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8:34:17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范文篇1

改革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区分专业特色。课程标准是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大纲,在教学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课学时的分配,实验内容项目的选择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应该根据我校实际的教学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实例,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使老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更有针对性地因生施教。根据课程标准,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药学相关性大的章节应该多分配学时和精力,以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分配实践教学的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中达到平衡,适当增加药学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另外,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尽量做到2人1组,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而不是以往因为人多,很多同学只是看实验,理解实验这种误区。在实践中渗透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强化理论知识。知道为什么做,怎么做。

3有效的教学过程

3.1引人入胜的绪论

绪论是生物化学的开篇,是整门课程的缩影。所以,精彩的绪论对之后的内容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合理把握绪论的介绍,简明扼要地讲明整门课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组成成分是什么,什么作用,怎么变化,怎么调节,发生机理及专题生化。介绍时层层递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可引入一些临床或生活实例提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对生物化学的了解更形象更实际,从心里接受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在绪论结束,介绍几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轻松。总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绪论上应该多下点功夫,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3.2精美的课件

教学过程几乎都是以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课件的美化与内容的涵盖。首先,教师应该坚持独立制作课件,依据自己上课的思路,可以适当借鉴比较好的如精品课程的课件,但不应该全盘借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思路。课件就是把自己上课的思路和想法展现出来。其次在内容上,课件不应该是教学内容简单的罗列,不应该是文字的聚集,而应该是用重点的提纲挈领。对于色彩的运用应该到位,尽量避免压抑的黑色,刺眼的红色,视觉疲劳的白色。另外,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适当穿插图片,动画等。比如在讲解酶可逆抑制时,三种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可以做成动画共同集中在一张ppt上,一来动画可以非常清晰地表达每种抑制作用的特点,二来三种抑制作用可以形成明显的对比,看完后,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其区别,对每种抑制作用都有清晰的认识。

3.3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个教师的魅力所在。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和所教授学生的教学方法。鉴于药学专业的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多侧重与此相关的内容知识点。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或帮助理解生活中的遇到的疑问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比如在学习酶的竞争性抑制时,可以介入磺胺类药物杀菌机理,并提问学生,为什么在服用复方新诺明时要首剂加倍?和实际相联系会更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物化学在内容上有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机能生化等。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2];比喻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把知识化繁为简,学生能举一反三;列表法可以让复杂的知识简单条理化,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示意图法可以让学生在总体上把握主线,认识形象;谐音法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而更好地理解。具体教学中,同一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内容,而同一内容也可以同时采取几种教学方法。

4合理的考核方法

生物化学范文篇2

(一)课程内容深奥抽象,相互之间联系多

生物化学学科中所涉及到的新颖的医学名词较多,对于很多学生是从未听闻的,再加上进行解释的时候使用的都是一些拗口的医学用语,理解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生物化学研究的都是机体内的复杂的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都是一些结构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步反应都需要不同的酶进行催化,此外还需要激活剂、变构调节等方式等进行调节,更何况体内的许多反应并不是一步或者几步就可以完成的,往往完成一次代谢需要十步左右甚至更多;再有就是物质代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并不是发生在最后一步,而是发生在中间产物,这就要求学生对中间的反应过程也要掌握的很透彻。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最近几年开设护理专业学校在逐年增加,而且各个学校的办学规模也都在扩大,与之相反的却是考生数逐年递减,学校之间招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入学成绩在逐年下降,其相关能力也都在下降。另外,护理专业对文理科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大部分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候都是文理兼收,有些学校还招收一些对口、3+2的学生。文科生、对口生以及3+2的学生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很薄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匮乏,使得学生在学习一些空间立体构象时难以理解,尤其是一些细胞内进行的肉眼无法看见的化学反应更是无法理解。

(三)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高

我国的应试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被动式的“机械学习”,高职高专招收的学生更是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他们大多喜欢直接得到标准答案,不喜欢也不擅长自己动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习惯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违背,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教授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尽可能与学生的就业相一致。学生在将来的职业资格考试和工作过程当中,往往要把理论同真实的案例相互结合起来,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习惯于被动式“机械学习”的学生来说就增加了难度。

(四)理论教学课时有限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就业导向的需求,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较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其中改革幅度最大就是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大幅度精简专业基础课,增加专业课和实验实训课的比例,因此生物化学的课时数得到了大幅度压缩。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的比重,只能在理论课上进行压缩,而所需要讲授的理论教学内容多,对于教师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领悟到生物化学的核心。

二、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注重上好第一次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第一次课的教学特别重要。每个课程的第一次课都是对课程的整体介绍,也是课程的入门向导,同时也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学生中流传着“生化、生化,等于神话”的顺口溜,使得同学对生物化学从一开始就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更别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所以上好第一次课对于增强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其重要。第一次课尽量避免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多讲述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例如:护士洗手后要使用酒精消毒和蛋白质变性的关系;现在市面上盛行的减肥药左旋肉碱为什么能够减肥;和尚吃素也可以长肉;大宝SOD蜜里面的SOD是什么物质,有何作用;养生堂生产维生素E为什么可以抗衰老;食用油为什么橄榄油最健康等等。利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好奇心,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图像生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以形象和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同学,例如在讲解基因工程时,可以插入克隆羊“多利”的照片以及引入2013年3月在发生安徽亳州的首例克隆猪二代的事例,用类似相关的例子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紧紧抓住教学主线,植根于基础知识,加强与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联系。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课件制作水平、播放速度等原因,在教学中也会有各种问题出现。为了避免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在多媒体教学中注重板书设计,黑板上面可以写出讲授的主干内容,并且把主干内容保留到每次课的结束,以便于最后总结和学生对于本次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三)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目的性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推动着教学改革。案例式教学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选择案例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优先选择一些生活实践、新闻报道及科学发现的案例。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糖尿病可以与糖代谢的内容结合起来;高血脂可以与脂代谢的内容结合起来;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与蛋白质的含氮量结合起来;吃糖为什么可以长肉与物质代谢结合起来;女性所使用的美白化妆品当中所添加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和黑色素的形成结合起来。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留下与学习内容相关事例,让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内容能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生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大脑不是用来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用来整理、加工知识的器官。古希腊教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知识只有经过迂回曲折、历经坎坷才能融会贯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出来之后教师要适当给及鼓励,让学生产生一种骄傲和自豪感,这种骄傲和自豪感能促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加积极的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中国有句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为什么不可以“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让学生自己结合相关遗传学的知识去思考。

