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急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1:58:53

社会急救

社会急救范文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急救医疗,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送途中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护。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护及其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社会急救医疗事业是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五条市、县(市)、贾汪区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财政、公安、交通、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电信、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第六条社会急救医疗遵循统一调度指挥,坚持就急、就地、就近医疗救护和尊重伤病员或其近亲属意愿的原则。

第七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由市急救医疗中心、急救站、急救分站等急救机构组成。急救机构的设置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国家和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标准确定。

除市卫生行政部门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指定社会急救医疗定点收治机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八条“120”号码是院前急救唯一特服呼叫号码,该电话设在市急救医疗中心以及各县(市)、贾汪区急救医疗站,每天二十四小时接受呼救。

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院前急救电话。

第九条市急救医疗中心的职责是:

(一)负责全市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挥;

(二)检查、督促急救站、急救分站的急救工作;

(三)收集、处理和贮存社会急救医疗信息;

(四)急、危、重伤病员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护;

(五)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和急救医学的科研、学术交流;

(六)建立、健全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的管理、统计报告等制度,保证其正常运作。

第十条急救站、急救分站的职责是:

(一)服从市急救医疗中心的指挥、调度和统一管理;

(二)急、危、重伤病员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护;

(三)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和急救医学的科研、学术交流。

第十一条急救机构应当使用统一名称,制定急救医疗预案,实行首诊负责制和二十四小时应诊制。

第十二条急救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配备相应人员,建立和执行急救医师、护士培训制度。独立值班的急救医师应当具有三年以上、急救护士应当具有二年以上的临床实践经验。

急救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配置社会急救医疗药械、设备,及时保养、维修和更换,并做好记录。

第十三条急救机构应当配备救护车,救护车应当设置统一的通讯设备、警报装置和急救医疗标志及相应的急救设备、设施。

急救机构应当保证值班救护车车况良好,在接到呼救信息后,必须在五分钟内派出救护车。但有不可抗力的情形除外。

值班救护车应当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值班救护车从事非急救活动。

第十四条急救机构应当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统计、保管和上报工作。

市急救医疗中心以及各县(市)、贾汪区急救站的120急救医疗呼救专线电话录音、急救机构的派车单应当保存两年。

第十五条急救机构在社会急救医疗工作中,发现伤病员涉嫌犯罪的,应当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

第十六条社会急救医疗定点收治机构对急救机构运送来的急、危、重伤病员必须接诊治疗,并实行首诊负责制。

医务人员在任何场所发现急、危、重伤病员应当主动救援。

第十七条任何人发现需要急救的伤病员,应当立即向120急救医疗呼救专线电话呼救。

110、119、122等应急系统接警时,得知有需要急救伤病员的,应当同时向120电话呼救。

第十八条事发现场的单位和个人对急、危、重伤病员,应当及时给予援助。机动车辆的驾乘人员应当优先运送急、危、重伤病员。

第十九条有关部门应当按规定为社会急救医疗工作提供以下保障:

(一)电信部门应当保证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的通信畅通,并及时向急救机构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技术服务;

(二)电力部门应当保证急救机构的安全供电;

(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辆免收过路、过桥费;

(四)急救车辆在执行急救任务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优先放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通过禁行路段。

第二十条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旅游景区和容易发生灾害事故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建立专业性或者群众性的救护组织,配置必要的急救药械,并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急救医疗技能培训。

第二十一条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宣传,普及灾害事故的抢救、自救、互救知识,培育公众的救死扶伤精神,提高公众的救助能力。

第二十二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

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来源:

(一)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二)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助;

(三)按规定可用于社会急救医疗的其他资金。

第二十三条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用于灾害性、突发性重大事件的紧急救护和无法证明其身份的急、危、重伤病员的急救医疗费用补助。

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财政、审计行政部门应当对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接受急救医疗的急、危、重伤病员或者其所在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急救医疗费用。

社会急救医疗不受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报销费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急救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执行二十四小时应诊制的;

(二)接到呼救信息后未及时派出救护人员和救护车的;

(三)未按规定配置、保养、维修社会急救医疗器械、设备的;

(四)未按规定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汇总、统计、保管和上报工作的。

第二十六条急救机构或社会急救医疗定点收治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视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单位予以警告或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伤病员或其亲属意愿强行转送伤病员的;

(二)违反就近、就急原则转送伤病员的;

(三)拒绝收治急、危、重伤病员的;

(四)配备的医师、护士不符合规定的;

(五)非因不可抗力延误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和诊治的;

(六)动用值班救护车从事非急救活动的。

第二十七条单位或者个人盗用、冒用急救机构名义的,由市或者县(市)、贾汪区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或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社会急救范文篇2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及其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社会急救医疗,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送途中的紧急医疗救护。

第三条社会急救医疗是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主办的公益事业。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社会急救医疗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第四条市卫生行政部门是全市社会急救医疗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工作。

各级财政、公安、交通、民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做好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第五条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分布等实际情况,对社会急救医疗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第六条社会急救医疗工作由市急救中心、县(市)区急救分中心、医疗机构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等急救医疗机构承担。

市急救中心负责全市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指挥和调度,组织开展社会急救医疗的科研和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

县(市)、长清区急救分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指挥和调度。

医疗机构急救分中心、急救站按照调度指令承担伤病员医疗转送救护以及灾害性、突发性事件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和转送。

