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6:40:57

识字法

识字法范文篇1

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它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儿的串连,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芦儿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识字6》共四行,“骏马秋风塞北”是讲的塞外风光,“杏花春雨江南”是讲的江南景色,“椰树骄阳海岛”是讲的南国椰林,“牦牛冰雪高原”是讲的青藏高原。纵向看,第一列是各地典型的动植物,第二列是反映一年四季的典型事象,第三列是祖国不同的地域。二、四两行押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具体地说,词串识字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整体性。一篇课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一年级上册《识字5》便是表现了大海的美丽与富饶。一年级下册《识字2》则是展示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是形象性。词串是用并置的意象营造的一个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情境图。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城楼红灯金水桥/大典检阅海陆空/礼炮焰火狂欢夜/神州腾飞中国龙”。儿童边诵读词串,边观赏情境图,眼前就好像出现了天安门前声势浩大的阅兵场面。

三是可读性。词串排列整齐,押韵合辙,或为2—2—2音步,或为2—2—3音步,是可以作为一首六言(或七言)小诗来诵读的。

词串的语文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识字教材,所以识字的功能应是第一位的。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将生字编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凡是不采用这个办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权威(如朱熹的《小学》),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词串识字”吸收了传统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经验,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让儿童诵读词串,还有利于加快识字的“自动化”整体认知过程。儿童认识了生字,并不能马上进入阅读。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如果只有把每个字的细微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词串识字,要求学生识了就读,能加快这一进程。

其次是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和享受审美乐趣。

词串的编排具有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就拿一年级上册来说,儿童读了“识字2”(太阳闹种小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就能知道小学生的生活常规,从而养成每天按时早起、按时到校的良好习惯。词串描绘了早晨的情景:太阳露出了笑脸,闹钟调皮地呼唤“懒虫起床!懒虫起床!”小鸟在枝头歌唱。能让小朋友感到早晨景色的美好,给他们以美的感受。

第三,可以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整合力。

词串只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事象,如《夏夜》:“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李牛织女北斗星”。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的,其余的都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词与词不连贯,中间有“留白”。如“竹椅”是谁坐着的?“蒲扇”是谁用着的?“萤火虫”在哪里?“爷爷奶奶小丁丁”跟“牵牛织女北斗星”有什么联系?都没有说。但儿童读了,却可以看到一个夏夜祖孙乘凉的生动图景。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人的大脑是有整合功能的。尽管词串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但它却能够将儿童头脑中储存的相似模块激活,与之进行相似匹配,从而将这些并不完整的信息整合起来,建构成各不相同的、打上个人相似经验印记的图景。儿童边诵读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就能发展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整合能力。

这类课文该怎么教呢?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重庆市人民路小学郑荻老师在教学国标本一年级上册《识字4》一课时做了有益的探索,她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识字4》是介绍常见昆虫的一篇课文:“观察采集昆虫/m野树林花丛/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蚂蚁蜻蜓”。第一行是讲儿童的活动,有的在观察昆虫,有的在捕捉昆虫,准备做标本。第二行是讲昆虫生活的地方。第三、四行是讲常见的昆虫。下面拟结合郑老师的教学,谈谈“词串识字”的教学方法。

一、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刚入学不久的儿童学习了汉语拼音,认识了80多个常见字(其中60多个是部首字),初步具备了认读汉字的能力。只要我们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够逐步形成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郑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课文中提到的昆虫。有的学生看了录像,有的学生去问大人,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询。通过这么一番准备,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教学开始,她先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程序自学生字。其程序是: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自己拼读生字字音——自己拼读词语读音——同座同学互相帮助,如相互指认等。

由于一年级学生辩认字形不够精细,有的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这课生字中的“采”、“集”两个字是教学的难点,郑老师就结合生字的特点,借助多媒体予以突破。为了让学生了解“采”的字形跟字义的联系,教师先出示一幅采摘图,让学生理解“采”字是伸出一只手,到一棵树上去摘果子。再让学生做一做采摘的动作。“集”字的右上部分容易写错,郑老师在做课件时,就将易错的部分用红颜色予以强调,并演示正确的笔顺。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比较好。

自学生字的训练搞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之想出多种方法来记忆生字。如“蚂蚁”的“蚂”,有的学生就说,因为“蚂蚁”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还有的学生将“虫”想象成一只甲虫站在树枝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义的联系。在以往机械的识字方式中,学生建立这种联系只是依靠枯燥乏味的认读和课后大量的机械抄写,并未通过积极的思考去精细分析生字的形音义,因而识记的效果不好。只有当学生发挥了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其特有的经验作为记忆的支柱形成联想,或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特别是形声规律对形音义进行有意识记,才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记忆的效果也才会好。

二、图文对照,将词语与该词语所指事物进行相似联系、相似匹配。

教学中,郑老师十分重视利用课文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她化整为零,将课文中的图画分割成多幅多媒体课件,分三个层次出示,以帮助儿童了解词义,认识事物。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星期天,小朋友们到郊外玩耍。郊外的景色多美呀!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出示田野图),有茂密的“树林”(出示树林图),还有五彩缤纷的“花丛”(出示花丛图)。这里有许多昆虫,它们叫什么名字?(演示多媒体,出现一个昆虫,就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直到六个昆虫图全部出完)昆虫部队集合完毕,请同学们上来拿着昆虫名字的卡片,然后按顺序站好。(上面的学生拿起卡片领读,下面的学生跟着读。)

师:(多媒体出示观察蚂蚁图)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呀?

