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8:55:05

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保险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手中积累的资金也变得越来越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问题。作为我国目前人们规避风险的主要方式,商业保险以及社会保险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对此,我们需要对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探析,以此来为商业保险以及社会保险的共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险在我国有着相对比较长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也随之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也使得计划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无法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得商业保险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目前阶段,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但是其承担的风险要远高于计划经济的实际需求。为了能够尽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所承担的风险,保险方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商业保险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对时代的变化进行了解,进而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商业利益,从而有效拓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空间。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处于政府管制的状态,商业保险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对于商业保险而言,我国并不强制公民购买商业保险,公民可以按照自身的医院自行选择。在购买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财产进行保障,将财产风险降至最低。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贫富差距较大,使得许多人并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商业保险,对于这一问题,需要我国的政府部门积极解决,努力消除贫富差距,以此来保证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社会保险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这就为商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基于此,人们对于商业保险也同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社会风险服务在商业保险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社会保险属于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具备着建设社会的主要用途。社会保险能够保证每一位公民在生活以及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生活保障。而商业险根据社会商业化的程度,具备非常明显的商业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律性。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员表明,商业保险最为主要的发展依据就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发展内容。在购买商业险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进行险种的选择,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商业发展阶段存在的风险问题。

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影响

在社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其对商业保险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在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部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样式的服务,同时也提供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通过保险的形式来履行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责。社会保险具备一定的广泛性,这对于商业保险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商业保险的市场规模相对比较小。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进行转型发展之后,可以为商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其缴纳养老保险的制度通过相关的政策得到了落实。在进行缴纳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就需要对缴纳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积极地完善相关的缴纳制度,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全体劳动成员享受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此外,职业年金也同样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为职工医保以及医疗救助,将职业医保以及城乡居民医保进行统一的结合,可以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规定的医疗保险,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避免出现重复参保的情况。此外,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其发展进程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要进行充分的了解,要坚持公平性的发展原则,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如果职工医疗保险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能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则可以为我国的补充性医保带来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如果我国农民工伤保障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可以起到促进人身意外险发展的作用。我国目前的机关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可以享受工伤保险的政策,农民工也同样具有工伤风险,所以其理应享受工伤意外险的权利,所以,建立农民工伤意外保障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促进商业保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保险转型为商业保险带来的发展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使得社会保险制度得到了全面的改革创新,同时也构建了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满足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但与此同时,这也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主要表现在公平性以及可持续性方面。对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险服务水平。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社会保险的深化改革工作必须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确立,同时也要合理界定政府的责任。如今,我国社会保险得到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尤其是对一些低水平的消费人员而言,同样有着较为合适的标准,这也促使我国的社会保险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社会保险的改革工作主要表现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整合等。我国的城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对此,在机关事业单位中,补充性的医疗保险制度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民职工的伤害保障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人身意外保险的实际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制度的影响下,新农村的建设提升了我国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也为商业保险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人口的老龄化使得护理保险得到了较为广阔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增强,商业性的护理保险与一些养老机构进行合作,为我国的商业保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责任的落实发展对于商业保险的发展而言,也同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随着各种意外事故的不断发生,商业纠纷的不断出现,各项责任保险制度更是得到了较为明朗的发展前景,所以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充分把握住发展机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合理进行相关保险制度的优化工作,要对不同的人群,合理进行定位,积极地提升险种,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的转型促进了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商业保险能够把握住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发展机会,积极地提升险种,针对不同的人群,合理进行险种的制定工作,对于各项责任制度,要全面贯彻落实,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会梅.关于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7(4).

商业保险范文篇2

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劳动者为自己的将来做一定的准备,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其基金形成有政府和集体补贴参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具有统一的经济保障作用,但从长远看,他们之间的合作、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是有一定界限的。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可能也不允许越过满足人们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界限。同样,社会保险的发展也只能以商业人身保险仅仅保障那些具有投保资格的人们为条件。任何一方越位,都会给对方造成压力,乃至影响和牵制对方的发展。

二、农村社会保障状况

中国农民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研究表明,从1952—1990年,中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重量达11594亿元,而中国工业化建设从农业中净调动了约1万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高达250亿元。在国际社会保障研究中,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富有创造性地将商业保险提升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大支柱,即世界银行在1994年所建议的三大支柱体系:第一支柱是强制性公共支柱,这个社会保障支柱是政府主导,一般是作为一项制度强制实行,典型代表是社会保险;第二支柱是强制性私营支柱,这个支柱是政府指导,企业强制性实行,投保对象主要是企业,个人受益,典型代表是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自愿投保支柱,这个支柱是商业人身保险主导,个人或企业自愿购买,典型代表是商业人身保险和个人年金。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状况基本判断从三大支柱角度看,在中国广大农村强制性第一公共支柱和强制性第二私营支柱,基本是不存在的,没有政府主导和引导的两大“支柱”,政府短期内不可能建立惠及全体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以商业保险为代表的第三支柱,不但存在,而且颇具优势。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参保率低;2.市场风险和生活风险加剧;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上不稳定。

