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8:21:24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范文篇1

1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

1.1痛觉阈即引起疼痛的最低强度的刺激,或者说是疼痛最低的可感知强度。Wof和Wolff曾报道,健康者都有相似的感知疼痛的能力。但炎症可使痛觉阈降低,局麻、神经系统损伤或中枢性止痛剂可使痛觉阈提高,分散注意力与暗示可减轻疼痛。

1.2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对疼痛的知觉反应中,社会文化知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948年人类学家Kraeber发现,某些社会阶层的妇女在分娩时毫不痛苦,婴儿出生后妇女很快就到田间劳动,而大多数妇女在经历分娩时显得相当疼痛。

1.3心理因素疼痛不仅有着性别差异、民族差异,而且受文化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着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人们因为疼痛而引起心理反应,悲伤可致疼痛加重,控制悲伤可减轻疼痛,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反应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心理学家发现恐惧、焦虑、失望、不耐烦均可使痛阈降低,愉快、兴奋、有信心可使痛阈提高。

1.4痛觉适应传统观念认为,对痛刺激的适应是不明显的,强烈的疼痛刺激根本不产生适应。然而新的实验证明痛觉本身也存在负适应现象,即在痛刺激连续或多次作用于感官的一段时间后出现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术后疼痛的控制

2.1药物治疗倡导预防性用药。有些医生在诊治有疼痛的患者时常要求患者“忍耐疼痛,尽量不用药”,但无谓地忍耐疼痛实际上是毫无必要的。现有观点认为,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按时给药效果明显,所以对于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手术后切口疼痛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用药,而不是待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给药。预防用药所需剂量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得多,患者痛苦又大大减轻,镇痛效果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24小时总用药量比疼痛时再用药的药量小,同时也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使其有规律可循。所以告诉患者如有疼痛应及早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2患者自控止痛法(PCA)PCA在国外正广泛用于术后及慢性疼痛治疗,其方法是患者拥有一个用计数电子仪控制的注药泵,按规定浓度和速度匀速将药物注入体内的方法。患者自控止痛法(PCA)需要自我控制给药时机和剂量。

PCA依据给药途径分为静脉注射PCA(PCIA)、硬膜外PCA(PCEA)和皮下PCA(PCSA),以PCEA镇痛效果最佳。

3术后疼痛的护理

3.1非药物治疗护理抑制疼痛的物质,现已检测出的脑啡肽、强啡肽类物质已有几十种,它们与外源性吗啡一样,能够控制疼痛的传导,抑制疼痛。情绪、心理等因素可影响吗啡类物质的产生。心理护理的原理就是激发机体产生释放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因此,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3.1.1控制焦虑焦虑与痛感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排除恐惧有利于减轻疼痛。解除患者的焦虑,焦虑程度越重,疼痛程度也越重。护理人员应尽量陪伴患者,允许并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使用治疗性触摸或其他方法解除患者身体的紧张度,帮助患者松弛,鼓励患者参与护理计划,以及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使其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3.1.2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护士要保持敏感,对于轻度或中度以下的疼痛患者,可采用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读小说;听力分散法,如听音乐、听故事;触觉分散法,如抚摸等。基于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以往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选择某些特殊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疼痛反应。

3.1.3身体放松法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术,自我催眠、自我暗示以及心理治疗中的催眠与暗示疗法都有助于机体放松,肌肉张力减小以减轻疼痛。同时思想放松还能促进药物止痛,有助于患者关闭“疼痛冲动的门”,并增加循环内啡肽,以提高患者的痛阈。

3.1.4诱导想象疗法诱导患者去想象一些以往经历过的、令人欢愉的场面,如温暖的沙滩、柔和的阳光、蔚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等。

3.2一般护理术后帮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使肌肉松弛,张力减小,缓解疼痛的肌肉阻力,给患者讲解术后所带引流管的用途。对于有些患者,为减轻肿痛和切口压力,可在床上放支架支撑被褥,观察伤切口有无渗出、出血及感染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时间允许术后及早给予舒适利于缓解疼痛的不同体位,如半卧位等。病情允许可及早下床活动,疼痛一般在麻醉清醒后2-6小时最强烈,24-72小时逐渐减轻,若患者持续疼痛,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3.3应用镇痛药的护理注意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由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因人而异,给予同等剂量的药物后有的患者血药浓度过高,引起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呕吐等反应;有的血药浓度过低,镇痛无效,患者依然烦躁不安,吵闹不停。所以给药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动态变化,尤其是第一次给药后,应了解患者的反应以确定其用药剂量。同时,护士应了解各种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观察。

3.4自控镇痛(PCA)的护理术后应告诉患者应用PCA治疗的目的和使用方法。妥善固定给药导管,保持给药途径通畅,定期评价镇痛效果,当疼痛较重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

术后护理范文篇2

关键词: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6~12岁。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视肿瘤生长部位及发展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

1.2.1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6例。

1.2.2内分泌功能紊乱儿童颅咽管瘤的特点之一,主要为肿瘤侵犯或压迫视丘下部及垂体所致,出现尿崩症7例,脂肪代谢障碍8例,身材矮小3例,精神萎靡不振5例。

1.2.3视力、视野障碍肿瘤压迫视神经、神经交叉甚至视束引起视神经原发性萎缩或肿瘤梗阻室间孔造成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9例。

