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2:52:16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范文篇1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成立于1997年,2005年改制为独立学院,其母体高校为江苏省省属大学——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下设商学院、工学院、时尚学院、中兴通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五个二级学院,它还设有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1个应用技术教育研究所。此外,它还获批了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苏州市校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昆山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定点机构、昆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等。目前设有本科专业31个,在校生7600余人。母体高校的品牌知名度和与其所在区域资源优势为应用技术学院创造了坚固的发展平台。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相距20公里,车程约半小时,其地理位置同时与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高新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相毗邻,由于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资源方面有较大优势。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母体学校是苏州大学,为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11院校”,目前设有26个博士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1歌专业学位硕士点、127个本科专业。

二、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品牌建设

(一)坚持科学管理。2016年,学院进行大部制改革,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职能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到一个部管辖,大幅精简管理部门数量。目前,学院形成了校务部、教学科研部、学生事务部、信息资源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六个大职能、宽范围的综合性部门。其中,校务部包括了院办、党办、质量办以及后勤与保卫处,学生事务部则将学生工作处与招生就业处相合并。改革后有利于减少部门沟通成本,以适应学院现阶段的发展需要。(二)重视教学保障体系和质量监控。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自2016年设立了负责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的质量办公室,定期对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同时,从苏州大学本部与院内聘请资深教师组成督导组,实行督导随堂听课,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进行全面督查和指导。此外,学校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探索建构适应学院实际的卓越绩效管理标准和考核方法,鼓励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学院的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三)专业品牌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了多位一体的产教合作模式。具体的产教合作模式包括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企业冠名班、开发企业课程、联合开展应用型科研等。1998年起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就成立苏州大学高职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系科为单位分别成立了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主要根据社会需求商议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设置、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专业教指委不定期开展活动,根据培养目标讨论培养方案,逐步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真正实现与母体高校各专业的错位培养。(四)特色的师资配备。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目前担任各类课程的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60%以上,通过充分依托苏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与优质教育资源,承担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以学院的专任教师为骨干,其中双师型专业教师达到80%;此外,有40多位来自行业企业的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历的专家担任学院的企业兼职教师。现有教育部高职高专服装纺织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5人;苏州市高技能人才1人;苏州市大师工作室负责人1人,成员9人;多名教师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部级、省级各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专家组成员或裁判组成员等。(五)全面构建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VI系统。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规模。2017年,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并全面启动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其中包括基础设计、品牌应用、环境导视、VI手册等设计。为了加强视觉形象方面的品牌宣传与推广,通过对校园整体视觉的设计,增强学校的艺术氛围;通过中英双语的标识系统设计,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通过吉祥物的征集与设计,增强感情因素。预计将于2019-2020年全面实施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参考文献:

[1]学院概况[EB/OL].tec.suda.edu.cn,2017-10-08.

[2]和志英.独立学院品牌建设与营销浅析——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1(12):9.

[3]姜微.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研究——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50.

[4]陈进,尧刚华.独立学院继续举办与转设民办的利与弊分析——以华东交大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刊,2017(6):37.

[5]郭俊鹏.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的路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9.

[6]王永周,邓燕,李颖.独立学院品牌建设探析——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3(5):1.

苏州大学范文篇2

高职院校选择后勤社会化的路径,要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特色和师生需求决定。不同改革路径的选择,既是广大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后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积极回应,更是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解决后勤历史包袱的有力举措。(一)后勤社会化路径选择的目标。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要有明确的目标愿景,有长期、中期和近期的目标取向,制定改革规划和不同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一般来讲,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涵盖以下几个基本目标:(1)后勤成本。后勤运行成本可以对照在校生规模核定。一般来讲,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高职院校,后勤运营成本呈逐渐下降的态势。后勤管理人员队伍通过分流、内退和托管等措施,可以减轻办学压力。(2)运行效率。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学校后勤主管部门按照后勤服务外包合同,负责对服务企业进行监管,减少了自办自管后勤中的“扯皮”、“推诿”,提高了办事效率。很多改革后的高职院校,按照服务合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进行费用支付,也极大的调动了服务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师生满意。师生满意是判断后勤社会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调查数据来看,社会化改革后师生满师生意度逐步上升,“众口难调”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二)后勤社会化路径选择的原则。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选择要坚持“顶层设计优、运行效率高”二大原则。(1)顶层设计优。在推动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要设置新型后勤管理服务体制,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改革优化后勤监管部门,重新拟定后勤监管部门职能和下属部门职能,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管理要求。(2)运行效率高。要按照“高效能、低阻抗”的原则,选择适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提高办事效率。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发生一些“倒退”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运行效率未提高,甲乙方“扯皮”“斗嘴”现象反而增多,甚至出现社会服务单位和学校打官司的现象。因此,选择懂得高校教育规律的后勤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三)后勤社会化路径的基本模式。从后勤社会化的具体实践来看,主要有完全外包型、部分外包型、合作型三种模式。(1)完全外包型。完全外包的模式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较早的院校比较常见。这是一种把原先后勤部门管辖的业务,“能外包的”都外包给社会企业了,比如物业、餐饮、绿化、车队、设备维保等,学校后勤部门按照后勤服务合同约定“纯监管”。苏州大学在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上进行的探索极具示范效果。上世纪90年代,苏州大学就开始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2004年苏州大学通过产权明晰,在原苏州大学后勤集团的基础上组建苏州苏大教育服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大教服集团)。苏州大学以“学校零产权,员工均股份”为原则成立的苏大教服集团是独立的社会企业,企业运营不受学校党政领导,学校也不会对其有资本投入。苏大教服集团与其他社会企业同台竞争苏大后勤市场,历经近15年的磨砺,成长为服务100多所高校,横跨19个省份的后勤服务企业,苏大教服集团的成功证明了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路的正确性。这种模式的特点如下:一是甲乙方权责清晰。后勤实体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是由行政隶属关系转化为合同制约的甲乙双方关系。双方按照后勤服务合同约定开展各自工作,权责利清晰,秉承契约精神,共同为学校后勤构建优质保障体系。二是社会化改革彻底。全部外委的模式,是一种较为彻底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原先后勤服务部门合并到监管部门或者予以裁汰,人员予以分流、托管,学校构建起高效精干的后勤监管部门。三是运作效率较高。学校直接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监管,减少了之前的“同级”或下属部门的管理沟通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2)部分外包型。顾名思义,部分外包就是将学校后勤市场的部分业务进行社会化招标。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坚持“一甲多乙”的体系格局,其社会化进程的特点是“稳健、有序、不倒退”。目前社会企业在餐饮方面的占比接近100%,楼宇宿舍方面超过80%,在多家社会企业的竞争、学校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部分外包型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如下特征:首先,领导思路审慎性。学校和后勤部门领导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持审慎推进态度,避免因全盘社会化可能带来的局面失控。学校领导班子和后勤管理部门在逐步放开后勤市场的过程中积累监管经验,促进未放开后勤板块的服务品质提升。其次,改革路径的彷徨性。部分开放的后勤市场,既可以进一步深化放开,也可以收回,这是一种改革的“胶着化”样态。但是从长远来看,经过客观比较,也经过一定时间的历史包袱消化,学校能够看清改革的前进方向的,那就是全面深度的后勤社会化。(3)合作改革型。采取合作型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也逐渐见于国内高校。这种模式主要是学校和校外企业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共同成立后勤服务(或者餐饮、物业等)企业,进行工商注册。按照《OECD公司治理准则(2004)》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等重要治理结构,明确法人代表、总经理、会计等基本岗位职责,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企业运转。南昌大学的校企合作也是一种典型模式。南昌大学后勤集团与中快餐饮集团合资成立餐饮公司,各占50%股份。南昌大学只分配了5名人员对食堂工作进行监管,坚持“学校只管不做,公司只做不管”,合资企业既有中快餐饮的品牌效益和市场势力,又有学校文化背景,经营合作更加稳定。合作改革型的后勤社会化路径,有如下特征:一是乙方的重塑性。这种合作成立后勤服务公司的模式下,对学校的后勤乙方进行了重塑,无论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机构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学校选派人员和社会企业人员在一起进行磨合、融合,按照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进行各项建设,重塑后勤服务体系。二是文化的冲突性。在双方共同成立的合作公司内,学校人员和社会企业人员会存在一种文化上的冲突。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学校可以选择有高校教育背景的社会企业,这样在文化的融合性上就没有多大问题。三是合作的单向性。一般看来,高校合作成立的后勤服务企业,对于合作的前景,是短期还是长期;合作目的是消化内部职工,还是培养新型后勤队伍;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校政策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意志变化都可能导致合作终止。(四)后勤社会化路径选择的步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包括如下步骤:一是开展调研活动。高职院校要想选择一个合适的改革路径,必须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分析、对比、论证,寻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改革之路。二是开展方案征集。后勤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广泛征集管理方案,多方论证—20—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最佳方案。三是举行师生座谈。积极听取师生员工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是改革的“规定动作”。学校主管部门要多方了解各院系、部门和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需求,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制定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改革方案。四是进行方案公示。按照学校有关流程要求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的公示和行文。五是推进改革举措。无论是采取部分外包、合作改革还是全部外包的模式,都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推进。六是做好体系运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后,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后勤部门以及新的服务单位要行动起来,共同维系好这个新体系的运作。七是加强机制保障。后勤社会化后的高职院校,要按照现代后勤保障体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类保障机制,如甲乙方协同管理机制、成本控制机制、奖惩考核机制、质量保障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保障措施探讨