第七条“120”号码是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唯一特服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第八条拟从事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规定的通信设施和车况良好的急救车辆,车载医疗装备、药品、器械应当满足急救医疗工作需要;

(二)从事社会急救医疗的医师应当具备3年以上临床经验,护士应当具备2年以上临床经验,且均经过急救医学专业知识培训;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对符合前条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选定,并由市急救中心与其签定社会急救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第十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市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名称,实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

第十一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配备的急救车辆应当统一标识,按照规定安装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急救车辆应当专车专用,除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动用。

第十二条急救车辆应当按标准配备医护人员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急救医疗器械、药品、设备,并根据需要配备担架工。

第十三条市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接到呼救电话后,应当立即核实确认并及时调度急救车辆。

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应当服从统一调度指挥。

第十四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尊重伤病员方意愿、就近、就医院诊治能力的原则,进行转送救护。

对确定患有传染病、精神病等疾病的,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将其送往相关的专业医疗机构。

第十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社会急救医疗机构运送来的伤病员应当接诊治疗,并实行首诊负责制。

第十六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应当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统计和保管工作。

市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的呼救电话录音和社会急救医疗机构的派车单应当保存3年。

第十七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标准收取费用。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应当公示,并在收费单据上列明。

接受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的伤病员应当按公示的收费标准缴纳费用。

第十八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及医疗机构对突患急、危、重病的流浪乞讨人员或无法确认身份人员,应当给予救治,并通过政府救助管理部门进行确认。属于救助对象的,由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公安部门在“110”、“119”、“122”报警电话接警时,对需要急救伤病员的,应当及时通知市急救中心或者急救分中心。

第二十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执行急救任务的急救车辆应当优先放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其通过红灯路口和禁行路段。

通信运营单位应当保证社会急救医疗机构的通信畅通,并及时提供技术服务。

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宣传灾害事故的抢救、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的救助能力。

第二十一条管理公共场所、建筑工地、交通场站、运动场馆、旅游景区、矿山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建立专业性或者群众性的救护组织,配备必要的急救药械,并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急救医疗技能培训。

第二十二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执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的;

(二)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的;

(三)不执行调度指令的;

(四)违反就近原则转送伤病员的;

(五)未按照规定配备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的;

(六)未按照规定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统计、保管工作的。

第二十三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视情节,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单位予以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伤病员方意愿强行转送伤病员的;

(二)配备的医护人员不符合规定的;

(三)私自动用急救车辆的。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拒绝接受社会急救医疗机构转送的伤病员或者延误伤病员诊治和抢救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会急救范文篇3

第一条为加强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增强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送医院途中的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急救医疗是各级人民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急救医疗遵循统一调度指挥,划区就近、就地、就快救治,尊重病人意愿,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及其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第五条公安、交通、民政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协同做好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一)公安交通部门对执行社会急救医疗任务的车辆优先放行,必要时可以准其使用平时禁止通行的道路;

(二)交通管理部门对执行社会急救医疗任务的车辆,免收过路、过桥、过隧道等费用;

(三)民政部门按照规定承担社会救济对象的社会急救医疗费用。

电信通讯单位应当保障社会急救医疗通讯网络畅通,提供所需设备、信息和技术服务。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设立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的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由财政拨款为主和社会捐助等为辅构成。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必须用于急救医疗网络建设,人员培训,以及设备设施的配置和维护。

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资助社会急救医疗事业。

第二章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建设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立急救中心,承担下列任务:

(一)设立“120”急救医疗呼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二)收集、处理和贮存社会急救信息;

(三)建立急救网络,划分网络医院急救范围,制订急救预案和方案;

(四)组织、协调急救网络医院开展对急、危、重伤病员的紧急医疗救治;

(五)指挥群体性活动、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治;

(六)开展急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急救医疗科研工作。

社会急救“120”、公安“110”、消防“119”、交通“122’,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八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由以下医疗机构组成;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省属医院;

(二)市、区、县(市)人民医院;

(三)符合社会急救医疗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企业医院和其它医院。灾害事故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建立专业性或者群众性救护组织,配置必要的急救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并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急救医疗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事发现场的单位和个人对急、危、重伤病员应当及时给予援助,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务人员应当优先运送急、危、重伤病员。

第三章社会急救医疗管理

第十三条“120”电话是社会急救医疗紧急呼救专用免费电话。禁止对“12O”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进行干扰。

第十四条急救中心接到紧急呼救后,应当在1分钟内发出指令;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接到指令后,应当在3分钟内出车。

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就近、就地、就快对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救治。急、危、重伤病员或者近亲属已明确救治医院的,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将病员送到指定医院。

第十五条急救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急救医疗标志。值班急救车不得执行非急救任务。

第十六条社会急救医疗救治实行急救医师首诊负责制度和24小时应诊制度。

首诊急救医师,必须承担首诊的责任,不得拖延、推诿。

第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社会急救医疗问题的投诉。

卫生行政部门接受投诉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意见,并将结果通知投诉人。

第十八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价格、财政部门核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进行收费,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接受急救医疗的急、危、重伤病员或其所在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急救医疗费用。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急救医疗费用不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定点医疗的限制。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取消其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资格:

(一)不按规定配备符合条件的社会急救医护人员;

