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处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2:17:06

施工处理

施工处理范文篇1

关键词:裂缝;湿度裂缝;干缩裂缝

1混凝土裂缝的本质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和水泥石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份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的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一般称为微裂(或不可见裂缝),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而且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串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或可见裂缝),可以说混凝土的裂缝是微观的扩展。

混凝土裂缝在施工中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有的破坏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有的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构件刚度,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有的虽对承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性,或发生渗漏,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宽度小于或等于0.05mm的裂缝对使用没有多大危害因此应根据裂缝性质和大小,结构情况和使用要求区别对待。实际上由于微裂缝在混凝土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TJ10-74)明确规定,对有按其所处条件的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就是说裂缝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施工中仍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裂缝,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裂缝按生产的原因可分为:

由外荷载引起裂缝:主要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由变形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温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

由施工操作引起的裂缝:主要指制作,脱模、养护、堆放,运输吊装等。(有时按裂缝的程度分为:表面裂缝,深进裂缝、贯穿裂缝)。

2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预防

下面对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作具体的分析和预防。

2.1干缩裂缝

2.1.1现象

裂缝在结构表面出现,形状很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其走向纵横交错,大多在混凝土浇筑初期(一般在浇筑后4小时左右出现)一般在干燥的情况最容易出现,又称“龟裂”。比如:较薄的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

2.1.2原因分析

混凝土收缩分湿度收缩(即干缩)和自收缩,湿度收缩是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蒸发,随湿度降低体积减小而产生和收缩而产生的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的大部分。自收缩为水泥化作用引起的体积收缩,收缩量只有前者十分之一。

(1)混凝土成形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的水分失散过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的湿度变化很小。因此表面的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再有构件水分蒸发而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基层或长垫层的约束,而出现的干缩裂缝。

(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积,表面湿度经常由于天气变化而引起剧裂变化。

(3)采用含泥量大的或粉砂过多的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4)混凝土振捣过度,表面形成水泥量过多的砂浆层。

(5)使用收缩量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

(6)水灰比过大,模板过于干燥。

2.1.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的含量,避免使用过量的粉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表面进行抹压,以提高抗拉强度,减小收缩量。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予制构件,可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

(3)薄壁构件则应在阴凉地方堆放,并覆盖,避免发生过大湿度变化。

2.2湿度裂缝

2.2.1现象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而多发生在施工期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沿断面高度,裂缝大多呈上宽下窄状,但个别也有下宽上窄情况,遇上下边缘区配筋较多的结构,有时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裂缝。

2.2.2原因分析

(1)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度的变化较大引起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差很大,当温度产生非均匀的降温差时,此时如施工中注意不够,过早拆除模板,冬季施工过早除掉保温层,或受到寒流袭击,将导至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此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早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而出现裂缝,由于这时温差仅在表面处较大,所以裂缝只在接近表面较浅的范围内出现,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2)深进的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结构下降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当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墙体浇筑在坚硬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垫层上时,没有洒取隔离层等放松约束的措施,如果浇筑时温度高,加上水泥水化热的升温很大(当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大或用高标号水泥拌制时),使混凝土的温度很高,当冷却收缩,全部或部分地受到地基,混凝土垫层或其它外部力量的约束,将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很大拉应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

2.2.3预防措施

(1)预防温度裂缝,可以控制温度,改进设计和施工操作工艺,改善混凝土性能入手,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

(2)选用良好级配置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抗拉强度。

施工处理范文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土木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土木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施工裂缝作为土木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对施工人员和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都构成了极大威胁。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应加强对施工裂缝的研究,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提高裂缝处理水平,避免裂缝的出现,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裂缝类型

1.1基础裂缝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土木工程中,建筑的基础结构较大且复杂,其中还有很多薄弱点,这就容易导致土木工程基础结构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1]在大型基础施工过程中,浇筑次数往往较多,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从而导致基础因内部温度变化而出现裂缝。很多基础长度较长,地基条件也较为复杂,如果施工人员如果没有科学处理地基,就会导致基础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同时,在基础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采取合适的保温和养护措施,就会导致基础混凝土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开裂。

1.2框架结构裂缝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由现浇混凝土构件和填充墙组成。对于现浇混凝土构件而言,裂缝可能会在穿线管、施工缝等位置出现。[2]比如,很多房屋都有大量穿线管,这些穿线管往往位于混凝土构件中,因为管线布置较多,所以裂缝多为斜裂缝。很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预留一定的施工缝,施工缝一般都是横向设置的,所以裂缝也多为横向裂缝。而对于填充墙而言,常见的裂缝为收缩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是砌筑砂浆的流动和收缩所导致,经常出现于柱边和梁底。温度变化也会引起收缩裂缝,这是填充墙和混凝土的膨胀系统不同、收缩量不一致所导致的。

1.3砌体结构裂缝

砌体结构裂缝往往是地基不均匀沉降所导致的。地质土质软弱、对地基处理不当或者地基的含水量不正常变化,都容易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3]建筑体型布置不合理、建筑平面较为复杂或者改变建筑房屋用途,也会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受到温差的影响,材料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出现热胀冷缩现象,从而导致砌体结构出现裂缝。比如,屋面板顶板的温度往往比下部墙体温度更高,而顶板的膨胀系统又要大于砖砌体,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会导致墙体和顶板上出现裂缝。另外,设计上的不合理,也会导致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一些砌体结构的设计图纸往往套用以往的设计图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既没有对其进行审核,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荷载,这样就导致砌体因实际承载能力不足而出现各种裂缝,进而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出现的原因

2.1水化热问题

混凝土往往因发生水化热反应而出现裂缝。水化热反应是指水泥中一些物质与水融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的现象。[4]水灰比、结构特点等是直接影响水化热速度的重要因素。在土木工程中,如果水化热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结构应力因此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2梁板变形

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梁板是其主要受力结构,但是在具体施工中受到剪力和弯力的影响,梁板的支座以及应力集中位置就容易变形。[5]梁板变形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一旦梁板强度不满足实际要求,或者提前承担荷载,其就会严重变形。此外,当拆模时间没有达到要求时,梁板也会容易变形,进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3温湿度失控

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中,温湿度是关键。如果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结构一些特定位置的温湿度出现变化,并且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做好养护工作,那么混凝土的表面会逐渐形成温度阶梯而产生变形、裂缝,甚至会导致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发生改变。

3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3.1修补法

修补法是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适用于处理一些较小的裂缝。常见的修补法有混凝土浆料抹面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主要用于处理影响观感但不会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6]在采用修补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之间要做好沟通。这种方法并不会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是一种较为高效的裂缝处理方法。

