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服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3 16:51: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农村服务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服务贸易研究论文
[摘要]在农村地区发展连锁零售业态,对改善农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等具有积极的作用。连锁零售企业在农村地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传统购买习惯、商品结构、经营成本等制约因素。要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连锁零售企业应该从引导农民消费习惯入手,在经营管理中,建立适合农村市场的二元连锁模式;并且经营范围、加盟商的选择管理都要从农村市场的实际出发。
[关键词]农村连锁零售业态对策
在农村发展连锁零售业态是关系政府、企业和农民的重大项目,它不但有助于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也为广大零售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其既能避开大中型城市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也可以发掘农村这个巨大的长尾市场;同时,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的消费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发展连锁零售业态的的理论分析和现实基础
1.理论分析
连锁经营是当今国际零售业的主流经营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商品销售额一般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美国己达到70%左右。首先,连锁经营的本质是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业,通过联合,形成较大的企业规模,从而实现了专业化分工,进而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统一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分散销售,降低销售费用;集中决策,降低管理费用。其次,连锁商店总部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培训人员,筹措资金,从而实现了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商誉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和有效配置。另外,连锁的各分店具有高度同一性,从商品、价格、服务到店面装潢、店堂布置,到销售策略、服务水平、经营理念都如出一辙,容易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建立商誉,积累无形资产。
农村气象服务论文
1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气象服务中应用的策略
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的气象服务,应先从提高认识入手。在农村气象服务中,农村气象服务和现代信息技术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2项同样重要的工作。农村气象服务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依托,因为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就谈不上优良的气象服务。
1.1转变认识,贴近三农,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在农村气象服务的传统认识中,经常把“天气预报”混同于“气象服务”,事实上,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把预报当作服务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气象部门放弃了“农村气象服务”的研究,还会产生重技术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气象服务是对农村用户需求的满足,农村气象服务不仅要满足农村用户的需求,还要挖掘其需求,洞察其潜在需求,更要洞悉隐藏在农村用户需求后面的思想、渴望和动因。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者将特有的业务服务产品与现代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服务技术相结合,形成为用户服务的解决方案。农村气象服务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气象业务和农村用户需求三者的密切结合。气象部门要把农村用户的需求变为气象服务者的思想,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和产品,也要紧跟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1.2坚持气象信息品牌,坚持服务的主动权不动摇
气象信息品牌是气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气象面向社会的服务,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服务方面。综合气象信息平台是面向社会大众最直接、最实时的服务窗口,只有在综合气象信息平台的支撑下,才能展现气象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展现气象文化的魅力。气象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气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气象信息服务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气象信息权的专属特性;二是气象信息服务手段的全面保证;三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突发临时性的应急需要;四是气象基本业务发展的需要。
农村金融服务简析论文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免两补\"政策的实施,\"三农\"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功能不健全,农民贷款难、农村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的存在,使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不断显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经济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和经营战略的转移,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收缩农村网点,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体系不完善。与新农村建设要求存在差距。以汕尾市陆河县为例,目前,县内留有金融机构网点共17个,其中:工商银行1个,农业银行1个,建设银行1个,农村信用社8个,邮政储蓄网点6个。在农村,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撤销后,其金融服务由农村信用社承担。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手段单一,服务功能不全,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难以形成合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要求。据统计,2006年末,汕尾市陆河县各项贷款41697元,其中:陆河县农联社各项贷款占比为91。96%,各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贷款占比为8。04%,农村信用社对当地的信贷支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仅靠当地处于改革发展中的农村信用社进行信贷支持,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地方经济所需。
(二)农村资金严重外流,银行有效信贷投放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以资金上存形式抽掉了相当一部分县域资金,而邮政储蓄机构通过其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吸收走了农村的大量闲散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落后地区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据统计,截至2007年4月末,汕尾市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126614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75216万元,存贷比仅为37。53%;全辖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79427万元,占全辖各项存款的10。22%。在农村,绝大部分金融供给实际上由农村信用社在唱\"独角戏\",但因其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比率高,管理水平较低,金融电子化水平不高,服务手段落后,对\"三农\"的支持显得力不从心,有效信贷投放不足。
农村金融服务研究论文
摘要:农村金融作为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部门,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而目前农村金融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着诸如服务功能弱化、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服务环境差等问题,因此,为了使农村金融适应新农村建设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必须为农村金融构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制定法律法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聚成合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及其服务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农村气象服务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的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防雷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提出气象和相关部门还有各级政府各行职责切实解决农村气象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探讨
引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了解当前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1.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如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等等在农村均还得不到;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时得到;农民要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各种气象预测预报产品要更及时、更准确、时效性要更长,并尽可能的定点、定时、定量。
农村公共服务分析论文
一、现行“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解决地区公共服务不均衡所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如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应的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规定,使得转移支付制度在施行的过程中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
2、支农资金支付形式的不确定性
在“以钱养事”这一机制中,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重要的资金来源,这种把本身就因为支农项目的不确定性并具有波动性的“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对资金的数额、支付的时间及方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农村金融服务论文4篇
