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7:31:58

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繁荣社区文化为目标,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市民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繁荣、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要坚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以街道、社区为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努力在全区形成社区文化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要紧跟时展步伐,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工作,不断提高全区社区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原则。要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做到基础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效满足群众各方面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水平。

(四)"六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楼院文化和家庭文化,在全区形成社区文化工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推动社区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进一步丰富社区文化内容

(一)按照社区文化"六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内涵

广场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广场的优势和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推陈出新,形成特色鲜明的广场文化氛围。企业文化要以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有偿服务,互惠互利,调动企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有机结合。军营文化要以密切军民、军地关系为目的,通过开展军民共建、军地联欢等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军营文化生活,加强军民、军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校园文化要以活跃青少年校园文化生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组织、领导,积极培养青少年文艺人才,通过举办各类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系列文化活动和特色文化活动,营造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环境;楼院文化要坚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采取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形式,进一步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巩固社区文化阵地;家庭文化要以提升居民文化品味为重点,通过举办以"欢乐家庭"为主题的家庭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夯实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突出抓好"精品文化"、"特色文化"活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1、积极开展"与新世纪同行"主题文化活动,加强特色文化建设。以迎新春为主题,认真开展"迎新春个十百千万"系列文化活动和海云庵糖球会文化活动;以每年一度的群众文化艺术节为主线,继续搞好"樱之春"音乐舞蹈广场表演活动和假日广场系列活动;以"世纪颂歌献给党"为主题,每年组织举办纪念建党日的系列文化活动和"金秋十月"合唱周。

2、以"繁荣、创新、提高"为主题,搞好系列精品文化建设。加强文艺作品创作,搞好"海云潮"文艺创作表演比赛;继续开展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举办"少儿自绘文化衫大赛"和每年一度的"生肖画大赛"、"暑假里的笑"漫画比赛;立足创新,每年推出1-2个有影响力社区文化活动,形成社区文化品牌优势。

3、加大基层社区文化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文化进社区,美化家园"活动。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完善社区文化设施,用健康向上的格言、警句美化社区环境,教育社区群众,营造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不断巩固社区文化阵地

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基本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区文化馆、图书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和带动作用,不断完善设施,提高档次,加强服务,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繁荣。

(一)区文化馆要以争创国家一级文化馆为契机,依托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坚持服务性、公益性原则,切实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作用,引导社区文化建设方向,完善服务设施,提高工作水平,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促进社区文化工作深入开展。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馆的业务建设,做好对各类文艺创编人员的辅导、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坚持普及与创新相结合,认真搞好文艺创作,努力创作具有较高思想艺术性的优秀作品;经常深入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活跃社区文化氛围。

(二)区图书馆要以第三次全国评估定级考核为契机,在巩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设施,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实行内引外联,加强电子阅览室建设,充实馆藏数据库,加快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步伐,使图书馆成为集教育和信息交流为一体、功能齐备的社区文化阵地。加强对社区阅览室、图书室的工作指导,提高设施条件,充实图书数量,充分利用社区图书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科学文明的文化方向。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健全街道社区文化工作机构,在街道文化站的基础上成立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部门和各街道要加强对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站的业务指导和组织领导。街道要成立社区文化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四)积极发挥区老干部服务中心、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区少儿活动中心作为社区文化工作有益补充的作用。要在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设施条件,拓展服务范围,积极组织开展各种适合老年人和青少年特点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文化建设内容。

五、切实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一)加强专业文化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文化干部的管理和培训,优化专业文化干部队伍结构,实行以岗定员、量化考核、竞争上岗,拓宽专业文化干部的用人渠道,提高专业文化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复合型文化干部队伍。

(二)加强街道文化员队伍建设。要发挥街道文化员基层文化活动骨干作用,加强街道文化员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大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实行竞争上岗和考核制度,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调动街道文化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社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要培育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挖掘和引进群众文化人才,加大对社区群众文化队伍的辅导、培训力度,提高社区群众文化队伍的艺术素养。要建立社区群众艺术人才库,加强对文艺人才的档案管理,扩大队伍规模,提高表演水平。各社区要建立1支特色文艺队伍,全区要每年培育2-3支在省市有一定影响的群众文艺队伍。

(四)加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事业,面向社会广泛吸收专业、业余文艺人才,建立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坚持以社区工作者为依托,积极组织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使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五)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以繁荣为先导,以管理促繁荣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坚持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努力提高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为社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秩序和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

(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指导。调整充实区社区文化工作指导组,在区文化局设立指导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区社区文化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各街道要充实和加强宣传文化教育科的力量,将社区文化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工作,不断完善区、街、居三级工作网络,形成社区文化工作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局面。

社区文化范文篇2

1.培育了社区文化教育特色品牌

煤山镇社区教育中心从教育本质入手,从本土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以煤山镇公共文化建设为抓手,使煤山镇社区教育服务百姓民生工作稳步推进,创新发展,并逐步培育形成多个煤山社区文化教育特色品牌:(1)“激情飞扬舞动煤山排舞比赛”深入民心随着社区群众文化非专业化队伍的专业化培训模式的逐渐深入,煤山镇群众排舞整体水平有大幅提升,群众参与率逐年上升,一年一度的“激情飞扬舞动煤山”排舞比赛已成为百姓喜闻乐见、争相追捧的精彩赛事。连续三年,借助排舞比赛这个平台推选的排舞队均在县市获得金奖,2015年更是取得了省排舞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随着煤山镇群众文化建设的活跃和深入,煤山社区教育中心将继续加强排舞学习型社团建设,给予教学、后勤、服务等保障,并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努力培养一批社区舞蹈骨干,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向社区群众辐射,以增添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提高百姓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质,促进百姓终身学习,加快助推“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发展。(2)社区教育红色课程”彰显地方红色精神煤山温塘村,素有“江南小延安”之称,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苏浙公学、沈家大院等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呈现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煤山社区教育中心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以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为主阵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基地,开发社区教育红色课程,在辖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村(村)大力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文化。2014年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红色山乡槐坎首届文化节,粟裕大将长子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到会并致辞,教育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2014年全国“农村成人(社区)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项目”评选中,《“铁军精神”在传承中成长》社区特色课程被评为三等奖。今后,煤山镇将继续发挥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的资源优势,加强与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的资源整合,做强“红色教育”特色,使之成为煤山社区教育的精品。(3)“绿色之心青年志愿服务队”守护绿色家园伴随合溪水库的建成,以保护煤山绿色生态、宣传环保意识为理念的“绿色之心”青年志愿服务队随之诞生,成员以辖区内共青团员为主,包括学生、教师、企业员工、私营业主等,五年来积极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教育服务功能,依托数字化信息平台和社区教育载体,以示范、劝导、倡议、讲座、援助等方式对合溪水库水源地工矿企业、两岸居民定期开展绿色生态保护教育,并结合学校教育、社区讲堂将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深入推进,使合溪水库水源治理得到明显改善,促进煤山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作为公益性组织,“绿色之心”青年志愿服务队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较大影响力,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州市优秀团组织”荣誉称号。煤山社区教育中心在未来将联手镇团委继续完善“绿色之心”志愿服务体系,拓宽社区教育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教育服务层次,不断提高煤山人居环境质量。