3.2加固法

加固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技术人员要能够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在方案通过审核后,将其有效应用于裂缝处理中。通常情况下,加固法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处理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混凝土周围确定加固点并浇筑混凝土,以此来修补裂缝,加固结构。使用加固法来对裂缝进行修补,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稳固性,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有利于延长建筑结构寿命,提高工程质量。[7]板底粘贴碳纤维布是加固法中常用到的施工方法。首先,施工人员要将碳纤维布的厚度控制在0.167mm,并且按照实际要求来裁剪,分类存放。其次,施工人员应该根据产品说明书来确定胶水比例,并利用搅拌机器将胶水搅拌至无气泡状态,并且避免灰尘进入其中。最后,施工人员要将配制后的胶水涂抹在碳纤维布上,并且轻压粘贴位置,使用专业滚筒多次滚压,及时挤出其中的气泡,保证胶水能够浸透整个碳纤维布。此外,梁底粘贴钢板也是加固法中常用到的施工方法。在粘贴钢板前,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某工程实际比例来进行放样,并依次下料,保证板材和实际尺寸相符合。在粘贴钢板前,施工人员要对钢板的粗糙面进行处理,及时去除钢板表面的铁锈,并使钢板垂直于梁底受力方向,这样能够增强钢板和梁底之间的黏结效果。[8]在粘贴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钢板上涂抹结构胶,并且确保钢板中间部分的涂抹厚度较厚,两端的涂抹厚度较薄,这样能够使钢板粘贴密实,从而有效保证粘贴质量。

3.3灌浆法

灌浆法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当裂缝出现渗水、漏水等问题,修补法难以满足裂缝处理要求时,施工人员可以选择灌浆法来对裂缝进行修补。对于无防水要求的部位,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浆液,并利用压力装置,将浆液灌入裂缝中。[9]在固化浆液后,施工人员再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深层次的裂缝修补目标。对于具有防水要求的地方,施工人员则应该使用注浆机来灌入裂缝修补材料。

4土木工程施工裂缝预防措施

4.1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质量会直接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想要避免裂缝出现,相关人员就应该在施工前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做好采购工作。首先,采购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来采购,保证混凝土质量。其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混凝土存放的管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混凝土存放在正确位置。特别是一些南方地区,管理人员要考虑天气情况,注重环境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材料在后续施工中能够正常使用。相关人员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质量,有效减少裂缝的出现,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安全。[10]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如果骨料的含砂量较大,那么其吸水率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就会因干缩而出现裂缝。因此,在使用大粒径骨料时,施工人员应该使用相应的混凝土型号,并有效控制配合比,从而更好地把握混凝土的干缩性。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以减少水化热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选择水泥时,施工人员也应该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并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保证后续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2温湿度控制对策

温度应力是土木工程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温度进行控制。为减少温度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施工人员可采取降温措施,比如,使用低温水来降低碎石温度,从而减少浇筑温度。此外,在气温较高时,施工人员还应该注意混凝土的散热问题,避免混凝土开裂。施工人员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塑化剂,以减少温度影响,优化混凝土性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干燥、开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3做好支模施工措施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支模施工是关键环节,施工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根据具体施工资料来进行支模施工,有效保证支模质量,减少施工裂缝,从而为安全施工打下基础。在选择模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要求,选择强度高和散热性良好的模板来提高支模的稳定性,从而在减少因支模造成的位置移动问题的同时,增强混凝土散热效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尽量使用钢模板作为支架,以保证施工安全。与此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还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混凝土浇筑等待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模施工质量。

4.4规范施工人员操作

土木工程的顺利完工离不开施工人员的努力,因此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标准,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是否合格,也是构件是否会出现裂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减少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施工人员才能够继续从事施工工作。4.5做好混凝土养护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很容易因表面温度变化而出现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应该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养护或洒水养护。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控制在25℃左右。例如,在某工程的混凝土承台施工过程中,待混凝土达到终凝状态后,施工人员利用塑料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保持在25℃时,施工人员则使用毛毯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7天后,拆除毛毯,并做好洒水养护。

5结语

施工处理范文篇3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程;基坑设计;基坑施工

在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的今天,我国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主要结合某污水处理工程实例,提出污水处理工程基坑设计与施工要点,能够更好的提高基坑结构的稳固性,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1案例分析

某污水处理工程属于浅海相沉积平原地貌类型,工程规模为10000m3/d,占地面积为3.8hm2。在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之中,MSBR池基坑开挖长度是40.0m,宽度是30.0m,因为基坑开挖施工环节,基坑四周的钢板桩出现显著变形,基坑底部出现严重的隆起现象,故基坑设计人员决定将底板适当抬高。

2基坑支护设计要点

2.1设计依据。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活性砂滤池与紫外消毒池基坑开挖深度分别是3.0m、1.7m。基坑支护设计人员主要按照以下设计依据进行设计:《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平阳县某污水处理厂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等。如果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基层支护结构出现失稳现象,土体会出现较大变形,对MSBR池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降低活性砂滤池与紫外消毒池的施工质量。结合上述设计规范得知,该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支护工程等级属于二级。2.2选择合理的力学参数。由于该污水处理工程的基坑底部属于淤泥层,承载力比较差,施工难度特别大,而且在浇筑垫层与底板的过程当中,荷载不能够有效的传递到管桩,混凝土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影响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故设计人员需要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可以更换淤泥50.0cm厚,然后回填厚度为40.0cm的块石,并采用厚度为10.0cm的碎石找平[1]。基坑设计人员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确定该污水处理工程及基坑支护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具体见表1。当墙底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土层时,稳定性验算的滑动面中尚应包括由圆弧与软弱土层层面组成的复合滑动面。因为污水处理工程墙底存在软弱下卧层,基坑设计人员通过开展稳定性验算,制定完善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

3某污水处理工程的基坑施工处理措施研究

3.1加强基坑施工工序的管理力度,提高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在某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环节,作业人员需要按照以下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具体见表2。3.2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基坑施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由于某污水处理工程海滩,呈现流塑状淤泥,在具体的施工环节,特别容易出现以下现象:基坑周围地表容易出现沉降、周围的建筑物出现较大位移、基坑边坡稳定性下降、基坑底部出现隆起现象等等。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应急预案:(1)基坑地表沉降现象处理方案。由于地下水不断下降,淤泥周围应力平衡性下降。施工单位如果发现基坑地表的位移过大,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施工方法进行优化,对原有的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评估。(2)基坑边坡滑移处理方案。如果基坑边坡出现较大滑移,滑移数值超过警戒数值时,表明基坑处于失稳状态,作业人员要停止施工,并撤回大安全区域,作业人员可以在基坑周围使用片石进行回填,并做好反压施工工作[3]。(3)基底隆起处理方案。如果基坑出现隆起现象,特别容易引起边坡失稳现象,若淤泥应力不平衡,则会特别容易出现移动与隆起现象,故施工单位需要将原有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3.3加强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力度,降低基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管理力度,进而保证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得到更好提高。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基坑施工现场,采取封闭式围蔽方法,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围蔽出口与入口进行看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到施工场地。(2)在基坑上通道与下通道,需要有效搭设拉杆,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在平台之间,包括通道外部空间,均需要搭设安全防护网[4]。(3)全部施工机械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要进行全方面检验,禁止施工设备带病作业。(4)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结束后,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将各项机械设备的电源直接切断。(5)针对基坑施工现场的各项电气设备,要做好接地处理,保证电气设备保险丝和其容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6)作业人员在进入到基坑施工场地前,需要使用软爬梯,并佩戴安全帽,禁止赤脚或者穿拖鞋进入施工场地。基坑施工场地夜间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护,并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7)在基坑施工过程当中,施工现场各个路口,包括围蔽出口与入口位置,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挥,避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5]。(8)在进入到基坑施工现场前,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接受良好的安全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基坑支护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工程的基坑施工处理措施进行科学的分析,例如加强基坑施工工序的管理力度,提高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基坑施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力度,降低基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等等,能够保证某污水处理工程基坑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云龙.浅析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基坑水土方工程与深基坑支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6):15-16.

