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4-01-05 17:36:25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1

农技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xxx ,在xx镇政府工作,多年来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多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采取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以马军营、纪庄 西胡庄、赵官营、宋庄小组的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20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四、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主要推广应用了:大蒜测土配方施用bb控释肥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保护农田环境,为实现保洱海和农业增产、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大蒜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大蒜产品的安全可靠,指导农户精心选择优质早熟大蒜品种红七星洋芋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洋芋产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

总之,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农业综合服务工作道路还很漫长,本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先进的技术、良好的工作作风为xx镇涉农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农技工作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我自大学毕业2016年2月份分配到平襄镇人民政府农技站工作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牢记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基层、磨炼意志,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人,勤奋敬业、锐意进取,自身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地完成了组织领导安排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务.现将3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

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农技工作推广会议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更新知识结构,重点加强业务和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二、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普及推广优良品种和成熟农业实用技术。

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先后参加过优良小麦、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两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镇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

三、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注重实效实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2

XX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XXX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一)几年来在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和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十七届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以“良种良法+产业化”为主线,着眼于 “三农”工作,使政治思想工作和其它工作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二)经过多年的社会历炼,铸就了如下为人准则:遵守党纪国法,服从组织安排,严守组织纪律;工作认真负责,富有敬业精神;廉洁奉公,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人坦诚,在任何时候、不做有损于他人事情;虚心向他人学习,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接受他人批评;团结同志,关心职工疾苦。

(三)组织给予鼓励,授予2008-2009年度中共XX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6-2010年XX市农业发展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XX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9年XX市农业亮点建设年活动先进个人。

二、业务素质方面

(一)农业业务技术扎实。

本人1980年毕业于柳州农校园艺专业,1988年结业于华南热作大学南亚班,1991年毕业于中央农广校种植业专业,经过多年系统的理论基础学习和向有关专家技术工作者的请教,本人对南方粮油、果树、蚕桑、蔬菜、茶叶、甘蔗、中草药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对指导面上生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商务部、自治区科委、自治区农业厅和市科委下达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应用项目12项,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科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自治区农业厅丰收三等奖五项,市科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项目实施效果较好,技术含量较高,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出色。

2008年以来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以下几项关键且影响面大的工作。一是2008年作为XX市经济作物场单位法人,解决好职工工作、待遇和安置问题,完成XX市经济作物场整体移交给钦北区政府,职工满意;二是2009年作为XX市环境保护工作站单位法人,主持完成全国污染源(种植业)XX市的普查工作任务,普查质量位居广西前列;三是XX市经作站单位法人,在三个月时间内主持完成XX市“东桑西移”1万亩桑园基地建设项目。

(四)技术应用与推广得到肯定。

参与的《广西桑蚕良种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0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参与的《冬季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0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荣获全区推广“三避”技术先进工作者;参与的《桑蚕良种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奉献精神。

(一)农业工作季节性强,为了做好农业示范生产,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日,几十年如一日,加班加点无怨无悔积极工作。

(二)带病工作,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腰椎增生等多种疾病集一身,坚持开展并亲临各项工作。

(三)助人为乐,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四、工作业绩。

(一)解决市经济作物场职工安置及待遇问题。2008年作为XX市经济作物场单位法人,针对任职以前职工工资拖欠,职工不上班,生活用水困难,住房不足等问题,通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想方设法解决好职工工作、待遇和安置问题,完成XX市经济作物场整体移交给钦北区政府工作;

(二)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顺利完成。争取到的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涉及面广,资金周转困难,时间短,组织发动工作量大,建立桑园面积1.02万亩,涉及农户3200多户,修建蚕房72套,配套完善蚕种场建设,前后历时4个月,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艰苦奋斗精神,最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任务。

(三)主持完成全国污染源(种植业)XX市的普查工作任务。2009年作为XX市环境保护工作站单位法人,根据上级的安排,负责XX市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普查工作面涉及两县两区,工作量大,内容多,通过充分调动各县区人力资源,协同作战,经过全体同志加班加点工作,出色完成普查任务,走在全区前列,并获自治区先进奖。

(四)不断推进黄瓜高产示范园建设与品种提纯复壮工作。2008年主持黄瓜基地建设以来,通过创建高产示范片,实施品种提纯工作,全市黄瓜生产面积从2008年3.6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7.2万亩,产量20万吨,满足了黄瓜皮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并初步筛选出了黄瓜 “丽香二号”、“多塘三号”(暂名)新品种,为推动我市黄瓜皮优势特色产业生产作出了努力。

(五)“三避”技术应用与推广成绩突出。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致力于推广先进适用生产技术,“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在不断示范作用下,在我市得到广泛应用,秋冬种辣椒应用“三避”技术达到5万亩,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应有的作用。XX莪术是我区特色药材,是全国最大的桂莪术生产基地,为了提高莪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在我市率先应用“三避”技术示范,不断创先技术模式,连续几年在全市布点示范,并取得增产增收效果,为做大做强XX莪术产业探索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2010年荣获全区推广“三避”技术先进工作者。

(六)积极推行超级稻再生栽培示范。超级稻再生栽培技术能够省工节本,提高水稻品质,应对旱害和寒露风,实现一年三熟(两造水稻+一造冬种作物或蔬菜),是有效帮助农民增收的好途径,也是XX市今年首推的“一号技术”集成之一。针对我市春旱和冬春辣椒种植习惯, 2009、2010年连续进行了100亩超级稻再生稻探索工作,一方面可以为我区南部超级稻再生稻提供留桩高度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为超级稻再生稻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实施甘薯品种引进及筛选工作。甘薯产业在我市具有良好发展基础,为了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进行品种引进与筛选工作。2009年进行15亩的三娘薯引进与栽培试验,2010年引进15个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工作。

