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4:17:14

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施工技术

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能对预期的施工目标起到保障作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目标就是在确保合同规定的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追求施工的最大利润。要达到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按期交工,同时,还要力求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就要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抓好技术管理工作。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技术培训、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四新”技术开发应用等。我们一般可从内业和外业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内业包括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岗位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档案管理外业包括施工前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技术实施以及施工技术的更新。施工技术管理实施原则要讲究从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正确贯彻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技术政策、规范和规程:要实行按科学规律和实事求是办事。对“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要坚持经过试验鉴定的原则;所有施工技术工作都要全面考虑其经济效益状况,合理择优选取;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和生产实践过程紧密结合。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基础工作,既要全面又要重点控制。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落实,分工协作力求最大程度为工程施工提供服务。当前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2.1建筑工程整体管理制度优化

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健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实行技术责任制的目的是保证各技术岗位都有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现象。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图纸会审要求要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未经会审的施工图纸不得用于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可分级进行,分级管理,目的是使全体参与职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对于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四新”技术应用工程更需要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档案管理包括交建设单位保管的竣工资料部分和施工单位保存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技术档案,均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测量、试验和工程变更管理。

2.2施工阶段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所做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从而保证施工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了解和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而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基本技术条件,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2.2.1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组织工作,对参加编写的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最后汇总,修改定稿。

2.2.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基本内容应有统一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2.3技术文件管理措施

2.3.1变更文件管理。工程变更作为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后果也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施工效益的高低。工程变更与否主要应参考是否对工程进展有利。是否可以节约成本,是否可以增加施工利润,是否损害其他方利益,是否会使工程受阻等因素。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图纸及设计说明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轴线,各种管线等是否准确。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主要结构的设计在强度、稳定性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的结构构造是否合理。

2.3.2竣工文件管理。竣工文件指在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如实反映施工过程和建设项目实体状况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图纸、录音、录象等,是建筑建设项目的真实记录,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管理、验收以及养护和破损后修复的依据。真正工作的技术难点在资料的搜集上,因为问题总是出现在组卷时和移交时,组卷时东拼西凑,移交时才发现类似于同一工作实体的各种资料日期前后不一、填写内容与规范要求自相矛盾的现象。

有效的竣工文件管理,必须做到:

(1)把握工程竣工图上没有的项目,对工程数量的增减,做到心中有数,不要遗漏任何相关技术项。

(2)详细检查实验资料,因其建筑施工环节紧密相连,加上同一实体各种资料日期对不上,后期整改的难度可以想象。这就需要在填写资料时认真、及时、准确、符合规范,特别是实验人员要监督把握。

施工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在众多边坡支护工程中,作为业主方,应密切关注边坡的稳定性,要通过合理的边坡施工技术来提升稳固程度。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因具有良好的稳固效益,在边坡支护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业主也对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持有较高的关注度,从钻孔、锚杆安装、注浆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工程质量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1项目概况

潮州中心医院易地新建项目位于潮州市湘桥区意东三路与东山路交界处,该工程的边坡长度为371m,高度范围为7.35~17.50m。在对工程地质进行勘察之后,制定了工程边坡支护方案,确定支护等级为二级,支护结构为灌注桩+锚索+钢筋砼挡土墙。锚索为一桩一锚,竖向设3~6排锚索,间距1.8m,锚孔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注浆体强度保证为M30,选择二次压力注浆技艺。

2施工流程

施工支护桩→搭设施工平台→测量、放线定位→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打开水源→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孔内冲洗→插入锚筋→压力灌浆→养护→施工钢筋混凝土腰梁并张拉锁定。

3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点

3.1钻孔。在对边坡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时,基础环节即钻孔施工。在进行钻孔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平整,在此基础上将脚手架搭设好。在搭建脚手架时,应对其进行加固,同时要对其进行荷载力测试,要按照固定值对荷载力进行调整。在完成脚手架的搭设之后,要进一步确定钻孔位置,要以坡面为依据,在位置确定好后,可安装钻孔设备。接着可以进行钻孔操作,要在钻孔时对孔位进行灵活的调整,并控制好钻孔深度。要控制好锚杆孔径,设计孔径为130mm。在具体钻孔过程中,要控制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孔距允许偏差,应为±50mm。而钻孔的角度偏差则要控制为±3°。对于钻孔深度偏差而言,要按照设计长度进行控制,一般要处于超过设计偿长度0.5~1.0m的范围内。同时要控制好钻孔底部偏离轴线的偏差,应以锚索长度为参考,范围是锚索长度的3%即可。钻孔施工人员应关注钻孔过程中的土层情况,若遭遇易坍塌孔土层,则适宜使用跟管钻进施工工艺。在完成钻孔之后,要进行清孔,一般采用泥浆循环清孔方式,确保将孔蒂沉渣清除干净。在清孔结束之后,要将钻杆迅速拔出,并将锚索杆体安装好。整个钻孔过程都应该做好记录,确保岩石锚索入岩长度合理。3.2锚杆安装。在进行锚杆安装之前,需要工程人员严格的检查锚杆杆体的制作质量,还要对各部位的牢固程度进行检验。在安装锚杆时,首先要安装锚索,要找准钻孔中心,并且将定位环按照合理的间距安装在锚索上,一般要将安装间距控制为1.5m。安装人员应考虑到非锚固段锚索的自由伸长需求,要将堵浆器设置在锚固段与非锚固段之间,还可以采取将润滑油脂涂抹在非锚固的锚索部位的方式。对于非锚固段,还要设置好套管,安装人员应在安装前进行现场试验,确保安装质量达标。接着要为锚索杆体的插入做准备,要避免出现塌孔现象,工程人员需要加强对端头分散装预应力筋的处理,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主要采取的方式包括收拢或设置孔壁保护管。锚杆安装过程中还涉及到注浆操作,工程人员应保证将锚索和注浆管一并送入锚杆孔底部。在进行二次注浆时,则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要对出浆孔以及端头进行有效的密封处理。在锚索安装完成后,要对其插入深度进行检查,检查设备为钢尺,检查时要确保全部清除支护桩的泥土,接着检查锚索杆体的外漏长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控制。3.3注浆施工技术。完成高质量注浆施工的前提是加强对注浆施工材料的控制,要以工程边坡的支护情况为基准,对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等进行确定。3.3.1一次注浆。在进行一次注浆时,注浆人员应对注浆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要确保使用的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5~0.55。注浆人员要严格的控制注浆压力,使其处于0.5~1.0MPa的范围内,并且要采用底部注浆的方式。具体操作为在孔底首先插入注浆导管的底端,并且要在注浆的过程中将导管撤出,整个撤出过程要保持缓慢和匀速,并且要密切的监视导管的出浆口的位置,要使其始终位于孔中浆体表面以下,只有这样才能为孔中气体的排出创造条件。对孔内进行每次注浆时,都要把控好注浆体积。3.3.2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应在一次注浆结束后的2h或水泥砂浆达到初凝状态时进行。二次注浆时需要关注的要素为管道距离、注浆方向等,把控好关键要素,则能够实现对注浆压力的有效控制。在进行二次注浆之前,工程人员要确保检查好注浆管,待检查合格后,才能将其放入锚杆孔中。在完成二次注浆后要进行结构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7d以上,在养护时,要对结构强度进行检测,当其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则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张拉锁定施工。3.4腰梁梁制作及张拉锁定。工程施工的腰梁一般为混凝土腰梁。在进行锚索的张拉和锁定操作时,应关注锚索台座承压面的平整度,并且要确保其与锚杆的轴线方向呈垂直状态。在对锚索进行正式张拉之前,工程人员要对其进行预张拉,此时,应取0.1~0.2倍设计轴向力,且要进行1~2次的预张拉,直至各部位达到紧密接触以及杆体完全垂直的状态后即可进行正式的张拉。在实际张拉时,要按照0.8~1.0的设计轴向力确定张拉力,并且要控制伸长长度,使其≤25mm。完成锚杆张拉后要进行锚杆锁定,在完成锚索锁定之后,应对其预应力大小进行监测,若出现较多的预应力损失,则要对其进行补偿张拉。且整个锚索锁定流程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记录,为后期工程调整提供依据。

