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创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4:17:08

品牌创建

品牌创建范文篇1

[关键词]期刊品牌;质量;策划;经营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品牌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推陈出新,争创品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追逐着品牌。而在这些品牌满足后,人们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品牌享受——精神品牌。人们看电视要看经典节目,读书看报要看品牌报、品牌书和品牌刊。因为品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反映着一个人的身份与素养。在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品牌战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永恒的战争。期刊作为一种向人们传播精神粮食与资讯的特殊商品,同样无法摆脱品牌的竞争。而对每一个办刊人来说,期刊的品牌是需耗费毕生的精力孜孜以求的,办刊人在成就期刊品牌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的人生。

一、期刊的品牌

回顾期刊的发展历史,可以将我国期刊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复苏期:1978~1982年,从1000种发展到3000种。(2)发展期:1982~1986年,从3000种发展到8000种。(3)竞争期:1986年以后,而这一阶段依据竞争的侧重点又可划分为:1986~1992年,偏重于内容的竞争;1992~1999年,偏重于形式的竞争;1999年至今,偏重于品牌的竞争。21世纪的媒体之争将是品牌之争,目前我国期刊界的竞争态势已初显端倪。随着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这种竞争已不限于国内同类期刊的竞争,还将涉及国际期刊舞台。

目前,我国期刊种类已突破9000种,在众多的评优奖项中,如核心期刊、双效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双百期刊中,品牌期刊或多或少地占据某一奖项。品牌期刊上的论文代表着论文的学术水平或技术身价。在我国尚没有摆脱凭借职称评定来决定一个人的升迁,在品牌期刊上成为一项硬指标,故而众多高水平的论文追逐着品牌期刊。品牌期刊需要高水平、代表某一领域学术权威的文章支撑,而这些阳春白雪似的文章同样也需要品牌期刊的容纳,甚至藉以提升论文的地位。因此,期刊的品牌也可以说是期刊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文化产业是一项特殊的产业,它的价格不能仅以它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产品价格来衡量。你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支撑期刊运行的企业实体,但你只要拥有为大家所认可的、具有很高声誉的期刊,你就拥有了一座金山,因为期刊的品牌是无价可衡的,它会成几何数字般增值。

二、品牌期刊的界定

关于什么是期刊的品牌,目前暂元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期刊品牌是期刊长时间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风格、文化含量、标识、颜色,使之区别于其他期刊,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更容易被读者识别和辨认。也有人认为,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宗旨和定位、办刊理念、特色风格、创意策划、营销规模、社会地位、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中国期刊协会列举了十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期刊品牌的判断依据:(1)期刊品牌是视质量信誉如生命的信得过产品。(2)期刊品牌是引领期刊内容、创意、手法、形态、风格等方面风气之先的黑马。(3)期刊品牌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物。(4)期刊品牌是读者的首选,读者深信不疑的是:品牌期刊所提供的精神食粮,其价值肯定超过购买这本期刊所付出的费用。(5)期刊品牌是读者的精神产物、心灵天使。在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同时,善于将读者引入一个情趣相投、相互启发的环境之中。(6)期刊品牌是作者一心向往之发表园地。它既有凝聚力,作者都以站在它的旗下为荣,又有竞争力,令每个作者都兢兢业业,唯恐文章功力不够而有从期刊品牌行列中出局的危险。(7)期刊品牌是开发期刊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它以自己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权威力量拉动期刊事业,特别是成为不断壮大期刊产业实力的尖兵。(8)期刊品牌是中国期刊事业进入世界期刊之林的入场券,是应对国际期刊市场竞争的重量级选手。(9)期刊品牌是先进文化的标志。在全世界参差不齐的期刊市场上,你可以根据期刊品牌的有无及期刊品牌的高低之别,判断出谁是文化的巨人,谁是文化的侏儒。(10)期刊品牌是参与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舆论先锋从近一二百年的中外历史中看到,一些知名期刊往往起到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的无可取代的中流砥柱作用。从以上三个定义可知,品牌期刊代表着它的特点与个性,它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它的竞争能力与领航的能力。目前,在我国的期刊舞台上,活跃着《读者》《瑞丽》《时尚》《国家地理》《家庭医生》《新周刊》《南风窗》《半月谈》等品牌期刊。

一个品牌期刊的形成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上百年的精心培育,需要几代人为之锲而不舍地努力,所谓“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被誉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迄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时尚》也是历经十年才铸成她在人们心中的丰碑。三、期刊品牌的创建

一个期刊的形成,最初只是刊名所具有的几个中文文字,人们判断它,也只能从这几个中文文字的含义上去理解它,猜测它,它给人们的认识是模糊的、空泛的。而要想成就一个品牌,需要策划。办刊人要赋予它思想,给它的发展方向作一个精准的战略规划。这个规划包括:期刊的定位、办刊方针与宗旨、发展阶段与营销策略等。而其中期刊的定位是品牌期刊形成的前提。期刊的定位包括读者定位、内容定位、风格定位、广告定位、发行定位、价格定位等等。笔者认为,创建期刊品牌需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前提:找准定位

期刊定位是品牌期刊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定位定得准,期刊也就成功了一半。从一定程度上说,应该是先有定位,后有期刊。现在我国期刊品种繁多。基本上是一个买方市场,国内同类期刊相互竞争,国外媒介也进入我国境内,瓜分我国的读者市场。所以,创建期刊,先要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找准期刊市场中的盲点与空白之处,然后作出精准的市场定位,使期刊一推出就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为期刊的发展奠定较高的基础。如:《家庭》杂志社推出的《风韵》,针对30岁以上的白领阶层;《读者》杂志更是将触角伸向不同方位的空隙之处,《读者》(半月刊)、《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文版)等系列杂志及《读者(精华本)》《读者(合订本)》《读者丛书》等不断推陈出新,大有整合整个读者市场之势。期刊定好位以后,还需要对期刊进行深入的形象策划、内容策划、选题策划、包装策划,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目的,使期刊脱颖而出。

(二)基础:期刊质量

质量是生命,这一点可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期刊也是如此。质量是一本期刊存在且为人认可的基础。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排版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装帧质量及服务质量等等。在这些方面,国家都有对应的质量标准与规范。对于品牌期刊而言,质量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必须确保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期刊所表现出来的质量反映了期刊社(部)的管理水平与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品牌期刊的背后应有一支高效、精干的优秀编辑队伍。

(三)品牌的延伸:品牌经营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份期刊定位明确了,质量也堪称上乘,也许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也可以缓慢地发展成为品牌期刊。但在瞬息万变的今天,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传媒手段日益翻新,各种资讯铺天盖地而来,随手可得,而期刊如果还停留于计划经济下的办刊理念,思维僵固、按部就班,其结局可想而知。在计划经济下,对期刊,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期刊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在市场经济下,我们除了坚持贯彻期刊的意识形态属性外,还应对她的市场属性、商品属性予以充分的关注。因此,期刊要顺应时展的潮流,除了搞好杂志自身的质量外,还应有相应的策划活动以及其他领域的媒介来维护,以加速品牌的创建。

1围绕期刊自身,开展策划活动。在这方面,国内知名期刊中已有许多成功经验,有些期刊甚至是借助某一策划活动而成为期刊发展的转折点。如《新周刊》在广州、北京、上海三大城市连续举办媒介推广会,且在会议当天,分别选在《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解放日报》上广告,广告画面上一个锐利的箭头直指广州国际大酒店、北京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明珠塔顶楼,广告标题是:在城市制高点,了解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一下子就点出了《新周刊》的灵魂,也由此拉开了品牌经营的序幕。又如:《咬文嚼字》举办的“给城市洗把脸”活动,专门检查大城市的语文应用情况。此外,还对一些诸如《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大报及王蒙、贾平凹、余秋雨、叶辛、刘心武、张抗抗等知名作家的作品开咬。这一系列活动的策划,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语文素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咬文嚼字》的知名度,使其在全国数千家刊物的评比中,成为当选的两家全国语文工作先进集体之一。笔者以为,在策划活动这一环节,创新仍是主题。今天人们的触角已趋于疲惫与麻木,没有好的点子,不下猛力是不能震醒国人的神经的。因此,在我们围绕期刊做策划活动时,就需要标新立异,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去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又不离开期刊本身的特色与期刊市场。

