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0:54:39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EB/OL].,2005-10-20.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2

**乡位于**市西南15公里处,行政区域1960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其中牧业村6个。**年,该乡人口14187人,其中哈萨克族占76.7%,人均耕地2.2亩。农村劳动力3882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1%;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商业的劳动力分别占总劳动力的60%、19.2%、6.3%和3.9%。**年,**乡有富余劳动力1500人,转移总体情况如下:

——从转移比例上看,当年转移1003人次,分别占全乡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的25.8%和66.9%,占全市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9.5%,约为五分之一。

——从转移特点上看,一是多以短期外出为主,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半工半农类居多。同时,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经常是半年打工,半年在家休息,或者是今年打工明年不打工。二是“就地”、“就近”、“就富”转移居多。**年,该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在本乡内实现“就地”转移的136人,占13.6%;“就近”转移到乡外市内的656人,占65.4%;转移到市外地区内的152人,占15.2%。而转移到省外的仅有59人,占5.9%,其中“就富”转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占94.7%。

——从转移收入上看,劳务输出人均增收132元,占农牧民增收的52.8%。

二、**乡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年,**乡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走到了全市前列,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具有普遍性。

(一)政府服务不到位,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当前该乡富余劳动力流动基本处于半无序状态,政府缺乏对其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组织和引导。一是劳务信息交流平台不完善,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乡级政府服务深度不够,大部分农牧民不了解政府劳动力转移政策,不能及时获得政府的劳务用工信息,存在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问题。二是劳动力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农牧民素质的目的。存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教材语言障碍以及教材与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

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表明,中介组织是政府服务的纽带和有效补充。就目前看,**乡劳动力中介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基本由当地政府承担,供求信息缺乏市场性、广泛性。据我们了解,**年该乡劳动力以自发方式转移的在90%以上,方式上多为单个或者三、五个劳动力零散转移,主要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且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二)农牧民综合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要求

据我们了解,**乡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水平低。**年该乡转移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2%,初中文化程度占2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二是职业技能差。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在第一产业居多,其次是低层次的商业服务业和生产建设第一线。**年,该乡到异地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为64:15:21。

(三)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业精神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乡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对土地依赖性强,恋乡情结较浓,宁可安于现状也不外出打工。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该乡富余劳动力中约40个大中专毕业生,他们虽然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但怕苦、怕累、怕风险,缺乏创业意识,大多数的就业目标是进政府机关工作。

三、促进**乡及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解决农牧民思想上的问题

加大对劳务输出“排头兵”的乡镇(场)、村组和个人的表彰力度,以期达到树立典型、扩大影响、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宣讲团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抛弃小农经济意识,放下“恋乡”的思想包袱,增强竞争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充分调动农牧民“离乡离土”务工挣钱的积极性。

(二)构建市、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解决政府服务的问题

一是市一级应利用驻阿办事处机构在各地设立就业联系办事处,依托本地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与企业采取“订单培训”的方式构建劳动力输出市场网络。二是加强劳务市场管理。由于劳务市场不规范,以招工之名行骗财之实屡见不鲜,特别是农村缺乏文化的少数民族青年经常受骗。因此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大规范城乡劳务市场的力度,输出劳动力应同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续,明确劳动保障。还要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切实保护他们在异地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农牧民自觉转移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熟悉本地情况、信息灵通、群众信任,尤其是他们有地缘、亲缘广泛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亲和力。因此,应积极鼓励支持农牧民合作组织和经纪人发挥出政府不可取代的作用,使政府从组织推动向协调监管、直至市场化运作转变。

(三)加强技能培训,解决劳动力素质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训工作:一是积极构筑教育平台。利用市农广校、技校等教育机构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另外,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培训很重要,培训教材应有汉哈两种读本。同时,加强农村中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毕业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目前,**市巴里巴盖乡、红墩镇、阿苇滩镇等乡镇寄宿制学校已开办初中“2+1”职业教育班,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二是强化以需定培。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规模,重点进行“定向”、“订单”培训,提前瞄准疆内、区内现代养殖业、矿业、旅游业发展的大市场,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培养和就近输出劳动力。三是构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实行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管理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3

20*年、20*年年连续两年,我市政府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今年更列入人大唯一议案。这也是我局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20*年的主要工作目标为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0000个,本地劳动力实现就业20000人次,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0000人次,培训20000人次。

对照目标,我们于年初召开全市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会议,将*年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各项目标分解到各镇。各镇明确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办公室,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台账,初步掌握了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结构和就业意愿。在各级重视、各方支持的有利氛围下,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比较顺利,起步较好,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成果喜人,上半年培训农村劳动力8*9人次(其中技能培训271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劳动素质,通过培训,上半年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7375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4%。

