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工作通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52:20

商业工作通知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市商务局《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逐步完善社区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功能。按照公共财政的宗旨,对被评为部级、市级的商业示范社区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社区商业服务业水平,完善便民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经与市财政局研究,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商业示范社区申报程序和资金支持标准

1.商业示范社区申报程序:各区县商务局根据国家商务部颁布的《社区商业全国示范社区评价规范》和本区县发展的实际,推荐本区县范围内的商业示范社区。由市商务局和有关专家组成检查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2.资金支持标准:经国家商务部、市商务局审核、验收,对获得部级的商业示范社区和获得北京市级商业示范社区,给予一定补助资金。

二、资金使用的范围

1.推进社区商业网点店面及设施的升级改造,提升社区商业的整体水平;

2.增设社区居民需求的商业网点,鼓励开发新的便民服务项目,完善社区商业便民服务功能;

3.建设和完善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商业信息服务平台;

4.支持社区组织社会力量兴办便民、利民的微利性商业服务等项目。

三、资金拨付程序和监督管理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2

为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商业街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商贸发【2009】158号文)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市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推进上海商业特色街区发展的意见》(沪经零[20*]154号文)等的文件要求,决定今年继续在*市开展上海特色商业街命名工作,现将有关申报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⑴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和商业规划;

⑵经营已达2年以上,且效益良好;

⑶总长度300米以上(中心城区项目可适当放宽到200米以上);

⑷同类商品或服务高度聚集,具有鲜明的定位和特色,能为消费者提供种类齐全、规格众多、设施完备、服务专业的商品(服务),在当地消费者和外来游客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⑸主营行业经营收入占商业街总收入的70%以上、品牌店(特色店)数量占街区内店铺总数的50%以上;

⑹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商业与文化、景观与建筑、特色与环境有机融合,整体形象协调统一;

⑺经营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良好。服务规范,文明经商,诚实守信,无假冒伪劣商品;规章制度完备,商业街管理机构健全,处理顾客投诉及时;

⑻符合城市管理、环保、卫生、交通、治安和消防等规定要求。在照明、电力等系统上能采用节能设备;对周边生活无噪声、油烟等环境污染。

二、申报材料

1、内容组成

a:封面;

b:申报表。每张申报表填写一个申报项目,如须申报多个项目,可自行复制表格填写;

c:文字材料。对申报项目的形成沿革、经营特色、典型商户、管理制度、区域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字数不少于2000;格式:标题二号宋体加粗正文、正文三号仿宋体;

d:特色商业街运营管理单位的工商执照复印件或其它证明文件;

e:照片:反映特色商业街概况及相对部分不同角度的现场彩色照片。照片不少于15张,规格为7英寸。

2、制作要求

申报材料须同时以书面和电子两种介质上报。

书面:材料a—d,制作规格为A4幅面,用文件夹统一装订、材料e(照片)单独装袋。书面材料共需2份;

电子:材料a—c,编辑保存为WORD文件、材料d、e经电子扫描后保存为图片文件(JPEG、BMP或GIF),然后将以上申报材料刻录成光盘。电子材料需1份。

3、*通知和申报材料格式可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网站“通知公告”栏目中下载。()

4、*月*日前,由各区县商务委将完整的申报材料送至市商务委商贸行业管理处。

三、申报命名程序

包括申报、评审、公示、命名四个阶段,*着自愿、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按以下程序进行:

1、申报(*月初—*月*日)。根据自愿原则,由各特色商业街的运营管理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准备材料后,向所在区县商务委提出申请;区县商务委根据申报条件和材料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特色商业街填写推荐意见后,向市商务委正式申报;

2、评审(*月*日—*月*日)。市商务委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各区县商务委上报的特色商业街材料进行审核,开展实地考察和论证,确定入选名单。

3、公示(*月*日—*月*日)。入选名单将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政府网站上予以公示,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4、命名(*月初)。由市商务委正式发文,公布评选出的上海市特色商业街名单,并予以宣传和表彰。

附件:1、申报材料封面样式;

2、申报表样式;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3

各二级单位: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重庆邮电大学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通知如下:

一、治理商业贿赂是学校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年度考核各单位工作情况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单位要领会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落实到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一名党政主要领导人负责治理工作,明确一名具体从事本单位治理商业贿赂日常事务的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好本单位的治理工作,做到组织到位,人员落实。各单位务必于6月16日前将本单位确定的领导和经办人员的名单报学校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按照《重庆邮电大学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做好本单位治理商业贿赂各阶段的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本单位自查工作。要严格按照《重庆邮电大学治理商业贿赂自查情况表》开展全面自查,对本单位2000年以来涉及的合同(工作)内容的经济交易行为进行认真清理。摸清本单位所有经济交易行为的基本情况,认真查找是否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认真查找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基建后勤管理处、实验及设备管理处、图书馆、成教院等单位要在已初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按自查表的要求,对其涉及的教材图书、药品、设备仪器、物资采购、原创:工程建设及其它合同(工作)内容的经济交易行为,分年度、分内容,逐项清理核实。各单位于6月30日前将填报的《重庆邮电大学治理商业贿赂自查情况表》(有无情况均必须报送)报学校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2.做好本单位的自纠工作。要按照以查促改、以查促建、改建结合、规范交易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办法,用制度管事管人,积极探索、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自纠的整改意见,应以书面形式报学校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和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精神,继续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治理和整顿市场非理性价格竞争,规范经营秩序,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财产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会决定开展整顿和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008年整顿和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和财产保险监管工作要点精神,围绕“速度、效益、诚信、规范”八字方针,以数据真实性为重点,继续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扰乱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督促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提高执行力,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促进财产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中国保监会以交强险为重点业务,对2家产险公司统一组织开展全国性专项检查工作。各保监局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交强险、商业车险、意外险、大型商业保险项目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对重点业务、重点公司、重点地区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同时对近两年实施过检查的公司进行后续跟踪检查。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集中重点的专项整治和强化日常监管并重的原则。各保监局在整顿和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中,应将中国保监会组织的全国性专项检查、后续跟踪检查和日常自行安排的其它检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按照本通知精神做好专项检查工作的同时,结合辖区内产险市场的实际统筹安排好日常检查和监管工作,特别是做好2007年对阳光产险和天安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等案件的后续监管工作,保持监管的连续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形成并保持治理整顿的高压态势。

(二)坚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以及责任追究与机构处罚并重的原则。各保监局在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时,应按照《关于2007年全国财产保险现场检查处罚原则的通知》(产险部函〔2007〕106号)精神,重在对机构和责任人的处理。即对违法违规经营的机构,视情节轻重采取“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逐步实施市场退出机制;对机构违法违规经营负有责任的责任人,包括经办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视情节轻重采取“警告”、“责令撤换”或“罚款”等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上级公司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三)坚持违规处罚与落实整改、完善监管制度并重的原则。各保监局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从公司经营理念、法人治理、内部控制、合规经营等方面查找问题的根源,从体制、制度和机制等方面提出监管意见,并且加强后续监管,切实保证监管措施和整改要求的落实。

