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转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6:52:18

思想转变

思想转变范文篇1

关键词集体教育思想引路个体教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的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经常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科教兴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与社会、与时代和谐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能够及时充分就业的人才,减少智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充分显示科教兴国的发展潜力,应该是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我认为大学教育是面对发展着的社会,发展着的时代培养合格人才,人才应该是能够走向社会主动积极发挥作用、是行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才算人才。学校开展转变教育思想的讨论,借此机会,我对探索艺术人才思想教育的研究谈点体会,谨供教育教学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行参考。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人才教育的发展,从全国来讲参差不齐,老校老专业教学条件比较好,基础宽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高;新校新专业包括非专业院校的艺术类教育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从生源来讲艺术类生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上扩招工作不断走向饱和,教学设施投入较少,使艺术人才教育的教学条件不足而不断增加教学的难度。同时,随着全国各高校的不同程度不断的地发展,落后地区高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就业的衡量条件却相同,特别是来至边穷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特别是艺术类人才教育费用较高,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绪如学费、学习材料费用,设计类的专业还必须有电脑等学习条件,才能适应学习需求,这些都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开支高得多,为了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贷款、勤工助学的事务很多,无型中牵动着教育管理者的很多精力,在落后地区高校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增加太多,导致落后地区的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与发达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相比。此外,长期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养成了比较散漫的习气,在落后地区高校学习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再没有紧迫感,再不尽快使他们成才,面对竞争就更难以就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高校更多的是重视利用特长生开展课外活动,轻视课程建设,轻视全体普通学生主要是通过艺术素质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能力,这样将会影响国家发展长期战略。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普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才效率,通过努力弥补不足。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竞争,而素质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也是人们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迫切愿望。素质教育模式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理想的教育体系。学校的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由于素质教育模式的确立与通过艺术教育全面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通过艺术教育的加强特别是艺术文化素质教育的加强,才能有效地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理清思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领艺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实现落后变先进。

二、从落后走向先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过程,客观现实中,好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坏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不良的后果,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由不全面到全面、由落后到先进的认识过程。从落后走向先进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规律,对艺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有别于其它专业大学生,特别是艺术实践能力训练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时刻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坚持实践出真知,做好理论上、思想上的引导工作。在这方面的工作,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对大一学生全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让每名大学生学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断规划调节自己的艺术人生路;对大二的学生要全面进行跟踪了解,充分让他们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充分让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校园内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健康活动,让学生逐步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陶冶情操,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利用假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归校后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班主任特别是教师要全面加以指导;对大三的学生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凡是有机会都组织他们制作作品参加省级、部级、国际级的比赛活动,在参赛活动中开阔视野,知道自己的不足,增加紧迫感;对大四的学生要全面引导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创作的规划实施,特别是加强毕业后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让大四的毕业生尽快提前就业,尽而实现先实践先真知。

二是坚持培养好干部,点面结合,先进带后进,后进变先进。选好、培养好、用好各个工作岗位的干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教育思想必须转变,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学校各个工作岗位的领导和教师的问题,大量的工作还要依靠学生来完成,这就需要每年选好、培养好、用好各年级各班级的学生干部。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干部,分别由党总支、团总支、班主任按工作程序认真进行选配,对大一每一名学生都要进行考察,工作能力强的首先取用,对大二的学生干部重点让他们发挥工作的作用,对大三的学生干部充分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大四的学生干部重点是让他们带好新任的学生干部,每学年第一学期前一个月全部对学生干部进行大调整,全部达到优化组合,配齐全院学生各年级各班学生干部后,制定和执行学生干部培训计划,规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质量,让各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有自主选择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权利,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他们起好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的工作经常进行总结和讲评,经过教育工作进步不大的、不称职的学生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让在职的学生干部有紧迫感,让想当学生干部的学生及时当上学生干部,党总支要对学生干部特别重视,思想上、政治关心,特别是工作能力指导他们,让他们在综合素质上全面得到提高。

三是坚持培养优秀分子入党,评优、表彰先进,严格把好利益关口,全面树立良好的学风。新生进校,就积极进行引导,对在校生凡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都积极进行培养,经常组织他们上党课,学习党的基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方针政策、历史和基本经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严格教育和要求,充分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通过对入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在各年级各班起好带头作用,对他们中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优秀的及时选送校团校、校党委党校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跟踪教育引导和培养,学习结束获结业证符合条件的按入党程序及时吸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进一步加强管理,使他们在学生群体中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严格把好利益关口,除新生贷款在贫困中选贫困首先帮助贷款外,其它各年级在校生,在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前提下,在贷款、评优、国家政府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的评定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示、择优程序评选评定表彰,让各年极各班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后进学先进,先进更先进,比学赶帮超,全面发展,自强不息,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从知识走向实践

