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6:35:21

社会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1

社会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内容要求

一,调研报告<>严禁抄袭,剽窃,拼凑,如有发现,将取消实践团队或个人的评优资格.

二,调研报告<>内容需注意以下事项:

1,调研报告<>应具备封面,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基本内容.

2,调研报告<>论证要充分,反映问题要客观,资料要翔实,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调研报告<>应首先说明调研课题的意义,调研思路,调研方法,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等内容,以便于了解调研过程.

4,调研报告<>应重点反映调研对象的实际状况,问题及其分析,基本结论,对策建议等.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2

社会调研报告

摘要:产业结构的自然变动和主动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赣州市积极调整本地产业规划,结合本地区域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次调研,笔者试图对赣州市的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试图给出一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赣州市;产业规划;产业集群;调研分析

ABSTRACT:Itistheintrinsicrequestforeconomicdevelopmenttoadjusttheindustrialstructurenaturallyorartificially.Withthechangesoftheinteriorandoverseaseconomiccircumstance,thegovernmentofGanzhoucitymakesefforttoadjustthelocalindustrialstructureanddeveloptheindustrialaggregates.ThisthesistriestomakeananalysisandgivesomeadvicesaccordingtotheeconomicconditionofGanzhoucity.

KeyWords:Ganzhoucity;adjusttheindustrialstructure;industrialaggregates;analysis;advices

赣州市地处江西省南部,也称赣南,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北连江西省吉安、抚州两市,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三角洲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赣州市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省的1/5和1/4,是全省最大的设区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已成为赣州各级政府的一个共识,自2001年以来,赣州各县、市、区都在加快工业化步伐,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集群化调整,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本次调研,笔者试图对赣州市的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试图给出一点粗浅的建议。

1.赣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相反,产业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区域资源配置失当,总供求失调,削弱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1.1理论依据

产业协调是各产业间具有较强的结构转换力与互补关系的和谐运动。从社会供求关系上看,产业结构协调既是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又是生产要素结构的合理化。因此,产业结构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高级化。威廉·配第和克拉克通过对若干国家历史时期劳动力在三产业之间的变动情况的分析得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逐渐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结论。库兹涅茨通过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统计分析也发现: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呈现“三、二、一”的趋势变动。可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1.2现实基础

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珠闽”地区相继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迅速上升,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和技术升级,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在全国和全球的竞争地位,必须将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资源相对较多的工业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此形成了新一轮产业重组、分工和协作的大调整。赣州作为江西的南大门,是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发展的共同腹地,区位优势明显,生产要素成本低,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目前,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的交通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明显完善,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综合优势凸显,面临着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全国经济正呈现出东部一马当先,西部积极推进,中部加快发展,东北重振雄风,各地竞相加速发展,地区竞争更加激烈的发展格局。而国内大部分传统工业消费品市场已经出现低水平过剩,相当一部分产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市场空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赣州,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赣州要加快发展,必须正确分析和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科学进行产业规划,建设产业集群,形成一批能够对地方经济起到强劲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

2.赣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2.1.1产业发展突出六大优势产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赣州市已经形成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在全国统一划定的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涉及35个行业大类。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70户,完成工业增加值30.1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1.1亿元,利税总额13.46亿元。近几年,特别是2001年实施主攻工业战略以来,全市突出重点抓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壮大以稀土、钨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以烟、酒为主的食品工业和生物制药业三大产业,不断改造提升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以新型干法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引进发展以造纸、制鞋和服装纺织为主的轻纺业,现已成为全市工业的六大优势产业。这六大优势产业涉及16个行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4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8%,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3.20亿元,利税总额10.98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0.59%、74.89%和81.57%。六大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龙头和实现利税的主要来源,对整个工业起着强劲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也为赣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2003年六大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见下表。

单位:亿元

产业名称

销售收入

工业增加值

利税总额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有色冶金及新材料

33.4

30.06

7.0

23.19

3.33

24.74

食品

22.09

19.88

7.4

24.51

4.83

35.88

现代轻纺

7.2

6.48

1.4

4.64

0.5

3.71

机电制造

12.31

11.08

3.01

9.97

1.22

9.06

新型建材

5.9

5.31

1.6

5.3

0.6

4.46

制药

2.3

2.07

0.9

2.98

0.5

3.71

合计

83.20

74.89

21.31

70.59

10.98

81.57

由上表可以看出,赣州市的产业发展中传统工业、国有工业比重较大,六大主导产业基本属于第二产业,这反映了赣州的产业发展能与其地理位置及地域资源特色充分结合,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但这同时也反映了赣州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投入少、规模小。由于赣州市工业基础差,长期投入不足,总量小。支柱产业缺乏重大项目的带动,规模还比较小,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②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尽管赣州市已经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整个工业结构表现为小而全、小而散,集中度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产业层次较低,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资源的初加工。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

③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弱。一是人才缺乏,特别是科技型人才匮乏,在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尤为突出。二是研发投入不足,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三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④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表现为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机制转换还不到位,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改革还有待深化和完善。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快。

⑤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消费品及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不活跃,配套体系不完善。统一、公平、规范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2.2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

2.2.1赣州市关于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建设的布局规划

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赣州市按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逐步建立“一区一圈两翼两线”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即围绕赣州中心城区、“一小时都市经济圈”、瑞金市和龙南县二个次中心城市、赣粤高速公路和赣龙铁路沿线展开产业布局,实施区域分工,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具体布局规划如下:

河套内老城区不再新建工业企业,保留环保型、都市型工业,并鼓励和支持原有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郊)”发展。河套外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工业园为主要平台展开工业布局,延伸辐射赣县和南康市现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以酒、烟为主的食品业,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以造纸、服装为主的现代轻纺业和制药业。在赣州市中心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内,在赣江下游适当区域,设置轻化及有色冶金工业区,发展达标排放的造纸、纺织印染、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

“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围绕中心城区展开产业布局,区域内的于都、兴国、上犹、大余、信丰等县发挥优势,依托工业园,分别培育形成1-2个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业、特色食品业和有色加工业。

“两翼”以瑞金市、龙南县两个次中心及周边县展开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业、稀土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贸易产业。

沿“两线”县市及其他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强化干线各城区和工业园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选择1—2个特色产业进行布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的加工制造业,加速培育成为赣州市经济增长的“隆起带”。

2.2.2园区建设存在问题

①园区内部各企业未构成互动网络,集群效益并未明显实现。由调研中发现,园区内各企业间未自发形成专业化分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既竞争又协作的网络关系,企业间及其与支撑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合作,集群的特点和区域产业整体功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②园区内部还没有充分形成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园区内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存在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偏低等问题;而且相当多的厂房仍然处于空置状态。

③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一向是束缚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赣州市尽管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由于其宣传力度不够以及企业对其认识存在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3.赣州市产业规划对策建议

3.1引进重大项目,形成自己的名牌产品

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规模大、后劲足、前景好的企业进园区安家落户,以骨干企业的发展形成园区的框架;围绕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既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应重点扶持前景好,技术含量高,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并借此在国内外市场打响自己的品牌,如北京中关村的电子产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福建晋江的运动鞋产业、珠三角一带的家电产业、广东茂名的石化产业、江苏的纺织品产业、云南的烟叶加工产业、重庆的摩托车产业等。

3.2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优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是产业高级化的标志,其发展速度和总体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优化程度,赣州还必须大力扶持和发展第三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才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

3.2.1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赣州作为一个地级市拥有三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在全国是罕见的,也是与周边省份地级中心城市相比较最突出的优势。政府应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逐步将社会力量和更多激励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形成教、产、研一体化、教育产业化的良好环境。目前赣州已有近三万名高校学生,他们不仅为赣州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提升了赣州的文化品位,而且给赣州城市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动力,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应将赣州的高等教育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只有进一步加快赣州的教育产业发展,才能为2020年赣州建成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提供智力支持,也才能保持住赣州作为四省交界地区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

3.2.2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服务业。

据原国家计委发展规划司《为什么“十五”期间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一文分析:“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我国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比1995年提高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0%,呈现与工业并驾齐驱的态势。”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赣州不但工业落后,而且服务业(除高等教育以外)也落后。因此,在加快赣州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必须提高赣州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以适应未来赣州特大城市的发展需求。

3.2.3发展信息化建设

入世后国内市场成了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成了国内市场。赣州行业和企业要站在全球化角度思考自己的发展。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及信息化工作,提高企业的科技化和产业信息化水平,是赣州优质行业和企业走向全国与全世界的必由之路。

3.2.4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建议各级政府出面组织银、企联席会议,落实建立专项银团贷款,扩大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规模,并采用授信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直接将信贷资金分配到产业特色明显、发展比较健康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工作;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各类担保机构;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操作办法,完善法规体系,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的资金扶持力度。

