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7:46:44

农技

农技范文篇1

加快推进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意见》[安政发(20105号]文件精神。县政府决定召开此次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训动员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圆满完成改革任务。后面,安康学院的教授专家还将就生猪良种繁育进行专题讲解,请大家认真听讲。下面,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重大意义,认清形势。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等科研效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对农业的技术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以及推广体系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作了相应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但在新形势下。一定水平上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当前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新形势下要求更新更高的农业服务职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一是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一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基本处于“线断、网破、人散”局面;二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整体专业水平不强;三是基础装备落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多数仪器设备简陋不全,乡镇畜牧兽医站大多数没有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四是县、乡、村、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渠道不畅,缺乏有机衔接,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需认清当前形势,因此。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机遇,认真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项目,不时巩固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二、强势推进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精心组织。

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设置的基本思路是县级农技、畜牧、农机推广机构坚持不变,根据中、省、市的布置要求。整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人员,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平安监测综合执法大队。以曾家、洪石、牛头店三乡镇,城关、白家、上竹三乡镇,小曙河、曙坪、钟宝、华坪四乡镇为三个区域,建设三个区域农技推广综合站。

加强县、乡和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条件、推广手段、服务设施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今年9月以前,建成职能综合、分工明确、协调一致、充溢活力、服务到位、工作高效的县、乡和区域农技推广体系。

(一)加强科技指导。确定100名技术指导员,联系指导1000户科技示范户,通过科技示范户带动其它农户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一要保证到户指导效果。会上,关于做好百名技术指导员联系千户科技示范户工作的通知》及《县科技指导员考核方法》已经印发,全体技术指导员必需严格要求抓好落实,今年每个技术指导员到示范户指导培训不低于30天,并要如实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做好科技示范户手册的发放、标志牌的悬挂工作,会后,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局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农业局领取相关物品,并负责组织督促技术指导员发放、悬挂,此项工作必需在6月30日以前完成。二要加强科技指导员的管理。对科技指导员的考核年底将重点从技术指导方案制定、入户指导情况、对示范户的培训、电话抽查、示范户发展产业效益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各乡镇要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监管,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开展情况于每个季度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之一,同时要合理确定并兑现技术指导员下乡补助。三要做好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电话抽查及有关检查的配合工作。依照项目实施要求,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及专家的基本信息都已通过专门的上报软件,填报至国家农业部,对技术指导员工作情况,农业部及省农业厅将不定期通过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抽查,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技术指导员一定要做细做实此项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农民、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强化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时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大科技示范户培养力度,使其成为广大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根据省农业厅的统一布置,县已组织50名技术员参与了省厅的统一培训。今年,县农业局还要组织好技术人员,参与好市、县两级组织的培训。根据《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布置,此宣布我县专家组成人员,首席专家是安康学院权群学教授,成员为陈道明、杜韦蔚、张秀全、王文章、刘进华、李进、姚方富、贺猛。

(三)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力度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做好示范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技人员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科技服务,及时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指导意见。依照项目实施要求,县确定了十个示范基地,其中,生猪示范基地六个(涉及曾家、白家、小曙河、曙坪、钟宝、华坪)茶叶示范基地两个(涉及曾家、牛头店)中药材示范基地一个(涉及小曙河)玉米示范基地一个(涉及上竹)这些示范基地通过近年来不时的培育,已初具规模。会后,农业部门要抓紧标志牌的制作,各乡镇要做好立牌的选址和配合工作。示范基地的技术负责人是有关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各技术负责人要做好基地建设的有关工作,熟悉基地建设有关情况。

三、确保圆满完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狠抓落实。

示范县项目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必需于今年9月底以前全面完成,依照省市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确保改革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外乡镇有关工作的组织、衔接、协调、督促和落实工作。农业局要做好项目建设的日常监督工作。相关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沉下身子抓落实、抓进度、抓质量,及时协助解决改革进程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农技范文篇2