实践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使人的感性的本质得以生成和实现的活动,也就是人的感性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活动。人们每次的成功实践都是来至于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知识做指导,从知识走向实践,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艺术人才,必须以艺术文化为核心,这就只有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综合知识的学习教育,我们才能把培养科学家和艺术人才不再对立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的艺术人才,通过以艺术文化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对综合素质的形成将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把握好大学艺术教育充分让学生从掌握丰富的基础文化知识后逐步过度到社会实践,处理好课程建设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在学校教学计划就是法,每个人都应认真执行,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律在课外时间进行,保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人生路的探索,坚持引导学生的实践一定要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才去实践,绝大多数同学巩固了文化艺术教育的知识成果。艺术人才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

一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渗透,促进学生行为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艺术形式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生动活泼的,而且能从意识层面进入无意识层面,学生的作品在不同级别参展中获奖率较高,让学生在成功面前烙印深刻、终身不忘,增强信心,追求健康,追求先进。

二是坚持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学生的感觉活动也会丰富学生的智力认知素质。在频繁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中,不仅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情绪记忆力,形象记忆力与动作记忆力,从而有力地推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它本身具有极大的认识功能与创造价值。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形象性感染性,可以促进知识的识记与保持。以不同形式指导学生直接进行创作作品参加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展览,这种通过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与形象记忆,比单纯通过逻辑记忆所获得的知识质量要精确而耐久。

三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自然性、整体性,促进艺术训练的加强与深入。艺术活动是全身心活动,不仅动脑,而且动手以及全身。就脑的活动来说,它是左右脑的交替运动,因此,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体魄增强,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自然素质的形成,绪如,脑的灵活性、视野的灵活性、手的灵活性。促进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的发展。

四是实施艺术文化素质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促使学生创造新意识能力的形成。因为,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均有创新特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可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艺术活动还能在无意识的层次上推动学生的艺术兴趣、审美需要、自我社会实现需要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情绪与情感活动的广度与深度。

五是坚持科学教育的艺术教育,会促进学生理性素质的形成。在这类重要的素质系统中,不仅包括学生的逻辑记忆力、逻辑思维力,还包括高层次的需要与情感品质以及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与人生观。并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积淀性与意涵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使低层次的感性素质系统与高层次的理性素质系统产生不可分割的互补性。

四、从个体走向社会

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而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首先是从个体开始的,这种个体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影响着群体的发展,不断转变为提高全体国民的审美能力,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国民整体素质是每个国民素质的集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每个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从而提高每个国民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教育目标尽力通才化,素质目标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正是未来教育的特征,艺术教育从个体走向社会,它的发展趋势: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必然由一技单一型结构向一技多能的复合型结构发展。这就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且越现代化,要求也越高。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人的"自由发展"和"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并"依照美的规律塑造",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也为艺术教育的国民素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知识、学科之间互相影响和依存,成为一个整体。四是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互相辅翼,优势互补,发挥着整体育人的功能。

思想转变范文篇2

〔中图分类号〕K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26(1999)06—0035—05

一、问题的提出与大转变观 国内外理论界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思想转变的研究基本限于同一分析框架,即世界观转变的研究,通常着重考察他们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这一分析框架源于梅林、普列汉诺夫,特别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研究。列宁在1914年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所附的参考书目中就指出: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P59)。目前,虽然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完成思想转变的具体时间界标还存在分歧,但对于这一分析框架思路都普遍接受,并将其模式化,推广开来,作为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各国无产阶级领袖思想转变的一般框架模式。

固然,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时,这一分析框架是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的,但将其推广开来,用于分析马、恩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转变就不完全合适。原因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与其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转变是两种不同质型的思想转变,前者属于原发内生型,后者属于继发外生型。所谓原发内生型思想转变,是指由于对一种新世界观的首创性发现所带来的个人思想的根本转变。它的突出特点:一是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理论探索;二是新世界观的首创性发现;三是以这种世界观作为自己人生理想和追求,并用它来唤醒更多的人。在这里,是否首创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世界观是关键性因素。以此衡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属于这种类型的思想转变只有马克思、恩格斯二人。所谓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是指在直接继承接受他人发现的新世界观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思想的根本转变。它的突出特点:一是经历了多元的理论(世界观)选择过程;二是全面彻底接受前人发现的新世界观作为个人的终生信仰、理想和追求;三是以这种新世界观为指导,来开拓自己国家或民族的伟大事业。在这里,选择、继承、实践、发展四部曲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以此衡量马、恩之后的各国无产阶级领袖的思想转变,都属于这种类型。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质型的思想转变过程。前者是独到的理论发现和创造过程,后者是多元理论的选择过程;前者是新世界观的首创性发现过程,后者是已知世界观的认同和继承过程;前者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世界观的划时代创造性,后者的根本意义在于其所选择的世界观在各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具体运用以及在与该民族、国家革命实践结合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总之,我们完全可以将后者理解为个人伟大理想的确立及其在自己民族、国家范围内化为现实的过程。对此,国内已有学者从其它角度道出其中的机理,指出:“理想把现实活动与未来结果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个体迈出的每一步都向着这个既定的目标接近……。”[2](P71—75)由此可见,如果说原发内生型思想转变是否完成的标志是看其首创的世界观的彻底程度,那么,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是否完成的标志则不这么单一,它不仅要看对既定世界观接受和继承的全面程度,认识和理解的深刻程度,而且要看对这种世界观具体运用、完善和发展的科学程度及成功程度。这就出现了双重标准,且二者的重要性是同等的,缺一不可的。而这后一个标志已超出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理论界研究思想转变问题的分析框架,即超出了单纯的世界观转变研究。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建立大转变观作为研究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新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的主要特点是将对领袖人物思想转变的考察视野放得更宽,不仅考察其继承接受新世界观的复杂选择过程和最终全面程度,而且考察其对新世界观认识、理解的深刻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其将新世界观与本国、本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实际相结合的成功程度。基于这种认识,大转变观借鉴了现代系统科学的分析理路,即“输入→输出→反馈→输入”分析,将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整体系统,它是由选择、继承、实践和发展等前后相继、谐调互动的诸要素组成。因此,对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分析,也就随之转化为对“选择