生:他们在观察蚂蚁呢。

师:是啊,他们在用放大镜看蚂蚁,这就叫做“观察”。瞧,他们观察得多专心,一直盯着蚂蚁看,多有耐心呀!

师:(多媒体出示捕蝴蝶的图)这个女孩子在干什么呀?

生:用网捕蝴蝶。.

师:为了制作标本,去捕蝴蝶,这就叫“采集”。

郑老师通过二度创造,将课文中的图画制作成多媒体分三个层次出示,这不仅帮助

儿童理解了词义,而且较好地揭示了词串内部的逻辑联系。

三、注重诵读,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

如前所述,诵读是学习词串识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诵读不仅可以整合一个个典型的意象,而且能够促进识字的“自动化”整体认知。

识字法范文篇2

1.听读输入

日本心理学教授松原达哉先生经过30年的研究发现:儿童在8岁以前,记一件事情是用耳朵听(听觉记忆),这比用眼睛看(视觉记忆)要记得扎实。从9岁开始,视觉记忆比听觉记忆要好得多。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听读输入”是符合记忆规律的。这一步骤包括“赏读、跟读、朗读”三个环节。

(1)赏读

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时,即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听老师清晰、缓慢而有感情地朗读一个循环组的课文。每天听一到两遍,连听10天.

(2)跟读

学生对教材中的儿歌或童话故事都愿意听,当听到7至8天时,学生们便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这时要求学生轻声谈或在心里读。

(3)朗读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听读,学生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已能背诵儿歌或童话故事,实现了对儿歌或童话故事的整体输入。指导学生朗读时只须开个头,学生们就凭着字音记忆进行连贯地朗读了。他们对儿歌或童话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反复演。教师在学生读时不急于提出识字任务,要求手指点着,眼晴看着,动口读着,大脑想着,手、眼、口、脑并用,使听觉、视觉与动作协调起来,渐渐地,一些字就从完全陌生变得似曾相识。久而久之,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就变得很熟悉了,甚至可以说认识了。

2.定位识字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听读输入,学生对组成儿歌或童话的汉字已经有了模糊认识,达到似曾相识的程度,也就是说,学生能准确而快速地判断出生字所处位置,然后根据头脑中的字音记忆能准确而快速地推断出生字的正确读音。

3.循环识字

儿童读课文碰到熟字,就仿佛黑夜中见到光明,会产生无比的兴奋。我们把这些熟字叫做“兴奋点”。所学课文熟字越多,兴奋点则越多。为增加兴奋点,激发读书兴趣,增加识字量,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我们采取“循环识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经过定位识字认识完一个循环组的生字之后,再回过头来,从头认识另一批课文中没出现的生字。在复习生字的同时,认识另一批生字,以此扩大识字量。例如“看图读拼音识字”部分第2课,要求认识“二、四、六、八、”五个生字,通过定位识字,学生认识了这五个生字后,教师以板书(或其它)的形式再现这首诗,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擦去学生已掌握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汉字,做就变成如下形式(以□代表已学汉字):

口去口□里,

烟村□□家。

亭台□□座,

识字法范文篇3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法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集中识字教学

一、集中识字法可以说是归类识字,基本的方法

从音归类(同音字归类、形声字归类)、从义归类(近义字归类、反义字归类)、从形归类(形声字归类、形近字归类、同偏旁归类)三种。其中形声字归类容量大,充分利用形声构字规律将形声字归类,便于学生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记住字形的难点部分。为了能带出更多的字,把带有同样基本字但非形声字的字,如“肥”也放在“巴”字组中,同样有助于学生记认,这也叫“基本字带字”。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给基本字加偏旁部首的办法引导学生利用基本字学字、记字,强化记忆字的不同部分,以识记生字。

集中识字教学法以“基本字带字”为主要形式汉字虽有难学难记的一面,但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也有许多规律可循,比如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同音字、形近字、相同部首字等等。集中识字教学法遵循了以上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汉字的内在联系,集中归类,启发儿童感知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入学的儿童,他们的特点是好玩、爱动,注意的持久性不强,喜欢新异、形象的刺激和有趣的事物,机械记忆力较强等等。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注意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由易到难,由浅人深,从基本字人手。教学的形式要生动活泼,要富有趣味性和直观性。教学语言及辅助教学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讲练结合,特别要注意把“规律”教给学生。

