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7:57

拿来主义读后感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1

在高中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字的解读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通过适当的想象提升自身的能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能被老师或者作者牵着鼻子走,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逐渐,通过文章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实际情况,敢于探究新的解析思路,实现文字解读的多元化和动态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拓展思考的空间。如在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时,可以感受得到全词刚健遒劲,大气包举,表现了时下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自信,可谓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寓意,感受毛泽东的气度,进而熏陶学生树立理想,成就自我。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需要过渡的渲染文章的张力,只要让学生有效的领会几个重要的字词,文章的大意就迎刃而解,并且学生通过对这些关键词汇的领悟必然也会打开自己的想象,进而成就自我。在阅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可以让学生依据文章创作的背景,展开想象,想象毛泽东当时的胸襟和自信,然后对于自己也展想象,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应该如何成就自己。老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强化情感渲染,让学生敢于想象时下的自己,打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充满自信,正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巧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习的文章较为复杂,当下的文章不多,多数都是有一定历史沉淀的文章,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泛泛而读,把大概的意思讲解给学生,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就行的话,其教学意义不大,学生也不会真正的理解作者的寓意和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知道,这些文章都是极为有价值的活化石,需要学生对其认真研究和探讨,用自己的思维去诠释他们,嫁接起时间和空间的桥梁,这就需要学生巧用知识迁移,构建认知结构,并展开想象,走进那片历史的天空,跨进那扇科技的大门。

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时,针对拿来主义,通过文章的阅读学生大概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如果觉得这样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在阅读教学的时候,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分析为什么要拿来主义?怎样正确的理解拿来主义?“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毒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说明什么问题的,让学生展开想象探究如何正确理解拿来主义。在阅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论述并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从用法上是可以判断这是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出铺垫。作者这样写还有什么寓意吗,让学生展开想象。老师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当时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倡导采用拿来主义呢?又为什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呢?这样的引导必然能让学生结合历史常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明白当时“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必然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它们是救不了中国的。学习的目的在与应用,那学完拿来主义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下,我国还有那些人的思想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毛泽东的“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等,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还能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整合学习内容。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2

一.“讲”的拿来主义

讲授,讲解,是最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现在,“讲”不但风光不再,而且似乎已经沦落为满身疮痍面目可憎的老,只配招惹别人的口水的份了。但我想说,“讲”,依旧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讲”确实是出尽了风头,招惹了太多的嫉恨,把持了太多的话语权,所以,借着新课标的机会,好些人欲致“讲”于死地,于是,让学生去讨论、去发挥,让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似乎这样,学生就都动起来了,就真正体现新课标“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了。然而我总感觉这也太过狭隘、武断和短浅。没错,新课改特别强调师生的互动,强调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张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于是在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矫枉过正,又出现了另一种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老师闭嘴了!这就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学生的交流探讨不够深入限于毛皮,真正的隐形问题不能得以发现和解决;二是老师借讲得少正好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试问,这是高效的课堂么?所以我认为,新课标同样需要老师的精彩点拨,精辟论述,生动讲解!只要心中有学生,掌握好时与度,讲又何妨?

二.“读”的拿来主义

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 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事实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也总结了一条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的结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没有捷径可走。”诚哉斯言!但我还想强调的是语文课堂上的诵读。新课标中强调的是阅读,它突出的是“读”的量的积累,但却未涉及“读”方法。我以为,量的积累当然重要,但读的方式,特别是诵读的方式也决不可这样漠视,因为诵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感悟提升的好方式。在诵读中,以声音为媒介,将文本用语的精妙,情感的流露以及语言的风格自然而直观地得以玩味和鉴赏,一遍诵读,有时可以取代千言万语的讲解和说明――因为语言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进行逻辑的演算和推理,唯有读,出声的诵读,才是揣摩咂摸的好方式。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传统的课堂,也是新课程的课堂。切莫让纷扰的讨论代替了协和的诵读!

三.“量”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3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600字左右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600字左右

  我早就听说过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这本巨著《战争与和平》,于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阅读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思绪万千,这本书真实的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一切矛盾与变动。

  本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充分展现了1805~1821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国抗争到底的感人故事,法军入侵俄国境地,莫斯科大火,所有的俄国人民都很愤怒,他们为了法军不再侵略自己的国土,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起努力,所有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虽然不少人死于战场上,但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们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为了国家的名誉,他们甘愿自己牺牲,从这里我体会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聪明的拿破仑也拿俄军没有办法,俄军势不可挡,拿破仑只好带领着自己的军队,仓皇而逃。

  这本书中的几位主人公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安德烈公爵性格内向,意志坚定,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彼埃尔心直口快,他并没有被父亲的财产所迷惑,而是决定去参军;库图佐夫是个优秀的大帅,带领战士们奋勇杀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女主人公娜塔莎是个情感丰富、热爱大自然的人。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和平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要让战争破坏我们的幸福,要让和谐笼罩着这个快乐的世界。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600字左右

