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3:31:58

农村党建

农村党建范文篇1

一、当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村级组织建设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税费改革造成村级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村级财务缺口大,加之村级债务负担较重,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数十万,使农村基层行政遇到难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也使村级组织为群众兴办公益事业遇到困难。如我县乌云镇乌云村和旧城村,是我县建村历史较长、村型较大的两个村,人口均在两千人以上,税费改革前,村级收入近20万元。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仅为4万多元。这两个村在**年税费改革前分别开发了办公综合楼,税费改革后,两个村的村级收入仅够维持村干部报酬,办公综合楼建成后,外欠大量工程款,成为村里的一大负担,其中旧城村的办公楼至今没有封顶。二是村屯规划调整使管理范围增大,我县撤乡并村过程中,共合并了24个行政村,由于没有迁村,形式上村党支部、村委会合并了,但在人口居住上仍按原来地域居住,实际上还是分别独立的村,一些合并村距离较远,人口居住分散,造成工作量增加,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并村后,原来的富村不愿替穷村背债务,合并后的村财务债务还各自独立,过起日子来还是分心眼,从而造成部分村党支部缺乏凝聚力。

2、农村党员队伍存在“三多”的问题。即年龄大的多、文化低的多、缺少致富技能的多,半数以上的村党员平均年龄45岁以上,年龄最大的91岁,个别村党员中只有一名是高中文化,其余都是初中和小学文化,一些土地较少的村屯,贫困党员也占一定数量。虽然近年来开展了发展青年农民党员三年工程和三年素质升级工程,但就全县农民党员总体来看,35岁以下的农民党员仅占38.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2.8%。而且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出现了后继乏人的趋势,很多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个别高中毕业生也不安心在农村当农民,来到城里寻找职业,高中以上文化的青年农民在农村已很难找到。同时,由于受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小富即安、老守田园的心理根深蒂固。这些,都给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出现四个不适应。一是村干部的思想观念与农村工作的新形势不适应。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面对当前农村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感到“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二是村干部带领群众的致富能力与群众快速致富的愿望不适应。有的基层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这样的干部,群众不信服,不拥护,说话没有号召力,安排工作难开展。三是村“两委”班子之间的矛盾与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的要求不适应。2002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之后,我县73个行政村中,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仅16个,个别村的村委会主任与村党支部书记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四是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班子新老交替的迫切要求不适应,一些村在选拔村干部时,后继无人,无人可选,只好轮流坐庄,矬子拔大个。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有些村党支部发展经济无思路、致富群众无门路,成为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的软班子、穷班子。

二、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1、筑牢学习实践“三个带头人”活动长效载体。要认真总结前段活动的成功经验,将“三个带头人”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统领,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部纳入到“三个带头人”活动中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创新”,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始终把学习理论、转变作风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始终把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这一主题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始终把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始终把严格把关、强化指导贯彻于活动全过程,各项

工作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覆盖农村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各个层面,使之成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内在动力。

要按照“三个带头人”活动六项制度的要求,围绕深入持久地抓好“三个带头人”活动,探索建立激励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的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第一责任人带头学习制度。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学习第一责任人,带头执行学习计划,主持集中学习和上党课,开展交流活动。二是约束督学制度。县委“三带办”,各乡镇党委“三带办”都要按照学习计划和要求,定期了解党员干部学习情况,考核党员干部是否坚持学习,领导班子成员是否参加学习。三是学习报告制度。党员干部平时以自学为主,每月集中学习时间确保2个工作日以上,每

两个月安排1次以上专题辅导。四是以学用干制度。把干部学理论、学知识与选拔任用结合起来,用好的学风选学风好的干部,及时发现和选拔农村党员中的优秀分子。

2、全面落实“三个带头人”活动规划,构筑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长效机制。县委、各乡镇党委、农村各党支部都要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实践“三个代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发展生产力,实现富民,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绒山羊养殖、北药种植、民有林产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围绕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乐民,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改善农村人口生活环境,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优良发展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长久支持

力;围绕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安民,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建设执政为民的优秀干部队伍,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保证能力。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使一类班子得到巩固,二类班子得到提高,三类班子得到转化;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确保基层干部作风有明显转变。每一名党员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规划目标,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致富等各个方面提出量化的、可操作性强

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

3、充实完善“三级联创”内容,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围绕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开展“五个好”创建活动,对乡镇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创建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进行充实完善,建立“三级联创”工作责任制,明确县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具体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站办所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格局。在“五个好”创建上,要从加强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入手,通过加快发展抓民心、强化教育抓贴心、健

全制度抓放心、创造环境抓安心,对实绩突出的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和成绩显著的乡镇副职干部在回县安排上高看一眼。对长期工作在村级一线,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高看一眼,给予办理养老保险,或享受副科级待遇。