附图{图}

发展”过程的双向动态分析。这相对于时下理论界那种单向静态分析框架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改进,更具客观性、科学性。

具体看,大转变观对于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充分注意到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两重性特点,即,一方面,是对本国、本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人信仰和理想的选择和确立过程。这两个方面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前者,后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将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存在意义或价值,坠入个人奋斗或宗派主义的狭小天地;离开后者,前者又将丧失科学理论的指导,陷入盲目性,很难获得成功。这两个方面谐调互动,共同构成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完整的内在逻辑基础,必须将它们统一起来,作为研究该类型思想转变过程的两个基本评价维度。否则,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做文章,人为地割裂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必然造成此项研究内在逻辑上的缺陷,影响结论的科学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其二,还充分注意到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的实践环节和其反馈过程对于最终完成转变以及我们认识这一转变过程的价值,自觉确立实践标准。它不仅重视思想转变本身内在逻辑轨迹的分析,重视对时代大环境的分析,也重视对新世界观在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状况的反馈分析,使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相结合,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应该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上确立实践标准与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中确立实践标准意义同样重大。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投身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从长远观点来看,在实践中屡屡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挫折乃至失败的“马克思主义”,其科学性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二、青年思想转变的两重性

青年的思想转变内含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一是对中国人民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正确道路的探索和认识过程;二是个人理想和信仰的选择和确立过程。二者谐调互动,共同构成青年思想转变的动态过程。

首先,从这两个过程的逻辑关系看,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前者是青年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后者是其外显直观内容;前者是实践和发展的过程,后者是选择和继续的过程;前者是方法论的形成过程,后者是世界观的确立过程。如果没有对马列主义信仰的确立,青年很难率先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仅仅确立了对马列主义的信仰,至此而止,青年也未必就一定能找到这条正确道路,陈独秀等人的主张的失败——不论基于何种主客观原因——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有把马列主义中国化,只有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才适合于中国,才能指导中国革命走上正确道路,才能保证马列主义在中国不至于沦为空想和教条,也才赋予青年思想转变以真实意义。因此,只有这两个过程都基本完成或转入正轨,青年思想转变的整体逻辑结构才算完满。

其次,从青年思想发展的实际过程来看,他曾经像“住旅馆”似地接受过许多思想和理论,这些中外文化理论遗产当时都曾被青年视为自己追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目标的理论武器,当作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精神工具”。在早期革命生涯中,“理论武器”和“精神工具”经常更换,他所说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来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挑战”[3](P87),即应是指称这一状态,但他“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标却矢志不渝,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努力从未止息。即是说,青年始终立足于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高度来选择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式道路”,也没有脱离这样一个总前提。实际上,从最初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7日《湖南大公报》)和马克思主义(1918年8月—1919年3月第一次赴北京期间),到接受“唯物史观”和“俄国式道路”,历经了两年多的矛盾和徘徊,绝非一见钟情。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对马列主义的信仰也是在他找到了“俄国式道路”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时,才最后确立并巩固下来的。否则,我们无法理解青年极富功利性,历经多次变换的信仰选择过程为何至马列主义而止。

再次,青年思想转变过程中的继承和发展两个环节,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不平衡性。所谓同一性,是指它们共同构成青年思想转变的全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个环节和两个层次;所谓不平衡性,是指这两个方面和环节的发展进程是不同步的,相对而言,继承的过程比较迅速而短暂,发展的过程比较艰难而漫长。这种不平衡性直接源于这两个过程的复杂程度的差异。不仅如此,从青年思想转变的过程来看,实现前一个过程时,有众多的革命同志的启迪、帮助和支持,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效应,这一点新民学会活动的有关资料记录得一清二楚;实现后一个过程时,却遭到党内主要领导人的反对和排挤,显得比较孤立而艰难。这就使本已不平衡的两个过程的差距又被人为因素进一步拉长,使这两个过程的分离更加清晰,强化了青年思想转变的两重性。而这后一个过程不能被党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者所接受的事实,也从反面证明实现后一个过程对于最终完成思想转变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最后,时下理论界对青年思想转变的讨论都是围绕第一个转变过程展开的。值得研究的是,对于第一个转变过程,当时曾谈过这样的观点:“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4](P148)可见,他当时还把俄国式的革命看作是“恐怖的方法”,认为走俄国式道路来解决中国问题是无计可施之际的一个变计,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下策。至于在中国,俄国式道路的前途如何?俄国式的革命怎么搞法?对诸如此类的关键性问题,青年并无深思熟虑在先,也没有清晰明确的思想在胸。1920年3月14日,他在致周世钊的信中还说,“现在我于种种主义,种种学说,还都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4](P64)因此,这次转变在当时说来,无非是处于探索和选择之中的青年的又一次新尝试和新选择罢了,就如同他当初曾崇拜康、梁,曾接受过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观念一样,是对“昨日之我”的又一次“挑战”。这种新选择在中国能否走得通,能否解决中国问题,是否一直坚持下去,具体又该怎么走等等,均待实践的检验和裁定。这正是决定第二个转变过程不可逾越的实践依据。由此看来,第一个转变过程带有明显的初步尝试性再选择的痕迹,如不完成第二个转变过程或是使第二个转变过程转入正轨,很难说第一个转变过程就是最终选择。