4结语

对于边坡支护施工而言,通过应用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能够显著改善边坡的受力情况,使其更加均匀,同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因此,业主应在加强边坡施工质量管理时,重视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业主应强调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对人员操作进行监管,确保钻孔位置精确、深度合理,并科学安装锚杆,严格控制注浆操作,完成锚杆的张拉与锚索的锁定,确保边坡支护有效。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油田企业;地面建设;设备安装;集输管道施工

油田地面建设设备安装和集输管道施工具有综合性、复杂性、长效性的特点。为保证油田地面建设效果,提高设备安装质量,保证集输管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油田企业应加强设备质量控制、施工技术控制、人员素质控制等,让油田设备安装工程能够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以实现安全生产的核心目标。

1油田地面建设设备安装技术要点

地面建设设备的安装在油田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保证设备质量,明确安装技术标准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油田地面建设质量,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具体来讲,油田地面建设设备安装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设备的采购和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在设备安装之前,企业应根据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对设备采购与验收过程进行控制,严厉打击这一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让符合质量与技术标准的设备进入到油田地面建设中来,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在采购与验收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施工需要对设备的种类、数量、型号和规格等技术参数等进行确认,并明确采购部的职责,以实现对设备质量的严格把关。1.2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深入分析图纸,严格根据图纸要求进行精确安装,以明确安装责任,保证安装过程的可控性;其次,要利用精密测量仪器加强对安装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测量,合理控制误差,避免误差过大影响后续安装;接下来,加强对底座施工的控制,保证灌浆层的强度,只有在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进行主体设备安装;最后,对设备进行现场拆解与组装,并通过试运行检测技术标准,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投入后安全高效运行。1.3设备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油田地面建设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而相关人员应根据自身经验以及设备运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制定预防措施,针对性解决问题,保证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例如在安装中,企业应明确各方责任,将安装细节落实到部门与个人,并利用追责制度倒逼技术人员提高安装责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对安装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应该进行技术控制,引入第三方监测,保证监测过程的独立性,明确试运行中的各项数据,在保证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才能投入使用。

2油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2.1做好安装前准备工作,保证安装质量。在集输管道施工工程中,企业应做好准备工作,从材料质量、人员素质等方面实现对质量的控制。首先,加强对管道材料的质量管理,集输管道的安装需要管材、管件、阀门、仪表、支架、吊架等材料。作为封闭且循环使用的管道系统,对安装材料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从细节入手,加强对材料采购过程控制,为安装施工做好准备。其次,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油田的管道安装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的施工人员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因此,企业应积极引入专业的技术人员,并加强对当前技术人员的培训,协调各方沟通,明确安装方案,保证安装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完善工作细节,兼顾集输管道安装工作环境,如及时清理预埋管道,确保管道内部整洁、干净,对阀门、螺栓等规格进行检查,保证材料充足、合格,规划管道沟渠走向,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强度等。2.2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技术控制。第一,加强对管道附件安装技术的控制,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集输管道主体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从细节入手,加强对附件安装过程的控制,对阀门、法兰、支架、吊架等做好技术管理,确保附件精确安装,以降低投入使用后的故障率。第二,重视特殊管线的技术管理,除去油气输送的主要管道,采暖、加药、污水处理等管道也应该在安装中得到重视,相关部门应根据用途不同对材料进行控制,并做好与主管道的连接与协调,提高管道运输的实际效果。第三,对不同种类管线的安装技术进行管理,如根据不同地点管道的走向合理控制管线的安装技术,以减少工程量。第四,做好集输管道的防腐工作,管道长期埋于地下,会受到地下水、酸、碱等物质的侵蚀,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利用沥青、环氧煤沥青、聚乙烯等材料做好防腐工作,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保证油气集运过程的安全、高效。

3结语

油田地面建设设备与集输管道的安装技术水平,与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密切相关。在安全生产的大背景下,油田企业应立足石油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从长远视角出发,严格安装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技术标准,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并配合完善的检查与监督,使油田生产不仅满足经济运行需要,更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及特点

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中起到主导总用。在模板施工技术的采用中,人员物资等要求较高,并且施工事件相对较长,而该技术的采用将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进展和发展状态,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如何分配和设计模板施工技术才能使得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需求得到满足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分析也关系到整个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发展。

1混凝土建筑结构应用模板施工技术的基本信息

早期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单层模板的支架的应用,该技术便于应用,也因此使得该项技术拥有了较长时间的应用历史,并因此获得了丰富的实用经验。虽然该技术因其简单易操作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种方式在复杂的建筑施工方案中将不便被采用,因为单层支架对于复杂的工程的安全无法保证。因此相对于单层模板支架,多层模板支架开始被发掘并利用,这种方式对于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术要求较高,在实际工程中并没有得到特别广泛的应用。对于模板的采用,多数工程施工之前未能对其进行精准的规划,对于多层模板的使用,技术人员常常依靠单层模板应用的过往经验。因此,安全性将被影响。