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广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的进行、巩固改革成果,必须在改革保障机制方面做出有力举措,为改革保驾护航。(一)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应该重视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积极制定有关政策,推动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健进行。(二)学校党政领导要支持。高职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院长)应把后勤社会化改革放入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板块来考量,不断为后勤去行政化助力。(三)各类保障机制要健全。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机制,保障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行,确保改革目标不偏移,改革标准不变样,改革水平不降低,夯实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各项基础。(1)成本控制机制。一方面要按照后勤总成本逐渐下降的原则,控制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后勤支出成本,科学编制后勤预算。(2)权责明确机制。按照后勤服务合同约定,学校后勤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和双方约定进行监督考核,确保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得到保证。(3)风险防范机制。高校后勤社会化以来,各校对“风险”一词,始终保持高度戒备,一些体量较大的高校,采取“一甲多乙”的形式,引入多个优质社会企业,确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4)质量管控机制。后勤社会化后,后勤监管部门要熟悉质量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和要求,确保学校日常后勤保障、重大活动后勤保障能正常开展,避免后勤服务品质大起大落。(5)协同管理机制。从顶层设计来看,后勤社会化改革要设立“甲乙方”两个对接体系,统一思想,增进互信,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保后勤。如苏州农校建立的甲乙方信息通报制度,例会制度,应急沟通机制,月报表制度,重大活动联席制度等,提高了后勤甲乙方协同管理的合力,获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四)新型保障队伍要搭建。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加强新型后勤保障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于甲方监管部门人员而言,要让管理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的专业水平。于乙方服务部门而言,要配备懂得现代后勤服务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才可以较好地服务学校。(五)甲乙双方关系要理顺。从本质上看,后勤甲乙方的目的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战友”。部分高校,甲乙双方关系对立严重,违背了后勤改革的初衷,损害的也是双方的利益。这种情况,应该避免和防止。

三、结语

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在不同程度开展了,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改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寻找一条适合本校校情的后勤社会化之路,建立新型现代后勤保障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探索的。

参考文献

[1]皮光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战略选择[J].江苏高教,2003(1)年:124.

[2]杨建宁.论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市场周刊,2017(6):21.

[3]毛波杰,等.《青年后勤说》[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33.

苏州大学范文篇3

第一,每位同学从踏进**医学院大门的时候就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干什么的,走出**医学院我想干什么。只有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大家才能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生活航向,才不至于感觉到每天无所事事、空虚和无聊,才不至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别的浪费生命的事情中。

第二,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尘土飞扬、交通不便、远离市区的新校区。有些同学刚来报道,一看这环境,大喊一声:天哪!大学怎么会是这样?我要告诉你的是:“大学者,大师,大学问之谓也,非高楼大厦,也不是**的东大街和北大街。”我是在苏州大学念的研究生,苏州大学的校区很多,而且每个校区都美的让人陶醉,但是不幸的事情却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我们那一批新生被安排在苏州大学的新校区,当时那个校区建在的工业园区的最里面,周围一片荒凉,通往市中心的路上只有一辆78公交车,除了学校的餐厅,你找不到可以去吃小吃的地方,所谓的湖也只是一个土坑,没有一滴水,刚去的那一天,看到那样的场景,我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有点痛恨,我就给同学打电话,说自己被发配到荒郊野外,而不是苏州天堂,当时我同学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你是去学习的不是去享受生活的,而且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你如果想快乐的生活那就看他好的一面,并且将这种好放大,忽略不好的一面。就这样我转变的自己的观点,三年后离开的时候,我有很多的不舍,因为那里后来修得很美,环境很好,还有把我当女儿一样看待的导师,待我如姊妹的同学。离校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离开的。

第三,同学们应该清楚大学和高中的差别。大学的学习目的、方式,和大学之前的中小学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更多的是对一种能力的培养,不再是为了中考、高考而拼命,而是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所以大学的老师不会和以前的高中老师一样,逼迫你去学习、逐一分析你们的考试成绩,大学的老师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学习方向,至于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那只能靠你自己,你要有自己的目标,正所谓“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苏州大学范文篇4

