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7:27:30

社区文化建筑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1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性功能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足交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2

文化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公众性,随着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富足的生活使人们更加重视精神上的愉悦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各种文化活动的热衷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城市的文化色彩在市民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文化建筑功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对城市的空间环境产生新的重大的影响,文化建筑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文化建筑应定位于对居民开放的服务性质建筑,其发展也会带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它不但丰富了城市的市民生活,而且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素质,改变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吸引投资和增加凝聚力。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性功能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足交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3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2“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3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4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性功能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足交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5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4

关键字:住宅小区;新型社区;宜居

一、当今城市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历史仍显薄弱,除少数几个几近百年历史的城市外,大多数城市的兴起不足半个世纪,因此我们的城市建设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我们研究当今城市存在的问题时必须要把我国的城市发展趋势考虑进来,共同研究探索发现问题。

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分析的是人的衣食住行,这四个基本生活要素。而在一个社会当中居住和出行的方式与城市的内容形式相互影响。在当今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居住形式即“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一个一度以其阳光和草地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元素来吸引居民居住的居住形式,它的出现和兴起却为城市建设带来诸多问题。“住宅小区”代表了一种混乱的城市模式:没有完整的城市结构;交通的混乱和拥堵;呆板的城市景观;缺乏适宜居住性等。十分不幸,直至今天,我们的城市依然深陷现代主义的泥潭,不可自拔。几十年来,这种城市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城市日益尖锐的脏乱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住宅小区”代表了一种浪费资源的不可持续的城市模式:人财物无谓的在城市中奔波;对机动车交通的依赖;城市效率低下;城市土地浪费;能源过渡消耗;污染大量产生。很明显,我们有限的资源不足以支撑这种发展模式,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城市和社区模式。

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对城市整体结构的破坏,没有活力的枯燥空间,千篇一律缺乏细部的呆板建筑风格,没有街道和市民生活的社区。这种现代主义形式的根本错误就在于自认为是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文化,成为唯一的模式。对传统文化的这种看法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无知。

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提供方便,而现代主义城市的这种以“住宅小区”为开端的形式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功能却大大地下降了,也就是说人们感觉生活的不方便。这种现象在各处无一例外地出现,而且日益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缺少社区感。

面对以上种种已经出现并日益明显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住宅小区”的混乱已经传播到了农村地区,目前主要是城市近郊的村庄,即所谓的“城中村”。在目前广泛开展的“旧村改造”实际上就是用行列式的样板楼“住宅小区”取代现有的村庄。在当今以建设新农村为重要任务的阶段,如果这种做法得不到遏制,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将是一个需要我们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修正的灾难。

村庄里也建起“住宅小区”,反映出落后的城市和社区模式对我们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创造新型城市和社区模式的迫切需要。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并与世界城市和社区发展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相衔接的城市建设之路,我们必须快速找到一个能够替代“住宅小区”和“大马路”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新型社区的探索

“住宅小区”最致命的错误是,它单调的空间、建筑和景观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这就彻底地否定了其自我更新的可能。也就是说它无法像一般的城市街道建筑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以不断地改造建筑的里里外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正是由于这种长时间的不断更新,我们看到了一些老街道和老街区具有的无比魅力,这实际上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积淀的结果。然而“住宅小区”完全不同,一旦设计建设完成,也就达到了它的最高峰,未来的情况就只有一天不如一天,知道最终的可怕结果。与此同时,“住宅小区”通常所采取的建筑形式,纪念碑式建筑,这种不考虑周围的建筑环境,不以形成城市空间为目的,而只是考虑自身的“伟大”,就像一个纪念碑。对纪念碑式的建筑而言,它们更愿意独立于现有城市环境之外,而不是融入其中,这些建筑多数都尺度巨大,缺乏亲切感和舒适感。这使得“住宅小区”从形式上就开始独立与城市。这一点,我们自身的现实就可以明确地证明。

在这个探索新型社区的过程中,应先对社区适宜居住性进行描述。社区适宜居住性是指对一个社区居民福祉非常重要的有关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它是关于人类社区舒适、安全、经济和关爱的质量表述,表现为居民或社区设施的使用者对他们社区的社会和环境质量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和健康,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和公共健康;

2、环境条件,包括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和水流清澈;

3.社会交往质量,包括邻里和谐、公平交流、相互尊重、社区特性和对社区的自豪感;

4.享受休闲娱乐、美学和现存的独特的文化和环境资源,例如历史文化建筑、古树、传统建筑风格等。

适宜居住性的社区直接授益于其居民及城市,它可以增加房地产的价值和商业活动,可以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增加社区居民的社会交往活动,使社区居民享受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社区适宜居住性的出现和受宠,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后工业化社会人们需求的变化,因为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生活的质量。