1.3治疗方法10例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

1.4结果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4例,手术死亡率为0。视力视野改善9例,术后患儿均有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对症处理及积极治疗后患儿,均获得纠正后出院。

2术后护理

2.1股静脉插管术中常规做股静脉插管以保持输液通畅,术后应保留此深静脉液路以便抽血和输液方便,避免反复穿刺抽血。

2.2卧位术后6h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6h后取头部抬高30°,健侧卧位,以减轻脑水肿和伤口水肿。

2.3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术后72h,加强意识与瞳孔的观察,针对小儿特点,注意神志不清应与患儿熟睡相区别,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1次,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由于电解质紊乱为中枢性失调造成,故控制水和电解质紊乱是术后的关键。为了防止高钠,术后一律不常规使用盐水补液,但应常规补钾。术后每天早、晚查2次血钾、钠、氯,根据电解质的情况临时调整钠的入量。低血钠时患儿精神萎靡,应适量补充生理盐水,避免使用高浓度钠盐水补液,防止医源性高钠血症。高钠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应补充无钠盐的葡萄糖液;在补液的同时,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不给患儿饮用可乐、苏打饮料,只可饮用或大量鼻饲白开水,必要时可临时给予双氢克尿噻。

2.4术后尿量及颜色的观察发现尿量较多(一般24h超过3000ml)则应通知医生,使每日尿量控制在2500ml以下。尿的颜色如果是黄色,一般为正常,如为淡黄色或近乎无色说明水分排出过多,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以防止电解质紊乱。术后留置导尿管者,按留置导尿管护理常规,严密观察尿量、尿色、尿比重,并记录24h尿量。导尿管一般为2~3天于术后患儿清醒经夹管后有尿意即可早期拔出,鼓励患儿自行排尿,以减少感染机会[1]。

2.5对症护理患儿术后体温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高热者,术后患儿体温应控制在38℃以下。如体温过高可以用酒精擦浴、头枕冰袋、口服阿苯片或APC等措施,必要时肛塞消炎痛栓其降温效果好。对体温不升者采取保暖措施。术后常有额眶水肿,给予解释并行冷敷可减轻不适。一般术后3~4天可逐渐消失[2]。

2.6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2.6.1癫痫是颅脑手术的较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应密切观察有无癫痫发生的先兆,避免患儿单独活动,防止意外发生。积极去除一切诱发因素,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儿安静卧床休息以减少耗氧量。对已发生癫痫的患儿,除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外,给予低流量吸氧,预防脑组织缺氧。对于躁动不安、惊厥者,应给予镇静、止痉药,尽快控制症状。

2.6.2呼吸道感染为防止呼吸道感染,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术后反应有一定的特点,一般术后怕伤口疼痛而不愿咳嗽,护理人员进行诱导,或行刺激引起患儿咳嗽,并经常更换体位,拍背,帮助患儿把痰液咳出,必要时给予吸痰。HTtP//:

2.6.3注意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变化由于患儿术后一般禁食和脱水治疗,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因此,术后应及时给予补液,加强营养,测电解质,血气分析,使血氧分压与CO2分压,血钾、血钠、血钙、血氯、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2.7出院指导(1)按时按量服药:由于手术会对下丘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较长时间内会有内分泌改变,对于尿崩者要交待患儿坚持长期口服弥凝片,定期复查[3]。当患儿接近青春期时按医嘱适当使用各种激素,可使患儿的身材和性征正常发育。(2)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关心体贴患儿,多做有趣的游戏,对患儿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3)加强营养:由于手术创伤,能量消耗大,患儿又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予全面的饮食,加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康复。积极预防感冒。(4)注意观察患儿的多饮、多尿及尿量、尿比重、体温、癫痫等情况。(5)定期门诊复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张玉甜,王忠诚.儿童颅咽管瘤与下丘脑功能损害.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5(17):192.

术后护理范文篇3

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特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呼吸通畅。保持尿道通畅,并密切注意尿色和尿量,并作详细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防止膀胱充盈,影响伤口愈合。

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感染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保证输液通道畅通无阻

术后给药途径大多是静脉给药或补充体液。因此,保证输液通道通畅,用药时要做到“三查七对”,注意观察药物反应,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在静脉给药时,切忌漏于皮下或穿破血管,避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要重点保护静脉,以利继续给药。

3生活起居方面的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包括环境、病室的整齐、安静,患者生活上的需要(如洗脸、喂饭、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等。环境对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食欲正常,睡眠良好。因此,应做到病室安静、清洁、整齐,床铺干燥平整,鼓励或帮助患者多翻身。术后5-7天可以下床活动。尽量减少腹腔内粘连及肺部感染。

4口腔护理

在实施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可破坏口腔粘膜,口腔损害是局灶性的,也可是弥漫性的,甚至可累及整个口腔粘膜引起口腔炎,并且化疗往往还导致唾液量和质的改变,引起口腔干燥,唾液PH值降低,这种酸性环境极易促进霉菌生长繁殖。因此,做好口腔护理,减轻局部疼痛和保持口腔清洁极为重要。为防止口腔感染,可选用1%-3%双氧水或1%-4%苏打水漱口,或用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早晚及饭前各漱一次。

