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20:23:49

施工监管

施工监管范文篇1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的探讨

常用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软土路基具有强度低、股届满、变形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使得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能稳定的提供足够的支撑与承载,进而影响公路路基与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针对软土路基处理的重要性,我国及国际公路建设施工研究机构度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积累以及相关实验表明,我国软土路基施工中更多的采用袋装砂井、复合地基以及钢渣换填等技术医进行处理。根据对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应用效果的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可以看出,软土路基处理方式的科学选用、有效的施工控制与管理是实现软土路基处理与施工目标的关键。以常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特点为基础进行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作为影响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将决定施工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决定预定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针对软土路基处理施工基础的应用情况以及特点进行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针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特点,施工企业应明确管理体系中各部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内容以及技术要求。同时,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还要针对软土路基施工所采用的处理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管理工作内容、重点的明确,促进软土路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软土路基施工质量。注重施工管理材料控制与管理,保障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用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现代软土路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以软土路基施工所采用的技术为基础,结合施工材料的需求进行材料控制与管理。首先,应注重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核。确保供应商能够根据工程施工需求进行材料的供应。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还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与复核。通过进场检验确保进场材料能够符合软土路基处理施工需求。同时根据袋装砂井、钢渣换填等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前对材料进行复核,确保施工用材料能够满足设计需求。以材料控制为基础确保软土路基施工用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实现软土路基施工管理工作的目标。以技术管理为重点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为了实现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目标,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招投标阶段即开展技术分析与技术管理重点的探讨工作。通过对公路工程实际情况、软土路基实际情况的分析与探讨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与重点。结合工程实际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方式,如袋装砂井技术特点、钢渣换填技术特点等进行技术管理工作。将技术控制与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保障软土路基施工质量。为了实现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管理的目标,施工企业还应加强现代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与施工技术的了解与熟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保障路基稳定性与承载力。针对软土路基施工重要性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针对现代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现状,现代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对施工质量、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软土路基处理所采用的技术以及施工进度安排,科学的开展设备养护与管理。以科学的设备养护工作避免设备因素对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的应用、以严格的专人操作管理以及设备操作技术控制保障软土路基施工质量。通过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实现公路工程路基基础稳定性、路基承载力的提高,为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基础建设奠定基础。

注重企业综合技术力量的提高,促进软

施工监管范文篇2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创新;安全监管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民生工程投入上不断增多。其中交通网建设是极具代表性。交通路网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强有力的监管。交通工程施工作为路网建设的首要阶段其施工进度与质量至关重要。而交通工程与常规建筑工程区别迥异,涉及到道路、桥梁、隧道、地基等多专业技术。当前某些分包单位为赶工期、省成本在某些施工路段采用昼夜赶工,甚至豆腐渣工程手段进行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交通工程质量。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交通建设点多、线长、环境变化大也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之施工项目与监管部门相距甚远,监管部门麻痹大意属于管理也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关键。本文就以上问题在交通工程安全监管方面展开讨论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2安全监管在交通工程中的意义

工程安全监管在工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施工阶段可以有效保障工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设备完备性,施工流程标准。间接保障了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毕后可以全方位对施工物料使用情况、资金流向进行清算,严防偷工减料,在检查验证工程进度后运用经济手段保障了施工质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道路交通工程开工量和完工量都显著增加。但是相关监管部门有限,而道路交通工程往往是点多、面广、跨区域施工。监管部门往往因为路途遥远、人手不足或者跨区分段职责不清等问题疏于监管。这就导致了工程完成后使用寿命不高,维护成本偏大,甚至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加强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交通工程的质量,全方位提高交通工程使用效率显得愈发重要。

3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

3.1交通工程安全监管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从2002年至今我国关于交通工程监管规范依据时代要求与质量标准的提升也经历了多次修订。例如:2002年的《安全生产法》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此标准进行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2004年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提出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实施监督管理,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2005年交通部在全国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座谈会上,提出交通工程安全监管必须满足交通生产新局面,实现当前交通工程建设的需求。2007年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要求交通工程生产监督必须实行统一监管、分级负责,实现对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可见法律法规随时展的科学性。