(五)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生物化学的很多内容理论性极强,学生难于理解。如果把某些知识创设出相似的情景,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感受,有了更直接的感官刺激,更加利于理论的教学。例如:在讲述DNA双螺旋结构的时候,带领学生去亲自感受一下旋转楼梯,台阶就像两条链向内伸出并严格配对的碱基,扶手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组成。有了宏观实物的比较,学生就更容易理解DNA双螺旋结构。在讲述拓扑异构酶的时候,提前让坐在一起的两位同学准备好缠绕的绳子,一位同学掐住绳子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扯开绳子,学生可以亲眼目睹拧紧、打结、缠绕现象的发生,对学生形成的强烈的感官刺激,用剪刀剪断其中一股或者两股都剪断之后,学生能看到不会再有变形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简单的创设相似的情景,对于教学效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比喻法教学,让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生物化学的名词多,概念拗口,难以理解。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就可以使得这些名词通俗易懂,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讲述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时候,可以把氨基酸的种类及排列顺序与音乐乐曲相比较,中国古典音乐的5个音符(宫商角徵羽)或者现在国际通用的7个音符(1234567)就组成了无数支美妙的乐曲,那么人体内的20种氨基酸就可以组成更多功能各异的蛋白质。在讲述同工酶的时候,概念复杂难懂,可以把本校教授生物化学的6个教师比喻成同工酶,干着相同的工作比喻成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反应,教师之间性别、长相以及性格的不同比喻成酶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免疫学功能不同。在讲述活化能的时候,将活化能比喻成跳高的栏杆,酶可以降低栏杆的高度(反应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增加。

(七)框架式教学有利于与后续临床课联系

高职高专的生物化学学时少、所学内容多、跨度大,但是有些章节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笔者在教学中根据这些联系将所讲授内容划分为了三大模块,分别为物质代谢模块(包含酶、糖代谢、蛋白质结构、功能及代谢、脂代谢、生物氧化、维生素)、基因信息模块(核酸结构及功能、复制、转录、翻译、基因工程)以及专题模块(肝胆生化、酸碱平衡、水、无机盐代谢)。实践结果表明,框架式教学能够使所学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感更强,学生更便于记忆。教师在教学中的针对性更强,与后续的临床课学习结合的更加紧密。

(八)强调实验课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级专业人员,而护理专业又是一个极为强调动手能力的专业,所以实验实训课是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基本上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在讲解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对每一组实验都进行点评,将优异的实验结果和操作失误的实验结果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去比较、思考、讨论、检验。对于优异的实验进行大力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信心;对于操作失误的实验也不要过于苛责,基础医学实验影响因素众多,相同的操作都可能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另外在实验教学时尽量从学生身上提取实验材料,例如在做关于酶的实验时,验证酶的特异性,可以选择唾液淀粉酶对于淀粉和蔗糖的特异性,唾液淀粉酶就可以让学生取自己的唾液去进行实验。在做关于糖尿病的实验时,许多糖尿病人的尿液中都含有葡萄糖和酮体,正常的尿液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自己的尿液作实验材料。在实验的教学中为了配合启发式教学,可以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范文篇3

关键词: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

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角度探寻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也是当今世界发展较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但由于其知识内容抽象,造成很多学生生物化学学习困难[1]。同时,生物化学是医卫类高职院校开设范围最广、课时占比最大的专业基础课程。医卫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以人为工作对象,以守护生命健康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培养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精神落实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因此,在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仅具有受众面广、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等特点,还能在一定程度提升生物化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1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需要。“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2],当前各高校都围绕“课程思政”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各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并未充分显现,特别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一些课程仍游离于思政教育之外。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各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系统化、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更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多元化社会思潮涌入高校校园,特别是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逐步显现[3],并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丰富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录取层次、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目标的差别,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其他高等院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如何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积极健康,但政治意识薄弱。他们对时事政治、国家大事的关注较多,但由于政治理论知识欠缺导致他们难以对时事热点、焦点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容易受到各种不良舆论的影响,陷入认识误区,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但对传统学习方式不感兴趣。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度,敢于冒险和尝试,但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他们对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使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生物化学这一枯燥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3医卫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医药卫生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医卫类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培养的人才未来以人为工作对象,以守护生命健康为己任,这就对他们的思政素质和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因其与人的生命健康打交道,导致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医卫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大多只有两年,学业繁重,可支配时间偏少,进一步压缩了思政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造成学生生命意识、仁爱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欠缺,并直接影响了其职业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夯实学生职业精神根基,在生物化学这一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2医卫类高职院校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

