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36:05

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范文篇1

一、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是各种落后、反动文化易于滋生和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宿命论、有神论等思想和观点,修庙塑神、买卖婚姻、重男轻女、虐待老人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讴歌好人好事、宣扬先进文化、阐述党政国策、鞭挞丑恶落后现象等,移风易俗,陶冶世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民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魔术、戏曲等各类文化活动形式,都极大地丰富着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几十年、几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一种世界观和一种价值观。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二、当前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基础不够牢固。上世纪80年代前期,乡镇领导把文化站作为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的工具使用,自然十分看重。搞市场经济,对只起教化作用而不出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工作来说,领导的注视点自然就会有所偏移。过去,群众出于求娱乐、求教育的心理动机,积极参加文化活动,集体还给记工分,更加刺激了参与积极性。现在,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2、组织基础不够牢固。一是乡镇文化工作人员队伍薄弱,人员配备不足且分工、兼职较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二是农村文化站工作瘫痪,名存实亡。很多乡镇文化站一年到头,根本无法举办一次农村文化活动。三是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3、经济支持不够有力。一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活动投入有限;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自身造血功能缺乏,文化活动开展难度极大;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位。

4、文化阵地不够巩固。一是现有文化活动阵地流失现象严重,设施荒废,硬件不姓“文”。有的乡镇一无文化专干,二无文化办公活动场所,“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还是“一无牌子、二无桌子”。二是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活动阵地开展文化活动难度较大。

5、软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活动中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各种乐器、道具、书籍严重缺乏,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缺乏培育新文化的耐心和勇气,队伍涣散,职能错位,软件不姓“文”。

三、如何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建议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面对新一轮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几方面问题。

(一)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农村文化活动工作得不到重视,主要受四种偏颇观念影响:1、先后论。强调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2、让道论。强调乡镇经济基础弱,文化建设要让位于招商引资;3、难抓论。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少、措施软、见效难;4、自然论。走一步看一步,做多少算多少。

(二)拓宽思路,做好四类农村文化活动工作

丰富主流文化活动的开展。政府组织的送电影、送戏、送图书“三送”活动,实在、适用、受益广、见效快,应继续扩大覆盖面、增加频率、丰富内容;乡村组织的文体赛事、文艺汇演等公共文体娱乐,让农民群众自娱自乐、自品自赏,是文化生活的有益补充,应该给予鼓励和扶持。

加强游散艺人的管理。农村长期形成的文化习俗,如操办红白喜事,请民间艺人唱戏,锣鼓一敲,唢呐一吹,男女老幼聚集,观赏中接受文化传播。对这些自发的文化活动,要因势利导、注意培育,使其向积极、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强化休闲文化的引导。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内的书画室、放映厅、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文艺创作室、室、篮球场、文化长廊等活动阵地需充分发挥引导农民开展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娱乐活动。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农村社区各类休闲文化娱乐活动。

抓好家庭文化的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

(三)积极主动,处理好文化活动中的三个关系。

在资金投入上,要处理好政府带动与社会推动的关系。首先要争取党委和政府领导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让政府要发挥在农村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逐年增加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其次,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通过活动形成文化队伍品牌,以文化养文化。

在内容建设上,要处理好发展现代文化与挖掘地方特色的关系。首先,用现代文化成果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其次,要顺应群众心理需求,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组织开展农村群众喜爱的各类文化活动,如顺应群众求富心理,举办各类科技、职业技能培训班等活动。青年男女希望通过活动增进交往,我们就举办流行歌曲演唱赛和小型交谊舞会等,既满足了农民群众对文化的心理需求,又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氛围。

在活动形式上,要处理好政府搭台与民间唱戏的关系。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政府组织是前提,民间自发参与是关键。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节会等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这样,农村文化活动才更加丰富,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另外,如黑板报、宣传栏不要老抄报纸、资料,应多宣传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定和本乡镇的大事。再如配合经济发展中心,多举办本乡镇经济发展成果展览、科技示范户典型展览等等。

农村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文化存在问题对策

近年来,连云港市文化主管部门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了“在海一方”广场文化活动及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文化的发展。但从整体情况看,市区文化活动较乡村来讲相对丰富多彩,农村文化活动仍然十分匮乏。是什么瓶颈制约了我市农村文化的发展,怎样推进农村基层文化改革?近日来,笔者深入到我市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单位进行深入的调研,以期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

一、连云港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层文化阵地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基本文化阵地之所以投入不足,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基层领导对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中心工作忙起来不要。对西部落后地区来讲,主要是乡镇财力不足,无力投资。有的地方,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做一时的表面文章,检查组来了找几间房屋应付一下,检查组一走又物归原主,文化站成了超级“流动站”。当前,在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大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投资建设,至今已破旧不堪,尤其是乡镇电影院1/3以上是危房,有的已经倒塌。特别是在近年来城镇规划过程中,文化设施大多处在镇区的黄金地段,由于工业开发、道路建设等原因,1/3的文化设施流失,被随意挤占、挪用、变卖。

2、基层队伍建设人才不足,严重影响新农村文化队伍的稳定和

壮大。

业余团队要靠文化站专职干部去抓,因此文化干部个人的文化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业余团队的建设成效。当前农村文化站干部队伍建设却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年龄老化、素质不高;二是专职而不能专用,人才大量流失;三是通过不当手段安排不懂文化的人进文化站,占编制、拿工资、不干事。造成没有文化的人出不去,有专业才能的进不来。

基层文化干部人心浮动,有的改行,有的被随意抽调,也有的尽管还在文化工作岗位,但观念比较旧,很少有更新知识的机会。现在一说起改革,在有些农村基层文化干部的心目中就认为是为了减人、减支、减编制。不错,改革的手段是为了精简机构,建立高效政府,但基层文化体制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有一支高度负责、“一专多能”的文化队伍。

3、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建设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农民

精神生活需求。

这些年连云港各乡镇文化活动确实彼此起伏,一个接一个,但大多数单调枯燥,缺乏新意。有的乡镇活动虽多,却流于形式,应付为主,不肯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上下功夫,看上去很热闹,但真正是农民参与的却很少,难以让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前,随着农村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但文化工作却长期处于“弱势”,仍是传统的吹拉弹唱和读报,参与率不高,几乎所有的文化消费都在一台电视机上,或者三五成群地邀约在一起搓麻将。其根本原因就是这里的基层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导致乡镇文化站长期受到冲击,致使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基层的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就当前开展的文化“三送”工作而言,农民就颇有怨词。某县电影公司根据县“三送”活动统一安排,到某村组织了一次电影放映活动,经过提前几天的宣传,当晚来了一百多位农民。可第一部影片上映后不久,就有几位农民离场;放映第二部时,有一半人离场;第三部放完时,只剩下三四个观众。乡文化站对此十分不解,事后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当天坚持看完电影的一位民办教师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不是农民对送电影的形式不接受,而是对有些内容不喜欢。譬如,那天放映的第一部关于养猪的科教片,其内容早已过时;第二部战争片,很多人小时候就看过;第三部武打片,农民更不爱看,因为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尽是些老人。农民对不喜欢的电影说不,至少给广大文化工作者传递了这样几个方面的信息和启示:首先,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增长的。如果我们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不对路的影片来糊弄农民,农民肯定不会买帐。其次,送文化下乡的形式要不断改进和丰富。就送电影而言,片源奇缺,某县电影公司两年才进5部新片,怎么能满足二十多个乡镇放映!再者,乡镇电影机器老化,声、光、色效果极差也是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并非农民看电影难,而是农民难以看上好电影。今后我们送文化下乡,不能仅仅局限于送电影等,还要注重帮助农村培训文艺骨干,建设文化阵地,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再次,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文化”工作,无论是放电影还是文艺演出,一定要适合广大农民的口味。