2.拓展了社区教育衍生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煤山镇对外文化宣传窗口的开放,煤山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煤山本土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金钉子”、“江南小延安”这些彰显煤山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随着长兴县旅游业的不断兴盛,煤山镇古生态科普游、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游在煤山镇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包装、宣传下已成为近几年来长兴县特色旅游的最大亮点,在镇党委政府“三大文化走廊”空间格局的部署下,将其融和合溪水库生态游,有意打造煤山镇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圈,以倡导教育文化体验式游玩为主要创新模式,以“游教结合”的独创性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同时,在调整煤山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提升煤山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培养人们走近煤山、热爱煤山、建设煤山的情感愿望,必将为煤山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提升了煤山“精致小城”人文品味

山水园林型精致小城市目前已初具雏形,蜿蜒的护城河、风景如画的市民广场、周全便捷的民生设施、独特的地域文化将乐活小城装点得品味十足。清澈秀美的合溪水库映衬着美丽乡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步伐带动金色朝阳文化向前迈进,新时期的煤山人正行走于美丽山水间,他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心怀创业梦想,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时而高歌一曲,时而舞姿翩迁。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国家生态镇、国家卫生镇、省文化强镇、省级文明镇、省科普示范镇、省健康教育示范镇等这些荣誉的取得,展现着煤山这座乐活小城的自信与魅力,使其成为浙北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煤山镇“十三五”序曲已经奏响,在煤山镇党委政府打造“浙北省际中心小城市”的目标实施过程中,煤山社区教育中心将围绕社会事业“第一目标”,以不断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为第一要务,积极主动参与煤山镇服务民生公共事业发展,立足社区教育本位,助力提高煤山“宜居、宜业、宜乐”的城市格调和品位!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举办的、非盈利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它具有均等性、基本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的基本特征。煤山社区教育紧紧围绕政府公共文化建设中心工作,近几年服务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民间社团管理与引导、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收获如下感悟:

1.公共文化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买方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市场是一个简单的卖方市场,对受众的需求偏好考虑不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十分迫切希望政府、社会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就要求社区教育提供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更好地展现服务型政府在文化领域体现其公共性特征的有效措施。

2.加强民间文化社团的专业化培育

民间文化社团是基层社区民间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区中,大部分的民间组织都是以文化社团的形式存在,它在社区管理和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当前我国的文化社团蓬勃发展并受到政府和群众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基层文化社团的“草根””性质,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其在资金、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而社区教育部门恰恰可以弥补民间文化社团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和缺失。煤山社区教育中心对本土民间文化社团采取积极吸纳的方式,建立健全其管理体制,同时在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和人才聘请等软硬件上提供服务和支持,在短短三年间已建立起六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不仅使民间文化社团在专业成长、内部管理、活动组织和生存发展等方面得到保障,同时也为社区教育服务公共文化提供了人力和产品资源,可谓是“双赢”。

3.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社区教育服务模式

社区文化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两个提高”、“三个加强”为工作突破口(提高文化队伍素质,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化行业管理),大力推进“四基”建设,为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提高文化队伍素质

一是文化馆业务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协助文化站制定社区文化发展规划,辅导街道文化骨干,指导开展高质量的社区文化活动。

二是要大力挖掘和培养一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社区文化骨干,组成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辅导员队伍,创作一批贴近群众、易于接受的文艺作品,并深入社区进行指导、传授。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要吸引广大文艺爱好者参加不同文艺形式的文艺团队,每个街道要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特色群文队伍。在此基础上,挑选培养各街道中的部分文艺骨干,年内组成1-2支百人以上的精品文化队伍和中青年舞蹈队伍。

三是抓好文化员队伍建设,坚持每月一次例会、双月“一讲”制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四是抓好文化稽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加强执法培训和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依法行政,管理好文化市场。

五是要走“社会文化社会办”的路子,以文养文。在抓好区群星艺术团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招募社区文化志愿者,吸纳社会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参与到我区的重大节庆和文化活动中,并通过培训,提高节目质量,使其成为一支可商业化运作的文艺团体。

六是抓好各类艺术协会建设,年内拟培养1-2个在全区有影响的艺术协会,发挥其有效组织效能,活跃群众文化艺术生活。

三、努力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水平

以“一会、一节”为主线,开展文艺工作者进社区、文化活动进社区和图书进社区“三进社区”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是要继续举办青岛海云庵糖球会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在开展糖球制销和经贸活动的同时,突出展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参会,不断扩大地区影响力,使之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二是举办好第十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以“老百姓自娱自乐,艺术节常办常新”为办节宗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把艺术节真正办成群众自己的节日,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组织开展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文艺创作和调演活动,大力宣扬广大军民良好的精神风貌,讴歌军政军民团结、共建精神文明的大好形势,推动军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为争创“双拥模范区”做出贡献。

四是发挥广场文化群众参与面广的优势,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4-10月份继续依托各大广场,认真组织好“欢乐假日”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创建1-2处全省或全市优秀文化广场。