3.2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主要问题

虽然社会在进步,无论是监督手段还是监测方式都得到了提升。但是交通工程安全监管方面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例如:(1)政企不分,职责不明。交通工程施工线长,面广。跨区域施工较为频繁。这就造成了区域行政部门的职责不清,出现多头监管或者干脆不管的局面。而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监理单位往往又将工程发包给下属企业,造成了政企不分监管不力的情况。所以很多时候是管得部门越多情况越乱,越乱就越不管。最终导致了质量安全等工程监管问题。(2)管理队伍与市场需求不协调,监管力量不足。当前经济建设与国际发展突飞猛进,一些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办法及规定不断细化,推陈出新。需要监管的对象与相关事务多而复杂,而相关部门又没有及时引进相关人才,在加上人员老龄化,用工劳务化等种种外外部因素影响都造成了监管力量不足局面。而此种状态与资金投入还不成正比,短期内无法根本性改善。(3)监督管理标准与制度存在缺陷。我国在安全监督管理标准与政策方面虽然经过了几次改革与提升,但是仍有部分盲区。对于违法违规现象处罚力度也不一,有的地域为了政绩甚至疏于监管,搞为献礼性面子工程开绿灯、敢进度,造成严重后果后还进行钻空子式的互相推诿。

4创新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措施

4.1梳理各部门职责,加大安全监管投入

在每年招聘相应工职人员的同时积极开展劳务化用工同工同酬制。用经济手段暂时性进行制约,有效加强监管力量。同时制定协调指挥机制,摒弃分利润大家开心,划职责互相推诿的怪圈。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进行职责梳理。实现各部门安监工作的协调统一。

4.2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监管,完善评估体系

相关施工企业的班子建设和人员构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在施工企业安全监管上不能以资金是否雄厚、安全设施是否先进、施工资质是否齐全等面子数据进行衡量。充分利用政府监管部门仅有的人力资源对一些信誉不好、问题处理不及时的“失性”企业进行专项监管,集中排查。有效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有效的进行。

4.3采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动态监管

任何监督管理工作都需要深入现场,取证考察。但是相关监管部门人力资源有限,在加之交通工程线长、面广,往往随施工进度不断向前推进。且情况复杂,存在包括环境障碍在内的各种影响。所以有必要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智能化监管。比如可以利用无人机测量技术进行复杂路段的前期监控、中期回访、后期复查。将安全施工遏制在萌芽阶段。还可运用视频实时监控技术,进行无人化实时坚守,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5结语

安全监管是保证交通工程安全施工,降低施工风险的重要措施,但是当前的监管过程中还存在安全监管职责不健全、安全监管投人偏低等问题,导致监管力度不足,监管范围有限。针对当前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交通工程施工现状,需要完善行政监管、企业安全监管,构建动态化的监管体系,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作者:庞志强 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机关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施工监管范文篇3

1.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1.1管理不规范

当前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及项目法人行为尚不规范。就项目法人方面讲:

(1)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

(2)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

(3)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

(4)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1.2设计标准低

(1)前期工作不充分,工程仓促上马。

(2)设计人员水平低,设计因素考虑不周,结构布局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够,方案比较不充分,设计人员不熟悉规范,未执行强制性标准。

(3)设计质量不高,图纸粗糙,施工时随意变更图纸。

(4)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1.3施工不按要求

(1)工程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资金流失,经济利益驱使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很难避免。

(2)大量民工及农村施工队伍涌人建筑市场,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经验不足。

(3)施工不按规范,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质量体系有健全,质量把关不严。

1.4监理市场不规范

(1)临理队伍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工作责任心不强。

(2)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

(3)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5质量监督缺乏力度

(1)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

(2)无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

(3)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难以深入到位。

(4)质监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起来力不从心。

(5)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整改,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

2.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2.1规范水利建筑秩序

⑴要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格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管理体制和承发包管理、项目管理。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证监理,借证卖照、资质挂靠等到违法违纪行为。

⑵要加强建材市场材料、产品、设备监督,杜绝以次充好,防止不合格进入施工现场。

⑶要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2.2落实项目法人职责,实行市场动作

⑴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杜绝“三边”工程。

⑵要依法组织招标,并签订有关合同。

⑶要严格挑选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

⑷要负责按有关验收规程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

⑸要按工程实际需要把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⑹要鼓励质量创优,实行优质优价,严禁盲目压价。

⑺要保证有合理的设计、施工工期,防止盲目抢进度、赶工期的现象。

2.3提高设计标准

⑴要遵守《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依法进行勘察设计,严格贯彻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⑵要推行设计招标发偶然性工作,促使其提高设计资质和技术水平,将设计单位推向市场,靠竞争、信誉求发展。