(二)不按规定配置急救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

(三)不实行急救医师首诊负责制度和24小时应诊制度;

(四)不按规定建立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并可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服从统一调度、指挥;

(二)不接受转送的急、危、重伤病员;

(三)不执行统计报告制度;

(四)不按规定时间出车;

(五)动用值班急救车执行非急救任务。

第二十一条对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进行干扰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社会急救范文篇4

第一条为加强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增强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送医院途中的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急救医疗是各级人民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急救医疗遵循统一调度指挥,划区就近、就地、就快救治,尊重病人意愿,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及其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第五条公安、交通、民政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协同做好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一)公安交通部门对执行社会急救医疗任务的车辆优先放行,必要时可以准其使用平时禁止通行的道路;

(二)交通管理部门对执行社会急救医疗任务的车辆,免收过路、过桥、过隧道等费用;

(三)民政部门按照规定承担社会救济对象的社会急救医疗费用。

电信通讯单位应当保障社会急救医疗通讯网络畅通,提供所需设备、信息和技术服务。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设立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的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由财政拨款为主和社会捐助等为辅构成。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必须用于急救医疗网络建设,人员培训,以及设备设施的配置和维护。

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资助社会急救医疗事业。

第二章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建设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立急救中心,承担下列任务:

(一)设立“120”急救医疗呼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二)收集、处理和贮存社会急救信息;

(三)建立急救网络,划分网络医院急救范围,制订急救预案和方案;

(四)组织、协调急救网络医院开展对急、危、重伤病员的紧急医疗救治;

(五)指挥群体性活动、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治;

(六)开展急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急救医疗科研工作。

社会急救“120”、公安“110”、消防“119”、交通“122’,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八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由以下医疗机构组成;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省属医院;

(二)市、区、县(市)人民医院;

(三)符合社会急救医疗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企业医院和其它医院。灾害事故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建立专业性或者群众性救护组织,配置必要的急救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并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急救医疗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事发现场的单位和个人对急、危、重伤病员应当及时给予援助,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务人员应当优先运送急、危、重伤病员。

第三章社会急救医疗管理

第十三条“120”电话是社会急救医疗紧急呼救专用免费电话。禁止对“12O”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进行干扰。

第十四条急救中心接到紧急呼救后,应当在1分钟内发出指令;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接到指令后,应当在3分钟内出车。

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就近、就地、就快对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救治。急、危、重伤病员或者近亲属已明确救治医院的,急救医护人员应当将病员送到指定医院。

第十五条急救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急救医疗标志。值班急救车不得执行非急救任务。

第十六条社会急救医疗救治实行急救医师首诊负责制度和24小时应诊制度。

首诊急救医师,必须承担首诊的责任,不得拖延、推诿。

第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社会急救医疗问题的投诉。

卫生行政部门接受投诉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意见,并将结果通知投诉人。

第十八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价格、财政部门核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进行收费,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接受急救医疗的急、危、重伤病员或其所在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急救医疗费用。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急救医疗费用不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定点医疗的限制。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取消其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资格:

(一)不按规定配备符合条件的社会急救医护人员;

(二)不按规定配置急救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

(三)不实行急救医师首诊负责制度和24小时应诊制度;

(四)不按规定建立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并可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服从统一调度、指挥;

(二)不接受转送的急、危、重伤病员;

(三)不执行统计报告制度;

(四)不按规定时间出车;

(五)动用值班急救车执行非急救任务。

第二十一条对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进行干扰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社会急救范文篇5

第一条为加强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范社会急救医疗秩序,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及时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病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规范本市行政区域内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治行为和转至院内抢救至病人病情稳定或病人死亡的救治行为。

第三条市、区(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第四条社会急救医疗是非营利性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急救医疗遵循统一调度指挥,划区就近、就地、就快救治,尊重病人意愿的原则。

第五条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社会急救医疗事业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二章社会急救医疗网络与职责

第六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包括:

(一)市急救中心、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

(二)急救分中心、医疗机构急诊科;

(三)急救点。

第七条各县级市和黄岛区卫生行政部门可在其辖区设立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承担其辖区日常社会急救调度指挥任务,并接受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指挥。

第八条急救分中心、急救点应当按照全市社会急救资源规划设置,并设立明显标志。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设置按照医疗机构设置有关标准执行。

急救分中心可以采取市急救中心独立设立、医疗机构独立设立、市急救中心与医疗机构共同设立等形式设立。

急救点的设立可以根据急救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设立。

第九条市急救中心职责:

(一)负责全市社会急救统一调度指挥,收集、处理、储存和分析社会急救信息,指导各相关单位的急救工作;

(二)承担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日常院前急救任务;

(三)承担重大节庆、大型集会社会急救保障和全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等任务;

(四)指导开展全市社会急救医学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第十条急救分中心职责:

(一)接受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指挥,承担辖区内社会急救医疗救护任务;

(二)做好社会急救动态信息资料的登记、统计、汇总、保管及报告工作;

(三)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交付的其他社会急救任务。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急诊科职责:

(一)接收急诊病人和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转运的伤病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相应专科病房或其他医院转送;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接受市急救中心或二级调度指挥机构调度指挥,承担伤病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

第十二条急救点职责:

(一)在调度指挥机构指导下对所属区域内的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抢救;

(二)及时反馈社会急救现场信息;