五是进一步提高特色文化活动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方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在原有全国城市少儿自绘文化衫大赛的基础上,争取市文化局支持,吸纳3-4个国家的友好城市,以“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主题,举办“青岛首届国际少儿自绘文化衫(T恤)大赛”,提高我区及青岛市文化活动档次,扩大城市国际文化交流。提高青岛市生肖画大赛和少儿漫画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水平,扩大参赛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拟新举办“我画我家、我拍我家、我写我家”天津--青岛社区文化成果交流展,扩大城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使之成为我区又一文化品牌。

六是开展海云潮文艺创作评比活动,掀起全区基层文艺创作的热潮。树立海伦社区为基层文艺创作典型,推广他们在群众文艺创作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挖掘全区各街道、社区内的文艺人才,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健康向上、群众易于接受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全区群众文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七是以创建“文化特色家庭”活动为抓手,在全区开展各类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比赛活动,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生活。

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文化设施,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是结合旧城区改造,在老城区新建20处配套齐全的社区文化广场,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二是结合东部新城区开发,参与设计论证拟在东部新区建设万平米综合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三是结合北岭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在北岭山新建一处7万平米的文化广场,使之成为继海琴广场后四方区又一处大型文化广场。

四是继续加快社区文化“资源共享”步伐,加强社区横向联系,发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更多地开放机关、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内部文化资源,方便居民就近开展文化活动。

五是四方图书馆在重新装修馆舍的基础上,全部更新现有旧书架,重新调整馆舍布局,力争搞出四方特色。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与市图书馆联网,扩大电子藏书量。新建四方地方文献室,提高馆藏质量,力争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

六是要进一步完善四方文化馆的各项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对外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提高各部门培训、辅导、创作水平,促进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力争通过国家一级馆评估。

七是继续开展社区文化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和“五个一”文化工程创建活动。2003年,7个街道要全部达到社区文化示范街道标准。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特色家庭”评比活动,推动社区文化向家庭迈进。

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继续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文化经济,引导文化市场向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牢固树立为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意识,继续实施“两证”(执法证、上岗证)、“两公开”(政务公开、电话公开)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文明办案。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群众举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法行为,较好地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走文化市场经营业户管理的新路子,建立行业协会,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相互监督机制,达到自律经营的目的。

社区文化范文篇4

永丰社区位于**市大东区大东路与滂江街交汇处,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社区共有19栋住宅楼,2676户居民,共7300人,是一个产业工人聚居的普通居民区。以前这里有“四多四少”的特点:即动迁户多、失业下岗人员多、老弱病残多、遗留问题多;社区资源少、居民收入少、受高等教育的人少、活动场所少。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只有不断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必须清醒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全面把握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扎扎实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是卓有成效的党的先进性建设工作使永丰社区发生了巨变。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居民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民思我想,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困我帮”为理念,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强化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为载体,确立了以党建带动社区建设,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群众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想办、最急办的供暖、供气、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入手,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跃上了新台阶。永丰社区的党建工作已走在**市、辽宁省乃至全国社区党建工作的前列。

社区党建的一面旗织——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永丰社区

这是一个闻名遐尔的社区;这是一个受到中央、省、市领导关注的社区;这是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功能日趋完善的新型社区——它就是荣获国家省、市80项殊荣的辽宁省**市大东区万泉街道永丰社区。今年,七·一前夕,永丰社区再次被评为中共辽宁省先进党委,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军再次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创新党建工作夯实和谐社区组织基础

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使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为创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这是永丰社区成功的秘诀之一。几年来,社区党委通过组织共产党员开展“学格言,用格言”、“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叫响我是共产党员”等主题活动,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广大党员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逐步实现了由单赢、双赢向多赢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区域党建工作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永丰社区党委通过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以思想政治工作“八到家”服务和“悄悄话”聊天室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切入点,使社区呈现了“社区治安有人抓、宣传工作有人做、困难群众有人帮、邻里纠纷有人劝、环境建设有人管”的喜人局面。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搭建平台,激发驻社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努力形成共建和谐社区的强大合力。建立了定期召开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包括与居民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等相关部门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党建联席会制度;在职党员与社区联系制度。通过开展“四个双向”和“三包、三献、三带头”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今年七·一前夕,永丰社区党委与大东区私企协会以及万泉私企分会150多名党员在法库县五龙山秀水河战役纪念馆共同举办了“弘扬劳模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素文等7名劳模与社区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表示在新时期要从点滴做起,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劳模精神发扬光大;辽宁大山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省山代表大东区3000多私企的160多名党员发言,决心发扬劳模精神,发展企业,报效国家,造福人民,为建设和谐家园贡献力量。霜重色更浓,永丰社区两位87岁高龄的老党员洪名远、王裕民也在党旗前庄严宣誓,体现了他们对党的坚定信念。

改善人居环境夯实和谐社区物质基础

几年来,在大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帮助下,社区党委先后筹资500万元,用于改造社区环境,新栽种“龙爪槐”等乔木近千棵,水腊绿篱、宿根花卉近万株,新增绿地3000余平方米,整修小区道路5595平方米,铺彩砖2796平方米,两侧栽上了花草树木,安装了路灯和阅报栏,新建两处10.5米的科普画廊。修建了5000平方米体育健身器材齐全的文化休闲广场。先后对7栋老楼进行综合维修、平改坡、墙体粉刷,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完善和扩大了社区警务室,改建了600余平方米的办事大厅和藏书5000册的阅览室。社区的巨变,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自豪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爱社区、建社区的意识显著增强。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夯实和谐社区精神基础

近年来,作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的永丰社区,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文化主题活动,以此作为团结教育群众的重要载体。根据社区居民群众需求,社区先后成立了寓教于乐的合唱团、腰鼓队、模特队、舞蹈队、太极拳队等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省市区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和社区工作实际,先后组织开展“看家乡、爱**,奉献月、做贡献”、“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幸福家庭演讲会”、“家庭趣味运动会”等主题活动。特别是社区由66个单位120人参加的在职党员合唱团,成为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合唱团通过唱响社区之歌《永丰----我的家园》,树立起社区在职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居民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凝聚了人心。今年,社区在广大居民开展了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社区居民群众“知荣明耻,从我做起”。同时,依托社区科普大学向居民进行科学文化和科普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接待英国副首相约瀚·普雷斯科特及越南、日本、韩国等国际友人来访时,科普大学的学员们用英语向贵客介绍了辽宁、**、大东和永丰的发展变化,受到了客人的好评。