农业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现代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效益和具体生产力的关键,是加快和推动当前的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根本所在。所以,研究和探讨如何加强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课题之一。

2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的现实困境

目前,因为存在着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和困境[1-2]。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一是在广大农村的推广体系和体制不衔接,经常出现断层,导致技术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二是在有些地方以政府行政命令式地进行推广,农民在接受起来普遍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在应用新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难题。四是农业技术的服务渠道和环节单一,不利于提高推广的效果;五是农业技术人员缺乏更新技术和知识的机会,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本身也不够全面。六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地方在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时,却没有经费,推广服务难以展开和实现。

3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策略

根据目前农村新技术、新设备难以推广的现实局面,农技工作者需要放开思路,在观念上也要有突破,在行动上实施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措施,从根本上推动农技推广的开展,并力求让农民增加收入,让农业增加效益,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3-4]。

3.1管理部门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农技推广的认识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农村建设必然离不开农业科技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体系,是使科学技术切实向现实生产力进行转变的关键环节。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性,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必须制定并实施有力的措施,保证这项工作能够得到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对于在基层的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来说,更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把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站在发展的角度上,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奉献,争取把农技推广做到让农民放心、省心,并能切实让农民看到新技术所带来的良好收益。

3.2加强宣传,让农民切实能够科学种田

从实践来看,农技推广必须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实现完善对接,与农民增收增效的愿望对接,切实起到为农民发家致富服务的作用,才能促使广大农民自觉主动地响应农技工作的开展。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利用形式多样、为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引导农民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的热情和兴趣,绝不能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农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因为那样可能会更加引起农民的反感。所以,农业新技术,必须采用宣传、说服、教育、引导、在技术上签订承包服务合同等不同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农技部门的作用和责任,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形成既能利益同享,又能共担风险的体系,才能改变农民的观念,让他们自动地接受新技术、新设备。

3.3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

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科技相比,许多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仍然相对较低。为此,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在突出实用性的基础上,积极从不同层次上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比如,在基层,可以充分发挥村、乡、县三级网络的作用,请专家讲课、针对农技项目开办培训辅导班、利用电视、录相等方式,在时间安排上,一定要结合农事忙闲的特点,在闲时开办培训班,忙时采取上门服务,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等有利于农民的办法,展开农业新技术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民应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4加强配套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还必须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为此,农技管理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相对专一、人数多、在农村的分布广、对于行业信息沟通及时的特点,把农业技术推广的全过程都进行配套服务,包括项目上马前的筛选、实施过程的服务和指导,生产收获后的加工、收购、储存、销售等方式,使新技术、新项目从开始就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在这些环节中,农技服务部门都应该提前做出调查和市场前景预测,力求把准确、可靠的信息传达给农民,充分做好技术服务方面的准备,从而借助于农、副产品增值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性,才能让农民切实从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得到收益。

农技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农业部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中心,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吉州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区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区、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区为主”的思路,在乡镇统一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独立核算,人员集中管理。

二、主要内容

(一)体制改革

1.明确公益性职能。(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主要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村沼气池建设、维护和管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和管理;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培训教育服务等职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不再从事经营性服务。(2)村级农技推广协作员的职能:主要负责政策宣传、配合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负责农业技术资料和农作物病虫情报的发放,做好农情信息传递和反馈,办好科技墙报,准确上报各类报表;负责帮助示范户开展各项试验示范工作。(3)村民小组科技示范户的职能:协助乡、村农技员搞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率先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积极向周边农户传授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充分发挥职能带动作用,负责农业技术资料和病虫情报的张贴,以及农情信息的收集、反馈。

2.理顺管理体制。根据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和区农业产业布局特点,理顺适应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做到权事统一,推行“‘三权归区’,双重管理,以区为主”的管理模式。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镇综合站人、财、物以及相关业务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辖区内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对农技推广机构负责协调和监督,确保乡镇综合站编制内人员一年70%以上的工作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其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乡镇政府的意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的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绩效工资、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事业费(包括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和培训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