3.3利用财税政策吸引沿海产业的转移

目前,广东落后地区都在实行产权分税制,充分吸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产权分税制是针对我国税收制度的分配弊病,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设计的一种新型税收制度。这种制度的优点是企业注册地和投资者所在地均有权分配一定数量的地方税,因而能够消除地方政府针对企业对外投资设置的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向优势区域转移。例如,中山市的企业到韶关市投资兴建一个注册资本1亿元的大型企业,中山的企业控股80%,韶关的企业控股20%。企业投产后每年能上缴国税和地税共计l000万元,其中地方政府可得税费400万元。按照产权分税制中山市依据中山市企业的投资比例能够分配到80%或一定比例的地方税收。这一制度设计对两地的企业和政府都十分有利。赣州市政府亦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主动吸纳沿海产业转移,并在东南沿海加大宣传力度。

3.4打造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要面向行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与带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对产业集群中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援与财政扶持,提高集群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经济与科技互动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周运锦,袁庆林.赣州市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规划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李俊杰.武汉市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规划.湖北社会科学,2003,(3)

[3]柳德舫.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方经济,2005,(6)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3

一、行程

30号离开李兄提着大包小包去中华环境文化促进会报到,见到了青年文化评论网站的另两位负责人——程兄、廖兄,聊得很是亲切投机,以后更是与程兄同住一房间促膝深谈多日。也陆续见到了同去山东调查的队员,他们个个都来历不凡非常优秀,其中有五名来自北大,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来自各重点大学的学子能代表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最高水平。队长鸿达带队、演说、协调能力突出,颇有领导风范;副队长帅哥刘晗学识丰富,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约评论员;我们小组组长广颇为亲民,已经出版了几本书;清华的张烨漂亮、活泼、善良、贤惠,每次端饭、洗碗都抢先,下学期还要去西藏支教;北大博士艾师姐笑容可掬,是《北大研究生学志》的主编;长得有点像葛尤的青萍,是中南大学生会的副主席;名字像男生的北大东升笑起来也颇为爽朗,和她一个宿舍的红娟声音甜美,长相娇美,就是照相有点发虚,以至于我们怀疑她是什么妖精附体呵;来自复旦的建军朴实憨厚,已经做过几个项目;和我同样来自南大的曹洋声音颇为磁性迷人,在宁夏支教,放假之间还在促进会实习;做会计的博雷来自武大,是《楚天都市报》的记者已发表20多万字;中国政法大学的鹏飞是第二次赴姜庄调查,中国农业大学的济沧对社会调查方法很有造诣,另外一个组长便是程兄。15个人中似乎只有我是关系户,托网站的福呵。之所以不厌其烦把每个人都描述出来,是因为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尤其是同组人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男女生还不仅结下了友情呵),以至于依依不舍分别后,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在我脑海里浮现不散。能结识这么多优秀的朋友,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31号进行培训,温铁军老师高屋建瓴,纵论当今国际国内大势,以及指点青年学生该如何治学、生活,让我们大开耳戒受益匪浅;来自清华的王名老师则具体讲解了社会调查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来自ngo的老师《姓氏忘了呵》更具体详细解释了开会议事规则,还给我们每人发了“小点心”——一小袋咖啡及我平生第一次见的安全套呵。只可惜这些名师不与我们同行。

然后40多名队员进行分队开会,讨论了调查提纲,选举了相关领导,互相介绍认识。晚上十点多便坐火车出发赶赴我们队的调查地点山东济宁鱼台县谷亭镇姜庄村。

在此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姜庄。姜庄原是普通农村,后因两大姓氏矛盾产生爆发,导致村委会被罢免,以马宜场为首的村民上访不已。后来在温铁军及其他大学生的帮助下,马宜场转向乡建,成立合作社。姜庄便以其合作社有其以文艺队闻名全国。我们此行便是主要调查姜庄及其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共分两组。政治制度组了解村治理情况,社会发展组调查合作社状况,我因对合作社非常感兴趣便加入了社会发展组。

1号上午到达鱼台县,在宾馆安顿好后,便赴该县环保局长设的宴席。我因不便推辞,喝得满脸通红粉刺突出,便在宿舍休息没有去姜庄探点。

2号开始正式调查,7点起床赶赴姜庄后便分工采访,中午在合作社吃饭,晚上回来后再开会总结当天工作安排明日计划。马不停蹄地工作,很忙很累,直到6号结束。给我们中午做饭的是人大农村发展计划中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专职常年在农村工作,每月才500元补贴,生活非常艰苦,盖的还是老乡被子。他们的奉献精神很是让我们敬佩,相比之下我们的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为表达我们的谢意敬意,6号临走时给他们买了一套被褥。我们小组主要采访了乡镇领导、村支部领导、合作社领导、合作社下养殖协会领导、合作社成员非成员、邻村领导村民等近二十余人,还作了70多份详细科学的问卷。6号开总结大会、留影纪念,7号大家便在依依不舍中各自东西了,我们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调查便告结束。我也于昨日回到了我们县城,今天在网吧中打下这些怀念的文字。

二、收获

此行虽然时间不长,但自我感觉颇为充实有意义,收获许多受益匪浅。如前所述,可能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其二,是对姜庄村及其合作社有了大体的了解,以此可窥全国农村及合作社面貌。三、让我对农村及个人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更清醒地思考,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农村、合作社像我们个人一样都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都需要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一天清晨醒后,看见窗外冉冉升起的朝阳,有一句话突然跳跃在我脑中,“农村及我的未来在哪。”

对于农民,吃饱饭已经几乎不成问题,但如何进一步致富却大大值得忧虑。而且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似乎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农民脱贫致富还需农村综合发展。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但其出路只有两条只有两大资源可用。一是内部资源,又可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土地,但土地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小,甚至入不敷出,光种地肯定满足不了农民需求。其他的林牧副渔及工业、服务业可以提供选择,但必须因地制宜。我个人的观点是农业必须面临结构调整,重点从种植业转向其他产业,但如何转、转向何呢?因为农村自治且历史传统,我认为农村在很长时间内还是“能人治理”,如何处理好名义上主人的村民与实际的精英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思考。至于制度资源主要包括自治制度,但自治制度其实很大程度上名不副实,贿选、宗

族操纵等使得选举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而即使选举没有问题,农民也往往只是一天的主人。合作社也是一种制度设想,农村存在着公共需要,即有合作的必要性,但可行性问题很大。因为合作社虽然定位为经济互助组织,但发展壮大后必然有一个与当地其他权威竞争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姜庄就很明显,村支部与合作社矛盾很大,县镇政府也对其持观望态度。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合作社内部如何团结也是一个大问题。而外部资源主要有国家资源、社会资源等。国家可以减免税费提供补助及进行制度政策改革等,我原先认为,从长远看,这是根本出路所在。因为当内部资源有限(农业的经济效率必然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潜力是有限的)的时候,只能借助外部资源,而国家是唯一的合法合理有能力的提供者。但此行使我得以了解到,国家减免税费及提供补助后,农民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4

上了大学后,远离了父母,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但幸好有了社会实践,使我摆脱了有依赖性的缺点,重新塑造了一个独立、奋发的我,同时也让我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

每次出发前,我们队会在一起讨论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益,们个人都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最后确定了计划,我们就出发了。

可是,在社会上的确和在校园中不一样了,由于我们队作此次实践都是以作调查问卷的形式,自然就少不了与人搭讪,由于第一次没有经验,我找的都是那些在路上过往的行人,这样在我每次发现一个自认为可以的目标的人,走过去以后不是被那个人给拒绝了就是那个人根本不理你,这样没有一次成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我有些厌倦了,更带有一丝的生气,心里想那些人怎么可以这样呢,人家找你帮个忙怎么也要表示一下吧。后来听到我们队里的一个同学说,你试试去找那些在商场门口坐着的人或许会好一些,我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便去试试。

果然,我说明我的来意,大部分人都很配合我,还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但不乏一些被人冷漠,比如,我看到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我觉得这个人很和蔼,应该会成功,那位阿姨也看到了我,但等我还没走到阿姨的身边,那位阿姨便突然把头转了过去,我跟他说的话她也假装没听见,最后我怀着沮丧的心情离开了,可我的心里很是不平静,为什么哪位阿姨会拒绝我呢?这让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一些人总是会以推销产品的名义对人们行骗,导致人们都是很不相信陌生人的话。其实想想,那位阿姨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人总是有一颗防备之心,怪只能怪那些行骗之人。

但在调查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有趣的事,如有有一个问卷是一对夫妻一起做的,做问卷的时候他们的意见总是会出现分歧,于是妻子就会给丈夫讲述一番,使得他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意见,然后我就说每个人都可以在问卷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他的妻子便冲我笑,我感觉得出在家里肯定是他的妻子说了算,真是有意思的一对夫妇。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首先,是我们的这个团队,一个团队要想做强做大,那她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有团结的意识,而我,也正是学会了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与沟通:我们每次做调查到底要准备做什么,怎样把每次的任务顺利出色的完成,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成员在一起探讨的。其次这次实践锻炼了我的耐性,由于在做调查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被人不理的情形,开始的时候的确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是随着做久了,这种难受的心理也就慢慢消失了,俗话说:“久病成医”,我渐渐也培养出了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会对我的一生都有很大帮助的,我也总结出,做事坚持不懈,你终究会成功。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也学会了换位思考问题。因为在后来的几次失败的过程中我也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果把被调查的人换做是我,而我又很忙,那么会怎样。经过这么一换位,被不屑问题很快就被解开了,并且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消除自己先时的所有烦恼。我又总结出经常在做事的时候换一下位去思考,可有助于做事效率的提高。同时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以往增强了。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5

