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范文10篇

时间:2024-03-01 07:35: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社会保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1

二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轻重缓急优先保障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灾害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实现不同的保障功能。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首先是针对贫困所建立的社会保障,消灭绝对贫困现象是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因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分轻重缓急。其中,包括低保、五保在内的社会救助是保障农民以及特殊人群基本生存权利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应当优先予以考虑。同时,当前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相对突出。“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针对这种现象则要给予医疗保障足够的优先地位,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三要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当前,农民就医的费用和成本较高。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是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农村基层卫生网络的建设是保障成本控制的方面。要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基层卫生服务设施,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合理引导农民就医选择,减轻不必要的医疗负担;探索有效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效控制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医疗机构诱导需求和过度供给问题;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消除定点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考核、管理体系建设,采取综合措施有效约束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规范新农合药品目录、制定诊疗规范,限制就诊价格、加强处方监管,促进合理用药、合理诊疗;推行信息化建设,实施网络监控、动态跟踪和预警控制,提高管理能力和内部运行效率,有效降低筹资、运营和管理成本。

四要提高统筹层次,增强互济功能,推进农村大病医疗保险,降低农民因大病致贫风险。现在农民最怕的就是大病,大病对农民的医疗压力最大。《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为4,973.8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140.4元。大病的风险最大,据专家研究,农民医疗费用如到个人年收入的70%,就可能因病致贫。推进大病统筹体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互助共济特性,增强了农村居民应对巨大疾病风险的能力,有效化解因病致贫风险。推进大病统筹,提高保障水平,大病的省级统筹最关键。提高统筹层次,可以分散风险、增强互济功能,提高保障水平;有利于加大基金调剂,减少区域差异,促进社会公平;可以减少管理环节,降低管理风险。在推行省级统筹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市县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责任分担机制。

五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不同的农民工群体区别对待,让完全市民化了的农民工进入城镇居民社保体系,率先实现农民工社保的城乡一体化。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被排斥在城市经济的体制之外,城市“取而不予”,企业“用而不养”。为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与这一群体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当前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发生了分化,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保制度,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第一,对完全市民化或城市归属意愿强烈或有正规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可直接纳入城市社保体系。比如那些已经成为城镇私营业主的农民工,他们早已熟悉城市生活,融入城镇已经相当容易,市民化可能只是形式上的问题,成本较小;新生代农民工淡化了对乡土的认同,并尝试去认同城市社会,并且他们大多没有务农经历,也不再适应农村生活,具有十分强烈的城市归属感。第二,对回流性强的农民工,要保障其在城市的基本生存,在以较低标准和流动账户来实现回乡后的保险转换。例如,对老一代农民工,其进城务工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且他们的观念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农民思维方式:乡土观念十分浓厚,土地是最根本的保障,因而回流性很强。第三,对一般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可设计“便携式”个人账户,降低参保门槛,建立社会统筹部分随个人账户转移的制度,提高参保积极性。

六要理顺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探索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分属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存在职能的交叉,形成了“多龙治水”的格局。比如,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工作归属民政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社会养老保险则又归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此外,农业、扶贫部门也分管不同保障制度。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医疗保险在不同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因而,这种多头管理、多种制度框架的格局,不利于保障资金统一管理和使用,而且还会形成重复参保与低效率的现象。在分治格局下,在外务工农民工、在外的农村学生不仅要参加当地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且还有可能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就造成了重复,甚至还会形成部门间争夺参保对象的现象。在医疗保障方面,涉及到人保部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卫生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民政部的医疗救助。当前大部分农民工被纳入到农民新型合作医疗的制度框架下,按照“原籍参合、原籍报销”的办法,农民工有可能成新农合普惠的盲区。如何实现部门问的协调、制度间的衔接显得十分重要。这里,要加强部门之间在财源、信息和管理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探索制度问的衔接与融合。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特征、家庭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价值观的导向之下,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不管是在覆盖范围还是在保障水平方面都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政策实践之中,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上也表现突出。

一、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

大多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制度模式,政府在此承担着很有限的责任;保障模式以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江瑞平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它在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农村并促进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吴美满(2003)认为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主要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刘振杰(2005)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通过和集体化,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并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来设计的。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1978年以后,集体保障丧失而蜕变为单一的家庭保障模式张术环(2009)认为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53-1978年,建立起了“集体土地产权+集体”计划经济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1978年以后,建立起“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家庭”准市场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

二、困境与弊端

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要求,其弊端凸显,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出现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刘振杰(2005)认为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制面临着三大困境,即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集体保障功能迅速衰落、农民保障所依赖的土地的作用逐渐弱化和农村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的频繁而迅速弱化。韦雨欣(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五大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窄、标准低、社会化程度弱、随意性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包括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西部不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吴云勇、马会(2007)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确立使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缩小,极大地弱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农村青壮年的非农化及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又进一步恶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弱化;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多种原因无法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割裂,二者不能有效对接;同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缺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出现困境与弊端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本身功能作出了说明,有的着重强调政府责任的缺失,还有的从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解释。刘振杰(2005)认为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出现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和退保现象源于多种原因:农村养老保险达不到基本养老的目的;因缴费未能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责任的合理分担致使农村保障制度缺乏互助互济功能;保富不保贫,人为地加大了贫富差距。韦雨欣(2007)从政府责任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认为政府价值观念的偏差(“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组织引导不到位、在组织与引导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社团建立责任上的缺失,政府政策制度上自上偏向(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供应不足),政府管理监督不规范等是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李斌宁(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有一般因素和经济因素,一般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和传统保障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

四、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一事实,社会保障研究者们积极主张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设路径与建议,以期在未来建立与我国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

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江瑞平认为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主要依据,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并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形式指除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建立社会保障外,还应大力发展以单纯缴费形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多层次指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他主张在客观把握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各个地区供求关系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吴美满(2003)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必须坚持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积极稳妥得推进从以家庭保障为主向以社会保障为主的转变。刘振杰(2005)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保障为主体、以农村低保为底线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即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多途径地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上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高新才、汪振江(2007)认为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结合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构建和完善现阶段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社会救济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6)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关系出发,主张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在贫困型农村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社会救济、加强社会扶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富裕型农村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以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体,建立较为规范,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可以适当建立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张术环(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将迎来自助餐式的社会保障模式阶段,它以农民持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以财政投入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屏障,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分层,力求符合村情、民情。

其他研究。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克服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的唯一路径是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夏明会、宋光辉(2010)主张以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在以公民身份确定社会保障获得的前提下,以雇佣关系为路径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获得。

五、政府贵任与角色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残缺不全、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政府责任与角色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同,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与角色,包括加强立法,制度设计与实施,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罗玉尧(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政府应该立足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公正、有限承担和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原则,承担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进程、确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组织引导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提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和监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等责任。李迎生(2005)认为国内外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担负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韦雨欣(2007)认为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灵活应对农村社会保障时势变化的政策选择,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保障内容与模式,选择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并遵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王晓庆、黄大薪(2009)认为关于完善政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的职责中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效率;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媒介力量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陈萌(2009)鉴于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越位与缺位偏差,认为应该填补政府“缺位”现象,建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完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履行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义务;加大财政投入,树立政府是社会保障最后责任主。金雁(2010)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建设为视角,认为我国政府因重点负责三大责任:一是制度供给责任,依法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公共财政支撑责任,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必须承担更多的资金供给责任,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支撑力量;三是制度实施与监督管理责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角度,深化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六、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保障的不足之处、出现问题的原因、未来改革与发展思路与途径以及政府因该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与面貌,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

过多强调农村居民家庭保障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一直以来,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设计与安排从未放弃过家庭责任。而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一再强调家庭责任容易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推卸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要更多地强调政府的职责。

重建土地保障功能的提法,也许与未来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由于我国土地效益不高,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特征的变化,土地很难再起到保障的功能。我国数额巨大的农民工和新出生的农村人口,他们己经很少依赖土地,故土地保障功能这一提法也就值得商榷。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3

