种枯燥的上课方式,完全不符合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完全依赖于课本,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呈现出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语言的输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商务英语试听说课进行改进。其中,合作模式学习法就是一种值得借鉴引用的方法。合作模式是一种基于小组活动为主体,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组织形式。合作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目标为导向,发挥个体能力,实现教学过程。

三、合作模式应用于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教师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习惯、性格特征、性别的不同进行有效分组,这样分组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优缺点互补,共同提高。之后在小组成员之中选择一个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为组长,负责协调,组织小组事宜。为了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小组中选择记录员、总结人、联络员,以负责小组的各项事宜。分完小组以后安排各小组成员之间围坐在一起,方便交流讨论,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二)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及商务英语知识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学习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小组之间合作完成,以Howtofindworkopportunities?和Applyingforajob,whatpreparationsweshoulddo.两个问题为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交流,让小组成员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即求职相关的信息有所了解,教师就相关问题对小组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流程,学生之间大概对职业种类、找工作途径、工作性质、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最后通过视频播放找工作中应该如何表现,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分角色模拟情境。(三)总结、归纳、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把控课堂,抓准时机对课文内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最后对相关商务知识、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及时反馈。评价小组时,要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相结合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关注学习过程。从小组成员之间活动方式是否恰当,任务分配是否合理,成员参与度表现如何等方面入手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从而有效激励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表扬学生个体时,用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学习是一个整体,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个人的成长进步是离不开集体的。有效的评价是督促认可学生的必要手段,所以教师应适当地运用评价机制。合作模式为改进商务英语视听说课提供了新视角,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商务英语试听课中展开合作模式教学,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同时,丰富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者、参与者、实践者,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曾婧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春梅,肖学农.高职商务英语阅读合作学习模式课堂研究[J].职教论坛,2012(11):39-41.

听说范文篇3

一、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Talk。

Free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们自拟话题,谈及了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和小故事等。

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Fre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始阶段,授课时放慢讲英语的速度,而且重复所述内,用简易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例如在《TheEmperor'sNewClothes》一课“Onceuponatimetherewasanem-peror”一句的教学中,笔者用英语说:pleaseunder-line“onceuponatime”.Itisasetphraseusedinstory.I'msurethatyouallearneditwhenyouwere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Canyouuseanyotherphrasesinstead?等等。

三、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相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他们不必借助翻译,通过视听,就通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笔者在教《TheRuleBreaker》一课时,根据课文改写录制了配乐录音,并制作了五张彩色幻灯片。形象生动有趣的彩色画面及优美的音乐配音,自然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画面上的一系列动作使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印象,学生不仅理解得快,上口也很快。在学生听懂录音的情况下,笔者就课文梗概提问。最后让学生上讲台,借助幻灯片简要地复述课文。这样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其音,见其形,明其意。语言和形象两者同时作用于大脑,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整个身心系统的机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让学生参与表演教学。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结束《BorowingaDonkey》一课的教学时,笔者依据课文内容将课文改成短剧,创设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们戴上自制的面具,分别饰演借驻的人(Nareddin)、不受欢迎的妇人(anunwelcomewoman)和小毛驴(adonkey)及旁白人员,随着学生们神情动作的再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学生们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五、强化听写方面的练习。

听说范文篇4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现象有所扭转,然而盲目地进行听说技能训练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就如何确定听说训练点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所谓听说训练点,实际是听说训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对于听说训练这个系统工程而言,训练点是其中的一个单位或一个部位。总括地说,听说训练点是从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要求出发,以社会实践需求出发,依据学生知识实际和能力水所确定的听说训练单位或听说训练部位。确定训练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大纲入手。大纲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它把语文能力培养、语言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具体到每个年级。笔者以为,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训练目标是符合小学生听说基本能力结构的。

