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8:25:49

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范文篇1

乡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分析矛盾纠纷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建立会议制度,研究矛盾纠纷调解方案,分析当前矛盾纠纷形势。

二、排查制度

坚持执行村、单位每月排查、乡每月排查一次社会矛盾纠纷,重要时期,实行每日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要及时组织开展集中排查和研判,提出工作建议,制定调处方案。

三、分流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对群众要求调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登记受理,然后根据矛纠纷的性质、类别,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有权分流指派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调处办公室指派的矛盾纠纷,有关部门的单位要按照分流指派的任务和要求,强化调处责任,落实调处措施,确保调处效果,并及时反馈调处结果。

四、移送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

调处办公室对所有接访受理的社会矛盾纠纷,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视情况分流或直接组织调处:

1、涉及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婚姻登记、婚姻中介、殡葬管理等矛盾纠纷,由民政办会同当事人所在村(居)负责调处。

2、涉及保险、劳动争议、工伤等矛盾纠纷,由劳动保障所会同党政办、当事人所在村(居)负责调处。

3、农村经济政策、经营和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由农经站会同土地所、当事人所在村(居)负责调处。

4、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土地的征用和划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土地有偿转让,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以及反映滥占滥用耕地等矛盾纠纷,由土地所会同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5、城乡建设规划、城乡管理以及拆迁补偿和安置等矛盾纠纷,由规划所会同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6、消费者权益,商品质量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市场监督和管理等矛盾纠纷,由消费者协会分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调处。

7、计划生育方面的矛盾纠纷,由计生办和有关部门、相关村负责调处。

8、涉及企业产权改制、安全生产等矛盾纠纷,由安监站和有关部门、相关村负责调查。涉及上访的矛盾纠纷,由信访办牵头有关部门负责调处。

9、涉及到其他有关部门的矛盾纠纷,由有关部门负责调处。

10、涉及治安方面的矛盾纠纷,由派出所会同司法所、综治办与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11、其他民事矛盾纠纷由司法所和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12、上述单位对所属矛盾纠纷必须进行3次以上面对面的调解工作,确实调处不了的,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抽调人员协调调处。

13、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直接调处。

五、联动联调制度

1、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跨村的矛盾纠纷,由调处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联合调处,相关单位应按照调处办公室要求抽调人员按时参加联合调处工作。

2、对调处办公室指派分流的矛盾纠纷,相关单位要及时指派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按时间要求进行调处,不得拒绝推诿。

3、矛盾纠纷调处实行领导包案负责制,各级领导对调处办公室指派负责的矛盾纠纷应当负责指导、督促或亲自参加调处工作。

4、调处办公室调处矛盾纠纷时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支持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不得拒绝参与。

5、矛盾纠纷确因部门决策不当或行政行为不当引起的,相关部门要立即纠正,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6、调处办公室实行矛盾纠纷调结报告制度。

全局性的重大矛盾纠纷,由乡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处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调,集中力量进行调处。从而形成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做到信息联通、力量联动、纠纷联排、矛盾联调。

六、督查回访制度

1、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2、对分流指派给有关单位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了解,提出调处意见。

3、走访当事人,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对未调结的矛盾纠纷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以上的继续调处和控制工作。

5、定期通报有关单位对调处办公室分流指派案件的调处情况。

七、档案管理制度

1、工作档案包括:(1)调处网络组成人员名册;(2)会议记录、培训记录、业务学习记录;(3)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情况登记薄;(4)矛盾纠纷调解卷宗;(5)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两次以上矛盾形势分析报告;(6)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相关材料;(7)其他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

2、直接调处的矛盾纠纷调处结束后,应及时形成卷宗,做到一案一卷。卷宗包括以下内容:(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调解申请书;(4)调查笔录;(5)证据材料;(6)调解笔录;(7)调解协议书;(8)回访记录;(9)附卷材料。