3.完善机构设置,核定人员编制。按照“完善区一级,加强乡一级,突破村一级,延伸组一级”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框架,进一步健全以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枢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骨干、村级服务组织为桥梁、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多元化服务组织参与,充满活力的农技推广体系。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合署办公,分块运作。设站长1名、副站长若干名,实行任命制。乡镇畜牧兽医站已按赣府发〔2006〕15号文件要求,2007年已改革到位,定编为18人,编制保持不变,其派出性质不变。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设置农技员、植保员、经作员、农产品检测员、农资管理员、农村能源环保员六个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实行一员多岗兼职制,每个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按岗位重新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总编制为38个。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内实行站长负

责制,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协调、统一财务管理。

(2)村级服务网络。每个村设1名农技推广协作员、每个

组设1—2户农民科技示范户。农技推广协作员由村委会成员兼任,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村委会管理,并接受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的业务指导。农技推广协作员和科技示范户均要登记造册,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4.统一建站。按照省农业厅“统一规划、统一标志、统一服务窗口”的要求,采取“整合资源,集中建站,合署办公,分块管理,资源共享共用”的办法,建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建站用地由所在乡镇政府保障并无偿提供,乡镇政府有关单位办理划拨手续,建设经费采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区财政和所在乡镇政府安排配套建设资金的办法解决。目前,各乡镇政府都已建或在建行政办公大楼,农技推广综合站人员的办公场所、住房问题和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办公场所问题由所在乡镇政府内部调剂解决,但必须提供集中办公的场所,以便统一管理。

(二)机制创新

1.实行全员聘用。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调配。在不满编的情况下,可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开招聘考试工作由区人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竞争上岗考试工作。

2.完善考评制度。要明确服务内容,量化考核指标,积极探

索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要制定三方考核方案,统一考核内容、统一考核方式,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农业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和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并将考评结果与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继续教育、解聘续聘等挂钩。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考评,按3:3:4比例计分。

3.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以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模式的工作责任制度,形成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要分行业建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明确首席专家,把农技人员与示范户对接作为关键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每个行政村要有1名以上专职或兼职农民技术员,每个村民小组要有1户以上科技示范户。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户),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示范。每个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示范基地的面积应不少于5亩,真正做到有固定地点、有技术含量、有醒目标识、有示范作用。搞好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及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支持在农村依法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组织,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技推广中作用。

4.切实提高队伍素质。推行继续教育制度,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规划,对在编在岗农业技术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经常性的培训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一线农技推广员三年轮训一遍,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0天,培训一批“一专多能”的“全科”乡镇农技人员。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定期参加市级和省级以上举办的专业知识培训;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有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资格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要对村级农技员实行定期培训,逐步建立和规范村级农技推广协作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等有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做好有关政策的衔接工作。区政府成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办、区人保局、区编办、区财政局、区农业局、区发改委、区监察局、区科技局和乡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全面负责全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做好机构编制、人员安置、财政保障、基建投入、科技项目支持等工作。区政府实行专项督查制度,重点督查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人员实名制、办公场所和经费落实情况,并将工作进展情况全区通报。

(二)落实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项目资金,对主动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优先予以申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确保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经费(包括工资、绩效工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和事业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和农技人员培训经费等)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建立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确保公益性农技人员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确保履行公益性职能所必须的经费。

1.农技人员工资补贴。农技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农技人员在确保完成业务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参加乡镇的中心工作,但绩效工资差额部分由所在乡镇解决。

2.农技推广和培训经费。根据农业厅《关于印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农业厅《关于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区财政安排农技推广经费和农技人员培训经费。

3.村农技推广协作员的工作报酬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在村级转移支付中给予固定补助。村民小组科技示范户,由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根据其承担的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情况给予补助。

