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3:02:51

拿来主义范文篇1

2、赏析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文风。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分析与引导提问相结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通读全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使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比较熟悉,并初步思考文章思想内容。初步分析因果论证的方法。

方式:提出思考练习题,学生自己阅读、预习、解答问题为主,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2段是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是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第七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八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九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种的精华和糟粕。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

让学生阅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提问分析全文结构。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答案。

问题:什么是“送去主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提问解答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5、6、7自然段。

问题:“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分析“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含义。

总结分析三种主义,讲解先破后立的因果论证方法。(重点)

小结第一课时内容,提出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思考第三题。

2)预习后面的课文,思考比喻论证的运用。

板书设计:

破棗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祸害

立棗拿来:主动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因果论证)

第二课时

总:复习巩固上一课时学习的因果论证方法,继续学习比喻论证的运用。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学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的妙处。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分析课文字词运用的精彩之处,总结全文。

方式:通过多媒体演示,形象生动地说明比喻的用法,通过学生自己表演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1、总结上一课时内容。

2、听第8自然段课文朗读录音并看动画。(演示课件1)

3、提问并分析比喻的用法。(演示课件2)

4、分析比喻论证。

5、分析第9自然段,进一步深入分析比喻论证。

6、分析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

拿来主义范文篇2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公务员之家: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拿来主义范文篇3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拿来主义范文篇4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

1.可以指导学生开辩论会,要求在陈述观点的时候必须用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拿来主义范文篇5

英国著名画家和美学家威廉·荷迦斯在其《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波状线比任何线条“都更能够创造美”,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它“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可以称之为“富有吸引力的线条”。波状线是一种曲线,如果把文章的思路以线作比,那么很显然,《拿来主义》属于曲线,它的论辩力量和艺术魅力与其文思的曲线美互为依存。请看:

本文标题“拿来主义”即点明了文章的“论题”,但是行文却未用立论文的常见思路,而以驳论开篇,从“闭关主义”政策的破产谈到代之而起的“送去主义”的某些做法,从行文思路上来了一个逆转。当读者正意欲探究“送去主义”之弊时,作者却又将此按下不表,反调转笔锋以破题:“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行文至此,如果即展开正面论述,详细论述自己主张“拿来主义”的理由,然后再论“送去主义”的弊端,也属常见的思路。然而此时作者笔锋又一转,避开了“拿来主义”,重新回到开篇提出的“送去主义”的分析论述上,先肯定“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接着又分析“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的后果,从而才提出了论点:“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照一般人的思路,行文至此就该集中笔力论证“拿来主义”的主张了,然而,鲁迅先生却不然,此时,他又搁下“拿来主义”的话题,而转换笔势对“送来”这一问题进行举例分析,指出了其实质。

承此,明确指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而,作者并没有顺着这一笔势一贯而下,而是又从侧面落笔,用设譬的方法,分析了“三种错误的态度:孱头、昏蛋、废物’,这三种分别指代了怯弱的逃避主义、“左”倾的虚无主义和右倾的投降主义。前两者不去占有,后者有所占有,但三者都不挑选有价值的东西,则是相同的。所以,作者大声疾呼:“‘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至此,作者才回转笔锋开始正面直接论述“他占有,挑眩”。

经过这一番反复迂回的铺垫蓄势,并再次设喻,以“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价值的东西,它有一定营养,所以要吸收;以鸦片比喻有毒有害但却又有某种用处的东西,所以要合理使用;以“烟灯”和“烟枪”比喻文化遗产中无用的东西,是糟粕;而姨太太则是腐朽堕落的东西。至此,我们不仅清楚了作者主张“拿来主义”,而且明确了其内涵。

经过这样层层铺垫,反复迂回,不断蓄势,使读者欲知究竟之情急不可待,此时转入正面的分析论述,正如江河横溢之势,一泻千里,不可遏抑,既在文意上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又在文脉上一气贯通,气韵流畅,同时又在读者的心里激发起了阅读的兴趣、探求的欲望和思考的冲动,真可谓曲致诱人,笔墨飘香。

文章经过这样一波三折,张弛相间的分析论证,文章的关键之一:“为什么”“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揭示;同时,也对“拿来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生动深刻而又巧妙的界定:“拿来”不是“送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作者笔走龙蛇,腾挪跌宕,使行文灵活多变,摇曳多姿,在曲折盘旋之中蕴含着巨大的论辩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极致。

那么,如何将本文的思想内涵及其艺术特色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既快捷又深入地领悟体味掌握呢?