根据中央的部署,2005年初,江苏省委决定,将苏州市列为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市之一,承担探索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验的任务。根据全国和省远程办的统一部署,苏州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学用”的原则,结合实际,努力在抓落实、创特色、出成效上下功夫,积极做到“管、学、用”并举,探索发挥远程教育工作的有益作用。各地针对党员干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实际和党员数量大、分布广、居住较为分散的特点,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经统计,仅2006年,全市1922个已建接收站点,共举办各类教学活动3.5万多场次,累计参加教学活动的人数达155万多人次(其中,党员127万多人次)。远程教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被广大党员群众形象的比作“党员干部学习的大课堂、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农村信息化的新载体”。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直接面向农村基层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基层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在远程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及时提供指导和服务。

去年,我市开展了首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苏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苏州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两所大学的40名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所长到基层站点服务,协助配合各市、区远程办积极开展远程教育接收站点设备的技术维护、站点管理员的业务指导以及站点“管、学、用”情况调研等工作,受到了基层的欢迎。服务活动结束后,各志愿小分队还根据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对做好我市远程教育工作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苏州大学范文篇5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高度重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RFID的实践教学是掌握RFID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保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本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且不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内容较多地涉及电子学科的内容,专业跨度较大,而目前本三批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硬件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学习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首先明确RFID应用系统的本质是一个嵌入式系统,是软件与硬件的综合体,是软件、硬件协同设计的工程,应该在一个整体的框架内协调工作,同时认识到计算机硬件研究与开发也是本专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软件开发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次,应根据物联网专业的特点适当删减部分偏电子的内容,突出课程重点。射频识别技术本身类型很多,实验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RFID技术,而实验课时偏少,导致学生无法抓住重点,不能深入学习。针对这一问题,课程教学应选择当前应用最普遍的高频ISO14443协议下的RFID技术为对象,力求通过对该类RFID系统的学习设计,使学生掌握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从而对RFID技术有一个总体、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可结合学习方法论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和掌握其他类的RFID技术。

2物联网专业实践硬件平台

目前,市场上的RFID实验设备都比较封闭,大多仅能完成验证性实验。为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专业实验平台,在设计硬件时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以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实验平台设计为三大部分:主控MCU、射频控制模块、天线及匹配电路。主控MCU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苏州大学飞思卡尔嵌入式中心开发的SD-FSL-KL25-EVB开发板,MCU采用MKL25Z128VLK4芯片,其工作频率为48MHz,性能达到0.93DMIPS/MHz。该板是KL25MCU的最小系统,所有I/O引脚引出,可外扩多种外设并提供丰富的再扩展接口,为接入超高频及低频RFID电路提供便利。射频控制模块主要提供对射频读写芯片的控制操作,天线及匹配电路为RFID卡提供电源并在读写模块与RFID卡之间传送信息。采用模块化设计为系统保留了较多的操作空间,学生通过查看原理图可以快速掌握各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对射频控制模块及天线电路进行电路焊接并方便地完成读写器的制作与调试。

3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1)实践平台创新。为提供系统可扩展的创新实验环境,减少重复的开发劳动,我们针对实验平台设计了在线编程功能,可将用户的应用程序在线写入MCU的Flash存储区的用户程序空间,支持用户的二次开发。Flash存储空间就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平台在首次使用时,将读写模块软件烧写并驻留在MCU的Flash存储区中。驻留的读写模块软件占用部分存储空间,剩余的存储空间可供用户的应用程序使用。读写模块软件由3部分组成:MCU监控程序、读写卡操作API接口以及与标签通信的底层通信函数。监控程序可以实现用户应用程序的在线写入,每次系统复位后首先运行驻留的监控程序,判断用户存储空间是否有用户程序,若有则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否则等待。按照与标签的通信流程,将底层通信操作使用函数的形式封装起来,就形成了读写模块的底层通信函数(或称低级函数)。在此基础上,将对标签的操作按统一的接口形式封装起来,构成高级函数,作为API接口提供给用户,形成应用系统与标签之间数据交换的接口。应用系统只需要向读写模块发送操作命令,由读写模块完成对标签的读、写等操作。非接触通信的所有具体操作细节则由底层通信函数完成。平台支持学生模块化地完成各类实验,最终实现并部署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

2)实践活动创新。创新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与物联网RFID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发,锻炼其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可自主选择实践活动或参加教师的工程项目、科研课题,指导教师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通过实践,学生能够逐步实现从应用模拟到创新设计的转变。

4物联网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物联网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培养的重要目标,为此,学校应主动与物联网、RFID相关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协商制订相应的实习计划与方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项目实践相结合,在实习中掌握最新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深入体会企业文化,获得相应的工程和开发经验,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苏州是经济发达地区,相关企业众多,目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且这些基地已投入使用。为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关系,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合作方案。首先,校外实训工作在学院直属的对外合作办公室领导下统一进行,既有利于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又有利于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其次,关心企业需求,将企业需求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实训一般由企业提供项目课题,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完成项目开发,所得成果为企业与学生共有;同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通过讲座、就业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其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再次,加强实训期的教学管理。校外实训一般都在最后1~2个学期进行,对学生教学管理较为松散,为此,学院推行全员导师制,由一名教师指导几个学生共同参与实训,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教师在对学生实习活动进行管理的同时,还需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与前沿技术的应用情况,了解企业实际需求,通过反馈总结,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

5结语

苏州大学范文篇6

从古至今,吴语地区的范围界定相对稳定,大致包括现在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湖州市、嘉兴市和上海市一带。吴地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有着深厚的文明史和江南文化底蕴。吴地传统音乐非常丰富且流传广泛,迄今为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的人类非物质和口头文化遗产中,有两项与吴地音乐有关———昆曲与古琴。其中,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为一体,将载歌载舞的戏曲形式发挥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艺术顶峰,成为名副其实的“百戏之祖”。除了古琴和昆曲,吴地还有吴歌、苏州评弹、苏剧、江南丝竹、苏南吹打、锡剧、沪剧、常州吟诵、小热昏、跳幡神等多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音乐是融合了音乐、文学、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语汇与文化特性,其形成与吴地的生态环境、民风民俗、审美意趣、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吴地音乐既有灵动、智慧的地域文化特性,体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文化个性,也有江南文化诗性、柔美、秀丽、典雅的文化内涵。

二、基于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

吴地丰富的传统音乐经过挖掘、提炼,能够转化为一系列的高校音乐课程的资源,包括民歌、器乐、舞蹈、戏曲、说唱、吟诵音乐等。基于这些课程资源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吴地优秀传统文化