2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工程的重要性

建筑模板是广泛应用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中的主要材料。通常情况下,模板将会仅仅被用于施工建筑的过程中,在施工完结后将不用永久性的被保留在这些建筑结构当中,仅仅被用于临时性的工程材料。然而,对于模板的正确规范使用却也不容忽视,因为其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2.1向导作用。在建筑施工中,模板工艺拥有导向性功能。混凝土的结构(浇筑方向)将会受到模板的影响。在模板的使用帮助下,混凝土的浇筑才能形成统一且按要求成为既定的形状,否则将无规无序。为了能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首先要确保支建模板的技术足够完善。土壤或转胎膜形式将会被使用在建筑的地下工程部分。而地面上的工程部分,将会相结合工程时长、工程成本等多方面问题,采用木头模或者钢模。在第一步骤的支架模板系统建立完成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将混凝土注入建筑结构中,使得混凝土按照既定方向进行流动,确保建筑的稳固。2.2定型作用。因混凝土的浇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以模板支架的建立为基础的,因而,模板支架对于混凝土浇筑产生了不可分割的重要性。模板的采用也要求在建筑后期,模板不能过早地从工程中废除,否则,既定的设计效果将受到损坏。模板废用拆除工作要在混凝土被浇筑之后,在其完全定性达到工程质量所需要的标准之后才能进行。模板的存在不仅能将混凝土的流向进行确定,在此同时也能保证混凝土的定型以及工程的质量。

3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的技术分析

模板工程针对去混凝土施工工程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对于其应用的功能的研究和提升,混凝土施工过程与之密切相关。在水工混凝土建筑工程中,费用的1/3将用于模板工程,除此之外,工程量的一半将来源于对于模板的支建工程。模板工程部分也将消耗大部分优质的建筑材料。模板的施工工艺对于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发展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和效果,以及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用工时长,模板工程占据主要地位。模板的建设在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占据最长的工期和最高的成本投入。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模板工程的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成本压缩和工期控制,将能影响这个建筑工程。对于模板体系的材料的使用,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和实用面积等。正因为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中,模板技术经常被采用且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时长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模板的建设要保证其在一定的合规标准及指标范围之内。保证其达到模板安装支建及投入使用的标准:①要保证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支建的模板结构、模板构件的相关尺寸、形态、以及模板间的位置角度等需要被确认及符合标准;②在模板的采用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的质量,即模板的刚度、强度、模板的稳定性等符合要求;③在模板与模板之间,连接标准要符合要求,对于接缝问题,不能出现水泥浆的泄露;④在混凝土固定程度达到标准需要对模板进行拆除,应保证模板能够安全、简便且简洁的被拆除,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4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4.1准备阶段。建筑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一切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都要以安全施工为核心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降低,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加强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以扩充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在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实时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保证安全措施的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模板工程才能循环安全的顺利应用,也才能够因此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4.2安装阶段。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之间、工程相关管理及作业人员之间紧密衔接的关键点是技术交底。保证了完善的技术交底程序,才能保证模板工程的质量。技术交底涉及到以下几点问题:①培训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良好且深厚的培训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通过合理清晰的表述和讲述,将能保证对于建筑图纸的清晰的解释和解说。要将专业知识和口语表达结合起来,在本身理解和清晰表达的过程中完成良好的技术交底工作。②结合理论和实际。如果想要清晰的阐述完成交底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的解说,加深被授课者的印象,使之能将理论内容运用到实际的类似的情境中。③部门及人员的关联度。因为技术交底分层级进行,通过不同层级的分层次按部就班的表达,需要保证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在交底工作过程中因环节遗漏和环节差错所引起的不必要的问题。4.3拆卸阶段。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拆除阶段,其拆除过程依据某些相关规律。拆除模板遵循以下两种状态:①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凝固之后,模板不受到任何作用力的影响,如模板侧板;②模板依然具有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即使混凝土已经凝固定型,但其固定的能力还不足以承受建筑,这时,支撑的模板就不能够被拆除,例如;楼的梁、楼梯等。如果此时强行将模板拆除,将导致模板及整体建筑结构的瓦解坍塌等。因此,对于模板的拆除要求要建立在保证模板工程及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及安全的程度基础上。并且,采取相应的合规的拆除操作,操作要求“先搭建的模板后拆除,后搭建的模板先拆除;承重的模板后拆除,非承重的模板先拆除”的操作规则和顺序,降低风险。4.4保养阶段。合理适当的使用建筑模板,能保证模板反复使用,并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减少模板爆炸、模板脱落等概率,这些也需要归功于模板的良好质量。通过有效的利用模板技术和模板的使用,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节约工程成本。对于模板的保养能保证模板的再利用和循环使用。在模板使用过后,通过合理的操作过程将模板完整的拆除,进行即使的清理,以减少模板上材料残渣对于模板的腐蚀,使模板保持清洁和光滑。因此以避免由于残渣引起模板表面不平整而不能使用的问题。基于以上原理,相关工程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对模板进行合理化有计划的保养,保证模板的可重复使用和工程的成本。

5总结

本文对于混凝土建筑工程结构中模板技术进行了基本分析和讨论,从模板施工的基础信息、模板工程的重要性、模板工程的技术分析和保证模板工程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究,通过现场实际案例的结合,分析模板技术中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向,包括在准备、安装和保养阶段的分析等,提出了提高教育知识普及,强调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进行,拆除模板工作的规范操作和保养阶段的清洁等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姜功利.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七煤集团土建工程处,2018.

[2]易超.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J].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15.

[3]周峰.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建设安全监察站,2018.

[4]史亚洲,王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南阳市铸辉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7.

[5]李俊生.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018.

[6]李我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2018.