2开展广告经营。尽管在纷繁复杂的期刊市场,品牌期刊就像是最耀眼的那颗星,但无论如何,它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营。有人说,期刊业是朝阳产业。也有人认为,期刊业是企业界的最后一桶金。在十大暴利行业的排名中,第一为房地产业,第二即为出版行业。可见,期刊业在产业界中的分量之重。

在广告经营方面,目前在诸多已完全步入市场的期刊中,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只做高品位的、高端的广告,是一种宁缺勿滥的思想;另外一种是只要在不违纪国法,不违背新闻出版行业法规的前提下,不管什么广告,只要有利可图,都可以做,这是一种有总比没有好的思想。笔者倾向于第一种。第二种思想,虽然以低廉的广告价位,能吸引来众多低层次的广告客户群,一时之间的短期利益可以缓解办刊的燃眉之急。但低水平、低价位的广告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这本期刊的认可,久而久之,高端的广告会舍弃你,而这本期刊就会由此成为低端广告的集中地。即便这样,这份期刊也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期刊广告必定也属期刊的内容之一,低端的广告影响期刊的内容质量,内容质量的下降又会影响到广告客户对期刊的选择,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而第一种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也许在刚开始时她的广告会很稀少,但因其在初始阶段就定位于高端,故而只要她抓住某一契机打开了广告局’面,诸多高端广告便会接踵而来,甚至广告客户会以在这本期刊上做广告为荣,期刊内容质量与期刊广告之间形成的是一种良性循环。两相比较,其中的巨大差距不难判断。

品牌创建范文篇2

[关键词]湘西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策略

精准扶贫比耳村有“竹编之乡”的美誉,90年代初期以前,比耳篾匠技艺在湘西地区无人能及,形成了“人人是篾匠,户户会编织”的盛况。1985年到2010年之间,由于塑料制品的出现,使竹编这一传统产业萧条,年轻人外出打工,不愿意传承手艺。2010年,比耳村竹编手工艺代表人姚本顺被认定为省级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8岁起,姚本顺便开始竹艺学习,每日坚持竹艺创作。担心手艺失传,将在深圳打工的大儿子姚元飞叫回来学习、传承竹编技艺。基于姚本顺的个人品牌价值、政府对手工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以及湘西地区脱贫发展的现实需要,2014年,在保靖县各级部门的帮扶下,姚氏父子以姚本顺先生的名字为品牌名称,建立湘西首家竹编合作社——“本顺竹艺合作社”。

一、研究背景

“本顺竹艺合作社”共有工人40多人,固定技工10多人,人员由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闲散的妇女构成。合作社已申请外观专利设计8个项目,整体年销售额80—100万。但从合作社运营来看,无论是产品创新、经营模式、文化传承还是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均面临较多问题。从品牌构建的基础性内容来看,“本顺竹艺合作社”在湖南湘西州具有相对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优势,能够以合作社为组织,带领协同乡亲沿袭手艺、脱贫致富,传承者坚守匠心精神,具备塑造优质品牌的潜力。2017年6月,湘潭大学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艺术学院与“本顺竹艺合作社”建立精准扶贫点对点关系,并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合作。基于学院艺术设计学的专业优势,为“本顺竹艺合作社”提供策略性指导,制订品牌策略,创新开发竹艺产品、搭建互联网经营平台,帮扶其摆脱发展困境。

二、“本顺”创建品牌的首要问题

1.以代加工生产为主,业务内容处于产业链底端由于地域受限,“本顺竹艺合作社”目前客户集中度高,分为海外订单、省外江浙区域客户、省内关联行业客户以及同行客户四大类。客户类型主要为组织性消费者,较少直接对接个体消费者。海外订单方面,合作社通过各类博览会进行产品展示,获得一定艺术家客户资源,进而参与各类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制作加工部分。但此类订单较少、随机性强,仅占合作社经营项目的5%~6%。省外订单方面,主要为江浙同行及关联行业。江浙的竹编同行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在自身生产供给不足的时间段,会将部分订单交由“本顺”代工生产。此外,与竹编产品关联的各类文化机构、服装公司会购置发簪等小件产品,作为艺术道具、辅助性设计物料之用,向“本顺”直接采购。省内湘西地区旅游产品批发商,不定期地采购筛、箩、簸、箕、篮、篓、筐等特色物件,再分销到凤凰、芙蓉镇等湘西各个旅游景点。湘西地区的其他竹编同行由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会经常性地出现订单消化不足的情况,则邀请“本顺”协助代工完成。此外,关联行业如茶企会提出少量的定制化需求,制作成赠品。综上分析,合作社的整体生产由非固定性订单引导,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底端,较多项目是为他人做嫁衣,产品溢价低,仅能赚取微薄的利润。为了保证工人基本生活保证,合作社不得不接纳低毛利订单,维持日常生产运转。2.产品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合作社集合了村里的闲散妇女,统一集中进行编织基础技能培训、生产。日常生产主要为簸箕、果篮、背笼、谷撮、筛篮、簸箕、斗笠等土家族传统型产品。如需制作陌生、复杂性产品,则由姚本顺师傅打样、研究,再统一进行讲解、教授。许多曾经创新过的产品由于未保存样品、样式忘却,无法继续性创新生产。经过项目小组调研了湘西地区其他县、镇的小型生产作坊以及旅游景点的家庭竹编作坊,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出发,各个生产单位在产品类别、形态、工艺上基本一致,均集中于土家族传统产品制作。因此,即使各人手艺精良有差,但从通感出发,所有产品的传统性、民族性属性突出,但是艺术性、时尚性以及现代实用性均较弱。此外,由于订单非固定,为维护好基本运营,经营者只得接受低毛利的各类订单,保证工人们的基本收入。因此,日常生产中,没有精力创新研发产品。合作社整体人员老化、知识水平较低,无法构建专业团队拓展针对个体消费者的销售渠道,不能对目标消费者心理、行为进行科学性实证深究。创新产品仅在图案上有所改变,整体样式、风格、调性、工艺上都未能实现根本性突破。合作社也曾与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合作,但最终创新产品仅作为行业参赛所用,产品未能批量生产,没能接受真实的市场检验。打样产品也被买走,未及时存档。3.“互联网+”经营能力欠缺,急需专业推广指导和运营团队湘西地区互联网整体进程略慢,政府领导积极推进“互联网+”进程,积极与电商平台、媒体联络,但传播力度有限。“本顺”入住阿里巴巴平台,日常并无专人打理,互联网店的店面设计感差,产品展示性不佳,网店搭建以来,接到的订单较少。品牌虽注册了微信公众号,但缺乏推广指导,公众号无清晰定位,传播重点不精准。内容多为相关部门的新闻报道转载,较为零散。合作社经营利润率低,无法聘请优质的推广团队运营。即使有专业团队进行指导,社内的人员整体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对互联网熟悉程度低,无法实现独立自主的专业化运营。目前,暂未开设品牌网络旗舰店、微店、微博号。为积极拓展业务,姚本顺之子姚元飞积极参与各类手工艺商品博览会,多依靠个人微信号的日常内容向客户推荐竹编文化,但整体传播力、影响力有限。“本顺”急需进行“互联网+”帮扶,建立系统、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内容,构建品牌化的基础内容,完善各类互联网营销、推广渠道。