听说范文篇5

关键词: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育;教学设计

皮革化工产业囊括了制革、鞋帽、化工粘接材料生产等多个领域。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以及我国“一带一路”的实施,我国与全球皮革产业的融合将会逐渐深化,在出口大量皮革产业相关商品的同时,皮革、化工领域科研、技术等的跨语言交流也会逐渐增多[1-3]。在此背景下,皮革产业对皮革、化工等专业领域英语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高等教育阶段的皮革、化工等相关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成为影响我国皮革产业对外贸易、科研交流等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皮革化工产业对外交流中,皮革制品、箱包、服装等产业需要与全球各个国家或组织(如东盟等)开展贸易和科研交流,由于母语并不相同,皮革化工产业开展对外贸易或科研交流的难度通常较大,对于翻译人才的听、说、读、写、译等的要求较高。当前我国皮革化工专业从事翻译工作的压力急剧增加[4]。因此,针对皮革化工专业开展英语听说教育优化工作,成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

1皮革产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英语人才需求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全球60%以上的毛皮贸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5]。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同时也是世界上毛皮原料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一带一路”皮革产业价值链和创新链中具有重大作用。“一带一路”沿线的皮革企业及政府部门想要实现沿线各个国家的语言互动,仍然需要充分使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作为主要交流用语。然而,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母语不是英语,英语翻译人员在这种非英语母语场景下开展口笔译的难度较高。皮革产业想要开展更好的跨文化交际,需要更多具备扎实英语素养和皮革产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英语语言听说教育的应用,恰好满足了我国皮革产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具备优异英语能力人才的培养需求。英语语言听说教育理论对皮革及相关专业英语的改革,将主要围绕两个或多个非英语母语主体开展英语交流这一核心开展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大纲制定等,所培养的人才比一般的英语类人才更容易吸收和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样化的语言变体、文化变体,以及语用特征等,有利于我国皮革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科研交流等。

2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学问题

2.1基础薄弱,听说能力差

皮革、化工等专业通常在大二阶段开始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期望相关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大一阶段的公共英语课程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期望学生能够在接触一定的皮革、化工相关专业知识以后开始专业英语学习,降低学习难度。然而,通过实际的调研发现,我国皮革、化工等专业的学生在开展专业英语学习时仍然表现出基础差、英语听说能力不足等问题;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仍围绕学分积累、四六级考试等开展,并未能充分认识到皮革专业英语听说教育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性,听说能力的提升并未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计划内。这是导致我国皮革、化工及相关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2.2师资力量不足

“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时间尚短,多数高校的皮革、化工专业英语教师尚未能充分掌握皮革产业翻译人才听说能力提升与实际英语教学的结合方法,自然也还未能做到因材施教组织本专业学生基于语言听说能力提升开展英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皮革化工专业英语人才需求掌握不足是我国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学中暴露的另一重要问题。

2.3母语干扰问题明显

现代翻译理念主张跨语言交流中的双方或多方主体能够共享英语所有权,对于跨语言交流中语言多样性格外重视[6-8]。在实际的跨语言交流中,现代翻译理念主张可以适当放弃交流主体达到英语本族语者能力这一目标,在交流过程中以能使交流对方听懂、掌握我方意思即可。然而,即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英语学习要求后,部分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学习者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母语干扰问题。学生不能像交流中的另一主体一样,以对方的语言规则、文化背景,以及语用规则出发开展交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皮革、化工等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

3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学设计

3.1听说教学要求

首先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学目标应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皮革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人才需求相吻合。在开展实际的听说教学时,需要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皮革专业知识、良好的跨语言交流能力、灵活的文化理解思维等为目标,培养皮革产业跨文化交流复合型人才[9]。其次,要做好皮革、化工等专业英语课程目标定位,将语言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进行结合,在充分培养学生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开展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各高校皮革专业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等开展相应的课程安排、培养策略定制等,使听说教学设计符合高校、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