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加强了宣传力度,营造我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良好氛围。落实各项奖励措施,扩大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给予奖励的覆盖面。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优先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当年新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人数占用人总数比例达10%(原标准为30%)以上,用人单位可获得相应的奖励。二是建立以公共职介为龙头,各民办职介为补充的职业介绍网络,开放市职业介绍中心,发挥其公共职业介绍的主导作用,定期开办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对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本市农村劳动力,免费为其提供3次择业机会。三是在培训方面,我们把培训工作和提高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在保持去年就业前指导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工作的重点放在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上,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和创业水平。各地首先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当地比较热门的工种进行统计,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对政府实施免费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的政策得到理解和响应,另一方面,加大同各培训机构的联系,使他们积及参与到这一工作中。同时与单位加强联系,对他要需招用的人员组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合格后直接输送到位,加大培训的就业成功率。

总的来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成效也很明显。但从实施的情况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农村劳动力自身看,一是观念难转变。不少农民满足于温饱,陶醉于小富,恋土恋乡情结重。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值过高,只愿意从事工作轻松、工资待遇高的岗位。也有一部分农村女性青壮年,因家庭经济相对富裕而不愿就业。二是技能素质不适应。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素质较差,自觉参与培训的意识不强,难以适应机械化程度、自动化程序较高的一些工作岗位。三是弱势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农村劳动力中“4*0”人员以及一些有病、残疾等弱势群体,包括一些大龄失地农民缺乏就业竞争力,转移较为困难,生活缺乏保障。四是外地民工进入我市就业加大了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来自外省、外市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民工吃苦耐劳,对工资要求相对较低,挤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从企业层面看,近年来,工业企业逐步加快了资本、技术替代劳动的步伐,一些技术含量高、设备较为先进、发展较好的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劳动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外地工工资成本低,相对容易管理,导致劳动力使用重外轻本。不少企业用工欠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随意加班加点,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工资报酬低,部分企业克扣、拖欠职工工资,故意漏缴或少交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金,以不正当的方式降低企业成本。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的积极性。从工作层面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市镇两级劳动力市场虽有形成,但全市劳务和用工信息还未实现联网,难以掌握较为全面的岗位信息,劳动力培训还未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局面。各培训机构大多自成体系,专业设置雷同,缺乏办学特色,全市培训资源利用还不够集约。少数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多,没有做到真抓实干。这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就难以加快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安民之道,富民之基,关系“两个率先”,牵动农村稳定,必须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工程来抓,针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和制约,下阶段,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的力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家对这项工作认识的程度。一要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推出一批就业之星、创业之星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例和对比算账的办法,教育引导农民破除“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和“固守三分地,安守天命”等陈旧观念,克服怕苦、怕累、怕闯、怕受管束等思想顽疾,使他们明白勤劳才能增收,创业才会致富。二要统一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去做这项工作,决不能流于形式,消极应付,必须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抓实干。三要营造全社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方针政策和典型事例,进一步加深全社会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使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线工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让全社会认识一线工人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要给予一线工人更多的自身发展机会,鼓励和引导企业推出首席技术工人聘任制、高级技工享受津贴等激励措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一线工人同样有发展机会,同样能干大事业的导向。

2.抓好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要健全培训体系。以现有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学校、技工学校等为主要阵地,以各种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尽快构筑起适应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培训体系,各类培训机构和办学力量,要依托现有办学资源和条件,尽快办出特色,提高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二要确保培训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用工单位要求。重点要突出就业指导培训、农民实用致富技术培训,以及与当地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岗位技能培训等等。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训形式。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操作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重点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与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甚至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培训,以及送技术下乡开展流动培训、特色培训等等,努力提高培训的成效。此外,还要严格按照《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培训达到什么程度,经考核合格的必须发给相应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要进一步研究探索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式培训,由企业垫资扶持贫困学生就读职技校,毕业后到定向企业工作,从工资中逐年偿还学费。

3.健全组织网络,切实加强服务。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全市“一盘棋”,上下合力,干群联手,城乡互动。一要把组织工作网络延伸到村级。发动村一级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同样要十分重视。二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劳动力市场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用工单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和纽带。今后要把劳动力市场的触角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及时将各类用工信息传递到村组。进一步完善信息手段,积极利用报纸、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橱窗等载体,使农民就近就地掌握就业信息。建立乡镇岗位信息采集系统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定期搜集企业的用人信息,尽快实现全市劳务和用工信息的联网工作,实现镇与镇之间横向联网,市与镇之间纵向联网。全面统筹全市的就业信息搜集、和介绍工作,并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洽谈会。建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台账,凡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培训情况、就业情况等都要登记上册,并实行动态管理。三要突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与扶贫帮困、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纯农户和生活困难的农户以及4*0大龄就业人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就业服务。尤其是政府投资或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他们就业,支持他们创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4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农民工

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thewaysoftransferringsurplusrurallaborinChina,pointingoutthattransferringintosmallcityorcountyisthemainwayforthemostpartofruralpopulation.Accordingtopushandpulltheoryofpopulationmigration,asruralpeopletransferredfrompeasantstofarmworkers,fromfarmworkertocitypeople,itadvocatesaconsequanceoftheinteractionofbothforces.

