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0:37:17

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1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我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到1.5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然而,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不但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很快消失,反而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2006年对2749个村的调查显示,74.3%的村认为能够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已外出。根据蔡(2007)的估算,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这同原来剩余比例为三分之一的观点差距巨大。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供给的特征正发生变化——越过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

笔者在广东河源招元村、长洲村、黄石村等地的调研对上述观点给予支持。例如:黄石村村委会的该村外出打工情况的数据显示:2007年该村共有410人外出打工,约占黄石村总人口1218人的33.66%;外出打工人员中有男性220人,女性190人;全村282户人家中,全家人都外出打工的有51户,只有16户家中无人外出打工。而家中无人外出打工的家庭,多半是由于家中有人生病或者孩子太小等其他的原因无法出去。胡靖2007年在广东龙川县长洲村进行的为期一周住户调查亦发现农村家中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因此可以对形势做出一个基本判别,即作为我国经济最早起步亦最发达的广东农村中的可以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基本转移完毕。

二、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供给方分析

根据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预测,劳动力转移将促进农地集中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然而,笔者在广东的调研显示实际情况同理论预测大相径庭。

第一,撂荒现象严重并有加剧的趋势。黄石村的大部分家庭都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家庭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的情况已经不普遍了。因此,很多家庭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农业生产之外。胡靖、张威2007年调研发现,在食物消费得到保障之后,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继续投入劳动的积极性开始降低,即使是拥有上等的水田,他们耕种的欲望也并不强烈,更不用说下等田和那些不便耕种的田。1989年第二轮承包经营时黄石村水田总面积534.3亩,目前,在七个小组中,有六个的“撂荒率”都超过了10%(其中五个超过15%,1个超过10%)。刘屋的“撂荒率”是唯一一个低于10%的。而这是由于刘屋是黄石镇的镇府所在,学校、机关、工商业用地大部分都要从刘屋征得,因此,刘屋的水田面积是七个村小组中最少的,撂荒的情况就相应地轻了很多。到2003年,黄石村水田的面积减少到413.78亩,减少量为120亩。

第二,农地承包经营权集中的现象没有发生。黄石村的水田统计显示,除上寨小组外的六个村小组,共计246户,其中除5户的耕地数量没有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村民看重的是耕地平均分配,这一点在刘屋组表现的最为极端,由于人均耕地非常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使得村民们对地权变动的反应更敏感、更直接。以至于在1980年土地承包之时,村民们一致同意全组的耕地每三年就要调整一次,可见土地按人头分配是黄石村民的普遍意愿。

第三,农业生产呈现老人农业的特点。就家庭而言,最典型的分工模式为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在家种田务农并带孙子。目前广东的家庭农业生产已经由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承担起来了。

应该说目前发生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已经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的影响体现在: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户不再重视农业生产,撂荒现象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使得农业生产成本提高;高素质劳动外流使得农业生产由中老年人承担起来。主流学者提出必须通过土地流转将农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破解目前农业面临的难题,笔者对此也表示认同。然而叶剑平等(2006)发现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并没有出现如理论界所预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高潮。笔者2006~2007年间在广东农村的调研也只观察到显著的劳动力外流现象,而没有发现与之相匹配的农地流转发生。

显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并不会必然带来农地流转。虽然目前我国劳动力紧缺的形势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较为容易的在城市找到一份收入远高于务农的收入,但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并没有被完全打破的情况下,农民工依然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各类保障,无法在城市安家置业,当其老去后唯一的选择就是返回农村养老。农地在事实上成为农民最后的社会保障,所以黄石村的农民虽然不重视农业生产,却非常重视土地的平均分配。以公平为价值取向、在集体内部平均分配土地的方式成为必然的选择,这自然而然同以效率为取向的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方式相抵触。因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解决了养老保障问题前,由于承包土地具有最后的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社会价值,大规模土地流转不会发生也不能发生,作为土地流转的土地供给方——外出务工农民不会愿意将其流转出去。

三、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需求方分析

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后,已经转移的农民会愿意将其土地流转出去。例如:成都在城乡统筹的试验中就采用“双放弃换社保”的方式,成功推动农民自愿放弃土地经营权,实现了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但是这样只是解决了土地流转中的供给方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中的需求方问题,即由谁来承包农民放弃经营的土地,承包后又经营何种项目,就像黄石村中存在大量闲置土地可供免费的短期经营,却无人愿意耕种。