(八)推进农作物间套种工作。积极推进自治区农业厅“三个千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以“农业亮点建设年”为载体,大力发展农作物间套种,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全市共推广间套种面积64万亩。创新间套种模式,实施甘蔗间种黄豆、玉米、西瓜;木薯间种玉米、黄豆、花生、西瓜,香蕉间种蔬菜、黄豆、玉米;低龄果园间种玉米、花生、黄豆、西瓜。大力示范,实施灵山县石塘镇俄境村“木薯套种玉米示范片”和 石塘镇苏村“水果间套种示范片”示范面积共6000亩,是全区最大的套种玉米示范片。间套种实现一地多收,既增加粮食产量、双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钱粮双增”的现实选择。

(九)实施果桑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果桑是水果珍品,可以加工可以鲜食,我市发展果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为了丰富全区蚕桑生产多样性,我站率先引进果桑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建立了50亩果桑试验示范基地,筛选出品质优、产量好的果桑品种,对引导果桑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十)承担XX市农业局农业现代示范园组建工作。2008-2009年负责示范园面积250亩的土地承租与基地建设工作,完成了基地水、电、路基础建设,并整体规划,实施了中棚西瓜150亩、马铃薯间种玉米60亩、甘薯间种玉米30亩的生产示范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一)实施有机稻栽培探索工作。根据领导的安排,实施有机稻栽培探索生产,2009年度在高丰公司火龙果基地进行23亩华小黑有机稻栽培试验,该试验项目共产稻谷3055公斤,平均亩产133公斤,产米率为68%,通过栽培试验摸索了一项栽培技术,为发展有机稻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五、存在问题。

(一)领导水平低。由于本人组织、协调和调控水平低,没有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没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思想政治素质有待加强。由于本人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没有改变单位个别工作人员人生观模糊、自我为人服务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到位的局面。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3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我市辖6个镇5个街道,35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为79.44%。从07年起建立农技推广责任制度,09年至今连续四年实施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目前我市共有农技、种子、畜牧兽医、农机、林特等5个市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11个镇(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综合站)、320个村级(包括有影响的农业主体)服务站点、17家民办农业科研所,基本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点)多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效能逐步提升。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队伍分工职责明确,我市已基本建立了“首席农技专家+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示范户”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在新阶段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实施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推进建立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2013年全市计划围绕6个农业主导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个,培育科技示范户650户,培训科技指导员80名,力争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和总结农技推广新模式、新机制,真正发挥补助项目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实施内容

(一)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创新思路,完善市、镇(街道)、村(点)和社会化民营机构各级农技推广体系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化农技推广队伍的培育力度,鼓励引导相关农业主体和民营科研机构在满足自我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从而真正构建政府主导力、科技支撑力、农民主体力、社会参与力等“四力合一”的农业公共服务机制。今年在第一批创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第二批溪口、莼湖和裘村3个示范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和松岙、大堰、江口、西坞、锦屏5个一般性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多功能、一体化”要求,改善服务条件,不断强化服务中心的延伸作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2014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第二批8个镇(街道)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

(二)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示范带动能力。继续完善农技人员包村到户的工作机制和“首席农技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创新团队)+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结合前几年我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的实际,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遴选各产业主导品种和集成主推技术。2013年确定优质稻米、蔬菜瓜果、生猪养殖、水蜜桃(水果)、名优茶、雷笋六个产业为项目重点实施的主导产业,将建立相应的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领衔、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组成的实施团队,组织遴选各产业主导品种和集成主推技术,由专家组制定示范和推广方案,通过培育示范户和基地示范观摩提高推广效率。

2、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按照一业一示范的原则,在6个产业中认定和建设10个左右示范基地,并为每个示范基地配备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领衔,技术指导员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工作,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良种、农艺与农机融合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并通过示范基地的观摩与培训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3、培育科技示范户。在六大产业中遴选650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300名,蔬菜瓜果90名,生猪养殖80名、水蜜桃(水果)100名、名优茶30名、雷笋50名。选派78名技术人员进行结对技术帮扶指导,每名农技指导员结对联系科技示范户5-8个。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同时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在科技示范基地上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加快新型农民培养力度。

(三)加强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技服务水平。根据省、市统一编制的分类别、分产业培训计划,2013年将继续选送全市基层骨干农技人员,到国家或省级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开展重点班和普通班集中培训。鼓励农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报考相关大专院校进行学历提升自学,逐步提高业务能力。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以专家讲座和外出参观研修等形式,重点对我市责任农技人员和农业主体和民办科研机构社会化农技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创业就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间:2013年7月-2014年5月

第一阶段(7-8月):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项目实施产业专家组;筛选好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确定好各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按一定申报程序遴选好科技示范户、配备相应农技指导员;并按要求将所有数据录入到规定网站;

第二阶段(8-12月):组织实施。制定完善各环节具体管理办法,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科学创新;

第三阶段(2014年1月-5月):各产业做好项目实施总结,按照绩效考评办法,查漏补缺,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迎接上级验收。

五、项目实施产业责任单位、人员及任务分工

优质稻米产业实施小组:责任单位为市农技服务总站、市农机管理站和种子管理站。由(市农技服务总站科长,高级农艺师)、(市农机总站科长,高级工程师)、(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领衔配备30名技术指导员组成水稻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抓好水稻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落实和建设科技示范基地(不能与高产创建基地重复),落实和培育水稻产业300个科技示范户,并开展结对联系和技术培训。

蔬菜瓜果产业实施小组:责任单位为市农技服务总站和市种子管理站。由(市农技服务总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市农技服务总站经作科科长,高级农艺师)、(市农技服务总站经作科,农艺师)领衔配备15名技术指导员组成蔬菜瓜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抓好蔬菜瓜果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落实和建设蔬菜瓜果产业的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和培育90个科技示范户,并开展结对联系和技术培训。

