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税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1:40:30

绿色税收

绿色税收范文篇1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意义;实施策略

一、基于节约型社会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进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且逐渐成为社会公共问题,基于这一现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一般通过市场自我调节以及与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有机的整合,来应对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具有显著的成效,除此之外,对于资金、环境而言,其是公共财产,通过使用相应的政策,能够对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防止其受到不必要的污染,进而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再者,通过这一政策,还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而且通过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还能够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由于环保节约项目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收益,因此通过灵活运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加大对环保节约项目的扶持力度,增加企业与社会公众对环保节约项目的信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发展[1]。

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内涵与作用

一般而言,对于绿色财政税收而言,其主要指的是:财政部门使用税收手段,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确保其节约、高效、绿色发展,再者,其目的在于:保护自然环境,同时确保资源的高效使用,以便确保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现阶段,对于财政税收体系而言,其仍旧比较传统,在具体的实行中,不易实现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通常情况下,会出现许多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再者,有严重的能源浪费,因此,基于这一现状,使其与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理念不相符,除此之外,对于绿色税收制度而言,其完善与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对各行各业进行约束,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还能确保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还能使人们真正树立环保意识,进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落实,这样一来,能够确保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三、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节约资源的意识有待加强。现阶段,在具体的建设中,往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升,与此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消费理念,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相关工作的稳定运行,再者,不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1)许多社会群众没有对节约型社会有全面的了解,进而没有全面的认知,在具体的经营中,还是使用以往的方式,没有对节约措施进行及时的完善与优化,进而其不能发挥有效的价值。因此,基于这一现状,为能够获取稳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要对相关措施进行及时的完善与优化,进而使这些措施发挥显著的成效。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使用法律空缺,进而对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采,与此同时,还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这样一来,长此以往,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3]。(二)绿色财政税收的政策体系不健全。对于绿色财政税收体系而言,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建立时间短,还是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的实施中,有以下不足之处:制度不合理、标准不统一,基于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一体系的有效发展。通常情况下,对于绿色税收政策而言,其主要针对的是大型企业,与此同时,对于中小型高能耗企业而言,再者,加上家用电气设备,对这方面的制约不是很大,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对策。(三)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激励效果不明显。再者,这一体系还有以下不足之处:奖罚制度还不够健全,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励效果。除此之外,对于社会群众而言,在相关政策方面,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关注,关注程度有待提升。因此,基于这一现状。就会影响这一体系的正常实施。(1)对于这一体系而言,其处罚标准不是很完善,通常情况下,对一些不良行为没有严格的处罚标准,如:对企业、个人方面的环境破坏,与此同时,加上一些资源浪费等行为,对于这些行为没有严格的处罚措施,这样一来,不利于对这些行为进行及时的整改,从而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再者,还会使得一些企业对处罚制度不够重视。(2)另外,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以及优惠政策方面都比较少,这样一来,不利于节能产品的有效研发,与此同时,不利于对节能产品的有效选择,从而就会使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高收益、高能耗的设备,进而不利于资源的节约,以及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不利于构建两型社会[4]。

四、基于节约型社会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策略

(一)完善现有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由于现阶段我国这一政策还尚未健全,因此,其具体的作用还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当前两型社会的构建中,对这一政策进行及时的完善,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使用这一政策能够对资源进行相应的约束,进而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再者,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于企业生产而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防止其大量排放污染物。除此之外,对于有些企业的正确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如:通过将废弃物处理后在排放,这种行为进行奖励。相应的对于那些不正当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处罚[5]。(二)细化绿色财政税收标准。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尽管人们开始重视绿色发展观念,但是这一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仍然有许多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一现象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理念,因此,就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基于这一现状,相关人员要对税收政策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以便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合理增加垃圾税,以及增加排污税,进而有效控制资源浪费的情况,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情况,通过使用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不正当的行为,进而尽快实现两型社会。在当前资源开发过程中,部分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开采行为存在较强的随意性,针对于这种情况下,还应增加资源税,有效的控制资源开采率。具体还要根据资源价格来对税率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实现对资源开采的有效管控。另外,将高消耗和污染率较大的产业作为重点收税对象,并做好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引导工作[6]。(三)创新绿色税收管理机制。对于政府而言,要及时对税收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落实,与此同时,还应该进行有效的创新,再者,对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研究其制约因素,从而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以便使工作能够稳定的运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期对管理方案加以创新,确保其符合实际的发展情况,保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把绿色财政政策的实际标准作为基础,主要就是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四)增加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激励效果。现阶段,尽管对构建两型社会,以及实施相应的政策,颁布了许多优惠方案,然而,因为其伴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适用范围小、宣传单一等,基于这一现状,因此,给企业、公众带来的激励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在出台政策时,一定要保证执行力的可行性,尽量减少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现将主要的方法进行阐述:扩大其应用的范围,并且根据其执行的情况,对于一些不适用的政策要加以调整,进而保留一些有效的政策,加以充分的使用,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创新,以便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7]。

五、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要想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两型社会,并且将其进行有效的贯彻,与此同时,还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以便能够对相关企业进行约束,防止其带来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这种方式,来优化市场经济,进而实现两型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保证相关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8]。

参考文献

[1]丘爱春,李莉,张琪.试论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9(01):164-165.

[2]李龙,刘向阳,张辉.基于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纳税,2018,12(23):18-21.

[3]张燕,李强,王志波.浅析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215.

[4]刘涛,降广有,蒙春霞.浅议节约型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J].现代商业,2016(17):71-72.

[5]赵红,赵佳,周乐.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06):62-63.

[6]王环庆.论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330-350.

[7]陈雪琴,任琴.节约型社会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238.