(四)坚持强化法人监管的原则。各保监局应结合整顿和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以及日常监管工作情况,将导致分支机构违法违规经营的体制、制度和机制性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监管措施及时报告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以下简称产险部)。产险部将向相关保险总公司通报并责成其整改,必要时追究总公司高管人员的责任,以进一步强化法人机构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责任。

四、专项检查对象

本次中国保监会统一组织的专项检点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平保险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太保、太平)。产险部负责检查上述两家公司的总公司,各保监局负责检查上述两家公司在当地的分公司及其所辖分支机构。

若上述两家公司2007年末尚未在当地设分支机构或机构开业不足三个月的,可根据市场实际确定具体检查对象并报告我会。原则上被检查的经营主体不得少于两家公司,被检查的分支机构不得少于两家。

五、专项检查方式

本次专项检查继续坚持强化对总公司监管与对分支机构违规行为查处并重的原则,采取保监会和保监局上下联动、对总分公司一条线检查的方式。即由各保监局对分公司及其所辖分支机构进行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线索及时报告产险部,以便产险部及时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总公司的检查。产险部结合各保监局对当地分公司及其所辖分支机构进行检查的情况,组织力量对总公司进行检查。借助上下联动、及时沟通,全面、系统地摸清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性、内控的有效性(特别是内部稽核监督的有效性)、偿付能力的充足性、经营行为的合规性、经营风险状况等方面情况,保证专项检查的质量。

六、专项检查内容

(一)对总公司的检查

以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经营数据真实性、偿付能力和风险状况等内容为检点,同时针对各保监局在检查中发现的线索,利用“上下联动”检查的优势,从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查找产生违法违规行为的根源,督促总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有效防范分支机构违法违规经营和保险经营风险。

(二)对分支机构的检查

1、检查区间:以2007年的业务为主,必要时可向前追溯或向后延伸。

2、重点险种:交强险、商业车险和大型商业保险项目。

(1)交强险。检点:①交强险单证(特别是定额保单)及标志管理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建立交强险单证及标志管理制度;是否有专人负责交强险单证及标志管理工作;交强险单证及标志的印制、保管、签发、回收、核销、归档等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纳入核心业务系统管理。②承保管理情况。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交强险条款费率;应收保费是否真实、完整,其账龄是否合理,核销是否合规。③理赔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交强险理赔是否严格执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交强险条款关于理赔时效的规定,是否有拖赔、惜赔或无故拒赔的情况;交强险赔款的归属是否准确,是否存在交强险赔款归入商业车险或商业车险赔款归入交强险的情况;是否存在已报案但长期未立案的情况;对已立案的估损是否准确、合理。④信息系统管控情况。重点检查信息系统是否为交强险设定单独代码;是否支持对交强险单独核算管理的规定;是否根据监管规定和内部管控的需要,对手续费支付比例、费率优惠比例和条件、保险期限、批单生效日期、退保、报立案时间等作出限制;是否有完善的单证管理系统并与核心业务系统相衔接,核心业务系统对已发生已报告赔案的记录是否真实、完整;业务、财务和再保系统是否无缝链接,业务系统数据与财务系统数据是否一致。⑤财务核算费用分摊情况。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按照交强险业务单独核算管理和费用分摊的原则,真实、准确地核算交强险的经营损益、专属资产、专属负债,特别是对专属费用的核算是否真实、准确。⑥准备金评估情况。重点检查交强险业务准备金评估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准确、合理;准备金评估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⑦资金管理情况。对单独运用管理的交强险资金,重点检查是否在交强险资金账户和其他业务资金账户之间转移利益;对未单独运用的交强险资金,重点检查是否以实际可运用资金量的比例将投资收益在交强险和其他保险业务之间进行准确分摊。⑧手续费支付情况。重点检查交强险手续费比例是否超过4%。⑨费用情况。重点检查费用是否真实,是否有通过虚列费用低价(即低于交强险条款费率规定的价格)承保、超规定标准支付手续费或支付保险回扣等情况。

(2)商业车险。检点:①条款费率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②应收保费情况。重点检查应收保费是否真实、完整,账龄是否合理;应收保费的核销是否合规。③手续费支付情况。重点检查手续费列支渠道、支付比例、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是否合规,账务是否真实,是否使用保险中介服务统一发票。④批单退费情况。重点检查批单退费是否合规,违规批单退费的金额、用途及具体去向。⑤理赔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有假赔案;核心业务系统对已发生已报告赔案的记录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存在已报案但长期未立案的情况;对已立案的估损是否准确、合理。⑥费用情况。重点检查费用是否真实,是否有通过虚列费用低价(即低于商业车险条款费率规定的价格)承保、超规定标准支付手续费或支付保险回扣等情况。⑦信息系统管控情况。重点检查信息系统是否根据监管规定和内部管控的需要,对手续费支付比例、费率优惠比例和条件、保险期限、批单生效日期、退保、报立案时间等作出限制;是否有完善的单证管理系统并与核心业务系统相衔接;业务、财务和再保系统是否无缝链接,业务系统数据与财务系统数据是否一致。

(3)大型商业保险项目。检点:①纯风险损失率表和危险单位划分指引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纯风险损失率表和危险单位划分指引的执行情况,是否按照报备的条款费率承保大型商业保险项目;信息系统是否根据监管规定和内部管控的需要,对核保权限、适用的费率和危险单位划分等作出限制。②大型商业保险项目投标管理情况。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向监管部门报告大型商业保险项目投标情况,报告的内容是否属实;在大型商业保险项目投标中是否存在非理性甚至是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③共保情况。重点检查共保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不规范共保”的情况。④再保险安排情况。重点检查对大型商业保险项目是否有再保险安排;再保险是否科学、合理;再保险摊回是否及时,核算是否准确。

七、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检查分为准备、检查实施和总结处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4月)。主要工作是对检查人员进行培训、成立检查组、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和现场检查通知书等。

(二)检查实施阶段(5至7月)。各保监局应在5月16日前进场对太平分支机构进行检查,6月20日前进场对太保分支机构进行检查。产险部将根据各保监局对分支机构检查进展情况,组织力量适时对总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三)总结处理阶段(8至10月)。主要工作包括汇总分析检查情况、组织实施监管措施、撰写相关检查报告和整理归档检查资料等。

八、相关要求

(一)认真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并及时报告我会。各保监局要切实按照本通知精神制定现场检查方案。现场检查方案应立足于全年的整顿和规范财产保险市场工作,对中国保监会统一组织的专项检查、后续跟踪检查和日常自行开展的检查作出明确的安排。请于2008年4月18日前,将现场检查方案和《2008年整顿和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现场检查计划表》(附件)报至产险部。