四、商业人身保险在农村市场发展的必要

在对社会保障状况的研究中,世界银行建议各国采纳“三支柱”模型以抵御老龄化的威胁。如何引进市场的力量,在国家和政府之手失灵的地方,以市场之手去弥补不足,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前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本应该承担更多的保障功能,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在农村建立如城市这样齐全而又具有保障意义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条件现在还没有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于农村市场的需要,对日渐增强的农村保险市场进行培育性开发(如小额保险),就成为商业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也是商业保险发展的一个契机。

五、商业保险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分析

商业保险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商业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有效合作机制,例如:商业保险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

第二,在农村地区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覆盖的领域,商业保险一方面可以提高低收入农民的保险意识,提供低收费、保障内容专一的产品保障,同时商业人身保险还可以为较富裕农村居民提供一定保障产品,满足他们的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第三,对少数已经建立起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地区,商业人身保险可以采取适当方式参与,提高保险效率,为居民提供更高层次的产品和更多的服务。第四,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有限,对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都很高,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条件下,商业人身保险可以发挥运营合格管理优势,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管理水平。第五,弥补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社会保险形成的基金有着严格的管理,商业保险基金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回到农民手中,使农村短缺的资金不至于大量流失。

商业保险范文篇3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促进全市城镇医疗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完善商业保险参与城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我市商业保险参与城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城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为目标,引入市场机制,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城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商业保险与城镇基本医保制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形成多层次、可持续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广大参保人员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商业保险参与城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商业保险风险机制作用,提高保障水平,让参保人员得到实惠;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商业保险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要坚持规范运作原则,实行协议管理,促进履约践诺,保证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按时足额支付;要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通过有偿服务,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合作共赢;要坚持基金安全原则,加强工作监督,全面提高医疗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城镇医疗保险基金安全。

二、商业保险参与城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全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救助及超大额补充保险。利用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纳的大额医疗救助金和基本医保市级调剂金投保,商业保险承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封顶线以上大额医疗和超大额医疗费用及管理服务。

(二)公务员医疗补助保险。利用公务员医疗补助统筹基金投保,商业保险承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之外公务员医疗补助费用及管理服务。

(三)城镇居民大额医疗救助。从城镇居民个人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投保,商业保险承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以上大额医疗救助费用及管理服务。

(四)大学生、中小学生普通门诊统筹和意外伤害保险。从大学生、中小学生个人缴费和医保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投保,商业保险承保大学生、中小学生定点门诊统筹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及管理服务。

(五)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筹集补充保险费投保,商业保险承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之外医疗保险费用及管理服务。

(六)离休人员医疗管理服务。离休人员管理单位利用离休人员医疗费投保,商业保险承保离休人员医疗保障费用及管理服务。

(七)企业高管人才、劳动模范、拔尖人才医疗保健。由企业自筹资金投保,商业保险承包企业相关人员的医疗保健费用及管理服务。

(八)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日常管理服务。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共同搭建合作服务平台,商业保险机构按双方签订的协议,参与城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日常管理服务。

其它符合国家医疗保险规定、适合商业保险参与的医疗保障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商有关部门同意后,纳入商业保险参与范围。

三、健全商业保险参与城镇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运行机制

(一)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或议标方式,确定商业保险合作对象。

(二)完善合作机制。以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明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商业保险合作机构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违约处罚办法,搭建合作服务平台,发挥商业保险经办服务资源和专业人才资源的作用,降低政府运营成本,为参保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建立激励机制。商业保险提供有偿服务,商业保险机构承保城镇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项目后,对超出承保额的合理超支部分实行合作双方分担机制,结余共享。

(四)推行担保机制。实行商业保险参与合作缴纳保证金制度,商业保险机构的上级机构要承担担保责任,确保参保人员医疗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商业保险范文篇4

论文摘要商业医疗保险已经被百姓所接受,它弥补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但随之而产生的理赔纠纷与医患纠纷也日渐增多。本文将临床工作中易产生上述矛盾的有关问题作一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达到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减少医患纠纷的目的。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收治一些商业医疗保险投保患者,发现被保人在理赔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有时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进而迁怒于医院。作为临床工作人员,有必要在工作中提醒患者维权,减少医患纠纷。