绿色税收范文篇2

从广义上说,绿色税收是税收系统中与生态情形、自然资本操作和呵护有关的各类税种和税目的总称。从狭义上看它搜罗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按照排放量和对情形的损害水平来抉择税率以计较排放税;对出产出来能风险情形的商品或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如xej-~油征收的消费税);在其他税收上提取与情形相关的备抵;对于能够节约能源或削减污染的设备和出产体例给以可以采用加速折旧备抵法或降低税率的优惠。

我国是一个成长中国家,更始开放20多年来,国内经济获得了快速成长,可是生态情形却遭到严重破损。今朝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世界银行与情形经济专家在《关于中国情形污染的查询拜访陈述》中指出,中国年夜城市的情形污染状况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情形的恶化不单直接影响着我国人平易近的保留质量,而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成长。情形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的恢复,而且和人类的出产体例、糊口体例、价值不美观念、打点系统体例、政策法令互相关注。若何应对当前的情形问题与经济成长的关系,走可持续成长道路,解决遏止人类成长的“瓶颈”问题,受到世界列国的普遍关注。欧美一些国家经由过程更始调整现行税制,开征情形税(搜罗废气税、水污染税、固液体废料税、噪音税),实施xej-情形改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使税收对改善情形做出了较年夜的进献。面临日趋严重的情外形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我国成立“绿色税收”轨制,更好地运用税收手段呵护情形和资本是十分需要的。

一、我国绿色税收轨制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月,我国的原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中就曾划定对工业企业以废渣、废液、废气等“三废”和其他废旧物资为首要原料出产产物所取得的发卖收入和利润给以按期免税赐顾帮衬。此后,我国的税收轨制虽然历经多次更始、调整,但也始终将呵护情形作为税制培植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情形呵护法子首要搜罗: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手艺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物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法子;促进自然资本有用操作的税收优惠等。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本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呵护情形不受污染、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成长有积极的浸染。理当必定,上述税收法子采纳“奖限连系”的法子,形成了鼓舞激励呵护情形、限制污染的光鲜政策导向,与政府的其他有关法子相配合,在减轻或消弭污染,增强情形呵护方面阐扬了积极的浸染。但面临日趋严重的情外形况,相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成长计谋方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长的客不美观要求,上述税收法子所阐扬的浸染还远远不够。首要表此刻:

1.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划定不健全,对情形呵护的调节力度不够。好比就资本税而言,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本的合理操作起不到较着的调节浸染,征税规模狭小,根基上只属于矿藏资本占用税。这与我国资本欠缺,操作率不高,华侈现象严重的情形极不相等。

2.现行税制中为了环保而采纳的税收优惠法子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斗劲窄,缺乏针对性和矫捷性,而且显得力度不足,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体例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以增添税收政策的矫捷性和有用性,而我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3.现行税制未形成绿色税收轨制,没有就情形污染行为和导致情形污染的产物征收特定的污染税。今朝国家治理情形污染,主若是采纳对水污染征费,对跨越国家尺度排放污染物的出产单元征收尺度排污费和生态情形恢复费,这种体例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不变性,环保功效难以巩固和扩年夜。此外,在征收体例上不规范,排污费的收费体例由环保部门征收,不仅征收阻力很年夜,而且排污资金的使用下场也不理想。

二、若何成立和完美我国绿色税收轨制

按照我国资本现状和特点,应促进企业按物耗少、占地少、能耗小、运输少和手艺密集、附加值高的原则成长,增强对能耗年夜、用水多、占地多、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的打点。在进一步完美现行呵护情形和资本的税收法子的基本上,尽快开征情形呵护税,使其成为“绿色税收”轨制的主体税种。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轨制。.采纳多种税收优惠政策指导企业走可持续成长之路。

1.扩年夜并成立完美的情形税种系统,明晰征收规模。开征新的情形税,成立以呵护情形为目的的专门税种,将污染情形和破损生态的开发出产行为及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情形污染的物质列为情形污染税的征收规模。借鉴国际经验,分期分批开征水污染税、年夜气污染税、污染源税、噪音税、生态抵偿税等一系列专项新税种。将今朝资本税的征收对象扩年夜到矿藏资本和非矿藏资本,可增添水资本税,以解决我国日益凸起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本税和草场资本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损行为,待前提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本课征资本税,并慢慢提高税率,对非再素性、稀缺性资本课以重税。鉴于土地课征的税种属于资本性质,为了使资本税制加倍完美,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本税中,配合调控我国资本的合理开发,同时应扩年夜对土地征税的规模,并恰当提高税率,严酷减免法子,增强土地资本合理开发操作和呵护耕地意识。

2.完美税制要素。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情形呵护税的课征对象应是直接污染情形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情形污染的产物。从税收的公允性考虑,情形呵护税的征收规模应具有普遍性,即凡属此类行为和产物均应纳入课征规模。但考虑到我国今朝缺乏这一税种的轨制设计和征收打点经验,在开征此税的初期,课征规模不宜太宽。应采纳循序渐进的法子,先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人手,待取得经验、前提成熟后再扩年夜征收规模。为促进经济主体爱护保重和节约资本,宜将现行资本税按应税资本产物发卖量计税改为按现实产量计税,对一切开发、操作资本的企业和小我按其出产产物的现实数目从量课征。在税基选择上,以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一方面刺激企业改良治污手艺,另一方面也不会故障企业自由选择防治污染体例。采用弹性税率,按照情形整治的边际成本转变,合理调整税率,同时对分歧地域、分歧部门、分歧污染水平的企业实施分歧税率,在征收打点方面宜作处所税,处所政府应将征收上来的税款进行专门保管,专门用于环保培植事业。

3.完美税收优惠法子。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减税免税和零税率等税收优惠形式外,还应针对分歧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形,分袂采纳多种税收优惠形式。首先,制订环保手艺尺度,对高新环保手艺的研究、开发、让渡、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鼓舞激励。可供选择的法子搜罗:手艺让渡收入的税收减免、手艺让渡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环保手艺的税收优惠等。其次,拟定环保财富政策,促进环保财富的优先成长。如环保企业可享受必然的所得税的减免;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中,对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应许可进行进项抵扣,从而鼓舞激励企业对前进前辈环保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对环保设备实施加速折旧;鼓舞激励环保投资搜罗吸引外资,实施环保投资退税;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前进前辈环保手艺改良环保设备、更始工艺、调整产物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给以税收抵免;对于环保产物在出口政策上给以税收撑持等等。这样,可以增强税收优惠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便于矫捷运用各类分歧税收优惠形式激励企业采纳法子呵护情形、治理污染。提高税收优惠法子的实施下场。

4.更始消费税轨制。为了增强消费税的情形呵护效应,应对课征轨制进行改良。(1)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按捺含汽油的消费使用,敦促汽车燃油无铅化的程。(2)在继续实施对分歧排气量的小汽车用分歧税率的基本上,应对排气量不异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配而实施区别看待,并应明晰划定对使用户“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绿色税收范文篇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5年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的税制改革也围绕这一主题而开展,2005年我国对不可再生资源、稀有资源出台了取消出口退税、下调出口退税率、提高资源税税额等相关政策,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调控成效。但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税收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税制“绿化”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以收费为限制排污的主要形式,“绿色税收”主体税种缺位,环保资金难以保证