⑶要推行设计监理工作,杜绝由于设计质量低劣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

⑷要严格建设审批制度,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有批准的初步设计。

⑸要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工程设计质量第三方有效的约束和监督,防止不合格设计图纸进入施工现场。

2.4强化施工管理

⑴要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⑵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⑶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

⑷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要达到全部持证上岗。

2.5发挥质监机构作用

⑴质监人员要提高素质,使工程质量监督由掌握规范准确,督促执行规范得力,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组成。

⑵要加强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衽考核上岗制度,提高质监队伍整体素质。

⑶质量监督要与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施工图审查等制度有机结合,形式应多方位、多形式,效果应能督促各方建立各自的质量体系,规范质量行为,超前控制,督促及时整改。

⑷要配备必须的检测设备,搞好检测,加大到施工现场随机抽检、见证取样的次数和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质监频率。

⑸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

施工监管范文篇4

一、施工计划的编制

施工计划的编制要遵循下列要求:

1、符合实际施工的要求。要掌握有关工程的施工合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技术资料、工程性质规模、工期要求。了解施工条件和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情况。

2、均衡、科学地安排计划。综合平衡是计划管理的核心,也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搞好施工任务与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之间的平衡,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

3、积极可行,留有余地。所谓积极,就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运用各种技术组织措施,使计划指标具有先进性。所谓可行,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计划的可行性,使计划留有充分余地,防止指标过高而挫伤执行者的积极性。

4、计划指标要明确具体,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年度计划要保证合同工期的要求;季度计划要保证年度计划的完成;月份计划要保证季度计划的完成;避免各类计划之间的脱节。

5、突出重点。一般工程应受重点工程的制约;附属工程应受主体工程的制约;单位工程计划应受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制约。

二、施工计划的实施

施工计划的实施就是施工活动的进展,也就是用施工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和完成计划。为了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保证各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计划交底,全面实施计划。要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将计划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2.签订承包合同或下达施工任务书。施工任务书是向班组下达任务实行责任承包、全面管理和原始记录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班组必须保证指令任务的完成。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订承包合同,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合同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

3.调度工作是施工计划顺利进行实施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掌握计划实施情况,协调各方面关系,采取措施,排除各种矛盾,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完成施工计划和实现计划目标。

4.施工计划一旦批准,就成为施工单位必须履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之一,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若要修改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为施工企业内部施工生产活动的依据,应该紧紧围绕计划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已定施工计划,保证各种计划前后上下相互衔接,形成连贯性,始终保持计划管理的权威性。

三、施工的计划的检查

在施工计划的实施进程中,为了进行进度控制,应经常地、定期地跟踪检查施工计划的实际进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跟踪检查施工计划实际进度。这是项目施工计划控制的关键措施,检查和收集资料的方式一般采用进度报表方式或定期召开进度工作汇报会。为保证汇报资料的准确性,计划工作人员要经常到现场察看和掌握施工计划的实际进度,做到心中有数。

2.整理统计检查数据。对检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与计划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资料。一般可以按实物工程量、工作量和劳动消耗量以及累计百分比整理和统计实际检查的数据,以便与相应的计划完成量相对比。

3.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用施工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了解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拖后、超前还是与计划进度一致。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即出现进度偏差时,计划人员必须认真寻找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进度调整措施,以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施工计划的调整

施工监管范文篇5

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调节和及时纠偏,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它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制度保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其主要成本控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合同方面的成本控制,以施工图及承包合同为依据,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好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及时申报,用合同赋予的权力合理的减少支出,尽可能地减少意外因素增加的施工成本,进而增加工程收入。

第二,技术方面的成本控制,一方面,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依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尽可能地扩大成本控制的范围和深度。

第三,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成本控制,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尽可能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各种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

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应该普遍遵从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全面控制原则,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是指成本控制包括参与施工项目的各部门各单位,尽可能地扩大成本控制范围;全过程控制,是指对施工项目的整个周期实施项目控制,从而加大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其次,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中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都能达到这一目的。最后,节约原则。由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因此,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二、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规定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大致流程如下: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通过对各个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来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从而实现整个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一)成本预测——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管理