2.1生物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向性原则。生物化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并不多,但思政教育却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这就决定了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必须严格遵守方向性原则。一方面,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所诠释的理论必须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大政方针,符合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因此“课程思政”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态度坚决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另一方面,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所诠释的原理与观点必须顺应时展方向。就当前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程思政”就必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只有遵循方向性原则,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才会更有依据、更有底气。2.2生物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原则。“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理念,科学性是其生命力的根本保证,抛开科学性去谈“课程思政”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对于生物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选择要科学。合理挖掘和选择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科学性的重要保证。思政元素的挖掘和选择不仅要结合专业特点,也要结合高职学生思想特点;不仅要结合课程知识结构,也要结合学生现实需求;不仅要结合学生职业发展,也要结合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其次,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要科学。在科学挖掘和选择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合理分类细化并恰到好处融入教学中是“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效果发挥的重要保证,既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堆砌思政元素,也不能为思政而思政,更不能强行关联、突兀灌输。2.3生物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双重性原则。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是一个开放的多系统,它既是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具有社会和技术的双重属性,这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教学中不仅不能将二者对立,还要兼容并蓄,相得益彰。思政教育的社会性要求“课程思政”服务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围绕时展的主题,符合时展的需要,可以将思政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生物化学教学中,为生物化学这门技术课程赋予时代特征,让枯燥的生物化学课程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同时,生物化学的技术性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思维方式、缜密的内在逻辑,可以将这一思维方式运用到“课程思政”中去,让生物化学的“课程思政”理论更严谨、逻辑更缜密、体系更丰富。2.4生物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原则。生物化学教学和思政教育根本目的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一方面,“课程思政”效果只有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才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贴近实践开展思政教育也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实践性也是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容忽视的原则。通过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生活中与生物化学相关的思政元素、典型案例,并将“课程思政”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态度通过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进行合理诠释,能让“课程思政”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积极探讨社会热点话题,从生物化学角度去阐述和解释社会现象,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帮助其走出认识误区,免受错误舆论的影响,在“授业解惑”中润物细无声地“传道”。

3提升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实效的路径探索

3.1提升教学能力,强化思政理念。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活力源泉,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更是“课程思政”的直接组织者与执行者,因此,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依托与核心变量[4]。一名成功的思政教师首先必须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先行者。“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提高生物化学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认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政教育观念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发挥的先决条件。同时,一名成功的思政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坚定的支持者,才能确保“课程思政”不跑偏、不错向,才能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最大化。此外,一名成功的思政教师还必须是专业领域的先知者。生物化学和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求生物化学教师能及时把握专业、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用最新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最新变化,同时也应关注专业、学科发展的社会价值,并能敏锐发现其中的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更具时代性。3.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实效。随着“课程思政”不断推进,生物化学专业课教师应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将生物化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融合,让思政教育观点与结论更具说服力。首先,要进一步凝练教学目标。在原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将思政目标有机融入,既根据医卫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思政教育的总目标,也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将思政总目标进行分解细化,确定每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章节具体的思政目标,找准定位,提升实效。其次,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生物化学教师只有将思政教育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带入课堂教学,才能显著提高教学实效。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形式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点,拓展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可尝试采用课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化学现象,再回课堂进行讨论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此外,还可灵活采用翻转课堂、慕课、SPOC课、微课等创新的教学手段。3.3加强教学研究,挖掘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是一次教学理念的大变革、教学思路的大调整[5],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仅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也能熟练掌握思政教育技巧与方法。因此,只有针对性开展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才能将“课程思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育人行动;只有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思政元素,才能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一要研究生物化学教材,从专业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教材既是生物化学专业知识传递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依托。从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合理融入教学,对于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化学部分章节挖掘的思政元素及教学设计见表1。二要研究医卫类专业特点,从学生职业发展中挖掘思政元素。医卫类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以人为工作对象、以守护生命健康为己任的鲜明特点,因此,在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时应多从提高学生爱心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伦理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健康中国”战略角度去考虑,才能让“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更具针对性与时代性。三要研究高职学生特点,从学生关注点中去挖掘思政元素。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思想活跃但心智不成熟,乐于接受新事物但鉴别能力不足,因此,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应时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学生兴趣及其认识误区,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让消极的热点降温、关键的疑点获释、主要的难点获解。3.4注重教学协同,形成育人合力。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是一个由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学生等组成的综合体系,专业课教师只是最后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因此,只有加强这一体系内部的协同互动,才能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实效。首先,要加强与专业带头人的协同互动。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团队的核心,担负着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实施等重要职责,他们对专业最熟悉、对学生最了解[6]。只有通过与专业带头人协同互动才能找准专业发展定位,明确学生职业能力需求与职业发展方向,才能让“课程思政”定位更精准、目标更明确、效果更显著。其次,要加强同行专业教师内部的协同互动。同行专业教师都是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对“课程思政”有着最为直观感受的人,可以通过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评课、成功案例分享等方式来达成“课程思政”共识,推广“课程思政”经验,提升“课程思政”实效。再次,要加强与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协同互动。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动态最熟悉的人,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而思政课教师则是最新思政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先行者,通过与他们交流可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最先进的思政教育理论与方法,助力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实效的提升。最后,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对象,学生思政意识的提升是检验“课程思政”实效的标准之一,因此,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探寻“课程思政”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红,谭宇蕙.基于问卷调查的生物化学学习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2):56-59.

[3]赵艾凤,刘步明.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比较及经验[J].教育现代化,2019(3):288-289.

[3]王曙光.新常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40-41.

[4]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5]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生物化学范文篇4

关键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微课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应运而生,所谓微课指的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内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学过程。将“微课”与生物化学有机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生物化学理论课堂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意义

传统的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将生物化学内容做成集图片,文字于一体的课件,通过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消化的内容非常有限。因为生物化学这一门学科本身知识量巨大,并且很多知识点都晦涩难懂,中职学生在本身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很难消化这么多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压,让学生很难提起对生物化学的兴趣。而将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可以将重点难点碎片化,专门制作微课帮助学生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消化课上的知识点。其次是利用微课,可以一定程度上让理论知识更形象化,在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比如在讲解蛋白质合成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做出氨基酸由tRNA转运到蛋白质的全过程,清楚直观地还原这个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个过程,解决学生在理解上的问题。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加入短动画的知识讲解,学生通过观看短动画,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能够消化这些知识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三、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域的中职院校都将微课运用起来了,因为微课在生物化学这一类的专业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完完全全地推广开,但是全国各地均有类似的教育模式出现。比如教师利用微信群,或者是微信公众号,拍小视频分享到班级群,或者是将小视频都集中地放在微信公众号中,一边文字讲解,一边视频讲解。这其实也是微课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这种利用网络交流工具来讲解知识的方式不够系统也不够专业,但是这的的确确在生物化学教学上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所以现阶段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处于一个快速地发展阶段,虽然欠缺全面系统的授课方式,但是相信在未来,微课可以更专业更系统地为生物化学服务。