4、文化站定位不准,乡镇文化站改革与农村综合改革不配套。

当前,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正在进行之中,但对于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文化站改革在有些地方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位,有的定性为全民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文化经营单位。定位不准,造成有的文化站与广播站的撤并,与广播站分分合合,用广播站经营性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在文化站上,具体操作起来不伦不类。为此,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对乡镇文化站有一个准确定位,并与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同时进行,协调发展。

二、解决农村文化站发展的主要对策

1、必须尽快出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应法规,以保证文化经费投入。

要明确规定文化阵地面积与乡镇人口的比例;要建立合理的领导班子考核机制,提高文化的考核分值,健全严格的奖惩制度;要尽快制定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对已建成的达标文化站,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挤占、挪作他用,已经挤占挪用的要立即收回,限期使用。对经济条件差的乡镇可采取政府出资补贴等措施;对那些在经济条件并不很好的情况下却能让文化工作红红火火的乡镇领导则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对文化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应及时总结和推广,鼓励乡镇领导和文化干部上下齐心,为促进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做出新贡献。

2、必须建立严格的文化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以保证文化站队伍的稳定。

要通过规范的制度,把具有群文业务专长的人才吸纳到文化站,把热爱群文、有较强文化创新能力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推荐到文化站长岗位上;要彻底杜绝任人唯亲现象,避免让那些不懂文化、毫无责任感的人混进文化队伍,危害我们的农村文化事业。

3、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首先要逐步改变只停留在唱唱跳跳一般层面上的演出活动的老格局,注重文化活动的特色和个性,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一些适合农民口味的自娱自乐活动,力求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表现内容,并体现较强的群众性和参与性。其次,我们要抓住各地的文化品牌。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本乡镇、村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包括动态的表演艺术和静态的造型艺术,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第三,大力提倡中小型文化活动,不要为了一时的文化政绩而搞脱离农民群众需要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去年就有一个县花300多万元举办大型明星演唱会,当地老百姓心痛地说:花这么多钞票真是劳民伤财!这笔巨款如果用于当地的文化阵地建设,岂不更贴近农民的实际需要?

农村文化范文篇3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451.8亿元,占全国的10.7%,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部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一招不让的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江苏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

农村文化范文篇4

地区差距基本消除,中、西部和东部一样享有基本相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社会阶层差距基本消除,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得到实现。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

二、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项主要任务

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下面主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着重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紧抓好的深化改革几项主要任务。

(一)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设施网络建设是硬件基本建设,是刚性要求。要建立协调机制,努力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乡镇、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出目标要求,进行国家的投入;省市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制定地方法规和措施,保证建设经费;地市级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县级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并指导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努力形成级级相联、环环相扣的设施建设网络。特别要着重抓好农村基层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平台和设施网络建设。第一级是县级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与服务。按照国家的要求,县应具备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县文化馆要体现实用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图书馆要增添新书和报刊杂志,加强数字化建设,体现现代气息,改善阅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利用率。县城一般应具备有开展演艺、集会、群众文体活动的文化广场或礼堂,同时成为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纪念馆,文物馆,博物馆和民俗馆等可依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来建设,不必样样齐全,但要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县级要指导下级的文化设施建设,要注重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标准。第二级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建设与服务。农村乡镇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长期以来,设施建设薄弱,欠账很多。一些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有些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严重。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建有图书室、放映室、培训教室等基本设施,有文化专干和相关服务人员。图书室要定时开放,设施不得挪作它用。广播室在农村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农村中有较长历史的群众喜爱的文化传播工具,保留下来对传播本地信息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培训教室可与乡镇会议室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有条件的乡镇,一般还应建有群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游艺室、健身房等。农村远程教育是现代新兴的文化服务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诱人的前景,乡镇应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决定》特别强调:要整合多种设施,建设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尤为重要。第三级是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服务。村文化活动室在一些农村并没有普遍设置,已有的大多规模小,设施缺乏,利用有限。可以采取政府投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凑一点,把活动室建立起来,这样村文化活动才有基本的载体。村文化活动室可与村会议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开会学习、看书读报、活动的场所。由于农村居民的分散性和作息的不规则性,流动服务就成为十分重要的服务形式。这就要求建立从上到下的流动服务网络,配备必要的流动文化设施,多配置一些流动图书馆、流动舞台车、文化大蓬车等深入到各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瓶颈。

(二)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实施农村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决定》强调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不规范、不标准、不均等的问题突出,越到基层越差。一方面,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足,建设本身就不标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又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问题。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工程实施的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以点带面,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是农村最重要的文化阵地,看电视、听广播是农民最日常、最普遍、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实施多年,取得显著实效。“十二五”期间就是要重点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的覆盖,基本实现户户通,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消灭“盲村”,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地区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二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必须深入实施。网络是现代最重要的文化工具,是发展最迅速、势头最强劲、农民最欢迎的农村文化服务形式。农村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实现农村服务网络全覆盖,通过有线电视、直播卫星、通信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十二五”期间入户率要达到50%。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村村建有基层服务点,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服务。三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必须保持强势。电影是在农村最早流行、深受农民喜爱的现代艺术,已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将实现农村流动银幕达到5万块,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实现电影放映数字化。四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必须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是解决农民读书看报难、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为农民提供实用报刊、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它坚持政府扶持、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头实施的方针,建立出版物更新配送系统,实现覆盖全部行政村。“十二五”时期,主要要进一步提高配送图书质量,建设一批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的农家书屋。五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必须不断提质。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服务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其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配齐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备,针对乡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三)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决定》强调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指出: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然而,在过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较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效果、重供给轻需求、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其结果虽然耗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民却并不十分认可和欢迎。比如,政府有的供给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不是农民所求所需所盼,使有些一厢情愿的投入“打水漂”;有的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法制讲座、精品推广,效果不如人意;有的节会、活动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公共文化活动组织得轰轰烈烈,场面形式大,但内容注水,群众喜爱的实际内容少。文化,特别是公共文化,本是群众共同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如果脱离群众的需求和实际,其公共性和生命力就非常有限了。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解决供需脱节的矛盾。首先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单位在公共文化产品创作和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其服务能力。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承担主要的责任,要深化改革,深入基层倾听农民呼声,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机制,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对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的、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要健全市场化提供机制,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对于农村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服务,并非都要直接由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来提供,市场可能更能准确反映农民的需求。只要物美价廉,采用市场购买等不同提供方式都是可以探索的。再次,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良性竞争、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定》特别强调:“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与农民联系密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支持。支持各种民办图书馆、博物馆在农村的发展,鼓励社会向农村捐赠图书、进行文艺演出,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入基层农村网点建设等,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四)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决定》要求“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就像流动的血脉,保持着农村文化的鲜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要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努力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为此,一要以村镇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如重大节庆的文艺表演、民间艺术活动、文艺比赛活动等。支持农村文化大户、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依法组织兴办各类文化团体,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二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经常化。要依托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组织好群众文艺精品在农村的巡演和展演,开展老年合唱、农民才艺表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三要深入开展农村文化志愿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热心公益文化事业各界人士以自己才艺为农民服务,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把服务活动送到农村。四要注重走与文化市场结合、互动的道路。无论什么时候、政府的投入,买单总是有限的,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是有限的,而农民的文化需求总是不断扩充着的,要从根本上满足农民需求,还需要有市场的途径。不能把公共文化服务等同于“免费”服务,只要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服务就要大胆采用和纳入。五要特别加强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需要一批有热情、有专业、有素养的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具有各色文化人才,如组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管干部、专业艺术人才、文化专业团体、专门服务人员、业余文化骨干以及业余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待遇和条件,稳定、培育和发展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