(二)切实做好上下联动检查工作。各保监局既要按照各自已制定好的检查方案开展常规性检查工作,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线索报告产险部,又要对产险部需要保监局协助检查确认的问题积极配合,认真查实。

(三)迅速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各保监局在整顿和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中,争取检查一家、处理一家,不要等到所有现场检查工作结束后才统一处理,确保检查处罚的时效性和震慑力。

(四)认真做好市场整顿总结工作。各保监局应结合现场检查工作,全面总结分析市场整顿情况,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方面认真查找产生违法违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制度性因素,制定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请于2008年11月14日前,将财产保险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报告以及检查统计表(另行下发)报至产险部。

九、其它事项

(一)现场检查参照《现场检查工作规程》和《非寿险监管指导手册》进行。

(二)本次现场检查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1、《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辆保险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6〕19号)

2、《关于规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证和标志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6〕60号)

3、《关于加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6〕71号)

4、《关于印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单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6〕74号)

5、《关于规范商业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6〕75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商业机动车保险管理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06〕107号)

7、《关于印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7〕52号)

8、《关于加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核算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45号)

9、《关于加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责任准备金评估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保监产险〔2006〕680号)

10、《关于认真执行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与纯风险损失率表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产险〔2006〕1317号)

11、《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06〕52号)

12、《关于印发第二批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06〕99号)

13、《关于印发第三批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的通知》(保监发〔2006〕124号)

14、《关于印发〈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第12号:核电站运营期〉的通知》(保监发〔2007〕36号)

15、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下发的道路、地铁、电厂和商业楼宇4个项目的纯风险损失率表

16、《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商业保险及各类投标业务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43号)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5

**年以来,我部根据《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精神,在各试点地区批准设立一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试点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就在试点基础上扩大物流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物流类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通知如下:

一、外商投资物流类企业是指以为其他企业提供物流及其他相关服务为主要经营活动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企业、外商投资水路运输企业、外商投资航空运输企业、外商投资货运企业、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外商投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从事其他物流或物流相关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

二、外国投资者可以根据《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外商投资国际海运业管理规定》、《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铁路货物运输审批与管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及其他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申请设立外商投资物流类企业,从事一项或多项物流业务。其中申请从事多项物流业务的,应符合分别从事所申请的各项物流业务的资格条件要求中的最高条件。

三、鉴于开展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的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果,现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全国范围内以合资、合作和独资形式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可以经批准从事《通知》第五条的部分或全部经营业务,并不再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规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但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应根据其经营业务相应符合《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管理办法》、《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及其他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及其他要求。除根据上述部门规章或其他外商投资法律法规须经商务部审批的企业外,其他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批。

四、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按照上述各项规定及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好物流领域吸收外资工作。超过地方审批权限的,应对申请材料初审后在规定时限内上报商务部。

五、各地具有审批权限的商务主管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对于来自其他地区物流企业在本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等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及时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6

一、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贯彻落实情况

市监察局、国土资源局下发的《关于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接到后,县监察局、国土资源局立即组织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采取五项措施落实紧急通知精神。一是抓好学习。组织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认真学习《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当前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从严土地管理的严峻形势和紧迫性。二是宣传发动。将翻印了的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送到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县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三是强化责任。明确了局长负总责,各副局长分管具体抓,各股(室、站、队、分局、所)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度,每周一例会调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四是严格执法。加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执法大队及各基层分局(所)明确分工,责任到位,强化动态巡查,认真填写巡查日志,把好土地违法案件源头关口;同时强调查案不力,查案不严甚至有案不查的,一经发现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五是成立了局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领导小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党组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领导小组对总体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部署,重点抓好重大、复杂问题的协调处理。

二、2005年以来用地清理情况

对2005年1月1日以来省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用地情况,进行了逐一核查逐一登记造册。

(一)已经审批建设用地。(二)待批的建设用地。

三、工作措施

一是统一行动,分级负责,各乡镇、街道办和相关部门进行自查,县政府负责督查。二是严格执法,不走过场,对排查梳理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立案,做到应立案未立案的不放过,应处罚未处罚的不放过,应追究责任未追究的不放过。三是突出重点,综合治理,认真梳理各类违法违规用地线索,边清查边处理,重点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案件。四是完善土地管理和执法监察工作法规制度,建立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土地执法监察的时效性、主动性和权威性。五是把握政策,规范执法,把查处案件和促进依法管地用地统一起来,维护大局,服务发展。六是认真开展土地排查工作。主要排查本地区、本单位是否存在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否存在“以租”违法用地情况,即建设单位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用地时,只与农村集体签订承包或者联营合同就开发建设,规避了由政府征地的法定程序;是否存在闲置土地及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到位的问题。七是严格执纪执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违法违纪责任人员,应该给予处分的,要严格按规定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查处重点

重点查处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特别是对同时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反国家产业政策或者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案件要列为重中之重。通过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落实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全面清理排查,认真梳理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线索,摸清本辖区内的土地违法违规情况,集中查处一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从而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反弹势头,改善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环境。

五、专项清理情况

六、下一步工作落实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遏制违法违规占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调控作用,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一手抓紧急通知的全面落实,一手抓商业贿赂整治。通过专项清理治理,解决涉及国土资源领域的商业贿赂的突出问题和违法用地问题,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和土地违法案件,建立健全防范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增强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抵制商业贿赂和廉洁自律的能力。结合国土资源系统的实际,清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将集中在以下范围:一是土地出让;二是矿业权出让;三是项目发包,包括土地整理项目、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矿山环境治理项目等;县国土资源局认真检查2005年以来发生的国土资源系统商业贿赂和违法用地行为,一旦查出,按照法定追溯期限规定处理。制定××××县国土资源局领导干部反商业贿赂承诺书和××××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治理商业贿赂承诺书。

二是从严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证国家、省、市、县重点项目和重大工业、基础设施和重大招商引资建设项目用地。严格执行限制、禁止用地目录和重点领域建设用地定额标准。严格执行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供地备案制度。进一步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控制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严格执行补偿标准,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深化土地市场体系建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及时市场信息。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7

