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2:23:06

社区规划

社区规划范文篇1

从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看,高新区内的居民将实现两方面的转变:一方面是身份的转变,即由农民转为居民,安置区将结合新的居住模式,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为参考,重新组建社区管理机构,逐步向城市社区管理过渡,实现“村改居”;另一方面是职业的转变,原住民失去了土地,从单纯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扩展到从第二、第三产业中谋取更多的收益,就业、创业成为必然选择。结合以上两个转变,遵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汲取城市社区的建设经验,充分借鉴目前新农村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和旧城改造区等居住区域的建设经验,本文提出“城乡统筹社区”的概念: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生活居民化、保障社会化、服务均等化和设施城镇化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样板区(图1)。

1.1概念解读

从字面解读,城乡统筹社区由“城乡统筹”和“社区”两部分组成。首先,需要明确城乡统筹社区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既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其次,作为一种社区类型的规划,城乡统筹社区规划将居住功能建设放在首位,充分保障社区内居民的生活,因此其规划以地区物质环境整治规划(如土地利用规划、设施配置规划)为主,同时考虑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的规划,旨在通过对“物”的安排,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方便的活动与交流条件,最终形成一个生产与生活协调,充满人情味的开放、民主的新型社区。因此,城乡统筹社区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统筹内容:(1)社会统筹—重构城乡一体化的居住新体系。在居住与就业分布方面,打破传统城乡分割的二元居住体系,以城乡非农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统筹协调农村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空间关系;在居住与配套建设方面,在延续现状布局、肌理和尊重农村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推广现代化的农村住宅模式,而公共服务设施则根据城乡居住体系的不同层次予以确定。(2)制度统筹—推动农村向城市社区转变。首先,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促进生产方式的改变;其次,以农村土地整理为先导,推进“撤村建居”工作;最后,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政策保障。

1.2规划目标

通过对城乡统筹社区概念的解读,结合安康高新区的实际,规划提出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的总体定位:兼具安康传统文化气质、共生和谐社会态度与现代生活品质的复合式社区。总体目标是打造一个以区内移民搬迁安置及城镇化、保障性住房、产业区配套居住等居住功能为核心,集商务办公、品质商业、时尚生活消费和山水景观休闲等复合功能于一体,融精英阶层、普通阶层和大众群体生活方式为一体的城乡统筹新社区。

1.3规划策略

在总体定位及规划目标下,城乡统筹社区规划策略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社区功能构建,包括“居”“业”“游”三大主题功能:①“居”—提供现代时尚的高品质社区;②“业”—提供职住平衡的工作岗位;③“游”—提供多元化、充满活力的休闲娱乐功能(图2)。(2)土地混合使用策略。规划将居住区、商业区、工作区及其他功能区进行混合布置、合理安排,既要加强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彼此间的不利影响,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图3)。(3)社区住房政策—“混合式居住”。在社会底层营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十分重要。因此,城乡统筹社区中的住房建设应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的收入阶层规划配套相应的住房类型,重点在于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需求。(4)社区空间使用策略。在选址方面,要尽可能避开易发生不良灾害的地段;在功能空间布局方面,购物、医疗和护理等设施应当与提供休闲娱乐及社交的空间结合起来;在街区设计方面,主张多种功能在街区内形成精细的混合;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宜采用多点式布局,以实现最大限度覆盖,并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要求。(5)村民拆迁安置策略,主要有集中布局、分散布局和集中分散混合布局3种,可根据村庄现状条件选取合适的布局方式。

2安康高新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现状

安康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市区面积约为23391km2,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安康的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关中一天水、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域的交汇地带和几何中心,也是正在规划中的“西三角”的核心区,具有连通3个重要经济区、耦合中西部地带和南北方地域的重要战略地位。位于安康市域西部的安康高新区规划面积约为28km2,范围东至刘家沟、大桥北路及阳安铁路与襄渝铁路的交汇处;西至冉家河;南至安康大道、316国道、经傅家河至月河北岸为界;北至安康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快速北环线(图4)。现管辖范围为建民镇联合、联盟、汪槽、上游、新强、头档、莲花、友谊、花园沟、罗家梁、罗家营和韦家坡共12个村;河西镇五一、二档和冯台共3个村;五里镇四树、四岭和周家营共3个村;花园乡三元宫村;江北办青峰、张岭2个村。总共21个村庄(图5)。

2.2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安康高新区所辖范围内的村庄面临整体搬迁,面临转型的风险和挑战:一方面,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形式单一;另一方面,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未来高新区开发建设后,依靠村庄的自然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将彻底瓦解,现状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被完全打破,集体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经济留用地。高新区村庄正处在战略转型期,村民已经开始逐步向城市迈开步伐,现已有约一半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村民的经济收入已逐步转向以依靠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农村人口城市化特征初现端倪,这为未来村庄的完全城市化打下了基础。然而,村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受长期积淀的农耕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在生活方式、心理习惯及文化观念等方面仍保留着农村的传统特征和习俗,很难在短期内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居民的角色转换。此外,现状村庄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村庄人口分布不均、土地使用效率低、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质量差、居住分布零散、用地功能混杂和配套设施薄弱等。

3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规划实践

3.1总体空间布局

城乡统筹社区对高新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的人口主要由拆迁安置村民人口、生态移民城镇化人口、保障性住房人口及高新区内产业配套及相关人口组成。规划确定居住用地总面积为320hm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为24.5m2。规划针对不同的居住群体的居住要求,从4个方面对城乡统筹社区的用地规模进行拟定(表1)。在明确了用地规模后,规划采取“组团布局、和谐共生”的布局模式。其中,“组团布局”指利用现状地形和用地布局现状,使城乡统筹社区形成组团状布局,各组团之间通过园区道路进行便捷的联系;“和谐共生”指各城乡统筹社区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和谐融合,彰显城乡统筹社区良好的环境品质,亦指社区居民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在具体的布局过程中,为保证安康高新区的高速、健康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建设,保障高新区内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充分考虑高新区现实基础条件上,规划建设八大城乡统筹社区:傅家河社区、建民社区、居尚花园社区、双泉社区、河西中心社区、花园社区和金属镍社区,总用地面积为500hm2,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311hm2,占总用地的58.8%。社区总人口为131979人,总户数为36420户(图6)。