农村党建范文篇2

一、我镇党建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我镇地处县区东端,全镇辖12个行政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万亩,总人口23059人。我镇党委下设村级党支部10个(联合支部1个),共有农村党员453人。近年来,我镇党委围绕实现党的**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深入开展了创建农村“五个好”党支部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正常运转面临困难。我镇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大镇,财政状况比较困难,是财政补贴的乡镇。农村税改后,取消了“三提五统”,农民负担相对减轻了,但村公益事业如何兴办?村级干部待遇如何解决?村党组织活动经费和阵地建设经费何处来?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全镇10个党支部,6个设在学校,1个设在支部书记家中,只有3个支部有公有化活动阵地,且设备简陋,严重影响了支部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2、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求已不相适应。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群众不仅要求政策上的支持,而且要求智力上的支持。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掌握只停留在学习上、口头上,还不能把党的富民政策具体化到工作实际中去,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不能发挥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深化不相适应。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基层党组织干部难选,年轻党员难发展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村级党组织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全镇10个农村党支部中,支部书记年龄在50岁往上的有5个,453名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的有155名,占到全体农村党员的35%。一些村党组织还存在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不交纳党费的“三不”党员。

4、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相适应。免征农业税后,乡村干部职能理应转向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方面,从过去的“索取型”向“给予型”转变,从“全能型”向有限功能的“服务型”转变。但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能自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漂浮,作风不深入,等、靠、要依赖思想仍然存在。有的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习惯于行政命令,凭经验办事,工作方式方法还比较简单。有的思路不清,点子不活,服务不优;有的开拓意识不足,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一下由“三要”(要钱、要粮、要命)干部变成了“三无”(无权、无钱、无抓手)干部,多少有一种盲目感,失落感,心中无底,无所适从,对如何给农民添实惠的办法措施不多,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手段、方式不足,影响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5、农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和渴望与农村党组织供给能力脆弱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广大农民有“四股”,一股好政策:“多予、少取、放活”政策长期稳定,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农贸价格下来;二股好环境,水利夯实,旱涝保收,道路通畅,出行方便,治安稳定,安居乐业;三股好服务,技术信息等服务及时,便利,有效;四股好出路,子女读得起书,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面对广大群众的殷切期盼,村级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却十分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办事无钱办事。从村党组织角度看原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只剩下支出力能,一干大事就会出现新的经费缺口,一办公益事业就会加剧村级债务负担,只能望事兴叹,无为而治。从农民群众的角度看,“一事一议”推行落实难。一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多,无人议事;二是操作程序要求严,有一步不到位就会授人以柄,遭到反对阻挠;三是上级规定的年筹资上限标准(15元/年/人)太低,杯水车薪;四是资金难以100%征收到位,那怕只有极少数的村民拒绝出劳,都会导致决议的事项半途而废。

二、镇党委针对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按照“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管理,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得到增强。“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近几年来,镇党委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加速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围绕经济发展调优配强“两委”班子,结合村支部换届和村民委员会换届,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致富模范、技术能手选出担任村两委主要干部,先后调整配备村两委主要干部5名。调整后,村两委主要干部的平均年龄由55岁下降到47岁;高中文化8名,初中文化7名,真正使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为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镇党委按照“内抓学习,外强素质”的目标,以“外出培养、党校培训、在岗锻炼”等途径,认真坚持“”制度,加强实用科技培训,选派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专业户赴外地学习经验,增强了全镇群众用科技强村、靠科技致富的意识,收到了良好效果。近三年,全镇外出考察学习2310人次,专题培训22期,培训党员干部120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全镇各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2、以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近几年,镇党委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扎实深入地开展了“双培双带”和“先进性教育”两项党性实践活动,全镇有52名党员成为科技示范户,党员帮带群众148户,完成党员创建示范基地8个。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以来,各村党支部以党支部和党员承诺制为抓手,以实践为民为制高点,积极探索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把绩效量化与党员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与公益事业建设结合起来,与增收致富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充实党性实践活动内容,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为党性实践的主阵地,涌现出一批党员带头致富、帮助群众共同富裕的鲜活典型。王马村党员刘明友是一名种植能手,为了快速发家致富,他带头响应村上发展蔬菜种植的号召,**年大胆尝试种植芹菜,经他努力经营,一年多时间收入1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种植群众达到30多户,芹菜种植面积达到400余亩,均取得了不错的收入,党员的示范带动效应得到了较好地发挥。

3、以强村富民为己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来,镇党委不断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各村党支部带动,党员带头,群众踊跃参与,共整修农田水利配套设施34套,衬砌渠道13.6公里,架设农用线路26.8公里,整修砂砾道路22公里,新修水泥路17.3公里,新增闭路电视用户300余户、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赵渠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保赛制药,银桥乳业等企业先后在村上投资建厂,不但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解决村富余劳动力35名。双桥村党员王建民个人出资5000元,用于双桥村四组的道路维修,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4、加大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近几年,镇党委大力弘扬小康文化,全镇各村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传播有益文化,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全镇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读书看报的多了,闲逛的少了;学科学技术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靠科技致富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现全镇12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的业余文化活动组织。**年元旦,镇政府组织了全镇的文艺汇演,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坚持不懈地发展群众文化,最突出的变化是社会风气好了,时代新风浓了,精神面貌新了,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推动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协调持续发展。