从目前的农地流转实践看,广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主要被企业用于发展优质经济作物、反季节作物和水产养殖等高附加值农业(张德扬,2004;杨志平、林少俊,2002)。如果仅仅从产值上来衡量,这些土地流转无疑具有较高经济收益,但是从中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几乎没有流转后的土地是拿来集中生产粮食的。根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3~200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谷物种植亩均净利润大约在150元左右浮动,在所有种植品种中位列倒数第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不会主动投资生产利润率最低的种植品种。因此,任由土地流转在市场的力量下自发进行的必然结果就是粮食生产萎缩。

既然规模化种植对企业依然缺乏吸引力,那么机械化是否就不重要呢?广东和湖南粮食生产情况的对比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调研发现,在广东几乎没有多少农户愿意扩大粮食种植规模,一些原本高产的良田都闲置了。胡靖对广东部分农户粮食生产的成本与收益微观分析发现,如果不计算劳动力成本,每亩水田可以净收入两百元左右。在不采用机械化的现状下,只要将劳动成本计算在内,则不管是上等田还是普通田,被访的所有农户都是亏本的。而在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湖南地区情况就不同了,撂荒田很少,而且仅限于不便于生产的低产田或难灌溉田。周异2008年对湖南杨桥村55岁马姓种粮大户的调研可以作为典型案例来说明。该户采用机器来进行耕田与收割,在当地承包了20亩水田。在2007年遭遇旱灾的情况下,种植的20亩两季水稻总收益依然达到一万元左右。以2个月农忙时间计算,夫妻两人每月人均收入大概是2500元。他们对此比较满意,并表示机械化种田不累,还愿意继续扩大耕种面积。

可见在劳动力工资普遍上升的今天,务农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采用机械化替代劳动力是保证粮食种植依然能够对农民拥有吸引力的关键。广东的经济发达,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多,使得其务农的机会成本要高于次发达地区。而较低的机械化水平又使得其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广东农户自然会很理性的将自己的粮食生产萎缩在了自给自足的规模,并且改为家庭中机会成本最低的老人来从事粮食种植。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降低了农业中的劳动力投入,扩大了规模,农民能够从中获得足够的收益,粮食生产就能够保持稳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土地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并没有彻底解决农业的产业缺陷。水稻种植的产业缺陷决定种植者在机械化规模种植的情况下,生产周期中的劳动时间同样是间断而零散的。如果按照9个月的生产周期来平均,杨桥马姓种粮大户的月均收入就下降到555元。因此,规模化种植在湖南也只是吸引了非农就业相对困难,务农机会成本较低的中老年劳动力,而对可以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同样缺乏吸引力。粮农会按自己能力的强弱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放弃粮食生产,最后存在的粮农必定是农村能力最差的弱劳动力和半劳动力。政府必须对农业特别是其中产业缺陷最为明显的粮食生产进行补贴,以弥补农民的机会成本。

四、结论

随着劳动力外流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紧缺现象日趋加剧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攀升,农业生产已经由农村的中老年人承担起来了,这无疑给农业安全的未来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中经营是在未来保证农业安全的必然之路。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土地分配在基层以公平为导向,而并非效率。给与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让他们获得社会保障,是外出务工农民愿意将其土地流转出去的基本前提。

第二,农业项目的机会成本或利益最终在决定着农地的流转趋势。收益高的菜蔬、水果等,更容易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自然也更容易实现产权的变迁。

第三,劳动力流动使得务农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采用机械化替代劳动力是保持粮食种植对农民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但是想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返回农业的话,针对农地流转的政府补贴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经济发达地区非农就业容易,有利于扩大土地流转的供给意愿,但也会提高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导致农户扩大农业规模、集中经营土地的意愿下降。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并不天然地易于实现农地集中经营。

参考文献:

1、蔡昉.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6(4).

3、李成贵.土地流转势在必行[J].时事报告,2007(9).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EB/OL].,2005-10-20.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促进就业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不断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来源渠道,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使农村中富余劳动力在不断提高素质的同时,转移到二、三产业发展中来,切实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使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良性互动,有机统一。

二、目标任务

完善以政府主导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紧紧围绕以促进非农就业为目标,千方百计扩大非农就业,建立各镇促进非农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定期研究促进非农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农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形成促进非农就业的长效机制。期间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少于3万个,其中非农就业每年3000人次以上;农村“双困人员(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就业安置率努力达到100%。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期间培训各类职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其总数的8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各项功能,大力推进非农就业

1、健全政府促进非农就业责任体系,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调控功能。强化各级政府促进非农就业的责任、完善促进就业目标考核体系,把就业目标与经济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同布置、同检查、同安排。根据每年制定的促进就业目标计划,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和相关部门。