如果说本文的思路是曲线状的,那么我们不妨用直线的思路去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意蕴,感受文章的思辨的艺术美。

把“直线”,借用至此,即指读者不受作者思路的限制,以最简洁的思维历程和最短的思维距离直达作品内蕴的最深层次,以期从根本上把握作品的全貌及其内涵。

就本文而言,直线思维有两种形式:

其一,洞幽发微,找关键词。讲读本文,新课伊始就让学生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且要求学生依据“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中的“所以”,在上文寻找与之相呼应的“因为”或者“因为”应该放置的确切方位。学生经过阅读、思考、讨论,能得出“因为”的位置应在开头的正确答案。而且,经过分析梳理,可以基本上把握行文的如下思路:“因为实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行,‘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就是要实行拿来主义’。”

此题看似简单,但不细读课文不行。不运用脑髓深思不行,比如文章第六段中“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这句话中的“因为”就很有迷惑性,有的学生就这样归纳梳理:“因为是别人送来的,自然要符合送者的目的,送者就会把一些不好的、甚至完全有害的东西送来,这对我们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不能再让别人送来,而要自己拿来。”这个分析似乎也顺理成章,颇有道理。但是若再深入再全面地一分析就会认识到:对我们有害的不仅是“送来”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后果同样是十分有害的,而且,这些也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原因。所以,“因为”应该加在开头,经过这个训练,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欲望,同时也明确了文章具体内容的因果关系,把握了文章破与立的意图,体味到了行文曲折有致的气韵之美,也感受到了逻辑推理的思辨力度,学生在阅读当中学会了阅读,在学习中学会了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真是一箭数雕,由此可见,施教之妙存乎一心,引导得法则必然是事半而功倍。

其二,中心爆破,直奔重点。这种思路的大概过程如下: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明确“论题”、“论点”定义及其区别———论题即谈论的话题,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词或者一个词组;其范围比论点要大。论点则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或某个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态度;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明确完整的判断;它的范围比论题小但却比论题具体明确。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标题乃文章的“论题”,然后让学生找出本文的论点。当学生指出论点在第五自然段:“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后,则趁势发问:“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的呢?”依照议论文的一般思路要回答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本文紧承论点的提出,回答了什么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提出论点后,作者并未转入正面论述,而是先区别了‘送来’与‘拿来’的不同,接着强调拿来的关键在于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反面着笔,分析批判了几种错误态度和做法,承此才转入了正面的分析论证。其次让学生明确作者紧承论点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明白了以上问题,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问:“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呢?”而这正是学生思维活跃之际,正处在欲知究竟的急切之中,如果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此时此刻正是“启”与“发”的最佳时机。因而,此时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分析第一部分,则会自然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等都不行,所以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范文篇6

英国著名画家和美学家威廉·荷迦斯在其《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波状线比任何线条“都更能够创造美”,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它“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可以称之为“富有吸引力的线条”。波状线是一种曲线,如果把文章的思路以线作比,那么很显然,《拿来主义》属于曲线,它的论辩力量和艺术魅力与其文思的曲线美互为依存。请看:

本文标题“拿来主义”即点明了文章的“论题”,但是行文却未用立论文的常见思路,而以驳论开篇,从“闭关主义”政策的破产谈到代之而起的“送去主义”的某些做法,从行文思路上来了一个逆转。当读者正意欲探究“送去主义”之弊时,作者却又将此按下不表,反调转笔锋以破题:“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行文至此,如果即展开正面论述,详细论述自己主张“拿来主义”的理由,然后再论“送去主义”的弊端,也属常见的思路。然而此时作者笔锋又一转,避开了“拿来主义”,重新回到开篇提出的“送去主义”的分析论述上,先肯定“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接着又分析“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的后果,从而才提出了论点:“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照一般人的思路,行文至此就该集中笔力论证“拿来主义”的主张了,然而,鲁迅先生却不然,此时,他又搁下“拿来主义”的话题,而转换笔势对“送来”这一问题进行举例分析,指出了其实质。

承此,明确指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而,作者并没有顺着这一笔势一贯而下,而是又从侧面落笔,用设譬的方法,分析了“三种错误的态度:孱头、昏蛋、废物’,这三种分别指代了怯弱的逃避主义、“左”倾的虚无主义和右倾的投降主义。前两者不去占有,后者有所占有,但三者都不挑选有价值的东西,则是相同的。所以,作者大声疾呼:“‘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至此,作者才回转笔锋开始正面直接论述“他占有,挑眩”。

经过这一番反复迂回的铺垫蓄势,并再次设喻,以“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价值的东西,它有一定营养,所以要吸收;以鸦片比喻有毒有害但却又有某种用处的东西,所以要合理使用;以“烟灯”和“烟枪”比喻文化遗产中无用的东西,是糟粕;而姨太太则是腐朽堕落的东西。至此,我们不仅清楚了作者主张“拿来主义”,而且明确了其内涵。

经过这样层层铺垫,反复迂回,不断蓄势,使读者欲知究竟之情急不可待,此时转入正面的分析论述,正如江河横溢之势,一泻千里,不可遏抑,既在文意上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又在文脉上一气贯通,气韵流畅,同时又在读者的心里激发起了阅读的兴趣、探求的欲望和思考的冲动,真可谓曲致诱人,笔墨飘香。

文章经过这样一波三折,张弛相间的分析论证,文章的关键之一:“为什么”“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揭示;同时,也对“拿来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生动深刻而又巧妙的界定:“拿来”不是“送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作者笔走龙蛇,腾挪跌宕,使行文灵活多变,摇曳多姿,在曲折盘旋之中蕴含着巨大的论辩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极致。

那么,如何将本文的思想内涵及其艺术特色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既快捷又深入地领悟体味掌握呢?

如果说本文的思路是曲线状的,那么我们不妨用直线的思路去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意蕴,感受文章的思辨的艺术美。

把“直线”,借用至此,即指读者不受作者思路的限制,以最简洁的思维历程和最短的思维距离直达作品内蕴的最深层次,以期从根本上把握作品的全貌及其内涵。

就本文而言,直线思维有两种形式:

其一,洞幽发微,找关键词。讲读本文,新课伊始就让学生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且要求学生依据“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中的“所以”,在上文寻找与之相呼应的“因为”或者“因为”应该放置的确切方位。学生经过阅读、思考、讨论,能得出“因为”的位置应在开头的正确答案。而且,经过分析梳理,可以基本上把握行文的如下思路:“因为实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行,‘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就是要实行拿来主义’。”

此题看似简单,但不细读课文不行。不运用脑髓深思不行,比如文章第六段中“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这句话中的“因为”就很有迷惑性,有的学生就这样归纳梳理:“因为是别人送来的,自然要符合送者的目的,送者就会把一些不好的、甚至完全有害的东西送来,这对我们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们不能再让别人送来,而要自己拿来。”这个分析似乎也顺理成章,颇有道理。但是若再深入再全面地一分析就会认识到:对我们有害的不仅是“送来”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后果同样是十分有害的,而且,这些也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原因。所以,“因为”应该加在开头,经过这个训练,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欲望,同时也明确了文章具体内容的因果关系,把握了文章破与立的意图,体味到了行文曲折有致的气韵之美,也感受到了逻辑推理的思辨力度,学生在阅读当中学会了阅读,在学习中学会了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真是一箭数雕,由此可见,施教之妙存乎一心,引导得法则必然是事半而功倍。