Keywords:transferringrurallabor;pushandpulltheory;farmworker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条件。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

本文原文

为叙述方便,若农村人口在家务农,记为状态1;若外出打工,记为状态2;若转变成城镇人口,记为状态3。并假定状态2与状态3的区别是:状态2仍有耕地,而状态3没有耕地,却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农村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活都存在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把在状态1、状态2、状态3的生产生活总成本记为C1、C2、C3。生活成本指劳动力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支出等,三种状态下的生活成本分别用C1L、C2L、C3L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地一般比农村当地经济发达,一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如蔬菜、粮食等的支出会增加。于是,同样是满足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支出要多于原住地。由于转移目的地教育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比原住地齐全,再加上一些城市的人为制度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子弟入学成本增加。住房支出是最大一笔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支出成本。农村人口在原住地建好房子后一劳永逸,只要作必要维护,无须再付出任何费用。而在转移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者承担更高的房价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分别用Li1、Li2、Li3表示3种状态下日常生活支出,用Ed1、Ed2、Ed3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用Re2、Re3表示住房租金或房款,用Fe1、Fe2、Fe3表示其它生活支出。

状态1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用Pr1表示。状态2与状态3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学习费用、在转移目的地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费用以及与家人联络费用等,用Pr2、Pr3表示。于是三种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为:

状态1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生产经营收入以及国家的各种补贴,分别用In1和Su1表示。另外由于在原住地社会环境比较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记其心理收益为Xi1。状态1的总收益记为R1,则R1=In1+Su1+Xi1。

状态2中农民工的主要收入为打工工资收入,农村家中的一些地租收入以及建设城市的心理自豪感收益,分别记为In2、Di2、Xi2。状态2的总收益记为R2,则R2=In2+Di2+Xi2。

状态3中农民工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和心理自豪感收益,以及作为城市人口的其他附加福利收入,分别记为In3、Xi3和Fu3。状态3的总收益记为R3,则R3=In3+Xi3+Fu3。

综上所述,由推拉理论,若R1-C1大学生转变而来的城镇人,当他们认为R3-C3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小城市或县城又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农村人口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转移落脚点。对于如何才能完成转移,研究表明,只有在城市打工的综合收入大于在农村务农的综合收入,农村劳动力才会倾向于进城工作。因此,应该尽量消除农民的进城障碍,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均资源。这样也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后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农.离土还是离乡[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2]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J].东南学术,2004(1):60-66.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5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应当说,当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适宜开展大面积的土地开发项目,发展规模农业。由于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大批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许多外出经商务工户把全家的承包地、自留地都出租给同村农户,因此,使农村中部分有能力也有发展农业规模生产意向的农民有了一个机会。如本村葡萄种植大户李善泽,在本村租种7亩,还在邻村租种12亩,成为象山的葡萄种植大户。

二是有助于扩大城乡交流,减少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由于历史的和教育上的原因,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生活方式还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也相对较低。通过广大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带回的不仅仅是金钱,更为重要的是带回了城市的集体合作思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缺乏农业技术人员的问题更加突出。可以说,坦塘村绝大多数外出农业劳动力并不是靠种地养活不了全家才外出经商打工的,他们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才弃地而去的。而这部分人中绝大多数恰恰是原来村中种植业的骨干。如村民洪昌根,务农二十几年,当生产队长也有十几年了,对种植业特别是柑桔种植相当在行,今年8月全脱产去上海务工。据他说,种一亩西瓜要先后投入近百元,辛辛苦苦管理三个月,最多能赚一二百元,还要“靠天吃饭”,收入没有保证。而每天做做短工也有30-50元一天,做一个星期就比种三个月地收入高。

二是部分土地出现抛荒现象。有些农户三家三口、四口外出务工,承包地未能转包,无人料理,致使出现抛荒现象。许多柑桔任由自生自灭,使柑桔树生产力逐年下降。

三是投入农业再生产资金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缓慢。目前坦塘农业生产中除水产养殖业投入资金在增加以外,其余种植业资金投入仅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农民把外出务工的收入主要用于住宅改造和子女教育方面,对发展效益农业、改良种植品种的兴趣不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