四、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措施

(一)建立网络平台。教师拍摄微课视频,或者是整合制作微课视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点,所以学校应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方便教师根据课时的安排,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网上去,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下载视频,进行学习。建立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及时更新微课资源,学生也可以自由分享资源。除此之外,网络平台有上传的所有微课资源,可以方便学生反复浏览。尤其是学生在考核的阶段,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将碎片化的重难点都重新温习一遍。如果迫于资源环境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或者是将微课资源压缩成安装包,利用百度云作为教学资源的储存平台,分享给学生。(二)录制微课视频。微课制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微课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成败。所以教师应该在微课的制作上下足够的功夫,深入研究微课的制作技巧,熟练掌握相关的互联网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并且通过微课视频的内容来决定微课制作的方法,有一些微课视频会牵涉到很多复杂的专业名字和晦涩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把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通过互联网素材延伸拓展和类比的方式简单化,让学生容易理解这些复杂的知识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比如:在视频中用图示的方式,逐步的讲解由乙醇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这时候配一个柠檬的图片,提醒同学们形成的是柠檬酸,而不是别的物质,使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参与代谢反应最后再次生成草酰乙酸的全过程。教师在配图上多下功夫,使用配图时尽可能的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将为科室牌做得足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清楚明白的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在制作微课视频的同时,制作配套的学习资料。比如在学习有关糖代谢中的三羧酸循环代谢途径的时候,可以为学生配套准备学习资料,包含三羧酸循环记忆口诀:酰草酰成柠檬,异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通过这种朗朗上口的口诀,学生更容易将课堂上的内容记忆得更清楚,更持久。最后是微课视频资源要全面,既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作用,又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后的复习。比如教师将学习下一个单元的时候,提前将下一个单元中的教学重难点做成为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点击观看,课上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提出自己课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做课后练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三)制作微课学习方案。基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微课只是作为传统教育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切实地提高生物化学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学生使用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在视频的末尾提出学习任务,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学生通过教师留下来的学习任务,或者是学习方案,去安排自己的独立学习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总结

在生物化学理论教育中应用微课,一方面可以提高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认识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虽然现阶段微课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但是相信在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微课一定能够在教学工作者的实践下,更好的帮助中职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知识理论。

参考文献:

[1]高涵,李淑艳,衣同辉,徐晶,张春晶.浅谈微课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0):54-55.

生物化学范文篇5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在校的中职护理学生共2个教学班,随机分为对照班(117人)和实验班(119人)。(二)研究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实验组实验班选取生化教学中5个内容采用专题教学法结合微课教学法,首先课前学生自主观看《生活中的生物化学系列》的课前微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当中发现桥梁,用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2个学时按照预先制定的《生物化学“健康之路”式专题式教学方案》执行教学,最后制作与《生物化学专题式教学方案》配套的课后微课以弥补课堂容量不足的缺陷,并设计有效的导学指南。两组均安排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

二、研究结果

(一)评定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综合评估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理论考试,两组学生均采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问卷调查包含整体教学满意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理论知识易于理解、知识点易于记忆和提升学习兴趣5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满意”、“一般”和“不太满意”3个答案。(二)统计学方法。(三)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理论考试结果分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评定结果。1理论考试结果比较实验组的成绩平均值(85.73±7.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绩平均值(76.38±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问卷调查结果比较问卷5个项目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整体教学满意度(59.7%)、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64.7%)、理论知识易于理解(61.4%)、知识点易于记忆(59.7%)和提升学习兴趣(65.6%);对照组:整体教学满意度(40.3%)、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35.9%)、理论知识易于理解(45.3%)、知识点易于记忆(42.7%)和提升学习兴趣(42.7%)。各项目的满意度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具有抽象、复杂、文字枯燥、难于记忆的特点,代谢过程非常容易混淆,难于用语言描述和学习,导致学生经常对生物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一知半解,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传统的教学方法弊端明显,有研究结果证实,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较低,而且自身对教学效果满意度也不高[3]。故需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校近几年通过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专题教学法结合微课教学法效果显著。专题教学法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促进知识整合和深度学习的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专题题目均为针对学生生活中遇到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教学过程我们深入浅出地拓宽学生思路,让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通过老师指导,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但是专题教学法必然导致课堂知识容量减少,此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视频资源则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辅以课前及课后微课充实知识容量。本校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制作出多段生动微课,每段时长6-8min,课前微课于课前由学生自行观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课后微课将专题教学内容知识点分散且全面的展开,用以充实知识容量。故这两种方法结合一方面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另一方面微课内的大量知识点、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学分析证实两种教学方法结合后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式,且在整体教学满意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理论知识易于理解、知识点易于记忆、提升学习兴趣等方面都高于传统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此种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明海.专题式教学法用于环境工程学的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15,10:134-137.

[2]庞玉艳,甘彬良,冯振博,等.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5):431-433.