商业医疗保险指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的人身医疗保险,是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相对而言的,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利补充。各保险公司医疗险种不同,大体可分为: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住院安心附加险等。多数附加险种,只能在已购买了主险的基础上购买,保费不返还。一旦被保人发生疾病,则按约定保额赔付。

由于我国现阶段保险公司的后续服务不到位,保险条文过于专业化、晦涩难懂,被保人往往不甚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因为保险公司并不像基本医疗保险中心那样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并对基本医疗保险被保人的就诊、住院等做出详细的规定,致使医务人员对商业保险缺乏相应的了解,不能及时地提醒患者规避一些理赔误区,造成患者理赔困难,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这些情况有时会影响医患关系,严重者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现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一些有关商业保险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广大同仁商榷。

1姓名、年龄、出生日期等一般项目准确无误

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都要求以被保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为准填写一般项目。在理赔时这是最基本项目,为避免错误赔付,保险公司要求被保患者病历的一般项目与保单及身份证一致,如出现一项不符合,都会拒绝赔付。所以在病历书写时要求绝对准确。姓名错误多是由于书写时使用别字,常于入院时发生。如姓名由别人,而患者本人由于病痛很少去核对,住院治疗期间如仍未发现,出院后病案归档就无法更改。因此建议在挂号时尽量由患者自己书写姓名,入院后医务人员在得知其商业保险被保人身份后,再次提醒患者核实;年龄错误通常因为虚岁的原故。书写病历时要求详细询问,填写实足年龄;与年龄相比,出生日期更为重要,但很多患者,尤其老年人,有时不能提供准确出生日期,而由医务人员随手填写,造成与身份证不一致。避免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要求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身份证或户口簿。

2提醒患者及时报案

保险公司规定被保人在因病住院后的三天内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理赔部门,称为报案。理赔部门在收到报案后核实情况,并告知被保人注意事项。这样在患者出院后才能及时得到赔付。所以医务人员有必要在患者住院时提醒其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以保证将来能够顺利理赔。

3要求患者提供准确病史

商业保险一般规定自投保之日起三个月后生效,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被保人在已获知病情后的临时投保,减少保险公司的损失。有个别投保患者为了获得赔付,在医务人员询问病史时,部分隐瞒病史、作虚假陈述,故意提前或推迟发病时间,这就会误导医生临床思维,导致错误的诊治结果,给医疗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在得知其保险背景后,更要仔细询问病史,并告知患者隐瞒或虚假陈述病史可能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治,给自己造成不良后果。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或保险纠纷。

4注意合理用药

在临床工作中,对商业医疗保险投保患者,一般都按照自费处理。其实在治疗用药方面,保险公司也是有规定的。通常规定在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内赔付。患者在出院后办理理赔时,都被要求复印医嘱单,保险公司一旦发现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自费类药品,一概不予赔付。

5进口材料使用告知

外科病人在治疗中可能使用一些进口材料,很多保险公司规定,有国产材料的情况下,如患者选用进口材料,保险公司不予赔付。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如需用进口材料,医生应提醒患者就此征询保险公司意见,减少理赔纠纷。

6住院时间合理

如果被保人投保了住院安心附加险,保险公司会在其住院期间按住院天数每天给予金额不等的补助。因此患者在住院时会要求延长住院时间,医院往往也乐意这样做。但是对于明显违反医疗常规的住院,保险公司往往也不予赔付。因此,医生一定要根据患者治疗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控制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不能一味迁就病人。

7及时提供病历

商业保险范文篇5

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都要求以被保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为准填写一般项目。在理赔时这是最基本项目,为避免错误赔付,保险公司要求被保患者病历的一般项目与保单及身份证一致,如出现一项不符合,都会拒绝赔付。所以在病历书写时要求绝对准确。姓名错误多是由于书写时使用别字,常于入院时发生。如姓名由别人,而患者本人由于病痛很少去核对,住院治疗期间如仍未发现,出院后病案归档就无法更改。因此建议在挂号时尽量由患者自己书写姓名,入院后医务人员在得知其商业保险被保人身份后,再次提醒患者核实;年龄错误通常因为虚岁的原故。书写病历时要求详细询问,填写实足年龄;与年龄相比,出生日期更为重要,但很多患者,尤其老年人,有时不能提供准确出生日期,而由医务人员随手填写,造成与身份证不一致。避免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要求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身份证或户口簿。

2提醒患者及时报案

保险公司规定被保人在因病住院后的三天内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理赔部门,称为报案。理赔部门在收到报案后核实情况,并告知被保人注意事项。这样在患者出院后才能及时得到赔付。所以医务人员有必要在患者住院时提醒其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以保证将来能够顺利理赔。

