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4:36:39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视角;茶艺文化;心理认同;文化传播;社会影响力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茶艺文化则是大众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性影响。茶艺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且影响力极其深厚的文化机制。整个茶艺文化,实际上是在我国茶文化这一基础上,通过具体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体系,从而所具体形成的极具民族文化和艺术特色的茶文化机制。

1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分析

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中主要研究个体与群体在具体社会关系与作用影响下,其心理特征和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变化和规律特征。在具体研究社会心理学时,应该从个体与群体两个主体角度来形成客观认知。从个体角度看,其主要包含了个体在参与社会化活动中,所具体使用的语言以及具体的交往关系、乃至社会各项要素对个体的影响等。从群体视角看,其主要指的是群体的态度、规范性和群体自身的风俗习惯、交往规律等等。心理学体系中包含诸多内容研究,社会心理学就是其中极其独特的研究方式。在社会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其更多关注的是个人或者群体在受到社会环境外在影响之后,所具体形成的综合、客观的心理素质。在目前社会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其尚未能形成统一的结论,综合多样化的观点视角,笔者认为,社会心理学指的是同社会进行互动的社会科学,其基础是群体生活所形成的心理学,通过对人类反映、人类沟通和大众自身的具体习惯和行为进行解释和研究的科学理论。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看,其作为基于母体学科所具体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其中融入了人类行为与文化、人格关系等等,社会心理学并不是多种学科的混合,而是一种以独立视角来研究和整合社会心理现象的学科。在当前应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活动时,其主要对两大领域进行具体研究,其一,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体系内,其将基础理论与应用心理学逐渐分离,进而来解决客观、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其二则是从人性、心理认同和客观行为等诸多视角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进而来发挥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和客观意义。

2茶艺文化的价值理解

茶艺文化之所以在我国能够形成深厚影响力,除了茶艺本身的鲜明特点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其中既包含了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心理沉淀,也与整个茶艺文化的“艺术性”、“观赏性”的广泛流行等等有着重要关联,正是因为茶艺文化中蕴涵着丰富多元、人文客观的传播动机,从而能够满足大众的观赏艺术、品味文化、审美需要等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在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机制中,依托茶文化发展起来的茶艺文化,不仅是对茶文化的艺术化诠释与生动展现,更是将大众浓厚的艺术情感和人文思维理念等多种内容集中融入其中的全新文化形式。茶艺文化的出现与形成,客观上标志着大众对茶文化的理解认知不断成熟,因此可以说,茶艺文化是整个饮茶活动中具体形成的生动、趣味现象,在理解茶艺文化时,就需要从其中所包含的对茶的技巧,以及欣赏艺术化的茶叶冲泡方法,乃至欣赏优良的饮茶环境等等。茶艺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多样化,正是其中所展现的淳朴、优雅特征,使得该文化机制充满艺术渲染力和感染力。当然结合我国茶文化的多样性和系统化看,整个茶艺文化也有着相应的地域特性,因此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茶艺文化也有着自身的具体要求。从本质上看,茶艺文化是基于茶艺表演这一客观活动前提下的精神诠释与文化表达。因此,丰富多样的内涵决定了其深厚的价值力和影响力。

3基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茶艺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内涵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来说,其从产生到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彰显和诠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差异性,在整个茶艺文化的表达过程中,其主要体现为:首先,是茶艺活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不同于其他表演活动的是茶艺文化在具体展现过程中,其内涵更加丰富,元素也更为多样,所有的茶艺动作表演活动都是基于对茶文化的理解这一前提下所形成的,当然整个茶文化机制中,也大量使用了各种艺术表达方式、服饰、音乐等等,来具体诠释和展现相应的文化内涵,并且为茶艺文化的具体传播与广泛流行创造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其次,是理解主体上的实质性差异。茶艺文化并不是一种张扬、奔放的文化艺术,其中所展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中,更能符合和匹配大众的含蓄性格和内敛文化。茶艺文化的淳朴、人文色彩等等,都是基于大众心理习惯这一前提所具体形成的。最后,对于茶艺文化来说,其之所以能够实现广泛流行,其源自整个茶艺文化中,融入了多种元素,加上当前茶文化的流行,以及其心理机制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从当前大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看,茶艺文化所展现的生态属性和文化理念都是社会大众正在追求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视角来对茶艺文化的“时代流行”形成成熟理解。首先,大众普遍认同和积极关注是驱动茶艺文化成熟发展的基础所在。正是大众发自内心的心理认同,从而推动了传统茶艺文化的时代流行,并且赋予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其次,茶艺文化中所诠释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恰恰也是当前大众所追求的心理机制。茶艺文化中所倡导的精神诉求与其丰富多样的物质属性一样,都是当前大众所普遍关注的文化内涵,因此,其能够成为一种“时尚”的风向标。最后,茶艺文化被融入了诸多新元素,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茶艺文化在具体传播与展现过程中,也融入了更多新媒体元素,从而诠释了生动、形象的茶艺文化色彩。比如,当前在传播茶艺文化时,通过拍摄具体的茶艺文化表演视频、开发相关的传播软件等新的文化传递方式,适应当前大众的具体观赏诉求。

4基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茶艺文化的价值功能分析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传播媒介所具有的价值影响力和实际冲击力远远超过了传播文化本身。茶艺文化作为一种基于大众实践应用所形成的具体文化形式,其形成于大众,又在不断传播过程中,不断影响大众。因此,从具体的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认知茶艺文化中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就极具现实意义。从茶艺文化的结构特点看,其中承担了系统化的社会心理价值,比如其中愉悦的艺术化表演能够有效调节观赏大众的心理认知等等。从某种程度上看,茶艺文化满足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与实质性认知,在茶文化不断传播过程中,人们在审美理念的具体影响下,不断探寻传统茶艺文化中所展现的价值力和影响力。在茶艺文化传播与表现过程中,其中将大众自身具体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机制融入,尤其是展现了人际互动对茶艺文化的发展影响。当然无论是茶艺文化本身,还是观赏茶艺文化的过程,其都成为大众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特别是相同观赏兴趣和诉求的个体容易在具体观赏相关茶艺表演活动时,形成固定的群体。茶艺文化在表演过程中,也融入了社会发展变迁的综合化信息,同时也将大众自身的具体情感诉求融入其中,实现了相应的“心理按摩”效果。此外,我们认为茶艺文化的精神价值也能够对大众的情感理念形成系统化的引导,尤其是能够帮助大众有效释放自身的负面情绪,降低其自身压力。

5结语

茶艺文化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天然良土”之中,其丰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精美的表演,无疑不是我国传统文化推动的结果,当然这也与我国大众文化的心理沉淀有着密切关联。实际上,茶艺文化中诠释了大众思想,并且将具体的时效特性融入其中。茶艺文化不仅是对茶的艺术化表达,更是将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等多种理念的深度融入。

参考文献

[1]张海形,孙炳海,黄小忠,等.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社会与个人的“互构性”———社会心理学中“共识”理论对社会心态研究的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21-122.

