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问题探究十篇

时间:2023-06-14 17:35:40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1

关键词:构建 语文教学 和谐之美 策略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主动把和谐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让语文课堂随时跳跃着“和谐”的音符,让学生收获和谐之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展现出和谐之美呢?

一.在处理教学内容上体现和谐之美

教学内容主要指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向学生提供的语文教育信息。它是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系列训练三个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而每个要素又是一个相对的独立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各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中。

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审美的和谐与伦理的完善结合起来。因此,“情”“理”相济,“情”“理”交融,是服从这一整体目标的正常之道。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情”和“理”的关系,既要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又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比如教《荷塘月色》,既要让学生领会其中哀愁、忧闷、沉郁、悲愤的情感,又要给学生做一定的理性分析,介绍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指出其时代和思想上的局限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疏与密的结合本是中国画的内邃,“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运用于教学中,即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是“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的图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被感染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描摹春天的诗文,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雨》等。这些诗文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二.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展现和谐之美

所谓探究,本意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就本质而言,探究式教学就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或学术研究的情境,引领并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探索问题,发展能力。对探究式教学来说,看重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习惯,具备初步的质疑与发问的能力。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课文实际联系现实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各有哪些表现?会带来怎样的后果?(2)结尾部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联系现实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探讨问题(1)时,我们引导学生联系近代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史实进行思考,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又开阔了眼界,充分认识到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以及由此带来的被迫送出和接受的恶果,从而促进了学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的理解。问题(2)明确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来谈理解,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文中拿来主义的主张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加深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实行“拿来主义”对个人成长乃至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2

关键词:探究;课堂;网络

“探究”是个很古老的话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到今天物理课程中全面融入探究学习已经有12个年头,但事物要发展,要创新才能青春永在,“探究”也该激扬它活力的时候了,让课堂更加精彩。本文以“初中物理中的探究学习”为例,谈谈几点感悟。

一、改进探究中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在物理“探究”的第一步是“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一步需要创设情境,根据情境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在“探究”情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有利条件,巧妙地利用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理现象中发现从未思考过的物理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下面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中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的第一步“提出问题”为例:

原有探究是设计这样一个提出问题“情境”:走在清澈的小溪边,可以看到各色的小石子在溪底,当伸手去拿时,却发现拿到的小石子并不是想拿的那一块;渔民在瞄准鱼叉鱼的时候也会出现此类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真正的课堂教学却是大多数学生对于“抓溪底的石子”“渔民叉鱼”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看到学生“呆呆”的目光,也就没有兴趣进行探究,也就没能通过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改进措施:“创设情境”的想法是对的,就是学生对“语言情境”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改进措施非常简单,把“语言情境”变为自主探究的“实际情境”。准备一个大的玻璃鱼缸、能悬浮在水中的玩具泡沫小鱼和钢针,让学生自主体验一下“渔民叉鱼”这一创设的情境(实践教学是:学生瞄准了鱼却叉不到鱼),让学生自主地“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叉不到鱼”,同时,这样的改进,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简单直观,为接下来自主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这样的设置情境就能引发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自主地提出疑问。

二、网络服务于探究,发挥课堂探究的最大潜力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交互性的探究学习环境,让某些探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能使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网络探究活动是借助网络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在收集信息(谷歌、百度等)、分析信息、共享信息、反馈信息、评价信息、互动功能(bbs、博客、微博、在线测试等)上的独特优势,把探究课堂的精彩演绎得淋漓尽致。

例如,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要求学生先知晓牛顿第一定律所研究的问题、伽利略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及结论,这样才能提出探究的问题。利用网络让学生自主搜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种搜索也可以由课堂转移到课后及家里。遇到的问题是:在互联网上给出一个关键词,瞬间就能搜索出成千上万条相关信息。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成为人们面临的新难题。解决方法:教师搭建一个小小的信息“池塘”,这个“池塘”可以是“ftp”“博客”“微博”“空间”等等,学生在“池塘”中,对信息分析、筛选和利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提出探究的问题。

探究完牛顿第一定律后,可以利用网络来评测探究效果及进行交流讨论:

1.在线测试:学生完成测试题,提交后通过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本堂探究课掌握情况。这样可以节约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2.学生利用设置的交互栏目(BBS)“你问我答”交流学习体会,提出疑问,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3