3.2公共设施配建

公共设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为居民提供使用便捷、多样化的公共设施,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休闲娱乐体验,又促进了居民的学习与交流。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主要分城镇示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两种类型:(1)城镇示范社区分为标准街道社区、标准基层社区两级。其中,拆迁村民安置社区、移民安置社区和商品性住房社区按照标准街道社区的标准配置;保障性住房社区、产业配套服务社区按照标准基层社区的标准配置。标准街道社区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社区行政管理服务设施、社区安全保障服务设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设施、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和社区商业服务设施6类(表2);标准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包括社区行政管理服务设施、社区安全保障服务设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设施、社区老年人服务设施、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和社区生活服务设施6类(表3)。(2)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人口规模大于2000人、农业景观形象突出、享受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配置的内容包括农村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农村社区教育设施、农村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农村社区商业服务设施6类。具体而言,社区服务站、警务室与救助管理服务站宜结合设置;卫生服务站宜设置在交通便捷、服务距离适中的地段;托老所和文化活动站宜集中设置;健身场地可设置在适宜的公共绿地中,鼓励利用各种土地资源,并与其他社区配套统筹考虑;副食品店宜与小型超市合建;邮政储蓄所布局宜接近于标准基层社区的地理中心(表4)。规划针对以上两种社区类型,结合社区内部居住人群的特征,考虑到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承载功能、人口规模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经济效益,统筹区域内各个社区的公共设施配建,具体配置如图7所示。

3.3指标控制

安康高新区城乡统筹社区指标体系包含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限高等,规划通过对这些开发指标的控制,合理确定社区的开发强度,以保证社区高标准的人居环境品质。指标构建主要采用GIS软件对规划用地的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和服务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地块的开发强度(图8)。

3.4乡村风貌型社区规划实践

乡村风貌型社区是指依托现有村庄肌理和农村特色景观风貌,通过集中建设居住组团,集聚搬迁人口形成的具有乡村风貌的特色区域。在本次规划中,高新区内的乡村风貌型社区有双泉社区、河西中心社区、花园社区和金属镍社区。以下主要介绍花园社区和金属镍社区2个典型社区的实践经验。

3.4.1花园社区

花园社区位于安康高新区的西北角,社区总面积为11hm2。社区建设由西向东逐步推进,首先,打造高新十四路两侧的安置区,同时配建服务设施,逐渐积聚人气;其次,通过强化社区服务中心功能形成片区特色,提升片区形象,形成滚动式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完善片区的居住、娱乐和休闲功能。在一期开发中,依托安康大道与高新九路的交通联系优势,重点打造安康高新区新风貌;同时,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居住地块,集中解决村民安置及生态移民问题;二期工程以“完善”为主题,通过完善片区邻里中心和中心服务区的功能,完成绿地花园的建设,从而带动西北部片区的开发(图9)。

3.4.2金属镍社区

金属镍社区未来的社区人口构成分为产业配套相关就业人口和避灾移民城镇化人口两种。规划用地位于安康西康复线的西北侧,南临老龙河,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地质良好,规划范围内的高程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势,最高点位于地块的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18.29hm2。社区建设由西南向东北逐步推进,首先,打造西南片区的移民安置城市化人口住宅区与社区中心,逐渐积聚人气;其次,通过打造社区服务中心形成片区特色,塑造片区良好形象的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时序安排,最终完善片区的居住、娱乐和休闲功能。在一期开发中,重点打造移民安置区与服务设施中心;同时,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居住地块,集中解决建民镇村民安置及移民安置城市化人口居住问题。二期工程通过完善片区邻里中心的功能,同时启动东部片区住区的开发,完成绿地花园的建设,同时完成东部片区城市商业节点和社区中心的建设(图10)。

3.5城市风貌型社区规划实践

城市风貌型社区采取城市景观风格、图8指标控制图城市管理模式等现代城市构建方式,为有一定条件的居民提供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目前,主要规划了傅家河社区、建民社区、居尚社区和尚花园社区4个社区。以下主要介绍傅家河社区和建民社区2个典型社区的规划实践。

3.5.1傅家河社区

傅家河社区位于高新区西南部,社区总面积约为90hm2。社区人口构成分为4类:产业配套及相关人口、保障性住房人口、拆迁安置村民人口和避灾移民城镇化人口。根据4类人口的特性,社区用地具体划分为5种,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49hm2,拆迁安置用地面积为15hm2,移民搬迁用地面积为14hm2,保障房用地面积为7hm2,产业人口用地面积为13hm2。社区的开发建设由东向西逐步推进,旨在打造东部安康大道和傅家河滨水空间的门户节点,塑造傅家河滨水空间,形成片区特色,完善片区的居住、娱乐和休闲功能。在一期工程中,依托安康大道,重点打造安康大道与傅家河滨水空间的门户节点;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居住地块,集中解决建民镇村民安置及高新区员工的住宿问题。二期工程以“提升”为主题,以该社区为核心的商业带沿高新七路向北推进,完善片区邻里中心,服务北部工业产业区,实现其空间核心的基本设想,同时完成傅家河滨水景观带,启动高档住区开发建设,带动西片区开发(图11)。