三、青年思想转变的两个过程

青年思想转变的两重性决定了其思想转变是分为两个过程来完成的。第一个过程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即世界观的确立过程;第二个过程是从一般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即方法论的形成过程。它们代表了青年在思想理论上成长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时间界限上看,青年的思想转变过程与他此间的两次著作高峰期是同步的。第一次著作高峰期是在1919年7月至1921年初,这正是他实现第一个转变过程的关键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著述和思想发展问题,理论界论著颇丰,此不赘述。

第二次著作高峰期是在1925年至1927年底,这也是他实现第二个转变过程的关键时期。能反映他这一时期思想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这些著作对他完成思想转变的第二个过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首先,这是青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的中国社会,在总结以往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成的阐述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第一批成熟的著作,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历史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源头。

其次,在这些著作中,青年明确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早就注意农民问题。与以往不同,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他着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与动力之间关系以及工农商学联合战线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还分析了农民革命性的源泉,强调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这个最重要的同盟军,从而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即农民同盟军问题。

第三,在这些著作中,青年还阐述了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建立农民武装,建立民主政权的思想。他认为,农民必须推翻地主武装,建立自己的武装,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同时,还必须推翻地主阶级的都团,建立乡村自治民主政权。在“马日事变”后,由主持制定的《中共湖南省委目前工作计划》中,甚至初步提出“上山”的主张,准备开展长期的武装斗争。

这些思想标志着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式道路的认识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由认同和接受提升到实践和发展,即由世界观层次具体化到方法论层次,实现了二者的真正统一,马克思主义开始化为在中华大地上具有直接可操作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俄国式道路开始化为中国式道路,青年思想转变的两个过程在这里汇合,其两重性在这里融贯,其内在逻辑也已圆满,其思想转变最终完成。

四、确立大转变观的意义

立足大转变观研究青年(及各国无产阶级领袖)思想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证明,要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没有第一个转变过程不行,但仅有第一个转变过程也不行,只有同时实现这两个过程的人,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重任。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最初也有资产阶级学者的一份功劳。先有梁启超、朱执信、刘师培、江亢虎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后来,聚集在孙中山周围的一些国民党理论家一度甚至用唯物史观来分析考察中国社会实际,研究中国历史,如胡汉民、戴季陶等。但这些人最终都没能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终于被人民革命的浪潮所淹没。而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人,虽然曾经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由于他们没有实现第二个转变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犯了错误,给革命造成巨大损失。只有实现了两个转变过程的革命者,如蔡和森、、等人,才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也正是在实现了第二次转变后,这些人才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担当主角。第二,有助于我们理解晚年所犯错误产生的思想渊源。思想转变的第一个过程虽经较长的推求比较,但真正转变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而且主要是外界突发事件促成的,即苏俄对华的两次宣言的感召和影响。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两个宣言与中国人民见面已分别是1920年3月和年底;苏俄特使伏林来华宣传苏俄友好是1920年8月,青年发起创办俄罗斯研究会也是在1920年8月。这些事实说明,青年从转向较系统、转专注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到最终完成第一个转变过程,前后历时不足一年;而且真正打动的与其说是其理论的系统性,不如说是其理论的实际可操作性。这种缺欠本应在第二个转变过程中弥补,但第二次转变的核心和重点却是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的过程。延安时期,全党的理论和宣传基本服务于抗战和反蒋,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思考中国革命问题,对经济问题思考较少。昔日的缺欠终于留给了新中国。

第三,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袖人物思想转变的研究。大转变观客观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不同类型思想转变在运作过程中的特殊规律,是我们比较研究他们思想转变的一条新思路。根据这一研究思路,我们还可以对他们的思想转变作更细的划分。譬如,继发外生型思想转变又可分为“继承型”的和“继承+发展型”的,前者只完成第一个转变过程,后者先后完成两个转变过程。同时,这一研究思路还借鉴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新方法,即系统论,并自觉确立实践标准,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也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它充分注意到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思想发展史中的选择性和功利性原则,更有利于自觉恢复他们完成思想转变过程的客观历史语境,增强思想史研究的历史真实性。

【责任编辑】李素贤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于昌元.世界观的形成是以认识为基础的评价过程[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

思想转变范文篇3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论文。”(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越来越多的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客观地。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我们当前的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思想转变范文篇4

一、转变思想认识,提升服务理念

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基层国税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一线”部门,能否实行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基层部门是关键;而转变思想认识,提升服务理念又是改革工作中的重心.