各镇政府应加大政府促进非农就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政府出资购买就业岗位的各项管理措施,形成优先吸纳本地区劳动力就业的良好环境。

2、不断优化就业扶持政策,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政策支持功能。根据的实际,实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实现自我创业给予交通费补贴与创业补贴政策措施,对农村“双困”人员市场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补贴标准按镇保缴费基数设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非农就业。对能创造较多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有效的扶持。发展有一定就业容量、能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并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公益性项目,支持有市场潜力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发展壮大。同时疏通劳务输出渠道,扩大输出规模。

3、重视解决纯农户的就业问题,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引导功能。在全区对纯农户家庭的人员结构、文化、技能、求职意向等开展排摸,期间,对纯农户家庭,实现有一人以上非农就业,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4、健全农村“双困”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托底安置功能。完善对农村“双困”人员的就业托底机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农村“双困”人员安置渠道。加强对农村“双困”人员进入、认定、退出的动态管理,确保出现一个、认定一个、安置一个、保障一个。

5、优化社区微小型企业创业环境,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就业扶持功能。认真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和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做好开业贷款的政策扶持工作,有条件的街镇应当提供创业场所,提供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经营场地,加大开业指导工作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贷款5万元以下,免除个人担保,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创业促就业。

6、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完善促进就业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网上公共职介平台,在现有就业服务机构三级网络的基础上,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农村就业服务中心,开设专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服务的公共招聘就业窗口,方便求职,降低求职成本。全面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求职意向,做到“一人一档”,实施职业指导联系卡制度,重点关注正在培训和有求职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征地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二)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1、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机制。加强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职业培训机制。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特别是抓好郊区青年万人培训项目的落实。

2、探索建立职业培训政府补贴新思路。加大政府对职业培训投入的力度,逐步为农村劳动力建立个人培训账户,为每一个账户注入一定的资金额度(每卡每年2000元),实现职业培训政府补贴账户化和人本化的操作模式。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4

第二条各劳动保障分局所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以下简称“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及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岗位信息的收集和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负责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信息工作的综合管理,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和工作。

第四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和工作。

第五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以下简称“就业信息”)和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信息(以下简称“岗位信息”)。

就业信息是指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个人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情况信息。

岗位信息是指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用人需求信息。

第六条建立岗位申报制度。对一次性用工招聘人数在50人以上的企业,由用人单位做好招聘岗位申报工作。

第七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并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信息和岗位信息。

培训就业信息通过*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收集,并实现与*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数据共享。

岗位信息可通过转移企业岗位申报、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在工业园区及产业转移园区建立信息收集挂钩点以及专场招聘会、设立专职信息员定期与企业沟通联系和在转移企业聘用兼职信息员等途径收集。

第八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重点做好辖区内企业的岗位信息收集工作,并采取措施,加强与产业转入地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组织企业到对口劳务帮扶地区招聘劳动力,扩大转移就业规模。

第九条收集并经确认后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必须统一录入*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

岗位信息内容应包括招聘岗位、人数、人员要求、待遇、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经济类型、所属行业、工商登记号、社会保险登记证号、联系人、联系电话、详细地址等。

培训就业信息内容应包括公民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专业技能、择业地区、工种及要求、联系方式等。

第十条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工作责任制。要制定信息收集目标任务,规范信息录入、审核和使用程序,并在信息使用和匹配前对信息的真实性予以确认,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对上网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应做好跟踪、更新和归档,已使用过的培训就业信息应及时更新,已使用过的岗位信息应及时归档。

第十一条收集的岗位信息应通过辖区内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前台、产业园区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及*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等途径及时进行;经信息提供方同意的培训就业信息和岗位信息还应通过辖区内的人力资源市场互联网站和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

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收集的岗位信息,还应及时通过“*省人力资源市场网站”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岗位信息专用模块,进行和交流。

第十二条的岗位信息应包括企业名称、招聘岗位、招聘人数、人员要求、待遇及联系方式、详细地址等具体内容。

的培训就业信息应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技能培训及等级、拟就业区域或工种、待遇要求及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

的岗位信息和培训就业信息均不得包含就业歧视性内容。

第十三条信息坚持“谁,谁负责”的原则,信息方应对所的信息质量承担责任。

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严格把好培训就业信息和岗位信息的质量关;严禁虚假、过期和无效的信息。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5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年月——月,清水县农广校组织调查小组,深入5乡15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通过对中部永清镇苏屲村,东部白沙乡马沟,北部黄门乡王店,西部郭川乡宋川村,南部丰旺乡柏树村19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一、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的调查