一、我市渔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市渔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基本普及的阶段,使广大渔农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调查发现,我市渔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奖代保”政策深入人心。2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新型社区老年人奖励保障金管理办法》,该文件规定:“凡拥护党和政府、爱国爱乡、遵纪守法,经所在乡镇(街道)批准为文明守法户的,其家庭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按每月30元发放奖励保障金。”这一政策,惠及全市渔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且随着政府奖励力度的加大,保障金额逐年得到提高。因该项奖励政策能使群众最直接地得到实惠,渔农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众对该政策一致认可,并高度赞扬。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我市自19**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低保对象从19**年底的2**人增加到现在的12915人。低保标准城镇从150元/人/月增加到现在的250元/人/月,农村从80元/人/月增加到现在的150元/人/月,人均月低保金从19**年的40元、60元,增加到现在的城镇161元,农村117元,累计支出低保金7845万元。

(三)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初显成效。自20**年实施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20**年全市参加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人,占应参保人数的80%。两年来,全市累计筹集资金5**3.37万元,有418951人次得到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金补偿,补偿额达4145.44万元。

(四)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普受欢迎。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大量出现。农民原本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失去土地之后,各种问题日益凸现。为避免纠纷和矛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给失地农民系上“安全带”。实施几年来,农民普遍热衷于领取每月补助金(80元、60元不等),截止今年10月份全市共有89880人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已有35221人开始领取养老补助,今年(截止10月)已领取补助资金12431.8万元。

二、我市渔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理论上讲,渔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作为政府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广大群众理应成为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渔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在推行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社区的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要求渔农民参保,很多渔农民却不肯参与。对享受医疗费补助,渔农民心底是期盼的,但要在参与合作医疗中,每年支付小额费用,又是心底犹豫,存在着侥幸心理,多数没有医疗消费投入意识。岱山新农村建设指导组曾对该县1000名渔农民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5%被调查的渔农民对养老问题很关注,但当问及“您最希望用哪种方式解决自己的养老”时,只有47%希望自己有养老金,而53%希望靠子女养老、存钱防老等途径,渔农民对参加社会保障类保险的意识不是很强。

(二)保障资金筹集面狭窄,保障能力有限。资金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从以上分析的四类农民养老保障来看,完全由政府主导的“以奖代保”和“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更受农民欢迎,但保障能力有限。而以个人缴纳为主或个人和政府(集体)共同筹集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选择性参保项目、新型合作医疗则冷热不均,且存在筹资困难、保障有限的局面,农民缺乏积极性。

(三)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我市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形式,主要是新型渔农村社区“以奖代保”、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容易受地方财政影响,一定意义上讲街道比乡镇更能做到应保尽保,因为街道低保金全部由财政支出。富镇比穷镇容易做到应保尽保,因为实力强的乡镇更能够承担配套资金,相比财政困难的乡镇就尽量控制范围、尽量控制人均额度。这些都使一些低收入家庭仍在门槛之外,有的在范围之内的享受标准仍很低。笔者对定海区岑港镇的调查数据显示:20**年底该镇有低保家庭267户*人,占该镇总人口数的1.99%。人均月低保支出70元远低于全市农村月支出117元。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一是乡镇社区干部对高参保率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偏远、经济落后乡镇社区更是对此很有想法,目前全市各县区下达给各乡镇、社区的参保率是85%,小康社区的参保率要求在90%以上。这一指标超过了目前乡镇社区实际接受力,很多乡镇和社区的外出人口多达20%以上。二是合作医疗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真正的穷人还是拿不出自费部分的医药费,以至于虽然政府给交了合作医疗金,但是生了病还是能拖则拖,真正生了大病的也仍旧保障不了。三是由于目前尚未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医保和定点医疗点,流动的农民不能就近就医,即使参保要想享受这一政策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交通费),且有可能会造成病情的延误。再是大病医疗报销比例低。这种情况下要让85%以上的农民自愿参保似不现实,但实际上报的指标都是按上级要求完成了,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社区以没投保农民的名义参保以完成指标,但又不能告知本人已为其参保(占相当大的比例);二是由经济实力强的社区为全体村民福利性投保;三是代扣村民福利为其参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从出台起就开始转向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中的选择性参保项目遭遇冷落,这与政府推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初衷完全不一。而相应的失地盐民、失海渔民的政策亟需出台和完善。

(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渔农民保障均衡。渔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民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老年农民群众每月不但可领取50元-1000元不等的养老金,村民甚至还可以免费享受医保、教育补贴及送老金。而多数渔农民群众则仍依靠养儿送老的传统方式。随着单身子女家庭的增多,这一传统养老方式也将接受严峻考验。

(五)渔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有待扩大。尽管这几年各级政府在不断扩大渔农村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受益面。但是由于失海渔民养老保险仍未启动、“大岛建、小岛迁”战略实施后,相关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上等因素影响,使一定数量的纯渔、农业村的渔农民仍游离在“以奖代保”政策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之外,如岱山高亭镇的江南村、官山村、大峧山村分属于三个小岛屿,渔农民世代以岛建居从事捕鱼、农业,由于地处偏辟,区域上很难与其它渔农村撤并建立新社区,独立建社区人口又不够,且又受社区指标数限制,因此在建设渔农村新型社区时采用了暂缓考虑和与城中村一并考虑的办法,这也使得该三村的群众至今未能享受“以奖代保”政策。

三、对我市发展和完善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是实践“**”重要思想和全面贯彻落实**精神的需要。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根据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不仅是建立、健全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渔农村建设的具体行动和迫切需要。

(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渔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和热情

渔农村各类社会保障参保的对象是渔农民,惠及的对象也是渔农民,要让群众知道参加渔农村各类社会保障的好处。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进行全方位宣传,尤其是要宣传参保后实实在在的受益,尽可能要以群众看得见的事实来宣传。一方面要不断改变多年来渔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被动意识,让其成为渔农村社会保障的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和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群众参与热情,让渔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二)要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民三方合理的筹资机制

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是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能否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各种社会保障需求的经济基础。鉴于我市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仍须贯彻政府、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重点突出财政和社会出资的原则。尽可能体现政府的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责任,逐步减少乡镇、村集体的配套。如对于最基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济制度尽可能做到以政府财政为主,减少乡镇的承担比例,尤其要考虑财政困难乡镇的承担比例,让全市最困难的群体能够尽可能的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进一步开辟社会力量救助困难群体的渠道和力度。

(三)要建立和完善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提高作为社会保障最后防线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和水平。对那些因为疾病、灾害或缺乏劳动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据当前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在确定最低保障标准时,尽可能考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及迫切想改善生活的愿望。既要避免养赖汉又要充分调动其个人改善生活的积极性。第二,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支付能力,尽可能减少农民承担比例;统筹全市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使参保渔农民在全市任何一家定点医院都能就近就医;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大病医疗的报销比例,让渔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医疗保障制度的并轨。第三,探索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民政部自1992年起试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其属于完全个人账户和完全积累型的养老保险模式,缺乏社会统筹,实质上成了一种自愿参加的储蓄,起不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也失去了对贫困人口提供帮助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来意义。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应该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的结合,并设计向贫困人口倾斜的制度。目前我市将农保并入社保的部分除落实原有政策外,尽可能的落实政府配套和社会统筹。第四,构建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通道。城市化的进程意味着农业人口将大规模地转变为城市人口。随着我市工业开发进程的加快,本就稀少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事实上的农业劳动力已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但却无法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尤其是不能得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因此,应该尝试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设计互相衔接的通道,以加速城市化进程。第五,巩固和完善“以奖代保”,促进新渔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加大财政支付力度,充分考虑尚未享受渔农民的利益,尽可能让全体渔农民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关注盐民失地、渔民失海,统筹安排我市渔农民的整体福利。

(四)优化农村土地征用政策,保障农民的持续收入

让农民持续享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成果、利益。探索土地征用新的补偿办法,逐步改变单一货币化征用土地的方式,引导被征地农民参与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来。在征用相当数量的土地时允许社区、个人留置一定比例的土地供其建造房屋,发展配套产业或者租赁。享受商业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增殖、资产保值以及稳固的收入。如在商业性土地征用时留置土地或给予营业用房;在工业性土地征用时留置允许社区集体开发的土地或个人租赁用房地块。既确保社区、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加农民就业,保障农民稳固收入。对于涉及原农民参加的农民养老保险应区别于社会保险,不应做为抵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4