[2]田启超,马世波,王俊萍,等.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163-165.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2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社会心理学;实践研究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选择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1]。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由此,全国高校掀起了探索和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热潮。社会心理学是针对川北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探讨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3]。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了解社会,并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在社工实践中遇到的社会心理问题,更好地服务社会。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学生缺少缺乏探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难以将所接收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建设也迫切地要求改革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笔者尝试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到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一、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在研究性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通过亲身体验问题的提出、研究、解决这一过程,不但能够掌握现有知识,还能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结、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逐步获得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主导者、传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指导者、帮助者、鼓励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二)应用性原则。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是社会心理学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之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生活、接触社会,关注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或社会心理现象,在对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探讨与解释中,帮助学生找到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感受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4]。(三)探索性原则。探索性原则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探索性,不局限于教材的框架,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研究情境,引导学生发掘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专题。探索性原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探索性,善于提出适合学生的探索性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二、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教学前的准备。首先,做好教学规划。由于教学对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一学生,均是首次接触心理学课程,缺乏心理学的知识基础,因此在课程初始阶段仍需要以讲授法为主,不宜实施研究性教学。故在规划课程时,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哪些章节、知识点可以采用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与理论学习如何搭配与衔接,需要提供哪些参考资料,有哪些可利用的网络教学资源等。同时,由于社会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应用性程度不同,在实施研究性教学时目标和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因此,笔者将教材原有的18章内容合并为13章,重新组合知识点并减少讲授时间,为专题研讨等研究性教学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证,同时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初始阶段,引导学生开展练习性的思考和讨论,为后期开展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笔者在课前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说明,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安排及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根据学生意见,对个别教学安排进行了调整。这种课前沟通,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又便于学生明晰学习目的、安排学习进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二)课堂专题研讨。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是相对封闭的,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研究性教学的课堂是相对开放的,注重授人以“渔”而不仅是授人以“鱼”[5]。因此,“专题研讨”这种训练学生探索问题、提升专业素养的有力途径被引入了研究性教学的课堂中。课堂专题研讨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5~6人为一组,共6组,学生自由组合、组长确定分工。综合考虑课程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兴趣,共进行3次课堂专题研讨:主题分别为“减少认知失调的实际应用”“侵犯的原因分析”“助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提前告知学生研讨主题,教师提供网络微课视频,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研读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课堂汇报。每次研讨课指定2个小组进行课堂汇报,每个小组的汇报时间为15~20分钟,其他的小组补充发言或提问、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是一位引路人、推进者,多鼓励、少评价,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帮助,并在研讨最后进行总结,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澄清。专题研讨课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既能强化所学理论知识,又能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相较于讲授式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提升。从教学评价反馈来看,专题研讨课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兼顾了实践性和理论性,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模式。(三)课外延伸。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跳出课堂限制,将课内外融为一体。课堂中给学生提供的研讨、交流的时间毕竟有限,如果能将课堂内的研讨延伸到课外,将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每次专题研讨课之后,教师精心选择参考资料和网络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研读,每组形成最终的研究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课程相关主题开展研究并形成论文。有学生选择研究“性别角色差异和媒体的关系”,有学生研究“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还有学生到社区和医院、福利院等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此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进行指导。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会更熟练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会接触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也能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的欲望[6]。(四)总结在最后一次课中,教师对研究性教学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正确观点予以表扬,对观点中的欠缺之处予以补充和修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对研究报告和论文进行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深入思考。

三、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效果反馈

课程结束后,学生填写研究性教学评价表,如表1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研究性教学认可度较高。有学生提到,“原来觉得理论知识很抽象、难理解,特别是认知失调理论,但为了专题研讨课的报告,我查了很多资料,同学也分享了很多实际运用的案例,再加上教师最后的总结,让我对这个理论有了透彻的理解,也知道如何运用这个理论去分析社会问题了。”还有学生反映,“第一次参加小组合作学习,觉得很有意思,我从小组成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平时在私下交流中学不到的。”

四、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反思

(一)缺乏实验教学。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发展史中出现了众多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实验,仅是教师讲授经典实验并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实验教学作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缺失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效果。(二)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课程考核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专题研讨课汇报、专题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课题论文、课堂互动、出勤等均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内。但是期末成绩占据总评成绩的60%,期末笔试仍为主要的考核评价方式,因此仍然存在学生为考试而学、复习时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等现象,无法起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形成过程性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为研究性教学创设有利条件。

五、结语

研究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能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和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也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同时,研究性教学也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正如相关研究的科学家所说,“在大学里,教学不应该脱离科研,科研没有教学照样发光、燃烧,但教学没有科研,尽管他的外表多么诱人———仅仅闪烁而已”[7]。在此后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笔者将继续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力求形成一套完善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2]张玲玲,曹辉.近十年我国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研究综述[J].武夷学院学报,2017,36(2):96-101.

[3]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4]潘柳燕,王恩界.多元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以《社会心理学》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98-102.

[5]刘赞英,王岚,朱静然,等.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69-75.

[6]赵维燕.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6):918-920.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3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统一战线;应用;探讨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统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精通统一战线历史,做到心明眼亮,同时还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掌握统战工作的个中门道,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敏感问题,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这一重要观点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统一战线学除了运用传统的研究手段,还有必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层次,实现对统一战线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因此,汲取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和研究方法,是统一战线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定位,乃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人际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并为社会问题与人际矛盾提供解决之道的学科。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都可以在这个学科中找到对应的认识、解释、预测和控制,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在统战工作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中,社会心理学理论同样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需要统战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同人的思想状况保持密切联系的工作,在实践中就不可能完全摆脱心理学理论的运用。统战工作本质上是争取人心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地做好统战工作,统战工作者就必须与党外人士交心、交友,去深入地了解人、理解人,做一个洞察人心与人性的行家。有选择地吸纳社会心理学中的某些动态的、实用的、具有辩证思维的理论元素,对于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尝试拈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舍己的自动适应”、“社会焦虑”、“社会品格”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在统战工作中的应用,试作探讨如下。