(五)明确功能定位,充分保护和挖掘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功能,是保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强调和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尤其丰厚。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们身边的很多传统习俗、神话故事、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村寨园林、古镇祠堂、风味餐饮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都在消失,甚至遭到人为损害和破坏,“乡愁”成为突出的问题。保持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必须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才会根深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只有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结合,才能为老百姓口授心传、喜闻乐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一方面必须注重保护,坚持“保护为主”,保护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的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其历史风貌、文物建筑、风土人情,防止损毁和破坏;保护好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名录工作,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从以往单个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保护好“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文化、民间工艺、地方戏曲等,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延续和传承。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入挖掘,利用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节庆文化内涵,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如汨罗龙舟节、潍坊风筝节、吴桥杂技节、凯里芦笙节等的开发利用就作了很好的示范。深入开掘文物建筑、风土人情、名人古籍,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等,增强农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深入开发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等,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所有这些都可极大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夯实服务活动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三、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面对目前广大农村的“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加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文化改革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必须明确责任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民生,本来就是以政府部门为主来提供的。各级政府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强化和落实政府责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上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必须承担好第一责任。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使之不能赢利、不能缺失、不能厚此薄彼。在现代市场经济利益分化、多元化的条件下,唯有政府才能超越局部利益,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价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3]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志。政府应全面主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服务内容,以及人才、技术和政策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负责协调整个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其次,政府必须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第一位的工作。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第一位的工作。虽然文化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在基层农村它不是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以及文化产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决不能由此而削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位的地位。投入是目前兴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政府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要实施财政支文“三个高于”的要求,确保每年财政支文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高于上年。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农村文化建设,确保重点文化建设工程的资金需求能够到位。再次,政府必须发挥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政府的工作水平,直接决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本民生,纳入议事日程;组织上要加强领导,明确领导人、责任人,有专人负责专门抓;工作上要强力推进,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把工作抓紧抓实;政策上要全力支持,实行政策倾斜,给予资金、人才和技术各方面的保障;考核上要有硬指标,分解和明确具体的任务,列出时间表,保证如质如量完成。

(二)坚持改革创新

《决定》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是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出路。要着力抓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真正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从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思路而言,要着重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在工作路向上,实现从实践推动为重点向政策制度建设与实践推动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实际工作,初期主要在于实践推动,但当前则更需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一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实际工作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好模式作为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探讨,着眼于制度建设,政策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二是在设施建设上,实现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很快,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已初步覆盖,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施亟需改革创新,不能“只盖庙,无和尚”。应在进一步优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实现三者并重,提高设施建设运转和服务的效能。三是在公共文化供给上,实现从“单向输送”向“双方互动、供需对接”的转变。以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输送供给,农民只能被动照单全收。这就需要建立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信息反馈的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进行创新,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四是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从抓“点、线”为主向抓“点、线、面”并重转变。“十一五”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点、线”的方式,注重重点突破,由中央到地方“一竿子插到底”。但这容易造成地方“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应在继续抓好“点、线”的基础上,强化“面”的工作,以“点带面”、“以线连通”,整合基层文化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到全体农民。五是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从增量改革为主向增量与存量改革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增量改革还是体制内的敲打,存量改革才是对体制的突破。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要增加投入,单位要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同时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服务意识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水平。

(三)坚持统筹兼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薄弱、最复杂的领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保基层、强基础、建机制”,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城市无论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享用都占有绝对优势。实现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要求城市要通过赠予设备器材和文化产品、共享文化资源、开展业务合作、培训文化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等方式,对农村开展对口支援,帮助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城市要引导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民营机构、私营企业主、外资项目等,采用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二要统筹区域公共文化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区域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就应结合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施不同的支持政策,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推动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以财力重心下移为重点,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省向县一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财政保障制度。三要统筹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提升综合利用的效能。要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积极性,整合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来源,强化配置力。比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整合服务“三农”的文化资源的力量,出版部门应大力开发出版服务“三农”的图书,实行优惠,或免费送书到农村;报刊要办好农村版和地方报,使报刊更好更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广播电视要办好为农民服务的频道或专栏,多拍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广播剧;电影、剧团要多组织到农村进行经常性的放映和演出,提供受农民欢迎的文化服务。四要统筹近期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实用高效的持续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发展中要特别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一时的短期行为和效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只有当农民自创、自建、自办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力时,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扎根并成长壮大起来。

(四)坚持农民主体

农村文化范文篇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本研究所统计的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不包括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1979—2015年间,中央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共72项,政策年出台数量分布情况,见图1。如图1所示,最早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出台于1981年;而1988—1997年的10年时间则几乎成为政策出台的“真空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仅出台1项;进入21世纪,政策出台数量则明显增多,并呈现出阶段性波动式增长的特征,分别在2002年和2007年达到阶段性高峰。因此,根据图1,结合其内容和特点,将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1979—1997年为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的肇始阶段;1998—2005年为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的探索阶段;2006—2015年为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的深化阶段。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历程

2.1肇始阶段(1979—1997年)