动真情办实事夯实和谐社区群众基础

永丰社区党委始终把关心弱势群体的冷暖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采取社会安置、建立再就业基地、创办家政服务等措施,先后开办洗衣店、复印社、理发店30余个便民服务网点,使40项服务不出社区,既方便了群众,又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为解决“4050”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创办了无围墙工厂,从手编拖鞋开始,现已发展到中国结、草编、剪纸、钩织、布艺等6个系列6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

社区党委关心特困家庭的许多感人故事被居民传为佳话。社区特困家庭孙根成和儿子孙庆海相依为命,父亲身患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且无任何收入来源。社区为此开展了“情系社区、扶困助学,爱心浇灌幼苗成长”活动,使这个特困家庭得到了德济医院和大东二校的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德济医院李金萍院长、辽宁大山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省山等民营企业家党员,多次捐款捐物,参与社区扶贫帮困活动。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社区帮助3名特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永丰社区党委就是这样动真情、办实事,把党的温暖和政府关怀送到下岗职工及特困居民的心坎上。

社区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社区;少儿文化活动;现状;建设;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作为城市最基本结构单元,其对于辖区居民文化活动尤其是少儿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已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少儿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阵地,它是少儿在校园开展文化活动之外的重要补充,突出社区在少儿文化活动开展的地位,可以有效强化辖区居民对少儿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视,真正做到家庭、社会、学校对少儿文化活动的全方位覆盖。如何加强社区少儿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我们少儿文化教育工作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社区少儿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

现阶段社区在少儿文化活动开展领域的缺位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少儿家长对于社区能够提高少儿文化素养、提升少儿文化生活品质的认识不够。少儿家长往往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少儿教育任务,往往分身乏术。他们可能会热衷于少儿的课外辅导,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有的家长直接将孩子进行托管,这样导致少儿成长环境单调与乏味,忽视了少儿生活、成长、教育环境的多样性,而社区则是一个很好的能够给少儿的成长、教育带来欢乐的阵地,让他们能够在轻松的氛围内玩中学,学中玩。2.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促进少儿文化活动开展阵地功能重视程度不够。社区管理人员对于其职能往往只注重日常管理与服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社区治安维护、环境卫生管理等领域,忽视了社区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少儿文化活动的开展。在社区,成人文化活动都很少,更别提少儿文化活动。此外,管理人员的不够重视导致即使有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因经费不够,质量比较低,无法满足少儿日益增长的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3.社会的整体环境导致了社区在少儿文活动开展领域的缺位。对于少儿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家都会认为这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没有思考和推动社区在这方面的责任与职能。现阶段,孩子们的学业繁重,课余又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送去参加各种培训、补习,导致孩子本身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而整体的社会环境导致社区管理人员和家长不重视社区少儿文化活动的开展,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二、如何做好社区少儿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1.提高认识,家长、社区、社会都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在搞好少儿文化活动上的阵地功能。首先,我们的社区要提高对于在社区搞好少儿文化活动的认识,这体现在社区工作人员身上,社区工作人员要有在新时期促进社区工作全面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其次,我们的家长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加大力度培养少儿在社区进行文化活动的意识,提升少儿兴趣班的多样性,积极融入社区。同时,全社会要掀起少儿文化进社区、进千家万户的热潮,真正让少儿文化活动在全社会普及和开展开来,极大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逐渐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品位与层次。2.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开展少儿文化活动的软件、硬件建设。少儿文化活动的阵地建设需要政府和国家加大投入力度,要保证优质少儿文化资源进入到社区的少儿文化活动当中。要加强优质少儿文化节目的编排、创作,加强对少儿文艺表演艺术工作者的培养。要加强少儿读物的编写,提升少儿读物的品质。要在社区兴建开展少儿文化活动的场地,比如修建活动舞台、阅览室、儿童娱乐活动场;定期举行免费培训班、社区少儿读书节、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心理咨询讲座、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活动等等。3.将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落实到社区少儿文化活动阵地的建设当中。在是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只有保证少儿文化生活在社区中充分的开展才能满足少儿们的需求,这已成为做好社区少儿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如何做好社区少儿文化活动阵地的管理

1.加强管理人员的配备与培训。要统一组织、精心安排,在每个社区配备一定的从事少儿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定期培训,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社区工作任务的变化。2.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凡是管理都要有章有度,有纲有木目,章举而令通,纲举而目张。要立足于现阶段社区少儿文化活动开展的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与细则,让管理更加高效、更人性化、更贴近少儿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3.强化服务职能,在管理中积极做好服务。管理的目的和宗旨就是服务,要提升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少儿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与意义,才能实现少儿文化活动开展的目的。管理不能一味管而不理,尤其是针对少儿文化活动的管理,要适当增加女性工作人员的比重,发挥女性在少儿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地位。