5、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和监督的机制,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①建立农村干部利益导向机制,解决村干部责、权、利统一问题。对村干部实行责任管理,通过严格考核,工作实绩与个人利益挂钩,按绩取酬,激励先进。镇党委聘请了在全镇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为政务监督员,负责对村级组织的考核考评,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年终干部的工资待遇。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②建立村集体经济事务监督决策管理机制,解决村干部民主、公开、廉洁问题。镇党委根据独李实际,规定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村务公开的程序,明确村务公开的形式,做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③在民主管理中进一步加强民主议事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建设,完善民主管理的相关措施,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用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把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实到管理的每个环节,使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做遇事与群众商量,决策有群众参与,工作由群众监督,功过让群众评议,形成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主管理的新局面。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对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建强村级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关键是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重点是实施富民强村工程。

1、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农村两委班子中去。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潜力型”干部。积极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或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农村干部在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规范村务工作等各方面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本着“适合,发展,既不求全责备,也不委曲求全”的原则,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配好配强村级班子。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各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要制订好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与平时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进行。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强化培训内容,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镇农民学校阵地和党员电教等手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2、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一个大问题。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同时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集体资源,如水利设施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3、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村党支部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立足实际,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各村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支部工作目标,合理细化分工,分解到人,从支部书记到村两委成员,都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根据各支部和两委成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同时要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责权利统一,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农村党建范文篇3

一、正确把握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

2、农村基层党组织网络健全,党组织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明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60%以上的乡镇党委、50%以上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目标。

3、乡镇、村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双带”能力明显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45岁以下的达80%(其中35岁以下的达30%),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0%。村“两委”班子成员要以高中以上文化、年龄在30—45岁为主体(35岁以下的达30%),高中以上文化的达80%,班子中保证有1名女干部。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在45岁以下的达70%,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达90%(大专以上学历的达50%)。

4、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经济薄弱村帮扶取得明显成效,党员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设备齐全、网络完善,村干部福利待遇稳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5、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种组织配套建设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村落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管理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三、优化配置组织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党组织网络

6、针对农村党员生活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的实际,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调整,使党组织的设置更趋多元化、人性化、科学化,以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7、对于党员人数达到100人以上、人口较多和经济发展规模较大的村,经审批可以成立党委,隶属乡镇党委管理;对于党员人数达到50人以上、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或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特色的村,原则上都要建立党总支。

8、根据党员的生活特点、从业岗位和年龄状况,对农村党员进行整合编组,分类设立夕阳红、流动和一定数量的专业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党员分类管理创造条件。

9、积极探索将党组织建在社区、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产业链上,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四、加强规范化管理,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10、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乡镇、村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努力扩大干部任用中的民主,有序推进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全面实行村级党组织班子“两推一选”,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公信力。

11、加大县和乡镇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任职工作力度,注重从复退军人、应届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中招聘村干部。严格控制干部职数,推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提倡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按照1:1的比例配备村级后备干部,切实解决村干部源头不足的问题。

12、深化村干部“双带”工程,深入开展“双学”活动,建设“双强”型干部队伍。坚持在“双带”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农村基层干部,努力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鼓励村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凡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在40岁以下没有达到大专文化程度的都要接受学历教育。县委负责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其他村干部,由乡镇负责,每年轮训一遍,时间不少于5天。

13、建立完善任职承诺、目标考核、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民、务实、清廉”。统筹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报酬和福利待遇,积极争取将村干部纳入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多渠道解决好村干部的政治出路问题。切实做好村干部退职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突出作用发挥,造就一支永葆先进性的党员队伍

14、抓住党员冬训等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村基层党校、农(技)校、互联网、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网点等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农村党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6天,人均掌握1-2门先进实用技术。认真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加强群众监督,加大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和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15、创新农村党员的活动方式,拓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结对帮扶、党员联系群众等做法,开展“作表率、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乡镇、村两级党员服务站(点)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过程中提高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有利于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16、遵循《党章》规定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发展党员六项制度,切实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将年龄轻、素质高的在职村干部、待业学生、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致富能手、企业生产经营骨干纳入发展党员工作视野,实行党员联名推荐发展对象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确保新发展党员中女党员比例不低于28%,35岁以下的不低于68%,高中以上文化的占85%以上,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不低于75%,逐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活力不够的现状。

六、健全制度体系,稳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7、加强乡镇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认真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和党员民主听证、民主议事制度,拓宽党员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18、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明确“两委”职责,理顺“两委”关系,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程序和管理办法,建立村“两委”之间制度化,分工合作和村委会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乡镇政务、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坚持实行群众评议党员、评议干部、村民议事、民主理财等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

七、创新工作理念,激发农村党建工作内在活力

19、发展农村经济,在致富农民上有新思路。给农村加快发展以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充足的创新空间。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促使农业向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以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乡镇、村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乡镇、村工业经济,增加乡镇、村财力,扩大就业渠道,以多予少取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和扶持农民创业,努力培植一批农民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民小老板、农民企业家,激活农村创业市场,以创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0、转变工作方式,在服务农民上有新作为。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多形式组织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适应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引进社区服务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扎实做好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为民服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八、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

21、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健全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党建工作问责制、述职制,切实把党建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布置、同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制度,防止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不良倾向。