2.1.1政策实施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文化工作“左”的教训,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方针[11],文化建设回归到正确的轨道。2.1.2政策实施情况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从政策层面较少受到关注。1981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要求县图书馆帮助社队办好图书室,并提出“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198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此后,针对乡镇文化站隶属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当前农村文化站问题的请示的通知》,明确说明文化站隶属于乡政府、业务上接受上级文化部门指导,文化部则在1992年制定出台了《文化站管理办法》,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进行系统规定。2.1.3政策的特点及影响该阶段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呈现出出台数量少、内容单一、辐射面小的特点,并且为数不多的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上。受政策的影响,乡镇文化站建设呈现出先扬后抑情况,1979年全国乡镇文化站仅有3264个,1982年迅速发展到32780个,1985年达到53519个,而后1993年减少到46212个,1994年减少到约36054个[12-13],与文化站数量减少对应的是农村文化衰败和文化虚无现象的出现。

2.2探索阶段(1998—2005年)

2.2.1政策实施背景文化事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生活质量”开辟专章进行论述。文化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公共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2.2政策实施情况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为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年11月,文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从8个大方面、23个小方面对新时期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开启了中国农村文化工作的新局面。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阵地,要把文化基础设施建到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等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被上升到国家高度,这时虽然没有出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概念,但是,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即要通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简称中央两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与此同时,国家在1998年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2000年启动“西新工程”,2002年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针对具体的文化工程出台了若干政策法规。2.2.3政策的特点及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出台数量多,在将近10年的时间内,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达20多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思路更为清晰,即要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重点明确,即要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来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升其服务水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截止2005年年底,建设了21.7万个行政村、修复1.5万个“返盲”行政村的“村村通”建设任务,解决了近1亿农民听广播、看电视问题[14]。

2.3深化阶段(2006—2015年)

2.3.1政策实施背景中央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多年关注农业和农村问题,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2.3.2政策实施情况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定继续加强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公共文化服务”涉及到的服务网络、服务方式、服务体制、服务机制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论述,这是中国第一个在中央层面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2007年在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3月,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8月,中共两办颁布《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了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使其迈入了国家政策的快车道。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文化建设”内容进行扩充,指出公共文化属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公共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作用得以确立;同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性质定位、服务方式、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保障措施进行明确说明,以此为标志,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想、理论基本形成。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内容是对上述决定提出的任务进行量化、项目化和具体化;5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公共文化服务正式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2015年,中央两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七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3.3政策的特点及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既有纲领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又有具体针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标准,政策种类齐全、覆盖面广、层次明晰、实际操作性强;同时,政策注重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十二五”末,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基本实现“户户通”[15],全国建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达309条[16]。农家书屋在2012年实现了“村村有”,提前3年完成建设任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2011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目标,已建成村基层服务点60.2万个、乡基层服务点28595个,累计建设数字资源136.4TB,累计服务群众达11.2亿次[17]。截止2010年,全国新建和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67万个[14]。2011年和2013年启动的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分别为31个(47个)、32个(57个)[18-19]。2013年9月,首批31个创建示范区、45个创建示范项目通过评审验收,其中有关地方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全部获得良好评价[20]。

3结论与讨论

农村文化范文篇6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重要性。一方面,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和提高人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将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并构建了到2020年建成包括农村文化全面繁荣发展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从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开始的。缺失活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保证,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此,党的十八大还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其中,文化建设与其它四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如果农村的文化不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四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二)紧迫性。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难看出,文化建设是事关农村改革与发展,以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影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宏伟目标实现的问题。而且,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作用还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机遇和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机遇

1.物质基础———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建设需要以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而丰盈的物质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位居世界第二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使得在农村的文化建设方面具备了投入条件,投入也在不断显著增强,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也明显增加。文化发展战略的调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和文化的城乡均等化发展。

2.有利条件———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正向纵深领域延伸。改革开放至今,经济不断快速增长,国家越来越富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极大地满足并扩展了农村文化的市场需要。而且,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也得以不断深入,文化进口的规模持续扩大,广大人民因此而不断接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二)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因素,但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经济支撑是不足够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费不足,落实不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仍然明显偏向于城市,导致农村文化活动由于受经费短缺的限制而无法正常开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农民文化教育等的需要;二是农村文化建设得不到发展,广大农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低,精神文化生活与城市相比仍然比较匮乏。

2.体制机制不健全。农村至今仍比较缺乏有效的、能够激发农村文化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或者现有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文化得不到全面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现有体制机制下的基层党组织运行不够协调,导致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而且,长期的农村“先富带后富”指导思想使得文化扶持政策偏重于城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因远远滞后于城市而依旧存在城乡间的明显不平衡。

3.建设和发展农村文化的人才不足。人才力量是影响和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建设农村文化的人才不足,导致其智力不支,跟不上发展需要。这方面突出的表现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条件差和理念落后等方面。具体体现在,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不愿意走入农村,现有教师的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加上落后的教育条件,很难有效教育出符合时展的合格人才。

4.农村依旧存在“负能量”的文化。一是家族、家庭观念浓重。即,一些家庭中的部分负面性的伦理观念依旧是一种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如,族代政、族代法现象使得国家权威和法律在农村往往被众多人所忽视;浓郁的传统小农思想影响了许多农民的视野、开拓创新精神和搞实业求发展的远大理想。二是落后、腐朽文化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如,许多偏远落后地区至今犹存的封建迷信思想阻碍了人们对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吸收;一些外来腐朽文化侵袭并扎根农村,成为严重侵蚀农村文化环境、腐蚀人们思想的“负能量”文化。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新思考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能够为农村文化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十八以来,以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又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涵和要求,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不断创新和传播当代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所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之举在于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整顿思想、凝聚共识的强有力动力,引导和帮助农民不断提升自我思想意识,提振农民建设农村文化的精气神。

(二)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经济基础,农村文化建设更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农村的文化事业要发展,必须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为加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是不够的,还需将大量的资金向文化建设倾斜。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需要宽领域引资、多渠道融资。资金问题解决以后,合理运用资金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制定合理的资金运用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渠道和流程,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坚决遏制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经费贪污和滥用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还需要不断开拓农村市场,通过刺激内需消费来提升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合理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党内责任机制,加强对于文化建设的领导和对于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强责任落实,确保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二是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机制。通过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不断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方式,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三是调整文化扶持机制,以此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政府服务机制,加大国家投入,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保障;基层政府部门要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培植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最终形成有内涵、有创新的特色文化产业链。

(四)强化农村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人才是有力的支撑,要不断强化农村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夯实其理论知识储备,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还应优化农村文化队伍结构。调整和配备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合理配置不同文化部门的人员,平衡部门之间的人员层次和数量,使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二是全面培养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人才,需要优化人才环境,不断加强人才的教育和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乡规、村规,为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秩序环境。通过农村广播、文化墙等来宣传积极、健康、先进的文化,为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育在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加强文化人才的教育,是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还要想办法引进优秀的文化人才,留住并用好人才,让人才扎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