例如:学习“清、晴、睛、”三个字,基本字是“青”,加上三点水旁就是“清水”的“清”,加上“日”就是“晴天”的“晴”,加上“目”就是“眼睛”的“睛”。可以说,教师按汉字规律教,并将构字的规律教给学生,学生一旦掌握了汉字规律,就可以通过一个基本字和几个偏旁部首,学习一串字,触类旁通,提高了识字效率,也为独立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学生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识字规律。“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如“海、沙、浪、汗、河、洋”;“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如“树、根、杨、柳、桃、梅”;“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如“抱、挑、拥、打、推”。学生有了一定的偏旁知识后就可以利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成串识字,如“丁”字做声旁可以组成“顶、订、叮、钉、盯、厅、亭、宁”等字。“基本字带字”,把基本字(声符)作为归类依据,作为记忆支柱,通过归类强化得到深刻印象,合体字就可以记住、记准,学生错别字率也就会比较低。

二、集中识字教学法以“形声字归类”为辅助形式

汉字中独体字是少数,绝大部分是合体字,而在合体字中有80%一85%的是形声字。我们知道,形声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基本字加上偏旁就是合体字。当学生掌握了一部分独体字,开始进入合体字的学习时,偏旁部首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频率较高的偏旁部首的教学更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当学生掌握了偏旁表义的功能后,再教给学生汉字的构字规律。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字形,我们对汉字偏旁部首的部位称谓进行了简化:左右结构的字一律称左旁右边,如“材”字记为“木”字旁,“才”字边;上下结构的字,一律称上头下底,如“苗”记为“草”字头,“田”字底;上中下和左中右结构的字,中间部分一律称心,如“意”字记为“立”字头,“日”子心,“心”字底;“树”字记为“木”字旁,“又”字心,“寸”字边;半包围和全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一律称框,被包围部分一律称心,如“间、进、团”等字,分别称为“门”子框“日”子心;“走”字框“井”字心;“国”字框“才”字心。我们感到,学生掌握了汉字的结构规律之后,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学习合体字,还可以利用偏旁部首理解字义。

三、集中识字教学法以“形近字归类”为补充形式

“形近字归类”可以借助词来辨识,但必须先占有一个,以其为支柱,记另一个字。形近字主要有五种类型:

(1)笔画多少不同,如“斤”和“斥”,“勺”和“匀”;

(2)笔画长短、延伸不同,如“土”和“士”,“由”和“申”;

(3)个别笔形不同,如“外”和“处”,“迭”和“选”;

(4)个别部件不同,如“受”和“爱”,“遗”和“遣”;

(5)偏旁部首不同,如“忘”和“妄”,“积”和“极”。形近字是小学阶段学生最易写错的、最难区分的字,也是小学识字教学的难点,恰当运用“形近字归类”可以突破这一难点。

四、集中识字教学法囊括了非归类识字的方法

集中识字教学法囊括了“看图识字、韵语识字、读词识字”等非归类识字的方法,并在教学中也经常综合运用这些方法。

识字法范文篇5

一、奇特联想识字法的理论依据

(一)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虽然量多形繁,音义繁杂,但其也有拼音文字难以企及的优点:汉字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像积木一样,可以灵活地拼形。据统计,汉字中有8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我们认识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认识一大串字。如我们认识了“令”以后,学习“冷、铃、邻、岭、拎、怜”就很容易了。同时,汉字又是联想的产物。由象形字演变过来的汉字,至今还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如“水”、“火”;由指事字、会意字演变过来的汉字,我们可以从字形推断它的意思,如“本”、“从”。香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把汉字比作一座宝山,他说:“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如在田中用力之人谓“男”,“止为武”,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爱好和平的愿望。汉字的形象性很强,不少汉字通过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使它成为有影无形的图画,不再是僵硬的符号。“笑”轻松而欢快;“哭”望之而悲伤;“巧”灵,“拙”笨;“轻”令人有飘浮感,“重”一望而沉坠;“傲”自大,“卑”沮丧。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能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首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特点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奇特联想识字法就是在识字过程中把抽象的汉字变成具体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在观察、联想中发展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汉字的音、形、义对其的印象便更深刻。

其次,奇特联想法是世界上公认的记忆秘诀。哈利·罗莱因先生在《惊人的记忆法》中非常推崇这种方法,该书曾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书。所谓奇特联想法就是通过离奇的、特别的联想,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来增强记忆的方法。而小学生的想象恰恰就非常奇特,他们常常将一些成人看上去毫无关系的事物连在一起,组成奇异的形象、场面和情节,或者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加以拟人化。因此,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奇特联想法来识记是特别有效的。如“滚”的字形较繁,学生用一般的识字方法往往较难记,有些学生学过后常常写成错别字。但如果采用奇特联想法来学习就不同了,一位学生是这样想的:发大水了(三点水旁),一只大公鸡(公)被大水冲到衣服里(衣),到处乱“滚”。另一位学生则说:下大雨了(三点水旁),一位老公公(公)穿着雨衣(衣)出门,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打了个“滚”。于是全班同学都在欢乐的笑声中,轻而易举地记住了‘滚’宇,而且很难遗忘。