生猪养殖产业实施小组:责任单位:市畜牧兽医总站。由(市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高级畜牧师),(市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高级兽医师)领衔配备生猪养殖产业15名技术指导员组成生猪养殖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抓好的生猪养殖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落实和建设畜禽养殖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和培育80个科技示范户,并开展结对联系和技术培训。

水蜜桃(水果)产业实施小组:责任单位:市林特总站。由(市水蜜桃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市林特总站,农艺师)领衔配备10名技术指导员组成水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抓好水蜜桃、猕猴桃、葡萄等水果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落实和建设水果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和培育100个科技示范户,并开展结对联系和技术培训。

名优茶产业实施小组:责任单位:市林特总站。由(市林特总站,高级农艺师)领衔配备3名技术指导员组成名优茶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抓好名优茶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建设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和培育30个科技示范户,并开展结对联系和技术培训。

雷笋产业实施小组:责任单位:市林特总站。由(市林特总站,工程师)领衔配备5名技术指导员组成雷笋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抓好全市雷笋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落实和建设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和培育50个科技示范户,并开展结对联系和技术培训。

六、经费使用安排和配套资金落实

2013年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计划列支8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经费85万元.具体列支计划如下:

(1)农技推广服务补助:主要用于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费用的交通、通讯、误餐等费用补助安排15万元;开展科技创新、完成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费用安排5万元;用于技术资料印刷以及建立相关制度和工作考评管理安排5万元。

(3)农业科技示范补助:结合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部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中购买农(兽)药、化肥、饲料、试验设施等物资及组织展示活动补贴进行补助安排22万元;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技术补助,计划每户补贴200元共安排13万元;

(3)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能力建设补助:主要用于农技人员集中开展技术服务,参加异地研修、现场实训所需的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安排15万元;新型农民培训、基地观摩等安排10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项目领导组织。成立以方国波副市长为组长的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市府办、市农办、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在市农林局下设农业办公室,由王荣定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周叶君为副主任,局属办公室、组织人事科、科技教育科、市林特总站、市农机总站、市畜牧兽医总站、市农技服务总站、市种子管理站等科站负责人为实施成员。具体负责做好项目实施方案制订,资料收集和汇总,任务分解与协调组织,上下联络,指导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开展绩效考核等项目实施工作。

(2)强化资金保障监管。会同市财政局加强对中央财政补助项目资金监管,明确项目实施的目标、内容、责任以及资金使用要求,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和规范使用,特别是建立补贴经费与工作考评挂钩的机制,做到专款专用,从而保障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将统筹项目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部门、人才、项目、资金的优势集成,形成工作合力。

(3)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宣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目标与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和市委组织部关于《宣城市“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五年规划》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在推进我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现就在全市农村组织实施党员电化教育“4513”富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4513”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保持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基本要求,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和“双带”本领为目标,紧紧围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社会稳定,为促进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目标任务

“4513”计划是指用4年时间,摄制50部适合本地推广的农村实用技术科教片,建立我市乡土实用技术科教片库;在全市培育100名农村党员电教科技致富标兵(指在致富过程中充分运用党员电教手段,并至少在乡镇一级有较强影响力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创建30个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指注意和充分运用党员电教手段去发挥培训辐射,具有带动当地某一产业发展作用的场所)。

通过实施“4513”计划,发挥党员示范、帮带,基地培训、辐射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掌握和提高致富本领,成为科技兴农的领头雁、发展经济的带头人和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三、方法步骤

“4513”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到*年上半年结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摸底准备阶段(2004年下半年)各县(市、区)要在认真总结开展“党员电教致富工程”和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515”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逐乡逐村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制定“4513”计划的总体规划,10月31日前报市委组织部审定。制订总体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要求,一定要切合当地实际,年度工作安排要突出重点,有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在调查摸底、制定规划的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年)各县(市、区)按照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做好乡土实用技术科教片的选题和摄制工作。各县(市、区)每年要做好2-3部农村实用技术科教片选题工作,完成两部科教片的摄制。科教片选题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可结合市科技局推广应用50项农业科技成果,选择那些项目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在本地具有推广价值的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为主的农村实用技术作为科教片选题。对处于试验阶段的实用技术,要经过专家论证方可。二是要精心培育党员电教科技致富标兵和示范基地。各地要把近几年开展“党员电教致富工程”中,表现较突出的党员科技致富能人组织起来,建立一支党员电教科技致富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基地在实验、示范、培训、辐射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一批各种类型的农村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在4年的时间里,每个县(市、区)要培育15个左右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党员电教科技致富标兵,创建4-5个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党员电教科技致富标兵和示范基地可按照1:2的比例进行重点培育。三是整合农技科普资源,充分发挥农技部门优势。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网络,整合农技科普资源,重点抓好品种的选育栽培、科技培训以及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指导、技术检测、示范推广。四是建立党员电教科技致富标兵、示范基地帮联单位。“4513”计划成员单位要建立相应的联系点,做好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搞好示范引导,推动和指导活动的开展。市成员单位也将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建立若干个联系点。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年上半年)认真总结实施过程中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补缺补差并加以完善,争创党员电教科技致富标兵、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表彰一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四、组织领导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5

创建区域农技站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

陇县地处渭北旱塬西端,全县辖10镇5乡,240个行政村,人口25万,土地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87万亩,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之后,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指导工作,我县针对乡镇农技站力量薄弱的实际,在加强县级农技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尝试区域站的基层农技机构设置模式,先后创建区域性农技站7个,以此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使全县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区域农技站,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路