其二,中心爆破,直奔重点。这种思路的大概过程如下: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明确“论题”、“论点”定义及其区别———论题即谈论的话题,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词或者一个词组;其范围比论点要大。论点则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或某个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态度;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明确完整的判断;它的范围比论题小但却比论题具体明确。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标题乃文章的“论题”,然后让学生找出本文的论点。当学生指出论点在第五自然段:“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后,则趁势发问:“作者是如何论证论点的呢?”依照议论文的一般思路要回答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本文紧承论点的提出,回答了什么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在提出论点后,作者并未转入正面论述,而是先区别了‘送来’与‘拿来’的不同,接着强调拿来的关键在于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反面着笔,分析批判了几种错误态度和做法,承此才转入了正面的分析论证。其次让学生明确作者紧承论点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明白了以上问题,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问:“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呢?”而这正是学生思维活跃之际,正处在欲知究竟的急切之中,如果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此时此刻正是“启”与“发”的最佳时机。因而,此时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分析第一部分,则会自然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等都不行,所以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范文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要义

一、以教材经典议论文为参照

对一种优秀文体文篇的塑造需要主体对其应具备特点的明确与掌握,以及对其可呈现形态的了解与借鉴,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指导与学生写作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对具象化议论文实例的参考是必不可少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经典的议论文,以这些文章为参照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教材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议论文的效率。下面笔者以此为基础,对议论文的论点、思维、逻辑和语言的四维指导要义进行详细的述说。

二、教材议论文参照下的议论文写作指导要义

(一)明确的观点——中心论点具有清晰性。议论文必得有一个中心论点,而后才能展开叙述,而叙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心论点的明确性,即观点明确,论证才有可能紧密围绕其展开,进而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议论文本[2]。因此,“明确的观点”是议论文写作指导的第一要义。例如,为了让学生明晰“何为中心论点”“论点该如何明确”等问题,笔者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为范例进行了比对剖析。《拿来主义》一文先论说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突出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性;而后对“如何拿来”进行论述,列举穷青年对得到的大宅子的处理方法,他看见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的处理方法等,将“拿来主义”的含义、正确性与执行方法做了全面的论述。接下来,笔者向学生提问: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时,学生都能够得出“拿来主义”的结论。笔者说道:“这便是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所应具有的形态,即明确醒目。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分别向学生展示了两篇议论文,一篇具有鲜明论点,另一篇论点模糊,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知道鲜明论点的重要性,进而使他们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论点意识。(二)深入的思维——思想观念具有价值性。文章思想性是除中心论点之外需重点关注的第二大议论文指导要义。因为文篇观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才会有可叙述论证的内容,才有将其展开为一篇独立的议论文的价值。而锻炼学生深入思想思维的方式除了平常的阅读累积、善于思考习惯的养成之外,教师还应逐步引导学生将其思维进行“后推”,即向“根”处挖掘[3]。例如,在对学生进这个要义的指导中,笔者先引入了《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梁惠王与孟子的故事:梁惠王认为自己“于河内凶时,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已经算是对民用心而可期求“国内之民加多”了,但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事例引出了真正的“仁政”与“王道”之理,即“养生丧死无憾乃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数口之家可以无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这是对梁惠王“保民”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是对人民需求的深层挖掘,即从养生丧死至“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需求的渐次满足。以此让学生明晰深刻思想的“进一步挖掘”的形态。之后,笔者和学生一起总结了“在论述方向确立之后问问自己还有没有进一步后推的可能,如在论证‘是什么’时有没有触及事物本质,在论证‘为什么’时有没有触及事物根源,在论证‘怎么做’时有没有触及根本方法”等。这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三)清晰的逻辑——逻辑思路具有联系性。议论文最本质的特征当属其逻辑性,即前后论证思路当具有密切的联系性。但有的师生对此有较大的误解,将逻辑性诠释为指向一个论点的对多个论据的平等性罗列,以此来“证明”自身观点的可行性与可成立性。事实上,逻辑性应是“对中心论点全方位的论证,以使其无懈可击”而非论据罗列的多或少。仍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为例,笔者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论证逻辑进行分析。作者在论述“送去”时,用古董、古画、新画送去欧洲,来表达对“送去主义”的不满。在此,学生可能会困惑:“‘送去’不尽然皆是弊端,如若没有送去,本国形象与艺术亦得不到宣传。”对此,作者在之后有“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的补充。所以这篇文章的论述逻辑是极其严密甚至无懈可击的。(四)精准的语言——用字用词具有适切性。除去论点、思想与逻辑,语言作为传递这些内容的载体,具有压轴性的对文本质量的决定作用。议论文是一种强调理性思辨的文体,语言需要具有理性化的特征,但应区别于文学文篇华丽型的风格。文言文的语言理性体现在“指向重点而无多余润色修饰”的要求之上,也即精准且精练。这的确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将目标定为“适切”。例如,在此要义的指导中,笔者采用了文学文本与议论文本对比的模式,即将鲁迅的《拿来主义》与《记念刘和珍君》进行对比。笔者先让学生阅读这两篇文章,然后让他们去提炼这两篇文章的用语特点并举例。在此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前者多用“总之”“但是”“当然”“所以”“譬如”“然而”等逻辑思辨色彩浓厚且明确表示文章内容转向的词,而无任何冗长的修饰与主观情绪情感的寄予,显得干净利索;而后者却有诸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等主观情感的释放与慨叹。通过对比,学生就可以明白议论文的语言应当契合其文体特征,并具有相应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