5预防感染

抗癌药物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化疗病人一般白细胞较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需要做好保护性隔离及预防感染。

6中医中药治疗

卵巢癌属于中医的“征瘕”范畴。其发病多是因气滞血淤,气血两亏所致,术后更是气血两亏。因此,术后宜采取中医中药治疗,扶正祛邪,在大剂量化疗时,宜扶正,运用健脾益气和胃,补血之品,往往可以减少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减轻化疗对造血机能的损害,如胃肠道反应较重时,可服霍香正气水等,为避免白细胸下降,在化疗开始时即服“升血汤”,可以减轻化疗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7饮食护理

中医强调药补不如食补,医食同源。《黄帝内经》中提出“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观点,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原则。可采用饮食疗法,医、食、养结合,食借药威,药助食性,药食同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术后护理范文篇4

关键词:喉癌;术后;居家护理

新冠肺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1],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绝大部分喉癌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开放气道,由于呼吸改道,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是新冠肺炎高风险人群,同时也给家庭护理带来严峻挑战。笔者针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居家护理及防护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居家护理及防护要点,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2—8月我院20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院时均携带气管套管。患者纳入标准:(1)无认知功能障碍,能配合调查。(2)出院时病情稳定。(3)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家属纳入标准:(1)住院期间每天照护患者,出院后仍为主要照护者。(2)有良好沟通、书写能力,会使用智能手机。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同时参加其他研究者。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2方法

将20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根据《喉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指引单》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方法如下:研究团队通过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检索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指南与新冠肺炎预防方法后,与医院感染科专家、头颈外科气道护理专家沟通,总结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经验,制订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居家护理管理策略。

2.1成立气管切开居家护理管理小组

在科室原有气道管理团队基础上,成立居家护理管理小组,从出院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培训、心理痛苦筛查与干预、网络平台建立及维护、居家护理随访指导5方面进行管理。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主管医生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工作9年以上的3名主管护士和4名专科护士,均经过专科培训。

2.2出院前分阶段渐进式培训

(1)培训模式。根据医院疫情防控管理规定,患者及其家属不可集中培训,故采用一对一个体化培训。(2)培训时间。从术后第7天至出院前1天,按路径式培训计划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培训。(3)培训内容。术后第7天:培训内容为气道湿化、居家护理物品准备,现场考查患者及其家属是否掌握两种以上气道湿化方法,能否熟练使用居家护理物品并知晓注意事项。术后第8天:护士现场演示并讲解吸痰、气管切开护理操作,家属于床旁观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何通过手机观看科室录制的气管切开居家护理操作视频。术后第9天:护士利用模拟人介绍吸痰、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患者及其家属在模拟人上练习并通过考核。出院前第3天:护士在旁指导,患者照镜子尝试取下、安置内套管和更换切口纱布;家属进行吸痰及切口护理,患者完成1次,家属完成2次,并考核达标。出院前2天:学习气道解剖、气道风险管理及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应对措施。利用模拟人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气道解剖关系,重点学习出现气道紧急情况时(呼吸困难、堵管、脱管、套管系带松脱、出血等),如何自救及来院处理。若患者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有明确接触史的情况下,做好防护措施、上报社区,乘专用救护车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排查;若无明确接触史,联系主管医生和护士排除切口感染后,居家隔离和观察。出院前1天:培训内容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居家气道护理及环境管理。佩戴口罩是疫情期间最重要的防护措施[2]。气管切开患者选择贴合颈部的口罩防护效果更好[3]。目前国内口罩根据外形分为平板式、折叠式、杯状3种。其中,平板式口罩塑形性强,适合气管切开患者颈部佩戴[4]。医用外科口罩属于平板式口罩,建议患者出门前吸尽痰液后,将医用外科口罩覆盖于切口处,外面戴纱布围脖美化形象,同时口鼻处佩戴口罩。不聚餐、不扎堆,选择空气流通的环境,保持有效社交距离[2]。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居家环境管理策略:①患者和主要陪护者卧室分开,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禽、肉、蛋充分煮熟后食用;保持手卫生;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健康监测,每日测量体温。②地表、物表消毒。有肉眼可见的痰液污染时,先清除痰液再用500mg/L[5]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6]。消毒时患者佩戴喉罩处于阳台等通风处,避免消毒液气味刺激呼吸道。③吸痰瓶内的痰液用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后冲入马桶,负压吸痰瓶用5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以上。④医疗废物处理。棉签、纱布、吸痰管装塑料袋后用鹅颈式密封法封口[7],外贴有害垃圾标识(见表2)。

2.3心理痛苦筛查与干预

术后第7天及出院前1天进行心理痛苦筛查与干预,具体方法见图1。

2.4居家护理随访策略

(1)登记患者详细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病案号、气管切开日期、更换套管日期、套管类型与型号、手术方式、气管切开类型、出院记录、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2)电话随访。由专科护士随访、指导。随访时强调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了解患者气道防护情况、康复情况、心理状态、营养状况、能否完成切口护理、吸痰护理、有无并发症、依从性。同时,收集患者日常活动信息及身体状况信息,包括是否外出、是否有接触史、体温、咳嗽及就医情况等。(3)网络随访。搭建网络平台,建立“头一病员之家”微信公众号及居家护理交流群,采取“医生—护士—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组长上传操作视频,发送疫情实时报告、防疫知识、健康教育资料等,利用音频、图片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居家护理。患者及其家属也可将问题发至交流群,由专科护士解答(见表3)。