三、“本顺”品牌创建的基础性内容

基于“本顺”经营的根本性问题和经营者的现实需求,根据品牌创建的基本规律,首先构建以下几方面内容。1.优化业务内容,健全商业模式,反客为主汇总整理合作社成立以来的各类客户订单信息,总结各类客户特征,研究订单特点与规律。对于海外艺术创作类订单,积极获取客户消费反馈,收集其产品展示性成果及各类图文资料,由合作学院进行客户专业性研究,并为产品创新的创意发散提供参考。同行方面,合作社从自身技能水平出发,对比研究产品在工艺、制作流程的差异,进行客观、科学分析,强化自身优势,实现精准差异。优化制作流程和进度,做好各类订单的人员分配和时间管理。学院通过二手数据、文献资料、调研走访等方式,从组织运营方式、组织人员管理、产品线构建多维度的对比内容,重新优化盈利模式,调整各类业务的比重。积极拓展关联行业业务内容,顺势形成产品创新。利用闲暇时间,由老篾匠重新创新产品,保留样品,利用移动设备并做好产品制作过程的记录和文字记录。合作学院对记录内容进行整理、汇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口传心计”的传授方式进行现代数字化传播形态创新,以图文式的创意信息图表达,一方面作为历史性存档;另一方面作为构建互联网营销推广的创新表达内容。2.构建品牌基础,搭建互联网品牌推广渠道研究国内各派别竹编的发展进程和区域、文化特色,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文化内涵,结合比耳竹编的品类、产品特点和姚本顺师傅的个人形象特点、合作社组织特征,以品类首席、湘西地域、文化属性等方面运用ZMET实证方法,提炼品牌定位与品牌核心价值。设计品牌CI,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设计制作合作社名片、宣传册、产品外包装、展示台等品牌基础性物料。从品牌定位和淘宝旗舰店、微店的功能属性出发,搭建完整的互联网营销系统。基于业务内容和商业模式构建的梳理,将品类垂直并细分,建立品牌化的商品组合,实现高端定制产品前沿艺术化、现代定制产品多样化、现代产品个性时尚化、民族传统产品爆款化。基于综合材料,设计高端定制纯艺术性作品,引流更高规格客户的合作。设计针对高端顾客艺术型实用产品。调研商业项目如服装、饭店、咖啡店、书店的多类型,以已有的小众、个性化店铺调性为样本,尝试性进行试点设计展示,并进行跨界合作,以分享、拍照回发、红包派发等方式促销,进而打造品牌的线下优质推广渠道和消费场景。基于基本功能实用性,从心理、年龄、收入、行为等多个指标分层,细化差异性需求,深挖消费心理需求。根据团队的前期消费者探测性调研,竹编产品在90后年轻消费群认知不足,以文创为思路,开发特色性商品。在第一轮调研中,调研团队前往湘西州各旅游景点,小背篓作为湘西符号化商品是各竹编店铺的重点推荐销售产品。实现5—10款土家族爆款微创新,深化消费竹编对品类认知和对竹编手工化属性的理解,并与同行产生差异,提升产品溢价。互联网营销推广内容方面,根据细分的四类,梳理日常推广思路和推广团队日常事务。充分积极采用软文、直播、朋友圈优惠券促销、互动H5、众筹、病毒视频、借势营销等方式,强化创意内容对品牌故事的表达。汇总各媒体对“本顺”制作的各类传播内容,给予二次编辑,集合于自媒体平台上创新品牌视听表达。3.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深化产品创新,深入协同方式纵观偏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均存在着人才缺失的问题。传承人年龄老化,无后人愿意继承。年轻一代对文化内涵认识不足、不感兴趣,也使得文化内容创新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在高校里开展生动的教学实践,提升年轻一代对文化的认知、激活并大胆的创新。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以“师徒制”工作室为教学模式,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基础性艺术设计学习,大三、大四选择专业方向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学院总设三大专业: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动画。艺术设计学涵盖品牌设计工作室、文化设计工作室和产业管理工作室,由品牌设计工作室构建品牌元素,梳理品牌核心价值,运用隐语抽取技术(ZMET)进行品牌模型规划。以实证为基础,提炼出与品类相关的“竹子”“湘西”“匠心精神”“传承”“环保”“纯手工”“文化底蕴”“精致”等关键性概念,制订精准品牌定位。文化设计工作室和产业管理工作室将从文创产品合作开发、图样创作和高端系列产品创新方面给予帮扶。视觉传达专业下分网络媒体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摄影摄像工作室,为“本顺”进行网页、网络店铺设计,关联行业定制化产品创新、竹编材料包装设计创新研究和数字化影像记录服务。游戏专业下分二维工作室、三维工作室、动画工作室,各工作室可相应创新竹编动画、竹编数字化VR展示店面、竹编交互游戏等内容,最大范围地提升消费者对竹编品类和文化价值的认知,提升知名度与曝光度。

“本顺”竹编合作社的创立初衷是将比耳竹艺文化和篾匠历史保护好,再进行传承与创新。现实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特色产业脱贫,产业推动全域性发展。从社会价值来看,合作社期待能够以品牌带动产品,产生高溢价,给予高利润回报,进而吸引青壮年回乡务工,就近、就地、就业,家家户户能团圆,佳节期间三、四代能同堂。实现这些,需要依靠高校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学管理者对特色教学改革、构建文化运营人才培养新模式给予支持与指导,各位学者从职能、专业特长出发,深入研究到非物质文化各个细分领域中,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中国品牌的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应军武林竹编文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品牌创建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党建品牌;品牌创建;研究综述

“品牌”是营销学概念,往往和企业生产相关。企业通过创建品牌,提升凝聚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展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最早将“品牌”理念植入党建工作的也是企业,2000年青岛海尔创建的“海尔蓝中党旗红”党建品牌是二者完美融合的标志。随后社区也开始在党建工作中引用品牌概念。如大连市沙河口区李家街道党工委在2003年初创立并推出了社区党建“六联创”活动,[1]56取得了较好效果。高校的党建品牌创建相对起步较晚,该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更多研究学者继续开拓创新。

1问题的提出

以“党建品牌”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文献主题,截至2019年4月11日,公开发表的论文一共有1497篇,最早一篇在2005年9月,创建主体是社区。以“高校”“党建品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176篇,最早一篇论文见于2007年,文中记载了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三项创建”活动,并号召建立一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试验点,力争每个学校都树立起一个“叫得响”的党建品牌。[2]10但这仅仅是提出号召,并未付诸实践,并不是创建高校党建品牌的研究成果。高校真正把党建品牌叫响还是在2010年以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收录的第一篇高校党建品牌的学术论文是2010年孔川的《加强大学生党建品牌建设,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3]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号召以坚定自信的姿态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奏响全面从严治党的主旋律。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首提“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6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2017年在党的精神的感召下,理论界开辟了党建工作研究的新局面。纵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高校党建品牌创建的研究成果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而日渐丰富,自2012年以后逐渐呈规模化发展。