[关键词]商业保理;应收账款;债权让与

一、问题的提出

保理(Factoring)是一个舶来品,早已在英美国家成熟发展。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银行保理为主,近年来为了推进金融、支持那些难以获得银行授信的微小企业的发展,商业保理才得以施展拳脚。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侧供给改革政策下的供应链金融为商业保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因此,201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公告称近日联合印发《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在全国开展为期3年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韩家平教授指出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受商业信用机制不健全的制约以及存在法律技术支撑缺位的问题。[2]目前为止国内仍未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对商业保理进行明确的定义,我们所能参详的资料大多来自于国际公约、各国商事规范以及我国的行业规范等。2016年《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中明确了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因此,有学者认为我国商业保理的本质在于其综合性,核心在于应收账款的转让,核外在于保理商提供的以上四项金融服务,通过组合配对形成了不同的保理类型,也决定了当事人之间不同的风险分配。[3]商业保理作为商事行为不可避免的与传统民法交易规则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就其核心的“应收账款”转让之行为就存在很大争议。应收账款是一种特殊债权,产生于企业赊销贸易中,能够作为一般债权进行转让并无疑问。问题在于,商业保理中所涉及的应收账款更多体现为未来或未到期的债权,因而交易客体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未来债权让与有效性的争议;其次,应收账款的让与本质上是一项债权处分行为,需要进一步明确采取何种权利变动学说才能较为妥当的应对现实交易环境的需求;最后,债权让与的通知主体以及通知方式要基于商事交易风险控制和交易迅捷的特性进行适当变通和扩大解释。

二、未来债权的让与性

现代商业保理主要呈现的是通过“一揽子移交”方式转让债权,其中既包括了现实债权也包括了未来债权。所谓未来的债权主要是指尚不存在、但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债权。大致包括两类:1)已有基础关系的未来债权,如附条件债权;2)尚无基础关系的未来债权,需要将来订立合同才能明确的债权,又被称为纯粹的未来债权。[4]就有基础关系的未来债权让与而言,各国实践都视为与现实债权的让与一般无二,但因为纯粹的未来债权在交易中存在巨大的不可控性,因此能否将其作为债权让与的客体存在一定的争议。(一)比较法“寻法”之路径。大陆法系国家在对待未来债权让与的问题上存在着从否定到肯定的变化。比如德国学者曾一度质疑纯粹未来债权的让与违背了公共政策,因为人们就被转让的财产在转让时应当是确定或者是至少能被确定的已达成共识,否则让与无效。因此《德国民法典》398条至413条均未明确未来债权之让与。然而随着商业实践中通过未来债权来担保贷款的需求日益增长,德国最高院在一系列的案件裁决中认可让与的权利无须于让与时确定,只要在权利产生时能够确定即可。[5]在英美法系,普通法从来都不承认可以对一项尚不存在或不属于让与人的财产进行让与,然而同样基于商业担保的需求,此项原则也不断在衡平法上被突破,因此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204(a)、(c)条明确规定,未来的权利可以转让,包括未来将订立的合同权利。在国际保理业务的实践中,以赊销为主的结算手段虽然使商事交易更为灵活便利,但必然会导致卖方因销售或提供劳务而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基于规避相应的坏账风险的目的,卖方会将一定时期内的应收账款以“打包方式”移交给保理商续作保理业务,为了对这种保理方式进行合理的规范,《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账款转让公约》肯定了以未来债权让与来满足国际金融创新的需求。我国债权让与规定于《民法通则》91条和《合同法》79至83条,[6]并没有明确未来债权的让与性。事实上,在保理业务大幅发展之前,我国房地产按揭业务的实质就是通过未来债权的让与进行融资。具体而言,开发商从银行取得按揭贷款的额度实际上是以开发商对未来购房业主的价金请求权作为对价。银行再通过将业主的贷款分期偿还请求权及担保权益一并打包转让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分散风险。[7]之所以现代商业保理能够作为供应链金融新秀主要也是因为我国未来债权让与的实践已经远远走在了立法的前面,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大开方便之门。[8]客观的来说,从法制史变迁角度考察未来债权让与问题,各国都经历从否定到异议,最后经由实证经验到学说肯定的发展轨迹。比起传统的现货交易模式,人们认识债权流动性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信用经济的诞生以及贸易形式的更新,如期货交易、分期付款等实践上开拓了未来利益合法化的路径。而这种发展趋势恰好印证了未来债权让与存在的制度价值。[9](二)担保论“寻理”之路径。各国的立法鲜少如美国统一商法典般明确未来债权让与的合法性。就我国的债权让与制度仅仅于《合同法》79条至82条笼统的规定,我们并不能清楚得知未来债权可让与性的立法意图。但是学界都认可未来债权让与性根源于担保理论的演变,因此从《物权法》角度出发来解释未来债权让与的可能性未尝不可。一方面,《物权法》223条规定了权利质权的范围包括了应收账款,人大法工委编著的《物权法释义》中规定应收账款为一般债权,包括未产生的将来债权。[10]同时权利质权的标的必须具有让与性,那么就意味着《物权法》223条款下的应收账款(包括未来的应收账款,如公路收费权等)具备可转让性。另一方,权利质权是以出质人提供的财产权利为标的来担保债权的实现。假设现在出质人以未来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权标的为债权担保的,此时可能出现所担保的债权优先于应收账款到期的情况,那么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就可以通过让与该未来的应收账款实现质权。事实上,《应收账款质押管理办法》中集中规定了可以用来设立质押的未来应收账款的范围,以未来债权设质最终呈现的是债权让与的效果。当然,并非所有的未来债权让与均得转让,民事主体固不能将乌有之权利转让他人,但如民事主体对该种将来债权具有合理期待的,则此种期待即成为一种期待权益,受法律保护(例如基于同一债权人连续提供同类商品、服务所形成的多个基础合同项下的多笔应收账款)。又因该种将来债权一般应具备财产价值,故民事主体转让此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期待利益并无不当,其效力应予承认。兹有一我国判例实践记载到“现系争《商业保理申请及协议书》及其附件虽对佳兴农业公司此前经营状况予以记载,并以此为基础推算出可转让将来债权金额,但佳兴农业公司已自认前述记载的经营状况并非真实,卡得万利保理公司亦未对此予以必要的核查,故双方当事人仅据此种虚假记载并不足以对本案所涉将来债权产生合理期待,亦不具备将诉争将来债权转让他人之基础。同时,系争保理协议及其附件除前述经营状况外,仅就所涉将来债权作了期间上的界定,对于交易对手、交易标的及所生债权性质等债之要素均未提及,亦无其他可对该将来债权予以确定的约定,故在现有证据条件下,难以认定本案所涉将来债权已相对确定,据此亦无法认为,本案所涉将来债权具备合理期待利益,可对外转让。”[11]显然,实践中已然存在一定的商业标准来作为对未来债权让渡的限制,如根据出让人的经营状况来保理商应对该未来债权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和是否保有合理期待利益做出判断。无论是从私法实践出发还是基于体系的解释论的角度,我们都应该认可未来债权让与效性,而不论是有基础法律关系之债权抑或是纯粹的未来之债权。正所谓“面对商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压倒一切的实际需求,对未来债权让与的理论上和政策上的反对终于全部消失了。”[12]但是所要明确的是,虽然债的移转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13]但未来债权的让与起源于商业实践的需要,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商事信用体系的支持,因此对未来的债权让与要有所限制,即其适用的领域应当局限于商事领域并要符合商业理性人的判断标准。