总之,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强。积极开展社区少儿文化活动的阵地建设、加强社区少儿文化活动的管理对于维护少儿身心健康、提升少儿综合素质、陶冶少儿高尚情操、培育少儿优良品质、促进少儿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社区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的最重要贡献,在“五位一体”、“四个自信”等核心内容中有关文化元素的强调,明确了社区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蓬勃发展,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而社区教育是社区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一)社区教育。在我国,社区教育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依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居民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以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或过程。社区教育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展公民教育。社区教育在加强社区居民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等公民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凝聚社区力量。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居民服务,培育和打造社区共同的文化特色、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对于促进社区居民积极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公民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凝聚力。三是促进社区发展。通过整合社区力量,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提供多种服务,营造和谐发展的社区氛围。四是推进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的同时,对传承传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有效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作用。(二)社区文化。关于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含义,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共同创造的具有本区域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社区居民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念、地方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审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健身休闲等日常活动。社区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沟通与交流。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使相互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社区居民和睦相处,共同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二是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文化生活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引导价值取向。社区文化具有规范行为和引导价值取向的特征,对社区居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通过社区文化建设,能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社区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的文化氛围,形成高尚文明的社会风尚。四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智慧和精神,通过多种形式使这些智慧和精神世代传承下来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使传统社区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更好与社会主流文化精华融合,推动社区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各部门制定了不少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其中有很多的文件都提出要重视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发展。2009年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发展社区教育要进一步繁荣城乡社区文化,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2016年九部委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清晰指出了发展社区教育要从社区出发,要与社区文化建设充分结合。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且互相包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象相同,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都具有全民性,服务对象都是全体社区居民。二是功能重合,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都具有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丰富社会生活、维护良好社区秩序、实现自我价值等功能。三是目的一致,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都是旨在实现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教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促进社区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社区文化具有为社区所共享的特性,社区教育的文化普及传播作用正是建立在这一特性的基础上,在社区开展社区教育也是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文化普及传播的过程。一方面,社区教育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社区文化进行普及传播,有效实现社区文化的共享,是社区文化普及传播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由于社区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对社区文化进行普及传播,这使社区文化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和吸收,才能取得有效融合的效果。(二)促进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社区教育是来源于社区,并深深植根于社区文化这片沃土中。“社区文化”和“社区居民”是构成社区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社区文化”是长期的社区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并经过优化形成的,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居民”是社区中有学习需求、懂得思考的人群,是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而社区教育正是连接“社区居民”与“社区文化”之间纽带和桥梁,利用社区文化对社区居民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教育的同时,使社区居民逐渐认同和接纳社区文化,并在传承社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三)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创新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趋势。因此社区教育不仅要传承社区传统文化,更要把握主流方向,适应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要,不断吸取新思维和新元素,与社区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相互融合,才能真正体现社区教育的时代价值。同时,社区教育在对社区文化优化选择、普及传播和传承弘扬的过程中,也大大推动社区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所以说,社区教育在传承社区传统文化、吸纳文化新元素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创新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四、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以社区教育师资库巩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主体,是社区文化建设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实现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支素质高、懂专业并且稳定的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越秀区十分重视社区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通过内引外联,不断深入链接,整合越秀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了具有越秀特色的社区教育师资库。一是与辖区内相关机团单位、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借助“外脑”专业师资力量壮大社区教育人才队伍;二是通过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班,提升社区教育专干的职业素质与业务能力,使部分社区教育专干成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新成员;三是鼓励将在社区教育课程中授课效果好,社区居民愿意听的授课老师聘为客座讲师,吸纳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有一定专长和年富力强的人员进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通过区内资源共享,这支以专职、专业人员为骨干,以志愿者为主体,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同时也是对社区文化师资力量强有力的补充,强化和巩固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力量,以社区教育的活动阵地为依托,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开设了多门适合社区发展需要、符合社区居民特点的社区文化课程,如聘请中山大学北校区的专家教授,针对社区老龄化的特点,开设疾病预防、中老年人保健、生殖健康知识等老年人健康专题培训讲座;针对越秀区是广州市基础教育强区,区内中小学学校较多的情况,邀请辖区内专业人士、老战士、劳模专家等为社区青少年开展青少年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大星城职业计算机培训学校合作,建立街道计算机培训中心,在教学场地和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规划和内容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利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招聘信息为学员提供定期培训,形成“培训、考核、就业”一条龙特色文化服务。(二))以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社区教育来源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本土性特征。社区教育可以从培养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入手,充分发挥大众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整合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特别是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通过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感受到本土社区文化魅力,培育出文化自觉意识,让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社区文化得到传承,助推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越秀区是广府文化发源地,也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因此,结合近年来广府文化研究成果,越秀区大力开发具有广府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充分运用教材、文献、档案、音乐和视像等生动形式,开发独具本土文化特色且内涵细分的广府文化系列课程和教材,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文化品质。近年来,越秀区社区教育推出了一系列结合文化地域特色的《广府文化知多少,文化自觉行多远》”《粤语讲古》、《广东音乐》、《粤剧文化》等课程,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在推广特色社区教育课程的同时,还编印了多本具有广府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教材,如《儒林芳草:广州书院史话》《低碳生活三字经》《传承文明共享幸福—名人谈工作、教子和健康》《越秀十美》《越秀博物馆文化概览》《根深叶茂独秀南粤》等,大大丰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特色,感受到广府文化魅力,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和文化传承的力量。(三)以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模式促进社区文化创新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丰富社区文化的内涵,推动社区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而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区居民、服务于大众的教育活动,具有更普遍的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越秀区社区教育以创新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依托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基地打造社区文化体验平台,通过在社区中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的模式,助力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越秀区通过优化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建设集学习教育、议事协商、社区文化组织孵化培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基地。把体验式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使社区教育逐渐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居民共同学习成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之一。目前,越秀区充分利用区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古迹、廉洁教育基地、自然人文景观等设施,在原有开放和服务的基础上,共挂牌成立了八个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基地:万木草堂、区委党校党史廉政教育馆、越秀区食品药品真假鉴别与宣传教育基地、北京街都府社区广府文化会馆、珠光街八旗博物馆、黄花岗街军事科普微型博物馆、白云街广府本草博物馆和珠光街左邻右里居民体验式活动中心。一方面,以体验式学习基地为中心,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为核心理念,以广府文化为根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例如开展以社区文化为主题的广府文化学习圈、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圈、廉政教育学习圈、人文景观学习圈等社区教育游走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各个社区教育学习基地特色,整合和共享基地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出形式多样的具有本土地域特色、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课程和体验项目,如“欣赏广东音乐”“革命星火耀越秀”“越秀街坊力的红色记忆”“省城风物系列讲座”“吟不完的岭南风情”“通草画学堂”“粤语讲诗词”等多个特色课程和体验项目,大大丰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有效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四)发挥社区教育品牌辐射效应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度。社区文化是属于社区普通群众的文化,主体和客体都是社区居民,如果社区文化建设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必须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而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社区教育可以适应社区居民不断发展的学习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积极的培育和引导,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去。越秀区以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和社区学习共同体构建为抓手,发挥社区教育辐射效应,依托社区教育阵地打造社区文化体验平台,有效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动力和活力,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的融合发展。一是将各街道分院原有的社区教育课程和活动整合起来,打造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的“街坊学堂”社区教育品牌,发掘利用区内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开设多个以广府文化、红色文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社区教育活动和课程。二是根据各街道文化地域特色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打造“一街一品牌”,指导街道社区教育分院开展社区居民乐于参与的社区教育与文化教育活动,形成具有浓厚本土地域特色的精品课程。如大东街道分院为加强外来人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外来人员更好融入社区,特别打造了“金雁学校”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系列;大塘街道分院利用辖区红色史迹资源开展的红色教育,打造“红色讲堂”、成立社区国学院课堂、打造秉正文化广场等。三是以社区居民群众的共同学习意愿为纽带,以社区居民学习群体为基础,引导建立互助互动学习形式的社区居民学习共同体,以共学形式激发社区居民自主参加社区文化建设动力和活力,例如流花街社区教育分院依托辖区的兰圃公园为阵地,将居民学习群体活动、公园园艺知识活动和社区教育文化公益活动融为一体,挂牌成立“园艺大讲堂”学习共同体,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生活。