一、“舍己的自动适应”:思想交流中的无意识误述

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说的“舍己的自动适应”,指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即一个人可能有许许多多的思想、体悟、希望以及甚至于感官的感觉,这些思想、体悟等等虽然在主观上好像是出自于内在的思考,但其实是外面加诸于其人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常能发现,有许多人自以为在主动而自发的思想、行为,其实并不然。当他们说“我认为”时,这句话似乎很明确而肯定,似乎惟一的问题是“我所认为的”是否正确,而不是“我是否在表达意见”。但一经用心理学原理来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其中往往隐藏着“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某些人也许在大庭广众前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并没有表达任何自身的意见,只是不知不觉在复述环境传递给他的某种看法。这种基于“舍己的自动适应”的意见表达实质是一种无意识误述。“舍己的自动适应”与催眠状态非常类似。有经验的精神分析师都知道,如果向一位被催眠者施以催眠术,向其灌输一种思想,被催眠者在醒来以后,往往会把处于催眠状态时灌输给他的思想当作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在催眠中暗示某人,当他在催眠后醒来,他会感到非常口渴;结果,这人在醒来会真的感到口渴而立即找水喝,但实际上当时他并没有处于口渴状态。像这样的情形在催眠中屡见不鲜,施催眠术的人可以暗示说,一杯咸盐水是一杯香甜的橙汁,于是受催眠者便会像喝橙汁一样津津有味地喝起咸盐水;施催眠术的人暗示说,受催眠的人手指断了,于是受催眠者就真的显现出痛苦的表情。“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在统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举例来说,比如市委统战部曾组织几个党外人士召开一次小型的座谈会,参加座谈者中有一位是阅历丰富、久经考验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另有两位是政治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目前党外人士对本市正在推进的统一战线工作制度建设持何种意见,于是便向参加座谈者请教。我们还知道,这几位参加座谈的党外人士都已听到了最近市委召开统战工作会议的有关报道。对统一战线建设具有深入感悟的那位年长的党外代表人士思考一番,他考虑到当前的形势要求、本地的具体情况、党派组织的独特优势等因素,加以斟酌,然后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他可能会想到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的报道内容,并引用了媒体中的有些消息来支持他自己的意见。但是,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意见和建议是他自己的思想产物,是他自己的看法。两位阅历尚浅的年轻党外人士中,有一个人可能知道他自己并不很清楚当前统战工作的有关情况,而且也觉得座谈之时也无法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因此,他坦白地回答说:“我不能提供什么意见,我知道的就是,市委统战工作会议是如此这般的部署。”另外一个年轻党外人士则不同。他相信他对统一战线知道得很多,虽然实际上他不过浮光掠影地知道一点情况而已,但他认为他必须有能力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他想了一下,然后把“他的”的意见讲了出来,其实,他的意见不过是媒体报道的消息而已。当请教他这样说的理由时,他会告诉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等等,他得到了这个结论。从表面上来看,这位年轻党外人士的行为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行为是一样的。然而,如果我们更密切地予以分析的话,就会发统战理论与实践现,这位年轻党外人士只是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媒体的报道和提法。可是,由于他觉得必须表示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忘记了,他是在重复媒体报道的权威意见,故而相信,他的这个看法,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致的。而实质上他所提出的种种理由,也是虚假的理由,其目的是想使他的意见显得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他自以为这是自己的意见,其实不过是不自觉地承袭媒体和权威人士的意见。也许他的意见是对的,而那个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是欠妥的,可是无论如何,对的并不是“他的”意见。我们观察党外人士对于若干事情的意见时,常常可以发现到上述类似现象。比如说,我们向一位正在读报学习的党外人士,请教对某一政治问题的看法时,“他的”意见其实就是他从报纸上看到的说法,然而,他却相信,他所说的乃是他自己思考的产物。在宗教信仰问题上,也经常发现“舍己的自动适应”现象。淮安市委统战部曾对本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过一次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多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自认有宗教信仰的占30%以上,其中一大半信仰佛教。经调查发现,对真正的宗教教义,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其实并不笃信;他们的信佛,更主要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和功利性目的。有位受访的民营企业家在受访时就明确表示:“我平时信佛,对佛教的具体内容压根不懂,只是看到周围很多人都在信,觉得心诚则灵,也就信了。自己深感只要多做善事,行善积德,一定会有福报。”这样的所谓宗教信仰和宗教人士追求定向和献身的需求,其实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也是很不真实的。虽然行善积德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上的扶贫济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有负面作用,与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方向也是背离的。对此,统战部门应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这种“舍己的自动适应”,真正在思想上和人格上独立起来,从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转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之中。从上述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去了解一个人,最重要的在于洞察这个思想,是否是一个人自己的思考结果,而不仅仅在于这个思想的内容,是否是正确。比如在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的例子中,年长的资深党外代表人士的的意见可能是欠妥的,而那个重复媒体报道的年轻党外人士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由此可见,虚假的思考也可能是非常合逻辑与合理的,但实际上这种合理化的行为,却由种种非理性及主观的因素所决定。这种合理化行为可能与事实、与逻辑思考是矛盾的,但是它本身在外表上却常常是言之成理的。各种“舍己的自动适应”行为,之所以在本质上是虚假的,乃是因为它不是这项行为的真正动机。总之,在对党外人士进行政治引导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一点是,既要知道他们“想些什么”,更要知道他们“如何地思想”。凡是由积极的思考所产生出的思想,永远是鲜活的。所谓鲜活,不一定是指别人未曾想到的,而是指思想的人真正把思考作为一种工具,用以发现在外界或内心中的一些真实事情和切身感悟。因此,统战工作者如能深入了解和把握“舍己的自动适应”这一社会心理学内涵,将大大有利于与统战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仅靠一个人的话是否合逻辑,是不能判断出他的话是否是出于衷心的,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到这个人的心理动机。

二、“社会焦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心理学上来说,焦虑是人们遇到矛盾和困难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通常由于情绪或心理上的内在冲突,引起忧虑和不安。而社会焦虑,则又称为群体性焦虑,主要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价值取向多元、人心飘浮不定的社会氛围中,社会焦虑这一现象也经常在某些统战成员中普遍呈现,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中,这一现象比较突出。淮安市委统战部曾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焦虑问题组织过专题调研。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似乎和“焦虑”一词有着很大距离,他们拥有金钱、事业、名誉,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勇于进取、精明强悍、春风得意的形象,被认为理所应当拥有富足的生活和极大的幸福。但调研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焦虑现象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中不仅是个体现象,而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焦虑既和当前的经济大气候、发展大环境有关,也与个体人格的发展密切相关。对这些思想和精神状况,只有从社会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观察,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说,最直接可见的是当前因企业经营环境引发的焦虑。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动荡和竞争力加剧的市场大环境,压力巨大,很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宏观形势心存忧虑,对当前的融资难、高成本、高税负、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解决信心不足,这是导致产生心理焦虑的一个主要根源。例如在调研访谈中,淮安本地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就说:“平常人觉得我们老板很风光,其实我们内心充满了焦虑。近10年来,我感到企业的发展比之前10年有明显恶化,不像过去那么顺风顺水。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严,银行对企业的压榨也越来越大,民营企业不找关系、不打点,基本不可能贷到款。有时很怕自己走错了一步,资金链断裂,就此倒下去站不起来,这样的事情我亲眼看到多起,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近年来谋求上市,企业几乎脱了一层皮,经常有媒体的‘黑记者’来敲竹杠,中国的舆论氛围差,咱们也惹不起。整天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心理压力很大。”以上这一段话,颇能说明当前引发某些民企老板心理焦虑的环境因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群体性焦虑还有政策执行的原因。近年来国家和省市与时俱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战略,连续出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某些政府部门对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依然区别对待,扶持政策的执行层面存在着较大阻力与较多问题,政策兑现的“天花板现象”、“弹簧门现象”严重影响到企业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许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面对某些政府管理部门的刁难、潜规则和不公正待遇,大多选择忍耐和顺从,长时间处于矛盾状态中,产生心理焦虑也就在所难免了。另外还有人际关系引发的焦虑。有些民营企业家坦言,社会人情淡漠,生意场竞争激烈,围绕身边的人大多抱有利益交换目的,缺少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贫富差距的加大也使其他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公平感,从而加重仇富心理,虽然社会公众在意识层面上都能认识到,富人并不是坏人,坏人也并不都是富人,但社会发展的逻辑,往往是每逢社会矛盾激化和不满意度增加之时,富人就会成为公众发泄不满的对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普遍感到自身是处于一个仇富情绪围绕的环境中,自然难以保持心境的平和。如果深入分析,这种群体性心理焦虑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总之,必须探根求源,才能有效地加以引导。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工作,除了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还需针对他们特有的焦虑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将焦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这也是当前统战部门亟需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条件具备,还可邀请职业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进行专业疏导,以帮助他们洞察焦虑的内在根源,更好地克服焦虑,调适心态。