编者按:重庆开县麻柳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短短几年中,创造出了“八步工作法”,形成了“麻柳经验”,做到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了由“管压型”向“服务型”的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麻柳乡由乱到治,政通人和,连续5年零上访。为解读“麻柳现象”,国家行政学院、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的有关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于新年伊始,共赴开县麻柳,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表明,“麻柳经验”具有方向性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由“不和谐”到“和谐”的麻柳乡

“九沟十梁四面坡,沟深坡陡悬崖多,往上望得草帽落,往下看得打哆嗦。”说的是大山深处的重庆开县麻柳乡,它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距县城66公里,是国家贫困县的特困乡。该乡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是开县位置最偏远、经济最贫穷的乡之一。

5年前,由于多种原因,麻柳乡的群众普遍滋生不满情绪,散(心散)———怨(怨气)———乱(非理性行为)现象弥漫民间。村民们认为乡政府只收钱,不办实事。于是上访、打干部、砸烂干部摩托车的事时有发生。1997年,全乡的农业税和统筹款只完成了60%,完成20%以下的有6个村。特别是1998年,在集中清查追收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国土、林业等罚款执法中,搞户户过关,全乡30%左右的农户遭到处罚,罚款高的农户超过千元。在当时农民人均负担达到140元左右的情况下,这一大规模的罚款行为激化了矛盾。发生数百农民聚集、以铳为号、围攻乡政府的事件。县里派出警力帮助维护秩序,竟有村民相约要炸毁山沟里唯一的桥梁通道,以使警察进得去、出不来。最后,是县领导去做化解工作才解了围。乡干部脱离了险境,闷在屋内几天不出门,茶饭不思,人心难聚。

麻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人民经过卧薪尝胆,艰苦创业,近5年来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根本好转。连续5年零上访,农村各项税费年年按时完成,群众自发地给乡党委、政府送有19面锦旗,立有两块“德政碑”。5年前,乡村干部到农民家,常常吃“闭门羹”,群众恨干部、怕干部,而现在群众盼干部、亲干部,干部下村,总是争着往家里请。兴坪村村民廖华山曾与乡政府闹过对立,2003年乡里筹资修建乡中学时,他不但捐款300元,还把自己留下来准备养老的2万元借给了政府。在给乡党委的一封信里,他写道:这2万元“我儿子修房子、买车子时我都没有借,现在借出来,和你们一起共度难关……”真可谓,党群干群鱼水情深。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边远偏僻、贫穷落后、干群关系紧张的特困乡发生如此明显变化?用鹿峒村一位时年65岁的老党员李元生的话说:“以前是很难看到党委书记到农民家,现在是党群之间接上了气。”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在麻柳乡的群众座谈会上,村民们给出了答案:是“八步工作法”改善了干群关系,是“八步工作法”促进了乡村巨变。在开县、在重庆各地,人们把麻柳乡党委、政府探索出的党的基层组织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的以“八步工作法”为内核的经验,称为“麻柳经验”。

“八步工作法”产生的背景

“八步工作法”是开县麻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为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在实践中探索的伟大创举。而这种创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多种原因交织而形成的,既有其产生的特殊性原因,也有带普遍性的原因。

深刻反省,找准原因。首先是体制上的因素。如在乡级财政体制问题上,麻柳乡财政负担重,年刚性支出340多万元,而本级财政收入仅达60多万元。收入支出之间悬殊过大,财政缺口难以解决,乡政府正常工作运转存在问题,一些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难以承受。其次,政策执行上的因素。在农村政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乡干部主观愿望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出实绩,但又缺乏手段,不知怎样服好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政策性计划指标,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强制性建设骨干产业基地。经济上不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政治上不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事事代替农民作主,使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第三,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上的因素。不少干部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出发,对广大群众采取“管压”式的简单行政命令和强制干预。一些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在村民面前摆架子、耍威风、好吃喝,引起农民反感。第四,教育引导不到位的因素。不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教育引领群众的工作,导致农民对一些政策法规不理解,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基层干部。

重树形象,寻求切入点。找准了原因,弄清了症结,麻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剖析,重树形象,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路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首先,凝聚人心,高扬旗帜。在大家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之时,麻柳乡党委书记李红彬率先提出了“头要昂起来,腰要挺起来,劲要鼓起来,正气要树起来,精神要振作起来,工作要干起来”的响亮口号。唤醒大家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执政意识。

其次,转变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为了打破僵局,麻柳乡党政领导班子立下了“重事业如山当好领头雁,淡名利如水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开展了“乡村干部进万家”活动,发放近万份征求民意表。领导干部“家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以真情去融化党群、干群之间的“坚冰”,从而化解民怨。

其三,找准切入点,探索新的工作机制与体制。老办法不能用了,只有创新。麻柳乡的干部们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机制与体制。他们将突破口选在速办一件群众急需办又能办好的事上,那就是修建双河口大桥,取信于民。

当时,麻柳乡4个村数千名群众进出都要经过“双河口”,由于没有桥,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曾经有5个学生1个成人因过河淹死。几届班子都酝酿过修桥,但因干群不一心,迟迟没有落实。1998年12月,乡党委牵头,4个村推荐组成了“双河口大桥建设领导小组”,通过一再找技术人员规划、测设和预算,每人需集资35元。方案出台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是少数群众不愿集资;二是不少群众有顾虑,“修桥是假,干部想捞油水是真”。负责此项工程的乡村干部的积极性大为受挫,都不愿干了。面对难题,乡党委做出果断决定,调整了建桥领导小组,由建桥后直接受益的4个村各推荐1名群众代表加入领导小组,分别担任会计、出纳、保管、工程质监;干部不管钱不管账不管物,只负责组织修桥的具体事务;建桥方案交由群众讨论公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吸纳群众也参与到决策、管理和监督中,结果95%的群众同意此方案。大桥竣工后,建桥领导小组将结余的34695.4元按每人9.4元如数退给了群众。群众说:“这9.4元,买回了我们的心啊!”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推动。自1998年以来,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民政局牵头协调,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程。农村“一事一议”决策村务等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普遍推行,为“八步工作法”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政策导向。基层党的建设的创造性实践为“麻柳经验”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三讲”教育中,重庆市委严格落实了市级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村的制度,市里不少领导常到开县调研,体察民情,联系基层。市委组织部对口联系开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同志更是多次深入开县乡镇指导工作。2000年,重庆市委在全市开展了“以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内容的“三转一推”活动,上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加快了基层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角色转换的进程。

正是由于上述时代背景与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麻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善于创新,从而创造出了以“八步工作法”为内核的“麻柳经验”。

“八步工作法”的时代内涵

“八步工作法”起源于1999年修建双河口大桥。此后,在“全乡公路建设大会战”、兴办“万人饮水工程”、新修麻柳初级中学等工作中形成、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一种机制。它顺应时代的要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

“八步工作法”的内容。凡涉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重点项目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通过八个程序,即:第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弄清大多数群众希望办什么。第二步,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初步方案。第三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征求群众对初步方案的意见,争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第四步,民主讨论确定方案。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根据群众的意见修正完善方案,推选工程建设财务管理领导小组人选,人选中普通群众必须达到50%以上。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第六步,分解工程落实到户。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第八步,竣工结算张榜公布。工程竣工后,由群众财务管理小组清算财务,多退少补,并张榜公布,每个群众均可随时查账。

“八步工作法”的程序和要件。“八步工作法”,最基本的程序是: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全民公决、阳光作业。具体而言,深入调研就是要听取民意、讨论民意、善解民意,弄清大多数群众需要办什么,希望干部做什么;集思广益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决策方案必须经过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上下联动、多次反复,广泛吸取民智才形成方案;全民公决就是民主决策,大多数群众意见一致,形成公决意见书,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超过85%以上方可实施;阳光作业就是从工程开始到结束,群众全程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对所有涉及钱物的事情都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在“全”、“真”、“常”字上做文章,确保“亮政”的全面性、真实性和经常性。