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农技体系建设,我县按照"县建中心乡建站"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健全完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19个乡镇农技站,但因受地方财力的制约,当时成立的乡镇农技站基本上是一人一站,人、财、物三权归乡镇政府,农技人员常被当地政府派搞其他工作,难以顾暇农技推广事业,工作不独立,技术服务乏力。针对此种情况,1988年以来,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充分利用渭北旱塬综合开发建设、粮食自给项目、商品粮基地项目、旱作农业项目以及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项目配套资金,按照集中财力,高起点、高标准建站原则,依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农业区域分布特点,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在我县西部深山区、南北部浅山区、千河沿线川塬区等不同自然区域,相继建立7个跨行政区域的县级以下区域性农技站,每站占地面积2-3亩。区域农技站建设总投资78万元,建有办公楼、营业房、仓库及其他附属建筑,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并配有恒温箱、天平、土壤水分速测仪等简易检测仪器设备57台套,价值16万元。每站配备工作人员3-4名,区域性农技站人、财、物"三权"由县农技中心直接管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有"基层农技站,已成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员配置上,按照区域农业经济特点,从县农技中心在岗人员中抽调相应专业的工作人员22人,配备区域农技站。22人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技术工人8名。区域农技站自建立以来,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以技物配套服务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积极参与实施重大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区域农技站由于"三权"归县农技中心,保证了基层农技站国有资产不流失,管理不脱节,业务工作能正常顺利开展,充分弥补了因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不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多年的实践证明,区域农技站在新技术引进及产前、前中、产后服务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农情监测、新技术示范、农民培训、田间指导等主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大都由区域站完成,是符合我县实际的一种新的农技服务模式。

二、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区域农技站的基层网络优势

区域性农技站是县农技中心下设的基层派出机构,也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沿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站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物配套服务相结合的"一站两制"。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业务工作按照县农技中心的总体推广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域农技站,并将示范样板和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硬性指标任务下达各站,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也首先安排在区域站实施。技物配套服务按各区域站实际状况及地域优势,确定合理的经营任务和利润指标,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也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严格检查考核。县农技中心对各区域站和工作人员制定了翔实的考评考核办法,依照目标责任书,逐项量化考核打分,并将平时的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人事聘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实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即由县中心招聘区域农技站负责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再由区域站负责人招聘各站工作人员。

区域性农技站作为县级技术推广机构与乡镇农技站联系的纽带,在完成县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对辖区乡镇农技站的技术推广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组织乡镇农技站,协调与乡镇的关系,并参与实施辖区乡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及科技宣传培训工作。近年来,全县"三田"建设、优质粮油、设施农业、平衡施肥、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等主要技术推广工作都以区域站为主导力量组织完成。

区域性农技站实行"一站两制"的运行机制,在目前财政困难,推广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通过技物配套服务,来弥补经费不足,促进了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我县温水区域农技站在黄姜引进示范推广中,所需的技术培训、资料发放、示范推广等经费都来自经营服务创收,使黄姜生产成为温水地区的一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被誉为陇县黄姜生产第一镇,有过辉煌的一页。

三、区域性农技站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实行"一站两制",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相结合,使得各站注重追求经营利益最大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益性技术推广的工作力度。二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力量薄弱。7个区域农技站共有农技人员22人,其中非专业技术人员8人,占总人数的36.4%。三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新技术成果引进、试验、示范难以深入开展。县财政只保人头工资,各区域站的水电费、办公费等正常开支费用通过技物配套服务只能勉强维持,工作人员的下乡补助、各种津贴等福利待遇更无从谈起。四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测试仪器、交通工具及通信设施。五是技物配套服务上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效益比较差。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6

一、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现状

(一)现状

“xx”期间,我省各级政府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素质稳步提高,结构明显改善,人才的培训、选拔、使用、激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3074个,人员36862人。按职称等级区分:正高级专业人才534人,占人才总量(下同)1.4%;副高级专业人才3196人,占8.7%;中级专业人才11695人,占31.7%;初级21437人,占58.2%。按学历区分:博士336人,占0.9%;硕士研究生1121人,占3.0%;本科学历8668人,占23.5%;大专学历13909人,占37.7%;中专以下学历12828人,占34.8%。按工作单位区分:省级有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村能源、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18个,推广人员585人,占人才总量的1.6%(下同)。全省地级市,共有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70个,推广人员5127人,占13.9%。105个县(市、区)有农技推广机构553个,15884人,占43.1%。全省设立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2433个,人员15266人,占41.4%。从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主要特点:一是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大专学历以上的24034人,占人才总量(下同)65.2%;二是在县以下工作占主导。县、乡镇共有31150人,占84.5%。

(二)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全省现有农业从业人员3075万,而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仅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1%;全省现有耕地面积6271.9万亩,每万亩耕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仅5.8人。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少,副高以上人才仅占总量的10.1%,特别是领军和拔尖人才较少。三是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加工贸易、质量检测、蚕桑、茶叶等专业人才稀缺。四是培养能力不强。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机制还不够灵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手段缺乏。五是乡镇农技推广人才总量不足。目前,乡镇农技推广人才仅只占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总量的41.4%,按照乡村农技推广实际需求,严重不足。

二、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做到人才总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人才结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相协调,人才素质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同步,实现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2、坚持人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才尽其用。

3、坚持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生产力发展相结合。加强专业人才队伍自身建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加快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劳动者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适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职业技能,拓展农民的经营领域,促进生产力发展。

(三)目标

根据当前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重点,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体制。到XX年,力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到2020年,力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总量达到5万人。通过XX年的努力,造就一批专业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军作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在今后XX年,我省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xx、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规划牵动,培训带动,政策推动,项目拉动”,继续推进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发挥市场对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使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队伍建设有较大推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按照各级人事部门的要求,通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职务聘任机制,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职称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