3要求患者提供准确病史

商业保险一般规定自投保之日起三个月后生效,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被保人在已获知病情后的临时投保,减少保险公司的损失。有个别投保患者为了获得赔付,在医务人员询问病史时,部分隐瞒病史、作虚假陈述,故意提前或推迟发病时间,这就会误导医生临床思维,导致错误的诊治结果,给医疗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在得知其保险背景后,更要仔细询问病史,并告知患者隐瞒或虚假陈述病史可能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治,给自己造成不良后果。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或保险纠纷。

4注意合理用药

在临床工作中,对商业医疗保险投保患者,一般都按照自费处理。其实在治疗用药方面,保险公司也是有规定的。通常规定在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内赔付。患者在出院后办理理赔时,都被要求复印医嘱单,保险公司一旦发现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自费类药品,一概不予赔付。

5进口材料使用告知转

外科病人在治疗中可能使用一些进口材料,很多保险公司规定,有国产材料的情况下,如患者选用进口材料,保险公司不予赔付。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如需用进口材料,医生应提醒患者就此征询保险公司意见,减少理赔纠纷。

6住院时间合理

如果被保人投保了住院安心附加险,保险公司会在其住院期间按住院天数每天给予金额不等的补助。因此患者在住院时会要求延长住院时间,医院往往也乐意这样做。但是对于明显违反医疗常规的住院,保险公司往往也不予赔付。因此,医生一定要根据患者治疗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控制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不能一味迁就病人。

商业保险范文篇6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到了老年化的阶段中,养老金的发展也面临着替代率低的巨大压力。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以及养老金刚性的增强导致我国的养老金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2015年,我国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已经达到了14.9%,预测在2020年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在这段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将会随之大幅度下降。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让我国的失业率正在持续提高,为了让社保基金的收入与支出可以保持在平衡状态,针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满足艾伦条件,因此需要考虑将现收现支制度逐渐的朝部分基金制度转变。此外,企业年金对于我国居民的养老保障来说同样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加快其发展速度,国家人社部曾专门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然而,截至2014年,国内已经享有企业年金的人数为2300万人次,仅占据了参保人数的6.7%。面临着居高不下的社会保险费率,导致很多企业都陷入到了不堪重负的尴尬境地,商业保险已经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进入到了蓄势待发的状态。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区别与关联

2.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概述

简单一些解释,社会保险面向那些失去劳动力、暂时离开劳动岗位、因健康问题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人群。社会保险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在社会中某个群体的税收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社会保险的储备基金,当达到社会保险的发放原则时,被保险人就可以从中得到损失补偿。更加直白一些解释,社会保险本身是一种在分配制度,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高社会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为老年群体、病患群体、孕妇群体、伤残群体、失业群体来提供生活保障。商业保险所指的即为通过签订运行合同来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盈利类保险。商业保险是由专门的保险公司所负责经营的,保险当事人需要同保险公司自愿缔结合同关系,按照保险合同中的约定内容来完成保险费用的支付与赔付。被保险者需要在约定的期限内定期向保险公司缴纳投保费用,保险公司则需要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意外事故来承担被保险人的财产损失。

2.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相同点

首先,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均具有分摊损失的财务功能,均以概率论和大数据法则作为基础的费率制定原则,并且采用建立保险基金的方式来为财产赔付提供资金支持;其次,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均可被划分到社会保障机制的范畴中,均具备了稳定社会环境的作用;最后,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都具有着分散风险、减少损失的特点。

2.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区别

首先,保险赔付水平的区别。社会保险所提供的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商业保险则是根据投保人所支付的投保费用来决定保障的层次水平。其次,经营模式的区别。社会保险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所负责经营,具有着垄断性特点,并且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商业保险是由私人企业所负责经营,其经营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再次,投保方式的区别。社会保险的投保费用是由企业、政府以及个人来共同缴纳,其中国家政府占据了主要的部分;商业保险的投保费用需要由投保人全权负责,其中还包括了保险公司的服务与管理费用。最后,业务范围的区别。社会保险的服务对象为人;商业保险在保障人的处置上还会兼顾财产上的损失。

2.4两者之间互相补充

首先,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的补充。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商业保险所面向的是达到投保能力水准的企业或个人,而社会保险的面向的保险人群却十分广泛。基于此,针对那些没有能力投保商业保险的人群来说,社会保险可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其次,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在社会中存在着一部分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以他们的财力来说,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过低,而商业保险则可以为高收入人群提供养老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保险等多项选择。