作为对新型社区的探索,在此将其定位为符合适宜居住性的社区。适宜居住性主要研究与人们和社区的生活质量相关的一些重要方面,诸如居住环境质量、安全性、经济适用性、社区邻里和睦、生活方便、社区的设施完善,包括公园、开敞空间、为居民服务的餐馆和社区商店等。这些质量使社区变得亲切自己,易于居住。相反缺少这些质量将使社区生活变得艰苦无味。社区适宜居住性的好坏还取决于社区的居民相互自然交往公共领域和地点的质量,包括街道、公园、交通车站和其他公共设施,也受公共政策和规划决策的影响。

确切的说适宜居住性概念包含了更广泛的涵义,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它使一个城市活社区具有吸引力,社区的人们生活愉快并对社区感到自豪。这个城市和社区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使居民有机会就业;居民们可以方便安全地在社区内享受到服务;社区的环境清洁健康;社区有一种归属感,家庭和居民相互了解、相互关心;社区基本服务配套,包括学校、医疗设施、急救服务等;社区生活费用合理经济适用;社区的面貌还要非常宜人,有独特的反映地域和社区特点的标志性环境,建筑精美有特点,人文景观丰富。

三、新型社区的建设内容

在城市和社区发展建设领域,以下10个方面构成了适宜居住性社区最重要的部分:

吸引人的、以步行为主的公共领域

机动车速度低、交通流量小和没有交通堵塞

最佳途径:创造一个以步行为主的社区,包括形成网络的城市道路结构,混合的城市功能和土地使用,以减少和缩短人们的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发展公共交通并提供多种交通工具的选择等。

适宜的、经济的和位置优越的住宅

方便的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

方便的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

它可以改善社区景观,改善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凝聚力。也是人们增进社会交往,培育社区感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清洁的自然环境

丰富的、整齐的社区景观

景观要有地方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多样化和高质量,防止千篇一律。建筑必须符合人的尺度,亲切有细部。合理组织社区的建筑,创造丰富多彩的街道景观。整齐的社区绿化,全社区的绿化保持风格统一。

社区能够被所有人接受并感觉安全

创造混合的社区,使社区街道充满人流和各种社区活动,这样使社区时刻在人们的视线之下,是保证社区安全的最有效的手段。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和人员使必不可少的措施。此外,改进社区照明,提供防盗设施,也有不小帮助。

强调当地文化、历史和生态

环境促进人们相互交流形成社区

创造居民愿意访问、停留和社交的场所。

根据以上适宜居住性社区的最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更具体的说,新型社区的规划布置方式包括网状道路结构、在中心布置商业和社区的公共设施,以及围绕中心布置公共空间和公园,而住宅围绕街道布置,形成友善的步行舒适环境。由此可见,在此提出的新型社区强调社区功能的综合性,完全与过去甚至至今仍沿用的“功能分区”相背离。同时提倡友善舒适的步行环境,这又与当前所有城市追求的“大马路”式的机动车为主的交通环境相矛盾。但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新型社区的提出更加适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的发展。

对适宜居住性社区重要内容的认识,我们可以参考并采纳TND的倡导者和带头人安德里亚斯·杜安尼总结的13个重要的规划设计要点。

1.传统社区必须有一个可识别的中心。中心常常是一个广场或绿地,或是一个重要的可识别的交叉路口,一个公共交通站应设在这里。

2、主要的住宅应在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平均距离约0.4千米。

3、社区必须有多种类型的住宅,包括单一家庭(别墅)、连排住宅、公寓等。这样不论年轻人、老年人、单身或家庭、穷人或富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住宅。

4、商店和办公空间布置在社区的边缘,商业应多样化能满足社区内居民一周的需求,便利店是最重要的。

5、一个辅助性的用房可以设在住宅后面,它可以出租,或成为一个工作室。

6、应该在一个步行距离内有一个小学,距离不应超过1.6千米。

7、活动场所公共空间地应尽量靠近住宅,距离不应超过0.2千米。

8、社区内的道路应该使相互连接的网络,这样可以提供更多出行路线的选择,从而疏散交通流量(现代注意的道路结构是树状的,小路上的交通最终都汇集到大道上,最后形成堵塞)。