综上所述,关于议论文的写作指导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性课程,其素材的选择、论证方式的运用等皆应被纳入指导内容的范围,但明确的观点、深入的思维、清晰的逻辑、精准的语言四者是最重要而且需要加以详细、持久探讨与摸索的要义,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开展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许碧霞.刍议议论文写作中的逻辑建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7):32-34.

[2]宋丽.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过程指导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拿来主义范文篇8

(一)张扬个性。高中语文通过课堂教学用教材中具备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内容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教材过程中体验语文文本的艺术境界,增添审美情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风土人情、奇闻逸事、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以及人事物景,这些内容无不包含着人文内涵,渗透着价值取向、个人感悟及时代情绪,向学生传递着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意境之美,文本中的美好情感影响和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现着人性中的真善美,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张扬和发挥。(二)完善自我。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中汲取精华,培养优秀品格及审美能力,健全人格,完善自我。(三)当代使命。当今社会,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冲击着人们,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领域受到空前的浩劫,很多人在物欲面前迷失自我,精神空虚,人格颓靡,追求庸俗;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而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发展和心智成熟的关键时刻,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时期,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使命和责任。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施行策略

(一)强化探究分析。人文教育是一种美学的认知,书面的文字理解如何能够探知到高中语文的美感,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化文本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思维去感受文本中的人文智慧,例如教学“拿来主义”时,鲁迅将拿来主义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师生应不辜负这样精彩的论述,通过对“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两个直观问题的思考,顺藤摸瓜代入到文章的背景中,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走进“拿来主义”的时代,感受“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的本质,将拿来主义与“送去主意”糅合起来分析,以文化遗产的正确对待方式与认知,升华国家荣辱感,以对卖国政策的激愤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的比喻表象下,真实领会鲁迅的意图,让人文教育在不断的探索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二)抒发情感内涵。我国的大好河山正是人文教育天然的粮库,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祖国幅员辽阔的地貌有了整体的认知,教师可基于学生的认知层次上,根据教材的设定,让学生细致化感受我国的美好环境,感受大自然天然的馈赠,以对自然美的情感抒发升华人文素养。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荷塘的感受,即使没有泛舟湖上的经历,在网络环境中高中生必然也对荷塘有着初始的印象,在自身的浅薄认知上再感受朱自清对荷塘的描述,感受语文的文字魅力,感受自然的临摹景象,徜徉在无限的美好情境中引发情感的共鸣,如沐春风般渗透人文教育。(三)渗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凝结了无数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育的直观途径,教师应在古文的教授中,潜移默化渗透古文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以史明鉴”,冲破年龄的桎梏,获得思维延伸拓展,实现人文精神的传递与熏陶。(四)代入情感体验。高中语文中一些富有故事性的教学内容,跌宕起伏的情节与变化无穷的人物设定,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梳理故事的整体结构脉络,代入自身体验文章人物的心理变化,寓情于景体验不同的人生感悟,让学生明确在不同的情况下,人性应保持初始的良善,达成自我的情感升华。