三、“社会品格”:引发群体行为的重要心理动因

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社会品格的概念乃是指一个群体所共有的品格结构的特质,其形成的基本因素是一个团体共有的生活经验、方式及社会实践。“社会品格”这一概念的本质是品格的动态性,这种品格对于某个群体来说,乃是共同的品格特质,它有效地决定着该群体成员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是一个群体中多数份子的人格结构之基本核心。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秩序中,如何引导某一群体的行为,使其成为一种积极性的、创造性的力量,那么就有必要对社会品格加以研究。就社会心理学的动态意义而言,品格是一种特定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由于人们的需要必须动态地适应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人的精神于是形成。反过来说,品格也决定每个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因为除了纯逻辑的因素外,思想都是受思想者的品格结构所左右,包括整个理论系统与单独的观念,诸如合作、协商、求同存异等,也都是受思想者的人格结构所左右。社会品格这一理论概念,对于统战工作实践来说是十分有用和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品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量结构,它不仅凭借简单的体力能量而出现,还会以一种心理能量的特殊形式而出现。例如,一个具有攻击和暴力倾向的群体成员,必定具有好斗的品格以及虐待、对抗的激情。而一个热爱和平的社会组织的成员,必定具有反对暴力以求协作的意愿。社会品格这一概念,可以有效地回答目前统一战线理论中尚未充分论及的一些重要问题。为什么某些社会群体的社会主义优越意识不能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有效?为什么不同民族、阶层的个体间冲突会延伸到群体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这类问题的答案往往就存在于社会品格的现象之中。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中许多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各有一种特殊的个性,只有以此特性为基础,许多观念才能得以发展和成为有力量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认为协商与合作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方式,可是如果向某些宗教极端主义者介绍政治协商的观念,将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些人具有一种不同的个性结构,因此,他们很难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协商和合作的原因,即使他们懂得我们的语言,也无法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样地,一些邪教组织及具有和邪教分子同样品格结构的人,都认为任何相信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群众可以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人士,不是傻子,就是在扯谎。由于他们所具有的那种社会品格,对他们而言,如果生命是无痛苦和无灾难的,简直和自由平等是一样令人难以想像的。再以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为例。近年来,淮安市委统战部对网络意见人士组织了重点走访调研,发现这一群体人员的构成虽然呈现多样性,但却具有共同的社会品格。他们中既有社会名流,也有草根人物,大多数是或自认为是某一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具备较大影响力,但是通过网络平台却成了广受公众关注的信息者;他们写作能力强、反应快、观点尖锐,意见常常偏激而可行性不强。在当前不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保持异见并与主流舆论唱反调,往往更能使“眼球经济”获得成功,博得更多的点击率,这也是许多“大V”的成功之道。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市委统战部将“网络意见人士品格”定义为个人的、价值多元的、批评型的、激进的、分散的、缺乏服从和合作观念的品质的累积,并且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经分析研究认为,如果简单地试图通过行政力量来改变它,这一结构可能会通过语言暴力,或者通过故意沉默而表现出强烈的抵制;如果试图采用经济上的优惠措施来解决,恐怕也很难对它产生任何效果。针对此种状况,统战部门决定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开展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党派团体和党外人士的特殊身份,运用统一战线具有的这一特殊的“话语权”功能,在多个场合开展了一系列思想引导工作,结果显示这一做法比党政机关的行政手段更为有效。工作实践证明,与网络意见人士打交道,不仅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声,通过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等方式加强与代表性人士的联系,还必须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社会品格结构,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对于其他统一战线成员来说,无论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还是民族宗教界人士群体,同样也是如此。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多跟不同群体交朋友。就统战工作而言,面对愈演愈烈的社会转型、阶层分化和思想多元,面对面广量大的各类统战对象,统战部门的思想引领工作只有深入了解把握各方面成员的社会品格、心理状态,才能精心定制具体而微的专门方法,起到打动心扉、登堂入室的效果。通过加强对社会品格的研究和积极引导,使某一群体中大多数人的社会品格和此类群体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客观工作相适合,人们的行为就会成为有建设性的正能量,而这种有建设性的正能量对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转,是不可缺少的。以上对“舍己的自动适应”、“社会焦虑”、“社会品格”三个概念的探讨及其应用,只是我们将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统战工作的一个初步探索与尝试。事实上,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向来是密不可分的,广阔的统一战线可以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鲜活的社会实验室,而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吸纳也必将为统一战线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总之,积极地创造性地汲取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髓,将其恰当地应用于统一战线有关现实问题的“深耕细作”,这是破解当下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又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志勃 单位:淮安市委统战部研究室

参考文献:

[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讲座[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2005.

[4]仲波,张华,刘志勃.非公经济人士“群体性心理焦虑”现象调查和对策[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5

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根据笔者对社会心理学学习的概念所形成的轮廓,心理学首先应当是建立在人最基本原始的心理活动和意识上,进而研究不同的外界(社会)条件下对人产生的普遍的情绪,行为或看法等可感的效应。其基础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思考反馈的能力,而条件则是社会(群体)的影响。而其中的个人心理活动也显然不全是自然的非条件反射,必然有一部分是长期接受社会影响而“培育”出的产物。因此,心理学与个体与社会都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如何认识社会心理学的个体与社会部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并且做到将相关认知联系于生活中人们各种行为的原因呢?研究了解并运用关于个体的部分应当掌握自我认知的知识,并联系理解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自我认知是对于自我的知识,包含自我,自我概念和自尊。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或准确或粗略的认识,有整体认识,也有特定领域的认识。例如笔者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的人,但能够沉下心来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笔者对自己的特定领域认识。有一条内容很有趣,是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是能让人们明显感觉到的,而内隐自尊更能暴露一个人意识深处对自己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评价与预期,参考文献中提到了东方人在外隐自尊量表中不会自我拔高,但日本人的内隐自尊有自我拔高的特性。这让笔者解决了一个困惑——为什么知道自己不是伪装却还总是有矛盾的两面性格。笔者的孩子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很多次考试结束她都垂头丧气抱怨要垫底了。成绩出来后没有想像的那么糟,在平均线左右,她和笔者交谈过,会一方面觉得很险,终究没有垫底,但心里同时会觉得不甘心,仍旧希望自己感觉糟糕的时候成绩也能像平时一样不错。还有就是她很反感平均线的成绩,觉得自己再差也不该仅仅只是平均水平,在她眼中,代表大众的平均水平却是自己的底限。可能其内隐自尊有明显自我拔高趋势,造成其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结果感到满足和肯定。心理学关于个体的知识让学习者对周围人的矛盾心理有了更透彻的认识,能分析隐藏在性格与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关于自我知识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他人的反馈,自我知觉,标签激起等。其中他人的反馈揭示了一个互动的过程。对于我们的表现,他人会持有一定的看法,我们知晓后可能还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很多个他人的效应就类似于社会舆论的力量了,这也是心理学与从个体到社会息息相关的一个方面。社会化则更为明显。我们长时间身处社会这个大环境,参与各种道德文化社会宗教的活动,这些司空见惯的景与物成为我们行为与看法的“公理”,对我们的价值判断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活动。