9、街道要狭窄并被行道树覆盖,这样可以减缓车行速度,创造更利于步行和自行车的环境,沿街的建筑形成一道街墙,并不能被停车场等打断。

10、停车场和车库门应尽量不设在街面上,停车最好放在住宅建筑后面,从小路进出。

11、社区中心的建筑要尽量靠近街道,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强烈的地点感。

12、某些最重要的地段要留给市政文化建筑,教育、宗教和文化建筑要位于街道视觉点或社区中心。

13、社区应该以自我管理的形式组织,一个委员会来讨论和决定如维护、安全和改造等事务。

TND的积极效果

TND的出现开创了全新的社区模式,改善了社区环境、供了全新的居住感受。

对政府部门的益处:紧凑和高密度的社区可以更高效率地使用基础设施,降低市政成本;建筑密度增大,增加纳税人的数量,带来政府税收增加;紧凑布局的社区被人们充分的利用和监控,从而减少了对市政设施等的破坏和犯罪;学生可以步行上学降低了校车的使用费用,同时垃圾处理和邮政业务等费用也降低;市政建筑设施集中布置在步行范围内,使人们有一种社区感并产生对社区的认知。

对居民的益处:紧凑的布局鼓励人们更多的步行,从而有益健康和减少交通堵塞;使居民有机会增加社会交往,促进邻居交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机动车出行从而降低生活成本,使老人和儿童能更好的步行上学、购物和娱乐,而不必依靠汽车;减少道路等市政建设的维护,从而降低税费。

对开发商的益处:混合使用入地使商业价值增加,更容易出租,从而增加收入并提升反地产的价值;销售的利润提高;更多的步行顾客购物,减少停车场等设施费用;混合的土地使用可以使停车场共同使用提高效率。

对商家的益处:商家也成为社区的一员;混合的土地使用使商家也可以步行上班;小尺度的商业设施有利小商业的兴办和发展;使商业活动更具有地域性、特点和风格,从而更有竞争力。

建设新型社区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致力于为居民创造适宜居住性的社区环境。一个优质的城市环境,主要包括:

新一代的城镇强调步行环境和人类尺度,力求将机动车的影响减少道最低。

新城镇强调高密度多功能的混合社区,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和能源消耗。

新城将重点放到步行街道和城市空间的设计,创造舒适的城市环境。大量使用窄街道配有舒适的宽人行道,使步行和商业服务业充满活力,创造生动的城市环境。

提供一系列开敞空间和公共公园,避免傻大粗笨式的所谓大绿化带,使绿色空间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增加居民的社会交往。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5

1.中国旅游营销的时展

主要概括为四点:(1)以人为本,注重消费者个性的回归,强调市场中的文化因素;(2)强调差异化特色营销服务,即一对一的定制式营销;(3)强化各媒介的空间整合,实现广告、传媒、网络等的整合营销手段;(4)发展生态文明价值导向,倡导绿色旅游营销模式。

2.新时期背景下的休闲文化旅游

中国旅游从此进入了一个“国家喊你去旅游”,国家主导、倡导国民旅游休闲的新时代,这标志着“全民休闲时代”的来临。旅游区发展将实现由单一观光旅游向复合型休闲度假产业的迈进。以放松身心、自由体验为特征的休闲度假游将迎来爆发式发展,以文化休闲、多主题体验的深度旅游将成为休闲经济时代的核心发展点。

二、城市旅游文化营销实施策略分析

1.文化融入的城市发展策略

(1)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文化融入的城市发展原则总体来看,应在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的创造中,要将城市主体——人的心态审美观放在主要位置,在细节中显现人文关怀。(2)注重细节,增强文化渗透力城市发展的文化融入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1)明确城市定位,找出城市特色、灵魂与理念;2)突出个性标识,创建城市识别系统。由人来“感知”城市文化特质,并借以提升城市营销;3)彰显建筑风格及城市环境,融入和传承地域文化,创造性的保留传统的街巷空间和建筑形式;对整体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主题的保留和渗透;对大众化的公园、河道、文化建筑环境周围尽量营造一种和谐、清雅、幽静的氛围。

2.西安曲江新区文化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1)融入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为基础,在文化旅游、影视投资、文艺演出、出版传媒、数字文化、国际会展、文化创意、文化体育休闲的八大领域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以旅游为龙头,发展四大文化主导产业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来扩大旅游营销的品牌吸引力,形成了以旅游、会展、影视、演艺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曲江新区已跃升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3)大集团引领大投资,主导新区开发组建了以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主的企业集群,附属曲江影视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演出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等产业集团。截至目前,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文化产业投资类企业之一。