目前,我国治理污染主要通过征收排污费筹集资金,这种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污染的日益严重,排污收费制度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一是立法层次低,征收不规范。排污收费与环境税不同,不具备完全的强制性,加之收费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因此,征收难度大,任意拖欠现象严重。而且过低的排污收费标准也难以解决我国环保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二是排污收费成本过高。排污收费的具体办法可根据污染物浓度征收或总量控制等,有不同的标准可供选择,但都需要对有关指标逐一测定,加之作为收费主体的收费机关不统一.收费人员、程序都没有税务机关专业化,立法权过于分散等因素,致使征收成本过高。三是资金使用效率低。由于通过排污收费筹集上来的环保资金的使用缺乏预算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督考评制度,加之对挪用排污费者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资金挪用现象严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相关税种“绿化”程度不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1.资源税以调节级差收入为主要目的,征税范围较窄,计税依据不合理,税率偏低,这些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源开采、使用中的负外部性问题,严重限制了资源税应有的保护环境的作用。具体来说:(1)资源税征收范围过窄,单位税额过低,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我国资源税征税范围目前只涵盖了矿藏资源,加之单位税额过低,使资源的价格明显偏低,如水价格是国外水价的1/3~1/10、汽油价格不到欧洲一些国家的一半、焦炭价格比国际市场便宜50%。以资源为主要原料的下游产品的价格也偏低,从而导致自然资源遭受严重掠夺性开采和过度使用的恶果,影响可持续发展。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率是美国的4.67倍,是日本的12倍。0这除了反映我国技术落后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过低的资源价格使企业不重视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2)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不合理。目前,我国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量或自用数量。这使企业对开采而未销售或自用而积压的资源不需要付出任何税收代价,变相鼓励了企业对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与浪费。(3)税率无差别,无法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以煤炭资源为例,由于现行资源税政策对回采率不同的煤矿适用相同的税率,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回采率低的小煤矿比回采率高(以较高的井下投入为代价)的大煤矿资源的耗费量大却获得更多的收益。如山西某县,小煤窑的资源回采率为12%~15%,大煤矿普遍在75%以上,如果一个1000万吨的煤田,按吨煤20元利税计算,小煤矿使国家至少损失1.2亿元的利税,而且还造成600万吨煤资源无法再开采。(4)税率的设计缺乏对价格的反应机制,无法实现立法的初衷。随着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资源的价格必然会提高,但我国采用从量定额征收,使应纳税额与价格变化相脱离,其结果是企业为了追求暴利疯狂地进行开采,而国家税收占企业净利的比例却大大降低。虽然近两年我国对部分矿产资源提高了单位税额,但和价格的大幅攀升所产生的利润相比可以说微不足道,没能体现出反映资源真正价值、促进资源节约的原始意图。以油、气两大资源为例,2005年7月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平均调整幅度约1倍。但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辽河油田这些企业来说,增加的资源税仅占公司2004年净利润的1.94%、1.11%和1.3%。

2.其他相关税种。(1)消费税。从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在此次调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扩大石油制品征税范围和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征收5%的消费税,这对进一步增强消费税调节功能,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更好地引导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以为其课税范围仍然太窄,尤其是没有把煤炭这一能源消费主体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纳入征收范围。而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来看,煤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中国最大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氮的70%都来自于燃煤。(2)城市维护建设税。目前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实缴税额为计税依据,专门为了城市维护建设(包括环境治理)而征收的一种地方税,税款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但此税种主要依赖于上述三税,税基不稳定。若三税减免,必然会减少该税收入,从而影响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3)车船使用税主要按辆或载重吨位征收,而对车船由于性能、耗油、尾气排放量的不同对环境损害程度的差异等因素则未予考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与车船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没有关系,此外由于车船使用税征收额度较轻,实际操作中很难起到缓解交通拥挤和减轻大气污染的作用。

(三)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现行税制中已经包含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措施形式过于单一,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没有充分利用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间接优惠方式;优惠适用范围狭窄,对环保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优惠不足;优惠税种和项目偏少,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一些小税种上,而且这些优惠政策过于零散,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加之在我国.流转税收入在整个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所得税的比重较小,这就决定了其调控力度较小,尤其是在我国企业目前普遍效益不佳的情况下,这种优惠的作用就更为有限。

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构想

(一)对现行税制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税种进行“绿色”调整

1.改革资源税。(1)确立普遍征收为主、调节级差为辅的征收机制。建立一般性质的资源税,弱化其原有的调节级差收益的功能,强化保护资源和限制资源开采的作用。(2)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考虑到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及税收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应先将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严重短缺和受破坏严重的资源列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3)完善计税依据。由按销售量或自用数量征税改为按生产数量征税。(4)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特别稀缺的资源课以重税。(5)实行弹性差别税率,以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率作为确定税率的重要参考指标。既要充分体现调节级差收益的作用,又要根据资源开采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状况、不同开采率,以及资源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适当调节资源税税率,为资源开采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适度的制度空间。

2.进一步改革消费税制度。(1)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的进程。(2)在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采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3)适当提高香烟、汽油、鞭炮、焰火等污染环境的产品的税率。(4)在税收改革远期条件成熟时,增设煤炭资源消费税税目,根据煤炭污染品质确定税额,采用低征收额、大征收面的方针征收煤炭消费税,对清洁煤免税。

3.改革其他相关税种。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将其由附加税改为独立税种,使其拥有独立的税基,同时将征税范围扩大到乡镇;改革车船使用税,根据车船污染程度不同确定差别税率,分档征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并对生产、销售以及购买环保节能型车船给予税收优惠;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可以根据对环境是否“友好”进行一些改革,如将占用湿地的行为纳入耕地占用税的征收范围,且适用高税率。

(二)制定多种税收优惠政策

1.在关税优惠政策中,对出口的环境保护设施、材料可采用低税率,以扶持该类产品的发展;对国内目前不能生产的污染治理设备、环境监测和研究仪器以及环境无害化技术等进口产品,减征进口关税,降低木材及木制品、石油、天然气的进口税率,严禁或严格限制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可能对我国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产品的进口。