[2]曹志杰.双排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区污水处理构筑物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6):301-302+313+33.

[3]郭自灿.深基坑施工新技术在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05):35-40.

[4]黄道海.基于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以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7(02):44-45.

施工处理范文篇4

关键词:园林工程;土壤;绿化地;交叉施工

现在园林工程的规模日趋大型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园林工程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委托给不同单位建造,因此在工程衔接及施工配合上常常存在问题。另外由于某些工程的特殊需要,植物在非栽植季节栽植的情况经常发生。笔者认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

土壤是花草树木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土粒最好是构成团粒结构。适宜植物生长的团粒大小为1至5毫米,小于0.01毫米的孔隙,根毛不能侵入。一般情况下,表土具有大量养料和有用的土壤团粒结构,而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剥去表土,这样不能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应保存原有表土,在栽植时予以有效利用。在表土的采取及其复原过程中,为了防止重型机械进入现场压实土壤,避免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最好使用倒退铲车掘取表土,并按照一个方向进行,表土最好直接平铺在预定栽植的场地,不要临时堆放,防止地表固结。掘取、平铺表土作业不能在雨后进行,施工时的地面状况应该十分干燥,机械不得反复碾压。为了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平铺时要很好地耕耘。表土复原地的地基应耕起一定的厚度,以便和复原表土合为一体。采取深耕方法让土地风吹日晒,从而达到复原地膨软的目的,如果下层土质不好,应改良土壤,土壤改良深度以80至100厘米为宜(含表层)。

二、绿化地的整理

绿化地的整理不只是简单地清掉垃圾,拔掉杂草,该作业的重要性在于为树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维持活力,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不得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地面。首先,要确保根域层应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平衡。一般来说,草坪、地被根域层生存的最低厚度为15厘米,小灌木为30厘米,大灌木为45厘米,浅根性乔木为60厘米,深根性乔木为90厘米;而植物培育的最低厚度在生存最低厚度基础上草坪地被、灌木各增加15厘米,浅根性乔木增加30厘米,深根性乔木增加60厘米。第二,确保适当的土壤硬度。土壤硬度适当可以保证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避免土壤板结。第三,确保排水性和透水性。所以填方整地时要确保团粒结构良好,必要时可设置暗渠等排水设施。第四,确保适当的pH值。为了保证花草树木的良好生长,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5.5至7.0范围内或根据所栽植物对酸碱度的喜好而做调整。第五,确保养分。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是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

三、原有树木的保存

原有树木经确定需要保存,在土建施工以前,应采取措施暂时围起来,以避免由于踏实、焚烧造成损伤。为了防止机械损伤树干、树皮,应用草袋保护。特别是行道树,有时由于更换便道板或树穴板,需要做垫层,石灰和水泥都会造成土壤碱化,危害树木正常生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树穴用土护起,做成高30厘米以下的土丘,避免石灰侵入。如果垫层需要浇水养护,应及时将树穴围起,或将水导向别处,禁止向树穴内浇含有石灰、水泥的水。

四、非栽植季节树木的栽植

树木的最佳移植时期一般是从休眠期到春天萌芽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工期限制或其他特殊要求,非栽植季节植树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树木成活,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落叶树反季节栽植则需带土坨,土坨直径为胸径的6至10倍不等,除带土坨外,浇水次数要较正常栽植增多,枝叶视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通过喷洒发芽抑制剂和蒸发抑制剂,抑制发芽减少叶面蒸发水分。灌水时可混入发根促进剂,促进发根,而超过壮年的老树、贵重的大树或生长不太好的树,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做断根处理。最理想的是第一年春季断根,第二年春季、第三年春季移植。断根后减少枝叶数量,增加断根处须根数量,促进成活,移植时间在阴天或遮光条件下有利成活。具体从以下五点入手:

1.苗木的选择。除了满足设计要求的规格外,当选生长健壮,树形良好的苗木。另外,土球要比常规大,根系越完整,越易成活,尽量不起裸根苗。尽量使用小苗、扦插苗或经多次移植过的苗木。

2.运输前的修剪。为了使树冠的蒸腾作用减少,运输前即起苗前对苗进行粗修剪。一般要减掉全部枝叶的1/3至1/2,同时剪去枯枝和病虫损伤枝,切勿将顶端优势明显的树木顶梢剪去。另外,对裸根苗的根只短截无须根的主根,促其发须根。

3.运输。大部分苗木是外运来的,只是运输距离长短不同。如果是长途运输,裸根苗要作根部蘸泥浆处理,再用湿草包裹。大树在车上要冠向车尾倾斜放置,注意别忘了在树与车帮接触处,用柔软材料衬垫,防止树皮被磨伤。

4.栽植。在苗木运到之前,就要把地整好,树坑挖好,最好是随到随栽,来不及栽种的苗,也要及时假植好,遮荫处理。种植坑应比常规大,在坑底先回填加有基肥的好土,将苗在坑中扶直,回填好土并捣实,再在树苗周围做出水堰。栽好后再因整体对苗做精剪整形。浇水了要随栽随浇,浇透,浇后就扶一次苗。

5.栽后管理。反季节施工的管理重要环节就是浇水,通常要紧跟“三水”才能确定成活。还要经常对地面和树冠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在炎热的夏季,还应对树苗进行适当遮荫。在北方严冬,还应采取地面盖草或土,树侧设风障等,对不耐寒的树种,要用稻草或草绳将主干包起来,高度不低于1.5米,或用石灰水对主干涂白来减少树体受外界温差的影响,避免树干裂致死。

五、土建与绿化交叉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赶工期或其他原因,土建与绿化由不同单位交叉施工时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在砌筑路边石、植物护框等细小环节上。路边石一般使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制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按要求在路边石内侧(即绿地内)接缝处用混凝土加固,保持稳定。但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在达到稳定的前提下应加以控制,能够使草坪或色块等植物在正常生长后达到郁闭,不出现缺苗现象。路边石还应向栽植地面引导雨水,要注意周围部分的排水坡度和约束能力,提前设置导水假接缝等。公务员之家

植树护框在制作过程中基础不要超过设计标准,以免缩小栽植面积,植树护框内混凝土及碎石在栽植前要及时清除。而有坐凳功能的植树护框,因高度多在地面0.5米左右,影响到植物的栽植深度,必须严格按照先做护框后植树的施工顺序,避免因树木栽植过深造成死亡。已有树木护框或树穴边缘石需要更换时,应结合树木根系的生长情况,确定护框大小和地下深度,不要为了护框美观而砍断侧根,发生风雨过后树木倾斜甚至连根拔起的现象,使绿化成果毁于一旦。