(一)清水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清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水县现有6镇12乡,260个村民委员会,1118个村民小组,71901户,总人口达3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0316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男性7.8885万人,女性7.010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3251万人,占69.3.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2695人,占6.5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9286人,占6.23%,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2234万人,占1.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2228人,占1.5%,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559人,占4.4%。

(二)清水县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2009年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013人,小学文化程度5.6361万人,占62.6%,初中文化程度3.9802万人,占26.7%,高中以上学历的1.5670万人,占10.6%。大专以上138人,仅占1%。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民有67%是大学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

2.科技素质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3.2%。大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参加培训的占38%,今后打算参加培训的占27%,因不愿耽误劳动原因不参加培训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

3.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0%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民仅0.71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比未参加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天性障碍。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年6月——7月,清水县农广校组织调查小组,深入5乡15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通过对中部永清镇苏屲村,东部白沙乡马沟,北部黄门乡王店,西部郭川乡宋川村,南部丰旺乡柏树村19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一、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的调查

(一)清水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清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水县现有6镇12乡,260个村民委员会,1118个村民小组,71901户,总人口达3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0316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男性7.8885万人,女性7.010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3251万人,占69.3.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2695人,占6.5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9286人,占6.23%,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2234万人,占1.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2228人,占1.5%,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559人,占4.4%。

(二)清水县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2009年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013人,小学文化程度5.6361万人,占62.6%,初中文化程度3.9802万人,占26.7%,高中以上学历的1.5670万人,占10.6%。大专以上138人,仅占1%。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民有67%是大学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

2.科技素质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3.2%。大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参加培训的占38%,今后打算参加培训的占27%,因不愿耽误劳动原因不参加培训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

3.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0%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民仅0.71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比未参加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尽管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完全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培训机会少;三是相当多的农民从众心态严重,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四是接受培训的兴趣不高,主观上不求进取,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延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6

第二条各劳动保障分局所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以下简称“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后的职业介绍工作,鼓励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诚信、有效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第三条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职业介绍工作。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站负责辖区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职业介绍工作。

第四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员职业介绍工作应坚持“公平就业”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以人为本,强化服务,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免费提供以下服务:

㈠在服务场所公开当地岗位空缺信息、职业供求状况信息、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

㈡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和咨询;

㈢权益维护知识宣传和咨询;

㈣举办各类型的招聘会和各种形式的用工供需洽谈会;

㈤开展12333电话职业介绍、网上职业介绍、远程见工招聘、移动电话短信服务等职业介绍活动;

㈥职业指导和创业指导;

㈦职业素质测评;

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介绍;

㈨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其他服务。

第六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依托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平台,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与管理,做好基础台帐,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第七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查空岗信息,开展企业用工情况抽样调查活动,建立市场需求信息库。

第八条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快组建火炬区、三乡、小榄、黄圃二级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作用,实现市、镇区、村信息共享。

第九条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制度,积极推进市远程见工系统建设,提高网上供求匹配效率,引导转移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第十条加强与阳江、汕尾、茂名等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劳务合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第十一条开展职业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诚信服务、星级服务和品牌连锁服务的激励机制。

第十二条完善全市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站,增加网上服务项目,提供形式多样的在线服务,充实网上自助登记、自助查询与自助匹配模块,拓宽公共就业服务功能。

第十三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对转移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实施分类指导,提供人性化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服务:

㈠一般指导。主要以大课堂形式开展群体性职业指导,重点宣讲就业再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职业认知、求职技巧。

㈡特殊指导。主要针对就业特别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等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帮扶,提供职业心理咨询、诊断指导与优惠政策咨询,帮助他们克服求职障碍、建立求职自信。

㈢创业指导。为农村劳动力求职者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指导。

㈣职业能力评估。主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素质水平、心理特质、职业倾向和就业动力等提出评估报告,作出合理的就业选择建议。

第十四条对免费成功介绍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站,按120元/人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本省外市户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按80元/人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具体拨付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免费职业指导服务、在线服务、电话职介、短信职介及组织开展招聘会、远程见工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纳入职业介绍补贴范畴。

第十六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后的职业介绍工作纳入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7