关键词:农村社会结构;社会保障法制;变迁;契合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低下,这直接影响农民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会造成社会不公。导致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两个:第一,国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配置给城市,导致农村资源严重不足。这是由城乡生产力发展的差距决定的。因为当时资源配置给城市发展工业,生产力发展速度更快,更有效果,所以国家实行了城乡二元的资源配置,优先保障城市,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资源也是优先配置给城市,这是由城乡社会结构的差距导致。在农村农民有农地自保,并且处于熟人社会中,家族、家庭、邻里、乡亲集体可以有效互保,社会内部的自我保障能力较强,而城市没有自保资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陌生,互相保障基础差,只能靠国家保障,所以因为城乡社会结构的差距,导致国家政策在社会保障上的二元保障格局,对农村实行低保障。第二,传统农村社会内部的自保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熟人社会被打破,原来以熟人社会为依存的自我保障前提已经破裂,农村自保水平严重下降。所以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整体上并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而有相应的提高,反而是有所下降。无论是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低水平保障还是农村自我保障水平的下降,都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社会保障是服务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它是既定生存状态下镶嵌于社会结构中的一种改善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理性制度安排。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社会结构下的社会保障主体不同,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障是一个涉及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生存保障权的问题,因此制度设计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可持续发展性,而制度的运行需要法律支持和保障,所以社会保障法对保障关系的调整必须具有前瞻性、长久性和可持续性,否则牺牲几代人的代价太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正处于探索阶段,能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未来人口深度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还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社会保障立法中不能容忍太多的尝试和失误。社会保障自古就有,现代的社会保障在中国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在最早的德国也不过200多年的时间,我们不可以忽视社会保障历史的发展,更不可以忽视社会结构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本文以农村社会结构与社会保障法制的契合关系为研究内容,从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中寻找社会保障法制的契合规律,为构建适应当前新的农村社会结构下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服务。

二、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保障法制的契合关系

自有人类历史便有了社会保障。人类的生存发展史也是一部保障发展的历史,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都有其生存发展的自有规律,人类不过是众生之中思维能力最强的一支,所以对于保障人为干预因素最强,立法就是一种人为干预的形式。归纳从古至今的农村社会结构及其社会保障状态和法制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熟人社会的农村社会保障状况及其法制

熟人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需要集体生产生活才能维持生存,所以人们以集体形式联合起来生产生活,社会保障的主体也是农村社会集体。此时维护这个集体自保的制度主要是民间的民俗乡约、族规家法等非成文但具有很强约束力的民间法和习惯法。当然这种习惯法区域差距很大,因为不同集体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习俗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习惯法。此时,没有全国统一社会保障法制,国家更不会对国民社会保障提供很多支持,所以民间集体自保是当时社会结构下的主要保障方式。这种自保具有高度的生存适应性,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契合性强,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社会,资源得到了较高效率的配置。

(二)半熟人社会的农村社会保障及其法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单个家庭就可以承担起原来集体才可以承担的生产任务,所以原来的集体组织逐渐解体,家庭成为基本生产单位,利益开始以家庭为边界进行划分。随着生产力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进城务工,农村社会逐渐向半熟人社会转化。此时的保障主体也因集体自保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保障。而家庭的保障能力毕竟低于集体保障,于是此时需要在家庭保障作为主要保障主体的前提下辅以国家保障为补充,此时的国家保障程度高于集体组织结构下的国家保障。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主要处于这样的一种结构中。此时国家也通过立确定了家庭的保障义务,比如《宪法》、《婚姻家庭法》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都有家庭保障义务的相关规定。同时因为传统社会文化的遗存,加上民间熟人结构的残留,民间风俗等习惯法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所以此时的社会保障是家庭保障为主,国家为辅。保障法制体现为国家成文法与农村地方习惯法等同地发挥作用。

(三)原子化社会的农村社会保障及其法制

随着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农村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进城务工,全职务农的人进一步减少,大量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家庭已经不再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陌生,人与人之间处于一个相互关联不大的原子化社会之中,工作单位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家庭保障功能消弱,取而代之的是工作单位通过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形式构成的社会保险保障,实际上就是单位保障。随着生产力提高,整体保障水平当然要相应提高,此时在单位保障之外,还需要国家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保障提升,即国家保障义务增加。原子化社会,陌生人之间达成一致的可能系很低,成本高,并且缺乏基本信用关系,相互监督成本高,这种情况下,通过统一的强制性规定来规范社会保障更高效,即国家统一的制定法更适用于原子化社会。

(四)社会结构与社会保障法制的契合关系

第一,社会保障主体与社会生产基本组织形式密切相关,熟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是集体,保障主体也是集体,半熟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保障主体也是家庭,原子化社会基本生产单位是工作单位,保障主体也是单位。第二,国家的保障义务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主体保障能力密切相关,社会越发达,国家的保障义务越强;保障主体能力越弱,国家保障义务越重。第三,不同社会结构下社保法制体现出对制定法与民间习惯法的需求和依赖不同。越是熟人社会,对统一制定法的需求越弱,对地方民间的习惯法的需求越强,越是陌生人社会,自保能力就越低,就需要国家通过普遍性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强制性统一立法需求就越高。

三、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及其社会保障法制的不足

(一)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具有多元混合性特征

目前我国各地农村社会结构复杂,差异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结构:

1、工业化下的农村。小部分农村土地流转率高,土地开始规模化经营,农业资本开始形成,农民收入由地租和农业工资收入组成,这种农业社会虽然实行的是农业生产,但是已完全不同于传统手工作业,已经成为工业化的组成部分。

2、传统农耕的农村。小部分农村属于极不发达地方的农村,保留着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土地依然是其生存的主要依附,家族或者家庭是主要农业生产单位,家庭或家族是主要保障单位。

3、半工半农的农村。大部分农村处于中等发展水平,这些农村的社会结构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阶段,农民部分拥有土地,但是土地已经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民过着半农半工的生活,小家庭结构也开始松动,家庭的流动性增强,收入结构一部分来源于农业一部分来源于工业上的工资收入。

(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法制的不足

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农村对社保法制需求是不同的,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并不能满足这样多元社会结构的要求。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存在的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传统社会保障法制退位,适应新的社会结构的保障法制没有相应补位。传统社会结构在逐渐消失,支撑传统社会保障的伦理孝慈制度在退位,半熟人社会以及原子化社会是目前农村社会的主流形式,与其相适应的是以契约为核心的法律来保障,而这种代位的法律又没有及时补位,导致目前保障法制的缺位。

2、针对不同社会结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并没有区别对待。前边我们已经提到,不同社会结构和生存结构下社会保障法制的需求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各地农村处于不同的生存结构中,社会发展阶段差距很大,而有关农村的社会保障法制并没有区别对待,这导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发展的不匹配,会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

3、农村社会保障法制滞后,保障水平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制整体上滞后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领域唯一以法律形式呈现的仅有《社会保险法》,而《社会保险法》中的保险主要针对城镇职工的保险,对农村只提到农村社会保险根据国务院规定,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很多目前还没有。至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方面没有法律层面的规范出来。农村保障主要是靠国家有关政策和各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并且大部分部门文件也是过时的。中国经济已经比之前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社会保障理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并把这些成果通过法律的形式实现和保障下来,但目前诸多方面都是缺失的。

4、农村社会保障地方立法没有及时灵活跟进。农村社会结构差距很大,各地农村发展程度不同,针对这些不同,无法通过国家统一立法来全部实现,这正是地方立法发挥的空间。但目前地方立法也是迟迟不见有稳定性的较高层次的法规出台,仅仅是一些经常变动的部门规定在发挥着作用,这导致地方保障预期差,不稳定,会导致人们的短视和急功近利。

四、构建契合当前农村社会结构的社会保障法制的建议

(一)制定全国统一而有差别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1、国家需要通过立法确定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保底标准。在经济实力逐渐提升,福利逐渐提高的大环境中,国家需要对农民承担最低保障义务,这个最低保障应该是全国统一的。第一,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农村社会保障标准。根据社会结构与社会保障法制契合关系理论,介于目前农村大部分处于半熟人社会少数接近原子化社会和熟人社会,针对这样社会结构,国家制定统一最低保障标准还是有较强的需求的。第二,该最低保障标准应该比先前的保障有大幅的提高。第三,制定社会保障增长标准。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一脉相承的,当经济发展了,保障就要水涨船高,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快速增长,这个成果必须在社会保障中体现,法律法规中应该把社会保障常规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关联起来,通过法律法规的条款固定下来。