施工处理范文篇5

[关键词]公路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我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路施工工程,公路交通建设情况也不断优化。但是在建设公路交通的过程中,会导致水污染问题。例如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施工废水,当前公路施工的重点内容就是解决施工废水,更好的保护水体环境。

1公路施工废水污染问题

1.1工程材料污染。施工材料会直接造成公路废水问题,因为工程导致水污染可能是因为堆放的建筑材料和工程废渣。公路施工过程中,其主要的建筑材料就是沥青、油料等,这些化工材料具备各种有毒成分,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放射性物质。因此露天放置,因为雨水的冲洗,顺着雨水可能对于附近水源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到水源周围的人畜和植被。一些建筑材料当中具备碱性物质和悬浮颗粒以及石油类等有害成分,这些都是水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再加上我国没有实施严格的施工监管,在施工路段当中随意堆放大量的公路施工物品,污染附近的水源。1.2桥梁施工污水。桥梁施工过程可能会造成废水污染,因为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桩和灌装等,这样就会污染周围的水体。建设公路工程的时候,公路施工的主要形式包括桥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设地基,在桥梁施工范围内需要实施钻孔打桩施工,实施孔洞灌注。在建设跨水域桥梁建设当中,会在施工区域的岸边等地放置各种废料和油料以及模板等,一些施工队伍可能不会注意环境问题,直接向水源中建设废弃物,因此很容易就会污染地表水,施工区域的地表水当中就会存在有害物质,提升污染指数,直接危害到水体环境。1.3隧道施工污水。公路施工比较常见的施工方式包括地下隧道建设,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因为隧道需要深入到地下,很容易就会导致水污染问题。尤其是南方地下水系非常丰富,地下隧道建设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危害当地居民的生体健康。在施工过程中,会利用到火药,同时需要实施打桩、灌注、加固等方式建设隧道周围的墙壁,保障施工队伍的安全性,因此在地下随意堆放各种施工材料,很容易就会滑落到水中,直接污染了地下水源。在建设地下隧道的过程中,使用火药爆破,会产生大量的碎石,进而提高地下水水位,造成改道或者断流,当地居民会饮用地下水,因此污染了地下水,会因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2公路施工的废水处理措施

2.1处理隧道施工废水。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导致废水污染,可以利用物理、化学等方式回复水体。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利用物理方式,主要就是利用截留等方式,设置封闭式排放环境,集中排放施工废水,在施工之后需要采取封闭处理。利用化学方式就是在被污染的水源当中投放化学试剂,利用化学反映彻底解决废水有害成分。但是在治理废水的具体实践当中,需要结合物理和化学等方式,实施综合治理。利用废水静置的物理方式,区分水和颗粒物,再利用氯、三氧化二铝等化学药剂实施中和反应,调和水体的酸碱,水质恢复正常之后在投入到地下水当中。综合性处理方式最具效果,可以有效的解决水体污染和水体投放问题,因此在治理隧道废水污染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综合性处理方式。2.2处理桥梁施工废水问题。桥梁施工废水主要是因为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水泥和灌注混凝土等物质,这些物质主要的污染物就是泥沙。桥梁施工废水主要集中在地表水,因为地表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会扩大废水污染范围,在治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水质污染情况,采取综合性治理。在治理地表废水的过程中,因为地表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需要实时监控水质,如果发生了水质问题,就要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水泥当中的泥沙会自己沉淀下去,因此主要需要处理水泥和石油类有毒物质。投放试剂的时候,要注重物质投药时间和药物酸碱度。2.3处理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对居住大多是临时性的,在居住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染,并且没有及时处理废水,导致生活废水污染。在治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地区的环境土属性,组合化粪池和氧化塘以及人工湿地等方式。其中效果最好的设备就是一体式净化槽,但是这种设备非常昂贵,同时也比较耗能,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经常利用这种方式,而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又比较大,利用氧化塘会产生过重的气味。因此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化粪池,在施工场合有效组合其他措施就可以实施有效的废水治理。

3结语

公路施工可以保障我国交通顺利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施工废水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处理施工废水,避免施工废水污染周围的环境,使人们的环保意识由此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新军,刘龙,孔亚平,等.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路,2011,(9):219-222.

施工处理范文篇6

关键词:污水处理池;沉降缝;渗漏;修补

0工程概况

某药厂污水处理池出现渗漏情况,经现场观察,沉降缝漏水基本确定是因原预埋橡胶止水带破裂、移位等导致漏水,现修补建议采用在沉降缝内侧加设止水条,并在结构层表面加铺设一道3mm沥青自粘防水卷材。

1基本设计方案(如图)

2材料性能

2.1膨胀橡胶止水条

遇水膨胀橡胶是经过多年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经力学性能测试,产品物理性能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产品广泛用于地铁、隧道、公路、桥梁、水利等重大工程领域。

遇水膨胀橡胶为橡胶与亲水型的聚氨酯用特殊的工艺制成的结构遇水膨胀材料。由于在橡胶中有大量的亲水基因〔CH2-CH2-O〕存在,这种基因与数目众多的水分子以氢键相结合,致使橡胶体积增大,这些被吸附的水分子即使在压缩、吸引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也不易被挤出,在一定温度加热作用下也不易被蒸发,同时由于亲水基团中链节的极性大,容易旋转,因此这种橡胶还有较好的回弹性,抗酸碱性、干湿循环、交替浸水膨胀,橡胶仍保持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指术指标:

2.2JSS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胶是采用进口高分子乳液、助剂和填料加工制成的防水乳液。

掺入水泥砂浆中组成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压成坚韧密实的防水层。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40Mpa)、抗折强度(8Mpa),抗裂性好;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抗渗标号达S20;具有较高粘结强度,可达到4Mpa以上;具有与水泥砂浆相同的耐久性和耐腐蚀能力;可在潮湿基面上施工,干燥基面应湿润(无明水);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

2.3水溶性聚氨脂灌浆液

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是由环氧甲烷、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开环共聚的聚醚与异氰酸合成制得。它遇水后自行分散、乳化、发泡、膨胀,立即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胶凝体,封堵漏水缝隙,从而达到止水堵漏的目的。

性能指标:

3施工工艺

3.1沉降缝内嵌止水带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将沉降缝内泡沫板清除至橡胶止水带,修补沉降缝混凝土边界不得有突出边界1cm以上锐角和砼疙瘩,基本做到平直。沉降缝原边界不是很平整,局部砼有凸出大于1cm和缺口,对凸出部分用凿子凿除或用切割机修平,对缺口部分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压实,养护到砂浆有一定的强度。

2)填聚合物砂浆:在沉降缝内用刮板或铲刀刮(厚度根据现场尺寸调整)聚合物砂浆压实、养护,用钢丝刷将待施工部位砼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浮尘及松动体,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漏水现象。