农村党建范文篇4

针对党员先进性发挥不突出、党员义务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县积极探索农村党员管理新模式,通过建立党员设岗定职制度、党员承诺制度、党员星级评议制度等三项制度,切实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了该县农村党建工作。

一是党员设岗定职制度。该县以村为单位,设置了信息联络员、财务监督员、综治调解员、卫生监督员、治安护村巡逻员等岗位,并分别拟定各工作岗位的责任和目标。通过对农村党员进行设岗定职,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党员承诺制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要求,转化为党员的具体行为要求,并作为党员承诺的主要内容,在各村范围内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党员承诺制度,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塑造了良好的党员形象,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党员星级评议制度。结合农村实际,把农村党员在新形势下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才能发挥作用,确定为遵章守纪星、爱岗敬业星、服务群众星、文明新风星和学用科技星等五个星级,详细制定了各“星”的达标要求。“星”级评定,由镇党委组织村党支部每半年进行一次,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通过星级党员评选活动,让广大农村党员有了压力、动力,学习、创业、参与村务、帮带群众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农村党建范文篇5

(一)要创新思维方式。思维关系成败。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很多领导干部包括农村基层干部都渴望抓住历史机遇,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成就辉煌人生。事业的发展,人生的成功,取决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从主观方面看,禀赋条件、知识结构、精神状态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更是直接影响能力的提高、关系事业的成败。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但它引导和支配人们的行为,又反作用于实践。思维方式不同,人们所做的选择和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对头,往往使人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境地;思维方式搞对了,则比较容易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从而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所从事的工作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与之相适应,我们的思维也应该是灵活多样、与时俱进的。总体上讲,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培养和形成开放型思维,散发型思维,系统思维等现代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要创新工作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来说,目前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最多,暴露的矛盾也最集中,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创新的方面也最多。比如,面对大量出现的新经济组织,怎样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形势下,怎样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先进性如何体现时代要求;如何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村发展党员特别是发展青年党员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在“四个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有效地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保持党的纯洁性等等。类似问题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焦点。要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为此,我们应当采取“三抓”的办法寻求突破。一是抓调研。通过调研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开拓新方法。二是抓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三是抓教育。不断教育党员干部用说服教育的方法,示范引导的方法,服务的方法,法制的方法等开展工作重。

(三)要拓宽工作领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涌现了大量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何按照十六大报告精神,积极开拓工作新领域,我们认为,必须抓重点,在薄弱环节上抓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创新发展。新经济组织中,非公有制企业是大头,也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抓好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就相应地扩大。为此,我们要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开拓工作新领域的突破口,力争做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到哪里,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从而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目前最迫切的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努力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只要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就要求必须建立党组织,尚未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可以采取“联合、挂靠、选派、统建”等方式,也可以采取在乡镇、街道中设立非公经济党支部统管分散党员,等条件成熟后再建立党组织的方式,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

(四)要创新工作载体。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全面地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工作载体。有好的工作载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工作就会有活力。因此,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载体,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4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三是进一步深化党员承诺制;四是进一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培双带、党员先锋岗等活动。

农村党建范文篇6

一、总体思路

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逐步建立起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规范化、制度化,通过五年的努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配套组织建设完善,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先进性充分体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较好贯彻落实,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顺利推进。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新机制。县、乡分别成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照中央《决定》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确立发展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方法,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维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作为考核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

农村党建范文篇7

一、创新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建立一支素质较好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是创新了村干部培训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分批次全面培训村干部。县委组织部利用县委党校阵地,每年对村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并且通过举办村干综合素质强化班,村支书、主任、村秘书培训班,突出增强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采取外地送训、典型示范、参与实践等方式,增强培训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吸引村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增进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基本技能和知识水平。二是建立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完善乡(镇)村两级培训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强化农业实用技术教育,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至**年3月,全县已发放证书49份。乡(镇)每年也要集中培训5-7天,县委将农村党员培训列入对乡(镇)党建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进行通报一次。3年来,我县共举办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班68期,轮训党员干部1900多人次,并且选送了7名村干部到市委党校接受教育培训。

二、创新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着力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一个省级贫困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比较薄弱,全县359个村,农村税费改革后,有108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不到一万元。一个山区乡的支村委干部忙碌一年的工资报酬也不足1000元,远低于外出打工经商的收入,甚至部分村干部工作一年工资也兑现不了。农村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人管事的矛盾十分突出,村干部撂担子走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村级干部队伍很不稳定。针对这种状况,为了稳定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县委从**年起在农村着手建立村干部工资财政支持机制,人口在1000人以下、1000-2000人、2000人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基本保证为1.1万元、1.3万元、1.5万元,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足,以确保村级组织活动正常开展,村干工资能够及时兑现。并出台了《关于做切实做好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活补助发放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根据县乡财政各负担一半的原则,对全县农村已连续担任10年或间断担任15年、年满60岁的村主干按月发放固定生活补助。**年,全县用于村级财政补贴的资金6.8万元,并有52名村干部每月按规定领取了生活补助。