二、奇特联想识字法的课堂操作

(一)自学课文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先让学生在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后,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拼拼字音,看看字形,想想意思,初步感知全文,同时为奇特联想识字打下基础。

(二)联想识字

常用的奇特联想识字法有:

(1)图示法。根据汉字的形状,用简笔画画出相关事物的形状,建立字与图画的联想。如识“月”字,可画出弯弯的月亮;识“水”字,可画出流动着的水。

(2)演示法。用动作来演示,表示汉字音、形、义的关系。如识“看”字,可以用一只手放在眼睛上遮住阳光,往远处“看”;识“灭”字,可以用一块板在火上一压,火就“灭”了。

(3)会意法。通过分析会意字的部件来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记住字音。如识“囚”字,人关在牢房里就是囚禁;“灾”字,屋中起火就是灾害。

(4)谜语法。用谜语的形式来分析字形,猜想字义。如学“饭”字,猜谜语“反复吃的食物”;识“炸”字,可编谜语“左边有火,怎能放心”。

(5)故事法。根据字的音、形、义,想出一个故事情节,并作形象描述。如识“疑”字,可以编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山上遇到一只野兽,他心里想:我用匕首(匕)刺还是用箭(矢)来射,用短矛()来戳还是赶快逃走()?他疑虑不决,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此外还有儿歌法、引申法、比喻法等,联想时,可根据生字的特点,灵活地运用。

(三)放松回忆

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创造的暗示学习法是运用身体的放松练习,大脑注意力的集中和暗示原理二者的高度统一来强化人的自我感受,从而提高记忆力。汉字是表意义字,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幅图画,有利于用暗示学习法学习。在让学生用暗示学习法回忆生字时,教师可播放节奏缓慢优美抒情的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慢慢放松,使大脑得到休息,进入最佳记忆状态,然后闭上眼睛,教师轻声读生字,讲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吸收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奇特联想的实例。学生边听,边有大脑中浮现出生字及有关的物象,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四)综合运用

在学生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字义后,要引导学生再次展开联想,用上学过的生字说一段话,例如,学了“冻、保、藏、晨、晚、炎、凉、肉”后,有个学生说:“一天早晨,妈妈把红烧肉藏在冰箱里后,就到保险公司上班去了。”一个学生说:“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冻得全身哆嗦,奶奶让我快穿上大衣,当心着凉。”开始练习时,可以要求学生仔意挑选几个生字说几句话,以后可逐步提高要求,尽量把学过的生字都用上,如有位学生说:“一天早晨,叔叔带着我们几个小朋友一起到郊外玩。一路上,叔叔一直保护着我们,到了中午,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几个藏在大树底下休息,小伙伴们有的吃牛肉干,有的吃果冻,还有的吃凉菜。傍晚,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五)巩固练习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要加强巩固。

l.以自由读、集体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对所学的生字作进一步复习巩固。

2.通过朗读课文,促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

3.安排书写练习,如指导学生在四字格中抄写生字或进行看拼音写汉字、听写等练习。

4.设计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奇特联想识字法的优势

(一)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提高识字巩固率。

由于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奇特联想法和暗示学习法,把枯燥的文字联想成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不但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而且印象深刻,很难遗忘。如“藏”字,字形非常复杂,很多成年人也经常写错别字,在奇特联想识字过程中,可先讲清“藏”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艹、爿、臣、戈”,再讲清各部分的意思,然后结合故事演示课件:古时候,有个大臣(出示“臣”)发现敌人在后面追他,他就赶快跑到一个卖兵器的地方,这时,他看见墙角有一团草,他就马上把草拿来放在自己头上(拖动“艹”,组成“”),他又看见旁边有一大堆木柴,他连忙把木柴搬过来,放在自己左边(拖动“爿”,组成“”),这时,他又发现自己的右边还露在外面,他又赶紧去拿几件兵器放在自己右边(拖动“戈”,组成“藏”)。敌人追上后,看了看就走开了。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目不转睛地看着。师接着问:敌人为什么没发现呀?生答:因为大臣藏起来了呀!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轻轻松松地记清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有的学生兴奋地说:“这个藏字太有意思了,太容易记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们曾对奇特联想识字法和一般识字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的方法是在两个班同时用两种方法教学10个生字,然后当堂进行听写检查,结果实验班的巩固率略高于对照班。两周以后,再进行同样内容的测试,实验班所学的生字巩固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性检验效果非常显著。

(二)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促使全面发展。

识字法范文篇6

关键字:识字教学;低年级

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为之探索,希望找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识字之路。就我国目前来看,各地探讨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有二三十种,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识字教学中有了一点心得,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方法灵活