3)嵌填橡胶止水条:采用橡胶止水腻子嵌缝用木锤压实。

4)嵌填膨胀橡胶止水条:将膨胀橡胶止水条压入沉降缝内,使其能随着变形而紧贴缝侧壁,防止水渗入,并能随着进水量大小而膨胀,实现变动中密封。

5)在膨胀橡胶止水带外用聚合物砂浆压实(方法同2)厚度根据现场尺寸调整。

6)铺贴3mm厚聚酯胎带铝箔橡胶自粘卷材。

4安全

1)施工环境应通风良好,如果自然通风不良,应采取强制通风。

2)灌浆现场严禁烟火,并备有灭火器。

3)操作人员必须佩带保护用品。

4)每次灌浆完毕应及时用溶剂清洗灌浆设备和容器,一个工地完工后应立即拆机清洗保养,重新组装试机。

5)未用完的浆液应密封分别堆好。

5结语

1)污水处理池沉降缝渗漏情况在目前工程实践中出现的概率较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施工处理范文篇7

1.1细节可以代表园林精神

对于现代的市政园林工程,每个园林工程的建立代表了所在城市的精神或城市的价值观,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更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合理处理细节问题,可以更好地展现园林所代表的精神意义。

1.2展现园林所具有的文化底蕴

现代城市园林工程,不仅仅是对环保精神的体现,更是为了展现自身所代表的文化底蕴。当前人们对于人文气息的关注越来越多,所以园林工程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普世价值所认可,园林不仅仅代表游览的景色,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2园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计划不完整

现代一些园林工程的开展,因施工计划不完整或是没有施工计划,致使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施工目标较为盲目,不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化管理,缺乏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

2.2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管理

园林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多种突发情况,但是现代的施工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对各种情况进行应急处理。这也就代表了现代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仍较为落后,反过来造成园林工程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3未根据园林工程自身需求进行地质选择

园林工程中种植了较多的植被,这些植被的生长需要不同的地质环境,有些植物可能喜欢在阴凉处生长,有些植物适合在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这就代表了不同的植被适合不同的地质条件。但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还未体现出这种多元化的选择机制,由此可能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2.4未考虑植物生长习性

没有考虑植物生长习性或者考虑不周到,也是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在问题。这种情况的发生或是因为施工人员,或者是因为设计人员。比如,将阴性植物栽在强光下,将阳性植物栽在阴蔽处,将不耐污染植物栽在矿区和道路广场处,将不耐涝植物栽在阴湿处等。这些均是因人为原因造成了违背植物生长习性,导致植物长势不强并产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致使整个园林工程施工出现较大损失。

2.5后期养护措施不到位

园林工程竣工后,应定期对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后期养护,养护工作如果不能做好,便会出现园林植物死亡的情况,这是现代园林工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做好园林植被的后期养护工作。

2.6植物的修剪不合理

当前反季节施工的频率过大,如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植物移栽,因施工达不到运输和起挖标准等,施工人员为了保证成活率而会对植物进行重剪,由于这些原因而使枝叶删剪太多、修剪过量,导致树形树冠严重破坏而使建成的绿地绿化景观效果不佳。而且因未充分考虑植物是否耐修剪这一特性而不经意地破坏了树形,致使日后难以形成丰满的树冠,如广玉兰、雪松等,而达不到应有的设计要求。

3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细节处理的有效策略

3.1提高施工人员对细节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园林工程完成的质量或园林工程后期的使用效果,主要在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因此,人工的作用对于现代园林工程而言,更应该得到重视。应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讲座,提高施工人员对细节处理的重视度,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3.2加强各项事务的管理细节处理

对于园林工程是上限的提高,对于园林工程自身而言,施工人员的作业是其下限的提高。对于现代的园林工程而言,在施工中应做好各项事物的管理,包括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盲目地加快进度便是对质量的不负责任,或者工期过长,会影响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所以,在施工中加强对于多重事物的管理,便是对于整个园林工程负责任。

3.3引入细节处理监管机构

在园林施工中注重细节处理,是现代园林工程的一大进步,但是现阶段对于细节处理的概念尚不足,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在施工中引入一个施工细节管理机构,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处理进行检查、监督,保证细节处理的有效性,成功地协助施工更好地完成,促进现代园林工程更好地发展。

3.4明确细节处理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明确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并合理予以处理,可以帮助园林工程更好地改进所存在的问题。所以,需要相关施工人员更加清晰自身的任务,充分了解细节处理任务,并不断丰富、充实相关知识,协助园林工程更好地发展。

4小结

施工处理范文篇8

关键词:直排式真空预压;软基;排水固结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珠海横琴新区的小横琴山脚下,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改善下村泵闸取水功能和提升北片区的防洪及景观效果。本工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的软土地基部分总面积约为7000m2,从表层往下厚度为8.2m的区域内,土质均为软塑状淤泥,经地勘验证,该土层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压缩性,在8.2m往下的范围约有11m厚度的土层为海相沉积土层,含水率最高能够达到80%,属于中高性的压缩性土质。设计要求针对8.2m厚度的软塑状淤泥进行加固处理。表层土是在原来的鱼塘基础上直接进行填筑,未对鱼塘进行抽排水处理,导致表层土的含水率较大,地基十分软弱,并且具有透水性差的特点。并且项目周边用地紧张,作业面狭窄,施工机械无剩余空间可利用,只能临时占用防洪通道,给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给施工成本控制带来难度,给施工进度保障带来压力,综合考虑这几项因素,同时满足临时防洪度汛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必须选择工艺合理、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方案。通过与常规工艺全面对比,并经实践检验,最后确定选择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的工艺,能够消除安全隐患,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经此方案处理后的地基,取得了不错的加固效果,成为多种方案比选中的最佳选择。

2.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与常规真空

预压工艺的区别以及优点体现随着我国基建板块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工程师们已经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常规真空预压技术的经验和教训,虽然能够满足基本施工需要,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常规的真空预压法在施工过程中的抽真空作业的周期比较长,严重影响了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导致总时差的消耗,不利于整体工期的目标控制。而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比常规做法成本低、周期短,同时兼有稳定性、加固性强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的使用[1,2],应用前景较好,成为发展的趋势。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和常规式真空预压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直排式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取消了铺设中粗砂垫层这道工序,取而代之的是,将PU管与塑料排水板直接相连,将排水路径大大缩短,既精简了工艺流程,又达到了预压效果。

2.1常规真空预压工艺的水平排水系统描述

此系统的基本做法是:首先铺设厚度为50~100cm中粗砂垫层,接着在砂垫层上打设塑料排水板,然后在砂垫层内埋设软式多孔滤管,要求滤管间距保持一致,最后在滤管周围用至少2层滤布包裹严实,在不影响其透水性功能的前提下,还能达到不透砂的效果。塑料排水板引出的水通过透水性良好的中粗砂垫层,集中排到事先铺好的密封膜外面,土体层经失水后,逐渐固结并密实。经研究此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现其真空压力的传递过程是:真空装置作为压力起点→流经主管道→然后传递到支管道→经过铺设好的中粗砂垫层→经过打设好的塑料排水板→最后传递到需要加固的淤泥土层。由于厚度较厚的中粗砂垫层和软式多孔滤管以及2层包裹滤布的阻尼作用,导致真空压力的功率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明显损失。经实测数据得知,真空泵在出口压力的初始值为96kPa,但是经过软式多孔滤管以及2层包裹滤布的阻尼作用到达中粗砂垫层时,其实际真空压力已降至80kPa以下,再经中粗砂垫层的阻尼作用,最后传递到塑料排水板板头往下大约3m深处的位置时,实际真空压力值只剩56kPa,真空压力损失率高达42%。