最基本的要件是:群众代表全程参加,实行民主管理;群众代表管账管物管钱,实行民主理财。

“八步工作法”的实践效果

“麻柳经验”结硕果,乡村面貌换新颜。“八步工作法”实施的短短几年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群众多年来的行路难、饮水难、通话难、照明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麻柳乡党委、政府敢于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善于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办起。“现在的干部大家都喜欢,把他们当成自家人。因为靠‘八步工作法’,件件事都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大碧村村民赵乐均如是说。2004年,乡党委、政府应用“八步工作法”组织群众、共谋发展,发动300余名党员带领600多个农户,投资90多万元进行结构调整,培育畜牧支持产业。目前,长毛兔已发展10万只,建立起山羊良繁场,实施滚动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民主理念得到落实,执政能力获得提高。麻柳乡党委、政府真正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和政绩观。首先实现了从“执政就是管你”向“执政就是服务”的转变,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八步工作法”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方法,牢固树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后,树立了重实干、求实效、创实绩的政绩观。麻柳乡党委、政府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数字工程”,而是正如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所说,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了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之中。在“全乡公路建设大会战”的第一年,平均每位乡村干部穿破了6双胶鞋,他们总结说:“农村工作没得巧,深入一线是法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近几年,麻柳乡党委、政府运用“八步工作法”,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培养了干部干实事、解难事的能力,提高了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水平。特别是在“12·23”井喷事件和两百年一遇的“9·4”洪灾灾后理赔工作中,通过实施民主管理、分类救济的机制,严格按照实地查实、乡村干部初审、群众大会公布、张榜公示、灾民签收的程序,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灾群众的利益,保持了灾区的稳定。

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形成社会和谐氛围。麻柳乡由乱而治、由不和谐到和谐,“八步工作法”起了关键的作用,正如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指出的,麻柳乡最可贵、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找到了为群众办成好事的办法———“八步工作法”,麻柳乡党委、政府通过群众的事情依靠群众自己来办,并且在办好事的过程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在党群干群关系方面,它把党委的意图和群众的意愿有机统一了起来,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人翁地位还给了农民,“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要由群众说了算”。通过干部和群众商量着办事,实现了群众当家作主。特别是通过民主理财,有效地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干群之间也就有了诚心”。在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方面,“八步工作法”通过全民公决,能够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并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形成了农民群众之间利益协调和谐的机制。如该乡非元村地势险峻,修路24.8公里,是全乡最长的村路。公路路线的走向如何,各村民小组争执不下,乡里组织共召开了7次群众大会,设定了三道方案,最后“两头赶中间,26个转盘转上山”的方案获得了所有村民的赞同,纷纷在公决书上签了字。公路竣工后,老百姓自发地立了一块德政碑:排忧解难公仆显身手,劈山斩碍人民立头功。

“麻柳经验”可以说是中国西部特困农村的农民在新世纪之初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指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示出来。它对治国理政,对21世纪头20年这一关键时期,特别是对“矛盾凸现期”诸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它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成功而有益的借鉴。

执笔人:唐洪英魏爱云

联合调查组由国家行政学院、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重庆市委党校的有关同志组成总

负责人:马儒沛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司法局组织课题调研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县召开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座谈会,并查阅大量资料,对*市社会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状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会流动人口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关于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的概念,有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排列和等同,更不能混淆。流动人口的内涵可以包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在外延上大于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少年。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虽然都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社会流动人口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动,亦称社会流动。它通常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有时只限于从一个职业群体向另一个职业群体的流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学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实践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折射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人口状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逐步渗透,尤其是生产力中人的活跃因素,其作用大于经济和技术引起的流动,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体系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了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和政治、经济、文化均开始显示独立性,而且影响力日渐加大,引发了新的社会流动。(一)经济发展型。*市和全国一样,自“三线建设”以来,以××为代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市,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存在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推动了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增长,为社会流动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建设的进程中,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省级公路四通八达,为人流、物流提供了交通便利,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周边省、市人们向往发展的“宝地”,市中心城区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50,000余人,增加到现在300,000多人。

(二)政策引导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政策从沿海、东南向内陆延伸,人民的政治权利上升,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向地位变动和经济生活的富裕上来。在城市进行新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涌动,推动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产权制度的改革,企业资产重组,客观上引导一部分才华精英的社会成员流向了*市,也刺激了当地的有用人才向东南沿海流动,就是人们常说的“孔雀东南飞”。在农村推行各种各样的承包制,政府部门的部分权利下放,逐步放宽了农村与城市人口流动的限制,在传统体制下的绝大多数农民深刻地理解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道理,遵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于是,农村社会流动人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直到如今仍然保持着“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势头。实行土地承包之后的农民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和支配劳动时间的权利,在人多地少,石漠化严重的偏僻山区,农业成本上升、农业效益下降的压力下,面对城市较多的社会福利,纷纷离开家乡,涌入城市寻找生存的空间。

(三)资源分配型。社会流动意味着个人社会位置的改变,其目的是改变自己所处位置上的社会资源的质和量的分布状况,大多数人争取自己所期望或应得到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职业声望等社会资源,对整个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市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素有“江南煤都”之称,通过对煤炭资源开发,钢铁、建材、电力、铝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服务业长足发展,基本形成有矿必有城,有厂必有镇,外地人口的流入,本地人口的自发流动,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向都市型转化,必然形成人口集中和生活方式的传播,使得城市人口相对于整个地区人口的比例上升,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道德规范、闲暇娱乐发生了变化,生产方式不断更新,对社会资源重新再分配。如盘县境内的盘江矿区、城关镇和红果镇片区人口比例占盘县总人口116万的60%左右。城乡人口互动表明了投资的增长,推动了整个社会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流动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社会流动人口的闸门是依次被突破的,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社会流动人口的浪潮第一波是从农村开始,亿万农民工主动适应社会化分工,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社会各个成员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互动之中,增加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向东西南沿海转移,形成前所未有农民工浪潮;社会流动人口的第二波是从没有职业社会闲散人员出于谋生的需要,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纷纷加入个体、私营经济活动,借政策的倾斜和市场的短缺迅速致富;社会流动人口的第三波是从公有制内部流动的,一些人不愿意吃“大锅饭”,不甘于平庸生活,又有一定能力和胆量的“公家人”跃入商品经济的海洋,通过经济致富改变社会地位。流动者成功的示范效应逐步扩散,更多的人受到启示,开始对人生重新定位,希望通过变换新的职业或寻找第二职业带来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在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发生,改革使社会流动人口的条件逐步形成,以往禁锢社会流动的政策与制度调整了,如户籍制度、商品粮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农民进城居住制度、个体和私营企业政策等,都做出了有利于社会流动的调整。但是,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给社会秩序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行为失范。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行为失范,是指人们不认同规范,不遵守规则、破坏规范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是要求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就是一个规范只有当人们认为公正而甘受约束时才有真正效力。在社会转型期,老的标准被打破了,新的标准正在建立过程中,这段时间各种价值观念产生冲突,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社会闲散青少年对是非标准模糊不清,很难区分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不公正的,什么是合情合理的。由此,在社会闲散青少年中的欲望失去了约束,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也自然而然地使欲望迅速增长。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社会规范教育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市2003年小学在校生为395,228人,2004年小学在校生为411,152人,2005年小学在校生为414,051人;2003年初中在校学生为162,566人,2004年初中在校学生为172,780人,2005年初中在校学生为169,521人;2003年高中在校学生为33,452人,2004年高中在校学生为35,812人,2005年高中在校学生为40,482人,可以看出历年高中生逐步增加,同时叠加2003年职业高中在校生319人,2004年职业高中在校生198人,2005年职业高中在校生410人,不能进入高中和职高系列的学生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反映了家庭与社会管理、社会就业、社会福利的互动。尤其是离开学校的年青人,既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也无法改变家庭经济的来源,又没有才华参与社会竞争,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渴望得到社会报酬,理性思维不受控制,导致心理失去理智,从而行为失范铤而走险。

二是行为越轨。马克思把社会基本形态概括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迈向共产主义人类最高理想社会的进程中,难免有超越社会规范的行为,在社会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冲突反映出来的越轨行为,主要表现在犯罪与违法之间,一方面,是指被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的禁止性行为;另一方面,是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让习惯容忍的社会行为,必须受到刑法和行政处罚。在法理学和行政法学上统称为刑事追究和劳动教养处罚。受到刑事惩罚和行政强制处罚的刑满释放和解教人员回归社会,不经意地就会被人们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因为越轨的负功能行为可能减少社会效益和扰乱社会秩序。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05年全市刑释解教人员3761人,其中:2003年刑满释放808人,解除劳动教养295人;2004年刑满释放718人,解除劳动教养516人;2005年刑满释放893人,解除劳动教养531人。重新犯罪33人。社会对这部分人的第一反映是:他们存在可能毁掉他人规范、他们可能毁掉人们预期的制度安排、他们可能会伤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尤其在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部分人在择业上既无资金又无技术,不但受到市场的排斥,而且本身原来把家庭酿成支裂破碎,没有经济的支撑力进入市场进行经济活动,有的只能打工度日,有的对城市低保费用不予满足,有的对艰苦生活很茫然,重操旧业走上犯罪道路。这部分人统称为有“劣迹”的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置帮教方面,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视性、排他性因素。然而,有个别人员不能正确判断社会公正标准,甚至心存对社会进行报复,作案手段翻新,危害社会的程度更为凶险,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三是利益冲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首选的历史命题,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份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解决和必须解决的是各种经济利益冲突。可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高收入阶层不愿对低收入阶层负责,既得利益集团不愿为共同富裕作贡献,社会强势群体通过不正当竞争占有弱势群体的物质成果,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经济增长,让人民得到实惠。社会流动人口的目标是获得平等机会,经济上参与并获得法律和政策规定的个人所得从中受益,然而,这对大多数流动人口在现行法律和政策保障下可以实现。但是,对刑释解教人员以公民身份参加“市场运作”比普通公民要困难得多,当既无资本又无技术无力参与经济活动时,心理失衡,往往酝酿有悖于社会有序发展的矛盾和纠纷,制造不利于社会安定的事件;极少数人员心存逆反心理,一旦有机可乘,在我们内部寻找保护伞以达到违法占有别人物质成果的目的;有的个别极端分子把黑手伸向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爆发富”和“新贵”,对需要安全的公民来说,这种个案虽然不多,但它的影响对社会危害极大。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