1.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分局从领导班子抓起,带头为纳税人服务,建立了分局长接待日,接受纳税人的咨询和投诉;开展支部讨论学习,心得体验交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统一了思想认识。

2.为国聚财,强化服务大局意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在国税部门就是要继续做大“蛋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分局组织学习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等重点内容,开展以“践行‘三个代表’,服务经济建设”和“服务经济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专题活动,激发了干部服务发展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基层国税部门要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加大创新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1.税收分析调研,为经济发展决策服务.把税收分析、税收政策调研以及专题涉税信息的成果,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进行汇报,为发展经济当好参谋;积极参加政府党委召开的经济发展研究会议,提供税源、产业发展动态信息,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

2.税源联动管理,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①树立从经济到税源的意识,积极服务地方招商引资,以提供优质服务,打造招商“软环境”;利用国税信息优势,创新合作方式,注重引入高科技,从深圳引进中兴通信集团锂电池技术,并促成香港公司与英泰集团合资成立了江苏英泰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达4000万元,今年实现销售1亿元;在了解到富民仇国正老板的扬州市新亚环保工程公司生产受到场地限制,眼看大定单却无法生产的困难,主动与政府企业协调,促使企业购买政府标准化厂房2000平米,在短期内实现了投产赢利,产值达到2000万,壮大了新型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了政府资产、企业经营和国税收入的共赢.②分局强化税源联动管理,围绕经济税源实施有效监控,确保税负以及各项征管指标保持较高水平,督促企业规范财务制度,促进企业依法纳税,及至10月份税收收入超序时超任务超过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的新跨越.③开展税法政策宣传,举办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班5期、发放税法宣传资料3000多份,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园区税法解读日”制度,定期到工业园区进行政策解答。④提供税收信息化技术支持,建立“电脑服务小分队”,深入武坚吴堡等边远地区解决企业的财务软件和申报开票系统技术故障,累计达16次,为企业正常经营保驾护航.⑤搭建优质办税服务平台,以江苏国税“服务e站”为载体,创新建立了承诺服务、预约服务、政务公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一户式”纳税服务,提高了办税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纳税人评价的好:“国税真会为我们着想啊。”

3.服务“三农”经济,为农民增加收入助力.分局先后开辟了农产品“绿色通道”,及时为农户开局农产品免税发票,累计5000多份,金额达300多万,让农民抓住市场机遇,增加收入;设立“农民之家”,为农民提供综合涉农服务,从政策到市场销售提供全面支持,受到农民好评.特别是与纪东、宗村开展服务联办,为养鸭户提供多种服务,支持建立行业协会,在国税部门和农民之间建立了鱼水之情,近日宗村鸭业协会给分局送来锦旗表达对国税的感谢,肯定了我们的工作。

三、开展文明创建,提炼服务精神

报告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基层国税部门作为执法一线,要文明执法,树立廉洁高效的形象。

①依法行政,创建基层文明站所.营造依法行政理念,把推动执法规范化作为创建的重点,从实体和程序上规范执法行为,实施纠建并举、标本兼治,较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树立了文明执法的国税形象。

思想转变范文篇5

一思想认识到位,在关键事上,抓好关键人

镇党委、政府首先召开了全镇“村支”两委会议,使镇、村两级干部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抓环境卫生治理是重要载体,它对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焕发村民精神动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其次,镇党委、政府还于3月18日组织镇机关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到县城至下堡寺精品路段参观,到纪念馆参观,到乡样板路段参观,使大家现场受教育、看样板,鼓舞了干部势气,坚定了大干促大变的决心和信心。

二明确任务,卡死责任,重点突破

首先,镇党委、政府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规划,并且把邢临路段两侧作为治理重点,特别是公路沿村地段,农户宅院残墙断壁、厕所裸露、柴草乱放、烂砖遍地、垃圾堵村、群众苦不堪言。镇主要领导面对这种现状以大气魄、下大决心从根本上治理,要求凡临路宅院一律修建标准院墙,凡影响环境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所有垃圾一律清理不留死角。

其次,班子成员挂帅,机关干部包村,同时包重点户和重点地段,具体任务列表公布,实行菜单式管理,向责任人要账,把环境治理落实到人,限期完成。

第三,书记、镇长亲临现场督导,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各村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形成了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

三争先创优,干净彻底,农村环境出现了历史性改观

这次我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由于领导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现场督导到位、加之措施强、力度大、作风硬、整治效果十分明显。全镇共组织专业人员参与整治活动600余人次,三马车185车次,铲车、挖土机13辆,清除垃圾7000余方,清理破烂砖65万块,转移和规范收破烂摊点5处,清运柴草46堆,拆除沿路街破烂厕所27处,拆违建棚子13个,垫沟拉土370余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沿邢临公路两侧农户建标准化院墙1500余米,共涉及87户,从根本上解决了沿路两侧影响环境卫生的源头问题,使这些农户更增加了安全感。现在的公路两侧村民新砌的墙头、严谨的宅院、规范的商铺、干净的街巷、平坦的道路、连片的树木、看上去真叫人舒服,别有一番景象,广大群众称赞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老百姓办的最实际的好事。