2.2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的水平排水系统描述

由于此工艺精简了工序,将滤管和塑料排水板直接相连,取消了中粗砂垫层的铺设,压力传递过程中减少了一道阻尼障碍,传递路径发生了变化。经研究此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现其真空压力的传递过程是:真空装置作为压力起点→流经软式多孔滤管→然后传递到PU管→经过打设好的塑料排水板→最后传递到需要加固的淤泥土层。此工艺减少了真空压力的阻尼障碍、缩短了传递路径、降低了能量损失,从而使土体层的密实加固效率提高[3]。经实测数据得知,真空泵在出口压力的初始值同为96kPa,在传递至PU管时的压力值大于90kPa,最后传递到塑料排水板板头往下大约3m深处的位置时,实际真空压力值仍大于80kPa,真空压力损失率不超过17%。

3.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的管网施工流程

直排式真空管网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GPS测量放线→PVC管网布设→板头处清理修整→将板头之间互相连接→将整个PU管网进行闭合→检查管网密封的效果→最后将管网整体固定。实际操作如图1所示。

4.真空预压

4.1安装抽真空装置

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初步确定和选择高效节能大功率真空泵系统(以下简称为HEHP真空系统)。HEHP真空系统主要由水气分离罐和大功率真空泵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启动真空泵,抽取土体中的水和气体,进入水气分离罐后水气出现分离,气体进入上部灌体,并从真空泵将气体排出;水则进入下部灌体,配合抽水泵排水,本次施工共设置2台扬程为25m的抽水泵,1台承担抽水作业,另外1台作为备用,保证施工效率。从施工涵盖范围来看,真空泵系统每台泵的可影响的范围约为5000~6000m2。为了确保每根真空主管均在预压范围内,每个水气分离罐连接真空管的数量不得超过8根。在进行真空预压时,确保真空泵的进水口和出膜口在相同平面,避免干扰真空泵能的发挥。抽真空拟计划采用网电供电,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电工完成电网布设,选择高强绝缘电缆,采用三相五线制,并加强对配电方式的设计,严格按照确定好的配电方式完成布设作业,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4.2试抽真空

做好抽真空前的准备工作,遵守抽真空施工规范,确保支管内真空度>85kPa,每台泵全天候满负荷作业,检查所有泵的预压范围,并预留10%的备用泵,避免施工中泵损坏而影响施工正常进行。若遭遇真空预压临时供电停电的情况,应启动备用发电机,确保水汽分离作业顺利进行。另外,在发电机上安装电量计量仪器,监测控制日用电量。

5.施工的效率与成本分析

5.1效率分析

常规的真空预压工艺中,受作业面狭窄的影响,机械设备难以发挥作用,效率低下,同时占用的便道会影响村庄防洪度汛的能力,可能会造成村民财产的损失。而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中,所有连接构件均事先按照设计尺寸加工成型,具有“模块化”的优点,施工效率成倍增长[4-5],可提高1.5倍以上,降低了工期履约的风险,同时对于节约成本效果显著。

5.2常规抽真空工艺压力传递效率

采用此工艺,在打设完塑料排水板后,会出现明显的反淤现象,造成铺设好的中粗砂垫层的污染,堵塞了水平向排水系统,也造成了机械设备行走困难,影响其排水效果,同时增加了真空压力传递的阻尼作用力,导致压力传递能量损失较大,对于软土层加固密实效果不明显,压力传递利用率仅为58%。

5.3直排式抽真空工艺压力传递效率

采用此工艺,真空压力传递阻尼作用力减少,传递效果显著,不会出现明显的反淤现象,取消了砂垫层,也不会造成污染和堵塞排水系统,操作方便快捷、效率高,真空压力传递损耗小、利用率高,从而缩短了加固时间,提高了加固效果,压力传递利用率可达83%。

5.4成本分析

按照2017年当地市场综合价格,其中常规工艺的材料价为24.7元/m2,人工费单价为1.1元/m2,综合单价为25.8元/m2;直排式工艺的材料价为15.9元/m2,人工费单价为3.3元/m2,综合单价为19.2元/m2,节省单价6.6元/m2,成本降低率近6.6/25.8=25.6%。成本分析如表1所示。考虑到近年来政府对环保督查政策力度的加大,中粗砂材料供给市场情况的变化波动较大,中粗砂价格上涨较多,采用常规工艺进行真空预压施工,将导致增加更多的施工成本,必须通过新工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6.沉降观测结果对比

经加固后的地基监(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工艺效果均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但是也反映出,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对土体预压效率要优于常规真空预压工艺,更有利于工程施工工期和质量的控制。直排式真空预压和常规真空预压的沉降值变化情况比较如图2所示。

7.优缺点分析

常规真空预压工艺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由于其工作原理性质导致其本身的不足,不能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缺点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打设完塑料排水板后,会出现明显的反淤现象,造成铺设好的中粗砂垫层污染,堵塞了水平向排水系统。(2)近年来,国家大力整顿环保工作,中粗砂供给端紧张,材料价格高涨,造成了工程造价的进一步提高。(3)造成了机械设备行走困难,影响其排水效果,增加了真空压力传递的阻尼作用力,导致压力传递能量损失较大,对于软土层加固密实效果不明显。综上所述,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和常规式真空预压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直排式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取消了铺设中粗砂垫层这道工序,取而代之的是,将PU管与塑料排水板直接相连,将排水路径大大缩短,既精简了工艺流程,又达到了预压效果。在实践过程中,直排式真空预压法比常规做法成本低、周期短,同时兼有稳定性、加固性强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的使用,应用前景较好,成为发展的趋势。

8.结束语

在本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工艺实践表明,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既能够有效满足业主的工期和质量要求,也能够确保施工单位成本控制、进度履约的目标。同时,直排式真空预压法施工方法简便,管道与排水板连接“鸭嘴”成本低、易生产,易于大规模推广,经此方法加固后的地基在后期开挖过程中,能够有效确保不出现反涌和边坡滑移的情况,降低了安全隐患的风险,同时保障了其紧后工序的开始时间以及上部结构物基础施工的质量,在横琴地区乃至类似软弱土层地基处理加固施工时,作为首选的工艺,赢得了行业内高度认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逸民.直排式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工作机理及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2]于建海,豆文朋.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在高渗透软黏土地基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2(07):181-184+197.

[3]刘洪亮,李旭彬,崔子元.真空预压水平排水改进系统在天津南港工业区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12(01):52-54.

[4]何祖东.地基处理施工中的直排式抽真空预压施工技术优化[J].珠江水运,2021(18):43-44.