(三)开展急救医学知识的宣传。

第三章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管理

第十三条市设立“120”社会急救医疗呼叫专用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电话记录保存不少于三个月。“120”号码是院前急救唯一特服呼叫号码,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定任何其他形式的急救电话呼叫号码。

禁止干扰社会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的正常工作。

第十四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规定配置急救医疗药品、器械、设备,并及时做好器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更新;

(二)按规定和需要配置救护车辆,救护车辆应当印有国际通用的急救标志和急救专用标志,按规定安装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三)从事社会急救工作的急诊医师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具备3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急诊护士应当具备护士资格并具备2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

第十五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应当保证值班救护车正常运行,并在接到呼救指令后3分钟内出车。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值班救护车执行非急救医疗任务。

第十六条事发现场的单位和个人对急、危、重伤病员应当及时给予援助,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务人员应当优先运送急、危、重伤病员。

第十七条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当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不得推诿或拒绝抢救急、危、重伤病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和扰乱对救治急、危、重伤病员的运送工作。

第十八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保障措施第十九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把社会急救事业经费列入本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逐年增长。

第二十条鼓励捐助社会急救医疗事业,捐助的车辆、设备可依法标注捐助单位或个人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一条接受急救医疗的伤病员应当按规定缴纳社会急救医疗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社会急救医疗费用的报销或支付,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或新型农村合作定点医疗的限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急救病人,按有关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第二十二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突发急、危、重病时,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应当立即救治,同时通知救助管理部门进行甄别。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甄别,对属于救助对象的人员,在病情稳定后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治疗费用和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的急救费用由民政部门承担。

第二十三条有关部门应当按规定为社会急救医疗工作提供以下保障:

(一)通信单位应当保障社会急救医疗通信网络畅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执行社会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优先放行;

(三)公安部门应按规定加强对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的管理;协助调查无法证明其身份急、危、重伤病员有关情况;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时,应当维护事发现场秩序;

(四)重大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应急体系管理相关规定,协助调用非医疗单位和个人的运输工具,执行临时性急救运送任务。

第二十四条交通场站、游泳场馆、旅游景点和其他容易发生灾害事故的公共场所,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专业性或群众性的救护组织,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急救医疗技能培训,配置必要的急救药械。

第二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社会急救基本知识的培训或宣传。

第二十六条鼓励支持红十字会等单位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提高全民自救互救意识,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志愿服务。

第二十七条鼓励医护人员从事社会急救、急诊工作。

同等条件晋升职称时,应当优先考虑专职从事社会急救医疗的工作人员。

第二十八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投诉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对急救医疗问题的投诉和监督。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及时将处理意见反馈投诉人。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1000元罚款:

(一)不在规定时间派出救护车的;

(二)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的。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可处1000元罚款,并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单位未按规定配置、维修、保养、更新社会急救医疗器械和设备的;

(二)急救分中心未按规定做好社会急救动态信息资料的登记、统计、汇总、保管及报告工作的。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责任单位可处警告或5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可处警告或1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服从市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指挥的;

(二)重特大事故不及时上报的;

(三)不按规定设置急救电话、电话记录未按要求保存或干扰社会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的;

(四)擅自动用社会急救医疗值班救护车、药械和设备执行非急救任务的;

(五)急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推诿或拒绝抢救急、危、重伤病员的。

第三十二条侮辱殴打社会急救医疗工作人员、扰乱社会急救医疗工作秩序、损坏急救医疗设备或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接受社会急救医疗的急、危、重伤病员逾期不按规定缴纳社会急救医疗费用的,社会急救医疗机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急救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收费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社会急救范文篇6

关键词:应急救援;金融产品;保险

一、背景

我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灾难种类多造成损失重。洪涝、台风、森林火灾、干旱、地震等等每年都有发生,相应带来的经济损失严重,如2018年山竹台风造成经济损失52亿,2019年利奇马台风带来的经济损失近157亿。事实上我国绝大部分经济损失都由政府承担,巨额赔偿对政府产生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应急救援管理是针对突发事件做出的一系列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活动。对于应急救援管理产业来说,如果有良好的金融产品支持,可以很好的实现金融发展对应急产业创新的促进功能,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起草的《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鼓励应急救援行业创新。2019年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召开会议强调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性,要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把应急管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国家一直重视应急救援的发展,倡导将应急救援管理积极和其他产业联合,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强调要把应急管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谋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应急救援管理应和经济结合发展,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国外主要国家成熟经历

一般来说应急相关金融产品有保险、灾害债券、各类定向基金等等,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成功且成熟的应急金融产品是保险。以下概述较为成功的保险种类。(一)美国洪水保险计划。运营模式是政府占主导地位,商业保险公司为辅,且要求居民强制性投保。美国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这些洪水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促使了美国政府设立联邦洪水保险制度。具体举措是制定《洪水保险计划》,模式为政府提供洪水保险的种类和保费,保险公司负责出售洪水保险。保险公司以公司名义出售保险,承诺居民发生洪水灾害将赔偿一定范围的损失,收取的保费都上交国家洪水保险基金,保费由国家管理,若灾害巨大,保险基金不足够支付赔偿时,剩余赔偿由国家负责。从保险体系上来看,政府负主要赔偿责任,而保险公司只按保单数量获取相应的佣金。(二)日本地震保险。运营模式是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岛国,历史上地震频发导致日本地震保险发展迅速。具体举措为制定日本地震保险制度,运作模式为商业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合作建立保险体系,具体的保险运营由私营日本地震再保险机构负责,构成了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负责承担的风险分摊模式。