(二)围绕高新技术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在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加大高级专家的培养选拔力度。省每年重点培养200名左右高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认真落实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的选拔制度,培养一批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资助一批农业行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级农技推广专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培训,举办专题学术研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技推广专家开展推广课题研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技术转化能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一是立足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形成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骨干队伍,基本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的需要。依托农广校、农技(机)校、农科教中心、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等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推广能力。帮助他们指导、带领更多的农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每年定向培养一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着力从专科、本科、硕士专业学位三个层次培养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重点培养本、专科学历层次人才,强化在职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原待遇不变”的学习方式,就近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到XX年,力争实现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人数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高10%以上。年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万人,促进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为农服务本领。逐步培养一批适应我省农业科技快速转化需要、扎根基层、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到XX年,全面完成1300个乡镇(区域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任务,其中:新建700个综合站,改扩建600个站;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村级农技员。积极实施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000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每两年轮训一遍村级农技员。省组织各县重点骨干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异地培训。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年龄较轻、素质较好的骨干人员,分期分批选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学历教育或研修深造。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xx”期间,在完善提高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扶持16个市90个农业县(市、区)质检站建设,形成以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乡镇速测站为前沿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质检机构考核评定工作,实行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全面规范质检机构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机构专业化、人员稳定化、经费预算化、手段现代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队伍培训,构建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人才队伍。

(五)鼓励各类农业人才到农村基层创业。对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继续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照顾。支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有偿技术服务,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前提下,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特长,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延长服务链条,增强自身的活力与实力。

(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确立人才投入优先的观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开发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大幅度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入。把农业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建立各种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在重大项目设立和经费使用中,优先支持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科研团队。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7

根据打造服务型政府、培养技能型干部要求,以责任制为核心,着重加强我镇农技推广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镇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农技人员职能转变,改进作风,着力提高科技推广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三、工作目标

按照“组织体系完善,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在我镇建立起以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8月15日—8月18日)

1、镇政府成立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制订工作计划。

2、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镇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3、起草《关于*镇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4、召开全体农技人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动员,明确意义、做法及要求。

5、组织有关人员考察学习。

(二)组织实施阶段(8月19日—8月25日)

1、落实镇农技工作站办公场地,有关制度上墙。

2、购置必要的办公设施及用品。

3、制订镇政府对责任农技员的考核办法。

4、制订服务对象对责任农技员的考核办法。

5、镇政府下文公布各村农科主任名单。

6、起草责任农技员岗位职责。

7、起草镇农技工作站办公制度。

8、印发农技人员服务“三农”便民联系卡。

(三)总结提高阶段(8月26日—8月30日)、

对我镇全面落实农技人员的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不满意的地方,继续提高整改,并尽早确定专人写出有质量的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全面落实农技人员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作风建设年和发展环境提升年取得成果的一种形式体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按时保质完成好各项工作,务必取得成效。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8

现行农技推广体系是以公益性为基础,从最为关键的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选取那些能够反映公益性活动和经营性活动的指标,继而研究这些指标如何影响推广行为和绩效,这是本文判断两者是否可分的基本思路。

1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界定

国发[2006]30号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做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同时认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属于经营,应积极稳妥地从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中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本文对农技员发挥的公益性职能和开发性职能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从推广形式来看,农技员对农户的指导时间反映了农技员的基本推广活动,入户指导次数大致反映公益性的指导行为;二是从指导内容上看,农技员对农户进行推荐品种、施肥技术、病虫防治三项内容或多或少地受开发经营利益的驱使,从而与“农资供应”有关;而育秧技术、栽插技术和田间管理则是非物质的纯技术,更多地与公益性职能相关。

2数据来源

对此,2009年本课题组专门对农技员的收入、工作状态和考核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区域包括福建漳浦;广东博罗和高要;广西田东;湖北武穴;湖南鼎城、东安、赫山、醴陵和湘阴;江苏洪泽、金坛、如东;江西都昌、贵溪、宁都、兴国、余干;辽宁大洼、东港、开原;四川泸县、射洪、中江等9省24个县共计339位农技员,然后从农户电话调查中提取对应的2948位农户,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3变量选择

区别是否存在开发经营活动的指标主要包括两个:一是从农技员收入角度来看是存在开发经营收入及其占总收入的比例;二是从农技员工作时间角度来看是否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及其占总时间的比例。

3.1开发经营收入变量。农技员的收入状况是最能反映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的指标,受访的339位农技员中,有开发经营收入的农技员仅为62人,占样本总数的18.29%。

3.2开发经营时间变量。工作时间的分配比例反映农技员是否从事开发经营活动,调查显示,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的农技员为103位,占受访样本总数的30.38%,另有69.62%的农技员没有从事开发经营活动。

3.3推广行为变量选择。本研究将农技员的推广行为划分为外在的农技推广形式和内在的农技推广内容两个方面。其中,推广形式包括沟通行为、指导次数、指导时期、指导方式、工作态度等5个方面;推广内容包括推荐品种、育秧技术、移栽技术、田间管理、施肥技术和病虫防治技术6项内容。为了准确描述农技员的推广行为,每位农技员的推广行为得分为其对应指导农户评价的平均得分。

3.4推广绩效变量选择。反映农技员推广绩效的数据从2948个农户电话调查中获得。在充分尊重农民对于农技员评价的参与权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农户可述性角度选择了“增产效果”、“农户满意度”、“指导作用”和“农民素质提升”四个指标来评价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所产生的推广绩效。

开发经营活动对推广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1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概况

1.1有无编制对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有较大影响,但三权管理对农技员从事公益性活动的时间有明显影响。有无编制对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有较大影响。无编制的人员中,三分之一的农技员需要通过开发经营活动增加收入,开发创收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76.9%;在编农技员也有17%的样本有开发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1.7%。同样,40%的无编制农技员将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开发经营活动,而在编人员仅30%的农技员偶尔从事开发活动,开发时间平均比例为16.4%,可见开发经营活动是无编制农技员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从三权管理来看,部分县管和乡管农技员存在开发经营收入,开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47%左右,而县乡共管的农技员中约四分之一的农技员可以从开发经营中获得一定收入,开发创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超过40%。从病虫害预测预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农民培训及农民应急等公益性业务时间比例来看,有无编制对农技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时间影响不大,公益性活动时间比例均为66%左右;三权管理对农技员从事公益性活动的时间则有明显影响,县管农技员76%的时间用于从事公益性业务工作,而乡管农技员和县乡共管的农技员的同类比重分别为60.85%和61.33%。