(五)利用好中外优秀文化资源

当今中国正处于文化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网络时代下多样化的世界文化唾手可得。这些多样性文化给我国农村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建设农村文化。一是充分利用国内优秀文化资源。国内优秀文化资源主要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伟大的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三种文化,用它们来抵制农村文化的“负能量”,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二是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曾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灵活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补充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理论不足的有效资源。四、结语当前,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攻坚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一的农村文化建设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何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地建设好、发展好农村文化事业,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提供良好的支撑,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发展难题之一,需要人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寻求新的建设思路。

作者:李鹏 曾广志 陈国雄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参考文献:

[1]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农村文化范文篇7

与西方社会“自然生长”的文化生产与分配体系不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无法绕过建国以来形成的庞大的文化事业体系而“另起炉灶”。因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建国以来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即文化供给国有化。在这种文化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政府几乎包揽了资金支持、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产品供给在内的所有事务。建国初期,我国文化管理以“五五戏改”为标志,通过“改人、改制、改戏”的方针对民间艺术团体进行改制和收编,完成了新中国文化行业的国有化改革。国家文化体制的定型,不仅摒弃了旧戏班中“养女制”、“徒弟制”等一些不合理制度,而且在再造人民群众的伦理道德观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国有化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种体制引导下,我国的文艺创作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深度都有所突破,将中国的文化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但受文化生产力的影响,文化艺术作品的社会总量供给不足,无法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国家文化供给呈现出相对低水平和低层次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预示着党的工作中心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凸显,为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的经济属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自此,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由公益性文化事业供给一家独大进入到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供给并存状态,在文化领域开始了公共性的文化事业与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时期。鉴于我国区域间和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受资本逐利性的影响,人民群众享受文化产品不平衡的状态进一步显现,文化民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到农村而言,文化事业的供给“难以到位”,而文化产业的供给又“到不了位”,造成了农村文化供给的真空状态。“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的新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应有之义”,更是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保障。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开始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服务购买模式”转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拓宽了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路径,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洼地,虽然有政策引导但难以形成吸引市场主体的环境。因此,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现阶段仍以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为主,政府主导下“服务购买模式”的触角难以延伸下去。

二、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难以形成吸引市场资源的有利条件,致使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一)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其突出表现便是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并存。供给不足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均公共文化资源占有量小、针对性强的公共文化资源缺乏。据统计,2017年我国文化事业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2%,人均文化事业费用仅为61.57元,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用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就2017年而言,我国人均公共图书藏书量为0.7册,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09平方米,其水平远低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建议性标准。针对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更是缺乏,以“文化下乡”为例,虽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但2012年人均“文化下乡”活动次数仅为1.27次。[1]供给无效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低,这种现象在基层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不可否认,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具有一定的政策倾向性,如村级文化站的建设、农家书屋的投入等。但政府单一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导致资源浪费率高,供给的无效性进一步凸显。以农家书屋为例,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国家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此工程有一定成效,不过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据人民网报道,现今的农家书屋生存状况堪忧,大多数大门紧闭无人问津。(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政府内部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虽形成了以文化部为主、部门间协调共抓的管理体系,但覆盖部门过多,包括、新闻出版总局、文化部等20多个部门,多部门介入导致工作协调机制难以顺利运转,容易出现混乱情况。一方面,多部门管理造成资源浪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庞大,但覆盖内容有限,很多部门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并未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缺乏统一安排,容易造成公共文化设施闲置和浪费的情况出现。就农村互联网建设而言,早在2016年农业部就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而商务部也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多部门指挥、多部门投入、多部门管理的体制导致现阶段农村互联网工程建设仍然没有大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多部门管理容易导致服务真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广泛,但多部门交叉管理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出现某些方面无人管理的情况。虽然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以理清部门职能为重点的“三个清单”工作,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界定,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管理主体职责相对混乱,不时出现无序管理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并在某些服务领域出现管理真空。以农村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例,在管辖上呈现出传承中心、文物中心与文体广新局“三龙治水”的局面,某种程度上造成管理真空,导致农村特色文化遗失和断流。2.缺乏激发其它主体参与的有效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内容。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再次强调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特别指出要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突破点。《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37号)中明确要求,省级部门和相关部委要制定中央与地方协同配套、操作性强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体系和管理规范。几年来,全国范围内虽基本形成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机制,但向基层延伸性不够,广大农村地区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专门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地方政府出台的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具体措施不够细化,成效也不够明显。总体而言,政府主导下的“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延伸依然不够,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热情依然不高。3.供给内容与农村需求契合度低。供给错位是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受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软硬件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如果实行简单的模式移植会造成供给错位。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与农村文化需求契合度不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属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对文化的需求根据收入差别存在一定的差距。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城乡经济差距已成事实,一味脱离农村发展状况,简单复制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内容,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就硬件设施条件而言,与中心城市建设不同,农民居住相对分散且交通不如城市便利,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和对象相对集中,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远高于农村。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只追求“豪华气派”,则会出现缺乏人气、利用率低甚至设施闲置的状况。就人口结构而言,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且多是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体的哑铃型结构,某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在农村难以找到市场。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参照城市进行简单的移植,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总体而言,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农村公共文化生存空间,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乡村振兴不仅包括乡村经济的振兴,还包括乡村文化的振兴。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出台了如电影下乡、文化站建设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天然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供给模式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总体而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依托、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乡风文明”的重点。(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原则。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过程的新认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文化事业管理的“不到位”和市场经济主体“到不了位”的矛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早“占位”,防止“三俗”文化“越位”和“抢位”。1.公共文化的内涵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公共文化是文化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正侵蚀着社会肌体,农村公共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同样面临严重滋扰。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作用,必须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正向文化理念。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文化资源内向挖掘不够、外向吸引力不强,缺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环境,利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不愿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益导向型的社会组织又缺乏扎根基层的长效激励机制。另外,农村村民文化自治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自建、自营和自管方面同样缺乏系统长效监督激励机制。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3.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政府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意。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破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要破除城乡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体现,更是贯彻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做好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以公共文化为引领,以标准化促均等化,重塑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市场趋利性因素对农村公共文化影响逐渐扩大,农村已有的道德约束体系正面临解体风险。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依旧是一个薄弱环节,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一供给无法满足农民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还有可能因“供给错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内源性动力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加强农民的文化发展自觉。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时间虽久,但并未形成系统性、延续性的自治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农村文化自治方面,仍是一大欠缺。鉴于此,加强农村文化发展自觉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发掘的自觉性。文化的传承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要做好农村文化的挖掘工作,通过对农村文化追本溯源,夯实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创造的自觉性。农村文化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要让文化贴近时代特征、贴近百姓生活,仍需发挥农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只有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中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群众化和生活化。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管理的自觉性。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已全面铺开,但在场地和设施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要确保政府投入的有效性,农民文化生活的长期性和延续性,需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管理中来。通过进一步挖掘农民对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拓宽公共文化的生存空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大繁荣。2.充分挖掘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驱动因素。随着我国文化管理权的进一步下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拓宽。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推动政府力量与农民自身力量的“双轮驱动”。一是发挥政府撬动作用。纵观各国文化管理模式,有“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和“分权化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各个国家均通过有限的政府力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文化管理与发展过程。对于我国来说,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尤其需要发挥基层政府的撬动作用。通过培育农村文化组织、举办符合农民需求的文艺活动,利用政府购买、财税监督等途径引流社会资源;二是发挥乡贤带头作用。农村道德体系存在时间已久,稳定性强,抓好文化乡贤这一关键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对文化乡贤的价值引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对乡贤公共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仅仅是符合农民口味的“娱乐性”文化服务,还有促进个人发展的“知识性”文化服务。加强对乡贤文化素养、文化技能的培训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娱乐性”文化服务向“知识性”文化服务转换的重要一环。(三)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随着协同治理理念的出现,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中政府职能的补充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区域上来看,社会组织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社会组织力量薄弱;从城乡来看,城市社会组织成熟稳定且运作规范,农村社会组织数量少、发展不成熟、管理不规范;从行业来看,社会组织行业领域分类中,文化类社会组织较少。因此,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是撬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后备力量的重要之举。1.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在政策规范方面,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相关权益,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倾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资金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解决其后顾之忧;在舆论引导方面,营造宽松的、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在工作培训方面,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思想教育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社会组织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发展。因此,社会组织必须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供给。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途径;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管,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公共性和有效性;要不断完善效果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供给成效评估。(四)进一步激发市场资源活力是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需要借助市场力量,进一步挖掘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元素,开发农村文化的商业价值,吸引市场资源的进一步注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市场的有序衔接,实现农村文化繁荣与收入增加的双重效果。以公共文化服务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必须打破单一主体供给模式,结合我国农村特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组织为突破、市场资源为补充的协同治理模式。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农民、社会组织与市场资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7).