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却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缺少合适的干部人选。因为农业种养殖生产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绝大多数懂经营、有致富思路和开拓精神的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经商务工。和当前许多农村一样,坦塘村常住人口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目前,坦塘村共有党员17人,除了3位年老的以外,其余14人中有9人外出经商务工,而且均是党员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30岁以下青年大部分长年在外,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难度较大。

二是党员干部在村时间减少,降低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于党员干部大量外出经商务工,住村时间短了,他们与村民接触的时间相对少了,也较少参与村务事务,与群众感情也就相应地疏远了,因此在村民中也不一定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坦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完全落在村支书和村主任身上,一旦他们退职,就无合适人选顶替。

三是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转移,使镇乡党委不能及时掌握农村基层党员的动向,缺乏对农村基层党员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由于广大党员的流动性,镇乡党委和村党组织难以集中人员进行统一宣传教育,使近年来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几乎是个空白。

三、应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是加快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建设,尽量就近转化劳动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效益的相对下降,产生的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需要选择新的就业门路。结合我县广大中心镇周边农村实际,要加快中心城镇和次中心城镇的建设,扩大城镇人口容量,扩大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就业机会。就近就地转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减少农民外出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农村与城镇的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懂经营的农民发展规模农业。鼓励致富了的外出经商务工农民进城居住,提高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完全分离,方便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户将自有土地长期转包给其他农户,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规模效益。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6

关键词:转移;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问题与对策

转移农村劳动力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尤其是就地转移率越高。2007年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就业转移率达77.1%,其中就地转移率约占95%左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而且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城乡发展、缩减区域差距。因此,研究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将对广大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逐年提高、态势良好。概述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地域上以就地就近为主。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以就地转移为主。据统计,至“十五”期末,无锡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人数为116.4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96.1%,而跨省、市就业的仅为4.7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3.9%[1]。另据常州市的调查显示,2004年已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76.6%,向乡外、县内转移的占10%,向县外、市内转移的占5.4%,真正到常州市之外务工的仅占8%[2]。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速、农村经济增长带的出现和工业园区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向市(县)、区及中心镇集中转移的趋势日渐加速。

2.在择业上以二三产业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农民的择业结构已由一二三产业转向二三一的产业顺序。据统计,无锡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别占农村就业总数的11.8%、、61.2%和27%[1]。常州市从事第二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占39.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3%[2]。但在第二三产业中,又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具有极强的同质性。

3.在操作上城乡统一管理服务。目前,苏南地区已基本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无锡市已将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职业介绍和培训网络、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覆盖和延伸。目前,全市36个街道、54个镇都已建立起劳动保障所,社区和村设有劳动保障工作站;到2007年全市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已达79.8%、农村各类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已达87.5%[3]。

4.在身份上以亦工亦农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民,多以兼业为主,其身份大多未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大多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平时在工厂做工,或从事非农产业;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农民。

二、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尽管苏南地区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但是,要进一步实现农民的有效转移,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传统生活水平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苏南地区的农民大多不愿到外地就业,满足于小富即安。据调查,在苏州市需要转移的50万农村劳动力中,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0.05万人[4]。同时,仍有部分远离城镇的农民习惯于以土地作为终生依赖,从而制约着农民非农化转移和向外转移。

农民偏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苏南地区一些领域出现大量紧缺性技术岗位与过剩性劳动力供给无法有效对接的结构性矛盾。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低下。据调查,无锡市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就有10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4.6%,在岗技能型人才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例尚不足8%,农村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不足4%[5];苏州市拥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0.52%,其中具有技能等级的占职业技能人员的58.86%和农村总劳动力总的6.19%[4]。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了对传统农民的淘汰速度,而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则日趋强烈。三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第三产业的用人要求,已由单纯体力型、简单操作型转向智力型、技能型。显然,若不提升农民文化技能,“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将更为突出[1]。