3.2听说教学优势

皮革化工英语的教学,应当包括掌握充分的英语词汇、知识,以及跨语言交流能力等。尤其在“一带一路”开展过程中,皮革产业需要与沿线国家开展大量的跨文化、跨语言交流,英语的听说能力是最基本,同时也是对相关领域人才要求最高的交际能力之一。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主要包括3方面。首先,英语听说教学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教师在开展英语听说教学时,可以选择电影原声材料、科普教育片、英语歌曲等多种内容开展听说教学,只要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符合皮革化工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即可。其次,英语听说教学能够利用更加广泛的教学工具开展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等工具均可以作为英语听说教学的教学工具。教师能够利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为皮革化工专业学生提供更具沉浸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开展英语听说练习。最后,听说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由于皮革化工专业的学生通常更加注重对皮革专业知识的学习,对英语学习重要程度认知存在一定不足。而英语听说教学能够为学生打造更加贴合未来工作场景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明白在未来皮革化工等工作岗位上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英语的具体应用场合,通过与学生未来工作场景的结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3听说教学方案设计

听说能力提升是皮革化工专业英语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短板[10]。本文设计的教学方案将会主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图1)。图1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学方案设计3.3.1教学目标“一带一路”背景下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学目标应主要集中在:①提高皮革、化工等专业学生的全球英语意识,在实际的英语听说教育环节充分融合非英母语国家关于英语使用的变形情况,掌握非英国家关于英语使用的特征,尽量避免以英语母语国家的英语使用标准作为唯一的学习和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②提高皮革、化工等专业学生的跨语言口语英语交际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更加强调对口语的学习和听力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由汉语至英语的变换能力,掌握皮革贸易中不同的语言交际场合下语言变换的能力。3.3.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①语言方面,应注重提升皮革、化工等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充分掌握皮革产业对外贸易、科研交流主要非英母语国家的语言特征等,可以以“一带一路”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一定的阿拉伯语、俄语、马来语语言及其变体等,使英语听说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在更高的定位下拓展学生视野;②文化方面,教师可以选用一些非英母语国家原声影视剧等,配合中、英双字母等使学生充分掌握全球范围内各非英母语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变体,避免皮革、化工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等现象;③语用方面,应基于英语本族语理论,充分掌握普世通用规则、本族语规则、非本族语规则等。假设在实际的跨语言交流中对方的英语水平较低,而我方能够充分掌握非本族语规则的话,同样可以基于对方的语用规则顺利开展交流。3.3.3教学方法“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皮革化工专业英语听说教学方案设计,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一定的变革:①学校应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灵活引入多维立体输入方法,增加皮革、化工专业学生与非英母语国家交流机会,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掌握非英母语国家的英语变体、文化习俗等;②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安排应更加多元化,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在课堂中让不同的学生扮演跨语言交流中的不同角色,在不断的体验、改正中提升皮革、化工产业跨语言交流能力。

4结语

听说范文篇6

由国家教委审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其中明确规走: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见,听说教学同读写教学同样重要。

听说读写是四种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听和读以理解意义为中心,说和写以表达意义为中心。听和读同说和写之间是相通的,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听和说是运用口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读和写是运用书面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而书面语只不过是文字符号写出来的语言。一般地说,说得出就写得出。

听和说同读和写,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听和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了。现在,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某些文字表达被“说”所取代,听和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和写。语文教学只重视读和写、轻视听和说的观念和做法己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语文课不仅应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而且也应该加强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

所谓听话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听话的基础知识,结合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说话实践活动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听话能力的教学活动。听的能力非常重要,正如读是写的基础一样,听是说的基矗不错,人自幼就会听话,但是听的能力有高低,效果有好坏。听话的过程是对语言感知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边接收、边理解、边储存语言信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在接收声音语言的瞬间,要进行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语音感受力,准确理解语义的能力,以及对话语的品评能力等。要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听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组织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大量的听知训练。

所谓说话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说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准确、简明、流畅、动听地表情达意的教学活动。说话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其中包括:组织内部语言(即思维)的能力,快速语言编码(即组织语言)的能力,运用语音、语速、语调和态势语准确表情达意的能力等。人的这些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专门的说话训练和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话教学的说话训练。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通过朗读、复述、转述、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作文、口头回答、对话交谈、会议发言、讨论、演讲、即兴演说、辩论等方式,有序有方地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轻视听和说的现象,我们应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加以“治疗”。