[2]万林艳.公共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农村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现状;多元化

1我国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改变,旅游文化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农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党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农村的旅游文化要发展,中国城镇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就目前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农村旅游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基本没有太多异议。但他们的研究大多从农村旅游文化文艺事业的建设入手,范围宽而杂,对加强农村旅游文化建设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因此,我们从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入手,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现实意义。1.2研究目的及意义。农村旅游文化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取得了巨大提升,反映出乡村文明与农村旅游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提高农村软实力不仅能够增强农村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加强农村凝聚力,同时对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展现农村旅游文化活力,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推进农村先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在防止农村的非物质旅游文化遗产没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通过对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进行详尽的研究与分析,能够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带来指导,从而促进农村旅游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我国新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2.1基层干部淡漠旅游文化建设,重视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搞经济建设成为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而对群众旅游文化的意识则很淡漠。这与地方经济状况、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都有着直接关系。从干部、经费、设施、活动都没有相应的落实,有的干部也清楚提高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也明白“治穷先治愚,治愚搞文化”的道理,但是他们往往急功近利,加之倚重唯GDP论的考核评价机制的观念仍未改变,于是就出现“越是穷的地方旅游文化设施越差,越是穷的地方干部群众文化意识就越淡漠;看电视、打牌娱乐是村民们主要的休闲旅游文化方式;寿辰、婚丧嫁娶等传统的乡村旅游文化,存在攀比之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影响家庭经济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2.2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供给量少,农民旅游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尽管旅游文化下乡演出和“2131工程”电影下乡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但面向农民的公共旅游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旅游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大规模的旅游文化下乡活动,落实到每个村的演出场次十分有限。村旅游文化活动室大多无人问津或成为老年活动室,活动内容仅局限于村民翻翻报刊,看看电视,健身锻炼,娱乐。而青年农民正成为农村旅游文化建设缺位的主角。根据2015年对于平顶山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旅游文化消费平均支出750元左右。通过调查,高消费群体在农村普遍存在,在受访者中年旅游文化消费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有5.3%,说明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在旅游文化消费方面也先“富了起来”。

3当今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农村文艺事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虽然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就大多数农村来说,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收入或外出打工收入,并无其他收入来源。农村的保障水平与城市的保障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农民的收入还是会用于物质上的消费,如:对重大疾病作出的风险预测,对子女高等教育费用的支出。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留出一定的资金来发展文艺事业和提高自己的精神水平成为奢侈消费。因此,农村的经济贫困导致了文艺事业的贫困。3.2群众参与度不够。观众的支持和需要是农村文艺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没有观众的艺术是没有前途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旅游文化建设虽然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但广大农村旅游文化生活依然很空洞,不少地方,特别是远离中心城镇的地方,农民群众依然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生活上有了很大改善,但旅游文化生活仍然得不到提升,很多农村群众农作之余的旅游文化生活只是看电视、走亲访友、串门、打扑克、打麻将、闲聊、抽烟、喝酒等活动。群众旅游文化活动参与度不够的情况还普遍存在。3.3农村演员的流失。生产责任制前的农村文艺有专门的文艺队,由此,农村文艺的发展不至于后继无人。农村责任制之后,在各自为政的生产方式下,人心涣散,使得文艺事业的发展与个人利益脱节。在个人的经济生活没有保障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献给文艺事业。农村文艺事业不仅需要当代人的努力,还需要后来人的继承、创新、发扬。而现在从事农村文艺的人中,大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一代对发展农村文艺事业没有思想上的意识。当老一辈人的成果后继无人时,农村文艺事业自然而然走向了没落和衰亡。

4促进我国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途径

4.1增强农村旅游文化资金的多元化与内生性。只有农民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富足,才会考虑精神层面更多的需要,接受政府对自己精神上的正确引导。农民自己也才能有力量去壮大、去建设农村文艺事业。“送旅游文化”不如“种旅游文化”,农民要想自己种旅游文化,就得先使自己有资本种旅游文化。4.2发展农村非物质旅游文化。农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农村文艺事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旅游文化不仅存在于民俗民风、衣食住行及人们的言谈举止中,更存在于旅游文化典籍、庙堂宗嗣、文物古迹中。当今,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旅游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非物质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们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旅游文化遗产,以非物质旅游文化遗产撬动农村旅游文化。4.3建设农村旅游文化系统。农村旅游文化缺乏系统,原本稳定的旅游文化系统已经碎片化,原本的旅游文化形式存在大量的流失,因为时代的变化原本的旅游文化受到现代经济形式的冲击,城市的旅游文化没有很好的融合进去,原本的旅游文化流失,农村的旅游文化生活凋敝。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农村旅游文化系统,塑造每一个村庄的旅游文化氛围,利用价值观的引导塑造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从而构建每一村庄的良好社会风气。4.4推动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城市和农村的自由流动,现在城乡差距的原因集中表现在城乡之间资源的配比不平衡。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农村属于弱势地区,农民属于弱势群体。这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无法用市场来自动调节。进行城乡一体化就是要调动政府的力量缩小差距,使社会资源可以在城乡之间流动。中国目前农村常住人口约为6亿多人,完成城市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联合互动的条件下进行我国的城乡发展。只有实现城乡的一体化,才能让人才留在农村,才能使投资自由在城乡之间流动,有利于实现城乡资源的均衡并为农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使农村拥有旅游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等资源,以利于农村旅游文化的长远发展。4.5以组织推进农村旅游文化发展。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只有组织起来才能产生力量。农村的群体性旅游文化活动是现在农村农民的迫切需求,经过长期的分离,农民希望文艺群体的回归。农村现在的劳动力转移量较大,许多农村面临空巢化的问题,农村居民的“空巢”现象也比较严重。组织村民集体进行旅游文化活动,有利于形成乡村互助的良好风气,构建和谐新乡村;有利于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旅游文化生活。对于农村旅游文化组织建议由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来进行,建立较为规范的制度。农村的建设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建设,精神层面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梁悍东,王晓瑞.河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学刊,2011(4):195-198.