政法机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关键在于宏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方面,通过法律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法治实践,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正确诠释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妥善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增强社会治安管控能力,依法管理社会流动人口,教育感化挽救刑释解教人员,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统筹城乡治安稳定,统筹区域安全,统筹内外防范,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社会稳定的新跨越。

一要坚持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社会稳定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重要战略的指导方针,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指导方针。发展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就没有稳定,只有稳定,才有发展。社会流动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的因素,对社会稳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社会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压缩流动人口中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教育闲散青少年遵守社会规范,必须采取专门机关与社会各责任部门相结合,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城市社区、乡镇社区管理制度,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强宏观就业引导,克服盲目流动,增强微观就业指导,完善用工制度,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7

笔者认为,对罪刑法定原则要从四个层次上来理解,即观念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上的罪刑法定、制度上的罪刑法定、司法运作上的罪刑法定。只有从形式到精神、从制度到观念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罪刑法定,才能对其全面掌握。我国刑法学界所制指的罪行法定一般仅指制度上的罪刑法定,即强调以成文法典来确定犯罪与刑罚。笔者认为,这仅仅是罪刑法定在法律表述方式上的内涵,由于将罪刑直接或间接地等同于成文刑法,就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将强调罪刑法定等同于刑法条文的细密化或者说是具体化,只重视立法忽视刑法的执行,即司法。笔者认为,首先,罪刑法定不等于刑法立法的细则化,在立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该粗则粗,该细则细”;其次,在刑事司法中要坚持罪刑法定,即强调罪刑法定的精神追求,在司法中要体现罪刑法定关键是要严格执法,才能确保司法公正。

三、如何看待罪刑法定原则与司法解释问题

像上述存在的这类犯罪,有些对社会危害极大,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又纵容了犯罪,追究责任的话又不知根据哪条法律,如何解决呢?其实也就是传统说法中的绝对罪刑法定和相对罪刑法定之间的对立,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罪刑法定原则与司法解释问题.这里主要阐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罪刑法定原则与类推解释

有学者认为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就刑法中最相类似的事项加以解释的方法,由于类推解释的前提是刑法对需要解释的事项没有明文规定,故类推解释必然是超出刑法的规定解释刑法,超出公民预测的范围解释刑法,其内容必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即使类推解释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因此,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有的论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并从形式侧面和实质侧面进行了论述。第一,从形式侧面看,罪刑法定禁止类推解释。立法者是通过文字表述其立法意图的,因此,在解释刑法时,只能在立法文字可能具有的含义内解释。同时,由于刑法本身有自己的体系,故在确定含义时,应当在维持刑法整体含义的前提下进行解释。如果可以类推解释,则意味着立法者通过文字表述其立法意图成为泡影。刑法通过文字形成规范从而指引、指示人们的行为,或者说,国民通过刑法用语了解刑法禁止什么行为,如果在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内作出解释,就不会超出国民预测可能性,否则,就会侵犯国民预测可能性,所以类推解释就会造成国民在不能预见的情况下受处罚。第二,从实质侧面看,禁止类推解释只是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解释,之所以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是因为刑法中存在一些不利于被告人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因为文字表述以及立法疏漏的缘故,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所以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正是克服形式侧面的缺陷,实现刑法的正义的表现。

(二)罪刑法定原则与扩张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扩张解释,但并不意味着扩张解释的结论都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换言之,扩张解释方法本身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但其解释结论可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因为不合理的扩张解释,也有可能超出国民预测可能性,侵犯国民的自由,从而违反罪刑法定原则。针对这种情况,有的论者从罪刑法定的实质侧面和形式侧面出发,提出在进行扩张解释时,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在考虑用语可能具有的意义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处罚的必要性。对一个行为而言,其处罚的必要性越高,将其解释为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如果行为离刑法用语核心含义的距离越远,则解释为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处罚必要性越高,作出扩张解释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如果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则不管处罚必要性有多高,也不得解释为犯罪。第二,通过一般人的接受程度来判断是否会侵犯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一种解释论能否被一般人接受,常常是判断解释结论是否侵犯国民预测可能性的重要线索。

四、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罪刑法定原则

(一)司法机关定罪时如何坚持罪刑法定原则

在入罪和出罪问题上如何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上,有学者从实现罪刑法定的外在体制障碍、司法观念和司法水平方面为契入点,认为在入罪问题上,首先要实现司法独立。目前我国司法机关没有真正实现司法独立,罪刑法定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制度保证,罪刑法定原则只能流于形式;罪刑法定的司法化尤其是定罪活动的法治化,首先要解决司法独立、法官独立问题,司法不独立、法官不独立是罪刑法定司法化的最大障碍。其次,要树立形式合理性的司法观念。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确认,必然带来司法理念的重大革命,即从以前的以实质合理性为价值诉求的司法理念向以形式合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司法理念转变。实质合理性的司法理念在入罪问题上是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矛盾的,当某一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法律并未明文规定为犯罪的情况下,即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发生冲突时,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形式合理性是唯一的选择。再次,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程度与司法水平密切关系,罪刑法定原则对于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罪刑法定原则在定罪活动中的贯彻,关键是要解决“找法”问题,法律适用绝不是一个机械地对号入座的过程,而是包含着司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司法人员只有具有了相当高的司法水平才能正确找到法,才不至于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实现

有学者认为,立法上科学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的界限和司法上严格依法定罪处刑,是法治精神在刑法中的体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并用以指导刑事司法实践,仍然是当今乃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刑法有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的双重机能,从理论上讲两者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却存在一定的轻重缓急之分。在以发展经济和民主政治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刑法更应该将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体现刑事法治的民主性和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强调并进而确立、实现罪刑法定原则,有利于将司法活动真正纳入法治化的运行轨道。

但在司法实践中,罪刑法定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第一,依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标准定罪。一旦离开了刑法的明文规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严重程度的界定就丧失了起码的衡量标准和尺度,必然会淡化犯罪认定上的法定性的含量,最终破坏了罪刑法定原则。第二,依照以往的司法解释去理解和适用现行法律,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罪刑法定原则。因为以往的司法解释大多是在类推思想和制度背景下形成的,而作为最高司法解释,又往往带有“类型化”应用的特点,其破坏力甚至要远远大于以往的类推制度。

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长远的刑事法治状态,而不是局部的、眼前的功利性利益。司法实践中应当在法律用语的逻辑涵义之内解释法律,而不能为惩治“真正的犯罪”进行“造法”。刑法的立法漏洞,只能通过刑法修改、补充的方法去解决,司法解释必须恪守解释权限,否则将破坏罪刑法定原则的确定性要求,使刑事法治的“底线”遭到破坏。

另外,罪刑法定是实体与程序相结合的一项重要法治原则。犯罪的证实必须依靠足够有效的证据,在现有的法律原则和诉讼体制下,我们必须正视有一些证据不足或者无法证明的犯罪现象的存在,不能人为降低对刑事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的严格要求。因为在法律以外让一个人简单地承担现有证据所无法确证的罪责,要比惩罚一个真正的罪犯更能体现刑法的民主精神;而实行有罪推定,在证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即判定他人有罪,将造成比放过一个真正的罪犯更为严重的、从整体上导致现代法治遭受破坏的后果。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实际运作和个案认定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立法者和执法者观念的转变,更有赖于刑事法官在具体法律适用中的切实坚守,在个案认定中要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以我国首例投寄虚假炭疽邮件案为例。我们知道,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危害或者危害的现实可能性。“其他危险方法”首先必须是与放火、决水、爆炸具有相同或者相当危害性的方法。其次,必须是具有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现实可能性的方法。如果危害行为只具有引起这类危险的假象,在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类危险或者行为人将危害的对象控制在特定的范围之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时,都不能认定为刑法规定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我国首例投寄虚假炭疽邮件案中,被告人肖永灵明知自己投寄的是食品干燥剂,而且其投寄的对象也是控制在特定的人员范围之内,根本不可能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害。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8条也是将投寄夹带有虚假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的邮件的行为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之内的。因此,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讲,对肖永灵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存在明显的定性上的错误。虽然被告人肖永灵的行为完全符合《修正案(三)》第8条的规定,但是修正案是在本案发生之后生效的,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该修正案并不能适用于本案。因此,虽然肖永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在当时我国的刑法中并无定罪处刑的明文规定,依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不得对其定罪量刑。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对单位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如何处理的问题。有人认为对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刑法规定只能由自然人才能构成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能按单位犯罪来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对该类行为应当按自然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因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单位不负刑事责任,但单位不构成犯罪不代表自然人不构成犯罪,对自然人追究刑事责任无须以单位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只要该行为完全符合自然人的犯罪构成要件,就可以认定为自然人犯罪。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8