3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所带来的影响

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后,社会保险开始显现出了对商业保险的影响,并且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制约了商业保险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国家政府所能够为民众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出于对国家的信任,绝大多数的民众都会选择投保社会保险,并且将其作为一项“必备选择”。在此种形式下,商业保险的市场就被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此种“一边倒”式的状态会随着社会保险的改革而出现变化。目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职工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随着职业年金而不断的创新发展,国家政府也在积极地落实更加公平且成熟的政策。尤其是在对养老保险金进行缴纳的过程中,应当尽快实现社会成员的统一化管理,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来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缴纳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从根本上完善基层职工所应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伴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也会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大致可分为职工医疗与医疗救助两种,同时还在不断地朝向职工医保结合城乡居民医保的方向所发展,确保每一位社会成员均可以享受到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避免重复参保现象的出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此,国家政府应当在深入分析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医保的关注力度,尽可能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通过此种方式来提高我国医疗保险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工伤赔付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在无形当中推动了人身意外保险的快速发展。通过对现行的制度内容进行分析后可知,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均可以被列入到享受工伤保险的范围内,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促进商业保险的高速发展,国家政府需要尽快建立有关于农民群体的工伤保障机制。

4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统筹发展的措施建议

4.1深化发展认识,强化宣传

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由于社会保险是由国家政府所负责的一项非盈利行为,因此它只能够解决被保险人的最基本需求,而商业保险是带有盈利性质的市场行为,因此它可以满足于基本保险以外的更高需求。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分析,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商业保险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地位,平衡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守旧派的管理模式,为商业保险的良好发展创造出有利条件,将商业保险同社会保险的体系建设合二为一;另一方面,国家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媒体、报纸媒体以及网络媒体来让社会民众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从保险部门的角度来分析,行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去积极的学习有关于保险业务的政策内容,积极地投身到利国利民的保险事业当中。在日后的工作中,保险从业人员应当站在百姓群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打消掉民众对于商业保险所抱有的疑虑心理,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纠纷,在国家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提高民众对保险产品的信任度。

4.2重视顶层设计

在社会保险的改革背景下,与商业保险之间的统筹发展是一项内容复杂且困难重重的系统化工程。如果想要让这一伟大任务得以顺利的完成,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即为将最顶层的制度内容合理化的设计出来。首先,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跨组织、跨领导的协调机构,以此来全面加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协调性;其次,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保险改革现状来制定出明确的评价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参加社会保险改革活动的商业保险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化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最后,国家政府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法律制度中社会基本保险的界限进行明确,政府部门所负责的只是有关于基本生活的保险内容,而对于补充类保险而言,则应当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进行商业化运作,以此来达到国家政府、保险公司以及参保个人之间的利益共赢。

4.3加大对险种的开发力度

笔者认为,崭新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需要由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崭新险种来承接,在最近几年来,国内的各大保险公司虽然都在不断的创新自身的保险种类与服务内容,然而却仍然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快速转变,有很多有价值的保险资源尚未被开发出来。归根结底来看,形成此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即为体制机制的落后。在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内的保险公司虽然得到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仍然缺少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仍然选择将管理权力集中交由总部管理,导致一些地方上的保险机构沦为了单一化的销售部门,大幅度降低了保险业务的服务水准。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民营企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高的份额,其人口特征同其他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然而,浙江地区内的多数保险公司所采用的仍然是总部统一制定的费率、赔付政策以及赔付标准等,导致很多保险客户都得不到满意的赔付结果,将大量的保险产品都滞销在浙江地区的保险机构中。基于此种情况,地方政府应当对现有的政策制度作出适当的调整,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在浙江本地的职权范围,确保他们所提供的保险服务可以更好地贴合本地人的保险需求;其次,保险公司也要考虑对原有的考核机制作出整改,提高基层销售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针对那些销售业绩较高且表现优异的保险业务员要给予应有的奖励,以此来调动起保险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完善保险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及时更新保险种类。

4.4减少替代率,降低企业的缴费比例

保险企业要充分考虑到替代效应的实际价值,避免保险替代率的持续走高而导致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产生挤出效应。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进行了解后可知,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高于70%,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会发生变化,合理化的养老保险金三支柱的替代率应为40%、30%、10%。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达到了40%的标准,处于合理化的范围内。然而,如果第二支柱与第三支柱的补充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进行盲目减少,将会对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国家政府应当根据这一现状来加快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补充保险的投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启动对高替代率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此种做法来扩大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

作者:董淼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军.老龄社会下中国养老保障问题及破解[J].地方财政研究,2014(6).

[2]张映芹.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性[J].理论导刊,2000(3).

[3]崔莹.论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J].天津经济,2012(1).