  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4

近段时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而来。全党上下纷纷掀起学习《纲要》的浪潮,其热度有增无减。《纲要》一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为我们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辅助读物。自拿到该读本,我仔细研读,认真思考,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在我看来,唯有拿下这五分,方能更好的践悟学习《纲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一是拿下“理论分”,确保学有所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需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在深入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是拿下“思想分”,提升政治素养。学习新思想,不仅要深刻领悟它的精神实质,更应学会拿起它所赋予的神圣武器,给自己来一次政治大洗礼,给身边的人送一场精神及时雨。要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市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确保政治过硬。

三是拿下“干事分”,切实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不仅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还要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自觉,时刻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自仙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以来,因部门整合、业务生疏等原因,目前市场监督各项工作进展滞后。我所于今年6月份挂牌,至今已有两月,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作为一所的“掌舵者”“当家人”,更应当好带头人、指路人、引导人,切实担负起推动全所争先创优的责任和担当。

四是拿下“服务分”,当好“人民公仆”。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身为一名市场监管人员,我们要始终牢记“人民公仆”这个身份。我们应当是从百姓中来,回百姓中去。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要让坚守人民立场,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做到企业个体少跑腿,消费维权更便捷,食品药品更安全,成为我们每一位市场监管人员的政绩观、人民观、价值观。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5

关键词:语文;神话故事;教学;教育

神话故事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传承。神话故事的特征是拥有离奇曲折的情节、生动传神的人物、极具诱人的神秘元素,故事当中都充斥着不可思议的夸张和想象。所以,老师在教授神话故事的时候,要带领学生拿捏神话故事特征,体验其语言魅力,掌握神话故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学生丰富的语言想象力和表现力。

一、语言复述,呈现神话故事的情境

神话本就是彰显人类对于自然想象力发挥的故事,往往其剧情都十分神奇曲折,带有奇幻色彩,这也是所有神话的核心特征。因此在教授有关神话故事的课文时,一定要先带领学生理顺故事情境,在多次朗读、明晰神话故事情境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带领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教师要讲清该神话的叙事顺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句,并找到神话故事的关键人物和事件,进而重点解析神话故事中最为离奇的部分,带领学生展开自身的想象力,领悟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再凭借复述课文的形式效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复述课文的故事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将故事情节复述完整,并允许学生适当加入自身的想象力来丰富故事,最终带动学生语言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提升。就拿《夸父逐日》这一神话故事的教学来说,主人公夸父“逐日”这一点主题本来就很神奇,所以在顺读课文后一定要带领学生理清该神话的故事层次,按照起因、经过、结局的顺序对课文进行总结,带领学生寻找每段的中心句,明确每段的段意,抓住故事里夸父“逐日”“喝水”“华为山林”这几个重要的转折性场景,带领学生复述该重要画面,感受神话故事自身独有的神奇魅力,进而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最终带动用自身语言复述能力的提升。

二、语言表达领悟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

在神话故事教学中,学生不但要掌握课文的中心内容,发掘神话的核心思想,还需要学习神话的语言表达。神话故事的表达方式一般都比较夸张,带有浓厚的想象色彩,极具浪漫主义,语言生动且虚实结合,而这种语言的独特魅力也正是成就神话故事本身魅力的根源之所在。所以在神话故事类课文的教授过程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精彩内容,体会神话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探索发现该神话是如何产生和流传开的,通过该课文的语言表达来探究神话人物形象的形成,拿捏神话故事的语言特征,学习神话故事的叙事方式,充分感受神话故事所特有的语言魅力。就拿《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教学来说,教师在带领学生感受女娲悲天悯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的同时,应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是如何描述女娲人物形象的。例如,指导学生体会第一段渲染弥天大灾的作用及语言特点,让学生明白本段描写对女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铺垫和反衬的作用,因为越是灾难深重、人类濒于生存绝境,就越能凸显女娲勇敢无畏、拯救人的神力和功德。语言上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逼真地传达出人间的惨状。然后让学生默读,找出描写人物心理、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对塑造女娲形象的作用,如表现女娲救民冒险的精神和勇敢果决、大无畏的英雄形象,突出了补天的艰辛、母爱的伟大等。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神话语言夸张的特点,而且用复述课文的方式经历言语实践,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既学习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又感受了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

综上所述,在神话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拿捏神话故事的特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神话故事的神奇曲折情节,感悟神话形象的精神品质,体味神话故事特有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愉快地徜徉在神话故事的殿堂里,从而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这一特殊文学样式浓厚的兴趣,达成既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庞武忠.用生活教学策略让语文回归真实[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2]区钧炎.教书要教到无字之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3]王梦茹.浅析语文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4]李阔.李芳菲.从儒家的传统教育中吸取精华,促进语文教育发展[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6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教学;言意共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33-01

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教师只有将文本形式的“言”与内容的“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既进入作者要表达的内心世界,领悟内容的“意”,又能感受到作者表达语言的精妙,享受言意共生的语文课堂。现以苏教版第四册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为例对此进行论述。