3、调解的简易矛盾纠纷,未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的,应填写《矛盾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统一归档。

4、应当根据要求及时认真填写月报表、半年报表和全年报表,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各类统计报表应按时间、年限分类装订成册,建立统计档案,妥善保管备查。

5、矛盾纠纷调处材料应在调处结束后一周内整理归档。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档案的整理存库工作。

八、培训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处办公室负责对本辖区调解人员进行培训。使广大的调解人员明确职责,掌握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调解的方法与技巧。按照“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有群众威信,懂政策法律”的要求,选配好调解人员。调节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实行公开上岗制度。

九、考核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处办公室建设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根据实际际制定对成员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对调处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因调处工作不力导致矛盾纠纷上交或激化的单位严格按照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进行处理。公务员之家

矛盾纠纷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着力排查化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和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党集,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工作原则

坚持事要解决,注重预防。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积极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困难。统筹艰苦各相关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协调利益关系中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

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确定排查化解工作重点,根据矛盾的性质、原因,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予以化解,做到息事宁人,定纷止争。

坚持齐抓共管,各方协同。充分发挥法定渠道的化解功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面深入检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三)工作目标

集中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持越级信访总量、非正常上访数量及群体性事件持续减少的良好势头。

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推进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信访信息网络,提高排查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能力。

建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集中梳理、归口办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明确排点。排查的范围包括信访突出问题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重点是: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涉法涉诉等引发的信访突出问题;因环境污染、医患纠纷、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复退、伤残军人、抗越、军转、志愿兵、幼师、大龄民师等利益群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产权纠纷,族群纠纷,村务管理纠纷,村庄规划,宅基安排等。

建立、完善排查工作制度。各行政村认真排查调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纠纷,企业重点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土地重点排查及调处宅基纠纷,经管重点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公安、司法重点排查调处涉法涉诉问题等。

各行政村各部门都要高度关注,深入分析社情民意,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逐件按诱因、时间、地点、单位、涉及人员、重点人员、事态发展预测等要素登记建档,并将相关情况报送党委政府,公安部门及时将搜集掌握的有关矛盾纠纷的预警信息通报给党委、政府,以便进行跟踪管理。

三、集中化解各类突出矛盾纠纷

加大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力度。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作用,构建三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集中调处因土地承包、征用、宅基安排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切实解决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实际生活困难。认真梳理甄别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事项,并逐一建立台账,妥善研究解决。有政策规定可落实的,能够解决的,要限期解决,对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做好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等。

矛盾纠纷范文篇3

一、本季度矛盾纠纷情况

本季度我委对各类涉稳情况进行了16次的排查,未发现也未出现各类性质的矛盾纠纷;总体与去年持平。经过我委领导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县重点工业企业和本单位及系统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二、本季度无上报的矛盾纠纷

本季度经过16次的排查,没有发现也未出现突出矛盾纠纷,因此没有上报的突出矛盾纠纷情况。

三、工作措施

矛盾纠纷范文篇4

2015年1月25日下午,我局综治负责人在局长办公室主持召开了2015年1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交账会,我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负责综治工作的同志汇报了2015年1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并对突出矛盾化解情况进行了交帐,并落实了调处责任,明确了化解时限。进入2015年以来,我局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防范,强化管理,有力地保证了本月旅游行业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安定和重大刑事治安事件。具体落实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落实了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星级旅店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措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会议认为2015年1月矛盾纠纷形势平稳,没有出现矛盾纠纷问题。

矛盾纠纷范文篇5

一、目标任务

在边界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目标,明确相关任务。通过建立健全地方党政领导,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边界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采取积极预防、快速调处等各种行之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减少边界矛盾纠纷的发生,把边界地区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边界、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各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要在巩固完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边界联防联调组织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分析。凡未建立或虽然已建立但工作不正常的,要主动与毗邻单位沟通,尽快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的三级联防联调组织网络,尤其要抓好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两级联防联调组织建设。