我采取"直观教学、对比教学和语言环境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一年级新生较快地认识、掌握所学汉字,收到较好的效果。

1.直观教学: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并非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具体事物、物体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认识并理解汉字。如我在教"上、中、下"三个表示方位的汉字时就采取此法,先选三个学生站在上、中、下三个位置,手举汉字,以表字意,然后让学生变换位置,交换汉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上、中、下的位置是相对的,"上、下"这对反义词也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了。

2.对比教学:由于汉字具有"拼形"和"表意"的特征,因此,在教学当中采取对比教学尤为重要。很多汉字字形是可以拆开,加以拼组的。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部首之后,经过对比,就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汉字。如"青"而至"清""睛""晴",由"巴"衍生"把""爬",由"鸟"至"鸡""鸭""鹅"等。通过字义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把旧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读、写、义"也就很容易掌握了。

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马"为例,在学生掌握了"马"字后,再教"妈、吗、码、骂"等字就容易多了。字形中有"马"这个部首,都读ma,再进一步解释字意。如讲"妈"字,因为妈妈是女人,所以有个"女"字旁,"吗"是说话时带出的尾音,所以要加个"口"等。再通过引导学生多组词,以强化记忆。

3.创造语言环境:学生容易写错别字,主要是因为少数汉字音、意相远引起的。在教学中,完成了读准音、辨清形之后,字义的教学可以在语言环境中完成。特别是一字多意,同音字等,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能取得较好效果。如学生对"手""首"混淆不清,常常用错,在教这两个字时,我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请学生到黑板上写上这两个字,要求示范的学生抬起"首",举起"手",在讲解"和,合"时,做好一些奖励卡片,要求学生用这两个字造一些简单的句子,做对的,奖一张"合格卡",用错的,给一张"和不对"的卡片。如此反复几次,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就深了。

二、教学形式多样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人们一直在探索学生准确而牢固地识记字的音,形,义,形成一定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1.游戏激趣: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除了认识字,还要读准字音,为了学生能读得准,记得牢,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

(1)找朋友:将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请他们站在讲台一侧,再请同等人数的学生上台,认读一个生字,持该生字卡片的同学马上走到他身边,举起卡片,领读全班。

(2)点将台:将生字卡片发给一些学生,请他们站在讲台一侧,老师问:王字旁的字在哪里?持相应生字卡片的同学站出来,领读全班。

(3)小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所有生字卡片,学生自读后想想自己学会了哪个字,并教给全班同学。

(4)带帽子:将声母、韵母、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选声母和韵母合成本课生字的音节,并贴在该生字的上边,领读全班。

2.多媒体技术:新兴的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视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可以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产生活泼、生动的效果。经过证明,在识字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动画导入: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采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曾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如下课件:

①春季动画图像,柳枝轻摇,花儿开放,布谷、蜜蜂、燕子在欢唱。

②配以《春之歌》的音乐。

③在实物旁打出生词,生字用红色显示,一幅声画并茂的春季图仿佛把学生带入了诱人的春光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引起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字型演化:识字教学最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攻下字形关。培养他们辨析字形的能力,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多媒体技术可将死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儿童必须牢记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形象,提高了识字的效果。公务员之家

①象形字渐变演化:在低年级识记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字。如:舟、泉、川、竹等。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学横、竖、撇、捺的小学生来说,难以将字形与表象同意。基于此,我采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学生丰富的联想,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其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文字世界,增加了记忆的强度。

识字法范文篇7

什么是词串识字呢?二年级上册《识字6》就是“词串识字”。表面看来,好像是几行排列整齐、毫不相干的词儿,其实它是联系紧密、语义相关的,而且是押韵合辙的,是词儿的串连,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芦儿那样,所以称它为“词串”。

《识字6》共四行,“骏马秋风塞北”是讲的塞外风光,“杏花春雨江南”是讲的江南景色,“椰树骄阳海岛”是讲的南国椰林,“牦牛冰雪高原”是讲的青藏高原。纵向看,第一列是各地典型的动植物,第二列是反映一年四季的典型事象,第三列是祖国不同的地域。二、四两行押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具体地说,词串识字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整体性。一篇课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如一年级上册《识字5》便是表现了大海的美丽与富饶。一年级下册《识字2》则是展示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是形象性。词串是用并置的意象营造的一个情境,并配以形象生动的情境图。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城楼红灯金水桥/大典检阅海陆空/礼炮焰火狂欢夜/神州腾飞中国龙”。儿童边诵读词串,边观赏情境图,眼前就好像出现了天安门前声势浩大的阅兵场面。

三是可读性。词串排列整齐,押韵合辙,或为2—2—2音步,或为2—2—3音步,是可以作为一首六言(或七言)小诗来诵读的。

词串的语文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识字教材,所以识字的功能应是第一位的。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将生字编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因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传下来。凡是不采用这个办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权威(如朱熹的《小学》),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词串识字”吸收了传统识字教学的这一宝贵经验,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让儿童诵读词串,还有利于加快识字的“自动化”整体认知过程。儿童认识了生字,并不能马上进入阅读。小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如果只有把每个字的细微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词串识字,要求学生识了就读,能加快这一进程。