同样有趣贴近生活的还有关于自我归因和自我障碍现象。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提出:个体欲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对观察他们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在其中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我们会认为受到诱因的人做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贝姆认为,我们观察我们的行为,看它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发生并且只有在后者条件下,我们才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这可以解释一些偏见的现象。还有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是实体特异性(我会这样做是普遍的反应或是说这是我不为外界环境所改变的特性吗),一致性反应(别人这样做有他们的理由,我应当是受了他们的影响)还有一贯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这样做的)。它们全面揭示了我们行为的几种原因,从中也可看出社会对个体影响的影子。此外,功与过的归隐偏差可以解释——人们趋向于将成功归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孩子考砸了,父母互相指责这是像对方笨的原因,而当孩子做了什么好事,又都说像自己。这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防卫归因”与一种天生的“自恋”机制吗?这种现象也十分常见,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它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们过于频繁地怀疑自己,但也会造成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弊端。自我障碍是把双刃剑,但根据文献显示的调查结果,人们设置在自己前行道路上的障碍也会真正减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这就好像一种逃避的心理,却最终正是因为这种看似注定的自己无法改变的“提前失败”而败走华容道。浅谈笔者对心理学的个体方面知识的认知与应用后,继续谈谈对社会对群体的相应解读。一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重点的态度与态度的改变。态度更偏向于个体认知的方面,而其改变则强调了社会对其的作用。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而这三个方面又相互影响。还是笔者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习物理前涉猎很多侦探小说,它们教给她很多知识(认知),她也对其中使用的物理原理感到十分好奇,产生强烈求知欲(情感),于是在学习物理时就会充满了兴趣还会把它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行为倾向)。而态度的集合又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甚至改变世界都建立在对世界各个事物的态度的基础上,由此,态度对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可见一斑。个体的态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塑造:社会化,人际影响,个性影响,学习等。举其中一例说明笔者的理解:社会化揭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会相互学习,并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尽可能恰当的解读和反应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的教化的过程”此言得之。倘若没有社会化过程,人就失去了规范自己行为以至于与团体的规则一致的压力,于是便不能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局面。而正是这些社会化的力量,使得人们进入社会进行发展从而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这又是个体受到社会影响的例子,而且是可以无限延伸下去的相互影响。形象地来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像织在个体与社会中的一张无穷尽的网,相互作用,过程复杂,而结果却是恰好符合我们心中认识的真实感受。

下面谈谈态度的改变。可信性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意识,权威的人很容易在我们心中取得信任。我们会下意识给更加优秀伟大的人物添加光环。笔者看到过一篇有趣的文章,有人统计了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商纣王暴行的描写,发现冠于商纣王名下的酷刑数目居然在逐年增多。这样不排除人们主观上把各种酷刑讹传于其名下的可能。连《三国演义》也不免把周瑜空城计写入诸葛亮名下的安排。与此同时,动机和意图也对态度产生了影响。如果听到一个人发表的观点明显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牟福利,我们对其观点即理由的可行性会产生极大的怀疑,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十分真切的体验。还有“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它被很好地应用于广告心理学。高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能够对被试着态度产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名人代言短时间内可以说服很多消费者购买)而低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没有那么明显的效应(非知名人士代言不能短时间内收得很大成效)。但两者随着时间的改变趋势却是截然相反。笔者有一个设想,广告可以在前期以名人代言的为主(如占80%)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缩小其比例,争取依照人们内心的心理“睡眠者效应”取得最佳广告效果。这便是将心理学发现的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取得实际效益的例子。不难发现,现在的商家越来越注重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学力量,各种研究消费心理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能抓住顾客的心的商家,才能赢得社会市场的江山。

作者:许湖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电影观众消费心理论文

公共心理学试卷分析

1本文的目的

通过分析近5年来榆林学院公共心理学试卷的试题及试卷分析,探究当前考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2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分析近5年来陕西某高校心理学试卷的试题及试卷分析。访谈法,访谈心理学课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校曾经和正在接受公共心理学学习的学生。对学生的访谈题目包括:学生对公共心理学的认知、态度。包括对上课和考试两方面,题目包括,心理学课前是否预习?课堂布置的作业是否经过独立思考完成、考试复习什么时候进行,突击还是循序渐进,怎么看待心理学考试作弊,怎么看待成绩对老师的访谈题目包括:每学期是否为课堂带来新的内容占全部备课的比例?课堂如何对待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考试成绩是否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如何对待学生作弊?对目前心理学课程考核的看法?

3结果

3.1试题分析结果同一份试卷不同题目之间存在暗示作用。如在填空题中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考核,而在随后的某个选择题选项中给出了正确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差异不明显。简答题是指,论述题是指,而在公共心理学试卷中,这两类题型似乎没有本质差异。试题类型多样,覆盖到了大部分大纲内容。3.2试卷分析的分析结果:教师对不同班级的试卷分析趋于一致,未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对难度、区分度等统计指标理解不够充分。在解释时容易发生错误。从区分度和难度指标看,近5年心理学试卷区分度不高,试卷难度小。关于及格率。近5年心理学考试班级及格率出现一个现象:整个班级要么及格率很高,甚至全部通过。要么及格率相对比较低,或者普遍低分,少见高分。关于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作用。对比总评成绩和卷面成绩会发现,心理学试卷评分中,平时成绩对总评成绩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处于及格线临界值的学生,极少出现因平时成绩“拖累”而不及格的情况。4.3访谈结果学生访谈结果,共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纪的22位同学进行了访谈。对心理学课的态度:加入具体访谈对话片段。92%的学生不做课前预习,71%的学生对心理学课布置的作业只是简单将笔记上的内容重新抄写一遍。76%的学生心理学复习考前两周复习。39%的学生心理学考试考前两天突击复习。87%的考生认为心理学考试成绩还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自己的学习认真程度的。91%的学生认为心理学考试作弊普遍存在。教师访谈结果,共对8位老师进行了访谈,其中4位教师是心理学课任课教师。所有任课教师都表示每学期都为课堂引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关于课堂上对待不守纪律学生的态度,教师表示点到为止,并不会深究,也无法深究。成绩高的学生课堂上并不积极,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学生不见得心理学考试得高分,这是教师的普遍共识。监考看到学生作弊会阻止,但是很少实施更严厉的措施。另外四位老师为学生班主任,他们认为心理学课课堂讲授比较枯燥,没有预想的那么形象生动。

4讨论

通过对近5年公共心理学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到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覆盖到了心理学考试大纲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符合规定的试卷。通过深入分析,仍有一些问题浮现出来:

4.1试卷总体呈现区分度不高,难度偏小的趋势

这反映了教师在命题时倾向于采用简单,容易回答的题目,这导致试题无法有效将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区分开。什么原因让命题教师更愿意采用偏易的题目呢,也许从我们的访谈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作为一门3学分公共课,学生并未给予心理学课过多重视,这从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完成,以及复习态度等访谈问题的回答上可见一斑。在这种学习态度下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题目过难,可能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这样的情况任课教师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对于学生,仍可以寄希望于补考甚至毕业前的清考,后续考试只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难度甚低。也就是说,学生的挂科“成本”是比较低的,相比之下,任课教师面对班级高不及格率可能会受到各种质疑,压力要大很多。这种情况下,教师更愿意采用“温和”的态度出题和阅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总是起积极作用。当学生对心理学这样的公共课抱有“临考抱佛脚”的态度时,即使阅卷老师手下留情,在期末成绩的分布统计上,这一态度仍然被表达出来,因为总是很难出现一个漂亮的正态分布,分数往往集中在60-80的低分段,高分甚少。

4.2课程内容枯燥不吸引人

似乎也无法将所有的问题推在学生身上,从访谈结果看,课程枯燥不吸引人是值得思考的因素。我们开设公共心理学的目的是给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类学生讲授科学心理的原理,这些原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课堂对学生的引导仅限于对知识的传授,在需要思考讨论时候只能依靠有限的的、曾经的教育经历的回忆,学生对心理原理的印象将非常有限和肤浅。和其他公共课比起来,心理学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因此,我们要增加心理学科学知识和真实的生活情景的联系。也许,可以在每学期心理学课中增加实践课的次数,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思考,并锻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能力。这样心理学课堂也许会更加活跃,有更多创造性的声音。