激烈的就业竞争挤压了农民的转移空间。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苏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深受挤压、难度加剧。其一,逐渐增多的失地农民加大转移难度。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苏南地区失地农民大幅增加。据统计,自1990年到2005年,苏州市共有56万农民失地,其中因失地而失业的农民10.72万,占农民总数的19.1%[6]。其二,外来务工人员挤压了本地农民的就业空间。由于外来劳动力一般能吃苦耐劳,对工资福利要求低,因而成为一些企业的首选对象。其三,每年扩增的高校、技校毕业生,也相对加剧了农民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城乡二元结构阻滞了农民非农化转移的进程。当前,已实现非农化转移的农民,无论是福利待遇上,还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上,尚比不上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7]。究其根源,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及其严重影响。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认为农民离村进城纯属市场自发行为,政府没有必要加以组织或干预,由此造成进城农民得不到对称、有效的转移信息和完善的服务平台。其二,在制度安排上,广大农民在就业培训、市场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长期得不到国家就业总体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和扶持,进城就业无法与城镇劳动力公平竞争、同工同酬,成为徘徊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其三,在身份地位上,仅限于农民就业方式、内容和地点的变化,而非生活状态和文化心理上的根本转变。其四,畸形发展的城市化,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对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不堪重负[8],从而阻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三、加快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下,从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等方面,合理、有序、有力地推动这一进程。

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制,为农民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有效保障。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在享受就业服务方面,存在较大悬殊,严重制约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亟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打破就业壁垒,实现就业“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城乡联网、信息共享”,形成城乡劳动者“一站式”就业服务网络管理体系。其二取消限制性就业政策和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实行劳务信息共享,为农民跨地区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条件。其三,将城乡之间、不同省市之间的社保体系联网,实现农民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等个人账户跨省、跨地区兑现,解除其异地就业的后顾之忧[9]。其四,逐步实现工资工时、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政策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有效接轨。

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将农民转移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等行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重要形式。一要依托城市在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二要给予规模经营大户在土地流转、经营等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三要积极吸引工商企业或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农业,发展各类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二、三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高低。加快建设小城镇,不仅可以带动农村建筑、运输、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转移空间,而且可以向农村传播城市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为农民转移提供素质支撑。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比物的投资回报率要高得多,所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一要逐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要实现总量就业向素质就业的转变。对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分层培训和定向培训,使其掌握几门专业技能,熟悉务工经商的政策法规。三要结合产业升级之机,引导农民树立人力资源观念、增强自我开发意识、加大对自身素质的投资力度。

此外,还可鼓励农民携带资本到外省市(县)或外国创业,为农民转移就业增辟新的空间、寻求无限机遇,形成“百万农民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的富集效应,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缩减区域差距、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状、目标和对策研究[R],2006-11-06.

[2]常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DB/OL].常州统计信息网2007-05-24.

[3]魏多.无锡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情况[EB/OL].中国劳动力市场网,/index/index.htm,2007-12-12.

[4]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6年度苏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报告[R],2006.

[5]无锡市“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R].2007-02-16.

[6]苏州统计年鉴编委会.2005苏州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7]毛广雄.新形势下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的反思与战略思考:第35卷[J].安徽农业科学,2007,(7):19.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7