1.2农技员从业年数越长,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的比例越高。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农技员仅有8%左右的农技员有开发经营收入,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开发创收占总收入的比例平均为46.8%;随着年龄的增长,超过55岁的农技员中27%的人员将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开发经营活动,开发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平均达74.8%。农技员的从业年数也显示出同样的规律,从业年数在十年以下的农技员仅有18%左右的人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而从业年数超过30年以上的农技员该比例则增加到29%,开发创收比例也超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可见工作经验对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也有一定影响,而随着年龄和从业年数增加,农技员用于公益性业务工作的时间也逐渐增加,尤其是55岁以上和工作年限超过30年的农技员,业务工作时间比例超过70%,公益性职能得以有效发挥。

1.3学历和职称越高,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的活动的比例越小。从学历来看,本科以上学历的农技员中仅有6位有开发经营收入,且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32%,而高中及大专学历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技员分别有33位和23位有开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平均为45%和50%;开发经营时间分布也呈现相同趋势。可见学历越低的农技员,对开发经营活动的追求动力越大。职称结构也大致相同,高级职称农技员中约有30%的人员将13%左右的工作时间用于开发经营活动,获得的开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40%左右。从公益性业务时间比例来看,职称和学历结构的差异并不明显,均超过65%,公益性职能明显。

1.4各省均有部分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公益性业务活动仍是基层农技员的主体工作。从省份分布来看,江西、湖南、辽宁三省有部分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获得收入,开发创收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74%、51.39%和60.96%,开发创收比例较高的多为无编制人员,而广东省有3位农技员从事的开发创收比例超过90%,均为无编制农技员,开发经营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另外,江西、江苏、湖南、四川等地的部分农技员将20%以内的工作时间用于开发经营活动,公益性业务时间比例大部分在60%以上,病虫害预报预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农民培训等公益性业务活动仍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主要工作,开发经营活动成为一种有益补充。

2开发经营活动与农技员推广行为和绩效的对应分析

2.1搞开发经营创收的农技员对推广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62位存在开发经营收入的农技员平均推广绩效为77.19,比277位没有开发经营收入的农技员高4.59分,且差异在10%的水平下显著;在推广绩效的各单项指标中,两组样本除了增产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外,满意度、指导作用和农民种稻技术提升三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有开发经营收入的农技员的三项指标值都相对较高。当开发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0%~75%范围时,农技员推广绩效最高,增产效果和农户满意度均达到最优水平。开发经营时间呈现出同样的规律,日常工作中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的农技员平均推广绩效综合得分为76.84,比没有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的农技员显著较好,当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的时间占工作量的比例为25%以内时,农技员工作绩效达到较高水平,可见适度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并没有影响农技员的推广绩效。

2.2搞开发经营创收活动的农技员对推广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有无开发经营收入和是否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对推广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广形式上,有开发收入的农技员对农户的熟悉程度更高,指导次数也相对较多。当农技员的开发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水平的比例为50%~75%时,开发经营收入成为农技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此时农技员与其对应指导的农户非常熟悉,平均入户次数可达10次以上,在4~5个水稻关键生长季节均有指导,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也得到农户的认可。同样,开发经营时间的比例超过50%以上时农技员与农户的熟悉度增强,指导时期更为及时,指导方式更为多样。从推广内容来看,有开发经营收入的农技员在育秧技术、栽插技术的平均得分上略高于没有开发收入的农技员;日常工作中从事开发经营活动的农技员在育秧技术、栽插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防治技术的得分上具有较优表现(如表3所示)。开发经营收入比例在25%以下时,农技员在栽插技术、田间管理等非物化技术指导上的到位率较高,而随着开发收入比例的增加,当该比例达到50-75%时,农技员在推荐品种、病虫防治、施肥技术等与农资经营相关的技术到位率较高。调查显示,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并未减少农技员从事公益性推广活动,在入户次数、育秧技术指导、移栽技术指导等典型的公益性指标仍上有显著较优的表现;而且,在受访的9省24个科技入户示范县中,农技员也只有在开发经营收入比例和开发经营时间比超过50%以上时才在诸如施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有可能与农资经营挂钩的行为指标上有特别显著的较优表现,而在适度存在开发经营活动的50%比例以内则差异并不明显。

2.3不同管理体制下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对推广绩效和行为有不同的影响。有编制且能从开发经营活动中获得一定收入的农技员与没有开发收入的农技员相比,在推广绩效和行为上有显著较优的表现,可见对于有编制的农技员而言,适当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可以作为公益性职能的有益补充。而无编制的农技员是否具有开发经营收入则对推广形式和推广行为的影响较大,开发经营收入诱导无编制人员在推广的形式和行为上有显著改进,而推广内容和推广绩效的差异并未显著改进,可见对于无编制人员而言,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与公益性职能发挥的目的无关。从三权管理来看,县管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获得开发收入的人员有较高的推广绩效和行为,在推广内容方面差异并不明显;而三权管理下放至乡镇一级的地区,能够从日常开发经营活动中获得一定收入的农技员无论在推广形式和内容等行为方面,还是在农户满意和增产增收效果方面都较那些没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农技员更优,可见开发经营收入对乡镇农技员的刺激更大,有助于推广行为的改进和公益性职能的发挥;而在县乡共管的样本中,农技员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尽管并没有削弱推广绩效,但一定程度上对推广形式、推广内容等行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结论与对策建议