4.3平时成绩的在总评成绩中的重要作用未受到重视

必须认识到,目前进行的很多卷面考试仅仅将学习结果狭隘化为可量化的学业成就本身就有很大缺陷,学习是多维度的,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元认知等多种结果。因此平时成绩在学业考核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不能再让平时成绩沦“人情分”“、救命稻草”的角色。甚至,可以增加平时成绩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的比重。

作者:申腊梅 单位:榆林学院

积极心理学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抑郁性障碍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㈣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非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也不是某种心理素质的训练,而是注重引导和促使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改变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很难从知识的掌握方面进行评估反馈。另外,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很难用一种明确的尺度来量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学是一门以大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的学科,其教学评价方式应该以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评价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完善与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利用量表施测、自我分析报告和问卷调查等工具与方法,同时结合师生交流、游戏互动和个别访谈等措施对大学生心理整体状况进行科学调查,主要考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确定心理教学模式、心理课程内容、心理课程目标和心理课程设计等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完善心理课程教学效果科学评价机制,并以此优化心理教学模式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作者:叶金勇 单位:集美大学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文化转向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作者:赵杰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声乐心理学在声乐舞台的运用

一、声乐心理学概述

(一)声乐心理学含义

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对声乐表演者的心理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指导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中发挥更好的表现,这门将声乐活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的学科,即声乐心理学。

(二)研究历程

声乐表演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自中华民族产生以来,该项艺术一直存在并流传至今,在声乐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进行声乐心理知识研究则相对较晚。自19世纪西方国家发展音乐心理学后,我国开始将心理学逐渐运用到声乐专业之中,并于1927年提出独立的学科体系,由此声乐心理学基本开创。经过多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声乐心理学日渐完善,并在当前声乐舞台表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声乐舞台表演中常见问题

(一)怯场现象

怯场现象比较多见,尤其是声乐表演者初次登上表演舞台,大部分都会产生怯场心理。怯场现象的发生主要是表演者勇气不足导致,或者是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在舞台上腼腆害羞从而形成畏惧心理,致使不敢走上舞台,或者在舞台上无法正常发挥。

(二)精气神不足

声乐舞台表演不仅要考验专业技能,表演者更需要具有一定感染力,具有充沛的精气神。根据我国中医学科知识的理解,“精”是说身体状态情况,主要指身体状态良好;“气”是指气力,即声乐表演中歌唱的动力;“神”是指精神状态,主要是歌唱的感染力。声乐表演者要想具有良好的精气神,不可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由于心理素质不佳,导致睡眠缺乏、精神萎靡等,致使舞台表演中精气神不足。

(三)临场应变能力差

声乐表演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也与其心理素质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是由于声乐表演者临场应变能力差,致使在舞台上不能随机应变,舞台发挥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尤其是针对舞台经验缺乏的声乐表演者,加强对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声乐舞台表演中正确运用声乐心理学

(一)加强对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水平,增强声乐舞台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是关键,而提高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就应加强训练培训,给其一定的舞台表演技巧与心理调整方法。第一,重视对心理机能的调控。相关研究表明,声乐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过于重视对舞台技巧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心理表现的关注。由于身体机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机能的影响,重视对心理机能的调控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心理机能调控的作用,做到身体与心理的适当放松。第二,为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是可适当采取一对一教学,或者是小班教学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既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同时也方便师生之间进行深层次交流,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第三,加强学生对情感的酝酿培养。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其作品中都包含有较多的故事与情感,为促进声乐作品的良好展现,同时也克服学生怯场或紧张心理,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情感的酝酿培养。根据声乐作品内容,引导学生对作品故事进行想象,将作品中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作品之中,对克服怯场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舞台表演的现场感染力。

(二)根据表演者性格特征培养舞台个性

声乐表演者都具有自己独特舞台气质,这主要是由其性格特征决定的,由于每个人具有的性格不同,在舞台表演中展现出

作者:李冰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积极心理学下的高职秘书素养培育策略

一、高职学生秘书职业素养缺失的表现

笔者商务管理三个班学生进行了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走访校企合作企业,发现学生秘书职业素养的缺失集中表现如下:

(一)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均显薄弱

根据16PF人格测评结果,部分学生表现出迟钝、知识浅薄。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是否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衡量秘书人员是否称职的首要条件。专业知识是秘书人员知识结构的主体,也是秘书人员有别于其他专门人才的标志。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从事秘书工作,更无法做好秘书工作。

(二)缺乏自信,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较差

在企业,各种关系如何,与秘书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有极大关系。秘书人员要做到协调不斜调、帮忙不添乱、解难不增忧、成事不误事。然而,许多高职生自卑而不敢与人交往。在不良心理的阴影下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评结果中显示出焦虑、内向等特征。这些因素均阻碍了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人际融合能力较弱。

(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卡特尔16PF人格测评结果显示,部分学生表现出依赖、随群附众。许多学生在课堂也表现出时间观念差、拖沓、忍耐力差等等。秘书人员必须具备坚强果断的性格。秘书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矛盾和问题,尤其在突发事件面前,一定要有应急精神和应变能力以及果断的性格,才能适应各种的变化,完成各项任务。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育观念的不良影响

积极心理学阐述的一个核心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能力本位”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积极人格特质有所缺失,已经严重制约着职校生的可持续发展。秘书实务课程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均受挫,因此,我们要想改变当前秘书实务课的教学现状,就必须引入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来提升学生的秘书职业素养。

(二)秘书实务课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积极心理学理念告诉我们,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倡导我们用积极的、欣赏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然而目前秘书实务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也只看成绩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来应付考核。这就导致学生主动性受挫,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缺失,导致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结果。

(三)外部环境的限制

秘书实务课堂教学的进行还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课堂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一)形成积极的秘书实务课堂教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观、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的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秘书职业素养。1.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观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明显。用人单位既赞赏职校生的技能,也指责职校生的素质。职业教育在技能训练的背后是支撑终身发展的人格教育,人格缺失将影响职校生的终身发展。职业学校普遍认识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应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2.树立积极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积极心理学认为应以积极的态度看问题,生活中每个个体都不可能非常完美地生活,人生难免有挫折。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就会看到事物好的一方面,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进而在逆境中获得进取,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这个观念为秘书实务的教师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及学生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心态发现自身和学生的优势,带给自己和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

(二)创建积极、高效的秘书实务课堂

要创建积极的高效课堂就必须引入积极心理学,用积极的态度,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1.教法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尽量多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常用鼓励、欣赏的词语表扬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挖掘其积极人格特质。2.学法改革秘书实务课堂实训教学改革成果显著,任务驱动教学法、“234现代学徒制”教学法、“岗课证”结合教学法等多种教法结合,最终目标是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建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模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和幸福,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发现自己的潜能并提升能力,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3.师生关系改革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鼓励教师要以积极、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相信拥有良好的教法和学法,师生的和谐水到渠成。

(三)确立积极的秘书实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下,可以获得更高的认知效果。因此,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除了关注学生成绩外,还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从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笔者在课堂尝试多元评价和多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这种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调整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