三、文化融入策略的城市旅游区实践及特色塑造

1.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区的文化策略

(1)山地度假文化的旅游产品营销策略深度挖掘文化的内涵,以旅游产品为主线进行营销,成为了现代旅游经济的核心。峨眉山是天下名山,世界品牌。峨眉山旅游度假区借助峨眉山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避暑、赏雪特色度假主题,营造四季主题休闲社区。将大峨眉的佛文化、茶文化、武术文化、生态文化相融合,发展康疗养生文化品牌,打造温泉社区、商务会议社区、山地运动社区、风情小镇社区等。发展相关产品体系和活动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服务、节会活动及主题旅游产品推广,如表1所示。依托峨眉山良好的宗教休闲旅游环境,联合现有的峨眉山金顶佛教文化资源,发展“漫游”体验型山地养生社区,取代“到此一游”的观光型发展模式。通过休闲度假国际生活社区的打造,留住慕名到峨眉仙山的观光游客;通过度假设施的配置(七里坪度假会所,国际温泉酒店)、服务体系的塑造(温泉养生SPA)、核心吸引物的打造(半山风情小镇),创造休闲度假的全新发展路径;通过四季型景点的活动“抓”住游客,实现旅游的“慢”营销模式。

2.遂宁中华养生谷的文化引入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6

城市规划倾听“民声”

衡阳是湖南南部的一个传统工业城市,与许多类似的城市相似,衡阳的城市规划建设也曾一度迷失“自我”:一方面城市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东拆西补,杂乱无章;一方面过度开发的房地产令城区建筑密度过大,城市负荷急剧加重。衡阳市建设局副局长谢卜生介绍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衡阳市的解放东路、人民路、和平南北路等中心城区内,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平均高达6.4万人,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与此同时,作为一个融入山水的南方城市,全市公共绿化面积却远远低于全国城市人均水平,在湖南省14个市州中居倒数第二位。

改善城市面貌已经成为衡阳市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老百姓期望的衡阳城区究竟怎样?城市面貌改善如何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衡阳市没有盲目设置城市改造规划,政府部门深入街区,倾听民声。

2002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在为衡阳市量体定做城市整体规划之前,做了一次“民声调查”,倾听市民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意见。调查问卷设计了40多个问题,分批分期发放到居委会,再由居委会发放到社区居民。超过70%的调查问卷回收汇总后,衡阳市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了市民就城市规划建设反映迫切的四个主要问题:城市绿化面积不足,市民休闲场所缺乏;市区、特别是老城区住宅建筑密度过大,生活空间狭小;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的骨架没有拉开,高速公路离市区太远;城市建设没有彰显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色彩淡薄。

在谢卜生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衡阳整体城市规划图:原来49平方公里的城区,重新规划后扩大了一倍;构筑起了城区大“田”字形道路骨架和“三纵三横三环”的城市交通网络;片片绿地均匀点缀在城市之中,整个城市建设规划呈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显示出勃勃生机。

城市建设取向“民生”

城市规划做好了,城市面貌的改善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衡阳市政府将解决市民反映最强烈的建筑密度大、交通状况差、绿化面积小、文化特色淡等问题,作为城市规划建设调整的重点,下决心改善城市面貌,归还本应属于市民的“生存空间”。

2000年至2003年,衡阳市从旧城区建筑“丛林”中拆出来的广场就有六个,改造拓宽大道10条。如今,衡阳市区的公园休闲广场星罗棋布,大大小小20多处,不论住在哪个社区,市民在离家不足一公里的地方,都能找到一片绿荫覆盖的公园休闲广场。

近五年来,衡阳市先后新建、改造、扩建了西外环线、解放路、蒸湘路、船山路及太阳广场、岳屏广场、火车站广场,衡大高速、蒸湘南路延伸、东外环线等工程也相继开工,初步构筑起了城区大“田”字形道路骨架和“三纵三横三环”的城市交通网络,把条条大路送到了市民的“家门口”。

在衡阳,这几年得到改善的不只是城市大环境,城市的细微之处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从2003年开始,衡阳市连续四年改造背街小巷201条,原先路不平、沟不通、灯不亮的社区,如今焕然一新,市民们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体味着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香江城市花园是衡阳市2005年建设的一个新型居民社区。步入社区,只见流水潺潺,绿树荫荫。据介绍,这个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社区,按照“全景观园林社区”的规划建设要求,腾出大片“人性化”空间,为居民设计建设了超市、健身房、游泳池、儿童游乐场等众多公共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社区内“原生态”的香樟园,保留了原有的18棵古香樟树,尽管进入冬季,香樟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家住雁峰区胜利山小区的朱金娥今年已经83岁了。记者见到她时,老人家带着红袖章,正在社区义务巡逻。提起社区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朱金娥脸上的皱纹随着笑意绽放开来。她告诉记者,看到政府为改善居民环境真心实意办了很多好事,老百姓也都愿意身体力行加入到美化身边环境的工作中来。社区里的树木都由居民分区域领养维护,还有居民主动掏钱为社区添置了阅报栏。遇到个别居民的不文明行为,居民们都会上前制止并予以劝导。如今的胜利山小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居住环境改善了,居民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城市文化彰显“民本”