一、目前我市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的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社会阶层不断演化,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和壮大。

1、传统农民阶层发生分化。长期以来,传统的农民阶层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社会流动的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一部分农民“洗脚进城”,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传统的农民阶层逐渐分化,农民的数量逐年减少。应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市农民阶层的转移分化是与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市出现过两次大型的农民转移潮:其一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万农民进流通”后,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的鼓励引导措施,先后有10多万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活跃在市内外的城乡街头;其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初步统计,从1999年到2004年,全市农业人口从116.34万人减少到104.15万人,减少12.19万人,年均递减2.2%,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从73.53%下降到70.42%;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也从1999年的33.01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30.06万人,年均递减2.8%。尽管农业劳动力转移很快,其速度也是过去不曾有过的,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农民阶层结构分化转移的开始,并没有

最后完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劳动者的数量还将继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需要。

2、民营业主阶层正在兴起。民营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兴阶层,主要包括民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业主,这一阶层不仅发展速度很快,而且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市民营业主阶层的兴起,主要是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民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来塑造,使民营经济成为机制最活、发展最快、贡献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根据中央“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方针,我们确定了“1+x”的改革模式,大面积、大规模、大力度地推进企业改革。除办好迈亚1家国有控股公司外,其它6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实现整体转制,全部转为民有民营。同时,围绕改革带来的体制优势,我们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突破口,着力大招商、招大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4年协议引资10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超过改制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总和,台湾旺旺集团、南方路机集团、中百包装富思特集团、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仙桃。我市这种大改革、大开放,有效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和就业主体,完成投资、上缴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均达到90%以上,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初步统计,全市民营企业现在已发展到2400多家,个体工商户达4.5万户。

3、打工阶层逐渐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促进民营业主阶层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打工阶层的逐步发展壮大。在“1+x”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过程中,全市共有6万多名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通过付现、转股、投保等多种补偿方式转变身份,其中绝大部分职工以打工者身份进入新企业,成为打工阶层的主体。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市内外打工的农民工激剧增加。初步统计,我市外出打工人员已达25.83万人,比1999年的7.89万人增加了3倍多。在民营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也从1999年的2.76万人增加到了6.74万人;个体从业人员已达到6.83万人。我市彭场镇是全国著名的无纺布加工基地,近两年新增企业50多家,全镇民营企业达到140多家,吸纳2万多人就业,从过去的“就业难”变为了现在的“招工难”。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加速了社会结构与阶层的分化,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在政治、经济、分配、就业、劳动保障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当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打工收入,总的来说是有增长但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尽管现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举措,包括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但毕竟杯水车薪,农业产业的弱势性制约了农业增收的空间,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打工收入。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市农民打工收入快速增长,1999年为1.94亿元,2004年达到5.59亿元,5年增加3倍。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15元,比1999年的2946元增加了669元,增长了22.7%;但同期我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655元增加到6895元,增加了2240元,增长了48.1%。因此,城镇居民收入不仅比农民收入绝对数要高出1倍左右,而且增幅也要高出1倍,加上城镇居民在医疗、教育、保险等方面的较好保障,使得农民在收入分配上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过低,潜藏着引发社会矛盾的可能性。

2、城市贫民处境艰难。城市贫民主要是指部分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和少数城市失地农民以及其他特困群体。这个群体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一是生活难。很多城市贫民基本生活没有保障,有的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靠低保金过日子的不在)少数,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年龄在40~50岁,“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压力很大。有些农民工在城市缺乏社会保障,缺乏生存的本领,生活也非常艰难。二是就业难。相比其他群体而言,这部分人往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能力较弱,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存在就业无门问题。绝大多数就业在收入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三是就医难。大部分城市贫民有病无钱医,特别是重症病人根本就看不起病。四是教育难。主要是子女上学问题,有限的生活费用很难支付起高额的教育费用。

3、改革发展欠帐太多。这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方面力度很大,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阵痛”,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较大牺牲,遗留问题较多。一是土地征占问题。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的土地不断增多,由于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以及失地农民安置补偿资金难到位等原因,在土地征占过程中群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二是下岗职工安置问题。我市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绝大部分企业职工通过付现、转股、投保等多种补偿方式顺利实现再就业。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还是有少数职工补偿标准偏低、养老保险没有交齐、再就业没有落实、低保金没有到位,引发群众的抵触与不满。三是环境污染问题。我市的产业定位主要是轻纺型,绝大多数企业污染较小。但在少数地方、少数项目仍然摆放了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此外,在城市管理、农业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等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需要迫切解决而又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民失地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拆迁补偿的矛盾等。

4、政策落实难以到位。政策落实的弹性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是一个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各种利益关系往往会千差万别。国家先后出台许多利民惠农的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差价直补,但这些政策在少数地方并没得到完全落实,有些资金甚至被克扣、占用。造成政策落实难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执法执纪的不公正性,包括司法腐败、执法执纪标准弹性过大以及“三乱”现象严重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的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社会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过去那种僵化的、束缚的思想观念被解放,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民主观念、人本主义思想正在生成和发展,追求公平、正义,维护私有财产和个人利益的理念逐渐形成。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完全合理、天经地义的,认为是和谐的事情,现在也逐步开始质疑,逐步改变过去那种“不能问、不敢问、也不想问”的局面。这种思想观念的变化直接导致社会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带来一些社会矛盾。

2、利益格局的大调整。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一场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在这次大调整中,在许多具体和直接利益上往往又表现出矛盾和冲突,尤其是以农民和企业下岗职工两大群体受到的利益损害最大。这种利益格局调整的不公平性,决定了社会不和谐的必然性。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追求的目标,是治国安邦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指望有什么灵丹妙药,指望仅靠出台一个文件,就会使和谐社会一蹴而就。同时,和谐社会是相对和谐、总体和谐,往往一时的和谐被打破,又会逐步形成新的和谐,在社会的动态发展中逐步实现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要坚决反对“人造和谐”和“花钱买和谐”。在对待群众上访、社会稳定等问题上,不能过分追求零上访、零纠纷,而忽视问题的成因,忽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人盯人”、当“灭火器”上,一味地想办法“捂盖子”,用钱来买稳定,用钱来营造和谐氛围,这实质上是一种不作为,是一种“假和谐”。

3、转型时期的大磨合。当前正值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和分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碰撞磨合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矛盾。比如由于干部与群众在执政理念上难以对接,在理解执行党的政策上难以取得一致,在社会发展变化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等,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社会摩擦与矛盾。再如,在对待群众上访问题上,很多党员干部对党与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缺乏认识,总认为上访群众是“刁民”,是无理取闹,总感到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有些群众上访动不动就几十人、上百人静坐示威,扰乱社会秩序,方式方法固然不对;但同时也有一些干部“官本位”意识时时作怪,一看到老百姓上访,就认为是“犯上”,责怪基层、责怪群众。现在很多地方通过建立政府集中接访室,给群众在思想上建立排解情绪的“缓冲站”,对防止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起到有效地作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市专门出台了《关于提高执政能力,打造和谐仙桃的意见》,这个《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打造和谐仙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打造和谐仙桃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具体措施。结合我市改革发展的实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充满创造活力是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社会创造活力来自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政策上、体制上、制度上调动和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更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现阶段,发展不够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发展冲动和激情,抢抓发展机遇,激发发展活力。二是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增强创业活力。社会活力源于人们的创造活动,创业活力越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越足,步伐越快。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支持人们干成事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激发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让“创业”、“创造”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增强体制活力。体制活力是最强大、最持久、最根本的活力,直接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活力。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不懈地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不懈地破除妨害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弊端,特别是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植根于民、成长于市、贡献于社会,是机制最活、生命力最强、发展最快的经济,最有利于调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积极性。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进入社会各领域的门坎和体制障碍,让民营资本畅通无阻地进入法律未禁止的范围,让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协调稳定。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成为打造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一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统筹兼顾、各得

其所的利益格局。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说到底是利益的冲突,改革实质上就是各方面利益的不断调整。必须建立健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要切实维护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又要统筹兼顾好不同社会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既要保持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又要维护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决不能以名义上的公共利益、大局利益侵害个人合法的现实利益、直接利益,要把改革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又要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在经济发展上鼓励竞争、鼓励先富、鼓励培植优势和特色,在利益分配上注重公平、关注民生、扶贫济困、雪中送炭。