(四)打造积极的秘书实务课堂教学外部环境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6

[论文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最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言行举止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以对任长霞事迹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记者共同撰写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日在各大网站共同推出。揭开了报道的序幕。同时,各大网站还在相关网页上互相设立链接,为受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典型事迹,学习典型精神开辟了一条网上“绿色通道”。2004年6月3日,人民网开设“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大型专题,并开展讨论,网友踊跃留言。至6月7日0时留言6113条。新华网也设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多项内容。多媒体视频新闻《忆长霞》囊括了各大电视媒体的34个节目。还有中央领导关于宣传任长霞事迹的指示,任长霞家人、同事、同学追忆任长霞事迹的报道,滚动播出网友悼念评论的文字和纪念学习任长霞的后续新闻,汇集了各大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相关报道,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任长霞典型报道平台。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层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号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动员社会各界的“协调器”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加强城市管理的“推进器”的作用。其次,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很多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这些新趋势表明,反映公众舆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深度报道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网络媒体的评论,这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往往是网络媒体的编辑就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或的署名评论,例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另一种是网民评论,目前网民评论最集中的场所还是BBS,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网民评论是反映公众舆情、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言论以原创或跟贴的形式发表出去,网友还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解读新闻的方式。

2005年3月,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对外侵略。4月,台独分子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允许达赖访日。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在北京、广州、上海发生了涉日游行,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损坏日本货品等行为。互联网上的反日舆情十分高涨,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互联网策划、鼓动长假期间进行非法游行示威。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从4月16日开始,在“人民时评”和“网友说话”两个栏目中登录了一些评论员、网友、学者的评论文章,着重对游行事件发表看法,如丁刚在文章《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认为,爱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智慧地表达,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面影响。人民网还在“网友说话”栏目中,登载了一些学者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的文章,解析了从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和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言行。这类高屋建瓴的解析文章让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反思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做到真正的爱国。人民网的这组评论性文章,得到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赞同,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主要是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他们已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论坛的版主李方几年来以“版主日记”的形式发表了几百篇评论,在网友中影响很大,他自己也曾当选“中文论坛最勤奋版主”。目前,涌现出来的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例如,网友“小黄”常常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来讲述生活中的大道理,让人看了深受启发。

此外,网络媒体特邀专家或网络评论员撰写评论性文章,以及采用“专家在线访谈”形式来引导舆论,都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信息传播者自身特点具有的劝服优势。例如,人民网的“网友热评”中,在引导对日舆情时,邀请到了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国际部编委、东京分社前社长、国际问题专家王大军,他曾在日本工作过14年。他不仅发表了《到底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文章来分析中日关系,还作客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中日关系同网友在线交流。王大军在文章中和回答网友的提问过程中,深入分析了中日关系间的种种问题,并且以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介绍日本国内的现实状况。他深刻而详细地阐述能够使网友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对日的政策,端正自己的爱国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效果。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7

关键词:当代陶艺;影像技术;跨界组合;多元化

当代艺术从诞生之初似乎就一直伴随着争议,因此,有不少人为了避免争端把当代艺术定义为时间上今天的艺术,以此来区分现代主义艺术,而事实上这样的定义完全逃避了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在如今的艺术史上,我们可以明确地找到“当代艺术”这一专有名词。当代艺术,即后现代主义艺术尽管是从现代主义艺术中孕育而生,但又对现代主义充满质疑,充满反叛。在艺术史上,按照众多国际上的专家和学者达成的共识,将当代艺术的诞生时间定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此之后,那些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繁荣生长的,同时又具有当代艺术风格的陶艺作品被陶艺学者定义为“当代陶艺”。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代陶艺是时代的产物,承载了当代的文化,是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时代这一大社会环境的母体中诞生。艺术与科技早已不是全然独立存在于世,每一次科技的变革都会给艺术的意识和形态带来改变,如1878年,美国人艾德沃德•麦布里奇第一次成功地使用摄影技术记录了马儿在奔跑时的动作记录,从此人们看清了用肉眼无法抓住的瞬时,改变了以往的主观臆断。又如,波普艺术的繁荣正是因为它依赖于大众的传播媒体而被人们迅速认识并喜欢,在1970至1980年代,安迪•沃霍尔在各种领域无孔不入,有《安迪•沃霍尔电视秀》、《安迪•沃霍尔的十五分钟》等电视节目,还有各种时装秀和平面广告。他一改以往艺术家特有的清高和冷傲,以特立独行的姿态闯入大众的视野,更是将艺术品拉入“复制”、“量产”的疯狂时代,摒弃了艺术的原创性和技巧性,用算不上精巧的,流水生产的工业化产品将艺术品拉下原本崇高的地位。因此,当代陶艺也表现出了更多尚未开化的实验性,我们也更加容易理解当代陶艺多元共生的样貌。

当代陶艺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有余,我们不难看出陶艺的几次蜕变。从一开始摒弃日用陶瓷,将陶艺独立为艺术,探索和征服土与火的变化到逐步重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再到不以追求陶瓷的物性为目的,更加自由的将陶艺作品作为创作者思想传达的媒介。一个完整的陶艺作品不应该是从窑炉出来那一刻就完成了的,相反,在当代陶艺中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实验性,陶瓷也能和各种不同的材料发生碰撞,如玻璃、金属、木材等等。另一些陶艺作品更加注重“场”的构建,结合灯光效果、声音效果、和影视动画效果等等。这些陶艺作品无不丰富了我们的认知,有的甚至颠覆了我们已有的观念。

这样看来,当代陶艺似乎变得不再“专一”,它不仅仅是纯粹的陶瓷,而是更多媒介,更多艺术种类的综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容易理解当代陶艺的这种不“专一”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两个重要的观点如下:其一,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其二,社会影响又反过来塑造我们的行为。诚然,人类通过各种社会行为构建起社会关系,而每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观念的总和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对如此丰富瑰丽的现实社会,各种艺术种类和艺术流派的碰撞,人们似乎难以专情于某一种艺术门类或者艺术流派,所以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艺术家同时在多个方面都有成就。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艺术家不仅在雕塑方面有杰出的造诣,同时也是伟大的绘画家、建筑家或是诗人,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再如,中国历史上提倡的“书画同源”,“书”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同样也体现了我国文人对书法绘画和诗歌的追求。人类对各种艺术的博爱促使了各种艺术的欣欣向荣,同时也催化了这种不“专一”的产生。

从1839年,法国的路易-弗朗索瓦•阿拉贡宣告了摄影术的诞生,到摄影技术的成熟,逐步成为独立的摄影艺术,再到录像艺术的出现,电视的普及、电影的黄金时代。在今天,影像技术早已不是遥不可及,而我们也每天生活在影像技术的包围之中。这样看来,当代陶艺创作者们运用影像技术介入自己的陶艺创作也显得理所应当并自然而然了。韩国弘益大学教授,陶艺家禹宽壕的作品《一万个礼物》,就是由数千个大大小小的狸猫人偶组成,吸引人眼球的是旁边来自不同人发来的人偶照片组成的照片墙。在每一次展览,观者都可以自行免费挑选一个陶瓷人偶,拍一张有趣的照片,然后将人偶的照片反馈给作者。这样开放、互动的方式不断地完善作品本身,使得陶艺作品不再孤零零地摆在展台之上,而是和观者产生关联,发生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这里,照片不是完全附加的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与陶艺作品本身产生密切关联,并且与陶瓷共同组成完整作品来传达作者思想的媒介。