三、结语

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病,剔除掉传统教学的劣势,结合现有教学资源,从书面成绩的牢笼中脱离出来,带领学生恣意徜徉,发散思维探究文学真谛,感悟精彩的人生道理,以想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的智慧迸发,循序渐进提高人文素质水准。

参考文献

[1]胡慧萌.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教学实践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2).

拿来主义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训练;问题教学;单元教学;对比教学;合作探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思维训练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课本知识,发现其中的逻辑,并因此形成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师需要突破的难题,本文就此进行探究。

一、问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形成思维能力[1]。以《再别康桥》为例,这首诗描写了康桥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学习后要求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形成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诗歌的情感、意象、韵律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诗歌内容,探究其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理解诗歌内容[2]。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作为训练学生思维的凭借,如: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时,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情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2.诗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康桥深深的热爱?3.诗人对康桥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4.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情感想要表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诗歌,探究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达成了思维训练的目的,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实施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系统完整地学习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或技能。教师可以将单元作为整体,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构建系统完整的思维体系,以此提高思维训练的效果。单元教学有助于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培养能力。以《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三篇写景散文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单元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第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了解三篇文章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可以让教师知道自己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这三篇文章虽然都是写景散文,但是表达的情感不同,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教学目标。第二,制定教学目标。目标一:自主预习,了解课文内容;目标二:结合以往阅读经验,分析课文写景的方式与角度,并对写景内容进行辨析,探究作者情感;目标三:摸清三篇文章的情感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分析。第三,实施教学策略。当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后,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文中的美景、美情,感受文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当学生探究完毕后,教师就可以总结这三篇文章中的不同情感。[3]第四,分享学习成果。单元教学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主阅读学习成果,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其他同学分享。所有同学展示并分享完毕后,由教师总结单元学习方法以充实结论,再补充一些学生讨论没有涉及的内容,对结论进行充实。第五,进行教学评价。单元教学后的教学评价必不可少,这是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肯定,对促进学生成长大有裨益。

三、对比教学,培养学生辨析思维

在思维训练中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形成辩证思维。比如,学习《师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用荀子的《劝学》导入,促使学生思考古人对于学习的见解。《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达不同,阐述的道理却是相似的。[4]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放飞想象,讨论不同的观点,从而深化认识。教师首先这样导入:“同学们,此前我们已经学过《劝学》这篇文章,对于古人怎样看待学习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同样是阐述对于学习的看法,《师说》与《劝学》有什么异同呢?”学生讨论后答:“这两篇文章阐述的都是学习的道理,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继续引导:“没错,那么两篇文章的观点是否相似?”学生答:“《劝学》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师说》则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分析了从师的重要性。”在课堂总结时,因为学生已详细对比了两篇文章的异同,因此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对于学习的新看法。学生们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四、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可以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学生的认识基础和思维深刻程度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层次之分。合作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互相启发,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为其分组,并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且有目标地讨论,长期坚持,可以整合学生思维,提升其学习能力。例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拿来主义在当时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表现,并探究文中的“拿来主义”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收集与“拿来主义”有关的文化现象及相关学说,并讨论如何对待“拿来主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借鉴他人学习的好方法,融合后为自己所用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这一行为是好还是坏,并将生活经验迁移到课堂学习中,讨论文中“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5]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最终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

总的来说,教师要与学生全力配合,共同营造优质的教学环境,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重视思维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思维能力,构建思维体系。这将不仅使他们更明白学习的意义,也将使学生在开拓未来时更加坚定。

参考文献:

[1]洪帧.激活写作思维提高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写作思维提升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2).