2、国家保底基础上的差额保障。因为各地农村社会结构存在差距,针对不同结构下的农村国家资源配置上还是要有所差别的。根据保障主体能力越弱,国家保障义务就越重的原则,针对三种社会结构在基本保障标准之上给予有差别的差额保障。国家的差额保障根据保障主体能力强弱差额分级,在国家制定的农村社会保障统一法中有概括性的规定,同时也要有和地方立法衔接的条款,为地方立法与国家统一立法的协调开设接口。具体来讲,对于原子化的农村,其社会结构与城市接近,因此其保障可适用于城市社会保障的法律规定。对于传统落后的农村,那里生产力低下,集体保障或是家庭保障能力都很弱,根据保障主体弱国家保障义务强的原则,应该给予他们在基本保障基础上的最高等级的差额保障。对于处于半熟人社会的农村给与他们居中的差额保障。

(二)发挥地方立法权使地方社保法制更加契合当地农村需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要下放公共事务、社会管理事务的地方和基层管理权,同时逐渐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的数量。可见构建法治中国、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措施就是给地方和基层更多的决定权和自主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国家在保基本之外,权力开始下放,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地方要密切配合当地社会现实,制定符合当地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针对不同社会结构的农村,各地差异很大,要使法制更加契合当地需求,只能通过地方立法来实现。地方立法可以针对地方农村存在的差异进一步制定统一的地方保障标准基础上制定差额保障。经过国家和地方两层统一且有差额保障后,就如同拍摄镜头从远及近逐渐接近和放大所要拍摄的目标,使得这个目标越来越清楚,越来越逼真。地方保障立法如同进一步推进了镜头,使得社会保障法制与社会实际需求进一步契合。

(三)重视农村社会保障民间法的转化和运用

1、重视民间法的作用。国家和地方立法所提供的主要是政府资源层面的保障,而农村社会保障实际上除了来自官方的保障,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农村社会的自保。农村自保主要靠的是农村传统习俗和民间法来实现的。现在的农村,人们之间的熟悉度和信任度比之前有所下降,但还保留着一些互帮互助的传统,在不发达地区农村这种传统对社会保障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应该重视这些民间传统和民间法的作用,使不发达地区农村在政府公共保障之外通过自保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2、引导民间法的运用和转化。第一,引导当地优良民风,鼓励地方优良的民间互帮互助传统,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第二,把民间保障传统结合新的因素融入到地方立法之中。比如把农村保留较好的家庭养老以及邻里互助等通过居家养老或者社区养老的现代新形势传承下来,地方政府可制定与其相契合的相关规章制度。

3、发展民间传统,促成小范围内的民间自保组织构建。民间向来有宗族、家族保障的传统。小范围内的自保往往比大范围的国家保障更有效,保障程度更高,因为小范围内监督成本低,透明度高,保障资源能充分用好。在还保持传统结构的农村应该尽量保持小范围自保组织,为此,可以考虑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下放公共事务、社会管理事务的地方和基层管理权”这个指导思想结合地方立法权,放权给民间自组织承办,政府给予支持引导和资源整合,鼓励具有民间自保的组织出现,发挥民间自助优势,提高自保水平。

(四)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法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法治中国。”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根本思想,这些正是农村向城镇化发展这一阶段所需要的理念、制度和法律。在这个过渡期,必须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制定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法制,公平高效地分配社会资源,实现法治中国,为农村社会的城市化发展开辟道路,与社会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相契合。

五、总结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5

1.1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

社会保障是由国家主导、公民主动参与的一共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全网络建设,社会保障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理论上来讲,社会保障是国家为国民正常生活建立起来的一个安全体系,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个公民的权利,然而农民的生产经营特征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极低。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量的50%以上,担负着国家农业发展的重任,对这部分人口进行社会保障建设,是巩固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须。我国从21世纪开始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新农合”的建立,由政府、个人、集体共同筹资,以大病统筹维护建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标志。目前,新农合在农村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80%,这标志着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大幅度提升,我国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工作初见成效。

1.2农村社会保险类的发展

“新农合”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公共医疗设施差的问题。除了医疗保险之外,其他社会保险类型也开始在农村推行,其中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推行最为瞩目。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民生活中的一大难题,靠子女养老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养老观念,然而,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在农村凸现出来,人口紧缩政策导致农村青壮年所要负担的老人增多,养老十分吃力,一些地区和政府开始将城市养老制度推行到农村,鼓励民众购买养老保险,虽然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并不广,大多数农民对购买保险用以养老的方式认可度较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漏洞,但是,养老保险确实已经在农村开始推行,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村人民生活方式改善的表现;另一个保险项目的发展也标志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变化,即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保险,传统的农村生产活动依靠土地,只存在耕作风险,不存在失业风险,但是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人数的增多,保障打工的收入,成为保证农民家庭正常生活的关键,而参与失业保险,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农民工的失业造成的家庭经济风险。虽然农民工购买失业保险的比率不足10%,但是,这已经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1.3社会保障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社会保障还包括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这两项是专门针对缺乏生活能力、生活极为困苦的人群进行的,受地域发展限制,这样的人群通常存在于农村当中,因此,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不断发展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解决了大部的“极度贫困”问题,“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使50%以上的极度贫困的农村家庭脱贫,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直接提高了农村整体的生活面貌;除了农村低保政策的推行之外,国家还将留守儿童和老人作为特殊的享受社会福利和优抚的人群给予相应的救助,留守儿童和老人是农村生产模式变化后产生的特殊群体,这部分群体得到的救助,直接解决了农村家庭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能够得以保证,其整体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就会有所提升,农村社会治安也更好。

2.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存在差距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使得农村开始呈现出与城市相等同的社会保障结构,相关的制度建设也在逐渐完善,这是社会公平逐渐发展的表现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和农民心理特征因素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用于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较之城市更少,无论是筹资方面还是社会保障资金应用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发展道路都更加坎坷,社保资金始终处于缺乏的状态,使得社会保障事业推行较为困难;另外,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一致,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社会保险额度无法与城市人口相比,有一些社会保障待遇,农村居民根本享受不到,例如农村居民没有“住房公积金”保障待遇,然而,农村居民仍旧存在在城市购房的需要。这些差距成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推行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方向。

2.2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发展比重失衡

社会保障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保证某一区域的人民生活安全,根据人民生活的需要发展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各个项目的发展应该是平衡的,而对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来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项目发展比重失衡的问题,虽然率先开展新农合是应农村居民生活需求而开展的医疗保险普及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保险类型不是农村居民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因此社会保障项目的普及应该是同步的,单纯解决看病问题,而仍旧面对着养老、经济收入、住房需要等生活压力,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不能说是全面地提高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生活安全维护存在“短板”,这也是社会保障发展重要解决的问题。

2.3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缺乏监管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是这样一个管理格局:民政部门管理社会救助、卫生部门管理新农合、而养老保险则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这种政出多门、条块化、垂直化的管理格局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发展;此外,由于监督机制和力度的不够,在农村社会保障中,部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制度的漏洞以权谋私为亲朋好友攫取国家社会保障提供的物质利益。这种现象在低保评定、救济发放、医疗报销、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午餐经费使用过程中屡见不鲜,在许多地区严重存在,极大地造成了社保资金的浪费,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3.农村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方向

3.1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拉平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的差距

使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之间的差距缩小,真正体现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就需要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单独对农村居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不科学的,而农村与城市融合又是国家发展之必然,因此,要展示社会保障的公平,使农村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社会保障,就必须尽量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主动成为城市社会保障所维护的群体中的一分子,这是拉平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差距的最有效办法。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包括了居住环境建设,同时还包括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3.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平衡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速度

农村社会保障各项目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的安全需要导致的,但是,社会保障由于具备安全维护作用,就必须以“风险规避”为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民工群体的迅速扩大已经使养老和失业等问题凸显出来,社会优抚和救助也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生活的需要,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成为未来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国家和政府需要对农村居民生活问题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科学的预计,以此来制定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路线;另一方面,一切有利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收集、优化利用的方法,都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中来,以此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发展。