二是妥善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要根据群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管理,切实把管理方式从行政命令为主转到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的轨道上来。要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民主制度,保证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把决策的过程作为群众意见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要加强群众政治思想工作,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各种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真正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三是树立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网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增强防范和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构建美好人居、人际环境,推进社会安居乐业。

社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是和谐的直接体现。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和睦融洽的人际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坚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形成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社会。

一是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为核心,营造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人自身的和谐和全面发展。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

二是以打造绿色仙桃为载体,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是现代城市文明与自然生态文明的综合体现。要积极推进城市化,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让更多的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促进人与自然长远协调发展。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9

社会调研报告

编者按:××××县××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短短几年中,创造出了“八步工作法”,形成了“××经验”,做到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了由“管压型”向“服务型”的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乡由乱到治,政通人和,连续5年零上访。为解读“××现象”,国家行政学院、××市委组织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有关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于新年伊始,共赴××县××,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经验”具有方向性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由“不和谐”到“和谐”的××乡

“九沟十梁四面坡,沟深坡陡悬崖多,往上望得草帽落,往下看得打哆嗦。”说的是大山深处的××××县××乡,它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距县城66公里,是国家贫困县的特困乡。该乡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是××县位置最偏远、经济最贫穷的乡之一。

5年前,由于多种原因,××乡的群众普遍滋生不满情绪,散(心散)———怨(怨气)———乱(非理性行为)现象弥漫民间。村民们认为乡政府只收钱,不办实事。于是上访、打干部、砸烂干部摩托车的事时有发生。1997年,全乡的农业税和统筹款只完成了60%,完成20%以下的有6个村。特别是1998年,在集中清查追收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国土、林业等罚款执法中,搞户户过关,全乡30%左右的农户遭到处罚,罚款高的农户超过千元。在当时农民人均负担达到140元左右的情况下,这一大规模的罚款行为激化了矛盾。发生数百农民聚集、以铳为号、围攻乡政府的事件。县里派出警力帮助维护秩序,竟有村民相约要炸毁山沟里唯一的桥梁通道,以使警察进得去、出不来。最后,是县领导去做化解工作才解了围。乡干部脱离了险境,闷在屋内几天不出门,茶饭不思,人心难聚。

××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人民经过卧薪尝胆,艰苦创业,近5年来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根本好转。连续5年零上访,农村各项税费年年按时完成,群众自发地给乡党委、政府送有19面锦旗,立有两块“德政碑”。5年前,乡村干部到农民家,常常吃“闭门羹”,群众恨干部、怕干部,而现在群众盼干部、亲干部,干部下村,总是争着往家里请。兴坪村村民廖华山曾与乡政府闹过对立,2003年乡里筹资修建乡中学时,他不但捐款300元,还把自己留下来准备养老的2万元借给了政府。在给乡党委的一封信里,他写道:这2万元“我儿子修房子、买车子时我都没有借,现在借出来,和你们一起共度难关……”真可谓,党群干群鱼水情深。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边远偏僻、贫穷落后、干群关系紧张的特困乡发生如此明显变化?用鹿峒村一位时年65岁的老党员李元生的话说:“以前是很难看到党委书记到农民家,现在是党群之间接上了气。”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在××乡的群众座谈会上,村民们给出了答案:是“八步工作法”改善了干群关系,是“八步工作法”促进了乡村巨变。在××县、在××各地,人们把××乡党委、政府探索出的党的基层组织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的以“八步工作法”为内核的经验,称为“××经验”。

“八步工作法”产生的背景

“八步工作法”是××县××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为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在实践中探索的伟大创举。而这种创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多种原因交织而形成的,既有其产生的特殊性原因,也有带普遍性的原因。

深刻反省,找准原因。首先是体制上的因素。如在乡级财政体制问题上,××乡财政负担重,年刚性支出340多万元,而本级财政收入仅达60多万元。收入支出之间悬殊过大,财政缺口难以解决,乡政府正常工作运转存在问题,一些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难以承受。其次,政策执行上的因素。在农村政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乡干部主观愿望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出实绩,但又缺乏手段,不知怎样服好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政策性计划指标,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强制性建设骨干产业基地。经济上不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政治上不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事事代替农民作主,使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第三,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上的因素。不少干部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出发,对广大群众采取“管压”式的简单行政命令和强制干预。一些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在村民面前摆架子、耍威风、好吃喝,引起农民反感。第四,教育引导不到位的因素。不××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教育引领群众的工作,导致农民对一些政策法规不理解,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基层干部。

重树形象,寻求切入点。找准了原因,弄清了症结,××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剖析,重树形象,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路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首先,凝聚人心,高扬旗帜。在大家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之时,××乡党委书记李红彬率先提出了“头要昂起来,腰要挺起来,劲要鼓起来,正气要树起来,精神要振作起来,工作要干起来”的响亮口号。唤醒大家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执政意识。

其次,转变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为了打破僵局,××乡党政领导班子立下了“重事业如山当好领头雁,淡名利如水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展了“乡村干部进万家”活动,发放近万份征求民意表。领导干部“家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以真情去融化党群、干群之间的“坚冰”,从而化解民怨。

其三,找准切入点,探索新的工作机制与体制。老办法不能用了,只有创新。××乡的干部们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机制与体制。他们将突破口选在速办一件群众急需办又能办好的事上,那就是修建双河口大桥,取信于民。

当时,××乡4个村数千名群众进出都要经过“双河口”,由于没有桥,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曾经有5个学生1个成人因过河淹死。几届班子都酝酿过修桥,但因干群不一心,迟迟没有落实。1998年12月,乡党委牵头,4个村推荐组成了“双河口大桥建设领导小组”,通过一再找技术人员规划、测设和预算,每人需集资35元。方案出台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是少数群众不愿集资;二是不少群众有顾虑,“修桥是假,干部想捞油水是真”。负责此项工程的乡村干部的积极性大为受挫,都不愿干了。面对难题,乡党委做出果断决定,调整了建桥领导小组,由建桥后直接受益的4个村各推荐1名群众代表加入领导小组,分别担任会计、出纳、保管、工程质监;干部不管钱不管账不管物,只负责组织修桥的具体事务;建桥方案交由群众讨论公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吸纳群众也参与到决策、管理和监督中,结果95%的群众同意此方案。大桥竣工后,建桥领导小组将结余的34695.4元按每人9.4元如数退给了群众。群众说:“这9.4元,买回了我们的心啊!”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推动。自1998年以来,由中共××市委组织部、民政局牵头协调,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了村务公××和民主管理进程。农村“一事一议”决策村务等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普遍推行,为“八步工作法”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政策导向。基层党的建设的创造性实践为“××经验”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三讲”教育中,××市委严格落实了市级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村的制度,市里不少领导常到××县调研,体察民情,联系基层。市委组织部对口联系××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同志更是多次深入××县乡镇指导工作。2000年,××市委在全市××展了“以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内容的“三转一推”活动,上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加快了基层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角色转换的进程。

正是由于上述时代背景与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善于创新,从而创造出了以“八步工作法”为内核的“××经验”。

“八步工作法”的时代内涵

“八步工作法”起源于1999年修建双河口大桥。此后,在“全乡公路建设大会战”、兴办“万人饮水工程”、新修××初级中学等工作中形成、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一种机制。它顺应时代的要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

“八步工作法”的内容。凡涉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重点项目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通过八个程序,即:第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弄清大多数群众希望办什么。第二步,召××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初步方案。第三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征求群众对初步方案的意见,争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第四步,民主讨论确定方案。多次召××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根据群众的意见修正完善方案,推选工程建设财务管理领导小组人选,人选中普通群众必须达到50%以上。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第六步,分解工程落实到户。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第八步,竣工结算张榜公布。工程竣工后,由群众财务管理小组清算财务,多退少补,并张榜公布,每个群众均可随时查账。

“八步工作法”的程序和要件。“八步工作法”,最基本的程序是: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全民公决、阳光作业。具体而言,深入调研就是要听取民意、讨论民意、善解民意,弄清大多数群众需要办什么,希望干部做什么;集思广益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决策方案必须经过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上下联动、多次反复,广泛吸取民智才形成方案;全民公决就是民主决策,大多数群众意见一致,形成公决意见书,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超过85%以上方可实施;阳光作业就是从工程××始到结束,群众全程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对所有涉及钱物的事情都以公××、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在“全”、“真”、“常”字上做文章,确保“亮政”的全面性、真实性和经常性。