2.5评价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出血、脱管、堵管、感染等。(2)依从性。依从:完全掌握护理内容,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部分依从:基本掌握护理内容,部分服从医嘱,少数患者及其家属不会按时、按质完成护理内容;不依从:不认同科室护理,不能完成居家护理内容。总依从性(%)=(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2.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居家护理管理,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居家护理能力和依从性团队干预有助于提高喉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8]。传统的居家护理主要由家属完成,长期护理会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9],若主要照护者有事离开或者突然更换照护者,患者极可能在出现气道风险(如堵管、脱管等)时无法自救。本研究以“医生—护士—患者—家属”为主要沟通模式,出院前进行一对一培训,让患者及其家属同时掌握操作方法,并对患者进行考核,使其能独立完成脱卸、安置气管套管与吸痰等操作。出院后医生、护士参与居家护理,使患者无后顾之忧,居家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出院后有计划的随访也有助于督促患者及其家属遵医嘱完成护理计划,提高依从性。

3.2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居家护理管理能防止其感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规范的气道防护是自我防护最重要的环节[10]。我科根据气道特点和病毒特性制订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虽然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因解剖特点容易感染,但我科患者疫情期间未发现确诊病例,分析原因如下:(1)针对性的气道防护指导和密切随访阻断了病毒传播途径,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2)按计划随访及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患者的气道特点和感染风险,因此,疫情期间他们减少外出、保持有效社交距离、不接触可疑者。

3.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居家护理管理,能降低其抑郁、焦虑风险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使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11],因担心感染新冠肺炎,心理压力较大。出院前掌握规范的气道护理方法,出院后医务人员及时进行随访及心理指导,有助于其缓解压力,放松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

4结语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居家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能力,出院前实施分阶段渐进式培训计划、出院后实施路径式随访计划,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抑郁、焦虑风险,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和出院护理质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受疫情影响,收治的喉癌患者人数较少,参与研究的例数较少,后续会继续进行居家护理指导,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的通知[A].国委办疾控函[2020]109号.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彭倩,李仕晟,彭霞,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气道改道患者的气道防护措施[J].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志,2020,26(1):14-17.

[4]张小宁,蒋雪.WHO《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时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口罩的使用指南》解读[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3):281-28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7]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A].卫生部令第36号.

[8]高莲英,李娜.多学科合作团队干预模式在喉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4):25-27.

[9]杨玉珍,颜秀珍.气管切开患者主要照护者的压力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0(14):716-717.

[10]秦丽,邓伟,蒋振华.气管切开患者感染COVID-19风险的分析和规避策略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2020,28(2):97-99.

术后护理范文篇5

1.l临床货料本组88例,其中男60例,女28例。年龄50-82岁。均行食管癌根治术。其中上段食管癌6例,中下段食管癌66例,贲门癌10例,中段食管癌加部分肺切除6例。

1.2方法采用食管癌术后患者不舒适原因调查表[1],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及病房环境4大万面,分别于术后24h内、5d内(禁食期)、10d内(恢复期)3个不同阶段进行间卷调查,重点询问患者引起不舒适的原因,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情绪变化,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

2结果

术后24h内的不舒适主要来自病房环境及监测仪器的影响,术后5d内的不舒适的原因主要来自各种引流管、禁食、禁水、生活不能自理等,术后l0d内患者存在的不舒适主要来自计划进食及相似病例的影响。

3讨论

3.1术后24小时内不舒适原因①术后24h内:这一阶段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期。由于镇痛泵的使用,术后24h内切口疼痛不再是引起患者不舒适的主要原因。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手术时间长导致脱水等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循环血量,因此术后监测变得至关重要。持续的监测仪器的使用,治疗护理工作等使病房不能为患者提供一个术后休息的优良环境,这就直接影晌了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这一阶段的不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术前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术后恢复过程,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同时,临床医护人员应该规范地使用术后镇痛技术,尤其是病人自控镇痛泵的使用,便术后患者减轻疼痛。临床医护人员还应充分为术后患者创造安静休息的环境,一些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以免打扰患者休息。

3.2术后5d内不舒适原因这一阶段指患者禁食、禁水期。由于患者已麻醉清醒,对外界的反应更加敏感,各种管道(胃管、胸腔引流管、尿管、静脉穿刺管道等)造成患者的不舒适比例占到100%;禁食、禁水导致患者口腔干燥、口腔异味、喉咙干痛、饥饿感等非手术因素的不舒适开始上升为主要原因;由于食管吻合口的愈合较慢,且张力铰大,忠者术后病情平稳后需保持斜坡卧位,适当限制头部活动,导致患者易出现肢体不敢活动,加之术后的自理能力缺陷,均导致患者在这一阶段出现各种不舒适症状。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我们一贯认为疼痛是术后患者最主要的问题不相一致,是值得我们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所以临床护理管理者应该关注术后患者的这些社会需求,对术后患者可适当放宽探视制度,至少留一个家属在患者身边。同时,医护人员应多陪伴术后患者,与患者多沟通,解除他们的孤独惑。

3.3术后10d内不舒适原因这一阶段指患者已拔除各种管道,迸入计划饮食朔。由于食管癌根治本的手术方式,将导致患者在开始进食时易引起反流,食管切口处的瘢痕生长会导致食管狭窄,因此在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患者必须计划迸食。由于患者已经开始接受外界的各种资料,必定开始受到相似病例的影晌,以上均将导致患者在这一阶段出现不容忽视的不舒适。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整体护理关注的是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整体的护理,与舒适的内容相一致,所以整体护埋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

综上所述,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术后患者疼痛与禁食等生理不适及改善病房环境,适当放宽陪伴制度,实行整体护理,早期施行护理干预从而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王玉翠,王梅.食管癌术

后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06-708.