悠悠吴文化有着“谦和、礼让、务实、创新”等能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泰伯精神”。“泰伯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本地人民不断传承着“至德”文化,形成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不断传承“开拓”精神,不断传承着“求美”意识。因此,挖掘吴文化的教育价值,让大学生受到吴文化的浸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和自觉性。比如:中国历史最古老、范式最完整、艺术成就最高的戏剧———昆曲;具有三千年历史,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而被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的古琴;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吴歌;与古琴、昆曲相仿,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准,具有文学、音乐、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的常州吟诵;有着散文与韵文相互交织,其音乐和语言均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苏州评弹;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的锡剧等等。这些丰富的音乐品种在高校转化为课程资源,有利于弘扬吴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使大学生理解吴地文化发展的历史,产生探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吴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高校通过将吴地音乐资源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生产力,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母语音乐文化的特色与精彩,使他们的艺术素质、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综合信息,并且学习、了解、熟悉、掌握横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突破高校音乐教育沿袭多年的专业分工过细以及眼界狭窄的局限。这对当代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养成创新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促使大学生成为内外兼修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学生通过吴文化特色教育教学内容的补充,进行涵盖传播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技、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复合型的综合优势,客观上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基于吴地传统音乐课程资源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策略

(一)整合吴地音乐资源,促进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

教材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音乐教材中的乐谱(视觉性传播媒介)以及所附的光盘(听觉性传播媒介)等承载着宝贵的音乐信息,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依据和参照。通过教材这种音乐媒介传播模式,音乐传播者(教师)与受传者(学生)得以实现音乐信息交流与共享。音乐教材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信息交换的枢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音乐信息的复制、传输、接收和反馈等传播过程。高校教师、学者团队应将吴地传统音乐的“活性资源”进行分析、整合、提炼为高校音乐课程资源,转化为实用教材,以便知识体系化的传承。比如,在2013年已出版书籍《常州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将苏州、无锡、上海、浙北的传统音乐进行梳理,转化为吴地传统音乐系列教材《中国吴地传统音乐》。持续挖掘吴地音乐文化的课程价值,建构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吴地传统音乐课程体系。比如,在课程模式上涵盖音乐专业课程和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上进行灵活地安排。一方面,对目前沿袭的声乐、器乐、舞蹈、视唱练耳、和声、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进行改革,将吴地优秀的传统音乐课程资源有机融于其中,不断创新。比如:常熟理工学院在多年古琴研究及教学的基础上,多次尝试将古琴艺术与歌唱、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该校演出的《神人畅》节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另外,该校正在努力探索将苏州一带丰富多彩的山歌表演形式与声乐课相结合,将江南丝竹与学生器乐选修以及作曲课程相结合。另一方面,可开设“吴地音乐文化”综合课程,包括吴地文人音乐、吴地宗教音乐、吴地民歌、吴地民间器乐、吴地民间舞蹈、吴地戏剧戏曲、吴地曲艺等版块。另外,还可以开设吴地特色艺术实践课程,比如“昆曲表演”、“锡剧表演”、“吴歌演唱、“古琴演奏”、“常州吟诵”、“苏州评弹”等,再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集中展演,展演力求实现系列化、专题化、成果化。

(二)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高校对于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应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因地制宜,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成立科研队伍,深入上海、苏州、常州、无锡等地进行田野考察、采风,观看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比如在节日庆典等传统民俗活动中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吴歌、小热昏、沪剧、锡剧、傩舞、金坛号子等,现场感受传统音乐的原始面貌。若条件许可,还可以教授学生演奏一些吴地特色的乐器(如古琴、太平军锣鼓),演唱一些吴歌和吴地的戏曲(如昆曲、锡剧、沪剧)、曲艺(如苏州评弹、小热昏),让学生在鲜活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切身体会到吴地传统音乐的魅力和规律,激发学生对吴地音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结合吴地的“传统音乐节”(包含多项吴地音乐品种的专场音乐会)等平台,将教学平台从学校课堂搬到剧院舞台。高校师生应持续参与、观察和体验,将吴地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品种放到其生长、流传的特定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研究彼此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深层次的问题。在“田野教学”灵活模式的过程中,突出体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根据吴文化特点构建音乐学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的脉络系统以及吴地音乐在民族文化大视野中的地位。在吴地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吴地的地缘、语言、生活与风俗习惯等优势。课程教学的方法应遵照三个原则:以唱奏实践、模仿学习为主,知识理论讲授为辅;以技能、技巧学习为主,分析鉴赏为辅;以传承吴地音乐的活态“声音”为主,传承理论知识为辅。

(三)结合吴地音乐文化,进一步构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丰富的地方传统音乐课程资源,是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教育资源。因此,应确立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和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倡导跨学科和多元化,避免学科单一化,以音乐为载体,形成多方位的文化渗透与融合。高校学者团队应进行吴地音乐传承体系的建设和梳理,将“母语音乐文化经验”融入高校的传承体系中。构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1.实现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与互补。比如:常熟理工学院拥有“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常州大学拥有“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成功获批了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州工学院拥有“常州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旨在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苏州大学设立的“弘化社传统文化讲座专项基金”,用于工作坊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开展授课讲座活动,常年开展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五个品牌项目,系列讲座、讲义也将整理为课程教材出版。吴地各高校在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相互之间可加强横向合作交流,以灵活丰富的形式进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实现资源整合与互补。2.将吴地传统音乐文化与非遗保护事项相联系。例如:常州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分校等高校以市文化馆为校外艺术实践基地,每学期分批带领学生去文化馆的“常州吟诵传习所”学习,回校后每学期进行汇报展示、交流研讨。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和苏州市“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联手,举办了“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暨音乐学院苏南地方音乐课程特聘教师受聘仪式活动”,促进了吴地音乐类非遗的保护。3.进行吴地传统音乐文化的人文教育。比如:常州工学院开设了“常州吟诵”、“常州小热昏”等本土音乐课程;常熟理工学院开设了“古琴演奏”选修课程;苏州科技学院开设了“苏州评弹”、“昆曲赏析”等本土音乐课程;苏州大学每学期都有两百多位同学选修“戏曲评弹鉴赏”课程,每周邀请著名艺术家走进苏大课堂,或讲解剧种特点、流派艺术,或表演代表剧目。学生们不仅能“听戏看戏”享受精神大餐,还能修到学分。这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属创新之举,受到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已成为“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特色课程。4.加强吴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比如:常州工学院教师科研团队通过不断研究,发表了《“常州小热昏”文化保护的“四化”论》《从地域文化解读常州民歌的风格特色》《苏南山歌的音乐结构研究》等多篇研究论文,主持了十多项与常州传统音乐传承相关的市厅级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团队“常州音乐类非遗探寻小组”,完成调研报告。《常州小热昏》被评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吴韵悠悠———常州吟诵的传承实践》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同时,还应加强吴地传统音乐的保护实践。比如:江南大学缘韵笛箫社经常举办“笛箫文化节”和校内外实践活动;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师生赴阳澄湖文化站开展“阳澄渔歌”实践活动;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的学生们走出国门,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游园》,赢得了异国观众的赞许和热烈掌声。