1.接边县(市、区)建立联防联调工作委员会。重点研究、部署和推动联防联调工作的全面展开,协调和协助调处跨界纠纷。

2.接边乡镇(街道)建立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主任轮值制度,具体负责跨界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和调委会的日常工作,并管理、指导村居(社区)联防联调组织开展工作。

3.村居(社区)建立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村(社区)调解小组。主要是及时化解纠纷和隐患,随时沟通双边情况,向上一级联防联调组织移交案件、汇报工作。

(二)建立健全联防联调工作机制。边界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建立健全综合配套、运转协调的联防联调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联防联调组织的作用和效能。

1.建立健全边界矛盾纠纷联合排查机制。定期研究、分析边界地区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矛盾纠纷,加强联合排查,村居(社区)每半月排查一次,乡镇(街道)每月排查一次,县(市区)每季度排查一次,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分析报告。双边做到同部署、同调度、同开展、同预警。

2.建立健全边界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通过搭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平台,建立对接机制,对联合调处边界矛盾纠纷实行相对统一的调度和管理。适时组织开展专项联动调处活动,落实长效机制,在接边部位真正做到调处一批,防范一片。针对传统节日和民族节日、农忙时节等敏感时段共同进行重点防控,提前介入,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健全边界联防联调工作联谊交流机制。边界地区双方政府及司法行政部门要签订边界地区联防联调协议书,毗邻的基层乡镇、村要签订睦邻友好公约。边界地区司法行政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要通过建立年会、联谊会议制度等途径,定期召开会议或相互走访,加强沟通,交流感情,促进协作,增强团结。

4.建立健全双边信息资源联网共享机制。要通过建立QQ群、视频对接交流系统、互送信息简报等方式,实现接边地区矛盾纠纷信息联网共享,确保双边联防联调工作“联得紧,推得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司法局要高度重视,把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大组织协调、经费保障和工作支持力度。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保障到位。

矛盾纠纷范文篇6

2014年,全乡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质量,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满意率持续提升,民转刑案件发生率、非正常越级上访率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推动我乡大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我乡2014年“大调解”工作提出如下工作要点:

一、深化大调解机制建设,全力夯实大调解工作基础

1、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建设。推行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规范化建设;推动落实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作调度、检查督办以及重大矛盾纠纷直接调处的五项职权。健全完善协调中心各项组织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大考核力度,努力将协调中心打造成集社情民意、舆情汇集、分析研判、矛盾调处、大调解工作协调管理于一体的一线实战单位。

2、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依照《人民调解法》的要求,认真加强基层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人民调组织的作用。一是进一步规范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村(居)调解网络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确保村(居)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制度健全、人员落实、工作规范,发挥作用。二是巩固提升“大调解”工作进社区、进农村院落、进学校、进医院、进市场(商场)、进车站等面向群众的一线调解“窗口”工作,完善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登记备案制度,夯实“就近就快”调处矛盾纠纷的基层基础,努力实现第一时间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始终把各村(居)乡级各单位纳入我乡“大调解”工作机制中,为“大调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重点领域、特殊人群的人民调解组织,努力构建多种类型、不同层次、全面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形成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调解的调解格局。五是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设立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流程、内部管理、卷宗管理,组织卷宗评选,着力提升调解质量。

3、突出调解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热心调解、熟悉法律、会做群众工作”的调解员队伍,着力提升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村(居)调解委员会,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二是加强乡村(居)两级调解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对潜在矛盾纠纷的发现和预警能力,对新型矛盾的化解能力,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能力和突发矛盾纠纷的应急能力,着力培育“优秀人民调解员”,提高大调解工作保障水平。

4、强化抓源头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一月一排查、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研判联席会议的制度,进一步落实好矛盾纠纷领导包案调处机制,切实按照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滚动排查与重点排查、专项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早稳控,切实将一切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细化大调解指导管理,全面提高大调解工作成效