3.3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真实有效

要成立省级和县级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有委员会统一协调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分管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部门统一由委员会管理和监督,在委员会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避免各自为政,分割管理造成的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的现象,为农村社保的转移办理,和城乡衔接提供方便。完善农村社保监督机制,引入人大、政协、群众、司法、媒体等监督力量,参与到社保监督工作中来,对社保工作中的资格认定、资金发放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社保工作在阳光下开展,社会保障各项资助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及时发现和惩治各种农村社保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

4.结语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6

关键词:城乡分立;救济性;现收现付;社会化

Abstract:WhilemakingsocialsecuritylawsforChina’sruralareas,principlesshouldbeheldsuchasseparatinglaws(policies)madeforandappliedtoruralareasfromthoseforandtourbanareas;underliningtraditionalprotection;improvingcoordinationofruralandurbanareas;stressingremedialprotection;andbalancingsocial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Socialsecurityforruralareasmayincludemedicalinsurance,calamityrelief,allowanceforsupportoffivesortsofspecificpersons,subsidesforminimumliving,occupationtraining,pensionsforspecialgroupsandallowanceforsupportandmaintenanceofseniorvillagers.ForChina’sruralsocialsecurity,thefinancingmodelof“cash-in-and-cash-out”shouldbepreferredandthefundsaretobedrawnfromgovernmentalappropriation,collectivecontribution,individualcontribution,benevolentdonation,etc.AgriculturalbanksmayserveastrusteesofthefundsandsomequalifiedfinancialinstitutionsmayserveasadministratorsoftheinvestmentofthefundswhiletheRuralCreditCooperatives,eligiblehospitalsandqualifiedprofessionaltrainingbodiesmayhelptorenderrelevantservices.

KeyWords:separationofruralandurbanareas;ofremedy;“cash-in-and-cash-out;”socialization

构建合理而有效的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三农”问题固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在我国农村建立起具有一定保障能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本文拟从立法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立法原则

(一)法律(政策)的制定和适用城乡分立

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乡间的互动和融合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笔者认为,由于既定社会结构内部张力态势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尽管在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城乡之间的统筹层次和融合程度将会持续提高,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总态势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难有实质性改变。城乡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所需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生产方式基础、物质条件基础、组织形式基础、文化观念基础等存在明显的差异:社会化工业生产是城市的基本生产方式,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是农村的基本生产方式;货币化的薪金收入是城镇社会成员建立社会保障的基本物质条件,而农村社会成员建立社会保障的基本物质条件却是土地及其产出物;社区和发达的社会化服务系统是城镇社会成员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组织基础,而农村社会成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组织基础却是家庭和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在城镇社会成员中获得了广泛的观念支持和心理认同,而养儿防老、自我保障的文化观念在农村社会成员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城乡社会保障建立基础的上述差异,决定了城乡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该也必须立基于这些客观现实,坚持建立独立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不过应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建立自由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机制。如果按照一些专家主张的那样在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那势必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入误区,影响甚至阻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建立和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等,也是在城镇和农村分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

(二)以传统保障机制为依托

在长期与各种自然和社会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我国农村逐步形成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组织形式,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随着生产社会化、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不断加深,我国农村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集体保障和国家保障为必要补充的传统保障机制的保障功能将会逐步弱化,而社会保障的作用则会不断得到强化。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事实:第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比较低,国家财力有限,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根本不可能在农村建立起能基本取代传统的保障机制的社会保障系统。第二,在我国农村,传统保障机制,如家庭保障等,具有深厚的传统伦理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再完善的社会保障也无法代替上述传统的保障形式,一些基本社会保障,如社会养老保障,事实上也将主要依托家庭等传统保障组织形式来具体实施。第三,在我国农村如果过分看重社会保障从而忽视传统保障机制的作用,将导致严重甚至灾难性后果。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传统的保障机制在我国农村将仍然会发挥基础性作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传统的保障机制的作用。

(三)统筹层次逐步提高

根据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参与保障系统的人员越多,系统本身的共济能力就越强,保障能力也越强。社会保障是一种强制性法律制度,它的参加者不是基于自愿而是基于立法强制,并且实行属地管辖。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系统的统筹层次与保障系统的覆盖面成正比,系统的统筹层次越高参与者就越多,保障系统的筹资能力和保障能力也就越强。换句话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越高越好。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对社会保障基金中个人出资负担的认识和保障待遇水平的心理预期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片面强调提高统筹层次,可能会引发统筹区内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在社会保障基金筹资负担分担上的矛盾,影响统筹区内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民缴费的积极性,从而降低系统的筹资能力。因此,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应伴随政府调控能力的增强、农民共济意识的提高、经济发展区域差距不断缩小而逐步提高。笔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统筹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保障项目的不同先从县级开始,进而发展到市级、最后过渡到省级统筹。

(四)以救济性保障为基础

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应以救济性保障为目标;也就是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应按社会救济的定位来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一方面,农村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土地政策和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农村始终具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基本保障机制和功能,村民对社会保障的期望值和心理预期也不会像城镇居民那样全面、普遍;另一方面,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国力基础无法支撑在农村建立具有普遍性特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保障层次上的正确选择,应是先建立救济性保障,然后伴随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逐渐由救济性保障过渡到保险性保障。

(五)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根据国外建立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保障的水平和程度一定要和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国家,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和待遇水平的确定一定要和统筹区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笔者以为:低水平,广覆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应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法定项目

合理确定法定保障项目是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功能的结构安排,还涉及到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设计,以及筹资和负担分配模式的选择和确定。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农村对社会保障需求的急缓程度,笔者以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可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法定项目:

(一)医疗保障

疾病,特别是比较严重的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患者及其家属承担比较大的即时性付款,这对于以实物为主要收入形式、现金储蓄比较少的广大村民来讲,普遍难以承受。2007年6月,广州市统计局曾就社会保障问题在全市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0.7%的市民希望将“医疗保险”列为首位,而在最担心的问题中,近九成被调查者把患重大疾病时生活得不到保障列为首位[1]。由此可见,我国村民最为需要和希望的社会保障是医疗保障。国家计划在农村首先建立的社会保障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06年底,全国已有145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为5.08亿人,4.1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0.7%,2006年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72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合计为155.81亿元[2]。不过,笔者以为,在我国农村目前只宜建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只对医疗费用超过一定数额的患病村民提供一定的救助,等到条件成熟后再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与大病医疗保障相结合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二)灾害救济

我国农村经常遭遇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由于农村财产存在形式的自然化特征和防灾设施的不足,各种灾害事故往往会给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害。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2008年3月22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报告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关情况时透露,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连续遭受的4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而有关专家估计,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更是可能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自然灾害导致的这些损害和困难仅靠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力量根本无法克服,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帮助和救济。此论文转摘于流星毕业论文网

(三)“五保”供养

根据现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农村中的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在吃、穿、住、医、葬方面享受“五保”供养待遇。目前全国已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供养对象有300多万人。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我国农村中比较成熟的社会保障形式,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该将其确定为正式的法定保障项目。

(四)最低生活保障

在我国农村始总会有一部分村民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为了确保这部分村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我们应仿照城镇“低保”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并将其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国将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国务院总理2007年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全面部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全国农村低保对象已达2067.7万人,全国各地平均低保标准为年人均857元(或月人均71.4元),其中最低的为600元(甘肃),最高的为2560元(上海)[3]。

(五)职业技术培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左右富余劳动力,并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将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需要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技能。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基本劳动技能。我国有9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初中文化程度占48.1%,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1.6%,而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更少[4]。因此,为了使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业化的要求,推动我国社会的转型,并带动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应将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规划,2006—2010年,将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笔者认为,在我国农村尽管存在事实上的失业问题,但不宜建立农村失业救济制度,而只能代之以职业技术培训救助制度。从长远看,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可与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六)特殊群体养老保险

根据我国农村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现实支撑条件,笔者以为,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难以建立适用于全体村民的养老保险制度,而只能建立适用于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此论文转摘于流星毕业论文网

1.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在我国农村,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保障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的土地被征用用于开发和城镇建设,从而失去了保障基础。据有关部门的大致统计,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已超过5000万人,并仍在以每年约200万人的速度递增。为了解除这部分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应给这部分农民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