农技范文篇4

1农技推广最大问题是技术源头缺失

农民碰到技术问题,不找推广站,反倒依赖直接将技术送到家门口的农业物资销售等单位。现在的农业技术推广以省地县乡四级推广网络为主体,以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作为补充,即“一主四元”。在实践中,现有的四级推广网络已经远不能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现行的农科推广体系中,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有推广责任,但没技术,而有技术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却没有推广任务,科技创新的源头高校和服务的对象农民是脱节的,现如今粮食丰收,但粮食价格还在不断攀升,原因在于相对于生产的增加,需求变化更快、增长更快,这在一个经济成长国家特别是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这种供需平衡压力,应该讲在我们国家选项不多。靠资源性的增长已经没有更多的前途,我国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水资源,总量非常不足,捉襟见肘。因此只能挖掘内涵的潜力,也就是着力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这要靠土地节约、劳动力节约、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

(1)农技推广应坚持“一主多辅”,重视市场化多元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这些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一支有效的力量。

(2)设置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以专职或兼职身份投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专家带项目、带成果进农业龙头企业、进农户的方式,建立起无缝对接渠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

(3)政府项目推广与技术示范辐射相结合的推广。各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每年要有选择的实施一批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基础好、效益高、有市场需求的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在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项目确定后,各级财政都应拨付一定经费,由市里组织专家研究提出集中应用的新技术或配套技术。开展以入户指导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员要统筹制定指导方案。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宿,更容易贴近种植户及满足其需求,是及时、准确、高效信息供应的忠实服务者。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可以引导会员农户科学决策,减少设施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动机制,以合同形式把企业、基地和农户连在一起,各自发挥其优势,共同开拓市场空间,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2推广人员来源

农技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途径;创新策略

1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途径

1.1政府主导型农技推广。一方面,政府需要根据农业发展或者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由专业的部门将技术成果推广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基层地方政府进行组织协调,推动和实施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调动农民积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最终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此外,政府要将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纳入农业生产计划中,通过政策手段,协调科级单位积极普及农业技术知识,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加强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最终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1.2市场开发型农技推广。科级单位可以选择当地有技术、有资源的项目,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单位进行合作,或者是政府或者科级单位与农户通过经济合同的方式共同建立高产优质的实验田,然后进行技术推广。此外,在加强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调节,让农户认识到掌握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培训农民,引导他们熟练地掌握农业技术。1.3农民参与型农技推广。农民参与的推广方式主要是让农民提出所需要的项目,选择农民代表参加,贡献经验知识,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农民也可以在推广人员的协助下,向技术发明人购买新技术,开发适合自身的农业产品,并且自产自销,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另外,农民可以与从事同类农产品经营的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最终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的创新策略

2.1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目标。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创新必须要注意确立明确的目标,即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品质量,重点发展关键产品。始终要将提高质量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建设一支能够促进技术推广的领导队伍,积极地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服务。另外,必须要抓好农业示范县的发展工作,建立机构完善、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农技推广队伍,切实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1]。2.2明确农技服务对象。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运用。在推广创新过程中必须注意明确农技服务对象,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户合作意识,降低风险,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必须注重引导中小农户,借鉴国外培训农业人员的方式,与小农户互相交流,提供新技术、新政策、新产品等信息,加强管理,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发展致富。此外,必须要鼓励当地企业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技术交流,让农户明确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而推广人员必须明确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3优化设计服务内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要加强资金、信息和技术多方面的服务。一方面,地方财政必须要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及时实施重大的公益性技术推广项目,争取企业和社会对农业的扶持和帮助,最终扩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必须要强化信息网络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知识,同时加强各种培训使农户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技术,最终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2]。

总之,当前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然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社会、政府及农户的多方关注,共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才能促进农业发展。