一、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农村劳力丰富,但培训主体缺乏。据统计,目前我县各类农村劳动力总数79896人,应该说,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开展农民培训有着很大的市场。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培训参训对象缺乏的现象相当严重。据劳动部门统计,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有37678人,占我县农村总劳力的47%,加上在县城和乡镇创业的人员,农村所剩劳力就不多了,参训对象自然就少了。在32名接受问卷调查的村民中,参训过的只有18人,其中村干部12人,实际普通村民参训人员只有6人,占18.75%。而移民、扶贫等联手县职校、县进修学校举办的许多成班制如文秘等培训,学员的学费已经全部免了,而且还补助了大部分生活费,但参训率还是不到20%。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外出务工劳力基本长期在外,只于逢年过节时回家探亲休假,基本无暇参加县里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二是在家劳力年龄偏大,他们或在家照顾小孩,或做点简单家务,或在家休息养老,大部分缺乏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培训与就业差距很大,现阶段参加技能培训与否,有无资格证书与就业后工资待遇高低关系不大,缺乏培训、就业连续政策。四是知识水平较低,不少农民缺乏探求新知识、新技术的勇气。加上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小富即安,满足现状,懒于创业,懒于受训,造成实际参加培训的农民不多,成班制培训的难度更大。

2、培训规模不小,但培训实效不大。目前,我县牵涉到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部门和单位有农业、劳动、移民、水务、农开办、林业、老建扶贫、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10多家。近些年来,这些部门和单位都在农民培训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劳动就业部门积极实施的“阳光工程”、农口部门推行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办实施的“雨露计划”、移民办的移民培训、科技局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等等,为培训农村劳动力做了大量富有探索性的工作。但是,由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考核机制在实际过程中缺乏灵活的可操作性,为应付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培训考核验收,不少部门为了省事敷衍应付,存在形式主义,实效不大。抽查的数据显示,95%的农民主要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生产实践获得农业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技能短缺依旧是制约我县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瓶颈之一,工业园区企业招工难、企业员工技能提高慢等难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不少农民表示,培训跟没培训没有什么区别。有的农民甚至提出要有误工补助才来培训,原因是这样的培训浪费他们的时间。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培训模式单一陈旧缺乏灵活性,集中讲理论多,实践操作少,填鸭式培训多,现场指导和观摩少,有些培训动不动就要求集中到县城,既大大地增加了培训成本也浪费了时间。在我们调研组进行的抽查数据中显示,62%的人认为目前的培训方式老套,72%的愿意选择采用现场实习或者现场指导、观摩形式的培训,只有5.9%的人倾向集中上课;二是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按需培训,有盲目跟风现象,一讲培训就是形势政策培训和计算机培训,其中计算机应用培训和母猪繁育培训竟占了集中培训的81.26%,而实际针对我县特色产业发展以及用工市场、企业所需工种技能培训则非常缺乏。正是因为这样,省农科院赴百加镇慕塘村的脐橙培训才会出现村民蜂拥、半路拦截专家的现象。在我们调研组抽查的数据中显示,在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两个题目中,认为没有合适内容的高居第一,认同感竟在50%以上;三是师资力量薄弱,总体情况是专职教师不专,兼职教师难兼,业务水平普遍偏低,教学质量不高。尽管我们曾经从省农科院、南昌大学等大中专院校聘请过专家教授,但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农业局、教体局等部门也有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但队伍在萎缩,特别是些农村新兴产业方面的技术人才紧缺,而他们中有些人员的技术已经老化,难以跟上形势发展需要;还有乡镇农村一些致富能手和“土专家”,这些人员尽管在培训农民方面具有较多优势,但他们在传帮带方面缺乏动力源泉和联动机制。而像芙蓉镇建丰村的肖冬华特地从山东寿光聘请专家做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指导,每个月要付3000元的指导费用,这不是常人能拿出来的。

3、培训资源充足,但统筹监管滞后。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县每年政府用于培训的资金近百万,参与的部门和单位达10多个,在培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县内有:“两个基地”,即职校(全省38个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之一)、进修学校(市级劳动力培训基地)以及“两个中心”,即党校(县农民致富培训中心)、劳动就业局(县就业培训中心),并且还有科尔电脑、新时代职业培训学校等民办培训机构;县外有专门为移民子女免费培训的**金耀科技学校,专门为扶贫重点村贫困女子免费培训的南昌女子学校等等。应该说我县的培训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但缺乏有效整合。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县目前还未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缺乏统一规划和部署,统筹监管明显滞后。从纵向层面来看,虽然成立了“**县农民致富培训中心”,但对全县农民培训工作的统一协调力度还不够,乡镇一级基本还没有成立领导机构;从横向层面来看,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教育、劳动、扶贫、科技、移民等多个部门,但部门职责不明、职能交叉、机制不活,在培训中缺乏必要的衔接和配合,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其结果,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到理想人才和急需的具有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浪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培训后的农民农业生产技能仍没有得到提高,培训后的农民工仍然找不到合适工作,培训成了农民心中难言的“痛”。