其次是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和享受审美乐趣。

词串的编排具有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就拿一年级上册来说,儿童读了“识字2”(太阳闹种小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就能知道小学生的生活常规,从而养成每天按时早起、按时到校的良好习惯。词串描绘了早晨的情景:太阳露出了笑脸,闹钟调皮地呼唤“懒虫起床!懒虫起床!”小鸟在枝头歌唱。能让小朋友感到早晨景色的美好,给他们以美的感受。

第三,可以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整合力。

词串只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事象,如《夏夜》:“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李牛织女北斗星”。除了“亮晶晶”是描述性的,其余的都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词与词不连贯,中间有“留白”。如“竹椅”是谁坐着的?“蒲扇”是谁用着的?“萤火虫”在哪里?“爷爷奶奶小丁丁”跟“牵牛织女北斗星”有什么联系?都没有说。但儿童读了,却可以看到一个夏夜祖孙乘凉的生动图景。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人的大脑是有整合功能的。尽管词串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但它却能够将儿童头脑中储存的相似模块激活,与之进行相似匹配,从而将这些并不完整的信息整合起来,建构成各不相同的、打上个人相似经验印记的图景。儿童边诵读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就能发展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整合能力。

这类课文该怎么教呢?我们还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重庆市人民路小学郑荻老师在教学国标本一年级上册《识字4》一课时做了有益的探索,她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识字4》是介绍常见昆虫的一篇课文:“观察采集昆虫/m野树林花丛/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蚂蚁蜻蜓”。第一行是讲儿童的活动,有的在观察昆虫,有的在捕捉昆虫,准备做标本。第二行是讲昆虫生活的地方。第三、四行是讲常见的昆虫。下面拟结合郑老师的教学,谈谈“词串识字”的教学方法。

一、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刚入学不久的儿童学习了汉语拼音,认识了80多个常见字(其中60多个是部首字),初步具备了认读汉字的能力。只要我们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调动其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够逐步形成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法范文篇8

一、通过激发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识字质量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意学。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兴趣的是,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科选择,激发学生学习汉字,使他们愿意学习。低年级的孩子是无辜的,活泼,合群和爱交朋友。根据这个特点,在教授时,学生可以被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给学生一种亲密感。扫盲过程也成为交朋友或迎接小客人的过程。温柔自然的方向自然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对学习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将儿童的心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巧妙地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们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汉字的学习。(二)变换形式,使学生“玩”中学引导学生改变方向,不断满足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举措。游戏是儿童乐于去做的一项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识别内容与游戏教学的结合以便进行游戏,因此学生真正“移动”,因此他们在学习游戏时思考游戏创新(三)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学。教学是以动态的方式呈现的,并且结果以静态的方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中。对于想学习的孩子,他们会学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掌握汉字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70%以上是拼音字符。因此,正确掌握录音制品是完成小学读写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录音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表音旁边的表意功能。由于在“河流,海洋”教学中“跑、跳、跳”两套拼音单词,我们必须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滴”与旁边的“脚”表情功能字。告诉孩子,“三个水位”旁边有与水有关的含义,“脚”旁边有“脚”或“脚”的含义。学生正确区分这些激进分子,他们可以将汉字与“三点水”和“脚”一起掌握。在识字教学中,教学行动是给予学生的,而拼音和文字的加入是不言自明的。预先学习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使用字典,检查信息或问题,提前做好预演,给学生飞行灵魂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将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潜力会给一个完整的游戏!将经验和个人学习经验相结合的学习将被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这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驱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素养,翻译成“积极素养的欲望”提出了新的规范→“强烈的兴趣”表面上一点一点地“主动发展阅读和写作习惯”。

二、编写生字故事,使学生把汉字学得好,记得牢、懂得透、用得准

怎样给学生习作增添乐趣,使学生由愁写作文变为爱写作文?编写生字故事犹如纽带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是卓有成效的办法之一。大多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具有讲故事的欲望。编写生字故事,就是以故事为载体,把课文规定的应该掌握的生字用到故事编写当中。将识字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把识字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生字故事,从内容上看,可以是个人故事、家庭故事、小组故事、同桌故事、师生故事、班级故事、学校故事;可以是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动物故事、植物故事;可以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熊出没的故事、猫和老鼠的故事、《超级飞侠》中乐迪、酷飞与小爱的故事;还可以是三国故事、西游故事或水浒故事,等等。从形式上看,可以是一篇课文的生字故事,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生字故事,还可以是一册语文课本的生字故事,等等。编写生字故事有其不同层次的的组织形式。起初,是自发的部分老师在其任教班级中组织的“个别行为”,几年来,我们举行了“编写生字故事提高整体素质”、“编写生字故事描绘绚丽人生”与“编写生字故事提高核心素养”等四届全校性的竞赛活动,使生字故事编写变为集体行动。全校性的评比发奖表彰,激发了学生生字故事编写的热情。及时评价与展示保持学生的热情经久不衰。课堂诵读是生字故事重要的展示形式之一。生字故事的诵读形式:按照一定顺序的轮值诵读与抽签诵读相结合;指定诵读与自告奋勇相结合。其中“花落谁家”与“争先恐后”是两种备受欢迎的展示形式。编写班级与学校“生字故事选萃”,巩固保持编写成果,积累资料,为活动的继续开展提供动力。