合理的投标报价是做好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工程投标的核心。报价过高会失去承包机会,而报价过低,会给工程承包带来亏损的风险。这就要求报价人员在投标阶段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根据现场考察、调研成果、市场价格信息、行情资料以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工期等编制施工预算,作为推算业主控制限价的依据;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人工、材料、机械耗量资料和技术管理水平进行分析、估算,预测施工成本并以此作为投标的最低报价,通过比较分析,结合自身投标经验,运用报价策略,合理确定投标报价。

(二)成本计划——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项目开工前,施工企业应根据中标价调整项目目标成本。首先,将计取的间接费、计划利润等从中标价中减掉。其次,工程保险、税金和现场经费等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最后,依据项目部的劳务、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及技术管理水平确定目标成本,作为项目部的可控目标成本。只有将几方面统一起来,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为后面的成本控制可操作性提供前提条件。

(三)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最复杂的环节,包含各方面因素:

第一,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总成本的60%-70%,因此,材料费是生产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材料费控制包括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对用量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采购方法,择优定价;对于零星材料,尽量利用供应商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减少库存积压,以免造成损失。

第二,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的控制主要是从人工用量和人工价格的控制两方面着手。市场体制下,人工用量采用工程量用工包干和按件计价承包工资制度,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人工价格主要通过市场条件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性来调节,实现价格最优。

第三,机械费的控制。机械费用主要由机挂单价和机械台班数量两方面决定,对于机械费用,外部租赁设备应尽量按完成单位量计取费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内部机械应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同时,还要合理安排生产,方便上机人员与生产辅助人员的协调配合,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第四,管理费的控制。管理费用的使用和开支弹性较大,在其控制和核算较难把握。对管理费的控制,要压缩非生产人员,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四)成本核算——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按照图纸要求完成施工并经业主验收后,要及时进行工程结算直到该工程项目的所有款项收回。结算之前工程核算人员要分析各部分工程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找出二者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

(五)成本分析——工程完工后的成本管理

工程完工后对实际发生成本进行汇总和分类,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与相应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检验目标责任成本的合理性和工程成本控制的质量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以后的类似工程中不断改进。

施工监管范文篇6

1、施工现场管理

土建施工企业天天要跟施工现场管理打交道,施工现场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而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创造出更高的利润就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将现场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体现。

从某种意义来说,施工现场就是直接建造土建工程的地点和为土建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前方的作业场所工地。又包括生产后方各种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有现场就必然有现场管理,所谓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保证现场按其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落脚点。企业管理中很多问题必然会在现场得到反映,各项专业受理工作也是在现场贯彻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题,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工现场管理也就是现场的生产管理。

2、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3、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不足

3.1.1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键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所以不管安全措施是否做到位了,或者管理是否到位了,都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高,是造成建筑现场施工安全事故重要原因。

3.1.2现场监督机制不健么技术行为操作不当

首先表现在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较为简单,且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什么针对性,有的甚至施工现场与施工方案不相符号,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其次为施工用的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未能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操作;造成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或不全、脚手板未满铺或脚手板上杂物多、材质差和不牢密;立杆基础不平、不实;无排水措施等,存在违规做法较多,直接导致一些安全隐患。

3.2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控制

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人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如何实现对操作人员的全面有效的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3.3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的监管

施工工具、材料任意摆放,施工人员组合松散,随意搭配就拉出去上工,相互之间不照顾、随意走动,甚至擅自离开岗位,没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如2000年1月,某水电段电力工苏某和工长李某乘车去处理10kV输电线路断线故障,因带料不够,李某在没向苏某交代安全注意事项的情况下,就匆忙回工区取料。而苏某也在既未确认两端是否都已断电,也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情况下,贸然登杆作业,触电坠落,造成重伤。

3.4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隐患

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多,产品面广量大,难以实现全面检查,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间题的漏检。进一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的波动性(系统性因素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很难百分之百地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必然存在着因不合格项目而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和为减少损失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因此怎样实现对现场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4、采取措施

4.1施工技术操作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操作的重要性,故应高度重视现场施工技术操作专项治理工作,健全监督机制,加强领导,规范操作技术行为,坚决杜绝技术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4.2加强人员控制

在现场施工当中.应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调动是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平时注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施工过程要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并有健全的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破坏产品保护的人要实施处罚。同时,要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素质水平。有些施工单位往往避开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借领导的口头允许,钻质量管理的空子,无视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现场施工应有明确职责,以一个口径说话,统一处理施工现场的全部问题,管理人员要逐步适应建设管理的需要,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4.3加强各方协调监督工作