一、优选内容,找寻“言”“ 意”突破口

王荣生教授说:“不存在抽象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具体,和文章的体式有关。”教师从课文的体式中发现最具“言”“意”教学价值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一)民风民俗的初步感受

钻研文本,当然离不开内容梗概,也就是得“意”。课文主要描写的是傣族泼水节的盛况,绽放的凤凰花、泼水祝福的场景,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扑面而来。人们泼水祝福的场景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读课文不难领略人们泼水的快乐。飞扬的水花、欢快的笑声、真诚的祝福,是对这个节日最好的诠释。在这里,清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二)语言积累的优秀范例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个有心人,通过重点词语的点拨使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可谓得“言”。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是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作描写刻画出泼水节人们的欢乐之情的。提着桶浇、端着盆泼、拿着瓢灌,搭配非常准确。短短的三个短语,六个动词传神地写出了人们泼水的洒脱之态。

(三)识字写字的绝佳契机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以识字、写字为重心。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规范书写,都要在课堂上落实。

二、丰富形式,保障“言”“意”共生长

二年级的学生年纪比较小,他们的认知和心智发展还很不完善,知识积累得不多,教师必须理解文本的形式,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

(一)感悟词语内涵

本课中词语很多,但也很有特点,一类是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的“傣族、凤凰花、西双版纳”,另一类是“端盆、拿瓢、提桶”这样的动词。多样的词语类型,决定了多样的识字形式。第一类词语的教学,通过视频简要介绍西双版纳傣族风光配以优美的文字介绍就可以轻松突破。这样教学既丰富识字的形式,也使学生领悟词语的含义。

(二)品味动词精准

另一类词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近,有很强的表演性,笔者采用了更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师:谁能读正确?

提 瓢 端 桶 拿 盆

(学生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还有小秘密,我来变一变。瞧,它们排成了两队,你发现了什么?(提、端、拿是一列;瓢、桶、盆是一列)

生:第一队的词语都是一种动作。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动作?你能做一做吗?

(学生做提、端、拿的动作)

师:第二队的词语你发现它们的秘密了吗?

生:它们都是一种东西。

师:我们给它找朋友,连一连。别忘了,读一读,做动作哟。

原本学生对于这些动词的含义、使用方法是模糊不清的。课堂上,教师利用读词语、说特点、找朋友、做动作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巧妙理解这些动词短语,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基础。

(三)活化课文朗读

在课堂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有的齐读,有的分自然段读,此过程中,一些难读的句子把学生难住了,教师要顺势进行朗读指导。笔者在指导学生读“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这个长句时,首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谁能读好这句话?”在学生读不好的情况下,老师范读――读好恰当的停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水多、幸福多”读懂句子的大意。

三、夯实书写训练

课程标准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写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更是习得语言的过程。写字教学,教师要坚持四个步骤:一导、二写、三练、四评。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识记字形,按正确的笔顺书写;然后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把握结构;接着学生在写字单上练习写字;最后进行评价。

二年级的写字教学应区别于一年级的事无巨细地讲解式方法,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生字“幸、肯、互”这三个字的写法之后,笔者进一步追问――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他们都有长横这个笔画。这样的教学就让学生抓住另一个的学习规律,也就是归类识字:抓住相同的笔画或部件,将一组字写好看。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7

婴幼儿成长的每一步都和阅读紧紧相关

一出生,婴儿就有了听的兴趣和能力,4周就能辨别“ba”和“pa”这两个音,2个月就可以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以及不同情感的语调;开始注意图形的内部结构,这便是婴幼儿识别图像的开始。这个时候,如果给他图书,他可能会咬书、拉扯书,偶尔也会安静地看着书,他们把书当作玩具在玩耍。

3~6个月的婴儿听到声音后,眼睛能够准确地望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显示出视听协调能力,所以当妈妈对着宝宝说话时,宝宝会把眼睛望向妈妈。

4~8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了"注视"这样的视觉能力,会扯纸,将家中的各种物品用具都看作是“阅读”的对象。

9个月的婴儿开始有翻书的愿望,嘴里还会喃喃自语,开始对刺激他视觉的文字信息和图画感兴趣。这时,宝宝已经基本上作好了边听边看的准备,妈妈可以拿着阅读材料给宝宝看,一边看一边念给宝宝听,而此前可能大多数时候是妈妈单纯地念给宝宝听。

2岁前后是宝宝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

14个月的婴儿能看图指物,把词与实物对应起来。1岁半时,幼儿已经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故事。1岁7个月的幼儿已经能说出图画中的物品的名称。2岁左右,宝宝开始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行为,如一页一页地翻书、自己翻看感兴趣的图书、对熟悉的内容能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等。2岁前后是宝宝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但在这之前或之后开始亲子阅读,都不算太晚,重点是奶爸奶妈掌握好早期阅读的原则。

孩子准备好要读书的信号:

对图片感兴趣、有注视或翻看图片的行为;

会拿起书本示意家长读书;

知道书的概念,模仿家长拿书、握书;

会发出类似自言自语的各种声音;

能够聆听故事。

早期阅读的原则

重过程、重情感。对婴幼儿来说,早期阅读更是亲子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温馨愉悦的亲子时光能安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重兴趣、重习惯。早期阅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识字,而是通过家长为婴幼儿提供积极的视觉、听觉刺激材料,让他接受并初步理解听到和看到的信息,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婴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参与、重生活。早期阅读应以婴幼儿的兴趣为中心,选择他感兴趣的图书,开展他喜欢的阅读活动。婴幼儿的参与是阅读行为的起点也是终极目标。给宝宝读的书,要注重选择与宝宝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8

冷门专业有多“冷”

我学的这个专业的确十分冷门,“冷”到你在中国内地的大学里可能找不到任何一个这样的研究生专业。在国内,当听说我学的是这个专业时,人们都会既惊讶又疑惑。我经常会遇到如下三种回应:①赞叹——你的专业听起来真高端;②疑惑——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③嫌弃——你怎么念了一个没前途的专业!我大四在国内一家网站实习的时候,老板有一天问我去加拿大念什么专业。当我回答是性别和女权主义研究时,他评价了一番,大意是“现在外国好多大学都把学生分配到没人上的专业里,为了赚钱”。那时,我就在心里默默地吐槽:“要不你也去申请一个,看他们要不要你,而且还给你发奖学金外加提供助教职位。”其实,这个专业不仅在国内冷门,就是在加拿大也一样冷门。我和很多加拿大人聊天,其中一些人是跟我同校的学生,当他们听到我研究性别时,他们都以为我是医学院的学生,并露出佩服的表情,因为进医学院在加拿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学费非常高。如果我说我研究的是女权主义,他们就会问:“什么是女权主义?”以至于到后来,我专门总结了一句话来介绍我的专业:“我的专业研究的是哲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中的性别和女性权利问题。”

每当听到有人评价我的专业冷门或没前途时,我都会说:“嗯,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但你的看法还是比较片面的。”而如果有人说冷门专业根本就是调剂专业,那我会完全否定这个观点。虽然这些专业冷门,但是这些专业对申请者的要求都是比较严格的,申请者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研究经验才行。不过,读这类专业没钱是真的。与理工科专业相比,大学给这些专业的学生提供的奖学金要少得多。之前我就听到国内一些做留学咨询的人士说:“社会学这类冷门专业只有中产阶级的孩子才会上。”没钱不仅仅体现在奖学金少这一点上,还体现在将来就业方面。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后肯定不如当工程师、律师或者投资顾问那么有“钱”景。所以,当我申请的三个学校都发来了录取通知书时,我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选择给我提供了不少奖学金的学校,尽管它的名气不太大,文科实力也不是特别强。

虽然我学的专业很冷门,但我觉得没关系。在我看来,最关键是自己想要学什么。经常有人问我:“你学的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好找工作吗?”其实我不太喜欢回答这个问题。于我而言,专业就只是专业,没有好和坏之分,关键在于能否激发我的兴趣。如果一个专业不能激发我的兴趣,即便再热门,于我个人也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我得承认,我不是不关心就业问题,因为毕竟生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认为,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课程压力有多大

跟国内大学一样,加拿大的课程也分必修课和选修课。我一共修了三门必修课:当代女权主义和性别理论讨论、女权主义和性别研究的研究方法、实践中的知识。当代女权主义和性别理论讨论主要探讨这个专业近期比较热门的学术议题;女权主义和性别研究的研究方法是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方法进行讨论和批判;实践中的知识是一门实践课程。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从一个长长的课程列表中选择三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通常是其他专业领域的课程(如宗教研究、社会学、文化研究、文学、历史学),但是与我所学的专业内容相关或理论背景相同,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选择。例如,我对福柯和后殖民主义理论比较感兴趣,于是就选择了宗教研究专业的当代政治哲学课以及英语和文化研究专业的关怀伦理学课和美国亚洲文学课。其中的当代政治哲学课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我并没有哲学专业的基础,本科时代也就“混”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所以选选修课时,我是单凭着自己读过几本哲学书籍的热情选择了当代政治哲学研讨课。现在回想起来,当初选这门课时的热情和后来修这门课时的痛苦简直是一个可怕的反差。当时修这门课的只有四个学生,除了我,其他三人都是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第一学期开学时,我还处于适应期,英语听说还处于磨练阶段。虽然阅读这门课的那些书籍不成问题,但是要听懂别人的讨论并且参与到讨论之中就成了艰巨的任务。在课堂上,听着别人提出问题并且热烈讨论自己却因为听不太懂、也不太会说而变得十分沉默,我心里可真不是滋味。