[3]高飞.加强业余文艺团体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J].大舞台,2009.

[4]潘勋科.关于新农村旅游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2011,38(1):36-40.

[5]朱保安.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163-165.

[6]何慧丽,温铁军.着眼点在农民着力点在村社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7]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1):40-43.

[8]刘天忠.新农村旅游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习月刊,2007(2).

[9]王斌.略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旅游文化建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46-48.

农村文化范文篇9

1.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农村文化消费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我们认为能够对农村文化消费产生影响的因素归根结底来自供求两个层面。首先,农村文化消费受需求因素制约。一般来说,由文化教育程度、消费观念与习惯、收入水平、文化消费支出水平、消费结构和社会保障状况所决定的需求意愿和需求能力是制约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最为重要的需求因素。文化消费是精神层面的消费,其需求强度与认知程度、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文化程度高且已形成一定消费习惯的农村居民,其认知力、理解力越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就越多,需求意愿也就越旺盛。由于文化消费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且文化消费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表现在以前与现在的消费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文化消费水平是建立在当前消费水平基础之上,因而,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大小不但受农村居民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预期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直接影响。其次,农村文化消费受供给因素制约。在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过程中,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文化消费价格所决定的供给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供给,而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必然影响到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价格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而且影响着文化产品供给者的供给积极性,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数据选择与变量处理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1991-2010年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并且用各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各项文教支出除以1990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分类价格指数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用性,在不改变原有性质的前提下,对部分变量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用以1990年为基期的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代表价格因素;用居民消费支出中前三位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代表消费结构;用人均农村文化教育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文化基础设施;用人均农村社会福利救济费代表医疗和社会保障;借鉴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居民消费倾向替代消费观念、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无法具体量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居民消费倾向可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代表[5]。

3.模型建立在建立文化消费模型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消除异方差,并减少变量的波动,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可对各经济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

1.序列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变量直接进行回归有可能导致伪回归的发生,因此,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必须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ADF检验方法对变量的单位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序列,无法直接进行回归分析。而经过一阶差分后,这些新的时间序列均变成平稳序列,且单整阶数相同,均是一阶单整,可用于进行协整分析。

2.协整关系检验从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各时间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就是协整关系,通常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于检验两个变量间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回归残差平稳性的检验方法,称之为EG检验;另一种是用于多变量间协整关系检验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通常称为Johensen检验,或JJ检验[6]。由于本文涉及多个变量,因此,运用Johansen多变量系统极大似然法对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根据极大似然函数(Logl)、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我们选取无约束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JJ协整检验的VAR模型滞后阶数确定为1。通过模型选择的联合检验,确定常数项约束在协整空间内且协整方程有截距的模型为最合适的协整检验模型。JJ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一个检验统计量大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因而只有第一个原假设被拒绝,即变量间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根据检验结果,对变量进行OLS回归。通过协整回归可以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χ1t),居民消费价格指数(χ2t),消费结构(χ3t),居民消费倾向(χ4t)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人均社会福利救济费(χ5t),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额(χ6t)回归系数不够显著,从回归结果中剔除,协整方程的回归结果与经验判断基本一致。对协整方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收入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文化消费对收入的反应并不敏感。通过协整方程我们可以看出,收入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的提高对文化消费的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收入的回归系数并不高,仅为0.709,小于1,与我们经验认定的文化消费的高收入弹性并不吻合,这主要与该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有关。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还没有完全提上日程,在此情况下,即使收入水平增长也不能促使文化消费支出的明显甚至同步变动,可见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总体收入水平是导致文化消费支出反应迟钝的重要原因。第二,价格对文化消费的影响较大,弹性较高。这主要基于文化消费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尤其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价格的涨幅反应敏感,当价格水平上涨一个百分点,文化消费支出就下降1.818个百分点。第三,消费结构对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居民收入总体有限的情况下,某些方面占有资源越多,对文化消费支出影响也就越重,当前,河南省文化消费支出的消费结构弹性较大,一方面说明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农民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某些方面的过度开支,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产生了排挤效应。第四,消费倾向仍然是文化消费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消费受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影响较深,虽然,随着我国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跟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传统文化观念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目前,总体开放程度仍然较低,农村仍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地方。第五,人均社会福利救济费,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小。从变量检验结果看,人均社会福利救济费,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额没有通过检验,这并不能说明,社会保障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文化消费支出没有影响,而是因为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及文化娱乐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仍然较低,即使此类投入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增长的幅度有限,农民不会感受到生存环境的明显变化,因此,反映到具体的消费行为上,也就比较微弱。

3.误差修正模型上边的分析显示了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长期稳定关系背后也隐含着短期的波动,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反映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我们用滞后一期的残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检验各变量间的短期均衡关系。我们用Eviews6.0计算得到误差修正模型。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村文化消费各项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表明,农村文化消费的支出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文化产品价格、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倾向等四因素影响,而由于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情况和农村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其投入的微量增长对农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不能形成明显的影响。而对农村文化消费支出影响较为明显的四个因素中,除了消费倾向与消费文化、消费习惯等思想观念有关外,其余三个因素均与收入水平有关。基于以上分析,对于农村文化消费的启动与升级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要实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文化消费,是比物质消费更高层次的消费,其消费水平的提高更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只有衣食无忧之后才能去考虑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发展农村文化消费最根本的就是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和货币支付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加强他们的消费欲望,最终把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2.引导转变消费观念,抑制消费结构的偏倚现象当前,在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部分消费支出的比重过大,消费结构过度偏倚,这其中又以建房和婚嫁两项支出的增长最为显著,也最为浪费。先看建房,农村居民建房攀比心理比较严重,盲目地求大、求高,既不美观又造成巨大的浪费,不少地方农民拿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全部积蓄用来建房的事比比皆是,据我们调查,实际上许多农民本身也不愿意如此,无奈受农村不健康的风气所迫,被动跟风。另外婚嫁也是农民的一大重要支出,不少地方,农民一生的花费都主要集中在建房和为孩子娶媳妇上。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过度偏倚对农民的文化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导致文化消费水平低下,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对此农民本身也抱怨很多,无奈大势所趋,形势使然。压缩这样的消费支出显然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引导,消除农村消费中的盲目攀比,求高求大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消除农村消费结构中的过度偏倚现象。比如在建房上,利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正在实施的村庄规划,以“够用”为原则,统一面积、高度等建房标准。而对于婚嫁,要在人口政策上,大力宣传引导,优化农村的男女比例结构,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善不健康的婚嫁习俗,提倡节俭、庄重的婚俗礼仪。