2.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相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讲,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的养老负担要重得多,且存在子女先于父母死亡而带来的养老风险,因此,为了使独生子女父母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条件,同时为独生子女政策在农村的推行提供配套制度,国家应将这部分村民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

3.高龄村民养老津贴由于生活条件和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村民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提高,农民未富先老的问题已经凸现,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使反贫困的任务更为艰巨复杂。2005年,中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就已突破1亿,8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农村高龄人口的存在,一方面自身需要更多的养老资源,而另一方面为其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的子女因年事渐高,供养父母的能力却反而降低了,因此,国家应将超过一定年龄的村民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定期提供养老津贴。

三、基金筹集

(一)筹资模式

从历史的角度和世界的范围看,社会保障筹资主要有3种模式:全额积累、部分积累和现收现付。笔者认为,这3种模式各有利弊,但现收现付模式更适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筹资需要。

首先,如果在农村不建立普遍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那么,农村社会保障的总体负担应该具有较高的可预见性和平稳性。较高的可预见性能使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较为准确地确定每年的支付负担,而平稳性则能使代际间的社会保障负担不致畸轻畸重,从而无须通过采取积累模式形成一个储备基金,以应对诸如城镇老龄化高峰期出现的养老金支付突然大幅度增加所带来的资金困难。

其次,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参保人数众多,保障体系本身具有较强的调剂能力,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保障系统现收的资金应该能够满足基金支付的需要。即使由于出现特大事故,如特大自然灾害等,基金支付出现困难,也可以通过临时财政拨款和接受捐助等方式来解决,无需建立较大数额的专门应急储备基金。

再次,如果选择积累模式(不管是全额积累还是部分积累),将形成数额巨大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而要确保如此数额巨大的基金能够保值增值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欠成熟,相关监管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也没有形成,我国城镇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已出现令人担忧的问题,大量基金被违规使用,为数不少的基金已流失。农村社会保障在筹资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充分吸取这一教训。

(二)筹资渠道及负担分配

1.财政拨款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应根据当年全国和本辖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支付总需求,安排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由于不同地区及统筹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不同统筹区内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应是不同的,但财政拨款在整个社会保障资金中应占有较大的比重,尤其在西部贫困地区和初期阶段。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地区平衡和应急支付,这部分资金不能直接进入各级地方预算中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式年度预算收入来源,不能直接构成各统筹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

2.统筹区内公共资源收益在我国农村,有一些由全体村民共有的资源和财产,如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水面、乡镇企业等,这部分资源和财产经过使用,如土地使用权转让、水面出租、企业经营等,均会产生一定的收益。这些收益的一部分应按一定程序划转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资金来源。

3.村民缴费村民个人缴费是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村民在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并符合法定缴费条件后,应按规定的方式和数额缴纳社会保障费。由于村民收入形式的实物化、多样化和隐蔽性,实行比例缴费制比较困难,因此,村民可按定额分月、季或年并分期或一次性缴纳社会保障费,并按缴费档次分别享受对应的保障待遇。由于不同统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统筹区内村民的缴费项目和缴费标准应有所不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失地农民应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应直接从征地补偿费中扣除并一次性划拨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基金账户。

4.慈善捐赠农村社会保障还可以通过接受个人、单位、国家、国际机构的捐赠来筹集资金。“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先后收到大量捐款,笔者以为,这类捐款中的一部分可以划转到灾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中,用于建立专门适用于灾区农民的社会保障项目。

(三)筹资工具

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保障基金征收工具有两种:一是社会保障税;二是社会保险费。两种筹资工具各有利弊,但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选择社会保障费作为筹资工具更为合理。

1.在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存在诸多技术难题这些难题包括:(1)管理系统不便确定。目前,我国在税收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分税制。农村社会保障税究竟划为国税好,还是划为地税更为合理?从现行的体制看,其确定存在一些困难。(2)纳税人难以确定。社会保障税是以个人为纳税人,还是以户为纳税人?由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一般是以家庭作为收入主体,但村民却以个人的名义参加社会保障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这样,纳税人不便确定。(3)征税对象难以确定。征税首先要确定对什么征税的问题,世界上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国家都是以薪金收入作为征税对象,很好把握,可我国农村村民的个人收入却很难确定。

2.在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会增加管理成本

如果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就必须在税务部门建立一个新的征税体系,配置相关工作人员和设备,这本身就会带来直接的管理成本。而如果采取征收社会保障费的办法,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因为,社会保障费完全可以由农村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来直接负责征管,而农村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是现存机构,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机构的运行成本。

3.采取“收费”而不是“征税”更具有妥当性

相对于“规费”,“税收”具有刚性。在实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期,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的很多关系还不清晰和稳定,村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匆忙出台法律,强制开征农村社会保障税,可能引起村民的抵触,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而社会保障费的征收属于政策层面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那样强的刚性,调整比较容易,执行中可允许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推行的初期,选择社会保障费作为筹资工具更具有适合性和可操作性。

四、管理体制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笔者以为,我国应建立统筹领导分别管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农村社会保障应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中。

(一)领导协调机构及其基本职能

各级政府应成立社会保障委员会,统筹协调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事务。社会保障委员会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教育、财政、农业、工会、军队等有关部门和方面的领导及代表组成,社会保障委员会应由本级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

中央政府社会保障委员会应承担以下基本职能:(1)制订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基本政策;(2)拟订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行政法规;(3)拟订社会保障预算;(4)协调全国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5)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6)决定涉及全国性或跨区域性的重大社会保障事项。

各级地方政府社会保障委员会应承担以下基本职能:(1)负责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本辖区的执行;(2)协调本辖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之间以及两大社会保障系统内部各保障项目之间的关系;(3)拟订本辖区社会保障预算;(4)依照政策或法律规定拟订在本辖区内实施的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性文件;(5)负责本辖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6)决定本辖区内的重大社会保障事项。

(二)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基本职能

根据我国行政部门目前的管理职能分工情况,笔者认为,应由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按保障项目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务。其中民政部门负责农村“低保”、养老保障、灾害救济、农村退伍伤残军人优抚、“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项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卫生部门负责医疗保障。

中央政府农村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主要承担以下行政管理职能:(1)在自己主管的系统内组织实施国家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2)就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事务制定部门规章;(3)对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4)负责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5)负责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调研和信息收集;(6)接受有关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事务的申诉、检举和建议。

地方政府农村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承担以下基本管理职能:(1)根据本级社会保障委员会的要求,在本辖区内就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事务组织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组织并监督本辖区内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经费的筹集、管理和支付;(3)受理本辖区内有关自己主管的农村社会保障事项的申诉、检举和争议。

(三)事务经办机构及其基本职能

笔者以为,可以在各农村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下设立相应农村社会保障事务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农村社会保障事务。事务经办机构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承担以下职能:(1)接受相应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委托,具体负责相关农村社会保障事务的经办;

(2)根据相应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经过同级政府批准的农村社会保障收支计划,组织农村社会保障费的征收和社会保障待遇的发放;(3)就自己经办的农村社会保障事务负责选择服务机构,并与其签订服务合同;(4)收集、整理和报告集资经办的农村社会保障事务的有关信息。

(四)服务机构及其基本职能

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主要包括

基金托管机构、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和待遇发放机构。笔者认为,可以委托农业银行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托管机构,符合条件并取得社保基金投资管理资格的金融机构作为基金投资管理机构,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符合条件的医院、职业培训教育机构等,可以作为社会保障待遇发放机构。服务机构主要承担以下基本职能:(1)根据与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委托人的托管协议,妥善保管农村社会保障基金;(2)根据与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委托人的投资管理协议,依法对基金进行投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3)依法定期向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委托人报告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相应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报告;(4)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及时向农村社会保障受益人支付或提供社会保障待遇;(5)在规定年限内保管好所有财务会计凭证。

参考文献:

[1]何雪峰.广州近九成市民担心重病无保障[N].信息时报,2007-06-18(A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R/OL].(2007-05-09)[2008-07-20]

[3]潘跃.民政部:“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人均年补857元[N].人民日报,2007-08-09(2).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对策

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经济与社会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城乡差距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作法在改革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农村的生产制度与组织结构变迁并没有朝着好的态势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必然也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情发展,而且还要以当前农村所处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前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程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了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一系列政策和有效措施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