杜甫“沉郁顿挫”本义再探

汉赋、经学与文学自觉

现代主义思潮推动下的先锋实验——论新感觉派小说的叙事特色

赵树理创作不同命运的解读

云南少数民族“民—汉”双语教育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性质和特点

现代汉诗的海外传播与阅读——“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奚密教授访谈录

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顾彬访谈录

《查姆》:诗、史与思的有机融合

试论拉祜族搭桥节的文化内涵

高校办学思路构想——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舞蹈素养培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从加拿大第12次全国大都市会议看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

加拿大印第安人和新西兰毛利人母语文化保存模式比较研究

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启示——基于楚雄州8所民族小学的调查

对高师声乐教学中声乐学习效果巩固的思考

论合唱中人声音响的选择与变化

抵抗与拯救——格尔茨“深描说”的当代意义

管窥《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

有限个不全为零的既约分数的一个性质

计算机专业与“软考”结合培养的探索

基于RouterOS的互联网共享接入方案研究

刚体球做非简谐振动周期的数值解法研究

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几种外来入侵植物体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油茶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试论“体育经营管理”的概念含义及其实践范畴

论师范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汉语“红”色词族的发展演变

“晒X”词族探析

律诗语言的张力空间

谈话语体在小说中的应用研究

从《蒹葭》的赏析探微《诗经》的文艺美学思想和历史文化内涵

社科普及问题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地形格局对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

云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地图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程说课探究

边疆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基于Adhoc网络的移动P2P协同缓存应用研究

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扩展模型在开放课程系统权限控制中的实现方法

K-Means聚类算法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分析中的实现

基于Struts框架实现MVC设计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活动安排问题的算法研究

关于C-余弦算子函数簇的一个结果

浅谈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多元函数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

R(1)空间的性质及应用

一类广义积分的计算

正交模格上的代数性质

不同发酵茶叶的红外光谱特征

同相并联型差动输入运放的特性分析

基于温度传感器AD590的蚕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陶瓷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水性油墨废水的应用研究

油酸钠对铝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的研究

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进展

云南苍山地区火烧迹地群落演替进程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4

新课改下如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中有升,给每个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得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而要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实施有效教学,对备课进行重大的调整,教学就更要有“教学创意”。

一、“教学创意”先于“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案、新策划。侧重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侧重于教学过程的构想,侧重于教学内容独特性,侧重于教师的个性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智慧的集中表现。

简言之,所谓创意教学就是教师将创造力表现于教学中,不会按照相同既定模式进行教学,但也并非指某一种教学过程为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透过教师不断的自我充实发挥创造力,去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最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知识探索的能力。正符合新课标下提出的“课有常而教法无常即教无定法”这一教学理念。

二、创意教学不是仅追求“求异”,更呼唤“求真”“求实”

【案例一】高一的某公开课《集合》

流程一:课前谈话老师围绕“我既喜欢…又喜欢…”、“我喜欢…”、“我只喜欢…”三种句式展开,明确分辨三个不同词句的含义,由此过渡到集合问题的分析理解,这样的设计是自然的,有必要的,完全符合新课标理念下的创设课堂问题相应的情景。

流程二:“拿到黄花的同学有6人,拿到红花的同学有7人,其中有3人既拿到红花又拿到黄花,一共有多少位同学拿到花?”

流程三: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老师安排了好多的形象呈现,先是请拿花的同学上台,用两个布圈分黄花、红花圈出来,重点讨论既拿红花又拿黄花的同学怎么办。

流程四:学生演示完毕后再让他们画图表示出条件,然后再课件演示韦恩图。自始至终,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关注韦恩图每一部分的字面解释,而从未涉及“只拿到红花的有几人、只拿到黄花的又有几人”的讨论,更没有明确重复的3人实际上是数了两次的结果。

流程五:列式计算环节,老师更多关注算法多样化,关于为什么要减去3的讨论一带而过。其实当时一个孩子说得挺好的:“重复的,所以要减3”,这时若老师再给孩子一点时间讨论,适当引导,大家定能明白:6人里有3,7人里也有3,3算了两次,所以要减掉一个3。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同学雾里看花,仅凭模仿答题了。

整节课,每个环节象蜻蜓点水,只凸现出学习方式的外县性,忽视学习方式的内涵。忽略了课堂的主要内容,忽略了这节课重点和难点这虽说是课堂有创意,这是有悖于日益理性的数学课堂。