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影响施工的停水停电,积极主动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施工,以免造成停工损失。加强与工程周边的联系,尽力解决施工的有关纠纷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及时提醒施工人员。各种管道和配电线的位置及走向,督促各班组的分工合作,按图施工,以免日后造成返工而拖延工期,确保按期保质交付使用。

施工监管范文篇7

一、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

(一)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较大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使得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其中,垫资被作为一种普遍手段,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有的工程项目垫资资金甚至超过50%。作为施工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以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往往会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企业一旦为某项目工程垫资,则会身不由己,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以及承担垫资损失,或不得不继续垫资施工,但这样的垫资工程,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拖欠款。一般来说,拖欠款是以垫资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垫资,就不会有大面积的工程款拖欠。因为摆不脱垫资的困惑,也就难以解除工程款拖欠的压力。

(二)资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

尽管每个企业都可能制定了资金使用计划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但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按计划控制,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有的甚至将计划柬之高阁,形成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盲目,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其原因有两方面:客观上因受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有许多意想不到但又必须支出的项目,增加了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数;主观上是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抓好计划控制这一关键环节。主要表现在:

1.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超过了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一些施工企业迫于形势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承揽一些“高、难、精”的工程项目,不顾企业实际购置精良先进的专项设备。

2.管理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加大。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各个标段的细分,导致追踪信息、差旅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逐年上升,管理成本逐年加大。

3.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由于点多线长,上一个项目就必须开一个银行账户,有的甚至一个项目开多个户头,致使资金分流沉淀,造成浪费。

4对外投资缺乏控制。在对外投资中,没有事先对投资项目的概况、投资方向做政策分析、发展前景预测、财务获利评价、风险评价及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浪费。

5.备用金管理不善。备用金管理工作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甚至不把它纳入资金管理工作的范畴,致使备用金余额日益增长,有的个人借款甚至达几十万元,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二、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的净现金流最大化。

(一)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主体包括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第一,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资金预算计划。第二,自上而下.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审批预算。公司职能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预算计划,通过收集整理,确定公司下月财务预算,改“用后算”为“算后用”。第三,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原则上,各级预算一经批准确定,不得更改;但因特殊事由,须调整的,应遵循严密的审批制度。第四、建立严格监督和考核制度。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个环节现金流的监督与控制,也就是对施工生产、任务承揽、设备购置和基建投资等工程的现金流采用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开支标准。在编制资金预算时,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营运资金区分为生产经营资金和非生产经营资金。生产经营资金包括承揽任务、项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费所需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须资金,应按照企业内部各个所属单位年度、月度计划,统筹调配,保证这部分资金供应,不得挤占或挪用。非生产经营是跟生产经营相对联系不太紧密的资金,这部分资金须本着节俭、必须、造度的原则,力求压缩总额开支。

(二)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这是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补充企业要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生产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一是资金收入方面。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撤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二是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规;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三)从技术手段上,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施工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积极规避财务风险。一是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行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分支机构做到“你的钱,我看着你花”。结算中心一个口径对银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二是与银行协作,探索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可以将本系统的资金高度集中,将企业各分支机构在各地的资金汇兑业务虚拟在一个总账户下运行,减少了跨省同行资金调度,减少了提前汇到异地银行的沉淀资金。“网上银行”能及时提供企业的资金动态和存量,有利于资金决策,加强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施工监管范文篇8

1材料的采购

工程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问题。因此-针对材料,必须解决好材料的采购供应、分类堆放及合理发放等方面的问题。对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数量要精心测算,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使用追踪、清验。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合理发放、使用材料。

2技术准备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技术交底,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3人员的管理与协作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怎样才能使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在施工中配合默契呢?首先,必须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凝聚力。其次,必须完善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才能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时,按期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再者,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4施工管理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进度是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4.1进度与工程施工管理的关系与作用

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

4.2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分析

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但我认为,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4.2.1对项目的特点与项目实现的条件认识不清。比如过低的估计了项目的技术困难,没有考虑到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4.2.2项目参加人员的工作失误。如设计人员工作拖拉,建设业主不能及时决策;施工队伍的选择失误;有关部门拖延了审批时间。

4.2.3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如暴雨洪水、工程事故等天灾人祸的发生。

4.3项目进度管理需要做好的工作

我认为,要搞好项目的进度管理,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4.3.1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结构。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一流的管理目标。