2“高校党建品牌建设”问题研究成果

2.1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内涵及特征研究。关于“党建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就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论文来看,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截至2019年4月11日,有124篇论文涉及到“党建品牌内涵”的主题,223篇论文涉及到“党建品牌特征”的主题。但关于“高校党建品牌”的内涵和特征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后者可对前者进行参照借鉴。2010年,苏州大学的孔川最早提出“大学生党建品牌的内涵”的概念,对界定“高校党建品牌内涵”做了理论铺垫。[3]78首次对此概念界定较为科学完整的是北京大学的杨露。她在2014年发表的《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基于H高校的案例分析》一文中指出:“高校党建品牌是以高校党建工作某一领域为主创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服务师生为重点,以围绕中心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为目标,凝聚着党的执政理念,体现着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目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起到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高校党员、师生普遍认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理念、标识或载体。”[4]62随后,也有研究学者结合高校基层党建的特点进行完善补充,如马俊华认为,“高校党建品牌就是将营销学中的品牌培育理念引入高校党建工作中来,利用其自身的特色资源和文化内涵,探究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培育的内在规律和实践建构,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富有创新性、针对性、科学性和一定影响力的工作理念、模式或载体。”[5]116不仅进行了内涵溯源,还强调了创建高校党建品牌的具体要求。但有关高校党建品牌的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还有一定研究空间,还需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在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高校党建品牌的特征也做了研究,但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呈现出和其他企事业主体创建党建品牌的共性特征。高校党建品牌首先要有创新性。党建品牌必须要有独创性和自己的特色,这是党建品牌存在的意义所在。其次要有先进性,要符合党的先进性要求,并且顺应时展潮流。这是有别于企业创建品牌追求营利的价值诉求。再次要有推广性。通过创建党建品牌可以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增强党建品牌的政治引领功能,提升党员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可度。然而,大多研究集中在党建品牌创建的共性特征上,对高校党建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并不突出。[6-8]目前,仅发现刘定禹、饶志华的《高校教师党建品牌的意义、内涵及特征》一文中个性特征指向性研究较强,阐述了高校党建品牌要有学术性和育人性的特征,[6]40其他学者仅仅是将高校党建品牌的个性特征在文章中进行渗透,未做详尽阐述,也未有学者做过关于各党建主体的品牌创建的对比研究,今后可以深化人们此项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进而帮助高校在创建党建品牌过程中找准品牌定位。2.2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及价值研究。有关“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及价值研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建理论的不断发展,其成果也日渐丰富。早期研究高校党建品牌建设问题的孔川仅从“提高大学生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夯实党在高校的执政之基”的角度阐述了此项研究的战略意义。[3]78-79后来,国内学者又不断丰富和补充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成果。张萌萌认为,重视高校党建特色品牌活动培育过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提升品质的需要。[9]74英启探和李春认为,“创建党务工作品牌”是增强党员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整合党建资源与统筹党组织发展,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迫切需求。[10]73-74概括地讲,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基层党建影响力,优化利用党建资源,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落到实处。2.3高校党建品牌的创建方法和路径研究。目前,高校党建品牌的创建体系性、完整性方面还有欠缺。研究成果多集中在高校党建品牌创建的方法、路径探讨,且多为探讨个别领域如二级学院基层党建品牌、民办高校党建品牌、高校学生或教职工党建品牌创建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取得了一些零散的研究成果,如,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基本方法”,饶志华提出可以通过“具体的项目化管理、品牌创建考核评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党组织内部全员参与制与党组织内外联动制、党建品牌创建的生活化、民主化、网络化”的方法,从党建品牌的设计、塑造、推广、升华四个方面来构建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路径。[12]72-73秦裕武和王国军在《关于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思考》中也对路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可以通过落实‘以人为本’,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实行统筹兼顾,完善党的长效机制建设;创新稳步推进,强化项目载体建设;借助新媒介,推进品牌建设信息化”。[13]138-139但是,现有研究少有对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方法和路径的整体性研究,且在高校党建品牌创建标准、创建规律及创建过程方面几乎无人问津。2.4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高校党建品牌创建属新世纪党建工作的新产物,且相对企业和社区而言高校的党建品牌创建起步较晚,从业人员也大都非专职党务工作者,难免会出现各种情况和问题。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将检索词范围限定为“主题”时,发现相对研究成果较多,共有143篇论文。但是,若将检索词范围限定为“篇名”时搜索,关于高校党建品牌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成果则较少,仅有3篇论文。若将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大致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问题:2.4.1“是”与“非”的关系问题。“品牌”的概念来源于企业,通过创建“品牌”,企业可以增强自己的凝聚力,带动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获得更多盈利。但是企业的品牌和党建品牌毕竟有区别,企业品牌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党建品牌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企业品牌创建的背后有经济利润作为动力,党建品牌的背后是党员的党性自觉以及党建文化支撑。[14]66在创建高校党建品牌过程中,既要做到品牌内涵中共性的迁移,将品牌创建的普遍规律和一般要求运用到高校党建品牌的创设中,学习企业如何经营品牌、最大效度发挥品牌对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也要坚决剔除营销学“企业品牌创建”中的商业成分,防止活动中追求物质条件比拼。要学会结合时代需要、党建工作需要和高校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党建品牌创建的意义,并在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创建中探索自身的经验与规律[15]93。2.4.2“点”与“面”的关系问题。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是为了改变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影响力,促进党建资源的优化使用。但是党建品牌往往是针对党建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进行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后,进而推广。局部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却不能完全代替党建工作。这就需要研究者和党务工作者科学认识党建品牌的意义,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使局部代替全局。[16]34另外党建品牌的创建不论规模大小、周期长短,都应始终围绕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心,以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落脚点,在把握全局的前提下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2.4.3“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从当前高校党建品牌的个案实践情况看,存在各级党组织对党建品牌认识较片面、理解简单化的情况。关注品牌的口号、包装形式、推广宣传较多,重外表而不重内涵,表面上热热闹闹、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但事实上只是走马观花、华而不实、徒有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校的党建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党建品牌的创建若与高校中心工作相脱节,不能融入日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变成“两张皮”[17]52,那么党建品牌创建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师生群众都不认可,最终失去创建品牌的意义。2.4.4“短”与“长”的关系问题。研究现有部分高校党建特色品牌活动后发现,大多高校党建特色品牌活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处在在建或筹建状态,有活动计划,但落实情况不好;有远大目标,但缺少管理定位,虎头蛇尾,前后脱节。再加上个别建设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使高校党建品牌活动的开展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在高校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建设者要树立长远眼光,构建党建品牌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做到长远规划、合理安排、有效布局。[15]93可以借用项目管理化的方式,合理“排兵布阵”,使高校党建品牌创建过程有计划、有控制,结果有评估,历史可追溯,这样既能提高党建品牌活动开展的效率,也提升了运行的质量。

3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研究的努力方向

品牌创建范文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一手抓组建、一手抓提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果,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组〔**〕21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实施以“党组织健全、党组织班子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党组织生活规范、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发展党员规范、活动经费规范、活动阵地规范、台帐资料规范,创建企业党建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三健全、六规范、一创建”工程,加快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现就工程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国际化开放城市、人性化和谐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品牌,不断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一)“三健全”。一是党组织健全。根据企业生产发展需要和党员人数,分别设立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本着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开展党组织活动的原则,及时在生产班组、车间中分别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健全完善企业内党组织体系。二是党组织班子健全。要按照“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办法,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两推”即实行双重推荐,由职工代表和党员分别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推荐党组织班子候选人;“一选”即由党员从候选人中选出党组织班子成员。三是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要按照“规范可行、精实管用、基本统一、相对稳定”的原则,对照党章要求,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党组织建设目标管理、“”、党组织书记列席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企业发展民主恳谈、职工利益协调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

(二)“六规范”。一是党组织生活规范。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小型、业余、灵活”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扎实开展党组织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党内生活不少于10次。二是党员教育管理规范。要利用企业技校等阵地,结合企业岗位需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完善教育培训课程内容、优化教育培训形式,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及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承诺、党员联系帮扶困难职工等制度。三是发展党员规范。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要求,继续坚持“双培养”制度,培养一支量足质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全面实行发展对象结构预审制度,以及发展党员全程公示票决、全程纪实、责任追究等制度。四是活动经费规范。按照**组〔**〕21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活动经费保障机制,经费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建立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台帐,切实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经费保障。五是活动阵地规范。在阵地建设上努力达到“两室十有”的要求。“两室”,即党组织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十有”,即有党员服务站牌子、有党组织牌子、有党旗、有规章制度、有学习园地、有优秀党员(党员标兵)光荣榜、有桌椅条凳、有学习资料、有活动记录、有电教设备。六是台帐资料规范。按照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要求,充分利用好《济宁市基层党组织活动记录簿》,做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以及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承诺、党费收缴等党建资料归档工作,做到开展活动有记录,各项台帐资料完备规范。

(三)“一创建”,即创建企业党建品牌。各党(工)委要在“三健全、六规范”的基础上,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创建企业党建品牌。一是要积极营造创建氛围。要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指导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党建活动方案,设立企业党建宣传栏,在企业显要位置刷制党建标语、悬挂党建条幅,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营造创企业党建品牌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广泛开展创建活动。针对“隐形”党员问题可以开展“举党旗、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等活动;围绕促进企业生产可以开展“三争一树”(争当生产模范、争当技术标兵、争当营销能手,树立党员形象)、“四有四无”(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危机关头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浪费,党员身边无违纪),以及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金点子”等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党建品牌。三是要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关党(工)委要在全面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年内精心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2-4家企业作为重点,强化指导、重点培植,使其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率先取得突破,带动整个面上创建工作的开展。