因为这样,我一度以为自己要“挂科”了。有一节课我一点都没有听懂,下课后我异常焦虑地给教授写邮件说:“我的表现实在太差了,加上我没有哲学背景,我不知道要怎么办,您能给一些建议吗?我怕这门课我会通不过。” 教这门课的教授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他安慰我说:“没关系,到底有多少哲学背景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到底有多少哲学背景才足够我自己也不知道。你不必担心通不过,尽你的能力就好。”当时我很感慨:这话真不愧是哲学教授说出来的啊!之后虽然我上课依然很焦虑,表现也并不算好,但是我强迫自己每一节课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哪怕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很有水平。最终,这门课我以B+的成绩通过了,大概是教授看到了我认真的态度,并且觉得期末论文也能过得去吧。

读我们专业的学生常抱怨阅读量太大。就一般的课程而言,每门课每周的阅读量在100页左右。如果你选修了一门文学课,那么一周就要读完一本200~300页的小说,而一个研究生平均一周有三门课。如果你对这个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没有概念,去找一本罗素著《西方哲学史》来比照一下你就知道了。

我的专业一共有12名学生,只有我一个人是国际学生。上学时,我常常感到课程压力很大,很焦虑,甚至大半夜打电话跟父亲哭诉。我本来以为班里就我一个人这么脆弱,但有一天,班里同学都在系办公室准备下午上课的东西,我突然听到背后有人一边哭一边跟她邻座的同学说自己压力太大,感觉太累了。我这才知道其他同学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从第二学期开始,大家都被分配去校外的组织做一些合作项目,再加上选修课和必修课作业极多,而且还要做助教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学习就更忙碌了。大家都开始有点撑不住了,有去看心理医生的,有在家里大哭的,多多少少都有一种累得快要崩溃的感觉。所以,偶尔我们也会关上办公室的门开一个抱怨大会,抱怨一下最近哪个教授又布置了多得让人吐血的论文,抱怨自己的助教工作又遇到了什么麻烦,抱怨哪个论文作业被给了低分。这也算是一种发泄吧!

虽然课程压力很大,弄得我很疲惫,但是每当读到对自己极有启发的论文时,我就会觉得很兴奋。虽然我因为语言的关系很少积极参与研讨课,但是也曾经因为课前阅读的论文实在太有意思而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甚至跑到黑板上画图来给大家解释自己的观点。这些经历带给我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常让我觉得为学习付出的那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实践课的冲击力有多强

虽然我们要完成繁重的阅读任务,但这并不说明我们都是书呆子。我们有一门课叫做实践中的知识,目标就是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上这门实践课时,我们班的12个人被“下放”到不同的非营利机构实习。这些实习机构包括专门为移民妇女办报纸的机构、保护性工作者权益的机构、保护无家可归人员权益的机构、保护同性恋者权益的机构和倡导防止害的机构。每周实习结束之后,我们都要在学校的研讨课上讨论本周的收获、自己的反思,并撰写进度报告。强调思考实际情况而非理论教条是我们专业的理念之一。教授曾经在开课时强调,在实践中,你如果遇到了什么让你心里觉得不舒服的事情,不要觉得是自己过于敏感而“放过”那件事情,而是要去思考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产生那样的感觉,以此来反思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实践中与他人的互动过程。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9

关键词:阅读习惯;重要性;兴趣;交流平台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可见,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近年来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①缺少阅读兴趣。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于“言情类、武侠类、网络类”等小说上,很少有学生将精力放在经典美文上。②缺少方法指导。在经典美文的欣赏中,大多时候,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自读法”,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进行阅读,致使学生根本找不到阅读美文的兴趣点。③缺少交流的空间。在阅读方面,学生希望找到一个拥有“共鸣”的人,所以,他们选择了看“小说”,而放弃了读经典,这样好像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流话题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经典美文价值的实现。因此,随着课改的实施,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恰当的方法,逐步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二、阅读美文的重要性及意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阅读美文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经典、走进美文。

有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之,我们要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促使学生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三、如何借助经典培养阅读习惯

1.培养阅读美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者们都用不同的说法来指明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教师要想真正借助经典美文的阅读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助个性化阅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自由的阅读中找到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引导阅读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比如:有学生喜欢散文,有学生喜欢记叙文,有学生喜欢小说等等,我们都不要去限制,让学生自主去找寻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来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方向,进而为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确保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提高经典美文阅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对比阅读法

对比阅读法是指在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或者对比作者不同的文章中感受经典美文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阅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在阅读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中所给予的这份深情,我引导学生与朱自清的《背影》和胡适的《我的母亲》进行对比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而且,三篇文章虽然都描写的是自己的亲人,是自己的父母,但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所以,这样的对比性阅读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感悟文本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父母亲情。

(2)问题阅读法

问题阅读法的目的主要是要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鉴别欣赏能力,当然,有效的问题创设还能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对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阅读《拿来主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什么是“拿来主义”?②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③一味地采取“送去主义”会带来怎样的后果?④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问题阅读,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二来能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最终在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3.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