4.3.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一个较大的工程,是由很多的建设者参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有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从而避免相互的拆台、扯皮。

4.3.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还要包含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等。

4.4工程计划进度的实施与管理

4.4.1完善例会制度

(1)项目部每天召开班前、班后会,各级施工负责人要按时参加,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布暑,并对前一天的工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公司每周召开一次均有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生产例会。

(3)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

4.4.2制定周计划

周计划的制订是将工程总计划进度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施工安排中,是最基本的操作性计划,应具备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及时性和可控性。

4.5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在项目实施中,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这种偏差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项目部通过结合现场情况,了解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分析偏差的原因,分析偏差是否影响到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并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

施工质量能否得于保证,除了施工中使用合格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严禁偷工减料。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4.5.1高度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施工中极易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要进行控制。

4.5.2施工人员的优选与交底

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5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施工必须安全,安全为了施工,只有确保了安全,工程施工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针对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置专职安全员日13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做好各方面的每一项工作,齐心协力,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6资料与施工同步

项目施工中,资料与施工要同步进行。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个竣工资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施工监管范文篇9

【关键词】诚信体系;安全监督;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的工序日益繁杂,施工流程中多工种交叉,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施的难度进一步提高。经研究发现,2017年3个月中,发生施工工程安全事故68起,伤亡多人,和往年相比,事故伤亡率增长1.5%。在施工技术提升的同时,作业的风险也同时增高,火险、高空坠落、漏电、机械伤害等时常发生,造成了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虽然如今已经颁布了许多相关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的法令,然而在现场施工中,依然存在违反法令规则的违法作业,造成伤亡事故发生。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处于相当恶劣的环境。因为建筑工程施工是风险极高的行业,施工现场费时耗力、不安全因素较多,众多作业人员的集中施工都可能造成事故发生。所以,制定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强化对施工现场安全预防,提升建筑作业人员的防范意识,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进而有利于所有施工的顺畅实施。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工程作业区域,具有施工环境的多样性、施工设施的临时性、作业人员的多变性和多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等特征,在限定的作业现场集合众多的作业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材料,增加了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多样性和难度,具体特点如下:

2.1投资主体成分多元化,现场管理难度大

建筑行业的投资主体类型主要涵盖了下面几种:国有、股份制、私营、个体工商户与外商投资等。假若投资主体没有基于相关规定完成投资,或是没有制定完善的开工规划,甚至出现躲避政府监督与管理的情况,就可能使建设过程中管理职责界线模糊,进而使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被弱化。

2.2建设施工难度大,危险性较大

工程建设的作业周期通常较长,并且产品的体积非常大,致使建设工地的人数庞大,机械设备也非常多,通常来说,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建筑产品渐渐从传统的简单低层建筑转化成了复杂的高层建筑,并且平面立体交叉施工增多,使实际建设中的危险性及难度空前增大。

2.3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流动性大

建筑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大,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建筑工地中90%以上的施工人员是农民工,并且其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没有相应的安全意识,也没有掌握相关的安全防护技能。虽然建筑施工的工期较长,但安全教育却往往是敷衍式地进行,以致建设安全的安全标准及相关规范不能得到很好地实施,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及规范性、科学性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

3.1缺乏完善和配套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虽然政府部门已经颁布实施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建筑领域的生产,并且全国各个区域均编制了相对成熟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可是仍然存在一些条款的可操作性较弱,制度衔接没有真正实现科学化及合理化,作业的相关规定还应该进一步予以完善。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存在非常普遍的多工种、多分包商交叉作业,分包企业的综合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违反安全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屡屡发生,这就会给现场建设安全管理增加很大的难度。

3.2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缺乏严格的职责

部分建设企业并没有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去落实,仅仅是把工程项目进行肢解并且发包,并未根据相关规范及流程实施,常常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造成安全生产经费匮乏,使现场作业安全防护不能得到落实;加之交叉作业与疲劳施工的现象并不少见,极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产生的几率;个别监理企业只注重项目的施工进度,并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这就会使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这些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3.3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保障体系落后,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

因为经费紧张,建设中所运用的检测设备及技术装置并没有做到及时更新换代,安全监管工作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或通过自己的手去检查等进行施工监测,可见其中的个人主观性影响非常大,这就会使按期UAN监管不具备严密的科学性。