生物化学范文篇6

现实的竞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化学实验的形式和内容必需与这一要求相适应,逐步淘汰陈旧过时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适应社会要求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而生物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实际运用技能及科研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化学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更好的利用生物化学实验来进一步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就成为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实验室条件建设

实验室条件建设是学校的基础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学校都比较重视,但由于各个学校的条件不同,在经费,实验室配置,师资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就我学院来说,尽管我院为生物和食品工程学院,由于学科的发展目前不是院系的重点学科,由于生物化学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团队的带头人,因此该研究领域,在实验室房屋分配及相应实验室条件建设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不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向,在加大学科建设同时,加强生物化学实验的硬件建设,利用一切发展机会,进一步完善相关实验设施的配置,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2.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改革的重点既要立足实际,又要大胆创新,打破传统模式的教学。大学本科的生物化学教学实验一般划分为示范性、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4个类型[2]。就目前来说,高校实验教学模式多以前两方面为主,诚然对于一些示范性和验证性的基础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互补了理论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直观了解,同时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然而,这种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足,比如实验若以示范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等。21世纪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显然必须改革注入式的实践教学方法,代之以多层次、启发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知识而是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在自己的知识面、认识水平和信息容量范围内,从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慧,已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2.2.1确立多层次实验教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生物教学改革的核心和要害,现存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怎样改问题摆在每一个从事该专业教育者面前,根据我校相关专业,我认为在实验内容上确立多层次实验教学,将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适当删减验证性实验,根据需要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将一些实用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来,形成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前沿,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的逐级提高的实验内容体系。这样使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利于学生接受,在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有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

2.2.2启发式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形式

在实验教学方式上,摆脱老师单一讲,学生比葫芦画瓢单一的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模式,将启发式教学与演示实验、实验的电化教学及微机多媒体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实现趣味性、多样性。根据高校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对象是有专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实验的原理,操作条件机械按部就班很难理解掌握知识及其运用。生物化学是一门相对难学而枯燥的课程,如何轻松而有趣的学习并接受这门课的知识,将抽象的理论易于被接受,本人认为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和采用多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除了谈到的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外,老师还应该以浅显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2.2.3强化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

在深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遵循强化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原则,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融入丰富实验技术。综合生物化学实验具有实验技能的综合性,实验操作的独立性,实验过程的可思考性。通过综合实验,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设计性试验是一种要求层次更高,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一种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以使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设计性实验教学往往把学生实验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实验初期,教师先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及实验室条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设计研究方法、路线、选择实验材料、试剂、并经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查和科学的论证,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最后由指导老师监督,学生实施实验研究,并分析整理研究结果。通过独立设计实验,文献查阅及对实际实验问题的解决,更好地巩固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日益发展现状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亲自探索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及科研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3.1实验仪器设备落后

生物化学是相对年轻的学科,发展空间较大,因此相关的设备、仪器及技术更新较快,实验室设备更新的步伐滞后,新设备往往是数量不多或者是欠缺,学生对陈旧落后的技术设备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实训的实验技术也不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严重挫败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

3.2实验经费不足

生化实验所用的仪器一般较昂贵,与之配套的一些实验设施及相关试剂价格较高。实验过程的消耗比较多,由于资金匮乏,许多实验只能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或者是分组实验。严重减少了学生动手的机会,降低了学生亲自操作和相互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妨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和发挥。

3.3实验室管理难度加大

生物化学范文篇7

1学校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的目的及管理措施

教学团队等教学基层组织是高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以建设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高水平课程为目标,在本科教育中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让高水平的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因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基层组织即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广大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责任教授制度有益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一支合格的教学团队的各项活动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团队的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与学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及时得到高水平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和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还要注意科研与教学互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设高水平课程。所以,实施责任教授制度,让高水平的教师担任责任教授,负责教学团队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很有必要[1-2]。我校非常重视责任教授制度的实施,把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作为评选院(系)教学工作优秀单位的必备条件,把教师担任课程责任教授作为华中学者和二级教授的必要条件。鼓励、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华中学者、二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等高水平教师担任课程责任教授或参与课程教学团队。要求各院系选拔的责任教授条件是:(1)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教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人格魅力,在师生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2)具有高级教学职称,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了解国内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3)教学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5年以上,教学效果优良,在全国同行中有较大的影响,得到同行专家认同的教师作为责任教授。学校对于责任教师制度实行学校、院(系)两级建设制度。院(系)是实施课程责任教授制度的主体,应根据本院(系)学科特点和本科教学工作实际,制定课程责任教授及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实施方案。学校对院(系)的责任教授实施成效进行年度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院(系)评价、教师评价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而且也作为责任教授和其领导下的教学团队津贴分配的依据。

2责任教授制度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及思路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近年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农学和医学向分子水平纵深水平迈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所涉及的内容,是学习生物学领域其他课程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我院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基础课,也是我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和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信息技术)的支撑课程。为了适应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高校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学及医学和农学理论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在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及农业和医学院校中均是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容繁多、理论复杂、抽象难懂,所以有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与学,历来是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广大师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难题,加之本学科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所以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责任教授制度下团队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优化团队成员结构,打造精品师资队伍;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完整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可为生物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证;制定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促进团队系列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以满足生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责任教授制度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3.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雄厚的师资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教学水平的保障。我们通过引进和吸收相关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团队中,实现了教学团队人员间稳妥的新老交替,逐步建立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朝气蓬勃、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创新和团队精神的优秀教学团队。同时,重视在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保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和教学质量评比,坚持上岗教师的听课制度和老教师带课制度,每学期责任教授都要听课程组所有教师的课,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效果,所有待上岗教师必须全课程听课、兼作辅导和个别章节带课,并由主讲教师指导备课,包括多媒体教学备课。老教师带课制度,即由1名老教师和2~3名新教师组成临时课程小组,承接一门课程,由老教师示范和督导,带领新教师熟悉教学全过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教学团队建设和有效运转的根本保证,我们不断完善团队运行管理机制,采取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把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和教学效果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奖励依据。促进团队系列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2教学资源建设

不断加大教材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力度。团队成员先后主编和参编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教材、实验指导和教学参考书6部。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已完成制作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文、双语PPT课件5套,并已全部上网;完成了网络课程在线答疑功能,满足学生课堂外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习的需求。与超星学术视频合作开发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视频精品课网站自2013年上线至今,播放量已超过4万余次,并受到学者的好评。这些网络教学资源不但在团队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增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也提高了教学团队的影响力。