思想转变范文篇6

1、确定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

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仍将在相当的时间内继续保持这种不均衡也是客观现实,学校的困难将在很长时间内延续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在于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丈量原本就不一样长的学生,关键还是一个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的问题。用一句通俗化来讲,就是“换一个眼光,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情来看世界,世界也许就不同了。”基础教育:高中毕业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部级的重点大学。培养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也应该是成功的教育;能发掘学生的民族艺术、美术、音乐、体育特长,也应该是成功的教育。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只需要用多元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看待学生,也许每个学生都不再是难题,而是一份意外的精彩!于是,我们从学校现实出发,提出了“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

“人人能成才”的理念内涵中,“能”强调了学校在实施公平和谐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学校要树立崭新的人才观和全新的育才观,积极主动的为培养人才做物质、精神、理念上的准备;“人人”则强调了我们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和广泛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珍惜的教育对象;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和谐教育观和全面成才观的受益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为自身即将进入社会做好智力和心理的准备。当学校真正树立了“人人能成才”的观念后,会有“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过程自身具有多元特征。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学校发展应与时代特征相一致。多元化的教育观,多元化的发展观,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的成才理念,受益的是学生,支撑起的是xx中学的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

2、建立全面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我校面向xx市城乡结合部,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学生来源的复杂性。在社会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家庭也经历了巨大的冲击。经过学校德育部门多年的调查,在我校读的学生中,离异单亲及主要家庭成员下岗失业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家庭普遍经济困难。

“人人能成才”首先要保证让每一个困难学生能够完成学业,能够成人成才。这是学校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学校建立了完整的班级——年级组——学校三级资助体系。

在班级中,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基层组织高度关注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突出平等性,尽力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对贫困生的歧视性因素。同时,在班主任的心中,则始终把照顾贫困生放在优先地位。班主任通过走访的方式,深入学生贫困家庭,了解贫苦家庭现状,力所能及的帮助贫苦学生家庭解决现实困难。当贫困生的父母亲和学生本人发生疾病,意外伤害的时候,班主任都会组织学生干部和代表上门慰问,在第一时间把班级的关怀送进困难学生家庭。

在年级组中,各年级组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就读状况。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个别学生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很多学生表现出来明显的弃学情绪,有的学生悲观失望,无心恋学;有的担心家庭经济收入无力负担学业,动摇不定;有的甚至瞒着家长和老师,利用晚上和假期,外出打工。所有这些状况都由班主任及时反馈到年级组,由年级组统一作出减免杂费的决定,切实减轻困难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是资助贫困生最重要的环节。每年,学校都会对残疾、下岗学生家庭进行登记,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对困难学生的学费予以减免。3年来学校累计减免困难学生学费累计近三十六万元。学校用暂时的利益损失挽回了上千个家庭的希望,换回了社会的稳定,换回了公平教育。通过扶贫助学活动,我们为那些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的孩子们抹去了忧伤,描绘了希望,从经济上对贫困生的资助是学校贫困体系的一个方面,它甚至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方面,对贫困生家庭的资助解决不了实质性的,社会性的问题。对于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来说,学校的资助可能只是杯水车薪。真正的,能切实解决困难学生家庭状况的只有教育,让每一个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无差别无歧视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困难学生都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让每一个困难学生都能因为教育而深刻的改变自身及整个家庭的命运,这才是学校教育对贫困生及其家庭最大的资助和最深切的关爱。

3、树立全面发展的德育观

我校德育实践中,始终以尊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学生实现优良个性品质、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搭建平台。“德育者,育德者“,每一个老师都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体,每一次教育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自我德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上,有人问学校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她最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学生在学习成绩和智力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们成为一个公民所需的道德要求和心理准备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起跑线”。

在德育的“起跑线”上,我们承认起跑有先后,速度有快慢,路线有差别。实施素质教育,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中国的已有传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都能得到对自身有利,对社会有益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教师习惯在心理给学生加上一些“坏”、“差”、“不正常”“品行有问题”等等否定性的评价,把这些学生认定为“坏学生”、“差学生”。这样的教师不少,这样的主观评价肯定也是“事出有因”,但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而且极有可能是片面的。许多学校,受过度的应试教育影响,为学生提供的成功非常少。许多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他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因为教师从来没有夸奖过他们,他们得到的只有教师有意无意的“你们不是好学生”的暗示。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他们在深深的绝望和麻木中,只能自暴自弃。