二、加强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我们做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培训机构。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量大、行业和工种众多,仅仅依靠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及社会办学力量是难以完成这项使命。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民工培训纳入本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规划,纳入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县里要在整合农村致富人才培训工程领导小组等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县农民培训的总协调机构,负责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科学制定培训规划,负责培训的奖惩与考核。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公室: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办公室、县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办公室和县预备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办公室,办公地点分别设在县劳动就业局、县农业局、县教体局。各类培训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培训任务细化分解到有培训任务的部门,规定完成时限,明确检查验收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同时,要将乡镇纳入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目标考核范围,乡镇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重点负责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农民培训需求和意愿的登记调查和动态管理,做到富余劳力数、择业意向、个人技能、家庭情况“四个清楚”,配合相关培训部门组织和输送相关农民参加培训。

2、突出实效,创新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模式,各类培训机构和相关培训部门就必须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要做好“四个对接”,即,一是农业技能培训要与产业发展对接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要把培训与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起来,要把培训与农时和农民需求结合起来,因时因地制宜选择好培训内容,最好要深入村组去培训。二是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与用工市场对接好。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村有待转移输出的富余劳动力和一些脱离了土地或者失地准备转业的农民。他们具有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等特点,对他们的培训应以中短期为主。要注重与农民工求职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要与大量招用农民工的企业合作,送教师、教材到企业,将培训课堂搬到企业。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应当逐步建立起“订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三是准农民工劳动力培训要与发展需要对接好。准农民是指,在初中、高中生中无法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将先后步入社会成为农民,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可以将他们统筹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中,对他们可以考虑先分流进行成班制的学历职业技能教育,学业的设置尽量与未来的就业结合起来,与他们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四是思想道德培训要与形势发展需求要对接好。主要培训内容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法律法规条例培训、“三德三观”教育、人口与婚育新风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采用定期授课、现场讲解、放映录像、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以培育讲文明、守法规、知荣辱、树新风的新型农民。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8

第一条指导思想。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为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给。

第二条目标任务。**-2010年,由政府出资补贴,为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225万人,每年培训45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就业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使有意愿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已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普遍得到培训,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使培训后的农村劳动者都能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

第三条培训对象。全省境内有转移就业愿望、年龄在16岁至45岁之间、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已进城务工(含外省入湘务工)的农民工。在本办法实施前,已接受过政府补贴培训的农村劳动者,不再享受技能培训补贴。

第四条培训对象的产生。

(一)村委会负责推荐本村16-45岁之间、有就业愿望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填写《**省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摸底登记表》(附件1),上报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经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进行调查摸底审核后,上报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根据乡镇上报的情况,填写《**省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汇总表》(附件2),对符合条件的建立生源库。

(三)市州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县区上报的情况,汇总生源库。

第五条培训机构的确定。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由经市州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承担,省劳动保障厅制定《**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办法》(附件3)。省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条件公开、平等竞争、合理布局”的原则,从全省现有的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院校和民办培训机构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择优确认,每年3月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培训任务的落实。

(一)省劳动保障厅根据劳动保障部下达我省的目标任务,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每年对各市州下达目标任务。每年下达培训目标任务时,实行三个重点倾斜:一是向部级和省级贫困县倾斜;二是向150个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倾斜;三是向我省十大劳务品牌打造基地倾斜。

(二)市州劳动保障部门根据省厅下达的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并向社会技能培训计划。

(三)市州、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培训任务,与定点培训机构签订工作协议(附件4)。

第七条培训的组织实施。乡(镇)政府负责组织本乡(镇)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市、县级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实行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组织培训的乡(镇)政府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

第八条培训内容。

(一)以定单、定向式培训为主,根据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及国家初、中级职业标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操作技能训练。

(二)实施分类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开展以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及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以上,培训后的学员应掌握初、中级职业技能并实现非农就业;开展以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的劳务输出培训,培训时间为2个月以上,培训后的学员应具有专项职业技能并实现非农就业;开展以已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时间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自行确定。

第九条考核发证。学员培训后,经考核合格,统一核发“职业培训证书”。对参加就业准入职业培训并有鉴定要求的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积极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视情况适当降低鉴定收费标准,鉴定合格的,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条就业服务。按照“谁培训、谁输出、谁服务”的原则,学员的就业推荐、跟踪管理与后续服务,主要由定点培训机构负责。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农村劳动者开放,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以培训促劳务品牌,以品牌促输出。要建立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依法维护培训学员转移就业后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第十一条培训档案的建立。培训机构应建立完整的培训就业档案和教学档案。培训就业档案包括学员登记表(附件5)、学员名册(附件6)、学员就业台帐(附件7)等。教学档案包括培训计划、课程安排、办班审批表、获证登记等。