3.3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的研究和改革措施

生物化学是我院生物学各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好和学好生物化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要知道生物化学“学什么、怎样学”,教师要清楚生物化学“教什么、怎样教”。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是围绕解决上面的问题而采取的。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8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就有关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已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3-10]。我们定期进行团队内的业务学习,在课程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相互交流,集思广义,博采众长。根据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综合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是刻意的去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与教材和学生的状态相融合,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条件进行教学改革。我们根据学生英文基础的不同,同时开了中文和双语课堂。在教学改革上,以双语教学为突破口,在采用英文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研究动态和前沿,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课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强调基础性实验的规范化操作,不断更新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课的内容,注重实验教学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学科发展的方向,构建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我们改革了以往仅强调实验结果正确的学生实验课成绩评价方法,从抓实验报告的写作开始,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训练。重点放在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

4学生课程成绩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为了改变一次考试定学生最终成绩的现象,理论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占30%,考核方式分随堂考试、平时练习和课堂讨论和提问。(2)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考试试卷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覆盖相应的知识面,题型多样,包含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综合分析题。实验课成绩评价指标如下[11]:(1)方案设计(30分):设计方案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新颖、立题依据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实验技术的选择是否可靠等。(2)实验过程(30分):实验态度、仪器掌握程度、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分析。(3)结果讨论(20分):论文撰写、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完整程度与分析与展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团队合作(10分):实验小组之间和组内成员之间的配合与学习交流。(5)安全管理(10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与环境卫生以及值日情况等公益服务。

5团队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效果评价具体办法

团队规定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集体教研活动,包括制定教学内容和修改教学大纲,集体评阅教材,组织新任教师试讲,共同出期末考试题,外出参加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中教师们踊跃发言,交流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问题、实验课内容的更新等问题进行交流与协调。这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宽松氛围,使得教学团队的活动不是负担,而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加油站。每年团队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团队成员互评+教学顾问组的评价+学生期末评教”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责任教授教学团队津贴分配的依据。

6课程建设目标与存在问题

生物化学范文篇8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又称CBL(casestudy-basedlearning)教学,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所倡导,目前在国内外颇为流行[2]。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所需,在课堂中引入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一个宽松的、特定的临床实例情景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讨论,结合老师和学生的集体协作力量,用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它主要通过具体案例的展开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来完成教学。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大大缩短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差距,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临床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很大优势[3]。

2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

在生物化学中,物质代谢及其调节是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篇章,而糖代谢十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重点。糖代谢使学生自然联想到糖尿病。作为一个医学生,应该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和胰岛素的关系、糖尿病和糖代谢的关系等相关问题,下面,我们就以糖代谢的案例教学为例,来讲述一下我们在糖代谢中实施的案例教学法。糖代谢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章节的内容复杂繁多,反应过程和反应步骤很多,例如糖酵解途径就包括10步化学反应。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地去复述一遍反应过程和步骤,教学效果非常一般,学生还会感到枯燥乏味至极。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先系统讲解课本内容,然后恰当引入案例对理论内容进行印证,学生就会对案例非常感兴趣,他们就会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结合案例分析讨论所学内容,很快就掌握了所学内容。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所选的案例要合适,能恰当的说明问题。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更要能反映所学的课本知识,而且案例的综合性要强,以便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针对这个特点,糖代谢这一章我们选择了有关临床上的糖尿病的案例。案例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问题,选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问题,还可以附加一些问题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糖尿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但是并不深入,因此这个案例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4]。案例选择好以后,我们,我们将案例及思考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其做好课堂分析、案例讨论的准备,并针对案例提出疑问。布置案例的同时将案例的诊断也告知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课程之前未学习诊断学及部分临床专业课,无法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所以案例的诊断要提前告知学生,使学生有目标的准备材料。学生的准备,我们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学生在课前阅读案例,并通过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做好准备。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设计身处在特定的情境中,教师由一个讲解者变为一个参与者、协助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理论为手段的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主动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了他们的潜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5]。

3案例教学法实施后的总结

案例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师提前设计好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案例查找资料,并在课堂上通过群体合作方式对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找出最佳答案。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协作和反复训练,答案和判断要通过学生自身应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到。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而逐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案例教学法实施后,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学生对该方法的评价。学生普遍认为:通过临床案例的学习不仅能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生物化学课程在临床上应用的重要性。这种方法提高了大家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以后进入临床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尽量多的应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结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证明的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为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该方法可以大大缩短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际的距离,学生可最大限度地接近临床情景,从而使学生明确认识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在具体、生动、真实的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自学、思考、记忆、归纳、分析和表达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案例教学法改革了生物化学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助于培养医学综合性、实用性人才[6]。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应用到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单在应用的时候,我们也要活学活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华.谈面向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广西医学大学学报,2007,24(9):280-281.

[2]李久霞.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146-147.

[3]付金霞.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3)121-122.

[4]张俊河,董卫华,王芳.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化化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2):139-142.

[5]彭少君.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和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102.