3.5.2建民社区

建民社区是高新区内最大的社区,位于傅家河东岸,高新大道以西,南邻安康大道,总面积为169hm2。社区人口构成分为产业配套及相关人口、拆迁安置村民人口、生态移民城镇化人口及保障性住房人口。社区建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推进,打造安康大道和高新大道的门户节点,凸显傅家河滨水空间,形成片区特色。在一期工程中,依托安康大道与主城区以及高新大道与产业服务区的交通联系优势,重点打造几图10金属镍社区规划及效果图图9花园社区规划及效果图个空间节点;同时依托现有的建民中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构建部分社区服务设施,开发周边4个地块,集中解决建民镇村民安置及高新产业员工的住宿问题。后续工程以“完善”为主题,其中,社区中心功能更加明晰健全,滨水景观与傅家河社区相得益彰,高新大道的空间节点相继建设,空间核心得以实现,为该片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图12)。

4结语

社区规划范文篇2

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的“富力泉天下”项目为例,探讨原生态山地社区的规划设计方法,总结在山地社区的规划构思,并提出一些在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点。

2项目简介

2.1项目背景

山清水秀的从化位于广州市东北部,是广州“北优”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休闲旅游业是“温泉之乡”从化主要的支柱产业。广州富力地产集团旗下广州德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富力泉天下住宅项目则位于广州著名的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内,东侧紧靠105国道,距离从化市温泉镇约1公里,距广州仅7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从化出口仅10多公里。项目西望“妙境”风景区,天湖公园、流溪河森林公园、流溪河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探险、钱岗古村落、温泉村等众星拱月环绕周边,是名副其实“核心度假区的度假核心”;基地北临流溪河,沿河风景秀丽;南依18洞高尔夫球场、休闲运动气氛浓厚;东揽森林海,地块中部还保留一原生态山林,将被打造为项目的生态山顶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为本地块打造成为度假休闲居住小区赋予先天条件。项目总占地面积64201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4939平方米,项目早于2008年开发建设。

2.2规划设计构思

基于项目所在地块的城市区域位置及自然环境条件,我们设想将城市化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因素有机整合,打造“离尘不离城”的家居生活,提出“打造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这一理念。和谐、纯净、韵律是我们描绘的叠嶂山峦的社区生活的理想图景,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的通风系统和无敌的景观视野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项目保留地块中央原生态较好的山体作为规划小区的绿心,精心打造作为服务全区的“绿肺”山顶公园。居住组团总体布局尊重地形,以扇形布局为主,组团之间通过景观绿化休闲带进行分隔。最后,设置通过一条12米宽的东西走向主干道依次串联各个住宅组团、休闲绿带及中央山顶公园,主干道两侧布置层次丰富、富有趣味的沿线绿化,构成横穿小区的绿轴。项目规划建设以双拼、联排、叠加住宅、11层小高层及18层高层为主的产品类型,户型面积从90-410㎡,多样化的产品为不同需求人士提供选择可能。项目容积率0.729,建筑密度20.9%,绿地率达到40.3%。同时,项目中部集中设置了充足的配套服务设施,使其提供最佳的服务半径,以满足休闲度假旅游人士的各种需求:规划设置5000㎡商业服务设施,SPA会所,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服务站,9班幼儿园、托儿所,肉菜市场,医务室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纯自然生态的大环境,它将以从化温泉镇的温泉品牌为依托,充分发掘青山绿水的天然景观资源,打造一个适宜休闲度假同时生活配套完善的低密度住宅社区。

2.3项目创新点

2.3.1尊重自然,对场地透切分析,打造原生态的山地住宅区在项目前期从山地建筑与山地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山地景观的环境原生性、视景独特性、生态脆弱性和情感认同性,归纳山地交通的特点,寻求车行交通、步行交通与山地环境,山地建筑结合的可能。同时在山地工程技术方面,从防灾、结构稳定、土方平衡等要求出发,研讨绿化、水文组织、边坡稳定及建筑防水的一些具体应对措施。力求创造一个“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2.3.2灵活创新的设计手法,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规划设计结合基地不同的坡度起伏特征及地质条件,自由灵活进行布局:以中央“绿肺”山体为核心,以扇形形式布局组团,组团之间利用景观绿化休闲带进行分割,有效分配景观资源,绿化率达到40%,实现了“屋在林中,屋在山中”的意境。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原始地形的具体条件,减少对场地大填大挖,降低工程造价,采用错层、跌落、筑台、退台、爬坡、吊脚、架空等多种手法设计建筑单体,使建筑与原有自然地形紧密结合,融为一体。2.3.3依山就势布置路网系统,创造独特的道路景观。由于地势落差较大,小区次干道结合地形及建筑组群,在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之字路”、“爬山路”等多种形式体现山地住宅特色,形成多层次、活泼、有机的道路网络结构,使道路既是交通的动脉,又形成不断延伸的观景线,使视线层层变化又串联一体,呈现多种类型的景色。

2.4项目科学技术含量

2.4.1新材料为了营造简约、现代、自然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时,使用了新材料并尽可能多地使用当地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埃特板、镀膜玻璃、原地开采的岩石等。一方面节能材料经济环保,另一方面体现本地特色,与环境和谐统一增加归属感,使建筑处处彰显出自然,朴素,高品位的特质。2.4.2新技术区内住宅入口处均统一安装先进的豪华可视对讲系统,以及防盗门禁系统。2.4.3节地控制较低的建筑密度(20.9%),赢得大面积集中绿地,与组团绿地、道路沿线绿地一起“点-线-面”形成绿网,绿地率高达40.3%。停车系统尽量采用架空层停车或户内停车方式,同时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减少车位占用用地面积,节约城市用地;地面临时停车位采用绿化式停车位,通过植草砖的运用减少热岛效应增加小区绿量。2.4.4节水为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特别安装了“雨水加收系统”。同时景观铺地材质上采用透水材料,充分收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减少市政用水的比例,大大节约水资源。2.4.5节能建筑设计上采用镀膜玻璃以实现建筑节能目的。公共区域均采用节能灯具,既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又美观耐用和环保。