总体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到2010年底,力争全市绝大部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达到“三健全、六规范”的标准,并形成自己的党建品牌。其中,到**年底超过30%,到2009年底超过60%,到2010年底超过80%。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完善督查机制。采取市镇(街道)联动的方式,建立督查网络,分别由市镇(街道)组织部门牵头,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成立督查组,经常深入企业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健全完善信息通报机制。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月报”制度,各镇街党(工)委、市直有关党(工)委每月要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三六一”工程实施情况报送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适时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各党(工)委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三六一”工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评分标准见《**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三六一”工程考核细则(试行)》(附后),考,核评分70分以上的为达标。市委组织部每半年对“三六一”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考核采取基层党(工)委初审和市委组织部考核的程序进行。对年终考核不达标的党(工)委将进行通报,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对达到“三健全、六规范”要求且标准较高的非公有制企业授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对达到“三健全、六规范”要求且形成自己企业党建品牌的授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品牌单位”荣誉称号;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优秀业主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品牌创建范文篇5

关键词:品牌要素品牌创建模型

一、引言

创建强势品牌,企业首先需要构建清晰的品牌识别,使得消费者通过对品牌识别的感知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而构建品牌识别,选择合理的品牌要素是关键,Keller认为,全套品牌要素构成了品牌识别,所有品牌要素都对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创建强势品牌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取得高度的品牌认知,每个品牌要素,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或暗示有价值的品牌联想和品牌响应,但是品牌要素各有利弊,因此,营销者需要将它们“融合匹配”,整合运用这些要素来使品牌权益最大化,最终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但是如何整合众多的品牌要素,学者们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从理论上去探索这个问题。

二、文献回顾

Aaker(1996)建立的品牌识别模型认为众多的品牌要素共同构建了品牌精髓、品牌核心识别和延伸识别,品牌各要素围绕核心识别并丰富核心识别。Aaker认为品牌有作为产品、组织、个体和符号的层次之分,每个层次由不同的品牌要素构成;虽然品牌作为产品、组织、个体和符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共同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品牌层面,使品牌识别更清晰、丰富和与众不同;强势、高效的品牌会拥有凝聚力强、可解释的和相互协调的品牌要素集合,这些要素集合不但陈述了品牌的功能性利益,也表达了品牌的情感性利益和自我表达利益,相反,弱小品牌通常建立在较少的、分散的甚至不协调的品牌要素上。

deChernatony(1993)构建的品牌原子模型认为品牌包括九个原子要素,分别是功能能力、象征特征、服务、独特的名称、所有者标识、缩写标志、法律保护、风险减少和战略方向。deChernatony和Dall’OlmoRiley(1998)在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品牌要素“双旋涡”模型,模型的左旋涡是企业内部的品牌,由品牌名称、功能能力、服务、风险减少、信息传播、公司文化传统、品牌愿景、使命、价值观等品牌要素构成,右旋涡是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是通过消费者对品牌功能效用和情感意义的感知而形成的品牌形象。左右旋涡之间会通过旋涡中的粒子不断的旋转,使得品牌在企业内部和消费者心中达到一致的状态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品牌,从而提高品牌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企业创建品牌识别是为了消费者能够认同品牌,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根据Biel的品牌形象定义,品牌形象是品牌要素在人们心目中的综合反应。因此,企业选择品牌要素创建强势品牌,必须要考虑消费者如何感知这些被企业选用的品牌要素。Dobin和Zinkhan(1990)在梳理了各类品牌形象的定以后认为,品牌形象主要强调品牌的象征效用和品牌的人格化特征,注重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意义和价值,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综合感知。可见,“感知”是研究品牌形象的关键概念,消费者对品牌各个方面效用的感知是形成品牌形象的关键点所在。VazquezdelRio和Iglesias(2002)等人把消费者感知的品牌效用划分为六个维度,即产品功能效用、产品象征效用、品牌功能效用、品牌象征效用,其中品牌象征效用包括三个维度,即个人自尊、社会身份识别和自我表达的情感效用。

deChernatony和Dall’OlmoRiley认为,消费者是根据理性和情感两个方面来对品牌进行评价的,情感维度包括了心理和社会利益,理性维度描述了价格——质量特征,消费者在这两个维度之上产生对品牌的信任感。实际上,“感知效用”的六个维度和“理性与情感”两个维度是相对应的,产品的功能效用和品牌的功能效用可以用来反映消费者的理性维度,而产品和品牌的象征效用感知正好反映了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情感匹配。

三、基于品牌要素的品牌权益创建动态模型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基于品牌要素的品牌创建动态模型(如图1)。模型采用了“双旋涡”的格式,左旋涡是基于企业视角的品牌识别,以Aaker的品牌识别层次为主要内容,右旋涡是以消费者品牌感知效用维度为基础的品牌形象。模型反映了品牌创建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品牌创建是从选择品牌要素构建品牌识别系统开始的,品牌识别系统及其中的各品牌要素所表达的信息通过各种品牌传播手段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将这些接收到的信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处理,形成品牌联想、品牌知识,然后消费者对品牌会形成一定的态度进而做出可能的购买行为,并通过消费体验,在理性和情感上分别对品牌的产品、品牌的功能效用和象征效用有所认知,而进一步形成品牌形象;消费者对品牌的各种认知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又反馈到企业,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修正品牌识别,调整其中品牌要素的搭配,从而更新品牌识别;在此基础上,品牌建设又可进入下一个循环,不断调整品牌识别与品牌形象之间的一致性。以上过程体现了品牌识别与品牌形象之间相互适应的一个循环,是模型的主体内涵。

图1:基于品牌要素的品牌创建动态模型

四、分析与讨论

其实,在整个品牌创建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是动态变化的。首先是品牌识别的构建,从品牌要素的选择到确定品牌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再到根据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原有的品牌识别设计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品牌识别构建过程。当然,在整个品牌识别设计的过程中,也不是毫无规律地进行变化,而是要以准备构建的品牌核心价值的为指导思想。在Aaker的品牌识别理论中,品牌识别包括品牌精髓、品牌核心识别和品牌延伸识别。品牌识别必须在品牌精髓的统帅下,也就是以品牌核心价值为指导思想,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塑造才能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品牌识别的创建是一个长期工程,要随着时间、环境系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品牌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但也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百年金字招牌,它们因厚重的历史沉淀彰显出持久的魅力,同时也因为始终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而永葆青春活力。这说明,品牌识别在保持品牌核心家价值持续稳定的前提下,应对品牌的核心识别,特别是延伸识别进行适度的调整,以适应生活方式、消费者需求、科技和市场的变化。简而言之,品牌识别必须与时俱进。

其次,品牌形象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步的、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从企业向消费者传达品牌信息开始,品牌形象就在消费者心中逐渐形成,在消费者长期的消费体验中,消费者接触到的有关品牌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品牌也因此在消费者心中呈现出越来越全面的形象。在品牌形象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可以运用品牌构成要素设计良好的品牌识别系统,按照企业的意图建立品牌形象,或者改造原有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内涵的新特征,甚至于重新塑造品牌的形象,引导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保持其稳定性,这就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另一方面,即使企业保持原有品牌形象战略不变,消费者在长时间内也将不断地再认识企业传播出的品牌信息,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新的品牌形象。因此,在品牌形象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动态循环过程,一个由企业主导,一个则是消费者自发形成的。从总体上看,企业虽然在品牌形象的构建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品牌构成要素及其组合繁多,而且不同的消费者对各品牌构成要素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特点,这就导致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呈现出极其复杂图景。因此,品牌形象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是企业不断努力和消费者长期的记忆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是品牌的两个侧面,两者均为创建强势品牌必不可少的部分。企业要想在消费者心智中建构强大的品牌形象,首先必须设计一个清晰稳定的、受消费者接受认可的、结构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品牌识别以品牌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内容(如:产品功能属性、利益价值、个性与象征意义、品牌愿景等)为基点,通过广告等传播形式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以期在消费者心目中创建出企业所期望的品牌形象。因此,清晰、系统并具沟通性的品牌识别系统必不可少。而品牌形象是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要素的感知,是存在于消费者心智中的抽象概念。品牌识别所传递的品牌利益、品牌个性与象征意义等能否为消费者所认知、所认同,品牌识别传递出的信息能不能为消费者最终感知并形成有利的、稳定的、企业所期望的品牌形象,是创建强势品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在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两者之间取得“和谐共鸣”,才有可能创建出一个强势的品牌。

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还反映着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在识别和形象之间取得理想的一致性对企业和顾客都是具有价值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之间具有理想的一致性,就表明企业期望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智中得以建立,企业的营销努力是成功的,消费者就会对品牌产生极大的信任,从而购买和重复购买该品牌产品,这必将带来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有降低风险、减少复杂性和提高决策效率的渴望,对运用以前体验所积累的知识和记忆有极大的依赖和兴趣,并且具有维持认知一致性的愿望,如果消费者所感知到的品牌效用和企业传达的品牌信息是一致的,消费者的上述利益就会得到满足。因此,品牌识别与品牌形象之间取得“共鸣”,是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强.品牌识别的动态管理.商业研究,2005(21):65-67.