(四)搭建艺术实践平台,强化校园传统文化气息

高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多方面的音乐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与传承吴地音乐文化。例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因为“广播电视等发送媒介的产生可以说是人类听觉、视觉能力的延伸,其重要意义在于突破了音乐现场传播模式中的空间的局限性。”①而且,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媒介,采用“综合传播”模式,成为现场演出或CD等声音记录媒介的载体,是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从而使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播真正能够穿越时空,步入到大众化的时代。高校可以结合校园音乐的客观环境,将本土传统音乐资源进行整合、录制、传播,在校报开辟吴地传统音乐专栏,在校园广播电视中可开辟吴歌、古琴、苏州评弹、常州吟诵等吴地音乐的赏析栏目,让学生生活在传统音乐无时无处不在的校园氛围里。另外,互联网也是一个重要的音乐互动传播媒介。博客、论坛等网络虚拟空间为音乐传播的传受双方实现音乐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便利。高校可建设“吴地音乐文化网”,将吴地传统音乐资源上传并连接,实现吴地传统音乐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吴地音乐研究论坛,便于师生方便运用电子资源和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信息,交流学习。同时,吴地传统音乐“现场”传播也是不可少的。“现场”传播具有面对面、即时性、透明性的特点,鲜活而生动,这是其他任何媒介无法替代的。高校教室、礼堂、音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场所是音乐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现场”传播的场所。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吴地音乐的各种沙龙、比赛、讲座、音乐会、艺术节等系列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昆曲寻源”、“吴歌悠悠”、“古琴雅韵”、“绝学探微———常州吟诵”等专题研究活动。另外,高校可设立“吴地音乐文化特色教育活动日”,以专项活动为载体,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建立“吴韵流芳”特色教育志愿团,邀请有志于吴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专家,在校园中开展“亲近吴地音乐文化遗产”等系列活动,收集并布置“吴风雅苑”吴文化音乐资料室与乐器陈列室等。

(五)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吴地传统音乐人才培养基地

苏州大学范文篇7

地方高校一般是指由省市等地方财政支持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单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1.1地方高校在服务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地方高校由当地财政支持建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内涵要求和职责所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地方产业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高校的智力支持需求日益增加,地方高校作为地方区域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的创造者、知识创新的输出方和人力资本的提供者,必须扎根地方产业,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成为地方产业服务的重要阵地。1.2地方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势。地方高校扎根于地方,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具有天然优势。地方高校的发展要求高校重视地方产业服务,主动肩负起服务和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责任,在应对地方产业发展应具备一定的主场意识;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具有地缘优势,便于地方高校同本地产业紧密交流,熟悉和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此外,地方高校的生源多数来源于本地。地方高校是本地产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1.3地方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的劣势地方高校受限于地域和资源投入等因素,在服务产业方面具有明显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地方高校存在定位不清,容易照搬照学国家部属高校发展模式,其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等与当地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有一定差距;整体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在高端创新人才集聚、科技成果培育等方面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服务手段缺失,一些高校地方产业服务停留在学校教师自由寻找横向科研项目合作的“散兵游勇”状态,没有行之有效推动产业服务的抓手和途径。

2“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双一流”建设提出要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支持和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为地方高校指明发展方向、创造了重要机遇。2.1“双一流”建设是以冲击“一流”为目标。“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前列或行列,是一项突破性系统工程。“双一流”强调的是扶优扶强、引领示范,因此,必须坚持高水平、鼓励高水平、支持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双一流”建设要坚持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原则,充分考虑与国家部属高校错位,避免走进“复制”、“追随”的错误道路,同时也要与同类地方高校错位,避免同质化竞争。2.2“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固化壁垒,构建开放式、更具竞争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当前一些地方高校有不少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甚至部分学科指标已进入国际学科排行榜前列,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潜力。《方案》明确“双一流”建设重点破解原有高等教育领域中身份固化、重复交叉、竞争弱化等问题,实现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为高校发展创建更加开放平等的竞争环境。地方高校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创新能力。2.3“双一流”建设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双一流”建设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应将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纳入到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综合考查指标中。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在服务地方产业方面具有区位、人才、产研对接等天然优势。在面向地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战略需求上,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产业融合优势,在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弯道超车。

3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产业的路径探析

3.1紧密结合地方产业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高校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地方产业发展也为高校科技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深的研究层次。“双一流”建设鼓励地方高校以解决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在促进产业升级中调整学科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学校学科和科研布局,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学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以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所处的江浙地区历来是丝绸的重点产区和出口基地,围绕丝绸上下游产业,苏州大学建立起从栽桑、养蚕、制丝、织绸、产品设计、印染和后整理到服装设计与表演的完整丝绸产业链学科群以及相关支撑学科体系。依托当地丝绸产业发展,苏州大学纺织工程学科逐渐形成学校特色品牌,并在部级科技项目、成果培育等方面收获丰硕,特别是丝蛋白生物医用材料应用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经济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重大影响力。当前各地方高校高度重视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校战略布局。宁波大学作为一所沿海地区的高校,强调“海洋化”特色,通过其他学科对接海洋学科获得成功。苏州科技学院以苏州园林、城市建设为切入点,重点发展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三个部级特色专业,在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部级项目方面积累了深厚基础。3.2“学科+产业”双向渠道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校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当前各高校人才引进战争硝烟弥漫,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经费、科技创新基础和条件等方面与国家部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落户本校,是地方高校关注的重点难题。扎根广东产业的广东工业大学提出“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和靠服务”的人才引进、队伍组建原则,与广东工业界联合,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全球第一款GPS定位手机设计者”汉诺•凯霍宁教授等一批顶尖创新人才与队伍,值得各地方高校借鉴。“学术+产业”双向渠道联合引进主要是通过高校与产业联合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受聘于高校,在高校重点开展科研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在企业中兼职、创业,加强企业技术升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学术+产业”双重资源,充分满足高层次人才“创新在高校、创业在企业”的需求,同时有效保障高层次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学术+产业”双向渠道联合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对学校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出较高要求。首先,高校学科领域必须要与产业有紧密的关联性。其次,高校应加强与产业合作力度,一方面地方高校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兼职等,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学会“借船出海”,通过加强区域重点研究机构、产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合作,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吸引更多区域内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让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3.3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地方产业发展《方案》。明确要“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近年来,不少地方高校探索围绕产业上下游创新链条,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等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平台中各主体优势,加速高校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地方协同创新平台一般是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单位建立起的利益共同体,重点通过科技成果孵化、公共技术服务等,将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深入地方产业腹地。地方协同创新平台一般由政府、企业、研究院所等多个主体组成,能最大限度集聚地方区域内的人才、资金、服务、设备资源,有效拓展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范围。其次,协同创新平台按照企业化模式运作,在人员薪资待遇、经费管理、设备采购等方面较传统科研院所更加灵活开放,能充分激活高校科技人员动力,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第三,对比单个科技项目合作、联合共建企业研发机构等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地方协同创新平台能够集聚优势资源,面向地方产业整体规划和发展需求,为地方产业提供稳定持续的技术支持,对地方区域发展和产业创新起到引领驱动作用。以深圳大学为例,深圳大学目前与深圳市南山、龙岗等8个区合作建立了地方协同创新平台,均为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为学校教师科研团队与深圳产业搭建了沟通桥梁,强化对深圳主导产业的创新力和贡献力。近两年学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呈“井喷式”增长,2016年国际PCT专利申请量居全球教育机构前20名、全国高校第一。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是由南京工业大学和企业共同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所依托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平台,目前已经衍生、孵化企业30多家,实现了人才、学科、产业的良性互动。

4结语

“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新的机遇。地方高校应逐步破除观念和现实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历史机遇,重点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机制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找准地方服务途径和渠道,在新一轮高校发展中谋划突围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增礼,巩红新.“双一流”建设研究的核心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7(4):31-36.