阅读心理学认为,当阅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总会有一种与人交流和对话的欲望,而这一欲望的达成,能促进阅读理解,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所以,在经典美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最近读过的书、文章,读完之后有什么感悟等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鼓励学生向同学积极推荐,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在学生交流中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阅读平台的建立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使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友”,进而为终身阅读意识的形成作出相应的贡献。

4.营造阅读美文的氛围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考学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下,大部分学生将时间用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再加上受影视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宁愿将时间放在影视剧的观看和交流中,或者是明星的八卦上,都不愿意将时间放在美文的阅读和交流上。因此,为了给学生营造阅读美文的氛围,我们每周都设有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交流,进而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重拾阅读的兴趣,进而为学生形成终身阅读习惯意识做好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发挥经典美文的作用,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去美文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验美文中所展示的各种美,进而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拿来主义读后感篇10

笔者是在看了李彦的中文版长篇小说《红浮萍》后,决定采访她的。正巧她作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回国来北京大学进修。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在北大附近的茶舍相见。

作为中英文双语作家,李彦熟练、准确、细腻、流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她作品的穿透力,都给人极大的震撼。

《红浮萍》是李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该作品用英文写成,出版三个月即获1995年度加拿大全国小说提名奖,也因了这部小说,她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地区“文学艺术杰出女性奖”。

可是,中文版的《红浮萍》却是在英文版问世十几年后才经由她本人译写出版,为什么要等十几年以后才出中文版?外国人如何看待《红浮萍》?诸如此类的疑问,在放下书的那一刻,全涌到笔者的脑子里。一见面,便迫不及待把心里的疑问一一抛给她。

向世界展示中国人

1987年,李彦在中国社科院读完英文采编专业研究生后,去加拿大深造。20世纪80年代时,国外鲜见中国留学生,也没有多少中国人移民加拿大。李彦所在的温莎大学,中国学生少之又少,尤其是文科学生,屈指可数。

当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年轻女子李彦出现在校园时,“金发碧眼”们相当诧异:你是在哪里学的英语?没出过国,你怎么能把英语说得这么好?得知她是在二十二岁上大学才开始学英语时,更是大跌眼镜。外国同学对中国丝毫不了解,凡接触她的人,都会向她提出一大堆问题。那段时间,李彦整天陷在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提问中——有对中国的疑问,有对她本人经历的好奇。

李彦爱泡在图书馆看书,她发现,介绍中国的书虽多,但几乎都是外国人写的。在那些走马观花的局外人笔下,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大多面目不清,头脑简单,麻木不仁。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差异太大,李彦突发奇想:干脆我给你们写一个吧,向你们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让你们知道,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同样也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李彦利用暑假的三个月时间,写出了厚厚一沓书稿。她先拿给自己的教授看,因为教授向她提的问题最多。教授在看完书稿之后,感慨地对李彦说:“太棒了!彦,你应该把它拿出来发表。”同学们看了也大加赞赏,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在遥远的中国,有那么多他们闻所未闻的事情。大家都鼓动她发表出来。李彦心想:这么粗糙的一个回忆录似的东西,谁肯发?

直到研究生毕业,李彦也没动“拿出去发表”的念头。她把它彻底放下了。毕业后面临的生存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学文科的毕业不好找工作,很多人博士毕业后不得不转行去经商,或改学电脑、会计等实用专业。李彦执拗于文学,不肯为求职改变对文学的追求。这样做的代价是她只能去餐馆、酒店之类的地方打工,干体力活。

有一天,李彦看到报纸上的一则广告,有位富翁遗孀需要用人,便去登门应征。像简·爱一样,她走进了一座与世隔绝的豪华山庄。富孀与李彦交谈,李彦率真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富孀很满意,说:“我喜欢你这样诚实的人。你进来看看,是不是喜欢我这个家?”

她先把李彦带进一个四壁都是书的大书房,富孀笑问:“喜欢这里吗?”

李彦脱口而出:“哎呀,太棒了!我就喜欢书。”

“好!以后这就是你的写作间。”

李彦将自己带来的一台旧电脑,放在了巨大的写字台上。

白天,李彦负责做家务,夜深人静时就坐在巨大的写字台前,兴奋地敲打着自己那台旧电脑,尝试把她的回忆录变成小说。

她参加了当地英文作家组织的文学小组,成员们定期活动,轮流到每个人家里交流讨论自己的新作。轮到李彦做东,小组成员全惊呆了:彦,你怎么会住在这么大一个庄园里?难道你也是俄国来的落难公主吗?