[2]Aaker,D.A.TheValueofBrandEquity.JournalofBusinessStrategy,1992,13(4):27-32.

[3]Aaker,D.A.BuildingStrongBrands.NY:FreePress,1996.

品牌创建范文篇6

一是切实做好“党建品牌”备案工作。从今年开始,凡计划参加局级党建品牌和市级党建品牌创建评选的,要按照逐级申报的原则,填写《“市司法局党建品牌”备案表》(附件1),于3月20日前报市局政治部组织处备案。由市局确认局级党建品牌、推荐市级党建品牌参评名单。

二是切实做好“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年度计划报告工作。从明年开始,对已被授予局级党建品牌和市级党建品牌的单位,年初要研究提出本年度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填写《“市司法局党建品牌”深化创建工作年度计划表》(附件2),每年3月15日前报市局政治部组织处。市局政治部组织处将对市级党建品牌进行复审,并填写《“市党建品牌”深化创建工作年度计划表》上报市委组织部。

三是切实做好党建品牌定期统计工作。各区市司法局政工处(科)负责统计所属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监狱劳教所政治处负责统计本单位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情况,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联络办公室(律师管理处)统计全局直律师事务所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情况,市中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情况由市局政治部组织处负责统计,市局机关党委负责统计机关处室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情况。各单位要建立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台帐,每年3月15日前,将《党建品牌统计表》(附件3)报市局政治部组织处。

四是严格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情况反馈程序。市局每年在“党建品牌”评选过程中,结合对各单位上报党建品牌的考察论证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按照创建单位党员、群众各占50%的比例,进行测评,并按照测评结果排序后进行反馈。

五是切实发挥党建品牌的作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在明确党建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完善党建品牌创建机制,丰富党建品牌内涵,完善创建措施。市局在加强跟踪督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单位创建情况,选择性建立“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示范点,组织召开党建品牌创建成果观摩会,从面上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为培养扶持市级党建品牌做好基础工作。

品牌创建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深化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着力开展规范高效的服务标准提升工程;着力开展优化环境窗口的建设提升工程;着力开展创新服务举措的品牌建设提升工程,以品牌服务中心,以品牌推动创优,以品牌服务群众,以品牌展示形象,努力打造星级服务品牌,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二、深化目标

建设一流的队伍。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把品牌建设融入思想建设、效能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在创建服务品牌工作中的主导和示范带头作用,着力营造全系统“比学赶帮超”氛围,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打造一流的管理。以强化机制体制为保障,把服务品牌建设列入年度工作;建立健全党委重视、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建立完善各类规范性制度,导入社会评议机制;加强服务品牌推介,定期组织品牌建设的检查与工作研究,扎实完善服务品牌建设管理体系。

提供一流服务。以强化服务提升为抓手,加强思想教育,组织素质培训、开展技能竞赛,强化服务意识和提升服务水平;营造服务环境,做到设施齐全、环境整洁、文明有序;深化细致服务,科学谋划物化手段,力求科学、合理,让服务品牌无处不在,潜移默化,滋润心扉。

创造一流业绩。以深化品牌建设为中心,把品牌建设融入新闻宣传、文化产业、文化保护、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着力引导社会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全力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部级示范区建设;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创新载体、打造平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三、深化内容

围绕“三个一流”的目标,开展服务转型升级活动,大力推进三项提升工作,力争通过今年的深化创建,进入全市服务品牌行列。

1.推进服务品牌标准提升工程。

一是提升服务技能。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教育培训,开展好科学发展、职业道德、依法行政、文明礼仪、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教育,开展好行业规范和业务技能培训和全系统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是提升服务礼仪。结合创建活动,把文明礼仪、规范服务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点,加强对外服务窗口文明用语、接待礼仪的培训,强化业务办理的规范化操作,以优质服务打造服务品牌。

三是提升办事效率。局机关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提升规范高效优质服务上着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要加强文化审批项目的梳理,力争今年再提速增效,直属文化单位的窗口服务部门,要优化服务流程,为市民百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推进窗口建设提升工程。

一是强化品牌宣传。各支部、部门、单位要加强品牌宣传,充分利用大型文化活动、节庆活动、读书节、公益会展、流动电影、广场文化活动等各种场合和时机,打出服务标识,叫响服务宗旨,推广服务理念,宣传服务品牌。

二是强化服务达标。窗口服务单位要加强服务意识的教育培训,加强规范服务的制度建设,提升窗口服务意识,窗口环境的美化优化上,做到服务制度、内容、项目、标准、要求等该上墙的上墙,该明确的明确,让群众一目了然。

三是优化便民举措。以服务便民为出发点,在业务办理的服务点和服务手段上加强改进,在窗口服务硬件配套设施上要体现人性化,尽量开辟等待休息区、业务办理区,力求细致温心服务。

3.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工程。

一是举办好第四届()江南文化节,承办好第七届省曲艺节。

二是建成开放江南文化艺术中心,启动“江南文苑”地域文化集聚区建设。

三是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四是完成好小南园修复工程,公布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办好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五是评定第二批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办好在北京举办的2012市文化产业招商说明会。

六是出版《风雅》系列丛书,加工提炼原创童话剧《快乐木马》、原创舞蹈《江南花鼓》(暂定名)并力争在重大赛事中获奖。

七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加强网吧整治、扫黄打非、综合治理等联合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成长,保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八是拓展为民服务项目,图书馆、文化馆等要继续办好舞蹈、乐器、书法、绘画等文艺培训活动,博物馆、美术馆等要继续办好公益性展览活动,京门影院继续开展送影到企业、社区、学校活动,图书馆要继续办好“市民课堂”公益讲座活动。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落实责任。各支部、各部门要切实把服务品牌建设列入支部工作议程,要在深化服务理念、丰富品牌内涵、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载体、加强品牌宣传上下功夫,确保深化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支部书记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作用,全面落实好深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

品牌创建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对科普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级科协组织,各有关学会及有关单位,争创科普工作品牌,进一步推进我市科普工作发展。

二、工作思路目标

在我市开展优秀科普品牌创建的基础上,利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推出一批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的品牌科普活动,形成具有特色鲜明、函盖面广、互为补充的工作品牌,切实发挥品牌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

自2012年始,每两年组织一次品牌的评选工作,各区市科协,各有关单位应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建各具特色的科普品牌,利争到2016年底,在全市创建市优秀科普工作品牌的基础上,推出系列创新意识好、工作业绩佳、社会效益大和公众知名度高的科普品牌。

各区市科协应力争有自己叫得响、有特色、上档次的科普工作品牌,带动我市科普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品牌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三、创建基本要求

工作品牌要做到有名称、有标识、有内涵、有理念,科普工作作用发挥好。

1、名称应简短有力,形象贴切,突出工作特色,朗朗上口。

2、标识要以专门的文字、图象为载体,凝炼别致,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充分体现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特点、品牌本质和核心要求。

3、内涵要丰富深刻,概括精准,能够准确反映品牌的本质特点、服务宗旨、工作精神、核心价值观。

4、理念应先进精辟,品牌创建工作定位准确,体系健全,可操作性强,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

5、科普工作作用充分发挥,三个服务效果突出,工作扎实有效,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好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辐射带动作用,群众受益,社会公认。

四、品牌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科普设施建设、科普队伍建设、科普资源整合、科普活动组织、科普知识传播、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典型示范等某项工作为主创建的工作品牌。