2.顺应增值税分步转型的现实.可先将环保产业调整、产品更新、设备改造作为转型试点。先期在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中,试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对企业购置的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固体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设备的投资应允许抵扣其进项税额,从而鼓励企业购置与使用先进环保设备。

3.完善营业税中的环保措施,对“绿色”广告业务以及纳税人转让清洁工艺技术、污染防治技术、低耗低排放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以逐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4.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增加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给予税收抵免的规定。实行环保再投资退税以鼓励和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环保投资,同时,在吸引外资时应注意防止外商将污染项目转入我国。此外,对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防治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对环保类企业和一般企业的环保类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加倍扣除,以促进该类企业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技术创新。

5.尽可能取消或调整不利于环保的优惠政策。如取消对能源的不合理补贴,时机成熟时取消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的优惠待遇。

(三)费改税,开征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

在排污等领域停止征收排污费,实行费改税已势在必行,但当前在环境保护税的建设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合理的征税范围。考虑到我国目前缺乏环境保护税的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经验,在开征此税的初期课征范围不宜太宽,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待取得经验并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目前,应列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的首先是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因为此类行为对我国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仅工业废物排放就构成我国污染源的70%。而且对此类行为课税,我国既有征收排污费的经验作为基础,也有大量的国外经验可供借鉴。其次应把那些用难以降解和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在使用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各种包装物品纳入征收范围,此类物品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且不易消除,而对其课税在操作上又比较简便。

2.确定准确的税基。在通常情况下,污染的数量与污染产品的生产或消费的数量有关,而与产品的价格无关。在征收环境保护税时最好是依据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对实际排放量难以确定的,可根据纳税人的设备生产能力及实际产量等相关指标估算排放量,即纳税人应按照某种活动所导致的污染的实际数值或估计值来缴纳税收。

3.制定适中的税率。首先,税率过高会影响经济发展,过低又起不到刺激企业减少排污的作用,为保证政府课征环境税目标的实现,政府对单位污染物征收的环境税的税额,应使其略高于企业采取治污措施的边际成本。其次,环境问题极其复杂,各地区环境差异很大,为了体现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应实行差别税率。具体税率的制定应根据气候条件、人口密度以及对环境清洁的需求程度确定。最后,税率应当有弹性。随着防治污染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环境税税率也应随着调整至合理水平,以使防治污染的总成本在每一时刻都趋于最小。

绿色税收范文篇4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概述

绿色财政税收是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而提出的一项合理运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政策。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完善了该项政策,而我国在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较大,构建节约型和资源共享性社会也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给予支持。目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地方政府、企业组织、个人等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置环境保护于不顾,产生对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悖。所以合理的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对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协调发展进行调节,不仅能够提升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也能够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起到促进作用,为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制定合理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投资主体的经济效益在该项政策的影响下协调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正如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制定财政税收政策的关键是达到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的目的,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环保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投资主体就需要在创新和开发节能技术上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这也是影响其投资热情的重要因素。如果政府能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灵活的运用财政税收政策,便可以有效地调节市场,通过政府适当地对节能产品、技术的扶持,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二、基于节约型社会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开展策略

完成社会经济的转型,世界各国都应该重视节约资源、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政府应该根据资源环境现状,为财政税收构建绿色的政策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一)对绿色循环经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应该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加强财政投入,并健全划拨财政资金的渠道、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专款专用。通过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保证为其提供的预算支撑更加长效和稳定。所以就需要各地政府进一步明财政补贴的范围和重点需要资金支持的领域,通过滞后产能处理机制的构建,在市场经济主体中逐步淘汰污染和能耗较高的企业;同时还应在财政资金上为重要的节能工程、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提供保障;另外还应建立有偿利用矿产资源的形式,并完善生态补偿形式,从整体上提升我国财政政策的绿色化。(二)健全完善绿色财政税收制度。分析我国当前税收政策,其还缺乏较高的绿化程度,也没有在产品的整体寿命周期形成真正的绿色税收体系,该政策并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实现其调控和激励作用,因此我国还应该完善绿色税收建设,具体措施有:(1)在生产相关产品环节,应该增加不同的环境税种,如污染排放税、垃圾税等;并适当的奖励那些在净化处理污染物、回收利用资源上贯彻落实的企业,对生产环节环保、节能的实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防止出现严重的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情况,实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2)在开采资源过程中应增加水资源、石化能源等资源税,并适当扩大征收资源税的范围,并逐渐以从价征税代替从量征税的计征方式,促使税收的环保、节能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3)在消费过程中应该扩大征收消费税的范围,更要重点征收污染和能耗较高的产品,对社会生产环保能耗低的产品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是促使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树立的推动因素。(三)采取科学的绿色财政税优惠政策。尽管我国财政税收当前的政策体系已经包括了许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的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但是因为比较单一的政策体系不适于大范围应用,而且缺乏广泛的宣传,导致绿色税收优惠政策无法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应该以市场发展为基准,根据实际环境状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并在执行相关政策时灵活的运用,使执行税收过程中的阻力有效降低。另外,还应适当的扩大财政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采取财政补贴和优化的方式实现保护环境,节约和回收利用资源等的目的,并合理的调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造成制约的政策,以多形式的优化税收政策为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还应重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观念对产品的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还可以通过税率形式的提高使一次性产品的价格适当提高,降低消费者对污染、能耗较高的一次性产品的消费,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更加节能环保与合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绿色财政税收完善的政策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想要在社会节约型环境下构建顺应时展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就应该立足于实际发展,对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综合分析,在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灵活的运用,使相关于绿色环保的优惠政策得到高效的实施,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峰征.关于推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效开展的思考[J].纳税,2017(18).