当他们听了李彦朗读她正在改写的作品后,心情都很激动:彦,你一定要把它写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文学。文学小组成员的话,再次激起了李彦的创作热情,她决心尽快地完成它。

富孀家安静舒适的环境、简单轻松的工作,对李彦的小说创作来说是一个“幸运”,她可以不受干扰地回到遥远的年代,从容地捡拾曾经遗落很久的思索,再把它呈现到字里行间。

小说写完了,李彦告别了富孀和那栋豪宅,开始找出版社。她把书稿复印了五份,分别寄给五家知名的出版社。五家出版社陆续回了信。有的说,我们只接受有人的作者,你既没有经纪人,也没有引荐;有的说,我们只受理约稿。面对连看都没被看一眼的书稿,李彦消沉了两年多,被拒绝的滋味不好受,何况被接连拒绝五次。

那两年,李彦一边打工,一边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打工是为了生存,哪怕身处最底层,我也要做我最想做的事情。”在被拒绝后的第三个年头,李彦再次鼓起勇气投稿,这次,她投给了五家小出版社。

一个星期后,其中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打来电话,说他们很认真地读了李彦的小说,决定出版,希望李彦过去跟他们签约。十天后,又一家出版社打来电话,也要与她签约,审稿的编辑说看完小说,“心情难以平复”。但李彦已经答应了前一家,只好婉拒。

很快,李彦的英文版小说《红浮萍》面世了。在加拿大,喜欢读文学书的人很多,李彦不断收到读者来信。三个月后,《红浮萍》在众多候选小说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小说新书提名奖”。

《红浮萍》的英文书名Daughters of the Red Land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红土地的女儿们”。李彦为什么选用“红浮萍”作为中文书名呢?这其中大有深意。在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肃反、反右、“”等政治运动接二连三,书中的主人公们置身其中,饱受磨难,常常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给人以“身世浮沉雨打萍”之感。另外,书中女儿的名字叫Peace,中文为“小平”,她后来移居加拿大,在富孀家边当女仆边写作。因此,“红浮萍”也暗指女儿“小平”的不幸身世,以及中国人在西方漂泊的心灵历程。

以文学的方式认识历史

李彦出生在政治运动此起彼伏、人们的政治热情盲目高涨的20世纪50年代,她的父母都是热忱追随革命的知识分子,却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沦为牺牲品。

李彦自出生起,多舛的命运就伴随着她。十三岁那年,她从别人的辱骂中得知了自己身世的秘密,小小女孩便在隐忍、哀痛中生活。心中的秘密沉重地压着她,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触到她敏感的神经,引发她无休止的猜想。她在家里是姐姐,在随父母迁徙西北、华北、东北,流离于城市、乡村、农场的过程中,她担当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过早地体会了世态炎凉。

李彦写《红浮萍》的初衷,一是为了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历史,二是写这样一本叙述家族和个人经历的书,也是她内心的感触压迫得她不得不宣泄的结果——不写,不足以化胸中块垒;不写,无法认清自己和历史。因此,《红浮萍》实际上是作者寻求人生答案的书,具有中国独特的难以复制的历史语境——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中国历史来读这本书。同时就《红浮萍》涉及的一些问题来看,比如“我是谁”、个人与政治、自由思考与国家意识、东西方文化沟通等,这本小说又具有超越个人、超越国家和种族的内涵。

李彦说,《红浮萍》可以算作自传体小说,“里面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真实的”,而正是这些真实的成分,使小说极具感染力。作家出版社在做推介时说:“这些故事既亲切又悲伤,感谢你把它们表述得这样真实和深刻,让我们再度那么热乎乎地接触那些已经逝去的年代。历史像潮湿的沙土,分量都在,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力量。”

加拿大英文杂志Books in Canada评论说:“李彦描述历史有她的独到之处。在她的笔下, 历史不仅仅是背景与陪衬, 历史本身就是故事, 与书中的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每个人物的生活, 命运都产生着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很多人是伴着泪水读完《红浮萍》的,很多读者告诉李彦,在合上书之后的很多天,那些故事还久久萦绕于怀,心被深深触动。

“人类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

十几年前,在写英文版《红浮萍》时,李彦其实就在思考: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们在一次次政治运动中不断异化,人性转向丑恶,人变得不是人了?而自己的父亲母亲那辈人,又为什么会用那么大的热情,甚至放弃一切物质条件,不惜牺牲亲人的利益去投身革命?

“因为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愿意去追求人类共同的美好的东西,哪怕牺牲家庭的财产、特权、地位,他们都愿意。他们愿放弃一切去拥抱一个平等、公允的共产主义社会。”她在写作中找到了答案。

十几年过去,李彦对人生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更趋成熟。也因此,她在中文版《红浮萍》里加进了一些英文版里没有的东西,那些对历史、对时代的深入思考,使中文版《红浮萍》显得更为厚重。

一位加拿大女教师在看了《红浮萍》之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给李彦写信道:“读了你的书我才知道,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知识女性原来跟我们一样,有这么丰富、敏感的心灵和复杂细腻的情感。”

虽然此言有种族主义之嫌,但毕竟他们通过《红浮萍》了解了以往他们太不了解的中国和中国的女性。

还有一封信是一位当地的公司女高管写来的,她说:“看了你的书以后,我再去温哥华唐人街中餐馆时,发现那些中国人在我眼中都变了样,他们不再是麻木不仁和愚蠢的了;在那里,我看到每一张脸上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