首先,应该看到不少教学工作管理者和语文教师,对语文科教学目标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对语文科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规律认识得还不够清楚。每学期伊始,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有部署、有辅导、有要求,而对听话和说话教学则往往没有明确的质与量的要求。语文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备课,讲课,开展教研活动,也大多以读写教学为主,以为在讲课中多启发、多提问,就算是在进行听说教学了。即使有听说训练,也只是附属于读和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这样,教学目的不明确,不严格按教学规律教学,怎么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因此,广大教学管理者和语文教师,亟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加强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加深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听说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学习环境

1引言

英语视听说教学是高师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型的视听说技能训练方式,是听、说能力培养的提高阶段。英语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平台,创建了教师一学生一教材—媒体互动的学习链,采用了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影像资料对高师生进行以视、听、说为主线的综合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视听说过程中完成语言输入与输出,提高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该模式下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与促进者。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使学生最大限度参与教学实践过程;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与意义建构四要素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建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为推动认知结构发展与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培养综合语言技能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了条件。

2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心理学家皮亚杰是最早提出建构主义(eonstrucifvism)观点的代表人物。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19r72)从认识的发生与发展角度指出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该过程中逐步建构起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两个基本过程是“同化”与“顺应”。“同化”(assimiktion)指个体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accomodation)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同化”与“顺应”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逐步的建构,在平衡一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调整、提高与发展。

在皮亚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维果斯基关注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作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以维果斯基为核心的维列鲁学派还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维特洛克(M.S.Wittrock1988)研究了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乔纳生(Jonassen.Marra,R.&DJonassen,1992)等人提出了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建构主义的研究与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实际应用于英语教学提供了条件。

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3.1视听说教学

视听说教学是一种语言技能训练方式,是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阶段。视听说教学以语言视听材料对学习者进行视、听、说综合技能训练,培养学习者视听过程中的认知、理解、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丰富的影象资料,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认知、实践、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学习者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材料的视听、了解、理解、探索与创新,促进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视听说教学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高师生综合语言技能,使之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能力的发展。视听说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传统意义下英语听、说教学形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依赖词汇或句型反复操练;听、说材料的选择受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词汇量小,知识信息含量满足不了学习需要,内容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存在着差距,甚至远离学生生活而降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与学双方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视听说教学改变了听、说课单调、枯燥的局面,教学环境中融合了图、文、声、光、色,教师通过影像资料实施教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学习。

3.2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的《教学模式》奠定了“教学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乔伊斯等人分析与研究了流行的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教材选择、指导在教室与其它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稳定的结构形式。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中基于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系统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形式。中国学者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教学客观规律,为完成特定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形成的系统简明的稳定结构形式;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传统意义下英语教学实践过程由教师、教材、学生组成。三者的作用形成了课堂教学结构即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赋予了教学实践过程新的内容,将教师一教材一学生一媒体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3.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个体,重视学习环境的构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与地位。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学习环境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高师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优化学习(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的平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借助丰富的媒体影像资料,以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互动作用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的互动使学习环境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有以下环节:

3.3.1.1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的。理想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展认知与意义建构有很大的帮助。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的建构以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为出发点,将情境创设纳人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通过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人、机对话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英美电影,“身临其境”,“活学活用”。电影欣赏的过程成为“authenticEnglish”语言环境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电影的播放与故事情节的拓展中进入真实的英语生活场景,在娱乐与观赏的动感中培养起电影视听的兴趣和爱好,获得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语感。同时,电影的精听与泛听训练使学生有机会区别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熟悉与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学习各种经典的语句、对白与话语,并积累大量常用短语和句型,以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环境理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融合、探寻新知识的机会,是实现认知结构发展与意义主动建构的有效途径。