反思这节课,从表面看,是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了。“情境”其表,“灌输”其里。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

上述现象的出现,也正是教者追求形式化,忽略这一基本需要的缘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我们一个追求“求异”的教学创意,更呼唤“求真”“求实”的教学创意。

三、创意教学要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设计时,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新知识的建构

1.创意教学不能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二】《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片段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复数的四则运算,是‘数’的角度来研究复数的,这节课我们要从‘形’的角度来研究,运用多媒体创设思维情景,屏幕上显示:

问题1:在几何上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实数?

生1: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屏幕上显示:实数(数)数轴上的点(形)

师:回忆复数的一般形式:Z=a+bi(a,b∈R),一个复数由什么唯一确定?

生2:有实部与虚部唯一确定;

问题2:类比实数的表示,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复数?

生3:用y=ax+b来表示(学生的想法很独特,偏离了教师的预设,不过执教老师没有批评,竭尽全力加以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做得还是比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学生启而不发,学生的回答远远偏离教师的预设?教师在创设探究问题情境的设计中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1与问题2之间的跨度太大,这样探究的新问题与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至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找不到附着点。如果我们在问题1与问题2之间增加问题3:平面上的点用什么来表示?(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学生自然会意识到实部和虚部组成一对有序实数是否与点对应,这样可以用点来表示)。因此,在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中,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创意教学需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案例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片段

问题1: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曾解过一道题:1+2+3+…+100=?,你们知道怎么解吗?

问题2:1+2+3+…+n=?(在探求中有学生问:n是偶数还是奇数?教师反问:能否避免奇偶讨论呢?并引导学生从问题1感悟问题的实质:大小搭配,以求平衡)

设Sn=1+2+3+…+n,又有Sn=n+(n-1)+(n-2)+…+1

2Sn=(1+n)+[2+(n-1)]+[3+(n-2)]+…+(n+1),得Sn=n(n+1)/2

问题3:等差数列{an}中,前n项和Sn=a1+a2+a3+…+an

(学生容易从问题2中获得方法(倒序相加法)。但遇到a1+an=a2+an-1=a3+an-2=……=an+a1呢?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容易理解这层等量关系,进一步的推广可得重要结论:m+n=p+q得出am+an=ap+aq

问题4:还有新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利用问题2的结论),经过讨论有学生有解法:设等差数列的公差

,则a1+a2+a3+…+an=a1+(a1+d)+(a1+2d)+…+[(a1+(n-1)d]=na1+n(n-1)d/2(这里应用了问题2的结论)

等差数列的求和对初学数列求和的离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较远,教师通过“弱化”的问题1和问题2将问题转化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2,就说明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3,学生解决了问题3,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4,这个案例的设计体现教师搭“脚手架”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坚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诱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结论,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建构知识。

另外在创意教学设计上我们要注意两点

1.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要顾及好学生,而要更重视学生全体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探究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揭示其内部联系及规律,以求得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2.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要更注重其他目标

比如说可以对典型例题通过类比、引申、拓展延伸,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学科严谨、求实、继承、创新的理性思维特征,在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问题、新体验中得到动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发现问题,探究究问题的能力。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形式

启发式教学的成功应用,能够使历史教学效率大大地提升。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个渠道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巧妙使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讲述过程中的启发,以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如,在教学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抓住拿破仑这个关键性人物,根据拿破仑是“双刃利剑”的论断设置启发式教学思路。一是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法国资产阶级为何要选择拿破仑?二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国内分析,拿破仑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利剑”?在国外,拿破仑又是如何发挥“双刃利剑”作用的?在这样带有启发式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在思考时会有明确的方向,思考问题的针对性更强,避免走弯路,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三是采用启发式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解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时候,可以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让学生充分感受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二、巧妙设置启发式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探究

初中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师设置的启发式问题的引领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探寻问题背后的答案,直到完全找到解答问题的最佳答案。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问题的设置。从不同角度设置启发式问题,一方面可以从正面进行发问、进行启发。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出启发式问题,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如,在教学与改革开放有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设置了这样几个步骤:(1)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2)在此基础上笔者提问: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纷纷进行积极的探究,有的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反面进行启发式发问,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让其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如,笔者从反面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不实施改革开放,中国的现在可能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纷纷地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有利于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环境。