三、应急金融产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

(一)存在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完善,但是相关应急金融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成熟,最多是依附在其他综合产品中,应急金融产品无独立品种,相关依附金融产品赔付小、种类少。(二)发展现状应急救援产业与金融业在努力联合发展,其中相关的保险和基金发展较为突出。1.保险业积极推动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近年来进行试点,如人保财险推出的环境污染险“无锡模式”,受到好评。试点的成功打开了突破口,可以继续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出相关产品。2.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应急产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大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力度,有效带动全社会加大对应急产业的投入。如国家开发银行、平安集团联合设立了国内首支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达1亿元。

四、相关金融创新产品设计

(一)应急救援管理与金融产品结合的可能性。应急行业和金融业联合发展,外部大环境和应急救援业自身特点都有利于双方的结合。1.体制改革方面。《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提出推动社区和企业、事业单位落实应急责任。应急体制改革方向说明今后应急工作将在日常中进行,分工也更加细致。这有助于让政府和市场互相借鉴,推动发展。2.机制完善方面。《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对保险直接或间接提出了要求,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承保面的扩大和保险创新的发展,比如强调应急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保障。随着突发情况的增多,救援人员的安全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估算持证应急救护员人数接近1500万,加上遇到突发事件时出现的武警战士边防官兵和当地专业救援人员,救援人员群体的数量不容小觑,未来会出现大量救援人员专用的人身险。这是一个潜在的市场,促进保险公司提出丰富多样的专属产品。3.发展前景方面。应急救援管理是新兴发展起来的行业。我国的应急发展历史较短,以“非典”为开端,逐渐重视起来,因此有许多成长的空间。加上应急救援管理是先导性产业,一旦发展就能够带动各种行业如服务业制造业的发展。应急产业的强带动力足以推动与其相关金融业的发展继而衍生出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如应急保险产品、应急期货产品、应急金融服务等等。同时应急救援管理社会化和金融业联合发展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在财力物力上帮助政府应急渡过难关。(二)政府企业合作模式。应急产业金融创新产品宜采用政府支持,企业执行的合作模式。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在应急管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反应迅速、动员有力、实施有效。政府执行力强,掌握大量资料信息,可以协助相关金融机构发展。具体的金融产品可以由保险公司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设计和销售,帮助政府承担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三)设计定价。因为国际上应对突发事件,相关保险产品较为成熟且运用广泛,鉴于此,本文着眼于中国特色应急救援保险产品的设计。如果要设立应急救援保险这项金融产品,我国政府可以快速设立应急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应急保险管理,一方面在事前预防,另一方面,对应急保险基金进行经营,投资国内外风险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的项目,尽量选择短期,大赔付能力。1.承保主体。保险的主体不仅有居民,还应包含应急救援人员。经常受灾地区的居民是重点投保对象;同时应急救援人员群体也相当庞大:有消防员、民警、巡特警大队、救援官兵、电力检修员等等。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救援英雄们都冲锋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灾民一样重要,保险公司可以推出专属产品和服务。2.保费厘定。保费是保险的基础,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支付保险公司的自身运营费用,另一部分是纯保费,这是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通过政府提供的大量数据,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研究得出。制定全国风险区域图,区域风险程度不同,收取的保费也不同,同时对经济不太发达地区推出优惠项目。对于应急救援人员,应收取较低保费。3.强制保险和保险承保责任。由于我国国情是大灾大难的损失一般由政府补偿,所以人们往往不愿意自己花钱购买保险,拿台风为例,我国可以强制台风高发地区如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的重灾区居民购买保险,从而提高保险的投保率;对于应急救援人员,相关人身险可以由国家出资购买。保险公司在保单设计上,可以先设立一定的免赔额,即保险公司只赔付合同约定范围内的经济损失,超过范围的损失由投保人自己承担。如果损失巨大,受灾范围内的损失全部由保险公司赔偿,可能会造成规模小的保险公司破产。

五、总结

我国亟待发展应急救援金融产品,目前我国应急救援金融产品存在的问题是无独立金融产品,多依附在其他险种中。根据这一现状,可以通过借鉴国际上成熟经验,设计具有我国特色的应急救援保险,并且将救援人员列入投保对象中,丰富产品种类。希望通过此举分担政府财政压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宇,肖文涛.应急产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及政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6(8):100-104

[2]黄明.加快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J].劳动保护,2019(4):8

[3]李瑾.巨灾保险制度国际比较:理论困境.政策突破及中国启示[D].南京:南京大学,2011

[4]黄斌.保险业主动参与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保险,2018(5):24-29

社会急救范文篇7

目前,我国在灾害紧急救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方面的组织协调机制;二是缺乏专业紧急救助人员和应急方面的训练,对紧急事件反应较迟钝,快速处理能力不强,缺乏针对处理紧急事件的研究;三是紧急救助所需的装备、技术和物资支持系统能力不足;四是社会的警觉性较差,公众缺乏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以规范国家、社会、组织和公民在紧急状态下的责任和行为。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就必须尽快制定灾害紧急救助方面的法规。