农村文化范文篇10

在此基础之上,课题组也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自己的定义。课题组认为,所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以基层政府为主导,为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向农民群体提供公共性较高的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行为及其相关制度的总称,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3〕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并为下一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革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组决定于2013年8月在全国农村地区组织开展“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抽样调查”活动。抽样调查包括全国9个省市(湖南、河北、山西、甘肃、广东、浙江、北京、黑龙江和山东)的45个县,在每个县调查8个村庄,每个村庄分别调查10位居民,实际调查了348个农村行政村,3698位农村居民。〔4〕

二、农民群体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诸多学者的论述,课题组在调查中主要涵盖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调查中,课题组要求村民们对这四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满意程度进行了汇报。

(一)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可以说几乎村村都有农家书屋。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综合运行状况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20.0%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满意,37.0%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比较满意。这样的结果说明,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运行状况还是认可的。当然,有34.5%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一般,认为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此外,有7.7%的村民对于本村农家书屋的总体状况感到不太满意。总体而言,课题组的结论是,对于农家书屋的建设与运行,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经常使用并且对此感到满意。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为数不少的村民对于农家书屋的建设与运行感到不满意,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改善农家书屋的运行现状。

(二)文化活动室

文化活动室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所有村庄都应该保证有文化活动室。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综合运行状况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19.2%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满意,38.9%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比较满意。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运行状况还是认可的。此外,还有36.5%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一般,认为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有4.6%的村民对于本村文化活动室的总体状况感到不太满意。总的看来,文化活动室的运行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与认可。但其中仍然存在问题,那就是仍有为数不少的村民对于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运行感到不满意,这表明农村文化活动室的运行现状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三)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而实施的。该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电影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初步改善,农村电影覆盖面不断扩大,数字化放映逐步推广,片源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明显增加。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20.9%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满意,33.0%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比较满意。调查的结果说明,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还是认可的。这其中还有39.0%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一般,认为电影放映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此外,有6.9%的村民对于本村电影放映的活动感到不太满意。

(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它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课题组要求农村居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进行一个满意度评估,20.6%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满意,45.2%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比较满意。这说明,超过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还是认可的。当然,还有31.9%的村民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一般,认为这一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而对于本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感到不太满意的比例达到了5.0%。上述调查是针对每个单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调查,课题组基本掌握了村民们对于这四大文化工程的满意度评价。在调查的最后,课题组要求村民对于本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提供一个总体性的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而言,12.3%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满意,20.5%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比较满意,这样的结果说明,从总体上看,接近四成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持有积极的评价。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还是得到了农民的积极肯定。但是与此同时,课题组也注意到,15.5%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不太满意,还有5.7%的村民对于村里开展的各项公共文化活动感到很不满意,这样的调查发现也提醒我们,我国基层政府目前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还存在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空间。

三、对农村居民满意程度高低的解释

本文所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国农村居民为何满意(或不满意)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呢?也就是说,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我们选择了几个重要的个人因素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同时考虑了两个重要的结构性因素。我们假设,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的满意程度受到了这些个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1.教育。在政治文化研究的拓荒之作《公民文化》一书中,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GabrielAlmond)和西德尼•维伯(SidneyVerba)认为,“教育程度看起来是影响政治态度最重要的人口统计属性”〔5〕。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预期,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使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从而对这四大工程可能形成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评价。2.年龄。年龄有可能影响农村公众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态度。在本文中,我们预期,那些年纪比较大的村民,由于接受的教育水平比较低,不太可能使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所以,对这四大工程就不太可能有正面的看法。简而言之,我们预期,一个人的年龄与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3.性别。以往在农村地区的经验研究已经表明,农村女性普遍接受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同时由于需要承担众多的家庭劳动,所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我们预期,相比较农村男性而言,农村女性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有可能持有负面的看法。4.政治身份。根据以往农村地区的经验研究,我们认为政治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影响了农村村民的诸多政治看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预期,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农村村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持有正面的看法。5.结构性因素。除了上述四个个人因素之外,我们还选择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农村地理位置与地区性差异。

第一,课题组根据问卷中的这样一道问题:“A3.地理位置:a.本村是否为城市郊区?(1)是(2)否,距离县城____公里;b.本村是否为近镇郊区?(1)是(2)否,距离乡镇____公里。”将调查的农村划分为三类:a.选“是”的为城市郊区;a.选“否”而b.选“是”的为近镇郊区;a.与b.均选“否”的则被定义为“相对”偏远村庄,三类村庄的分布具体如下:城市郊区村庄占28.4%,近镇郊区村庄占36.7%,相对偏远村庄占34.9%。

第二,课题组根据科学抽样,实际调查了9个省份:湖南、河北、山西、甘肃、广东、浙江、北京、黑龙江和山东。课题组将这9个省份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地区,包括广东、浙江、北京和山东;另一类是内陆欠发达地区,包括湖南、河北、山西、甘肃和黑龙江。两类地区的村庄分布具体如下:发达地区的村庄占调查村庄的39.4%,内陆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占60.6%。表1通过多元回归(OLS)模型〔6〕确定了上述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一致:四个个人因素和两个结构性因素影响了我国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具体说来:第一,农村女性确实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有可能持有负面的看法,尤其是在总体满意度上,农村女性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总体满意度远远低于农村男性。第二,老年人的确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有可能持有负面的看法,在总体满意度上,老年人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总体满意度远远低于年轻人。

第三,政治身份影响了农村村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满意程度,具体说来,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农村村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

第四,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与他们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的满意程度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

第五,在地理位置上,那些生活在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的农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这是因为相比较偏远村庄而言,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第六,在地区差异上,那些生活在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这是因为相比较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而言,发达地区农村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四、结论与引申的讨论

我们相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本文的发现对分析我国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与原因都具有启发意义。鉴于此类经验调查研究的稀缺性,我们的研究发现将为我国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后续研究提供某种概念和经验上的积累。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将强调一些重要的发现及其含义。

第一,我们从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评价中可以解读出一些重要的启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四大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基本良好,已经有为数众多的村民参与其中,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满意度。当然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尚不能够满足村民们的文化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调查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农村居民对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评价一般甚至不满意,他们期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有所改进,这实际上就对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结构性因素。农村地理位置与地区性差异显著地影响了村民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就地理位置而言,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就地区性差异而言,发达地区的农村能够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以,生活在城市郊区村庄或近镇郊区村庄的农民以及生活在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民更有可能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这就说明,在我国政府下一步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偏远地区的农村以及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