3.4缺失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专业人员

具备较强专业能力且综合素质优秀的综合性人才是现场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主体,这些人的素质是建筑项目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的重大影响因素。因为建设现场的环境与条件相对较差、人员流动性非常显著,这就会使施工场地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非常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设管理水平及质量的提高。3.5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意识浅薄在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基本上更加注重质量,忽视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开展,并且大部分的安全监管工作都存在非常严重的形式化问题,致使施工现场没有真正落实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也未设计完善的应急方案。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解决对策

4.1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管理体系是开展好建筑项目作业场地安全监理的前提条件,有关的机构要求改善项目作业场地的安全监督控制体系,并依照相关的规定开展好对应的控制工作。构建作业场地安全状况的定期上报体系,针对缺乏安全生产相关证件的机构或事故单位,要求强化监理强度。并且还要求开展好相关的职工准入体制,以免出现无证上岗的情况和防止施工现场出现违规的情况。

4.2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型、高素质人才

在开展建筑项目作业场地的安全控制管理过程中,要求引进并培育出一批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知识体系全面的人才队伍。针对安全管理人员展开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还要求编制完备的薪资体系以及奖励体系,提升相关专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以此来防止人才流失的情况出现。

4.3根据天气特点做好安全监督管理

在作业项目场地当中,要考虑当地环境因素。特别是在我国南部,降雨频繁,出现飓风等不利的天气因素,会对项目的安全产生一定层面上的影响。

4.4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安全控制力度,首先要求对作业场地的每个施工过程都开展好安全控制管理工作,配置相应的监理工作人员,保证作业人员有着明确的安全意识与理念,监督作业场地所使用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与标准。认真检测并验核作业场地的危险区域是否设置有安全标识,检验作业附件自身的稳定性,客观有效地保证作业场地的施工道路、路表面、防火体系以及排水体系的运作。所以,南宁市市政府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专门了有关施工场地远程视频控制的规定,要求在南宁市施工的项目,在其入口以及施工工地设置监控装置并覆盖整个作业现场。监控装置所采集到视频信息都统一存放在项目部的硬盘录像设备以及公共检测平台的服务器当中。对消极处理、隐藏或者是销毁录像数据的作业机构,予以惩罚。

4.5建立诚信体系,确保政府监督的有效性

为了符合建筑产业发展的需要,安全监理单位要求编制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体系,根据有关的项目规程以及对应的产业规定,借助计算机控制体系,追踪管理作业单位的可信度、控制管理、施工技术、安全文明作业、质量控制等,提升产业的竞争实力。针对出现重大安全的建设单位,降低其资历或者是暂停当前项目,将单位的安全绩效与其市场准入、资历评定、行政处罚之间相关联。

4.6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意识,搭建施工安全

监督管理平台承建单位要求注重作业场地的安全控制理念的落实与培训教育,严格依照作业安全管理规程展开工作,组建专门的安全生产小队,选取勇于管理、安全意识较强、有相关安全生产工作经历的职工来展开管理监督工作,确立每一位职工的安全职责,并将每一个职责都落实到实处。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展开预测,在技术工艺以及控制层面上借助相应的手段,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好项目作业的现场安全控制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作业场地的安全。在作业现场,要求切合现实状况,编制适当的安全控制体系,制定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力度,切实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落实到项目施工当中。

参考文献:

[1]王飞.基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与人员管理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2]邹军.建筑节能施工现场监管流程优化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3.

[3]张明轩.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

[4]许程洁.基于事故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施工监管范文篇10

《县政府投资工程施工监理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高陵县政府投资工程施工监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施工监理机构的管理,规范其监理行为,实现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促进工程进度、节省投资的目标,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我县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包括全额投资、配套投资、补助投资)的施工监理工作应依照本办法。

第三条政府投资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依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政府投资工程的项目法人单位在项目进入招标阶段时,须将项目设计文件按规定程序报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办),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办依照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监理招标文件报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进行公开招标。

第四条政府投资工程的施工监理机构接受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办领导,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办负责履约情况的考核,项目法人单位负责监理业务的管理。

第五条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办和项目法人单位负责对监理机构进行监管,定期对监理机构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依照合同条款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并认真签写和审批各项监理业务资料,确保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第六条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办负责监理费用的管理工作。监理费用依据批准的工程预算监理费用额度,经县政府批准后由县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办统一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