作者:崔连鹏 单位:宁津县大曹镇政府

参考文献

农技范文篇6

一、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概况

沂源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现有5个,包括:农业局、蔬菜局、农机局、畜牧局、科技局。其中农业局有下设农技中心、种子站、农经站、农广校、果品中心、土肥站。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无经营性收入。全县乡镇级别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l1个,另有一个办事处处于建设中。这些服务机构的职能依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例如,中庄镇是沂源县的苹果生产基地,该镇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主要围绕果树的培育、管理以及新品种的引进等诸多问题展开。

2.农业推广人员

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县农业系统人员总数345人,其中:管理人员135人,专业技术人员210人。沂源县农业推广体系共有209人,其中县级有139人,乡镇级别有70人。

3.推广的方式方法

通过对沂源县l1个乡镇抽样调查,沂源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9月,沂源县开始着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自此在示范县项目的带动下,开展“阳光工程”,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把广大农民集中起来进行集中培训。此外,推广工作中还开始利用大众传媒,例如电视台、互联网以及报纸等方式,使广大农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

4.运行机制

在业务上,沂源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上下级的垂直领导关系,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市级对口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县农业局为中心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县农技中心负责。乡镇级的农业推广工作归口县级相关部门管理,并受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同时承担者各村农技推广工作。在财政上,除具体的项目经费外,推广工作所需的一切费用都由相应级别的政府财政承担。

二、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1.县域行政性推广组织上下脱节,运行不顺畅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技推广体系出现断链现象,县级农技推广部门只对乡镇农技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乡镇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任免权都归乡镇政府负责,所以,这种“财政切块、业务指导”的人事制度,使得农技推广组织上下脱节,直接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农技推广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

沂源县农技推广组织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二是农技推广组织内部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严重;三是非科技火“占编顶岗”问题严重。

3.推广方式方法单一,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推广方式方法上,农技推广仅靠“一张嘴,两条腿”活动在田间地头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互联网、电视、科普书籍等已经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新推广方法的应用范围还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并且对这些新的推广方法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用以评估其实用价值。

4.推广经费不足,限制了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实际调查,沂源县的推广经费,除种子站、农技站等少数部门有一定的经营性收入外,其他皆为全额财政拨款。县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原本有限,再经过层层分配,最后用于农技推广工作的金额就很少了。推广经费的不足,一方面使得农技推广的各项工作因为资金的限制而减慢进程或停滞;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推广人员投身推广事业的积极性。

5.推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活动空问不大

目前,农技推广部门在工作中还倾向于“个搞个的推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例如,县农机局主要负责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工作,该局的工作内容的制定多取决于上级部门指示和局内领导的意见,很少征求农业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乡镇农技推广站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够充分。

三、完善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1.深化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大力度解决县级农技部门的问题。针对农技部门运行机制上的“财政切块、业务指导”所带来的弊端,建议在县一级成立专管农技推广的组织机构,把农机局、农技中心、种子站、农经站、农广校、果品中心、土肥站等部门组合起来,专门负责全县的农技推广工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职能重复、服务单一等问题。

(2)强化乡镇推广机构的服务职能。目前,乡镇农技站面临职能弱化,实际工作人员减少、专业技术水平低的局面。建议县级政府加强对乡镇机构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乡镇机构职能,严格制度技术人员从业标准,并对在编人员进行业绩考核,从而为农技推广体系打好基础。

(3)搞好各行政村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建议为各村配备专业农机推广员,开展“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并结合沂源县开展的“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项目,抓住机会,促使村技术员与“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工作的先锋队。

2.提高农技人员技术水平

(1)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针对沂源县普遍存在的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进行彻底清查,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做到“因事设人”。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针对现存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无分配差额或分配差额较少等问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对农技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除基本工资外的福利分配。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农技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农技推广技术水平。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进修、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向农技人员传授先进知识经验,并对人员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促进农技人员知识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现阶段,迫切需要进行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将以“说教”为主的“技术传输”观念转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推广”。推广的过程不再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而已经成为一个“先学”与“后学”,在“后学中”共同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推广机构自身的优势,被抓住示范县项目的契机,大力开展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借助大众传媒等现代手段,把农业生产新技术通过文本、图形艺术、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的形式,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广大农民。