1、强化调解工作指导协调。乡社会矛盾纠大调解协调中心要加强对行政村调解工作的指导协调,努力在各行政村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同时要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工作调研,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建立健全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全乡大调解工作的组织、业务、人员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加大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力度,充分发挥“三大调解”职能作用,推进完善综治、维稳、信访、“大调解”工作体系衔接联动,按时完成大调解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工作,深入探索和总结具有板桥特色的大调解经验,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大调解工作的宣传。

3、完善纠纷调处考评工作。乡、村两级要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目标,抓好平时基础性工作的落实,规范工作台帐管理,坚持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列入乡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加强实绩考核,量化考核,不断提高全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

三、强化大调解效能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水平

1、突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一是推进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着力推进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和信息预警工作,着力落实好调解员(网格员、信息员)责任。二是加强重要时间节点管理。坚持以重要敏感时段和节假日期间的社会稳定为重点,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敏感时期每天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制度,重要时段开展集中排查,加强排查分析研判,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报告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调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激化、不发生民转刑案件、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三是突出重点环节管理。加强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土地承包、山林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并制定完善好防范预案。四是继续把“三项排查”工作作为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认真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报告制度,在矛盾纠纷定期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实施矛盾纠纷“零报告”制度,坚持重大矛盾纠纷情况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

2、加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矛盾纠纷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本辖区、本单位。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要建立“一件一结、一案一策、一人负责、一督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包案化解制度,成立专门小组,明确责任单位,制定化解方案,并进行跟踪督查督办。要健全对突发性、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排查,靠前调处,及时稳控事态,及早化解纠纷。

3、创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方式。深入推行社会矛盾纠纷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群团调解、行业协会调解和中介组织调解的“六调联动”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能合理表达诉求。一是通过创新调解工作方式,建立诉讼和非诉讼手段相结合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通过非诉讼手段,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深化边界联防联调工作,通过联合调解化解边界矛盾纠纷。三是完善乡、村大调解协调中心参与信访接待、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通过全领域引入调解理念,全方位建立调解机制,构筑全封闭的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促进大调解工作大发展。四是创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载体。整合社会各方力量资源,充分发挥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开展调解工作,深入推进司法联动,广泛开展”以案说法”活动,扩大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探索调解文化建设,营造全乡调解场所谦让、包容的和谐氛围。

第二篇

2014年全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委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强化基层基础,夯实专业调解,着力机制创新,推动“大调解”工作规范化、实效化、长效化、制度化,为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以基础为抓手,强化源头排查化解工作

(一)深化调解网络建设。以村社院落、学校、医院、街道等为“主阵地”。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村主任、单位负责人的基本职责,村主任、社长分管安全维稳的单位负责人为调解员。

(二)强化规范化建设。各村、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建好排查调解台账,各村、单位每月24日必须向乡报告矛盾纠纷排查表,出现的矛盾纠纷必有各村、单位先行调解且有书面的调解协议或意见,否则乡调解中心不予受理。

(三)加强源头调解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四早”(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早稳控)长效机制。做到日常排查与定期排查,专项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深入开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联系群众中发现问题,排查矛盾、化解纠纷,责任领导、责任人和稳控措施。

二、以专业调解为重心,促进专业调解体系建设

(一)加强重点领域专业调解。积极推动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重心向专业性、行业性扩展,促进重点领域专业调解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等15个重点领域专业调解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土地承包、医患纠纷、物业管理五个专业调解组织,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二)深入开展攻坚破难行动。针对拆迁、劳动争议等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充分发挥“大调解”协调联动机制优势,整合各方资源。

三、以联动调解为突破,大力提升调解工作实效

(一)完善“三调联动”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力量,促进“三大调解”工作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推进完善综治、维稳、信访“大调解”工作体系衔接联动。