第十二条培训补贴来源。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劳务输出培训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费用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第十三条培训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按培训时间分为两类: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3个月以上)按人平500元标准给予补贴;参加劳务输出培训(2个月以上)按人平400元标准给予补贴。

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者每人只享受一次培训补贴,培训费用超出部分,由学员自负。

第十四条培训补贴方式。

(一)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者持券参加培训,经培训合格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由培训机构代其向当地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申请相应补贴。各市州、县(市区)每半年根据培训合格率、就业率等情况与培训机构进行结算。

(二)适合本办法的学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和劳务输出培训采取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给予培训补贴。培训券实行实名制,由省劳动保障厅提供式样(附件8),市州印制,随培训任务下发至县(市区)。内容包括:培训学员的姓名、相片、身份证号码、户籍、培训职业(工种)、培训时间等,加盖市、县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印章。

(三)发放培训券。定点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班开班后5天内,按隶属关系,将学员名单、教学计划、就业方向等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当地劳动保障门派专人到现场考核确认,在10天内将培训券发给学员。

市、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在核发培训券后,应在生源库中注明已培训情况。

(四)回收培训券。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培训结束后,学员对培训和就业安排满意,将培训券交给培训机构。对培训质量和就业安置达不到要求的,参训人员可拒交培训券。

第十五条核拨补贴经费。定点培训机构本期学员考试合格率达到90%,就业率达到80%的,可向当地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申请培训补贴,经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直接划入培训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帐户。

定点培训机构申请培训补贴时,应填写《**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单位申请表》(附件9),并提供下列材料:

1、学员名册及身份证复印件。

2、培训券原件。

3、学员职业培训证书、劳动合同复印件。

第十六条职责分工。省劳动保障厅委托省就业服务局负责全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工作,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应按省劳动保障厅下达的目标任务相应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培训补贴资金的审核、拨付管理工作。市州劳动保障部门要负责汇总上报本辖区内培训工作情况和统计报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本县(市区)培训生源登记造册,建立技能培训数据库,汇总各项培训补贴受益人信息并提供查询功能。

第十七条培训监督管理。

(一)各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建立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评估、审计和公示,保证培训和就业质量,确保补贴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二)培训机构未按要求实施培训的,财政部门有权拒付补贴资金;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的,责令其返还补贴资金并取消其定点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完成任务好、社会信誉高的培训机构,劳动保障部门可增加其培训任务,不好的则应进行调减。对不按要求推荐学员的村委会、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要追究其相关人员责任。

(三)培训券一经核发,就由学员本人所有,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让、倒卖、变现,如有违规者,即取消其转让和被转让者的培训资格。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9

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小康成为当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党的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同时也指出了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永川市市委、市政府也在年初的两会”上提出:未来7年内,让30%以上的农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把永川建设成为渝西地区的大城市。为了贯彻落实重庆市农业局召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试点县(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培训班”有关精神,切实有效地搞好永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早日实现把永川建设成为大城市。永川市农业局科教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对永川农村劳动力整体状况、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转移方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动力整体状况

农村劳动力43万,全市总人口106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20余万,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8亩,重庆辖区的劳务输出大县(市)之一,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14.9万人,每年带回的经济收入总额在4亿元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外出经商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0%以上的农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永川要在未来7年内建设成为大城市。这其中,首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吸纳这部分人就业。

3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3040岁占27%40岁以上占5%农村劳动力特别中40岁以下的人将是转向城镇的主要人口,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中。转移情况、务工收入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市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市农村劳动力在永川范围内转移4万人,去年。重庆市区转移2万人,重庆市外转移12万人,境外转移累计人数1498人(次)重庆市外转移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建、厦门、上海等沿海城市和新疆、云南等边远地区,境外转移主要在新加坡、南非、阿根迁、日本北海道等十几个国家从事渔业捕捞。外出人员中,86%人员从事第二产业,从事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各占7%永川范围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在城区、集镇从事运输、建筑、餐饮、服务业,重庆市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服务、经商业。