4.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支持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沂源县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保障。一方面,必须依法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县政府的推广经费财政支出比重,并指定监督部门对这部分财政拨款进行动态监督,以保障推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另一方面,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进入,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同时,建立和完善推广资金监管制度,明确各部分资金的用途,以使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5.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要发挥县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广大农户完成产、供、销的对接,龙头企业负责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和产中的技术服务和产后的销售服务,培植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农户”的产业化服务组织。

农技范文篇7

各地按照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采取了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有的把推广机构简单推向市场,有的基层推广人员知识陈旧、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加以解决。

(一)统一对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的认识

第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仍然是当前乡村干部和农民获取新技术的主渠道。2001年10月,中国农技推广协会搞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98%的乡镇主要领导和92%的农民认为他们了解新技术的渠道首先是农口各站。第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实施公益性推广工作的组织保证。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动物防疫检疫、动植物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重大技术推广的组织、农产品的检测、农民的培训、技术咨询等职能必须依靠专门的机构执行和落实。第三,农技推广机构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渠道。通过对农技推广机构的投入,进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这也是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所允许的。

当前要解决两方面的认识问题:一是不能简单把农技推广机构推向市场。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舆论,农技推广体系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已经不起作用了,可以让它自生自灭。对此要多做宣传,用事实加以澄清。二是不能简单地强调稳定,维持现状。农业的外部环境在变化,形势在发展,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改革。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改革,不适应形势,就可能被淘汰。

(二)正确指导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问题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都对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思路。朱基总理和副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因此,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和领导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

第一,要明确改革的基本思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要从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改革的思路是:按照地方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中发[2002]2号文件精神,建立起国家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国家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公益性职能,要定员、定编,确保经费,内部要搞好改革。同时,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推广,面向市场,直接为农民服务,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逐步形成国家兴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二,要改革完善政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主要是明确任务、设置机构、精简人员、理顺管理体制、保证财政供给、安置分流人员。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明确任务的问题,它是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基点,其他几个方面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当前,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和行政管理,要承担好重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动植物病虫害及农情的搜集、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疫,面上咨询和培训等公益性职能。这些职能对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三,要发展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参与农业服务,促进各类农技服务组织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以维护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加强对农业服务市场的监管,确保竞争有序进行,坚决制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引导各种农民科技组织的发展,逐步将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转由各类农技服务组织通过市场的方式提供。

农技范文篇8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由干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推广工作喜忧参半,有的早已被事实证明成效显著的新技术,如旱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等,但推广多年覆盖面仍然不够理想。可以说,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现象。

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农技推广体制不顺.队伍不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后,井入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行政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工作由乡镇统一安排,且多站在一起办公,上面又没有相对应的单位,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而且主要是做乡里的一些多而杂的工作.如部分乡镇在农事季节任意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征收税费、计划生育等工作,加之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落实,农业生产现状的低格局,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失去了进取心。由于农业服务体系经过改革后,农业服务中心的大部分职能都由乡镇管理,农业局只有职称评定的这唯一权利,不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实在在的管理.多种业务活动相对受到较大削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一些农技人员由于受“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服务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和经济实力,从而很好的服务干农业。

二是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实际上,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经费严重短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站无址,更谈不上技术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量的试验、示范不能正常开展,整体工作长期置于弱势的低谷中,使农技推广人员有心无力,有能无力,严重制约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三是基础设施不全。信息和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部分地区农技推广设施设备严重滞后,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无法配备。只有尽快配置现代化的设备,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将农业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村户,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三电合一”的现代推广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

二、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

首先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生活清贫,过去多年培养起来的农业技术人员有些离开了工作岗位,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其次是农民群众的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群众是农业推广的受体和基础,农民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近几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从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

首先,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与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教农业体系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其次,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一再次,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2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为直接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3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例如: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三级网络(区、镇、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4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颐之忱。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农技范文篇9

大家好!