(三)创新发展社会调解。推行群众代表参与调解评议制度,推广人民调解“随手调”工作方法,健全“流动调解、巡回调解”等方便群众,就近就决调解纠纷的机制。

四、以依法调解为支撑,不断提高依法调解能力

(一)依法规范调解行为。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推广“诉调对接、检调对接”机制,依法规范调解效力司法确认工作,确法治轨道上的“大调解”工作健康运行。

(二)提高依法调解能力,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做法,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大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五、以督导问责为手段,确保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一)严格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起与“大小纠纷不出村、单位疑难纠纷不出县、乡,矛盾不上交”目标相一致的层级责任体系。落实领导包案、部门包村、党员包户矛盾化解的的“三包”责任,使乡村社干部、党员深入村社、院户下访寻问题,解难题。

矛盾纠纷范文篇7

一、纠纷排查调解情况

1、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调解队伍。为调解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调解组织网络,目前,形成——村——组的调解工作网络,调委会设在司法所办公室,并配有专用的调解员,村级调委会设有调解室。同时,健全工作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调解工作。

2、深入排查,及时调解纠纷。认真执行纠纷排查机制。实行村委会每半月一查、每月一查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对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实行重点排查,及时调处,确保重大节假日与敏感时期无民间纠纷激化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力争通过调解化解纠纷。截止三月份底,无一例因矛盾纠纷上访案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矛盾纠纷范文篇8

一、定位“准”。街办是市政治文化中心,经贸活跃,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治安情况历来复杂。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300余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近400余家,流动人口近6万人。派出所现有民警28人,年接处警3200余起,每天接警处警,案件查处应接不暇,对频发的田界、宅基地、邻里纠纷,利益矛盾而发生的斗殴事件,往往一连几次调解都不能解决。这类矛盾纠纷案件被民警戏称为扯不断,嚼不烂“牛皮筋”,牵扯民警大量的精力,警力安排更是捉襟见肘,民警们一接手此类案件便是心有余悸。《办法》下发后,派出所根据市局部署,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整合综治、司法、土地、民政、社区等调解力量,形成联调机制,成立“1+1+X”模式调处室,让“大调解”机制延伸到基层实体单位,专门调处“牛皮筋”,既化解矛盾、定纷止争,又节约警力、提高效率。为此,派出所聘请1名政法战线退休的老同志进驻矛盾纠纷调处室,采取“1+1+X”模式,即1名责任民警牵头、1名专职调解员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双方当事人参与调解模式,“1+1+X”调解模式运行以来,有效地缓解了民警“调处难”的压力,让基层民警从繁琐的纠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安防控及社区警务之中。调处室的运行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鲁平华多次到调处室调研,对调处室寄于厚望,市公安局对调处室运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局长田益群也多次深入指导。

二、用情“真”。群众为亲人,用真心感化当事人。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双方都各执一词,似乎都有理由,集在一起调解,火气都大。民警与调解员将双方请到调处室后,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声问候,使他们备感温暖,从而拉近与民警、调解员的距离,让双方止渴、止怒、止气。随后请他们心平气和地陈述事件发生的过程,这样起到了“稳压器”的效果。高某、张某因田界多年来就有矛盾,6月18日下午,高某因田里棉苗被人扯了几棵而骂人,在田中打药水的张某误认为是在骂他,一气之下,用打药水的嘴杆将高某的脸部打伤。高某报警后,被送进医院。7月24日上午,双方都被请到派出所调处室,其双方在深圳、广东的子女先后来到调处室。民警、调解员将双方参与人分别安置在办公室,端茶递水,学习法律,讲明道理,晓以利害,摸清双方的基本要求并做好工作。张某赔付高某住院费用,签订了调解协议。次日上午,民警、调解员会同司法所长,顶着烈日,到高、张承包田中,与村干部一道,重新丈量界定田桩,使两家矛盾彻底解决。调处室运行以来,通过用真心、真情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