3-3.1.2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协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对假设的提出、验证,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协作学习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是实现意义构建的重要环节。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的协作学习指视听实践涉及的方方面面;情景融人、问题展示、小组协商、小组讨论与结果评价;还包括视听资料收集、分析、假设、验证与学习反馈。协作学习过程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协作学习中学习群体(师生、生生)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融人视听实践中,了解语言知识,创设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协商与交流。协作学习培养学习群体对协作学习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到心中有数,对涉及的学习信息进行协商、讨论,共享思维与智慧,最终实现并共享学习群体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辅助下的协作学习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从教师到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转为通过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实现人机对话的交互式与多功能立体学习方式,师生一媒体—教材一语言信息输入语言信息输出语言交际实践的学习链创设了一个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实践与创新。

3.3.1.3会话交流

会话交流是协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环境建构不可缺少的内容。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师生、生生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协作学习的平台上,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交流进行协商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与帮助,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想法为大家所共享,有利于推进学习进程与意义建构。英语视听教学环境的构建促进了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有利于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心、提高学习水平并发展综合语言技能。同时,多媒体声、光、图、色的优点为会话交流提供生动、直观的立体画面,创设真实语言学习场景,营造出丰富多彩、充满信息交流、活泼生动、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媒体语言教学的参与者与语言知识的接受者,也是语言活动交流者与意义建构的实施者。学生与媒体信息的交流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3.3.1.4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英语视听说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筛选,确定视听“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帮助学生对视听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如:在视听中能看懂或理解所选电影资料,基本掌握电影的主要语言表达,听懂电影人物词语、对话并积极参与视昕后的语言实践并能在交际实践中对视听内容用流利、连贯的英语交流。学生在视听中获得视听材料信息的多少或视听质量的高低不是靠记或背诵,而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经验与建构相关知识意义的能力。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3.2教与学的角色

3.3.2.1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及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教师提供了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意义主动建构的机会,让视听说实践成为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视听说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去参与探究、发现、评价与修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与学习规律,诱发学习兴趣,培养反思并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发展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引进自身的实际经历与生活经验进行点评、总结、提升,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视听知识与实际经验的对比体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视听知识与经验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忠实支持者。要努力创设多元平等的课堂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使之朝着主动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3.2.2学生角色

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创设了实践平台。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要求创设符合教学内容、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使学生成为视听说的积极参与者与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理想的视听环境使学生融人情景、参与协作、合作交流、主动实现意义建构。与传统听说教学相比,视听说教学的优越性赋予了意义建构新的内容;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也不再是一张任由教师画图的白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在教师的组织、促进与指导下能动地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意义建构。同时,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完成探索、发现与意义建构。

4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的意义

4.1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研究成果有助于教师了解建构主义的内涵,认清教与学的中心与关系,在指导教师寻求、建构更加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突破了传统听说教学围城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受课堂、教材、教师话语、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按教师的指引朝所需的目标互动学习。课程设置的创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与陈旧;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合作交流推动学生主动地意义建构,发展探究、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有助于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探究式与讨论式的教学优于传统语言教与学的方式,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的新型人机对话教学模式。师生与生生问的交流有利于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实践效率,是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发展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媒体语言学习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多视角、多功能的学习平台,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一个中心(教师)的局面,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和谐与合作的氛围中认知、探究与创新。因此,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对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赋予了实际意义。

4.2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综合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语言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是一个积极、动态、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展自我认知结构与主动建构意义为目的,在学习环境的建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创新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学生需要而实施。学生的学习成为改变方法、提高效率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也是完成语言技能培养,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视听说教学实施与教材选用应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途径。视听材料全部采用英美电影影象资料,其优势在于内容丰富、展示现实生活场景、贴近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语言学习、模仿,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4.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发展自我认知结构与实现主动意义建构的平台。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孤立的,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视听说教学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是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交融点。视听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学习、了解、探究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英语教材目的语文化知识及文化信息量大的优势,教学实践设计关注语言与文化的比重,以文化“渗透”与“旁白”的形式引导学生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学习、熟悉语言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涵义,对比并找出异同,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语言素质。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转变“语言教学只教语言”的传统教学观与教学方式,为高师英语教学提供—个“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实施的借鉴,为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创新途径。

听说范文篇8

首先,从系统论角度看,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可调控系统。作为一个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内部语言(思维过程)与外部语言的相互转换关系上。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在思维这一核心联结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而听说读写则在语言与思维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统。