最基本的要件是:群众代表全程参加,实行民主管理;群众代表管账管物管钱,实行民主理财。

“八步工作法”的实践效果

“××经验”结硕果,乡村面貌换新颜。“八步工作法”实施的短短几年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群众多年来的行路难、饮水难、通话难、照明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乡党委、政府敢于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善于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办起。“现在的干部大家都喜欢,把他们当成自家人。因为靠‘八步工作法’,件件事都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大碧村村民赵乐均如是说。2004年,乡党委、政府应用“八步工作法”组织群众、共谋发展,发动300余名党员带领600多个农户,投资90多万元进行结构调整,培育畜牧支持产业。目前,长毛兔已发展10万只,建立起山羊良繁场,实施滚动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民主理念得到落实,执政能力获得提高。××乡党委、政府真正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和政绩观。首先实现了从“执政就是管你”向“执政就是服务”的转变,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八步工作法”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方法,牢固树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后,树立了重实干、求实效、创实绩的政绩观。××乡党委、政府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数字工程”,而是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所说,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了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之中。在“全乡公路建设大会战”的第一年,平均每位乡村干部穿破了6双胶鞋,他们总结说:“农村工作没得巧,深入一线是法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近几年,××乡党委、政府运用“八步工作法”,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培养了干部干实事、解难事的能力,提高了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水平。特别是在“12·23”井喷事件和两百年一遇的“9·4”洪灾灾后理赔工作中,通过实施民主管理、分类救济的机制,严格按照实地查实、乡村干部初审、群众大会公布、张榜公示、灾民签收的程序,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灾群众的利益,保持了灾区的稳定。

社会调研报告范文篇10

一,调查目的。

掌握伏虎镇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伏虎镇及其所辖几个村落农民外出务工情况。

一般情况:外出务工农民年龄一般在17岁到5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3:2;90%以上去往上海,广东及新疆,甘肃等地,约10%在周边县市打零工;当地土地资源稀少,人均耕地不到0.5亩。

三,调查方式。

实地走访农户,与农户面对面交谈;与乡镇及村干部座谈了解相关情况。

四,调查时间。

*****

五,调查内容。

主要关注当地农民工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以及所占当地劳动力的比例;打工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大量农民工外出给当地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

六,调查结果。

以伏虎镇及二村(徐家坝村)),六村(张家观村),十六村(碑亭子村)为例,统计数据如下:

1,伏虎镇,共有人口3万6千人左右,其中农业人口1万5千人左右,耕地1万余亩,外出务工人员7千人以上;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50%左右;

2,二村(徐家坝村),人口1356人,345户,625亩耕地(水田210亩,旱地415亩),外出务工人员400人,其中省外约250~260人,省内周边县市约150人,男性占70%,30岁以下占60%,外出务工收入占60%左右;

3,六村(张家观村)人口732人,劳动力370人左右,共有502亩耕地(水田178亩,旱地324亩),约有200人在外打工,青壮年有2/3在外务工,打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

4,十六村(碑亭子村),人口832人,200户,共有耕地720亩(水田244亩,旱地482亩),外出务工人员约有300人,其中省外约250人,省内县市约50人,夫妻二人一同在外务工的约占总户数的60%。

5,农村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有60%以上是留守儿童,而且还有10%左右由单亲抚养;

6,夫妻二人共同外出务工的,约占家庭总数的60%以上,夫妻完全在家的仅占5%左右。

在我们所调查的每个乡村中,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象都是很严重的,很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大街上除了放暑假的学生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与我们同龄的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乡镇上毫无生气可言,尽管能从街道两边的建筑上看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每个地方都好似一座空城,给人以萧条之感。

农民工外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状况,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财政状况的改善,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现在却显现出了极大的弊端,除了给打工者集中的大城市带来管理,安全上的隐患之外,更是对基层地方上带来许多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儿童问题。父母的外出,隔代教育的弊端使得这些孩子普遍有性格上的障碍,要么少言寡语不与其他人交谈,要么调皮捣蛋无法调教。父母外出不能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安慰,于是便试图在物质上去补偿,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吃喝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负责的情况下,每月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100~200的零花钱。处于很多方面的原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很少对孩子的消费进行管制,加上孩子年幼,本来就缺少自制力,大部分孩子都将钱花费在诸如网吧,游戏机厅等地方。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调查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只有2%左右的孩子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却有40%以上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有些留守儿童走上不良道路,甚至违法犯罪,如据五村(袁家岩村)村支书介绍,该村一留守儿童袁某(男)多次入室偷盗财物,后被当场抓获;六村(张家观村)一留守儿童徐某(女)沉迷网络,于2006年偷偷跑去和网友见面,至今未归,其他诸如整日上网,乱交朋友,聚众打架闹事等现象更是常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严重,这势必会对下一代的将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留守老人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必然加重,加上好多老人还要照看孙儿,本身又没有积蓄,容易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另外,留守老人精神上的孤独以及生活与疾病缺乏照料问题也很严重。

3,耕地闲置问题。青壮年大量外出,留守的老人妇女只能简单种些水稻玉米用于基本生活需要,有大量土地闲置。

4,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由于基本没有劳动力在家务农,基层政府无法引导农民进行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仍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为主,而且传统的油菜种植,家庭养猪等产业也逐渐萎缩,以十六村(碑亭子村)为例,84年~98年全村平均养猪1500头左右,97年更是达到2400头的记录,98年以后,由于劳动力开始大量外出,养猪数量逐渐减少,年均700头左右,然而在2006年即去年却只有400头,今年由于动物疾病原因,生猪数量更少。虽然政府积极引导外地客商前来投资,承包闲置土地进行枇杷,桃子等水果的种植,但是效果不佳,效益低下,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

5,农村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由于缺少劳动力,基层政府只能出资雇佣外地劳工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这无疑加重了农民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以伏虎镇各地正在进行的卫生井建设为例,撇去国家财政补贴,如果由本村劳动力修建,每人只需交70元左右便可,而现在雇专业工人修建每人不得不多交30元。另外大量家庭举家外出务工现象的存在也导致公共工程建设集资困难,乡镇政府债务问题严重。

6,农业税征收困难。劳务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劳务经济的壮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举家外出,造成许多地方有户无人,他们外出务工的地点不固定,农业税长期无法正常征收。这既是过去为了完成农业税征收进度形成村组干部,乡镇干部垫款,乡镇政府贷款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税难以征收的症结所在。

7,计划生育工作难以进行。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员大量外出,以村组为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妇检无法进行,生育指标无法落实,出生人口难以统计等。

8,农村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存在盲区。农村有一定文化青年及年轻党员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教育困难,流出地鞭长莫及,流入的又无具体措施,长此下去会导致村组党员发展断档,村级组织后继无人。

9,夫妻家庭问题。夫妻双方如果有一方在外务工,由于长期不能回家团聚,必然导致夫妻感情的淡化,离婚率上升。

七,调查体会。

由调查结果可见,大量农民工外出已经给打工目的地城市和基层地方双方带来了许多困难,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我们的重视,采取措施,防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1,调整农村发展战略,综合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农村家庭和农村社会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的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新近被称为"异地工业化"或"异地城市化"--是一种远距离、高成本的转移方式,它以大量的农民家庭解体为代价,使得家庭这一最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因为中间一代(家庭的顶梁柱!)的外出而接近于被掏空,只留下老少两代,并进而使农村社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这种本来被当作化解"三农问题"战略举措的转移方式,虽然在经济的意义上起到了缓和"三农问题"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的意义上也同时恶化了"三农问题",甚至使它更加复杂和严峻。因此,在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方案时,不应该仅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而是要充分地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综合、系统、周密的规划,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在尚未彻底解决一个问题的情况下却引发另外一些可能更棘手的问题。

2、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废除阻碍农民彻底进城的制度和政策规定。农村家庭危机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所造成或加剧的。如果作为流入地的城市并不只是单纯地接纳一个孤立的外来"劳动力",而是也能同时接纳一个完整的农民家庭,那么上述问题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得到避免或缓和。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废除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虽然一些城市政府近年来在清理针对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取消就业限制等方面有了重要改进,但还远远不够,在取得城市(镇)户口、就业、子女接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许多领域,还存在着对于外来农民的整体性排斥和歧视,这是造成"农民工"本人不能实现"市民化"以及其家庭不能整体迁入的主要原因。除了在这些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之外,政府还有必要在建设和提供廉租房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以降低农民家庭迁居城市的门槛和成本。

3、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和就近转移,即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从发展战略上对目前实施的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战略予以大幅度调整,也即改变将现有的少数大城市"做大做强"的做法,而将大量的小城镇"做实做强"。城市化战略重点转移到中小城市、建制镇,以及农村集市的建设,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公共建设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以此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对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的吸引力。

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一些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1,针对留守儿童来讲,应该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让留守儿童在校园里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老师们应该尽可能多的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学校也应增加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以及增加娱乐设施。

政府发挥相应作用,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设立幼儿园或诊所,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投入,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多健康成长的空间。

发挥社区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开展综合辅助留守儿童的活动

2,关于土地闲置及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乡镇政府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比如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但一定要慎重,要经过缜密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伏虎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为了开发闲置土地,政府不顾本地实际情况,鼓励外地投资者投资种植枇杷,结果因为气候因素枇杷无法开花结果,投资方损失惨重,地方政府也负债累累。

3,关于计划生育和农村外出党员教育问题,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农民工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合作,建立外出农民工档案。

4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