三、债权让与的性质辨析

(一)学说之争。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德国民法“物债二分”理论,就各国的权利变动模式发展出不同的学说,主要体现为德国派系的物权行为说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债权行为说。在韩世远和崔建远老师的关于债权让与论战中,[14]我们可以清楚的得知,以韩世远老师为代表的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认为,《合同法》第79条规定的是准物权的变动,是一项物权行为。[15]而崔建远老师主张的债权行为说认为债权让与是集物权效果和债权效果为一体的债权行为。两种学说的争议之点也体现在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的核心区别——处分权。“物权行为说”认为一项债权买卖合同(负担行为)的生效无须具备对债权的处分权,若要真正发生权利变动的效果,需要达成债权让与合意(处分行为)且同时具备处分权。“债权行为说”认为债权买卖合同(负担行为)达成时权利即发生变动,无需另外的处分合意,即便是对未来债权的让与,当未来债权现实化时也当然移转自受让人处,那么在此前也无需考虑是否有处分权。由“物权行为说”所指引出的“无因性原则”可以很好的解决债权买卖不适用善意取得的缺口,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债权证券化的流通性;同时,“债权行为说”不再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权利变动程序简便,利于交易迅捷的要求。但两学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债权让与缺乏外部表征,其成立或生效并不以债权文书的交付或登记为要件,交易安全也难谓周全保护。[16]如何切实妥当的保障商事交易中债权让与的交易安全,详见本文“四、债权让与通知扩大化实践”部分。(二)“债权行为说”优于“物权行为说”。各家之言皆有利弊,但单从法律制度构建的理想化出发难以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如何适应日益变化的交易环境。首先,若是基于物权行为理论,我们就难以解释如何将并未有效存在的权利进行处分。其次,若要实现债权的有效让与在未来债权现实化时仍需要一项债权让与的契约(处分合意),而在商业保理中“一揽子交易”模式下显然是不现实的,与商事交易便捷原则背道相驰。最后,将债权让与定性为“准物权行为”似有对德国理论直接贸然援引之嫌,并未顾及我国目前尚未接纳德国的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现状。笔者认为,将《合同法》79条认定为是债权行为,视权利变动的结果为当然的债权行为的法律效果更为妥当。一方面可以解决上述的疑问,即在达成未来应收账款让与时,受让人就取得对该项未来债权的请求权。另一方面是针对债权“二重让与”考虑。我国并未就债权的“二重让与”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认定以债权让与生效的先后性来确定债权的归属,问题在于就未来债权的让与而言,如果采“债权行为论”,那么在债权买卖合同生效时债权就移转给第一买受人,那么第二买受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实际的拥有债权,即便出卖人通知债务人“真正”的买家为第二买受人,第一买受人仍可以向第二买受人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若采“物权行为论”,仍然绕不开权利未确定何以转让的逻辑障碍,此时无论出卖人对债务人做出何种通知,权利不生移转效力。当债权确定化时,因缺乏债权的处分合意,此时债务人对“表象”的债权买受人所为清偿行为是“非债清偿”,那么出卖人仍可以像债务人主张履行债务,无疑是陷债务人于不利的境地,而此时多重受让的买受人因欠缺处分合意,都必然会被要求返还不当得利,如此一来整个交易变得复杂和繁琐。不仅如此,在“债权二重让与理论中”基于保护债务人出发的“表见让与”适用的前提是受让人之一必是真正的权利人,而将债权让与视为准物权行为时就会发生所有的受让人皆非权利人,真正的债权并未移转,那么债务人也无法因为“表见通知”而实际的履行债务。不可否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确实对受让人的安全地位提供保证,但是梅迪库斯指出:“在普通债权中,一般不会出现那种对无因原则的基本思想决定性意义的让与链。如果当事人例外地想采用这种让与链,则一般都会开具有价证券,如票据或不记名债券等,债权采取有价证券的方式就具有了完全的流通性。而一旦采用有价证券,因证券化的债权遵循特殊的规则,同时也就出现了从非权利人那里取得权利即使用善意取得的可能性。”[17]这意味着即便出于商事交易的安全性考虑,一旦债权被证券化就自然适用证券流通性规则,而无需通过无因性原则来保障。无因性原则能够保护第三人是因为出卖人不能基于债权意思无效或可撤销而追及第三人,只能向买受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不存在将物恢复至出卖人所有的可能。因此,承认无因性的目的可以看作是为了否定出卖人的物权请求权从而保障交易安全的实现。但在债权让与中,买卖的客体是债权而非有体物,无论是否承认无因性,都不存在出卖人对受让人主张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可能,债权的让与人都只能通过“不当得利”的债权请求权要求受让人返还不当得利,那么无因性原则就无用武之地。[18]回归到现实中保理合同的应收账款让与问题上,从目前的立法情况以及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来看,就未来应收账款的让渡而言,“物权行为说”难以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出售”,会使以应收账款为交易基础的保理业务或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居高不下,削弱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不利于金融创新。