[2]张江涛.开发资源、个性阅读、读写结合———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3]毛刚飞.从新课标的五个维度来观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形态的转型[J].语文教学通讯,2019(12A).

[4]赵军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

拿来主义范文篇10

关键词:原初阅读;阅读教学;价值意蕴;实践样态

一、原初阅读的内涵及价值意蕴

(一)原初阅读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如何突破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是语文界近二十几年来孜孜以求地探索的焦点。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成都七中黄明勇老师提出了“原初阅读”概念,并展开了深入研究。何为原初阅读?黄明勇老师认为:“原初阅读即最初阅读,原初阅读教学即从学生的原初问题出发,针对学生的思维瓶颈,设置语言认知情境(冲突或背景),引导学生克服功利主义在阅读体验中获得理解力的提升。进而让学生达成更高层阶的原初阅读体验”。根据黄明勇老师的阐述,“原初阅读”的要义有二:一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真实问题,二是遵循文章的规律、阅读的规律。原初阅读提醒我们回到阅读的真实起点,重新认识阅读的本质规律,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阅读的真实起点,是学生理解的具体而实际的起点,不是教师假想的抽象的起点。这个起点,与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水平、理解能力直接相关。对同一学生而言,因为年级阶段的不同,会有显著的不同。阅读的本质规律,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遵路识斯真”,这个“路”,是理解之路,是理解的方法过程与文章的内在逻辑。那么,从“原初阅读”的视角来考察高中阅读教学,重新思考高中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会得到什么发现,又能带来什么改变呢?

(二)原初阅读对高中阅读教学的价值

原初阅读强调遵循文章的内在规律,内在规律有哪些呢?一是构成规律,即文章成品的结构法则;二是形成规律,即文章写成的过程方法。深入阅读一篇文章,需要梳理其各组成部分,分析其间的结构关系,从而把握其信息内容,也需要揣摩其写作过程,体会其立意的路径方法和表达的思维策略。前者为基本的阅读、普通的阅读,着眼于文章信息的获取;后者为高阶的阅读、专业的阅读,着眼于文章思维的学习。原初阅读强调学生的真实问题和真实起点,高中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大都具备了信息获取的阅读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也在文章结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面做了充分的学习和训练。在阅读教学方面,“高中”之“高”,可能就应该“高”在这里。如果高中阅读教学还只能在信息获取上兜圈子,就不要责怪学生在语文课上做理科作业,也不要期望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实质的提高。原初阅读观点启迪我们,高中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从文本信息走向文章思维,即以“理解”为主,在信息获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文章立意和表达的过程,理解作者的立意表达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同时向作者学习到写作的技能与艺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光是甚至不主要是读懂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其余学科也要这样做),而是让学生学习怎么读懂并予以训练(基础阅读),更是要欣赏并学习作者是如何立意和表达的,即学习文章思维(高阶阅读)!

二、以原初阅读审思高中的阅读教学现状

(一)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起点和阶段价值

原初阅读认为,阅读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真实起点。从学生的真实起点来看,经过了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基本成熟,甚至定型。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莫提默·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多终身停留在小学五六年级水平,中学以后,学生的阅读没有被有效地教过”。初中生的阅读有没有被有效地教过,我们暂且不论。高中的阅读教学,究竟有没有作为,有没有效果,我们不妨问一个问题:高中的阅读教学,与初中有什么不同?所教的阅读方法有不同吗?所学的阅读知识有不同吗?如果问一下正在进行高考考前复习的学生,他们多半会告诉你,高三所讲的所有语文知识和方法,在中考前大多已经讲过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现在进行的高中阅读教学未能针对学生的真实起点和实际需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回答高中阅读教学能给予学生哪些他们未曾学过或知道的东西。如果没有,高中阅读教学就缺乏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二)忽略了语文的学科本分和教学职责