三、站位“高”。化解矛盾纠纷,排除不稳定因素,是一项琐碎、繁杂的事情,不仅要有真心,还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同时还要站在全市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化解矛盾,如果处理得不好,双方都不满意,矛盾纠纷得不到解决,有的甚至导致民事案件转变为刑事案件的恶果,造成长期到北京、宜昌市上诉,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年9月,王某因车祸死亡,妻子彭某和儿子相依为命。年7月,经人介绍,外地农民熊某欲到彭家落户。78岁的父亲王某不满这桩婚姻,认为熊某来家上门做女婿是来掠取其儿子、孙子的财产。7月28日晚,王某到媳妇彭某家与熊某发生争吵,后称熊某打他而报警,派出所民警出面调查,熊及邻居多人证实没有打,为了缓和矛盾,经数次工作,熊拿出500元作为赔偿费给王某,双方签订协议。事过几天,王某反悔,要赔偿5万元,派出所民警上门做工作十多次无效,随后王某先后到北京、武汉、宜昌等地上访,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在认真研究分析王某反复上访理由原因后得出结论:王某主要是害怕其儿子留下财产被熊继承,孙子得不到遗产(死亡获得赔偿金45万元及住房)。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于年8月4日上午由综治办牵头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和村书记、治保主任等单位人员参加的联合调解组,来到村委会,并请来王某的亲人一起共同做工作。调处中,通过做其媳妇彭某的思想工作,彭同意将全部财产变更至王金龙的儿子名下,王某再无话可说,心满意足的表示不再上访,并再次签订了协议。

矛盾纠纷范文篇9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滁办字[2012]77号通知精神,联系我局实际,集中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纠纷,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纠纷,有效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预防新的矛盾和问题,畅通信访渠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通过近两个月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落实领导包案工作,努力实现信访事项解决在本局内部,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为确保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平安,稳定做出贡献。

二、组织领导

我局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落实领导包案工作,由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纪检组长负责安排部署,监察室负责组织实施,扎实做好我局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落实领导包案工作。

三、工作方法和步骤

我局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落实领导包案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9月1日至9月5日)

我局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提高全体人员对开展这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局党组要求制定我局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落实领导包案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6日至10月25日)

1、深入排查矛盾纠纷。我局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全方位、地毯式的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入分析研究,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隐患进行登记造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包案,交办责任单位,限期化解,重点隐患和重大问题,局一把手亲自包案、亲自交办、亲自跟踪督办落实。

2、认真化解矛盾纠纷。我局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采取针对措施,及时有效化解,争取做到“两个到位”:一是调查处理化解到位。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力争把问题解决得让群众满意,确保矛盾不积累、不激化、不上行。二是宣传教育到位。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把依法解决问题和教育疏导相结合,教育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诉求。

3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我局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严格做到“三个落实”:一是人员落实。局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安排接访,韩新峰(局长)周一、韩长军(副局长)周二、邓凡胜(副局长)周三、董乃玲(纪检组长)周四刘恒立(副调研员)周五。节假日、双休日安排专人值班。二是责任落实。实行首接首办责任制。做到谁接访、谁包案、谁化解、谁稳控,一包到底。三是效果落实。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真解决问题,真化解矛盾,接访一个、解决化解一个、息访一个,努力使信访事项不上行。

(三)总结和巩固阶段(10月26日至10月31日)

对我局开展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落实领导包案工作认真进行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章立制,进一步巩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落实领导包案工作成果。

四、工作要求

矛盾纠纷范文篇10

一、重点和范围

排查的重点是: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有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有可能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苗头、隐患;群众比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主要范围是: 1、因宅基地、通径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2、因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纠纷;

3、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引发的各类民间矛盾纠纷;

4、因小区开发征用土地等引起的纠纷;

5、其他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程序与方法

l、定期排查。每月排查一次,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及时汇总,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于每月20日前报镇政法办。遇有重大紧急情况随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没有发现问题的,实行“零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