施工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钢构桥;施工技术

1引言

本文主要以桥梁案例为主进行具体分析,其中以某高速公路的钢构大桥为研究背景。该钢构大桥的主跨部分采用65m+2×120m+60m的连续钢构,跨中的梁高度为9m,箱梁根部的梁高度为3m,其结构属于单箱单室的桥梁结构。其中,全梁总共有4个主桥墩,共有8个T结构,每个T结构含有19个悬浇节段,主桥长共652m。桥梁的主梁悬臂浇筑梁段的划分为2种,分别为4m和3m,其中,最大的重量为138t。桥梁箱梁预应力采用的为横、纵、竖向三类。该工程采用悬臂浇筑法,混凝土等级为C55。

2墩顶0#块的施工技术

墩顶0#块的施工技术为大跨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采用墩顶扇形托架进行施工,并且完成与墩两侧悬臂混凝土的连接,为后期的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2.1托架构造。钢筋混凝土桥墩浇筑过程中,刚性托架一般由两个主要受力体系组成。其中一部分是形如“W”的万能杆,另一部分是承受剪力的预埋工字钢牛腿。施工荷载、桥梁自重直接传给桥墩,另外可将垫梁和配梁依次铺设在托架上方,此时托架可视为上部结构的支撑点和工作平台。对托架进行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时需要全面考虑可能对其产生的不利或有利因素。比如在结构安装和支模浇筑混凝土时所产生的施工荷载和模板作用力及混凝土和钢筋的自重等不利荷载;恒荷载长期作用所产生的下沉变形及由循环荷载导致的疲劳破坏等不利因素。根据托架所需的抗力大小选择合适的钢材,比如采用C级钢是应对金属疲劳破坏的有效技术手段。如图1所示为托架结构见连续刚构0号段托架结构示意图。2.2托架的正确安装。对于类似托架的桁架或者是钢结构,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是首先在工厂加工、组装,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就位,校正位置后进行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托架安装时应严格按托架设计图加工,为保证焊接质量,托架与连接缀板处的焊缝应采用坡口焊,坡口为45°,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缝、焊瘤、烧穿、焊弧等缺陷;对于精轧螺栓应采用双螺帽。为了满足实际施工需求,一般采用悬挂水箱注水的技术手段来模拟托架的承载方式,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必须对托架的受力节点的受力状况进行精确计算。通用的实验加载方式为三级加载,加载前所有受力螺栓必须拧紧,所有焊缝必须能够保证不因加载而先于结构破坏。加载时采用N1005A高精度水准器对托架的变形进行观测而要有效测量托架的变形状况,主要观测点为托架的节点和加载下方位置,根据预加载所产生的结构变形来有效消除托架的弹性变形。2.30号段模板支立及钢筋绑扎。桥梁的底模分为托架上底模和墩内的底模两个部分。托架上底模通常是由平整的钢板制作而成,其特点是面积大,可重复使用;墩内底模一般采用的木模板,其特点是轻便,便于安装,容易裁剪组合,并且后期无需拆除。对于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支好受力底部模板后对受力钢筋、架立筋及箍筋进行绑扎,并且同时需要预埋预应力构件及波纹管。对于内部的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位置校正及标高调整,最后根据设计及施工技术规程支撑侧模板,在波纹管安装完成后需要及时浇筑混凝土。2.4混凝土浇筑。在对墩顶0#桥梁进行混凝浇筑时,为了避免因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所产生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开裂需要进行分层分段浇筑。首先浇筑箱型桥梁的底板,然后浇筑梁体腹板,最后进行顶板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程对其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底板灌满混凝土后必须及时进行密封。

3安装挂篮的工艺要点

挂篮施工安装前,首先要根据测量放样对钢枕进行铺设,然后将其后部锚固在竖向预应力钢筋上,最后将挂篮的相关构件正确安装。挂篮的设计需要满足多项技术要求,比如挂篮的重量需要控制在梁段混凝土重量的0.3~0.5倍;吊篮的最大竖向变形需要控制在20mm以内;抗倾覆安全系数、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及限位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等。通过结构测试能够保证悬浇段立模标高的顺利完成。此外,为了便捷的获得主桁的受力状况,施工现场一般通过张拉千斤顶进行相应的测试,并结合变形参数和材料的弹性模量换算出桁架杆件的刚度和强度。在挂篮组装完成后,必须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最后依据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3.1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就是对任一空间物体的三维定位测量,它的具体工作,均反映在对距离、角度(方向)、高程三个量的测定上,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放样,总是离不开运用各类不同的仪具将这三个量测量的结果在施工现场予以标定。其中,在特大桥梁的施工中,首先进行的是钢枕的铺设,在滑轨安装完成后并将其锚固在钢筋上,在墩底进行挂篮拼装,为了加固桥梁,提高其稳定性,利用附墩塔吊分片进行稳固支撑,并将其后部固定在竖向的预应力筋上面,最后安装挂篮的其他杆件。其次是进行悬吊系和横梁系的安装,之后与安装完成的侧模和底模进行连接,并对安装的侧模和底模进行校正,确保施工的安全。3.2挂篮测试。为保证桥梁施工安全,需对其进行挂篮测试,主要对桥梁挂篮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全面验证分析,并对挂篮的非弹性变形起到消除效果,同时向悬浇段立模标高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行挂篮安装之前,应根据实际主桁受力情况而定,采用张拉千斤顶于加工场地之内进行主桁强度及刚度的测试。

4悬臂浇筑施工

挂篮安装测试完毕后,进行悬臂段进行灌筑施工。主要工艺流程为:①在桥墩顶部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顶临时固结措施;②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并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拢前段;③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拢段;④最后浇筑中跨合拢段形成连续梁体系。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段开始,最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4.1钢筋和预应力管道施工。悬臂段混凝土的施工。首先是在受力钢筋的帮着和预应力管道的安装。在钢筋加工棚首先进行加工然后根据设计下料。同时,采用机械套筒作为主要受力钢筋的接头。钢筋的连接一般采用绑扎方式,并且要根据抗震等级和构造要求确定塔接长度。为了提高钢筋骨架的稳定性,焊接和机械搭接交替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模内绑扎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施工时根据设计说明和技术规范采用合理的绑扎顺序。波纹管施工时,一般采用砂轮锯切割,并且按要求存放波纹管以防其受到腐蚀。在波纹管下料时通常在其内部中插入硬塑料管以保证管道的位置。4.2预应力施工。根据该桥梁的施工说明,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在预应力张拉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另外预应力混凝土必须采用C55以上的混凝土,并且混凝土必须养护7d以上。4.3数控智能的合理张拉。4.3.1纵向钢绞线张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根据钢筋的方向、长短及梁的截面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张拉顺序。本工程采用后张法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张拉的顺序为先张拉长钢筋后张拉短钢筋,另外钢筋张拉应从结构截面中间向四周,对称均衡。对于横向和纵向的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现阶段成熟的张拉技术为先拉到初应力;然后再张拉到1.05倍的张拉控制应力并持续2min;最后缓慢恢复到张拉控制应力。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张拉顺序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才能达到预应力钢筋张拉的目的。4.3.2纵向钢绞线张拉。一般通过对钢绞线的伸长值和张拉控制应力来检测张拉的进程。其中张拉控制应力为主要技术指标,伸长值作为张拉控制应力校核控制指标。钢绞线放张并锚固后,测量两段之间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并与理论设计要求做对比,核实预应力筋的张拉质量与设计是否相符。

5结束语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可以得出工程的施工技术严重影响其施工质量,也会进一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因此,桥梁设计施工相关人员应该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需共同分析危及桥梁安全的因素,并结合相应的工程情况,尽可能的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桥梁安全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梅波.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机场特大桥深水承台吊箱围堰施工方案[J].公路,2013(3):104~106.