灾害紧急救助法规在救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保障灾民能够及时地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宪法赋予了公民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广泛权利。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具体化,宪法中原则性的规定就容易流于形式。二是有利于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法规,规定政府、组织和公民在紧急状态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从而确保紧急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紧急救助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资金、物资救助和精神慰籍,使灾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心理上有安全感,以利于社会安定。四是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救灾法规,比较规范地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通过保护生产力而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五是有利于巩固救灾工作改革成果。多年来,民政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些改革的成果应当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制定灾害紧急救助法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在灾害紧急救助方面的问题。一是规范政府、社会团体和公民的相关责任。紧急救助工作涉及面广、时间要求急,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应以法律形式确定政府建立紧急救助协调机构,规定社会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帮扶活动,为灾民及时提供必要的服务。规范慈善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参与紧急救助活动。二是规范灾害紧急救助人员、资金和物资保障。坚持专业队伍建设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地震、卫生、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灾害紧急救助队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减灾意识和救护能力;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建立灾害紧急救助基金,强化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增强紧急救助的资金保障能力,克服目前有些地方救灾预算出现的“列而不支”或“列而少支”的现象;对灾害紧急救助物资的储备、使用等作出规定,确保紧急救助所需物资的供应。三是规范查灾、计灾和报灾办法,颁布科学的灾害等级标准,按受灾程度准确划分特大灾、大灾、中小灾等。同时,严格报灾程序,对突发性的、特大的灾情,要随时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克服有的地方为了多要资金而多报灾,有的地方为了出政绩而报喜不报忧等现象。四是规范灾害紧急救助工作手段,配备灾害紧急救助所必需的有关装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灾害管理系统和救灾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制定灾害评估、统计、紧急救援办法,探索灾情科学预报、评估、合理分配救灾款物的新途径,提高灾害紧急救助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五是规范灾情信息程序。在当前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情况下,要建立救灾部门和新闻媒体在紧急救助时期的信息联系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召开新闻会,及时向新闻界提供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纠正社会上有关灾害的谣言,稳定灾区人心,树立政府形象。六是规范灾害紧急救助的奖励、惩罚机制。对在灾害紧急救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并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处罚。

社会急救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保持公益本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着眼慈溪本地、兼顾新区、注重资源共享、融入大市体系,建立快速有序反应、就近就急抢救和网络覆盖健全的院前急救体系,以市级医院为依托实施急诊抢救,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急救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合理规划、加快建设,形成院前急救以市急救站为枢纽(中心),8—10个急救点为基点,市急救站统一调度、合理分布全市各个区域的院前急救网络。到年底,全市拥有30辆急救车,并建成符合规范要求的院前急救体系。

三、体系建设

(一)车辆和人员配置

全市“按每五万服务人口配备一辆救护车”的规定,合理配备急救救护车,及时更新破旧车辆;年至年每年新增4辆,年至年每年新增2辆。承担日常急救的救护车,急救站不少于5辆,急救点不少于1辆并逐步增至2辆。

每辆救护车按标准配备医生和护士各1名,配备驾驶员、担架员各1名(为辅助人员,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救护车按《浙江急救标志及色带使用规范》统一院前急救标识,安装救护用标志灯和警报器。每辆救护车按标准配置抢救生命必需的器械设备及搬运、通讯、固定等设备。

院前急救人员须取得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急救培训证书方能上岗,急救医生应具执业医师资格(含助理)。院前急救人员每年应参加不少于30个学时的业务培训,急救医生应每两年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参加不少于1个月的业务轮训。

(二)急救站点设置

急救站点按院前急救服务半径、区域服务人口、参照需求量及道路拥堵因素等综合考虑,以市中心城区≤8公里(或反应时间10分钟内,最多不超过15分钟),其他镇(街道)≤15公里(或反应时间20分钟内),偏远山区≤25公里的标准设置。

急救站设在中心城区(市人民医院)。急救站内设急救医护科、通讯调度科、车辆管理科、综合宣教科等科室。

急救点在全市不同区域设置8—10个。其中,中心城区设4个点,分别为市急救站点、市中医院点、市红十字医院点、城西北点;中心城区外设4个点,分别为观海卫(二院)点、周巷(三院)点、东部片区点、北部片区点。同时,新区应设置2个点,并纳入“120”统一调度,接受慈溪市急救站业务指导。另外,或再在跨海大桥设1个点,以应对跨海大桥和沈海高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急救点原则上设置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挂靠医院应为急救点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

每个急救站(点)的用房应按相应标准具备满足车辆停放、值班调度、药械放置、人员休息及后勤服务等功能。急救站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400平方米(其中10辆救护车以上的按每5辆增加400平方米计算),配设指挥调度、医生护理驾驶员办公、车库、洗消用房、药械库、宣教培训及示教室等业务用房,同时配设行政办公、值班室、会议接待和后勤库房等辅助用房。急救点用房一般要求有车库(洗消)60平方米、值班(调度终端)休息室50平方米、办公25平方米、辅助用房25平方米。

(三)指挥调度

市急救站统一指挥调度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建立“120”信息调度指挥系统,使用“120”专线呼救电话。

按市信息标准建立规范统一的全市急救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突发重大灾害事故现场急救实时摄像与数据传输系统。主要功能配置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机、数字录音、计算机网络、急救信息管理、急救信息(地理信息、三字段信息、手机经纬度定位信息)、受理调度、车载信息(移动通讯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车载图像传输系统)、急救点网络终端、网络医院、不断电电源系统(UPS)、无线对讲机、数字光处理器(DLP)大屏显示及发光二级管(LED)显示、网络安全等。