我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高度重视行为规范的训导教育,把外在的社会公德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把外在的纪律意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习惯。学校的德育立足发展、从小处着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细节决定成败”,“让良好的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是学校领导常常对青年教师说的话。我们认为,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变得守时了;一个爱说谎的学生学会了诚信;一个从来不和父母交流的学生能够坐下来和父母亲说说话了;一个随地乱扔纸屑的学生开始把垃圾投进垃圾箱了;一个脾气暴戾的学生懂得了克制;一个缺少自信的学生明白了勇气的含义;一个把自己封闭在孤独自我中的学生和他的新同学在一起玩耍了……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成功。学生的进步可能是与学习成绩无关的,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相对于他们自身,他们已经收获了很多东西。在校园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点点进步,汇集起来,我们的教育就有了巨大的进步。

4、坚持全面成才的教学观

由于受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千差万别,有的行为敏捷;有的反映迟钝;有的一点就通;有的一窍不通。作为一所普通综合学校,课堂上教与学的矛盾、考试后教师付出与学生收获的矛盾显得特别尖锐。学生因为学习习惯差,成绩落后导致的不良后果正将学校导入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中,问题如何解决?

“因材施教”这一古老思想已经为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人人能成才”是目的,“因才施教”是途径。“因才”怎样“施教”?“人人能成才”就是提倡不同的人在公平的开放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所有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上都有所成功。教育过程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从面向每一个人出发,也能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文化成绩落后的考生如何与其他考生在高考中竞争?学校如何同别的学校竞争?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教才算成功,结合我校实际的生源状况和客观差异,我校坚定不移的走民族传统艺术特色发展之路。大文大理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在紧紧抓住文理教学不放松的前提下,学校做大做强做优美术艺术、民族体育特长生的教学,形成了一整套特色教育的模式。

思想转变范文篇7

近日,我区一位领导同志说,解放思想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实践早已证明,只有思想解放,才能促进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各项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然而,解放思想也是进一步改进和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端正党风和学风的有力武器。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的毛病先解除了,才能改进工作作风;而只有工作作风扎实,才能做到求真务实,也才能进一步净化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解放。所以,笔者以为,要想转变作风,首先就得从解放思想上入手,做一些必要的改变。

解放思想,必须破除“陈旧观念”。“陈旧观念”当头,必然导致思想落后、作风浮躁、工作平庸、无所作为。因此,解放思想,必须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政治革命”。通过这场革命,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用敏锐的战略眼光去审视世界,把握自然规律、经济运行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改革与探索中,扎扎实实地稳步前进。

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也是我们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从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不脱离实际、不违背民意、不胡作非为,我们的事业才会顺畅,不会陷入被动和歧途。

解放思想,还必须“真抓实干”。真抓实干与“假大空”和“空对空”是根本对立、截然不同的。我们的事业靠的是“干”,不抓不干,就是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是对人民的犯罪,是对历史前进的叛逆。只有坚定不移抓落实,脚踏实地靠实干,才能进一步释放精神动力潜能,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

解放思想,最关键的还是要“转变作风”。怎么个转变法呢?就是要坚持用新时期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社会,体察民情民意,了解社会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能坐在大楼里“空喊口号、纸上谈兵”。这是因为,执政为民首先就要情系群众,关注民生,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需要和困难。如果没有扎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作支撑,是根本行不通的。当然,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还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知识和观念,不断进行思想“充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团结群众、带动群众,充分激发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新的伟大的事业。

思想转变范文篇8

思想解放从来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任何工作不断进步的动力。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开放,以思想解放推动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可以说,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就没有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当代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产生。实践证明,无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法制的健全、完善,资源保障能力的增强,还是基础工作的夯实,国土资源管理的每一次突破和进步,莫不得益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当前,我们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探索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就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在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加快,经济社会变化日益显著。这些都为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着全新考验。思想解放到今天,改革开放到今天,人民受益,社会受益,国家受益。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一定程度上更为错综复杂。总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法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任务繁重。尤其因为经济发展加速,土地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总体不足,更加大了国土资源管理的难度。这些都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要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法制。破解这些课题,用既有的思路和传统的办法是难以行得通的,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求管理者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和开拓进取的勇气。只有管理者们具有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够找到改进、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寻到新的出路。应该看到,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亟待转变和提高。突出表现在不少管理者在思想和精神状态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于现状的思想、畏首畏尾的思想,视野狭窄。这些导致在管理实践中因循守旧、畏葸不前,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方法严重脱节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局面若不能改变,就很难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落伍,有负于时代的重负和期待。

思想转变范文篇9

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德宏的迫切需要。

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好,没有资金可以引入资金,没有人才可以汇聚人才,没有优势可以创造优势;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不好,有资金、有人才也会流失,有优势也会丧失,有机遇也会错失。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德宏要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需要我们创造更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汇聚更多的人才。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紧迫感。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团结干事”教育、“云岭先锋工程”、“三力建设”等活动,对干部作风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多次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但也应当看到,我州在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经济发展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干部作风方面,一些党员干部、甚至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不解放、因循守旧、全局观念淡薄,精神状态不佳、发展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差等等。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部门变相收费的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吃、拿、卡、要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干部仍然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影响了发展环境的优化,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下决心转变干部作风,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开拓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在全州上下形成良好的作风导向,以良好的作风促进环境的优化,以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抓住转变思想观念这个根本,坚决破除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思想结症。