2.5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5.1项目的社会效益位于“核心度假区的度假核心”的富力泉天下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从化市流溪河沿线一个高端优质的休闲度假住宅小区。整个小区居住环境质朴、清新、与自然有机融合,将带动周边生态人居生活形象的提升,是创造多功能的休闲度假式住宅小区和健康住宅典范,体现“自然闲逸的原生态山地社区生活”的设计理念。2.5.2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构筑的望山、亲水、环林的养生式度假居住环境,以及区内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它将进一步强化从化温泉及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拉动和活化周边以“温泉”文化为度假品牌的旅游经济,顺应了从化市加快经济转型,打造温泉之都和产业绿谷的重要发展战略的需求!2.5.3项目的环境效益项目尊重地形,通过错层、跌落、筑台、退台、爬坡、吊脚、架空等多种建筑设计手法及灵活布置的山地路网,减少对原始植被的破坏,与从化“山清水秀”的特质所融合;景观设计上尽可能减少硬质铺装,营造微地形,创造更多的绿化面积;同时,项目设计处处体现节地、节水、节能的理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生态环境效益进一步体现。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项目的综合评价比较

本项目立足于“温泉之乡”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大背景,通过深入了解分析使用人群对度假居所的需求,配套丰富的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主题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在规划设计阶段非常注重周边独特环境的调研和场地分析,以现状原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场地改造为辅。与当前国内外同类项目相比,本项目更注重与周边温泉镇区的配合,业态和服务配套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将更有利于提升整个从化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形象;在场地设计上更吃通吃透,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统一,在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的同时,还考虑综合效益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富力泉天下项目,必将成为一个“自然闲逸的原生态高端山地社区”的典范。

作者:梁影君 单位: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社区规划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社区规划范文篇4

关键词:老年人行为学;养老社区;行为特征;行为需求

1老年人行为模式分析

在养老社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老年人作为目标群体需要设计师从其行为模式入手分析。老年人行为模式由两个部分———行为特征和行为活动形式组成。1.1老年人行为特征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在视觉、听觉、运动、记忆等方面都不如从前。因此,在尺度设计上,要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学,并考虑设计的灵活可变性。同时,老年人日常行为活动往往又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时间特征,表明老年人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时的意愿和行为;其次是区域特征,代表老年人在特定区域和特殊空间进行的习惯性活动;最后是凝聚特征,当老年人在背景、文化、嗜好、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刺激下相互互动时,会表现出有吸引力的共鸣。1.2老年人的行为活动形式老年人的活动形式受生理、心理及行为习惯影响,且受客观环境因素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个体活动形式,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活动区域的空间大小,例如某些老年人的听力下降会增加孤独感,从而降低他们的沟通能力;第二种是小组活动的形式,是多个特定的小组活动组成,常见的如下棋和聊天,这种形式表现出明显的内向性,小组的成员一般相对固定,并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最后一种是群组活动形式,由多个小组活动形式组成,这些形式通常发生在公园、广场和活动中心等开放式交流空间中,是老年人扩大交流目标的主要活动形式。

2老年人行为需求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年人生活的天地更加广阔,其生活需求也多种多样。老年人行为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2.1心理需求心理上的需求首先是对亲情的需求,老年人的亲情需求并不只是需要亲人照顾,而是需要与孩子、亲戚和朋友之间有密切的沟通。第二是娱乐需求,老年人的娱乐需求并不是单纯的需求,娱乐需求通常与交往、社会和健康需求结合在一起。第三是沟通的需求,老年人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交往,比如老年人退休后,他们与前同事失去联系并感到不适应。最后是文化需求,从电影、电视到阅读、广播、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各不相同。所有这些都可以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2.2生理需求生理需求中首先是锻炼需求,老年人在寻求健康生活的方面比年轻人更加渴望,且他们时间充裕,这使得老年人锻炼的频率比年轻人要更高。其次是医护需求,老年人对医疗及护理的需求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的专业问题不在设计范畴之内,但对于医护空间的设计是养老社区中很重要的一点。最后是陪助需求,解决需要陪助问题是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更全面的服务,其中包括一系列深入家庭的服务,例如家政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和法律咨询服务。

3基于老年人行为学的养老社区设计策略

3.1室内空间安全性与舒适性设计。老年人每天在室内呆很长时间,应注意室内空间的安全性。首先有必要在房间内保持无障碍设计,以使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都能轻松到达房间的任何地方。此外,老年人动作缓慢,要保证发生意外,老年人能快速知晓。老年人在室内中是否感到舒适,不仅与空间尺度和布局有关,且与室内空间的感知环境有密切关系。环境的认知因素的组合,可以影响人们产生对于该环境舒适与否的印象,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比普通人对获得舒适感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空间时,环境的感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为了创建室内空间环境,必须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考虑。3.2居室空间多样化设计。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行为能力差异,可分为自助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自助老人身体健康,有能力照顾自己,因此对社交活动的空间有很高的要求。介助老人的身体机能降低,活动受限,并且需要栏杆和轮椅等外部支撑;应考虑此类老年人的起居室和活动空间的特殊特征。介护老人基本上无法独立生活,通常很难参加社交活动,但是仍然有必要考虑满足康复设施和同伴的特殊需求。3.3交往空间人性化设计。一方面,随着生理功能的下降和社会角色的改变,老年人变得更加敏感和情绪动荡,并逐渐变得更加依赖亲戚和孩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心理归属感,很难融入新的生活环境。现有的退休社区的设计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它更像是宾馆,活动空间则相对独特。在规划设计养老社区时,有必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和行为需求,创造一个适应老年人行为方式的灵活、舒适和多变的空间,并赋予老年人多层次的沟通活动地点。3.4医疗护理空间模块化设计。大多数老年人体弱多病,因此医疗功能在养老社区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缺乏传统医疗功能,医疗人员无法为生活在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证。规范的医疗服务是保护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对老年人社区的医疗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以缩短医疗流程,提高医护效率。