[2]褚照锋.地方政府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策略与反思———基于24个地区“双一流”政策文本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8):50-55.

[3]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存在的问题———以北京、上海、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7(3).

苏州大学范文篇8

关键词:档案知识管理;文献计量;引用统计;著者分析;学科主题;期刊分布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状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进行了检索。由于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涉及知识经济、档案管理范式、数字档案馆、知识挖掘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如果只以题名中出现“档案知识管理”的文章作为检索对象,将遗漏部分相关文章,为了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作者选取主题和题名两个字段进行检索,制定检索式“SU=知识管理andTI=档案”,共检索出2000年至2009年出版的文献257篇。本文即以这一检索结果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对十年来中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状况进行全面整理与分析论文。

1文献量统计与分析

在检索到的257篇文献中,223篇为中国学术期刊论文,21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为中国重要会议论文,6篇为中国重要报纸文章,1篇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把这257篇文献按照文献出版年进行统计,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十年来的总文献量、核心期刊发文量及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都在不断上升,说明学界持续关注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尤其是2002年和2007年,2002年总文献量较2001年增长108%,2007年较2006年增长50%,这两年的总文献量都较其前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学界对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呈现阶梯式递增趋势。另外,核心期刊发文量和获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的数量不断攀升,说明学界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对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和系统。图1中拟合曲线表明:总文献量在近十年中呈指数增长趋势,增长速度较快;而核心期刊发文量和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的增长趋势稍缓,大致呈对数函数增长,不难发现,论文质量和研究水平较高的文献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空间。说明:本文是在2009年12月底收集的文献,由于数据库收录文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2009年的文献数量是不全的。

2文献作者统计与分析

在257篇文献中,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以上的有14名作者(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丁华东、徐拥军等部分学者对档案管理范式、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档案知识管理系统及元数据、档案人员隐性知识挖掘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寻求开展档案知识管理的理论根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就是金钱和效益,档案作为一种独有的信息,在知识管理中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合理开发档案中蕴含的知识和信息同样能创造可观的效益,因此,许多学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与市场结合紧密的企业档案的知识管理问题,表1中,张斌、郝建苹、彭明或、张涛等就探讨了企业档案知识管理问题。还有部分学者结合不同类型档案具体探讨其知识管理问题,如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问题、科技档案的知识管理问题等。

3研究机构统计与分析

从发表文献的机构来看,发表3篇以上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机构共有10个,其名称和发文篇数为:中国人民大学25篇、上海大学13篇、苏州大学8篇、南京政治学院5篇、安徽大学5篇、湘潭大学4篇、中山大学4篇、四川大学4篇、山东大学4篇、湖北大学3篇。可以看出,中国开展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包括高等学校相关教学研究部门及档案管理部门,尤其以各高等学校相关教学研究部门为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主力军。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它是国内最早创建档案学专业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多年来,人大在档案学研究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底蕴,是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与研究的领头兵。2003年,人大在档案学院基础上成立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从而为档案学与图书学、情报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人大发表的25篇文献中,21篇是在2003年之后发表的。人大在档案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既注重研究档案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如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档案元数据、档案后保管范式等,同时探索了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等实际应用问题。上海大学重点研究档案管理范式,提出档案管理必然由史料管理范式向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范式转变。苏州大学对企业档案知识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整体上分析了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的变化,提出了企业档案工作与知识管理环境协同的策略,并进行了企业档案知识化管理策略的探索,同时,对客户档案管理中的知识挖掘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山东大学和湖北大学侧重于档案知识管理系统设计,探求在操作层面将档案知识管理运用于实际。

4来源期刊统计与分析

刊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论文4篇以上的期刊共有12种(其中8种是档案学专业核心期刊),12种期刊及其载文数量为:《档案学通讯》16篇,《档案管理》10篇,《兰台世界》10篇,《山西档案》9篇,《机电兵船档案》8篇,《档案与建设》和《档案学研究》各7篇,《湖北档案》和《中国档案》各6篇,《浙江档案》、《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和《城建档案》各4篇。专业核心期刊刊载的文章能反映专业研究的最高水平,且其文章研究的内容也多是专业研究的新点、热点与难点。12种期刊共刊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论文91篇,其中,档案学专业核心期刊刊载69篇,占7518%。这说明档案知识管理是近年来档案学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对此,档案专业核心期刊起到了反映专业研究风向标的作用,对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予以了持续关注。十年来,核心期刊刊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论文的数量不断增长,说明学界对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仍呈上升趋势,要使档案知识管理真正付诸实施并产生相应的效益尚有大量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5被引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平均被引用频次约1.7次/篇,被引用率相对较低。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是28次/篇;被引用10次以上的文献有10篇,占总来源文献的3.9%;被引用2次以上的文献有68篇,占总来源文献的26.5%;被引用O次的来源文献有141篇,占总来源文献的54.8%。

被引用频次最多的(28次,篇)文章研究的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指出知识经济时代要改变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传统模式,使档案馆从“信息库”提升为“知识库”,并推进图情档一体化建设。第二多的(20次,篇)是档案知识服务研究,探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知识服务的异同,指出知识服务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目标。被引用频次排名第三的(15次,篇)文献有2篇,分别探讨了新世纪档案工作发展趋势及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性质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被引用频次排名第四的(14次,篇)文献有3篇,均对企业档案的知识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公务员之家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被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探讨的多是档案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说明档案知识管理理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学界对于档案知识管理的实践问题研究较少。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均篇被引用率较低,说明档案学界在知识管理研究方面值得借鉴的优秀文献数量有限,获得公认的研究成果较少,其在不同学科间相互学习参考的程度较弱。

6主题统计与分析

为了了解10年来中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对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通过统计得出,知识管理、档案管理、知识经济、企业档案等关键词出现篇次在lO篇以上,档案馆、知识服务、信息资源、数字档案馆等出现篇次在4篇以上,知识共享、数字化、知识组织、企业、档案管理范式、资源共享、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信息管理、范式理论等出现篇次在2篇以上。这些关键词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涉及的研究内容也是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

7结语

总体来看,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数量逐年上升,但相对于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图书情报等领域而言,档案学界发表的知识管理文献的绝对数量要低得多,说明档案知识管理虽然是国内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研究热潮不高。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是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少有微观层面的实践探讨,研究深度不够,鲜有档案学界独创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丁华东.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型与社会变迁[J].档案学通讯,2006(6):9.