生物化学范文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不仅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学历留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生源结构也在不断改善,留学生生源已从过去以东南亚和非洲国家为主逐步扩大至欧美和大洋洲。据2019年4月教育部的最新数据,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外国留学人员,非洲学生占16.57%;美洲学生占7.26%;亚洲学生占59.95%;欧洲学生占14.96%;大洋洲学生占1.27%(图1)[1]。由此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多国留学生的青睐,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来华留学生生源增长的发力点。

1“一带一路”的实施为发展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带来了契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医学人才紧缺,急需医学教育资源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勇担使命,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中[2]。发展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为沿线国家提供医疗卫生领域的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举措[3]。如今,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源占到留学总人数的70%以上。截止到2017年,在华留学生总数超过44万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西医)的留学生达到了25.38%,位列各专业之首[4]。由表1可以看出,中南大学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由十多年前的不足百人,增加到2019年在校生留学生为1631人,占在校生的2.8%左右(表1),其中医学留学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我校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2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授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自改革开放以来,湘雅医学院每年都拥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医学留学生的生化教学工作一直由生化教研室承担,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我校来华留学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特点,我校将生物化学课程定位于全英文教学课程,即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文授课,作业及试卷语言都采用英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动,来湘雅医学院学习的医学留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在此留学生教育新形势下,生物化学教学也要针对面临的问题做与时俱进的改进。目前我校的生物化学教学主要面临以下问题。2.1留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湘雅医学院目前招收的研究生来源的国家日趋多样化,不同学生的知识构成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给生化课程的规范化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2留学生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问题。有些留学生来自英语国家,而有些来自非英语国家,语言问题影响了生化教学的教学效果。有些留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虽然相当熟练,但由于地方口音太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2.3留学生的社会背景问题。由于留学生来源于不同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不同,所受教育也不同,他们与我国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较难适应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2.4如何正确处理多元文化的融合问题。如何利用留学生带来的更为多元的文化,在课堂教学和交流中能够与中国师生互鉴互学,使自身的思维得到扩展,形成国际意识和视野。

3建立来华留学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新模式

3.1针对留学生实际情况,施行模块化教学。生物化学是医学留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学科知识量大且具有概念抽象、专业术语冷僻、涉及面较广泛等特点。如何使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简单化,留学生的学习系统化,化繁为简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5]。我们将这门学科的知识点根据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分为多个知识模块(表2),分析这些知识模块之间的关联,构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以相应的动画、视频和图片等多种素材为辅助,通过学习网站向学生展示,实现“视觉化教学”,使生物化学知识脉络清晰,结构简明,内容生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生物化学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各个模块。为了更好地切合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思路,留学生生物化学课程选用的教材为Lippincott’sIllustratedReviews:Biochemistry,Baltimore:LippcottWil-liams&Wilkins英文原版教材[6]。该书以简洁明了又生动的方式描绘和解析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全书分为六篇。基本划分为结构功能篇章,代谢篇章,基因表达调控篇章等专题,较符合留学生生物化学课程的安排。3.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尝试多元化教学。生物化学内容繁多,涉及范围广,多数留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调动留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简明生动、系统而有趣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慕课、雨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渠道进行授课。慕课: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的简称,是将主讲教师负责的课程制成视频上传到特定的网络平台,使学习者可在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对生物以通过网络免费学习相关课程的一种教育模式。慕课的重要作用是课程创新,对线下理论课程进行有效的补充,并通过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思维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选择[7]。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与实施,便于留学生随时学习、加深理解,并能激发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留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差,课堂一次学习领悟和掌握不充分这一特点,可以起到有效的帮助和改善。在“大学慕课”平台推出《生物化学》配套课程,借助慕课平台让留学生进行同步的复习巩固,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慕课”具有大规模、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8],有助于构建以留学生为本的教学新模式和创新资源共享教育新形态,形成开放、协同、互动的教育新理念。雨课堂:选取适于直观教学的章节,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激素通过结合G蛋白受体激活G蛋白,对代谢通路进行调控等内容。教学前教师要制作适应智能手机的雨课堂课件,课件包括动画、视频等内容,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便于学生理解。课前给留学生播放PPT,留学生可以根据课件提前预习,课前推送环节可以有效地改善留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问题。开启雨课堂授课,留学生可以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前及时掌握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以使讲课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切合留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9]。每节课还可以随机准备几道练习题供学生限时回答,实时进行测试。教师在手机上可以即时知道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实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参与度大幅提高。雨课堂可以在线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学生答习题的答题率、正确率和得分等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根据雨课堂反馈的数据对课程进度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对于留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深入地讲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雨课堂是一种网络教学工具,简便易行,其利用移动新媒体技术建设移动学习资源,有效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辅助学生学习[10]。3.3注重过程化教学,提升自主学习意识。态度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因此,怎样培养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留学生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试卷成绩或论文成绩评定,能较好地反映留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监督作用[11]。联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入过程化考核,使考核与平时教学紧密结合,全面监督留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态度。利用考核监督学生日常学习,建立管理机制,包括考勤、态度考核以及内容考核等。通过在线慕课和雨课堂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考勤,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以及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这种手段,督促留学生按时上课,维持上课秩序,保证学生在课上有所收获。3.4结合实验与科研实践,培养创新应用能力。生物化学课程与实验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因此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实验原理、方法及技术,熟悉生化实验的常用基础仪器,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养成认真求知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留学生的实验课程设置包含了定量分析、层析、电泳、生物大分子制备和酶学技术以及免疫学技术等等。此外,积极与科研一线的教师合作,开放教师的实验室,除了课程设置的配套实验内容以外,鼓励留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到开放实验中,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留学生对生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课本知识和科学前沿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培养留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3.5发挥异国优势,探索创新创业项目的留学模式。近些年,中南大学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英国邓迪大学等国外300多所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交流的研究关系。学校已有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每年有几百人次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在学校这种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下,积极鼓励留学生结合本国特点,进入开放实验室,申请不同层面的创新创业项目或自由探索项目,将所学生化知识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理论知识。