第一篇
一、现代农业需要现代金融服务
(一)金融服务构成现代商品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
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农民生产的自给消费需要的产品,而不是用于以交换为目的商品,产品生产一般是够自己和家人消费就行,由于生产数量少,所需的资金投入很少。如果是以扩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就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这就需要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农业货款需要抵押,一般是以土地价值和级差地租平均价格作为抵押。农业贷款以低息扶持,国家对从事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实行利息补贴。所以农业土地银行的贷款往往带有政策银行性质。它不同于以利润为目的纯商业银行。它是以扶持农业生产为目的。越是进入现代后的农业越是一个脆弱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服务,尤其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如同工业、商业一样,资金是构成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没有资金,只可以发展自给农业,不可能发展现代型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农业。
(二)金融服务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升级,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的法宝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就是生产手段和生产工具的革命,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所要求的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技术升级,都需要资金投放,作为农业组织,无论是集体组织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的利润率很低,大多是靠政府补贴而勉强维持,因此一般都没有多少积累投入农业的技术升级和农业生产设施及设备的购买。如果需要购买这些技术设备必定是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农业是脆弱产业,受国内外商品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很大,存在的风险较大,一般商业银行是不愿意提供贷款服务的。
农村生态文明服务三农论文
论文摘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从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及样板村的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农业信息化更好地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文明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人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新农村建设服务模式创新
论文摘要:探索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科技服务微观主体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改变了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推动了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赋予了体系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人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就对农村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新时期科技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这些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是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许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农村科技合作社,首先是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办的,它通过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培训、科技和市场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他们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全县建立了16个乡镇联社,320个村级分社,在850个村设立了科技推广业务员。每建一个基地或发展一个产业,合作社就采取扶术承包方式,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还开通了“6838110”科技信息咨询电话,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上半年,人社农户1.2万户共6.5万人,社员人均年收人比当地农民普遍高出300元以上,合作社科技服务收人突破100万元;合作社共吸纳社员投资2000多万元,已为社员小额贷款担保贴息22万余元,并每年拿出15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周边地区得到推广,仅在湖南省娄底市已建立起11家农村科技合作社,入社农户达2.1万户,开发基地37个。
农业科技传播站,是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的,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和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为依托,采取企业主办、专家主持、政府引导的原则,依靠市场机制运行,依靠效益驱动发展的新型农技服务机构。传播站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传播站实行企业化运作,主体投人由主办企业自筹解决。传播站采取主办企业与专家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方法,形成梯次化的专家团队。专家与传播站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人股,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和服务。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新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形成,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截至2007年上半年,河北省农业科技传播站在建试点单位101个,进驻专家348名,开展研究开发项目213个,为企业开发新产品447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95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2个,辐射农户299万户,培训农民300万人次。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1999年初由福建南平推出的,该制度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人手,通过政府积极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等,任职时间一般为1一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岗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农村,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合作等科技服务,并与农村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一大批农村能人在“干中学”,并成长为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特派员制度还带动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打造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的新型科技服务网络,推动了农技推广体制的重构。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已有4.5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100()多个县的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仅2006年,就组织培训农民890多万人次,引进农林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形成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0多家,创建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服务组织共14500多个,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70多万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农村服务业统计判断和数据调整论文
(内容提要:论文深入研究了世行调整中国GDP数据的原因、方法和结果,系统地阐述了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统计体系和价格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以事实为依据,利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对世行的调整方法进行了逐项剖析,揭示出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这种调整方法已经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世行不应再调整中国GDP数据的基本观点。)
90年代初,世界银行派代表团对中国统计体系进行考察之后,发表了一篇考察报告:《转换中的中国统计体系》。报告认为,中国统计体系虽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其在基本概念、调查范围、调查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缺陷:基本概念仍深深扎根于传统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调查范围仍主要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调查方法仍以传统的全面行政报表为主;中国价格体制虽然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但仍保留着传统价格体制的许多本质特征,许多产品的价格仍然处于政府控制之中。这些情况导致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数据的低估和速度的高估。1994年,世行发表了一篇专题报告:《中国人均GNP》。它以上述考察报告为依据,对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向上调整。世行公布的1993-1997年的中国人均GNP数据是在其调整后的中国1992年GDP(注1)总量数据和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率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因此,世行公布的中国1992-1997年人均GNP数据远大于中国官方人均GNP(注2)的美元折算数。本文阐述世行关于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
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致性调整、范围调整和估价调整,综合调整比率为34.3%。其中一致性调整和范围调整是关于统计体系的不完善所做的调整,估价调整是关于价格体制的影响所做的调整。
世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情况简要概括在表1中:
表1: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