三、设置发现式启发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运用发现式启发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启发式情境,让学生自己在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的方式获取知识,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有效的发展,能够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在发现式启发模式下,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

四、注重多种启发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启发中不断提升

1.采用观察启发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观察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式引导。如,在教学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一些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情形的图片、影像资料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日寇凶残的本性和中国抗日的不易和获得最终胜利的原因。笔者以近段时间的事件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事件的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深刻了解属于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可以组织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坚持理国,让学生从事件认识到爱国与每个人之间密切的关系。

2.采用对比启发方式

对比启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历史启发式教学方式,指的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如,将中国明清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会发展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难以发展起来。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6

[关键词]科学 项目教学法 应用 意义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81

近年来,我国实行了课程改革,世界各国也都开始重视对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针对小学生来说,开展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既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传统学习习惯,养成全新的学习观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项目教学法融入科学教学中,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科学教材难以把握

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很难对教材进行较为全面的把握。尤其是对课程改革之后的教材,许多教师都没有深入了解,在开展课程活动时,很难将课本教学的重点传授给学生。特别是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图画占据很大篇幅,使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少之又少,导致许多教师并不明确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如何进行知识的深层次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才能达到教师的目的等。同时,由于教师缺乏理论知识的引导,导致学生很难进行相应的思考。

2.科学课程难以落实

在许多小学中,科学课程很难得到落实,一方面是校方对科学课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科学课程开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许多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课前都会做大量准备,如撰写教案、查阅资料、制作教具等,尽可能使用符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开展中,出现两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是学生对科学课程缺乏重视,觉得科学离自己很远,升学考试也没有硬性要求,所以没有必要认真学,漠视教师的讲解;二是学生提出一些与课程无关的问题,让教师难以回答,最终很难从本质上落实科学课程的开展。

3.科学课程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

科学课程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有欠缺。许多科学课的教师都忽视了这门学科的特点,按照传统的考查方式让学生笔试,通过笔试成绩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与科学学习的初衷相违背,而且这样的反馈方式也是不科学的。

项目教学法是针对课程改革要求提出的与科学教学目的不谋而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因而项目教学法在科学课堂中的使用应引起重视。

二、项目教学法使用的意义

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处理,其中包含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等。学生通过该项目的了解,把握整个项目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在课程改革之后,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制定的教学法。

2.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针对当前教学改革提出的教学方法,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后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小学科学更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思考,鼓励学生对其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素养,又体现了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下面以《环境与我》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和分析。

1.教师提出项目的教学要求

以《环境与我》这个单元的教学为例,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科学课程中。针对《环境与我》这个单元,教师提出项目教学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自身出发,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设计自主探究方案。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明确学习主线,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其次,小学科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教师将环境污染和环境被破坏的相关原因给学生做介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形象描述出环境污染的现状,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带着重视的态度来进行学习,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又利于学生在对该项目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出项目教学法的意义和优势。

2.学生分组整理材料

学生进行项目探究时需要进行分组,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材料整理,并观察周围环境,在实践中思考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分组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各方面优势,通过制订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

3.学生探究得出答案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将自己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收集到的成果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共同探讨。如拍到许多因环境污染形成的可怕现象的图片,或者因为污染造成的大片农作物死亡的图片,这些都可以拿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并进行探讨;也可以将一些美好的现象记录下来,如清洁工对街道进行清理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树立起“自己少扔一点垃圾,清洁工就少一点工作”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习惯。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之外获得的关于课堂学习的知识,拿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上网找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查找一下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主要环境污染有哪些,成因又分别是什么,然后课堂讨论时将这些内容拿出来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分享并探讨,也可以将自己还没有理解的问题拿去问教师,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加深记忆。

4.教师总结

这一单元的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的相关概念,还要求学生了解当前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时事引入课堂之中,如介绍哥本哈根会议针对全球变暖这一现象的探讨结果,让学生明确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过度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可怕后果,让学生从小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引起重视,使学生将环境保护与自身联系起来。学生掌握知识之后还需要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形成更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也利于学生养成自己总结的习惯,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提升。同时,教师最后的总结对于项目学习法是非常重要的。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7