商业保险范文篇7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市场机制;可信承诺;X效率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保险的需求也逐步增加。社会医疗保险自建立发展以来,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启动再到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的普遍推开。今年开始,国家又实行了旨在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计划用三年时间逐步在全国城镇全面推开。而随着社会医疗保险规模和覆盖面的扩大,管理成本的增加和管理的低效率等问题也往往随之产生。因此,如何提高管理效率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2基本概念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清几个概念。

医疗保险既包括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也包括由市场提供的商业医疗保险。通常来说,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是基础,商业医疗保险是补充。除了社会性医疗保险和商业性医疗保险形式之外,两者之间还可以有一些中间形式的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指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即集资建立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对超出上述社会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医疗保险,称作补充医疗保险。

3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理论分析

3.1可信承诺

可信承诺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动态博弈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可信性”问题。所谓可信性是指动态博弈中先行为的博弈方是否该相信后行为的博弈方会采取对自己有利的或不利行为。因为后行为方将会采取对先行为方有利的行为相当于一种“承诺”,而将来会采取对先行为方不利行为相当于一种“威胁”,因此可以将可信性分为“承诺的可信性”和“威胁的可信性”,即可信承诺和可信威胁。可信承诺是约束机会主义,维护人人合作的关键条件,而要满足这个条件,必须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达成互惠的共同知识,使大家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动机持续地兑现承诺,并使大家确信这种承诺具有强制性。

(1)社会医疗保险中的可信承诺分析。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中,政府和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实质上是一种“父子关系”,政府对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的审评和奖惩机制并不具有实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由于管理层和员工都意识到审评和奖惩结果是不可信的,因此对他们来说,工作与任务执行与否或执行效率如何都无所谓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道德风险和偷懒问题随之产生,管理效率极其低下。

(2)商业保险公司的可信承诺分析。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讲,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是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对其起很大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保险公司管理效率的高低和业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管理效率高和业绩好的企业相对而言更能占据市场,而低效率的企业往往会受到市场奖惩机制的惩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各保险企业及其员工认识到这种市场奖惩机制是可信的,只有努力提高管理效率才能受到市场机制的“奖励”,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这样,道德风险和偷懒问题也得以解决。3.2X效率

“X-非效率”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勒伯斯坦提出的反映大企业内部效率及水平状况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大企业特别是,垄断性的大企业,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小,内部层次多,关系复杂,机构庞大,加上企业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使企业费用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勒伯斯坦称这种状态为“X-非效率”。X低效率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组织机构和人们动机的不同,企业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机会,特别是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起来;或者由于企业氛围的不同,对内部成员的监督成本可能较大,从而使企业很难以实现成本最小化;或者由于企业内部人员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不一致,人力资源浪费等。

(1)社会保险机构的人事管理模式存在X低效率。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它强化了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发展,使人力资源管理兼顾了组织和员工、现在和未来。但是社会保险机构采用的是行政化的“人事管理”模式,没有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且内部层次多而复杂,管理和监督成本大,导致产生X低效率。

据X效率理论,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或理性程度在一定情况下与所受的竞争压力成正比,竞争压力越大越能激发人的工作理性和斗志。而在行政化的“人事管理”模式下,竞争机制缺乏,外在压力不够,集体努力程度和个人努力程度不高,员工的工作理性和斗志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这种模式下,没有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公平竞争、公开选拔的制度还不完善,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2)商业保险公司竞争压力大,效率大大提高。商业保险公司采用的是市场化的运作,采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诸如招聘、选拔、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评估、福利管理、组织变革等具体管理行为来实现生产力进步、工作生活质量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改善、促进组织变革、建设组织文化等企业目标。它强调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强化了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增加了员工的竞争压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理性和斗志,减少了管理和监督成本,从而使效率大大提高。

4此外,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还具有如下优势

(1)商业医疗保险的新方法、新技术。商业保险产生较早,许多原理和技术都比较成熟。如商业医疗保险在确定收费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并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寿命等都作过精密的计算和科学的预测,这些做法在各级各地政府制定具体的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措施时,都应加以考虑和利用。

(2)有利于发挥政府、市场两个主体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和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商业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对基金支付的管理与控制,实现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监督和引导,不仅可以对其不合理的供给行为进行制约,而且可以通过相应的支付措施促使医疗机构降低费用,提高质量,使广大参保人获得实惠。

(3)利于政府转换职能,将工作重点放在筹资和基金运作的监督管理上,同时降低社会保险运作成本。第一,借用商业保险公司现成的管理人员、管理技术、管理经验以及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第二,可以防止政府运作过程中的人情操作、不规范、不透明和低效率等问题,保障了基金安全.