[2]陈海静.基于知识管理环境的企业档案工作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张海燕.企业档案的知识化管理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4]虞亚梅.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J].档案学通讯,2002(1):27-28.

[5]周毅.知识服务:档案管理部门的新目标[J].中国档案,2002(5):48-50.

苏州大学范文篇9

【关键词】素描教学;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形式感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实践,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此项实践包括了试验性的课堂实践与学术和教材上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同仁们反思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吸取国外艺术院校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很多方面重新定位,重新构建。从起步到目前为止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学效果以及社会实践的反响来看成效是显著的。

据本人在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教材.教学参考以及浏览各类相关出版物.经粗略的统计与归纳.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其中三款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著基本上可作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教材教参整编修正的两个阶段的代表。

首先是前期阶段对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较早着手改革的当推中国美术学院的王守中和许江二位教授.他们于2000年编写出版了《从素描走向设计》这一专著,他们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打破传统的绘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的陈规旧俗约束,变更教学的内容与表现手段,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注意开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潜能,很大程度上变再现性的观察与表现为发现性、创意性的观察与表现,注重物象的生长、物理及物质以及形式结构的表现。最为独到的是他们在基础素描中安排了联想性、发现性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为日后他们能够逐渐具备随机应变的“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联想创意表现才能。相比之下传统绘画专业的基础素描训练,由于强调的是整体的再现,重技巧、重宏观,能够引发灵感生成的细微之处却被视而不见,是王守中与许江的《从素描走向设计》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让毫不起眼的废弃之物、腐朽之物也能“重然生命之火”.被他们注入新的形式、内涵要素的素描让人耳FI一新。此专著面世后在学术界反响较大,对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艺术设计人员造型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所推介的造型理念与训练手段融入基础素描的训练中,使得之前的基础素描教学与艺术设计相互脱节的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改善,促使基础素描教学提早与设计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对接。

在后期阶段,北京服装学院的安佳教授根据多年来该院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成果,于二00三年编写出《素描基础》这本现已被不少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作为教材、教参的专著。在教学的观念上他认为素描是造型的基础,通过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塑造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用艺术的创意的眼光观察体会自然;再其次因为训练被注入艺术设计更为密切的内容,以认识对象为途经、以协调专业为目的,拓宽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造型艺术的综合设计能力。在素描教学实践与课程的建构上他将设计素描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提高对物象的认知能力;第二阶段为凋子素描训练,用以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与表现A然物象的能力:

第三阶段为构想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从观象生意到改象寓意,再到造象表意的创意表达能力。其在课程设置的原理、原则、要点、要领上各阶段分别给予了精辟的阐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尤其是专著中各种表现手段的制作方法与设想一并且可以充分说明,通俗易懂加之配以师生们大量的习作作为佐证,可算图文并茂。总体来讲三个阶段的教学状况是稳健推进的。在造型基础能力与创意构想能力的发展上.可以讲能够做到均衡发展。后期阶段另由苏州学院李涵教授和苏州大学刘咏清教授合作编写的《设计素描》于2005年被苏州大学出版社列入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出版。此专著在先前各类设计专业基础素描论著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在课程的构成上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客观写实再现,可分为结构表现、材质精细表现与快速表现;第二阶段为形体构想阶段,其中分为装饰造型、抽象造型和意象化造型;第三阶段为空闻创构阶段,其中又分为图地互换同、平面虚幻,时空的混淆,多维意念空间的创构:第四阶段为设计素描创意表现阶段,其中又分为创意思维、创意原则、创意表现。课程区分更为细化,系统化了,可操作性很强。该专著作者将设计与基础素描的训练极为紧密的相互结合、相互包容,溯本求源,将世界艺术设计最权威的德国包豪斯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设计理念与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巧妙的联系起来,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对接,让素描走进了设计。至于插图与习作当然了是十分丰富精彩的,手法多变,尤其是创意表现的作品许多十分新颖别致,此专著出版后.立刻被不少艺术院校选定为教材、教参,并为不少设计工作者所喜爱。

以上三款设计素描专著是众多设计素描专著中代表,本人认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们和其它的设计素描教材专著拓展了这一基础学科的训练手段,丰富了广大学子们的表现才能,教学的理念得到修正与完善,僵化的单一教学模式得以改善,为这门学科的良性发展,为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及设计师素质水平、专业技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从历年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相关作品以及社会艺术设计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便可证明成效显著。当下设计类素描教材与专著为数不少,本人认为均衡地发展是我国艺术设计素描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以上列举的三种类型不妨可以结合加以吸取其各自所长,传统的苏式素描教学体系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所在。不走极端,不偏废、排斥,和谐均衡对待我们的教学我想是有益的。

五十年代全盘苏化,不论绘画与设计只认一个模式,中只重视政治13号式的而否定形式主义,否定现代构成手法等做法都是不妥的。因为无论是纯绘画艺术还是设计艺术.其本来面貌就应该是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而作为造型基础的基础素描训练.其理念手法自然了应该是极其广泛的,具象性的,抽象性的,意象性的,再现性的,发现性的,创造性的等各种手段均应该有所涉及才是。

由于认知

所限,疏漏偏颇错误之处还望同行们赐教。

【参考文献】

苏州大学范文篇10

1.1外通识教育中的经典阅读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于古希腊雅典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又称人文教育或通才教育)。自由教育的提出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学习知识获得理性,从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在高等教育领域,通识教育的发源地是美国。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教授帕卡德(A.S.Parkard)首次提出了近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自概念提出之始至今,众多教育先行者都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为通识教育打开局面。在美国现代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体制中,每个本科生都首先被要求接受高度强化的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通识教育经典阅读课程的第一个尝试者。其通识教育经典阅读课程由“当代文明”(contemporarycivilization)和“文学人文”(literaturehumanities)两门课组成,这两门课的教学内容都以经典阅读为基础。此后,至少有30所学校开始竞相效仿哥大的名著课程[3]。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50年起了一项重要的社会教育运动———名著运动(TheGreatBooksMove-ment),将名著课程改造为一种理论、方法和模式。天普大学(TempleUniversity)在1995年设立了旨在北美地区(后来面向全世界)推动人文科学核心文本课程的“核心文本课程协会”(ACTC,TheAssoci-ationforCoreTextsandCourses)。该协会的高校成员从1996年的12所,增加到2016年的67所。其中包括积极倡导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老牌研究型大学,如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还有亚洲推行名著课程的代表性高校———香港中文大学[4]。1.2国内通识教育建设中的经典阅读实践我国古代教育中也包含着“通识”之义。《论语》中提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篇),反映了孔子主张博学的教育思想。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建立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提出了最初的通识教育理念。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则明确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5]。钱穆先生也提出,中国传统教育所提倡的是通德、通识[6]。所谓“通”是指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识”是将学习知识与思辨精神相结合。1995年,国家教育部门在52所高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起步。2003年11月,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上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文化经典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议中国高校师生通过多多阅读经典名著,从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2006年4月,“中文学科通识教育改革———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应打通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研,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强调经典阅读,呼唤教学中对经典原本的回归。许多高校也将经典阅读纳入到通识教育实践中。2000年,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开设“中国名著导读”课程,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本;2000年后,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创办的“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旨在倡导经典原著的阅读;2005年,复旦大学设立复旦学院实施通识教育,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纳入核心课程体系;2009年,中山大学创立博雅学院,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地研读中西方经典著作。种种尝试进一步加深了高等教育界对经典阅读的重视。