关键词: 中学历史 主体性学习 案例

课堂的主体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学、讨论合作、研究等形式完成学业。

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深化教改热潮中广泛深入探讨的热门课题。我认为,在这主体性教学模式中重视好以下四个问题至关重要:给予主体地位;培训主体意识;激励主体潜能;弘扬主体人格。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导与教,最终实现主体发展。我结合相关教学案例谈谈这几个方面的实践。

给予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学生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案例1:如在教授选修4《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时,教材“历史纵横”中讲到了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学到这里,有个学生提出:如果当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获全胜,他会击败反法同盟吗?他会统一整个欧洲吗?他会统治整个世界吗?我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因势利导,布置学生在课后查阅有关拿破仑的相关史料,规定学生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解决,并做好准备,在下一节历史课上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几乎人人动手,翻史书,查网络,搜集相关史料,认真分析比较,归纳整理。我在下一节课上,以研讨会、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堂课的气氛十分热烈,许多学生引经据典,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间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逐渐形成两种观点:一是从欧洲当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比较分析得出,就算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获全胜,最后的结局也会是失败;二是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反法联盟各国间矛盾等方面入手分析,认为如果当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获全胜,他会击败反法同盟,统一整个欧洲。我为学生认真执着的精神所感动、所鼓舞。两种观点,都有相当充分的说理,我想最终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参与了这一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经受了锻炼,学会了主动学习。

培训主体意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在各种不同层次上进行分析和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历史问题。这些新情境问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解决,即“跳一跳够得到”;二要在教和学两方面均富有探索性,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才能兴味盎然,富有激情;三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

案例2:必修2《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教材内容按“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编排,条理清楚,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史实,但正因为如此,要提高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思维品质,就需要另辟蹊径。以下是一组问题设计:①如何理解“工业革命为什么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为什么在它实际开始的时间开始?”②谈谈“多维视角下,对工业革命的再认识?”(具体可细化为: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工业革命与社会发展变化,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与世界格局变化、工业革命与经济思想……)关键是让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分析和推理,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出定律来。通过一定的指导归纳到这些问题上来,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对这一问题的顺利探究,而针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针对开放性问题真正的探究过程。

激励主体潜能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新的材料,新的观点层出不穷,为了不断了解新信息,历史教师要及时收集资料,采用形式多样的创新教法,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潜能。

案例3: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历史时,我引用了一段新材料:“日本旗舰‘吉野’号,由英国制造,是当时世界上时速最快、装备最先进的军舰,先有李鸿章决定购买,但清廷以价格太贵而不同意,结果被日本买去。但日本政府钱不够,明治天皇的母亲,带头把首饰捐给政府,全力购买军舰,而当时慈禧太后每天的生活费是四万两纹银,宫廷半月之费可买“吉野”一艘,两月之费可买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可装备一支位踞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赔款二亿两白银。”我问学生读了这段材料有何启示?我不预先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提炼有效信息,发挥创造思维,当时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已见,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烁。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日本政府的贪婪。有的同学提出了新观点:“即使李鸿章买到了这艘军舰,日本政府也可以购买其它的军舰,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战争的结果还是清政府失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已成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强国,清政府是腐败落后的封建国家,清政府一定失败。”学生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新材料提供了新情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弘扬主体人格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诸关系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始终处于相互影响之中。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交往,学生才能既发展各自的个性,又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案例4:在学习新课程必修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和儒家的形成》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孔子的一生怎么会这么辉煌?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让人终生受益的道理?”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历史;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不仅直观、形象、生动,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且信息量大,传递方便。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显得更加相得益彰。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的具体模式,形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则,解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一些“瓶颈”问题,藉此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深化课程改革。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输送包括有正文、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内容。这就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改变传统的角色和方法,强调自己是学习的推动者而不是资料输送中心。教师可利用新科技,设计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学习任务,自己旁观聆听,争取深入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还能为教师提供测验结果和有关学生成绩倾向性信息,为师生教学作出决策,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