三、创新培养孵化机制,着力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后备力量

为了有效改善当前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现状,从**年起,在各乡镇推行了农村后备党员干部培养机制。根据机制要求,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每人要联系1-2个村党支部,每个村支委员要培养1-2个青年后备干部。严格按照“三高一低”的要求,有计划地加强农村青年党员干部的培养和发展工作,从农村经济大户、致富能手和外出打工的有志青年中培养后备力量。在实际选拔中,通过采取民主评议选苗子、选好苗子跟班子、跟好班子压担子、压好担子定位子的方法,把那些能为群众办实事,能带领群众致富并为群众所信任的能人型党员充实到支村两委班子中,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同时,通过推行培养孵化机制,培养和树立一批肯于吃苦、勇担重担、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村组干部先进典型,以起到以点促面的作用。目前全县已有62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脱颖而出,走上了村支部书记和主任的工作岗位。

四、创新农村帮扶机制,着力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

农村帮扶机制就是通过县级领导办点、派驻工作队、单位对口扶持的方式,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面帮扶农村后进村和经济贫困村。在班子建设方面,通过发扬民主、引入竞争、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产生一个群众信任的有战斗力的村党支部,使之有人管事;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帮助其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有章理事;在经济建设方面,通过争取立项、部门投入、小额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投入启动资金帮助其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扶持种养大户,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之有钱办事。为达到在2年内脱贫致富,甩掉后进村帽子,实现农村奔小康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实施农村帮扶机制3年来,全县共选强选优14个村级班子,累计为贫困村经济建设投入启动资金达638万元,有32个村级班子步入先进行列。

农村党建范文篇8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亟待改变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员干部管理滞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活跃了农村经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日益增多,农民党员中的能工巧匠进入城市或乡镇从事第三产业的也日益增多。这些新情况的出现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一些影响:一是党员分散、流动性大,难以集中,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下岗”党员。有的外出只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成了“党费党员”。给农村党支部的组织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二是部分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对个别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以偏概全,时常发生“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致使一部分农村党员动摇了信念,减弱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优势;三是部分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党性观念不强,认为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就是个人发家致富,“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连开个支部党员大会都要补助,而且补助标准不断升级,使党员的地位、作用、价值无法体现。

(二)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扩大了农民的自治权利。这两次变革,对农民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乡村一级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乡村干部和行为方式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变,有的甚至没有明显的改进。当前农村工作中问题比较多,比较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重蹈重复建设的覆辙,农村基层干部运用行政指令安排生产,缺乏市场观念,农民的经济利益未见好的成效甚至受到损害,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感降低,有的出现了信任危机;二是社会管理(如经济合同兑现、二次土地承包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中,阻碍社会稳定的矛盾、冲突增多,反映了基层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有所削弱。造成这两个方面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从领导工作本身来讲,大都与乡村一级组织、乡村干部领导方式相对滞后密切相关。因此,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是否能适时调整和改进是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社会繁荣的大问题。

(三)党员结构不太合理,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据统计,曲靖市一般农村党支部党员都在**—**人之间较多,个别大的村党员数已超过1**人。这几年来,通过“村建”、“三学”、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在党员发展中加大了对农村青年、妇女培养和发展力度,整体数量虽有一定提高,但结构不合理。据对几个典型村的调查,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不合理结构:一是年龄结构,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性别结构,男党员多,只有极少数的女党员;三是新老结构,老党员多,新党员少,甚至有少数村连续几年都未发展过党员,成了党员发展的“空白村”;四是文化结构,大多数农村党员只有小学文化,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很少;五是分布结构,务农党员多,乡镇企业党员少、务工党员少。党员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偏低:一是现任班子素质不高,多是一些“老实人”,还有的是“没有功劳有苦劳”的“好干部”。这些人虽然遵纪守法,但缺乏创新精神,当村干部日久,政绩平平。很大一部分农村党支部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缺技术少本领,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二是后继力量不够。据对几个典型村的调查,村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在46.2岁,35岁以下的很少,而目前这类村中能够接班的寥寥无几。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经商的多,培养教育难形成气候。少数村干部出于自身地位的考虑,对发展年轻党员不热心,不支持,甚至还有阻挠的情绪。而村支部的干部形象不佳又导致一些有上进心的年轻人渐渐丧失加入党组织的信心。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上述的问题,主要是管理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造成的。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真正建立起“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机制,就必须围绕建设高标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高素质的乡村干部队伍这个中心,解决农村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把乡村两级支部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村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组织设置,职责界定,职数配备,政事规则,决策程序,程序约束,干部行为规范等。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管系,主要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职责系统建设。要根据乡村两级党组织的职能和乡村干部的岗位确定其责任和目标,在定机构、定编制、定职数、定岗位的基础上,对一些界定不清楚的职责进行重新调整,对一些重叠交叉的职责应进行重新划分。

2、制度系统建设。要针对过去农村基层组织制度零散、繁杂的问题,以“管用、实在、简便、可行”为原则,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乡镇党委应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度,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年度考评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党委推荐和任免干部制度,乡村干部培训学习制度等。农村党支部应建立健全支部定期报告工作、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联户扶贫、财务管理、组织发展等制度。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务农党员、办企业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都要分别采用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登记及年度思想汇报等制度,进行定期整顿和管理。