四、急救站职责

市急救站在市卫生局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市院前急救体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弘扬救死扶伤精神,按“就急、就近、就专科”的原则,24小时调度指挥各急救点开展院前急救,保证急救医疗安全、高效、快捷。

市急救站承担全市院前急救任务和急救业务指导及人员培训考核;接受上级急救中心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做好本辖区急救动态信息资料的登记、统计、汇总、保管及报告工作;开展急救医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完成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急救中心交付的其他急救任务。

各急救点由市急救站管理调度,承担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和转运等日常院前急救任务;及时反馈社会急救现场信息;开展急救医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五、保障措施

院前急救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把院前急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我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医疗的需求。

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共同为院前急救医疗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卫生行政部门要对院前急救体系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审批、注册校验和执业监管,对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急救工作的,依法予以查处和纠正。要加强对院前急救机构的监督,加强对急救资源的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调用救护车等急救资源作为它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设置任何其他形式的急救车辆和急救电话,确保医疗急救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发展改革部门要将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设置院前急救机构和布局急救网点,完善院前急救机构基础设施,逐步提高其软、硬件水平。

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管理体制做好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管理的资金保障,人员、公用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编制、标准安排预算经费。

人事编制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做好院前急救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核定。

社会急救范文篇9

一、紧急救助的对象与范围

(一)对于在我市居住的本市居民、来长就业务工以及流浪乞讨等人员,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生活陷于绝对贫困状态,严重威胁到其基本生存、影响其家庭基本生活,当地政府和管委会有责任、有义务对其实施紧急救助。

二、紧急救助的机制和程序

(二)紧急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各县(市)区政府及各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做好及时发现、逐级上报、快速反应和全力解决等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要在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社区居委会指定设立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公开电话,落实具体人员,及时了解、掌握特殊困难群众需求信息。

(三)建立完善紧急救助综合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以及开发区管委会两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针对解决临时特殊困难群众问题,由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和部门,组织召开紧急救助联席会议,尽快协调解决。

(四)建立与新闻媒体信息沟通机制。要通过媒体及时宣传我市对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的政策及有关工作,让临时特殊困难群众了解政府实施紧急救助的渠道和方式。

(五)建立紧急救助监督考核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市)区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要把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由于不及时发现或应采取的紧急救助措施不到位致使临时特殊困难群众不能得到及时救助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六)紧急救助的工作程序:

1、设立基层街道、乡(镇)、社区紧急救助信息员。社区干部、各类专干以及志愿者要通过走访,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区域内的临时特殊困难群众,对符合紧急救助条件的要及早发现,及时上报。

2、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市)区及开发区管委会都要分别设立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电话或信息网站,落实具体联络人员,开通紧急救助“绿色通道”,24小时受理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申请。

3、县(市)区及开发区管委会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申请进行审核审批。对于符合紧急救助条件的临时特殊困难群众,要协调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及时制定、采取救助措施。

4、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临时特殊困难居民紧急救助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并要做好与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的衔接工作。

三、紧急救助的职能部门

(七)市、县(市)区及开发区管委会两级城乡社会救助领导小组负责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共同解决。

民政部门负责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对象的排查梳理、身份登记、资格认定、审核审批,并做好灾害救助、低保救助、流浪乞讨救助、慈善救助等具体工作;

劳动部门负责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险、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拖欠工资追讨和就业救助等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落实生活特殊困难居民紧急救助的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及时救治等工作;

房地部门负责落实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的临时住房等工作;

教育部门负责落实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的就学安排等工作;

公安部门负责生活特殊困难居民的户籍认定和管理等工作。

社会急救范文篇10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提升我县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降低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5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从现在开始至2012年底。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区)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证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不时完善应急队伍的学习、培训、演练、管理制度,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最大水平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富损失、维护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二、建设原则

(一)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队伍资源,合理划分各乡镇(区)各有关部门的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方法地组织实施。

(二)结合实际。针对常发的影响较大的灾种,确定队伍建设,先急后缓,兼顾县、乡镇两级政府财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县乡两级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三)政府主导。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公众力量,充分发挥乡镇(区)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提高应急队伍建设的社会化水平。

三、建设内容和标准

(一)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内容和标准

以县公安、消防、武警、预备役和民兵等力量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1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由县公安局牵头。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建立200人左右“一专多能”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相关突发事件发生后,能严格依照县委、县政府指令要求,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公共平安维护、消防等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生产平安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平安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非煤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目前暂由县直有关部门牵头组建1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相关牵头单位内部力量组成,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我县实际。并依托下属单位或相关企事业单位力量组建。

依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等,县防汛抗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水务部门牵头组建。组建100人左右的防汛抗旱专业队伍。主要负责水旱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县防汛抗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人员平安转移和干旱紧急情况下应急供水等,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合理贮藏防汛抗旱物资,建立高效便利的物资、装备调用机制。

要依托人工增雨、防雹、防雷等气象灾害专业技术力量,县气象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气象部门牵头组建。并会同县民政部门组织乡镇(区)综合信息服务站信息员、民政信息员、气象灾害危险区域防御责任人和相关单位人员,组建40人左右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承担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演讲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台风、强降雨、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组织群众转移和避险,参与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