五、品牌评选范围

市各类社会组织、团体,各类科技科普场馆,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面向各重点人群,连续组织开展满二年以上的各类科普工作、活动等载体,均可参与品牌评选。

六、品牌申报方法

1、科普工作品牌由各区市科协、市级企业科协及市级学会(协会)组织申报.各申报单位申报的工作品牌原则上不超过2项,超过1项需按顺序排列名单。

2、市科协研究制定符合科协工作实际的优秀科普品牌评价标准、认定程序和管理措施,构建以社会评估为基础、以专家评审为主体,以推进科普工作发展,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的科普品牌评价体系。

七、具体工作措施

1、精心挖掘培育。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提炼科普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和新成果,把科普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具有品牌发展潜质的典型工作确定为品牌培育项目。找准品牌工作与本部门、本地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及切入点,积极搭建实践载体,不断丰富完善品牌内涵。准确把握工作品牌的内在规律,精心制定品牌培育方案,完善品牌创建工作流程,抓好品牌培育工作。

2、实施动态管理。市科协每两年一次,对新报送品牌进行评审,对已命名品牌进行复评,对工作成绩突出、典型示范作用明显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标准明显降低或已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予以撤消命名,始终保持品牌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不断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度。各区市,各单位要关心品牌成长,加强经常性管理,对已命名的优秀科普工作品牌,要按照科普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每年研究制定、年度深化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充实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品质。

3、发挥示范作用。市科协将对品牌创建工作进行跟踪督查,认真总结提炼科普品牌创建经验和做法,通过开展经验交流,加强网络宣传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创建一个、带动一片。同时,要将创建活动与考核评优相结合,实现创建成果的多重利用。

八、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科协,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品牌创建工作,把品牌创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将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评范畴,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把工作落到实处。

2、健全激励机制。对市优秀科普工作品牌给予通报表彰,同时对获得市优秀科普工作品牌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费用从市科协科普经费中列支。

品牌创建范文篇9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名优品牌是良好的产品信誉、完善的市场体系、先进的技术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它不仅能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更能提高产品的市场价格,创造出比同类非品牌产品更高的价值。当前,我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实施品牌战略,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对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做大林果花卉业,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业,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高效特色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实现农民、市民“两高兴、两满意”,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街镇、区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精心组织策划,对现有品牌进行认真梳理、查漏补缺,使其尽快做大、做响、做强。同时要积极引进名优新品种和精深加工工艺,提高我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深加工水平,培育更多的农产品品牌。

二、明确重点,全面提高农产品品牌创建的工作水平

根据我区农产品资源和品牌创建基础,我区将每年筛选20个在省、市、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品牌进行集中培育、打造。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商标注册。商标是品牌创建的基础。各相关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商标注册的重大意义,在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时,切实把设计并注册一个个性新颖、内涵丰富的商标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都要立足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突出各自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认真做好商标注册工作。对于目前尚无商标的产品及企业,应立即注册自己的商标,已有商标的企业也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注册类别,扩大商标范围和影响力。

二是产品认证。产品认证是指某一产品经鉴定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产品通过某种认证也就表明该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那些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相比,该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会得到明显提升。因此,产品认证对于树立产品形象,促进品牌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涉及农产品的产品认证主要有五项,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名牌农产品认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都要积极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对于那些大宗的基础农产品要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有条件的单位和地区,可适当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对于那些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的农产品,要积极开展地理标志认证;对于那些已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农产品,要积极开展名牌农产品认证。

三是包装设计。产品包装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视觉体验,是产品个性的直接和主要传递者,是产品和企业形象定位的直接表现。策略定位准确、符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帮助产品在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更多的青睐,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再好的产品、再好的品牌如果包装低劣,最终也会在日益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精美的包装是一个品牌长久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帮助各市场主体设计出观赏性高、冲击力强、方便实用的精美包装,尽快扭转目前我区“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局面。

四是文化宣传。宣传也是生产力,加大对外宣传对于品牌的创建与发展有积极地催化作用,而开展好宣传的基础是策划好宣传口号。一条生动鲜明的宣传口号能提纲挈领地体现一个产品、一个品牌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所在,易记利行、鼓舞人心。各级各有关单位都应根据各自的产品及品牌特色,策划出一条科学直观、简洁生动、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我们的产品、品牌存入记忆的深处。

三、强化措施,确保将农产品品牌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为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区政府成立“区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1),由区政府党组成员王长元任组长,区农业、林业、畜牧、蔬菜、财政、科技、质监、工商、电视台、新闻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各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实行局长负责制,切实做好工作配合。区农业局负责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协调各有关部门按计划做好品牌创建工作,并抓好全区产品认证的组织申报工作;区林业局负责指导林产品品牌的创建工作;区畜牧局负责指导畜牧产品品牌的创建工作;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指导蔬菜产品品牌的创建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品牌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区科技局负责实施科技项目,提高全区农产品的科技水平;区质监分局负责制定、推广农业生产地方标准;区工商分局负责指导开展商标注册工作;区电视台与新闻中心负责做好宣传工作,为我区品牌创建营造浓厚地舆论氛围。

(二)加大投入,扶持发展。区财政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充分整合农业技术引进和推广、园区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等项目资金,重点向十大品牌所在的园区、企业倾斜,进行集中打造。每年底对筛选的20个品牌进行统一评比,最终确定出10个四大要素齐全、带动作用明显、社会影响力大的品牌,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一次性给予每个品牌5万元的奖励,为品牌创建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扩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高频率、广角度的对我区的优质农产品及知名品牌进行宣传报导,提升我区名牌农产品的社会美誉度。在此基础上,要积极举办或参与各类名牌农产品展销会和文化节庆活动,把我区名牌农产品名气做大、做响、做强,不断扩大我区名牌农产品在省内外的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品牌创建范文篇10

一、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的重要意义

品牌意味着价值,也意味着竞争力,品牌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实施品牌战略,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一项积极举措,旨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城市管理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在城市管理领域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城市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是有力提升我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开展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活动,是时代的要求,目前我市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全心全意谋发展的大环境为创建执法服务品牌提供了有利契机;开展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活动,是人民的要求。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尽管自行政执法局成立以来,城市管理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城市形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有部分市民对城管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这就更要求我们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来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城管良好形象;开展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活动,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有句话说,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就有多重。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法效能,切实做到情系人民群众,这才是真心、细心、小心、用心、全身心地实践“三个代表”。

二、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的指导思想

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将解决好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行政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净、序、畅、美”的城市环境为目标,以提高执法效能及规范化执法的水平和能力为重点,以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十六字方针”要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手段,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创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新局面。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根本目的,旨在用城管的真情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最大程度地争取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格局,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建“净、序、畅、美”的美好家园。

三、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三年规划纲要

第一年,自现在起到年底,利用近一年的时间,通过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力争使这一品牌在全市范围内能够叫得响,形成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并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宣传报道出来,能为大多数市民所接受,能为市委市政府所肯定,能在市执法系统树立标杆;2011年,力争使这一服务品牌在我市范围内深入民心,在城管系统能够叫得响,形成的经验作法能够通过城管系统或市级媒介及时宣传报道出来;2012年,力争使这一服务品牌在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省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四、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的原则。城管工作的实质是通过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这就要求在执法管理中,务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实施人性化执法,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意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兼顾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在推进执法工作时,做到疏堵结合,把道理讲在前,把关心摆在前,把疏导措施做在前,赢得被执法对象的理解与支持。

2、坚持公共利益至上、严格执法的原则。城管工作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服务的。城市执法管理中的违法违章行为,只会给少数人带来眼前利益,但影响了城市的秩序和形象,实质上损害了公众利益。这就要求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务必要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理念,对只为少数人带来眼前利益的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做到严格执法,坚决取缔,旗帜鲜明地维护公共利益。

3、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的原则。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严格执法程序,必须按照法定的方式、步骤和时限开展行政执法活动,严格执法文书,严格队容风纪,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五、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的措施