4老年人行为学在中铁巢湖健康养老项目中的应用

4.1项目概况。中铁•合肥巢湖佰和佰樂健康养老项目(下文称巢湖养老项目)位于巢湖市中庙,总建筑面积约40万m2,是中国式健康养老巨著。项目依山傍水,自然景观良好,湖光山色优美,具有得天独后的自然景观。合肥市与巢湖市距离适中,可为两城提供养老服务(见图1)。4.2老年人行为学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巢湖养老项目是一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养老社区,以“以人为本、集约高效、模块共享、绿色生态”为基本设计理念。综合运用活动廊道、老年大学空间、内庭院、屋顶花园等设计手法,对整个园区的空间、功能、道路、形态等方面进行融合设计,着力营造“田园养老”的概念。巢湖养老项目的机构养老部分每栋建筑以院落空间的型式配置,再藉由一楼不设置居室的型式,形成开放的活动空间,设置琴棋、书画、健身、阅览等,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活动需求(见图2)。巢湖养老项目的互助型养老社区,主要采用圆形的住宅布局模式,将老年人配套服务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相结合,将其放置在社区中心,并安置养老组团与外侧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布局模式。4.2.1组团布局模式。“养老服务综合体+风雨连廊+老年住宅+环形步道”。每个组团的规划设计,以养老服务综合体为中心采用多级连廊系统,确保交通不中断,并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户外步行条件以及休息和交流空间。住宅外部的环形通道,便于老年人锻炼、休闲,以及具有消防环道功能。4.2.2社区布局模式。“居住组团+为老服务综合区”。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主要包括社区公园,养老院,老年大学,老年商业中心等设施;社区布局以老年服务综合区为中心,周边均匀分布居住组团,为老年人均匀分布。公共绿色走廊和行人系统相连,提高为老服务综合区的可达性。4.3老年人行为学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分为三类: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介护型老人。互助社区根据三种不同的老年人提出了相应的居住单元模式:互助型住宅、互助型公寓、互助型护理院,三者统称互助型居住单元(见图3)。4.3.1自理型———互助型住宅。互助型住宅主要为一些处于退休年龄的老人设计,让他们由社会生活向退休生活过度。每个楼层分布有2~3户,每户的面积约65㎡~70㎡;核心思想是共享公共活动空间,适当提高公共空间占全屋的比例,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交往、帮助的平台。4.3.2介助型———互助型公寓。介助型老人在身体相对比较虚弱。互助型公寓是根据组团化设计的原则,每个组团有6~8户,共享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同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家政服务人员,负责老年人的饮食、购物和基础后勤服务。4.3.3介护型———互助型护理院。互助型护理院通常接纳无法自理的老人,不仅需要普通的公共空间,还需要精细的护理设施,医疗设施和必要的医务人员办公区。图3居住单元平面图此外,巢湖养老项目在社区当中设有专门的全科医院,特点在于其中的模块化的医护空间,在每层楼分有三个独立的医护区域,并设置独立的分诊台和相邻的公共活动区域,有助于医护人员观察到老年人的实施状况(见图4)。

5结语

通过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老年人行为学的研究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养老社区规划设计时,应注重不同类型建筑在功能配置上的差异性,充分考虑老年人行为需求的特殊性,将这些需求在养老社区的外部环境、居室空间、娱乐空间、服务空间、交通空间和安全无障碍设计时充分考虑,从而消除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保障老年人行为活动的便捷无障碍。希望未来能在此次案例所提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多、更好、且满足老年人行为需求的养老社区。

参考文献

[1]万邦伟.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J].新建筑,1994(04):23-26.

[2]陈饶益.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分析的南京养老设施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

[3]陈慧.现代老年人居住空间行为需求研究[D].天津大学,2005.

[4]林文洁,唐胜男,张茜.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的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研究[J].建筑学报,2015(S1):192-196.

[5]李菲.环境行为学与老年人住宅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1):335-336.

社区规划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示范创建为引导,科学合理调整布局,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创新社区运行机制,抓好社区典型带动,做到社区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实现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全覆盖,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社区人口规模一般以1500户左右为宜,新设置的社区和单位型社区规模可以适度扩大。社区地域范围以街路为界切块划分,按照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社区;新建住宅区要列入社区规划,建成后及时纳入社区管理,保证社区管理全覆盖,消除空白点。

(二)因地制宜,便于服务。社区调整要切合实际,综合考虑公共资源配置、历史沿革、居民认同感以及入住率近期和长远相结合等因素,努力实现资源集约配置、合理利用,使调整后的社区更加便于管理,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尊重民意,稳妥推进。从惠民、利民、便民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多元化社会阶层的多样需求,提前制定相关应对预案。要加大对调整工作的宣传、解释力度,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平稳较快推进。

三、调整方案

(一)保留社区

对于建设和管理较成熟的现有10个社区,予以完全保留。

(二)新设置社区

对于原有社区由于规模过大划分出来的区域及城市规划空间拓展社区未涵盖区域,设置5个新社区。

社区规划范文篇6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一、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三、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社区规划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社区规划范文篇8

[关键词]病毒肺炎疫情;韧性城市;十五分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1引言

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病毒肺炎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和应急管理系统迅速响应,在全国范围内紧急实施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以街道社区为单元的响应机制和反应能力对疫情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抑制作用,为我国战胜疫情发挥了极为有效的推动作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经过长期发展,近些年来开始从管理机制、疾病防控、医疗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国际先进发展模式广泛并轨。党的报告更是高举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多措并举,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发展重心。截止2019年我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6.03张[1],已达到国际较好水平,但在省市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配置不均问题。同时,国家疾病防控系统已初步建成了普及县级以上行政单元的控制中心或站点网络体系,防疫监控旨在消除风险于未然,但面对本次突发的病毒肺炎疫情的检验,我国公共卫生系统仍凸显出了不小的系统缺口,亟待完善。