绿色税收范文篇5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一、实施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一)节约型社会的定义。节约型社会是指社会资源在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结构调整机制、以及技术的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高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减少资源浪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实施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意义。(1)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必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提高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资源能源约束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依赖于环境,需要自然环境提供有限的资源来促进人类的生产与发展,是实现人类基本人权的根本保障,脱离环境的劳动生产力是不存在的,可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而绿色财政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促进了环境权利的有效推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加以扭转;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节约能源资源,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创新节约型环保产品,才能在环保节能方面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节约型社会背景下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性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始终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标准始终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基本准则,社会的公共利益即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环境资源的持续发展利益,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来调节市场经济的平衡,建立市场经济职能的标尺。从技术角度来看,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的不断枯竭会给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带来压力;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为减少资源匮乏和资源浪费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可以更加明确政府的经济发展方向,体现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意图,这在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运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也是最为灵活、有效的调节市场的重要措施之一。(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提高和完善环境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环境资源和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劳动者通过劳动来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一旦枯竭,生产力就失去意义,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环境、提高生产力呢?只有加强节约资源意识,促进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才能保证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三、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来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已提上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新日程。通过绿色财政和税收对市场起到的杠杆调节作用,增加投资企业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统一协调性,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政策的不健全性、政策实施标准不够具体、节能激励力度不足,致使绿色财政税收这一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体系仍有待完善。(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不够健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赶业绩、加快地方快速发展,盲目采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没有与节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也没有在社会上形成节约资源生产形态与消费意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也无法对环保节约意识形态形成约束。例如,个别地方政府为加快经济建设,引进高耗能产业,与国家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初衷相违背。(二)绿色财政税收的政策标准不够具体。尽管我国在不断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但由于具体的政策标准不够具体,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合理的情况,这需要我们逐渐完善并改进。例如,税收政策不合理、征税难度大、财政税收执行力度不够等等,例如,高耗能产业的节约标准定义模糊,家用电器的节能标准不统一,办公设备的节能标准不够完善等等,都需要具体的对照标准,才能加快节能产业发展的脚步,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三)财税政策激励力度不够。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要激励各大中小型企业由高耗能向低耗能产业的转变,鼓励企业购买环保设备,并加大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以往由于财税政策对企业的激励政策不明显,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因此,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脚步,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税收政策激励宣传,并具体落实到税收工作中。

四、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完善我国现有的绿色财政税收制度。目前,我国的绿色财政税收制度并不完善,很多具体的细则规定并不能满足现实要求,因此,一定要尽快完善绿色财政税收制度,确保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首先,在资源开采方面,合理征收资源使用税,目前除了对水、矿等资源进行税务征收,还应对其他开采资源完成从量的征收转变为对价的征收,以提升开采人员的节约意识;其次,是在生产环节,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排查力度,对污染企业征收污染税和垃圾税,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同时对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污染物有效处理的企业进行激励制度,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降低人们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增强人们保护节约资源的积极性。(二)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消费者是产品的使用者,产品的生产以消费者为目标,因此,只有合理引导群众消费,才能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此,税务部门可以对一次性产品提高税率,对于循环利用产品降低税率或者实现奖励政策,以减少消费者对一次性产品的购买,引导群众增加对再利用产品的消费;此外,还要加强对回收利用率的监管,提高节能技术,促进可回收利用产品的开发。(三)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政府一定要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开发的财政支持力度,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好政府对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定期划拨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同时细化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具体发展方向和扶持细则,把节约资源和循环发展经济项目作为财政支出常规项。此外,地方政府也要结合当地情况,明确对于节约资源财政支出的具体细则,鼓励节能工程的开发,例如,节能技术研究与节能企业建设等等,对于高耗能产业采取淘汰机制,通过其他方式给予财政支持,也可用于企业转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随着世界自然资源的逐年减少,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大力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积极付诸行动。作为世界土地和人口大国,中国保护环境的责任义不容辞,通过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有效调节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需求之间的平衡,有效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对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全淅玉.我国财政税收政策定位研究[J].林业劳动安全,2012(3).

绿色税收范文篇6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累积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强环境保护,以税收强制手段控制全球环境退化度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使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得以公认。随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等财富在代内和代际的公平分配”理论的确立,为解决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经济学家庇古率先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是绿色环境税收得以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随着全球宏观税收比例的提高及税收宏观调控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宏观税收调控作用的突现,世界各国已逐步开始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环境税收”问题,促使经济学家庇古的“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绿色环境税收”理论得以实行,于是顺应世界潮流的绿色环境税收应运而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绿色环境税收的发展出现高潮,由于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并出现了不少新研究成果,促使绿色环境税收研究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目前针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欧盟委员会提出开征二氧化碳税的绿色环境税收,可以预见全球绿色环境税收的征收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全球经济一体化绿色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化势在必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绿色环境税收概念及种类

为了从根本上使环境保护得到长远的保障,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世界经济学界在着手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问题时,提出了“绿色环境税收”新概念。使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即增加了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的新内容。根据一般性概念,绿色环境税收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凭借税收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自然环境保护为主体的宏观

税收调控职能,是一种既重经济效益又兼顾公平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

从广义上说,绿色环境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的生态税费,凡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关的税收调节手段都应包括在内。绿色环境税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资源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现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或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根据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程度差价征收的生态税种,是绿色环境税主要税种之一。其中主要包括:对开采出的资源征收的开采税;按照资源储量征收的地产税;中国已经试行征收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和环境破坏补偿费等。

2.污染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退化度,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行为征收的环境污染税种。其主要是排污税,是同所导致环境污染(无论是排放到大气、水或土壤或产生的噪声水平)的实际数值直接相关的税收支付。即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的污染排放税,如对废气、废水征收排污费,包括新开征的硫税和碳税。排污税一般一次只针对一种类型的排放征收。

3.绿色环境税收优惠减免:是为了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和对资源实行综合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而实行的减免税及补贴政策,均属绿色环境税收范畴。

三、我国绿色环境税收现状

我国绿色环境税收实施与国际相比,虽然起步晚、标准低、相对滞后,但中国作为资源环境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绿色环境税收实施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关注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已开始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特别是1993年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完善,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利用环境税费经济手段、调控资源环境保护的中国排污收费制度,使我国绿色环境税收调控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成效显著。仅环境排污收费一项,国家就已规定了污水、废气、废渣、噪声四大类100多项排污收费标准。1994年税制改革后共设立23个税种,其中消费税、资源税、车船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与生态环境有关。

绿色税收范文篇7

关键词: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节约型社会;建议

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逐渐显现,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威胁,一旦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基于此,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经济管理理念。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提出的,在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提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管理书评,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意义