施工处理范文篇9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对策研究

在很多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是一个特别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他出现了问题,就不只是会影响到工程进度或者工程质量的问题了。我们一定要掌握当时的实际情况,找到裂缝形成的原因和规律,使用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少裂缝对工程的危害,进而对施工安全作出保障。

1土木工程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制作混凝土的结构及其复杂,很多物质在进行混合的时候时常会由于外界的环境出现变化致使裂缝的出现。混凝土主要的混合材料有砂矿物,水泥掺合料以及外加的很多调和剂等材料组成,不论是他们的质量还是混合的配比都可以决定混凝土的质量。其次,混凝土还会受到外界的温度、适度或者很多自然的影响。比如湿度比较大可以影响到混凝土的存放和使用、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增加裂缝产生的几率。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混凝土不论是材料问题还是温度、湿度问题都会让混凝土出现裂缝。同时,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当中,养护不到位还会可能产生裂缝,主要是因为在运输时,如果处理不到位,特别容易有离析和分层的现象,引发二次搅拌。所以,在运输结束之后,一定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如果没有达标,一定会增高裂缝的几率。1.1温度原因。在很多土木工程项目当中,混凝土就是整个建筑当中的重要一部分,在结构当中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主要在25~80MPa。在选择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选用抗压力承受能力大的,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裂缝出现的几率。但是,由于混凝土具有很强的热胀冷缩性能,一旦外界的问题突然上升或者降低时,他的内部就会产生很大的内外差距,进而会导致混凝土变形。1.2温度的原因。在建筑的过程当中,使用混凝土入模的这一环节时,如果温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者有差异性的状况时,他的外部和内部一定会有很大的温差,这时就会出现混凝土裂缝。具体的产生过程就是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混凝土会有一个像硬化转变的过程,其中的水泥灰也会有液化的状态,很多热量都会从内壁慢慢的散发出来,致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有明显的增高,这时在中间就会出现一定的拉力。如果在这个视乎处于施工的后期,温度开始下降,这样就会有两个不一样的拉力。在这两个拉力同时的作用下,形成的就是裂缝。1.3钢筋生锈的原因。钢筋同混凝土一样,都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钢筋没有被保护好,他的氧化膜就会被破坏掉,进而使钢筋中的铁和空气密切的接触。再加上混凝土中含有很多的氧原子以及水分子,如果把已经暴露在空气当中的钢筋和混凝土混合在一起时,混凝土的结构就会被腐蚀,钢筋中的锈在腐蚀混凝土时,会产生一些膨胀力,也会导致混凝土有裂缝。

2在建筑的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处理办法和防护的措施

2.1修补的方法修补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民间的小面积建筑混凝土裂缝处理。修补方法的操作既简单还方便。所以一般会影响到结构的性能就不采用修补的方法,只适用于影响外观视觉的裂缝,而且工作人员不仅仅可以快速的完成修补,还不用影响土木工程的整体承载能力,是一个相对比较常用处理裂缝的方法。2.2加固的方法。这个方法只适用于相对技术比较高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技术人员应该提前制定好完整的加固方案,还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讨论之后,才可以使用加固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整体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混凝土的结构四周增加加固的点,然后给混凝土的结构增加预应力钢筋,加固修补再浇筑混凝土等等的方法,进而帮助裂缝加固。混凝土的裂缝要施工加固的方法进行修补是可以提高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抗拉坑剪能力的,进而使建筑结构中的安全性有了相应的增强,进而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所以,加固的方法既可以修补裂缝,还能帮助工程的整体质量加强。2.3灌浆的方法。灌浆的方法和修补以及加固的方法有所不同,他的操作相对比较复杂,是需要根据裂缝的大小和位置,找到和他相比配的原材料,把原材料制作成浆液的形状,在使用真空压力装置,把浆液压倒裂缝当中去。等到浆液凝固了以后,再用修补法解决表面的残余问题,进而修补裂缝。如果在工程的裂缝出现了渗水或者漏水的问题时,修补时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的。这是,灌浆的方法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裂缝的实际问题的,进而增强工程质量问题。2.4裂缝的主要防护措施。首先,我们要全方面的对混凝土科学配比做出保证,一定要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实时监督混凝土的每一环节工作,对他的施工过程引起重视,掌握好现场的情况。但是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问题还是混凝土的质量。只要严格的保证质量,在后期施工完成之后出现裂缝的几率就会减少一半。并且在后期混凝土存放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在运送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减少振动或者碰撞,进而增加破坏的可能。在制作混凝土时,也要掌握配比和搅拌的时间、温度等等。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浇筑的速度,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把裂缝出现几率降到最低。

3结语

由上述可得,在每一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都是一个普遍的常见质量问题。只要出现裂缝,就很有可能出现工程质量的安全问题,还会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时间,进而造成结构质量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对裂缝现象引起高度的重视,找到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还要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后期维护修理的方案。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还要满足各方面的制度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帮助土木工程建筑可以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泉.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0):31.

[2]张项英,李宏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146.

施工处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裂缝处理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逐渐增多,国民对于各类工程的施工质量关注度随之提升,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关注土木工程施工问题的最典型状况,就是观察施工表面是否出现裂缝类问题,而存在裂缝的工程,必然也存在质量问题。但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管控不当而出现的裂缝,也必须及时围绕其进行成因分析,才能及时给出最适宜的补救方案。鉴于此,本次研究中围绕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这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使得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随之增长。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不同的建筑物,是每个人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由此可见,确保建筑物的居住安全、使用寿命,就成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有的土木工程建设中,部分施工单位所开展的施工,并未做好现场的工程质量把控问题,导致各类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工程裂缝,在建筑室内、外墙开始陆续出现,严重威胁了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增长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可得出,重点做好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裂缝处理工作十分有必要。

2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类型

2.1塑性收缩裂缝

通常情况下,当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成型处理,且在初凝之时,当其在塑性状态下,综合分析混凝土所受到的减水剂影响情况,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固体颗粒是否生成溶剂化层,继而确认混凝土表面是否生成水泥浆,以此通过全程管理的形式,预防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裂缝。但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之后,所含有的水分极多,当所处区域的空气环境比较干燥时,或是施工所在地的温度过高时,如现场技术人员并未结合混凝土的施工需求,去做针对性的养护剂覆盖工作,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出现混凝土内部水分流失速度超出表面脱水速度的情况,且会引发混凝土面层体积收缩速度随之加快,一旦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就会导致混凝土开始出现各种形态的裂缝,此类裂缝就是塑性收缩裂缝。

2.2塑性沉降裂缝

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施工用的骨料往往会在沉降因素的影响下,而导致裂缝类问题出现,此类裂缝被称之为塑性沉降裂缝。一般情况下,此类裂缝生成率最高的时间段,就是混凝土浇筑处理之后,时间段维持在30min~2h之间。对其进行技术性的分析能够发现,原因主要是现场的浇筑施工时,技术人员并未及时做好混凝土的定型处理工作,导致混凝土的表面缺乏水光性,最终出现塑性沉降类裂缝。