衡阳市建设局副局长谢卜生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建设部门召开会议之前播放了一个电视短片,电视短片记录的就是参会部分城市建设比较“亮丽”的部分,接着让市长们猜认哪个城市是自己的,结果只有三个城市的市长猜认准确。

“目前城市建设千篇一律、雷同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注重彰显城市个性和文化特色。”谢卜生说。

衡阳的个性和特色到底是什么?市政府引导市民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市民普遍认为,衡阳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遍布全城的文化遗址古迹便是厚重的城市文化之魂。多年来,这些城市历史文化瑰宝湮没于城市的喧嚣和尘埃之中,多数市民认为,必须从发掘城市历史中寻找并构筑城市的文化个性。

“衡阳是农耕文化、火文化、纸文化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发挥好这些历史文化优势,就能够提升衡阳的内涵和文化品位。”衡阳市市长彭崇谷说。

在城市建设中,衡阳市政府把保护文物古迹摆在了突出位置。唐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年久失修,一直黯淡失色。衡阳市政府组织社会各界募捐数千万元对其进行彻底修复,拆除四周破旧房屋三万多平方米,修建了占地3.18公顷的石鼓文化广场,使石鼓书院重新焕发光彩。

雁峰区黄茶岭有两棵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拴过马的千年古樟,过去一直隐匿于民房丛中。如今,按照市里的统一规划,拆除了古树四周的破旧民房,一个绿意盎然的古樟公园跃然而出。

据彭崇谷介绍,近几年,衡阳市新建了“爱莲阁”、湖湘文化博物馆、衡阳历史文化长堤、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历史文化建筑,致力于打造以“名人、名山、名城”为主体的“民本”城市,让市民在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市里惬意栖居。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7

在上世纪90年代末,衡阳市的解放东路、人民路、和平南北路等中心城区内,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平均高达6.4万人,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全市公共绿化面积却远远低于全国城市人均水平,在湖南省14个市州中居倒数第二。

走进今日的衡阳,片片绿地点缀在城市之中,城区大“田”字形道路骨架和“三纵三横三环”的交通网络初具雏形。

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近五年,衡阳市先后新建、改造、扩建了西外环线、解放路、蒸湘路、船山路及太阳广场、岳屏广场、火车站广场,蒸湘南路延伸、东外环线等工程也相继开工,把条条大路送到了市民的“家门口”。

在衡阳,得到改善的不只是城市大环境,城市的细微之处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从2003年开始,衡阳市连续四年改造背街小巷201条,原先路不平、沟不通、灯不亮的社区,如今焕然一新,市民们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体味着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家住石鼓区陕西小区的刘春梅今年已经53岁了。记者见到她时,老人家带着红袖章,正在社区义务巡逻。提起社区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她笑意绽放开来。她说,看到政府为改善居民环境真心实意办了很多好事,老百姓也都愿意身体力行加入到美化身边环境的工作中来。遇到个别居民的不文明行为,居民们都会上前制止并予以劝导。如今的陕西社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居住环境改善了,居民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城市特色彰显文化品位

衡阳城市建设的个性和特色是什么?市政府引导市民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市民普遍认为,衡阳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遍布全城的文化遗址古迹便是厚重的城市文化,发挥好这些历史文化优势,就能够提升衡阳的内涵和文化品位。

在城市建设中,衡阳市政府把保护文物古迹摆在了突出位置。唐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年久失修,一直黯淡失色。衡阳市政府组织社会各界募捐数千万元对其进行彻底修复,拆除四周破旧房屋三万多平方米,修建了占地3.18公顷的石鼓文化广场,使石鼓书院重新焕发光彩。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8

为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规范建筑项目规划验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全县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项目的规划验收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验收申请

建筑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到*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申请规划验收,并提交自查报告、±00检测报告、房屋竣工规划测量图、房屋面积测量报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及附图、附件等必备材料(文件)。

第四条验收依据

规划验收主要依据城乡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批准的《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等。

第五条验收内容

规划验收应包括《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批准的全部内容,即:

(一)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二)建筑性质、建筑退让、间距、平面尺寸、高度(层数);

(三)社区用房、物管用房、公厕、停车位、出入口、通道等配套设施的实施情况;

(四)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煤气、给水、电力、通信、排水工程(雨、污管道及化粪池)等市政工程的实施情况;

(五)项目用地范围内按照规划要求应当拆除的建(构)筑物的拆除情况;

(六)地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及占用情况;

(七)建筑外立面、色彩的实施情况;

(八)规划要求保护的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情况;

(九)规划许可要求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验收时限与程序

规划验收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严格按照初审、复审、审定和签发的程序进行。

第七条审批制度

规划验收由县规划局业务办公会审定。

第八条核发《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以下简称《验收合格证》)

符合下列各项规定的项目,可核发《验收合格证》:

(一)按《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审批要求进行建设,包括因施工误差导致的建筑工程竣工后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外轮廓尺寸、建筑高度与《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有差异,但不违反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其他有关设计规划要求的;

(二)已完成土建工程、外墙装修的;

(三)各类配套设施和项目用地范围内市政设施按规划要求实施完毕的;

(四)施工场地已清理完毕,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施工建(构)

筑物及设施已按规定拆除,损坏的市政设施已修复完毕的。

第九条公示制度

建设单位在取得《验收合格证》前,应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验收项目建设情况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

第十条需要整改项目的处理

对不符合规划许可要求尚可采取补救措施的建筑项目,出具《规划验收意见书》,告知整改意见。建设单位严格按《规划验收意见书》完成整改后,方可重新申请规划验收。

第十一条涉嫌违法建设的处理

对改变规划许可内容涉嫌违法建设的项目,出具《规划验收意见书》,进入违法建设查处程序,查处完毕后方可重新申请规划验收。

第十二条档案管理

规划验收资料(含电子文档)应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整理、登记和归档。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9

关键词:社区整合;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整合机制

促进社区整合的因素既包括经济利益因素,又包括社区自治、民主等政治因素,更是与社区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区要实现整合,需要实现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培养主人公意识,而形成认同的关键就在于社区文化的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共同体存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形成社区共同记忆、培养一致价值观、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一、社会整合的理论资源

“整合”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生物进化论学者,在社会学领域首先使用“整合”概念的是斯宾塞。斯宾塞的社会进化理论秉承了达尔文的自然进化法则,他在分析社会结构、功能、变迁的基础上,认为社会整合的任务是对社会内部进行协调和控制,因此,其认为社会整合指的是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控制。杜尔克姆在《自杀论》中提到社会整合的问题,认为社会整合对自杀现象有较大影响,整合过度和整合不足都会导致自杀现象的发生。而如何实现整合、达成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结,需要依靠共同的道德、情感以及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把个体连接起来的纽带,即他所认为的“社会团结”。在《社会分工论》中,他将这种连接社会的力量称作“集体意识”或“集体良心”,并且认为随着社会变迁,不同社会中“集体意识”的含义与内容也有所不同。传统社会主要依靠约束性的法律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进行制裁;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开展以及不适当的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多样,重建道德规范成为现代社会整合的关键,对于犯罪分子则要采取复原性法律进行制裁,以达到整合的目的。帕森斯在社会整合的方向上开启了划时代的意义的功能论分析。他认为系统要得以生存,就必须具备四项功能并满足某些必要条件——适应性功能A,目标实现功能G,整合功能I和模式维持功能L。适应性功能主要依靠经济系统,目标实现功能要依靠政治和制度,整合功能以社会系统内部各关系的协同为基础,而模式维持功能则依靠文化价值系统来实现。根据AGIL的分析框架,那些在较高级的系统中特定地满足某项功能需求的结构部分是该系统的功能性子系统,因此,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四个子系统,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帕森斯之后,社会整合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洛克伍德将整合分为“系统整合”和“社会整合”两种。系统整合关注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协调,而社会整合更强调个人如何融入社会。卢曼主张用“系统”来分析社会。与早期社会学家强调的共同规则、集体情感不同的是,他是从个人的期望和“要求”出发,他将分析重点放在个人的自我制造和对系统的满足上。哈贝马斯则认为社会整合应该以社会行动者的参与和沟通产生的一致作为前提。吉登斯推崇时空整合理论,认为社会整合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前提,而系统整合主要依赖于行动者和集体之间的互惠。