绿色财政税收制度是指基于科学理性思维、人文观、效率观,不断探索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进而对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发挥指导作用。现阶段,部分企业或个人、社会组织等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被破坏。这类组织或个人并未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造成了损害。在这一情况下,政府部门通过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企业、个人、社会组织更为重视能源问题以及节约资源,进而实现经济主体利益与社会利益高度统一。自主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良性增长的主要表现,也是政府部门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短期内将环保节能技术放在首位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投资热情、降低风险,通过灵活的财政税收政策可以为发展节能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可以推动绿色节能技术的创新,加快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二、当前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节约意识淡薄。当前,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缺乏认识,资源节约意识有待提高。为了企业发展与个人政绩,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忽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盲目地追求短期利益,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农田污染问题频发。部分地方政府管理方式落后,没有严格控制企业的准入门槛,特别是对于化工等高耗能、排污量大的企业没有严格审核与监督,甚至对企业的排污问题视而不见,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二)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在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为了迅速脱贫,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虽然当地居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却十分突出。当地政府在制定财政税收政策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财政税收体系相对落后,政策内容不符合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需求,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从现有财政税收政策来看,各级政府职能互划分不清,对政府的支出职能多为原则性规定,导致事权与支出划分不明,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与当地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节约资源的标准仍不健全,例如缺乏废旧家电回收的旧物清理标准,关于工业耗能产品缺乏完善的使用规范,缺乏高效的节约型经济评价指标。(三)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难以发挥。虽然我国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确立,但是相关政策却仍难以落实到位。目前,执法部门在处罚排污企业时,处罚力度不大,部分企业在接受行政处罚后仍偷偷地排污,难以震慑其他企业,企业的污染行为难以得到根本整治。除此之外,对于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保护环境的企业缺乏实质性的奖励,导致企业对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不高。

三、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加强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认识。政府在地方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对绿色财政的认识会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认识。地方政府要理顺工作思路,在工作中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落实到位。在认清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同时,也要进一步解读其他有关政策,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使二者的作用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工作中要医生作则,将节约资源理念融入各个工作细节中,为企业、个人做好正面引导。同时,企业与个人也要积极了解地方绿色财政政策,强化法律意识与环保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将保护环境逐渐培养为一种自觉行为。(二)建立建全绿色财政税收体系。现阶段,我国现有的绿色财政税收体系仅作用于商品生产的某一环节或部分环节,没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到落实。因此,必须加大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现有的绿色财政税收体系。第一,政府不仅要加强对当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监管,而且要增加对该类企业废弃物排放的税费,从而督促企业创新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废弃物,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第二,政府要从政策、制度层面加强对企业使用资源行为的约束。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若企业排放应税污染物的排污口超过1个,则应该根据排放口数量与排放量分别计征税费。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政府还应该完善该类企业的淘汰机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企业。第三,国家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责任,有学者认为中央财政收入不应该高于财政总收入的50%,这是二者税收划分应该坚持额的原则。同时,还可以以基金等形式合理支出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第四,确定主体税种。在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同时,政府应该统一民间对税法的称谓,明确定位。在统一税法称谓后,国家还应该合理界定征税范围,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将排放废弃、废水等纳入征税范围。对于不在征税范围内的污染物,则可以通过行政费用约束企业的排污行为,且纳税主体应该为排污企业或个人。第五,合理设置税率。对污染企业或个人征税时,应该根据治理污染的成本征税,但也应该对纳税主体的税负加以控制。在测定污染物排放量时,应该以专业权威机构的测量数据为依据,采用定额税率征收。国家税务总局应该加强对省级税务部门的检查,防止企业将排放的污染物转移至优惠力度大的地区。在管理方面,中央需要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力,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三)发挥绿色财政税收制度的作用。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大,所以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联合电视媒体、杂志社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邀请专家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解读,并将内容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在影响力大的社交网络、政府官网,使民众、企业能够更为了解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政府也要联合新闻媒体加大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投放,强化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建设节约型社会。其次,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政策执行的力度。在处罚排污企业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监管与处罚污染企业,对于未按规定排污、产生严重后果的企业,应该从重处罚,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部分企业在接受行政处罚后仍偷偷地排污,对于这一类型的企业,政府部门要在处罚的同时,还应该将该企业拉入行业黑名单,甚至可以考虑将企业经营者、法人等难以震慑其他企业,企业的污染行为难以得到根本整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税收政策既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大举措。在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强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认识,强化法律意识与环保意识,为企业、个人做好正面引导,加大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政策执行的力度,建立建全绿色财政税收体系,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完善该类企业的淘汰机制,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1]曾艳,王俊祎.关于节约型社会下推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效开展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7).

[2]杨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绿色税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7(11).

绿色税收范文篇8

关键词:绿色税收税收制度完善

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一些具有环保特点的经济概念,诸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绿色税收等相继出现。这些“绿色”概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纳入经济范畴,从而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其中绿色税收的概念最早主要是基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即对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特别税种,使外部成本内在化,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拓展和深化后,绿色税收概念被赋予更新、更广阔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绿色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从狭义上看它包括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排放税;对生产出来能危害环境的商品或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在其他税收上提取与环境相关的备抵;对于能够节约能源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和生产方法给予可以采用加速折旧备抵法或降低税率的优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世界银行与环境经济专家在《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存质量,而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的恢复,并且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法律息息相关。如何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遏止人类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欧美一些国家通过改革调整现行税制,开征环境税(包括废气税、水污染税、固液体废物税、噪音税),实行环境改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使税收对改善环境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我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更好地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原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中就曾规定对工业企业以废渣、废液、废气等“三废”和其他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生产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给予定期免税照顾。此后,我国的税收制度虽然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但也始终将保护环境作为税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应当肯定,上述税收措施采取“奖限结合”的办法,形成了鼓励保护环境、限制污染的鲜明政策导向,与政府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相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上述税收措施所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主要体现在:

1.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2.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比如就资源税而言,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征税范围狭窄,基本上只属于矿藏资源占用税。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

3.现行税制中为了环保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且显得力度不足,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以增加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而我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4.现行税制未形成绿色税收制度,没有就环境污染行为和导致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定的污染税。目前国家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征费,对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单位征收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这种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环保成果难以巩固和扩大。另外,在征收方式上不规范,排污费的收费方式由环保部门征收,不仅征收阻力很大,而且排污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二、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

根据我国资源现状和特点,应促进企业按物耗少、占地少、能耗小、运输少和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原则发展,加强对能耗大、用水多、占地多、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的管理。在进一步完善现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成为“绿色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制度。.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扩大并建立完善的环境税种体系,明确征收范围。开征新的环境税,建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将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开发生产行为及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列为环境污染税的征收范围。借鉴国际经验,分期分批开征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污染源税、噪音税、生态补偿税等一系列专项新税种。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可增加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鉴于土地课征的税种属于资源性质,为了使资源税制更加完善,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共同调控我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应扩大对土地征税的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严格减免措施,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耕地意识。