由此可见,农技员的经营与公益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方面,经营性活动与公益性推广在农技员的工作时间安排中此消彼减,另一方面,经营性活动与公益可以实现对接,允许农技员开展“技物结合”等合理的经营性活动,通过为农户有偿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物品,既可以为农资把关,提高良种覆盖率,促进良法到位率,同时农技员也可以获得一定收益,提高为农户服务的积极性。由于农技推广服务存在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等不同属性,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技服务性质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根据推广服务的物品属性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各自的职能领域,积极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多种实现形式。

(1)推广站点,公共服务。对于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推广站点和组织,应明确其公益性职能,确保能够及时为农民排忧解难。从事这些活动的农技员,应结合当地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村庄大小和农户数量、地理条件和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落实机构的人员编制,三权管理收归县农技推广部门,予以财政全额拨款,给予编制、经费的保障,使其有明确的工作职能、优良的推广队伍、稳定的经费保障和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其公共服务质量。

(2)专业社队,特色服务。放活经营性职能,重视技物结合,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于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应根据需要组织专业社队,为农户提供特色服务。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对策

1.农民专业合作社涵义及发展现状

1.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涵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它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1.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悄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于90年代中期。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迅猛增长,但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超过15万个,成员总数3870多万人,是2002年的7.2倍,其中农户成员3480多万人,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比200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到2007年底共有2.6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机关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成员总数合计35.1万人。据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2/3组织的正式成员数少于50户。总体来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数量增长快,规模小;地区间存在不平衡性,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在西部地区发展较慢,而且规模小;产业分布比例失衡。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很小。

目前,海城市共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47个,会员总数26,502名,占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9%;带动农户27,148户,占农户总数的10%。总资产47,750万元。其中种植业32个,养殖业11个,种养结合的4个。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有序的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合作社目前的运作模式是镇政府-合作社-管理区-农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要业务是完善成员档案,制定和完善章程,做好生产经营规划,沟通成员与成员、成员与合作社、合作社与政府的关系,提供优质品种、原种和农资,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总结和交流生产经营经验,广开门路、做好促销和联络经营。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组织管理松散、执行力低下、技术支持力量薄弱、营销方法和渠道单一等问题。

2.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之间合作意识薄弱

合作社被作为争取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的工具,并且随着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有的社员的合作意识淡薄,短期利益驱动,“搭便车”心态严重,这样,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为挫折而丧失热情,他们渐渐开始脱离合作社,使得合作社的发展受限。

2.2内部沟通不足,阻碍了信息的流通

有些专业合作社,忽略了会员与会员、会员与合作社、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沟通,长期以来,使得信息较为闭塞,会员、合作社、政府三者之间的合作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3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不够规范

一是当前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都还是低层次的。二是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和章程不健全,没有加强会员横向联系和合作、组织活动以及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总结和交流经营经验并做好生产经营规划,使得人和荸荠合作社在品牌建设上的目标难以实现。

2.4合作社人才队伍不够壮大

目前的人才队伍中,传统种植人才占主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人才较少,实用人才总体上还处于传统劳动型农民为主体的农村人才结构,专业人才的匮乏牵制了合作社的可持续性发展。

2.5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技术匮乏

资金上的不足与技术上的匮乏严重束缚了合作社发展的脚步。

3.如何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农民积极与合作社合作的意识,消除农民对合作社的怀疑。大力向农民宣传合作社的作用,根据每个农民自己的经济利益、经济要求,让农民参与民主决策,进行民主监督,使得广大社员在直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得到民主管理的锻炼,逐步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自身利益得到了保障,自然就会积极地与合作社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第二,保持主体间信息的畅通。为了进一步增强会员与合作社、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可以采取广开门路,联络经营,网络体系促销的措施。为了增强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沟通,可以完善会员的档案,加强会员横向联系和合作,组织活动,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总结和交流经营经验,并且做好生产经营规划。

第三,整顿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做好年度规划,帮助会员经营,进行日常资料整理发放。搞好分工合作:农业技术和农资服务部门提供优质品种、原种和农资,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由加工部门提供技术,加强纵横联系。坚持依法运行:对“七有”(有章子、有牌子、有章程、有场所、有计划、有活动、有实绩)的乡镇提供支持。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篇10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农民技术员个人工作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1我叫______,在陆圈镇政府工作,多年来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多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采取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以马军营、纪庄西胡庄、赵官营、宋庄小组的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20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四、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主要推广应用了:大蒜测土配方施用BB控释肥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保护农田环境,为实现保洱海和农业增产、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大蒜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大蒜产品的安全可靠,指导农户精心选择优质早熟大蒜品种“红七星”;洋芋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洋芋产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

总之,我将努力工作,加强实践,积累经验,严格要求自己,为发展右所镇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作贡献。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2今年,本人负责农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是上杭县临城镇水西村、宫桥村、富古村、西郊村、西坡村的7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户,根据入户调查统计:总人口32人,劳力14人,总耕地156亩,每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0户,共辐射带动农户200户;10户科技示范户有5户种植水稻,5户种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为一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本人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户。示范户主要围绕水稻及大棚蔬菜种植进行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主推品种包括T优2155、全优2689、特优716、宜优673,主推技术包括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蔬菜主推品种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术包括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为了让农户更好的了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本人将每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分类介绍、装订成册,并发放给每一位农户。

三、田间技术指导,预防病虫害。

在空闲的时间,我都会到农户的田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农户传授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病表现、防治方法。

四、及时沟通,了解种植情况

在初期进行示范户情况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电话向科技示范户公开,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自己也会定期联系示范户,询问种植情况。

五、及时测产,统计收成

农户收获的时候,积极组织测产。根据统计,水稻种植示范户及其辐射带动的农户水稻亩产为1362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相较于普通农户水稻亩产要多两百余斤。蔬菜种植户的年产总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