2国内外研究进展

公共卫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健康城市运动”至今,西方国家提出了以社会凝聚、城市服务、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公平、韧性社区、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为主题内容的“健康城市”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公共政策鼓励职能机构、社团、利益相关者等广泛参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提升以社区为单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形成社会和社区服务网络系统,“自下而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为此西方国家引入了健康影响评价体系(HIA)[2],以城市健康标准引导城市发展建设。国内,香港在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之后,重点从城市建设方式上反思加剧疫情发展的原因,经科学评估后基于疫情与城市空气流通关联性的考量,香港政府规划署开展了空气流通评估可行性研究,并将相关成果纳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据此城市大型建筑项目均须开展“空气流通评估”,项目建成之后不对城市公共卫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3]。2015年之后我国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先后启动编制,其中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是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数据信息和物联科技相互融合的方向,明确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计划与目标。以北京、上海、雄安新区为发展引领,未来我国城市应在持续推进均等卫生服务与医疗提升的同时积极完善以社区为单元的十五分钟生活圈,真正意义上将社区发展成为城市管与控的基础空间单元。

3国内城市韧性规划策略

随着以北京、上海、雄安新区为代表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我国城市在公共卫生体系发展上的新思路逐渐清晰。北京市提出构建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的健康服务体系,至2035年十五分钟社区服务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上海市计划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性与覆盖度,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配置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至2035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十五分钟步行覆盖率达到99%左右;雄安新区制定了建设优质共享公服设施的一张蓝图,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重点打造社区全覆盖的十五分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圈。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新的规划发展思路,根本上是对“均等医疗”的发展延续,以防疫工作来说,空间上相对均衡的监控预警和医疗救治能力像是高精度雷达,能够极早发现和精确控制病疫的发生与演变。这与国际上韧性城市的广义内涵完全契合,依照规划要求可逐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城市在疾病预防和突发疫情防控方面的韧性,进而实现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

4发展以社区为单元公共卫生网络体系

4.1发展背景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城市软硬件设施、医疗救护、综合交通、调度管理、区域协同等服务能力的综合考验。经过本次疫情的检验,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总体建设框架和发展思路没有大的问题,城市应对突发疫情韧性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围绕社区配备资源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建成。社区单元上的医疗资源、服务能力、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等均未高效匹配和通畅运行。4.2社区公共卫生系统规划分析。4.2.1职能架构分析。社区级公共卫生服务系统通常应包括医疗资源、医疗服务、信息管理、应急救治以及医防宣传等多元结构职能设置。如图1所示。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8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1%,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成为公民医疗系统的重要构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单元,承担了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医疗、保健、养老等综合健康管理服务职能,随着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围绕“十五分钟生活圈”提升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而自下而上的打造韧性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功能。4.2.2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基于本次疫情的考虑,我国上海市提出围绕三级控制网络重点从现场调查处置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检验检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升疾病防控的现代化、专业化与信息化水平。集成了物联网、信息化与智能互联技术的现代化医疗系统,可实现公共卫生信息自下而上的高效传导,为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由此可判断,未来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应科学运用现代化的数据挖掘分析、医学科技、智慧管理等技术逐步完善疾控网络系统,打造以城市社区为单元的韧性公共卫生体系。4.3镇江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评估。4.3.1镇江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建设。镇江市中心城区已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9座,拥有床位数约1100张[4],每千户籍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约1.3张,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提出建设上限的2倍水平,本研究针对城区内现状街道(镇)区划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行评估,详细分析结果见表1。经分析,镇江市中心城区内现状社区医院平均服务人口为1.43万人,其中约有90%的街道社区医院平均服务人口小于5万人,社区医院平均服务面积7.06平方公里;所有街道社区医院十五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平均为70.9%,其中覆盖率大于80%的街道占到半数。镇江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较为完善,已基本建成覆盖城区的“十五分钟健康圈”。社区医院十五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分析结果见图2所示。镇江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十五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呈现自中区向东西两侧逐渐递减的特征,这与街道户籍人口密度分布趋势有较高的一致性,镇江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虽说已基本达到了《镇江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提出的100%覆盖率目标,但与空间均等的医疗服务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研究建议镇江市结合本次病毒肺炎疫情,更新完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评估体系,对已建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服务水平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并在“十四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中合理确定发展目标,确保城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均等医疗体系稳步发展。4.3.2疫情应对评估。截止2020年6月份镇江市共确诊感染12例,且已全部治愈出院,疫情的防、控、治效果在全国同级行政区中均较好。镇江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连通作用,为民众提供了基础的医护保障,为社区防护、居民行迹追踪、复工复产等城市间交叉管理提供了动态信息保障,以科学发展理念夯实了城市公共卫生网络体系的基石,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以“社区守门人”的角色定位为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发展提供了支撑。

5持续完善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16年,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应急发〔2016〕68号)》,若严格依照文件要求我国应在“十三五”期间(2020年末)建成国家、省级、市县、乡镇街道、单位和基层组织等五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机制。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收官之年,应急预案总体建设情况尚难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本文就本次疫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设情况进行“抽样”分析。5.1疫情监控机制。病毒肺炎疫情监测与通报工作分属各级卫健委主管,“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传染性疾病防控的要则,前有SARS作为前车之鉴,我国防疫体系和全民防范意识在本次疫情防御工作中仍显薄弱,必须结合机制、技术、宣传等多角度提升疾病监控能力,提升全民防范意识。5.2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战壕,若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可能会影响民众面对疫情的信心与防御积极性,考虑到我国城市公共卫生响应机制仍未建设完善,假设在疫情防治中任何环节发生响应不当,大部分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都将疲于应付,结合我国城市公共卫生体系新的规划思想,城市主管部门应根据规划与发展计划,加快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建设,组织民众参与应急响应演练,提升响应行动的可操作性。5.3持续的军民融合模式。在现在医疗条件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威胁公众与城市安全的小概率事件。为有效应对病理、症状甚至是传播途径均不清晰的病疫事件,我国当前采取的军民融合的途径,军队人员和物资储备制度与灾害应急机制有很高的重合度,如针对本次疫情军队可在物资调配与补充、维护稳定、区域协同等方面为疫区应急工作提供极大的补充服务。