我叫*,大专学历,现年**岁,199*年参加工作,200*年入党,200*年被聘为农业技术员。

我本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一向与世无争”的基层农技员,今天我站在这里竞编竞岗,既是对我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对我献身农技推广事业理想的一次考验。我生在农村****在农业、热爱农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护在我身边的,都是辛勤的农技工作者,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农技推广工作有关了浓厚的感情,我月亮船教育资源网立志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农技员。96年高考结束,我毅然选择了农业院校,并参加了华农农学专业的进修。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已有六年。

我认为自己竞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有专业优势,我毕业于农业院校,所学的是农学专业,干农技推广工作是我的正业,与“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相比,我专业对口,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我具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

第二,我有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六年时间里,我先后实践过棉花、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共计参与新品种试验示范30余项次、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多项项目课题通过了相关专家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并于2004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工作者。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能力,即使在灾害频发的今年,我所负责指导的20个水稻科技示范户,仍然实现增产12.4%。

第三,我有年龄优势,常言道:“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效率最高的时期。我将近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想成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完全有能力、更有精力从容应对。

第四,我有技能优势,一方面,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养成了勤于学习的习惯,对新事物接受快、掌握好;另一方面,为了能与现代农技推广工作接轨,我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工具进行远程技术学习和信息交流;另外,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基层工作期间,我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局、乡镇和农技站等各级组织的各项农情调研和科技攻关活动,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技术文章,其中参与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这些能力,对我今后推广农技、宣传农情、服务农民,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农技范文篇10

大家好!

我是今天进行面试的号。我叫马琼英,大专文化,1999年毕业于*农校国土专业。2000年11月经组织分配到森荣乡工作。先后担任过国土员、农税员和扫盲专干。在此期间先后包过马厂村和安家村。

作为一个在新时期参加工作的妇女干部,我愈来愈感到农技工作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新的时期党中央愈来愈重视三农工作,这不仅因为三农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更关系到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是否切实解决好了三农问题极大地关系到特色社会主义优于的体现和张扬。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如何和谐地实现]农村这一块的小康社会建设,当前的任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个中心,就是要贯彻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万古不变的主题,寻求和解决农村社会生产力严重滞后,农民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水平不高的途径。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加快我乡的新农村建设是离不开农技工作的。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技工作正好是贯彻这一主题思想的。

从我乡来讲,我乡境内虽有稀土工业和稀土开采事业,但实践证明单靠稀土一个支柱产业是不能有效激活我乡经济的,要想更好地激发我乡经济内在的动力,更快地实现]农民群众达到小康社会的梦想,关键还是要靠农业,要靠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单位土地的附加值。在这之中要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把新型农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来抓,既要抓好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又要推广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典型示范,引导农民潜移默化地接受农业生产新技术,更好地促进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早日实现]。从目前来讲,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贯彻好州委提出的发展三带经济的思想,因为我乡地理结构正好同州委提出的发展三带经济的思想吻合,抓好一村一品工程,既要明确牦牛、马厂、呷伍和同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地带发展什么,以什么为主抓产业,其余的各村包括米谷、曹家、瓦都云、安家等二半山以下的该发展什么,我的建议是牦牛、马厂、呷伍以及与这些村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地区以发展马铃薯、花椒和干果类为好,因为这些村有这些发展条件,也有发展这些产业的传统优势,而以米谷、曹家、瓦都云、安家等地方应发展粮食作物兼营畜牧业为好,因为这些地方气候条件适应发展粮食产业,其地理位置也较靠近市场,有利于发展生猪等养殖业。为什么我会提到每个村发展什么,因为只有每个村明确了发展什么,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才好有针对性的开展,哪个村该重点推广什么才能够得到明确。

假如我这次能够竞聘到农业技术员,我将会尽职尽责地开展农业技术工作,解放思想,认真注重农业技术信息方面的搜集整理,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推广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遵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把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全部奉献给森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