在现实中,部分历史老师经验主义、拿来主义严重,缺乏了对课堂的理性思考,表现为过分依赖“拿来的课件”,不再花费心思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有些历史老师认为有了他人的课件,上课就有了法宝,于是就不再课前用心研读文本、仔细揣摩学生学习基础,深思熟虑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备课环节被严重地忽略了,意味着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大大减少。没有了精心的备课,先进的教育理论就没有了实践场所,新课程内容也就谈不到落实了,也就难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精心的备课与课堂中的清醒实践,就没有反思与继续实践的基础,就没有反思性的教学,也将很难形成预期教学效果。同时,经验主义、拿来主义使教学创新减少,完全被他人课件的思路牵着走。当一个历史老师完全被他人的课件思路所牵引,他就逐渐地失去了自己对教学重心把握的意识,既不明确课的教学灵魂在哪,也不知道这样设计的目的和重心。教学创新少了,也就难找到一堂课的亮点了。历史教师没有了研究、没有了创新,盲目地利用他人的课件,最终失去了课堂激情,失去了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思考

1.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常规教学,简单设计问题,学生直接寻找“标准答案”,无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对学生历史思维进行有效锻炼。利用多媒体教学整合教材,优化设计,对教材原有的叙述模式和例证资料进行调整和重构,串讲教学内容,进而将本课分成活动板块,通过材料的呈现与解读,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走进历史立体图像,感受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民主和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理解、感悟历史的重要地位。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和重整,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参与发现、获取知识的探索,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建构。

2.创设历史情境,引导情感体验

历史是人类过去活动的“遗存”,历史课堂利用“遗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有益于情感体验和正确态度的形成。历史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合情合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情感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进入情感体验。通过图片、文献、口述、实物等的呈现和解读,创设了接近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真实的感受和理解,并在内心深处形成感应和共鸣,达成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三)根据需要,对“拿来”进行改进

网络时代,他人的课件,我可以拥有,但要根据我的需要进行取舍,只要有养料,都可以取之滋润自身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拿来”的同时,要重视改进。一是取其中的史官和最新成果。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史学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史范式等,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整个历史进程的认识。多元并存,彼此宽容,既是学术发展之路,也是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如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孙中山”,非常形象,也易于学生掌握。二是获取其中的资料而为我所用。在课堂教学中,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言,情境体验是十分有效的。历史材料是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形成历史情境的主要“中介”,离开了历史材料,历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对“拿来”的课件中的有价值的图片、史视频和音乐,要注重收集和运用。如在教学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中,介绍知识点时,《我爱你嘉兴》中有如下一段材料让人眼前一亮,“拿来”而适当用之,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一个持久的值得每个历史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找寻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为历史教学激发新的生机,为多媒体技术拓展更新领域的突破,从而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理念,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有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探究并揭示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使历史教师完成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引入历史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加强情意,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9

【关键词】生活原型;意外错误;问题灵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支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自觉参与数学学习“铺路搭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而让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呢?笔者认为,顺势而教,巧妙不留痕迹地因势利导,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度。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打通本源联系,再现生活原型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各个阶段都有与生活具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如简单图形的认识、长度单位的认识、角的认识、时间的认识、元角分的认识等。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由此出发,让学生深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再现生活原型,让小学数学课堂顺势而教,不再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神秘难懂。

例如“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能按照人民币的票面点清钱数,初步了解货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如果单单依靠教师告诉1元=10角、1角=10分,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空洞的,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并深切感受才行。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超市购物,学生自然就会想到需要用钱,这样便把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由教师创设情境:“小朋友,如果你有10元钱,现在我们要去超市购物,小朋友看见自己想买的东西都可以将它买下来。说说你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有了实践之后,再来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由生活引入数学知识,最终会被学生掌握。而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问题,这本身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思考的热情,还会引起学生对生活中其他现象和问题的探索。

二、直面意外错误,绽放探究光芒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犯错现象屡见不鲜。对于“错误”教师往往无暇顾及,而匆匆纠正掠过,其实错误是宝贵的生成资源,只要我们巧妙加以利用,就会让学生思维绽放探究的光芒,教学也会因这顺势“探究”而精彩不断。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手里有12根小棒,请大家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数量的小棒。多媒体出示:1/( )

(有的学生拿出了1根小棒,有的不知所措)

师:你是怎么想出拿1根小棒的?

生1:分子是表示所取的份数,分子是1,就是取出1份。

生2:我反对。因为这里的分母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多少,所以无法取出小棒。

我们都知道,这里讲的分数,其中的“1份”不一定正好表示1根,这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突破的思维难点。生1对拿出的为什么是1根的理解明显是错误的,但这一错误的理解是带有普遍性的,是学生能否顺利理解抽象分数本质意义的一个关键。对这一错误理解进行辨析可以达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意义的目的,这是一份难得的“错误”!