示范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学习生产积极行不高,生产新技术掌握不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做农技指导员,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在今后的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3为改革创新与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农民吸纳应用科技能力,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本单位的具体安排,多年来,严格按照“一流的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工作经验”的指导思想,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农业科技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创新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模式,探索高效农业推广新机制。依托农民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开展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同时我直接面对示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增强示范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核心试验田、示范田、示范户、示范基地,使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展示,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科技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科技是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根本途径。

进行全程和全方位技术服务,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能力。我与示范户互相交流,示范户遇到技术以及生活上的难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为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受到示范户的好评。

二、工作成效

通过直接送科技入户,增加了我直接入田头,进入生产第一线的时间和机会,使我更能深入浅出地了解当前高效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需求,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又可以通过对“三农”工作的调查研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科技入户接近了我们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同志式的农技推广使农户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通过开展宣传、培训、田头指导、科技咨询等科技入户方式,既为广大农民树立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理念,又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科技入户促进了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在农技人员入户的同时,我也把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直接带到农户中,试验与应用相结合,让农户也直接参与到农业新技术试验中,听取农户意见,采纳农户建议,使农业新技术更具实用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有效的开展科技指导工作,同时做好工作总结,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努力,让农民群众切实提高对科技知识的利用率,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4今年,本人负责农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是____、____的7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户,根据入户调查统计:总人口32人,劳力14人,总耕地156亩,每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0户,共辐射带动农户200户;10户科技示范户有5户种植水稻,5户种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为一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本人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户。示范户主要围绕水稻及大棚蔬菜种植进行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主推品种包括T优2155、全优2689、特优716、宜优673,主推技术包括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蔬菜主推品种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术包括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为了让农户更好的了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本人将每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分类介绍、装订成册,并发放给每一位农户。

三、田间技术指导,预防病虫害

在空闲的时间,我都会到农户的田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农户传授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病表现、防治方法。

四、及时沟通,了解种植情况

在初期进行示范户情况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电话向科技示范户公开,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自己也会定期联系示范户,询问种植情况。

五、及时测产,统计收成

农户收获的时候,积极组织测产。根据统计,水稻种植示范户及其辐射带动的农户水稻亩产为1362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相较于普通农户水稻亩产要多两百余斤。蔬菜种植户的年产总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

示范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学习生产积极行不高,生产新技术掌握不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做农技指导员,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在今后的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5我是一名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农业技术员,自参加工作以来热衷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把所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产第一线,为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践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具备推广农业技术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懂得技术操作过程。多年来,我们订了农村科学实验和植物保护等材料一年四季坚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地印发病虫害情报,准确及时地把农业讯情传送到千家万户,系统地学习了五大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田杂草防除技术等。组织实施了各类试验示范,如我们在老屋场村、旁塘村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和22个优良水稻品种的产量产值示范比对。受到农民的欢迎和领导的认可。

二、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与百姓面对面的接触,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讲给农民听、示范给农民看。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要有不误农时、不惧风雨、不怕烈日、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作为一名一肩双挑的(兼镇计生专干)技术员更需要毅力,多年来,我坚持勤学习、勤入户指导、勤试验示范、勤汇报总结,20____年度被江西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先进乡镇农技推广站”。

三、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的目的

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指导下,如科技入户工程,使一些先进的技术、新品种直接入户到田,让农民增产增收,获得较高的效益。

总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要有不怕吃苦与农民打成一片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耕细作的试验示范,精神百倍的努力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技推广人员。

自从20____年国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到现在已有8年了,2012年冬通过培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并被聘请为20____年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我深感荣幸。并感到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

我所负责的示范户是在西牛镇星村和中星村共有10户。指导的产业是杂交水稻。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我制订了自己的入户方法。首先是科技培训,除了对全镇113户种养能手统一培训以外,还入村入组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发放并指导填写了示范户手册。同时填写好了技术员手册。其次是及时入户指导,让示范户明白科技入户的目的和在农业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把入户时间安排在早、午、晚。这样不会耽误示范户干农活,还可以做到提前进行指导。从春播到秋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入户安排,做好与示范户的衔接。不但要指导好示范户科学种田,还要带动周边农户。改变以往的粗放经营。通过入户指导,农民才知道要想高产、高效,首先就是要有优良的杂交种子,然后必须狠抓病虫害防治及大田管理。

本人通过几次的技术指导员培训和入户工作,明白了一个道理,科技示范户指导员的责任是传播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并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反映到专家组来解决。做好与示范户的沟通。有了我对科技入户这项工作的充分认识,我今后的工作方向是,益于农民,以农民为重,使农民真正都富裕起来。使科技入户工作做得更好,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员应有的作用,农业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这对于刚从事农业工作或已从事多年的人都深有体会,本人从事农村农业工作几十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对其中的“辛、酸、苦、辣”深有体会,那么怎么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员呢?以下谈谈要成为一名合格技术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流的态度:态度是决定你的思想,影响你的习惯,作用于你的行为,只有想立足于农业事业,坚信要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成就一番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能做得更好,否则,请别轻易进入农业工作这一领域。态度包含以下几方面:1、责任:责任是每位有高级思想的动物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既然从事这一工作,对于一种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我们有责任推广好,让农民能够接受,能够应用,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农业技术员来说,应该负的责任。2、自信:自信的人ZUI美,自信可以帮助你在困境中逆流而上,自信让你的生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自信能提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使你的一举一动都充满“引力”牵引群众的眼神,自信在农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缺乏自信的人很难把农业工作做好。3、勤奋:都说勤能补拙,这个道理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成立,农业工作本身就是个苦差,千万别想每天什么事都不做浑浑噩噩过日子。4、思考:思考是人类的本能,农业技术员要学会思考,懂得思考,要在思考中总结经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必定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和自我反省,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