3、考评系统建设。要采取全方位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考评体系,实施“上考下评制”,即上对下考核,下对上评议。上对下的考核主要是县对乡、乡对村,组织对个人的考核。具体办法根据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分级分类确定考核标准和细则,建立乡村组织和干部考核卡、实绩档案,采取领导考核和部门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逐层对乡、村两级组织及其成员进行考核。下对上的评议主要是群众和党员分别对村干部、村支部评议,村支部对乡镇党委及乡镇干部的评议。

4、奖惩系统建设。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奖惩制度,并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每年的考评结果与乡村两级干部的工资、奖金、评奖、提拔使用紧密挂钧,对被评为“差”的乡党委、村支部要追究领导责任,视其具体情况给予诫勉、降职、免职等处理。

(二)要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为全面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可把工作任务分为根本任务、基本任务、一般任务三大块。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整体推进。

1、突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根本任务。农村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地方经济建设搞上去,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为此,农村基层组织必须进一步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中心意识,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从实际出发,选准路子,制定好规划,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只要统一了认识,做好了规划,实实在在的干,坚持一届接一届干,就一定会年年有进步,几年上一个台阶。

2、明确工作职责,坚持不懈地抓基本任务。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党要管党,抓好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抓党的建设就是失职。少部分农村党支部忽视了抓党员的教育、管理,忽视了党内生活的正常开展,忽视了党的组织制度的建立健全,致使党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况,党员处于放任自流状况,党员纪律观念、组织观念淡薄。农村党支部抓党的建设,首先要抓思想建设,加强对党员思想教育,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员的思想跟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抓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员组织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党员活动;要积极发展优秀分子入党,注重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再次,要抓党风建设,教育党员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抵制不良倾向,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良好的党风带出好的民风。

3、发挥堡垒作用,各负其责抓一般任务。农村基层组织的一般任务,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党的建设的同时,要认真完成当年工作的一般性任务,包括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调解纠纷等等。各负其责就是要任务到人,分阶段、分专人集中精力抓落实。过去,不少农村党支部很注重这些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调解纠纷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难点、热点、重点,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非常关注,也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这些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对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冲击经济和党的建设。农村党支部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任务、一般任务,在排列上并不是并列的,实施过程中也不是在时间、精力上平分秋色。处理三者关系的正确方法应该是,致力于根本任务,常抓基本任务,努力完成一般任务。因此,农村党支部必须以主在精力抓经济建设,在把经济搞上去的同时,又要常抓党的建设,把党建设好。此外,还要集中精力抓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以达到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目的。

(三)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抓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抓领导班子建设,又要抓党员队伍建设,并且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农村党建范文篇9

(一)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安排好“践行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新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在村的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培训、践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三个阶段的任务,组织村“两委”干部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贯彻落实村级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抓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我村是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试点村,一年来,我们狠抓“电视上网”收看成效,确保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效果,使“电视上网”工程真正成为“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惠民工程。三是抓好先锋在线建设。作为先锋在线村级信息点,我村按时更新网页,上传信息,并适时在公开栏中涉农信息服务群众,有效发挥了党建工作信息平台作用。

(二)依法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上级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并顺利完成了xxx村第七届村“两委”换届工作。期间,xxx村临时“两委”成员紧紧依靠乡党委政府,严格程序,依法操作,整个选举过程井然有序,班子实现了平稳过渡。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政治坚定、工作务实、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优秀青年进入了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相继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明确“两委”干部工作职责及分工,成立村级配套组织和相应的村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依托“电视上网”工程加强对新班子成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使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显著提高。

(三)加强“五个载体”建设。一是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培养了一批致富能手,党员王素友便是其中之一。在外出学习考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示范并带动15户群众种植油桃近百亩,09年4、5月份即可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二是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该公开的事项及时公开,重大事项阳光操作,达到“六规范一满意”,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三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两委”换届后,村党总支及时成立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设立了政策宣传、党务监督、计划生育等八个岗位。全村共有60名党员选岗认岗,而且大多数都能认真履责。四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双向”带动作用,认真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进行了行前教育,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温馨告知卡,并分别建立了台帐,明确了联系责任人,外出党员每季度把自己在外地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通过联系责任人向村党支部进行汇报,村党支部为流动党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五是深化为民服务全程制度。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宣传安排此项工作,利用无线广播播放、悬挂宣传条幅、粉刷墙字等形式将为民服务全程的精神和办事程序向村民进行宣传,逐户发放、张贴《致全区群众的一封信》,确保为民服务全程工作家喻户晓;规范村干部坐班制度,保障工作正常开展;悬挂国旗和党旗,接收点牌匾和各项制度上墙,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工作;制定值班表,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两人值班,接受各种事项,接受村民的咨询;对来办理的事件,员对照《服务指南》中的材料要求,收集整理,及时登记;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到乡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和向村民回复。确保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应。截至目前,共为村民服务31起,受到了群众的好评,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干群关系。