术后护理范文篇6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术后护理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肛门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肛门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3临床护理评价的效果

术后护理范文篇7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骨瘤切除术护理

一、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0-70岁,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复视、眼球移位、面部畸形、鼻塞、上呼吸道感染后加重。术前全部进行高分辨鼻窦CT扫描,判断骨瘤起源部位和生长范围,是否伴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

二、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鼻内镜下鼻窦骨瘤切除在我国属于一门新型技术,病人了解还不够,多少存在戒备心理,常有恐惧、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与其沟通交流,向病人耐心解释,让已做过手术的病人向他们讲术亲身体会,从而消除顾虑,增加病人的信心,得到病人积极配合,顺利渡过手术关。

2.1.2术前健康指导:因为口腔与鼻腔相通,患者大多都有鼻塞症状,呼吸模式发生了改变,时常用口呼吸,因此口腔粘膜干燥,我们要鼓励病人多饮水,同时用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鼻腔清洁,勿挖鼻、擤鼻,注意观察者有无口腔感染,如牙龈炎、口腔溃疡、咽炎等若有应及时处理,告知病人尽量预防感冒,禁烟洒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手术后伤口修复,预防术后感染。

2.1.3病人准备:术前备皮:我们要彻底清洁鼻腔,减少细菌污染,为患者剪除鼻毛,以避免妨碍手术术野,剪鼻毛时,使光源准确地反射到鼻前庭,充分暴露鼻毛,避免拉拽鼻毛及扎伤鼻黏膜而增加感染机会,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为病人更换病号服,正确配带腕带。

2.1.4各项检查: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肝功能、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肺功能、鼻窦CT等,以评估其全身健康状况,了解有无手术禁忌,检查病人有无感冒,鼻黏膜肿胀或炎症,如有炎症待症状消失后再手术,女病人月经期及月经前期禁止手术。

2.1.5个性化护理:护士应熟悉解剖关系,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鼻内镜术虽具有视野清晰,病变清除彻底损伤小,比较安全可靠特点,但由于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仍可能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如鼻出血,眶内并发症,颅内并发症等。我们要针对每位患者制定相应,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实现护理目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者应采取有效控制并监测其变化。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与活动:根据病人麻醉方式,若全麻者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第一天可采取半卧位。若局麻者,术后常规采取半卧位,因半卧位有利于鼻腔、鼻窦渗血的流出,有利于病人的呼吸,告知患者口内分泌物不要咽下,避免渗血咽下引起胃部不适及便于观察手术后渗血量,术后恢复期若无头晕及鼻腔出血,鼓励早下床活动,向患者讲解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利于分泌物排出,促进肠蠕动,避免便秘。

2.2.2饮食护理:全麻者待完全清醒6小时,局麻病人术后2小时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食物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无刺激。由于病人术后鼻腔填塞,吞咽时前额和鼻腔胀痛,加重,病人拒绝进食时,要鼓励病人,告知术后进食的重要性,适当进食有利于体力恢复,必要时给予5%葡萄糖盐水,及补充能量。

2.2.3舒适的改变:由于病人术后鼻部肿胀不适,麻药过后鼻部的疼痛,再加上伤口有少量渗血,病人会感到烦燥不适,我们应对病人倍加关心,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向病人解释疼痛会随填塞物取出而逐渐减轻,当疼痛、鼻塞、严重影响进食和睡眠时,及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口服止疼药,告知病人由于术后鼻腔肿胀,鼻塞比术前还严重,在术后48h分次抽出鼻腔填塞物后,可明显改善,不必担心,同时可为病人准备好柔软的纸巾,告诉病人有少量出血很正常,可用纸巾擦拭。嘱病人注意有无血液从后鼻孔流出,口中的“唾液”应及时吐出,若有吞咽动作及反复从口中吐出血凝块或前鼻孔有持续血液滴出,要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止血。术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鼻部。

2.2.4术后术腔的护理:术后一般情况下48小时应抽出鼻腔填塞物,每日用细吸引管连接中心吸痰装置,吸出鼻腔的血凝块,痂皮及分泌物,尽量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在给病人换药前,嘱病人不要空腹。向病人讲解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如何配合,以免引起病人不适:如晕厥、疼痛等。

2.2.5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眶周淤血、肿胀、突眼、脑脊液鼻漏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2.3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嘱患者避免受凉,预防感冒,避免打喷嚏,打喷嚏时可张口深呼吸或用舌头抵住硬腭以制止,勿用力擤鼻,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诊,及时清理术腔,防止术后粘连。