施工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养护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骨料的选择。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在混凝土工程中,掺人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二、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大体积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以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

(一)计量。要求使用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每工作班正式称量前,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二)拌制。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作法。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拌制时间,驻站工程师每一班抽测2次。搅拌完成后装入运输车时,即要求每车测定坍落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分层等现象,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三)运输。根据路线的比短、交通的状况,随时增减车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180min,对到达浇筑点超过210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运输车离开搅拌站后不得掺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剂等。混凝土坍落度在运输过程中损失超过40mm或混凝土到达浇筑点温度大于25℃,不得浇筑到作业面。要求从每个搅拌站每隔一段时间就派出一辆混凝土罐车,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均衡性。因大体积混凝土方量较大,要求搅拌站派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指挥、联络、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一)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二)混凝土振捣方式。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三)泌水处理。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四)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

(五)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结构中,强度不是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离差系数大时裂缝就多。为防止裂缝,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四、加强混凝土养护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体里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对底板面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五、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施工管理,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就可以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牛紫龙,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工程建设,2006.

施工技术范文篇7

1.1组合钻机

组合钻机是开槽成墙的主要机械,它由多头钻头、支架、悬吊钢丝绳、卷扬机、反循环系统、配电盘、砂石泵、控制台、底盘等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主机上的传动装置,带动主机上并排组合在一起的8台GZQ-800型潜水钻机同时运转,带动各自的钻头旋转,钻头向土层切削土体。两个钻头间余下的土体由侧刀靠组合钻机自重切削。切削掉的泥沙由反循环砂石泵通过反循环软管强行排出槽孔。连续不断的钻进切削,直到设计深度,即形成一定长度、宽度、深度的槽孔。

1.2成墙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导槽砌筑→钢轨铺设→安置调试组合钻机→钻机架定位→开槽→清槽→成孔→成槽→安置隔离体橡胶囊→安置导管→浇筑→拔除橡胶囊隔离体→转入下一个循环工序。

2深层搅拌桩连续造墙施工技术

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采用单轴、多轴深搅桩机施工。其原理是用深搅桩机钻孔至预定深度,向孔中注入水泥浆液,用螺旋型钻头进行搅拌,尽量使土体和水泥浆强制拌合均匀而凝结,形成水泥土柱,互相搭接成墙,起到防渗作用。

2.1双动力三头深层搅拌桩机的施工方法

搅拌桩机按防渗墙轴线定位,依据桩机上的连通管调平机座,偏斜率应小于5‰。桩位对中偏差不大于50mm。

安装水泥浆液制备系统,水泥浆液严格过滤,在灰浆搅拌机和集料斗前各设一过滤网。

管线连接:用压力胶管连接灰浆泵出口与深层搅拌机的送浆管进口。

试运转。调整搅拌速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0%;调整提升速度,一般控制在1m/min左右;送浆管路和供水管路通畅;各种仪表应能正确显示,检测数据准确。

喷浆搅拌下沉。先启动浆泵至钻头出浆,再启动主机,使其正向转动,并选钻头向下推进挡,直至设计深度。

喷浆搅拌提升。当钻进至设计深度时,停钻灌注水泥浆30s,直至孔口返浆,反向旋转提升钻杆,继续注浆,保持孔口微微返浆。当搅拌头提至设计桩顶时,停止提升,搅拌、喷浆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复搅。搅拌、喷浆数秒后搅拌头正向转动向下推进至设计深度,再反向转动提至桩顶。此时灌注水泥浆量适当控制(以不堵塞管路为准)。

清洗管路。向集料斗中注入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管路中残留的水泥浆,直到搅拌头出浆孔喷出清水,并用人工清除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然后,移机进行下一个桩的施工。

2.2单头深层搅拌桩机施工方法

单头机与多头机施工步骤一样,桩机成墙时,单头机比多头机多一个循环,而且不分序。每次移机44.4cm,最终成墙厚32.5cm。

2.3深层搅拌法防渗墙的适用范围

深搅法在软土基础加固和防渗处理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处理后其承载能力和防渗性能可以满足常规要求。在当前的施工条件下,考虑经济、质量的保证,其适用范围应为松散砂土,粉砂土、粉质粘土及含少量砾石的土层,甚至有土体架空或洞穴也可施工。但在砂砾石层、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淤泥土及含水量较少粘土层中慎用。

2.4深层搅拌法防渗墙的技术特点

施工工效高:施工工效平均可达13.2m/台时,是各种防渗技术造墙较快的一种方法;成墙造价低:成墙造价是高喷的1/5,是混凝土防渗墙的1/3;施工工艺简单:不需开槽,无塌孔、护壁、回填、夯实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不破坏堤坝;成墙效果好:墙体厚度均匀连续,接头少,墙体厚度满足防渗要求(桩机机头直径为400~500mm),墙体深度可达22m;无污染、噪音低等。

3液压开槽机开槽法连续造墙施工技术

3.1YK160-3-40型开槽机工作原理

开槽机也称锯槽机,行驶在两条轨道上,它由底盘、液压系统、工作装置、排渣系统、起重设施和电器系统组成。由液压缸产生动力,带动装有切削刀排的刀杆作上下往复运动,被切削掉的土体沉渣落入槽底后,由反循环排渣系统排出槽孔,施工中使用一定浓度的泥浆固壁,开槽机连续不断地沿墙体轴线作业前移,直到墙体末端,从而形成一个规则连续的长形槽孔。根据工程设计与要求,使用不同长度、宽度的刀排,即可开出不同长度、宽度的槽孔。在槽内充填不同的墙体材料,即形成不同抗压强度、抗渗系数的薄壁连续防渗墙,以达到防渗、封堵空洞、裂缝等隐患险点消除的目的。