我们必须破除本位主义,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本位主义就是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至上,大局意识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必须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组织意识、纪律意识,自觉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正确处理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对不利于招商引资的审批和收费项目必须坚决取消,真正让外来投资者感受到我们招商的诚意和管理服务的善意。

我们必须破除本本主义,牢固树立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观念。本本主义就是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生搬硬套。一些领导干部习惯用传统思维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抠条文在行,找出路不行,管死的办法多,促活的办法少,死板教条。导致一些部门条条框框过多,不能结合德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用足、用活、用好有关政策,而是自己捆自己的手脚,束缚自己干事创业谋发展,或者自设门槛,人为地把一些外来投资者挡在了门外,伤害了外来投资者的感情。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必须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求实创新,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闯,大胆试,敢为人先,只争朝夕。决不能固步自封,人为地设置门槛和障碍。

我们必须破除官僚主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观念。官僚主义就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说空话、讲套话、打官腔。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为民排忧解难,为群众、为基层、为纳税人提供真诚、高效的服务。

我们必须破除形式主义,牢固树立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观念。形式主义就是华而不实,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一些领导干部不注重抓落实,不求实效,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落不到实处。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坚持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工作中我们缺少的不是口号,缺少的是抓落实的决心和力度,缺少的是执行力。必须下决心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谋发展中,在强化执行力,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

我们必须破除享乐主义,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享乐主义是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温床,是事业的大敌。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养成艰苦奋斗的生活习惯,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精打细算,努力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好用活,用出成效。

解放思想,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抓住关键,切实解决好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强化各级机关、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建立权责统一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要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按照实施“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要求,制定出台效能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形成良性的责任导向,确保各级机关、各级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忠实履行职责,做到不失位,不越位,不错位。

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着力解决权力运行的随意性、主观性、隐蔽性的问题。只有公开才能公平公正,才能更好地接受监督,确保廉洁高效。权力管理范围、权力行使过程、权力运行结果都要公开透明,从源头上制止各种腐败行为,防止权力滥用。

要切实推行服务承诺制,着力解决以罚代管、只管理不服务的问题。要把推行服务承诺制作为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切入点,将服务事项、办事标准、办理时限、监督方式向社会公开承诺。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服务的关系,处理好检查与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处罚和服务的关系,处理好行政审批与服务的关系,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提供热心周到的服务。

要加强绩效考评,着力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建立健全以工作绩效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职能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对各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使用财政资金、依法行政以及工作效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绩效考评机制,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工作实绩为重点,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要严格责任追究,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今年,州政府出台了《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府部门及县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全州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意见》及其他相关制度,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加大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州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思想转变范文篇10

刚刚结束的“两会”是对新一届政府在20*年中工作的总结和对20*年工作的指导与全面部署,“两会”回眸一年来走过的艰难而更坚实的道路。在过去的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更“人”的权利和“民”的利益备受重视的一年。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最突出的施政特色的话,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这八个字是对本届中央政府最好的盛赞。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做的一桩桩亲民、爱民、为民的实事中,从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体恤民生的重大举措中,从广大党员干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挺身而出维护百姓利益中,无不闪耀着“以人为本”的鲜明色彩,无不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浓浓深情。这是一个渐进和扬弃的过程。从建国以来,国家也进行过无数次改革,但过去的改革主要是在精简政府机构规模和人员上,并没有在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发生大变革,原因是国家还没有搞清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职能和主业是什么,而新一届中央政府则在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提出在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基础上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思路,明确提出转变政府基本职能,建立市场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方面政府是管理者,另一方面政府还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政府管理人和经济人的角色缠绕在一起,很难搞清,而且政府还大量参与和干预资源配置活动,占有许多能获得高额利润的垄断经济部门,比如,电力、电信、邮电、铁路、民航等,此外,政府审批权利过宽,对社会经济活动干预的情况十分普遍。这样的政府体制状况应该进行根本性变革,政府的主业不是大量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市场交易活动,而是搞市场服务和公共服务,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市场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利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

国家在改革,政府在转变,一切都在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个中心来进行。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让市民们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富裕、和谐的环境中;农村发展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让农民朋友真正富起来;科教文化要“以人为本”,要以为国家培养思想道德和专业文化知识双优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调动人们的思想活跃到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尊重个性发挥,开创更大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财政征收与分配要“以人为本”,既要保障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又要兼顾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承受能力;政治改革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政治文明,强调民主形式,使人民能把自己国家主人翁的权利与地位真正落实到实处;等等。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就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永远把百姓冷暖挂心头,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体现在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体现在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新一届政府面对百姓切身利益包括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重视力度前所未有,对农民、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也达到空前;“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体现在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和不断深化中,使得各项改革更加顺民意、谋民利、合民心;“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还体现在新一届政府努力满足百姓需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上,各级政府在为百姓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时,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法治建设。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正高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更急切的企盼“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尤其是有关百姓民生、民权的难点、焦点和热点问题,为人民群众真正带来福音和利益。从“以人为本”我们看到了政府的转变,从政府的转变我们更看到“以人为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