四、债权让与通知扩大化实践

债权让与之通知于中国法下被视为观念通知,但其并不影响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仅仅产生拘束债务人的效果。即便合同法对债权让与通知的效果明确了,但是在细节的操作上着实规定甚简,不免造成实务中的认定困难。结合商业保理的实践需求,应当对应收账款的让与通知做出特殊规定。(一)通知主体之扩大。1.不同法系上对通知主体替代解决方式本文所探讨的债权让与模式立足于最基本的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的达成的协议,那么这种转让行为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对没有参与该转让协议的第三人(主要体现为债务人)发生影响在各法域内基本达成这样的一个共识:“有效成立”+“完善”。当然,部分国家都要求“完善”原则上是需要债务人对转让的得知,并且尽可能符合一定的形式。比如法国上一度将债权代位原则取代债权让与,使之原债权已转至受让人处时便对债务人发生效力。考虑到让与人陷入经济困难时,受让人愿意在债权代位构造下让债务人了解债权人变更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避免债务人对原债权人进行具有清偿效力之给付、与其达成协议或主张抵消,受让人也必须在债权代为的构造下通知债务人。意大利在立法中也采用将债权让与和债权代位揉在一起的做法,特别是在适用于企业信贷债权有偿转让给银行和金融中介之情形。虽然我国并不采取如此做法,但不免思考到在本无通知必要的债权代位模式下尚且承认受让人的通知义务,在原始的债权让与中通知主体更待扩大化。[19]《德国民法典》第407条第一款、《澳门民法典》第577条第二款[20]等立法例均认可“债务人知悉主义”,即债务人不依赖于债权人通知仍可得知债权让与事实的情况下,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债务人不得主张债权让与不对其发生效力。如此做法显然是从促进债权流转并兼顾受让人的利益角度出发,于商业实践中更有经济便捷之考量。2.对我国立法例及实践的评析尹飞老师认为《合同法》只规定了债权人可就让与行为通知债务人,并未就受让人是否有权通知以及通知之效力做出规定。在《合同法专家建议稿》中,一开始确有对受让人的通知做出规定但是后来又删去证明了立法者最终否认受让人为让与通知的资格。同时考虑到债权让与协议具有相对性或封闭性,债务人很难对债权让与合同是否存在有所了解,那么就可能存在第三人通过伪造债权转让凭证向债务人要求履行债务的风险。[21]然而根据现实的商务实践来说,笔者更认可将通知主体扩大到受让人。基于以下几点理由:首先,债权让与通知作为债权让与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的对抗要件之一是基于保护债务人角度出发,赋予债务人被通知的权利。《合同法》规定了债权人应当为让与之通知,并没有指明只能由债权人负担该通知义务。只要债务人接收到债权让与的通知,即便是通过公开的新闻渠道实现的,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债务人均不得主张债权让与的通知主体必须为让与人。从利益平衡角度而言,债权让与通知制度中已经通过“表见让与”给予债务人相应的保护,若是再局限债权让与通知的主体未免过度限制债权人处分财产自由,不利于实际的商业流通需求。现实生活中债权人仍可通过授权委托的方式让受让人为通知。如《国际保理公约》第8条明确了债权让与的通知主体可以试出口商授权的保理商。既然法律的外观都可以由受让人为通知,那么就没有必要在形式上做过分苛求。其次,受让人为通知并不必然损害债务人的利益。现行的债权让与制度所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不应当使债务人的利益受影响。假设第三人通过伪造债权凭证向债务人证明自己为新的债权人时,善意不知情的债务人仍然可以根据“表见让与”之规定不负任何责任,而真正的债权人享有向第三人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救济机会。“表见让与”理论来源于《德国民法典》410条,德国法上的“表见让与”规定限缩于“让与人出具债权让与证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让人的通知效力。因此方新军教授认为《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更具有参考意义,该草案规定“让与人提供的可靠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由让与人发出的文本形式记载于耐久介质上的表明权利已经让与的陈述”。[22]那么意味着受让人不仅可以为债权让与通知,而且在受让人为债权让与通知时仍有表见让与之适用余地。当然,单从债务人角度来考察让与通知的真实有效性着实会增加债务人的负担,因此笔者认为更为合理的是利用登记制度的公示效力来达到利益平衡。最后,考虑到现实交易中让与人可能存在待价而沽导致受让人消极等待的可能,我妻荣先生提出债权让与制度的规范重心应由保护债务人利益转向保护受让人的安全。[23]因为就保理业务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收账款的资产证券化是主要的发展趋向,那么这就必然对应收账款转让提出较高的风险评估标准。如果让与人不能为有效的通知,保理商所取得的债权很大程度可能存在“瑕疵”,其结果是进一步削弱融资的可能性。随着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由受让人做出债权让与的通知已属常态,因此国内的商业保理理当与国际接轨。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商事交易模式下,赋予受让人让与通知主体的资格更具优势,但值得强调的是,受让人需要提供足以证明让与事实的书面凭证或其他具有证明能力的交易习惯。基于债之关系的“封闭性”,债务人作为利益关系人,应当有知悉债权流转真实途径的权利。(二)通知方式的多样化。在债权让与的通知方式上,遗憾的是《合同法》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通知性质上属于观念通知,是一项准法律行为可以准用意思表示之规定。《民法通则》第56条、《民法总则》第135条均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就一般债权让与而言并没有任何疑问,但是具体到商业保理中,就目前的实践而言通知的方式极具复杂多样性,因此在实务中也会造成一定的判断困难。1.质押登记平台的登记效力存疑司法实践中存在出让人将转让的应收账款所涉及的发票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进行债权转让登记,于是出让人主张其已尽到转让通知义务。[24]鉴于实践中确实有不少开展保理业务的银行都将保理债权的转让在信贷征信系统登记作为有力的防范坏账风险方法,该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上述情况而言,虽然《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规定了征信中心是建立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公示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附则”规定“登记系统为保理业务中的应收账款转让提供权利公示服务,”但仅仅是“公示服务”能否就能起到“通知”作用值得商榷。法院认为,保理业务中的债权让与登记无法律法规明确赋予其效力,法律、司法解释或相关规范性文件未赋予任何形式的登记以债权让与通知的法律效力,因此该登记行为不能免除合同法确定的债权转让通知义务。[25]2.公告通知方式的可行性存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规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原债权银行有权采取公告形式履行债权让与通知义务。该规定的是在金融体制改革下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国有资产而做出的特殊处理,学界认为并不适用于一般的债权让与通知,理由是债权让与的通知毕竟不同于债权申报,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债务人身上。同时公告形式、地点以及时间都没有明确的规范,现实生活中债务人大多未能知悉公告的存在。3.笔者观点现在我国就债权让与通知采取的仍是“通知优先主义”,但是难免于商业实践中多存在不便。比如就保理行业而言,保理商受让的大多是未来的应收账款,那么意味着未来的债务人可能都不能够确定,若未能有效的让与通知对于保理商而言存在着巨大的交易风险。那么笔者认为,适当的构建具有公信力的债权让与登记系统以及规范债权让与的公告方式可以更加完善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一方面,通知制向登记制的变革是现代债权让与的立法趋势。美国统一商法典(UCC)第九编规定在多数债权集体让与、未来债权让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事先登记来使将来债权的让与具备对抗要件。日本1998年104号法律(《债权让渡特别法》)确立了登记制,并于2007年制定了电子记录债权法,确立电子化的债权让与登记制。[26]不可否认,登记让与制对保理业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1)能够为融资手段起到一定的增信作用,降低交易风险;2)登记可以作为判断优先权利的基础,很好的解决既有权利冲突问题;[27]3)登记机关的公信力可以减轻债务人就债权让与通知真实性的审查义务。在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审理保理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审判委员会纪要(二)》(津高法〔2015〕146号)明确了可以通过电子交易平台在线上采用数据电文、电子签名等形式确认账款、发送债权转让通知的法律效力,进一步增强用户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有效性。既然我国已有地方将网络服务平台和保理业务结合的先行范例,那么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债权让与登记制的建立可以通过赋权既有的应收账款质押平台或者借鉴日本电子债权机构的做法来构建起全国通用登记平台,在促进商事活动便捷的同时也能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公告通知仍有用武之地。司法实践人员曾在相关的判例中明确当债务人下落不明又无财产管理人的特殊情形时,我们需要给予受让人利益保护。[28]最高院曾表示即便登报公告的方式并不能确保债务人及时、准确的获知债权转让的事实。但如果从结果来看,债务人已实际知悉了债权转让的事实,客观上达到了通知义务的效果,那么登报公告并不违反法律规定。[29]除了司法实践对一般债权让与公告通知效力的肯定外,台湾于2001年12月通过的《台湾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中第5条规定可以通过受让机构的所在地日报或者依主管机关的规定将受让资产的种类、数量以及内容进行连续公告三日来完成债权通知之义务。[30]这种公告通知的方式也可适用于我国保理业务中关于公共的高速通道收费权、景区索道收费权等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这些特殊的未来债权很少存在既有的权利负担,债务人也存在极度的不确定性,甚至不关心真正的收费主体是谁。因此,无需登记,公告通知就可以达到保理商的风险防范作用。当然,公告通知的具体形式、地点、时间、次数等也应结合保理业务领域的特殊性及交易习惯等由后续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化。