2关于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关系的调查

2.1苏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概况笔者任教的苏州大学(下称“苏大”)于2013年底正式启动通识教育改革工作。在全面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通识课程开课经验的基础上,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初步方案,并应用到2014级新生人才的培养中。经过3年多的建设,苏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已经有200门课程立项,其中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下称“文科课程”)和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下称“理科课程”)开设比例为111∶89。笔者对苏州大学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从教学主体出发,搜集任课教师对经典阅读与通识课程教学相关问题的看法,考察目前在国内高校普遍开展的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经典阅读融合于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2.2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生成在线调查问卷,发放给200位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共回收有效问卷74份。填答问卷的74位通识课教师年龄跨度为33岁~67岁,其中男性教师40人,女性教师33人(1人未填性别)。从教师职称来看,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讲师28人;从讲授的通识课程属性来看,文科课程有54门,理科课程有18门(其中有2位未填课程属性信息)。笔者设置问题旨在面向所有的通识课程任课教师。从结果来看,多数参与填答的是文科课程的任课教师。部分未参与填答的教师(主要是理科课程教师)说明了不适合填答问卷的原因。如《社会•犯罪•被害》教师指出该课程内容以结合法学知识分析具体的实际案例为主。而《宠物饲养》课程主要通过讲授与饲养宠物相关的客观常识、科学技巧等等,达到知识普及的教学目的。鉴于课程的性质,并不适合以经典阅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科课程的技术性和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参与填答的理科课程教师肯定了经典阅读的必要性。例如有两位医学院的教师指出,基础医学等生命科学学科更希望补充学生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建议给学生增加《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经典阅读书目,并给予相应学分。因此,问卷调查的结果进一步启发了笔者对于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关系的思考,包括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经典阅读在通识教学中的落实,以及基于经典教育的通识教育改革。

3经典阅读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定位

3.1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目标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培养,也就是培养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苏州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其目标是培养“全人”,具体而言是培养具有人文与科学精神,拥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的模范公民[7]。这也契合了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在调查中,笔者将通识教育的目的分解为五点征求意见,赞同人数排名前三的是“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培养思辨能力,促进头脑发展”、“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具体见表1。关于经典阅读对通识课程教学的影响,参与调查的教师也普遍持肯定态度,约有38%的教师认为“影响显著”,有57%的教师认为“有一定影响”。对于这三点目标,经典阅读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一,经典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是先哲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开阔视野,涵养性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例如《论语•阳货》中有孔子鼓励学生学习《诗经》的记载,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经典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学生们通过阅读经历未曾经历过的生活,去认识、了解各种人物的复杂情感和个性,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二,经典作品立意深远,内涵丰富,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所收获。在阅读过程中,思想游走在先哲著作的字里行间,时而提出疑惑而进行求索,时而举一反三联系辩证,仿佛在不断地与大师进行对话。这样的过程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极佳的锻炼,长期坚持必然会促进其头脑发展;其三,经典作品丰厚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具有启迪智慧的持久影响力。阅读经典为学生提供精神发育中重要的营养素,有助于其人文素养、道德水准、思辨能力与审美水平的提高,促进全面发展,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3.2经典阅读与通识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不同,通识课程是给外专业学生讲授相关领域的知识。对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讲授对象而言,不能过于艰深。目前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某一门学说宽泛的介绍,某一段历史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列举,或者是美术、音乐或电影等艺术作品的简单欣赏,从“XX概论”、“XX通史”、“XX赏析”、“XX鉴赏”等课程名称上便可得知。然而浮光掠影的讲授,带给学生的是大量零碎的信息以及短暂肤浅的认识,缺乏深刻的体味和领悟,更勿论深层次的思考和有效的创新。关于通识课程教学,有21位教师选择了“经典阅读及讨论”,占比约28%,略低于“概论介绍”,但大大高于“通史介绍”;此外有44位教师选择了“通史、概论和经典阅读及讨论相结合”的选项,占比约59%,具体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一定数量的教师选择了不止一种教学方式,说明他们认可并实践着通识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通识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认识到通识课堂不是兴趣班和讲习所,而是传授人类文明和智识的场所,是为专业学习奠基的地方,因此各个学科的经典著作是课程内容的最佳选择。不少通识课教师提出,通识理念置于目前的大学课堂来看显得较为宏大,并不很好实现,但都肯定了经典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提出每个学科的经典书目都不一样,不能一刀切。数位教师持相同的观点,认为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识教育可以更好地推进经典阅读,需要在通识课教育教学中突出经典阅读这个关键环节。因此要接近这个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必须找到一个科学有效的切入口,找到一个聚焦点。以经典教育作为切入口、聚焦点便十分合适。在重阅读的同时,更要重思考,在经典阅读过程中传承文化,更要重创新。3.3经典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可持续性目前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体现在教育体系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上,这两方面都与经典教育密切相关。首先教育体系建设上一般采取“全校通识”+“书院制”的模式,代表了第一课堂的正式课程和第二课堂的非正式教育的融合。全校通识即面向全校本科生推行通识教育课程,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将结合课程体系设计深入分析。书院制是我国古代书院制度和西方住宿学院制度的结合,古代书院以教学和传承为本,西方住宿学院致力于学习氛围的营造,经典教育成为其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根本。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通过打通文史哲专业的方式,实施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方式,培养复合型、学术型的高端文科人才。而打通文史哲的基本途径,就是回到中国文化的“原典”,对文化史、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和理解。另外,打通文史哲还需要处理好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书院教育时刻与现实生活保持联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进一步融合,达到通识教育为人生的目的。其次,课程体系建设是全校通识模式实现的灵魂,在目前书院制普遍只针对少数本科生进行试点的情况下,面向全校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在调查中,关于经典阅读对于通识课程教学的影响,认为“影响显著”的有28人,占比约38%,认为“有一定影响”的有42人,占比约57%,仅4人认为“无影响”,占比约5%。关于经典阅读应用于通识教育改革的途径,我们列举了六点征求意见,结果见下表。可见,赞同率排名前三的是“构建经典阅读书目”、“学校图书馆提供馆藏建设及服务”和“进行通识课程模块化建设”。前两点可看做是教学辅助工作,第三点较为统一的反映了通识课程一线教师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是建设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核心课程”,这与通识教育改革取得较显著成效的国内外高校不谋而合。

4将经典阅读应用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