其次,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人们通过口头语言的听和书面语言的读输入信息,在感知、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完成信息的加工、储存、转换,再用说(口头语言)和写(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信息输出。说写对信息的编码输入与听读对信息的译码输入彼此循环,构成了言语的双向交流活动。

可见,无论是从系统论的角度,还是从信息论的角度,听说读写都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又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听说读写可有异曲同工之效。人们在对聋哑人的思维发展的研究中发现,由于丧失了听说能力,聋哑人的思维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道德行为认识明显低于健全人。因此,听说能力的培养也是育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既然听说读写之间存在着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既然主要用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与主要用于提高听话和说话能力的教学训练同属于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也就只有使这些结构部分在发挥各自功能、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才可能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这便为我们在现有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的困难中,协调好听说读写训练的关系,寻求解决听说训练的时间和方法提供了某种启示:即打破以往相对单一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程式,从提高语文能力的总目标出发,将听说训练与阅读写作训练结合,在思维能力这一结合点上促成能力间的迁移、转换。也就是说,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重新调配训练的方式,以听说训练配合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读写教学和相关内容,选取听说的内容和形式,以听说促读写,以读写带听说,充分发挥听说读写的对流作用。这样,一方面能解决课时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部分解决听说训练所需的材料,更主要的则是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结构的合理化。

其实,听说训练与阅读写作教学结合并不难,这不仅因为它们有思维这一核心的联结,还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就离不开听与说。但这里讲的结合绝不仅仅是指在阅读或写作指导中学生对教师“教”的听与答,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有评价的听说训练同阅读写作训练的交叉运用和协调统一。内容、重点不同,具体结合的形式亦有所不同。我们不妨将其分成四种简单的对应关系,看一看在实施教学中具体的结合问题。

一、听—读

听和读都是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对信息的接收,听占45%,读占16%,听是摄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从人类语言和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看,听在读之先,读在听之后。就学习能力的发展看,听亦是读的前提条件和能力基础。因而听的训练不只可以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的接受、辨识、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对书面语言的认知、理解、鉴赏能力。在诗歌、戏剧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听读结合的效果尤佳。因为诗歌的音韵、节律的美感与戏剧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的特点,单凭读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在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听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训练形式。因为听话过程中语言即逝性的特点,使得学生不能像阅读那样可以反复再三,而是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语言信息。这样,以听代读在刺激学生大脑的反映速度,提高阅读时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理解等方面,都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例如,在讲《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前,先请学生听一篇这段历史的白话故事。听前教师明确听的任务与要求,听后学生分析人物与情节。在听话训练初步完成了对故事的整体认识后,再让学生阅读《史记》原文。由于有了前面听的基础,阅读中学生对文言文语言障碍的克服明显优于直接阅读;对文章有关人物、情节、语言等的分析,也因前面听的训练而更显深度。如此,不但没有因为听而多费时间,而且加速了教学进程。

二、说—读

言语作为思维的载体,与思维密不可分。人们将言语从形式上分为口头的、书面的和内在的三种。如果说阅读中的分析、理解主要借助于内在言语进行的话,那么将阅读的结果表现出来就必须把内在言语转化为口头(或书面)言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心中明白、嘴上说不清的现象,正是由于思维的内部运行向外在表现的转化遇到障碍所致。因而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功力和表达技巧,顺利完成思维的运行和转化,正是说的训练任务。同时,内在言语作为阅读中思维的媒介,也只有通过外在言语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因而说的训练对于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说与读结合的方式有许多种,除了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答外,还有复述、讨论、辩论等。以复述而论,实质上它是一个信息输入后的再输出过程。由于它必须建立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且可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因此对阅读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崇高的理想》是陶铸为60年代的青年作的一篇演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观点和思路,使教育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要求在不改变原作论点、分论点和论述顺序的前提下,适当添加些关联语句,对课文进行概括性复述;另一组则让他们以90年代中学生的身份,谈谈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应如何树立崇高的理想,在不改变原作观点、思路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问题进行创造性复述。这样进行说话训练,既是对阅读的检查,又是对阅读的扩展;既可完成阅读教学和说话训练的任务,又对学生进行了革命理想的教育;同时,因为原作是演讲稿,所以在进行创造性复述中还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演进在语言表达和形式上的个性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三、听—写