(四)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经总支研究,通过组织审查、全程联名推荐、公示、票决等程序,6月30日、7月2日分别召开破圩、新河、土楼三个支部大会发展了7名党员,其中非公企业2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会上票决转正了2名预备党员,组织新老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

二、经济发展方面

(一)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显现。根据达成的资金使用协议,村集体年增收2500元。

(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去年引进的的宿州市豪顿服饰有限公司运转良好,在厂务工的200余名留守妇女都能拿到至少每月800元的工资。

(三)村办企业发展迅猛。村属窑厂生产出来的砖供不应求,解决了周边村组建房所需用砖及100余人的就业,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1万元。一大批新上马的企业诸如:投资100万元的秸杆加工厂、投资20万元的构件厂、以及一定规模的养牛、养猪厂、筷子厂、预制厂、空心砖厂等的发展势头强劲。

以上这些都将成为xxx村发展集体经济、安排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

三、民生工程方面

(一)组织实施好送温暖慰问活动。春节和“七一”期间,从选派单位——区地税局争取到现金共计2400元,购买了食用油、米、面、猪肉、学习用品等慰问了10户特困党员、群众和7名留守儿童,从民政局争取到扶贫过冬衣物100余件分发到困难群众家中,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党组织、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二)扶危助残。经多方努力协调,帮助村民沈维英、陈彦先后申请加入了“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养起了鸡鸭,摆脱了衣食之忧,后又争取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资金帮助沈维英盖起了两间平房,现在他们逢人便夸是党的好政策帮了他们、救了他们。

(三)扎实开展“四民”活动。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创业能人座谈会、走访入户、填写民情日记等形式察民情,梳理归总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解民忧措施。在5月19日上午召开的“四民”活动动员大会上,为支援汶川等地的抗震救灾,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村“两委”干部的带头下,广大党员纷纷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同胞尽绵薄之力,奉献爱心,共筹集特殊党费2312元。

(四)积极筹措资金办实事。马建书记从选派单位争取了近万元资金将前后韩村民组的道路硬化,利用“一事一议”整修了新河沟北王至新河小学的道路,方便了群众出行。从水利部门争取了大约40余万元挖掘了4000米的幸福沟一条,富民井22眼,建小康桥16座;采取以土换资的方式疏通了言店北湖界沟,确保农田旱能浇、涝能排,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马建书记从个人办公经费中拿出1500元在村委会院内东墙上制作雨搭并绘制了廉政文化宣传栏,使全村党员干部有了一个学廉、促廉的阵地。村“两委”换届选举圆满结束后,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干群间的沟通平台,8月13日上午,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急需落实的重大事项,及时召开村级事务民主听证质询会,通过了三年规划、汇报了村“两委”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就修铺自然庄道路、疏浚等问题,“两委”干部接受了党员、村民代表的现场质询,并作解释和答复。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五、取得的成效

农村党建范文篇10

主要实践

突出富民党建,在促进农民共同快富上实干。宿城区80万人口,65万在农村;2.2445万党员,1.5万在农村。针对农村党员比重偏大、创业比例偏低、农民群众人心思富愿望迫切等实际,宿城区委明确了与“实”俱进狠抓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富民党建工作思路。首先把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双学双创”活动作为富民党建的实践载体,在全区开展了“双学双创村村行”,争当“双强”型村书记、“双带”型村党员干部、“双富”型农村“创业之星”为内容的“三争”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富民党建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相互促动的生动局面。2006年12月,宿城区委审时度势,以民为本,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启动了以“万名党员干部创家业”为主题的“春笋行动”。20*年2月,宿城区委又大力实施以“推动村(居)创收、党员群众创业,实现集体富强、党群富裕”为主题的“双创双富”工程,通过出台优惠激励政策、组织召开“创业赛富”观摩推进会、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百日创业竞赛”活动、设立党员干部“创业担保基金”,倡导农村党组织和创业党员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党员+公司+农户”创业模式等措施和方法,在农村营造了致富一个人、带动一大片、富裕一方百姓的连锁效应。据统计,自“春笋行动”启动以来,宿城区农村党员干部累计新增创业项目1327个,带领普通群众新上创业项目881个,帮扶带富的农户近5000户,使3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和再就业的梦想。