200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236-237。通知颁发以后,2007年已覆盖全国86%的县(市、区),参加农民达到7.3亿人。在2013底,全国开展“新农合”县2489个,参加“新农合”的人数达到8.02亿人,参合率达到98.7%以上,实际住院补偿比也逐年增高。2015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2]。“新农合”的不断完善标志着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建立。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商品经济,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就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各个农村立足于现实发展状况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根据规划,到2020年实现全国农民都能够享有新农保。中国的老年人口75%都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对他们的老年生活起一定的保障作用,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快速发展200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这就为在农村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3]。据民政部统计,2014年全国农村参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人数为5209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为2939.2万户,财政支出为844亿元,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27776.6元/人/年,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支出水平为125.3元/人/月[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及实施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实与经济的制约,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并不具备城市所拥有的优厚条件与资源,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可以采取整体推进的策略,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满足农民最低的需求出发,一步一步地达到满意效果。基于上述考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可能经历较长的时期,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包括: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资金的来源。全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收入不高和缺乏市场化的生产管理制度等问题,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从何而来成为最大的问题。在沿海地区的一些富裕农村,虽然存在一些完全由村集体承担的第三方保险模式,但仅仅是个别现象,大部分的农村还处于贫困状态,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二是资金的管理。大部分的农村普遍缺乏现代市场化的管理组织,用怎样的方式管理资金,使资金得到增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本来就有限,怎样管理这有限的资金需要政府部门结合现实的发展趋势与实际情况,制定资金管理计划。三是资金的合理运用。资金能否得到合理的运用,这一问题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在短期内农村的低收入状态不可能得到改变,广大农村只能解决最为紧要的问题,例如现阶段农村最为急迫的需求可能是农民的养老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农民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支付模式,使资金合理有效运用。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源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撑,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商品与服务体系。因此,需要为这些商品和服务提供资源供给。中国总共有8亿多的农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给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使其生活水平提高,逐步缩短城乡差距,但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偏远和信息闭塞等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源配置相对落后,如大多贫困地区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很差,仅拥有简陋的基础医疗设施和常见疾病的药物等,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那些还未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甚至这些也没有,这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管理。当代社会政府管理方式需要从政策管理转变到法制管理,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的法制化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是和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其立法层次还不高,法律监督不足,依法管理难以落到实处。另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整体上呈现管理混乱的局面。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基金会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均涉及农村社会保障,但在遇到问题时它们互相推卸责任,办事效率低下,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较发达,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较高。如广东和山东等省份,到1998年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已达到80%以上[4]。然而位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包含了中国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其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二是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完善,主要局限于基本生活保障,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已有的各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原因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化水平低,覆盖的人群少,保障水平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只能起到一种生活补贴的作用,很多制度缺乏法制化的规范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整体上农村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基础薄弱,在此背景下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存在较多问题。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也逐步改善,但农村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城市,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原因在于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有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各种资源没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地区,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这就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5]。这种“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步加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农民的投保能力也受到限制。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也表现为“二元”结构,即高水平的城市社会保障与低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并存。

(三)农村资金不足和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不足并存

资金问题始终是阻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瓶颈。截至2005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到123%,即相差1倍多[6]。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就造成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农村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不足以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不足,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资金比例太少,对于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落后

中国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法律的体系还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尚未制定,致使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法律约束,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即使已有的社会保障立法也存在立法层次偏低的问题,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法律很少,已有的社会保障法大多是以法规或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另外,缺乏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普遍性与规范性等,这使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

(五)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差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依然认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现象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慢,很多人持怀疑或观望的态度,比如社会养老保险的周期很长,他们怕国家的政策发生改变,不愿意做当时见不到利益的事情,不愿意冒这种风险;另外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没有必要参保等。农民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四、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就全国而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功能差和法制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些措施,但是,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众多弊端。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加强监管力度

任何情形下,政府都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责任。中国处于转型期,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承担多少责任等都需要科学的界定,需要做到分类、分项、分层和分级明确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这几个主体之间的责任必须明确划分,清楚地承担各自的责任,如果责任边界模糊不清,不但无法正常发挥政府的作用,还会影响民间作用的发挥。政府还要加强监管力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自身的切身需求,积极地为农民提供最合理的社会保障。

(二)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和覆盖面较窄,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加上近几年来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有鉴于此,应尽快改变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的城市偏向,根据城乡的发展状况,适时地调整财政支持结构,相对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从农村的重点项目入手,如农民最为关心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政府可以调整财政支持的比重,重点支持这两个项目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接轨。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内容包括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运营社会保障资金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等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要作到规范管理,特别是要妥善地保管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可靠地运营这笔资金,使其保值增值,坚决杜绝滥用挪用等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外,社会保障资金怎样以最有效的方式支付给最需要的农村人口,这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严格的程序和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农民自身的深度参与,才能实现公正与公平。

(四)积极推进现代市场组织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

现阶段,中国的地方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效率低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另外,由基层政府负责资金的管理和运作,也不利于充分借助现代市场体系的力量。因此,可以通过现代市场中的保险组织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支撑。农民可以向保险组织购买具有公共财政资助的医疗保险,而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农民的要求设计合理的保险产品,并通过这一产品将政府的资助传递给农民,这样可以保证政府的资助的确支付给了那些最需要资助的农民。

(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保障领域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和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要想得到真正的维护,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来实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各单位和经济组织都要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公平和平等地对待农民,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的情况,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绝不姑息和手软。另外,还要加强农民自身的法律保障意识,如乡政府定期在村里开展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会谈和讲座,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综上所述,中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进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是中国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因此,建立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民政部.2014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王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成就与展望[J].财政研究,2010,(8):74-78.

[4]贺清龙.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再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8,(1):21-23.

[5]黄清峰,刘艺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与路径选择———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J].社会保障研究,2014,(2):38-45.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8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前20年的伟大奋斗目标,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农村发展缓慢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1.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的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首要任务。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减轻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发展生产,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首先,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让他们放心消费,可以有力地拉动内需,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其次,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合理合规流转,推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前提条件。建立一个城乡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艰难处境,为农民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再次,农村优秀人才短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致命短板。要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优惠的返乡创业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并加强对农村现有居民的技能培训,为农村的产业兴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乡村文明

乡村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它的灵魂要义。首先,良好的乡风文明不仅要靠全体村民的文明自觉来维持,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其次,要大力加强农村优秀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建设发展一批优质的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产品,让广大的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文化视觉盛宴,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其乐融融、互爱互助的乡风时尚;再次,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充分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在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将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现代的时代精神加以融合创新,共同融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当中,努力营造出一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尊老爱幼、相亲相爱、守望互助的良好的乡村文明风尚,推动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

1.3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所在。首先,提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来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收入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民发展规模经营、购置农机具、兴修高效的农田灌溉系统等方面的补贴金额,减少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成本支出额度,提高农民应对农业经营风险的能力,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地去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其次,通过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将农村和城市连接成为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统一、完整的劳动力市场,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资本向城市流动,引导一些有思想、有技能、有资金实力的农村优秀人才到城市就业创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再次,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推动农村的脱贫脱困,通过构建起一套合理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可以有效减轻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再适时地对当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一些就业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掌握一门可以自己谋生的技能,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困难群众对于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

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基础薄弱,为发展当时的国家经济,我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了一套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在这样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二者在社会保障福利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金额方面差异明显。就拿养老保障来说,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每月的金额是1387.2元,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金每月的金额是141.21元,两者的差额达到了显著的1246元。第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普遍存在着诸如社会保障项目不齐全、覆盖面小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家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出台,农村土地流转和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加快,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这些新型职业农民一部分在农村承包大规模的土地,发展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另一部分离开农村,去城市求职谋生,而保障他们权益的失业保险和退休保险制度却还未建立。第三,由于我国各地政府的财政分割、彼此独立,导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严重,进城务工的大量的农民工不能够在所在城市就地享受到当地的医疗和社会保险服务,使广大的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圈。

2.2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否健康持久地运行发展,关键在于它的资金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端口增多,国家财政面临的公共支出压力日益显著。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还是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资金还没有进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其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筹资能力较弱;再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由中央财政下发地方政府以后,一级一级地下发到农村居民手中,中间的经手环节过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使真正需要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农村居民却不能按时按量地得到社保资金。