作文教学中常采用以读带写的训练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依据对某一范文的阅读,输入此类文章在选材、立意、结构、角度、语言、手法等多方面可资借鉴的信息内容,再以同型发散的方式输出新的内容、信息。我们已经知道,听和读同为语言信息的接收方式,只是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如果以读带写作为一种作文训练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到较明显的训练效果的话,那么以听带写也可起到大体相同的作用。而以听带写还有着以读带写所不具有的优势。因为人们对信息的收集主要借助于听的方式,而只有善于听的人才能从生活中采撷到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所以在写作训练中进行听话训练,使学生学会善于捕捉话语的重点,体悟话语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话语品评、质疑,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大有裨益。

听与写的结合,除了用于作文指导时以听启思、设制情境、激发联想外,还可用于作文讲评时的听评、听改。比如对有些语句或段落,听比读更容易发现问题或感受语言魅力,这时用听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听析能力,而且还可节省时间,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像长短句、排比句等在语言节律上的特点,听就比读的感受更为直接。

四、说—写

听说范文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英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英语能力来说,不仅仅只是拥有扎实的书面能力,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听说能力,而这也正是进行英语交际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却经常由于对考试的过分重视而只看重对学生的词汇以及语法的教学,而这种应试性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降低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更改教学观念的同时,以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培养。

2在高中听说课程中实施情景教学的必要性

2.1新课标的必然要求

在高中新课标中,对于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多个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标准制定,而其中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则正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来说,其需要拥有听、说、读、写这四类技能,而其中听与说的能力则是最为重要的。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新课标中,更进一步地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参与进行了提倡,并使学生能够在体验参与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在开创思维与积极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听说课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英语语境,并使学生在感受实际的同时使听说课的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而这就需要教学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并根据本堂课程的实际内容来有针对性地创设出合理、真实的情境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积极地投入到其中。

2.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听说课程中,还存在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全程被动听课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对于英语听说课来说,其应当对此进行改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这就少不了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此,教师应当将以往完全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进行及时的改进,并从教学方式以及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从而将学生真正地视为听说课程的中心,并在听说课堂中以良好的情景设置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加强。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使教师的课堂组织作用得到体现,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及学习兴趣得到加强,从而完成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3高中英语听说课情景教学应用策略

3.1借助多媒体技术感受情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来为学生创造出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听说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更为直观、真实的图片和影像向学生们进行展示,从而充分地调动其感官情绪,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其知识的记忆进行有效的加强。比如在新课程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一段同本课内容有所联系的影片,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关训练。比如在课文“Gettingalongwithothers”中,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之前应当先准备一些同友谊有关的影片片段或者歌曲,并在实际课程开始之前使用计算机向学生播放,比如《友谊地久天长》等等。在播放完毕之后,再安排学生对素材进行讨论,从而有效地转入到本课程的主题。之后,当学生对本堂课程的问券调查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则可以继续利用网络资源对问券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之后再以多媒体模拟的形式,对朋友之间各种情境进行多样式模拟,并向学生提问每一种情境中应当使用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则可以将朋友之间交际所用的词汇如Ithink、Astome、Inmyopinion等向学生讲解,并对学生的回答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价比对。通过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引入,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在情境扮演交流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知识产生良好的理解和深刻的印象。

3.2用英文歌曲烘托情境

通过英语歌曲对课堂情境进行烘托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歌曲是一门无国界的语言,而很多英文歌曲也受到了我国学生的喜爱。而在高中英语听说课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有效使用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实际的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英文歌曲对情境进行良好的创设,同时将英文歌曲同本堂内容进行良好的搭配,从而提高本堂课程的教学效果。当英文歌曲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则可以歌曲为主题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听说训练,并以“提问—回答—讨论”的形式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歌曲YesterdayOnceMore中,教师在实际听歌之前向学生提问“Whatmoodisexpressedinsong”,从而使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自身的英文听说能力以及知识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3.3贴近生活,巧设情境