在生2反对后,我及时引领:

师: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因为分子是1,就是取出1份”,第二位同学说“因为这里的分母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多少,所以无法取出小棒”。老师这里有几处疑惑:

(1)1份可以表示1根,但1份难道只能表示1根吗?

(2)这里的分母并没有具体告诉我们是多少,我们真的无法来分这些小棒吗?如果假设一个分母是2,我们能根据假设的分母2把12根小棒具体的分一分吗?

(3)刚才我们假设分母是2,把12根小棒分了分,得到1份是6根,分母除了2,还可以假设成什么数呢?

如果围绕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因抓住了理解分数意义的本质,不但可以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更可以经历一番不同一般的心智发展历程,体会到探究的快乐。

三、捕捉问题灵感,引领思维航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会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导向。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更重要的是要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引发新的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大胆想象、联想,在想象中引导学生探索,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当学生的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不能把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块方形铁板,长30厘米,宽20厘米(图略),从铁板的四个角切掉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最大是多少毫升?列式:(30-5×2)×(20-5×2)×5=2000(立方厘米)=2000(毫升)。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比较、讨论。学生在一番激烈的探讨后提出非常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怎样才能使容器的容积最大?”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终于发现切掉4个小正方形费材料,而且作成盒子的容积不是最大的。如果把左边切掉的两个小正方形焊接在右边(图略),这时,这个容器的容积是:(30-5)×(20-5×2)×5=2500(立方厘米)=2500(毫升)。可见,问题激活思维,思维磨炼智慧,在问题探索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被激活,学生才能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出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把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顺势而行,用一双慧眼因势利导,提供充足机会给学生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效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2]肖成全.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篇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让学生在多种探究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和体验数学,从而有效地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1 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乐于探究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的、能体现数学本质的情境,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研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 “认识物体”一课时,笔者首先将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在讲台上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能变成什么吗?”学生们纷纷猜测能变成什么样的图形。当笔者把物体搭出机器猫的样子时,孩子们发出了惊喜的赞叹声。笔者接着对孩子们说:“机器猫想请小朋友们到图形乐园去玩玩,你们愿意吗?”如此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课堂开始活跃起来。接下来让学生分组“玩”积木,孩子们更高兴了。在“玩”的过程中,要求把积木分类放,他们非常乐意完成这个任务,并在小组交流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接下来再认识各种立体图形时,他们通过摸、观察、交流,准确地辨认出不同几何体。整节课孩子们积极地开动脑筋,热情地探索解决问题,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还有一些“惊人”地发现。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地心理状态,尊重了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探究兴趣,让他们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2 提出挑战问题,让学生急于探究

“问题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谓的“挑战”就是要能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那么“挑战性”问题,就是能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分别出示下面两幅图,让学生想办法得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汇报时,长方形的面积有的学生是通过数格子得出的;有的学生是数出长和宽,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直接计算得到。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都是通过运用转化的方法数格子得出的。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刚才大家用数格子的方法可以数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能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直接算出长方形的面积。现在你觉得有什么新问题要研究吗?生1:想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师:那你们猜猜,平行四边形四边形面积该怎样算呢?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斜边。师:你们同意哪一种,怎样可以证明你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呢?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每个人都急于证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展开验证活动,通过剪、移、拼、观察、讨论,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验证了猜想。这样,通过挑战性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好胜心,引导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生活实践,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3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勤于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随时注意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勤于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联系日常生活,教师扮演卖菜阿姨,设计一个“换钱”的游戏。“卖菜阿姨”:小朋友,阿姨手中有1元钱,为了卖菜时找零钱方便,想和你们换角币。你们愿意吗?学生开心地回答:愿意!“卖菜阿姨”:怎样换才能使双方都不吃亏呢?你们先商量商量吧。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并在作业纸上记下方法,接着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生1:我用10张1角换你1张1元,因为1元=10角。生2:我要用2张5角换你1张1元。生3:我拿5张2角换你1张1元。生4:我先拿1张5角,再拿2张2角、1张1角也能换你1张1元……在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专心思考、积极探究、平等交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亲”产“趣”,由“趣”生“需”,激发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4 重视实践运用,让学生善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