聘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局部专业技术人员,县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组建。依托地质灾害危险点防灾责任人、乡镇(区)有关人员等,组建30人左右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评估、趋势分析,指导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开展防范知识宣传,演讲隐患和灾情信息,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充分发挥林业系统站所企事业单位、民兵、基层干部群众等力量作用,县林业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林业部门牵头。组建40人左右的林业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森林火灾的应急救援以及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重大林业生态破坏、林业平安生产突发事件、林区社会治安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聘请地震专业技术人员,县防震抗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由县地震部门牵头。依托公安消防、医疗卫生等部门力量,组建100人左右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主要任务是开展地震监测会商,宣传应急避险知识,上报地震灾情等信息,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要建立与驻县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的协同机制,并加强区域性应急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有关企业具体负责组建,县平安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安监部门牵头。人数100人左右,主要负责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平安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单位要依法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要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矿山、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要组织应急队伍积极参与社会化应急救援。

要组织环境监察、监测机构专业力量和相关单位人员,县环境突发事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环保部门牵头组建。组建50人左右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应急救援。县环境突发事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开展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加强饮用水源地、重点污染源等重点领域环境监控,开展有毒有害化学品重点危险源及污染隐患调查,对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现场进行即时监测,确定危险污染物质的成分浓度及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事故应急处置的建议方案,对事故原因、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参与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

依托现有的南、中、北3支溺水救援队伍,县水上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水务局牵头组建。人数15人左右,主要负责水上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的应急救援,开展水上搜救、打捞等应急处置工作。县水上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进一步空虚装备,不时加强日常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县电力抢修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供电局牵头组建。组建60人重要的电力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电力设施运行维护、应急抢修等任务。加强专业应急装备、交通工具配备,开展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健全区域性联合应急机制,提高应急保证能力。

人数80人左右,县通信保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电信局、移动分公司和联通分公司、安广网络分公司依托专业力量组建。主要负责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现场的通信保证和通信设施损毁事故的应急抢修。要加强区域性应急通信合作,增强应急通信保证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县特种设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质监局牵头组建。建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人数15人左右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伍,主要承担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应急救援处置等工作。平时要积极开展或协助开展特种设备平安隐患排查;出现特种设备事故时,要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县市容管理配合组建,县市政设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建设部门牵头。市政、供水、排水、燃气、市政公用事业运营单位,要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懂技术和有救援经验的职工,分别组建40人左右的各类市政公用事业保证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应急抢险救援任务。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在应急抢险中的作用,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设备,提高应急抢修保证能力。

县公路局配合组建,县道路抢通和运输保证应急救援队伍:由县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组织国省干线公路和县道养护管理部门、路政部门、公路养护工程企业等,组建60人左右的道路抢通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重要干道损毁的抢修和各类突发事件需队伍调运、群众疏散、物资调运时的运力保证。县交通局要充分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平安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证能力。依托重点客、货运输企业组建运输保证应急队伍,完善应急运输车辆贮藏管理机制和征用弥补机制,提高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处置能力。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组建,县卫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卫生局牵头。人数80人左右的县卫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平安事故的应对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县卫生局要联合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污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置,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

县农委、公安、林业、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配合组建,县重大动植物疫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县畜牧水产局牵头。人数60人左右的县重大动植物疫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动物疫情和生物灾害的应对,具体承担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县畜牧水产局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队伍应急救援能力。

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充,以上每支应急救援队伍人数。并由组建单位配备各种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各乡镇(区)可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需要,参照县级专业队建设模式,整合、组建相应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充分发挥共青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作用,3应急志愿者救援队伍。由团县委牵头组建。以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消防平安、环境维护、卫生防疫等领域为重点,社区、企业、学校组建不少于100人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各乡镇(区)县直相关单位要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建立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应急志愿者队伍或组织。要采取有效方式,积极鼓励应急志愿者队伍投身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要根据实际情况,4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建立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平安以及综合管理等领域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应急管理专家组,积极参与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二)乡镇(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模和标准

组建1支人数不少于30人的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各类火灾、生产平安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方面,乡镇(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要发挥就近优势,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1乡镇(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各乡镇(区)要整合镇村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各类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顿、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证,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发挥信息员作用,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演讲,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送、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

组建1支人数不少于20人的志愿者队伍,2乡镇(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乡镇(区)要依托镇直有关单位和村委会、社居委等组织。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

(三)村(居)委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模和标准

有针对性地建立1支不少于15人的应急救援队,村(居)委会应根据外地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财力,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

(四)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模和标准

建立一支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规模以上企业要建立1支由企业员工组成的人数不少于员工总人数10%专(兼)职综合应急队伍;规模以下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规模和规范由企业自定。并由建队企业配备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此项工作由县安监局、县经委负责督促落实。

(五)学校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模和标准

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督促落实。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组建1支由教职员工、物业管理员、学校保安和学生相结合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四、健全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和保障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切实加强综合性应急队伍和专业性应急队伍建设,具备一定数量和规模,确保本区域、本系统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需要。县公安、国土、农业、水利、建设、卫生、交通、林业、气象、安监、环保、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制定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方案,采取切实有力的具体措施,积极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各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立即集结到位,县突发事件总指挥部和15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各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区)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