三、讨论

鼻内镜手术安全性高,术中创伤小,出血少,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术腔堵塞范围小,减轻了因填塞引起的反射性头痛。但因鼻腔手术部位深,周围有眼眶,视神经、颈内动脉等许多重要组织,因此加强对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住院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术后护理范文篇8

关键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针对性护理

多数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会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疼痛,这是由于组织损伤导致的,也属于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之一。多数患者在恢复期间由于较长的康复周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例如抑郁、慌张等负面情绪。且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体验也会降低[1-2]。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学成就的不断提升,患者术后的护理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护理模式已经逐渐趋于系统化,因此在对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以人为本,将重点放在提升病人的护理质量上。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为了更好地探究护理效果,随机选取了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对100名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对以上患者的疼痛原因进行调查,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模式,且护理效果较为明显,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信息。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性64名,女性36名,其中年龄最大70岁,最小13岁,平均(44.7±7.8)岁。另外选取2018年1月前来我院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名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性57名,女性43名,其中年龄最大69岁,最小14岁,平均(44.6±7.9)岁。随后对比所选患者病程、病史、创伤程度等其他基本资料,发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对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了解患者的疼痛原因并给与相应的护理模式,详细操作如下。1.2.1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原因。(1)生理因素:骨科手术患者对于在术后的体位要求非常严格,只有保持正确的体位,才能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防止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出现痔疮和肌肉痉挛,每天需要适当的辅助活动,防止骨骼关节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对于恢复不利的情况。由于在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多为金属制品,在接触到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等含有神经节的部位时,患者的疼痛感会突然加剧,难以忍受[3]。(2)病房环境:在病房进行恢复治疗时,病房中的物品摆放,环境设置,噪音的大小,灯光的强弱对于患者的影响都不可忽视,护理人员可在布置病房时适当询问患者的意见,努力做到患者舒适。(3)心理因素:对于年纪较大或者社会经历浅薄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相应的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状况比较多,在手术之后可能会担心自己能否恢复到健康状态,在疼痛的折磨下,患者极为容易出现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针对这类患者,应该主动与之交谈,讲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有趣事情,分散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注意力,减少病痛引起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以多与患者讲解一些治疗后恢复比较成功的案例,用来增加患者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1.2.2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对策。(1)护理评估:疼痛评估时了解患者病痛恢复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护理人员对于手术完毕的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由于不同的患者所能忍耐的疼痛感不同,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了解每个患者的疼痛耐力,测定方法可以通过患者呼吸方式、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分泌的汗液等进行评估预测。完成疼痛感评估预测后,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原因。(2)健康教育:对于在病床上恢复的患者来说,正确的体位对于病情的恢复尤为重要,在指导患者正确体位的同时,需要患者家属在旁观看,防止患者自行变更体位时引起错误的方式,影响恢复。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按摩方式,并亲自示范指导。在工作时认真倾听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疑惑,对于存在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护理人员详细为其解答。每天按时记录患者的恢复状况,在患者感到舒服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体位,按时变更体位,以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液不通,身体麻木。在患者心情不畅时,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通过听音乐,读书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3)病情观察:要求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伤口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检查要求并记录。检查患者手术创口时,观察患者伤口是否发生肿胀,是否有脓血溢出伤口,仔细询问患者伤口是否出现疼痛感,一旦患者伤口疼痛感强烈,及时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疼痛。如若患者手术创口肿胀并且伴有牵引疼痛时,护理人员要及时联系主治医师,检查是否需要进行二次伤口处理,是否需要对伤口进行减压。如果患者创口恢复一切正常时,及时寻找患者疼痛病因,如由于伤口包扎过紧引起,护理人员要及时放松包扎纱布,避免患者加重疼痛。(4)心理护理:①心理支持:对于疼痛忍耐力相对较差的患者,需要在心理上给予慰藉,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②担心预后:患者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使得其恢复缓慢,治疗效果受到阻碍,护理人员需要多为其讲解成功案例,分散患者的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及时与患者家属做好详细沟通,相关的细节工作要做好,保证患者在一个舒适的条件下恢复健康,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这样也有助于患者的恢复[4-5]。(5)保持舒适的环境:患者在恢复期间会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无法自行活动,只能卧床静养,因此在休养期间病房内的环境对患者后期的创口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要注重物品摆放,定时清理病房,及时通风,为患者提供一个清洁、干燥、舒适的静养环境。同时要保持室内的温度23~26℃,防止病房内温度变化过快,影响创口愈合时间。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护理人员要正确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避免由于长时间不活动肢体,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在查房过程中,做到四轻,尽量不要打扰患者休息[6]。(6)睡眠指导:在后期康复期间,尽量要求患者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患者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1.3疗效判断。统一使用疼痛等级检测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伤口疼痛度进行评级。疼痛主要分为3个等级[7]:1级是轻度疼痛,指患者在进行轻微活动时出现的自己可以忍受的疼痛;2级是中度疼痛,指患者术后一直出现疼痛感,需要使用镇痛剂来帮助缓解疼痛;3级是重度疼痛,指患者一直处于难以忍受的疼痛状态。调查完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1.4数据分析实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记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较大,临床对比价值明显。

2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调查数据进行对比,使用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伤口痊愈时间、疼痛等级以及药物使用效果等方面,均要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有较大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疼痛属于普遍现象,疼痛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增加了疾病恢复的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的危险[8]。本次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普通护理的对照组在各个方面的效果明显不如采用针对性护理的对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后,可以明显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抵抗疾病的信心,经最后实验结果分析,两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可比性。综上所述,在对骨科病人的护理中,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恢复时的疼痛感,改变患者的心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此模式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经实验证明,此方法在对于骨科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海秀,万志勇.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9(10):2122-2123.