识字法范文篇9

一、你有什么新发现?孩子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一开始就能主动地认识汉字,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课题。孩子们好观察、爱表达,我就引导他们从“看字”和“说字”做起。

在学习“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用红粉笔写这三个字中的“人”字,不等我提问,已有小朋友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他们的发现让我欣喜万分:

“这三个字里都有‘人’。”“‘大’和‘个’的‘人’不一样,‘大‘的撇变长了,‘个’的撇变短了。”

“老师,‘个’的‘人’跑到上半格去了。”“‘大’的撇变成了竖撇。”

真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会观察得这么细致,我决心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自主地、愉快地识字。

学习“多”这个字时,我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多’是由两个一样的字拼起来的。”

“那个字是‘夕阳红’的‘夕’。”

这时,我一边小结一边提问:“这两个‘夕’组成‘多’,有点像双胞胎。再看看这一对双胞胎就是长得一模一样呢?”

“不,下面一个‘夕’第二条腿横撇长一点。”

“对呀,不然它怎么有力气顶着头顶上的兄弟呢?”

孩子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又认识了“朋、双、比、回”,还发现了双胞胎之间的差别。课间,有些孩子说还有三胞胎,我请他们说一说,黑板上一下子出现

了“品、晶、森、鑫、磊”等字。我趁机请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教大家认识了这些新朋友。这一天的学习使大家都很快乐。孩子们的扩散思维这么快,看来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把握好机会,就能引导他们在“看字”和“说字”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一个复杂汉字中往往包含着好几个汉字。教材把“树”和“对”安排在同一课,确是别有一番用心。初学课文时,就有孩子发现“树”中有个“对”,我及时地表扬了他;重点识字时,个别孩子又发现’树”里有个“又”,“树”中有个“寸”,“树”中还有“村”,竟然有孩子发现“树”去掉“寸”后剩下的“权”也是一个字……最后,我们集体认读了这七个字;木、又、寸、权、对、村。树,还结合口头组词帮助孩子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既轻松又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它们有什么异同?

二年级是识字量最多的年段,其中形声字较多。我首先鼓励孩子们结合字的意思认识字的形旁,读准字的读音再读声旁,形象地了解什么是“形旁”和“声旁”,逐步渗透“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的功能。这样的字很多,如:园(四周都有栅栏的花园)、披(用手披)等。

第三、第四册教材都安排了两个单元的集中识字,其中有形声字归类。例如,辩、辨、辫、瓣是一组形声字。我首先请小朋友观察并朗读,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孩子们大致能归纳出这样几点:(1)都是左中右结构;(2)前三个字读音完全一样,字形相近;(3)声旁相同,形旁不同。识字时,我们结合词语“辩论、分辨、辫子、花瓣”的认读,帮助小朋友理解字义。其中“辩”“辨”和“辫”这几个字,通过朗读儿歌结合形旁来区别和理解它们的字义一辩:辩论、争论;辨:区别、判断;辫:头发交织。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区别许多形声字组:挺(手插腰,挺直腰)艇(超级大船就是艇)蜓(蜻蜒是昆虫),优(这个人很优秀),忧(心中忧伤);跟(脚后跟,足后跟),很(这两个人很要好),狠(像狼一样狠),恨(心中悔恨);转(车轮转转转),砖(石头也可以当砖用),传(动人的传说),炮(炮火冲天),泡(在水中泡一泡),跑(足球运动员积极跑动)抱(用手抱),饱(饱食一顿)等等。

编个口诀记住它!

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

朋:两个月亮交朋友。

种:禾苗种在水田中。

回:小口回家大口关。松:公公站在松树旁。

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

峡:山和山夹着峡谷。

艳:色彩丰富多鲜艳。

辣:束老师说不能常吃辛辣的食品。

默:一只黑犬默默地呆在那儿。

琴:今天,王晶和王品一起弹琴。

竖:小瘦和大瘦又立在一起。

景:红日东升,南京的景色更美丽。

念:今天要用心念书

肯:月亮不肯止步。

颜:这页纸产生了三种颜色。

飘:起风了,邮票飘落到地上。

挖:他提手挖走了究的长撇。

解:用刀砍牛的角,解决了问题。

孩子们不仅喜欢这些“口诀”,轻松地记住了这些生字,而且对编口诀也产生了兴趣。只要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尊重他们的劳动,他们就会给你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吼:孔雀张开嘴吼叫了一声。