根据原初阅读理论,阅读教学要遵循文章的内在规律,积淀学生的阅读体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那么,文章的内在规律是什么?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有没有遵循这个内在规律?现在的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地增进学生的阅读体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和语文学科目标?我们不妨先问这样一个问题:一篇文章,比如《孟子》选段《寡人之于国也》,出现在不同学科的教材上,或者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科特点?如何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假如出现在历史课堂上,在把握文章内容和观点之后,会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认识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状况,探寻孟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从而对那一段历史有更清楚的了解,对思想文化乃至整个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假如出现在政治课堂上,在了解文章内容和孟子观点之后,政治老师会带领学生探讨儒家政治思想的得失,以此分析国家的结构方式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与道家无为而治与法家严刑峻法等治国思想进行比较,进一步探寻理想的政治结构和治国观念。那么,在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之后,作为语文的学习,特别是高中语文的学习,我们还做了什么?仅仅是积累一些文言词句?或者找出一两种写作特点?这些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文章的本质规律?在提升学生文章读写能力上,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实际情况是,上高中以来,学生学过了古今中外的不少文章大师的名篇佳作,但学过之后,学生未必从这些名篇佳作学到文章大师们的写作思维和智慧,在语文课堂上未必获得了语文的提升。1978年的吕叔湘之问(“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在原初阅读的视野下,答案逐渐明晰起来:因为我们没有较好地遵循文章的内在规律,两千七百多课时中,学习“语文”的时间并不多。正如王荣生所说,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程的缺失。

三、原初阅读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样态

原初阅读观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有怎样的实践样态呢?换句话说,如何从文本信息走向文章思维呢?有一种实践方法,即对文章进行写作分析。下面我们以《拿来主义》为例,尝试就文章的立意进行分析,具体说明原初阅读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样态。作为高中语文,仅仅读出文章的中心是主张“拿来主义”,号召大家用“拿来”的方式创造新文艺,这是不够的。要理解作者是如何产生“拿来主义”这个主张的,学习其中的思维,体会个中甘苦。在文章里不难看出,“拿来主义”是针对“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的现实情况提出来的。在大家都奉行“送去主义”的时候,作者是怎么想到“拿来主义”的呢?文章说“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闭关主义”是怕别人拿走自己的好东西,而结果保住自己的东西了吗?“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怎么办?当时人们的做法是,那就反过来做,主动送,实行“送去主义”。这是面对求是的思维。“送去”究竟行不行?作者看到将导致“抛给”的下场,是不行的。在大家都奉行,都看好“送去主义”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我们眼前一亮?因为他运用了结果推测,或者叫前瞻思维。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超越出来,努力寻找“第三样”做法,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三条路思维”,这是一种开创性极强的思维方式。鲁迅先生很擅长这种思维,在《灯下漫笔》里,作者从非乱则治的思维中超越出来,在中国历史治乱交替的表面不同中,看到其共同问题:都是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针对此问题,其提出“争取到人的价格”,开创第三样时代。《拿来主义》的立意,也用到第三条路思维:“闭关”和“送去”,是相反相对的,而两者都不可,这时人们往往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鲁迅没有在此被困住,他进行了下一个思维:有没有第三样做法?于是有了“拿来”的主张。对《拿来主义》的立意过程和思维方法进行这样的分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杂文的思想,欣赏到作者文章思维的高妙;也才能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向鲁迅先生学到写文章的思维与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语文水平。深入研究并实践推广原初阅读,可以让高中阅读教学回到阅读本身,回到文章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高中语文之“高”。或许,原初阅读对于摆脱中学语文教学的世纪尴尬是一种有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