综上所述,社会医疗保险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既可以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又能够提高广大职工的医疗水平,同时推进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可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是提高我国医疗保险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卫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国军.保险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商业保险范文篇8

【摘要】本文从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入手,论述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分析农业保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农业保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它为推动农业体制改革,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了困境。其突出矛盾表现在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保障而各商业保险公司却不愿涉足该领域。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体制改革政府支持再保险

一、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外农经专家认为:农业科技、农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承受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的威胁,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处在一种极度不确定性状态下,客观需要创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现代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保险对农民个人的影响

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可以转移和分散风险,由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共同分担损失,以赔偿支付的方式保障农民生活的稳定。

(二)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再生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性,保护农业资源。同时,农业保险有调节农村经济、稳定物价的作用,因为农业保险的实施,可以使大额的不定的农业风险损失,转化为小额的固定的农业保险费的缴纳,可以节约部分开支。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帮助农民及时恢复生产,也可以稳定农产品物价水平,保证社会对农产品的正常消费。

(三)农业保险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上因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仅会导致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更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相应的,农业保险在直接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间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农业保险的介入,会使农业生产者尽快恢复生产,从而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的稳定,从而安定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

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一)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有:

1.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狭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也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

2.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还主要是由保险公司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益而言,保险费用较高,也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3.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的保险意识还较差。

以上因素造成了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商业性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这就很难刺激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在萎缩的供给和低迷的需求状态下,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农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保户缴纳的保险费,而农业保险费率相对于保户的农业收入而言是很高的。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有59%的农户仍属于纯农户,这些纯农户家庭90%的收入来自纯农业收入。而投保农业险会导致农户收入持续走低,在农户收入减少的同时,农村公共品供应的弱化将使农户隐性负担逐步增长。这种单一的、不稳定的来源渠道也是农业保险实践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矛盾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的资助,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保险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在理论研究上也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发展缓慢,农业保险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详。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而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复杂性、艰苦性,也导致人才更是奇缺。

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一)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

考虑到整个行业的特点和农业的特性,农业保险不能简单地采取与其它保险相同的方式,应当建立多层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和风险防范机制。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在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扶持之间的矛盾。纯粹由商业保险公司办农业保险,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才具有可行性。通过创建新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调整保险产业结构,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尽快形成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二)加快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

农业保险法是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证和依据。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鉴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在实践农业保险时不应用或不完全应用针对各种商业保险而制定的《保险法》,而要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及其实施细则,确定农业保险经营的基本法律依据,以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顺利建立,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我国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予以扶持,因此,国家应根据农业保险非商品性、政策性等性质,加强农业保险立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作用和性质,以及政府在农业保险实践过程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并借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这对于规范我国的保险市场,区别管理不同性质的保险活动,逐步建立农业保险补偿体制,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加强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设,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三)筹资渠道多元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筹资渠道过于单一,因此,筹集农业保险基金,除了发动保户积极投保外,国家应加大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力度。另外,对农业相关产业可征收一定标准的农业保险税。农业保险基金的投放重点应是促进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和经营不因自然灾害而中断,及时向受灾保险对象提供帮助。同时,根据各类险种和险别的承保对象、承保责任、赔付方法、赔付金额的特殊性,对农业保险基金的各类风险基金要分别管理、专项使用。

(四)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

商业保险范文篇9

关键词:社会保险转型;商业保险;保障体系

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为处理风险而发展的保险行业是一种特殊的机制。这个特殊的机制主要包括了商业保险、互助保险、社会保险三种。而本文中对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两保险行业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因此,对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这种现象的出现为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险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展的的保险体系,而商业保险往往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保险体系,并且商业保险体系是在用户自愿购买的前提下进行营销的。随着新阶段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贫富差距不断的加大,这就导致了近几年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购买能力不断的下降,而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眼下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商业保险有了更为广阔的进步空间。经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商业保险有了更完全的认识,并且受到购买能力较强群体的青睐。目前,社会保险是在政府的有机合理调控下,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目的是确保社会各界人士有着基本的生活保障。藉此,我们可以看出来社会保险是社会基本的保障项目,而商业是补充保障项目,相对的消费群体较小[1]。

二、社会保险发展对商业保险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一部分人在商业保险中获得了一定的保障,从而推动了商业保险的发展。在中国,真正的意义的保险发展始于1805年,而我国的社会保险发展在1951年。至1978以后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发展,社会开始急速的转型,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很多弊病,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种种的不适。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等的不断完善,使得商业保险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这就对商业保险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2]。在最开始的阶段,其代替往往比较高。简单的来说就是,较少的社会保险往往代替着较高的商业保险需求。同时因为社会保险的需求率越来越高,相对的商业保险的需求率就越来越少。这对商业保险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保险深化改革给商业保险带来的发展空间