[2]戴彩虹.骨科术后疼痛原因分析与疼痛护理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8,17(12):9021-9022.

[3]周月清,陈叶辉.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12):9012-9013.

[4]胡婷婷.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7,2(12):3719-3720.

[5]陈霞.150例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30(14):2421-2422.

[6]葛天慧.对创伤骨折患者实施疼痛干预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41(13):711-712.

[7]张桂仙.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调查[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8,3(12):621-622.

术后护理范文篇9

关键词: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镇痛泵;护理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uterineprolapse),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1],目前,我院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该病获得满意效果,但其术后疼痛的护理值得关注,本研究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加强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年龄52~67岁,平均(60.4±2.9)岁;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膨出31例,阴道封闭术后再发子宫脱垂2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宫颈残端脱垂7例;患者中伴有高血压5例,糖尿病1例,压力性尿失禁7例。患者均行盆底重建术治疗,手术前有合并症的患者血压、血糖均控制良好,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将以上4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对患者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有心律失常、血压过高或过低、心肺功能衰退等及时告知主治医师,积极对症处理[2]。(2)患者术后24~48小时阴道内有纱条填塞,一般患者可有阴道流淡血性液体,护理中注意其有无颜色、气味及量的异常。(3)根据患者的盆底重建术情况,留置了阴道内腹腔负压引流管,护理人员应注意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无菌,观察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3-4]。(4)患者术后4~6小时进流质,恢复排气后进食半流质,术后3天可逐渐恢复普食。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强调早期、足量进食,满足患者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同时告知患者术后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地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患者的康复[5]。(5)重视患者的会阴护理,保留尿管及会阴伤口拆线前,注意保持会阴清洁,要彻底清洁大小阴唇皱褶间的分泌物、肛周及大腿根部污迹,保证会阴护理治疗,以防逆行感染。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疼痛护理:盆底重建术后患者会自觉下腹不适、疼痛,护士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减轻、加剧疼痛的因素[6-7],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半卧位,同时给与镇痛泵进行镇痛治疗,使患者无痛舒适。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5.1±0.49,对照组为5.42±0.5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35,P>0.05)。

2.2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3,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比较(略)

3讨论

严重的子宫脱垂和膀胱膨出,是因为年龄增大盆底组织过于松弛导致的。患者早起时会感觉有肿块从阴道脱出,并伴有不受控制的尿漏,在咳嗽或运动时更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这类疾病,以往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将脱垂的子宫和膨出的阴道壁切除,然后将损伤的筋膜进行缝合[8]。但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将没有器质病变的子宫切除了,而且缝合后的结构仍然是建立在存在病变的盆底组织上,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组织会越来越松弛,日后仍有可能复发膀胱膨出的情况[9-10]。盆底重建术就是通过使用无张力阴道吊带或补片对过于松弛的组织进行悬吊、修补,并采用对人体无伤害的合成材料来代替原有的病损组织,重建盆底组织架构,并且具有弹性效果,无排斥反应,是患者体内的长久有效“柔性支架”,这种新型的手术不用开腹,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控尿效果好,不易复发,并且保留了子宫等无病变组织,对患有内科疾病、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大手术者更加适宜。我院采用此法治疗子宫脱垂患者40例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该40例入组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其恢复情况也略有差异,观察组采用镇痛泵加强疼痛护理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

镇痛泵可以减轻和缓解手术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这一技术在国外发展较快,已达较成熟阶段,而国内最近几年才逐步推广应用。在使用镇痛泵的情况下,对于卧床的患者可以咳嗽促进排痰;而且患者在手术以后可以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也可以下床活动,这样对肠蠕动以及身体的恢复都有好处。另外,早期活动对于老年患者还可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综合以上论述及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幼林,赵荷兰.子宫脱垂76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9):1148.

[2]陈洁.20例全盆腔重建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24.

[3]王玉琼.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

[4]徐景芳.子宫脱垂并阴道壁膨出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33.

[5]廉伟.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4):50.

[6]戎明梅.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围术期的护理[J].江苏医药,2008,34(10):55.

[7]乔凌,苗娅莉,张晓红,等.全盆底重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4):26.

[8]吴振玲.老年妇女子宫脱垂28例手术治疗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36):51.