2.3温度裂缝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生成,主要是该施工材料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之间差距太大而产生。裂缝产生地点,主要集中在散热条件不足的混凝土之内,如高层施工用的大体积混凝土之中。混凝土刚刚完成浇筑流程之后,其会在水化反应的生成下,形成水化热现象,导致混凝土内部体积呈自由膨胀状态,一旦温度达到最高,混凝土会逐渐固结,而在后续混凝土温度开始下降时,很容易因体积收缩而形成裂缝。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形成原因

3.1温度原因

所有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一直是十分关键性的材料构成,其对于施工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分析混凝土材料之后却能够发现,其携带者“热胀冷缩”的特征,一旦外界温度出现突发性的变化,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并且内外温度差值越来越大,继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随之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形类问题。与此同时,当混凝土内部构件所生成的拉应力达到一定标准时,如超出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则极易生成施工裂缝。此外,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硬化过程中,混凝土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此时内部就会快速升温,如此阶段未做好相应的补水工作,裂缝的生成概率也会变大。

3.2地基变形原因

对于土木类工程施工来讲,地基是工程结构中的关键性构成部分,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处理成果下,很可能会出现地基位移一类情况。当土木工程中已经出现地基位移状况时,地基周边必然会受到因位移而产生的应力强度变化影响,一旦地基中混凝土所承载或是经受的强度超出混凝土原本的拉伸范围,土木工程的地基之上就会开始形成施工裂缝,影响施工质量的同时,还会造成极大的工程安全隐患。通常情况,地基出现位移的情况,其影响条件相对较多,其中地基施工时的水土结构处理不当、地基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是两项重要的影响因素,继而造成土木工程地基出现沉降类问题,诱发施工裂缝问题产生。

3.3钢筋锈蚀原因

钢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频率以及应用量均十分高,属于该类工程施工的核心原料之一。但是,在施工现场,如未做好钢筋材料的存储、保养工作,其很容易出现锈蚀类问题,原理在于钢筋之内的铁元素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会形成氧化膜,当钢筋与水分子、氧原子结合之后,就会直接对钢筋材料的表面结构形成侵蚀,为后续的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形成埋下隐患。

3.4质量把控不到位原因

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的质量把控直接影响了工程后续的投用效益、使用寿命等。但是,在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中,仍旧存在多种形式的质量管控不到位类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受影响,施工裂缝出现。例如,在施工中,现场技术处理人员对于混凝土的配比缺乏合理性,继而造成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最终为裂缝问题的形成铺垫条件。

4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办法

4.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技术

4.1.1修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时,首要选择的裂缝处理技术就是修补技术,此项技术一般可应用于民用建筑中,修补时,对于裂缝面积比较小的问题处理效果比较突出。在进行具体的裂缝修补处理时,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在技术流程执行前,充分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混凝土浆料的抹面工作,需要投放更多的处理精力,且此项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便捷性和快捷性的优势,技术施工周期较短。此外,应用修补技术完成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之后,工程的外观方面通常会受到影响,但对于工程的整体内部结构影响十分微弱,且工程原有的主体承载力也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化,可见裂缝修补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突出,可以在大部分土木工程裂缝处理中采纳。4.1.2加固技术土木工程中出现施工裂缝类问题后,还可使用加固处理技术完成裂缝的处理工作。但相对于前文中提到的修补方案来讲,加固技术在应用时,对于技术人员的施工要求往往更高,不仅需要同步辅助更为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案,还需要结合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施工对策,并且所有的对策、方案必须在施工开始之前,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才能执行相应的加固施工流程。常见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上,那么就必须结合混凝土结构做好整体性的处理工作,才能在结构后方位置,额外增加预防裂缝扩大的加固点,并重点针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或是碳纤维做好粘贴处理,借此促使土木工程的裂缝处理成效达到最大化。此外,当应用加固技术开展土木工程的裂缝修补时,技术人员还需做好混凝土结构的抗剪力性能的测量和优化工作,以此确保工程整体的施工安全,进而延长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4.1.3注浆技术土木工程施工中,当工程出现漏水类施工裂缝时,也必须及时做好裂缝处理工作,而常见的处理技术就是注浆技术。应用该项技术进行技术处理时,需要充分做好如下工作内容:其一,结合施工缝的结构特征,进行注浆封堵时,可采用超细水泥灌浆材料完成,目的在于利用此类材料的渗透性达到堵水的目的,而此类材料所具备的粘结性,也可在堵水之时同步完成施工裂缝的二次强化工作。其二,在裂缝处理期间,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灌浆的顺序,严格按照“先两端、后中间”的原则,从裂缝的两端位置开始注浆处理,按照逐步面向裂缝中间位置推进的形式,将裂缝中的水分排挤出来,也可很好地预防一端注浆而另一端出现裂缝延长类问题出现。其三,在进行高压灌浆处理时,灌浆的压力把控必须做好处理,常规性的渗水、漏水类施工裂缝的压力可控制在2kg/cm2以下。虽然压力更大的条件下,灌浆的饱满性更强,但压力过大则很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结构劈裂类问题,从而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影响土木工程质量。

4.2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办法

4.2.1控制温度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时,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厚度,甚至可以结合施工的具体需求,适当将混凝土的厚度进行缩减。具体而言,为了预防土木工程因温度把控不当而出现裂缝问题,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处理工作:其一,在混凝土浇筑层的管理时,可以在其上搭建一个面积适宜的遮阳板,以此防控自然界太阳照射所带来的温度过高问题。其二,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影响温度应力的变化原因中,就包括混凝土尺寸的大小这一内容,因此进行裂缝控制时,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规格浇筑混凝土模块,预防裂缝出现。其三,混凝土浇筑期间,充分做好施工现场的水管埋设工作,降低温度时,可通过水循环的作用实现,从而避免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一类问题。其四,开展混凝土搅拌施工程序时,技术人员在给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时,不可直接浇灌冷水,正确的方法是先用冷水为碎石进行降温处理,随后投用碎石进行混凝土搅拌,此种降温方法下,可高度预防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类问题。其五,当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养护时,可将经历过冷水浸泡的麻片、草料等一类材料覆盖于混凝土表面,并定期针对外表面覆盖的材料进行洒水维护,借此实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过大而出现裂缝的概率。4.2.2做好后浇带设计土木工程的裂缝控制,工作重点就是对裂缝发生率进行预防,期间,可充分利用混凝土伸缩缝限制结构长度的条件实现。但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伸缩缝的结构长度往往与混凝土表面应力之间呈隐蔽性的关联,所以把控伸缩缝的同时,重点规划后浇带施工流程,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就成为施工裂缝出现或是扩大的重要施工管控内容。另外,在应用后浇带设计处理时,一定要结合施工需求,才能从本质上降低施工裂缝类问题生成。4.2.3提升施工材料配比合理性土木工程施工期间,当混凝土骨料吸收力、含泥量均比较高时,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此时可辅以减少水泥浆的方式降低混凝土干缩性。另外,为了促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泵送性得以增长,可以适量增加高效减水剂的用量,以此预防施工裂缝出现。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