2.完善税制要素。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环境保护税的课征对象应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从税收的公平性考虑,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应具有普遍性,即凡属此类行为和产品均应纳入课征范围。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缺乏这一税种的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经验,在开征此税的初期,课征范围不宜太宽。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人手,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为促进经济主体珍惜和节约资源,宜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课征。在税基选择上,以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一方面刺激企业改进治污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妨碍企业自由选择防治污染方法。采用弹性税率,根据环境整治的边际成本变化,合理调整税率,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污染程度的企业实行差别税率,在征收管理方面宜作地方税,地方政府应将征收上来的税款进行专门保管,专门用于环保建设事业。

3.完善税收优惠措施。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减税免税和零税率等税收优惠形式外,还应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首先,制订环保技术标准,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鼓励。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技术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其次,制定环保产业政策,促进环保产业的优先发展。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的减免;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中,对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应允许进行进项抵扣,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环保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鼓励环保投资包括吸引外资,实行环保投资退税;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给予税收抵免;对于环保产品在出口政策上给予税收支持等等。这样,可以增强税收优惠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便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税收优惠形式激励企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提高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效果。

4.改革消费税制度。为了增强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应对课征制度进行改进。(1)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汽油的消费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的程。(2)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户“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绿色税收范文篇9

论文摘要:我国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但多年来经济粗放式发展,造成国家资源的惊人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和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开采过度,水大量消耗。同时,由于产业重点发展工业,直接导致了水、大气、化学物排放、固体废料、噪音污染加剧。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节能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21世纪我国要节约资源开发,坚定不移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在上述背景下,从维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保持经济增长的角度,运用税收作为主要干预工具,力促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较快转变。对我国目前税收体系中有关税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有足够的认识,对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可行性和一些具体设想以及一些完善资源税方面应有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要求政府采取恰当手段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因此笔者认为改革传统税收制度,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一、我国现行税制中有关绿色税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以排污收费制度作为控制污染的主要手段,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税收制度,只是在一些税种中有一定的环境保护的性质和功能,具体存在以下税种:

1.资源税。我国资源税开征于1984年,其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盐等,其征收目的主要是调节在中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企业因资源条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因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功能。同时,由于征收范围较窄,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海洋、淡水资源等未列入征税范围,不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全面保护。

2.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均与土地使用有关,分别于1988年和1987年开始征收,其目的是促进合理使用城镇土地和农用耕地资源,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恰当调节土地级差收入。这两个税种的税收收入额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全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为91.57亿元,全国耕地占用税收入为89.9亿元,两者之和仅占全国税收收入的不到1%。较低的征收力度使得这两个税种对于促进土地的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作用并不明显。

3.消费税。我国于1994年开征消费税,其目的在于抑制超前消费,调整消费结构,贯彻国家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其中,对汽油和柴油及机动车如汽车轮胎、摩托车和小汽车等五类产品征收消费税,与环境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消费、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结构的变化,此类征税对于控制消费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4.增值税。增值税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企业和产品采取低税率或者免税的政策。由于增值税具有中型税收的特点,所以在绿色税收中的作用较弱。

5.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于1991年开始征收,其目的在于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调节投资结构。对于国家重点发展且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项目如农林、水利、能源等领域实行零税率,对于国家鼓励发展但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的项目实行5%的轻税率,而对于国家限制发展的规模小、效率低、污染重的项目实行30%的高税率。该税种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事前预防作用。但是,由于该税种是与国家的产业政策联系在一起并受其制约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经济利益和目标的限制,致使部分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但有可能带来较高经济利益的项目享受较轻的税率。目前,对于2000年1月1日后新发生的投资额已经暂停征收该税。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对于调节消费和投资方向,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相关税收制度具有税种分散、征收范围过于狭窄、调节作用较弱和系统性较差的缺陷,难以适应我国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

二、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设想

1.改革排污收费,开征环境保护税

排污收费一直是我国控制污染的主要手段,对于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制度暴露许多弊端。实行税费改革,完善税法,统一税制,征收环境保护税是我国改革和规范税制,以经济手段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内和国内环境保护现状,借鉴国外环境保护税的实践,结合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税收方面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环境保护税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税种:(1)空气污染税。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向空气排放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单位征税、以其排放量和排放气体的浓度为依据,实行从量课征的累进税制。

(2)水污染税。对排放废水的企事业单位及生活废水的城市居民征税,确定一定的标准,根据纳税人的废水排放量和浓度进行折算,实行有差别的累进税制度。(3)固体废物税。对包装饮料的包装物、废纸、纸制品、旧轮胎等废物按其体积和类型进行定额征收。(4)噪音污染税。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噪音的生产经营者征收,以造成的噪音超过人或动物的承受能力的分贝值作为征税的依据。(5)能源税。在征收对象上有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气等,应根据不同种类设计不同的征收方法和标准,对使用量超过既定标准定额的,实行累进税率。

对以上构建的五种税,在征收的过程中,实行追究责任制,根据使用、消耗、排放量的大小,坚持“谁使用、谁污染,谁负税”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将环境保护税收入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资金。

2.完善资源税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资源税的运行主要遵循“资源—产品—环境废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运行模式。而循环经济中,它的运行模式遵循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以前相比,其显著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这种经济发展中,由于对资源利用的节制和效率预期应与对经济数量的增长预期相和谐,自然而然会使资源在开采和使用取得强势地位。我国现行开征资源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资源的级差收入,并没有把资源的环境成本和社会价值内在化,这样既不利于资源按社会成本定价,更不能使之按可持续成本定价。鉴于此,我国资源税的改革可以注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所有不可再生资源及部分急需保护的可再生资源纳入征收范围。另外,将其他与资源有关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合为土地税;对与资源有关的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等进行“费改税”,使其成为资源税的一部分。(2)调整税额设计。在进行税额设计时,既要考虑调节级差收入,又要考虑到资源的开采和保护,提高单位税额,对于不可再生、稀缺性及开采污染严重的资源实行高税额;改变现行单一的从量计税方法,对不同性质的资源,实行不同的计税方法;将计税依据由销售和使用环节调整到生产和开采环节,以限制无序开采。(3)资源税应逐步体现可持续的利用价值,通过资源税的限制征收保证后代人能够保留大量的资源基础,造福子孙后代。(4)资源税要体现由于资源开采产生的外部性成本,对资源过量使用的单位应负担解决由此受到影响人员的生活和福利补助。比如由于开发土地、征地拆迁造成农民失地、失业,就要由相关单位安排工作就业、落实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效率最大化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制定和规范环保税收优惠制度,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绿色税收范文篇10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我国污染总体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水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为4000亿元。随着绿色税收理论在我国的出现和应用,如何建立绿色税收法律制度.以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环境.已成为我国法律界、税收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绿色税收的含义