剪:你在前面用刀剪。

棍:他从昆明带回了一根木棍。

爬:用爪子巴着墙往上爬。

努:奴隶必须努力地干活。

翩:孔雀展开扁扁的尾羽翩翩起舞。

梦:夕阳在林中落下,一切进入梦乡。

喇:束老师立在那儿用嘴吹喇叭。

狼:狼狠一点。

这样,在孩子的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里边还有各不相同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游戏。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评析】

这是一篇很好的教学经验总结。你有什么新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编个口诀记住它!”这样的趣味识字法,是作者从自己教学实践的典型材料中科学地概括出来的。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很注意这么几点:

1.用事实说话

作者能运用具体的教学个案来阐述经验,以课堂教学的事实为出发点边叙边议。这些教学个案的选择非常注意真实性,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跃然纸上,令人信服。

2.举例很典型

作者在举例的时候,没有堆砌材料、罗列现象,所用来说明经验的教学个案,绝不是从个别的事例中挑出来的,而是从普遍存在的事实中进行选取;在引导学生发现时,对“多”字的教学详写,对“朋、双、回、品、晶、森、急磊”等字的教学略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3.概括较科学

经验总结,是由对个别事物特性的认识,概括为对它所属的同类事物的认识。作者在概括“引导学生比较异同”这一方法时,能以公认的“形声字”的原理为依据,使概括出来的经验既得到典型材料的支持,又符合科学原理,并以教育科学理论作为衡量这个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的标尺。

4.能就事论理

识字法范文篇10

歌诀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点编成整齐的韵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记诵中学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灵活运用歌诀辅助识字记形,辨义正音,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歌诀辅助识字四法如下:

一、用顺口溜化难为易课文中有的生字,多达19画以上,结构复杂,儿童不易掌握。教学这类生字,教师可编几句顺口溜,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把握书写笔画顺序,化难为易。如《一次科技活动》一课中的“攀”字,有19画,是结构复杂的形声字,教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可演示“攀”的运用,让儿童理解字义。再编顺口溜为书写牵线搭桥:“山上小树林,林中长叉藤,大哥伸出手,抓住往上登。”儿童理解歌诀后,边念边写,就能轻轻松松学会“攀”字的形义和写法。

二、用字谜训练儿童思维猜字谜,是一种传统识字法。小时候,父亲教我“破谜儿”识的字,40年后,记忆忧新。“一点一横长,一漂漂南洋,上十对下十,月亮对太阳”(庙的繁体)。在猜字谜的活动中,儿童必须按谜面提供信息,对字的形体结构,笔画笔顺,字音字义的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必须用联想的思维方式将谜面信息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找出谜面和谜底的内在关系,作出答案。如教《骄傲的孔雀》一课,教师采用分步识字法教生字,先初读课文,要求儿童看拼音读准字音,感知字义;细读课文,理解字义,巩固字义,感知字形;总结课文,辨析字形。在理解“影”字前,教师背诵诗谜:“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并边诵边板书边解说,儿童很快揭开谜底:“影子”。这样,儿童懂得了“影”的意思,疏通了课文的最后一句,揭示出寓意,既识了字,又训练了儿童的思维。

三、用儿歌区别形近字所谓形近字,指形体相近的字。由于这类字的形状近似,不容易辨识,给儿童的认读写带来困难。如“本、末、未”三字,都是“木”多一横,儿童分辨较难,识记往往混淆。为有效地区别它们的形体,理解字义,教师可充分发挥儿歌的作用,在认读的基础上,教儿歌:“本末未木是一家,本是树根末枝梢,未是树干顶天地,万木争荣绿中华。”再按儿歌进行字理分析。教师拿一棵小树,告诉儿童“木”是象形字,写作中,教师将教鞭横在小树的根部,在根部画一横(或圆点),示意这一横(或圆点)表示树根之所在。“本”,就是草木的根。“”,称为指事字。

四、用拗口令纠正方音方音,指地方方言,亦称土语。方音对普通话的学习有负效应,严重影响着识字教学的规范性和纯洁性。怎样排除方音的干扰呢?笔者的经验是:首先摸清方音同普通话的差异规律,知己知彼,循标治本;然后运用歌诀予以警示、强化、分辨。进行规范训练。如梁平方言f、h不分,没有翘舌音zh、ch、sh,有的音节出现了近韵转化的情况。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方音的声韵缺失、替代、混用,转化的规律,并列表对照,说明,强化读音规范意识,还编写拗口令让儿童记诵,检查自己的读音是否标准。如,“识字音读准,f、h要分清,‘学会’非‘学费’,‘鸟飞飞’不是‘鸟灰灰’,以示告诫。又如,为让儿童分辨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字,编“三字经”:“做早操,壮四肢。诵诗书,长才智。振神州,展身手。”以之辅助,收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