五、结语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8

作为全市十五个行业窗口主管部门之一,市商务局将负责我市商业货运保障服务窗口的建立及商业“绿色车队”的组建工作,在全市各行业服务窗口组建“绿色车队”期间(一期工作时间为2*年3月1日至9月30日),我市对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车辆,将按照*奥运会期间的办法再次实行行业服务窗口审批制度,对审查合格的车辆核发商业货运通行证。为贯彻执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做好我市商业“绿色车队”的组建工作、做好我市商业货运保障服务窗口的相关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安排专人负责

各区(县)商务局要充分认识组建*市商业“绿色车队”及开展行业服务窗口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组建“绿色车队”期间我市商业货运保障工作,为全市淘汰黄标车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积极贡献。要加强领导,做好建立行业服务窗口的组织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宣传政策、积极参加“绿色车队”

各区(县)商务局开展本区(县)商业货运保障服务窗口工作,要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进一步加快淘汰黄标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市交通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市保障城市货运组建“绿色车队”服务窗口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做好宣传服务工作,符合“绿色车队”标准的本市商业货运车辆,原则上一律要参加我市商业“绿色车队”,并填写《申请组建城市货运“绿色车队”承诺书》和《组建城市货物运输“绿色车队”申报表》,否则不予办理商业货运通行证。

参加商业“绿色车队”并申请贴息贷款服务的,在区(县)商业服务窗口填写《申请组建城市货运“绿色车队”承诺书》和《组建城市货物运输“绿色车队”申报表》后,直接到市商务局行业服务窗口办理相关手续。

三、确保重点、倡导夜间运输

市商务局行业服务窗口于2*年3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各区(县)商务局应同时启动本地区商业货运保障服务窗口的相关工作。积极倡导夜间运输,对确需白天进入5环路运输粮食、百货、副食等商品的绿标车核发商业货运通行证(有效期3个月);对确需进入5环路运输粮食、百货、副食等商品的黄标车,在承诺于2*年9月30日前淘汰黄标车后,核发夜间商业货运通行证(有效期1个月)。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9

1.规范采购程序,强化预算管理。制定了《关于市级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资金全部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通知》和《*市政府采购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等文件,加强了对各预算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推动了各预算单位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预算追加、项目执行和资金结算等方面的规范化进程,促进了全市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体系。了《*市20*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制定了《关于规范部门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行为的通知》、《关于市直单位20*年度计算机及办公机具协议供货有关事宜的通知》等文件,逐步完善了政府采购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的政府采购行为,在源头上、制度上为政府采购规模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3.加强监督检查。针对协议供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制订了《*市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暂行办法》,并不定期对协议供货单位、服务定点单位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联合市纪检会、市审计局分别对市本级和各县区45个重点单位的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加强了采购机构的监督管理。通过专项检查和有效监督,我市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和服务定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制度健全、程序合法、监管到位、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政府采购管理局面正逐步形成。

4.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狠抓廉政建设。按照上级精神,我市认真开展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先后印发了《*市财政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财政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联合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对市直各部门、各县区政府采购领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及时纠正了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杜绝了违法现象的发生。

商业工作通知范文篇10

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城镇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以住房开发与消费信贷为主体的房地产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品种。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持续改善。2003年至2006年,全国城镇住宅年均竣工面积超过6亿平方米,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3.6平方米增加到27平方米。2006年底,城镇居民住房成套率达到80%以上。

二是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截至2006年底,全国经济适用住房(含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竣工面积累计超过13亿平方米,解决了约165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截至2007年10月,在全国656个城市中,已经有644个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占98.2%,累计改善了68.1万户低保家庭的居住条件;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城镇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累计超过1亿人,归集公积金累计超过1.5万亿元,余额为9000亿元。全国有4200万职工通过提取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和申请公积金贷款,改善了居住条件。

三是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10月,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4.69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余额的18.02%。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达1.76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6万亿元,分别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余额的6.76%和9.99%。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余额达4502.2亿元,已接近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18%。初步形成了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相协调的住房金融体系。快速发展的住房消费贷款,不仅帮助几千万家庭实现了拥有住房的梦想,而且还持续发挥了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杠杆作用。

四是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也取得进展。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探索,推出了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宽限期还款方式、住房接力贷款等多项提高管理效能、丰富借款人选择的新产品。有的商业银行还探索居民自有住房与养老相衔接的倒按揭业务。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成功发行,商业用房贷款的证券化试点也在积极探索之中。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城镇人口大约有5亿多,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居民的住房问题得到改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商业银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此,要有充分的肯定。这样的辉煌成就,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把住房、就业、农业等关键问题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才能取得。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出现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等突出问题:

1.商品住房价格持续上涨。2003年至2006年,全国城镇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同比达到5.1%、10.8%、6.5%、5.3%。到今年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9.5%;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6%,呈现出总体持续上升的趋势。

2.供应结构不合理。住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总量不足。据建设部门统计,2006年初,在40个重点城市新上市的商品住房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为19.18%,2007年10月份,这一比重有所提高,但也只有25.77%,与现行政策规定的调控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3.调控政策尚未得到全面落实。几年来,针对房价上涨较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没有全面贯彻落实的问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明显不足。2007年1月-10月,全国90平方米以下住房开发投资占住宅总投资的比重只有21.46%。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囤积土地、捂盘惜售、造势抬价的行为时有发生。2007年1月-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4%,新开工面积增长22.6%,但竣工面积只增长了9.1%。

4.低收入家庭住房还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近1000万户,其中低保家庭约400万户,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5.5%。而同时,一些城市房价持续上涨,中小户型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较慢,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无法通过市场解决。

上述矛盾和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结构性的,但影响很大,社会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住房供求矛盾突出。从需求角度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形成了持续、强劲的住房消费需求。而从供给角度看,供应总量明显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中小户型供应明显较少。今年1月-10月,全国完成商品住宅竣工面积2.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8%,销售面积4.8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1%;销售面积是竣工面积2.11倍,供给的增长明显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二是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地价、原材料及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形成房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三是住房消费心理预期和住房价格上涨相互推动,导致部分城市居民在住房消费上重买轻租、追求早买房、买大房。部分居民在拥有自住房后,将住宅作为投资选择,从而产生了较为普遍的投资与炒房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推动房价持续上涨。四是国际房价上涨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近几年,全球房地产价格上涨之快、时间跨度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在世界经济史上少有。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瑞典、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均出现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现象,有的国家房价仍在上涨。2001年至2006年,美国房价增长了54.9%,其中2005年增长率达到11.32%;法国房价增长了50%,其中2005年增长率达到16.25%;英国房价增长了85.4%,其中2002年增长率达到24.86%。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推动下,随着资金的国际流动,房价上涨已经具有显著的国际传导特征。