外国人之所以给《红浮萍》这么大的褒奖,绝不像一些人凭空想象的“因为写了中国的丑陋”,恰恰是因为书中对人性的体现和挖掘。

由于东西方文化、历史、社会、信仰、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使得普通西方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肤浅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特别是在二十年前,他们对中国的认识更有很多的误解和扭曲。面对这些,李彦觉得有责任尽自己所能,让西方民众对中国多一些了解,公平客观地看待那片曾经养育过自己的土地。

李彦认为,人类的思想情感是相通的,对真善美的认知标准,基本上也是一致的。《红浮萍》的成功,首先来自于作品对历史真实的把握和对人性力量的挖掘。她在创作时,坚持人物的情感真实,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力求真实,不去追求耸人听闻和戏剧化的效果。在对人精神层面的探索上,她倾注了大量笔墨。

有人看了李彦的作品,被里面的宽容与悲悯所打动,问她:你是基督徒吧?李彦认真地说:“还不是。但我一直在追求一种很美好的精神上的东西,我发现这种很美好的精神上的东西在各种文化里都有,我们需要博采众长。如果一定要问我信仰什么,我想,我信仰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像白求恩一样。我的作品,也是在我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和思考之后,尽可能地去挖掘人性中共同的美好。”

“一个好作家应当关注人类的命运”

“在我的心目中,一个好作家应当关注人类的命运,并能用手中的笔推动和影响社会的变革。‘纤笔一枝,三千毛瑟。’近几年我读国内一些作家的作品,很受震撼,它们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芸芸众生的无奈。这些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令我感动。比起这些植根中国大地,凭着良知为老百姓呼喊,踏踏实实为民众做事的作家,我常常感到海外作者的作品往往流于肤浅,从分量上很难跟国内的一流作家相提并论。可能由于社会背景的原因,国内的作家继承了杜甫那种‘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的传统,写出了反映民生多艰和针砭时弊的作品,像给我以莫大震撼的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迟子建的《起舞》、方方的《万箭穿心》等。海外作者和国内作家的生存环境不一样,关注点也不一样,所以作品在内容和力度上差别很大。离开了生养我们的那片土壤,视野可能开阔了些,但也缺少了扎根那块土壤才能产生的深度与厚重感。”李彦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好作家应当关注人类的命运”,对国内文学创作的现状表示赞赏。

李彦很忙,在教学和组织活动之余,她还要相夫教子,她的英文长篇小说《雪百合》、中文作品集《羊群》以及一些中英文对照教材和译作,都是挤时间写出来的。曾有国内媒体采访李彦,问她为何不在国内宣传自己,为何这么低调?李彦说:“作家重要的是关注人类命运,而不是关注自己。我没有任何额外的奢求,有家、有工作,能写作,能看着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长,就很知足、很快乐。名利对于我,不具备丝毫价值。”

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尽力

当年,所有评委都被李彦《红浮萍》中细腻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他们不约而同全票投给了《红浮萍》,李彦也因此获得滑铁卢地区“文学艺术领域杰出女性奖”。她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华人。

颁奖会后,滑铁卢大学的校长亲自来请李彦去该校做讲座。讲座结束后,校长把李彦请进了校长办公室,问她是否愿意在该校教授中国文化课,李彦答应了——她所钟情的文学终于垂青于她,她坚忍不拔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滑铁卢大学从2001年起开设了《中国文学史概论》这门课程,由李彦来讲授。

之后,李彦又教授了有关中国历史、中国诗词等课程。让李彦始料不及的是,她的课非常受欢迎——她不仅成为滑铁卢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2007年又被该校任命为新成立的孔子学院院长。

因为自己用中英文双语写作的特点和优势,使李彦更热衷于在海外拓展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传播和影响。她认为,中国文化与文学要走向世界, 最欠缺的是通过各种渠道直接与国外的大众、文学艺术界、学术界直接沟通和交流。中国不少相关领域的代表团到了国外往往还是只限于在海外华人圈子里活动。

孔子学院每年都要接待国内来讲学的作家、学者,每年都要举行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李彦既是组织者又是操办人。为让中国文学真正走出去, 李彦做了一些尝试。 2008年10月,她在滑铁卢大学举办了一个“中国周”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邀请几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如白烨、刘震云、格非、刘庆邦等与加拿大的几位著名英文作家和专家学者会谈,交流两国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异同和一些双方都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这次中加两国作家的交流活动,在加拿大影响广泛,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继这个良好的开端之后,李彦又与加拿大文学教授合作,将白烨撰写的《2008年中国文情报告》中的主要内容翻译成英文,介绍给加拿大读者,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

2009年,李彦与南京大学派遣到滑铁卢大学担任孔子学院副院长的唐建清教授合作,编撰了一部中英文对照的《中国文学选读》课本,为海外选修中国文学课程的外国学生提供了一种简明易懂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