3.2成墙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场地平整→钢轨铺设→钻导槽井孔→开挖槽孔与支护槽板→安装调试开槽机、清槽机→开槽(泥浆固壁)→清槽→安置隔离体→浇筑隔离体→浇筑墙体至完工。

4射水法连续造墙施工技术

射水法连续造墙技术是利用射水法造墙机组进行砼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此法在我国堤防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机组由在同一轨道上电动行走的造孔机、砼浇筑机、砼拌和机组成,设备总功率约150~180KW。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泵及成型器中的射水喷嘴形成高速水流来切割破坏土层结构,水土混合回流,泥砂溢出地面(正循环)或者用砂砾泵抽吸出槽孔(反循环),同时利用卷扬机带动成型器上下往返运动进一步破坏土层并由成型器下沿刀具切割修整孔壁形成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槽孔;槽孔由一定浓度的泥浆固壁。溢出或抽吸出的与泥浆混合一起的土、砂、卵石等流入沉淀池,土、砂、卵石沉淀,泥浆水循环使用。槽孔成型后提起成型器,造孔机电动行走到隔一槽孔位置继续造孔,砼浇筑机就位,采用导管法水下砼浇筑建成砼单槽板或钢筋砼单槽板,并在施工中采用平接技术建成地下砼连续墙。墙体厚度按设计要求进行调节。

射水法造墙施工主要技术要点:射水法造墙技术上由造孔技术和水下砼浇筑技术两部分组成,而导管法水下砼浇筑是成熟的一种施工工艺,因此,射水法造墙技术主要研究对象就是造孔。造孔的关键技术要素有四个--破土、固壁(保持孔壁稳定)、出碴和槽孔的连接;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5人工洛阳铲挖槽连续造墙技术

5.1开槽施工设备

半径R110mm的大型洛阳铲、机械成孔器(即卷扬机带动自由下落的筒状器械)、修槽成型器(即220mm宽的两面平行平面铲)。

5.2人工洛阳铲挖槽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洛阳铲开槽→修孔→夯实孔底→安置模袋隔离体→模袋内下导管→浇筑隔离体→安置相邻隔离体→下导管→浇筑隔离体→下导管→浇筑混凝土墙体。

6防渗墙施工关键技术

6.1垂直度

组合钻机开槽法、射水法、深层搅拌桩等三者共同的关键技术是垂直度。垂直度是关系到建造的防渗墙是否在同一墙体轴线上。因此,在施工期间的左右偏差、轴线偏差、孔斜率数据应按操作规程与规定,认真观察记录。发现偏斜,立即采取措施纠偏,确保防渗墙体在同一轴线上。否则,易出现断墙或墙体底部衔接不严,施工缝隙过大造成集中渗漏现象。

6.2墙体接缝衔接处理

混凝土墙体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相接应上下反复清洗原浇筑的墙体接头处,确保衔接处无夹泥。墙体与墙体平行相接,搭接长度应按1~2m为宜。若相接后发现封闭不严,产生渗漏通道时,可采用钻机钻孔现浇混凝土的办法将渗漏处封闭,达到截渗的目的。

6.3塌孔

在施工期间依靠泥浆护壁工艺容易出现扩孔与塌孔现象。扩孔与塌孔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层中含有秸料层、粉砂层、空洞、裂缝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可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一是严格控制护壁泥浆浓度,必要时造浆可按比例适当添加膨润土。二是加密安置隔离体,增加支撑力。三是缩短墙体浇筑长度,减少水浸时间。

施工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道桥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重要的施工作业在很多施工作业工程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高。道桥施工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项目,其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桥的使用寿命和发展。因此,在道桥施工作业中必须增强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合理性,确保其承受力符合施工作业要求,避免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混凝土施工作业存在质量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作为施工作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作业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合理化的检查来规避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工程质量加以控制,确保道桥的顺利开展及使用。

1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的。而为了加强混凝土的稳定性,改善承载力,通常会加入一些掺合料、外加剂,提升混凝土综合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和承载力都可以胜任道桥施工中的承载任务,达到令人满意的强度,另外加上性价比比较高的优势,会让建筑单位投入的建筑成本降低,因此,在城市中的道桥施工中受到建筑单位的青睐。混凝土能够在长期条件下还能保持合理的形变,相较于其他材料的稳定性更高,不过容易被腐蚀,也容易受水、温度等外在条件的影响。这也是在道桥施工中,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所需要克服的重点技术困难,也是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2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裂缝问题十分严重。裂缝现象的出现是混凝土施工作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稳定性出现问题,这也是目前作为施工作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针对混凝土裂缝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混凝土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在施工作业中则会出现裂缝等现象;二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使得混凝土内外部承受力出现问题,致使裂缝产生。三是在道桥施工作业环境中,由于施工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使用并不熟练,所以在进行配比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搅拌或是配比,也会导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的现象。四是混凝土自身原材料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加之在施工作业中的使用,承受力发生了负荷变化,同样会出现裂缝的问题。2.2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存在漏洞。从现有的道桥施工作业来看,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时,因施工作业环境的不同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工艺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实际施工作业中,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小的施工作业也要对其混凝土的使用进行明确划分。举例而言,在道桥施工作业过程中,一是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然后针对不同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混凝土配比的合理使用,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特性和稳定性。二是在浇筑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浇筑方式,让施工作业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样能够精准掌握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降低因浇筑操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道桥施工作业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混凝土施工作作失误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如凝土的裂缝,这将直接影响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2.3温度方面的具体问题。水泥水化热的放热速率及其峰值与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有着紧密的关联。一方面,水泥水化热出现放热量超标、放热速度过快、放热峰值过高等问题,这会引发水化热整个过程温度的积累,造成道桥混凝土部位产生温度阶梯和温度裂缝,一旦混凝土产生温缩裂缝,那么会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质量,还会对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耐久性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道桥施工现场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特殊天气,导致道桥混凝土出现迅速失水、降温,出现表面干缩加剧、温度阶梯扩大等问题,导致结构产生干缩、温度裂缝,进而影响桥梁施工质量和整体稳定。