(二)房地产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信贷增长过快。2007年10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30.75%;比年初增加1.01万亿元,占同期商业银行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的28.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192亿元,同比增长35.57%。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10月末余额达到4502.2亿元,比年初增加960亿元,同比增长34.87%。

2.过度竞争,潜藏巨大风险。目前,房地产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仍是各银行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间的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部分商业银行基层行采取变通、变相或违规做法,降低贷款标准,减少审查步骤,放松真实性审核,严重影响银行资产安全。2006年有关部门对16个城市的住房贷款抽样调查发现,平均22.31%的借款人办理贷款时未曾与银行直接见面。郑州、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该比例分别高达46.31%、35.4%、32.83%和32.2%。

3.未经批准,擅自开办转按揭贷款和加按揭贷款业务。转按揭和加按揭贷款业务的贷款成数一般随房产评估价值浮动,在经济上行、房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极易放大住房信贷规模,且信贷资金大多用于购买多套住房或进入股市,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加剧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成分。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截至2007年8月末,16个城市主要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转(加)按揭贷款余额约41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5倍。

4.住房贷款管理薄弱,“假按揭”贷款风险显现。少数银行的分支行对房地产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甚至为了规避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政策规定,与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共同虚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将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开发贷款转换为住房消费贷款,将一些销售困难的楼盘以“假按揭”方式帮助开发商套现。

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国际教训

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剧烈波动,甚至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特别是近几年,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后,已明显进入下行阶段,有的正在寻找“软着陆”措施。我们对此应予以密切关注。大家对日本上世纪90年生的房地产泡沫危机、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发生的房地产泡沫危机、美国今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均比较了解,对这些危机事件乃至国际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典型危机或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具有警示价值的观点。

第一,房地产业往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或支柱产业。房地产业与其它行业的关联度高,涉及到50多个行业,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在经济处于周期的上行阶段时,房地产业也会出现持续的增长,但是,在经济处于周期的下行阶段时,房地产业的投资与消费会出现相对较大幅度的回落。如果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泡沫,一旦泡沫在国际或国内某种经济或政治因素作用下破裂,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在时间上或领先于经济增长的回落,在速度上会比整体经济下降得更快,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和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也高于其它行业。

第二,房地产业是最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没有金融的支持,也就没有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又为金融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决定了金融业的冷暖安危。如果银行不注意防范房地产贷款中的风险,放松贷款标准,过度发放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就有可能催生房地产泡沫或放大泡沫,泡沫的破裂,首先危及的是银行的贷款安全乃至金融安全,从而影响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乃至政治稳定。

第三,住房是民生之本,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又是政府所追求的公共目标。在这方面,政府采取一些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把“有房住”片面地理解为“有房产”,默许或鼓励银行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大量贷款购置房产,就会引发新的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多数贷款买房的低收入借款人过于乐观地高估了收入前景,超越自身能力大量借贷,购买了实际上无力承担的房产。但是市场是多变的,经济周期的走势并未按照购房人的意愿发展,当个人收入下降,或者经济运行进入加息阶段时,还贷负担就变得越来越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了现实的危机。

第四,按揭贷款证券化以及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在分散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与了房地产金融业务,有利于分散集中于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但是,如果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会计审计机构和评级机构缺乏前瞻性,信息披露不完善,就会掩盖或低估房地产金融的风险,使风险更具有隐蔽性。美国次贷危机中,正是由于上述各市场参与者低估了以次贷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或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才加剧了次贷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扩散性。

第五,为了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功能,给金融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改善或放松金融管制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必须把握市场运行的规律性,如果缺乏对市场运行的监测和早期预警,缺乏必要的具有前瞻性的风险指引和劝告,不能对市场各类参与者进行及时的风险提示,就会失去对危机的防范。第六,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随着国际流动性过剩资本跨境流动规模的增大,境外资本对本国资产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那些经济持续增长,本币处于升值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更是短期国际游资在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套利的主要对象。

切实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

近年来,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根据国家关于住宅产业发展和消费政策的有关规定,为促进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制定了一系列信贷政策指引和金融监管规定。前不久,为了贯彻落实城市住房工作会议所布置的任务,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出台了《通知》,对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多方面强调和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调控:一是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二是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尤其是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发放随房产评估价值浮动、不指明用途的转(加)按揭贷款;三是引导调控个人住房消费与投资行为,提高了再次利用银行按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四是将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商业银行纳入统一的调控政策体系;五是加强房地产信贷征信管理,充分发挥企业、个人信贷征信系统的平台功能。

近日又联合下发了《补充通知》,依据国家住房消费政策和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相关问题。一是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从中国国情出发,住房与家庭是密切相关的,以家庭为单位认定比较合理,这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有利于严格执行《通知》规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二是考虑到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合理需求,明确已利用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在商业银行再次申请住房贷款的,可比照首套自住房贷款政策执行。这样,既可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包括以贷炒房),又可满足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合理需求。同时,又与《通知》精神相一致,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但借款人须提供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出具的家庭住房总面积查询结果。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提供的住房总面积查询结果、户籍证明等材料,确定其是否能够享受首套住房贷款政策,当地人均住房平均水平以统计部门公布上年度数据为准。凡是在银行已有住房按揭贷款记录、又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借款人,一律按第二套房贷执行。三是明确借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也受《通知》的约束。居民无论是借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是借商业性住房贷款,都是家庭的负债。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住房公积金贷款同样面临风险。因此,已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家庭,又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按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执行。

对进一步贯彻《通知》和《补充通知》、切实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要统一思想。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银监会各分局、各商业银行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房地产信贷调控,切实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加快调整房地产信贷结构,努力推动房地产金融创新,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二要尽快完善风险管理细则。各商业银行总行要按照《通知》和《补充通知》的规定,尽快完善和统一全行的房地产信贷管理细则,严令全行系统按照管理细则的要求发放房地产贷款。各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的经办机构和人员,要严格按照其总行制定的管理细则做好对客户的相关政策解释,自觉维护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与信贷政策的严肃性。

三要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通知》和《补充通知》对房地产信贷调控的原则和政策已经明确,关键在狠抓落实,严格管理。要坚决取消转按揭、加按揭贷款。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无真实交易的转按揭住房贷款。不得发放“假按揭”贷款。对于填报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证明的个人和单位,各商业银行不得受理其贷款申请、采信其证明文件,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过当地银行业协会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