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800多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200多万人,目前仍有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进一步开发转移。1.转移就业取得新成就。截至2013年10月底,河南省实现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90万人,其中75.6万人省内就近就业,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84%;14.4万人输出省外,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16%。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66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523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57.26%;省外输出1137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42.74%。省内转移就业人员累计超过省外输出386万人。从表1看出,近五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省内外人数变化情况看,一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在逐年增加,在人力资源方面支撑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区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自2011年起,省内转移就业人数开始首次超过省外,出现了拐点。表明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省内就地就近就业;三是政府需要为转移就业人员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以及子女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2.人员结构出现新变化。据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中,男女比例由1.4∶1变为1.3∶1,女性外出务工比例略有增加。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49%,50岁以下的占8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转移就业总数的60%。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占转移就业总数的43%。目前,全省技能培训的任务还很繁重。3.非农产业人员呈现新特点。据统计,目前省内转移就业1523万人,其中约48%跨市县转移就业,52%在本县域内就地就近就业;省外就业1137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长三角350万人,珠三角350万人,京津地区200万人,东南沿海100万人,中西部地区100多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加工、制造及建筑、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中,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3.8%和35.9%。在非农产业的人员比重越来越大,但面临的和谐稳定任务越来越繁重。4.自主创业呈现新局面。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在资金、场地、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优质服务,特别是近几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逐年增多。从表2看出,目前河南省累计回乡创业人数达98.2万人,带动近330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回乡创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回乡创业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的生力军。5.劳务收入实现新增长。近些年来,河南省外出人员劳务收入持续提高,年均增长19%左右。2010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1980亿元,人均8379元;2011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2340亿元,人均9493元;2012年全省劳务收入总量为2810亿元,人均10934元。(见图1)年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左右,已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6.产业集聚区就业成为主阵地。近年来,由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新局面。据统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员中,60%的从业人员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可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层服务平台较为薄弱。目前河南省不少乡镇人力资源基层服务平台在机构人员、设施配备、功能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用工信息不共享、不对称的现象,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服务。二是河南省虽有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但多以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且以45岁以上中年妇女和55岁以上男性群体为主,对他们进行转移就业开发难度较大。三是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低,效果质量不佳。由于培训补贴标准偏低,且兑付补贴资金程序复杂,再加上用工企业门槛不高,导致农民工参加培训和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的积极性不强、培训效果质量不佳。四是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体制的存在,致使河南省农民工特别是长期在外居住务工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得就业、社会保险、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城市户口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待遇方面,还存在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8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阳光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市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六部门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确定了任务目标,制定了保障措施和实施工作方案,为阳光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召开了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启动仪式召开以后,秦皇岛、唐山、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十个市已召开了市级启动仪式,邢台所有的县也全部启动,有力地扩大了阳光工程的社会影响。三是确定了试点单位。各市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认定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试点县、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坚持认定原则、严守认定条件、严格认定程序,确定了创业培训试点县35个、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10个,为搞好阳光工程试点工作创造了条件。四是筹措了资金。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为了确保阳光工程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主动与财政部门协调,取得了较好成效。邯郸、唐山、衡水、邢台、廊坊、张家口等市已确定了用于培训补助的资金已落实,确保了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另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的专项培训补助资金补助标准,明确了引导性培训补助的标准。五是摸清了底数,建立了台帐。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按照《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意见》的要求,分别规范了引导性培训台账、技能性培训台账、创业培训台帐以及就业台帐,从而保障了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全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廊坊、邢台还对本市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摸清了底数。我省阳光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受到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的肯定,部工作信息专题刊发了我省阳光工程的做法。在2008年中国职协年会上,林永三副部长对我省阳光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各省代表一致认为我省阳光工程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资金到位,值得借鉴和推广。该项工作也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务必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全省各市“阳光工程”进展不平衡,个别市虽转发了35号文件但没有制定实施细则。二是个别市存在等靠思想,工作主动性不高。三是部分市县缺乏工作经费,影响了工作进度。四是宣传工作不到位。

为使阳光工程更加扎实、有效、规范地运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深入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注重落实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成员单位及各市务必提高认识,保证政策、资金、组织、措施“四落实”。一要保证政策落实。要将国家和省确定的一系列惠泽农民的培训政策落实到位。二要保证资金落实。目前,国家和省级资金已到位,省资金分配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很快下达各市。各市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争取工作经费尽快到位。三要保证组织落实。各市、县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抓好阳光工程工作,力争在2008-2010年阳光工程实施期间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四要保证措施落实。要使季报、督导、检查等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今年底,省阳光工程办公室将把各市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各市政府。

二、抓好基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各市要按照35号文件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基础性工作。各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与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基地签订任务责任书,并要求各基地设有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台账资料;要把基地的培训收费标准和国家补贴标准张贴上墙,确保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足额用到农民身上;及后培训要统一使用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或开发的教材,尤其是引导性教材,全省务必统一,要将各市使用引导性教材的数量作为对各市开展引导性培训的统计考核依据。要将国家印制的阳光工程宣传品在培训基地统一张贴,以扩大阳光工程的影响;各市要按照要求按季上报阳光工程进展情况。

三、公开公正,选好基地

筛选和认定培训基地,是关系到阳光工程能否完成、培训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地认定基地,要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目前还没有完成基地认定工作的市请务于8月10日前完成该项工作。已经完成认定工作的市尽快开展培训工作。

四、抓好典型,全面推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因而,抓好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尤为显得重要。经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上报、省阳光工作办公室确认的培训示范县、创业培训试点县及扶贫技能培训试点县要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培训台账和就业台账。确保各级财政的培训补助落实到每个受训农民的身上,让广大农民切身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各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及时总结各试点县的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从而全面推动我省阳光工程的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五、加强督导,确保进度

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督导检查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省阳光工程办公室要经常对各市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好的做法经验进行表扬推广。目前还没有开展启动仪式的市务必于近期开启动仪式。省阳光工程办公室拟在10月份组织对各市阳光工程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年底国家阳光工程办公室将对我省的阳光工程工作进行抽查,希望各市要做好准备迎接检查。

六、搞好宣传,扩大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9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51.2%,在外就业的时间平均高达8.9个月,其中半年以上的占73.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10个月以上的常年性外出人数达到57.8%。2004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到54.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比例为40.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没有找到工作的占总数的4.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性有所增强