五、结语

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社区居民服务,提升社区品质,促进社区发展,这就要求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横向整合、纵向连通、共建共享,这样才能有效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互相促进与发展。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核心城区,社区教育发展得比较早,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社区教育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累积了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在助力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仍然有一部分社区教育资源没有被很好地挖掘,还没有充分利用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例如在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新媒体的运用等方面。今后越秀区将继续实践探索出更多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相互助力促进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朱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M],台海出版社,2015年9月

[2]徐清泉,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策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营机制创新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19年

[3]朱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07)

[4]苑小利,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J],赤子,2014.(05).248

[5]王娜,对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2015.(04).51-52

[6]范洪波,浅析建立社区文化品牌的意义[J],戏剧之家,2016年第01(下)期

社区文化范文篇7

一、创新社区文化和培育社区精神的功能定位

1.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社区精神是社区形象的标志。与会者指出,社区建设本质上是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支柱。社区文化指特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为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满足社区成员精神需求而开展的社会性、公益性活动。与会者认为,创新社区文化重点是培育社区精神。社区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必然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在文化上的集中表现,就是社区精神。如南京东路街道的"诚信文化"独具特色,打造"中华第一街"的社区精神成为南京东路街道的象征,这种精神与地域空间结合起来就成为社区形象的鲜明标志。

2.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根基。与会者认为,建设文明城区,社区是基础,只有社区文明,整个上海才能文明和谐。城区文明程度如何,必然反映在社区文明上。社区文明又在居民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反映出来。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所包含的文明高尚、崇尚善良、健康向上等精神,不仅是城区精神文明创建的基础,而且是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的核心。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打造和谐社区,营造温馨家园,一个最有特色的亮点,就是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与会者提出,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居民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水准、维系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发展的战略目标,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则是文明大都市的根基。建设和谐社区,没有文化就不和谐。

3.发展社区文化是服务群众需求的实现途径。与会者认为,建设社区文化能帮助群众实现自己的愿望,解决困难,有利于把群众工作做到实处。新形势下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需求也在变化。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尤其是大量的退休、失业人员回到社区,在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之后,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烈渴求。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不断满足和善于引导群众各种需求,要通过发展社区文化,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使社区文化不但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成为检验社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把标尺。

4.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有助于解决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与会者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迁,城市居民的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人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结构带来的失业人员、提前退休人员、动拆迁居民增多,社区成为这部分人生活的主要空间。面对有着较多空余时间和富裕精力的人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供一个他们能参与社会交往、体现个人价值和实现精神排遣的渠道,有利于社区成员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确保社会稳定提供心理基础和文化条件。如四川北路街道加强民间文化团队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充满阳光的精神家园。

二、社区文化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1.社区公共领域的发育和发展对社区文化工作的新挑战。与会者认为,当前上海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与此同时,社会公共领域不断发育和发展,社区内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团、协会以及社区居民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组成的各类自发性文化活动群体大量涌现,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形式、途径更为广泛和多样。如何更有效地将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渗透到新的公共领域,并根据这些组织和团队的规律来创新宣传文化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引领社区公共领域和群众文化团队健康有序发展,成为社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所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2.社区群众的阶层分化,社区文化工作所面对的对象由相对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社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面临如何应对的问题。与会者提出,由于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职业和收入来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性,社区成了人民群众的阶层分化和社会结构形态变化的一个缩影。在社区,既有一部分富裕阶层,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群体,还有相当部分的中等收入群体,上海基层社区结构呈现橄榄型的发展形态,社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所面对的基本群众也有相对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处于社会结构不同层次的不同阶层的群众对参与社区文化的需求和期望也不尽相同。如何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文化工作,满足不同类型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社区群众的文化权益,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3.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在组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人的全面发展的渴求和意识的日益增强,社区群众工作面临如何适应的问题。与会者提出,上海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实现方式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在组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不少居民在参加职业化的组织之外,还参与其他各种基于交往和价值实现需求的组织,个人的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需求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社会生活的组织化与多样化、个性化是辩证统一的。如何在发挥组织化优势的同时,适应社区居民社会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新特点,使社区文化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亲和力,把最大范围内的群众凝聚在先进文化的旗帜下,成为新形势下社区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4.在社区群众民主意识和社区文化团队自治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区党组织面临着如何改进基层文化阵地和群众文化团队的领导和管理方式的新课题。与会者认为,随着社区居民知识化程度总体提高,由于视野不断开阔,人们接触到大量的社会各方面信息,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思考能力同以前的居民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较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来领导和管理社区文化工作,越来越难以得到认同。从基层文化活动和发展的实践看,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趋势:一是居民群众的民主诉求与维护自身文化权益关系越来越紧密;二是群众文化团队自治化程度不断提高,仅靠委派、任命群众文化团队负责人的简单做法,越来越难以得到活动群体的认同,事实上一些人的身份也难以体现。如何根据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创新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探索群众文化团队的管理模式,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三、创新社区文化和培育社区精神的对策思考