3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因自身的特性,所以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被使用。但是也有一些施工作业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增强创新性,提升自身的稳定性和质量。下面文章这就施工作业中比较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技术特点,并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分析如下:3.1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材料作为道路施工作业中的重要原材料对道路施工作业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混凝土材料是由水泥、砂石料而组成的,但是如何在施工作业中充分发挥混凝土的作用则是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意识到的重要问题,也是混凝土的配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充分发挥混凝土的特性就必须合理进行配比,从水泥和砂石料自身角度出发,针对不同水泥和砂石料的特性进行合理搅拌,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3.2做好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在确定混凝土原材料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在实际施工作业环节中的经济合理性,依据施工作业特点,选择恰当的原材料添加至混凝土施工作业中。如外加剂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它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对于温度裂缝的影响,延缓水化过程中对其道路施工作业质量的影响。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在实际施工作业前,要通过专业的合理测试,来完成添加剂的配比,利用科学有效的配比方式来完成对混凝土的调试,使得各项配比方式的比例都能够符合要求,特别是水和灰之间的比例关系。只有确保进入施工作业现场所使用的施工作业原材料是符合施工作业质量要求的,方能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3.3严格依照混凝土搅拌规则进行操作。对于混凝土而言,搅拌工序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工序。不仅要注重混凝土的配比更加要注重在搅拌过程中所使用的搅拌机械设备,且要确保搅拌方式符合混凝土搅拌要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是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确保搅拌时间,也就是说依据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合理时间的搅拌;二是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确保搅拌的方式,也就是说搅拌时要依据一定方向进行搅拌,而不是随意的进行搅拌,这样极易出现混凝土不均匀的情况。三是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搅拌机械设备是符合混凝土搅拌的机械。3.4加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实际施工作业情况进行合理浇筑,也就是选择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浇筑。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方式的浇筑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压力,因在道桥施工作业中各个道路间桥梁的承受力并不是相同的,所以在浇筑的规程中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浇筑,及时发现浇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来控制所产生的问题。3.5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混凝土施工作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因在道桥施工作业过程中每个施工作业环节都涉及到人,人作为施工作业的主体在施工作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多数情况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合理施工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影响施工作业质量的因素,施工作业前设计合理的施工作业图纸;施工作业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施工作业技术加强对其质量控制;施工作业结束后要定期对道路桥梁施工作业进行养护和监察,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来合理进行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3.6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施工作业环境中,混凝土质量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这就需要作业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作业完成后,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管理作业。如针对不同时期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加强养护措施的合理性。如道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变形等现象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加强养护和检测,通过施工作业勘察查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道桥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关乎到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的出行体验,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另外,在道桥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混凝土的施工也会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中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监管,预防施工问题的出现,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杜绝相关问题的出现,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正常应用和道桥工程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兴灿,王园忠.浅析市政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37.

[2]曹阳.道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04).

[3]杜卫卫.对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7(02).

[4]何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2):102-104.

施工技术范文篇9

采用地连墙施工的是某项建筑工程的围护结构。墙体厚度为0.8米,标准段长度为27.5米,盾构端头井段32米。

2施工设备种类确定

根据施工设计,示例工程地连墙为异型地连墙。结合当地地质、水文条件和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本次施工采用履带式全液压抓斗成槽机施工。该设备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成槽精度和施工效率,而且施工费用较低。此外,履带式全液压抓斗成槽机配有多种尺寸型号的抓斗,便于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更换。

3地连墙施工技术介绍

3.1施工测量作业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导墙的施工精度是地连墙线形控制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导墙施工之前,必须对各条导墙轴线进行明确,使用前方交会法等测量方法对基线端点进行验核,确保轴线达到设计精度要求。一般情况下,轴线最大允许误差为±10毫米,导墙净距则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以保障在地连墙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超过限差±30毫米的偏位。测量作业中,为保证测量精度,使用全站仪结合极坐标法进行桩位中心的测量定位。

3.2开挖作业

地连墙的导墙和槽段的开挖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影响重大。挖槽土壁的几何构型大体上墙体形状,其施工精度是地连墙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地连墙开挖作业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1)要对挖槽机设备状况进行详细检查。一是对抓斗安装后本体悬吊的垂直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不能使用存在偏斜情况的导板抓和抓斗。二是对设备上的仪表和液压系统进行检查。确保仪表工作正常,液压系统不存在泄漏现象。(2)确保挖槽机定位精准。挖槽机要依异性导墙内侧停靠,抓斗自然平行贴靠在基坑开挖面一侧的边线。如果发现抓斗和导墙之间存在偏角或者抓斗角度不正,则应对抓斗偏角进行调节,确保导板可以沿着与导墙面平行的方向进入槽中,严禁用人力推入槽中挖土。(3)防止破坏地下管线。地下施工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工程施工种类。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地下往往埋设有大量水、电、气、暖和通信管道、管线。在进行地连墙施工时,要注意对这些地下设施的保护。挖槽过程中抓斗操作动作要轻缓,避免动作幅度过大对地下管线造成损坏。同时,挖掘施工往往会带出许多泥浆,为避免泥浆对施工场地的污染,当抓斗升至导墙顶后应将其沥去。导墙口处的泥浆要及时清理。挖掘出来的土料使用自卸式卡车辆运输到指定地点存放。(4)做好地下水流拦截工作。如果发现有地下水进入槽段,要及时予以拦截。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对泥浆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在此基础上,开展泥浆添加作业。泥浆表面应不能低于地下水位以上0.5米。(5)开挖施工。开挖作业应从槽段两端开始向中间挖掘,确保抓斗两端阻力平衡。(6)要妥善处理槽壁坍塌问题,及时进行回填施工。(7)槽段挖掘完成后,应对槽的位置和挖掘深度等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抓斗清槽。

3.3护壁泥浆施工

护壁泥浆是地连墙挖掘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固壁、携砂、冷却和润滑等作用,对于槽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必须予以严格控制。一是要做好泥浆的性能指标检测工作。要详细检查护壁泥浆的理化性能,包括稳定性、流动性、泥皮形成能力和相对密度等指标。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泥浆制备和循环利用,妥善处理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泥浆。二是要做好泥浆的制备工作。护壁泥浆主要成分为水和膨润土,另有少量添加剂。三者按照规定比例混合拌制。施工过程中,槽内泥浆液面要超过地下水位1.0米以上,同时要高出导墙顶面0.5米。当施工环境为砂层土壤时,应使用偏粘稠的泥浆,同时要做好堵塞漏洞准备。3.4清槽作业槽段挖好后要进行清理作业。清理作业主要包括槽壁和槽底两个部分。在清理槽壁时,要使用刷壁器对混凝土接头端部上下进行反复刷洗,确保没有砂石、泥土残留。在清理槽段底部时,要使用抓斗或潜水泥浆泵去除槽底沉淀和密度大的泥浆,确保槽底沉渣厚度不超过0.1米。清理出来的泥浆经过处理达到使用要求的可以进行循环使用。3.5水下混凝土施工作业地连墙混凝土施工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灌注。根据文章所述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使用两根导管进行浇筑,导管直径为250毫米,彼此间隔控制在3米以内。同时,导管距槽段端部的距离应控制在1.5米以内,导管下端与槽底的距离保持在0.3米至0.5米之间。要严格保证混凝土拌合质量。混凝土混料的拌合必须遵照设计配方执行。拌合完成后要认真检测水灰比、坍落度、扩散度等指标,确保符合使用要求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是地连墙主要施工材料。其用量和工程成本密切相关。在施工工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各槽段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数量和设计使用量之间的差距应控制在十分之一以内。