二、社区文化记忆与规则性整合

从理论资源中可以看出,斯宾塞、杜尔克姆主要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社会整合方式的变化,而帕森斯以及哈贝马斯则侧重从整合机制方面来分析社会整合的方式方法。无论是帕森斯的四个系统还是哈贝马斯的两个层面(社会生活和系统),文化都是与物质相对应的概念,文化整合是与物质利益调节相对应的整合方式。相比利益调节通过利益进行调节的手段,文化整合更多的是利用宗教、道德、伦理、法律等手段,从观念和符号的层面进行调节和规制。

1.观念情感的规制:杜尔克姆秉承“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研究理念,将社会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独立实体并且超越个人,其具有的整体性质不同于个人,整体特质也无法在个人身上找到。与此相关联,杜尔克姆将社会层次上的社会事实或者社会现象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社会事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关于社会形态学,主要指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另一种关于社会生理学,主要指宗教、法律、道德、风俗、制度等,被杜尔克姆称为“集体意识”。这些“集体意识”在生活中发挥各自功能,对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维持,使人们之间联结成有机整体。作为达成社会团结的纽带,这种社会纽带不是基于理性契约,而是以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为基础,也就是说以“集体意识”为重要基础。通过这种强烈的社会纽带,将个体结合起来,维持着社会成员的联系以及基本的社会秩序,形成所谓的“机械团结”。社会团结是与社会解组相对的概念,通过社会团结强大的纽带作用,可以对抗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结构变化、联系弱化带来的种种分裂或解组问题。而社区文化正是以观念、风俗、制度等社会生理学特质,通过培养集体意识,形成社区记忆,对社区居民进行观念上的规制。

2.符号的规制:符号作为文化的表现,是文化的外在形式。不仅包括物质实体的文化符号,还包括各种文化活动符号。两种符号既不相同,又有内在关联,共同承担社区文化的符号规制作用。(1)作为物质实体的符号。社区文化的物质实体,主要包括社区各类文化建筑、文化活动空间以及文化娱乐设施。其在给社区居民提供观赏性、实用性功能的同时,也在作为社区的文化物质特质,影响着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及认同。尤其是作为社区文化特色的文化景观,其不仅是一种社区文化建筑,更是承载着社区记忆的文化符号,是加深社区居民的历史记忆、促使社区居民历史荣耀感的觉醒,唤起居民包容、互助的文化传统。(2)活动性的文化符号。各种文化不仅有实体符号,同样也有活动性的文化符号。实体符号往往还需要通过活动符号展现并发挥其作用,而通过活动性文化符号的互动与强化,社区实体符号才能更加具有内涵和意义。社区文化活动作为活动性的文化符号,不仅是一种传递与交流的平台,也是社区记忆的重要来源,并且通过互动与沟通,加深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了解与依赖,对于社区集体意识的培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文化互动与社会参与性整合

无论是社区经济、社区组织、社区服务还是社区文化,说到底都是为了社区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社区关系的和谐向善。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社区文化的种种要素只有作用于居民,调动社区成员互动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并且进一步改善。而社区如何通过文化互动实现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需要从内容上、组织上综合考虑。

1.“内容为王”吸引居民。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建设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培养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来说并不陌生,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比比皆是。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依然不尽如人意,呈现参与群体单一、被动型参与等不良局面。积极的参与来源于对活动内容的认同和喜爱,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又能加深对活动的认同、对组织的认同以及对社区的认同。以社区特色文化为出发点,举办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活动,将文化内容作为重要考量方面,以文化内容吸引居民参与,应是现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2.上下齐心,共建共享。社区文化建设如果缺少社区居民的参与,很难实现可续持发展,通过社区文化互动达到社区居民认同、凝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作为社区的存在主体,社区文化活动首先要依靠社区组织发起并承担组织工作,其掌握了社区各种资源,在文化活动内容和组织上占有优势。其次,需要调动社区居民自发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实现社区居民的互通有无,加深沟通了解。再次,积极发展社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社区网络平台,将社区文化记忆与文化活动等相关信息及时,尤其是将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安全、养老、养生等讲座信息及时整理报道,通过网上居民与社区组织、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加强社区居民与街道、居委会的联系,增进居民之间的进一步了解,以达成更深层次的认同。

四、社区文化认同与认同性整合

认同虽然是观念上的概念,但是形成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教导和观念灌输,认同所依靠的价值观的内化需要各种文化要素共同发挥作用。