1.行政区域管理与公共区域管理相结合。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社区文化建设还未打破以块为主、条块分割的格局,形成文化设施资源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封闭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打破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分割局面,使社区拥有组织和调配手段,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使社区内的文化资源产生最大效应。建议在扩大社区管理网格化试点中,理顺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及时总结体现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实现双向开放、优势互补,盘活社区文化资源的经验,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社区文化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2.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相结合。在关注社区文化的形态开发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把重点聚焦到社区文化的功能开发上。建议在办好各种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歌咏队、腰鼓队、晨炼队、拳操队、民乐队、读书会、故事会、演唱会、展示会的同时,要注重社区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教育启迪功能、陶冶塑造功能以及娱乐健身功能的开发,从而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各种形态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切实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文化基础。社区文化功能要与社区管理功能有机统一,社区精神培育要充分体现社区管理功能,不能虚脱和魂不附体。

3.地理要素与开放要素相结合。社区文化参与和服务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同时更有地域文化的个性,在创新社区文化的时候,必须注重地理要素特征,形成每个社区自己的特色文化,不能搞"一刀切",针对社区居民的异质性增强、事实上存在多样文化兴趣的特点,要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接纳不同的文化,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公益文化与消费文化,在社区实现多元融合,使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在社区都可以找到"知音",达到共融、共存、共生、共享。

4.大众化与分众化相结合。社区作为人们紧张工作之后居住和生活的平静港湾,社区文化承载着社会化功能,社区文化大众化就是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营造人们守望相助、关系密切、病难相助、充满人文关怀的家园。如何使不同的群体有归缩感,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局面的东西,这就要求在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细分受众,建设雅俗共赏的社区文化,搭建社区居民"上学"、"上网"、"上场"的载体,服务和满足社区不同阶层居民的不同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缩感。

社区文化范文篇8

我们在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中,时刻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发展先进文化的正确理念,着眼于提高市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带动、基层推进、民间联动、协会拉动的效应。我们成立了由社区老党员和文艺骨干等7人组成的“社区文化联席会”,由原二建党委书记庞广连担任联席会主席、文艺骨干鞠雪征为副主席,负责研究制定社区文化工作目标及活动计划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我们还结合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逐渐增加的实际情况在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市民学校。几年来,共开展大型活动二十余次,参加人数达千余人,受到居民的欢迎。我们还努力整合社区各类文化资源,先后成立了以老党员为主力的文化宣传队、老年合唱团;以中青年文艺骨干为主力的健美操队;以未成年人为主力的板报宣传队、舞蹈对其、合唱队。这些组织的建立,满足了社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爱好居民的需要,较好的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注重基地建设,完善文化阵地

近几年来,站东社区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下,先后成立了图书室、会议室、乒乓球室等社区文化活动室,260余平,并订阅了报纸杂志,街道工委为社区购置了电视机、vcd等电教设备,加强了居民间的相互沟通。为老年人添设了健身器材,使老年人在冬季也可以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各种活动室面向居民定期开放。

利用画廊、楼道等直接载体,设专人管理根据节日、形势定期更换内容,使社区文化真证入眼、入脑、入心,利用文化广场举办了“新春茶话会”、“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迎五一书画展”、“迎七一诗歌朗诵会”、“迎八一、促和谐歌咏大会”、“迎十一广场晚会”等大型文化广场活动十次,参加人数七百余人次。社区文化阵地的建立大大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增进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社区文化活动成了沟通关系的纽带,创造了和谐友善的文化氛围。

三、调动力量整合活动资源

站东社区在街道工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不断探索社区文化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居民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加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商户出钱出力请电影公司到社区为居民放映受居民喜爱的电影《地道战》、等5部,观看人数达500余人。“打造平安新华、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中,号召居民与辖区单位共同行动起来,开展了“争创和谐楼门”活动,居民们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各组开展读书楼、科普楼、文体楼、保健楼等评比活动,使社区文化真正成为居民的“精神绿洲”。

四、以人为本、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社区文化范文篇9

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以构建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完善“五有”建设。加强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扩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面,促进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区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以构建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完善“五有”建设。一是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先导,不断完善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机制。我社区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专项计划,专线经费,创建领导小组,实行每月例会制,制订活动方案,不断巩固活动的网络、队伍和阵地。做到:思想立廉、教育促廉、榜样引廉、制度律廉、家庭助廉、文化倡廉。二是以加强软硬件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廉政文化进社区平台建设。通过扩大一个廉政文化活动场所(廉政文化活动室)、办好一个廉政教育阵地(廉政大课堂)、建有一批廉政警示标识、建好一个廉政文化载体(网上廉政平台),更新一批廉政宣传阵地(宣传栏及广告墙),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氛围。三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依托,不断完善廉政文化进社区的有效载体。在活动中,加强对廉政文化的内涵、载体、宣传等进行拓展和创新,保持廉政文化建设的生机活力。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寓教育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做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通过文明催化、情操美化、榜样激化、创新深化,努力增强廉政文化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每逢佳节必谈廉,每搞活动必唱廉(歌),每次开会必倡廉,每到年底必述廉。进一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使社区的廉政文化建设更具有大众性、针对性、实践性、示范性、教育性,力求活动新、载体新、效果实。四是以构建廉政文化宣传网络为触角,不断整合宣传资源,牢固宣传阵地,强化教育深度,拓宽文化渠道,营造廉政文化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通过板报宣传、网络宣传、廉政广告宣传、多媒体宣传、论坛宣传、文艺宣传等六位一体的载体覆盖,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廉政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了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正气昂扬、清廉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五是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完善廉政组织机制。我们建立了一支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队伍,社区聘请了三名退休党员担任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宣传)员,颁发了《聘书》,对社区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今年我们还新增了“四个一”:采取一封“公开信”:即向居住在社区内的所有党员发一封公开信,将廉政文化内涵、开展社区廉政文化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有关内容公布与众,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建一个“意见箱”。即设立一个社区廉政文化活动意见箱。三天开启一次,由社区负责人收集整理,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在公示栏上予以反馈。设一个“热线电话”。公布一部廉政文化活动热线电话,有专人负责接听,并做好详细的咨询记录及结果处理记录。建“一个公示栏”。设立一个社区党风廉政公示栏,定期公示社区廉政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社区事务及群众意见建议反馈信息等,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参与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我们还同时公示社区求助电话,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印发社区服务卡、居民联系卡、党员联心卡,红十字救助卡、青少年上网卡、邻里信息卡、大楼睦邻卡、老龄服务卡、侨眷优惠卡等,加强了与居民群众“零距离”沟通与联系,打造了“十分钟”生活服务圈。*腰鼓队、*舞蹈队、老年迪斯科队、*体锻队、*桥牌队、*歌咏队、*京剧社、*书画社、*文明宣传队"等九支队伍组成的文体队伍不断扩大,为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社区民主管理不断推进,我们坚持社区干部年度述职述廉等十项制度。实行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居务公开、谈心谈话制度、述职评廉、社区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等制度,大大地增强了社居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一个支部创一个特色”活动,社区划分为七个党员责任区,各支部划片包干,使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联系居民的桥梁纽带作用。社区还实行“首问负责制”、“AB角工作制”,确定了谁接待,谁负责落实的工作制度,做到接待热心,倾听耐心,记录细心,化解诚心。让每一位居民到社区都能感受“家”的温暖和关怀。社区的廉政文化工作到居民群众的认同与好评。