2004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亲友、熟人介绍外出的占56.8%,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由市场中介组织外出的占14.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由用人单位直接招聘外出的占11.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靠自己碰运气外出打工的占17.5%,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实行订单培训,将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一些地方还在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创立了“龙哥龙妹”、“重庆师傅”等劳务品牌。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以来,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放慢。农民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不断减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打工收入为375.7元,占15.9%,比上年增加41.1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6.4%。2004年,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39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6%;比上年增加52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6.6%。

(二)调整了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

1978—200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份额从70.5%下降到49.1%,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特别是1998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非农就业比重迅速上升。1998—2003年,农业劳动力从32626万人减少到31260万人,减少1366万人,年均减少273万人。1978—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1%下降到15.2%;在农村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由84.2%下降到33.5%,第二产业比重由14.3%上升到51.7%,第三产业比重由1.5%上升到14.9%。

(三)推动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带动上述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0.6%上升到17.9%,城镇化率年均上升仅0.27个百分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到2004年城镇化率上升到41.8%以上,基本上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不仅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2003年,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4.7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52.94%和32.28%。

(四)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目前,大中型城市苦、脏、累的工作基本都是由进城务工农民承担。如城市建筑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的90%以上都是农民工。进城农民不仅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出现积极变化

(一)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明显改变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由于城乡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对农民工进城缺少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管理和服务跟不上,给铁路运输、城市管理、生活品供应和服务带来了压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农民工流动称之为“民工潮”,认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是由进城务工农民造成的,称为“盲流”。随着我国城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民进城务工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步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各方面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

(二)国家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

过去较长时期内,对农民进城就业实行的是以堵为主的政策,制定了各种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措施。1989年3月,为了减轻“民工潮”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1990年4月提出:“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实行有效控制,严格管理。并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1994年11月,劳动部对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实行“证卡”管理,以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200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十六字方针。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并提出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

(三)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不断加强

近几年,农民工权益保障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2003年4月,国务院以375号令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条例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2003年6月,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问题,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提出自2004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已偿还历年拖欠农民工工资331亿元,占各地上报拖欠总额的98.4%,其中偿还2003年拖欠款99.7%。

(四)政府将提高农民工素质摆到重要位置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六部门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同时,农业部等部门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4年中央财政拿出2.5亿元资金,对2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非农技能培训给予补助。

(五)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力度,加强了对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而且也是事故多发的煤矿、建筑、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治理整顿,对农民工开展安全培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建立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改善了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条件。用工企业也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从事矿山、建筑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作业的农民工上岗前必须依法接受培训。

(六)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服务得到提高

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一些输入地政府还将农民工管理经费纳入当地财政支出,统筹农民工管理和当地城镇居民管理,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宽松的环境。2001年3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提出,凡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2001年11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通知》(计价格[2001]2220号)中明确指出,除证书工本费外,暂住费、暂住(流动)人口管理费、计划生育管理费、城市增容费、劳动力调节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服务费、外地(外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证书工本费收费标准每证最高不得超过5元。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以下简称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农民工子女入公办学校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实行扶持政策,简易学校的办学标准和审批办法可适当放宽,但教师任职资格、卫生、安全等标准不能降低。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体系,统一管理,给予积极指导,帮助完善办学条件,逐步规范办学。流入地政府要专门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2004年3月,财政部决定,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

四、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到城市,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配置,农民就业长期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城镇职工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上学、居住、就业、社保等社会功能,使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小学生的上学待遇,使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不能享受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医疗养老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利。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但是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在对农民工的证卡管理和收费上,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仍在实行证卡管理,搭车收费和变相收费,增加了农民工的负担。在农民工就业准入上,仍存在职业工种限制、总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比例限制等。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一些输入地政府不能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系统,存在入学难、收费高等问题。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上,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总体看还比较差,农民工还不能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福利、社会保险等待遇。

(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但是合同内容中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对用人单位规定的权利多、义务少,属于不平等合同。一些合同甚至是单向约束合同,即只约束农民工,对用人单位没有约束,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享受平等权利和承担同等义务的机制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在制度上还不完善。

(五)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严重缺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到维护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政府的这种职能非常缺乏,还不能完全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能特长、地域分布及转移就业的方向等。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

(六)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统计监测表明,外出务工农民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2%左右,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重为14%。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目前已达到1.5亿人,而且每年还以600万人的速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往往处于买方市场。在技能素质低和供应总量大的双重制约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就业,从事着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市场,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出现了“民工荒”。

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然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将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一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长期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安排。特别是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一定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到规划之中去。输出地要对农村地区社会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把每年有多少农村劳动力流入本地、多少流向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等基本情况搞清楚。输入地要将本区域内就业的农民工的管理纳入到城市综合管理中,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能向企业或个人乱收费。

(二)逐步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基本思路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当前,要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为最终统一全国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从长期看,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准入、政府投入、劳动保护、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体制性障碍,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