经过长期的经济制度改革,我国的社会保险已经形成了新的制度框架,并且可以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但是目前的相对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保险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公平性不足、可持续性不足、效率不高这山方面问题。基于此三点问题,我们提出了两方面结局方案,一方是确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是合理的界定政府的有效的责任,进而确定社会保障[4]。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险深化改革给商业保险带来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改革将会是商业保险发展的新方向。第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和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与在构建将会为商业保险预留部分空地。第三,基层百姓的职业伤害保障和现阶段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发展。这里对商业保险的空间预留主要表现在: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让商业保险代为受理社会保险任务[4]。我们可以预知,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商业保险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个体进行合理的定位社会地位,并且不断的开发新险种来适应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优化商业保险结构,注重合作和促进,促进保险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我们国家的商业保险和社会发展不断齐头并进。

四、结论

综上所诉,对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进行细致的研究,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和社会服务水平。为使商业保险更加市场化,社会保险要进一步的完善体制,为商业保险预留出更多的社会位置。

作者:刘新 单位:山东省茌平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

参考文献:

[1]杜丽清.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协调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2]郝珺.北京市基本医保引入商保管理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

商业保险范文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1.共性

(1)两者都是分摊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同以概率论与大数法则作为制定费率的数理基础,同以建立保险基金作为提供经济保障的物质基础。(2)两者同属于社会保障机制,具有稳定器的作用。(3)两者都是处理风险的方法,能起到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作用。

2.区别

(1)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仅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商业保险则根据投保人的能力,以更高层次的保障来实现他们的需求。(2)经营机制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或指定的机构经营,具有行政性和垄断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是在市场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3)缴费方式不同。社会保险的保费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由国家负总责;商业保险的保费由投保人负担,保费中包括公司的营业和管理费用;(4)业务范围不同。社会保险仅是对人的保障;商业保险不仅保障人而且还保障财产与相关利益的损失,就是对人的保障也具有选择性,只保障符合投保条件的人。

3.互补

从双方的关系看,两者具备了互补的基础。

(1)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的补充。商业保险保障具备投保能力且符合投保条件的企业或个人,而社会保险对保险标的不具有选择性。被商业保险排除在外的人群可以通过社会保险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通过社会保险使更多的人得到了保障。

(2)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有些劳动者收入较高,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又十分有限,他们只有通过参加商业保险保障其养老、疾病、意外、财产等方面的需要。

二、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对商业保险的影响

由于两者存在联系,社会保险的改革就会对商业保险的发展产生影响。

1.有利影响

(1)社会保险理论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险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个人也要缴费,强调权利义务对等,使受益与个人缴费相关。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鼓励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增加收入,提高生活的质量,这样人们将不满足于较低水平的保障,而更多地转向保障更高的商业保险品种。

(2)社会保险体系方面。我国实行三支柱的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第二支柱是政府指导,企业实行的企业补充保险;第三支柱是自愿性投保的个人储蓄保险。其中企业补充(养老、医疗)保险的基金,可以委托社会保险部门管理,也可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这就给商业保险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个人储蓄保险更是商业保险的一块大市场。

2.不利影响

(1)社会保险拓展方面。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由国企向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拓展,在既定的保障需求条件下,由于社会保险满足了一部分保障需求,对商业保险的需求也就减少了,而且保障水平越高,对商业保险的替代作用就越大。两者客观上形成了“基本”和“补充”的竞争关系。

(2)企业效益方面。我国企业普遍效益较差,许多企业无力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更无力举办企业补充保险,也就谈不上将保险基金投保商业保险,并提供发展资金了。即使效益好的企业开办了补充保险,也由于政府和劳动部门关系密切等原因,将这部分保险基金交给社会保险部门经营,保险公司在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三、商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1.企业补充保险领域

商业保险要积极参与这一领域。各企业购买保险公司的团体年金或医疗保险后,保险公司要为企业提供方案设计、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待遇发放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务员之家

2.个人储蓄保险领域

在传统的生存、死亡、两全、意外伤害保险的基础上,从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和适应人们理财多元化的需要出发,积极开拓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万能寿险等新型保险产品或家庭综合保障计划。另外,发展分红、储蓄、返还相结合的家庭财产保险,让财产保险更多地融入社会保障体系。

3.健康保险领域

国务院规定,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的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这就为商业保险提供了机会,公司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办形式多样、方便客户选择的新型健康保险,如手术保险、住院保险、大病保险、意外医疗保险等,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