6结语

丹麦建筑中心提出“健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先决条件之一”。经过本次疫情的冲击与洗礼,全民应该对韧性社区、韧性城市、健康城市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期待。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欧盟和美国均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韧性社区、社会网络和城市网络等发展目标,期望通过高效的信息共享、灵活的应对组织、新的城市规划,探索出健康城市的发展模式,这可为我国城市提供借鉴。我国城市具有本土化的发展模式与文化基因,未来如何让韧性城市发展理念在我国城市落地生根,化解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真正打造服务公平、弹性强健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规划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思考的时代命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

[2]RosalbaD’Onofrio,ElioTrusiani.UrbanPlanningforHealthyEuropeanCities[M].SpringerInternationalPublishing,2018.

[3]任超,吴恩融,叶颂文,等.高密度城市气候空间规划与设计——香港空气流通评估实践与经验[J].城市建筑,2017(01):20-23.

社区规划范文篇9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开放社区;封闭社区;合理管控

2020年春节前后突发病毒肺炎,快速蔓延的疫情考验着各个城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2020年2月11日凌晨,武汉的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12号通告[1],宣布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的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要求社区人员除非必要出行,否则一律不得外出。很快,国内其他城市也陆续采取了封闭社区、限制出行的管理手段(图1)。“临时封闭社区”这一手段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效,国内各大城市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在一个月之内湖北省外的城市传播人数迅速下降到个位数……同时,这一现象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前,住区规划与建设逐渐遵循“开放社区”原则,国家正陆续出台各类实施办法与标准规范,也对开放社区如何提高公共性做了诸多讨论[3]。而今,面对这场变故,住区需要紧急封闭,看似原本限制局地交通的围墙和大门,现在却成为住区居民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而原本被看好的开放社区直接暴露于城市,在需要紧急封闭时却困难重重,所以应该重新回到完全封闭住区的状态,还是增加开放社区的应急能力?开放社区又如何管理才能具有韧性?这些都是需要业内人士积极思考的。基于此,本文提出反思及改进策略,以供业界思考与讨论。

1开放社区在突发事件下的规划反思

开放社区是为了共享社会的资源、城市交通高效、增添城市活力的,正在逐渐被接受的一种住区规划形式,它强调功能的复合性、空间的流通性与设施的共享性,这些特性反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成为短板。1.1反思之一:开放社区内部空间应全面流通?开放社区由于没有明确的物质空间边界作为划定,道路出口多且与城市空间直接相连,步行系统密集。但由于社区内外联通,平均分配了人流与车流,一旦需要封闭或半封闭管理,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人流集聚的出入口或交叉口,限制社区内外人员流动,这给社区管理增加了难度。此次疫情中大部分开放社区使用了“铁丝网、木板”、临时路障等设施阻断社会车辆的穿行,甚至使用电焊焊封居民楼单元门的极端措施来对一些老旧开放社区进行强制管控,这暴露出现有的一些开放社区并不具备及时封闭能力的问题。1.2反思之二:开放社区功能、设施是否应完全复合与共享?开放空间功能复合与设施的共享将居民生活、工作、休闲和娱乐等多样需求一次性实现,方便社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使社区人员构成复杂,涵盖了各种阶层,虽一定程度削弱了城市贫富隔阂,但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更容易引发社会冲突。同时,社区内部空间完全复合也不利于区分出明确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难以快速反应,将私密空间保护起来。面对这种情况,在开放社区内部,应如何合理配置设施、区分公私空间值得思考。1.3反思之三:开放社区应如何长效管控?开放社区在管理上过分依赖社区居民的临时自愿组织,社区志愿队伍的召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期是管控的黄金时期,社区初期的迅速反应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在常态下提前建立社区的应急管理机制,组建固定的危机管理队伍,防止突发情况下在社区管理中出现互相推诿、责属不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开放社区应该怎样团结居民,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以上反思可以明确的是,开放社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将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虑在内,从规划设计、社区管理两个方面增强开放社区的应对能力,保证开放社区必须具有及时封闭的能力,在常态下提前建立社区的应急管理机制,组建固定的危机管理队伍,促使社区居民在危机下团结一致。