另一方面,无论是威尼斯双年展还是国内的当代艺术展,在大部分的当代艺术展览中,我们都无法忽视影像艺术的分量,它似乎是最符合当代艺术的代名词。当代陶艺在寻新寻突破和回归本真之间不断迷离游走,当影像技术繁荣生长,当代陶艺搭上这根“橄榄枝”也许会显得更加符合“当代”的身份。在社会心理学中,可以用“从众”一词来理解这种心理。这里要提出的是“从众”一词并非含有消极的含义。从众,不是简单地与他人保持一样的行动,而是个体受到大众的影响,并且从内心真诚地接纳认同,从而保持行为上的一致性。它不同于顺从和服从,它是经过个体的判断之后构建到已有的价值观念体系之中,是具有思想性的。当代陶艺创作者的这种“从众”行为正是基于本人对影像艺术的欣赏和认同,从而运用到自己的陶艺创作中来。如澳大利亚的陶艺家皮普•麦曼纳斯的作品《夜船》,记录了泥土塑造的人在水中逐渐分化、消融,最后只剩怀中抱着的小船在水面上独自漂浮,用一种悲壮的形式诉说种种有关人性的话题。又如,我国青年艺术家耿雪的《海公子》,是一个以陶瓷人偶为原型,用陶瓷布置故事场景,拍成动画小短片形式展示了一个山海经中的故事。这些作品我们很难用传统的定义来界定这是不是陶艺作品,但不可否认,影像技术的确给当代陶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当代陶艺和影像艺术的跨界组合,极大地丰富了陶艺创作的领域,也为陶艺创作者们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语言。在这种艺术与艺术的结合碰撞中,陶艺的边界似乎也变得模糊,这种模糊也提醒着我们不得不重新探讨当代陶艺种种新生的问题。

尽管当代陶艺和影像技术的跨界组合显得并不是那么的主流,但是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它具有生命力。它为我们构建了新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方式,也为陶艺创作提供了新的理念表达和更具开放的公共性。当代陶艺方兴未艾,它快速而又多元的变化是我们所始料未及,因此也让我们更加期待。

参考文献

[1]邱志杰,吴美纯.影像与后现代.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戴雨享.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的走向.中国陶艺家.2006.3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8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9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社会心理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学

时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呼唤儒家优秀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度给养,迫切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全面回归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以社会心理学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中共中央关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受市场经济环境、体制模式、应试教育以及西方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乃至丢失了本民族的传统理念和风格。因此,凝练儒家核心价值对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肯定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党的报告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给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新要求。其中德才并重便是指94青年人为人处世,首先要修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何为“德”,如何修德便首当其冲的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目前的研究普遍倾向于阐述儒家文化或者儒家文化中的某种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启示,理论分析较多,缺乏对大学生文化认知现状的实证分析,所提建议往往出现“悬浮”现象,难以有效的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高校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也越来越偏向于社会性,其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达到社会化的转变。[2]社会心理学关注环境如何影响行为、塑造性格,基于此,本文将大学生所处文化环境视为控制变量,改变人物、场所等文化环境影响因素,探究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调查

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考虑到人物、场所等文化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本次实验共有192名参与者,为保证实验的全面性,我们对参与实验的人员进行如下随机挑选:重点高校、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各64人,各类院校64人中: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艺体类各16人,男女各半;各类专业的16人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农村分别各有4人,男女各半。实验一:传统课堂VS第二课堂对照组A:96名被试者仅可在思想政治课上接触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且思想政治老师会按照实验要求,照本宣科讲授书上知识,不做任何互动与知识拓展。观察组B:为96名被试者营造丰富多彩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课堂,依托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定期的团日活动、举办诗社、传统文化情景剧大赛、“博雅讲坛”等活动。实验表明,第二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和控制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环境的塑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适合的环境和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充分了解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陶冶了情操。实验二:自我排斥心理VS正向从众心理对照组A:96名被试者中仅安排一名同学在其可利用时间学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其他同学不做任何要求,按照自身意愿完成10天的实验。观察组B:96名被试者中仅对一名同学不做任何要求,对其他95名同学提出在可利用时间学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实验表明,当身处一个积极正向的文化环境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会自觉地跟随周围人的行为。相反,处在一个消极负向的文化环境时,自己积极学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反而会被视为“异类”,迫于自我排斥心理,在实验后期放弃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精神文化方面“先富带后富”,依靠周围人的正向影响达到全员改变态度,主动学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实验三:线下标语宣传VS新媒体宣传对照组A:有意识的将96名被试者带到张贴有传统文化标语的街道、商场等地,实验10天后用测试题评测学习效果。观察组B:96名被试者被试期间需关注大量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同时需下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类APP,为其营造一个被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刷屏”的良好文化环境。实验表明,依托新媒体开发APP、微信小程序构建的吸引学生的文化环境氛围卓有成效的影响了大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儒家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基于上述研究,除了加强课堂主渠道以外,还可以从直接、间接和空间等三个维度探寻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一)第二课堂推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路径。“第二课堂就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课堂教学)而言,是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3]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完善和发展。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拥有更加广阔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既可在学校中开展,又可以在社会其它场所开展。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育人效果,让“高大上”和“接地气”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接受热情。[4]通过团委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团日、学生会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学术论坛、社团“话儒家,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情景剧”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围绕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中的兴趣方向和活动规律,激发大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加快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充实思想教育工作在道德修为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功能。(二)正向从众心理拉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间接路径。从众,是人的一种社会心理,是人类在长期进化繁衍过程中孕育出的一种心理。“从心理学角度认识,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5]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这是从众心理的表现。特别是某个集体中的个体,从众心理会更加明显。集体中的某个个体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整个集体一致的现象。在高校中,大学生从众心理现象集中表现在学习从众和生活从众两个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指出:“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不管是他自己所选择的还是被强迫的,都限定了他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因为这些行为的类型被多次地观察”。[6]马克思也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要正向引导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让儒学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学校的每个角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在无声无息中被陶冶。基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重点关注和考察心理因素作用下他人行为对自身学习儒家文化态度的间接驱动。充分利用大学生从众心理,营造主动接收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环境,发挥“儒学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塑造“儒学模范班”、“儒雅学院”,直至“大众儒学经典,万众传统文化”的良好态势。(三)新媒体宣传渗透——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路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论坛、网站、应用等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影响力不断增强,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技术研究中心的彼得•卡尔•戈德马克博士(PeterCarl•Goldmark)首先提出了新媒体概念。“新媒体变成了分享信息的中介,传播者和受众界限模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传播过程不再是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单向、线性的过程,而是多对多,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全立体的传播机制。”[7]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又可以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传播者”。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得到即时传播,直接表达。传受双方可以直接参与留言、评论、讨论,互动性更强,影响面更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承载优秀儒家文化的文物和建筑存在空间差异,但在文化内涵上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发挥新媒体开放、便捷、互动、灵活的优势,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媒介传播生态,创造性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8]新媒体的充分利用可充分挖掘不同空间里的儒家文化内涵,实现不同地区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延伸作用及文化建设的功能,通过“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热搜”、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议题设置功能,引出大学生最关注的话题,通过留言、讨论等,增强互动性,在讨论交流中使议题越辩越明,使大学生及时接收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递的信息、观念。或通过开设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将文化的影响力发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之中。也可以将儒学大师、儒学专家学者关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视频在“慕课”等平台上,供学生下载观看,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新媒体平台,真正实现新媒体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鲁会元.论儒家核心价值观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5):131-132.

[2]朱芳琴.基于社会性视角的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向探究[J].明日风尚,2018(19):264.

[3]彭彦城,王岩琴,叶小倩等.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10):233-233.

[4]牛凤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转换[J].社会科学战线,2018(12):276-280.

[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7]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