2.3农村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想能够“行久致远”就必须要重视它的文化建设,深化它的精神内核,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不例外。当前,在我国农村,由于大家对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教育人才缺失,导致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

3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要想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并解决好我国数以亿计的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党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原则,全面建成覆盖全面、城乡一体、权责明确、保障有力、发展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3.1深化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保制度一体化进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进程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工作,为了保证这项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步消除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以及城市和乡村之间在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待遇上存在的显著的差异,将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慢慢向农村地区转移,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改善他们的医疗、教育等基础条件。其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健全与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生活配套相关的失业保险和退休保障制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再次,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逐步淡化农村人和城市人的标签,打通城市和乡村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机制隔阂,尽快实现异地社保医疗等便民服务,切实改善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3.2加强资金管理,强化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可持续性

社会保障资金的可持续性与否关系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否长期健康地运转,关系到我国数以亿计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实际承受能力,逐步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积极转变包揽包办的做事准则,努力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一方面强化政府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引进社会公益组织或慈善机构的社会资金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然后,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监督管理的一整套制度,规范生活保障资金的拨发和使用流程,切实保证生活保障资金能够用到实处,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最后,对于农村中的重点生活困难户,政府的生活保障资金要能够重点帮扶,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3.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文化建设,激发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加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精神文化服务供给,结合当地农民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为农村居民献上符合时代特点和农村实际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的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第二,要大力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我保障意识,努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精神,争取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不能事事都依靠政府来包办;第三,农村居民要警惕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宣传的“福利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4结语

通过分析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以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茂文.全球政治经济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历史经验与发展趋势[J].智库时报,2019,3(24):1,7.

[2]白维军.我国现代社会保障的理念、政策演变及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40(3):24-29.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9

社会保障资金中包含众多方面内容:财政资金预算在内的社会保障资金、其他相关部门机构负责的社会保障资金、社会保险资金等。要想实现对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科学管理,必须对保障资金的运转过程进行全程化、多元化、动态化的管理。其中包括对农民保障资金收入过程的有效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支出过程管理,通过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增值保值与投资、结余等工作有效管理,切实提高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效率。

2当前我国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大,受益人群逐渐增多。虽然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朝着可持续、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不断的拓展,有效提高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效率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起步缓慢,在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存在众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龄人群在全社会人口比重逐渐增长,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导致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压力也逐渐增加,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社会保障事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农民认为生产没有保障,对于农业生产方面我们能够看出,农户利益保障程度较为薄弱。并且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生产力起到的反作用,抑制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大规模地使用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仍然是靠天吃饭。

3强化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与管理策略

3.1明确社会保障资金科学有效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政府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制度,有效的运营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社会保障资金收入支出工作的有效监督。通过科学合理的资金运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有助于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1]。政府作为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负责单位,应当加强有效监管,在农村基层保障资金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应当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以及社会保障资金的类型系统化,分层次的展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上的统一规范化。3.2探寻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新模式。由于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过程中能够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2]。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可以借鉴先进经验,通过研究国外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发展过程有效促进自身,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并且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构建,社会保障资金的多渠道,实现多支柱社会保障。通过加强政府、企业、农民三方负担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构建立体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体系。重点突出政府与企业的责任,满足农村最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救助农村特困群体[3]。3.3加强基层农村社保制度宣传,增强农民社保意识。基层农村社会保障常被忽略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意识,误以为社会保障是城市居民的专利。对此,政府必须在广大农村有效宣传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够使农民对社会保障有正确的认知,明确自身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要理直气壮地去有关部门去维权。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促进基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改善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国家政策法规有效运行。建设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必须认清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有效推动基层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冬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管理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6):131-132.

[2]庞凤喜,洪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6(2):3-8.

[3]贺翀.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J].理论前沿,2006(6):37-38.

农村社会保障范文篇10

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全国总人口的80%是农村人口,然而作为社会“减震器”和社会公平“调节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却长时间内只是关注于城镇居民,对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投入很少。要建设好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就应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和普及合作医疗制度,同时,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合作医疗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定义

农村社会保障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以基层社区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中资金,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向农村社会成员中,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遭受自然灾害者、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

二、现阶段我国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安全体系,它通过对没有生活来源者、贫困者、遭遇不幸者和一切在失去劳动能力或工作岗位之后的劳动者给予救助,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消除其不安全感、来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民经常面临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很可能就导致农民家庭生活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因而,现阶段大力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的一道重要防线。

(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制度与竞争机制相联系,使社会成员间在收入分配方面不均等。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就需要运用政府的力量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通过社会保障的各项措施对社会成员的收入进行必要的再分配,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适当转移给另一部分缺少收入的社会成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缓和社会矛盾。

(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必然会使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劳动岗位,从而使其本人和家庭因失去或减少收入而陷入生存危机。社会保障通过提供各种帮助使这部分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的物质资料,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使劳动力的再生产成为可能。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农民不再因生计问题而去破坏森林植被,围湖造田,从而会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社会各方面筹措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投资于农业生产,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矛盾,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被征地农民人数越来越多,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纯农户逐渐减少,农民分化加剧,人口流动增强,新型劳动力就业市场逐步形成。这就要求社会保障制度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不但要求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接纳进城农民工,而且也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且随时接纳返乡农民工的转保。因此,加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中国人口政策的持续实施

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使农民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基本生活没有了保障,就迫使他们通过多生孩子来强化家庭保障。

三、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形式单一,水平低,覆盖面小,社会化程度低,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有80%的居民住在农村,但农村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的边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之外,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却在不断扩大,2004年已达3.21/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2年底,我国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占全体居民的18.3%、10.7%和13%,还没有达到国际上20%的最低标准。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打破传统农村集体、家庭和土地等故有的保障形式空间,使得农村公共福利事业发展缺乏主体

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只进行适当投入,大部分主要依靠集体和家庭投入,土地作为稳定性高的一种保障手段得到充分利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集体、家庭和土地等传统保障手段的功能受到大大的削弱。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增多,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再者,随着非农就业机会开始增加,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大量外出,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向,土地相对收入不断下降,土地保障功能也趋于下降。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更加重了农村的养老保障任务。

(三)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和监督体系。从管理机构上看,突出表现为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最终导致了一系列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等。

四、我国实施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一)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并监督其执行,建立、完善和管理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承担最后的财务责任。政府之所以要介入社会保障领域,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物品属性,同时,社会保障领域的市场失灵、政府权威及其强制力所带来的管理上的成本收益优势以及政府的最终财政责任也是其介入社会保障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由政府来精心策划养老、医疗、救济等社会保障计划,以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二)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时与城镇医疗保险接轨

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然而,由于筹集资金总量有限以及政府为了控制道德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设置了起付线、共付水平和封顶线。当前共付部分仍然很高(共付比例在多数地区达到30%~50%),对于低收入的农民来说更难支付现金部分,这就限制了这种保险对贫困家庭的用处,贫困家庭依然因无力垫付大病的全额医疗费用而放弃求医;其次,自愿参加必然形成对经济困难群体的排斥,能够参加的是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也就更有可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补贴以及相应的医疗保障。这样客观上形成了富人越富越有保障,穷人越穷越没有保障,政府对参保者的财政补贴,就变成了一种典型的逆向转移支付,违背了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对贫困者转移支付和缓解社会不平等的基本原则。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步政府应尽可能加强投资力度和宣传,改革医疗保障享受条件,寻求科学的缴费方式,同时建立医疗费用控制机制,缓解医疗基金的压力。与此同时,适应城镇化的需要,逐渐提高医疗基金的统筹层次,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大病统筹保险接轨乃至合并。

(三)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作为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

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医疗保险制度尚不普及之时,其重要性更为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将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然而仍有少部分人群没有参保或参保了但无法享受的,而这些人群往往却是最需要救助的单位。为此,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为确实有困难、无钱看病的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四)实现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共筹资金,建立多渠道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

社会保障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总体上社会保障资金应由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共同负担。它体现了责任主体各自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同时也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应有三方承担的社会保障资金基本上只是农民个人缴费,几乎变成了农民的个人储蓄。由于我国农村很多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而在短期内完全以社会保障取代家庭保障是不现实的,政府就要加大用于农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相应的资金比例,通过提高政府和集体对农民参保补助比例,激励农民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形成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的有效保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