《国际税收辞汇》第二版中对“绿色税收”是这样定义的: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指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境保护的纳税人给予的税收减免.或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所征收的税。绿色税收立足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不仅仅要求事后的调节,更重要是利用税收对环境、生态的保护进行事前的引导和调控。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保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21。

2绿色税收在国外的实施

2.1国外绿色税收的特点

2.1.1以能源税为主体.税收种类呈多样化趋势发达国家的绿色税收大多以能源税收为主.且税种多样化。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废气税、水污染税、噪音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

2.1.2将税负逐步从对收入征税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以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通过进行税收整体结构的调整.将环境税税收重点从对收入征税逐步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即在劳务和自然资源及污染之间进行税收重新分配,将税收重点逐步从工资收入向对环境有副作用的消费和生产转化。

2.1.3税收手段与其他手段相互协调和配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国外的环保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原因是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在采用税收手段的同时,注意与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排污交易等市场方法相互配合,使它们形成合力,共同作用【3J。

2.2西方国家“绿色税收”的主要类型

第一种,对企业排放污染物征收的税。包括对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的课税。如英国、荷兰、挪威等征收二氧化碳税,美国、德国、日本征收二氧化硫税,德国征收水污染税

第二种.对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征收的税。如德国、荷兰征收的润滑油税,美国、法国征收的旧轮胎税,挪威征收的饮料容器税等:

第三种.对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税。如美国、日本征收的噪音税和工业拥挤税、车辆拥挤税14J。

3建立与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设想

3.1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陆续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共有4大类30余项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对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些年的执行情况看.现行税收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I51。

第一,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第二,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比如就资源税而言,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征税范围狭窄.基本上只属于矿藏资源占用税。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

第三.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的税收优惠单一.缺少针对性、灵活性,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以增加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而我国税收这方面的内容较少。

第四,收费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偏低.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其次,征收依据落后,仍是按单因子收费.即在同一排污口含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时.按含量最高的一种计算排污量。这种收费依据不仅起不到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刺激作用.反而给企业一种规避高收费的方法。另外排污费的收费方式由环保部门征收,不仅征收阻力很大.而且排污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理席日161L0

3.2构建我国绿色税制的基本思路

3.2.1借鉴国际经验.开征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开征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fq税种。即在排污等领域实行费改税,开征新的环境保护税。具体的措施包括:

(1)开征空气污染税。以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锅炉、工业窑炉及其他各种设备、设施在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为课税对象.以排放烟尘、扬尘和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在计税方法上,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为计税依据,根据烟排放量及有害气体的浓度设计累进税率.从量计征。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这两者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因素.对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进行征税,可以减少燃料的使用。进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由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体系还不完善,单独开征二氧化硫税和二氧化碳税还不可行,因此现阶段只能开征空气污染税I71。

(2)开征水污染税。对于企业排放的废水,一般按废水排放量定额征收.但由于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各异,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确定一个废水排放的“标准单位”.纳税人的废水排放量按其浓度换算成标准单位计征。根据废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设计具有累进性的定额税率.使税负与废水污染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变化。对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由于其排放量与用水量成正比.且不同居民排放生活废水中所含污染物质的成分及浓度通常差别不大.因而可以居民用水量为计税依据.采用无差别的定额税率『8J。

(3)开征固体废弃物税。可先对工业废弃物征税.对工矿企业排放的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渣与不含毒物质的废渣及其他工业垃圾因视其对环境的不同影响,分别设置税目、规定有差别的定额税率。然后逐步对农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征税,其计税依据可以选择按重量征税、按体积征税、按住房面积征税或按人均定额征税。在税率设计上,对同一种类垃圾,还应区分不同堆放地点、不同处理方式加以区别对待。

(4)开征污染性产品税。污染性产品主要是对在制造、消费或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稀缺资源使用的产品课税。从而提高这类产品的相对价格。减少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和消费。例如.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保问题一”白色污染”就可以征收污染税加以解决。此外还可以对润滑油、农药、杀虫剂、不可回收容器、化学原料及其包装袋等容易造成的污染产品进行课税。

(5)噪音税。可考虑对特种噪音,如飞机的起落、建筑噪音等征税。它的税基是噪声的产生量,政府筹集此项资金,可用来在飞机场附近安装隔音设施、安置搬迁居民的搬迁等此外,应将环境保护税确定为地方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并且环保税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的专用基金全部用于环境保护开支。

3.2.2改革和完善现行资源税(1)扩大征收范围,

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可增加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

(2)完善计税方法,加大税档之问差距。为促进经济主体珍惜和节约资源.宜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课征。合理调整资源税的单位税额。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单位税额高于可再生资源.对环境危害程度大的资源的单位税额、稀缺资源的单位税额高于普通资源的单位税额。通过对部分资源提高征收额外负担,遏制生产者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同时通过税收手段,加大税档差距,把资源开采和使用同企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在出口退税方面.应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时相应取消出口退(免)消费税。(3)鉴于土地课征的税种属于资源性质.为了使资源税制更加完善.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共同调控我国资源的合理开发.扩大对土地征税的范围,适当提高税率I91

3.2.3健全现行保护环境与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的税收支出政策.包括取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支出;严禁或严格限制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可能对我国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产品的进口,大幅提高上述有毒、有害产品的进口关税。实施企业投资于治污设备和设施的税收优惠,对防止污染的投资活动进行刺激l1Ol。

3.2.4制定促进再生资源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再生

资源业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也有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资源回收利用的潜力很大。据估算.我国每年可再生利用而未回收的废旧资源价值将近250亿一300亿元人民币。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对再生资源业利用废旧物资允许按10%作进项抵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再生资源业的发展。今后.在绿色税收政策的制定上,还应进一步促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1