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已经呈现出了三健全”格局。一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全。目前,经过近年的努力。市建成了高规格的综合服务大厅和交易大厅,成功与重庆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二是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据调查了解,市先后建立了劳动技能培训基地26个,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储备基地3个,劳务输出基地5个。同时,对各类外出民工分别进行登记造册,促进民工有序流动。仅去年,就帮助民工追收工资96万元,清退保证金1.8万元,督促用工单位替民工参加社会保险850人,处理民工工资争议案件156件。三是职工技能鉴定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中,市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制度和预备制度的同时,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培训机构18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增加到4家。三、存在问题

农村劳动力范文篇10

**乡位于**市西南15公里处,行政区域1960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其中牧业村6个。**年,该乡人口14187人,其中哈萨克族占76.7%,人均耕地2.2亩。农村劳动力3882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1%;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商业的劳动力分别占总劳动力的60%、19.2%、6.3%和3.9%。**年,**乡有富余劳动力1500人,转移总体情况如下:

——从转移比例上看,当年转移1003人次,分别占全乡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的25.8%和66.9%,占全市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9.5%,约为五分之一。

——从转移特点上看,一是多以短期外出为主,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半工半农类居多。同时,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经常是半年打工,半年在家休息,或者是今年打工明年不打工。二是“就地”、“就近”、“就富”转移居多。**年,该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在本乡内实现“就地”转移的136人,占13.6%;“就近”转移到乡外市内的656人,占65.4%;转移到市外地区内的152人,占15.2%。而转移到省外的仅有59人,占5.9%,其中“就富”转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占94.7%。

——从转移收入上看,劳务输出人均增收132元,占农牧民增收的52.8%。

二、**乡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年,**乡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走到了全市前列,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具有普遍性。

(一)政府服务不到位,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当前该乡富余劳动力流动基本处于半无序状态,政府缺乏对其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组织和引导。一是劳务信息交流平台不完善,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乡级政府服务深度不够,大部分农牧民不了解政府劳动力转移政策,不能及时获得政府的劳务用工信息,存在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问题。二是劳动力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农牧民素质的目的。存在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教材语言障碍以及教材与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

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表明,中介组织是政府服务的纽带和有效补充。就目前看,**乡劳动力中介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基本由当地政府承担,供求信息缺乏市场性、广泛性。据我们了解,**年该乡劳动力以自发方式转移的在90%以上,方式上多为单个或者三、五个劳动力零散转移,主要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且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二)农牧民综合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要求

据我们了解,**乡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水平低。**年该乡转移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2%,初中文化程度占2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二是职业技能差。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在第一产业居多,其次是低层次的商业服务业和生产建设第一线。**年,该乡到异地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为64:15:21。

(三)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业精神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乡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对土地依赖性强,恋乡情结较浓,宁可安于现状也不外出打工。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该乡富余劳动力中约40个大中专毕业生,他们虽然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但怕苦、怕累、怕风险,缺乏创业意识,大多数的就业目标是进政府机关工作。

三、促进**乡及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解决农牧民思想上的问题

加大对劳务输出“排头兵”的乡镇(场)、村组和个人的表彰力度,以期达到树立典型、扩大影响、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宣讲团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抛弃小农经济意识,放下“恋乡”的思想包袱,增强竞争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充分调动农牧民“离乡离土”务工挣钱的积极性。

(二)构建市、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解决政府服务的问题

一是市一级应利用驻阿办事处机构在各地设立就业联系办事处,依托本地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与企业采取“订单培训”的方式构建劳动力输出市场网络。二是加强劳务市场管理。由于劳务市场不规范,以招工之名行骗财之实屡见不鲜,特别是农村缺乏文化的少数民族青年经常受骗。因此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大规范城乡劳务市场的力度,输出劳动力应同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招工合同,完善招工手续,明确劳动保障。还要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切实保护他们在异地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农牧民自觉转移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熟悉本地情况、信息灵通、群众信任,尤其是他们有地缘、亲缘广泛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亲和力。因此,应积极鼓励支持农牧民合作组织和经纪人发挥出政府不可取代的作用,使政府从组织推动向协调监管、直至市场化运作转变。

(三)加强技能培训,解决劳动力素质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训工作:一是积极构筑教育平台。利用市农广校、技校等教育机构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另外,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培训很重要,培训教材应有汉哈两种读本。同时,加强农村中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毕业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目前,**市巴里巴盖乡、红墩镇、阿苇滩镇等乡镇寄宿制学校已开办初中“2+1”职业教育班,这种模式值得推广。二是强化以需定培。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规模,重点进行“定向”、“订单”培训,提前瞄准疆内、区内现代养殖业、矿业、旅游业发展的大市场,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培养和就近输出劳动力。三是构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实行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管理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