2开放社区的规划设计策略

2.1空间形态布局上强调“大开放、小封闭”。开放社区既要打破传统围墙又要保留封闭能力就意味着未来的开放社区不能如同现存的老旧小区一样彻底开放,“大开放”是指在常态下社区整体可以为城市交通、活动提供公共空间,“小封闭”是指社区内以街区划分的每一个小单元呈现围合性与内向性,在非常态下能够闭合起来形成对外隔绝的单体。在空间的划分方面(图2),开放社区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社区和小单元,公共空间、住宅界面可以向城市开放,但每个小单元内的住宅通道需要隐蔽,入户路径要内向设计且保证进入住宅通道的唯一性,减少小单元内部与社区公共空间的接口。严格区分建筑的纵向内部空间,每一个纵向空间上只预留必要的出入口。区分社区各界面的私密性等级,以建筑围合出的庭院空间作为过渡,越接近住户的部分私密等级越高,保证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以庭院的封闭为手段快速切断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联系,形成多个独立的围合空间。在道路交通组织方面,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伴随城市的整体交通管制,在整体交通压力减小的情况下,社区内部道路的交通疏导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社区道路可以穿行但必须控制道路级别,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上应以步行空间为主,减小机动车道宽度,便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设置临时关卡。2.2设施分配上明确“适度”混合。虽然开放社区的特点是功能的混合,但是社区内部清晰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有利于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开放社区内可供公共使用的功能包括商业、办公和生活服务等,多布局在建筑底层,以裙房或底商的形式出现,还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等面积较大的独立占地开敞空间,这些沿街界面的功能决定了社区内部的街道功能和开放程度(图3)。在规划功能布局时,可强化街道在功能类型上的区分,便于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整条街道进行控制。根据此次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经验,在疫情期间仍需正常营业的是药店、小超市和生鲜水果店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而餐饮业、娱乐业和体育类等非必要的商业设施以及办公设施会暂时关停,公园广场需要管控聚集人数。因此,开放社区内应适当将药店、小超市和生鲜市场等必须功能空间分散布置,避免采购期间大量人群的聚集,而将餐饮业等非必要商业围绕公园广场布置,减小公共空间活动人流量。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开放空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布置临时安置设施,在空气流通、环境开敞的场地设置临时管理处,完成物资发放、临时隔离、测温和消杀等工作。2.3完善开放社区基础设施。想要实现开放社区的暂时封闭,社区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此次疫情期间,为了封闭对社区外部的道路交通,开放社区的临时路障使用的主要是铁丝网、栅栏和升降杆等,甚至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了垃圾桶、凳子这些日常用品,耗时耗力。未来的开放社区可以考虑采用电子升降桩(图4),目前这类升降桩主要用于学校、企业门口,效果良好且机动性强,能够统一控制,在需要封闭道路时只需升起升降桩,便可立刻阻止车辆通行。在增加强制封闭设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软性设施强化空间分割,在社区管理边界外部设置更宽、更高的隔离缓冲绿化带来代替围墙(图5),用低矮的灌木给社区制造一条模糊的界限,减少外部人员随意穿越的可能性,加强社区内部的领域感。对于开放社区的内部小单元,封闭重点在于建筑山墙间隙和建筑门洞,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增加电子门禁,常态下敞开大门促进单元之间的交往,非常态下关闭大门通过控制门禁即可控制单元间的人员流动。

3开放社区管理对策

3.1强化社区“多重”管控体系。目前,基层社区的日常治理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三方主导,封闭式小区多引入了物业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投入进行管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放社区由于没有物业公司介入,物资储备不足及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能力下降等问题导致社区管理失灵,如此次疫情爆发之初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举办万家宴的行为被强烈抨击,但实际上早有社区工作人员发出警示却并未获得响应。可见在突发事件下,开放社区的管理不仅需要壮大社区管理队伍,更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通过强化社区自治提升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领地意识。在常态下,社区居委会应有意识地培养社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包括建立起良好的社区管理信任,社区工作者时常上门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建立线上交流群,鼓励各家各户敞开大门参与到社区共治中,在社区建设上征求居民意见、响应居民需求,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社区居民充分相信社区管理者,听从社区管理人员的统一安排,及时了解社区内的现实情况;建立亲密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使社区邻里之间彼此熟悉、相互了解,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能够相互帮助、互不猜疑;在常态下培养社区居民成为社区的潜在管理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发挥潜在管理者的能力,分担社区陡增的防疫管控工作,帮助社区内有困难的居民,合理分配紧缺物资,安抚居民的恐慌情绪;普及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提醒社区居民适当地进行医药品储备与其他物资储备。3.2制定开放社区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开放社区的有序防控需要具备一套完善、全面的应急响应预案,在常态下培养社区居民与管理团队的应急能力,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第一时间响应。经过此次疫情可以总结经验,总的来说开放社区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快速铺开防控工作。(1)信息公开与防控知识宣传:利用互联网快速准确地对社区居民发出预警信息,在发现社区居民有传染疾病情况时及时上报,保证信息的实时更新、真实可靠与公开通畅。宣传科学的防控知识,呼吁居民管理自身行为。(2)社区管制:管制社区对外路网,控制外来人员进入与内部居民流出,防止输入性传播和病毒向外扩散,切断开放社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密切联系。对内控制庭院小单元的人员进出频率,减少社区内部人员流动,防止社区内部感染,实现开放社区的暂时封闭。(3)疫情排查与消杀:明确社区管理者的责任担当范围,调动社区管理者进行社区居民的逐一排查,协助患者就医并快速展开消杀工作。(4)物资管理:及时了解、公开社区内部物资储备情况,引导社区居民对日常所需物品进行公平、高效率采买,防止哄抢、抬价等情况的发生。(5)安抚居民情绪:关注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与情绪波动,及时辟谣,建立社区居民防疫信心。社区公共卫生机构需要发挥主导作用,配合社区管理团队完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人员要迅速明确职责担,并当组成多个应急小组,及时上报上级政府部门,下沉社区内部与社区居民沟通,号召社区居民内部力量分担防控工作。

4结语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开放社区的“原罪”并不是“开放”,而是开放社区的规划考虑的欠缺与管理的不足,也是社区居民自主意识的动摇。开放社区固然能够为城市带来活力与效率,但并不是每个城市地区都适合建设开放式的社区,就如同房子内有动静分区,城市也需要公共开放与私密封闭不同功能区域的协调。开放社区在规划之初就要将开放带来的短板问题从设计、管理上补足,通过机动性的管理将社区无“形”的边界转化为有“线”的控制,建立社区危机下居民与社区、居民与居民间的相互信任,使其具备处理突发危机的应急能力,从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强社区韧性,实现开放社区的整体可控。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通告:即日起全市小区实行封闭管理[EB/OL].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S].2016.

社区规划范文篇10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