4学校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的一系列举措

4.1中南大学健全留学生英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南大学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为办学宗旨,坚持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整体素质的提高,采取“基本要求+特色”的培养模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经过近百年的教学积淀,医学教育已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从学校层面积极开拓资源,吸引优秀生源,立足学科特色,合理设置专业;严格导师选聘,提高师资水平;设立多种奖学金,发挥杠杆作用,形成了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新格局。学校还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学生评学、教师互评、教师评教和督导听课等多个层次和方位的监督,保证了教学高质量地完成(图3)。4.2多方位提高教师英语授课水平。作为留学生授课的教师,大多毕业于中国国内院校,虽然有一定的留学经历,但是英语交流能力依旧有待提升。特别是有些生化专业词汇的发音和掌握上还需要任课老师严格把握。无疑选派教师出国培训,聘请国外高水平兼职专家都是解决上述问题不错的选择。中南大学也十分重视全英文授课的质量问题,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全英文授课教学能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Council)合作开展“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EnglishasMediumofInstruction,简称EMI)”教师发展项目,专门对相关老师进行有组织的培训,聘请高水平的外教专家对任课教师进行辅导,侧重解决高校教师采用英语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沟通能力以及教学法方面的问题,提高了全英文授课课堂设计和实施能力,促进了全英文授课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对留学生生物化学的全英文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提升作用。

5结语

生物化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形式;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一新形势下,高校生物化学教学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生物科学作为一种污染小,可再生,成本低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生物化学是生物相关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为了满足新形势对学生教育的新要求,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知识点变化比较大,有些知识单凭课堂讲授学生很难理解[1]。生物化学虽然说是理论课程,但是新形势对生物化学相关实验的要求比较高,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部分[2]。新形势下,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生物化学这门看似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正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课程。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着眼未来,着眼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生物化学课程的课时数与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重视程度的目的。

二学生的学习现状

生物化学是我院在学生大二时期开设的课程,是生物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是各种生物实验的必要基础,比如生物解剖过程中的消毒,生物药物的研发过程都需要用到化学的相关知识。生物化学是针对生物科学课程内容需求,将繁多的化学知识进行筛选简化,提炼精髓用于生物科学研究,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们课程的难度[3]。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物化学课程的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占用了学生越来越多的学习时间,导致生物化学课程占用的时间,学分相对减少,在学生课程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学生难免会忽视该课程的有效学习。尤其是在新形式下,社会迅速发展,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是知识,学生的学习经历不再像之前那样停留在课本或者课堂上了,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相关技术实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知识多样性的需求。这样的情况造成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下降。

三新形势下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教材陈旧,教学内容匮乏。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基础性和理论性,造成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目前,部分相关专业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还是90年的版本,实在是太陈旧了,根本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生物化学的教学要求。更糟糕的是,陈旧的教学内容缺乏实践部分,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难度,使教学质量下降[4]。又因为生物化学是生物相关专业企业学科的基础,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面对生物化学教材陈旧,教学内容匮乏的情况,学校及教育部相关领导应该提高重视程度,组织高校优秀教师及相关生物化学专家对教材重新编纂,注重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丰富度与趣味性。此外,教师专家还应该结合新形式下生物相关专业对生物化学的新要求,根绝新要求重新筛选化学相关知识,使生物化学教学涵盖更多的相关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兴趣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最后,教师应该在针对新形势下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更高要求,在教材适当章节加入实践内容或实验内容,有效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生物化学课程时间较短,学分较低。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新形势下生物科技作为无污染,成本低,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力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使得我国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同时高校对于发展国家生物科学技术力量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国家重视与飞速发展的生物科学技术,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压能力相对较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是五花八门,课程时间有限,学生学习压能力巨大[5]。在这样的情况下,生物化学作为一种相对历史久远的基础学科,往往被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忽视,从而导致生物化学学习时间无法与其他新兴学科竞争学习时间,造成生物化学的的课时相对较多,学分较低。在课时相对较少,学分比较低,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忽视该门课程的学习,造成学生不能牢固掌握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基础课程,造成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吃力。面对生物化学课程课时相对较少,学分较少,学生学习动力降低的情况,学校各方面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学校相关部门及相关学院教师应该展开座谈会,对相关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进行统筹规划,根据各学科的难易程度以及章节内容进行时间和学分划分,同时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相关专业的基础学科多留时间,多设学分,学生只有将学科基础学牢了,才能做到灵活运用,适应新形势下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三)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生物化学虽说是理论基础课程,但是在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生物化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学校并没有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学生这方面的意识也相对薄弱。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与本地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锻炼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尽可能多的设置相关的生物化学实验室,生物化学虽然说是学科理论基础,但是在新形势下,面对专业课程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新生物化学方程式,新的实验导图明显增多,学生需要更多的实验课程帮助理解和记忆这些零碎的知识点。但是就目前高校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器材配置情况来看,各校配置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验课程需求。经济情况稍微好的学校,具备相应的实验室,但是规模比较少,同时容纳和承受的实验人员相对较少,在学校相关专业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学校无法调节他们的上课时间来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验需求。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生物化学实验室,在新形势下,国家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各高校承担着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水平,每年向各高校投资不断升高,可以说百分之八十高校具备配备足够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能力,但是为什么高校生物化学实验室严重不足的情况市场发生那,归根结底还是学校仍然坚持陈旧的思想,认为生物化学是理论性学科,不需要相关配套设施。这样的思想导致学校教师领导对生物化学的相关实验课程不够重视,造成实验室建设落后。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教师领导应该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建立良好的实验环境。更糟糕的是,因为学校对生物化学相关实验课程的不重视,造成学生自身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不重视。给学生形成生物化学是理论课程无需实验的潜在意识。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不重视。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在建立健全学校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前提下,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实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四结语

生物化学式生物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随着国家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科技以其污染小,成本低,可再生的特点成为国家科技经济的新增长点。作为生物相关专业重要理论课程的生物化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的重要任务。学校教师及相关领导应该加强高校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生物化学实验制度,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熟练透彻掌握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平时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去,为更好的掌握生物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凌云,江静,王棚涛,等.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1):55-56.

[2]臧运祥,郑伟尉.教学方法改革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4,(10):47-48.

[4]冀芦沙.地方高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4:36-37.

[5]刘伟才.信息化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