在高中英语听说课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单一讲解的方式,那么就会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其相关知识内容的记忆效果不佳。对于英语听说知识来说,其同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有着较大的区别,其需要一定的背景、氛围才能够使学生在其中体验到更好的听说感受。而在设置的情境之中,越同学生自身背景知识联系紧密的知识就越会被学生接受与掌握。所以,教师应当针对此特点,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实际情况,设置出符合其生活特点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感受亲切的同时使自身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比如在课程“Othercountriesandothercultures”中,教师可以课程内容为根据,向学生逐步提问:Whatisyourfavoritecountry?Whatisyourfavoriteforeignculture?当学生对自身不同意见发表完毕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Ifyourforeignclassmatesrequireyoutocomparewiththeirnationalcultures,howwouldyoudo?”并将学生安排为两组,分别持同意和不同意两种意见并展开讨论。与此同时,教师再将关于观点的相关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解,如Iagreewith、I’mafraidnot、Ithinksso等等,之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学生乐于、敢于参与到其中,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4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实践,而表演则正是一种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在学生对相关表演准备的过程中,肯定更需要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准备,这对于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则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表演设计以及实际表演的过程中,则能够有效地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某些具有喜剧表演的课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交际用语及能力得到巩固。比如在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学习中如reading:Fog,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主要角色awoman、anoldman,按照文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事件过程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自由发挥,保证学生在对角色任务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开展课文中所没有的话语及行为,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对关键语句如Iwonderif/whether…、thetruthisthat…等进行练习。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学生在感受趣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听说范文篇10

语文科应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读写教学受重视,而听说教学显得很不够。其实,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早有定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黎锦熙、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并提出过具体要求。

由国家教委审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其中明确规走: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见,听说教学同读写教学同样重要。

听说读写是四种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听和读以理解意义为中心,说和写以表达意义为中心。听和读同说和写之间是相通的,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听和说是运用口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读和写是运用书面语接收和传递信息。而书面语只不过是文字符号写出来的语言。一般地说,说得出就写得出。

听和说同读和写,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听和说越来越显得重要了。现在,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某些文字表达被“说”所取代,听和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和写。语文教学只重视读和写、轻视听和说的观念和做法己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语文课不仅应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而且也应该加强听话教学和说话教学。

所谓听话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听话的基础知识,结合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说话实践活动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听话能力的教学活动。听的能力非常重要,正如读是写的基础一样,听是说的基矗不错,人自幼就会听话,但是听的能力有高低,效果有好坏。听话的过程是对语言感知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边接收、边理解、边储存语言信息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在接收声音语言的瞬间,要进行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语音感受力,准确理解语义的能力,以及对话语的品评能力等。要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听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组织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大量的听知训练。

所谓说话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说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准确、简明、流畅、动听地表情达意的教学活动。说话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其中包括:组织内部语言(即思维)的能力,快速语言编码(即组织语言)的能力,运用语音、语速、语调和态势语准确表情达意的能力等。人的这些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专门的说话训练和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话教学的说话训练。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通过朗读、复述、转述、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作文、口头回答、对话交谈、会议发言、讨论、演讲、即兴演说、辩论等方式,有序有方地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轻视听和说的现象,我们应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加以“治疗”。

首先,应该看到不少教学工作管理者和语文教师,对语文科教学目标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对语文科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规律认识得还不够清楚。每学期伊始,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有部署、有辅导、有要求,而对听话和说话教学则往往没有明确的质与量的要求。语文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备课,讲课,开展教研活动,也大多以读写教学为主,以为在讲课中多启发、多提问,就算是在进行听说教学了。即使有听说训练,也只是附属于读和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这样,教学目的不明确,不严格按教学规律教学,怎么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因此,广大教学管理者和语文教师,亟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加强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加深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转变观念,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