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贯彻“合理引导,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规定,严禁变相收费和搭车收费;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建立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要把落实农民进城务工政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专人负责,加大督查力度。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为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建议中央3年内将“阳光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增加到10亿,地方也要增加扶持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总额要达到30亿。如果按照每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标准500元计算,每年培训人员可达600万人,基本可以对当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要探索培训补贴机制,可采取培训券、直接补贴现金等多种方式对培训农民进行补贴,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五)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

一是要高度重视外出就业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管理,所需经费从财政列支。农民工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负担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凡是留守在输出地的农民工子女,因与其父母不在一起生活,输出地政府和农村组织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生活等各项权利。二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所有用人单位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劳动合同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组织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工会,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环境,使其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三是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当前要抓紧建立外出务工农民的工伤、医疗保险。对于养老、失业保险,国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各地要对农民工建立个人社会保险账户,鼓励建立综合性保险。不能用农民工保险资金弥补城镇保险金的不足。

农村劳动力转移范文篇10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为加快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坚持“积极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按照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服务和引导,逐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自主流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和农业产业化有组织、有秩序转移。

目标任务:**年,新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13500人,其中对外输出6000人,从事乡镇企业4000人,小城镇建设3500人,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75000人,工资性收入达到10亿元,净收入达到5亿元。到2007年,全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5万人,工资性收入达到15亿元,净收入达到7.5亿元。

二、增添措施,强化服务

(一)加强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要以建立完善劳务输出技能培训体系为重点,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部门要发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对准备转移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劳动安全与保护、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教育部门要继续搞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抓好素质教育,把农村基础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上来,使农村教育实现由单纯升学型向技术型、实用型转变,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基础教育和掌握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农广校、农技站的作用,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通过培训,优化劳动力结构,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年轻化方向转移,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扩大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二)加强信息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着力构建体系健全、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畅通劳务输出信息平台。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在完善现有劳动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支持涉农部门、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各类农村劳务中介服务机构。结合机构改革,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集职业技能培训、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于一体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劳务信息服务网,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劳务信息网的连接,努力发挥网络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及时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劳务需求信息,使农民有目的、有组织、有效益地外出务工。

(三)简化办事手续,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精简程序,减化手续,优化环境,降低门槛,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县劳动保障、工商、公安、计生、税务等有关部门对申请新办的农村劳务中介机构,要尽量简化审批程序,给予支持,并在农民办理外出就业有关证件时提供方便。在收费项目上,属于行政管理性收费的,只收取证件工本费;凡属于服务性及中介组织收费的,必须严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搞“强行服务”、搭车收费和乱收费。

(四)搞好“后勤”服务,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认真研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具体问题,使其输出顺心,就业安心。各街镇乡要准确掌握本辖区务工人员动态及分布情况,及时了解民工在输入地的就业、工作、生活、生育等情况,建立务工人员档案,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各项服务,切实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入学、土地流转等问题,在农忙季节组织帮扶助耕队,帮助有困难的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抢收抢种。对外出务工家庭出现的民事、经济纠纷,要及时协调处理,防止矛盾激化,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在外工作。

(五)开展法律援助,提高维权水平。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要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建立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司法部门要把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向外出劳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县劳务人员的权益保障水平。

(六)鼓励扶持回乡创业,促进家乡发展。树立“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观念,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可以享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工商、税务、金融、国土等有关部门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用地安排等各方面要给予优惠和方便。要把鼓励回乡创业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通过在小城镇开辟小型工业园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回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国内外劳动需求信息,及时组织劳务输出;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坚决取缔非法劳务输出机构,打击劳务输出违法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支持,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教育部门要引导各类职业中学及时调整培训专业,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性强的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切实做好职高毕业生的安置、跟踪服务工作。

农业部门要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服务,配合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建设部门要抓好以建筑劳务为龙头的成建制输出工作,组织开发跨地区、跨国建筑劳务合作。

贸易部门要在招商引资、对外经贸合作中,开展好外派劳务,组织对外承包工程和项目开发。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劳务输出工作的投入力度,保证劳务输出工作的正常开展。

信用联社、农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扶持专项贷款工作。

公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管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努力简化劳务输出人员的出境出国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及时签订计划生育协议,做好动态管理。

司法部门要搞好劳务输出人员的法律援助,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

统计部门要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定点统计年度统计,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服务。

交通、邮政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加强对劳务开发工作的支持。

工会、团委、妇联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搞好相关服务。

文体广电局、大足报社等新闻媒介要强劳务信息宣传,设立专栏,定期各类劳动力信息,及时宣传报道劳务输出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