术后护理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术后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及手术特殊性采用心理护理、合理体位、营养饮食、基础护理进行护理与指导。结果有计划、针对性的术后护理能减少术后风险,增强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结论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护理手段是老年妇科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保证。

在妇产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消化、吸收、应激、代偿、修复、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对手术的耐受性差。老年妇科患者由于生殖解剖特点的特殊性,生殖系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又与其他系统的功能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其护理工作亦有相应的特殊性。有计划、针对性地做好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式的改进及与手术有关条件的完善,尽管老年妇科手术风险大,机体抵抗力差,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实践证明老年妇女是可以接受大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加强术后的护理。

1病情观察

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需依手术大小、病情,认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通常术后每0.5~1h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1次,平稳后,每4h观察1次。术后至少每天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d。术后1~2d体温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此为手术正常反应,术后持续高热,或体温正常后再次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老年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患,病情变化常有隐匿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有些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在护理中有足够认识,如出现嗜唾,精神差,低热时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为防止电解质紊乱,应严格记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体位

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术后体位。全身麻醉患者在尚未清醒前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侧向一旁,稍垫高一侧肩胸,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h。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穿刺留下的针孔约需2周方能愈合,蛛网膜下腔的压力较硬膜外间隙高,脑脊液有可能经穿刺孔不断流出至硬膜外,致使颅内压力降低,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尤其在头部抬高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封闭针孔的血凝块不易脱落,可减少脑脊液流失量,减缓头痛。为此,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者术后宜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如果患者情况稳定,术后次晨可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腹部肌肉松弛,降低腹部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减少肺不张情况的发生。同时,半卧位也有利于腹腔引流,术后腹腔内血性液体、炎症渗出液以重力作用向直肠子宫陷凹引流,避免对膈肌激惹,减少脏器刺激。

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及肢体感觉的恢复情况;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协助患者维持正确的体位。鼓励患者活动肢体,每15min进行1次腿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每2h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有助于改善循环和促进良好的呼吸功能。老年患者的卧床时间、活动方式及活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注意防止老年人因体位变化引起血压不稳定,突然起床时发生跌倒的情况,随时提供必要的扶助,特别需要耐心反复交待相关事项,直到确定其完全掌握为止,例如呼唤开关的使用等。

3饮食

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4h内进食少量流食,48h进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逐渐增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对进食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

4缓解疼痛

虽然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但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并不严重。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和不适通常集中在切口处,其他还可能有下背部和肩膀,多因在手术台上的体位所致。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感到伤口疼痛,通常手术后24h内最为明显。持续而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甚至保持被动体位,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护士应牢记:患者只有在不痛的情况下才能主动配合护理活动,进行深呼吸、咳嗽和翻身。为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以保证患者在舒适状态下配合完成护理活动。按医嘱术后24h内可用盐酸哌替啶等止痛药物或使用镇痛泵为术后患者充分止痛,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止痛剂的使用应在术后48h后逐渐减少,否则提示切口血肿、感染等异常情况,需报告医师及时给予处理。

5并发症护理

手术后主要的护理目标就是预防并发症。无论手术大小,都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术后并发症可直接发生在伤口,也可以在手术位置周围的器官,或远离手术的部位或体腔内。并发症可能在术后立即发生,或迟些时间发生。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护士必须熟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5.1腹胀术后腹胀多因术中肠管受到激惹使肠蠕动减弱所致。患者术后呻吟、抽泣、憋气等可咽入大量不易被肠黏膜吸收的气体,加重腹胀。一般情况下肠蠕动于术后12~24h开始恢复,此时可闻及肠鸣音。通常术后48h恢复正常肠蠕动,一经排气,腹胀即可缓解。如果术后48h肠蠕动仍未恢复正常,应排除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刺激肠蠕动、缓解腹胀的措施很多,例如采用生理盐水低位灌肠,1、2、3灌肠,热敷下腹部等。在肠蠕动已恢复但仍不能排气时,可针刺足三里,或遵医嘱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肛管排气等。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如因炎性反应或缺钾引起,则按医嘱分别补以抗生素或钾;形成脓肿者则应及早切开引流。

5.2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是发生膀胱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留置尿管,尽管注意无菌操作技术,也难免发生细菌上行性感染。尿潴留是盆腔内和经阴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术后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或因麻醉性止痛剂的使用减低了膀胱膨胀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定期坐起来排尿,床边加用屏风,增加液体出入量;拔除存留尿管前,注意夹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恢复收缩力。如上述措施无效,则应导尿。一次导尿量超过1000ml者,宜暂时留置尿管,每3~4h开放1次。

老年患者、术后必须长期卧床者,以及过去有尿路感染史的患者都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术后出现尿频、尿痛、并有高热等症者,应按医嘱做尿培养,确定是否有泌尿道感染。受术者一般在拔管后4~8h内可自解小便,注意记录尿量和时间。

5.3伤口血肿、感染、裂开多数伤口是清洁封闭创口,能迅速愈合,甚少形成瘢痕。如果创口上没有引流物,直到拆线都不必更换敷料。创口出血甚多,或切口压痛明显、肿胀、检查有波动感,应考虑为切口血肿。血肿极易感染,常为伤口感染的重要原因。遇到异常情况,护士切忌慌张、失态,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同时避免混乱,尽量减少在床边作技术性讨论,为患者提供安全感。少数患者,尤其年老体弱或过度肥胖者,可出现伤口裂开的严重并发症。此时,患者自觉切口部位轻度疼痛,有渗液从伤口流出;更有甚者,腹部敷料下可见大网膜、肠管脱出。护士在通知医师同时,立即用无菌手术巾覆盖包扎,送手术室协助缝合处理。

6心理护理

一般老年人反应较慢,记忆力差,但老年人思考问题细致,处世经验丰富,术后焦虑、恐惧、压抑、思前顾后的心态接踵而来。因此,护士应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态度和蔼亲切,反复耐心地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效果。使老年患者产生信赖和亲切感,从而减轻焦虑、恐惧心理,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