(一)强化舆论宣传,增强市民城市意识。

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就是要形成全市人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格局,营造“净、序、畅、美”的城市环境。因此,我局将坚持“城市管理执法、宣传两轮驱动”的工作方针,立足管理抓宣传,抓好宣传促管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城市管理进行广泛宣传,达到增强市民城市意识、文明意识的目的,形成人人了解城管、参与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维护城管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将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我局将设立“流动宣传栏”,利用车载媒体沿路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展板、宣传栏、发放彩印宣传纸等形式,将城管的内容、职责、程序等进一步向社会公开,大力宣传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唱响“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宣传口号,切实培养“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格局。

二是注重执法工作本身宣传。执法工作中,要求执法队员既当执法员,又当宣传员,注重现场“说”法,有效发挥第一现场作用,为推进执法工作创造更加有力条件。继续编发好《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简报,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责范围、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及集中拆违等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上级领导部门,有效加深上级领导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了解、支持和指导。

三是注重新闻媒体及对社会各阶层代表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舆论作用,及时通报我局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确保在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另外,我局将定时邀请执法对象的代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对行政执法工作及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好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从内到外、由下而上的立体宣传格局,使执法社会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二)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行政执法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如何既体现管理和服务,又达到预期执法效果,在理念上就要处理好执法与管理服务的辩证统一,前者是形式、手段和过程,后者是结果和目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我局在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中,将一以贯之地坚持“执法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中,实现城市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亲民化、人性化”的转变。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责任机制,创新执法运行机制,实现长效管理。我局将按照管理手段法制化、管理方式属地化、管理机制市场化、管理目标长效化的要求,在分片包干及将三、四、五中队分别派驻同和、李园街道办事处及开发区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三级网络”,形成高效统一、流转顺畅的执法体系。同时,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将执法目标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到人,实行“定人、定岗、定职责、定奖惩、包责任”的“四定一包”责任机制。修订完善《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纳入我局执法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局分管领导随机考核与执法监督科全天考核相结合的层级考核制度,做到日考核、日反馈,将考核结果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并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效果,充分调动执法人员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落实执法责任的基础上,我局将创新科学有效的城管执法运行机制。实行全天候、无缝隙管理,即从早上6:00到晚上9:00持续管理,不留管理空档,做到人在岗、职到位。同时根据执法内容、辖区情况、季节变化、形势需要等情况科学编排班次,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使有限的执法资源达到最优执法效能,实现管理时段、地域、内容全覆盖,消灭管理盲区。

二是创新科学的执法方法。城市管理工作与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没有科学稳妥的执法方法,就得不到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尤其是在整治占路经营、拆除违法建筑等热点、难点问题时,还有可能引发矛盾甚至激化矛盾,造成群体事件,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我局在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中,将实施新的科学执法方法,推进执法工作时采取“三步走”的积极举措。第一步是搞好宣传发动,采取新闻媒体专题报道、进门入户、发放“明白纸”、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整治前的宣传动员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在广大市民尤其是经营业户中大造声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二步是限期整改,依照法律规定,填写法律文书,安排执法人员对违法违章行为当事人逐一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保持高压态势。第三步是集中力量,强制取缔。对逾期拒不整改及整改不到位的违法违章行为,组织实施强制清理,刚性执法,强力推进,坚决取缔。

三是大力实施人性化执法,促进管理效果与服务水平双提高。在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中,我局将着眼于“无情执法、有情管理”,首先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在执法中时刻保持一种柔性化的管理心态,带着感情去执法,尊重执法相对人的意愿表示,给予其柔性的人文关怀,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利,体恤其需要,顾及其感受,提供其服务,促使其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其次要转变执法态度,切实维护广大经营者的根本利益。对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绝对不能用“踢篮子、掀摊子、撅秤杆”等野蛮方法对待,我局将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加以引导。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并身体力行地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使我们的执法工作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互通关系,逐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目的。

(三)大力开展“文明执法树形象”活动。在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中,我局将以行风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展“文明执法树形象”活动。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执法艺术,文明执勤,做到“四先一后”(先敬礼、先亮证、先指出违法事实、先讲清处罚种类和依据、后进行处罚)、“三理”(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讲理、处罚尺度要合理)、“四心”(调查核实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四不准”(不准打人、不准骂人、不准搜身、不准体罚)。切实以“群众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文明执法的标准,打造行政执法服务品牌。

(四)增强执法敏感性,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在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中,我局将围绕政府关注、民愤强烈、矛盾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执法人员切实增强执法敏感性,做到善于执法,精于执法,会执法,在执法中能够及时掌握各种信息,超前预测事态发展,积极化解矛盾。同时我局将实施“六个一”“四承诺”等积极举措,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实行全天候24小时受理投拆举报,对待各种信访事件做到快反应、快处理、快反馈,实行快速反应半小时承诺制度,受理举报后安排执法人员务必于半小时内出现场,2天内作出处理结果,并立即与举报人进行反馈,对暂时无法处理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处理信访事件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确保处结率达到100%。

(五)深入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党性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好“双学三创”活动。深化“单位学海尔、个人学许振超,个人创一流工作业绩、单位创一流品牌、企业创一流效益”为内容的“双学三创”活动,执法人员学习许振超精神,就要做到恪尽职守、勤于管理、精于服务、提高效能,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练绝活、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单位创一流品牌,就要以打造“净、序、畅、美”的城市环境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将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今年城市管理的新亮点及示范路为重点,打造执法服务品牌。

二是开展好“三快一提高”活动。开展以“快办理、快审批、快落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为主要内容的“三快一提高”活动,就是要以提高执法效能为重点,发扬雷厉风行、马上就办、迅速行动的作风,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的力度和密度,对各种投诉举报做到快反应、快落实、快反馈,切实增强执法敏感性,通过实施“六个一”、“四承诺”等积极举措,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在落实各项执法工作时,要掌握好“四个善于”,一是善于理解和把握上级文件精神,做好与行政执法结合文章;二是善于吸纳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科学化;三是善于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实现城市长效管理;四是善于总结和推广基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城市管理上水平。

三是深入开展“三访谈”活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行政执法工作,开展以“访贫问苦送温暖、访贤问能促发展、基层谈心保稳定”为内容的“三访谈”活动,来强化管理和服务职能,化解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矛盾,促进执法、管理、服务的协调发展。访贫问苦送温暖,就要做到面向执法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协助其寻找生活出路;访贤问能促发展,就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好的建议,请他们献计献策,以推动城市管理发展;基层谈心保稳定,就要做到面向执法对象,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

四是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机关党组织及争当“五个好”机关党员活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的机关党员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阶级基础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打造“净、序、畅、美”的城市环境为目标,着力解决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切实做到执法为民。

(六)以提高规范化执法的水平和能力为重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开展“真情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离不开一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执法队伍。为此,我局将紧紧抓住提高全局执法人员规范化执法水平和能力这个着眼点,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型行政执法队伍,确保在推进各项工作时拉得出、打得赢。

1、从严治队,实施半军事化管理。继续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依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强力规范执法人员的着装礼仪及行为举止,狠抓队容风纪。坚持每周五早晨1小时队列会操及擒敌拳训练雷打不动,培养执法人员步调一致、雷厉风行、政令畅通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展示出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

2、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规范完善37种执法文书,对全局执法人员强化执法文书培训,明确法律文书的使用环节、格式规范等内容,提高文书制作水平。二是要求所有执法人员必须准确把握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听证程序的适用条件,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实施处罚,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执行统一的执法步骤、使用统一的文明语言、严格按法律程序操作。三是要求执法人员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执法艺术,文明执法、礼貌纠章。四是实行执罚分离制度。对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一线执法人员负责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执法监督科提出处理意见,局分管领导签批,重大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制度,不顾把违法违章行为处罚关。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五个能力”。我局将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与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相结合,与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与解决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五个能力”要求,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全局执法人员合理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按规定程序执法的能力、驾驭执法现场复杂局势的能力、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沟通协调其他部门形成执法合力的能力,以能力的提高来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六、组织保障

1、建立领导责任制。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中队长(主任、科长)为成员的开展创建“真情城管”服务品牌活动(以下简称开展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科,负责开展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宣传科要制定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计划,明确线路图、时间表,将开展创建工作指标细化、量化,纳入局执法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统一到《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