二、以构建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推进“五个融入”

社区文化范文篇10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以来,我市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和环保城市“武城连创”活动为契机,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评选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创建示范社区等活动,全面推动社区文化的各项达标,有效地推动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应看到,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繁荣发展社区文化依然是任重道远。当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多数社区办公用房紧张和活动场所紧缺的情况较为突出,基础设施滞后,设备严重不足,活动器材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老城区基本服务设施不配套,有的居委会甚至连办公场所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具备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新建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有些开发商受利益驱动,没有预留出社区办公用房和文化活动场地,或不按规划建设,擅自改变原规划中的文化活动中心。三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社区将原有的文化活动场所挪作他用或对外租赁。

第二、社区内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许多社区内的企业、部队、学校等机关单位,都拥有设施完备、条件较优越的文化活动场馆,这些文化场馆经常处于闲置状态,但由于它们分属不同的部门、系统,在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方面遵循谁投资、谁拥有和谁得益的原则,从而形成了社区文化资源闲置和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多数单位从自身安全、正常工作秩序、设备设施维护等角度考虑,缺乏大社区观念和共享共建的意识,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辖区内的文化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现在社区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各级政府或办事处支持。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由于缺乏资金,设备不能更新、添置,组织活动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缺乏发展后劲,满足不了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资金的较大缺口成为社区文化发展的瓶颈。

第四、政府把大量繁重的行政管理事务下派给社区居委会,给社区工作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政府管理职能和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能混淆不分,街道办事处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了自己的下属行政机构,什么工作任务都往居委会身上压,甚至连卫生监督、清理“十乱”(如乱搭建、乱设摊等)这类的执法行为也下派到居委会头上。居委会本来就人员有限,事务繁杂,这样一来就更难有足够的精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使社区管理职能难以充分地发挥。

第五、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目前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基本上属于居民的自娱自乐,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进社区的情况还比较少见,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第六、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从目前情况看,街道办事处既没有专门的文化职能科室,也很少有专职文化干部。部分社区群众业余文体活动辅导员数量还未达标,社区中各类文化骨干人才缺乏,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也偏高,这一切都与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诸如场地和投入不足、资源整合不力等,都与人们对社区工作、社区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有关。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要大力宣传社区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质量和内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民政和文化职能部门可针对实际制定相应指导意见,既能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也可促进对社区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文化和宣传部门要把社区题材纳入影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社区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可通过制作、播放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先进作法的宣传。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使街道办和居委会有更多地精力从事社区文化工作。对街道办事处这一级行政机构不再下达GDP增长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经济指标,使街道办事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社区服务上来。应把街道办事处的经济职能定位在主要通过建设优良环境为经济服务,而不是直接抓经济。可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将社区文化建设各项指标纳入对县区和街道办工作考核的内容。对当前有些地方实行的市、区级财政对街道办(镇)公务员工资缺额发放、不足部分由街道办(镇)自筹补足的做法,也应予以废止,因为这样不利于街道办(镇)全力以赴地履行职能,也不利于规范财政秩序以及对公务员工资福利的规范管理。要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不要把属于政府职能的事情下派给居委会,以便让居委会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社区文化活动等社区事务。

第三、扎实推进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差是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时,建设部门要在规划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督到位,确保建设单位按国家规定要求建设社区公用场所和设施。对老城区利用闲置空地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有关部门要在规划、土地使用、建设配套费等方面给予减免。

从实际情况来看,短时期内靠新建来解决社区文化场所问题不太现实,因此必须在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上多下功夫,走文化资源共享的路子。要充分利用驻区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文化设施资源,推动社区里场、馆、站、室对社区居民开放。可按照“自愿、互惠”的原则和“低偿、无偿”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签订文化资源共享协议书等形式,建立起共享双赢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四、建立多元的社区文化经费筹措机制。经费短缺是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又一瓶颈。建议财政设立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作为配套资金用于对落后地区困难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以此带动省、市、区级政府的投入。倡导省、市、区级财政适时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使用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对主动改善条件、扩大公共文化场所的街道和社区,按照自身投入的多少,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资金奖励,从而激发街道和社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街道和社区逐步走“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创收能力,通过明确居委会社区性自治组织的社团法人和社区资产的法定代表地位,赋予其对社区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适当拓展有偿服务范围,创建“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经营机制,通过自办、联办等形式开发一些以文化为主题并与文化生活相配套的经营活动,以繁荣社区文化。应注重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单位、企业、个人投入,鼓励集体、私人投资举办社区服务实体,借助外力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