创新组织设置,在增强农村组织活力上实抓。宿城区下辖乡镇党委13个,村级党组织187个。通过深入开展“双学双创”、“春笋行动”等活动,使得农村骨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呈现集聚效应,创业项目出现剧增态势,农村单一的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要求已不相适应。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宿城区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和运转机制。在引导和帮助农村创业人员建立产业协会、加快产业聚集的基础上,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企企联建”“单企独建”的模式,在专业协会、集聚产业、骨干企业上建立了党支部,在规模以下产业链点上建立了党小组。通过区、乡、村三级党组织的实抓,宿城区在素称酒都花香的洋河镇酒类加工集中区、素称“耿车模式”的耿车镇塑料加工集聚区、素称“青虾之乡”的中扬镇水产养殖产业带,以及板材加工、林间套养等特色的地域性产业链上建立了产业型党组织,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极大地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构筑人才高地,在扩增过硬素质群体上实推。区、乡两级党组织注重在“备好、选优、配强”上做文章,采取乡村“海选”、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党组织集体研究等方法,每年都要从村企骨干、创业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返乡打工者等人员中择选若干名思想过硬、文化较高、有事业心的优秀青年作为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尔后,通过组织素质培训、外出考察、党校学习等手段,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走上“村官”岗位。重点做好经济基础后进、班子力量不强、群众素质偏低的“薄弱村”人才“输血”、“推优”工程。通过安排综合素质过硬的年轻乡镇机关干部驻村挂职帮带、实行“两推一选”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对薄弱村现任村干部加强宗旨观教育和精神激励,以及高标准落实江苏省委“千名大学生进千村”计划等做法,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人才匮乏的问题。去年,宿城区有32名大学生“村官”到经济薄弱村任职,今年,宿城区又有25名大学生“村官”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区委组织部及时为他们免费提供工作学习的生活必需品,并敦促加强岗位实践锻炼,大力营造了拴心留人环境。为扩增立志农村创业成才、赶学先进的农村先进群体,去年“七一”,宿城区委命名表彰了26名“双强”型村书记,提拔4名优秀“双强”型村书记担任乡镇副职,重奖3名农村“创业之星”每人一辆高级轿车。今年,宿城区委又组织分别来自全区农村不同岗位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普通村干部以及普通创业党员等6名“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先进典型,进行“双创双富”工程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全区有2000名农村党员干部聆听了报告。

创设长效机制,在保持村级组织先进上实做。宿城区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以村支两委联席会、干群思想交流会、党员民主生活会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课为主的“新”制度。比如:村支两委联席会,每月以交流议事的形式,对村支两委近期重要工作、重大事务进行协商、研究,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干群思想交流会一般每季度组织一次,通过群众代表与村党员干部面对面地平等对话、恳谈交流,从而达到化解矛盾、解除民怨的目的,大大促成了党群之间的良性互助、和谐共进。丰富农村党员党性锻炼和“创先争优”的实践载体,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大力开展“党旗引领我前进,我为党旗增光彩”主题实践,较好地构建了“党员长期受教育、组织持续得加强”的长效机制。长期推进“农村党员递进培养”工程,着力改变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老化的现状。自去年以来,宿城区新发展的党员中,农村创业青年占80%以上。加强流动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建立了流动党员和无职党员信息库,实施定期联络、教育、培训等制度,确保他们时时处于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下。区、乡两级建立领导班子成员挂钩32个经济薄弱村长期抓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在一村一企或一组一户建立联系点,帮助建班子、定目标、谋发展,驻村(企)入户抓组织建设、农业增产、农村增强、农民增收、项目增效,有效地构建了党员联系和服务“三农”的长效性机制。

强化保障合力,在党建责任落实体系上实建。宿城区以大党建、大投入、大服务推动党建保障型责任落实体系建设,实现农业增加值6.1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分别增幅4.6%、19%。为构建上下联动、层层互动抓落实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宿城区改变单纯依靠组织部门抓党建的传统做法,将纪委、组织、宣传、群团组织以及政府、人大等党建责任部门,纳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健全了包括会议协调、计划组织、督查考核、评价激励等高效率的大党建运行机制,使党建工作变无人问津为主动关注。“再穷不能穷党建”。为创新多元化的党建大投入工作理念,采取上级帮扶、单位自筹、市场运作等办法,切实解决党建经费、阵地不足等难题,有效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构建大服务平台,建立了农村党员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远程教育学校等服务机构。建立以专兼职组织员、党建工作联络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主体的党建工作“三员”队伍,及时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帮办服务。去年,开通了宿迁市首家“农事短信”互动平台,定期为3.3万“农讯通”用户免费农业资讯。

初步实效

宿城区在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民党建”的做法,已取得初步实效。

一是满足了人心思富的新需求。我们提出宿城区特色的“富民党建”,坚持了以“实”俱进、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农民共同快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双学双创村村行”、“三争”、“春笋行动”等富民党建主题活动,符合农民群众共同思富的心理需求,达到了得民心、顺民意的效果。

二是构筑了和谐发展的新天地。宿城区在特色的地域性产业链上探索建立农村产业型党组织,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采取“备好、选优、配强、提质”的方法,选配农村“村官”,使新任“村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农村发展。尤其是推行“新”制度的做法,既是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新尝试,更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三是开创了党建保障的新探索。通过实行上下联动,层层互动,构建大党建格局;拓宽渠道,整合资源,构建大投入机制;优化配置,科技先行,构建大服务平台。有效地加强了农村党建保障型责任落实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强化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合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肤浅思考

一要强农富民促发展,始终把共同致富作为农村“富民党建”的不变主题。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党的建设的落脚点。搞好农业增效、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共同致富更是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不变主题。作为农村党组织要自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者,更应成为农民共同致富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建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优化配置更多服务功能。实行“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兴办各类经济实体,让集体经济尽快“火”起来。要构筑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引领农村党员干部比创业、赛致富,通过先富带后富、全村共同富,最大可能地让更多的老百姓变成拿工资种田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