4结束语

施工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市政建设;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

1引言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在城市里生活质量的好坏,所以对城市里进行的自来水管道的铺设、天然气管道的铺设、污水管道的铺设以及电缆电网的铺设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因此对市政管线的施工技术进行一番的分析和探讨,以实现城市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2市政地下管线工程施工的现状

在城市化建设中,在市政基础设施与市政功能的不断完善中,市政地下管线的施工也进行的非常广泛,而地下管网的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不同时期的管网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地下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结构。现如今的市政地下管网的建设也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城市建设多元化使得地下管网的建设频率增加,新兴的管网铺设技术也在兴起。因为管网相互交错造成对管网的保护不到位,维修难度增加,再有管道施工单位与管道维修单位各自独立,这些因素都对地下管网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3.1地下管线浅埋加盖施工技术。地下管线的浅埋施工技术的应用在于对管线浅埋的保护,这种管线的埋设技术运用较为普遍,在浅埋地下管线过程中,要考虑到挖槽阶段的管径大小,如果开挖的管槽过宽,就要考虑在铺设管道时对管线进行加固措施,可利用混凝土浆液对管线进行加固定位,也可以利用混凝土在管线两侧建造混凝土保护墙,已达到地下管线的铺设符合设计要求。假如开挖的地下管线管径较小,则要在管线铺设后进行加盖保护技术处理,在最大程度上将管径误差控制在设计要求以内。3.2地下管线深埋注浆施工技术。市政地下管线深埋注浆技术的运用针对市政地下管线多年积累下来的复杂多样的管线铺设情况,在地下管线铺设非常多,各种管线交叉出现时,运用管线的深埋技术来满足市政管线的铺设工程,由此可以有效的保护管线铺设的质量和长期使用。当所要铺设的地下管线直径较大时,要考虑到管线周边的建筑物的地基深度,地下管线的深埋度要和周边建筑体的地基深度相一致,根据管线深埋程度与周边土质结构的衔接情况,要满足所铺设的管线两侧不能有土层松动和塌陷的情况,对于深埋地下管线的施工要在管线两侧预留出注浆固管的空间,要保证两侧的预留空间有两排注浆孔的宽度,靠近管线内侧的注浆孔距离管线不要太近,在对管线两侧进行注浆施工时,要依照由外到内的注浆次序进行,确保所注入的浆液能够沿着管线的铺设走向流动,已达到对地下管线加固工作符合要求,对于地下管线的注浆加固施工,如果施工管道较长,要实行分段注浆施工或者分层注浆施工。由此保证施工质量不受影响。3.3地下管线管道铺设技术。在市政地下管线的铺设施工中,要运用地下管线铺设技术来满足管线铺设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管道铺设前要对所有的管道的每一个构件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构件完整无损伤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管件的铺设,对相连接的管道构件进行编号标注,管道铺设前开挖的沟槽进行详尽的测量数据的收集,在确定管线铺设走向无误时方可以开始管线的正式铺设施工,可以利用中心线控制法来保证管线铺设的准确度。借助经纬仪和水平仪来对管线的铺设走向的控制,以保证管线铺设走向的精准度。3.4地下管线管道安装技术。在地下管线的管道构建的安装中,施工单位要对开挖的铺设管线的沟槽进行勘察,确定沟槽的周围情况符合管道铺设后,方可以进行管线的安装施工。对管沟内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复查管沟地面宽度是否符合安装要求,检查土质有无松动现象,达到安装要求后就可以进行管线的安装施工了。安装管线前对管材的质量把控是关键的施工环节,要依据管件制作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管线构件的核查,同时要核对管件依次连接的标注正确与否。在吊装管件时,要确保管件放置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防止管件下方的地质凸起对管件安装的影响,在采用钢材管件安装时要注意管件焊接的密封性能的把控,要保证管件的连接无渗漏情况。3.5地下管线井室砌筑技术。地下管线砌筑井室技术的运用可以满足管线井室施工要求和安装后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井室的设计要满足实际管线的铺设情况,一般的井室都设计成圆形,在砌筑井室的施工中,要保证井室下方地面的平整度,不能有杂物,井室的施工应以预先测量好的井室中心基准点为施工标准线进行施工操作,井室的砌筑要按照砌筑一层砖层后在其上面铺水泥浆液,然后再进行下一层的铺筑次序进行。每一层的铺筑要保持水平,铺砖层要以丁横铺筑方法进行施工作业,确保铺筑的砖层之间的衔接牢固。在砖层中间进行砖缝注浆弥合施工,要使得砖层之间连接紧密,切记不可用水直接冲灌砖缝,铺筑的浆液要有一定的粘结度,要符合砂浆配置标准,砂浆灌注后没有凝固前不得在砂浆面上放置物品和人为踩踏,砖墙勾缝灌注的砂浆要灌入灰缝中并要压实拉平深浅一致。3.6地下管线沟槽回填施工技术。市政地下管道安装完毕后要进行一系列的运行检测试验,对于供排水管道要进行闭水试验,对于燃气管道要进行防爆和燃气泄漏试验,光缆管线要进行光缆维修过程的预先测试试验。在达到市政地下管线运行基本指标的时候,开始进行管道的回填施工,回填施工前应再一次清理管槽内的杂物和确认管件连接正常,所用的回填土质以粉土或者沙土为宜,回填次序应从管件根部也就是管件胸腔区域开始回填,应用分层对称回填的方式进行,每回填30mm的厚度要进行夯实土层的施工,然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4结束语

市政地下管线的施工要求必须满足城市的实际情况要求,要根据城市的地下情况进行符合地质结构的管道铺设,对于沟槽的开挖要预先了解地下情况,安装管线要符合技术要求,回填施工要做到管线运行使用不受影响,整个施工要有质量监督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只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市政地下管线工程质量水平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包绿萍,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优先出版[J]科技与企业,2015

[2]李德鹏,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