1.规则性整合与认同性整合的相互关系。如前文所述,社区文化是一种象征性规制,其依靠以社区传统价值观念、现代价值理念为主的观念规制,和以社区文化符号为主的符号性规制,从内在机理和外在形式双重层面对社区居民进行价值观的影响和内化,从而唤起社区居民的共同情感和记忆,实现社区居民的认同。在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社区历史记忆。而通过社区历史记忆的规制和影响,在社区居民形成社区认同的过程中,又会对社区观念和符号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或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不断强化社区文化记忆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2.社会参与整合与认同性整合的相互关系。同规则性整合一样,社会参与既是实现社区认同、达到整合状态的必要途径,又是社区认同与否的重要体现。社区文化参与从内容上吸引居民、从形式上组织居民,也是从内到外双重层面上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沟通交流、观念传递,形成共同的活动方式和价值需求。同样,内化的价值观念和社区认同也会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意愿、参与人数、参与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区文化建筑范文篇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注重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初步确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历史文化地区抢救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然而,我国的城市规划仍然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发展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现有的城市规划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新发展。第一,经济和文化,一手硬、一手软。在城市发展中,过度强调经济发展,不惜毁坏历史文化资源。因而,城市规划往往是服务于经济,而不是为居民提供便利。第二,建筑设计日渐西方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城市设计全盘照抄或者模仿西方设计风格,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使得城市特色日渐丧失,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在城市规划中,轻视地域特征、自然特征、文化底蕴,促使城市形象同质化,个性化明显缺失,降低了城市的内涵。

(2)民族特色缺失。

进入新世纪,西方社会凭借其科技、经济优势,给我国城市规划带来巨大冲击,加剧了本土文化的消解,使得城市规划中文化发展的话语权逐渐丧失。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城市规划中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的趋势日渐凸显,把城市地域特色抛之脑后;过度强调娱乐休闲,以致各种形象建筑拔地而起,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不重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为了商业开发,肆意破坏文化资源,使得城市本土特色日渐势微;各地的城市规划纷纷要打造东方巴黎、东方迪拜、东风纽约等。在此理念指导下,各地城市建筑多为欧美、澳洲、罗马风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属于中华民族的特色正在消失殆尽。

(3)历史遗迹保护乏力。

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迹,是城市规划的应有之义。但是,出于经济因素考虑,很多城市往往热衷于新建文化项目,发展文化旅游,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对于一些没有明显经济收益的历史文化遗迹,置之不理,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而将其现代化改造、拆除。如张家界装电梯、南京梧桐树事件、武当山“太子养生堂”改造为宾馆等。不少城市兴建大型文化娱乐设施,而在老城市改造和维护上不愿进行投资,或者进行一刀切的拆除,使得很多历史文化建筑不复存在,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总起来说,一边是历史文化地区被夷为平地、居民被迫背井离乡,一边是商业娱乐地区大面积扩展,这种鲜明的对比破坏了城市固有的文脉,导致了城市功能的单一化。

2文化发展策略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强化文化发展策略,对于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品味、加快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以城市设计、城市、社区等层面为切入点,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城市文化规划的有效路径。

(1)城市设计方面。

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赋予了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发展策略具有深刻的艺术性,将其与城市设计结合,能够增加城市的魅力,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活水平。同时,把文化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能够塑造优美景观,打造多功能的公共空间,符合城市规划中环境美的要求。因而,把文化发展策略融入城市规划,是倡导人文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回归城市美学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把服务于整个城市的文化资源与城市中心区域发展相结合,采取集中发展的策略促进文化区域的形成,促进其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北京的商务中心区域,集商业、文化、公共休闲、绿化系统等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社区的文化资源,采取分散发展的策略促进广覆盖文化区域的形成,满足居民步行范围内的文化需求,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凝聚力。总之,文化资源的布局,必须依据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推进网络化布局的形成,不断完善文化空间网络,以文化特色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2)城市方面。

文化发展策略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就是城市,涉及基础设施的标准、规范。因而,把文化发展策略融入城市层次,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人文城市新理念,更加注重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区、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活动,着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城市软环境质量;二要制定科学的文化发展政策,以文化旅游、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等的发展,提升城市品味;三要科学合理分布文化设施,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推进城市设计完善与创新,把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当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要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构筑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激发公民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3)社区方面。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发展策略融入社区层次,是“自下而上”城市规划的重要体现。一要深入实际搞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培育社区大局意识。在社区规则中,注重公共文化设施,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二要强化文化组织与社区的交流、合作,整合文化资源,积极举办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升社区生活品味,增强社区的生机活力,打造特色文化社区;三要积极举办社区文艺活动,如社区歌唱比赛、体育比赛、读书会、晚会等,多举行历史文物资料展览,深入开展社区评优评先活动,促进文体发展与社区规划相融相通;四要打造社区生活性商业街,改造提升社区对外形象,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规划设计,赋予社区更多地实用特征、人文特征。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